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46513B - 配置上行共享信道的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配置上行共享信道的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46513B
CN107046513B CN201610084099.7A CN201610084099A CN107046513B CN 107046513 B CN107046513 B CN 107046513B CN 201610084099 A CN201610084099 A CN 201610084099A CN 107046513 B CN107046513 B CN 10704651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mrs
ofdm symbol
subcarrier
data
symb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8409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046513A (zh
Inventor
李栋
张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
Alcatel Lucent SAS
Original Assignee
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
Alcatel Lucent S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 Alcatel Lucent SAS filed Critical 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08409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046513B/zh
Publication of CN1070465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465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0465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465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14Peak power aspects
    • H04L27/2615Reduction thereof using coding

Abstract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配置上行共享信道的方法和设备,所述方法包括:在LTE‑A系统中以小于等于7个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的缩短的传输时间间隔,进行上行数据传输;其中所述OFDM符号中的至少一个OFDM符号占用连续的子载波,所述连续的子载波同时包含数据子载波和解调参考信号DMRS子载波。

Description

配置上行共享信道的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通信系统中的上行共享信道,更具体地,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配置上行共享信道的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在高级长期演进(LTE-A)系统和即将到来的5G系统中,低传输延迟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系统特性,并且这能够使需要低传输延迟或能从中受益的某些现有应用和某些新应用(例如,某些关键任务的应用、远程控制应用、自动驾驶应用、以及某些TCP应用)从中获得好处。出于这种目的,基于在2015年3月的3GPP RAN第67次全会上提交的提案RP-150465,“NewSI proposal:Study on Latency reduction techniques for LTE(新的SI提案:减小LTE延迟的技术的研究)”,3GPP启动了减小LTE-A系统中的延迟的研究项目。相关的缩短传输时间间隔(TTI)以降低传输延迟的技术和方案将在后续的3GPP会议上进行讨论。
在现有的LTE-A系统中,数据传输的传输时间间隔通常是1毫秒,即,通常为一个子帧(SF)的时间长度,其中包含均为0.5毫秒的两个时隙。
而且,在现有的LTE-A系统中,为了使所传输的上行数据具有低的峰均比(PAPR),在上行共享信道中采用了离散傅里叶变换(DFT)预编码技术,DFT预编码后的数据与解调参考信号分别占用不同的OFDM符号。
发明内容
为了减小传输延迟,缩短传输时间间隔是一种重要的方式。例如,可以将TTI的长度减小到0.5ms,或者减小到更小的值。例如,将TTI的长度减小到小于等于7个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的长度。并且优选地将TTI的长度减小到一个或两个OFDM符号的长度。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一旦减小了TTI的长度,那么就应该相应地重新设计相关的信道,其中包括对类似于LTE-A中的物理上行共享数据信道(PUSCH)的物理信道相关的上行共享信道进行重新设计。
另外,可选择地,需要结合重新设计的具有特定解调参考信号(DMRS)结构、且使用短的TTI长度的上行共享信道来对LTE-A中现有的DFT预编码方案进行修改,以降低峰均比,从而改善用户终端的电池使用效率。
因此,本公开的实施例针对小于等于7个(优选地为一个或两个)OFDM符号的TTI提供了上行共享信道的设计方案,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旨在提供,支持不同层数的DMRS的结构设计;另一个方面旨在提供为了降低峰均比而对LTE-A中现有的DFT预编码方案所进行的修改。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配置上行共享信道的方法,包括:在LTE-A系统中以小于等于7个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的缩短的传输时间间隔,进行上行数据传输;这些OFDM符号中的至少一个OFDM符号占用连续的子载波,这些连续的子载波同时包含数据子载波和解调参考信号DMRS子载波。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该方法中的至少一个包含有DMRS子载波的OFDM符号中的每一个OFDM符号上的DMRS子载波以等间隔均匀分布。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该方法还包括:对数据星座调制符号进行离散傅里叶变换预编码,以获取数据子载波上的数据符号。