CN107079372B - 一种网络终端设备进行通信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网络终端设备进行通信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79372B
CN107079372B CN201580050117.3A CN201580050117A CN107079372B CN 107079372 B CN107079372 B CN 107079372B CN 201580050117 A CN201580050117 A CN 201580050117A CN 107079372 B CN107079372 B CN 10707937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terminal device
wireless terminal
network
terminal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5011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079372A (zh
Inventor
熊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0793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793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0793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793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68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using specific QoS parameters for wireless networks, e.g. QoS class identifier [QCI] or guaranteed bit rate [GB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1Allocation or use of connection identif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2Setup of transport tu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7Transitions between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stat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2Processing or 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e.g. status or physical capabilities
    • H04W8/24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6Network addressing or numbering for mobility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42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 H04W84/045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using private Base Stations, e.g. femto Base Stations, home Node B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8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 H04W28/082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among bearers or cha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3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he radio access network or backbone network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网络终端设备进行通信的方法,用以解决进行业务传输时,浪费无线终端设备电量和无线空口资源的问题。在所述无线终端设备建立与基站的RRC连接,以及与MME之间的控制面连接和与P‑GW的用户面承载之后,所述基站确定网络终端设备使用所述无线终端设备建立的所述基站与P‑GW之间的户面承载传输所述网络终端设备的用户面数据。使基站及时的释放无线终端设备和基站之间的空口连接或者使无线终端设备进入省电状态。

Description

一种网络终端设备进行通信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指一种网络终端设备进行通信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5G技术对时延提出更高的要求,移动边界计算(moblie edge computing,MEC)为移动用户在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内提供IT和云计算能力。对于应用开发者和内容提供商,RAN提供了一个近距离、超低延时、高带宽以及实时访问无线网络信息和位置识别为特征的服务环境,从而实现内容、服务和应用的加速发展,并在不同无线和网络条件下保持用户体验。
MEC主要实现方法是将第三方的应用和业务向下部署至RAN侧,即通过在RAN侧开放IT和云计算能力,灵活快速地部署各种应用和业务,从而提供差异化的移动宽带的用户体验。但是,大业务量的上传和下载类业务(如传输电影、视频、照片或文件等)不需要人直接去体验,即使采用MEC的实现方法,也是需要终端在业务传输过程中自始至终参与其中,从而浪费终端的电量和消耗无线空口资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终端设备通信方法与装置,用以解决进行业务传输时,浪费无线终端设备电量和无线空口资源的问题。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站,包括处理模块,用于在无线终端设备建立与所述基站的RRC连接、与MME之间的控制面连接和与P-GW的用户面承载之后,确定网络终端设备使用所述无线终端设备所建立的基站与P-GW之间的户面承载传输所述网络终端设备的用户面数据,其中,所述无线终端设备和所述网络终端设备具有相同的终端设备标识。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网络终端设备作为所述无线终端设备的存贮扩展位于所述基站;或者所述网络终端设备作为EUTRAN的一个独立逻辑网元,通过有线接口和所述基站相连。
结合第一方面和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获取无线终端设备的控制信息、无线链路质量信息和业务Qos中至少一项;根据所述控制信息、无线链路质量信息和业务Qos中至少一项确定所述网络终端设备使用所述无线终端设备建立的所述基站与P-GW之间的用户面承载。
结合第一方面中第一~三种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站还包括: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网络终端设备发送的上下文建立消息,所述上下文建立消息至少携带所述基站的IP地址和所述无线终端设备的上下文,所述上下文建立消息用于建立所述网络终端设备与所述基站的用户面承载。
结合第一方面中第一~四种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包括: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释放所述无线终端设备和所述基站之间的空口连接或者指示无线终端设备进入省电状态。
