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38007B - 一种信息显示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息显示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38007B
CN107038007B CN201610077439.3A CN201610077439A CN107038007B CN 107038007 B CN107038007 B CN 107038007B CN 201610077439 A CN201610077439 A CN 201610077439A CN 107038007 B CN107038007 B CN 10703800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dress information
sub
terminal
address
orig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7743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038007A (zh
Inventor
李立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dvanced New Technologies Co Ltd
Advantageous New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filed Critical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07743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038007B/zh
Publication of CN1070380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380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0380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380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40/00Handling natural language data
    • G06F40/10Text processing
    • G06F40/166Editing, e.g. inserting or delet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2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 H04L67/025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for remote control or remote monitoring of applic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conom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Marketing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显示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通过终端在获取到待处理业务的原始地址信息后,将该原始地址信息进行拆分,得到若干个子地址信息,确定出各子地址信息分别对应的各地理位置范围,并对自身所处的地理位置进行监测,根据监测到的地理位置,以及各子地址信息对应地理位置范围,显示所述若干子地址信息中的部分子地址信息,隐藏其他的子地址信息。上述方法终端在显示地址信息时,并不是将完整的原始地址信息显示在终端之上,而是只显示原始地址信息中的一部分地址信息,因此,即使终端被不法份子进行远程攻击,不法份子也无法获取用户完整的地址信息,提高了用户地址信息的安全性,防止了用户地址信息被他人窃取而带来的损失。

Description

一种信息显示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息显示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人性化的服务都相继孕育而出,其中,线上线下电子商务(Online TO Offline,O2O)以及快递服务的快速发展给人们在生活上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使得用户无需主动上门,即可享受到自己所购的服务和货物,相信在不久的将来,O2O以及快递服务还将进一步的为人们的生活增资添色。
当前,用户在享受O2O以及快递服务时,常常需要将自己的一些诸如姓名、地址信息等个人信息填写在相应的订单中,而后,相应的服务人员将根据用户填写的这些个人信息,来对用户进行上门服务或运送货物,进而使得用户无需主动上门,即可享受到自己所购的服务和货物。
然而,通常情况下,用户所填写的地址信息都是完整的显示在服务人员所使用的终端上,此时,若服务人员记录用户订单的终端被黑客使用截屏等操作进行远程攻击,则可能会出现用户的地址信息被不法份子所窃取的情况,进而可能给用户带来一定的损失,因此,用户在享受O2O以及快递服务时,如何防止自己的地址信息被他人窃取将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显示的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在无法保证用户地址信息安全性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显示的方法,包括:
终端获取待处理业务的原始地址信息;
将所述原始地址信息进行拆分,得到若干个子地址信息;
确定各子地址信息分别对应的地理位置范围;
所述终端监测自身所处的地理位置;
根据监测到的地理位置,以及各子地址信息对应地理位置范围,显示所述若干子地址信息中的部分子地址信息,隐藏其他的子地址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显示的方法,包括:
