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79337A - 用户装置以及软缓冲器大小决定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户装置以及软缓冲器大小决定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79337A
CN107079337A CN201680003208.6A CN201680003208A CN107079337A CN 107079337 A CN107079337 A CN 107079337A CN 201680003208 A CN201680003208 A CN 201680003208A CN 107079337 A CN107079337 A CN 1070793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base station
information
soft buffer
buffer siz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0320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079337B (zh
Inventor
高桥秀明
武田和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TT Docomo Inc
Original Assignee
NTT Docom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TT Docomo Inc filed Critical NTT Docom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70793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793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0793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793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2Processing or 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e.g. status or physical capabilities
    • H04W8/24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28Diversity capabil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4Erro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Abstract

一种用户装置,在支持下行空间复用的移动通信系统中与基站进行通信,所述用户装置具备:发送单元,将所述用户装置的类别信息发送给所述基站;接收单元,从所述基站接收设定信息;以及软缓冲器大小决定单元,在所述类别信息为预定值以上的值、且接收到表示与下行空间复用对应的发送模式的参数和预定的附加信息作为所述设定信息的情况下,使用与所述类别信息对应的总软信道比特数目,决定在所述用户装置中为了下行数据接收处理而使用的软缓冲器大小。

Description

用户装置以及软缓冲器大小决定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支持空间复用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装置和基站。
背景技术
在LTE(包括LTE-Advanced)系统中,规定了与用户装置UE的能力有关的UE工作类型(UE category),按每个UE工作类型规定了应对应的要求条件。例如,总软信道比特数目、支持的MIMO层数目等按每个UE工作类型进行了规定(非专利文献1)。
此外,在LTE中,规定了用户装置UE将自身的UE工作类型通过预定的消息“UE-EUTRA-Capability”通知给基站eNB(非专利文献2)。
在3GPP的版本8(以下,为Rel-8)中,在UE-EUTRA-Capability的消息中,定义了通知UE工作类型1~5的字段,从版本10(以下,为Rel-10)开始追加定义了UE工作类型6以及6以后的值,且定义了用于通知它的字段。具体而言,例如,在图1所示的UE-EUTRA-Capability的信息元素(IE)中由下划线所示,定义了通知UE工作类型1~5的字段和通知UE工作类型6~8的字段。
此外,在LTE中,规定了决定从基站eNB到用户装置UE的数据(PDSCH)的发送方式的各种发送模式(Transmission Mode,以下记载为TM),用户装置UE根据从基站eNB被设定的TM进行数据接收操作(非专利文献3)。例如,TM3表示开环空间复用,TM4表示闭环空间复用,无论是哪种空间复用都需要从用户装置UE到基站eNB的RI(秩数)的反馈。
此外,在LTE中的用户装置UE以及基站eNB中,在MAC(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Control))层的HARQ实体中进行HARQ(混合ARQ)控制。例如,在用户装置UE中的对于下行数据的HARQ控制中,在下行数据(TB:传输块)的解码(decode)中成功的情况下,将ACK返给基站eNB,在解码中失败的情况下,将NACK返给基站eNB。这样,在HARQ中,通过发送ACK/NACK而进行重发控制。在HARQ中,用户装置UE在接收到的数据的解码(decode)中失败的情况下(数据错误的情况下),保持该数据,将从基站eNB重发来的数据和该保持的数据进行合成,对所合成的数据进行解码。由此,能够具备强的耐错误性。将保持上述的数据的存储部(存储区域)称为软缓冲器(Soft buffer)。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3GPP TS 36.306V12.4.0(2015-03)
非专利文献2:3GPP TS 36.331V12.5.0(2015-03)
非专利文献3:3GPP TS 36.213V12.5.0(2015-03)
非专利文献4:3GPP TS 36.212V12.4.0(2015-03)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Rel-10中导入的类别6以后的UE工作类型的用户装置UE通过被设定TM3、TM4、TM9、TM10等,能够进行4层(4×4MIMO)接收。但是,设想在类别6以后的UE工作类型中使用TM9或者TM10,而不使用TM3或者TM4(以下,为TM3/4)。因此,在TM3/4中的4层接收中,如以下说明那样在软缓冲器大小的决定上存在限制。
即,在作为现有的规范的非专利文献4的“5.1.4.1.2比特收集、选择以及发送(5.1.4.1.2Bit collection,selection and transmission)”中,在计算每一个TB的软缓冲器大小(NIR)时使用的Nsoft(UE的总软信道比特数目(=总软缓冲器大小))的决定方法规定为“如果UE发送信号ue-Category-v1020,并且通过针对DL小区利用发送模式9或者发送模式10来设定,则Nsoft是根据由ue-Category-v1020[6]表示的UE工作类型的软信道比特[4]的总数。否则,Nsoft是根据由ue-Category(无后缀)[6]表示的UE工作类型的软信道比特[4]的总数。(if the UE signals ue-Category-v1020,and is configured withtransmission mode 9 or transmission mode 10 for the DL cell,Nsoft is the totalnumber of soft channel bits[4]according to the UE category indicated by ue-Category-v1020[6].Otherwise,Nsoft is the total number of soft channel bits[4]according to the UE category indicated by ue-Category(without suffix)[6].)”。
如上所述,参照与Rel-10的UE工作类型(ue-Category-v1020)对应的总软信道比特数目的情形成为TM9/10设定时。另一方面,在TM3/4设定时,通知了Rel-10的UE工作类型(ue-Category-v1020)的情况下,也对应于上述的否则(Otherwise),用户装置UE参照与Rel-8的ue-Category对应的总软信道比特数目。另外,在现有的规范中,与类别6/7对应的用户装置UE通过Rel-10的参数而通知类别6/7,且通过Rel-8的参数而通知类别4。
图2表示在非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UE工作类型的表以及上述的状况的例子。
例如,在与类别6对应的用户装置UE中,若设定了TM9,则如图2所示,作为Nsoft而参照与类别6对应的总软信道比特数目,但在设定了TM3/4的情况下,作为Nsoft而参照与类别4对应的总软信道比特数目。如图2所示,由于与类别4对应的总软信道比特数目是与类别6对应的总软信道比特数目的一半,所以在发生HARQ重发的通信环境下有可能导致质量变差。
此外,如上所述,在TM3/4中需要反馈RI,但在现有的技术中,设定了TM3/4的情况下,存在有时不能适当地决定用于RI的通知的RI比特的宽度(比特长度)的问题。
即,在非专利文献4的“5.2.2.6控制信息的信道编码(5.2.2.6Channel coding ofcontrol information)”中,记载了根据5.2.2.6.1-2等表来决定在RI反馈中使用的比特宽度,且记载了基于“supportedMIMO-CapabilityDL-r10field”等值来决定在参照该表时使用的最大层数目(UE支持的最大的DL MIMO层数目)。
但是,关于TM3/4设定时,规定了应用“否则,根据PBCH天线端口和ue-Category(无后缀)的数的最小值而决定最大层数目。(Otherwise the maximum number of layers isdetermined according to the minimum of the number of PBCH antenna ports andue-Category(without suffix).)”。因此,在对用户装置UE设定了TM3/4时,即使UE对应于类别6/7的情况下,也作为最大层数目而使用与类别4对应的层数目(根据图2,成为“2”)。因此,RI比特宽度最大成为1比特。在RI比特宽度为1的情况下,作为RI(秩)只能通知1或者2。因此,即使用户装置UE具有进行4层空间复用的能力,因不能通知RI=4,也会产生不能执行4层空间复用的课题。
