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76780A - 一种测试接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测试接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76780A
CN107076780A CN201480083397.3A CN201480083397A CN107076780A CN 107076780 A CN107076780 A CN 107076780A CN 201480083397 A CN201480083397 A CN 201480083397A CN 107076780 A CN107076780 A CN 1070767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cable
test
assembly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8339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076780B (zh
Inventor
张飞
刘爱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Tatfoo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atfoo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atfoo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atfook Technolo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0767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767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0767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767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1/00Details of instruments or arrangements of the types included in groups G01R5/00 - G01R13/00 and G01R31/00
    • G01R1/02Gener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1R1/04Housings; Supporting members; Arrangements of termina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试接头,其包括壳体、连接器、电缆组件、弹性元件和校准螺母,壳体呈筒状,其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连接器设在壳体的开口端;壳体的封闭端设有过孔,电缆组件一端与连接器固定连接,另一端从过孔伸出壳体之外,电缆组件伸出壳体之外的部分设有抵接壳体封闭端外端面的限位件;弹性元件设置在壳体内,一端抵接连接器或者电缆组件,另一端抵接壳体封闭端的内端面;校准螺母可拆卸连接至连接器的外周,校准螺母内壁设有与校准器螺纹连接的内螺纹。本发明测试接头能够实现与被测工件的盲插对接、快速装拆。

Description

一种测试接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接头,尤其涉及一种测试接头。
【背景技术】
腔体滤波器在交付客户之前需要对插损和回损进行测试,通常在腔体滤波器的信号输入端和信号输出端各设置一个测试连接头,一个测试接头向腔体滤波器输入第一信号,另一个测试接头接收腔体滤波器输出第二信号。通过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的对比求出腔体滤波器的回损和插损。由于测试连接头本身也会存在一定的插损和回损,而且每个测试连接头的插损和回损还不一致,为了清除测试连接头的回损和插损影响,测试连接头在正式测试之前通常会有一个校准的过程。
现有的测试连接头一般包括连接器、套设在连接器一端的校准螺母,以及与连接器另一端固定连接的线缆组件,校准螺母设有内螺纹,校准螺母用位于连接器和校准螺母之间的卡簧固定。校准时,将校准螺母套套设到校准器上,校准完毕后再对腔体滤波器进行测试。在对腔体滤波器进行测试时,将校准螺母套设到腔体滤波器的输入连接器或者输入连接器上。即每测试一个腔体滤波器,都需要将校准螺母从输入连接器和输出连接器上安装或者拆卸下来,使得校准螺母的内螺纹容易损坏。此外由于测试接头与输入连接器和输出连接器是螺纹连接,每次只能连接一个输入连接器和输出连接器,增加了测试的工作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拆卸方便、连接快捷的测试接头。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测试接头,其包括壳体、连接器、电缆组件、弹性元件和校准螺母,壳体呈筒状,其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连接器设在壳体的开口端;壳体的封闭端设有过孔,电缆组件一端与连接器固定连接,另一端从过孔伸出壳体之外,电缆组件伸出壳体之外的部分设有抵接壳体封闭端外端面的限位件;弹性元件设置在壳体内,一端抵接连接器或者电缆组件,另一端抵接壳体封闭端的内端面;校准螺母可拆卸连接至连接器的外周,校准螺母内壁设有与校准器螺纹连接的内螺纹。
