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24759B - 摄像镜头 - Google Patents
摄像镜头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024759B CN107024759B CN201710442573.3A CN201710442573A CN107024759B CN 107024759 B CN107024759 B CN 107024759B CN 201710442573 A CN201710442573 A CN 201710442573A CN 107024759 B CN107024759 B CN 10702475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ens
- imaging
- image
- satisfy
- focal lengt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02B13/002—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 G02B13/004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having five or more lense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6—Panoramic objectives; So-called "sky lenses" including panoramic objectives having reflecting surface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18—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with lenses having one or more non-spherical faces, e.g. for reducing geometrical aberra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摄像镜头,该摄像镜头具有总有效焦距f并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以及第五透镜。第一透镜具有负光焦度,其像侧面为凹面;第二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其像侧面为凸面;第三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其像侧面为凸面;第四透镜具有负光焦度,其像侧面为凹面;以及第五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其中,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3与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f5满足1<f3/f5<1.9;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6与摄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满足‑2.5<R6/f<‑1.6。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摄像镜头,更具体地,本申请涉及一种包括五片透镜的摄像镜头。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便携式电子产品逐步兴起,特别是具有摄像功能的便携式电子产品得到人们更多的青睐。近年来,使用CCD或CMOS作为感光元件的摄像镜头在各领域都有广泛应用,不仅可以用于获得图像,还可用于进行空间定位。在空间定位应用中,通常希望镜头具有较大的视场角,以捕获较大范围的图像信息,从而可对较为广阔的空间进行定位。这就要求进行空间定的摄像镜头需要具有大视场角。而大视场下会产生负畸变,直接影响了空间定位的精度。但是,常规的摄像镜头均没有对f-θ畸变进行较为严格的校正,进而无法获得较高精度的空间定位。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可适用于便携式电子产品的、可至少解决或部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至少一个缺点的摄像镜头。
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这样一种摄像镜头,该摄像镜头具有总有效焦距f并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以及第五透镜。第一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其像侧面可为凹面;第二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其像侧面可为凸面;第三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其像侧面可为凸面;第四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其像侧面可为凹面;以及第五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其中,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3与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f5可满足1<f3/f5<1.9;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6与摄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可满足-2.5<R6/f<-1.6。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摄像镜头的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与总有效焦距f可满足ImgH/f≥1。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与第四透镜的有效焦距f4可满足0.65<f1/f4<1.2。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四透镜的有效焦距f4与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f5可满足f4/f5<-0.8。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2与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8可满足0.6<R2/R8<1.2。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12与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23可满足0.9<T12/T23<2.1。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半径DT11与摄像镜头的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可满足1.3<DT11/ImgH<1.8。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五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8与第五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9可满足0.75<R8/R9<1.5。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2与第五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5可满足0.8<CT2/CT5<1.5。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摄像镜头还包括一光圈,光圈至摄像镜头的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SL与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摄像镜头的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TTL可满足0.3<SL/TTL<0.7。
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这样一种摄像镜头,其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以及至少一个后续透镜。第一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其像侧面可为凹面;第二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其像侧面可为凸面;第三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其像侧面可为凸面;其中,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12与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23可满足0.9<T12/T23<2.1。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6与摄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可满足-2.5<R6/f<-1.6。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至少一个后续透镜可包括位于第三透镜与像侧之间的第四透镜,该第四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其有效焦距f4与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可满足0.65<f1/f4<1.2。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四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2与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8可满足0.6<R2/R8<1.2。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至少一个后续透镜还可包括位于第四透镜与像侧之间的第五透镜,第五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3与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f5可满足1<f3/f5<1.9。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五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第四透镜的有效焦距f4与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f5可满足f4/f5<-0.8。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五透镜的物侧面可为凸面,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8与第五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9可满足0.75<R8/R9<1.5。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2与第五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5可满足0.8<CT2/CT5<1.5。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摄像镜头还包括一光圈,光圈至摄像镜头的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SL与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摄像镜头的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TTL可满足0.3<SL/TTL<0.7。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摄像镜头的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与摄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可满足ImgH/f≥1。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半径DT11与摄像镜头的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可满足1.3<DT11/ImgH<1.8。