另外,上述的与RI有关的课题并不限定于RI,是对其他的上行控制信息(UCI)也有可能产生的课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课题中、尤其涉及软缓冲器的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具备用户装置和基站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用户装置能够适当地决定软缓冲器大小(Soft buffer size)的技术。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用户装置,在支持下行空间复用的移动通信系统中与基站进行通信,所述用户装置具备:
发送单元,将所述用户装置的类别信息发送给所述基站;
接收单元,从所述基站接收表示发送模式的参数;以及
软缓冲器大小决定单元,在所述类别信息为预定值以上的值、且所述参数为与下行空间复用对应的预定的参数的情况下,将与所述类别信息对应的软缓冲器大小决定为在所述用户装置中为了下行数据接收处理而使用的软缓冲器大小。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用户装置,在支持下行空间复用的移动通信系统中与基站进行通信,所述用户装置具备:
发送单元,将所述用户装置的类别信息发送给所述基站;
接收单元,从所述基站接收设定信息;以及
软缓冲器大小决定单元,在所述类别信息为预定值以上的值、且接收到表示与下行空间复用对应的发送模式的参数和预定的附加信息作为所述设定信息的情况下,将与所述类别信息对应的软缓冲器大小决定为在所述用户装置中为了下行数据接收处理而使用的软缓冲器大小。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用户装置,在支持下行空间复用的移动通信系统中与基站进行通信,所述用户装置具备:
发送单元,将所述用户装置的类别信息发送给所述基站;
接收单元,从所述基站接收设定信息;以及
软缓冲器大小决定单元,在所述类别信息为预定值以上的值、且接收到表示与下行空间复用对应的发送模式的参数和预定的附加信息作为所述设定信息的情况下,使用与所述类别信息对应的总软信道比特数目,决定在所述用户装置中为了下行数据接收处理而使用的软缓冲器大小。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软缓冲器大小决定方法,由在支持下行空间复用的移动通信系统中与基站进行通信的用户装置执行,所述软缓冲器大小决定方法包括:
发送步骤,将所述用户装置的类别信息发送给所述基站;
接收步骤,从所述基站接收表示发送模式的参数;以及
软缓冲器大小决定步骤,在所述类别信息为预定值以上的值、且所述参数为与下行空间复用对应的预定的参数的情况下,将与所述类别信息对应的软缓冲器大小决定为在所述用户装置中为了下行数据接收处理而使用的软缓冲器大小。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软缓冲器大小决定方法,由在支持下行空间复用的移动通信系统中与基站进行通信的用户装置执行,所述软缓冲器大小决定方法包括:
发送步骤,将所述用户装置的类别信息发送给所述基站;
接收步骤,从所述基站接收设定信息;以及
软缓冲器大小决定步骤,在所述类别信息为预定值以上的值、且接收到表示与下行空间复用对应的发送模式的参数和预定的附加信息作为所述设定信息的情况下,将与所述类别信息对应的软缓冲器大小决定为在所述用户装置中为了下行数据接收处理而使用的软缓冲器大小。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软缓冲器大小决定方法,由在支持下行空间复用的移动通信系统中与基站进行通信的用户装置执行,所述软缓冲器大小决定方法包括:
发送步骤,将所述用户装置的类别信息发送给所述基站;
接收步骤,从所述基站接收设定信息;以及
软缓冲器大小决定步骤,在所述类别信息为预定值以上的值、且接收到表示与下行空间复用对应的发送模式的参数和预定的附加信息作为所述设定信息的情况下,使用与所述类别信息对应的总软信道比特数目,决定在所述用户装置中为了下行数据接收处理而使用的软缓冲器大小。
发明效果
在具备用户装置和基站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用户装置能够适当地决定软缓冲器大小。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UE-EUTRA-Capability的信息元素的一部分的图。
图2是用于说明课题的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的结构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的基本的操作例的图。
图5是用于说明操作例1中的用户装置UE的软缓冲器大小决定方法的图。
图6是表示操作例1中的标准规范的变更例的图。
图7A是表示操作例1中的标准规范的变更例的图。
图7B是表示操作例1中的标准规范的变更例的图。
图8是用于说明操作例1中的用户装置UE的RI比特宽度决定方法的图。
图9是表示RI比特宽度的例子的图。
图10是表示操作例1中的标准规范的变更例的图。
图11A是表示操作例1中的标准规范的变更例的图。
图11B是表示操作例1中的标准规范的变更例的图。
图12是用于说明操作例2中的用户装置UE的软缓冲器大小决定方法的图。
图13是表示操作例2中的标准规范的变更例的图。
图14A是表示操作例2中的标准规范的变更例的图。
图14B是表示操作例2中的标准规范的变更例的图。
图14C是表示操作例2中的标准规范的变更例的图。
图15A是表示操作例2中的标准规范的变更例的图。
图15B是表示操作例2中的标准规范的变更例的图。
图16是用于说明操作例2中的用户装置UE的RI比特宽度决定方法的图。
图17是表示操作例2中的标准规范的变更例的图。
图18是用于说明操作例3中的用户装置UE的软缓冲器大小决定方法的图。
图19是表示操作例3中的标准规范的变更例的图。
图20A是表示操作例3中的标准规范的变更例的图。
图20B是表示操作例3中的标准规范的变更例的图。
图20C是表示操作例3中的标准规范的变更例的图。
图21是用于说明操作例3中的用户装置UE的RI比特宽度决定方法的图。
图22是表示操作例3中的标准规范的变更例的图。
图23是用于说明操作例4中的用户装置UE的软缓冲器大小决定方法的图。
图24是表示操作例4中的标准规范的变更例的图。
图25A是表示操作例4中的标准规范的变更例的图。
图25B是表示操作例4中的标准规范的变更例的图。
图25C是表示操作例4中的标准规范的变更例的图。
图26是用于说明操作例4中的用户装置UE的RI比特宽度决定方法的图。
图27是表示操作例4中的标准规范的变更例的图。
图28是用户装置UE的结构图。
图29是基站eNB的结构图。
图30是表示基站eNB以及用户装置UE的硬件结构的一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另外,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只不过是一例,本发明所应用的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方式。例如,设想本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支持包括LTE-Advanced的LTE,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LTE,还能够应用于进行基于MIMO技术的空间复用的其他方式。
此外,本实施方式中的CA(载波聚合)不仅包括eNB内CA(Intra-eNB CA),还包括如DC(双重连接(Dual connectivity))这样的eNB间CA(Inter-eNB CA)。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CC和小区可以被认为基本上同义,也可以将CC称为小区(更具体而言,服务小区)。
(系统整体结构、操作概要)
图3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的结构图。本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是LTE方式的通信系统,如图3所示,包括用户装置UE以及基站eNB。用户装置UE以及基站eNB能够进行2×2MIMO、4×4MIMO等空间复用通信以及CA。基站eNB能够单独形成多个小区,还能够通过例如远程地连接RRE(远程无线装置),从而由基站eNB主体和RRE形成多个小区。图3中,用户装置UE以及基站eNB各示出了一个,但这是例子,也可以分别为多个。此外,用户装置UE也可以具备与多个基站eNB同时进行通信的能力(双重连接(Dual Connectivity))。
在进行CA时,对用户装置UE设定作为保证连接性的可靠性高的小区的PCell(主小区(Primary cell))以及作为附属的小区的SCell(副小区(Secondary cell))。用户装置UE能够首先连接到PCell,且根据需要而追加SCell。PCell是与支持RLM(无线链路监视(RadioLink Monitoring))以及SPS(半持续调度(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等的单独的小区同样的小区。SCell的追加以及删除通过RRC(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信令进行。SCell是由于在刚刚对用户装置UE设定之后为非激活状态(deactivate状态),所以通过激活才能够进行通信(能够调度)的小区。
此外,在进行双重连接(Dual connectivity)时,用户装置UE同时使用物理上不同的2个基站eNB的无线资源进行通信。双重连接是CA的一种,也被称为eNB间CA(Inter eNBCA)(基站间载波聚合),导入了主eNB(Master-eNB(MeNB))和副eNB(Secondary-eNB(SeNB))。在DC中,将由MeNB下属的小区(一个或者多个)构成的小区组称为MCG(主小区组(Master Cell Group)),将由SeNB下属的小区(一个或者多个)构成的小区组称为SCG(副小区组(Secondary Cell Group))。对SCG中的至少一个的SCell设定了UL的CC,对其中的一个设定了PUCCH。将该SCell称为PSCell(主SCell(primary SCell))。
作为本实施方式中的基本的操作,有从用户装置UE对基站eNB通知用户装置UE的能力的UE能力信息(UE能力(UE capability))的通知、以及从基站eNB对用户装置UE通知与RRC连接等有关的各种设定信息(设定(configuration))的RRC连接重新设定(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的通知。参照图4说明这些通知操作例。如图4所示,用户装置UE在步骤S101中接收从基站eNB发送的UE能力信息请求(UE能力询问(UE capabilityenquiry))。用户装置UE基于该UE能力信息请求,对基站eNB发送UE能力信息(UEcapability information)(步骤S102)。在本实施方式的UE能力信息中,包括UE工作类型、按每个CC支持的(最大的)下行MIMO层数目等。
