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19926B - 一种气分板及惰性粒子流化床干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气分板及惰性粒子流化床干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19926B
CN107019926B CN201611058353.2A CN201611058353A CN107019926B CN 107019926 B CN107019926 B CN 107019926B CN 201611058353 A CN201611058353 A CN 201611058353A CN 107019926 B CN107019926 B CN 10701992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scoreboard
interarea
fixture block
sp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05835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019926A (zh
Inventor
黄德春
章京
戴琳
史益强
王志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61105835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019926B/zh
Publication of CN1070199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199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0199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199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1/00Evaporating
    • B01D1/14Evaporating with heated gases or vapours or liquids in contact with the liqui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1/00Evaporating
    • B01D1/16Evaporating by spraying
    • B01D1/18Evaporating by spraying to obtain dry soli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1/00Evaporating
    • B01D1/16Evaporating by spraying
    • B01D1/20Spray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1/00Evaporating
    • B01D1/30Accessories for evaporators ;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Devices And Processes Conducted In The Presence Of Fluids And Solid P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分板及惰性粒子流化床干燥器,其中,气分板,区分为第一主面和第二主面,自第一主面向第二主面开设有通气孔道,所述通气孔道包括直孔孔道和斜孔孔道,所述直孔孔道和斜孔孔道间隔交替设置。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在现有的平板上将所有的直孔改成交替呈正方形分布的直孔和斜孔,因此待气流流经时,可使得气流各流束之间能够更加充分地彼此交叉与切割,从而起到强化气固两相流化及湍动的功效。

Description

一种气分板及惰性粒子流化床干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流化床干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直孔和斜孔沿径向交替排列结构的气体分布板以及在惰性粒子流化床干燥器上的应用。
背景技术
流化床干燥器作为一类常见的工业操作设备,在生产中的应用已十分广泛,相比其他常见的流化床干燥器,惰性粒子流化床干燥器的研发、应用及推广工作起步相对较晚。20世纪50年代,前苏联学者首次进行了惰性粒子流化床干燥悬浮液、溶液及膏状物料的研究,并于70年代取得了初步进展,此后该类设备方才逐渐应用与推广于工业生产。随着工业设计理论的突飞猛进,以及各领域技术的相互交叉、融合,惰性粒子流化技术原有的缺点和不足正渐被逐一攻克或改善,因而该类技术再一次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与重视。惰性粒子流化床干燥器与传统流化床干燥器的主要区别在于其内部填充了一定量的惰性粒子,围绕提升该类设备热质传递等操作性能的改进,主要是构件气化剂分布装置,作为流化床设备中最主要的装置又称作气分板,起着均匀布气和支撑固相颗粒的主要作用,其结构极大地影响着设备的传热与传质等生产操作性能。