服务器获取待处理业务的原始地址信息;
将所述原始地址信息进行拆分,得到若干个子地址信息;
确定各子地址信息分别对应的地理位置范围;
监测终端所处的地理位置;
根据监测到的地理位置,以及各子地址信息对应地理位置范围,向所述终端推送所述若干子地址信息中的部分子地址信息,使得所述终端在接收到所述部分子地址信息后将其进行显示。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显示的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处理业务的原始地址信息;
拆分模块,用于将所述原始地址信息进行拆分,得到若干个子地址信息;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各子地址信息分别对应的地理位置范围;
监测模块,用于所述装置监测自身所处的地理位置;
显示隐藏模块,用于根据监测到的地理位置,以及各子地址信息对应地理位置范围,显示所述若干子地址信息中的部分子地址信息,隐藏其他的子地址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显示的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处理业务的原始地址信息;
拆分模块,用于将所述原始地址信息进行拆分,得到若干个子地址信息;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各子地址信息分别对应的地理位置范围;
监测模块,用于监测终端所处的地理位置;
推送模块,用于根据监测到的地理位置,以及各子地址信息对应地理位置范围,向所述终端推送所述若干子地址信息中的部分子地址信息,使得所述终端在接收到所述部分子地址信息后将其进行显示。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显示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通过终端在获取到待处理业务的原始地址信息后,将该原始地址信息进行拆分,得到若干个子地址信息,而后,确定出各子地址信息分别对应的各地理位置范围,并对自身所处的地理位置进行监测,最终根据监测到的地理位置,以及各子地址信息对应地理位置范围,显示所述若干子地址信息中的部分子地址信息,隐藏其他的子地址信息。上述方法由于终端在显示地址信息时,并不是将完整的原始地址信息显示在终端之上,而是只显示原始地址信息中的一部分地址信息,因此,即使终端被不法份子进行远程攻击,不法份子也无法获取用户完整的地址信息,从而极大的提高了用户地址信息的安全性,有效的防止了用户地址信息被他人窃取而带来的损失。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息显示的过程;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确定各子地址信息与地理位置范围对应关系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息显示的过程;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信息显示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息显示的过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01:终端获取待处理业务的原始地址信息。
在实际应用中,用户经常会在网上来进行O2O以及快递服务,即在一些网络平台中提交O2O以及快递服务的相关订单,通常情况下,用户会在这些订单中填写一些诸如姓名、联系电话、地址信息等个人信息,而后,O2O以及快递服务的相关服务人员需要通过自己的终端来获取到这些订单,并根据这些订单中所包含的用户的地址信息,来最终完成对用户的上门服务,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需要先获取待处理业务的原始地址信息,继而根据这一原始地址信息,来指引服务人员完成对用户的上门服务,其中,待处理业务即为用户提交的订单对应的业务,而这里的终端可以是诸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
S102:将所述原始地址信息进行拆分,得到若干个子地址信息。
在现有技术中,服务人员通过终端获取到的用户的原始地址信息通常都是完整的地址信息,而倘若服务人员的终端出现被黑客远程攻击,或被一些不法份子抢夺,亦或是遭到遗失等情况,则终端所获取到的用户的原始地址信息将可能被他人获取到,进而可能因此给用户带来一定的损失。为了有效防止用户的地址信息被他人获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在获取到待处理业务的原始地址信息后,可将该原始地址信息按照一定的拆分规则来进行拆分,进而得到若干个子地址信息。
具体的,当终端获取到待处理业务的原始地址信息后,可根据预设的拆分规则,从该原始地址信息中识别出各地址特征词,进而根据这些地址特征词,来将该原始地址信息进行拆分,得到若干个子地址信息。例如,终端获取到的原始地址信息为A市B区C街D住宅区E楼4单元402,而终端预设的拆分规则可以是根据行政区划来对该原始地址信息进行拆分的,即终端可从该原始地址信息中识别出A市、B区、C街、D住宅区、E楼4单元402这几个地址特征词,进而将每个地址特征词分别作为一个子地址信息来将该原始地址信息进行拆分。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说明的拆分规则并不唯一,也可预先建立一个训练模型,并将收集的大量地址信息数据输入到该模型中进行训练,从而得到相应的拆分规则。例如,通过预先建立的训练模型发现,XX市通常是一个正确的地址特征词,则得到的拆分规则可以是当终端获取到原始地址信息后,可先在该原始地址信息中识别出“市”,并将“市”前的若干个字符以及“市”合并在一起,作为一个子地址信息进行拆分。同理,其他的地址特征词也可按照拆分出XX市的拆分方式来进行拆出,在此就不进行详细赘述。
除此之外,终端在获取到待处理业务的原始地址信息后,也可根据用户在填写原始地址信息所选择的各地址选项,来对该原始地址信息进行拆分。具体的,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方便用户能够准确、快速的填写地址信息,各网络平台通常都是在填写原始地址信息的位置设置各个地址选项,用户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相应的选择各地址选项,进而组合成用户的原始地址信息。因此,当终端获取到用户的原始地址信息后,可从该原始地址信息中识别出用户所选择的各地址选项,进而可根据用户选择的各地址选项,将每个选项所表示的地址信息作为一个子地址信息,来对该原始地址信息进行拆分。