本申请可例如采用了多片(例如,五片)透镜,通过合理分配摄像镜头中各透镜的光焦度、面型,各透镜的中心厚度以及各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使得该摄像镜头在实现广角化的同时,能够有效地校正镜头的f-θ畸变、缩短镜头的光学总长度并提升镜头的成像质量。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通过以下非限制性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他特征、目的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的摄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A至图2D分别示出了实施例1的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倍率色差曲线以及相对照度曲线;
图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2的摄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A至图4D分别示出了实施例2的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倍率色差曲线以及相对照度曲线;
图5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3的摄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6A至图6D分别示出了实施例3的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倍率色差曲线以及相对照度曲线;
图7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4的摄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8A至图8D分别示出了实施例4的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倍率色差曲线以及相对照度曲线;
图9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5的摄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0A至图10D分别示出了实施例5的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倍率色差曲线以及相对照度曲线;
图1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6的摄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2A至图12D分别示出了实施例6的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倍率色差曲线以及相对照度曲线;
图1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7的摄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4A至图14D分别示出了实施例7的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倍率色差曲线以及相对照度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将参考附图对本申请的各个方面做出更详细的说明。应理解,这些详细说明只是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描述,而非以任何方式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在说明书全文中,相同的附图标号指代相同的元件。表述“和/或”包括相关联的所列项目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和全部组合。
应注意,在本说明书中,第一、第二、第三等的表述仅用于将一个特征与另一个特征区分开来,而不表示对特征的任何限制。因此,在不背离本申请的教导的情况下,下文中讨论的第一透镜也可被称作第二透镜或第三透镜。
在附图中,为了便于说明,已稍微夸大了透镜的厚度、尺寸和形状。具体来讲,附图中所示的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通过示例的方式示出。即,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不限于附图中示出的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附图仅为示例而并非严格按比例绘制。
在本文中,近轴区域是指光轴附近的区域。若透镜表面为凸面且未界定该凸面位置时,则表示该透镜表面至少于近轴区域为凸面;若透镜表面为凹面且未界定该凹面位置时,则表示该透镜表面至少于近轴区域为凹面。每个透镜中最靠近物体的表面称为物侧面,每个透镜中最靠近成像面的表面称为像侧面。
还应理解的是,用语“包括”、“包括有”、“具有”、“包含”和/或“包含有”,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时表示存在所陈述的特征、元件和/或部件,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有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此外,当诸如“...中的至少一个”的表述出现在所列特征的列表之后时,修饰整个所列特征,而不是修饰列表中的单独元件。此外,当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时,使用“可”表示“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并且,用语“示例性的”旨在指代示例或举例说明。
除非另外限定,否则本文中使用的所有用语(包括技术用语和科学用语)均具有与本申请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通常理解相同的含义。还应理解的是,用语(例如在常用词典中定义的用语)应被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技术的上下文中的含义一致的含义,并且将不被以理想化或过度正式意义解释,除非本文中明确如此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以下对本申请的特征、原理和其他方面进行详细描述。
根据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摄像镜头包括例如五个具有光焦度的透镜,即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这五个透镜沿着光轴从物侧至像侧依序排列。
第一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其像侧面可为凹面;第二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其像侧面可为凸面;第三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其像侧面可为凸面;第四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其像侧面可为凹面;以及第五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
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3与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f5之间可满足1<f3/f5<1.9,更具体地,f3和f5进一步可满足1.09≤f3/f5≤1.81。
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6与摄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之间可满足-2.5<R6/f<-1.6,更具体地,R6和f进一步可满足-2.10≤R6/f≤-1.64。
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与第四透镜的有效焦距f4之间可满足0.65<f1/f4<1.2,更具体地,f1和f4进一步可满足0.68≤f1/f4≤1.07。通过对第一透镜和第四透镜的光焦度的合理分配,可以有效地避免光焦度的过度集中,同时还有利于平衡各透镜的公差敏感度。
第五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第四透镜的有效焦距f4与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f5之间可满足f4/f5<-0.8,更具体地,f4和f5进一步可满足-1.28≤f4/f5≤-0.87。通过合理分配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的光焦度,有利于减小系统的初级色差和二级光谱色差。
第五透镜的物侧面可为凸面。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8与第五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9之间可满足0.75<R8/R9<1.5,更具体地,R8和R9进一步可满足0.79≤R8/R9≤1.44。合理配置第四透镜像侧面和第五透镜物侧面曲率半径,有利于校正光学系统的色差,同时压制第五透镜的入射角,降低第五透镜制造误差敏感性。
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2与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8之间可满足0.6<R2/R8<1.2,更具体地,R2和R8进一步可满足0.62≤R2/R8≤1.02。合理配置第一透镜像侧面和第四透镜像侧面的曲率半径,可以避免光焦度的过度集中或光路陡变,同时还有利于平衡第一透镜和第四透镜的公差敏感性。