结合第一方面中第四种或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
在自身存储的无线终端设备标识和网络终端设备IP地址的映射表中查找与所述无线终端设备对应的网络终端代理的IP地址;
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向所述处理模块查找到的所述网络终端设备IP地址所对应的网络终端设备发送上下文建立消息。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至六种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七种实现方式包括:所述无线终端设备所建立的基站与P-GW的用户面承载包括:所述基站与所述S-GW之间的用户面承载和所述S-GW与所述P-GW之间的用户面承载。
结合第一方面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八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无线终端设备标识包括: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或全球唯一临时标识GUTI;或UEIP地址;或小区网络临时标识C-RNTI。
所述业务Qos信息包括:服务质量类别标识QCI;或者接入点聚合最大比率APN-AMBR;或者业务流模板TFT。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网络终端设备进行通信的方法,所述终端设备包括无线终端设备和网络终端设备,所述无线终端设备和网络终端设备具有相同的终端设备标识,所述方法包括:在所述无线终端设备建立与基站的RRC连接,以及与MME之间的控制面连接和与P-GW的用户面承载之后,所述基站确定网络终端设备使用所述无线终端设备建立的所述基站与P-GW之间的户面承载传输所述网络终端设备的用户面数据。
结合第二方面,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网络终端设备作为所述无线终端设备的存贮扩展位于所述基站;或者所述网络终端设备作为EUTRAN的一个独立逻辑网元,通过有线接口和所述基站相连。
结合第二方面以及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站确定网络终端设备使用所述无线终端设备与P-GW之间的用户面承载传输所述网络终端设备的用户面数据包括:所述基站获取无线终端设备的控制信息、无线链路质量信息和业务Qos中至少一项;所述基站根据所述控制信息、无线链路质量信息和业务Qos中至少一项确定网络终端设备使用所述无线终端设备建立的所述基站与P-GW之间的用户面承载。
结合第二方面,第一至三种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第四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基站向网络终端设备发送的上下文建立消息,所述上下文建立消息至少携带所述基站的IP地址和所述无线终端设备的上下文,所述上下文建立消息用于建立所述网络终端设备与所述基站的用户面承载。
结合第二方面,第一至四种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基站释放所述无线终端设备和基站之间的空口连接或者指示无线终端设备进入省电状态。
结合第二方面,第一至五种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第六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基站向终端代理设备发送上下文建立消息之前,还包括:所述基站在自身存储的无线终端设备标识和网络终端设备IP地址的映射表中查找与所述无线终端设备对应的网络终端代理的IP地址;
所述基站向网络终端设备发送上下文建立消息包括:所述基站向所述查找到的所述终端代理IP地址所对应的终端代理设备发送上下文建立消息。
结合第二方面中第六种可能实现的方式,第七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无线终端设备标识包括:
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或全球唯一临时标识GUTI;或UE IP地址;或小区网络临时标识C-RNTI。
所述业务Qos信息包括:服务质量类别标识QCI;或者接入点聚合最大比率APN-AMBR;或者业务流模板TFT。
结合第二方面,第八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无线终端设备建立的与P-GW的用户面承载包括:所述基站与所述S-GW之间的用户面承载和所述S-GW与所述P-GW之间的用户面承载。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终端设备进行通信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无线终端设备、网络终端设备和上述权利要求1至8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无线终端设备和网络终端设备具有相同的终端设备标识。
结合第三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无线终端设备用于建立与基站的RRC连接、与MME之间的控制面连接和与P-GW的用户面承载;所述网络终端设备用于建立与所述基站之间的用户面承载和使用所述网络设备与基站之间的用户面承载和、无线终端设备所建立的所述基站与所述P-GW之间的用户面承载传输用户面数据。
结合第三方面和第三方面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第二种可能的实方式中,所述网络终端设备作为所述无线终端设备的存贮扩展位于所述基站;或者所述网络终端设备作为EUTRAN的一个独立逻辑网元,通过有线接口和所述基站相连。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无线终端设备建立与所述基站的RRC连接、与MME之间的控制面连接和与P-GW的用户面承载之后,确定网络终端设备使用所述无线终端设备建立的基站与P-GW之间的户面承载传输所述网络终端设备的用户面数据,使基站及时的释放无线终端设备和基站之间的空口连接或者使无线终端设备进入省电状态,从而避免现有技术在业务传输过程中,需要无线终端自始至终参与其中,浪费终端的电量和消耗无线空口资源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终端设备进行通信的系统;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终端设备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控制面连接与用户面承载建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网络终端设备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终端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网络终端设备进行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终端设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当前2G,3G通信系统和下一代通信系统,例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本文中描述的技术可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码分多址(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系统,时分多址(TDMA,Tim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 Wireless),频分多址(FDMA,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ddressing)系统,正交频分多址(OFDMA,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系统,单载波FDMA(SC-FDMA)系统,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系统,长期演进(LTE,Long Term Evolution)系统,以及其他此类通信系统。