同时可更有效地强化床内的热质传递过程,提升生产操作效率,此类操作称为惰性粒子流化床干燥操作。与大量涉及气相流动的生产操作过程相似,惰性粒子流化床干燥操作的生产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床内的气固流场分布,其中气分板等零部件的结构或尺寸正是关键影响因素之一。实际生产中,惰性粒子流化床仍多采用传统的平板气分板,该类气分板虽易于加工和制造,但通常难以形成较佳的床内流场分布,流经后的气流常呈现单向、有序的流动状态,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设备热质传递性能的大幅提升,因此有待进一步改进或优化。
发明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鉴于上述和/或现有惰性粒子流化床制约设备热值传递性能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因此,本发明其中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直孔和斜孔结构的气分板,以提高设备热质传递性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气分板区分为第一主面和第二主面,自第一主面向第二主面开设有通气孔道,所述通气孔道包括直孔孔道和斜孔孔道,所述直孔孔道和斜孔孔道间隔交替设置。
作为本发明所述气分板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直孔孔道和斜孔孔道以气分板的中心为中心点,满足同类型通气孔道呈正方形排列。
作为本发明所述气分板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气分板的直径与所述通气孔道的直径比例为30~100:1,所述气分板的厚度与其直径的比例为1:50~300,开孔率在10.0%~25.0%之间。
作为本发明所述气分板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斜孔孔道的横截面为圆形,多个圆形横截面圆心所在直线与所述第一主面的法线构成倾斜角θ,所述倾斜角θ在30°~60°之间。
作为本发明所述气分板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气分板为圆形,所述斜孔孔道沿所述第一主面中心为圆心的圆周切线方向倾斜,倾斜方向统一为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
作为本发明所述气分板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它还涉及一种惰性粒子流化床干燥器,其包括反应主体,所述反应主体下端设置有进气口,上端设置有出气口,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反应主体内部,将所述反应主体区分为流化空间和进气空间;进样组件设置于所述反应主体顶端,能够向所述流化空间内喷淋样品。
作为本发明所述气分板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流化空间上部为圆柱体空间,下部为圆台体空间,所述进气空间也为圆柱体空间,与所述圆台体空间相连,其横截面与所述圆台体空间最小横截面相同。
作为本发明所述气分板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进样组件包括,把持部件,包括衬套、第一卡块以及第二卡块,所述第一卡块设置于所述衬套的外表面,所述衬套上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二卡块设置于所述凹槽内且凸出于所述衬套的外表面,所述凹槽内设置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一端抵触于所述凹槽顶端,另一端抵触至所述第二卡块的上端面;喷淋部件,包括输液管道和喷淋头,所述衬套把持固定所述输液管道,所述喷淋头设置于所述输液管道下端;以及密封部件,包括压圈和密封垫,所述第二卡块穿过所述压圈和密封垫。
作为本发明所述气分板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卡块的最高端低于所述第二卡块的最低端,且满足所述第一卡块与所述第二卡块间隔一定距离;所述反应主体顶端设置有安置口,所述安置口包括主通道和侧通道,所述主通道与所述衬套相配合,所述侧通道与所述第一卡块、所述第二卡块相配合。
作为本发明所述气分板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流化空间内部设置有配置件,所述配置件包括第二弹性件和斜面推,所述气分板向下安装时,所述斜面推块压缩所述第二弹性件为所述气分板提供安装空间,当所述气分板的第二主面抵触至搁置块时,所述斜面推块回复卡住所述气分板的第一主面,将所述气分板固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在现有的平板上将所有的直孔改成交替呈正方形分布的直孔和斜孔,因此待气流流经时,可使得气流各流束之间能够更加充分地彼此交叉与切割,从而起到强化气固两相流化及湍动的功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所述气分板局部剖视图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所述气分板的直孔和斜孔交替排列的正视图示意图;