例如,用户在填写地址信息时,在网络平台中所提供的各地址选项中分别选取了a市、b区、c街,进而组合了用户的原始地址信息a市b区c街,而后,终端在获取到该原始地址信息后,可从该原始地址信息中识别出a市、b区、c街这几个选项,进而终端可将a市、b区、c街分别看作是一个子地址信息,来对该原始地址信息进行拆分。
S103:确定各子地址信息分别对应的地理位置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提高用户地址信息的安全性,终端可将获取到的待处理业务的原始地址信息进行拆分,得到若干个子地址信息,而服务人员在对用户进行上门服务时,需要根据终端显示的子地址信息,来前往子地址信息所对应的地理位置上,进而完成对用户的上门服务。而在此之前,终端为了能够保证服务人员在进行上门服务时,可准确的根据服务人员所处的地理位置,来向服务人员显示下一步应前往的地理位置,终端需要在得到上述说明的若干个子地址信息后,根据电子地图中实际的地理位置,确定出各子地址信息所分别对应的地理位置范围,进而可通过后续步骤S104~S105,根据终端所处的地理位置(即,服务人员所处的地理位置),向服务人员显示出下一步应前往的地理位置。
具体的,当终端将原始地址信息进行拆分,得到若干个子地址信息后,可将该若干个子地址信息依次与预先保存的实际的地理位置进行匹配,其中,在实际应用中,地理位置通常并不是指一个点,而是指一个大致的地理范围,则子地址信息所对应的也应是一个地理位置范围,因此,当各子地址信息匹配到相应的各实际地理位置时,实际上相当于确定出了各子地址信息所涵盖的地理位置范围,进而在后续步骤S104~105中,当服务人员到达终端当前显示的子地址信息所对应的地理位置范围时,则终端根据预先确定出的各子地址信息分别对应的地理位置范围,将向服务人员显示出应前往的下一个地理位置所对应的子地址信息,如图2所示。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确定各子地址信息与地理位置范围对应关系的示意图。
继续沿用上例,终端在拆分出A市、B区、C街、D住宅区、E楼4单元402这几个子地址信息后,可将这几个子地址信息依次与预先保存的电子地图中的实际地理位置进行匹配,其中,终端在匹配过程中发现,A市与图2中所示的区域1相匹配,则确定出子地址信息A市所对应的地理位置范围为区域1所包含的部分;B区与图2中所示的区域2相匹配,则确定出子地址信息B区所对应的地理位置范围为区域2所包含的部分,以此类推,终端可最终确定出各子地址信息分别对应的各地理位置范围。
S104:所述终端监测自身所处的地理位置。
为了能够保证用户地址信息的安全性,防止用户的地址信息被他人进行获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服务人员在对用户进行上门服务时,终端并不是将得到的所有子地址信息一次性全部显示在终端界面上的,而是根据终端当前所处的地理位置(也即服务人员当前所处的地理位置),来向服务人员显示应前往的下一个子地址信息,使得服务人员可根据终端依次显示的子地址信息,相继前往各子地址信息所对应的地理位置,进而最终找到用户所处的位置,来对用户进行上门服务,因此,在此过程中,终端需要实时对自身的地理位置进行监测,并在后续步骤S105中,根据监测到的自身所处的地理位置,来向服务人员显示出应前往的下一个地理位置,其中,终端监测自身地理位置的方式可以是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基站定位、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WIFI)等定位方式,在此就不作进一步的限定。
S105:根据监测到的地理位置,以及各子地址信息对应地理位置范围,显示所述若干子地址信息中的部分子地址信息,隐藏其他的子地址信息。
当终端监测到自身所处的地理位置与终端当前所显示的子地址信息相符时,则可根据该地理位置,以及先前确定出的各子地址信息与各地理位置范围的对应关系,确定出服务人员应前往的下一个地理位置,也即,在终端显示界面上显示出服务人员应前往的下一个地理位置所对应的子地址信息,并隐藏其他的子地址信息。
具体的,为了能够正确的引导服务人员前往用户所处的位置,终端需要根据拆分得到的若干个子地址信息在获取到的原始地址信息中的排序,确定出由各子地址信息构成的地址序列,其中,各子地址信息在终端获取到的原始地址信息的排序可以按照行政区划的等级由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列,例如,在一个国家的范围内,最大的行政区划等级为省或直辖市、其次是该省或直辖市所包含的区、而后是该区所包含的街道,以此类推,直至最小的住宅楼门牌号。而当终端将各子地址信息进行排序后,可在在各子地址信息对应的地理位置范围中,确定包含终端自身的地理位置、且范围最小的地理位置范围,作为当前范围,此举的目的在于,在实际应用中,一个子地址信息可能处于多个地理位置范围内,例如,在上述S102所提到的示例中,C街的地理位置范围除了处于它本身的地理位置范围内以外,它还处于B区或是A市的地理位置范围内,若不将C街的地理位置范围进行缩小、精确,则终端可能并不能准确的向用户提供相应的子地址信息,进而给服务人员在向用户进行上门服务的过程中带来麻烦。
因此,终端需要在各子地址信息对应的地理位置范围中,确定出终端当前所处的最小的地理位置范围,作为当前范围,例如,当终端自身处在C街时,则终端确定出自身当前所处的地理位置范围为C街(即服务人员当前所处的地理位置范围为C街),而不是同样包含C街地理位置范围的A市或B区。
而后,终端可将确定出的当前范围所对应的子地址信息确定为此时终端正显示的子地址信息,也即,当前子地址信息,继而可根据先前确定出的各子地址信息所构成的地址序列,确定出当前子地址信息的下一个子地址信息,并将当前显示的子地址信息替换为确定出的下一个子地址信息进行显示,同时,将其他的子地址信息进行隐藏。
例如,继续沿用上例,当终端确定出自身所处的当前地理位置为C街的地理位置范围(即服务人员当前所处的地理位置范围为C街)时,可将C街的地理位置范围所对应的子地址信息C街确定为终端当前显示的子地址信息,并根据先前确定出的各子地址信息所构成的地址序列,确定出终端当前显示的子地址信息C街的下一个的子地址信息为D住宅区,进而将当前终端正显示的子地址位置C街替换为子地址信息D住宅区进行显示,同时,将其他的子地址信息进行隐藏。服务人员在看到终端所显示的子地址信息D住宅区后,可依照终端所显示的子地址信息向D住宅区前往。