在步骤S103中,从基站eNB对用户装置UE通知RRC连接重新设定(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接收到RRC连接重新设定(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的用户装置UE进行被通知的各种设定(configuration)的设定(存储),在步骤S104中,将RRC连接重新设定完成(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Complete)发送给基站eNB。在RRC连接重新设定(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中,包括发送模式(TM)的参数等。
此外,作为用户装置UE的基本的操作,有上行控制信息(以下,为UCI)的发送。在UCI中,有ACK/NACK(混合ARQ送达确认)、调度请求以及信道状态信息(以下,为CSI)等。在CSI中,有CQI、PMI、RI等。在本实施方式中,尤其着眼于CSI中的RI的发送。但是,本实施方式的技术还能够应用于RI以外的UCI。
在CSI报告中,有周期性报告(periodic reporting)和非周期性报告(aperiodicreporting)。对于周期性报告通常使用PUCCH,但在周期性报告定时有基于PUSCH的数据发送的情况下,也有使用PUSCH的情况。此外,非周期性报告基于来自基站eNB的调度许可中的请求,通过PUSCH进行。
此外,CSI报告的对象是每个下行CC(小区)。例如,在由下行CC1和下行CC2构成的下行CA中,用户装置UE通过在下行CC1中接收的参考信号(例:CSI-RS)的测量而获得RI1,并将RI1作为对于下行CC1的RI来报告给基站eNB,通过在下行CC2中接收的CSI-RS的测量而获得RI2,并将RI2作为对于下行CC2的RI来报告给基站eNB。
以下,详细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操作例1、操作例2、操作例3以及操作例4。
(操作例1)
如前所述,在现有技术中,在对用户装置UE设定了TM3/4(TM3或者TM4)的情况下,即使用户装置UE具有进行4层接收的能力,也会使用类别4的软缓冲器大小,所以存在在发生HARQ重发的环境下有可能质量变差的问题。
因此,在操作例1中,导入新的TM作为新的参数,能够决定与该参数相应的适当的软缓冲器大小。在操作例1中,该新的TM的参数是与TM3对应的tm3-rank4-v12xy、与TM4对应的tm4-rank4-v12xy。
此外,由于上述新的TM是针对TM3/4能够适当地执行秩4为止的MIMO通信的TM,所以能够将其称为用于“秩4为止的TM3/4(TM3/4up to rank4)”的TM。
参照图5的流程图说明在使用了该新TM的情况下的、用户装置UE的与软缓冲器大小的决定有关的操作。
在步骤S301中,用户装置UE将包括UE工作类型以及支持的下行MIMO层数目的UE能力(UE capability)发送给基站eNB。在步骤S302中,用户装置UE从基站eNB接收TM(包含在RRC连接重新设定(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中)。另外,基站eNB基于在步骤S301中接收到的UE工作类型、下行MIMO层数目等,决定要对用户装置UE设定的TM。
在步骤S303中,用户装置UE判定是否自身是UE工作类型6以后的UE工作类型且接收(设定)了作为新TM的tm3/4-rank4-v12xy。
在步骤S303中的判定结果为“是”的情况下,用户装置UE使用与自身的UE工作类型(类别6以后的类别)对应的总软信道比特数目(Nsoft),计算软缓冲器大小(NIR)(步骤S304)。在步骤S303中的判定结果为“否”的情况下,用户装置UE根据现有的规定(非专利文献4等),计算软缓冲器大小(步骤S305)。
用户装置UE使用如上所述那样计算出的软缓冲器大小的软缓冲器,执行HARQ控制等数据接收处理。
图6是表示操作例1中的标准规范的变更例(摘录)的图。图6表示非专利文献4(3GPP TS 36.212)的变更例。在与变更有关的部分画上下划线。在图6中,如“如果UE发送信号ue-Category-v1020,并且通过针对DL小区利用发送模式9、发送模式10、秩4为止的发送模式3或秩4为止的发送模式4来设定,则Nsoft是根据由ue-Category-v1020[6]表示的UE工作类型的软信道比特[4]的总数。(if the UE signals ue-Category-v1020,and isconfigured with transmission mode 9,transmission mode 10,transmission mode3up to rank4or transmission mode 4up to rank 4for the DL cell,Nsoft is thetotal number of soft channel bits[4]according to the UE category indicated byue-Category-v1020[6].)”所记载,在操作例1中,在对下行小区(服务小区)设定了用于秩4为止(up to rank4)的TM3/4的情况下,用户装置UE使用与由ue-Category-v1020所示的UE工作类型(即,UE工作类型6以后的UE工作类型)对应的总软信道比特数目,计算软缓冲器大小。
图7A、B表示操作例1中的非专利文献2(3GPP TS 36.331)的变更例。如图7A、B所示,追加了上述的tm3-rank4-v12xy以及tm4-rank4-v12xy。
如前所述,在现有技术中,在对用户装置UE设定了TM3/4(TM3或者TM4)的情况下,即使用户装置UE具有进行4层接收的能力,也会发生用户装置UE不能通知与自身的能力相应的RI的值的情况。
在操作例1中,如上所述,导入新的TM,进一步,导入支持用于秩4为止的TM3/4(TM3/4up to rank4)的MIMO层数目作为UE能力(UE capability)的信息,从而用户装置UE能够适当地通知RI的值。
参照图8的流程图说明操作例1中的、用户装置UE的与RI比特宽度的决定有关的操作。
步骤S401、S402与图5中的步骤S301、S302相同。
在步骤S403中,用户装置UE判定是否将用于秩4为止的TM3/4(TM3/4up to rank4)的下行MIMO层数目包含在UE能力(UE capability)中进行通知且接收(设定)了tm3/4-rank4-v12xy。将用于秩4为止的TM3/4(TM3/4up to rank4)的MIMO层数目作为UE能力(UEcapability)而通知意味着用户装置UE支持用于秩4为止的TM3/4(TM3/4up to rank4)的MIMO通信。
在步骤S403中的判定结果为“是”的情况下,用户装置UE将PBCH的天线端口数目和上述通知的MIMO层数目中的最小值作为最大层数目来决定RI比特宽度(步骤S404)。在此,PBCH的天线端口数目是能够基于用户装置UE从基站eNB接收的MIB而计算出的值。例如,若PBCH的天线端口数目为4且通知的MIMO层数目为2,则最大层数目为2,根据这个2来决定RI比特宽度。关于RI比特宽度的决定,根据预定的表(例:图9)来决定。如图9所示,在最大层数目为2的情况下,比特宽度被决定为1。
在步骤S403中的判定结果为“否”的情况下,用户装置UE根据现有的规定(非专利文献4等)来决定RI比特宽度(步骤S405)。
图10是表示操作例1中的标准规范的变更例(摘录)的图。图10表示非专利文献4(3GPP TS 36.212)的变更例。在与变更有关的部分画上下划线。在图10中,如“如果UE利用秩4为止的操作的发送模式3或4来设定,并且在UE-EUTRA-Capability中包括字段supportedMIMO-TM3(or4)-CapabilitvDL-r12,则根据PBCH天线端口数目和在对应频带组合中针对同一频带的字段supportedMIMO-TM3(or 4)-CapabilitvDL-r12中的所报告的UE下行链路MIMO能力的最小值来确定最大数目。(If the UE is configured withtransmission mode 3or 4up to Rank4operation,and the supportedMIMO-TM3(or 4)-CapabilityDL-r12field is included in the UE-EUTRA-Capability,the maximumnumber is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the minimum of the number of PBCH antennaports and the reported UE downlink MIMO capabilities in the supportedMIMO-TM3(or 4)-CapabilityDL-r12field for the same band in the corresponding bandcombination.)”所记载,在操作例1中,在对用户装置UE设定了秩4为止的TM3/4(TM3/4upto rank4)、且“supportedMIMO-TM3(or4)-CapabilityDL-r12”包含在UE-EUTRA-Capability中的情况下,用户装置UE基于PBCH天线端口数目和通知的下行MIMO层数目,决定用于决定RI比特宽度的最大层数目。
图11A、B表示操作例1中的非专利文献2(3GPP TS 36.331)的变更例。如图11A、B所示,追加了表示UE支持的最大的下行MIMO层数目的supportedMIMO-TM3/4-CapabilityDL-r12。关于图11A、B所示的supportedMIMO-TM3/4-CapabilityDL-r12的追加,对以下说明的操作例2~4也是同样的。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TM3和TM4中单独地通知MIMO层数目,但也可以汇总TM3和TM4而设为一个信令。此时,设想在TM3和TM4中支持的MIMO层数目相同。
(操作例2)
接着,说明操作例2。相对于在操作例1中,作为新的参数而导入新的TM,在操作例2中,通过对现有的TM3、TM4追加作为新的信息元素的rank4-enabled,对用户装置UE设定秩4为止(up to rank 4)的操作。
参照图12的流程图说明在使用了该新的信息元素的情况下的、用户装置UE的与软缓冲器大小的决定有关的操作。
在步骤S501中,用户装置UE将包括UE工作类型以及支持的下行MIMO层数目的UE能力(UE capability)发送给基站eNB。在步骤S502中,用户装置UE从基站eNB接收TM(包含在RRC连接重新设定(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中)。在操作例2中,对TM附加了上述的信息元素。另外,基站eNB基于在步骤S501中接收到的UE工作类型、下行MIMO层数目等,决定要对用户装置UE设定的TM(+追加信息元素)。
在步骤S503中,用户装置UE判定是否自身是UE工作类型6以后的UE工作类型且接收了TM3/4和rank4-enabled。
在步骤S503中的判定结果为“是”的情况下,用户装置UE使用与自身的UE工作类型(类别6以后的类别)对应的总软信道比特数目(Nsoft),计算软缓冲器大小(NIR)(步骤S504)。在步骤S503中的判定结果为“否”的情况下,用户装置UE根据现有的规定(非专利文献4等),计算软缓冲器大小。