图3位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所述气分板通气孔道分布的正视图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中所述气分板上斜孔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五中所述斜孔孔道的倾斜方向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六中一种惰性粒子流化干燥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六中所述惰性粒子流化干燥器的剖视图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八中所述进样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八中所述进样组件正视图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八中所述进样组件剖视图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九中所述安置口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十中所述配置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十中所述配置剖视图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十中所述配置件部位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发明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图1~2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个气分板A的第一个实施例,如图1所示的气分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气分板A具有第一主面M和第二主面S,在这一实施例中,通气孔道100“贯穿”于第一主面M和第二主面S,其中第一主面M和第二主面S的为圆板,参照图2,通气孔道100分为直孔孔道101和斜孔孔道102,交替分布(图2中表示的是直孔孔道101和斜孔孔道102就交替分布,且分布方式呈圆形,但其他方步形状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不赘述)。气分板A通过直孔孔道101和斜孔孔道102,使得气流各流束之间能够更加充分地彼此交叉与切割,从而起到强化气固两相流化及湍动的功效。
参照图3,图3示出了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该实施方式中:直孔孔道101和斜孔孔道102分布是以气分板A的中心为中心点,直孔孔道101和斜孔孔道102分别呈正方形排列,且交替排列。具体地,气分板A具有第一主面M和第二主面S,在这一实施例中,通气孔道100“贯穿”于第一主面M和第二主面S,参照图2,通气孔道100分为直孔孔道101和斜孔孔道102,交替分布。所述直孔孔道101和斜孔孔道102分布是以气分板A的中心为中心点,直孔孔道101和斜孔孔道102分别呈正方形排列,且交替排列。这里呈正方形排列的意义是:这种排列方式解决了现有的气分板中出现够沟流和堵塞的现象,使得聚集物更快的流出,减少大气流泡的产生,进而改善气固流化状态。
本发明第三个实施例对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做了进一步的优化,实施方案为:通气孔道100在气分板A上的开孔率在10.0%~25.0%之间,且气分板A的直径与通气孔道100的直径比例为30~100:1,气分板A的厚度与其直径的比例为1:50~300。本实施例中的斜孔孔道的开孔率和分布,会提高在加工的效率,强化气固两相流化。具体地,分板A具有第一主面M和第二主面S,在这一实施例中,通气孔道100“贯穿”于第一主面M和第二主面S,参照图2,通气孔道100分为直孔孔道101和斜孔孔道102,交替分布。所述直孔孔道101和斜孔孔道102分布是以气分板A的中心为中心点,直孔孔道101和斜孔孔道102分别呈正方形排列,且交替排列。本实施例中,保证其开孔率和通气孔道100的直径的意义是:适当地开孔率可减少大气流泡的产生,通过对通气孔道100直径的把握,可以加快生产中所得的聚集物的流出,更进一步的减少出现沟流和堵塞的现象。
图4为本发明的第四个实施例斜孔孔道102的局部放大图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斜孔孔道102的多个斜孔截面的圆形的圆心所在直线,与第一主面M的法线构成的倾斜角θ控制在30°~60°之间。具体地,气分板A具有第一主面M和第二主面S,通气孔道100“贯穿”于第一主面M和第二主面S,通气孔道100分为直孔孔道101和斜孔孔道102,交替分布。所述直孔孔道101和斜孔孔道102分布是以气分板A的中心为中心点,直孔孔道101和斜孔孔道102分别呈正方形排列,且交替排列。斜孔孔道102的横截面为为圆形(圆形增强了传热的气膜阻力),则以多个斜孔截面的圆形,他们的圆心所在直线,与第一主面M的法线构成的倾斜角θ控制在30°~60°之间。控制倾斜角θ的意义是:气分板A的直孔孔道101改造为倾斜角θ斜孔孔道102可以改善气流流向较为单一的问题,造就了各流束之间的充分交叉与错流,更好地克服与避免床内气流的单向、有序的流动,最大程度地提升流化操作效果,有助于进一步提升设备的热质传递性能。
