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51732A - 产生负氧离子和/或驱散雾霾的装置及利用该装置的系统 - Google Patents

产生负氧离子和/或驱散雾霾的装置及利用该装置的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51732A
CN107051732A CN201710392677.8A CN201710392677A CN107051732A CN 107051732 A CN107051732 A CN 107051732A CN 201710392677 A CN201710392677 A CN 201710392677A CN 107051732 A CN107051732 A CN 1070517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rect current
high voltage
drive device
carrying portion
voltage dire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39267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051732B (zh
Inventor
黄朝
黄朝一
黄律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1039267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051732B/zh
Publication of CN1070517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517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0517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517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3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USING LIQUIDS OR USING PNEUMATIC TABLES OR JIGS; 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C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C3/00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 e.g. air, by electrostatic effect
    • B03C3/02Plant or installations having external electricity supply
    • B03C3/04Plant or installations having external electricity supply dry ty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3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USING LIQUIDS OR USING PNEUMATIC TABLES OR JIGS; 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C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C3/00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 e.g. air, by electrostatic effect
    • B03C3/3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r operation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3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USING LIQUIDS OR USING PNEUMATIC TABLES OR JIGS; 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C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C3/00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 e.g. air, by electrostatic effect
    • B03C3/3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r operation thereof
    • B03C3/40Electrode constructions

Landscapes

  •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AREA)