用户装置UE使用如上所述那样计算出的软缓冲器大小的软缓冲器,执行数据接收中的HARQ控制等。
图13是表示操作例2中的标准规范的变更例(摘录)的图。图13表示非专利文献4(3GPP TS 36.212)的变更例。在与变更有关的部分画上下划线。在图13中,如“如果UE发送信号ue-Category-v1020,并且利用发送模式3或发送模式4来设定,并且通过针对DL小区由具有rank4-enabled-r12的高层来设定,则Nsoft是根据由ue-Category-v1020[6]表示的UE工作类型的软信道比特[4]的总数。(if the UE signals ue-Category-v1020,and isconfigured with transmission mode 3or transmission mode 4,and is configuredby higher layers with rank4-enabled-r12for the DL cell,Nsoft is the totalnumber of soft channel bits[4]according to the UE category indicated by ue-Category-v1020[6].)”所记载,在操作例2中,用户装置UE在对下行小区(服务小区)设定了TM3/4以及rank4-enabled的情况下,使用与由ue-Category-v1020所示的UE工作类型(即,UE工作类型6以后的UE工作类型)对应的总软信道比特数目,计算软缓冲器大小。
图14A~C、图15A、B表示操作例2中的非专利文献2(3GPP TS 36.331)的变更例。如图14A~C、图15A、B所示,追加了表示能够进行TM3/4中的秩4为止(up to rank 4)操作的rank4-enabled。
关于RI比特宽度的决定,在操作例2中,如上所述,导入对现有的TM3/4追加的rank4-enabled,进一步,对UE能力(UE capability)导入支持用于秩4为止的TM3/4(TM3/4up to rank4)的MIMO层数目,用户装置UE能够适当地通知RI的值。
参照图16的流程图说明操作例2中的、用户装置UE的与RI比特宽度的决定有关的操作。
步骤S601、S602与图12中的步骤S501、S502相同。
在步骤S603中,用户装置UE判定是否将用于秩4为止的TM3/4(TM3/4up to rank4)的下行MIMO层数目包含在UE能力(UE capability)中进行通知且接收(设定)了TM3/4和rank4-enabled。
在步骤S603中的判定结果为“是”的情况下,用户装置UE将PBCH的天线端口数目和上述通知的MIMO层数目中的最小值作为支持的最大层数目来决定RI比特宽度(步骤S604)。根据最大层数目来决定RI比特宽度的方法与在操作例1中说明的方法相同。
在步骤S603中的判定结果为“否”的情况下,用户装置UE根据现有的规定(非专利文献4等),决定RI比特宽度(步骤S605)。
图17是表示操作例2中的标准规范的变更例(摘录)的图。图17表示非专利文献4(3GPP TS 36.212)的变更例。在与变更有关的部分画上下划线。在图17中,如“如果UE利用发送模式3或4来设定,并且通过针对DL小区由具有rank4-enabled-r12的高层来设定,并且在UE-EUTRA-Capability中包括字段supportedMIMO-TM3(or 4)-CapabilitvDL-r12,则根据PBCH天线端口数目和在对应频带组合中针对同一频带的字段supportedMIMO-TM3(or4)-CapabilityDL-r12中的所报告的UE下行链路MIMO能力的最小值来确定最大数目。(If theUE is configured with transmission mode 3or 4,and is configured by higherlayers with rank4-enabled-r12for the DL cell,and the supportedMIMO-TM3(or 4)-CapabilityDL-r12field is included in the UE-EUTRA-Capability,the maximumnumber is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the minimum of the number of PBCH antennaports and the reported UE downlink MIMO capabilities in the supportedMIMO-TM3(or 4)-CapabilityDL-r12field for the same band in the corresponding bandcombination.)”所记载,在操作例2中,在对用户装置UE设定了TM3/4和rank4-enabled、且“supportedMIMO-TM3(or4)-CapabilityDL-r12”包含在UE-EUTRA-Capability中的情况下,用户装置UE基于PBCH天线端口数目和通知的下行MIMO层数目,决定用于决定RI比特宽度的最大层数目。
(操作例3)
接着,说明操作例3。在操作例3中,将表示在用户装置UE中为了决定RI比特宽度而使用的最大层数目的信息元素(maxLayers-RI-report),按每个CC(小区)从基站eNB通知给用户装置UE。此外,该信息元素具有与操作例2中的rank4-enabled同样的作用。即,不仅是现有的TM3、TM4,还将maxLayers-RI-report通知给用户装置UE,从而对用户装置UE设定TM3/4的秩4为止(up to rank 4)的操作。
参照图18的流程图说明在使用了该新的参数的情况下的、用户装置UE的与软缓冲器大小的决定有关的操作。
在步骤S701中,用户装置UE将包括UE工作类型以及支持的下行MIMO层数目的UE能力(UE capability)发送给基站eNB。在步骤S702中,用户装置UE从基站eNB接收TM(包含在RRC连接重新设定(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中)。在操作例3中,在步骤S702中,不仅是TM,还将maxLayers-RI-report从基站eNB通知给用户装置UE。另外,基站eNB基于在步骤S701中接收到的UE工作类型、下行MIMO层数目(CC(每个小区))等,决定要对用户装置UE设定的TM(+maxLayers-RI-report)。
在步骤S703中,用户装置UE判定是否自身是UE工作类型6以后的UE工作类型且接收了TM3/4和maxLayers-RI-report。
在步骤S703中的判定结果为“是”的情况下,用户装置UE使用与自身的UE工作类型(类别6以后的类别)对应的总软信道比特数目(Nsoft),计算软缓冲器大小(NIR)(步骤S704)。在步骤S703中的判定结果为“否”的情况下,用户装置UE根据现有的规定(非专利文献4等),计算软缓冲器大小。
用户装置UE使用如上所述那样计算出的软缓冲器大小的软缓冲器,执行数据接收中的HARQ控制等。
图19是表示操作例3中的标准规范的变更例(摘录)的图。图19表示非专利文献4(3GPP TS 36.212)的变更例。在与变更有关的部分画上下划线。在图19中,如“如果UE发送信号ue-Category-v1020,并且通过利用发送模式3或发送模式4来设定,并且通过针对DL小区由具有maxLayers-RI-report-r12的高层来设定,则Nsoft是根据由ue-Category-v1020[6]表示的UE工作类型的软信道比特[4]的总数。(if the UE signals ue-Category-v1020,and is configured with transmission mode 3or transmission mode 4,and isconfigured by higher layers with maxLayers-RI-report-r12for the DL cell,Nsoftis the total number of soft channel bits[4]according to the UE categoryindicated by ue-Category-v1020[6].)”所记载,在操作例3中,用户装置UE在对下行小区(服务小区)设定了TM3/4以及maxLayers-RI-report的情况下,使用与由ue-Category-v1020所示的UE工作类型(即,UE工作类型6以后的UE工作类型)对应的总软信道比特数目,计算软缓冲器大小。
图20A~C表示操作例3中的非专利文献2(3GPP TS 36.331)的变更例。如图20A~C所示,追加了表示为了决定RI比特宽度而使用的MIMO层数目的maxLayers-RI-report。另外,图20C表示用于使得能够对PCell和SCell分别通知maxLayers-RI-report的信令的追加例。
关于RI比特宽度的决定,在操作例3中,如上所述,导入对现有的TM3/4追加的maxLayers-RI-report,进一步,对UE能力(UE capability)导入支持用于秩4为止的TM3/4(TM3/4up to rank4)的MIMO层数目,用户装置UE能够适当地通知RI的值。
参照图21的流程图说明操作例3中的、用户装置UE的与RI比特宽度的决定有关的操作。
步骤S801、S802与图18中的步骤S701、S702相同。
在步骤S803中,用户装置UE判定是否作为UE能力(UE capability)而通知用于秩4为止的TM3/4(TM3/4up to rank4)的下行MIMO层数目且接收(设定)了TM3/4和maxLayers-RI-report。
在步骤S803中的判定结果为“是”的情况下,用户装置UE将PBCH的天线端口数目和maxLayers-RI-report的值中的最小值作为支持的最大层数目来决定RI比特宽度(步骤S704)。根据最大层数目来决定RI比特宽度的方法与在操作例1中说明的方法相同。
在步骤S803中的判定结果为“否”的情况下,用户装置UE根据现有的规定(非专利文献4等),决定RI比特宽度(步骤S805)。
图22是表示操作例3中的标准规范的变更例(摘录)的图。图22表示非专利文献4(3GPP TS 36.212)的变更例。在与变更有关的部分画上下划线。在图22中,如“如果UE利用发送模式3或4来设定,并且通过针对由具有maxLavers-RI-report-r12的高层来设定,并且在UE-EUTRA-Capability中包括字段supportedMIMO-TM3(or 4)-CapabilitvDL-r12,则根据PBCH天线端口数目和在对应频带组合中针对同一频带设定的字段maxLayers-RI-report-r12的最小值来确定最大数目。(If the UE is configured with transmissionmode 3or 4,and is configured by higher layers with maxLayers-RI-report-r12forthe DL cell,and the supportedMIMO-TM3(or 4)-CapabilityDL-r12field is includedin the UE-EUTRA-Capability,the maximum number is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theminimum of the number of PBCH antenna ports and the configured maxLayers-RI-report-r12field for the same band in the corresponding band combination.)”所记载,在操作例3中,在对用户装置UE设定了TM3/4和maxLayers-RI-report、且“supportedMIMO-TM3(or4)-CapabilityDL-r12”包含在UE-EUTRA-Capability中的情况下,用户装置UE基于PBCH天线端口数目和maxLayers-RI-report的值,决定用于决定RI比特宽度的最大层数目。
