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18100A - 一种时域去噪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时域去噪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18100A
CN107018100A CN201710140857.7A CN201710140857A CN107018100A CN 107018100 A CN107018100 A CN 107018100A CN 201710140857 A CN201710140857 A CN 201710140857A CN 107018100 A CN107018100 A CN 1070181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
signal
sub
signal sequence
useful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14085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018100B (zh
Inventor
吴顺妹
付杰尉
刁穗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mba Network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filed Critical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14085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018100B/zh
Publication of CN1070181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181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0181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181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02Channel estimation
    • H04L25/024Channel estimation channel estimation algorith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02Channel estimation
    • H04L25/0212Channel estimation of impulse respons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时域去噪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获取第一时域信道冲击响应CIR,第一CIR由依次排列的第一信号序列、第二信号序列以及第三信号序列构成;第一信号序列的长度与第三信号序列的长度均等于循环前缀的长度;确定第二信号序列中存在的N个有用信号,确定N个有用信号的时延值,其中N大于等于0;将N个时延值中的最大值作为时域去噪的窗口长度,对第二信号序列中位于窗口长度之外的信号置零,得到第二CIR。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第二信号序列中确定有用信号,并将确定出的有用信号中的最大时延值作为时域去噪的窗口,并将窗口外的信号置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将CP外有用信号去除的问题,从而提高了信道估算的准确度。

Description

一种时域去噪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时域去噪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信道估计算法目的是为克服传输信道噪声并准确反映信道特性,LTE(Long TermEvolution,长期演进)上行采用相干估计,利用收发双方已知的导频序列,准确反映信道在时域上各径的时延和幅度相位即时域信道冲击响应CIR,或是在频域上各子载波的幅度相位即频域冲击响应FIR。利用信道估计结果,可以对接收信号进行均衡,以去除信道的影响。衡量信道估计准则一般采用LS(least squares,最小平方准则)和MMSE(Minimum Squared-Error,最小均方误差准则)。
对于LTE系统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上行链路)而言,每个时隙有一个SC-FDMA(Single-carrier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单载波频分多址)符号放置DMRS(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解调参考信号)。因此,在基站处进行信道估计的时候,首先是要估计出解调参考信号处的信道响应,然后利用参考信号处的信道响应在时域进行平均或插值就可以获得一个子帧或一个时隙的信道响应值。
鉴于LS估计受噪声和干扰(下统称噪声)比较大,现有技术根据LTE系统的特性,发展出了一系列的LS估计优化算法,主要手段是通过对频域信道响应进行域变换的基础上尽可能去除噪声的影响。其中工程上较有代表性的为时域去噪算法。LTE中循环前缀(CP)长度设计能够抵抗多径延时,因此认为时域信道响应CIR位于CP长度之内的冲击响应为多径的信道响应,位于CP之外的冲击响应为噪声。因此最常用的时域去噪方法就是CP外时域去噪,即把CIR的CP外的值置零。
但是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是:由于能量泄漏会导致有用信号泄漏到CP外,因此CP外时域去噪存在会把CP外的有用信号去除的问题,从而降低了信道估算的准确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时域去噪方法方法及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能量泄漏会导致有用信号泄漏到CP外,因此CP外时域去噪存在会把CP外的有用信号去除的问题,从而降低了信道估算的准确度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时域去噪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时域信道冲击响应CIR,其中所述第一CIR由依次排列的第一信号序列、第二信号序列以及第三信号序列构成;所述第一信号序列的长度与所述第三信号序列的长度均等于循环前缀的长度;