其中,电缆组件与壳体的过孔之间具有径向间隙。
其中,连接器外周设有沿径向向外伸出的承接凸台,弹性元件抵接在承接凸台靠近电缆组件一端的端面。
其中,校准螺母设有沿径向向内伸出的支撑凸台。
其中,连接器和校准螺母之间设有挡位螺母,挡位螺母与连接器螺纹连接,将支撑凸台抵接在承接凸台远离电缆组件一端的端面。
其中,挡位螺母远离承接凸台的端面设置一字槽或十字槽。
其中,支撑凸台的内壁设有与连接器螺纹连接的内螺纹。
其中,电缆组件包括电缆和包覆电缆的电缆护套,电缆护套与连接器连接的一端设有膨大部,弹性元件抵接在膨大部远离连接器一端的端面。
其中,连接器包括外导体、内导体和位于内导体和外导体之间的绝缘体,承接凸台设置在外导体上,外导体上设有位于承接凸台一侧的对接端和位于承接凸台另一侧的电缆护套组装端,对接端用于与被测工件连接,电缆护套组装端与电缆护套连接。
其中,电缆护套组装端上设置外螺纹,电缆护套的膨大部套设在电缆护套组装端上,其内壁设有与电缆护套组装端螺纹连接的内螺纹,电缆插入电缆护套组装端并与内导体固定连接。
其中,外导体的电缆护套组装端与电缆之间设有衬套。
其中,限位件为沿电缆组件沿径向向外伸出的限位凸台,限位凸台的直径大于过孔的直径。
其中,限位件为可拆卸安装在电缆组件上的紧固螺母。
其中,紧固螺母的数量为两个。
其中,弹性元件是弹簧或弹性套筒。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发明的测试接头,校准螺母仅在校准时与校准器螺纹连接,校准完毕后就拆卸下来了。在后续对腔体滤波器的测试过程中,直接将连接器插入输入连接器或者输出连接器。因此本发明的测试连接头特别适应对双工器和多工器的插损和回损测试,双工器和多工器由多个腔体滤波器组成,相应的就有多个输入连接器和输出连接器。由于本发明的测试连接头是插接而不是现有技术中的螺纹连接,因此可以一次向多个输入连接器和多个输出连接器同时插入多个测试接头。为了替代现有技术中测试接头的校准螺母的固紧,本发明还设置了一端封闭、一端开口的壳体,连接器设置在壳体的开口端,壳体内设置有弹性元件,弹性元件一端抵接电缆组件或连接器,一端抵接壳体封闭端的内端面,这样在插接输入连接器或者输出连接器时,被压缩的弹性元件会对连接器施加轴向力,保证连接器和输入连接器或者输出连接器的稳定连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一种现有测试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测试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测试接头,其包括壳体、连接器、电缆组件、弹性元件和校准螺母,壳体呈筒状,其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连接器设在壳体的开口端;壳体的封闭端设有过孔,电缆组件一端与连接器固定连接,另一端从过孔伸出壳体之外,电缆组件伸出壳体之外的部分设有抵接壳体封闭端外端面的限位件;弹性元件设置在壳体内,一端抵接连接器或者电缆组件,另一端抵接壳体封闭端的内端面;校准螺母可拆卸连接至连接器的外周,校准螺母内壁设有与校准器螺纹连接的内螺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测试接头,校准螺母仅在校准时与校准器螺纹连接,校准完毕后就拆卸下来了。在后续对腔体滤波器的测试过程中,直接将连接器插入输入连接器或者输出连接器。因此本发明的测试连接头特别适应对双工器和多工器的插损和回损测试,双工器和多工器由多个腔体滤波器组成,相应的就有多个输入连接器和输出连接器。由于本发明的测试连接头是插接而不是现有技术中的螺纹连接,因此可以一次向多个输入连接器和多个输出连接器同时插入多个测试接头。为了替代现有技术中测试接头的校准螺母的固紧,本发明还设置了一端封闭、一端开口的壳体,连接器设置在壳体的开口端,壳体内设置有弹性元件,弹性元件一端抵接连接器或者电缆组件,另一端抵接壳体封闭端的内端面,这样在插接输入连接器或者输出连接器时,被压缩的弹性元件会对连接器施加轴向力,保证连接器和输入连接器或者输出连接器的稳定连接。
参阅图2,本发明实施例测试接头包括连接器17、壳体10、电缆组件(未标示)、弹性元件11、校准螺母13和挡位螺母14。
壳体10由黄铜车削加工而成,大致呈圆筒状,其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换句话说,其包括封闭端101和开口端102,封闭端101设有供电缆护套16穿过的过孔(未标示),开口端102沿周向呈辐射状向外凸出形成安装部。开口端102的安装部用于将测试接头相对其他构件进行固定。
电缆限位件连接器17设置在壳体10的开口端,电缆组件的一端与连接器17固定连接,另一端从壳体10的过孔伸出壳体10的封闭端101之外。电缆组件包括电缆15和包覆电缆15的电缆护套16。
具体地,连接器17包括外导体171、内导体172和位于外导体171和内导体172之间的绝缘体173。外导体171和内导体172均由黄铜车削加工而成,绝缘体172由聚四氟乙烯材料车削加工制得。外导体171中心设置与电缆的长度方向一致的第一通孔(未标示),绝缘体173的一端具有台阶结构,第一通孔中具有与该台阶结构对应的内部台阶,绝缘体173插入第一通孔中与外导体17过盈配合并通过台阶结构形成限位配合。绝缘体173上的中心设置与第一通孔同轴的第二通孔(未标示),内导体172与电缆15的端部焊接后插入绝缘体173的第二通孔中。