  • Elimination Of Static Electricit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产生负氧离子和/或驱散雾霾的装置及利用该装置的系统,包括高压直流电携带部以及接地或者与高压直流电携带部电绝缘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的材料为金属且位于高压直流电携带部之上或之下;当驱动装置位于高压直流电携带部之下时,驱动装置的横截面面积最大值小于所述高压直流电携带部的横截面面积;当驱动装置位于高压直流电携带部之上时,驱动装置的横截面面积最小值大于所述高压直流电携带部的横截面面积。本发明高压直流电携带部与驱动装置之间形成强电场,当高压直流电携带部位置位于驱动装置下部或当驱动装置位置位于高压直流电携带部下部都将使周围空气和雾霾粒子荷电,且将周围的大量荷电雾霾颗粒或者负氧离子驱动送往高空。

Description

产生负氧离子和/或驱散雾霾的装置及利用该装置的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够产生负氧离子,能够驱散雾霾,或者能够同时产生负氧离子和驱散雾霾的装置;以及利用该装置的直流输电负氧离子产生系统,利用该装置的直流输电雾霾驱散系统,或者利用该装置的直流输电负氧离子产生和雾霾驱散系统。
背景技术
雾霾已经成为我国现阶段危害民众健康的一大环境问题,雾霾内含有各种对人体有害的细颗粒、有毒物质,包括了酸、碱、盐、胺、酚等,以及尘埃、花粉、螨虫、流感病毒、结核杆菌、肺炎球菌等。
国务院2013年九月份发布"大气十条",针对治理雾霾提出了许多相关政策,但是几年过去了,环境并没有明显改善,特别是秋冬季节,雾霾还是非常严重。为提高大气质量亟需治理雾霾。
另外,大气中的负氧离子能够通过人体皮肤和呼吸系统进入血液系统和淋巴系统。长期吸入大量负离子,对人体健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可以活化细胞,促进体内外钠、钾离子的交换,净化血液,促进体内有毒物质排放;维持体液呈弱碱性,快速消除疲劳,恢复体能;平衡植物神经系统,稳定精神情绪,增强抗病能力。因此,负离子被誉为“健康长寿因子”、“空气维生素”。为提高大气质量也可适当增加大气中的负氧离子。
本专利提出了一种全新的产生负氧离子和/或驱散雾霾的装置及利用该装置的系统,经过检索,没有相关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特别创新地提出了一种产生负氧离子和/或驱散雾霾的装置及利用该装置的系统。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产生负氧离子和/或驱散雾霾的装置,其包括高压直流电携带部,以及接地或者与所述高压直流电携带部电绝缘且不接地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的材料为金属且位于高压直流电携带部之上或之下;当驱动装置位于高压直流电携带部之下时,所述驱动装置相较于高压直流电携带部具有向上的驱动尖端;当驱动装置位于高压直流电携带部之上时,所述高压直流电携带部相较于驱动装置具有向上的等效驱动尖端。
本发明高压直流电携带部使周围空气和雾霾粒子荷电,位置位于下部的高压直流电携带部或驱动装置将周围的大量荷电雾霾颗粒或者负氧离子驱动送往高空。本发明高压直流电携带部与驱动装置之间形成强电场,无论高压直流电携带部位置位于驱动装置下部或驱动装置位置位于高压直流电携带部下部都将使周围空气和雾霾粒子荷电,且将周围的大量荷电雾霾颗粒或者负氧离子驱动送往高空,具有非常高的推送效率。
本发明强电场使周围空气和雾霾粒子荷电,高压直流电携带部或驱动装置中面积较小的端始终推送同极性荷电空气及颗粒物,面积较大端始终吸引反极性荷电电空气及颗粒物;通过控制雾霾驱散装置和直流高压直流电携带部相对面积以及安装在适当位置就能将周围的大量荷电空气及雾霾颗粒驱动送往高空。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之下为正下或者斜下,所述之上为正上或者斜上。多个地点可选择,保证驱动装置高效率地将荷电雾霾颗粒或者负氧离子驱动送往高空。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当产生负氧离子时,高压直流电携带部携带正的高压直流电时,所述驱动装置位于高压直流电携带部之下;高压直流电携带部携带负的高压直流电时,所述驱动装置位于高压直流电携带部之上。保证负氧离子的产生和有效地被送往高空。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装置与高压直流电携带部的距离等于或大于高压直流电工业安全标准距离。提高安全性并保证高压直流电携带部与驱动装置绝缘,实现将荷电雾霾颗粒和/或负氧离子驱动送往高空。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直流输电负氧离子产生和/或雾霾驱散系统,所述高压直流电携带部为单极直流高压输电电网的一极,或者为双极直流高压输电电网的一极或者两极,所述驱动装置设置于直流高压输电杆塔上和/或者设置于直流高压输电杆塔下的地面上,所述驱动装置与大地相连或者与大地绝缘。
可以利用现有的高压和特高压输电实现雾霾颗粒的驱散和负氧离子的产生,不需要额外的电力供应,节约能源;同时直流高压直流电网范围广,驱动雾霾和产生负氧离子的效果显著,明显改变大气环境。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装置为设置于直流高压输电杆塔上且位于高压直流电携带部之下的金属针,所述金属针朝向地面的一端横截面大于其它部分;当高压直流电携带部为单极直流高压输电电网的一极时,所述驱动装置位于高压直流电携带部的下方;当高压直流电携带部为双极直流高压输电电网的一极时,所述驱动装置位于高压直流电携带部的下方且与双极直流高压输电电网的两极的距离不相同。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装置为设置于直流高压输电杆塔上且位于高压直流电携带部之上的金属线群和金属网之一或其组合;当高压直流电携带部为单极直流高压输电电网的一极时,所述驱动装置位于高压直流电携带部的上方;当高压直流电携带部为双极直流高压输电电网的一极时,所述驱动装置位于高压直流电携带部的上方且与双极直流高压输电电网的两极的距离不相同。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在直流高压输电杆塔下的地面上设置的多根立柱,所述立柱上设置有金属针,所述金属针的与立柱绝缘或者与大地等电位。