确定所述第二信号序列中存在的N个有用信号,并确定所述N个有用信号的时延值,其中N大于等于0;
将所述N个时延值中的最大值作为时域去噪的窗口长度,对所述第二信号序列中位于所述窗口长度之外的信号置零,得到第二CIR。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第二信号序列中确定有用信号,并将确定出的有用信号中的最大时延值作为时域去噪的窗口,并将窗口外的信号置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常用的CP外时域去噪方法中将CP外有用信号去除的问题,从而提高了信道估算的准确度。
进一步地,所述确定所述第二信号序列中存在的有用信号,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CIR的频谱中心,并根据所述第一CIR的频谱中心,将所述第一CIR划分为第一子CIR以及第二子CIR,其中所述第一子CIR与所述第二子CIR的频谱对称,所述第一子CIR包括所述第一信号序列,所述第二子CIR包括所述第三信号序列;
确定所述第一子CIR中的所述第二信号序列中存在的p个有用信号,确定所述第二子CIR中的所述第二信号序列中存在的q个有用信号,其中,p和q均大于等于0;
所述将所述N个时延值中的最大值作为时域去噪的窗口长度,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子CIR中的p个有用信号的时延值以及将p个有用信号中最大时延值作为第一最大时延值;
确定所述第二子CIR中的q个有用信号的时延值以及将q个有用信号中最大时延值作为第二最大时延值;
将所述第一最大时延值和所述第二最大时延值中的最大值,作为时域去噪的窗口长度。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CIR频谱是对称的,所以需要确定两个对称部分的每个部分的有用信号以及每个信号的时延值,从而能够更加准确的确定有用信号的最大时延值。
进一步地,所述确定所述第一子CIR中的所述第二信号序列中存在的p个有用信号,确定第二子CIR中的所述第二信号序列中存在的q个有用信号,包括:
针对每一个子CIR,确定所述子CIR中的子信号序列中能量值大于第一预设阈值的信号为有用信号;
或者
针对每一个子CIR,确定所述子CIR中当前能量值最大的信号;且当所述信号置零后的所述子CIR中所有能量值之和与置零前的所述子CIR中所有能量值之和的比值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则确定所述信号为有用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选择多种方法来确定有用信号,可以确定大于设定阈值的信号为有用信号,或者确定能量值最大的信号,且该能量值最大的信号在置零后和置零前对子CIR的能量值影响较大时,则确定信号为有用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确定所述信号为有用信号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信号的能量值置零,返回确定所述子CIR中当前能量值最大的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中,将已将确定的当前范围内的最大值置零,以便寻找在当前范围内的第二个最大值。
进一步地,所述确定第一子CIR中所述第二信号序列中的p个有用信号和第二子CIR中的所述第二信号序列中存在的q个有用信号前,还包括:
将所述第一子CIR中的第一信号序列置零;
将所述第二子CIR中的第三信号序列置零。
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保证在第二信号序列中寻找信号能量最大值时,第一信号序列以及第三信号序列中的有用信号不会影响第二信号序列中的能量最大值,所以首先将第一子CIR中的第一信号序列以及第二子CIR中的第三信号序列置零。
本发明还提供时域去噪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时域信道冲击响应CIR,其中所述第一CIR由依次排列的第一信号序列、第二信号序列以及第三信号序列构成;所述第一信号序列的长度与所述第三信号序列的长度均等于循环前缀的长度;
有用信号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号序列中存在的N个有用信号,并确定所述N个有用信号的时延值,其中N大于等于0;
第二CIR确定单元,用于将所述N个时延值中的最大值作为时域去噪的窗口长度,对所述第二信号序列中位于所述窗口长度之外的信号置零,得到第二CIR。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第二信号序列中确定有用信号,并将确定出的有用信号中的最大时延值作为时域去噪的窗口,并将窗口外的信号置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常用的CP外时域去噪方法中将CP外有用信号去除的问题,从而提高了信道估算的准确度。
进一步地,所述有用信号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第一CIR的频谱中心,并根据所述第一CIR的频谱中心,将所述第一CIR划分为第一子CIR以及第二子CIR,其中所述第一子CIR与所述第二子CIR的频谱对称,所述第一子CIR包括所述第一信号序列,所述第二子CIR包括所述第三信号序列;
确定所述第一子CIR中的所述第二信号序列中存在的p个有用信号,确定所述第二子CIR中的所述第二信号序列中存在的q个有用信号,其中,p和q均大于等于0;
所述第二CIR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第一子CIR中的p个有用信号的时延值以及将p个有用信号中最大时延值作为第一最大时延值;