(操作例4)
接着,说明操作例4。在操作例4中,将表示在用户装置UE中使用的RI比特宽度的信息元素(ue-RI-Bit-Width),按每个CC(小区)从基站eNB通知给用户装置UE。此外,该信息元素具有与操作例2中的rank4-enabled同样的作用。即,不仅是现有的TM3、TM4,还将ue-RI-Bit-Width通知给用户装置UE,从而对用户装置UE设定TM3/4的秩4为止(up to rank 4)的操作。
参照图23的流程图说明在使用了该新的参数的情况下的、用户装置UE的与软缓冲器大小的决定有关的操作。
在步骤S901中,用户装置UE将包括UE工作类型以及支持的下行MIMO层数目的UE能力(UE capability)发送给基站eNB。在步骤S902中,用户装置UE从基站eNB接收TM(包含在RRC连接重新设定(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中)。在操作例4中,在步骤S902中,不仅是TM,还将ue-RI-Bit-Width从基站eNB通知给用户装置UE。另外,基站eNB基于在步骤S901中接收到的UE工作类型、下行MIMO层数目等,按每个CC(小区)决定要对用户装置UE设定的TM(+ue-RI-Bit-Width)。
在步骤S903中,用户装置UE判定是否自身是UE工作类型6以后的UE工作类型且接收了TM3/4和ue-RI-Bit-Width。
在步骤S903中的判定结果为“是”的情况下,用户装置UE使用与自身的UE工作类型(类别6以后的类别)对应的总软信道比特数目(Nsoft),计算软缓冲器大小(NIR)(步骤S904)。在步骤S903中的判定结果为“否”的情况下,用户装置UE根据现有的规定(非专利文献4等),计算软缓冲器大小(步骤S905)。
用户装置UE使用如上所述那样计算出的软缓冲器大小的软缓冲器,执行数据接收中的HARQ控制等。
图24是表示操作例4中的标准规范的变更例(摘录)的图。图24表示非专利文献4(3GPP TS 36.212)的变更例。在与变更有关的部分画上下划线。在图24中,如“如果UE发送信号ue-Category-v1020,并且利用发送模式3或发送模式4来设定,并且通过针对DL小区由具有ue-RI-Bit-Width-r12的高层来设定,则Nsoft是根据由ue-Category-v1020[6]表示的UE工作类型的软信道比特[4]的总数。(if the UE signals ue-Category-v1020,and isconfigured with transmission mode 3or transmission mode 4,and is configuredby higher layers with ue-RI-Bit-Width-r12for the DL cell,Nsoft is the totalnumber of soft channel bits[4]according to the UE category indicated by ue-Category-v1020[6].)”所记载,在操作例4中,用户装置UE在对下行小区(服务小区)设定了TM3/4以及ue-RI-Bit-Width的情况下,使用与由ue-Category-v1020所示的UE工作类型(即,UE工作类型6以后的UE工作类型)对应的总软信道比特数目,计算软缓冲器大小。
图25A~C表示操作例4中的非专利文献2(3GPP TS 36.331)的变更例。如图25A~C所示,追加了表示RI比特宽度的ue-RI-Bit-Width。另外,图25C表示用于使得能够对PCell和SCell分别通知ue-RI-Bit-Width的信令的追加例。
关于RI比特宽度的决定,在操作例4中,如上所述,导入对现有的TM3/4追加的ue-RI-Bit-Width,进一步,对UE能力(UE capability)导入支持用于秩4为止的TM3/4(TM3/4upto rank4)的MIMO层数目,用户装置UE能够适当地通知RI的值。
参照图26的流程图说明操作例4中的、用户装置UE的与RI比特宽度的决定有关的操作。
步骤S1001、S1002与图23中的步骤S901、S902相同。
在步骤S1003中,用户装置UE判定是否作为UE能力(UE capability)而通知用于秩4为止的TM3/4(TM3/4up to rank4)的下行MIMO层数目且接收(设定)了TM3/4和ue-RI-Bit-Width。
在步骤S1003中的判定结果为“是”的情况下,用户装置UE将ue-RI-Bit-Width的值决定为RI比特宽度(步骤S1004)。
在步骤S1003中的判定结果为“否”的情况下,用户装置UE根据现有的规定(非专利文献4等),决定RI比特宽度(步骤S1005)。
图27是表示操作例4中的标准规范的变更例(摘录)的图。图27表示非专利文献4(3GPP TS 36.212)的变更例。在与变更有关的部分画上下划线。在图27中,如“如果UE利用发送模式3或4来设定,并且通过针对DL小区由具有ue-RI-Bit-Width-r12的高层来设定,并且在UE-EUTRA-Capability中包括字段supportedMIMO-TM3(or 4)-CapabilityDL-r12,则根据发给UE的针对DL小区的ue-RI-Bit-Width-r12值来确定RI比特宽度。(If the UE isconfigured with transmission mode 3or 4,and is configured by higher layerswith ue-RI-Bit-Width-r12for the DL cell,and the supportedMIMO-TM3(or4)-CapabilityDL-r12field is included in the UE-EUTRA-Capability,the RI bit widthis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the ue-RI-Bit-Width-r12value for the DL cellsignalled to the UE.)”所记载,在操作例4中,在对用户装置UE设定了TM3/4和ue-RI-Bit-Width、且“supportedMIMO-TM3(or4)-CapabilityDL-r12”包含在UE-EUTRA-Capability中的情况下,用户装置UE根据ue-RI-Bit-Width来决定RI比特宽度。
(装置结构例)
接着,说明能够执行目前为止说明的操作(包括操作例1、操作例2、操作例3、操作例4)的用户装置UE和基站eNB中的主要的结构。
首先,图28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用户装置UE的结构图。如图28所示,用户装置UE包括UL信号发送部101、DL信号接收部102、RRC管理部103、软缓冲器大小决定部104、RI比特宽度决定部105。图28只表示在用户装置UE中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尤其相关的功能部,至少还具有用于进行遵照LTE的操作的未图示的功能。此外,图28所示的功能结构只是一例。只要能够执行本实施方式的操作,则功能划分或功能部的名称可以是任意的。此外,用户装置UE可以具有进行操作例1、2、3、4的全部的操作的功能,也可以具有进行操作例1、2、3、4中的其中一个操作的功能。此外,用户装置UE也可以具有进行操作例1、2、3、4中的任意多个(2个或者3个)操作的功能。此外,用户装置UE可以具备通过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方法进行软缓冲器大小的决定的功能和通过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方法进行RI比特宽度的决定的功能的双方,也可以只具备其中一方。另外,在具备通过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方法进行软缓冲器大小的决定的功能的情况下,例如以充分的比特宽度来通知RI等、进行适当地RI比特宽度的决定。
UL信号发送部101包括根据应从用户装置UE发送的高层的信号生成物理层的各种信号,并进行无线发送的功能。DL信号接收部102包括从基站eNB无线接收各种信号,并从接收到的物理层的信号中取得更高层的信号的功能。UL信号发送部101以及DL信号接收部102分别包括执行捆绑多个CC而进行通信的CA的功能。此外,DL信号接收部102包括进行参考信号的测量而决定RI等CSI的功能,UL信号发送部101包括发送RI等CSI的功能。此外,DL信号接收部102以及UL信号发送部101包括使用由软缓冲器大小决定部104所决定的大小的软缓冲器来执行涉及数据接收的HARQ控制的功能。
UL信号发送部101以及DL信号接收部102分别具备分组缓冲器,设想进行层1(PHY)以及层2(MAC、RLC、PDCP)的处理。但是,并不限定于此。
RRC管理部103包括经由UL信号发送部101/DL信号接收部102在与基站eNB之间进行RRC消息的发送接收,且进行CA信息的设定/变更/管理、结构变更等处理的功能。此外,RRC管理部103保持用户装置UE的能力的信息,且制成要通知能力信息的RRC消息,并经由UL信号发送部101发送给基站eNB。
软缓冲器大小决定部104决定软缓冲器大小。例如,在执行操作例1的情况下,软缓冲器大小决定部104判定是否用户装置UE的UE工作类型是UE工作类型6以后的UE工作类型且接收了tm3/4-rank4-v12xy,在判定结果为“是”的情况下,使用与UE工作类型(类别6以后的类别)对应的总软信道比特数目(Nsoft)来计算软缓冲器大小(NIR)。另外,用户装置UE具有存储器等存储单元,在该存储单元中存储有图2所示的表(包括每个UE工作类型的总软信道比特数目)。软缓冲器大小决定部104从该表中取得总软信道比特数目。
此外,在执行操作例2的情况下,软缓冲器大小决定部104判定是否用户装置UE的UE工作类型是UE工作类型6以后的UE工作类型且接收了TM3/4和rank4-enabled,在判定结果为“是”的情况下,使用与UE工作类型(类别6以后的类别)对应的总软信道比特数目(Nsoft)来计算软缓冲器大小(NIR)。
此外,在执行操作例3的情况下,软缓冲器大小决定部104判定是否用户装置UE的UE工作类型是UE工作类型6以后的UE工作类型且接收了TM3/4和maxLayers-RI-report,在判定结果为“是”的情况下,使用与UE工作类型(类别6以后的类别)对应的总软信道比特数目(Nsoft)来计算软缓冲器大小(NIR)。
此外,在执行操作例4的情况下,软缓冲器大小决定部104判定是否用户装置UE的UE工作类型是UE工作类型6以后的UE工作类型且接收了TM3/4和ue-RI-Bit-Width,在判定结果为“是”的情况下,使用与UE工作类型(类别6以后的类别)对应的总软信道比特数目(Nsoft)来计算软缓冲器大小(NIR)。
