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71262A - 拍照方法和拍照装置 - Google Patents

拍照方法和拍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71262A
CN107071262A CN201611231385.8A CN201611231385A CN107071262A CN 107071262 A CN107071262 A CN 107071262A CN 201611231385 A CN201611231385 A CN 201611231385A CN 107071262 A CN107071262 A CN 1070712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ameter
count
stage
sudden strain
image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23138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071262B (zh
Inventor
谢天佑
何瑶益
倪漫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yun (Guangzho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inno Wireles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inno Wireles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inno Wireles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23138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071262B/zh
Publication of CN1070712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712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0712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712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95Computational photography systems, e.g. light-field imaging systems
    • H04N23/951Computational photography systems, e.g. light-field imaging systems by using two or more images to influence resolution, frame rate or aspect ratio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70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70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 H04N23/74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by influencing the scene brightness using illuminating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拍照方法,该拍照方法包括:接收用户的拍照指令;在预闪阶段调整拍照参数为第一拍照参数且计算主闪阶段的第二拍照参数并缓存在第一拍照参数下的第一影像帧;在主闪阶段根据第二拍照参数进行拍照获取第二影像帧并将第一影像帧和第二影像帧合成为一张照片。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拍照装置,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能够提高拍摄照片质量且不影响拍照效率。

Description

拍照方法和拍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拍照方法和拍照装置。
背景技术
在弱光下开闪光灯拍照时,由于闪光灯的亮度有限且无法将光均匀地照射在摄像模组拍照范围内的物体,故在弱光下开闪光灯拍照时容易出现离摄像模组较近的物体亮度过亮而离摄像模组较远的物体亮度过暗或者高反光的物体亮度过亮而低反光的物体亮度过暗的问题。
目前业界主要是通过如下方案解决此为:
第一种:通过在闪光灯调整对比度的方法来优化此问题,但这种方案优化效果有限且容易造成噪点变大的问题。
第二种:在主闪阶段时,分别拍摄三种不同曝光值的影像,再将这三种影像合成。此方案有如下缺点:主闪阶段的闪光灯亮度是相对固定的,要得到三种不同曝光值的影像需要在拍摄完一种曝光值的影像后修改影像传感器的曝光设定值。但影像传感器修改曝光设定后,需要一段时间(目前一般是要0.5S以上)才能输出稳定的另一种曝光值的影像,所以会造成主闪阶段拍摄时间长的问题。而目前业界的闪光灯在主闪阶段电流大,发热量大,故闪光灯在主闪阶段的工作时间一般都不能大于0.5s,实施起来会有困难,即便是技术能够实现,但因其主闪阶段的时间长,当拍人时,要让人眼长时间对着强光会对人眼的刺激过大,这样无论是拍摄者还是被拍者的体验效果均不佳。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拍照方法和拍照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拍照方法和拍照装置,能够提高拍摄照片质量且不影响拍照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拍照方法,该拍照方法包括:接收用户的拍照指令;在预闪阶段调整拍照参数为第一拍照参数且计算主闪阶段的第二拍照参数并缓存在第一拍照参数下的第一影像帧;在主闪阶段根据第二拍照参数进行拍照获取第二影像帧并将第一影像帧和第二影像帧合成为一张照片。
其中,在预闪阶段调整拍照参数为第一拍照参数且计算主闪阶段的第二拍照参数包括:分析取景区域以确定取景区域的亮处区域、暗处区域、正常区域;调整拍照参数为第一拍照参数以使得对焦位置的亮度大于等于预设对焦要求亮度且使得亮处区域的亮度小于等于预设的过度曝光上限值;计算在主闪阶段能够使得暗处区域曝光值收敛正常的第二拍照参数。