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该方法还包括:只对数据星座调制符号进行离散傅里叶变换预编码,以获取数据子载波上的数据符号。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该方法还包括:在至少一个包含有DMRS子载波的OFDM符号中进行DMRS子载波的频分复用、或者进行DMRS子载波上的DMRS的码分复用,以形成对应不同数据层的DMRS端口。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该方法中的OFDM符号中的至少一个另外的OFDM符号所占用的连续的子载波中只包含数据子载波。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该方法中的OFDM符号中的至少两个OFDM符号使用交错的离散DMRS子载波结构。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该方法中的OFDM符号中的至少两个OFDM符号使用相同的离散DMRS子载波结构。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该方法中的DMRS子载波上的对应多个数据层的DMRS端口的DMRS序列采用正交序列。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该方法中的多个正交序列是基准Zadoff-Chu序列,或者是在基准Zadoff-Chu序列基础上,经过不同的相位偏移所得到的序列,相位偏移也被称作循环移位。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该方法还包括:在至少两个OFDM符号上执行跳频,以获取频率分集。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该方法还包括:在OFDM符号中的至少两个OFDM符号的对应DMRS子载波上的不同DMRS上设置复用码,以形成不同层的DMRS端口。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该方法还包括:在至少两个OFDM符号中的每个OFDM符号中的不同DMRS上使用不同的正交序列,以形成对应不同层的DMRS端口。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该方法中的不同的正交序列是基准Zadoff-Chu序列,或者是在基准Zadoff-Chu序列基础上,经过不同的相位偏移所得到的序列,相位偏移也被称作循环移位。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配置上行共享信道的设备,包括:配置装置,用以在LTE-A系统中以小于等于7个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的缩短的传输时间间隔,进行上行数据传输;
其中的OFDM符号中的至少一个OFDM符号占用连续的子载波,连续的子载波同时包含数据子载波和解调参考信号DMRS子载波。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该设备中的至少一个包含有DMRS子载波的OFDM符号中的每一个OFDM符号上的DMRS子载波以等间隔均匀分布。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该设备还包括:第一预编码装置,用以对数据星座调制符号进行离散傅里叶变换预编码,以获取数据子载波上的数据符号。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该设备还包括:第二预编码装置,用以只对数据星座调制符号进行离散傅里叶变换预编码,以获取数据子载波上的数据符号。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该设备还包括:第一DMRS端口复用装置,用以在至少一个包含有DMRS子载波的OFDM符号中进行DMRS子载波的频分复用、或者进行DMRS子载波上的DMRS的码分复用,以形成对应不同数据层的DMRS端口。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该设备中的OFDM符号中的至少一个另外的OFDM符号所占用的连续的子载波中只包含数据子载波。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该设备中的OFDM符号中的至少两个OFDM符号使用交错的离散DMRS子载波结构。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该设备中的OFDM符号中的至少两个OFDM符号使用相同的离散DMRS子载波结构。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该设备中的DMRS子载波上的对应多个数据层的DMRS端口的DMRS序列采用正交序列。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该设备中的多个正交序列是基准Zadoff-Chu序列,或者是在基准Zadoff-Chu序列基础上,经过不同的相位偏移所得到的序列,相位偏移也被称作循环移位。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该设备还包括:频率分集装置,用以在至少两个OFDM符号上执行跳频,以获取频率分集。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该设备还包括:第二DMRS端口复用装置,用以在OFDM符号中的至少两个OFDM符号的对应DMRS子载波上的不同DMRS上设置复用码,以形成不同层的DMRS端口。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该设备还包括:第三DMRS端口复用装置,用以在至少两个OFDM符号中的每个OFDM符号中的不同DMRS上使用不同的正交序列,以形成对应不同层的DMRS端口。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该设备中的不同的正交序列是基准Zadoff-Chu序列,或者是在基准Zadoff-Chu序列基础上,经过不同的相位偏移所得到的序列,相位偏移也被称作循环移位。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具有一个OFDM符号的TTI长度且采用了周期为3的DMRS间隔的上行共享信道的结构和对应的处理过程的示例。
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具有一个OFDM符号的TTI长度且采用了周期为2的DMRS间隔的上行共享信道的结构和对应的处理过程的示例。
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具有两个OFDM符号的TTI长度且采用了第一种形式的上行共享信道的结构和对应的处理过程的示例。