从连接器17与其他元件的连接关系的方面看,外导体171包括对接端1711、电缆护套组装端1712、承接凸台1713和校准螺母组装部1714。其中,对接端1711、校准螺母组装部1714、承接凸台1713和电缆护套组装端1712沿电缆的长度方向依次分布。换句话说,对接端1711位于承接凸台1713的一侧,电缆护套组装端1712位于承接凸台1713的另一侧。对接端1711与内导体172同轴设置用于与被测工件连接;校准螺母组装部1714用于组装校准螺母13;承接凸台1713的直径大于外导体171的其他部分的直径,用于与弹性元件11弹性抵接,承接凸台1713也可以看成是自外导体171的外周沿径向向外凸出形成;电缆护套组装端1712用于组装电缆护套16,电缆15插入电缆护套组装端16并与内导体172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承接凸台1713的直径大于其他部分的直径,电缆护套组装端1712的外表面上设置外螺纹,用于与电缆护套16对接。衬套18位于外导体171的第一通孔中,其设置于外导体171的电缆护套组装端1712与电缆15之间。
电缆护套16由黄铜车削加工而成,其包覆于电缆15外。电缆护套16与连接器17连接一端设置膨大部(未标示),电缆护套16的膨大部套设在电缆护套组装端1712上,其内壁设有与电缆护套组装端1712的外螺纹相互配合的内螺纹,以使电缆护套16拧紧至外导体171上。电缆护套16还设置配合部161以及邻接配合部161设置的壳体安装部162,电缆护套16的配合部161与壳体10的过孔之间具有径向间隙。
本实施例中,弹性元件11为由不锈钢或弹簧钢弯成的弹簧或者弹性套筒。弹簧自远离连接器17的一端套入电缆护套16上,然后与连接器17、电缆组件一起自壳体10的开口端102套入壳体10中。
电缆组件伸出壳体10之外的部分设有抵接壳体10封闭端101的外端面的限位件12。本实施例中,限位件12为由黄铜车削加工而成可拆卸安装在电缆组件上的紧固螺母,且紧固螺母的数量为两个;电缆护套16的壳体安装部162上设置与紧固螺母匹配的外螺纹。当弹性元件11和电缆组件一起套入壳体10后,电缆护套16的配合部161位于过孔中与封闭端101正对,且过孔的直径大于配合部161的直径,使得电缆护套16与封闭端101间隙配合;然后将紧固螺母拧紧至壳体安装部162上,当紧固螺母与封闭端101的外侧相接时,弹簧的一端抵接在承接凸台1713靠近电缆组件的一端的端面,另一端抵接在壳体10的阻止面101的内侧。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作为限位件应用的紧固螺母的数量不受本实施例限制;此外,限位件12亦可以选择紧固销、卡止件或者焊接件等,而电缆护套16的壳体安装部162上对应设置销孔、卡固槽或焊接部,进而通过插入、卡固或者焊接等方式使得限位件12与壳体10的封闭端101的外侧抵接,进而使得电缆组件相对壳体10固定。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限位件12亦可以与电缆护套16一体设置;此时,限位件12为沿电缆组件的电缆护套16沿径向向外伸出的限位凸台,即壳体安装部的具体结构为该限位凸台,限位凸台的直径大于壳体10的过孔的直径。在此情况下,电缆护套16自壳体10的封闭端101的过孔插入壳体10后与连接器17连接,组装完成后,限位凸台的直径与壳体10的封闭端101的外侧抵接。
当测试接头需要与被测元件对接时,将被测工件与测试接头对准进行对接,即便二者没有完全正对,因为电缆护套16与阻止面101间隙配合,即电缆组件与壳体10间隙配合,在对接的过程中连接器可相对壳体10以限位件12为固定点摆动,则可快速实现测试与被测元件顺利对接;在插接的过程中,连接器17的对接端1711受到来自被测元件的压力,连接器17沿与被测元件相反的方向相对壳体10移动,弹性元件11受到压缩;对接完成后,受压缩的弹性元件11对连接器17施加压力使测试与被测工件紧紧连接。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当电缆护套16的壳体安装部162的直径小于壳体10的封闭端101的过孔的直径设置时,弹性元件11的一端与壳体10的阻止面101的内侧抵接,其另一端抵接在电缆护套16的膨大部的远离连接器一端的端面。
校准螺母13可拆卸连接至连接器17的外周,校准螺母13设有与校准器螺纹连接的内螺纹。校准螺母13仅在校准时与校准器螺纹连接,校准完毕就拆卸下来了。在后续对被测设备,例如腔体滤波器的测试过程中,直接将连接器17插入被测设备的对接连接器中。本实施例中,校准螺母13包括安装端131和校准对接端132。校准对接端132上设置与校准器对接的内螺纹,用于对使用该测试接头的测试设备进行校准;测试设备校准完成后,需要拆卸校准螺母13以在对被测工件进行测试时直接采用盲插的方式进行对接。本实施例中,安装端131具有自校准螺母13的侧面沿径向向内伸出的支撑凸台1310。支撑凸台1310套于校准螺母组装部1714的外侧,校准螺母组装部1714的外周进一步设置外螺纹以与挡位螺母14螺纹连接。挡位螺母14拧至校准螺母组装部1714上后将支撑凸台1310抵接在承接凸台1713的远离电缆组件一端的端面上。换句话说,当校准螺母13固定至外导体171上时,支撑凸台1310固定于挡位螺母14和承接凸台1713之间。为了方便校准螺母13的装卸,校准螺母13的可以设置六边形的外侧面;以及在挡位螺母14的远离承接凸台1713的端面设置一字槽或十字槽。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校准螺母13的支撑凸台1310可以设置与校准螺母组装部1714的外螺纹互配的内螺纹,支撑凸台1310与校准螺母组装部1714螺纹连接从而省略挡位螺母14的设置直接将校准螺母13拧紧至连接器17上。或者,省略校准螺母13的设置,而通过其他的途径对被测设备进行校准。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测试接头,校准螺母13仅在校准时与校准器螺纹连接,校准完毕后就拆卸下来了。在后续对腔体滤波器的测试过程中,直接将连接器插入输入连接器或者输出连接器。