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15400B - 玻璃导光板和具有该玻璃导光板的背光单元 - Google Patents

玻璃导光板和具有该玻璃导光板的背光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15400B
CN107015400B CN201610930537.7A CN201610930537A CN107015400B CN 107015400 B CN107015400 B CN 107015400B CN 201610930537 A CN201610930537 A CN 201610930537A CN 107015400 B CN107015400 B CN 10701540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guide
light
guide plate
glass
backlight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93053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015400A (zh
Inventor
文彰悦
郑容薰
杨起龙
朴世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Displ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Displa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0154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154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0154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154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3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3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light guide or in the bulk of it
    • G02B6/00362-D arrangement of prisms, protrusions, indentations or roughened surfac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6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a specially adapted diffusing, scattering or light controlling memb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3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3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3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light guide or in the bulk of it
    • G02B6/004Scattering dots or dot-like elements, e.g. microbeads, scattering particles, nanoparticles
    • G02B6/0041Scattering dots or dot-like elements, e.g. microbeads, scattering particles, nanoparticles provided in the bulk of the light guid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3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58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varying in density, size, shape or depth along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61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varying in density, size, shape or depth along the light guide to provide homogeneous light output intensity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65Manufacturing aspects; Material aspec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3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by one optical element, or plurality thereof, placed on the light output side of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55Reflecting element, sheet or layer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玻璃导光板和具有该玻璃导光板的背光单元,其中,该玻璃导光板被用在显示装置的背光单元中。用于背光单元的玻璃导光板的特性可以通过进行以下优化来提高:对该玻璃导光板内部的气泡的方向与光源之间的关系、气泡和导光图案的尺寸等进行优化,以及对各个区域中的导光图案的布置密度、导光图案墨(IR可固化墨)的种类、固化条件、折射率等进行优化以适合于所述玻璃导光板的材料。

Description

玻璃导光板和具有该玻璃导光板的背光单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显示装置的背光单元及被包括在其中的玻璃导光板。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用于解决由原玻璃中的气泡引起的性能退化的问题并且优化用于导光图案的墨(以下,被称为“导光图案墨”)的材料的技术以及根据所使用的玻璃材料对导光图案进行布置和固化的方法。
背景技术
根据信息社会的发展,对各种类型的用于显示图像的显示装置的需求已在增长。近来,已利用了诸如液晶显示器(LCD)、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以及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装置的各种显示装置。
在这些显示装置当中,LCD装置包括:阵列基板,其包括薄膜晶体管,该薄膜晶体管是被配置成对各个像素区域执行开/关控制的开关元件;上基板,其包括滤色器和/或黑底等;显示面板,其包括液晶材料层并且被形成在阵列基板与上基板之间;驱动单元,其被配置成控制薄膜晶体管;以及背光单元(BLU),其被配置成向显示面板提供光。根据在被设置在像素区域中的像素(PXL)电极与公共电压(Vcom)电极之间施加的电场来调整液晶材料层的布置状态,并且因此,调整液晶材料层的透光率以便显示图像。
这种液晶显示装置应具有背光单元以从外部提供光。背光单元可以包括诸如光源、导光板、反射器和上片的子单元,并且还可以包括作为支撑结构的至少一个框架或底架(chassis),以支撑显示装置的侧面和背面。
在背光单元的组件当中,导光板(LGP)是用于将来自光源的光均匀地引导至整个显示装置的平面部件,并且可以包括出于均匀分布光等的目的而被形成在该平面部件的至少一个表面上的预定图案。
通常,导光板由诸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的透光塑料材料制成。
然而,尽管其具有高透光率,但由于塑料导光板应具有预定级别或更大的厚度以维持预定刚度等,因此塑料导光板已变成条状以纤薄化整个显示装置。
另外,塑料导光板具有以下缺点:由于较大的热膨胀系数和较高的湿溶胀性,因此塑料导光板在具有光源部件的布置方面有限制,并且需要额外的支撑结构。
为了克服塑料导光板的缺点,近来已考虑由玻璃材料制成的玻璃导光板。
由于与塑料导光板相比,玻璃导光板具有优良的刚度以减小其厚度,因此玻璃导光板有利于纤薄化显示装置,并且由于其具有较低的热膨胀性和湿溶胀性,玻璃导光板也是有利的。
然而,玻璃导光板具有以下问题:与塑料导光板相比,玻璃导光板具有较低的透光率,并且具体地,当制作用于制造导光板的原玻璃时,在原玻璃内部会产生气泡,并且导光板的性能由于气泡而退化。
另外,由于塑料与玻璃之间的材料差异,当形成导光图案(其被形成在导光板的一侧上)的方法被同等地应用于塑料导光板和玻璃导光板时,已出现了各种缺陷。
发明内容
在该背景下,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向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提供光的背光单元的玻璃导光板以及提供一种包括该玻璃导光板的背光单元,在该玻璃导光板中,对玻璃导光板的原玻璃内部的气泡的形状和位置进行了管理,使得可以防止玻璃导光板的性能由于原玻璃中的气泡而被退化。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通过对被形成在导光板的一个表面上的导光图案的墨的材料、该导光图案的布置密度、该导光图案的固化工艺等进行优化来提供一种具有适合于玻璃导光板的材料的导光图案的玻璃导光板,以及提供一种包括该玻璃导光板的背光单元。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单元,在该背光单元中,玻璃导光板与光源之间的间隔间隙被最小化,使得可以最小化光泄漏现象、热点现象等。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用于显示装置的背光单元。该背光单元包括:光源单元,所述光源单元被设置在所述显示装置的至少一侧上;玻璃导光板,所述玻璃导光板由玻璃材料制成,并且被设置成与所述光源单元的一侧相邻以引导来自所述光源单元的光;以及反射器,所述反射器被设置在所述玻璃导光板下方以朝向显示面板反射光。具有长轴和短轴的气泡被包括在所述玻璃导光板内,并且所述气泡的所述长轴的方向相对于来自所述光源单元的光的传播方向形成第一角度。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用于显示装置的背光单元的玻璃导光板。所述玻璃导光板被设置成与被包括在所述显示装置的所述背光单元中的光源单元的一侧相邻以引导来自所述光源单元的光,具有长轴和短轴的气泡被包括在所述玻璃导光板中,并且所述气泡的长轴方向相对于来自所述光源单元的光的传播方向形成第一角度。