确定所述第二子CIR中的q个有用信号的时延值以及将q个有用信号中最大时延值作为第二最大时延值;
将所述第一最大时延值和所述第二最大时延值中最大的,作为时域去噪的窗口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有用信号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针对每一个子CIR,确定所述子CIR中的子信号序列中能量值大于第一预设阈值的信号为有用信号;
或者
针对每一个子CIR,确定所述子CIR中当前能量值最大的信号;且当所述信号置零后的所述子CIR中所有能量值之和与置零前的所述子CIR中所有能量值之和的比值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则确定所述信号为有用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有用信号确定单元,还用于:
将所述信号的能量值置零,返回确定所述子CIR中当前能量值最大的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置零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子CIR中的第一信号序列置零;将所述第二子CIR中的第三信号序列置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时域去噪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CIR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时域信号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CIR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CIR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CIR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CIR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CIR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时域去噪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份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一种时域去噪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
步骤101,获取第一时域信道冲击响应CIR,其中所述第一CIR由依次排列的第一信号序列、第二信号序列以及第三信号序列构成;所述第一信号序列的长度与所述第三信号序列的长度均等于循环前缀的长度;
步骤102,确定所述第二信号序列中存在的N个有用信号,并确定所述N个有用信号的时延值,其中N大于等于0;
步骤103,将所述N个时延值中的最大值作为时域去噪的窗口长度,对所述第二信号序列中位于所述窗口长度之外的信号置零,得到第二CIR。
在步骤101中,获取到的第一CIR前包括,获取第一FIR,FIR为频域冲击响应,进行信道估计就是来确定信道的频域冲击响应。
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FIR通过IDFT转换为第一CIR。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CIR由第一信号序列、第二信号序列、第三信号序列构成,并且第一信号序列与第三信号序列的长度相等,都等于循环前缀CP的长度。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图3是时域接收信号的结构示意图,假设OFDM符号的长度为2048个点,CP的长度为144个点,那么信号的总长就是2192个点。CP是循环移位的意思,就是把OFDM符号的后面144个点复制到OFDM符号的前面,便形成了CP部分的序列。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CIR只对OFDM部分进行估算,所以第一CIR的长度为2048个点,由于循环前缀CP的长度为144个点,所以第一信号序列的长度为144点,第三信号序列的长度为为144点,第二信号序列的长度1760个点。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信号序列以及第三信号序列中为有用信号,则为了对第一CIR进行时域去噪,则需要确定CP长度外的第二信号序列中的有用信号。
在步骤102中,需要确定第二信号序列中存在的有用信号,并确定每个有用信号的时延值。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一CIR的长度为2048个点,每个信号点上的箭头的长度表示该信号点的能量值,箭头在横轴上的位置表示该信号点的时延值,第一信号序列中的信号均在CP长度内,第二信号序列中的信号均在CP长度外,第三信号序列中的信号均在CP长度内。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第一CIR是频谱对称的结构,即以中心频点为中心,两侧存在带宽相等的“正频谱”和“负频谱”,所以在确定有用信号时,可以将在确定第一CIR的频谱中心后,将第一CIR划分为第一子CIR以及第二子CIR,第一子CIR为“正频谱”,第二子CIR为“负频谱”,第一子CIR包括第一信号序列,第二子CIR包括第三信号序列。
如图5所示,位于图5中的中心位置的虚线表示的是频谱中心,根据第一CIR的频谱中心将第一CIR分为两个部分,第一子CIR以及第二子CIR,第一子CIR以及第二子CIR为频谱对称,其中第一子CIR中的A点为零频点,第二子CIR中的B点为零频点。
在图5中,第一子CIR中包括第一信号序列,第二子CIR中包括第二信号序列。第一子CIR以及第二子CIR中都包括有部分第二信号序列,则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确定第二信号序列中的有用信号的问题就转换为在第一子CIR中确定第二信号序列部分的有用信号,在第二子CIR中确定第二信号序列部分的有用信号。