如图5所示是本发明的第五个实施例,本实施方式与第四个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通气孔道100在气分板A上分布陈列如图5所示,斜孔孔道102以第一主面M中心为圆心的圆周切线方向倾斜,倾斜方向统一为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在这一实施例中,由于“斜孔孔道102沿所述第一主面M中心为圆心的圆周切线方向倾斜”,则“倾斜方向”虽是“以第一主面M中心为圆心的圆周切线方向倾斜”,但随着在“圆周切线”外布局,每个斜孔孔道102的朝向都不相同,此时斜孔孔道102的轴线方向与气分板A的法线方向偏离角度且气流流向方向不一,有效的避免床内气流的单向、有序流动,从而使得气流之间能够更加充分的彼此交叉与切割,早就床内更为剧烈的流化湍动,进而有助于进一步提升设备的热质传递性能。具体地,存在一种波纹布风板,其通过对传统平板直孔布封板弯曲、折叠加工而成的,通过折叠使部分孔道的轴线方向与板面的法线方向偏离一定角度,当气流流经该波纹布风板后,其流向大致呈现三向分布,虽气流流向不是单一的,但也为真正造就出气流各流束之间的充分交叉与错流,且其设备操作时压降有所增大。与上述(现有的)气分板不同的是,本发明的气分板A具有第一主面M和第二主面S,气分板的第一主面M和第二主面S均为平整的圆形,通气孔道100“贯穿”于第一主面M和第二主面S,通气孔道100分为直孔孔道101和斜孔孔道102,交替分布,且斜孔孔道102以第一主面M中心为圆心的圆周切线方向倾斜,倾斜方向统一为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图中所给出的仅是顺时针方向,逆时针方向亦可,同样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内)。通气孔道100在气分板A上的开孔率在10.0%~25.0%之间,且气分板A的直径与通气孔道100的直径比例为30~100:1,气分板A的厚度与其直径的比例为1:50~300。斜孔孔道102多个斜孔截面的圆形的圆心所在直线,与第一主面M的法线构成的倾斜角θ控制在30°~60°之间,可以改善气流流向较为单一的问题,造就了各流束之间的充分交叉与错流,更好地克服与避免床内气流的单向、有序的流动,最大程度地提升流化操作效果,有助于进一步提升设备的热质传递性能。
如图6所示,本发明第六个实施例中一种惰性粒子流化床干燥器所述惰性粒子流化床干燥器的结构示意图,惰性粒子流化床干燥器包括反应主体200和进样组件300,其中气分板A设置在反应主体200内部,整个装置都更好使工业环境更自动化且提高传热和传质效率,并简化工艺流程。具体地,惰性粒子流化床干燥器包括反应主体200和设置在反应主体200顶端的进样组件300。参照图7所示的惰性粒子流化干燥器的剖视图,反应主体200的下端设有进气口201,上端设有出气口202,气分板A设置在反应主体200的内部,通过气分板A将其分为流化空间203和进气空间204。在反应主体200的顶端设有进样组件300,其能向流化空间203内喷淋样品。气分板A在惰性粒子流化干燥器的作用不仅可将反应主体200分为流化空间203和进气空间204,还因为气分板A是直孔和斜孔交替排列的,可以改善气流流向较为单一的问题,造就了各流束之间的充分交叉与错流,更好地克服与避免床内气流的单向、有序的流动,最大程度地提升流化操作效果,有助于进一步提升设备的热质传递性能。
本发明第七个实施例,参照图5,实施方案:流化空间203是由圆柱体空间和圆台体空间组成,进气空间204是一个圆柱体空间,与流化空间203下部的圆台空间相连。具体地,惰性粒子流化床干燥器包括反应主体200和设置在反应主体200顶端的进样组件300。参照图6所示的惰性粒子流化干燥器的剖视图,反应主体200的下端设有进气口201,上端设有出气口202,气分板A设置在反应主体200的内部,通过气分板A将其分为流化空间203和进气空间204。在反应主体200的顶端设有进样组件300,其能向流化空间203内喷淋样品。此时,流化空间203是由圆柱体空间和圆台体空间组成,圆柱体空间在其上部,圆台体空间在其下部。进气空间204是一个圆柱体空间,与流化空间203下部的圆台空间相连,其横截面与圆台空间的最小横截面相同。例如,流化空间203下部的圆台的横截面等于进气空间204圆柱体空间的横截面,要输入的物质“恰好”通过进气空间204,都进入流化空间203。
图8~10为本发明第八个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进样组件300包括把持部件301,喷淋部件302和密封部件303,使惰性粒子流化干燥器具有密封性。具体地,结合图8~9,把持部件301包括衬套301a和设置在衬套301a外表面的第一卡块301b,以及第二卡块301c。衬套301a上设有凹槽,凹槽里面设有的第二卡块301c且凸出于衬套301a的外表面。第二卡块301c的上端设有挡板,挡板的上方凹槽内部设置有第一弹性件301d,第一弹性件301d一端抵触并固定在凹槽顶端,另一端抵触并固定在第二卡块301c上端的挡板。与把持部件301嵌套的喷淋部件302包括输液管道302a和喷淋头302b,较佳地,衬套301a把持固定输液管道302a,且喷淋头302b设置于输液管道302a的下端,液体经输液管道302a到喷淋头302b,向流化空间203内喷淋样品。为使保证喷淋部件302的密封性,在把持部件301上设有密封部件303,密封部件303包括压圈303a和密封垫303b,在将这两个部件套设在衬套301a上的顺序依次为:密封垫303b和压圈303a(此时,第二卡块301c穿过压圈303a和密封垫303b)。