本文中结合无线终端设备和/或基站来描述各种方面。
无线终端可以是指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无线终端可以经无线接入网(例如,RAN,Radio Access Network)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无线终端可以是移动终端,如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和具有移动终端的计算机,例如,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它们与无线接入网交换语言和/或数据。例如,个人通信业务(PCS,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rvice)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IP)话机、无线本地环路(WLL,Wireless Local Loop)站、个人数字助理(PDA,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等设备。无线终端也可以称为系统、订户单元(Subscriber Unit)、订户站(Subscriber Station),移动站(Mobile Station)、移动台(Mobile)、远程站(RemoteStation)、接入点(Access Point)、远程终端(Remote Terminal)、接入终端(AccessTerminal)、用户终端(User Terminal)、用户代理(User Agent)、用户设备(User Device)、或用户装备(User Equipment)。
基站(例如,接入点)可以是指接入网中在空中接口上通过一个或多个扇区与无线终端通信的设备。基站可用于将收到的空中帧与IP分组进行相互转换,作为无线终端与接入网的其余部分之间的路由器,其中接入网的其余部分可包括网际协议(IP)网络。基站还可协调对空中接口的属性管理。例如,基站可以是GSM或CDMA中的基站(BTS,BaseTransceiver Station),也可以是WCDMA中的基站(NodeB),还可以是LTE中的演进型基站(eNB或e-NodeB,evolutional Node B),本申请并不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提供的核心网节点设备可以应用于不同的通信网络系统,包括但不限于SAE(System Architecture Evolved,系统架构演进网络)/LTE(Long TermEvolved,长期演进网络)网络、UMTS(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通用移动通信系统)网络、CDMA(Code Division Mutiple Access,码分多址)等。所述核心网节点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移动性管理实体MME、服务GPRS支持节点SGSN(Serving GPRSSupport Node)或者是移动交换中心MSC(Mobile Switching Center),在此不进行限定。例如,对于SAE/LTE网络而言,其核心网节点设备可以是MME,无线接入节点设备可以是eNB;对于UMTS网络而言,其核心网节点设备可以是SGSN或MSC,无线接入节点设备可以是RNC或者nodeB。下面以蜂窝网络为SAE/LTE网络为例进行说明,其他蜂窝网络可以参照下述实施例实施。
另外,本文中术语“系统”和“网络”在本文中常被可互换使用。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网络终端设备和无线终端设备可以具有相同的终端标识,且网络终端设备作为EUTRAN的一个独立逻辑网元,通过有线接口或者WIFI方式和基站相连,当然网络终端设备也可以放置在网络侧的不同的位置,比如可以放置在宏基站内、融合无线网络控制器(single radio controller,SRC)内或者家庭基站(home eNodeB,HeNB)内,这些放置位置仅是本发明举的例子,只要网络终端设备可以代替无线终端设备与网络进行通信,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用户面数据,可以为上传下载类数据,即传输存贮的视频、照片、电影或大数据文件等;也可以为非实时业务数据、数据采集、周期性检测或大运算量计算等业务数据;也可以为不需要人直接体验的业务数据,这些业务类型仅是本发明举的例子,本发明包括并不限于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终端设备进行通信方法,所述网络终端设备使用所述无线终端设备建立的基站与分组数据网网关(packet data network-gateway,P-GW)之间的用户面承载传输自身存贮的用户面数据,也就是说,网络终端设备可以做为所述无线终端设备的存贮扩展,可以代理无线终端设备与网络侧进行业务传输。
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因为网络终端设备使用所述无线终端设备建立的基站与所述P-GW之间的用户面承载,代理无线终端设备进行业务传输,不需要耗费过多无线资源;并且,在网络终端设备代理无线终端设备进行业务传输时,无线终端设备可以进入省电状态或者释放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连接,从而节省空口资源。另外,由于网络终端设备放置在网络侧,即大容量存贮放置在网络侧,由运营商部署进行业务开通,更安全方便。
进一步,可以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无线终端设备与网络侧传输的是实时业务,例如紧急信息或事件触发等需要人工干预的事件;而网络终端设备与网络侧传输的是非实时业务,比如数据采集、周期检测、大运算量计算等不需要人工干予的事件。
为了方便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网络侧以P-GW为例进行说明,这仅是本发明举的一个例子,本发明包括并不限于此,只要网络终端设备能够代替无线终端设备能够与其进行通信,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包括:
处理模块101,用于在无线终端设备建立与所述基站的RRC连接、与移动性管理实体(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MME)之间的控制面连接和与P-GW的用户面承载之后,确定网络终端设备使用所述无线终端设备所建立的基站与P-GW之间的户面承载传输所述网络终端设备的用户面数据,其中,所述无线终端设备和所述网络终端设备具有相同的终端设备标识。
其中,所述用户面数据可以是网络终端设备存贮的无线终端设备的用户面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无线终端设备建立与所述基站的RRC连接、与MME之间的控制面连接和与P-GW的用户面承载之后,确定网络终端设备使用所述无线终端设备建立的所述基站与P-GW之间的户面承载传输所述网络终端设备的用户面数据,使基站及时的释放无线终端设备和基站之间的空口连接或者使无线终端设备进入省电状态,从而避免现有技术在业务传输过程中,需要无线终端自始至终参与其中,浪费终端的电量和消耗无线空口资源的问题。另外,由于网络终端设备放置在网络侧,即大容量存贮放置在网络侧,由运营商部署进行业务开通,更安全方便。
为了更好的理解图1所示的实施例,对于图1所示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步骤和特征详述如下:
其中,对于所述网络终端设备的位置有如下规定:所述网络终端设备作为所述无线终端设备的存贮扩展位于所述基站;或者所述网络终端设备作为EUTRAN的一个独立逻辑网元,通过有线接口和所述基站相连,这两种网络终端设备的放置位置仅是本发明举的例子,本发明包括并不限于此。
其中,所述处理模块101具体用于获取无线终端设备的控制信息、无线链路质量信息和业务Qos中至少一项,根据所述控制信息、无线链路质量信息和业务Qos中至少一项确定所述网络终端设备使用所述无线终端设备建立的所述基站与P-GW之间的用户面承载。
进一步,所述基站还包括:发送模块102,用于向所述网络终端设备发送的上下文建立消息,所述上下文建立消息至少携带所述基站的IP地址和所述无线终端设备的上下文,所述上下文建立消息用于建立所述网络终端设备与所述基站的用户面承载。