进一步地,本发明测试接头通过电缆护套16与壳体10的封闭端101间隙配合,使得连接器17相对于壳体10在垂直于电缆15的轴线方向上能够进行活动调节,弹性元件11的两端分别抵接在连接器或电缆组件以及壳体10的封闭端101的内端面使得电缆15的轴线方向上具有移动行程;因此,测试接头能够直接与被测工件对接,从而实现测试接头快速与被测工件的盲插对接设置于壳体10中的弹性元件11在测试接头与对接连接器对接时被压缩,在二者对接后弹性元件11对连接器17施加压力使得测试接头紧紧压在对接连接器上;进一步地,插拔式的设计使得测试接头与对接连接器的拆卸也变得快捷;以及盲插的实现也为多个测试接头同时相对多个对接连接器进行插拔提供了实现手段。故,本发明的测试接头特别适用对双工器和多工器进行插损和回损测试,双工器和多工器由多个腔体滤波器组成,相应的就有多个输入连接器和输出连接器,盲插的实现能够实现多个测试接头一次连接至双工器或多工器的输入连接器和/或输出连接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5)

  1. 一种测试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连接器、电缆组件、弹性元件和校准螺母,所述壳体呈筒状,其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所述连接器设在所述壳体的开口端;所述壳体的封闭端设有过孔,所述电缆组件一端与所述连接器固定连接,另一端从所述过孔伸出所述壳体之外,所述电缆组件伸出所述壳体之外的部分设有抵接所述壳体封闭端外端面的限位件;所述弹性元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一端抵接所述连接器或者电缆组件,另一端抵接所述壳体封闭端的内端面;所述校准螺母可拆卸连接至所述连接器的外周,所述校准螺母内壁设有与校准器螺纹连接的内螺纹。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组件与所述壳体的过孔之间具有径向间隙。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试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外周设有沿径向向外伸出的承接凸台,所述弹性元件抵接在所述承接凸台靠近所述电缆组件一端的端面。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测试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校准螺母设有沿径向向内伸出的支撑凸台。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测试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和所述校准螺母之间设有挡位螺母,所述挡位螺母与所述连接器螺纹连接,将所述支撑凸台抵接在所述承接凸台远离所述电缆组件一端的端面。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测试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挡位螺母远离所述承接凸台的端面设置一字槽或十字槽。
  7.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测试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凸台的内壁设有与所述连接器螺纹连接的内螺纹。
  8.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试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组件包括电缆和包覆所述电缆的电缆护套,所述电缆护套与所述连接器连接的一端设有膨大部,所述弹性元件抵接在所述膨大部远离所述连接器一端的端面。
  9.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测试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包括外导体、内导体和位于所述内导体和所述外导体之间的绝缘体,所述承接凸台设置在所述外导体上,所述外导体上设有位于承接凸台一侧的对接端和位于承接凸台另一侧的电缆护套组装端,所述对接端用于与被测工件连接,所述电缆护套组装端与所述电缆护套连接。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测试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护套组装端上设置外螺纹,所述电缆护套的膨大部套设在所述电缆护套组装端上,其内壁设有与所述电缆护套组装端螺纹连接的内螺纹,所述电缆插入所述电缆护套组装端并与所述内导体固定连接。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测试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导体的电缆护套组装端与所述电缆之间设有衬套。
  12. 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测试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为沿所述电缆组件沿径向向外伸出的限位凸台,所述限位凸台的直径大于所述过孔的直径。