第二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2与第五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5之间可满足0.8<CT2/CT5<1.5,更具体地,CT2和CT5进一步可满足0.81≤CT2/CT5≤1.42,以调节离轴光路分布,避免光线陡变。
摄像镜头的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与摄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之间可满足ImgH/f≥1,更具体地,ImgH和f进一步可满足1.04≤ImgH/f≤1.38,以能够在电子感光元件捕获较大的物侧空间成像,光流定位更大的空间范围。
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半径DT11与摄像镜头的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之间可满足1.3<DT11/ImgH<1.8,更具体地,DT11和ImgH进一步可满足1.34≤DT11/ImgH≤1.72。当满足1.3<DT11/ImgH<1.8时,有利于调整各视场入射角度,减小第一透镜的光线入射角,同时平衡系统的光学总长度TTL(即,从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摄像镜头的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
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12与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23之间可满足0.9<T12/T23<2.1,更具体地,T12和T23进一步可满足0.94≤T12/T23≤2.06。合理布置T12和T23可实现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的紧凑布局,从而有助于缩短成像系统的光学总长度TTL。保证镜头的小型化,从而使得该摄像镜头可适用于便携式电子产品。
另外,该摄像镜头还可根据需要设置有一光圈,以减少杂散光,提升镜头的成像质量。光圈至摄像镜头的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SL与摄像镜头的光学总长度TTL之间可满足0.3<SL/TTL<0.7,更具体地,SL和TTL进一步可满足0.50≤SL/TTL≤0.65。通过将SL和TTL的比值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有利于校正离轴像差,减少离轴杂光进入画面,从而提升成像系统的成像品质。
根据本申请上述实施方式的摄像镜头可采用例如五片透镜,通过合理分配各透镜的光焦度、面型,各透镜的中心厚度以及各透镜之间的轴上间距等,以增加光学系统的视场角、控制系统的f-θ畸变、减小系统的初级色差和二级光谱色差,从而提升镜头的成像品质;抑制例如第五透镜表面的入射角,实现较为均匀的像面照度,同时降低加工制造误差敏感性,使得摄像镜头更有利于生产加工。另外,由于上述实施方式的摄像镜头具有对f-θ畸变较为严格的校正,从而使得该摄像镜头具有较好的定位精度。
在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各透镜的镜面中的至少一个为非球面镜面。非球面透镜的特点是:从透镜中心到周边曲率是连续变化的。与从透镜中心到周边有恒定曲率的球面透镜不同,非球面透镜具有更佳的曲率半径特性,具有改善歪曲像差及改善像散像差的优点。采用非球面透镜后,能够尽可能地消除在成像的时候出现的像差,从而提高镜头的成像品质。
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未背离本申请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情况下,可改变构成镜头的透镜数量,来获得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各个结果和优点。例如,虽然在实施方式中以五个透镜为例进行了描述,但是该摄像镜头不限于包括五个透镜。如果需要,该摄像镜头还可包括其它数量的透镜。
下面参照附图进一步描述可适用于上述实施方式的摄像镜头的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以下参照图1至图2D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的摄像镜头。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的摄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摄像镜头沿着光轴从物侧至成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和成像面S13。
第一透镜L1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为凸面,像侧面S2为凹面,并且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和像侧面S2均为非球面;第二透镜L2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3为凹面,像侧面S4为凸面,并且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S3和像侧面S4均为非球面;第三透镜L3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5为凸面,像侧面S6为凸面,并且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S5和像侧面S6均为非球面;第四透镜L4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7为凸面,像侧面S8为凹面,并且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7和像侧面S8均为非球面;以及第五透镜L5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9为凸面,像侧面S10为凸面,并且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S9和像侧面S10均为非球面。
可选地,摄像镜头还可包括具有物侧面S11和像侧面S12的滤光片L6。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2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3上。
在本实施例的摄像镜头中,还可在例如第二透镜L2与第三透镜L3之间设置用于限制光束的光圈STO,以提升摄像镜头的成像质量。
表1示出了实施例1的摄像镜头的各透镜的表面类型、曲率半径、厚度、材料及圆锥系数,其中,曲率半径和厚度的单位均为毫米(mm)。
表1
由表1可知,第一透镜L1的像侧面S2的曲率半径R2与第四透镜L4的像侧面S8的曲率半径R8之间满足R2/R8=0.87;第一透镜L1和第二透镜L2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12与第二透镜L2和第三透镜L3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23之间满足T12/T23=2.06;第四透镜L4的像侧面S8的曲率半径R8与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S9的曲率半径R9之间满足R8/R9=0.79;第二透镜L2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2与第五透镜L5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5之间满足CT2/CT5=1.42;光圈STO至成像面S13在光轴上的距离SL与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至成像面S13在光轴上的距离TTL之间满足SL/TTL=0.62。
本实施例采用了五片透镜作为示例,通过合理分配各透镜的焦距、各透镜的面型、各透镜的中心厚度以及各透镜之间的间隔距离,在保证镜头小型化的同时,降低镜头的f-θ畸变、提升镜头的成像质量和定位精度并实现广角特性。在本实施例中,各非球面面型x由以下公式限定:
其中,x为非球面沿光轴方向在高度为h的位置时,距非球面顶点的距离矢高;c为非球面的近轴曲率,c=1/R(即,近轴曲率c为上表1中曲率半径R的倒数);k为圆锥系数(在上表1中已给出);Ai是非球面第i-th阶的修正系数。下表2给出了可用于实施例1中各非球面镜面S1-S10的高次项系数A4、A6、A8、A10、A12、A14和A16。
面号 | A4 | A6 | A8 | A10 | A12 | A14 | A16 |
S1 | 2.0269E-03 | -6.9376E-04 | 1.0007E-04 | -8.5943E-06 | 4.5829E-07 | -1.3795E-08 | 1.7836E-10 |
S2 | 5.1206E-03 | 6.3727E-03 | -6.3908E-03 | 4.0173E-03 | -1.4088E-03 | 2.6559E-04 | -2.1434E-05 |
S3 | -1.1490E-02 | -2.4251E-03 | 1.1760E-03 | -9.3022E-04 | 3.4018E-04 | -3.8355E-05 | 0.0000E+00 |
S4 | 0.0000E+00 | -1.5389E-03 | -1.1942E-03 | 1.7597E-03 | -1.0557E-03 | 3.6126E-04 | -4.6099E-05 |
S5 | 3.7205E-03 | -5.6252E-03 | 3.5942E-03 | -1.2565E-03 | 2.0249E-04 | -1.0197E-05 | 0.0000E+00 |
S6 | -6.2114E-02 | 3.2010E-02 | -1.2287E-02 | 3.2742E-03 | -5.2893E-04 | 4.0444E-05 | 0.0000E+00 |
S7 | -8.6548E-02 | 4.6632E-02 | -1.9833E-02 | 5.0922E-03 | -6.7854E-04 | 3.6558E-05 | 0.0000E+00 |
S8 | -4.1351E-02 | 4.3993E-02 | -2.1543E-02 | 5.5795E-03 | -7.0525E-04 | 2.6204E-05 | 1.3520E-06 |
S9 | -3.4801E-02 | 3.3945E-02 | -1.4036E-02 | 2.8773E-03 | -2.2446E-04 | -1.0823E-05 | 1.9385E-06 |
S10 | -6.3880E-03 | 6.7720E-04 | 2.8745E-04 | -1.1201E-04 | 1.8277E-05 | -1.2509E-06 | 0.0000E+00 |
表2
以下所示出的表3给出实施例1的摄像镜头中各透镜的有效焦距f1至f5、摄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摄像镜头的光学总长度TTL(即,从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至成像面S13在光轴上的距离)、成像面S13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以及摄像镜头的最大半视场角HFOV。
参数 | f1(mm) | f2(mm) | f3(mm) | f4(mm) | f5(mm) | f(mm) |
数值 | -3.89 | 10.22 | 5.63 | -3.64 | 3.41 | 2.91 |
参数 | TTL(mm) | ImgH(mm) | HFOV(°) | |||
数值 | 14.45 | 3.03 | 63.59 |
表3