RI比特宽度决定部105计算每个CC(小区)的RI比特宽度。例如,在执行操作例1的情况下,RI比特宽度决定部105判定是否作为UE能力(UE capability)而通知用于秩4为止的TM3/4(TM3/4up to rank4)的下行MIMO层数目且接收了tm3/4-rank4-v12xy,在判定结果为“是”的情况下,将PBCH的天线端口数目和通知的MIMO层数目中的最小值作为对应CC(小区)的最大层数目来使用,决定RI比特宽度。
此外,在执行操作例2的情况下,RI比特宽度决定部105判定是否作为UE能力(UEcapability)而通知用于秩4为止的TM3/4(TM3/4up to rank4)的下行MIMO层数目且接收了TM3/4和rank4-enabled,在判定结果为“是”的情况下,将PBCH的天线端口数目和通知的MIMO层数目中的最小值作为对应CC(小区)的最大层数目来使用,决定RI比特宽度。
此外,在执行操作例3的情况下,RI比特宽度决定部105判定是否作为UE能力(UEcapability)而通知用于秩4为止的TM3/4(TM3/4up to rank4)的下行MIMO层数目且接收了TM3/4和maxLayers-RI-report,在判定结果为“是”的情况下,将PBCH的天线端口数目和maxLayers-RI-report的值中的最小值作为对应CC(小区)的最大层数目来使用,决定RI比特宽度。
此外,在执行操作例4的情况下,RI比特宽度决定部105判定是否作为UE能力(UEcapability)而通知用于秩4为止的TM3/4(TM3/4up to rank4)的下行MIMO层数目且接收了TM3/4和ue-RI-Bit-Width,在判定结果为“是”的情况下,将ue-RI-Bit-Width的值决定为对应CC(小区)的RI比特宽度。
图29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基站eNB的功能结构图。如图29所示,基站eNB包括DL信号发送部201、UL信号接收部202、RRC管理部203、调度部204。图29只表示基站eNB中的主要的功能部,至少还具有用于进行遵照LTE的操作的未图示的功能。此外,图29所示的功能结构只是一例。只要能够执行本实施方式的操作,则功能划分或功能部的名称可以是任意的。该基站eNB可以是单独的基站eNB,通过设定(Configuration),在执行DC时可成为MeNB和SeNB中的任一个。此外,基站eNB可以具有进行操作例1、2、3、4的全部的操作的功能,也可以具有进行操作例1、2、3、4中的其中一个操作的功能。此外,基站eNB也可以具有进行操作例1、2、3、4中的任意多个(2个或者3个)操作的功能。
DL信号发送部201包括根据应从基站eNB发送的高层的信号生成物理层的各种信号并将其无线发送的功能。UL信号接收部202包括从各UE无线接收各种信号,并从接收到的物理层的信号取得更高层的信号的功能。DL信号发送部201以及UL信号接收部202分别包括执行捆绑多个CC而进行通信的CA的功能。此外,DL信号发送部201以及UL信号接收部202可以包括如RRE那样离基站eNB的主体(控制部)远程设置的无线通信部。
DL信号发送部201以及UL信号接收部202分别具备分组缓冲器,设想进行层1(PHY)以及层2(MAC、RLC、PDCP)的处理(但是,并不限定于此)。
RRC管理部203包括经由DL信号发送部201/UL信号接收部202在与用户装置UE之间进行RRC消息的发送接收,且进行CA的设定/变更/管理、结构变更等处理的功能。此外,RRC管理部203能够经由UL信号接收部202,从用户装置UE接收能力信息,保持该能力信息,并基于该能力信息而对用户装置UE实施CA、TM的设定等。在执行操作例1的情况下,在TM中包括tm3-rank4-v12xy以及tm4-rank4-v12xy。此外,在执行操作例2的情况下,RRC管理部203能够对TM3/4追加通知rank4-enabled。
此外,在执行操作例3的情况下,RRC管理部203基于从用户装置UE作为UE能力(UEcapability)而接收的下行MIMO层数目等,决定maxLayers-RI-report的值,并对maxLayers-RI-report设定该值并通知给用户装置UE。作为一例,在对某CC(小区)从用户装置UE被通知的下行MIMO层数目为4的情况下,RRC管理部203将maxLayers-RI-report的值决定为4。此外,例如,在某频带组合(Band combination)中,在多个CC的CA内下行MIMO层数目的合计上有限制的情况等下,即使对于某CC的下行MIMO层数目为4,RRC管理部203有时也将该CC的maxLayers-RI-report的值决定为2。
此外,在执行操作例4的情况下,RRC管理部203基于从用户装置UE作为UE能力(UEcapability)而接收的下行MIMO层数目、和在基站eNB的下行PBCH发送中使用的PBCH天线端口数目等,决定ue-RI-Bit-Width的值,并对ue-RI-Bit-Width设定该值并通知给用户装置UE。作为一例,在对某CC(小区)从用户装置UE被通知的下行MIMO层数目为4、且PBCH天线端口数目为4的情况下,RRC管理部203将ue-RI-Bit-Width的值决定为2。
调度部204包括对用户装置UE按每个小区进行调度,制成PDCCH的分配信息,并指示DL信号发送部201发送包括该分配信息的PDCCH的功能等。
<硬件结构>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说明中使用的框图(图28以及图29)表示功能单位的模块。这些功能块(结构部)通过硬件和/或软件的任意的组合来实现。此外,各功能块的实现手段并不特别限定。即,各功能块可以通过在物理上和/或逻辑上结合的一个装置来实现,也可以通过将在物理上和/或逻辑上分离的2个以上的装置直接和/或间接(例如,有线和/或无线)连接,这些多个装置来实现。
例如,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基站eNB、用户装置UE等可以作为进行本发明的无线通信方法的处理的计算机来发挥作用。图30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基站eNB以及用户装置UE的硬件结构的一例的图。上述的基站eNB以及用户装置UE可以作为在物理上包括处理器1001、存储器(memory)1002、储存器(storage)1003、通信装置1004、输入装置1005、输出装置1006、总线1007等的计算机装置来构成。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装置”这样的语言能够替换为电路、设备、单元等。基站eNB以及用户装置UE的硬件结构可以构成为将图示的各装置包括一个或者多个,也可以不包括一部分装置而构成。
基站eNB以及用户装置UE中的各功能通过使得在处理器1001、存储器1002等硬件上读入预定的软件(程序),处理器1001进行运算,对通信装置1004进行的通信、存储器1002以及储存器1003中的数据的读出和/或写入进行控制,从而实现。
处理器1001例如使操作系统进行操作来控制计算机整体。处理器1001可以由包括与周边装置的接口、控制装置、运算装置、寄存器等的中央处理装置(中央处理单元(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构成。例如,用户装置UE的UL信号发送部101、DL信号接收部102、RRC管理部103、软缓冲器大小决定部104、RI比特宽度决定部105可以通过处理器1001来实现。此外,基站eNB的DL信号发送部201、UL信号接收部202、RRC管理部203、调度部204可以通过处理器1001来实现。
此外,处理器1001将程序(程序代码)、软件模块或者数据从储存器1003和/或通信装置1004向存储器1002读出,根据这些来执行各种处理。作为程序,使用使计算机执行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操作的至少一部分的程序。例如,用户装置UE的UL信号发送部101、DL信号接收部102、RRC管理部103、软缓冲器大小决定部104、RI比特宽度决定部105可以通过在存储器1002中存储且在处理器1001中操作的控制程序来实现,其他的功能块也可以同样实现。此外,基站eNB的DL信号发送部201、UL信号接收部202、RRC管理部203、调度部204可以通过在存储器1002中存储且在处理器1001中操作的控制程序来实现,其他的功能块也可以同样实现。关于上述的各种处理,说明了在一个处理器1001中执行的情况,但也可以由2个以上的处理器1001同时或者依次执行。处理器1001可以通过一个以上的芯片来安装。另外,程序可以经由电信线路从网络发送。
存储器1002是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例如可以由ROM(只读存储器(Read OnlyMemory))、EPROM(电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OM))、E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OM))、RA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等的至少一个构成。存储器1002可以被称为寄存器、高速缓存(cache)、主存储器(主存储装置)等。存储器1002能够保存为了实施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通信方法能够执行的程序(程序代码)、软件模块等。
储存器1003是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例如可以由CD-ROM(光盘ROM(CompactDisc ROM))等光盘、硬盘驱动器、软盘、光磁盘(例如,光盘(Compact Disc)、数字多用途盘、Blu-ray(注册商标)盘)、智能卡、闪存(例如,卡、记忆棒、钥匙驱动器)、软盘(注册商标)、磁条等的至少一个构成。储存器1003可以被称为辅助存储装置。上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例如包括存储器1002和/或储存器1003的数据库、服务器以及其他的适当的介质。
通信装置1004是用于经由有线和/或无线网络进行计算机间的通信的硬件(发送接收设备),例如也称为网络设备、网络控制器、网卡、通信模块等。例如,用户装置UE的UL信号发送部101以及DL信号接收部102可以通过通信装置1004来实现。此外,基站eNB的DL信号发送部201以及UL信号接收部202可以通过通信装置1004来实现。
输入装置1005是受理来自外部的输入的输入设备(例如,键盘、鼠标、麦克风、开关、按钮、传感器等)。输出装置1006是实施向外部的输出的输出设备(例如,显示器、扬声器、LED灯等)。另外,输入装置1005以及输出装置1006可以是成为一体的结构(例如,触摸面板)。
此外,处理器1001以及存储器1002等各装置可以通过用于对信息进行通信的总线1007来连接。总线1007可以由单一的总线构成,也可以由在装置间不同的总线构成。