  13. 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测试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为可拆卸安装在所述电缆组件上的紧固螺母。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测试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螺母的数量为两个。
  15. 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测试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是弹簧或弹性套筒。
CN201480083397.3A 2014-12-31 2014-12-31 一种测试接头 Active CN10707678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4/095809 WO2016106641A1 (zh) 2014-12-31 2014-12-31 一种测试接头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76780A true CN107076780A (zh) 2017-08-18
CN107076780B CN107076780B (zh) 2020-02-04

Family

ID=562839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83397.3A Active CN107076780B (zh) 2014-12-31 2014-12-31 一种测试接头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7076780B (zh)
WO (1) WO201610664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43084B (zh) * 2016-09-19 2023-05-16 南京东恒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微波信号智能接插机械手
CN106706974B (zh) * 2016-12-23 2019-07-23 深圳市瑞能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低阻抗接触导电测试电极
CN109980470B (zh) * 2019-04-19 2024-02-13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 Smp转sma转接头对位插拔结构及插拔方法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58541A (en) * 1994-10-03 1996-09-24 Hewlett-Packard Company Blind mate connector for an electronic circuit tester
CN201038509Y (zh) * 2007-05-18 2008-03-19 镇江通达电子有限公司 五芯同轴电缆组件校准负载连接器
CN102239602A (zh) * 2008-10-10 2011-11-09 莫列斯公司 探针连接器
CN102623829A (zh) * 2012-03-09 2012-08-01 深圳市大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腔体滤波器、连接器及相应的制造工艺
CN202888565U (zh) * 2012-10-26 2013-04-17 深圳市大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腔体滤波器及连接器
CN103268969A (zh) * 2013-05-06 2013-08-28 深圳市大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腔体滤波器、滤波器腔体及腔体滤波器的制造方法
CN203277705U (zh) * 2013-04-11 2013-11-06 深圳市大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射频连接器
CN203275457U (zh) * 2013-04-22 2013-11-06 深圳市大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接插装置
CN203707397U (zh) * 2013-12-31 2014-07-09 安徽省大富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连接器及腔体滤波器
CN104215800A (zh) * 2014-09-24 2014-12-17 镇江华京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用射频同轴连接器测试接头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58541A (en) * 1994-10-03 1996-09-24 Hewlett-Packard Company Blind mate connector for an electronic circuit tester
CN201038509Y (zh) * 2007-05-18 2008-03-19 镇江通达电子有限公司 五芯同轴电缆组件校准负载连接器
CN102239602A (zh) * 2008-10-10 2011-11-09 莫列斯公司 探针连接器