通过以上三种方式,可以在直流高压输电杆塔上也可在地面上设置驱动装置,结构变化多样,保证无论何种直流高压输电均有适宜的方案选择。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固定导向部件,所述金属针通过固定导向部件固定,所述金属针的方向可通过固定导向部件带动旋转。通过改变金属针的方向,可改变有效作用方向。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装置位于防雷线之下。保证可靠的防雷效果。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当高压直流电携带部为双极直流高压输电电网的两极时,所述双极直流高压输电电网的一极对应的驱动装置位于高压直流电携带部之上或之下;所述双极直流高压输电电网的另一极对应的驱动装置位于高压直流电携带部之下或之上,且双极直流高压输电电网的不同极对应的驱动装置不同时位于高压直流电携带部的上方或下方。
保证高效地将负氧离子推向大气中。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驱动装置为本发明驱动装置的任意组合。结构变化多样,保证无论何种直流高压输电均有适宜的方案选择。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发明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能够产生负氧离子和/或驱散雾霾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直流输电负氧离子产生和/或雾霾驱散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二种优选实施方式中直流输电负氧离子产生和/或雾霾驱散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三种优选实施方式中直流输电负氧离子产生和/或雾霾驱散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优选采用的直流输电负氧离子产生和/或雾霾驱散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不优选采用的直流输电负氧离子产生和/或雾霾驱散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在单极直流高压输电电网上设置直流输电负氧离子产生和/或雾霾驱散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产生负氧离子和/或驱散雾霾的装置,如图1所示,其包括高压直流电携带部;以及接地驱动装置,或者与所述高压直流电携带部电绝缘并不接地的驱动装置,在本实施方式中,高压直流电携带部是指任意携带高压电且表面裸露金属的部件,具体可以为但不限于塔状高压直流电携带物或者裸高压线。
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装置优选接地,驱动装置的材料为金属且位于高压直流电携带部之上或之下,之下为正下或者斜下,之上为正上或者斜上。多个地点可选择,保证驱动装置高效率地将荷电雾霾颗粒驱动送往高空。
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装置的材料为金属且位于高压直流电携带部之上或之下;当驱动装置位于高压直流电携带部之下时,所述驱动装置相较于高压直流电携带部具有向上的驱动尖端;当驱动装置位于高压直流电携带部之上时,所述高压直流电携带部相较于驱动装置具有向上等效的驱动尖端。在本实施方式中,等效的驱动尖端是指具有驱动效果但是结构上并没有突出的尖部。
在本实施方式中,向上是指正上或者斜上(最大角可以与地面平行),具体角度也可以调整。具体驱动尖端是指将荷电颗粒或者负氧离子向高空驱动的能量释放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中,要实现驱动尖端的设置,要求当驱动装置位于高压直流电携带部之下时,所述驱动装置的横截面面积最大值小于所述高压直流电携带部的横截面面积;当驱动装置位于高压直流电携带部之上时,所述驱动装置的横截面面积最小值大于所述高压直流电携带部的横截面面积。
在本发明另外的优选实施方式中,要实现驱动尖端的设置,要求当驱动装置位于高压直流电携带部之下时,驱动装置的横截面的最大尺寸小于或等于高压直流电携带部的横截面的最小尺寸,例如,高压直流电携带部为高压电线,驱动装置为金属针,则金属针横截面中最大的径向尺寸小于或等于高压电线的直径。当驱动装置位于高压直流电携带部之上时,所述驱动装置的横截面的最小尺寸大于或等于所述高压直流电携带部的横截面的最大尺寸,例如,高压直流电携带部为高压电线,驱动装置为位于其上的金属网,则金属网的的宽度或长度中的最大值大于或等于高压电线的直径,优选大于高压电线的直径。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金属网的目数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具体雾霾离子能通过时越密越好。