其中,第一拍照参数为亮度增益、预闪闪光灯亮度、曝光时间之间的第一比例关系,第二拍照参数为亮度增益、主闪闪光灯亮度、曝光时间之间的第二比例关系。
其中,第一拍照参数为亮度增益、曝光时间之间的第三比例关系,第二拍照参数为亮度增益、曝光时间之间的第四比例关系。
其中,在在预闪阶段调整拍照参数为第一拍照参数且计算主闪阶段的第二拍照参数并缓存在第一拍照参数下的第一影像帧的步骤之前包括:将预闪阶段预览影像帧的分辨率设置为等于主闪阶段拍照的分辨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拍照装置,该拍照装置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的拍照指令;调整模块,用于在预闪阶段调整拍照参数为第一拍照参数;计算模块,用于在预闪阶段计算主闪阶段的第二拍照参数;缓存模块,用于在预闪阶段缓存在第一拍照参数下的第一影像帧;拍摄模块,用于在主闪阶段根据第二拍照参数进行拍照获取第二影像帧;合成模块,用于将第一影像帧和第二影像帧合成为一张照片。
其中,拍照装置还包括分析模块,分析模块用于分析取景区域以确定取景区域的亮处区域、暗处区域、正常区域;调整模块用于调整拍照参数为第一拍照参数以使得对焦位置的亮度大于等于预设对焦要求亮度且使得亮处区域的亮度小于等于预设的过度曝光上限值;计算模块用于计算在主闪阶段能够使得暗处区域曝光值收敛正常的第二拍照参数。
其中,第一拍照参数为亮度增益、预闪闪光灯亮度、曝光时间之间的第一比例关系,第二拍照参数为亮度增益、主闪闪光灯亮度、曝光时间之间的第二比例关系。
其中,第一拍照参数为亮度增益、曝光时间之间的第三比例关系,第二拍照参数为亮度增益、曝光时间之间的第四比例关系。
其中,拍照装置进一步包括设置模块,设置模块用于将预闪阶段预览影像帧的分辨率设置为等于主闪阶段拍照的分辨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发明通过接收用户的拍照指令;在预闪阶段调整拍照参数为第一拍照参数且计算主闪阶段的第二拍照参数并缓存在第一拍照参数下的第一影像帧;在主闪阶段根据第二拍照参数进行拍照获取第二影像帧并将第一影像帧和第二影像帧合成为一张照片,分别在主闪阶段和预闪阶段使用不同的拍照参数获得影像帧,合成的照片质量高,体现不同区域的细节,在预闪阶段完成调整和计算第一和第二拍照参数,在预闪阶段缓存第一影像帧避免主闪阶段过长以及主闪阶段闪光灯由于开启时间过长导致发热,从而能够提高拍摄照片质量且不影响拍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拍照方法优选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拍照装置优选实施例的模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拍照方法优选实施例的流程图。在本实施例中,拍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接收用户的拍照指令。
在步骤S11中,例如接收用户的拍照指令,进入拍照界面,例如拍照装置为移动终端,进入拍照预览界面,移动终端的屏幕显示取景区域。
步骤S12:在预闪阶段调整拍照参数为第一拍照参数且计算主闪阶段的第二拍照参数并缓存在第一拍照参数下的第一影像帧。
在步骤S12中,在预闪阶段调整拍照参数为第一拍照参数且计算主闪阶段的第二拍照参数包括:分析取景区域以确定取景区域的亮处区域、暗处区域、正常区域;调整拍照参数为第一拍照参数以使得对焦位置的亮度大于等于预设对焦要求亮度且使得亮处区域的亮度小于等于预设的过度曝光上限值;计算在主闪阶段能够使得暗处区域曝光值收敛正常的第二拍照参数。
其中,亮处区域的亮度大于正常区域的亮度,正常区域的亮度大于暗处区域的亮度。
优选地,第一拍照参数为亮度增益、预闪闪光灯亮度、曝光时间之间的第一比例关系。调整遵循以下公式:Image_Pre_Y=HW_parameter×ISO_Pre×exposure_time_Pre×Flash_Y_Pre。其中,Image_Pre_Y指对焦位置的亮度。HW_parameter指硬件的感光能力,由感光元件的感光能力和镜头的参数决定。ISO_Pre指亮度增益,具体指感光芯片和图像信号处理器(ISP,Image signal processor)的亮度增益。exposure_time_Pre指曝光时间。Flash_Y_Pre指预闪闪光灯亮度。
ISP调整并检测对焦位置的亮度和高亮区域的亮度,使得对焦位置的亮度大于等于预设对焦要求亮度,且使得亮处区域的亮度小于等于预设的过度曝光上限值(即亮处区域不出现过度曝光)。
优选地,第二拍照参数为亮度增益、主闪闪光灯亮度、曝光时间之间的第二比例关系。类似地,调整遵循以下公式:Image_Main_Y=HW_parameter×ISO_Main×exposure_time_Main×Flash_Y_Main。其中,Image_Main_Y指暗处区域的亮度,HW_parameter指硬件的感光能力,由感光元件的感光能力和镜头的参数决定。ISO_Main指亮度增益,具体指感光芯片和图像信号处理器(ISP,Image signal processor)的亮度增益。exposure_time_Pre指曝光时间。Flash_Y_Main指主闪闪光灯亮度。优选地,计算在主闪阶段能够使得暗处区域曝光值收敛正常的第二拍照参数为计算主闪阶段能够使得暗处区域的亮度大于等于预设的亮度值的上述第二比例关系。
在其他实施例中,在闪光灯不支持亮度调整,例如闪光灯的驱动芯片不支持闪光的亮度调整则第一拍照参数为亮度增益、曝光时间之间的第三比例关系,第二拍照参数为亮度增益、曝光时间之间的第四比例关系。
在其他实施例中,若还支持镜头光圈大小的调整则第一拍照参数可以为光圈大小、亮度增益、预闪闪光灯亮度、曝光时间之间的第五比例关系,第二拍照参数为光圈大小、亮度增益、主闪闪光灯亮度、曝光时间之间的第六比例关系。
步骤S13:在主闪阶段根据第二拍照参数进行拍照获取第二影像帧并将第一影像帧和第二影像帧合成为一张照片。
在步骤S12之前还可以包括:将预闪阶段预览影像帧的分辨率设置为等于主闪阶段拍照的分辨率。
由于预闪阶段缓存的第一影像帧相对较暗,但预闪阶段有影像亮处区域的细节,而主闪阶段获得的第二影像帧相对较亮,主闪阶段获得的影像帧具有影像暗处区域的细节,将这第一和第二影像帧合成后的图片的亮处及暗处区域的亮度细节都可以清楚的体现,使得亮处区域过曝和暗处区域过暗的问题均可以得到有效改善。
由于缓存第一影像帧以及计算主闪阶段的第二拍照参数是在预闪阶段完成,合成是在主闪阶段完成,因此不会出现主闪阶段闪光灯工作时间过长以及芯片计算过程繁杂,大大提高了拍照的效率。
请参阅图2,图2是本发明拍照装置优选实施例的模块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拍照装置包括接收模块11、调整模块12、计算模块13、缓存模块14、拍摄模块15以及合成模块16。