CN102623829A (zh) * 2012-03-09 2012-08-01 深圳市大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腔体滤波器、连接器及相应的制造工艺
CN202888565U (zh) * 2012-10-26 2013-04-17 深圳市大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腔体滤波器及连接器
CN203277705U (zh) * 2013-04-11 2013-11-06 深圳市大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射频连接器
CN203275457U (zh) * 2013-04-22 2013-11-06 深圳市大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接插装置
CN103268969A (zh) * 2013-05-06 2013-08-28 深圳市大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腔体滤波器、滤波器腔体及腔体滤波器的制造方法
CN203707397U (zh) * 2013-12-31 2014-07-09 安徽省大富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连接器及腔体滤波器
CN104215800A (zh) * 2014-09-24 2014-12-17 镇江华京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用射频同轴连接器测试接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6106641A1 (zh) 2016-07-07
CN107076780B (zh) 2020-02-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20350087A1 (en) Optical fiber connector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the same on site
US20230400646A1 (en) Sealing enclosure for a connector on a cable such as a standardized fiber-optic connector
CN107076780B (zh) 一种测试接头
US8388374B2 (en) Coupling system for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JP6910764B2 (ja) コネクタ及び未終端同軸ケーブルに試験用準備を施す方法
US8936486B2 (en) Coaxial cable connector
EP3022808B1 (en) Rf coaxial connectors
CN104808295B (zh) 线缆牵引组件及其组装和拆卸方法
KR101061157B1 (ko) 현장조립형 광커넥터
JP5910832B2 (ja) ケーブル保持装置
US11125810B2 (en) Blind-mate PIM testing adapter connector and fixture
CN203881973U (zh) 松套光缆光纤现场活动连接器
CN204536368U (zh) 一种测试接头
KR101460978B1 (ko) 광전복합 커넥터
CN109314319B (zh) 同轴连接器和同轴电缆之间的联接器
CN108761656B (zh) 一种光纤快速连接插头
CN220418799U (zh) 一种快速接头的检测装置
KR101702210B1 (ko) 풀림방지 커넥터
CN218497196U (zh) 用于光纤缆线的适配器组件
JPS6063506A (ja) 光フアイジコネクタ
JP4336610B2 (ja) 光コネクタプラグ
TWM622601U (zh) 電連接器
SU881912A1 (ru) Электроконтактна пара
ITFI20100027A1 (it) Connettore coassiale ad angolo senza saldature
US20110151696A1 (en) Lockable Cable For Securing Fuse In A Loadbreak Elbow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33000 building 4, national financial incubation Industrial Park, 17 Yannan Road, high tech Zone, Bengbu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Dafu Technology (Anhui)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108, Guangdong, Shenzhen province Baoan District manhole Street oyster road manhole Industrial Company Third Industrial Zone A1, A2, A3 101 and 2 layers, A4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TATFOOK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