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确定第二信号序列中存在有用信号的方法有多个,在此举例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6所示,虚线表示的是第一预设阈值,即在第一子CIR中确定第二信号序列部分是否有大于第一预设阈值的信号,在第二子CIR中确定第二信号序列部分是否有大于第一预设阈值的信号,若大于预设阈值,则认为该信号为有用信号。
例如,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首先设置搜索范围,第一子CIR中第一信号序列的长度为144个点,第二子CIR中第三信号序列的长度为144个点,且认为第一信号序列以及第三序列中都为有用信号,则只需要搜索第二信号序列即可,则可以设置第一子CIR的搜索范围为第145个点~1024个点,设置第二子CIR的搜索范围为1025个点~1904个点。
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存在两个零频点A和B,则第一子CIR的范围为1~1024个点,起点是零频点A,而第二子CIR的范围为1~1024个点,起点是零频点B,则第一子CIR的搜索范围为145~1024个点,第二子CIR的搜索范围为145~1024个点。
假设第一预设阈值为0.5dB,则确定第一子CIR的搜索范围为第145个点~1024个点中大于0.5dB的信号为有用信号,确定第二子CIR的搜索范围为145个点~1024个点中大于0.5dB的信号为有用信号。
当然,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若从两个零频位置来进行搜索时,可以先将第一信号序列部分置零,第三信号序列部分置零,然后对第一子CIR以及第二子CIR进行搜索。由于第一信号序列部分以及第二信号序列部分都为0,所以不会对第一子CIR以及第二子CIR中大于第一预设阈值的信号搜索造成干扰。
实施例二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只是依靠固定的阈值来确定是否为有用信号,而固定阈值不好设置,会造成确定有用信号不准确,所以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除了确定出大于第一预设阈值的信号外,还需要确定该信号的影响力。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假设确定出第一子CIR中的第170个点、188个点为有用信号,第二子CIR中的第150个点为有用信号,即三个信号都大于第一预设阈值,则还需要确定这三个信号的影响力。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确定在三个信号每个信号置零后,第一CIR的所有如图6中的箭头模表示的所有信号的能量值的总和除以信号置零前第一CIR能量值的总和为影响力比值,该比值越小,表示影响力越大;否则,比值越大,表示影响力越小。若影响力比值小于第二预设阈值,则确定该信号为有用信号;若影响力比值不小于第二预设阈值,则确定该信号为噪声。
实施例三
在本发明实施例二中,尽管增加了确定该信号的影响力的过程来更准确的确定某一个大于第一预设阈值的信号是否为有用信号,但是搜索效率不高,在本发明实施例三中,还提供一种确定有用信号的方法。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依次寻找当前最大值,并确定该最大值的影响力比值小于第二预设阈值,则确定该信号为有用信号;若影响力比值不小于第二预设阈值,则确定该信号为噪声,此时可认为所有的有用信号已经搜索完毕,可停止有用信号的搜索。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首先将第一子CIR中第一信号序列的部分置零,第二子CIR中第三信号序列的部分置零,然后搜索第一子CIR中当前的最大值为C点信号点,然后确定将C点信号点置零后,第一CIR中所有信号能量值之和与将C点信号点置零前第一CIR中所有信号能量值之和的影响力比值,若影响力比值小于第二预设阈值,则确定C点为有用信号。
在确定C点为当前第一子CIR中的最大值后,将C点置零后,再寻找第一子CIR范围内的第二个最大值的点,例如为图7中的D点,并继续确定D点的影响力,直到搜索完毕第一子CIR中所有的有用信号为止。即搜索当前第一子CIR中的最大值,且该最大值在置零后第一CIR中所有信号能量值之和与置零前第一CIR中所有信号能量值之和的影响力比值不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则停止搜索第一子CIR中有用信号;同理,第二子CIR中依次搜索当前的最大值,确定了E点为有用信号,然后将E点置零,并继续搜索,直到搜索完毕第二子CIR中所有的有用信号为止。即搜索当前第二子CIR中的最大值,且该最大值在置零后第二CIR中所有信号能量值之和与置零前第二CIR中所有信号能量值之和的影响力比值不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则停止搜索第二子CIR中有用信号;
在步骤103中,在确定了第二信号序列中存在的有用信号后,确定每个有用信号的时延值,如图7所示,有用信号为信号C、信号D、信号E,信号C的时延值为A-C之间的时间长度,信号D的时延值为A-D之间的时间长度,信号E的时延值为E-B之间的时间长度。若A-D之间的时间长度大于A-C之间的时间长度以及E-B之间的时间长度,则信号D的时延值为时域去噪的窗口长度。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将时域去噪的窗口长度外的信号置零。例如,如图8所示,在时域去噪窗口外的信号全部置零,得到第二CIR。
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若确定得到N个有用信号,且N=0时,则时域去噪的窗口长度为CP长度,则将CP长度外的信号全部置零。
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若确定了第一子CIR中没有有用信号,而第二子CIR中有有用信号,则将第二子CIR中最大的有用信号时延值作为时域去噪窗口,对第二信号序列中位于窗口长度之外的信号置零,得到第二CIR;
同理,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若确定了第二子CIR中没有有用信号,而第一子CIR中有有用信号,则将第一子CIR中最大的有用信号时延值作为时域去噪窗口,对第二信号序列中位于窗口长度之外的信号置零,得到第二CIR。