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具有两个OFDM符号的TTI长度且采用了第二种形式的上行共享信道的结构和对应的处理过程的示例。
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具有两个OFDM符号的TTI长度且采用了第三种形式的上行共享信道的结构和对应的处理过程的示例。
图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配置上行共享信道的方法的处理过程。
图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配置上行共享信道的设备的框图。
图8示出了不使用DFT预编码、使用DFT预编码且没有DMRS(现有技术)、以及使用DFT预编码且每个OFDM符号中的每个物理资源块(PRB)中的DMRS数目等于4时的PAPR的仿真结果。
图9示出了不使用DFT预编码、使用DFT预编码且没有DMRS(现有技术)、以及使用DFT预编码且每个OFDM符号中的每个PRB中的DMRS数目等于2时的PAPR的仿真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提供了配置上行共享信道的方法,包括:在LTE-A系统中将小于等于7个的OFDM符号设置为传输时间间隔,以进行上行数据传输;这些OFDM符号中的至少一个OFDM符号所占用的资源块中同时包含数据子载波和DMRS子载波。
下面介绍了具有一个OFDM符号的TTI长度的上行共享信道和具有两个OFDM符号的TTI长度的上行共享信道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的实施例,并且介绍了针对这两种情况所设计的具体的DMRS结构。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这两种情况下的设计理念同样适用于3-7个OFDM符号的TTI长度的上行共享信道。
在下面讨论这种基本传输模式时,假定为上行数据传输分配了连续的PRB。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也可以为上行数据传输分配不连续的PRB。而且,在下文中介绍的这两种结构优选地使DMRS子载波均匀分布在所分配的频谱上的OFDM符号中,例如,使其以3个子载波为周期均匀分布,以降低峰均比。
而且,可选择地,为了使所传输的信号的PAPR尽可能的小,可以采用经过修改的DFT预编码,用以减小所传输的信号的PAPR。经过修改的DFT预编码与常规TTI的传统上行共享信道中所使用的DFT预编码之间的区别在于,常规TTI下传统DFT预编码中将经过DFT预编码的数据符号映射到了一个OFDM符号的所分配的所有子载波上,而DMRS则占据了一个单独的OFDM符号;而在本发明中经过修改的DFT预编码中,需将DMRS序列以等间隔均匀插入到经过DFT预编码的数据符号中,并映射到OFDM符号的所分配的所有子载波上。
下面将分别对这具有上述这两种TTI长度的上行共享信道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一、具有一个OFDM符号的TTI长度的上行共享信道的第一种技术方案。
在这种技术方案中,不可避免地要在频域上复用DMRS子载波和数据子载波,这与现有LTE-A系统中的常规TTI长度的传统上行共享信道是不同的,现有LTE-A系统中的上行共享信道在时域上复用DMRS符号和数据符号。
下面将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1和实施例2对具有一个OFDM符号的TTI长度的上行共享信道的技术方案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一个OFDM符号的TTI
在这种情况下,如图1所示,不可避免地要在频域上复用DMRS子载波和数据子载波,这与具有常规TTI长度的传统上行共享信道在时域上进行复用是不同的。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具有一个OFDM符号的TTI长度且采用了频域间隔为3个子载波的上行共享信道的结构和对应的处理过程的示例。在图1中,N表示所分配的PRB的数目,表示每个PRB上的子载波数为12,表示每个PRB中的DMRS子载波的数目(在该示例中的DMRS子载波的数目为4)。在该示例中,可以首先对数据星座符号进行DFT预编码,并使其与DMRS符号进行复用,然后将它们映射到载波带宽上所分配的PRB上,最后进行逆快速傅里叶变换。不再对传统系统中常用的其余处理过程(使用IFFT的OFDM调制、CP添加、载波调制等)进行讨论,并且不再对其他附图中的类似处理过程进行讨论。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结构可以支持SU-MIMO或MU-MIMO的空间复用。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多个数据层能够以FDM或码分复用(CDM)的方式来共享可用的DMRS子载波,也就是说,通过FDM或CDM将DMRS子载波构造成不同的DMRS端口。在下面给出了通过CDM共享DMRS子载波的示例。
假定DMRS所使用的基准序列被表示为r(n),该基准序列可以采用Zadoff-Chu序列或者经过计算机搜索得到的PAPR较小的序列,例如LTE系统(3GPP TS 36.211“physicalchannel andmodulation”(v12.5.0))的第5.5.1部分中所定义的Zadoff-Chu序列、或通过搜索得到的优化序列。可以根据下列公式,使用具有不同循环移位的序列r(α)(n)来形成不同的DMRS端口:
在表1中示出了不同数据层数的循环移位的配置。
表1
层数 循环移位(α)
1 [0]
2 [0,π]
3 [0,π,π/2]
4 [0,π,π/2,3π/2]
实施例2:一个OFDM符号的TTI(使用了更密集的DMRS,以支持更多的数据层)
类似于实施例1,在这种情况下,不可避免地要在频域上复用DMRS子载波和数据子载波。在这个实施例中,为了支持更多的数据层和/或为了提供更好的信道估计性能。如图2所示,使用了更密集的DMRS图案。更具体地,为了使所传输的信号的PAPR尽可能的低,在一个OFDM符号的TTI中的每个PRB中都使用了在频域上均匀分布的6个DMRS子载波。
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具有一个OFDM符号的TTI长度且采用了周期为2的更密集的DMRS间隔的上行共享信道的结构和对应的处理过程的示例。在图2中,N表示所分配的PRB的数目,表示OFDM符号中的每个PRB中的DMRS子载波的数目(在该示例中,OFDM符号中的DMRS子载波的数目等于6)。需要注意的是,这种结构可以支持SU-MIMO或MU-MIMO的空间复用。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多个数据层能够以FDM或CDM的方式来共享可用的DMRS子载波,也就是说,通过FDM或CDM将DMRS子载波构造成不同的DMRS端口。在下面给出了通过CDM共享DMRS子载波的示例。
可以根据上面的公式(1)来产生DMRS子载波上的DMRS序列。
在表2中示出了针对不同数据层数的循环移位的配置的示例。
表2
层数 循环移位(α)
3 [0,2π/3,4π/3]