其中,所述处理模块101还用于释放所述无线终端设备和所述基站之间的空口连接或者指示无线终端设备进入省电状态,从而可以节省无线空口资源,并且节省无线终端的电量。
进一步,所述处理模块101还用于在自身存储的无线终端设备标识和网络终端设备IP地址的映射表中查找与所述无线终端设备对应的网络终端代理的IP地址,所述发送模块102具体用于向所述处理模块101查找到的所述网络终端设备IP地址所对应的网络终端设备发送上下文建立消息。
进一步,所述无线终端设备所建立的基站与P-GW的用户面承载包括:所述基站与服务网关(serving gateway,S-GW)之间的用户面承载和所述S-GW与所述P-GW之间的用户面承载。
其中,所述无线终端设备标识包括: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nternational mobilesubscriber identity,IMSI);或全球唯一临时标识(globally unique temporaryidentity,GUTI);或UE IP地址;或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ell radio networktemporary identifier,C-RNTI)。
其中,所述业务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信息包括:Qos分类识别码(Qos class identifier,QCI);或者接入点聚合最大比率(access point name-aggregatemaximum bit rate,APN-AMBR);或者业务流模板(traffic flow template,TFT)。
其中,图1所示基站中的处理模块对应的实体设备为处理器,发射模块对应的实体设备为发射器。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图1所示的基站可以用于执行下述对应本基站的方法以及下述图3、图5和图7所示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为对应图1所示基站的一种网络终端设备通信方法,所述系统包括无线终端设备和网络终端设备,所述无线终端设备和网络终端设备具有相同的终端设备标识,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无线终端设备建立与基站的RRC连接,以及与MME之间的控制面连接和与P-GW的用户面承载之后,所述基站确定网络终端设备使用所述无线终端设备建立的所述基站与P-GW之间的户面承载传输所述网络终端设备的用户面数据。
其中,对于所述网络终端设备的位置可以有如下规定:所述网络终端设备作为所述无线终端设备的存贮扩展位于所述基站;或者所述网络终端设备作为EUTRAN的一个独立逻辑网元,通过有线接口和所述基站相连,这两种网络终端设备的放置位置仅是本发明举的例子,本发明包括并不限于此。
具体的,所述基站确定网络终端设备使用所述无线终端设备与P-GW之间的用户面承载传输所述网络终端设备的用户面数据包括:
所述基站获取无线终端设备的控制信息、无线链路质量信息和业务Qos中至少一项,根据所述控制信息、无线链路质量信息和业务Qos中至少一项确定网络终端设备使用所述无线终端设备建立的所述基站与P-GW之间的用户面承载。
进一步,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基站向网络终端设备发送的上下文建立消息,所述上下文建立消息至少携带所述基站的IP地址和所述无线终端设备的上下文,所述上下文建立消息用于建立所述网络终端设备与所述基站的用户面承载。
进一步,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基站释放所述无线终端设备和基站之间的空口连接或者指示无线终端设备进入省电状态,从而可以节省无线空口资源,并且节省无线终端的电量。
进一步,所述基站向终端代理设备发送上下文建立消息之前,还包括:所述基站在自身存储的无线终端设备标识和网络终端设备IP地址的映射表中查找与所述无线终端设备对应的网络终端代理的IP地址。
其中,所述基站向网络终端设备发送上下文建立消息包括:所述基站向所述查找到的所述网络终端设备的IP地址所对应的网络终端设备发送上下文建立消息。
其中,所述无线终端设备标识包括的内容与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无线终端设备标识相同。
其中,所述业务Qos信息包括内容与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的Qos信息相同。
其中,所述无线终端设备建立的与P-GW的用户面承载包括:所述基站与所述S-GW之间的用户面承载和所述S-GW与所述P-GW之间的用户面承载。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网络终端设备进行通信的系统,包括:
包括:无线终端设备201、网络终端设备202和图1所述的基站203,其中,所述无线终端设备201和网络终端设备202具有相同的终端设备标识。
其中,对于所述网络终端设备202的位置可以有如下规定:所述网络终端设备202作为所述无线终端设备201的存贮扩展位于所述基站203;或者所述网络终端设备202作为EUTRAN的一个独立逻辑网元,通过有线接口和所述基站203相连,这两种网络终端设备的放置位置仅是本发明举的例子,本发明包括并不限于此。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无线终端设备建立与所述基站的RRC连接、与MME之间的控制面连接和与P-GW的用户面承载之后,确定网络终端设备使用所述无线终端设备建立的基站与P-GW之间的用户面承载传输所述网络终端设备的用户面数据,使基站及时的释放无线终端设备和基站之间的空口连接或者使无线终端设备进入省电状态,从而避免现有技术在业务传输过程中,需要无线终端自始至终参与其中,浪费终端的电量和消耗无线空口资源的问题。另外,由于网络终端设备放置在网络侧,即大容量存贮放置在网络侧,由运营商部署进行业务开通,更安全方便。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网络终端设备通信方法,其中,步骤301为可选步骤,执行顺序可以在步骤302的前面,也可以在步骤302的后面,本发明不做具体规定,所述方法包括:
301:无线终端设备与网络终端设备建立内容索引同步,其中,所述无线终端设备与网络终端设备具有相同的终端设备标识。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无线终端设备至少可以采用下述任一方式与网络终端设备建立内容索引同步,当然,这两种方式仅是本发明实施例所举的例子,本发明包括并不限于此。
方式一,无线终端设备通过查询运营商的应用程序(APP)和具有相同终端标识的网络终端设备建立内容索引同步;或者
方式二,无线终端设备通过终端界面(MMI)和具有相同终端标识的网络终端设备建立内容索引同步。
302:所述无线终端设备发起业务建立。
303:所述无线终端设备建立所述无线终端设备与MME之间的控制面连接,以及建立所述无线终端设备同P-GW的用户面承载。
具体的,如图4中虚线所示,所述控制面连接包括RRC信令连接和专用S1连接,所述RRC信令连接是所述无线终端设备与所述基站之间的空口信令连接,所述专用S1连接是所述基站与MME之间的信令连接。
具体的,如图4中实线所示,所述用户面承载包括所述无线终端设备与所述基站之间的用户面承载、所述基站与所述S-GW之间的用户面承载和所述S-GW与所述P-GW之间的用户面承载。
进一步,所述无线终端设备与基站之间的用户面承载可以通过Uu口建立,所述基站与S-GW之间的用户面承载可以通过S1-U接口建立,S-GW与P-GW之间的用户面承载可以通过S5接口建立。
具体的,当无线终端设备处于ECM-IDLE状态,网络只为无线终端设备保持部分用户面承载和控制面连接。
304:所述无线终端设备向基站发送所述无线终端设备的控制信息、无线链路质量信息和业务Qos中至少一项。
305:所述基站根据所述无线终端设备的控制消息、无线链路质量信息和业务Qos中至少一项决定确定所述网络终端设备是否使用所述无线终端设备所建立的基站与P-GW之间的用户面承载。
具体的,所述控制消息是无线终端设备发送给基站的上行消息,该上行消息中包含省电指示信息或者请求网络终端设备进行业务传输的指示信息。
具体的,所述无线链路质量信息是基站判断无线信道条件发生了变化的情况,可以体现为小区负载变高或者无线信道质量变差。
具体的,所述业务Qos是指传下载类业务、非实时业务或者不需要人直接体验业务等的Qos。这些业务仅是本发明实施例所举的例子,本发明包括并不限于此。
306:如果步骤305确定网络终端设备使用所述无线终端设备建立的与P-GW之间的用户面承载,所述基站在自身存储的无线终端设备标识和网络终端设备IP地址的映射表中查找与所述无线终端设备对应的网络终端设备的IP地址。