本发明的第九个实施例不同于实施例八的区别点且优化点是:第一卡块301b的最高端低于第二卡块301c的最低端,也就是说应保证不管第二卡块301c处于凹槽何种位置,其下端都超过第一卡块301b的上端,且第一卡块301b与第二卡块301c间隔一定距离安置在衬套301a上。参照图11,反应主体200顶端设置有安置口205,安置口205包括主通道205a和侧通道205b,主通道205a与衬套301a相配合,侧通道205b与第一卡块301b、第二卡块301c相配合。具体地,喷淋部件302通过主通道205a的同时,第一卡块301b通过侧通道205b,由于第二卡块301c在衬套301a的外表面,此时由于挤压,第二卡块301c通过与之相接触的凹槽内的第一弹性件301d向上弹起,“搁置”在压圈303a上端面上,当第一卡块301b的上端面不高于安置口的下表面时,进样组件300不能上下移动。继续旋转进样组件300,直至第二卡块301c“遇到”侧通道205b时,第一弹性件301d将其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推动第二卡块301b向下运动,由于第一卡块301b的最高端低于第二卡块301c的最低端,所以此时进样组件300不能上下运动。
如图12~14为本发明第十个实施例,本实施例中,在流化空间203内部设置配置件206,如图12~13所示,配置件206的推杆206e连接斜块206b和压块206c,压块206c的底端与第二弹簧件206a抵触相接,第二弹簧件206a的另一端与配制件206的末端端面206d抵触相接。在本实施例中,运用斜块206b和第二弹簧件206a的“组合”的意义:由于第二弹簧件206a存在的“弹性空间”,可以让从上面下来的物体在足够的空间内继续向下运动,当物体运动的“位移”超过斜块206b的垂直距离时,第二弹性件206a因失去挤压力将其“弹性势能”转化为“动力势能”,推送压块206c和推杆206e向前运动,在推杆206e的推动下斜块也恢复了其原先的位置,下来的物体与斜块206b的底端端面206f相接触,从而实现了物件单向运动的效果。具体方案:气分板A安装时采取由上而下的放置方向,将其从反应主体的上端往下安放,当气分板A遇到流化空间203内部设置的配置件206时,斜面推块206b压缩第二弹性件206a,气分板A沿着斜面推块206b的斜面往下滑,气分板A的第二主面S抵触至搁置块207(参照图13所示的配置件部位的局部放大示意图)时,气分板A被挡住不再下滑,此时第二弹性件206a因为它本身具有的“弹性性能”恢复原状,推动斜面推块206b回到它原先的位置,斜块206b的底端端面206f与气分板A的第一主面A接触,并由于斜块206b的底端端面206f的压制,气分板A不再能上下移动将气分板A固定在流化空间203和进气空间204的分界处。
应理解的是,该申请不限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明的或在图中例示的细节或方法。还应理解的是,本文中所采用的措辞和术语仅是出于描述目的而不应被认为是限制的。
重要的是,应注意,在多个不同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示出的本申请的构造和布置仅是例示性的。尽管在此公开内容中仅详细描述了几个实施方案,但参阅此公开内容的人员应容易理解,在实质上不偏离该申请中所描述的主题的新颖教导和优点的前提下,许多改型是可能的(例如,各种部件的尺寸、尺度、结构、形状和比例、以及参数值(例如,温度、压力等)、安装布置、材料的使用、颜色、定向的变化等)。例如,示出为整体成形的元件可以由多个部分或元件构成,元件的位置可被倒置或以其它方式改变,并且分立元件的性质或数目或位置可被更改或改变。因此,所有这样的改型旨在被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根据替代的实施方案改变或重新排序任何过程或方法步骤的次序或顺序。在权利要求中,任何“装置加功能”的条款都旨在覆盖在本文中所描述的执行所述功能的结构,且不仅是结构等同而且还是等同结构。在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设计、运行状况和布置中做出其他替换、改型、改变和省略。因此,本发明不限制于特定的实施方案,而是扩展至仍落在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的多种改型。
此外,为了提供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简练描述,可以不描述实际实施方案的所有特征(即,与当前考虑的执行本发明的最佳模式不相关的那些特征,或于实现本发明不相关的那些特征)。应理解的是,在任何实际实施方式的开发过程中,如在任何工程或设计项目中,可做出大量的具体实施方式决定。这样的开发努力可能是复杂的且耗时的,但对于那些得益于此公开内容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不需要过多实验,所述开发努力将是一个设计、制造和生产的常规工作。