4 [0,π,π/3,4π/3]
6 [0 π π/3 4π/3 2π/3 5π/3]
需要注意的是,也可以将图2所示的密集的DMRS图案扩展到下面的实施例3-5中所讨论的两个OFDM符号的TTI的情况。
二、具有两个OFDM符号的TTI长度的上行共享信道的第二种技术方案。
在这种技术方案中,又可以包括上行共享信道的三种不同的构造形式。下面将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3-5对具有两个OFDM符号的TTI长度所使用的这三种不同的构造形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3:两个OFDM符号的TTI(使用了第一种形式的交错DMRS结构)
在这种可选形式中,将具有一个OFDM符号的TTI长度的设计交错地布置在两个OFDM符号中,用来构造交错的DMRS结构。这种可选形式的优点是,这两个OFDM符号中的每个OFDM符号中的DMRS子载波都均匀分布(每个OFDM符号中的DMRS的子载波周期加倍),而且这两个OFDM符号具有相同的PAPR特性。这有利于使所传输的信号保持较低的PAPR且有助于其功率设置。但是,应该理解的是,对于3-7个OFDM符号的TTI长度,可以将其中的OFDM符号中的至少两个OFDM符号配置为使用交错的离散DMRS子载波结构。
在这种可选形式中,每个TTI中有两个OFDM符号。而且,在这个实施例中,采用了图3中所示的第一种形式的交错的DMRS结构。在图3中,N表示所分配的PRB的数目,表示这两个OFDM符号中的每个OFDM符号中的每个PRB中的DMRS子载波的数目(在该示例中的DMRS子载波的数目为2)。如图3所示,将为一个OFDM符号的TTI所设计的DMRS结构交错地布置在了这两个OFDM符号中,从而形成了这种交错的DMRS结构。这种可选形式的优点是,这两个OFDM符号中的每个OFDM符号中的DMRS子载波都均匀分布(每个OFDM符号中的DMRS的子载波的周期加倍),而且这两个OFDM符号具有相同的PAPR特性。这有利于使传输信号保持较低的PAPR且有助于其功率设置。
从图3中可以看出,因为所使用的两个OFDM符号具有交错的DMRS结构,所以在一个OFDM符号中的DMRS子载波的数目相对于具有一个OFDM符号的TTI减少了一半。在这种情况下,在每个OFDM符号中可以承载更多的数据,从而提高了频谱效率。
这种形式能够支持SU-MIMO或MU-MIMO的空间复用。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多个数据层能够以FDM或CDM的方式来共享可用的交错的DMRS子载波,也就是说,通过FDM或CDM将DMRS子载波构造成不同的DMRS端口。在下面给出了通过CDM共享DMRS子载波的示例。
假定DMRS所使用的基准序列被表示为i=0,1(i对应于TTI中的OFDM符号的索引),该基准序列可以采用Zadoff-Chu序列或者经过计算机搜索得到的PAPR较小的序列,例如LTE系统(3GPP TS 36.211“physical channel and modulation”(v12.5.0))的第5.5.1部分中所定义的Zadoff-Chu序列或通过搜索得到的经过优化的序列。可以通过下列公式来表示这两个OFDM符号上的交错的DMRS序列:
在上式中,N表示所分配的PRB的数目,表示每个OFDM符号中的每个PRB中的DMRS子载波的数目。可以使用经过不同循环移位的交错的DMRS序列r(α)(n)来形成不同的DMRS端口,所述序列r(α)(n)根据下列公式产生:
可以根据表1来应用不同数据层的循环移位配置。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使用这种DMRS结构形式时,无需支持最多的4个层。为了获得更好的信道估计性能,可以通过这种DMRS结构形式来支持较少的数据层,例如最多支持2个层(在这种情况下,仅仅涉及表1中的前两行)。如果想支持更多的层数,那么可以使用上面所述的第三种形式的DMRS结构。
需要注意的是,上面的两个基准序列i=0,1(i对应于TTI中的OFDM符号的索引)可以是相同或不同的序列。
实施例4:两个OFDM符号的TTI(使用了第二种形式的DMRS结构)
在这种可选形式中,在两个OFDM符号中的第一个OFDM符号上采用与具有一个OFDM符号的TTI长度的设计相同的结构,而且只在第二个OFDM符号上承载数据。但是,应该理解的是,对于3-7个OFDM符号的TTI长度,可以将所有OFDM符号中除了带有DMRS子载波的OFDM符号之外的至少一个另外的OFDM符号所占用的资源块配置为只包含数据子载波。而且,可选地,所有的DMRS子载波都以均匀的间隔被布置在了第一个OFDM符号中。这种可选形式的优点是,因为所有的DMRS子载波都位于第一个OFDM符号中,所以可以尽快地完成信道估计。这对于减小延迟是有益的。这种可选形式的缺点是,由于结构不同,所以两个OFDM符号的PAPR是不同的(第一个OFDM符号的PAPR要高于第二个OFDM符号的PAPR)。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针对这两个OFDM符号配置特定的发射功率偏移,该功率偏移可以在系统规范中预定义或者由基站通过系统信令进行配置。
如图4所示,在这种可选形式中,两个OFDM符号的TTI中的第一个OFDM符号采用了与一个OFDM符号的TTI相同的结构,而第二个OFDM符号只承载数据。在图4中,N表示所分配的PRB的数目,表示每个OFDM符号中的每个PRB中的DMRS子载波的数目(在该示例中,第一个OFDM符号和第二个OFDM符号中的每个PRB的DMRS子载波的数目分别为4和0)。也就是说,所有的DMRS子载波都均匀地分布于第一个OFDM符号中。这种可选形式的优点是,因为所有的DMRS子载波都位于第一个OFDM符号中,所以可以尽快地完成信道估计。这对于减小延迟是有益的。这种可选形式的缺点是,由于其结构特殊,两个OFDM符号的PAPR是不同的(第一个OFDM符号的PAPR要高于第二个OFDM符号的PAPR)。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针对这两个OFDM符号配置特定的发射功率偏移。可以在系统规范中预先定义、或者可以通过信令来配置两个OFDM符号的TTI中的这两个OFDM符号的发射功率偏移。
需要注意的是,当使用这种DMRS结构时,这两个OFDM符号所使用的数据符号的DFT预编码是不同的。在第一个OFDM符号中,所使用的DFT预编码的DFT变换的点数等于所分配的总的子载波数与均匀分布的DMRS子载波数的差值;而在第二个OFDM符号中,因为所分配的所有子载波都被数据使用,所以所使用的DFT预编码的DFT变换的点数等于所分配的总的子载波数。
实施例5:两个OFDM符号的TTI(使用了第三种形式的DMRS结构)
这种可选形式是第二种形式的扩展。在这种可选形式中,两个OFDM符号都使用了与一个OFDM符号的TTI相同的DMRS结构。这种可选形式可以用于承载多个数据层,例如,可以用于承载超过2个数据层的单用户多输入多输出(SU-MIMO)或多用户MIMO(MU-MIMO)的空间复用。在这种情况下,将在所有的DMRS端口上共享的DMRS设计为:1)较低的PAPR;2)在每个数据层/每个用户上(MU-MIMO的情况)的不同OFDM符号的一致的发射功率。而且,这种DMRS结构的可选形式还可以被用于实现同一个TTI的两个OFDM符号上的跳频,从而可以获取频率分集。但是,应该理解的是,对于3-7个OFDM符号的TTI长度,可以在多于两个的OFDM符号上实现跳频。