通过上述方法可以看出,由于服务人员在对用户进行上门服务的过程中,终端向服务人员显示的用户的地址信息并不是一个完整的地址信息,而是只显示出了完整地址信息的一部分,因此,即使终端被不法份子进行远程攻击,不法份子也无法获取用户完整的地址信息,从而极大的提高了用户地址信息的安全性,有效的防止了用户地址信息被他人窃取而带来的损失。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一些诸如几单元、门牌号等小的地理位置可能并不能在实际的定位系统中找到,因此,终端在对几单元、门牌号等这些小的子地址信息进行匹配时,可能匹配不到相应的地理位置,从而服务人员在对用户进行上门服务时,即使终端处在这些小地理位置上(即,服务人员处在这些小地理位置上),终端可能也无法识别出当前终端自身所处的这些小地理位置(即,服务人员当前所处的这些小地理位置),进而也就无法向服务人员显示出应前往的下一个子地址信息。
为了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终端可在监测到服务人员在终端上执行了指定操作后,显示地址序列中排在当前显示的子地址信息之后的下一个子地址信息,并相应的隐藏其他的子地址信息,其中,这里提到的下一个子地址信息可以是上述提到的诸如几单元、门牌号等小子地址信息。
例如,继续沿用步骤S102中的示例,当终端监测到自身所处的位置处在D住宅区时,可根据先前确定出的各子地址信息构成的地址序列,确定出当前子地址信息D住宅区的下一个子地址信息为E楼,并将其进行显示,同时隐藏先前显示的子地址信息D住宅区。而后,当终端监测到自身所处的位置处于E楼后或E楼附近,并监测到服务人员在达到E楼或E楼附近后,对该终端执行了滑动操作后,终端可根据先前确定出的地址序列,将子地址信息E楼的下一个子地址信息4单元402进行显示,同时隐藏其他的子地址信息,当然,终端在显示子地址信息4单元402后,当监测到服务人员的反向滑动时,可再次将先前显示的子地址信息E楼进行显示,并隐藏其他的子地址信息。这样,即使终端不能识别出一些小的地理位置,服务人员也可通过诸如点击、滑动、晃动等指定操作,来将下一个子地址信息进行显示,从而保证了服务人员在对用户进行上门服务的顺利进行。
通常情况下,除了当终端出现被黑客远程攻击,或被一些不法份子抢夺,亦或是遭到遗失等情况,而使得用户的地址信息可能被他人获取到外,服务人员本身也可能获取到用户的地址信息,因为,在实际应用中,服务人员在完成对用户的上门服务后,通常需要根据用户的地址信息来计算自己的服务成本,此时,若终端显示的用户全部的地址信息后,则服务人员将获取到用户的地址信息,从而降低了用户地址信息的安全性。
为了能够尽可能的保证用户地址信息的安全性,终端当监测到服务人员完成对用户的业务处理后,可在终端显示若干个子地址信息中指定的子地址信息,并隐藏其他的子地址信息,其中,指定的子地址信息可以是上述地址序列中排在最前的子地址信息,也可以是排在最后的子地址信息,也可以是排在中间的某一子地址信息。而为了在保证用户地址信息安全性的同时,又能满足服务人员根据地址信息来计算自己服务成本的需求,终端可在监测到服务人员已完成待处理的业务后,显示能够最大限度反映出服务成本的一个指定子地址信息进行显示,并隐藏其他的子地址信息。
继续沿用上述步骤S102中的示例,终端当监测到服务人员完成所述待处理业务后,可将子地址信息D住宅区显示在终端的显示界面上,并隐藏其他的子地址信息。而后,服务人员可根据终端显示的子地址信息D住宅区大致的确定出自己的服务成本。
在图1所示的步骤S105中,终端也可将隐藏的其他子地址信息进行加密,并将加密后的子地址信息显示在终端的显示界面上,而当终端监测到当前自身已到达终端显示的未加密子地址信息所对应的地理位置(即,服务人员到达终端显示的未加密子地址信息所对应的地理位置)时,则终端可根据上述说明的地址序列,将当前显示的未加密子地址信息的下一个子加密地址信息进行解密并显示,同时将其他的子地址信息进行加密,并将加密后的子地址信息也显示在终端中。
在实际应用中,终端在向服务人员显示出各子地址信息后,服务人员在看到该子地址信息后,可能也并不清楚该如何到达该子地址信息所对应的地理位置,因此,为了保证服务人员对用户进行上门服务的顺利进行,当终端监测到用户执行了诸如点击当前显示的子地址信息的操作后,可向服务人员显示到达该子地址信息对应地理位置的行进路线,使得服务人员可根据该行进路线的指引,到达相应的指定地理位置上。
上述说明了终端根据监测自身所处的位置,来显示各子地址信息的详细过程。需要说明的是,除了可通过终端来监测自身所处的位置,并向服务人员显示子地址信息外,还可以由服务器来监测终端自身所处的位置,并向终端相继推送各子地址信息来使终端对各子地址信息进行显示,因此,下面将详细介绍服务器监测终端自身所处的位置,并根据监测到的地理位置,向终端推送各子地址信息的具体过程。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息显示的过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301:服务器获取待处理业务的原始地址信息。
在实际应用中,用户经常会在网上来进行O2O以及快递服务,即在一些网络平台中提交O2O以及快递服务的相关订单,通常情况下,用户会在这些订单中填写一些诸如姓名、联系电话、地址信息等个人信息,而服务器为了能够在后续步骤S305中向终端推送各子地址信息,需要先获取用户填写的原始地址信息,即,获取服务人员待处理业务的原始地址信息。具体的获取方式可以通过扫描用户在网络平台上所填写的地址信息,或是确定用户在网络平台上所选取的各地址选项来获取待处理业务的原始地址信息,也可通过其他的方式来对原始地址信息进行获取,在此不作具体的限定。
S302:将所述原始地址信息进行拆分,得到若干个子地址信息。
为了能够保证用户原始地址信息的安全性,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服务器在向服务人员所使用的终端推送地址信息时,需要将获取到的原始地址信息进行拆分,得到若干个子地址信息,进而在后续步骤S305中,服务器将向终端推送各子地址信息,其中,具体的拆分过程与上述图1所示的步骤S102相同,在此就不进行详细赘述。由于服务器向终端推送的地址信息并不是完整的原始地址信息,而只是将原始地址信息的一部分推送给终端,因此,极大的提高了用户地址信息的安全性。
S303:确定各子地址信息分别对应的地理位置范围。