根据表3可得,第三透镜L3的有效焦距f3与第五透镜L5的有效焦距f5之间满足f3/f5=1.65;第一透镜L1的有效焦距f1与第四透镜L4的有效焦距f4之间满足f1/f4=1.07;第四透镜L4的有效焦距f4与第五透镜L5的有效焦距f5之间满足f4/f5=-1.07;成像面S13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与摄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之间满足ImgH/f=1.04。结合表1和表3可得,第三透镜L3的像侧面S6的曲率半径R6与摄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之间满足R6/f=-2.10。
另外,在实施例1中,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的有效半径DT11与成像面S13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之间满足DT11/ImgH=1.70。
图2A示出了实施例1的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光学系统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2B示出了实施例1的摄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2C示出了实施例1的摄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摄像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的像高的偏差。图2D示出了实施例1的摄像镜头的相对照度曲线,其表示成像面上不同像高所对应的相对照度。根据图2A至图2D可知,实施例1所给出的摄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实施例2
以下参照图3至图4D描述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2的摄像镜头。在本实施例及以下实施例中,为简洁起见,将省略部分与实施例1相似的描述。图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2的摄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3所示,摄像镜头沿着光轴从物侧至成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和成像面S13。
第一透镜L1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为凹面,像侧面S2为凹面,并且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和像侧面S2均为非球面;第二透镜L2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3为凸面,像侧面S4为凸面,并且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S3和像侧面S4均为非球面;第三透镜L3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5为凸面,像侧面S6为凸面,并且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S5和像侧面S6均为非球面;第四透镜L4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7为凸面,像侧面S8为凹面,并且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7和像侧面S8均为非球面;以及第五透镜L5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9为凸面,像侧面S10为凸面,并且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S9和像侧面S10均为非球面。
可选地,摄像镜头还可包括具有物侧面S11和像侧面S12的滤光片L6。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2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3上。
在本实施例的摄像镜头中,还可在例如第二透镜L2与第三透镜L3之间设置用于限制光束的光圈STO,以提升摄像镜头的成像质量。
表4示出了实施例2的摄像镜头的各透镜的表面类型、曲率半径、厚度、材料及圆锥系数。表5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2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表6示出了实施例2的摄像镜头中各透镜的有效焦距f1至f5、摄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摄像镜头的光学总长度TTL、成像面S13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以及摄像镜头的最大半视场角HFOV。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
表4
面号 | A4 | A6 | A8 | A10 | A12 | A14 | A16 |
S1 | 2.4196E-03 | -9.5383E-05 | -1.0704E-06 | 6.0420E-07 | -4.1348E-08 | 1.2305E-09 | -1.3611E-11 |
S2 | 5.7180E-03 | 2.2056E-03 | -2.1900E-03 | 1.5107E-03 | -5.2318E-04 | 9.0839E-05 | -6.3039E-06 |
S3 | -1.4104E-02 | -9.2552E-04 | 3.0147E-05 | -8.6616E-05 | 4.0950E-05 | -5.1330E-06 | 2.1735E-07 |
S4 | -7.9358E-03 | 9.2757E-04 | -3.7297E-04 | 2.8632E-04 | -8.9245E-05 | 1.3897E-05 | -8.3150E-07 |
S5 | 1.0651E-03 | -7.8089E-03 | 8.5869E-03 | -7.7275E-03 | 3.4690E-03 | -7.8274E-04 | 5.3326E-05 |
S6 | -4.6928E-02 | 3.7605E-03 | 4.9176E-03 | -1.8510E-03 | 8.6983E-05 | 5.7693E-05 | -7.7549E-06 |
S7 | -1.9508E-02 | -3.3566E-02 | 2.3161E-02 | -8.1138E-03 | 1.6095E-03 | -1.7046E-04 | 8.2627E-06 |
S8 | 4.5160E-03 | -1.2957E-02 | 7.0573E-03 | -2.1361E-03 | 3.9611E-04 | -4.2943E-05 | 2.1412E-06 |
S9 | -1.4782E-02 | 1.1716E-02 | -5.0134E-03 | 1.3077E-03 | -2.0326E-04 | 1.6649E-05 | -5.4412E-07 |
S10 | -1.2027E-02 | 1.0291E-03 | -8.2678E-05 | 1.1476E-05 | -1.4052E-06 | 6.0078E-08 | -7.2735E-09 |
表5
参数 | f1(mm) | f2(mm) | f3(mm) | f4(mm) | f5(mm) | f(mm) |
数值 | -3.25 | 9.91 | 5.86 | -4.76 | 3.72 | 2.49 |
参数 | TTL(mm) | ImgH(mm) | HFOV(°) | |||
数值 | 14.95 | 3.15 | 72.73 |
表6
图4A示出了实施例2的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光学系统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4B示出了实施例2的摄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4C示出了实施例2的摄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摄像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的像高的偏差。图4D示出了实施例2的摄像镜头的相对照度曲线,其表示成像面上不同像高所对应的相对照度。根据图4A至图4D可知,实施例2所给出的摄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实施例3
以下参照图5至图6D描述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3的摄像镜头。图5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3的摄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5所示,摄像镜头沿着光轴从物侧至成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和成像面S13。
第一透镜L1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为凹面,像侧面S2为凹面,并且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和像侧面S2均为非球面;第二透镜L2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3为凹面,像侧面S4为凸面,并且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S3和像侧面S4均为非球面;第三透镜L3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5为凸面,像侧面S6为凸面,并且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S5和像侧面S6均为非球面;第四透镜L4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7为凸面,像侧面S8为凹面,并且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7和像侧面S8均为非球面;以及第五透镜L5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9为凸面,像侧面S10为凸面,并且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S9和像侧面S10均为非球面。
可选地,摄像镜头还可包括具有物侧面S11和像侧面S12的滤光片L6。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2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3上。
在本实施例的摄像镜头中,还可在例如第二透镜L2与第三透镜L3之间设置用于限制光束的光圈STO,以提升摄像镜头的成像质量。
表7示出了实施例3的摄像镜头的各透镜的表面类型、曲率半径、厚度、材料及圆锥系数。表8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3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表9示出了实施例3的摄像镜头中各透镜的有效焦距f1至f5、摄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摄像镜头的光学总长度TTL、成像面S13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以及摄像镜头的最大半视场角HFOV。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