同理,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若确定了第一子CIR和第二子CIR中均没有有用信号,则将CP长度作为时域去噪窗口,对第二信号序列中位于窗口长度之外的信号置零,得到第二CIR。
可选的,在步骤103后,还需要将第二CIR转换为第二FIR,以便利用FIR进行后续的均衡处理。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在此举例说明,本发明提供一种时域去噪方法,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CIR为2048个信号点长度,且第一CIR是通过第一FIR傅里叶逆变换获得的,具体如下:
S1,确定所述第一CIR的频谱中心,并根据第一CIR的频谱中心,将第一CIR划分为CIR_TMP1以及CIR_TMP2,CIR_TMP1包括第一信号序列,CIR_TMP2包括所述第三信号序列;
S2,将CIR_TMP1中CP长度内的信号置零,将CIR_TMP2中CP长度内的信号置零;
S3,搜索CIR_TMP1中当前的最大值Max_TMP1n以及最大值的频谱位置Path_TMP1n,搜索CIR_TMP2中当前的最大值Max_TMP2n以及最大值的频谱位置Path_TMP2n,其中n的范围为CIR_TMP1的长度范围;由于CIR_TMP1与CIR_TMP2的搜索方法是一致的,所以下列步骤以搜索CIR_TMP1中最大值的步骤为例;
S4,确定将Max_TMP1n置零后与Max_TMP1n置零前第一CIR中所有信号的能量值的第一比值,若第一比值不小于预设第二阈值,则执行步骤S5,否则执行步骤S6,其中Max_TMP1n置零前与置零后第一CIR中所有信号的能量值均包括已确定为有用信号并且置零的能量值;
S5,停止搜索CIR_TMP1中的最大值,执行步骤S7;
S6,确定Path_TMP1n位置的信号为有用信号,将Max_TMP1n置零,返回S3;
S7,将CIR_TMP1和CIR_TMP2中的有用信号的最大时延值作为时域去噪的窗口长度,并将该最大值作为时域去噪的窗口长度。
基于同样的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时域去噪装置,如图9所示,包括:
获取单元901,用于获取第一时域信道冲击响应CIR,其中所述第一CIR由依次排列的第一信号序列、第二信号序列以及第三信号序列构成;所述第一信号序列的长度与所述第三信号序列的长度均等于循环前缀的长度;
有用信号确定单元902,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号序列中存在的N个有用信号,并确定所述N个有用信号的时延值,其中N大于等于0;
第二CIR确定单元903,用于将所述N个时延值中的最大值作为时域去噪的窗口长度,对所述第二信号序列中位于所述窗口长度之外的信号置零,得到第二CIR。
进一步地,所述有用信号确定单元902,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第一CIR的频谱中心,并根据所述第一CIR的频谱中心,将所述第一CIR划分为第一子CIR以及第二子CIR,其中所述第一子CIR与所述第二子CIR的频谱对称,所述第一子CIR包括所述第一信号序列,所述第二子CIR包括所述第三信号序列;
确定所述第一子CIR中的所述第二信号序列中存在的p个有用信号,确定所述第二子CIR中的所述第二信号序列中存在的q个有用信号,其中,p和q均大于等于0;
所述第二CIR确定单元903,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第一子CIR中的p个有用信号的时延值以及将p个有用信号中最大时延值作为第一最大时延值;
确定所述第二子CIR中的q个有用信号的时延值以及将q个有用信号中最大时延值作为第二最大时延值;
将所述第一最大时延值和所述第二最大时延值中的最大值,作为时域去噪的窗口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有用信号确定单元902,具体用于:
针对每一个子CIR,确定所述子CIR中的子信号序列中能量值大于第一预设阈值的信号为有用信号;
或者
针对每一个子CIR,确定所述子CIR中当前能量值最大的信号;且当所述信号置零后的所述子CIR中所有能量值之和与置零前的所述子CIR中所有能量值之和的比值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则确定所述信号为有用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有用信号确定单元902,还用于:
将所述信号的能量值置零,返回确定所述子CIR中当前能量值最大的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置零单元904,用于将所述第一子CIR中的第一信号序列置零;将所述第二子CIR中的第三信号序列置零。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时域去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时域信道冲击响应CIR,其中所述第一CIR由依次排列的第一信号序列、第二信号序列以及第三信号序列构成;所述第一信号序列的长度与所述第三信号序列的长度均等于循环前缀的长度;
确定所述第二信号序列中存在的N个有用信号,并确定所述N个有用信号的时延值,其中N大于等于0;
将所述N个时延值中的最大值作为时域去噪的窗口长度,对所述第二信号序列中位于所述窗口长度之外的信号置零,得到第二CIR。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第二信号序列中存在的有用信号,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CIR的频谱中心,并根据所述第一CIR的频谱中心,将所述第一CIR划分为第一子CIR以及第二子CIR,其中所述第一子CIR与所述第二子CIR的频谱对称,所述第一子CIR包括所述第一信号序列,所述第二子CIR包括所述第三信号序列;
确定所述第一子CIR中的所述第二信号序列中存在的p个有用信号,确定所述第二子CIR中的所述第二信号序列中存在的q个有用信号,其中,p和q均大于等于0;
所述将所述N个时延值中的最大值作为时域去噪的窗口长度,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子CIR中的p个有用信号的时延值以及将p个有用信号中最大时延值作为第一最大时延值;