307:所述基站向查找到的所述网络终端设备IP地址所对应的网络终端设备发送上下文建立消息。
具体的,所述上下文建立消息携带所述基站的IP地址和无线终端设备的上下文。
其中,所述无线终端设备的上下文至少可以包括无线终端设备标识和业务Qos的信息。
其中,无线终端设备标识可以包括并不限于下述举例:
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IMSI);或
全球唯一临时UE标识(globally unique temporary identity,GUTI);或
UEIP地址(UE IP Adress);或
小区网络临时标识(cell 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C-RNTI)。
业务Qos信息可以包括并不限于下述举例:
服务质量类别标识(Qos class identifier,QCI);或者
接入点聚合最大比率(access point name-aggregate maximum bit rate,APN-AMBR);或者
业务流模板(traffic flow template,TFT);或者
承载相关的通信上下文。
进一步,承载相关的通信上下文包括并不限于下述举例:
演进分组系统承载ID(evolved packet system bearer ID,EPS bearer ID);或
专用无线承载ID(dedicated radio bearer ID,DRB ID)。
308:所述网络终端设备获取无线终端设备的上下文,根据上下文建立所述网络终端设备与所述基站的IP地址所对应基站之间的用户面承载。
309:使用所述无线终端设备建立的基站与P-GW之间的用户面承载传输用户面数据。
310:所述基站释放所述无线终端设备和基站之间的空口连接或者指示无线终端设备进入省电状态。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步骤309和310执行顺序不分先后。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无线终端设备建立与所述基站的RRC连接、与MME之间的控制面连接和与P-GW的用户面承载之后,确定网络终端设备使用所述无线终端设备与P-GW之间的户面承载传输所述网络终端设备的用户面数据,使基站及时的释放无线终端设备和基站之间的空口连接或者使无线终端设备进入省电状态,从而避免现有技术在业务传输过程中,需要无线终端自始至终参与其中,浪费无线终端的电量和消耗无线空口资源的问题。另外,由于网络终端设备放置在网络侧,即大容量存贮放置在网络侧,由运营商部署进行业务开通,更安全方便。
步骤303中所述无线终端设备建立无线终端设备同MME的信令面连接(如虚线所示),以及建立无线终端设备同S-GW/P-GW的用户面承载(如实线所示)具体可以为:
3031:当无线终端设备处于核心网连接管理空闲(ECM-IDLE)状态时,核心网只为无线终端设备保持部分用户面承载和控制面连接,即控制面保持无线终端设备上下文的的GPRS隧道协议控制面部分(GPRS Tunneling Protocol-Control Plane,GTP-C)连接,用户面保持无线终端设备GPRS隧道协议用户面部分(GPRS Tunneling Protocol User plane,GTP-U)连接。
其中,保持的GTP-C连接包括MME与S-GW之间的S11接口和S-GW与P-GW之间的S5接口;保持的GTP-U连接包括S-GW和P-GW之间的S5接口。
3032:无线终端设备向MME发起服务请求流程,建立基站与MME之间的S1接口的控制面信令连接。
3033:MME向基站发送S1-AP初始上下文建立请求消息,该请求消息携S-GW的S1接口IP地址、S1接口隧道端点标识(tunnel endpoint identifier,TEID)以及建立用户面承载所需的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信息。从而基站创建了S1用户面(S1-U)接口上行隧道,同时在无线侧为无线终端设备创建无线承载。
3034:基站向MME发送初始上下文建立响应消息,该响应消息携带基站的S1接口IP地址和S1接口TEID。
3035:MME向S-GW发送修改承载建立消息,该消息携带基站的S1接口IP地址和TEID,从而创建S1用户面(S1-U)接口下行隧道。
通过3031至3036的服务请求流程,无线终端设备到P-GW的用户面承载被建立。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网络终端设备通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01、无线终端设备建立与P-GW的用户面承载。
502、所述无线终端设备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无线终端设备的控制信息、无线链路质量信息和业务Qos中至少一项。
其中,控制信息、无线链路质量信息和业务Qos的具体内容,参照图4所示的实施例。
503、所述基站根据所述控制消息、所述无线链路质量信息和所述业务Qos中至少一项决定与无线终端设备具有相同终端设备标识的网络终端设备是否使用所述无线终端设备所建立的基站与P-GW之间的用户面承载。
504、如果步骤503确定网络终端设备使用所述无线终端设备建立的所述基站与P-GW之间的用户面承载,所述基站在自身存储的所述无线终端设备标识和所述网络终端设备的IP地址的映射表中,根据所述无线终端设备标识查找对应的所述网络终端设备的IP地址。
505、所述基站向所述网络终端设备的IP地址所对应的网络终端设备发送上下文建立消息。
具体的,所述上下文消息至少携带所述基站的IP地址以及无线终端设备的的上下文。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无线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与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无线终端设备上下文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506、所述网络终端设备获取所述无线终端设备的上下文,建立所述网络终端设备与所述基站的IP地址所对应基站之间的用户面承载。
507、所述基站释放所述无线终端设备和基站之间的空口连接或者指示无线终端设备进入省电状态。
508、所述网络终端设备使用所述无线终端设备建立的所述基站与P-GW之间的用户面承载传输用户面数据。
其中,所传输的用户面数据可以为网络终端设备所存储的业务数据。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步骤507和508执行顺序不分先后。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无线终端设备建立与所述基站的RRC连接、与MME之间的控制面连接和与P-GW的用户面承载之后,确定网络终端设备使用所述无线终端设备建立的基站与P-GW之间的户面承载传输所述网络终端设备的用户面数据,使基站及时的释放无线终端设备和基站之间的空口连接或者使无线终端设备进入省电状态,从而避免现有技术在业务传输过程中,需要无线终端自始至终参与其中,浪费终端的电量和消耗无线空口资源的问题。另外,由于网络终端设备放置在网络侧,即大容量存贮放置在网络侧,由运营商部署进行业务开通,更安全方便。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涉及的所述网络终端设备与无线终端设备具有相同的终端设备标识,所述网络终端设备可以为无线终端设备的存贮扩展位于网络侧,例如可以位于基站,也可以作为EUTRAN的一个独立逻辑网元,通过有线接口和所述基站相连。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终端设备,所述新型终端设备601包括无线终端设备6011和网络终端设备6012,所述网络终端设备6012与无线终端设备6011具有相同的终端设备标识,所述网络终端设备6012可以为无线终端设备6011的存贮扩展位于网络侧,例如可以位于基站,也可以作为EUTRAN的一个独立逻辑网元,通过有线接口和所述基站相连。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图6所示的新型终端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图3和图5以及下述图7所示的方法。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网络终端设备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网络终端设备作为所述无线终端设备的存贮扩展位于基站;或者所述网络终端设备作为EUTRAN的一个独立逻辑网元,通过有线接口和所述基站相连。所述网络终端设备与无线终端设备具备相同的终端设备标识,所述方法包括:
701、在无线终端设备建立与移动性管理实体MME之间的控制面连接和与分组数据网关P-GW的用户面承载之后,所述网络终端设备建立与基站之间的用户面承载;
702、所述网络终端设备使用所述无线终端设备所建立的基站与所述P-GW之间的用户面承载传输用户面数据,其中,所述无线终端设备和网络终端设备具有相同的终端设备标识。
进一步,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终端设备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上下文建立消息,所述上下文建立消息至少携带所述基站的IP地址和所述无线终端设备的上下文。
进一步,所述网络终端设备建立与基站之间的用户面承载包括:
根据所述无线终端设备的上下文,所述网络终端设备建立所述网络终端设备与所述基站的IP地址所对应基站之间的用户面承载。
具体的,所述无线终端设备的上下文包括无线终端设备标识和业务Qos的信息。
具体的,所述控制面连接包括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连接和专用S1连接,所述RRC信令连接是所述无线终端设备与所述基站之间的空口信令连接,所述专用S1连接是所述基站与移动性管理实体MME之间的信令连接。
具体的所述用户面承载包括:所述无线终端设备与所述基站之间的用户面承载、所述基站与所述S-GW之间的用户面承载和所述S-GW与所述P-GW之间的用户面承载。
具体的,所述无线终端设备标识包括: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或全球唯一临时标识GUTI;或无线终端设备IP地址;或小区网络临时标识C-RNTI。
具体的,所述业务Qos信息包括:服务质量类别标识QCI;或者接入点聚合最大比率APN-AMBR;或者业务流模板TFT。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请参照图3所示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终端设备,所述网络终端设备作为所述无线终端设备的存贮扩展位于基站;或者所述网络终端设备作为EUTRAN的一个独立逻辑网元,通过有线接口和所述基站相连。所述网络终端设备与无线终端设备具备相同的终端设备标识,所述方法包括:
处理模块801,用于在所述无线终端设备建立与移动性管理实体MME之间的控制面连接和与分组数据网关P-GW的用户面承载之后,建立与基站之间的用户面承载;
收发模块802,用于使用处理模块801所建立的与所述基站之间的用户面承载和所述无线终端设备建立的基站与所述P-GW之间的用户面承载传输用户面数据,其中,所述无线终端设备和网络终端设备具有相同的终端设备标识。
具体的,所述网络终端设备作为所述无线终端设备的存贮扩展位于基站;或者所述网络终端设备作为EUTRAN的一个独立逻辑网元,通过有线接口和所述基站相连。
进一步,所述收发模块802还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上下文建立消息,所述上下文建立消息至少携带所述基站的IP地址和所述无线终端设备的上下文。
进一步,所述处理模块801,还用于根据所述收发模块接收的所述无线终端设备的上下文,建立所述网络终端设备与所述基站的IP地址所对应基站之间的用户面承载。
具体的,所述收发模块接收的所述无线终端设备的上下文包括无线终端设备标识和业务Qos的信息。
具体的,所述无线终端设备标识包括的具体内容请参照图3所示的实施例。
具体的,所述控制面连接包括的具体内容请参照图3所示的实施例。
具体的,所述用户面承载包括的具体内容请参照图3所示的实施例。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请参照图3所示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图8所示的网络终端设备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图2、图3、图5和图7所示的方法。
其中,需要特别说明的,本发明实施例中处理对模块对应的实体设备为处理器,收发模块对应的实体设备为收发器。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7)

1.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在无线终端设备建立与所述基站的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与移动性管理实体MME之间的控制面连接和与分组数据网网关P-GW的用户面承载之后,确定网络终端设备使用所述无线终端设备所建立的基站与P-GW之间的户面承载传输所述网络终端设备的用户面数据,其中,所述无线终端设备和所述网络终端设备具有相同的终端设备标识;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释放所述无线终端设备和所述基站之间的空口连接或者指示无线终端设备进入省电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终端设备作为所述无线终端设备的存贮扩展位于所述基站;或者
所述网络终端设备作为演进型网络基站E-UTRAN的一个独立逻辑网元,通过有线接口和所述基站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获取无线终端设备的控制信息、无线链路质量信息和业务服务质量Qos中至少一项;根据所述控制信息、无线链路质量信息和业务Qos中至少一项确定所述网络终端设备使用所述无线终端设备建立的所述基站与P-GW之间的用户面承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还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网络终端设备发送的上下文建立消息,所述上下文建立消息至少携带所述基站的IP地址和所述无线终端设备的上下文,所述上下文建立消息用于建立所述网络终端设备与所述基站的用户面承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
在自身存储的无线终端设备标识和网络终端设备IP地址的映射表中查找与所述无线终端设备对应的网络终端代理的IP地址;
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向所述处理模块查找到的所述网络终端设备IP地址所对应的网络终端设备发送上下文建立消息。
6.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终端设备所建立的基站与P-GW的用户面承载包括:
所述基站与S-GW之间的用户面承载和所述S-GW与所述P-GW之间的用户面承载。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终端设备标识包括:
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或
全球唯一临时标识GUTI;或
UE IP地址;或
小区网络临时标识C-RNTI;
所述业务Qos信息包括:
服务质量类别标识QCI;或者
接入点聚合最大比率APN-AMBR;或者
业务流模板TFT。
8.一种网络终端设备进行通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包括无线终端设备和网络终端设备,所述无线终端设备和网络终端设备具有相同的终端设备标识,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无线终端设备建立与基站的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以及与移动性管理实体MME之间的控制面连接和与分组数据网网关P-GW的用户面承载之后,所述基站确定网络终端设备使用所述无线终端设备建立的所述基站与P-GW之间的用户面承载传输所述网络终端设备的用户面数据;
所述基站释放所述无线终端设备和基站之间的空口连接或者指示无线终端设备进入省电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终端设备作为所述无线终端设备的存贮扩展位于所述基站;或者