根据下面要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通过使用玻璃材料制造导光板并且管理在原玻璃内部存在的气泡的形状和位置,可以最小化向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提供光的背光单元的导光板的由被包括在玻璃材料中的气泡所导致的性能退化现象。
而且,通过对用于在玻璃导光板的一个表面上形成导光图案的导光图案墨的材料、导光图案的布置密度、该导光图案的固化工艺等进行优化以适合于玻璃导光板的材料,可以提高导光图案与玻璃导光板的接合力和导光图案的强度。
因此,通过解决玻璃材料的问题,可以通过减小导光板的厚度来纤薄化显示装置,并且可以通过减小玻璃导光板与光源之间的间隔间隙来最小化背光单元的光泄漏和热点现象。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并根据下面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
图1是采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玻璃导光板的显示装置的进光部的侧面截面图;
图2A和图2B是各自例示玻璃导光板和光源单元的平面图,其中,例示了被包括在导光板中的气泡的方向与光源的位置之间的关系;
图3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玻璃导光板内部的气泡的位置关系;
图4A和图4B是各自例示在被形成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玻璃导光板的一个表面上的导光图案与导光板内部存在的气泡的尺寸之间的关系的视图;
图5A是例示对被形成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玻璃导光板的一个表面上的点图案进行布置的结构的视图;
图5B以曲线图例示了导光图案的布置密度,在该曲线图中,水平轴表示从进光部到出光部的导光图案的排号,以及垂直轴表示被包括在导光图案的各相应排中的导光图案的布置密度;
图6是例示基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用于导光图案的墨材料的亮度差异的视图;
图7是例示导光图案仅被形成在玻璃导光板的相对表面的锡层上的实施方式的视图;以及
图8A和图8B是用于例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在作为玻璃导光板与光源之间的距离的光学间隙与显示面板的亮度之间的关系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例示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在通过参考标号指示附图中的元件方面,尽管它们被示出在不同的附图中,但仍将用相同的参考标号指示相同的元件。而且,在本发明的下面描述中,当其可能使得本发明的主题相当不清楚时,将省略对被包括在本文中的已知功能和构造的详细描述。
另外,当描述本发明的组件时,在本文中可以使用诸如第一、第二、A、B、(a)、(b)等的术语。这些术语中的每一个并不用于限定相应组件的本质、顺序或序号,而是仅用于将所述相应组件与其它组件相区分。在描述某个结构元件与另一结构元件“连接”、“联接”或“接触”的情况下,应理解的是,另一结构元件可以与该结构元件“连接”、“联接”或“接触”,也可以是某个结构元件与另一结构元件直接连接或直接接触。
图1是使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玻璃导光板的显示装置的进光侧截面图。
本发明可应用的显示装置可以包括诸如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面板140和被设置在显示面板140下方以向该显示面板照射光的背光单元,并且还可以包括被配置成支撑背光单元并且在显示装置的整个后表面上延伸的底盖110。
另外,显示装置可以被附加地设置有塑料制成的引导面板130,该塑料制成的引导面板130被固定至底盖并且被配置成将背光单元与显示面板140互连,双面胶带可以被附接至引导面板130的顶面的一部分,并且显示装置140可以被设置在该双面胶带上以被固定地安装。
另外,显示装置还可以被设置有顶壳150,该顶壳150被配置成覆盖底盖和引导面板的侧面部,该顶壳150被设置在最外位置处,并且弯曲以延伸至显示面板的正面的一部分,以便保护显示面板的正面的边缘。