确定所述第二子CIR中的q个有用信号的时延值以及将q个有用信号中最大时延值作为第二最大时延值;
将所述第一最大时延值和所述第二最大时延值中的最大值,作为时域去噪的窗口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第一子CIR中的所述第二信号序列中存在的p个有用信号,确定所述第二子CIR中的所述第二信号序列中存在的q个有用信号,包括:
针对每一个子CIR,确定所述子CIR中的子信号序列中能量值大于第一预设阈值的信号为有用信号;
或者
针对每一个子CIR,确定所述子CIR中当前能量值最大的信号;且当所述信号置零后的所述子CIR中所有能量值之和与置零前的所述子CIR中所有能量值之和的比值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则确定所述信号为有用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信号为有用信号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信号的能量值置零,返回确定所述子CIR中当前能量值最大的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第一子CIR中的所述第二信号序列中存在的p个有用信号,确定所述第二子CIR中的所述第二信号序列中存在的q个有用信号前,还包括:
将所述第一子CIR中的第一信号序列置零;
将所述第二子CIR中的第三信号序列置零。
6.一种时域去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时域信道冲击响应CIR,其中所述第一CIR由依次排列的第一信号序列、第二信号序列以及第三信号序列构成;所述第一信号序列的长度与所述第三信号序列的长度均等于循环前缀的长度;
有用信号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号序列中存在的N个有用信号,并确定所述N个有用信号的时延值,其中N大于等于0;
第二CIR确定单元,用于将所述N个时延值中的最大值作为时域去噪的窗口长度,对所述第二信号序列中位于所述窗口长度之外的信号置零,得到第二CIR。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有用信号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第一CIR的频谱中心,并根据所述第一CIR的频谱中心,将所述第一CIR划分为第一子CIR以及第二子CIR,其中所述第一子CIR与所述第二子CIR的频谱对称,所述第一子CIR包括所述第一信号序列,所述第二子CIR包括所述第三信号序列;
确定所述第一子CIR中的所述第二信号序列中存在的p个有用信号,确定所述第二子CIR中的所述第二信号序列中存在的q个有用信号,其中,p和q均大于等于0;
所述第二CIR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第一子CIR中的p个有用信号的时延值以及将p个有用信号中最大时延值作为第一最大时延值;
确定所述第二子CIR中的q个有用信号的时延值以及将q个有用信号中最大时延值作为第二最大时延值;
将所述第一最大时延值和所述第二最大时延值中的最大值,作为时域去噪的窗口长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有用信号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针对每一个子CIR,确定所述子CIR中的子信号序列中能量值大于第一预设阈值的信号为有用信号;
或者
针对每一个子CIR,确定所述子CIR中当前能量值最大的信号;且当所述信号置零后的所述子CIR中所有能量值之和与置零前的所述子CIR中所有能量值之和的比值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则确定所述信号为有用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有用信号确定单元,还用于:
将所述信号的能量值置零,返回确定所述子CIR中当前能量值最大的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置零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子CIR中的第一信号序列置零;将所述第二子CIR中的第三信号序列置零。
CN201710140857.7A 2017-03-10 2017-03-10 一种时域去噪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70181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40857.7A CN107018100B (zh) 2017-03-10 2017-03-10 一种时域去噪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40857.7A CN107018100B (zh) 2017-03-10 2017-03-10 一种时域去噪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18100A true CN107018100A (zh) 2017-08-04
CN107018100B CN107018100B (zh) 2020-01-14

Family

ID=594402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140857.7A Active CN107018100B (zh) 2017-03-10 2017-03-10 一种时域去噪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018100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33311A (zh) * 2018-05-22 2018-11-16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联合时域聚类去噪与均衡判决的变换域二次估计方法