为了保证服务器向终端推送各子地址信息的准确性,服务器在向终端推送各子地址信息之前,需要在得到上述说明的若干个子地址信息后,根据电子地图中实际的地理位置,确定出各子地址信息所分别对应的地理位置范围,进而通过后续步骤S304~S305,根据监测到的终端所处的地理位置(即,监测到的服务人员所处的地理位置),向该终端推送服务人员下一步应前往的地理位置所对应的子地址信息,其中,具体的确定过程与上述图1所示的步骤S103相同,在此就不进行详细赘述。
S304:监测终端所处的地理位置。
为了能够保证用户地址信息的安全性,防止用户的地址信息被他人进行获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服务器在向服务人员所持的终端推送地址信息时,并不是将所有的子地址信息一次性全部推送给该终端的,而是根据监测到的终端当前所处的地理位置(即,监测到的服务人员当前所处的地理位置),来向终端推送服务人员应前往的下一个地理位置所对应的子地址信息。因此,服务器需要实时来监测服务人员所持终端所处的地理位置(即,实时监测服务人员所处的地理位置),并在后续步骤S305中,根据监测到的终端所处的地理位置,来向终端推送服务人员应前往的下一个地理位置所对应的子地址信息,其中,具体的监测方式与上述图1所示的步骤S104相同,在此就不进行详细赘述。
S305:根据监测到的地理位置,以及各子地址信息对应地理位置范围,向所述终端推送所述若干子地址信息中的部分子地址信息,使得所述终端在接收到所述部分子地址信息后将其进行显示。
当服务器监测到终端所处的地理位置与终端当前所显示的子地址信息相符时,则可根据该地理位置,以及先前确定出的各子地址信息与各地理位置范围的对应关系,确定出服务人员应前往的下一个地理位置,即,确定出应向终端推送的与该下一个地理位置对应的子地址信息,其中,具体的推送过程与上述图1所示的步骤S105大致相同,即,服务器根据所述若干个子地址信息在获取到的原始地址信息中的排序,确定由若干个子地址信息构成的地址序列,在各子地址信息对应的地理位置范围中,确定出包含有服务器监测到的终端当前所处的地理位置、且范围最小的地理位置范围,作为当前范围,将当前范围对应的子地址信息确定为当前子地址信息,在该地址序列中,确定出终端当前显示的子地址信息的下一个子地址信息,并将该下一个子地址信息推送给该终端。
当服务器监测到服务人员到达用户所处的位置后,将不再向终端推送地址信息,而为了能够有效的保证用户地址信息的安全,服务人员可通过对所持有的终端执行一个相应的操作,来将服务器推送过来的部分子地址信息进行隐藏,而只显示指定的子地址信息。
通过上述方法可以看出,由于服务器并不是将一个完整的地址信息推送给服务人员所持有的终端,而是根据监测到的终端所处的地理位置,将先前拆分得到的各子地址信息逐步推送给终端,这样,服务人员在对用户进行上门服务过程中,服务器向终端推送的子地址信息以及这些子地址信息所组成的地址信息都不是完整的原始地址信息,因此,可有效防止不法份子对用户地址信息进行窃取,从而提高了用户地址信息的安全性。
以上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两种信息显示的方法,基于同样的思路,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两种信息显示的装置,如图4、图5所示。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包括:
获取模块401,用于获取待处理业务的原始地址信息;
拆分模块402,用于将所述原始地址信息进行拆分,得到若干个子地址信息;
确定模块403,用于确定各子地址信息分别对应的地理位置范围;
监测模块404,用于所述装置监测自身所处的地理位置;
显示隐藏模块405,用于根据监测到的地理位置,以及各子地址信息对应地理位置范围,显示所述若干子地址信息中的部分子地址信息,隐藏其他的子地址信息。
所述显示隐藏模块405具体用于,根据所述若干个子地址信息在所述原始地址信息中的排序,确定由所述若干个子地址信息构成的地址序列;在各子地址信息对应的地理位置范围中,确定包含所述装置自身的地理位置、且范围最小的地理位置范围,作为当前范围;将当前范围对应的子地址信息确定为当前子地址信息;在所述地址序列中,确定所述当前子地址信息的下一个子地址信息;显示所述下一个子地址信息,隐藏其他的子地址信息。
所述若干个子地址信息在所述原始地址信息中的排序包括:所述若干个子地址信息按行政区划等级由大到小的排序。
所述显示隐藏模块405还用于,所述装置在监测到所述用户执行了指定操作时,显示所述地址序列中排在当前显示的子地址信息之后的下一个子地址信息,隐藏其他的子地址信息。
所述显示隐藏模块405还用于,当监测到已完成所述待处理业务后,显示所述若干个子地址信息中指定的子地址信息,隐藏其他的子地址信息。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信息显示的装置结构示意图,具体包括:
获取模块501,用于获取待处理业务的原始地址信息;
拆分模块502,用于将所述原始地址信息进行拆分,得到若干个子地址信息;
确定模块503,用于确定各子地址信息分别对应的地理位置范围;
监测模块504,用于监测终端所处的地理位置;
推送模块505,用于根据监测到的地理位置,以及各子地址信息对应地理位置范围,向所述终端推送所述若干子地址信息中的部分子地址信息,使得所述终端在接收到所述部分子地址信息后将其进行显示。
所述推送模块505具体用于,根据所述若干个子地址信息在所述原始地址信息中的排序,确定由所述若干个子地址信息构成的地址序列;在各子地址信息对应的地理位置范围中,确定包含所述终端当前所处的地理位置、且范围最小的地理位置范围,作为当前范围;将当前范围对应的子地址信息确定为当前子地址信息;在所述地址序列中,确定所述当前子地址信息的下一个子地址信息;将所述下一个子地址信息推送给所述终端。
所述若干个子地址信息在所述原始地址信息中的排序包括:所述若干个子地址信息按行政区划等级由大到小的排序。
所述推送模块505还用于,当监测到用户在所述终端执行了指定操作时,则向所述终端推送所述地址序列中排在所述终端当前显示的子地址信息之后的下一个子地址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显示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通过终端在获取到待处理业务的原始地址信息后,将该原始地址信息进行拆分,得到若干个子地址信息,而后,确定出各子地址信息分别对应的各地理位置范围,并对自身所处的地理位置进行监测,最终根据监测到的地理位置,以及各子地址信息对应地理位置范围,显示所述若干子地址信息中的部分子地址信息,隐藏其他的子地址信息。上述方法由于终端在显示地址信息时,并不是将完整的原始地址信息显示在终端之上,而是只显示原始地址信息中的一部分地址信息,因此,即使终端被不法份子进行远程攻击,不法份子也无法获取用户完整的地址信息,从而极大的提高了用户地址信息的安全性,有效的防止了用户地址信息被他人窃取而带来的损失。