此外,基站eNB以及用户装置UE可以包括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igitalSignal Processor)、ASIC(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PLD(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等硬件而构成,可以通过该硬件来实现各功能块的一部分或者全部。例如,处理器1001可以通过这些硬件中的至少一个来安装。
(实施方式的总结)
根据本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用户装置,在支持下行空间复用的移动通信系统中与基站进行通信,所述用户装置具备:发送单元,将所述用户装置的类别信息发送给所述基站;接收单元,从所述基站接收表示发送模式的参数;以及软缓冲器大小决定单元,在所述类别信息为预定值以上的值、且所述参数为与下行空间复用对应的预定的参数的情况下,将与所述类别信息对应的软缓冲器大小决定为在所述用户装置中为了下行数据接收处理而使用的软缓冲器大小。
根据上述的结构,用户装置能够适当地决定软缓冲器大小。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用户装置,在支持下行空间复用的移动通信系统中与基站进行通信,所述用户装置具备:发送单元,将所述用户装置的类别信息发送给所述基站;接收单元,从所述基站接收设定信息;以及软缓冲器大小决定单元,在所述类别信息为预定值以上的值、且接收到表示与下行空间复用对应的发送模式的参数和预定的附加信息作为所述设定信息的情况下,将与所述类别信息对应的软缓冲器大小决定为在所述用户装置中为了下行数据接收处理而使用的软缓冲器大小。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用户装置,在支持下行空间复用的移动通信系统中与基站进行通信,所述用户装置具备:发送单元,将所述用户装置的类别信息发送给所述基站;接收单元,从所述基站接收设定信息;以及软缓冲器大小决定单元,在所述类别信息为预定值以上的值、且接收到表示与下行空间复用对应的发送模式的参数和预定的附加信息作为所述设定信息的情况下,使用与所述类别信息对应的总软信道比特数目,决定在所述用户装置中为了下行数据接收处理而使用的软缓冲器大小。
根据上述的结构,用户装置能够适当地决定软缓冲器大小。
所述预定的附加信息是例如表示所述用户装置能够进行直到预定数目层为止的空间复用操作的信息。根据该结构,通过对现有的发送模式的参数追加信息,能够适当地决定软缓冲器大小。
所述预定的附加信息可以是例如为了决定用于上行控制信息的发送的比特宽度(秩指示符的比特宽度)而使用的最大层数目。根据该结构,通过对现有的发送模式的参数追加信息,能够适当地决定软缓冲器大小。此外,还能够将最大层数目使用于上行控制信息比特宽度决定。
所述预定的附加信息可以是用于上行控制信息的发送的比特宽度。根据该结构,通过对现有的发送模式的参数追加信息,能够适当地决定软缓冲器大小。此外,还能够将预定的附加信息使用于上行控制信息比特宽度决定。
所述软缓冲器大小决定单元例如使用与所述类别信息对应的总软信道比特数目来决定所述软缓冲器大小。根据该结构,能够适当地决定软缓冲器大小。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用户装置,在支持下行空间复用的移动通信系统中与基站进行通信,所述用户装置具备:发送单元,将所述用户装置的能力信息发送给所述基站;接收单元,从所述基站接收表示发送模式的参数;以及比特宽度决定单元,在所述参数为与下行空间复用对应的预定的参数且在所述能力信息中包括所述发送模式用的MIMO层数目的情况下,基于该MIMO层数目,决定用于上行控制信息的发送的比特宽度。
根据上述的结构,用户装置能够适当地决定上行控制信息的比特宽度。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用户装置,在支持下行空间复用的移动通信系统中与基站进行通信,所述用户装置具备:发送单元,将所述用户装置的能力信息发送给所述基站;接收单元,从所述基站接收设定信息;以及比特宽度决定单元,在接收到表示与下行空间复用对应的发送模式的参数和预定的附加信息作为所述设定信息且在所述能力信息中包括所述发送模式用的MIMO层数目的情况下,基于该MIMO层数目,决定用于上行控制信息的发送的比特宽度。
根据上述的结构,用户装置能够适当地决定上行控制信息的比特宽度。
所述预定的附加信息是例如表示所述用户装置能够进行直到预定数目层为止的空间复用操作的信息。根据该结构,通过对现有的发送模式的参数追加信息,能够适当地决定上行控制信息的比特宽度。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用户装置,在支持下行空间复用的移动通信系统中与基站进行通信,所述用户装置具备:发送单元,将所述用户装置的能力信息发送给所述基站;接收单元,从所述基站接收设定信息;以及比特宽度决定单元,在接收到表示与下行空间复用对应的发送模式的参数和预定的附加信息作为所述设定信息且在所述能力信息中包括所述发送模式用的MIMO层数目的情况下,基于所述预定的附加信息,决定用于上行控制信息的发送的比特宽度。
根据上述的结构,用户装置能够适当地决定上行控制信息的比特宽度。
所述预定的附加信息是例如作为为了决定用于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发送的比特宽度而使用的信息,从所述基站发送的最大层数目。根据该结构,用户装置能够基于从基站被指示的信息,适当地决定上行控制信息的比特宽度。
所述预定的附加信息可以是用于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发送的比特宽度。根据该结构,用户装置能够直接使用从基站被指示的信息,适当地决定上行控制信息的比特宽度。
另外,也可以将上述的各装置的结构中的“单元”替换为“部”、“电路”、“设备”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用户装置UE可以是具备CPU和存储器,通过CPU(处理器)执行程序而实现的结构,也可以是通过具备在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处理的逻辑的硬件电路等硬件而实现的结构,也可以是程序和硬件混合存在的结构。
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基站eNB可以是具备CPU和存储器,通过CPU(处理器)执行程序而实现的结构,也可以是通过具备在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处理的逻辑的硬件电路等硬件而实现的结构,也可以是程序和硬件混合存在的结构。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公开的发明并不限定于这样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各种变形例、修正例、替代例、置换例等。为了促进发明的理解而使用具体的数值例进行了说明,但只要不特别说明则这样的数值只不过是一例,也可以使用适当的任意的值。上述的说明中的项目的区分对本发明不是本质性的,也可以根据需要而组合使用2个以上的项目中记载的事项,在某项目中记载的事项也可以应用于在其他项目中记载的事项(只要不矛盾)。功能框图中的功能部或者处理部的边界不一定对应于物理元件的边界。多个功能部的操作也可以在物理上由1个元件进行,或者1个功能部的操作也可以在物理上由多个元件进行。为了便于说明,用户装置和基站使用功能性的框图进行了说明,但这样的装置也可以通过硬件、软件或者它们的组合而实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而由用户装置具有的处理器进行操作的软件以及由基站具有的处理器进行操作的软件也可以分别保存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闪存、只读存储器(ROM)、EPROM、EEPROM、寄存器、硬盘(HDD)、可移动磁盘、CD-ROM、数据库、服务器以及其他适当的任意的存储介质中。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的情况下,各种变形例、修正例、替代例、置换例等包含在本发明中。
本专利申请基于在2015年6月26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5-129325号主张其优先权,将日本专利申请第2015-129325号的全部内容引用到本申请中。
标号说明
UE 用户装置
eNB 基站
101 DL信号接收部
102 UL信号发送部
103 RRC管理部
104 软缓冲器大小决定部
105 RI比特宽度决定部
201 DL信号发送部
202 UL信号接收部
203 RRC管理部
204 调度部
1001 处理器
1002 存储器
1003 储存器
1004 通信装置
1005 输入装置
1006 输出装置

Claims (4)

1.一种用户装置,在支持下行空间复用的移动通信系统中与基站进行通信,所述用户装置具备:
发送单元,将所述用户装置的类别信息发送给所述基站;
接收单元,从所述基站接收设定信息;以及
软缓冲器大小决定单元,在所述类别信息为预定值以上的值、且接收到表示与下行空间复用对应的发送模式的参数和预定的附加信息作为所述设定信息的情况下,使用与所述类别信息对应的总软信道比特数目,决定在所述用户装置中为了下行数据接收处理而使用的软缓冲器大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装置,
所述预定的附加信息是表示所述用户装置能够进行直到预定数目层为止的空间复用操作的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装置,
所述预定的附加信息是为了决定秩指示符的比特宽度而使用的最大层数目。
4.一种软缓冲器大小决定方法,由在支持下行空间复用的移动通信系统中与基站进行通信的用户装置执行,所述软缓冲器大小决定方法包括:
发送步骤,将所述用户装置的类别信息发送给所述基站;
接收步骤,从所述基站接收设定信息;以及
软缓冲器大小决定步骤,在所述类别信息为预定值以上的值、且接收到表示与下行空间复用对应的发送模式的参数和预定的附加信息作为所述设定信息的情况下,使用与所述类别信息对应的总软信道比特数目,决定在所述用户装置中为了下行数据接收处理而使用的软缓冲器大小。
CN201680003208.6A 2015-06-26 2016-06-23 用户装置以及软缓冲器大小决定方法 Active CN10707933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29325 2015-06-26
JP2015129325A JP5980380B1 (ja) 2015-06-26 2015-06-26 ユーザ装置、及びソフトバッファサイズ決定方法
PCT/JP2016/068725 WO2016208692A1 (ja) 2015-06-26 2016-06-23 ユーザ装置、及びソフトバッファサイズ決定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79337A true CN107079337A (zh) 2017-08-18