如图5所示,两个OFDM符号都使用了与一个OFDM符号的TTI相同的DMRS结构。在图5中,N表示所分配的PRB的数目,表示每个OFDM符号中的每个PRB中的DMRS子载波的数目(在该示例中,这两个OFDM符号中的DMRS子载波的数目都等于4)。
但是,应该理解的是,对于3-7个OFDM符号的TTI长度,可以将其中的OFDM符号中的至少两个OFDM符号配置为使用相同的离散DMRS子载波结构。
在这种形式的DMRS结构中,可以定义不同的DMRS端口,用以支持多个数据层和/或跳频。下面针对不同的数据层数分别进行了描述。
1个数据层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对TTI中的每个OFDM符号使用循环移位α(例如,0)。对于TTI中的每个OFDM符号的操作与实施例1中的操作相同。
需要注意的是,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非常容易地实现跳频。例如,根据资源分配指令,用于第二个OFDM符号传输的实际的PRB相对于第一个OFDM符号所使用的PRB可以在频域上循环移位。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禁用了跳频的一个数据层而言,也可以使用第一种可选形式和第二种可选形式的DMRS结构,从而提高频谱效率。
2个数据层
在这种情况下,两个OFDM符号中的DMRS序列可以通过时域上的长度为2的复用码(cover code)或通过频域上的循环相位旋转来形成两个DMRS端口。
其中的i=0,1对应于OFDM符号的索引,k=0,1表示DMRS端口的索引。索引j表示虚部的单位。这两个OFDM符号的基准序列ri(n)可以相同或不同。i=0,1项是第k个DMRS端口的复用序列。复用序列的一个示例是w(0)=[+ 1 +1 ]和w(1)=[+ 1 - 1]。
需要注意的是,在禁用了跳频的情况下,优选地使用基于复用码的方法(用以使每个DMRS端口上的两个OFDM符号保持相同的实际信号功率);然而,在启用了跳频的情况下,优选地使用基于相位旋转的方法。
在启用跳频的情况下,根据具体的资源分配指令,第二个OFDM符号的传输所实际使用的PRB相对于第一个OFDM符号所使用的PRB可以在频域上循环移位。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禁用了跳频的情况,也可以使用第一种可选形式和第二种可选形式的DMRS结构,从而提高频谱效率。
4个数据层
在这种情况下,两个OFDM符号中的DMRS序列可以通过时域上的长度为2的复用码和公式(5)所示的频域上的循环相位旋转来形成四个DMRS端口。
在表3中示出了针对四个DMRS端口的参数配置的示例。
表3
在启用跳频的情况下,这两个OFDM符号中的DMRS序列可以根据公式(6)进行频域上的循环相位旋转,用以形成四个DMRS端口。
在表4中示出了针对这四个DMRS端口的参数配置的示例。
表4
DMRS天线端口(k) α(k)
端口0,k=0 0
端口1,k=1 π
端口2,k=2 π/2
端口3,k=3 3π/2
8个数据层
在这种情况下,两个OFDM符号中的DMRS序列可以通过时域上长度为2的复用码和公式(7)所示的频域上的循环相位旋转来形成八个DMRS端口。
在表5中示出了针对这八个DMRS端口的参数配置的示例。
表5
需要注意的是,在支持8个数据层的情况下,为了避免过多的DMRS开销和/或严重恶化信道估计,优选地不支持跳频。
但是,应该理解的是,对于3-7个OFDM符号的TTI长度,为了形成不同层的DMRS端口,可以采用上述类似的方式:1)在这些OFDM符号中的至少两个OFDM符号的对应DMRS子载波上的不同DMRS上设置相应的正交复用码;2)在这些OFDM符号中的至少一个OFDM符号的DMRS子载波上的不同DMRS上使用不同的正交序列,以形成不同层的DMRS端口;3)在这些OFDM符号中的至少两个OFDM符号中的每个OFDM符号中的不同DMRS上使用不同的正交序列、同时在至少两个OFDM符号的对应DMRS子载波上的不同DMRS上设置复用码。
图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配置上行共享信道的方法的处理过程。如图6所示,该处理过程包括步骤S601至步骤S607。
在步骤S601中,在LTE-A系统中以小于等于7个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的缩短的传输时间间隔,进行上行数据传输;这些OFDM符号中的至少一个OFDM符号占用连续的子载波,这些连续的子载波同时包含数据子载波和解调参考信号DMRS子载波。
在步骤S602中,对数据星座调制符号进行离散傅里叶变换预编码,以获取数据子载波上的数据符号。
在步骤S603中,只对数据星座调制符号进行离散傅里叶变换预编码,以获取数据子载波上的数据符号。
在步骤S604中,在至少一个包含有DMRS子载波的OFDM符号中进行DMRS子载波的频分复用、或者进行DMRS子载波上的DMRS的码分复用,以形成对应不同数据层的DMRS端口。
在步骤S605中,在至少两个OFDM符号上执行跳频,以获取频率分集。
在步骤S606中,在OFDM符号中的至少两个OFDM符号的对应DMRS子载波上的不同DMRS上设置复用码,以形成不同层的DMRS端口。
在步骤S607中,在至少两个OFDM符号中的每个OFDM符号中的不同DMRS上使用不同的正交序列,以形成对应不同层的DMRS端口。
图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配置上行共享信道的设备700的框图。设备700包括配置装置701、第一预编码装置702、第二预编码装置703、第一DMRS端口复用装置704、频率分集装置705、第二DMRS端口复用装置706、第三DMRS端口复用装置707。
配置装置701,用以在LTE-A系统中以小于等于7个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的缩短的传输时间间隔,进行上行数据传输;其中的OFDM符号中的至少一个OFDM符号占用连续的子载波,连续的子载波同时包含数据子载波和解调参考信号DMRS子载波。
第一预编码装置702,用以对数据星座调制符号进行离散傅里叶变换预编码,以获取数据子载波上的数据符号。
第二预编码装置703,用以只对数据星座调制符号进行离散傅里叶变换预编码,以获取数据子载波上的数据符号。
第一DMRS端口复用装置704,用以在至少一个包含有DMRS子载波的OFDM符号中进行DMRS子载波的频分复用、或者进行DMRS子载波上的DMRS的码分复用,以形成对应不同数据层的DMRS端口。
频率分集装置705,用以在至少两个OFDM符号上执行跳频,以获取频率分集。
第二DMRS端口复用装置706,用以在OFDM符号中的至少两个OFDM符号的对应DMRS子载波上的不同DMRS上设置复用码,以形成不同层的DMRS端口。
第三DMRS端口复用装置707,用以在至少两个OFDM符号中的每个OFDM符号中的不同DMRS上使用不同的正交序列,以形成对应不同层的DMRS端口。
PAPR的仿真结果比较
为了获取所提出的一个OFDM符号的TTI和两个OFDM符号的TTI的技术方案的PAPR统计特性,进行了仿真。在表6中给出了仿真条件。
表6