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计算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
内存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内存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8)

1.一种信息显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获取待处理业务的原始地址信息;
将所述原始地址信息进行拆分,得到若干个子地址信息;
确定各子地址信息分别对应的地理位置范围;
所述终端监测自身所处的地理位置;
根据监测到的地理位置,以及各子地址信息对应地理位置范围,显示所述若干子地址信息中的部分子地址信息,隐藏其他的子地址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监测到的地理位置,以及各子地址信息对应地理位置范围,显示所述若干子地址信息中的部分子地址信息,隐藏其他的子地址信息,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若干个子地址信息在所述原始地址信息中的排序,确定由所述若干个子地址信息构成的地址序列;
在各子地址信息对应的地理位置范围中,确定包含所述终端自身的地理位置、且范围最小的地理位置范围,作为当前范围;
将当前范围对应的子地址信息确定为当前子地址信息;
在所述地址序列中,确定所述当前子地址信息的下一个子地址信息;
显示所述下一个子地址信息,隐藏其他的子地址信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个子地址信息在所述原始地址信息中的排序包括:所述若干个子地址信息按行政区划等级由大到小的排序。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在监测到用户执行了指定操作时,显示所述地址序列中排在当前显示的子地址信息之后的下一个子地址信息,隐藏其他的子地址信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监测到已完成所述待处理业务后,显示所述若干个子地址信息中指定的子地址信息,隐藏其他的子地址信息。
6.一种信息显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服务器获取待处理业务的原始地址信息;
将所述原始地址信息进行拆分,得到若干个子地址信息;
确定各子地址信息分别对应的地理位置范围;
监测终端所处的地理位置;
根据监测到的地理位置,以及各子地址信息对应地理位置范围,向所述终端推送所述若干子地址信息中的部分子地址信息,使得所述终端在接收到所述部分子地址信息后将其进行显示。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监测到的地理位置,以及各子地址信息对应地理位置范围,向所述终端推送所述若干子地址信息中的部分子地址信息,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若干个子地址信息在所述原始地址信息中的排序,确定由所述若干个子地址信息构成的地址序列;
在各子地址信息对应的地理位置范围中,确定包含所述终端当前所处的地理位置、且范围最小的地理位置范围,作为当前范围;
将当前范围对应的子地址信息确定为当前子地址信息;
在所述地址序列中,确定所述当前子地址信息的下一个子地址信息;
将所述下一个子地址信息推送给所述终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个子地址信息在所述原始地址信息中的排序包括:所述若干个子地址信息按行政区划等级由大到小的排序。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监测到用户在所述终端执行了指定操作时,则向所述终端推送所述地址序列中排在所述终端当前显示的子地址信息之后的下一个子地址信息。
10.一种信息显示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处理业务的原始地址信息;
拆分模块,用于将所述原始地址信息进行拆分,得到若干个子地址信息;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各子地址信息分别对应的地理位置范围;
监测模块,用于所述装置监测自身所处的地理位置;
显示隐藏模块,用于根据监测到的地理位置,以及各子地址信息对应地理位置范围,显示所述若干子地址信息中的部分子地址信息,隐藏其他的子地址信息。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隐藏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若干个子地址信息在所述原始地址信息中的排序,确定由所述若干个子地址信息构成的地址序列;在各子地址信息对应的地理位置范围中,确定包含所述装置自身的地理位置、且范围最小的地理位置范围,作为当前范围;将当前范围对应的子地址信息确定为当前子地址信息;在所述地址序列中,确定所述当前子地址信息的下一个子地址信息;显示所述下一个子地址信息,隐藏其他的子地址信息。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个子地址信息在所述原始地址信息中的排序包括:所述若干个子地址信息按行政区划等级由大到小的排序。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隐藏模块还用于,所述装置在监测到用户执行了指定操作时,显示所述地址序列中排在当前显示的子地址信息之后的下一个子地址信息,隐藏其他的子地址信息。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隐藏模块还用于,当监测到已完成所述待处理业务后,显示所述若干个子地址信息中指定的子地址信息,隐藏其他的子地址信息。
15.一种信息显示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处理业务的原始地址信息;