顶壳150包围显示装置的侧面部并且向显示面板140的前部的部分区域延伸,从而执行保护显示面板和膜上芯片(COF)电路单元的功能,该膜上芯片(COF)电路单元是被配置成将系统板单元与显示面板互连的连接电路。该系统板单元是被设置在底盖后面以驱动显示装置的印刷电路板(PCB)。
在显示面板140为液晶显示面板的情况下,显示面板140可以包括:阵列,其包括多条选通线、多条数据线、被限定在选通线与数据线的交叉区域处的多个像素以及被配置成调节各个像素处的透光率的薄膜晶体管;上基板,其包括滤色器和/或黑底等;以及液晶材料层,其被形成在阵列板与上基板之间。
另外,显示装置可以包括被配置成向显示面板140提供光的背光单元,并且该背光单元可以根据光源的布置和传输光的类型而被分类成边缘型或直下型。
本发明所应用的背光单元为边缘型背光单元,并且可以包括以下子单元:光源单元,其包括诸如LED的光源128、固定光源的保持件、光源驱动电路等;玻璃导光板200,其被配置成将光漫射(diffuse,散射)至整个面板区域;反射器122,其被配置成向显示面板反射光;以及至少一个光学膜或片126,出于提高亮度、漫射光、保护等的目的而将其设置在导光板上。
术语“显示装置”为以下概念:包括诸如笔记本电脑、电视机、电脑监视器和移动电子装置(诸如,智能电话或电子平板电脑)的一组电子装置或一组装置,所述一组电子装置或一组装置包括包含显示面板和被配置成驱动显示面板的驱动单元的液晶模块(LCM);而且也包括狭义上的诸如LCM的显示装置。
即,在本说明书中,显示装置用于以下含义:包括一组装置,该组装置为包括LCM的应用产品,而且也包括狭义上的诸如LCM的显示装置。
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光源单元可以包括:光源128,其可以使用LED芯片、光源封装件等来实现;以及光源PCB 127,其上安装有光源和用于驱动光源所需的电路元件。
光源PCB 127为沿着显示装置或背光单元的至少一侧延伸的印刷电路板,并且可以由印刷电路板基体、绝缘层、电源布线层等构成。
光源128可以包括所谓的板上芯片(COB)或芯片级封装(CSP)型芯片,这些芯片以预定间隔被布置在光源PCB 127上,并且使用表面安装技术(SMT)被直接安装在光源PCB上,而无需使用模具框架或引线框架。
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光源128除了可以是由LED芯片、模具结构、引线框架等构成的光源封装件以外,也可以是诸如LED芯片的单个芯片。
根据本发明的背光单元为边缘型背光单元,并且上述光源单元可以被设置成沿着显示装置的四侧中的至少一侧延伸。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背光单元还可以包括被设置在玻璃导光板200的底面上的反射器122和被设置在玻璃导光板200的顶面上的光学片单元126。
反射器122可以位于玻璃导光板200的背面上,以便执行通过将穿过导光板的背面的光向显示面板140反射来提高光的亮度的功能。
被设置在玻璃导光板200上的光学片单元126适用于会聚光,以便使更均匀的平面光源入射到显示面板140上,并且可以通过将一个或更多个单个光学片进行组合来构成。
光学片单元126可以通过将诸如以下的各种功能片进行组合来构成:被配置成执行会聚光功能的聚光片或棱镜片(PS)、被配置成漫射光的漫射片(DS)以及被称为双层亮度增强膜(DBEF)的反射型偏光膜。
同时,根据本发明的背光单元可应用的显示面板不限于液晶显示面板,而是可以包括其他类型的需要背光单元的显示装置。
另外,覆盖显示装置的背面和部分侧面的金属或塑料制成的底盖110、被配置成在显示面板下方支撑显示面板的引导面板130、覆盖显示装置的最外侧面和显示面板的顶面的外围边缘的顶壳150等可以被附加地设置为用于支撑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背光单元的结构。
在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中使用的底盖110是包围背光单元的侧面和下部的L形支撑结构。
底盖110不限于该术语,并且可以用诸如后盖、底架和框架的其它术语来表示。
同时,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底盖在其材料方面没有限制,但是考虑到底盖应与导热性光源壳体接触以便将来自光源壳体的热辐射到外部的这一事实,底盖可以使用具有良好导热性的诸如金属的材料来制造。
另外,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中所使用的引导面板130是包围底盖110并且在显示面板140下方支撑显示面板140的塑料支撑结构。
引导面板130延伸以包围底盖110的侧面外部和背光单元的顶侧的一部分,并且显示面板140被固定在引导面板的水平支撑部的顶部上。
引导面板130一般由塑料材料形成,并且可以通过使用诸如模具框架、中柜、塑料底架和塑料框架的其它术语来表示。
玻璃导光板200是被配置成将从光源单元入射的光漫射并引导至整个背光单元的构件,并且不同于玻璃导光板200由玻璃材料制成的这一事实。以下,将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玻璃导光板的详细构造。
在背光单元的组件当中,导光板一般是由诸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甲基苯乙烯(MS)树脂、聚苯乙烯(PS)、聚丙烯(PP)、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或聚碳酸酯(PC)的透光塑料材料制成。通常,由PMMA制成的导光板被广泛使用。