表7
面号 | A4 | A6 | A8 | A10 | A12 | A14 | A16 |
S1 | 1.9728E-03 | -8.5128E-05 | 5.6536E-07 | 3.0738E-07 | -2.2718E-08 | 6.9173E-10 | -8.0066E-12 |
S2 | 8.6421E-03 | 8.7157E-04 | -7.6878E-04 | 1.0229E-03 | -4.9884E-04 | 1.1118E-04 | -9.6204E-06 |
S3 | -1.4503E-02 | -1.2087E-04 | -1.2659E-03 | 8.5387E-04 | -3.0931E-04 | 6.2508E-05 | -4.9965E-06 |
S4 | -7.1100E-03 | 1.0182E-03 | -7.3696E-04 | 1.1826E-03 | -7.6395E-04 | 2.5130E-04 | -3.2800E-05 |
S5 | 1.0175E-03 | -5.4239E-03 | 3.8917E-03 | -1.5476E-03 | -5.6897E-04 | 4.7390E-04 | -9.8052E-05 |
S6 | -6.3919E-02 | 1.7183E-02 | 7.0205E-03 | -8.3353E-03 | 3.1837E-03 | -5.8150E-04 | 4.2369E-05 |
S7 | -3.3338E-02 | -2.4680E-02 | 2.8186E-02 | -1.5179E-02 | 4.3493E-03 | -6.3711E-04 | 3.9254E-05 |
S8 | -3.4362E-03 | -5.3826E-03 | 6.0323E-03 | -2.9283E-03 | 7.2669E-04 | -9.1067E-05 | 4.6308E-06 |
S9 | -2.1843E-02 | 1.6959E-02 | -5.2378E-03 | 7.2622E-04 | -1.5761E-05 | -6.5398E-06 | 4.9529E-07 |
S10 | -1.3184E-02 | 7.9904E-04 | 3.1616E-04 | -1.5741E-04 | 3.6045E-05 | -3.8363E-06 | 1.4626E-07 |
表8
参数 | f1(mm) | f2(mm) | f3(mm) | f4(mm) | f5(mm) | f(mm) |
数值 | -3.12 | 9.78 | 5.74 | -3.87 | 3.18 | 2.29 |
参数 | TTL(mm) | ImgH(mm) | HFOV(°) | |||
数值 | 14.95 | 3.15 | 79.69 |
表9
图6A示出了实施例3的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光学系统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6B示出了实施例3的摄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6C实施例3的摄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摄像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的像高的偏差。图6D示出了实施例3的摄像镜头的相对照度曲线,其表示成像面上不同像高所对应的相对照度。根据图6A至图6D可知,实施例3所给出的摄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实施例4
以下参照图7至图8D描述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4的摄像镜头。图7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4的摄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7所示,摄像镜头沿着光轴从物侧至成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和成像面S13。
第一透镜L1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为凹面,像侧面S2为凹面,并且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和像侧面S2均为非球面;第二透镜L2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3为凹面,像侧面S4为凸面,并且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S3和像侧面S4均为非球面;第三透镜L3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5为凸面,像侧面S6为凸面,并且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S5和像侧面S6均为非球面;第四透镜L4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7为凹面,像侧面S8为凹面,并且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7和像侧面S8均为非球面;以及第五透镜L5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9为凸面,像侧面S10为凸面,并且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S9和像侧面S10均为非球面。
可选地,摄像镜头还可包括具有物侧面S11和像侧面S12的滤光片L6。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2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3上。
在本实施例的摄像镜头中,还可在例如第二透镜L2与第三透镜L3之间设置用于限制光束的光圈STO,以提升摄像镜头的成像质量。
表10示出了实施例4的摄像镜头的各透镜的表面类型、曲率半径、厚度、材料及圆锥系数。表11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4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表12示出了实施例4的摄像镜头中各透镜的有效焦距f1至f5、摄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摄像镜头的光学总长度TTL、成像面S13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以及摄像镜头的最大半视场角HFOV。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
表10
面号 | A4 | A6 | A8 | A10 | A12 | A14 | A16 |
S1 | 3.3689E-03 | -2.0117E-04 | 8.4260E-06 | -2.1814E-07 | 3.0398E-09 | -1.4164E-11 | -4.8002E-14 |
S2 | 5.3369E-04 | 1.3696E-02 | -1.3448E-02 | 8.6484E-03 | -3.1093E-03 | 5.9079E-04 | -4.6546E-05 |
S3 | -2.1767E-02 | 3.8040E-03 | -5.9991E-03 | 4.0613E-03 | -1.5719E-03 | 3.3175E-04 | -2.8441E-05 |
S4 | -1.1738E-02 | 2.9637E-03 | -1.0927E-03 | 1.2065E-03 | -6.1181E-04 | 1.5469E-04 | -1.5414E-05 |
S5 | 4.4345E-02 | -5.0004E-02 | 3.8745E-02 | -2.1162E-02 | 6.9426E-03 | -1.1762E-03 | 6.7126E-05 |
S6 | -7.4144E-02 | 4.6224E-02 | -2.0325E-02 | 4.9905E-03 | -5.0518E-04 | -1.3686E-05 | 1.2697E-06 |
S7 | -5.9665E-02 | 3.1207E-02 | -8.1022E-03 | -3.5233E-03 | 3.1988E-03 | -8.6011E-04 | 8.0687E-05 |
S8 | -2.3381E-02 | 2.8769E-02 | -1.6505E-02 | 5.4201E-03 | -1.0433E-03 | 1.0898E-04 | -4.7618E-06 |
S9 | -1.2501E-02 | 8.8814E-03 | -3.4097E-03 | 8.1541E-04 | -1.1688E-04 | 9.1931E-06 | -3.0335E-07 |
S10 | -1.0995E-02 | 2.6517E-04 | 2.9619E-04 | -7.4743E-05 | 8.9923E-06 | -5.4605E-07 | 1.5609E-08 |
表11
参数 | f1(mm) | f2(mm) | f3(mm) | f4(mm) | f5(mm) | f(mm) |
数值 | -2.98 | 8.74 | 3.89 | -2.95 | 3.39 | 2.30 |
参数 | TTL(mm) | ImgH(mm) | HFOV(°) | |||
数值 | 14.95 | 3.00 | 74.97 |
表12
图8A示出了实施例4的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光学系统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8B示出了实施例4的摄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8C示出了实施例4的摄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摄像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的像高的偏差。图8D示出了实施例4的摄像镜头的相对照度曲线,其表示成像面上不同像高所对应的相对照度。根据图8A至图8D可知,实施例4所给出的摄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实施例5
以下参照图9至图10D描述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5的摄像镜头。图9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5的摄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9所示,摄像镜头沿着光轴从物侧至成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和成像面S13。
第一透镜L1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为凹面,像侧面S2为凹面,并且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和像侧面S2均为非球面;第二透镜L2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3为凸面,像侧面S4为凸面,并且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S3和像侧面S4均为非球面;第三透镜L3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5为凸面,像侧面S6为凸面,并且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S5和像侧面S6均为非球面;第四透镜L4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7为凹面,像侧面S8为凹面,并且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7和像侧面S8均为非球面;以及第五透镜L5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9为凸面,像侧面S10为凸面,并且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S9和像侧面S10均为非球面。