所述网络终端设备作为演进型网络基站EUTRAN的一个独立逻辑网元,通过有线接口和所述基站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确定网络终端设备使用所述无线终端设备与P-GW之间的用户面承载传输所述网络终端设备的用户面数据包括:
所述基站获取无线终端设备的控制信息、无线链路质量信息和业务服务质量Qos中至少一项;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控制信息、无线链路质量信息和业务Qos中至少一项确定网络终端设备使用所述无线终端设备建立的所述基站与P-GW之间的用户面承载。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基站向网络终端设备发送的上下文建立消息,所述上下文建立消息至少携带所述基站的IP地址和所述无线终端设备的上下文,所述上下文建立消息用于建立所述网络终端设备与所述基站的用户面承载。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向终端代理设备发送上下文建立消息之前,还包括:
所述基站在自身存储的无线终端设备标识和网络终端设备IP地址的映射表中查找与所述无线终端设备对应的网络终端代理的IP地址;
所述基站向网络终端设备发送上下文建立消息包括:
所述基站向所述查找到的所述终端代理IP地址所对应的终端代理设备发送上下文建立消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终端设备标识包括:
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或
全球唯一临时标识GUTI;或
UE IP地址;或
小区网络临时标识C-RNTI;
所述业务Qos信息包括:
服务质量类别标识QCI;或者
接入点聚合最大比率APN-AMBR;或者
业务流模板TFT。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终端设备建立的与P-GW的用户面承载包括:
所述基站与S-GW之间的用户面承载和所述S-GW与所述P-GW之间的用户面承载。
15.一种网络终端设备进行通信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无线终端设备、网络终端设备和上述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无线终端设备和网络终端设备具有相同的终端设备标识。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无线终端设备用于建立与基站的RRC连接、与MME之间的控制面连接和与P-GW的用户面承载;
所述网络终端设备用于建立与所述基站之间的用户面承载和使用所述网络终端设备与基站之间的用户面承载和、无线终端设备所建立的所述基站与所述P-GW之间的用户面承载传输用户面数据。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终端设备作为所述无线终端设备的存贮扩展位于所述基站;或者所述网络终端设备作为EUTRAN的一个独立逻辑网元,通过有线接口和所述基站相连。
CN201580050117.3A 2015-08-20 2015-08-20 一种网络终端设备进行通信的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707937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5/087582 WO2017028289A1 (zh) 2015-08-20 2015-08-20 一种网络终端设备进行通信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79372A CN107079372A (zh) 2017-08-18
CN107079372B true CN107079372B (zh) 2021-01-29

Family

ID=580514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50117.3A Active CN107079372B (zh) 2015-08-20 2015-08-20 一种网络终端设备进行通信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728794B2 (zh)
EP (1) EP3328127B1 (zh)
CN (1) CN107079372B (zh)
WO (1) WO201702828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99165A1 (ja) * 2015-12-11 2017-06-15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無線基地局、エッジサーバ、及びこれらの方法
WO2018057077A1 (en) * 2016-09-21 2018-03-29 Mavenir System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ssion resilience in packet gateways
CN109818868B (zh) * 2017-11-20 2021-06-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边缘网络能力开放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EP3785455A4 (en) 2018-04-27 2022-03-0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BACKGROUND GATEWAY CONTROL PLANE FUNCTION FOR MANAGING A MULTIPLE BACKGROUND GATEWAY USER PLANE FUNCTION,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 FOR COMMUNICATING THEREOF
CN110730482B (zh) * 2018-07-16 2024-04-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接入网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网元及存储介质
CN110087254A (zh) * 2019-04-10 2019-08-02 广州宏新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与通信网络融合的身份识别系统及方法
CN113126026B (zh) * 2019-12-31 2024-04-19 中移(成都)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定位系统、方法及存储介质
US20230034334A1 (en) * 2021-07-30 2023-02-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frequency hopping and scheduling
CN115426685A (zh) * 2022-08-31 2022-12-02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5g边缘计算流量的访问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28768A (zh) * 2012-05-16 2013-12-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接入方法、基站、接入点和用户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571858B1 (en) * 1997-06-04 2013-01-02 NTT DoCoMo, Inc.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mobile station,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diversity hand-over branch
US6434620B1 (en) * 1998-08-27 2002-08-13 Alacritech, Inc. TCP/IP offload network interface device