如上所述,这种塑料导光板具有高透光率,但应具有预定级别或更大的厚度以维持预定级别的刚度。塑料导光板的特点在于:其具有较大的热膨胀系数和湿溶胀性(moisture-swelling)。
因此,采用PMMA、PC、PS等的塑料导光板的显示装置在纤薄化方面具有限制,或者在布置导光板和光源单元方面具有限制或需要额外的支撑结构。
为了克服塑料导光板的缺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将由玻璃材料制成的玻璃导光板200用作在背光单元中使用的导光板。
由于与塑料导光板相比,玻璃导光板200的厚度由于其优异的刚度而可以减小,因此玻璃导光板200有利于纤薄化显示装置,并且由于其较低的热膨胀和湿溶胀性,玻璃导光板200也是有利的。
同时,根据本发明,玻璃导光板200相对于背光单元的光源的位置关系是根据存在于原玻璃内部的气泡的方向来确定的,以防止其性能由于在制造用于导光板的原玻璃时所产生的气泡而退化。
另外,被形成在玻璃导光板200的一侧上的导光图案的尺寸是根据原玻璃内部的气泡的尺寸来确定的,并且根据气泡在导光板内的位置来调整导光图案的布置密度以提供最佳性能。
另外,当用于现有塑料导光板的导光图案的墨被同等地应用于玻璃导光板时,导光板的亮度可能会退化,或导光图案的接合力、强度等可能会退化。因此,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出了用于针对玻璃导光板而进行优化的导光图案的墨配置。
以下,将详细描述用于此目的的玻璃导光板的详细构造以及包括该玻璃导光板的背光单元。
图2A和图2B是各自例示玻璃导光板和光源单元的平面图,其中,例示了在被包括在导光板中的气泡的方向与光源的位置之间的关系。
如图1、图2A和图2B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背光单元包括:光源单元,其被设置在显示装置的至少一侧上;玻璃导光板200,其由玻璃材料制成并且被设置在背光单元中靠近光源单元的一侧处,以便引导来自光源单元的光;以及反射器122,其被设置在玻璃导光板下方以将光向显示面板侧反射。
如图2A和图2B所例示,各自均具有长轴和短轴的气泡210被包括在玻璃导光板200中,其中,气泡210的长轴方向可以等于或小于相对于来自光源单元的光的传播方向的第一角度。
原玻璃一般是通过浮选工艺(floating process)来制造的,原玻璃为玻璃导光板的原材料。
浮选工艺通过以下步骤来制造平面原玻璃:在通过将熔融玻璃倒入由熔融锡(TiN)形成的水平辊中使熔融玻璃移动的同时,将在熔炼炉中熔化的熔融玻璃进行冷却。
尽管在浮选工艺的处理中执行了通过在洁净浴中降低玻璃的温度来将气泡从原玻璃的内部去除的步骤,但气泡没有被完全去除,并且因此,多个超出预定尺寸的椭圆形气泡存在于所制造的原玻璃的内部中。
椭圆形气泡210被布置有特定的方向性,并且可能是向整个导光板漫射来自光源单元的光源128的光的障碍物。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气泡210的长轴方向尽可能地被设置成与光的传播方向一致。
即,在图2B中,与光的传播方向对齐的气泡210对光的传播具有最小的影响。然而,其长轴方向被设置为相对于光的传播方向成接近90度的角度的气泡213可能会阻挡光的传播,从而干扰光漫射到导光板的内部。
更具体地,如图2B所例示,当在存在于玻璃导光板200内部的气泡210的长轴X与光A的传播方向之间所形成的角度为第一角度θ时,该第一角度被设置为在0度至20度的范围内。
即,当通过切割原玻璃来制造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玻璃导光板200时,通过考虑到气泡210的长轴方向来切割原玻璃而使得玻璃导光板内部的气泡210的长轴方向尽可能地与光的传播方向(即,从玻璃导光板的进光部朝向出光部的方向)一致。
另外,气泡210的长轴的长度d1可以是800μm或更小。
通过按照玻璃导光板内部的气泡210的长轴方向与光的传播方向之间的角度为20度或更小的这种方式来制造玻璃导光板,最小化了由气泡所导致的光漫射的退化,并且因此,光在整个导光板上均匀地漫射。
图3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玻璃导光板内部的气泡的位置关系。
在本说明书中,为便于描述起见,显示面板140侧的方向被定义为上部,且与显示面板140侧相反的底盖侧的方向被定义为下部。
同时,在玻璃导光板的内部,更多的气泡可以被设置在导光板的上部中,或可以被设置在下部中。
如图3中所示,与被设置在中部处的气泡216或被设置在下侧处的气泡215相比,被设置在玻璃导光板200的上侧处的气泡217对光的向上漫射具有较大的影响。
即,由于更多的气泡被设置在玻璃导光板的上部中,因此为了确保理想的图像质量,被设置在导光板上的光学片应具有更高的遮光力,并且显示面板应具有较低的透光率。
因此,由于更多的气泡被设置在玻璃导光板的上部中,因此在对光学片的要求变得更复杂且应降低显示面板的透光率方面存在问题。
因此,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理想的是,使得被设置在玻璃导光板内部的气泡至少位于不高于玻璃导光板的中部的部分中。