在图8和图9中给出了所仿真的PAPR的累积分布函数(CDF)曲线。更具体地,在图8示出了不使用DFT预编码、使用DFT预编码且没有DMRS(现有技术)、以及使用DFT预编码且每个OFDM符号中的每个PRB中的4个DMRS子载波以3个子载波为间隔均匀分布时的PAPR的仿真结果。在图9示出了不使用DFT预编码、使用DFT预编码且没有DMRS(现有技术)、以及使用DFT预编码且每个OFDM符号中的每个PRB中的DMRS数目等于2时的PAPR的仿真结果。
根据上述仿真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相对于未使用DFT预编码的情况,所提出的DFT预编码方案的PAPR减小了约1.0dB。
2)相对于理想DFT预编码的情况(即,没有复用DMRS的情况),所提出的DFT预编码方案的PAPR增加了约1.0dB。
虽然以一个OFDM符号的TTI和两个OFDM符号的TTI作为示例,并且结合LTE-A系统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几个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需要了解的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说明书中的示例性的实施例,将针对上述两种短TTI长度的设计应用到具有小于等于7个OFDM符号的TTI长度的其他各种情况中。因此,需要了解的是,本公开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不限于上述公开内容,而是由权利要求书的内容限定。

Claims (28)

1.一种配置上行共享信道的方法,包括:
在LTE-A系统中以小于等于7个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的缩短的传输时间间隔,进行上行数据传输;
其中所述OFDM符号中的至少一个OFDM符号占用连续的子载波,所述连续的子载波同时包含数据子载波和解调参考信号DMRS子载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包含有DMRS子载波的OFDM符号中的每一个OFDM符号上的DMRS子载波以等间隔均匀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对数据星座调制符号进行离散傅里叶变换预编码,以获取所述数据子载波上的数据符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只对数据星座调制符号进行离散傅里叶变换预编码,以获取所述数据子载波上的数据符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至少一个包含有DMRS子载波的OFDM符号中进行DMRS子载波的频分复用、或者进行DMRS子载波上的DMRS的码分复用,以形成对应不同数据层的DMRS端口。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OFDM符号中的至少一个另外的OFDM符号所占用的连续的子载波中只包含数据子载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OFDM符号中的至少两个OFDM符号占用连续的子载波,并且所述OFDM符号中的至少两个OFDM符号使用交错的离散DMRS子载波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OFDM符号中的至少两个OFDM符号占用连续的子载波,并且所述OFDM符号中的至少两个OFDM符号使用相同的离散DMRS子载波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DMRS子载波上的对应多个数据层的DMRS端口的DMRS序列采用正交序列。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多个正交序列是基准Zadoff-Chu序列,或者是在基准Zadoff-Chu序列基础上,经过不同的相位偏移所得到的序列,所述相位偏移也被称作循环移位。
11.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至少两个OFDM符号上执行跳频,以获取频率分集。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OFDM符号中的所述至少两个OFDM符号的对应DMRS子载波上的不同DMRS上设置复用码,以形成不同层的DMRS端口。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至少两个OFDM符号中的每个OFDM符号中的不同DMRS上使用不同的正交序列,以形成对应不同层的DMRS端口。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不同的正交序列是基准Zadoff-Chu序列,或者是在基准Zadoff-Chu序列基础上,经过不同的相位偏移所得到的序列,所述相位偏移也被称作循环移位。
15.一种配置上行共享信道的设备,包括:
配置装置,用以在LTE-A系统中以小于等于7个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的缩短的传输时间间隔,进行上行数据传输;
其中所述OFDM符号中的至少一个OFDM符号占用连续的子载波,所述连续的子载波同时包含数据子载波和解调参考信号DMRS子载波。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设备,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包含有DMRS子载波的OFDM符号中的每一个OFDM符号上的DMRS子载波以等间隔均匀分布。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设备,还包括:
第一预编码装置,用以对数据星座调制符号进行离散傅里叶变换预编码,以获取所述数据子载波上的数据符号。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设备,还包括:
第二预编码装置,用以只对数据星座调制符号进行离散傅里叶变换预编码,以获取所述数据子载波上的数据符号。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设备,还包括:
第一DMRS端口复用装置,用以在所述至少一个包含有DMRS子载波的OFDM符号中进行DMRS子载波的频分复用、或者进行DMRS子载波上的DMRS的码分复用,以形成对应不同数据层的DMRS端口。
20.根据权利要求15-1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中:
所述OFDM符号中的至少一个另外的OFDM符号所占用的连续的子载波中只包含数据子载波。
21.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设备,其中:
所述OFDM符号中的至少两个OFDM符号占用连续的子载波,并且所述OFDM符号中的至少两个OFDM符号使用交错的离散DMRS子载波结构。
