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72106A - 无人船电路系统防火降温装置及防火降温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无人船电路系统防火降温装置及防火降温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72106A
CN107072106A CN201611233684.5A CN201611233684A CN107072106A CN 107072106 A CN107072106 A CN 107072106A CN 201611233684 A CN201611233684 A CN 201611233684A CN 107072106 A CN107072106 A CN 1070721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electric equipment
unmanned boat
equipment case
cooling med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23368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军凯
孙泽
雷浩
陈妍
高书峰
董诗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ZJOU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ZJO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ZJOU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ZJOU
Priority to CN20161123368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072106A/zh
Publication of CN1070721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7210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845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for automotive electronic casings
    • H05K7/20881Liquid coolant with phase chang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CFIRE-FIGHTING
    • A62C3/00Fire prevention, containment or extinguish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objects or places
    • A62C3/16Fire prevention, containment or extinguish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objects or places in electrical installations, e.g. cableway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Fire-Extinguishing By Fire Departments, And Fire-Extinguishing Equipment And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人船电路系统防火降温装置及防火降温方法,解决了现有的防火降温方式无法在无人船上使用,影响无人船安全与正常工作,在无人船厂时间外出作业时,存在发生火灾的潜在威胁的缺陷,包括:设置于电器设备箱内用于装吸热的冷却水的冷却箱,设置于电器设备箱内用于凝固冷却水的冷却管,连接于冷却管上的喷气口,连接冷却管用于循环冷却介质的冷却循环装置,设置于电器设备箱上用于监控电器设备箱温度的温度传感器,及与温度传感器相连用于控制冷却循环装置的控制器。冷却介质对冷却箱内的冷却水进行凝固,凝固后持续释放冷能对电器设备箱进行降温,当温度超过起火安全值时,通过喷气口喷液态的冷却介质,起到防火的作用。