可选地,摄像镜头还可包括具有物侧面S11和像侧面S12的滤光片L6。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2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3上。
在本实施例的摄像镜头中,还可在例如第二透镜L2与第三透镜L3之间设置用于限制光束的光圈STO,以提升摄像镜头的成像质量。
表13示出了实施例5的摄像镜头的各透镜的表面类型、曲率半径、厚度、材料及圆锥系数。表14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5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表15示出了实施例5的摄像镜头中各透镜的有效焦距f1至f5、摄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摄像镜头的光学总长度TTL、成像面S13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以及摄像镜头的最大半视场角HFOV。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
表13
面号 | A4 | A6 | A8 | A10 | A12 | A14 | A16 |
S1 | 4.2576E-03 | -3.5652E-04 | 2.1291E-05 | -8.3800E-07 | 2.0476E-08 | -2.7643E-10 | 1.5554E-12 |
S2 | 7.0317E-03 | 1.4333E-03 | 6.8332E-04 | -3.5173E-04 | 3.4873E-05 | 1.5914E-05 | -3.3789E-06 |
S3 | -1.9927E-02 | 4.7145E-04 | -9.1096E-04 | 2.0141E-04 | -1.3587E-05 | 7.5518E-06 | -1.2273E-06 |
S4 | -1.1465E-02 | 2.6882E-03 | -1.4219E-03 | 1.8906E-03 | -1.1598E-03 | 3.4688E-04 | -4.0319E-05 |
S5 | 3.8183E-02 | -4.3730E-02 | 3.6189E-02 | -2.2095E-02 | 8.4613E-03 | -1.7811E-03 | 1.4788E-04 |
S6 | -7.4171E-02 | 4.6284E-02 | -2.0407E-02 | 4.9565E-03 | -5.0518E-04 | -1.3686E-05 | 1.2697E-06 |
S7 | -5.1067E-02 | 2.1391E-02 | -2.1169E-03 | -5.4059E-03 | 3.3587E-03 | -8.3090E-04 | 7.6657E-05 |
S8 | -1.0777E-02 | 1.2400E-02 | -6.5027E-03 | 1.9467E-03 | -3.4838E-04 | 3.4167E-05 | -1.4001E-06 |
S9 | -4.7259E-03 | 2.7347E-03 | -7.6485E-04 | 1.4649E-04 | -1.7711E-05 | 1.2221E-06 | -3.6528E-08 |
S10 | -1.0834E-02 | 9.0331E-04 | -1.5909E-04 | 4.5667E-05 | -8.4869E-06 | 8.4100E-07 | -3.1723E-08 |
表14
参数 | f1(mm) | f2(mm) | f3(mm) | f4(mm) | f5(mm) | f(mm) |
数值 | -2.96 | 8.20 | 4.14 | -3.54 | 3.80 | 2.30 |
参数 | TTL(mm) | ImgH(mm) | HFOV(°) | |||
数值 | 14.95 | 3.00 | 75.09 |
表15
图10A示出了实施例5的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光学系统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10B示出了实施例5的摄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10C示出了实施例5的摄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摄像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的像高的偏差。图10D示出了实施例5的摄像镜头的相对照度曲线,其表示成像面上不同像高所对应的相对照度。根据图10A至图10D可知,实施例5所给出的摄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实施例6
以下参照图11至图12D描述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6的摄像镜头。图1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6的摄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1所示,摄像镜头沿着光轴从物侧至成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和成像面S13。
第一透镜L1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为凸面,像侧面S2为凹面,并且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和像侧面S2均为非球面;第二透镜L2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3为凹面,像侧面S4为凸面,并且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S3和像侧面S4均为非球面;第三透镜L3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5为凸面,像侧面S6为凸面,并且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S5和像侧面S6均为非球面;第四透镜L4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7为凸面,像侧面S8为凹面,并且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7和像侧面S8均为非球面;以及第五透镜L5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9为凸面,像侧面S10为凸面,并且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S9和像侧面S10均为非球面。
可选地,摄像镜头还可包括具有物侧面S11和像侧面S12的滤光片L6。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2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3上。
在本实施例的摄像镜头中,还可在例如第二透镜L2与第三透镜L3之间设置用于限制光束的光圈STO,以提升摄像镜头的成像质量。
表16示出了实施例6的摄像镜头的各透镜的表面类型、曲率半径、厚度、材料及圆锥系数。表17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6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表18示出了实施例6的摄像镜头中各透镜的有效焦距f1至f5、摄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摄像镜头的光学总长度TTL、成像面S13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以及摄像镜头的最大半视场角HFOV。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
表16
面号 | A4 | A6 | A8 | A10 | A12 | A14 | A16 |
S1 | 1.7177E-03 | -1.0440E-04 | 8.4945E-06 | -5.2538E-07 | 1.8881E-08 | -3.2809E-10 | 2.1417E-12 |
S2 | 3.4627E-03 | 8.7630E-03 | -1.0092E-02 | 7.1433E-03 | -2.7687E-03 | 5.7141E-04 | -4.8733E-05 |
S3 | -2.4971E-02 | 3.0244E-03 | -6.0345E-04 | -4.7193E-05 | 1.4146E-05 | 1.2166E-05 | -2.0908E-06 |
S4 | -6.8683E-03 | 3.4990E-03 | -3.5150E-03 | 3.0688E-03 | -1.4793E-03 | 3.8374E-04 | -4.0076E-05 |
S5 | 3.4496E-03 | -5.1228E-03 | -9.3705E-04 | 2.4222E-03 | -1.5522E-03 | 4.5675E-04 | -5.6376E-05 |
S6 | -4.4879E-02 | 2.0419E-02 | -4.6650E-03 | 3.9535E-05 | 3.2095E-04 | -8.2689E-05 | 6.5129E-06 |
S7 | -4.2599E-02 | 1.4666E-02 | -4.3084E-04 | -1.8195E-03 | 7.1369E-04 | -1.2075E-04 | 7.9896E-06 |
S8 | -1.4283E-02 | 1.0641E-02 | -2.7644E-03 | 1.6054E-04 | 5.2061E-05 | -1.0182E-05 | 5.4967E-07 |
S9 | -7.4235E-03 | 2.0103E-03 | 4.4657E-04 | -2.7538E-04 | 5.1932E-05 | -4.4758E-06 | 1.4887E-07 |
S10 | -1.2360E-02 | 1.2752E-03 | -1.9883E-04 | 6.0727E-05 | -1.2103E-05 | 1.3658E-06 | -6.0493E-08 |
表17
表18
图12A示出了实施例6的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光学系统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12B示出了实施例6的摄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12C示出了实施例6的摄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摄像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的像高的偏差。图12D示出了实施例6的摄像镜头的相对照度曲线,其表示成像面上不同像高所对应的相对照度。根据图12A至图12D可知,实施例6所给出的摄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实施例7
以下参照图13至图14D描述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7的摄像镜头。图1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7的摄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3所示,摄像镜头沿着光轴从物侧至成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和成像面S13。