CN107079337B CN107079337B (zh) 2021-03-09

Family

ID=568200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03208.6A Active CN107079337B (zh) 2015-06-26 2016-06-23 用户装置以及软缓冲器大小决定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854434B2 (zh)
EP (1) EP3316620A4 (zh)
JP (1) JP5980380B1 (zh)
CN (1) CN107079337B (zh)
WO (1) WO201620869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340992B2 (en) 2015-07-03 2019-07-02 Sharp Kabushiki Kaisha Terminal device, base st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integrated circuit
SG11201710730PA (en) * 2015-07-03 2018-01-30 Sharp Kk Terminal device, base st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integrated circuit
JP6768652B2 (ja) * 2015-07-03 2020-10-1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US10631159B2 (en) * 2016-09-01 2020-04-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UE capability reporting for dual-polariz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N108809544A (zh) * 2017-05-05 2018-11-13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软缓存分配方法和设备
ES2964138T3 (es) * 2018-06-15 2024-04-04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étodo de comunicación por radio, dispositivo de red y dispositivo terminal
US20200154267A1 (en) * 2018-11-12 2020-05-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figuring a maximum number of layers
US20220158798A1 (en) * 2019-03-13 2022-05-1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report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99210A (zh) * 2008-04-18 2011-03-30 Lg电子株式会社 发送和接收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
CN103609052A (zh) * 2011-04-13 2014-02-26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通信网络中基于用户设备类别的软缓冲器管理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724742B2 (en) * 2010-10-06 2014-05-13 Motorola Mobility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oft buffer management for carrier aggregation
US9204289B2 (en) * 2011-02-15 2015-12-0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handling user equipment categor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5342601B2 (ja) * 2011-05-02 2013-11-13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無線基地局、移動機、通信制御装置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99210A (zh) * 2008-04-18 2011-03-30 Lg电子株式会社 发送和接收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
CN103609052A (zh) * 2011-04-13 2014-02-26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通信网络中基于用户设备类别的软缓冲器管理方法和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3GPP TSG RAN: "E-UTRA Multiplexing and channel coding", 《3GPP TS 36.212 V12.4.0》 *
MÄLMO: "Discussion on release for supporting rank3/4 in TM3/4 for additional UE categories", 《3GPP TSG RAN MEETING #68》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854434B2 (en) 2017-12-26
JP5980380B1 (ja) 2016-08-31
EP3316620A4 (en) 2018-06-27
WO2016208692A1 (ja) 2016-12-29
CN107079337B (zh) 2021-03-09
JP2017017400A (ja) 2017-01-19
EP3316620A1 (en) 2018-05-02
US20170245142A1 (en) 2017-08-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79337A (zh) 用户装置以及软缓冲器大小决定方法
WO2021043008A1 (zh) 信令信息的传输方法、装置、通信节点和存储介质
EP3316609B1 (en) User apparatus and rank indicator bit width determination method
US1073507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data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RU2754678C1 (ru) Обработка отмены планирования sps для динамической кодовой книги для квитирования запроса повторной передачи (harq-ack) на основе группы кодовых блоков
KR102405180B1 (ko) Lte 동작을 위한 비주기적 채널 상태 표시 기준 신호들을 시그널링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04756431B (zh) 无线通信中确认时序的选择
CN104303446B (zh) 用于载波聚合(ca)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映射的方法和设备
KR102043129B1 (ko) 송신 다이버시티 및 채널 선택을 지원하는 harq-ack 채널 자원들을 할당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07615860B (zh) 用户装置、基站、以及信息接收方法
US20170353965A1 (en) Enhanced carrier aggregation scheduling method and device in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WO2019047590A1 (zh) 一种传输方法、装置、终端、基站及存储介质
KR20160083924A (ko) 변조 및 코딩 방식 선택 및 구성을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4285392A (zh) 上行链路-下行链路(ul-dl)重新配置的调度及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定时指示
KR101998933B1 (ko) 업링크 제어 정보를 전송하기 위한 방법
JPWO2019064561A1 (ja) 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WO2016173489A1 (zh) 一种控制信息发送方法和接收方法及发射机、接收机
EP2696529A2 (en) Method of handling communication operation in TDD system and related apparatus
EP3416426A1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information about transmission modes, network device, terminal device, and system
WO2019029287A1 (zh) Pucch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和装置
KR102057137B1 (ko) 피드백 정보의 전송 및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TWI794078B (zh) 載波切換的傳輸處理方法、裝置及處理器可讀存儲介質
WO2019047603A1 (zh) 发送上行控制信息的方法和移动台
CN110268655A (zh) 对高级信道状态信息(csi)报告过程的增强
JP2020065093A (ja) ユーザ装置、及び基地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