Description

无人船电路系统防火降温装置及防火降温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人船防火安全领域,尤其是一种无人船电路系统防火降温装置及防火降温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的船只上对电器设备箱进行防火降温时,大部分防火需要人为的日常管理与维护,灭火时需要人为操作,这在水样采集无人船长时间外出工作时是行不通的。
而在降温方面,多采用水冷或风冷,采用水冷时,需使用水泵不停的使得冷却水处于低温状态,且水冷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当发生火灾时,若采用水进行灭火,将损坏电器设备箱内的所有电器;使用风冷时,则需用风机给电器设备箱进行通风,冷却效果也并不是很理想,当发生火灾时,风冷并不能起到灭火的作用,反而助长火势,污染环境。而在水样采集无人船领域,对水样采集无人船电器设备箱进行防火降温的技术还不完善,很多载人船上的防火降温装置并不能很好的利用在水样采集无人船领域,而水样采集无人船在外出进行长时间的工作时,难免会遇到太阳暴晒、电器设备发热、电路短路等的现象,使得电器设备箱温度升高,严重影响了水样采集无人船的安全与正常工作,还存在发生火灾的潜在威胁。因此,解决这些问题就显得非常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防火降温方式无法在无人船上使用,影响无人船安全与正常工作,在无人船厂时间外出作业时,存在发生火灾的潜在威胁的缺陷,提供一种无人船电路系统防火降温装置及防火降温方法,利用气体在液态与气态之间转换需要吸热来对冷却水进行凝固,并利用固态冷却水释放冷能来冷却电器设备箱,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
本发明还解决了现有的防火降温方式无法在无人船上使用,影响无人船安全与正常工作,在无人船厂时间外出作业时,存在发生火灾的潜在威胁的缺陷,提供一种无人船电路系统防火降温装置及防火降温方法,利用气体在液态与气态之间转换需要吸热的原理向电器设备箱内喷液态安全气体,达到快速降温防火的目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人船电路系统防火降温装置,包括:设置于电器设备箱内用于装吸热的冷却水的冷却箱,设置于电器设备箱内用于凝固冷却水的冷却管,连接于冷却管上的喷气口,连接冷却管用于循环冷却介质的冷却循环装置,设置于电器设备箱上用于监控电器设备箱温度的温度传感器,及与温度传感器相连用于控制冷却循环装置的控制器。冷却管通冷却介质后,冷却管对电器设备箱内部进行冷却,重点是对冷却箱内的冷却水进行凝固,凝固后持续释放冷能对电器设备箱进行降温,从而起到降温的作用,温度传感器始终监控电器设备箱内部的温度,当温度持续升高超过起火安全值时,直接通过喷气口向电器设备箱内喷液态的冷却介质,直接起到防火的作用。
作为优选,冷却管布置于整个电器设备箱内并在冷却箱内以盘旋方式布置。
作为优选,冷却循环装置包括冷却介质输出装置及冷却介质回收装置。
作为优选,冷却介质输出装置包括输气钢瓶、输气压力传感器及输气电磁阀,冷却介质输出装置通过输气管与电器设备箱的冷却管相接。
作为优选,冷却介质回收装置包括与电器设备箱通过回收管相连的回收钢瓶。
作为优选,冷却介质输出装置与冷却机制回收装置之间连接有回流装置。通过回流装置将回收的冷却介质回流到冷却介质输出装置用于冷却输出,提高冷却介质循环能力。
作为优选,回流装置包括连接回收钢瓶与输气钢瓶的增压机,增压机与回收钢瓶之间设置有回流压力传感器和回流电磁阀。
一种无人船电路系统的防火降温方法,预先在温度传感器内设置对应降温的第一安全阀值和对应防火的第二安全阀值,控制器根据温度传感器的信号控制冷却循环装置往冷却管内部通冷却介质用于凝固冷却水释放冷能进行降温或者由喷气口直接向电器设备箱内部喷液态冷却介质进行防火。
作为优选,冷却循环装置回收电器设备箱内的冷却介质,并通过增压机将回收的冷却介质增压用于冷却使用形成冷却介质循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冷却管通冷却介质后,冷却管对电器设备箱内部进行冷却,重点是对冷却箱内的冷却水进行凝固,凝固后持续释放冷能对电器设备箱进行降温,从而起到降温的作用,温度传感器始终监控电器设备箱内部的温度,当温度持续升高超过起火安全值时,直接通过喷气口向电器设备箱内喷液态的冷却介质,直接起到防火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器设备箱,2、回收接口,3、回收管,4、回收分离接口,5、回收单向阀,6、回收钢瓶,7、回流压力传感器,8、回流电磁阀,9、增压机,10、回流分离接口,11、回流单向阀,12、输气钢瓶,13、输气压力传感器,14、输气电磁阀,15、输气管,16、输气接口,17、喷气口,18、温度传感器,19、冷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一种无人船电路系统防火降温装置(参加图1),包括:设置于电器设备箱1内用于装吸热的冷却水的冷却箱,设置于电器设备箱内用于凝固冷却水的冷却管19,连接于冷却管上的喷气口17,连接冷却管用于循环冷却介质的冷却循环装置,设置于电器设备箱上用于监控电器设备箱温度的温度传感器18,及与温度传感器相连用于控制冷却循环装置的控制器。本实施例中实用的冷却介质为二氧化碳,电器设备箱上设置有输气接口16和回收接口2,输气接口通过输气管15与冷却循环装置相连,回收接口通过回收管3与冷却循环装置相连。冷却管布置于整个电器设备箱内并在冷却箱内以盘旋方式布置。
冷却循环装置包括冷却介质输出装置及冷却介质回收装置。冷却介质输出装置包括输气钢瓶12、输气压力传感器13及输气电磁阀14,输气管与输气钢瓶的出口端相连,输气压力传感器与输气电磁阀设置于输气钢瓶的出口端上。输气钢瓶的端部设置有回流单向阀11,输气钢瓶的进口端连接有回流分离接口10,通过回流分离接口可以将输气钢瓶分离用于更换新的输气钢瓶。冷却介质回收装置包括与电器设备箱通过回收管相连的回收钢瓶6,回收钢瓶的进口端与回收管相连,回收钢瓶的进口端连接有回收单向阀5,回收钢瓶的进口端还连接有回收分离接口4,通过回收分离接口可以更换回收钢瓶。
冷却介质输出装置与冷却机制回收装置之间连接有回流装置。回流装置包括连接回收钢瓶与输气钢瓶的增压机9,增压机与回收钢瓶之间设置有回流压力传感器7和回流电磁阀8。
无人船电路系统的防火降温装置的具体工作方法:预先在温度传感器内设置对应降温的第一安全阀值和对应防火的第二安全阀值,在回流压力传感器与输气压力传感器内设置回流启动第一压力平衡阀值,同时在回流压力传感器内设置回流停止第二压力平衡阀值;温度传感器监测到电器设备箱内的温度达到第一安全阀值时,温度传感器发出第一高温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输气电磁阀工作,释放液态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经输气管输送到冷却管,冷却管凝固冷却箱内的冷却水,冷却介质同时在电器设备箱内的整个冷却管内流动,释放冷能对电器设备箱进行降温。冷却介质从回收接口经回收管顶开回收单向阀流到回收钢瓶内,当回流压力传感器达到第一压力平衡阀值时,回流电磁阀打开,增压机工作,冷却介质经增压后顶开回流单向阀流到输气钢瓶内,直到回流压力传感器达到第二压力平衡阀值时,增压机停止工作,回流单向阀关闭,回流电磁阀关闭,使得二氧化碳得到循环使用。
通过在回收分离接口处断开可以更换回收钢瓶,通过在回流分离接口处断开可以更换输气钢瓶。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一种较佳方案,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

Claims (9)