第一透镜L1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为凸面,像侧面S2为凹面,并且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和像侧面S2均为非球面;第二透镜L2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3为凹面,像侧面S4为凸面,并且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S3和像侧面S4均为非球面;第三透镜L3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5为凸面,像侧面S6为凸面,并且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S5和像侧面S6均为非球面;第四透镜L4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7为凸面,像侧面S8为凹面,并且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7和像侧面S8均为非球面;以及第五透镜L5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9为凸面,像侧面S10为凹面,并且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S9和像侧面S10均为非球面。
可选地,摄像镜头还可包括具有物侧面S11和像侧面S12的滤光片L6。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2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3上。
在本实施例的摄像镜头中,还可在例如第二透镜L2与第三透镜L3之间设置用于限制光束的光圈STO,以提升摄像镜头的成像质量。
表19示出了实施例7的摄像镜头的各透镜的表面类型、曲率半径、厚度、材料及圆锥系数。表20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7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表21示出了实施例7的摄像镜头中各透镜的有效焦距f1至f5、摄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摄像镜头的光学总长度TTL、成像面S13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以及摄像镜头的最大半视场角HFOV。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
表19
表20
参数 | f1(mm) | f2(mm) | f3(mm) | f4(mm) | f5(mm) | f(mm) |
数值 | -3.96 | 14.98 | 4.52 | -3.94 | 3.54 | 2.28 |
参数 | TTL(mm) | ImgH(mm) | HFOV(°) | |||
数值 | 14.95 | 3.00 | 74.97 |
表21
图14A示出了实施例7的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光学系统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14B示出了实施例7的摄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14C示出了实施例7的摄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摄像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的像高的偏差。图14D示出了实施例7的摄像镜头的相对照度曲线,其表示成像面上不同像高所对应的相对照度。根据图14A至图14D可知,实施例7所给出的摄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综上,实施例1至实施例7分别满足以下表22所示的关系。
条件式\实施例 | 1 | 2 | 3 | 4 | 5 | 6 | 7 |
f3/f5 | 1.65 | 1.58 | 1.81 | 1.15 | 1.09 | 1.31 | 1.27 |
R6/f | -2.10 | -1.82 | -1.93 | -1.64 | -1.74 | -1.92 | -1.84 |
ImgH/f | 1.04 | 1.27 | 1.38 | 1.30 | 1.30 | 1.37 | 1.32 |
f1/f4 | 1.07 | 0.68 | 0.81 | 1.01 | 0.83 | 0.88 | 1.01 |
f4/f5 | -1.07 | -1.28 | -1.22 | -0.87 | -0.93 | -1.08 | -1.11 |
R2/R8 | 0.87 | 0.96 | 1.02 | 0.62 | 0.70 | 0.71 | 0.76 |
T12/T23 | 2.06 | 1.24 | 1.48 | 1.34 | 1.33 | 1.21 | 0.94 |
DT11/ImgH | 1.70 | 1.42 | 1.54 | 1.72 | 1.71 | 1.50 | 1.34 |
R8/R9 | 0.79 | 0.79 | 0.86 | 1.44 | 1.16 | 1.06 | 1.11 |
CT2/CT5 | 1.42 | 0.86 | 0.81 | 0.95 | 0.85 | 0.97 | 1.38 |
SL/TTL | 0.62 | 0.65 | 0.64 | 0.61 | 0.61 | 0.62 | 0.50 |
表22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摄像装置,其电子感光元件可以是感光耦合元件(CCD)或互补性氧化金属半导体元件(CMOS)。摄像装置可以是诸如数码相机的独立摄像设备,也可以是集成在诸如手机等移动电子设备上的摄像模块。该摄像装置装配有以上描述的摄像镜头。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19)
1.摄像镜头,具有总有效焦距f,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以及第五透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透镜具有负光焦度,其像侧面为凹面;
所述第二透镜具有正光焦度,其像侧面为凸面;
所述第三透镜具有正光焦度,其像侧面为凸面;
所述第四透镜具有负光焦度,其像侧面为凹面;以及
所述第五透镜具有正光焦度;
其中,所述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3与所述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f5满足1<f3/f5<1.9,
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6与所述总有效焦距f满足-2.5<R6/f<-1.6,
所述第二透镜于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2与所述第五透镜于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5满足0.8<CT2/CT5<1.5,
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所述第五透镜的像侧面中的至少一个为非球面镜面,以及
所述摄像镜头中具有光焦度的透镜的数量是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镜头的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与所述总有效焦距f满足ImgH/f≥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与所述第四透镜的有效焦距f4满足0.65<f1/f4<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透镜的有效焦距f4与所述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f5满足f4/f5<-0.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2与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8满足0.6<R2/R8<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二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12与所述第二透镜和所述第三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23满足0.9<T12/T23<2.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半径DT11与所述摄像镜头的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满足1.3<DT11/ImgH<1.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
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8与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9满足0.75<R8/R9<1.5。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镜头,还包括一光圈,其特征在于,0.3<SL/TTL<0.7,
其中,SL为所述光圈至所述摄像镜头的成像面在所述光轴上的距离;以及
TTL为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所述摄像镜头的成像面在所述光轴上的距离。
10.摄像镜头,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以及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透镜具有负光焦度,其像侧面为凹面;
所述第二透镜具有正光焦度,其像侧面为凸面;
所述第三透镜具有正光焦度,其像侧面为凸面;
所述第四透镜具有负光焦度,其像侧面为凹面;以及
所述第五透镜具有正光焦度;
其中,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二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12与所述第二透镜和所述第三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23满足0.9<T12/T23<2.1,
所述第二透镜于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2与所述第五透镜于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5满足0.8<CT2/CT5<1.5,以及