CN101400148B (zh) * 2007-09-26 2010-06-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缺省承载建立过程中专有承载建立的控制方法和设备
CN101459906B (zh) * 2007-12-14 2011-08-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pcc规则更新方法和设备
WO2011038359A2 (en) * 2009-09-26 2011-03-31 Cisco Technology, Inc. Providing services at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edge
CN102244855B (zh) * 2010-05-10 2015-04-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位置的机器对机器通信方法、系统和装置
WO2012175137A1 (en) * 2011-06-23 2012-12-27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Caching over an interface between a radio access network and a core network
DE102011113826B3 (de) * 2011-09-21 2012-10-11 Nautilus Softwaredesign Simulationskammer sowie Verfahren zum kontrollierten Auslösen von in Frachtgut enthaltenen Sprengsätzen
US8964698B2 (en) * 2012-04-09 2015-02-24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Link failure detection and interworking system relocation in circuit switched fallback
US20130311597A1 (en) * 2012-05-16 2013-11-21 Apple Inc. Locally backed cloud-based storage
US20140078898A1 (en) * 2012-09-19 2014-03-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Handing off between networks with different radio access technologies during a communication session that is allocated quality of service
US10136301B2 (en) * 2013-01-15 2018-11-20 Nec Corporation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 station, mobile station,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US9277429B2 (en) * 2013-08-06 2016-03-01 Cellos Software Ltd. Monitoring probe for identifying a user plane identifier of a user device
US10129802B2 (en) * 2013-12-06 2018-11-13 Idac Holdings, Inc. Layered connectivity in wireless systems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28768A (zh) * 2012-05-16 2013-12-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接入方法、基站、接入点和用户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328127B1 (en) 2020-11-25
EP3328127A1 (en) 2018-05-30
CN107079372A (zh) 2017-08-18
WO2017028289A1 (zh) 2017-02-23
US20180184323A1 (en) 2018-06-28
EP3328127A4 (en) 2018-07-18
US10728794B2 (en) 2020-07-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79372B (zh) 一种网络终端设备进行通信的方法及装置
US11375396B2 (en) Session management method, interworking method, and network apparatus
US9942748B2 (en) Service provisioning system and method, and mobile edge application server and support node
EP3231248B1 (en) Wifi boost with lte ip anchor
US10608842B2 (en) GTP-U downlink packet sen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9327917B (zh) 建立连接的方法及设备
US10750418B2 (en) SDN based connectionless architecture with dual connectivity and carrier aggregation
US20160316494A1 (en) Small data packet transmission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WO2019085728A1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US11272399B2 (en) Data processing method, mobility management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EP3611946A1 (en) User plane link building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mobile management equipment
KR102127780B1 (ko) 이동통신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20160242090A1 (en) Service handover method, network device and user equipment
JPWO2018186000A1 (ja) ネットワーク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US10701591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JP6973540B2 (ja) 通信方法、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移動管理装置
US20190082482A1 (en) Resource access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WO2022082690A1 (zh) 群组切换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14183276A1 (zh) 一种无线网络的分流方法及设备
WO2019085888A1 (zh) 专有承载流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KR102362560B1 (ko) 이동통신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JP2019532527A (ja) データ伝送方法、アクセスネットワーク装置及び端末装置
WO2015042883A1 (zh) 上行业务传输方法、下行业务传输方法和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