拆分模块,用于将所述原始地址信息进行拆分,得到若干个子地址信息;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各子地址信息分别对应的地理位置范围;
监测模块,用于监测终端所处的地理位置;
推送模块,用于根据监测到的地理位置,以及各子地址信息对应地理位置范围,向所述终端推送所述若干子地址信息中的部分子地址信息,使得所述终端在接收到所述部分子地址信息后将其进行显示。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送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若干个子地址信息在所述原始地址信息中的排序,确定由所述若干个子地址信息构成的地址序列;在各子地址信息对应的地理位置范围中,确定包含所述终端当前所处的地理位置、且范围最小的地理位置范围,作为当前范围;将当前范围对应的子地址信息确定为当前子地址信息;在所述地址序列中,确定所述当前子地址信息的下一个子地址信息;将所述下一个子地址信息推送给所述终端。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个子地址信息在所述原始地址信息中的排序包括:所述若干个子地址信息按行政区划等级由大到小的排序。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送模块还用于,当监测到用户在所述终端执行了指定操作时,则向所述终端推送所述地址序列中排在所述终端当前显示的子地址信息之后的下一个子地址信息。
CN201610077439.3A 2016-02-03 2016-02-03 一种信息显示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70380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77439.3A CN107038007B (zh) 2016-02-03 2016-02-03 一种信息显示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77439.3A CN107038007B (zh) 2016-02-03 2016-02-03 一种信息显示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38007A CN107038007A (zh) 2017-08-11
CN107038007B true CN107038007B (zh) 2020-03-27

Family

ID=595324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77439.3A Active CN107038007B (zh) 2016-02-03 2016-02-03 一种信息显示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03800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44148A (zh) * 2017-09-21 2019-03-2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信息的显示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217391A (ja) * 2007-03-05 2008-09-18 Fujitsu Ltd 配送伝票管理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及び装置
JP2010140217A (ja) * 2008-12-11 2010-06-24 Taiheiyo Printing Co Ltd 匿名配送システム、配送経路内端末、及びプログラム
CN202362832U (zh) * 2011-12-16 2012-08-01 东月创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物流控管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07682A (ja) * 2000-06-21 2002-01-11 Nissan Motor Co Ltd 顧客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顧客管理方法
US20120246090A1 (en) * 2011-03-21 2012-09-27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Courier Management
CN104620255B (zh) * 2012-08-30 2017-09-22 亚马逊科技公司 使用地理位置进行的输送
CN103475700A (zh) * 2013-08-28 2013-12-25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获取地址信息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5023126A (zh) * 2014-04-28 2015-11-04 杨超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物流快速收发配送的方法及其系统
US9336506B2 (en) * 2014-05-02 2016-05-10 Google Inc. Machine-readable delivery platform for automated package delivery
CN105227524B (zh) * 2014-06-12 2018-10-12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保密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4484790A (zh) * 2014-12-26 2015-04-01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一种物流业务的地址匹配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217391A (ja) * 2007-03-05 2008-09-18 Fujitsu Ltd 配送伝票管理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及び装置