WO2021042394A1 (en) * 2019-09-06 2021-03-11 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 Sequence repetition for unsynchronized uplink transmission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27438A (zh) * 2008-01-30 2008-07-23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小波无偏风险阈值去噪的ofdm信道估计方法
CN101478508A (zh) * 2009-01-22 2009-07-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估计的方法及接收机
CN102196486A (zh) * 2010-12-31 2011-09-21 重庆重邮信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测量方法和装置
CN103227766A (zh) * 2013-02-05 2013-07-3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循环训练序列的信道估计方法
CN103916340A (zh) * 2014-04-04 2014-07-0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噪声功率估计方法及网络侧设备
CN104301274A (zh) * 2014-09-03 2015-01-21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用于多用户场景的上行信道估计方法及系统
CN104539562A (zh) * 2014-10-30 2015-04-22 重庆邮电大学 基于多输入多输出正交频分复用的宽带短波信道估计方法
CN106156434A (zh) * 2016-07-11 2016-11-23 江南大学 基于局部时滞重构的滑动窗时间差‑高斯过程回归建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27438A (zh) * 2008-01-30 2008-07-23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小波无偏风险阈值去噪的ofdm信道估计方法
CN101478508A (zh) * 2009-01-22 2009-07-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估计的方法及接收机
CN102196486A (zh) * 2010-12-31 2011-09-21 重庆重邮信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测量方法和装置
CN103227766A (zh) * 2013-02-05 2013-07-3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循环训练序列的信道估计方法
CN103916340A (zh) * 2014-04-04 2014-07-0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噪声功率估计方法及网络侧设备
CN104301274A (zh) * 2014-09-03 2015-01-21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用于多用户场景的上行信道估计方法及系统
CN104539562A (zh) * 2014-10-30 2015-04-22 重庆邮电大学 基于多输入多输出正交频分复用的宽带短波信道估计方法
CN106156434A (zh) * 2016-07-11 2016-11-23 江南大学 基于局部时滞重构的滑动窗时间差‑高斯过程回归建模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33311A (zh) * 2018-05-22 2018-11-16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联合时域聚类去噪与均衡判决的变换域二次估计方法
WO2021042394A1 (en) * 2019-09-06 2021-03-11 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 Sequence repetition for unsynchronized uplink transmiss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18100B (zh) 2020-0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36836B2 (e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ynchronous channels and broadcasting channels
US957121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inter-cell interference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3701478B (zh) 干扰消除装置和接收机
CN109660315A (zh) 基于dmrs的pdcch盲检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用户设备
US20150189628A1 (en) Blind detection mode determination method, blind detect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03379078B (zh) 一种频域均衡检测的方法和设备
CN103580837B (zh) 控制信令发送、检测方法及基站及终端
US20150189608A1 (en) LTE-Advanced Sample Clock Timing Acquisition
US8842701B2 (en) LTE-advanced prim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 detection