接收模块11用于接收用户的拍照指令。
调整模块12用于在预闪阶段调整拍照参数为第一拍照参数。
计算模块13用于在预闪阶段计算主闪阶段的第二拍照参数。
缓存模块14用于在预闪阶段缓存在第一拍照参数下的第一影像帧。
拍摄模块15用于在主闪阶段根据第二拍照参数进行拍照获取第二影像帧;
合成模块16用于在主闪阶段将第一影像帧和第二影像帧合成为一张照片。
优选地,拍照装置还包括分析模块17,分析模块17用于分析取景区域以确定取景区域的亮处区域、暗处区域、正常区域;调整模块12用于调整拍照参数为第一拍照参数以使得对焦位置的亮度大于等于预设对焦要求亮度且使得亮处区域的亮度小于等于预设的过度曝光上限值;计算模块13用于计算在主闪阶段能够使得暗处区域曝光值收敛正常的第二拍照参数。
其中,亮处区域的亮度大于正常区域的亮度,正常区域的亮度大于暗处区域的亮度。
优选地,第一拍照参数为亮度增益、预闪闪光灯亮度、曝光时间之间的第一比例关系。调整遵循以下公式:Image_Pre_Y=HW_parameter×ISO_Pre×exposure_time_Pre×Flash_Y_Pre。其中,Image_Pre_Y指对焦位置的亮度。HW_parameter指硬件的感光能力,由感光元件的感光能力和镜头的参数决定。ISO_Pre指亮度增益,具体指感光芯片和图像信号处理器(ISP,Image signal processor)的亮度增益。exposure_time_Pre指曝光时间。Flash_Y_Pre指预闪闪光灯亮度。
ISP调整并检测对焦位置的亮度和高亮区域的亮度,使得对焦位置的亮度大于等于预设对焦要求亮度,且使得亮处区域的亮度小于等于预设的过度曝光上限值(即亮处区域不出现过度曝光)。
优选地,第二拍照参数为亮度增益、主闪闪光灯亮度、曝光时间之间的第二比例关系。类似地,调整遵循以下公式:Image_Main_Y=HW_parameter×ISO_Main×exposure_time_Main×Flash_Y_Main。其中,Image_Main_Y指暗处区域的亮度,HW_parameter指硬件的感光能力,由感光元件的感光能力和镜头的参数决定。ISO_Main指亮度增益,具体指感光芯片和图像信号处理器(ISP,Image signal processor)的亮度增益。exposure_time_Pre指曝光时间。Flash_Y_Main指主闪闪光灯亮度。优选地,计算在主闪阶段能够使得暗处区域曝光值收敛正常的第二拍照参数为计算主闪阶段能够使得暗处区域的亮度大于等于预设的亮度值的上述第二比例关系。
在其他实施例中,在闪光灯不支持亮度调整,例如闪光灯的驱动芯片不支持闪光的亮度调整则第一拍照参数为亮度增益、曝光时间之间的第三比例关系,第二拍照参数为亮度增益、曝光时间之间的第四比例关系。
在其他实施例中,若还支持镜头光圈大小的调整则第一拍照参数可以为光圈大小、亮度增益、预闪闪光灯亮度、曝光时间之间的第五比例关系,第二拍照参数为光圈大小、亮度增益、主闪闪光灯亮度、曝光时间之间的第六比例关系。
优选地,拍照装置进一步包括设置模块18,设置模块18用于将预闪阶段预览影像帧的分辨率设置为等于主闪阶段拍照的分辨率。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拍照装置为手机,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为其他的移动拍摄装置,移动终端等,例如相机、平板电脑等。
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发明通过接收用户的拍照指令;在预闪阶段调整拍照参数为第一拍照参数且计算主闪阶段的第二拍照参数并缓存在第一拍照参数下的第一影像帧;在主闪阶段根据第二拍照参数进行拍照获取第二影像帧并将第一影像帧和第二影像帧合成为一张照片,从而能够提高拍摄照片质量且不影响拍照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拍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拍照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的拍照指令;
在预闪阶段调整拍照参数为第一拍照参数且计算主闪阶段的第二拍照参数并缓存在所述第一拍照参数下的第一影像帧;
在主闪阶段根据所述第二拍照参数进行拍照获取第二影像帧并将所述第一影像帧和所述第二影像帧合成为一张照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拍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预闪阶段调整拍照参数为第一拍照参数且计算主闪阶段的第二拍照参数包括:
分析取景区域以确定所述取景区域的亮处区域、暗处区域、正常区域;
调整拍照参数为所述第一拍照参数以使得对焦位置的亮度大于等于预设对焦要求亮度且使得所述亮处区域的亮度小于等于预设的过度曝光上限值;
计算在所述主闪阶段能够使得所述暗处区域曝光值收敛正常的所述第二拍照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拍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拍照参数为亮度增益、预闪闪光灯亮度、曝光时间之间的第一比例关系,所述第二拍照参数为亮度增益、主闪闪光灯亮度、曝光时间之间的第二比例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拍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拍照参数为亮度增益、曝光时间之间的第三比例关系,所述第二拍照参数为亮度增益、曝光时间之间的第四比例关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拍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在预闪阶段调整拍照参数为第一拍照参数且计算主闪阶段的第二拍照参数并缓存在所述第一拍照参数下的第一影像帧的步骤之前包括:
将所述预闪阶段预览影像帧的分辨率设置为等于所述主闪阶段拍照的分辨率。
6.一种拍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拍照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的拍照指令;
调整模块,用于在预闪阶段调整拍照参数为第一拍照参数;
计算模块,用于在所述预闪阶段计算主闪阶段的第二拍照参数;
缓存模块,用于在所述预闪阶段缓存在所述第一拍照参数下的第一影像帧;
拍摄模块,用于在主闪阶段根据所述第二拍照参数进行拍照获取第二影像帧;