保证雾霾颗粒或者负氧离子朝向空中流动。本发明高压直流电携带部使周围空气和雾霾粒子荷电,位置位于下部的高压直流电携带部或驱动装置将周围的大量荷电雾霾颗粒或者负氧离子驱动送往高空。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当产生负氧离子时,高压直流电携带部携带正的高压直流电时,所述驱动装置位于高压直流电携带部之下;高压直流电携带部携带负的高压直流电时,所述驱动装置位于高压直流电携带部之上。保证负氧离子的产生和有效地被送往高空。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驱动装置与高压直流电携带部的距离等于或大于高压直流电工业安全标准距离,在某些场合,例如进行实验或者管理部门允许以及安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使驱动装置与高压直流电携带部的距离大于两者之间的空气击穿距离且小于高压直流电工业安全标准距离,具体高压直流电工业安全标准距离可参照国家相应标准。从而提高安全性并保证高压直流电携带部与驱动装置绝缘,实现将荷电雾霾颗粒和/或负氧离子驱动送往高空。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直流输电负氧离子产生和/或雾霾驱散系统,如图2-图4所示,高压直流电携带部为单极直流高压输电电网的一极,或者为双极直流高压输电电网的一极或者两极,所述驱动装置设置于直流高压输电杆塔上和/或者设置于直流高压输电杆塔下的地面上,所述驱动装置与大地相连或者与大地绝缘。
本发明的直流输电负氧离子产生和/或雾霾驱散系统可以利用现有的高压和特高压输电实现雾霾颗粒的驱散和负氧离子的产生,不需要额外的电力供应,节约能源;同时直流高压直流电网范围广,驱动雾霾和产生负氧离子的效果显著,明显改变大气环境。
如图2所示,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驱动装置为设置于直流高压输电杆塔上且位于高压直流电携带部之下的金属针,金属针的针尖朝向空中(具体针尖朝向可以与地面垂直或者倾斜角小于90度),金属针朝向地面的一端横截面大于其它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横截面是指与大地平行的截面。当高压直流电携带部为单极直流高压输电电网的一极时,所述驱动装置位于高压直流电携带部的下方;当高压直流电携带部为双极直流高压输电电网的一极时,所述驱动装置位于高压直流电携带部的下方且与双极直流高压输电电网的两极的距离不相同。在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装置位于防雷线之下。保证可靠的防雷效果。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装置顶端与高压电携带部的距离为L,具体L优选等于或大于高压直流电工业安全标准距,防雷线位于高压电携带部之上且与高压电携带部的距离优选大于L。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驱动装置为设置于直流高压输电杆塔上且位于高压直流电携带部之上的金属线群和金属网之一或其组合,当高压直流电携带部为单极直流高压输电电网的一极时,所述驱动装置位于高压直流电携带部的上方;当高压直流电携带部为双极直流高压输电电网的一极时,所述驱动装置位于高压直流电携带部的上方且与双极直流高压输电电网的两极的距离不相同,优选覆盖高压直流电携带部为双极直流高压输电电网的一极且不覆盖高压直流电携带部为双极直流高压输电电网的另一极。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驱动装置包括在直流高压输电杆塔下的地面上设置的多根立柱,所述立柱上设置有金属针,所述金属针的与立柱绝缘或者与大地等电位。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装置金属针的顶端与高压电携带部的距离为L,具体L优选等于或大于高压直流电工业安全标准距,防雷线位于高压电携带部之上且与高压电携带部的距离优选大于L。
通过以上三种方式,可以在直流高压输电杆塔上也可在地面上设置驱动装置,结构变化多样,保证无论何种直流高压输电均有适宜的方案选择。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固定导向部件,所述金属针通过固定导向部件固定,所述金属针的方向可通过固定导向部件带动旋转。通过改变金属针的方向,可改变有效作用方向。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如图5和图6所示,当高压直流电携带部为双极直流高压输电电网的两极时,所述双极直流高压输电电网的一极对应的驱动装置为图2或图4所示的设置于高压直流电携带部之下的金属针,或者对应的驱动装置为图3所示的设置于直流高压输电杆塔上且位于高压直流电携带部之上的金属线群和金属网之一或其组合。双极直流高压输电电网的另一极对应的驱动装置为图3所示的设置于直流高压输电杆塔上且位于高压直流电携带部之上的金属线群和金属网之一或其组合,或者对应的驱动装置为图2或中图4所示的设置于高压直流电携带部之下的金属针,且双极直流高压输电电网的不同极对应的驱动装置与高压直流电携带部的相对高低位置不同。即如图5所示,在正极直流高压电之下采用图2或图4所示的结构,则在负极直流高压电之下采用图3所示的结构,从而将负氧离子推向空中,这是本发明优选采用的技术方案。如图6所示,在负极直流高压电之下采用图2或图4所示的结构,则在正极直流高压电之下采用图3所示的结构,从而将正离子推向空中,这是本发明并不优选采用的技术方案。
在图5和图6所示的实施方式中,驱动装置均接地,具体可通过高压电塔接地也可通过独立的接地线接地(图5和图6中0V和V0均是接地的意思)。
如图7所示,当高压直流电携带部为单极直流高压输电电网的一极时,其可以是正极(此时负极接地),也可以是负极(此时正极接地),具体驱动装置的设置可参照之前的描述,在此不作赘述。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驱动装置为本发明驱动装置的任意组合。结构变化多样,保证无论何种直流高压输电均有适宜的方案选择。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能够产生负氧离子和/或驱散雾霾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高压直流电携带部,以及接地或者与所述高压直流电携带部电绝缘且不接地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的材料为金属且位于高压直流电携带部之上或之下;