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3)

1.一种惰性粒子流化床干燥器,包括反应主体(200),所述反应主体(200)下端设置有进气口(201),上端设置有出气口(20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气分板(A),设置于所述反应主体(200)内部,将所述反应主体(200)区分为流化空间(203)和进气空间(204);
进样组件(300),设置于所述反应主体(200)顶端,能够向所述流化空间(203)内喷淋样品;
所述气分板(A),区分为第一主面(M)和第二主面(S),自第一主面(M)向第二主面(S)开设有通气孔道(100),所述通气孔道(100)包括直孔孔道(101)和斜孔孔道(102),所述直孔孔道(101)和斜孔孔道(102)间隔交替设置;所述直孔孔道(101)和斜孔孔道(102)以气分板(A)的中心为中心点,满足同类型通气孔道(100)呈正方形排列;所述气分板(A)的直径与所述通气孔道(100)的直径比例为30~100:1,所述气分板(A)的厚度与其直径的比例为1:50~300,开孔率在10.0%~25.0%之间;所述斜孔孔道(102)的横截面为圆形,多个圆形横截面圆心所在直线与所述第一主面(M)的法线构成倾斜角θ,所述倾斜角θ在30°~60°之间;所述气分板(A)为圆形,所述斜孔孔道(102)沿所述第一主面(M)中心为圆心的圆周切线方向倾斜,倾斜方向统一为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
所述流化空间(203)上部为圆柱体空间,下部为圆台体空间,所述进气空间(204)也为圆柱体空间,与所述圆台体空间相连,其横截面与所述圆台体空间最小横截面相同;
所述进样组件(300)包括,
把持部件(301),包括衬套(301a)、第一卡块(301b)以及第二卡块(301c),所述第一卡块(301b)设置于所述衬套(301a)的外表面,所述衬套(301a)上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二卡块(301c)设置于所述凹槽内且凸出于所述衬套(301a)的外表面,所述凹槽内设置有第一弹性件(301d),所述第一弹性件(301d)一端抵触于所述凹槽顶端,另一端抵触至所述第二卡块(301c)的上端面;
喷淋部件(302),包括输液管道(302a)和喷淋头(302b),所述衬套(301a)把持固定所述输液管道(302a),所述喷淋头(302b)设置于所述输液管道(302a)下端;以及,
密封部件(303),包括压圈(303a)所述第二卡块(301c)穿过所述压圈(303a)和密封垫(303b)。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惰性粒子流化床干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块(301b)的最高端低于所述第二卡块(301c)的最低端,且满足所述第一卡块(301b)与所述第二卡块(301c)间隔一定距离;
所述反应主体(200)顶端设置有安置口(205),所述安置口(205)包括主通道(205a)和侧通道(205b),所述主通道(205a)与所述衬套(301a)相配合,所述侧通道(205b)与所述第一卡块(301b)、所述第二卡块(301c)相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惰性粒子流化床干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化空间(203)内部设置有配置件(206),所述配置件(206)包括第二弹性件(206a)和斜面推块(206b),所述气分板(A)向下安装时,所述斜面推块(206b)压缩所述第二弹性件(206a)为所述气分板(A)提供安装空间,当所述气分板(A)的第二主面(S)抵触至搁置块(207)时,所述斜面推块(206b)回复卡住所述气分板(A)的第一主面(M),将所述气分板(A)固定。
CN201611058353.2A 2016-11-27 2016-11-27 一种气分板及惰性粒子流化床干燥器 Active CN10701992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58353.2A CN107019926B (zh) 2016-11-27 2016-11-27 一种气分板及惰性粒子流化床干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58353.2A CN107019926B (zh) 2016-11-27 2016-11-27 一种气分板及惰性粒子流化床干燥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19926A CN107019926A (zh) 2017-08-08
CN107019926B true CN107019926B (zh) 2019-06-04

Family