合成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影像帧和所述第二影像帧合成为一张照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拍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拍照装置还包括分析模块,所述分析模块用于分析取景区域以确定所述取景区域的亮处区域、暗处区域、正常区域;所述调整模块用于调整拍照参数为所述第一拍照参数以使得对焦位置的亮度大于等于预设对焦要求亮度且使得所述亮处区域的亮度小于等于预设的过度曝光上限值;所述计算模块用于计算在所述主闪阶段能够使得所述暗处区域曝光值收敛正常的所述第二拍照参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拍照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拍照参数为亮度增益、预闪闪光灯亮度、曝光时间之间的第一比例关系,所述第二拍照参数为亮度增益、主闪闪光灯亮度、曝光时间之间的第二比例关系。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拍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拍照参数为亮度增益、曝光时间之间的第三比例关系,所述第二拍照参数为亮度增益、曝光时间之间的第四比例关系。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拍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拍照装置进一步包括设置模块,所述设置模块用于将所述预闪阶段预览影像帧的分辨率设置为等于所述主闪阶段拍照的分辨率。
CN201611231385.8A 2016-12-28 2016-12-28 拍照方法和拍照装置 Active CN1070712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231385.8A CN107071262B (zh) 2016-12-28 2016-12-28 拍照方法和拍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231385.8A CN107071262B (zh) 2016-12-28 2016-12-28 拍照方法和拍照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71262A true CN107071262A (zh) 2017-08-18
CN107071262B CN107071262B (zh) 2019-09-17

Family

ID=596235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231385.8A Active CN107071262B (zh) 2016-12-28 2016-12-28 拍照方法和拍照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071262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25783A (zh) * 2018-12-25 2019-03-26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曝光拍摄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719413A (zh) * 2019-11-25 2020-01-21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闪光灯工作过程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1064898A (zh) * 2019-12-02 2020-04-2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图像拍摄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CN112135043A (zh) * 2020-09-21 2020-12-2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照片的合成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11097A (zh) * 2007-11-08 2010-12-08 快图影像有限公司 检测数字图像中的红眼缺陷
US20120312960A1 (en) * 2011-06-09 2012-12-1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ing apparatus and exposure control method
CN105208294A (zh) * 2014-06-20 2015-12-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拍照的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11097A (zh) * 2007-11-08 2010-12-08 快图影像有限公司 检测数字图像中的红眼缺陷
US20120312960A1 (en) * 2011-06-09 2012-12-1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ing apparatus and exposure control method