22.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设备,其中:
所述OFDM符号中的至少两个OFDM符号占用连续的子载波,并且所述OFDM符号中的至少两个OFDM符号使用相同的离散DMRS子载波结构。
23.根据权利要求15-1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中:
所述DMRS子载波上的对应多个数据层的DMRS端口的DMRS序列采用正交序列。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设备,其中:
所述多个正交序列是基准Zadoff-Chu序列,或者是在基准Zadoff-Chu序列基础上,经过不同的相位偏移所得到的序列,所述相位偏移也被称作循环移位。
25.根据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设备,还包括:
频率分集装置,用以在所述至少两个OFDM符号上执行跳频,以获取频率分集。
26.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设备,还包括:
第二DMRS端口复用装置,用以在所述OFDM符号中的所述至少两个OFDM符号的对应DMRS子载波上的不同DMRS上设置复用码,以形成不同层的DMRS端口。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设备,还包括:
第三DMRS端口复用装置,用以在所述至少两个OFDM符号中的每个OFDM符号中的不同DMRS上使用不同的正交序列,以形成对应不同层的DMRS端口。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设备,其中:
所述不同的正交序列是基准Zadoff-Chu序列,或者是在基准Zadoff-Chu序列基础上,经过不同的相位偏移所得到的序列,所述相位偏移也被称作循环移位。
CN201610084099.7A 2016-02-05 2016-02-05 配置上行共享信道的方法和设备 Active CN1070465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84099.7A CN107046513B (zh) 2016-02-05 2016-02-05 配置上行共享信道的方法和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84099.7A CN107046513B (zh) 2016-02-05 2016-02-05 配置上行共享信道的方法和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46513A CN107046513A (zh) 2017-08-15
CN107046513B true CN107046513B (zh) 2019-11-12

Family

ID=595430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84099.7A Active CN107046513B (zh) 2016-02-05 2016-02-05 配置上行共享信道的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04651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74402B (zh) * 2017-09-08 2021-02-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发送、接收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方法及设备
US11502791B2 (en) 2018-06-15 2022-11-15 Ntt Docomo, Inc. Terminal,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system
US11082279B2 (en) * 2018-09-27 2021-08-03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Facilitation of reduction of peak to average power ratio for 5G or other next generation network
US10659270B2 (en) 2018-10-10 2020-05-19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Mapping reference signal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to avoid repetition
JP7464594B2 (ja) * 2018-11-02 2024-04-09 テレフオンアクチーボラゲット エルエム エリクソン(パブル) 復調用参照信号シーケンス生成方法および装置
US11418992B2 (en) 2018-11-02 2022-08-16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Generation of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s in advanced networks
WO2022216186A1 (en) * 2021-04-07 2022-10-1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Precoding of a mimo signal comprising frequency multiplexed payload signal part and control signal part for reducing papr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130011A8 (en) * 2006-04-28 2008-06-19 Mitsubishi Electric Res Lab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cessing reference signals in ofdm systems using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 groupings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66214C (zh) * 2005-06-09 2009-12-02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时分双工移动通信系统的通信方法