当驱动装置位于高压直流电携带部之下时,所述驱动装置相较于高压直流电携带部具有向上的驱动尖端;当驱动装置位于高压直流电携带部之上时,所述高压直流电携带部相较于驱动装置具有向上等效的驱动尖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产生负氧离子和/或驱散雾霾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产生负氧离子时,高压直流电携带部携带正的高压直流电时,所述驱动装置位于高压直流电携带部之下;高压直流电携带部携带负的高压直流电时,所述驱动装置位于高压直流电携带部之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产生负氧离子和/或驱散雾霾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与高压直流电携带部的距离等于或大于高压直流电工业安全标准距离。
4.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装置的直流输电负氧离子产生和/或雾霾驱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直流电携带部为单极直流高压输电电网的一极,或者为双极直流高压输电电网的一极或者两极,所述驱动装置设置于直流高压输电杆塔上和/或者设置于直流高压输电杆塔下的地面上,所述驱动装置与大地相连或者与大地绝缘。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流输电负氧离子产生和/或雾霾驱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为设置于直流高压输电杆塔上且位于高压直流电携带部之下的金属针,所述金属针朝向地面的一端横截面大于其它部分;
当高压直流电携带部为单极直流高压输电电网的一极时,所述驱动装置位于高压直流电携带部的下方;
当高压直流电携带部为双极直流高压输电电网的一极时,所述驱动装置位于高压直流电携带部的下方且与双极直流高压输电电网的两极的距离不相同。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流输电负氧离子产生和/或雾霾驱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为设置于直流高压输电杆塔上且位于高压直流电携带部之上的金属线群和金属网之一或其组合;
当高压直流电携带部为单极直流高压输电电网的一极时,所述驱动装置位于高压直流电携带部的上方;
当高压直流电携带部为双极直流高压输电电网的一极时,所述驱动装置位于高压直流电携带部的上方且与双极直流高压输电电网的两极的距离不相同。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流输电负氧离子产生和/或雾霾驱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在直流高压输电杆塔下的地面上设置的多根立柱,所述立柱上设置有金属针,所述金属针的与立柱绝缘或者与大地等电位。
8.如权利要求5-7之一所述的直流输电负氧离子产生和/或雾霾驱散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导向部件,所述金属针通过固定导向部件固定,所述金属针的方向可通过固定导向部件带动旋转;
和/或所述驱动装置位于防雷线之下。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流输电负氧离子产生和/或雾霾驱散系统,其特征在于,当高压直流电携带部为双极直流高压输电电网的两极时,所述双极直流高压输电电网的一极对应的驱动装置位于高压直流电携带部之上或之下;所述双极直流高压输电电网的另一极对应的驱动装置位于高压直流电携带部之下或之上,且双极直流高压输电电网的不同极对应的驱动装置不同时位于高压直流电携带部的上方或下方。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流输电负氧离子产生和/或雾霾驱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为权利要求5,6,7,9所述驱动装置的任意组合。
CN201710392677.8A 2017-05-27 2017-05-27 产生负氧离子和/或驱散雾霾的装置及利用该装置的系统 Active CN1070517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92677.8A CN107051732B (zh) 2017-05-27 2017-05-27 产生负氧离子和/或驱散雾霾的装置及利用该装置的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92677.8A CN107051732B (zh) 2017-05-27 2017-05-27 产生负氧离子和/或驱散雾霾的装置及利用该装置的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51732A true CN107051732A (zh) 2017-08-18
CN107051732B CN107051732B (zh) 2018-06-15

Family