1.一种无人船电路系统防火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电器设备箱(1)内用于装吸热的冷却水的冷却箱,设置于电器设备箱内用于凝固冷却水的冷却管(19),连接于冷却管上的喷气口(17),连接冷却管用于循环冷却介质的冷却循环装置,设置于电器设备箱上用于监控电器设备箱温度的温度传感器(18),及与温度传感器相连用于控制冷却循环装置的控制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船电路系统防火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冷却管布置于整个电器设备箱内并在冷却箱内以盘旋方式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船电路系统防火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冷却循环装置包括冷却介质输出装置及冷却介质回收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人船电路系统防火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冷却介质输出装置包括输气钢瓶(12)、输气压力传感器(13)及输气电磁阀(14),冷却介质输出装置通过输气管(15)与电器设备箱的冷却管相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人船电路系统防火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冷却介质回收装置包括与电器设备箱通过回收管(3)相连的回收钢瓶(6)。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或5所述的无人船电路系统防火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冷却介质输出装置与冷却机制回收装置之间连接有回流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人船电路系统防火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回流装置包括连接回收钢瓶与输气钢瓶的增压机(9),增压机与回收钢瓶之间设置有回流压力传感器(7)和回流电磁阀(8)。
8.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无人船电路系统防火降温装置的防火降温方法,其特征在于预先在温度传感器内设置对应降温的第一安全阀值和对应防火的第二安全阀值,控制器根据温度传感器的信号控制冷却循环装置往冷却管内部通冷却介质用于凝固冷却水释放冷能进行降温或者由喷气口直接向电器设备箱内部喷液态冷却介质进行防火。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人船电路系统的防火降温方法,其特征在于冷却循环装置回收电器设备箱内的冷却介质,并通过增压机将回收的冷却介质增压用于冷却使用形成冷却介质循环。
CN201611233684.5A 2016-12-28 2016-12-28 无人船电路系统防火降温装置及防火降温方法 Pending CN10707210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233684.5A CN107072106A (zh) 2016-12-28 2016-12-28 无人船电路系统防火降温装置及防火降温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233684.5A CN107072106A (zh) 2016-12-28 2016-12-28 无人船电路系统防火降温装置及防火降温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72106A true CN107072106A (zh) 2017-08-18

Family

ID=596232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233684.5A Pending CN107072106A (zh) 2016-12-28 2016-12-28 无人船电路系统防火降温装置及防火降温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07210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95303A (zh) * 2018-09-05 2019-03-01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灭火剂回收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66092B1 (en) * 1981-02-19 2005-03-15 Stephen Molivadas Two-phase heat-transfer systems
CN101680691A (zh) * 2007-05-11 2010-03-24 纳幕尔杜邦公司 用于在蒸汽压缩热传递系统中进行热交换的方法以及包含具有双排蒸发器或冷凝器的中间换热器的蒸汽压缩热传递系统
CN105026845A (zh) * 2013-02-12 2015-11-04 八洋工程株式会社 数据中心的冷却机构
CN204948540U (zh) * 2015-07-08 2016-01-06 东北石油大学 新型电气设备箱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66092B1 (en) * 1981-02-19 2005-03-15 Stephen Molivadas Two-phase heat-transfer systems
CN101680691A (zh) * 2007-05-11 2010-03-24 纳幕尔杜邦公司 用于在蒸汽压缩热传递系统中进行热交换的方法以及包含具有双排蒸发器或冷凝器的中间换热器的蒸汽压缩热传递系统
CN105026845A (zh) * 2013-02-12 2015-11-04 八洋工程株式会社 数据中心的冷却机构
CN204948540U (zh) * 2015-07-08 2016-01-06 东北石油大学 新型电气设备箱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95303A (zh) * 2018-09-05 2019-03-01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灭火剂回收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72106A (zh) 无人船电路系统防火降温装置及防火降温方法
CN207262962U (zh) 一种冷坩埚的应急冷却系统
CN201815808U (zh) 一种新型水冷循环冷却系统
CN105627614B (zh) 制冷机组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
CN206281360U (zh) 一种中频炉冷却水循环装置
CN203800441U (zh) 6kv矿用隔爆链式静止无功发生器用水冷装置
CN207099528U (zh) 充电桩冷却系统
CN201981217U (zh) 高炉风口小套循环冷却水系统
CN206559177U (zh) 一种用于矢量永磁同步电机的水冷外壳
CN203200307U (zh) 一种能降低淬火水箱内水温的循环冷却系统
CN203706798U (zh) 一种以sf6为冷媒介质的主变列管式散热装置
CN208795025U (zh) 冷却系统及具有该冷却系统的掘进机
CN204087989U (zh) 一种主变降膜式换热装置
CN209238976U (zh) 一种带冷却结构的铸造模具
CN210433878U (zh) 消防车
CN209563071U (zh) 一种带有空气稳压的密闭式循环冷却系统
CN202910469U (zh) 带水位控制的便携式循环水冷却装置
CN203706799U (zh) 一种以sf6为冷媒介质的主变板式散热装置
CN206801819U (zh) 一种c102新鲜氢气压缩机冷却水改造装置
CN203427292U (zh) 一种高温高压水式模具控温系统
CN207235310U (zh) 一种电控箱冷却系统
CN207124838U (zh) 一种副井备用外水冷循环系统及包括其的水冷降温系统
CN207178212U (zh) 带有冷冻装置的真空机组
CN205897921U (zh) 自动补水油水冷却器
CN205559049U (zh) 一种柴油发电机组散热风扇调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