JP2010140217A (ja) * 2008-12-11 2010-06-24 Taiheiyo Printing Co Ltd 匿名配送システム、配送経路内端末、及びプログラム
CN202362832U (zh) * 2011-12-16 2012-08-01 东月创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物流控管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38007A (zh) 2017-08-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97555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playing point of interest
CN104573042B (zh) Poi信息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EP3525410A1 (en) Account login method, apparatus, and server
CN109903065B (zh) 一种确定候选点的候选分值的方法和装置
US1038074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to-be-superimposed area of image, superimposing image and presenting picture
CN109084795B (zh) 基于地图服务的搜索服务设施的方法及装置
US20160034968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rmining target user, and network server
CN107172209B (zh) 信息推送方法和装置
WO2016171860A1 (en) Computeriz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a location-based search
CN106878355A (zh) 一种信息推荐方法和装置
US20160323159A1 (en) Determining Semantic Place Names from Location Reports
WO201713649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dentifying a target geographic area
CN107038007B (zh) 一种信息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07067295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US10944858B2 (en) Display of property restrictions via wireless device
US10015631B2 (en) Method for providing a mobile location based information service
CN106793016B (zh) 一种无线保真Wi-Fi连接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8351973A (zh) 控制图像处理设备的方法
Lin et al. An implementation of augmented reality and location awareness services in mobile devices
CN112084429A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507242A (zh) 一种服务意图识别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8009442B (zh) 创建o2o信息存储单元的方法、o2o信息存取方法及装置
EP3021082A1 (en) Method, server, terminal, system, and storage medium for displaying multiuser map
CN114205748B (zh) 网络配置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353056A (zh) 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241508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927

Address after: Cayman Enterprise Centre, 27 Hospital Road, George Town, Grand Cayman Islands

Patentee after: Innovative advanced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Cayman Enterprise Centre, 27 Hospital Road, George Town, Grand Cayman Islands

Patentee before: Advanced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Ltd.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927

Address after: Cayman Enterprise Centre, 27 Hospital Road, George Town, Grand Cayman Islands

Patentee after: Advanced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A four-storey 847 mailbox in Grand Cayman Capital Building, British Cayman Islands

Patentee before: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