CN105208294A (zh) * 2014-06-20 2015-12-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拍照的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25783A (zh) * 2018-12-25 2019-03-26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曝光拍摄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719413A (zh) * 2019-11-25 2020-01-21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闪光灯工作过程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0719413B (zh) * 2019-11-25 2021-03-19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闪光灯工作过程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1064898A (zh) * 2019-12-02 2020-04-2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图像拍摄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CN111064898B (zh) * 2019-12-02 2021-07-1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图像拍摄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CN112135043A (zh) * 2020-09-21 2020-12-2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照片的合成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71262B (zh) 2019-09-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78068B (zh) 一种高动态范围图像的生成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10225248B (zh) 图像采集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0168967A1 (zh) 图像采集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0034737A1 (zh) 成像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0057198A1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0038072A1 (zh) 曝光控制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8337445B (zh) 拍照方法、相关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5744175B (zh) 一种屏幕补光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US8937677B2 (en) Digital photographing apparatus,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US8531573B2 (en) Digital camera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of
JP2021530911A (ja) 夜景撮影方法、装置、電子機器および記憶媒体
US10897579B2 (en) Photograph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20244374A1 (zh) 高动态范围hdr图像生成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071262B (zh) 拍照方法和拍照装置
CN108322646A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JP2011514563A (ja) カメラプロセッサーにおける顔トラッキング
US20180139369A1 (en) Backlit face detection
CN110430370B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WO2018140152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ynchronizing camera flash and sensor blanking
KR20160063794A (ko) 촬영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CN109743508A (zh) 一种延时摄影装置及方法
TWI684165B (zh) 影像處理方法與電子裝置
KR20130059091A (ko) 디지털 촬영 장치 및 이의 제어 방법
TW201525942A (zh) 影像處理方法及影像處理裝置
CN113994660B (zh) 智能闪光强度控制系统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703

Address after: No. 32, Vanke City, Haicang District, Xiamen City, Fujian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Lin Zefeng

Address before: 518053 H3 501B, east industrial area of overseas Chinese town,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Applicant before: Shenzhen Tinno Wireless Technology Co., 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826

Address after: 510000 Block 601-620, 701-720, G5, 39 Ruihe Road, Huangp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Shangyun (Guangzho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No. 32, Vanke City, Haicang District, Xiamen City, Fujian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Lin Zefeng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