US8175021B2 (en) * 2005-11-04 2012-05-08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Method for transmission of unicast control in broadcast/multicast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s
CN102916920B (zh) * 2011-08-05 2015-04-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导频信号发送方法和设备
US9787438B2 (en) * 2012-04-27 2017-10-10 Lg Electronics Inc. TTI bundling method in wireless access systems and apparatus for same
CN104468030B (zh) * 2014-08-26 2018-06-05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130011A8 (en) * 2006-04-28 2008-06-19 Mitsubishi Electric Res Lab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cessing reference signals in ofdm systems using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 grouping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46513A (zh) 2017-08-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46513B (zh) 配置上行共享信道的方法和设备
US1006961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a reference signal sequenc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84346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an uplink reference signal sequenc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106097B (zh) 基于发送上行链路时的多码字在使用单用户mimo的系统中分配phich并生成基准信号的方法
CN102668482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harq的方法和装置
CA2786700C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a reference signal sequenc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804629B (zh) 移动终端装置、无线基站装置和通信控制方法
US8718168B2 (en) Method of transmitting uplink DM-RS multiplexed with data in uplink MIMO transmission
EP3591880B1 (en) Dmrs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KR101567078B1 (ko) 다중안테나를 이용한 데이터 전송장치 및 방법
WO2012026366A1 (ja) 送信装置、受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送信方法、受信方法、通信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および半導体チップ
AU2009225269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Pilot Allocation, Method and Pilot Pattern Thereof
CN104734831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
KR20100019948A (ko) 공간 다중화 기법을 이용한 데이터 전송방법
WO2011100533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roved control channel transmit diversity
CN101483466A (zh) 用户专有参考信号的映射方法
CN110999124B (zh) 用于dmrs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EP2494727A1 (en) Downlink control signalling for downlink mimo
CN107733613A (zh) 上行解调参考信号dmrs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6961316B (zh) LTE-A Pro中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8781197A (zh) 用于减小连接块参考信号设计中的立方度量的方法和设备
AU201120405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a reference signal sequenc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1710952B1 (ko) 상향링크 mimo 전송에서 데이터와 다중화된 상향링크 dm-rs 전송 방법
CN103120016A (zh) 下行链路mimo的低等待时间信道估计
CN102859958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射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No. 388 Jinqiao ningqiao Road,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Applicant after: Shanghai NOKIA Baer Limited by Share Ltd

Applicant after: Alcatel Optical Networks Israe

Address before: 201206 Pudong New Area Jinqiao Ning Road, Shanghai, No. 388

Applicant before: Shanghai Alcatel-Lucent Co., Ltd.

Applicant before: Alcatel Optical Networks Israe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