ID=595259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058353.2A Active CN107019926B (zh) 2016-11-27 2016-11-27 一种气分板及惰性粒子流化床干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01992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17123B (zh) * 2019-11-27 2021-01-21 國立成功大學 用於流體化床之佈風板
CN111282520B (zh) * 2020-02-25 2022-05-17 天津大学 一种用于振动流化床的气体分布板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302237A (ja) * 2000-04-18 2001-10-31 Yoshizawa Lime Industry 微粉末炭酸カルシウムの製造方法
CN201337869Y (zh) * 2008-12-19 2009-11-04 宁波金远东工业科技有限公司 尿素冷却流化床除尘装置
CN102519224A (zh) * 2011-12-12 2012-06-27 惠生工程(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多级固体燃料干燥系统
CN203929787U (zh) * 2014-05-27 2014-11-05 武汉矽感科技有限公司 进样系统、装置和检测设备
CN205073968U (zh) * 2015-09-18 2016-03-09 江苏星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沸腾制粒机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302237A (ja) * 2000-04-18 2001-10-31 Yoshizawa Lime Industry 微粉末炭酸カルシウムの製造方法
CN201337869Y (zh) * 2008-12-19 2009-11-04 宁波金远东工业科技有限公司 尿素冷却流化床除尘装置
CN102519224A (zh) * 2011-12-12 2012-06-27 惠生工程(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多级固体燃料干燥系统
CN203929787U (zh) * 2014-05-27 2014-11-05 武汉矽感科技有限公司 进样系统、装置和检测设备
CN205073968U (zh) * 2015-09-18 2016-03-09 江苏星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沸腾制粒机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惰性粒子流化床干燥玉米膏的体积传热系数;赵思昆等;《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30831;第37卷(第4期);第627-632页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19926A (zh) 2017-08-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19926B (zh) 一种气分板及惰性粒子流化床干燥器
CN105498875A (zh) 一种用于制备液滴的离心式微流控芯片
CN205463182U (zh) 一种均匀布风式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分选机
CN201043847Y (zh) 新型除湿转轮
CN108656556A (zh) 具有恒定通道的超重力旋转床用规整填料的3d打印方法
CN104624148B (zh) 带收集槽式液体分布器
CN108748973A (zh) 超重力旋转床用气体补偿式扇形规整填料的3d打印方法
CN205700486U (zh) 流化床布风板
CN106345376A (zh) 一种流化床用气体分布装置
CN109470052A (zh) 一种用于油菜籽流化床干燥器的布风板
CN205517661U (zh) 一种流化床反应器气体预分布器
Chen et al.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into the distributor design in radial flow adsorber
CN101732930B (zh) 一种波形板分离元件
CN207936634U (zh) 一种适用于食品级氯化钾生产的流化床
CN209068949U (zh) 一种用于油菜籽流化床干燥器的布风板
CN2930849Y (zh) 径流式尿素合成塔
CN202643332U (zh) 一种四氯化硅低温氢化流化床气体分布装置
CN207872182U (zh) 一种防漏液喷射塔板
CN208839234U (zh) 一种高压气液分离过滤器
CN209661079U (zh) 一种纺织品展览托盘
CN103438691A (zh) 带有悬浮导流片的气流分布板
CN103432967A (zh) 一种新型气体分布板
CN204073782U (zh) 一种减压式变温吸附装置
CN203437113U (zh) 一种新型气体分布板及应用
CN207815941U (zh) 一种适用于流化床干燥设备的气体分布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