CN108289016A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RU2741615C2 (ru) Пользовательский терминал и способ радиосвязи
WO2015165403A1 (zh) 一种干扰抑制方法及装置
WO201413008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ing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 in long term evolution advanced cellular networks
CN106899525A (zh) 多点协同传输中终端定时偏差估计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0740026A (zh) 信号发送和检测装置、系统及方法
CN104219180B (zh) 探测参考信号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WO2015184949A1 (zh) 在干扰条件下的lte上行系统的信号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07454027B (zh) 一种频偏估计的方法及装置
CN111988246A (zh) 一种广播信道解调参考信号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07018100A (zh) 一种时域去噪方法及装置
CN106034325B (zh) 一种下行公共信道的发送和接收方法及装置
EP2916478A1 (en) Epdcch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CN110475379B (zh) 频域随机接入机会的选择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CN105306097B (zh) 一种随机接入信号的检测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6559805A (zh) 提升物理信道pbch解调性能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301

Address after: 510663 Shenzhou Road, Guangzhou Science City, Guangzhou,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dong Province, No. 10

Applicant after: Comba Telecom System (China) Co., Ltd.

Applicant after: Comba Telecom Systems (Guangzhou) Co., Ltd.

Applicant after: Jingxi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Applicant after: TIANJIN COMBA TELECOM SYSTEMS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0663 Guangdong city of Guangzhou province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Jinbi Road No. 6

Applicant before: Jingxi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103

Address after: 510663 Shenzhou Road 10, Guangzhou Science City,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zhou, Guangdong

Applicant after: Jingxin Communication System (China)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0663 Shenzhou Road, Guangzhou Science City, Guangzhou,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dong Province, No. 10

Applicant before: Jingxin Communication System (China) Co., Ltd.

Applicant before: Jingxin Communication System (Guangzhou) Co., Ltd.

Applicant before: Jingxi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Applicant before: TIANJIN COMBA TELECOM SYSTEMS CO., 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0663 Shenzhou Road 10, Guangzhou Science City,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zhou,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Jingxin Network System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663 Shenzhou Road 10, Guangzhou Science City,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zhou,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Comba Telecom System (China)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