ID=596167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392677.8A Active CN107051732B (zh) 2017-05-27 2017-05-27 产生负氧离子和/或驱散雾霾的装置及利用该装置的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051732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262424A1 (en) * 1974-02-25 1975-09-19 Equip Climatique Ste Europ Air flow having high ion content - ionisation by voltage stress across grid, particularly for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KR20140055548A (ko) * 2012-10-31 2014-05-09 마산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공기정화 가로등
CN203971676U (zh) * 2014-08-01 2014-12-03 潍坊高德电子有限公司 大气雾霾净化装置
CN204380853U (zh) * 2014-12-09 2015-06-10 齐精超 大气雾霾治理机
CN105536987A (zh) * 2015-12-09 2016-05-04 吉少波 一种除霾技术
CN205716892U (zh) * 2016-04-14 2016-11-23 东莞市东逸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负离子空气净化器led路灯
CN106705246A (zh) * 2017-03-20 2017-05-24 孙海燕 多级电滤轻离子发生器微米级颗粒物空气净化系统
CN206868436U (zh) * 2017-05-27 2018-01-12 黄朝一 一种产生负氧离子和/或驱散雾霾的装置及利用该装置的系统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262424A1 (en) * 1974-02-25 1975-09-19 Equip Climatique Ste Europ Air flow having high ion content - ionisation by voltage stress across grid, particularly for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KR20140055548A (ko) * 2012-10-31 2014-05-09 마산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공기정화 가로등
CN203971676U (zh) * 2014-08-01 2014-12-03 潍坊高德电子有限公司 大气雾霾净化装置
CN204380853U (zh) * 2014-12-09 2015-06-10 齐精超 大气雾霾治理机
CN105536987A (zh) * 2015-12-09 2016-05-04 吉少波 一种除霾技术
CN205716892U (zh) * 2016-04-14 2016-11-23 东莞市东逸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负离子空气净化器led路灯
CN106705246A (zh) * 2017-03-20 2017-05-24 孙海燕 多级电滤轻离子发生器微米级颗粒物空气净化系统
CN206868436U (zh) * 2017-05-27 2018-01-12 黄朝一 一种产生负氧离子和/或驱散雾霾的装置及利用该装置的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51732B (zh) 2018-06-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85369B (zh) 负离子沉降及高压静电吸附双效空气除尘净化器
CN206236959U (zh) 一种多功能电脉冲式可负离子发生器
CN202006137U (zh) 一种微细粉尘电凝聚装置
CN106786160B (zh) 一种地电位法带电更换避雷器的方法及其专用组合工具
CN206868436U (zh) 一种产生负氧离子和/或驱散雾霾的装置及利用该装置的系统
CN204130907U (zh) 一种空气负离子发生器
CN101530712A (zh) 双极异距电流体微粒聚合器
CN107051732A (zh) 产生负氧离子和/或驱散雾霾的装置及利用该装置的系统
CN203620784U (zh) 一种小型静电除尘器
CN104785060A (zh) 一种高效治理pm2.5粉尘的静电凝聚袋式除尘系统
CN204563857U (zh) 一种高效治理pm2.5粉尘的静电凝聚袋式除尘系统
CN202366790U (zh) 电除尘装置的凝并器
CN207025591U (zh) 一种集成式电离收集油烟净化模块
CN208209240U (zh) 一种用于110kV高压输电线的多级串联多腔室防雷装置
CN203577998U (zh) 油烟机及其油烟捕集装置
CN202523972U (zh) 一种离子团发生器
CN205323984U (zh) 静电集尘模块及具有该模块的净化装置
CN208482629U (zh) 一种全隔离内部升压静电集尘装置
CN103495504A (zh) 一种脱除微细粉尘及汞的多级荷电凝聚装置
CN201437069U (zh) 微粒聚合装置
CN108636609A (zh) 静电发生装置及静电除尘器
CN205797495U (zh) 一种空气净化器的高压静电集尘结构
CN107497604A (zh) 一种新型静电吸附式空气净化器的电极板结构
CN2324679Y (zh) 圆孔针状三电极正负双电场发生器
CN203750697U (zh) 一种双极芒刺电凝并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