所述摄像镜头中具有光焦度的透镜的数量是五。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摄像镜头,具有总有效焦距f,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6与所述总有效焦距f满足-2.5<R6/f<-1.6。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透镜的有效焦距f4与所述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满足0.65<f1/f4<1.2。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2与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8满足0.6<R2/R8<1.2。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3与所述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f5满足1<f3/f5<1.9。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透镜的有效焦距f4与所述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f5满足f4/f5<-0.8。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
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8与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9满足0.75<R8/R9<1.5。
17.根据权利要求10、12和14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镜头还包括一光圈,
所述光圈至所述摄像镜头的成像面在所述光轴上的距离SL与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所述摄像镜头的成像面在所述光轴上的距离TTL满足0.3<SL/TTL<0.7。
18.根据权利要求14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镜头的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与所述摄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满足ImgH/f≥1。
19.根据权利要求14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半径DT11与所述摄像镜头的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满足1.3<DT11/ImgH<1.8。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442573.3A CN107024759B (zh) | 2017-06-13 | 2017-06-13 | 摄像镜头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442573.3A CN107024759B (zh) | 2017-06-13 | 2017-06-13 | 摄像镜头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024759A CN107024759A (zh) | 2017-08-08 |
CN107024759B true CN107024759B (zh) | 2022-07-26 |
Family
ID=595318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442573.3A Active CN107024759B (zh) | 2017-06-13 | 2017-06-13 | 摄像镜头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024759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796312B (zh) * | 2017-12-29 | 2023-03-21 | 光芒光學股份有限公司 | 鏡頭及其製造方法 |
JP6982276B2 (ja) * | 2018-01-12 | 2021-12-17 |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 撮像光学系及び撮像装置 |
WO2019153696A1 (zh) * | 2018-02-11 | 2019-08-15 |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 光学成像镜头 |
CN109358411B (zh) * | 2018-12-17 | 2024-06-18 |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 摄像镜头 |
JP2021139955A (ja) * | 2020-03-02 | 2021-09-16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撮像光学系、カメラ装置、およびステレオカメラ装置 |
CN111399194B (zh) * | 2020-06-04 | 2020-09-08 | 江西联创电子有限公司 | 广角镜头及成像设备 |
CN112394492B (zh) * | 2020-12-17 | 2023-01-03 | 天津欧菲光电有限公司 | 光学系统、摄像头模组及终端设备 |
CN114660764B (zh) * | 2020-12-23 | 2024-08-27 | 宁波舜宇车载光学技术有限公司 | 光学镜头及电子设备 |
CN114660762A (zh) * | 2020-12-23 | 2022-06-24 | 宁波舜宇车载光学技术有限公司 | 光学镜头及电子设备 |
CN114859502B (zh) * | 2021-02-04 | 2024-07-02 | 宁波舜宇车载光学技术有限公司 | 光学镜头及电子设备 |
CN114415341B (zh) * | 2022-03-08 | 2024-07-26 | 广东省星聚宇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 监控镜头以及监控镜头模组 |
CN115128766B (zh) * | 2022-07-15 | 2024-04-05 | 广东省星聚宇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 门禁镜头以及门禁镜头模组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089672A (zh) * | 2006-06-14 | 2007-12-19 | 索尼株式会社 | 图像捕捉透镜和成像装置 |
CN102213816A (zh) * | 2010-04-02 | 2011-10-12 |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光学摄影镜头 |
US20110249343A1 (en) * | 2008-12-12 | 2011-10-13 | Toshiyuki Yanagisawa | Lens system and display device |
CN102681144A (zh) * | 2011-03-09 | 2012-09-19 |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摄像用光学镜片组 |
CN102778743A (zh) * | 2011-05-11 | 2012-11-14 |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影像拾取镜头组 |
US20160320688A1 (en) * | 2014-08-07 | 2016-11-03 | Nalux Co., Ltd. | Optical imaging system |
CN206990888U (zh) * | 2017-06-13 | 2018-02-09 |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 摄像镜头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742465B2 (ja) * | 2001-08-21 | 2011-08-10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撮像レンズ |
JP2005024969A (ja) * | 2003-07-03 | 2005-01-27 | Minolta Co Ltd | 撮像レンズ |
-
2017
- 2017-06-13 CN CN201710442573.3A patent/CN10702475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089672A (zh) * | 2006-06-14 | 2007-12-19 | 索尼株式会社 | 图像捕捉透镜和成像装置 |
US20110249343A1 (en) * | 2008-12-12 | 2011-10-13 | Toshiyuki Yanagisawa | Lens system and display device |
CN102213816A (zh) * | 2010-04-02 | 2011-10-12 |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光学摄影镜头 |
CN102681144A (zh) * | 2011-03-09 | 2012-09-19 |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摄像用光学镜片组 |
CN102778743A (zh) * | 2011-05-11 | 2012-11-14 |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影像拾取镜头组 |
US20160320688A1 (en) * | 2014-08-07 | 2016-11-03 | Nalux Co., Ltd. | Optical imaging system |
CN206990888U (zh) * | 2017-06-13 | 2018-02-09 |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 摄像镜头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024759A (zh) | 2017-08-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024759B (zh) | 摄像镜头 | |
CN110412749B (zh) | 光学成像镜头 | |
CN107741630B (zh) | 光学成像镜头 | |
CN109085693B (zh) | 光学成像镜头 | |
CN107092077B (zh) | 光学成像系统 | |
CN109212719B (zh) | 光学成像系统 | |
CN109782418B (zh) | 光学成像镜头 | |
CN107843977B (zh) | 光学成像镜头 | |
CN107664830B (zh) | 光学成像镜头 | |
CN108761737B (zh) | 光学成像系统 | |
CN107144943B (zh) | 摄像镜头 | |
CN107219614B (zh) | 光学成像镜头 | |
CN110376720B (zh) | 光学成像系统 | |
CN114047607A (zh) | 光学成像镜头 | |
CN107167902B (zh) | 光学成像镜头 | |
CN109358405B (zh) | 摄像透镜系统 | |
CN111399174A (zh) | 成像镜头 | |
CN112748545B (zh) | 光学成像镜头 | |
CN110609376A (zh) | 光学成像镜头 | |
CN113589481A (zh) | 光学成像镜头 | |
CN110687665A (zh) | 摄像镜头组 | |
CN113467051B (zh) | 光学成像系统 | |
CN112799218A (zh) | 一种光学成像镜头 | |
CN111897102A (zh) | 光学成像镜头 | |
CN111580249A (zh) | 光学成像镜头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