通常,由于可以通过改变制造原玻璃的上述工艺来调整或管理原玻璃内部的气泡的垂直位置,因此可以通过对制造原玻璃的工艺进行优化来使得被设置在玻璃导光板内部的气泡至少被设置在不高于玻璃导光板的中部的部分中。
当使得玻璃导光板内部的气泡的垂直位置不高于中部时,可以最小化可能由于气泡而不可避免地造成的影响。
如上所述,当使用玻璃导光板时,可能会出现在现有塑料导光板中没有出现过的气泡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于通过对气泡和光源的方向的布置和/或气泡的垂直位置进行优化来最小化由于在原玻璃内部不可避免地产生的气泡而引起的导光性能的退化。
同时,出于向上漫射光的目的,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玻璃导光板200的一个表面上使用预定类型的图案。该图案可以被称作导光图案220。
导光图案220用于提高被投射至显示面板侧的光的聚光性或者使光在整个显示面板上均匀地传播,可以包括圆形等的点图案或被形成为在具有特定的截面形状的同时在一个方向上延伸的截面图案。
用于形成这种导光图案的墨可以被定义为导光图案墨混合物。导光图案墨混合物可以包括具有丙烯酸酯基的丙烯共聚物,其能够形成印刷涂膜并且调整相对于导光板的粘附性;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珠,其能够散射(漫射)光;以及用于调整墨的粘度和丝网的可加工性的溶剂,该溶剂是根据预定重量百分比而被包括的。
通过使用导光图案墨根据预定分布方法来将导光图案形成在导光板的一整个表面上,并且此时,可以使用印刷类型或压印工艺。
图4A和图4B是例示在被形成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玻璃导光板的一个表面上的导光图案与存在于该导光板内部的气泡的尺寸之间的关系的视图。
如在图4A和图4B中所示,不同于塑料导光板,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玻璃导光板包括存在于其中的气泡,并且导光图案220的尺寸可以被确定为与气泡210的尺寸有关。
更具体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玻璃导光板的导光图案220的尺寸Sd可以被确定为等于或大于气泡210的短轴的长度d2并且等于或小于气泡210的长轴的长度d1。
本实施方式中的导光图案220可以是圆形的点图案,但可以具有其它形状,诸如椭圆形或多边形,而不限于此。此时,导光图案的尺寸Sd表示在导光图案为点图案的情况下的直径以及在导光图案为方形图案的情况下的一侧的长度。
在导光图案220的尺寸Sd小于气泡的短轴的长度d2的情况下,导光图案的尺寸变得太小而不能被形成,并且由于通过点图案的光漫射性能变得低于气泡的阻光特性,因此无法确保导光板的光漫射性能。
另外,在导光图案220的尺寸Sd大于气泡的长轴的长度d1的情况下,导光图案在视觉上被识别,这可能会导致图像质量的退化。
因此,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在通过将被形成在玻璃导光板的一个表面上的导光图案220的尺寸Sd设置为大于气泡的短轴的长度并且小于气泡的长轴的长度而使导光图案不能在视觉上可识别出的同时,可以最小化由气泡所导致的导光板的光漫射性能的退化。
图5A是例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对被形成在玻璃导光板的一个表面上的点图案进行布置的结构的视图。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多个导光图案220被形成在玻璃导光板的一个表面上。此时,导光图案可以具有相同的尺寸和形状,但导光图案的尺寸和形状也可以按照随机的方式来确定,而不限于此。
图5A例示了具有相同形状和尺寸的导光图案220被形成在其中导光图案的布置密度可以根据在导光板上的位置而改变的玻璃导光板的一个表面上的示例。
即,当玻璃导光板的每单位面积所形成的导光图案的数量被定义为导光图案的布置密度时,可以根据在导光板上的位置来不同地确定导光图案的布置密度。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光源单元可以被设置成沿着显示装置的四侧当中的至少一侧延伸。以下,为便于描述起见,假设光源单元仅被设置在显示装置的恰好一侧上。
另外,以下,为便于描述起见,在玻璃导光板200的一侧中,与光源128相邻的侧面将被称作进光部270,并且与进光部270相反的侧面将被称作出光部270’。
另外,从进光部到出光部,总共31排导光图案220被形成为与光源单元平行。按照从离进光部最近的排开始的这种顺序,所述排将被称作导光图案的第1排、第2排、…、和第31排。
根据本实施方式,被形成在玻璃导光板200的一个表面上的导光图案220的布置密度可以从进光部270到与出光部270’相邻的第一点P1以第一增加率增大,并且可以从第一点P1到出光部270’以第二减小率减小。
即,假设所有的导光图案220具有相同的尺寸和形状,则这意味着第1排中的导光图案的数量最少,并且各排中的导光图案的数量按照第2排、第3排等的顺序增加。
图5B以曲线图例示了导光图案的布置密度,在该曲线图中,水平轴表示从进光部到出光部的导光图案的排数,并且垂直轴表示被包括在各相应排的导光图案中的导光图案的布置密度。
如在图5B中所示,导光图案的布置密度从进光部向出光部以第一增加率增大,并且导光图案的布置密度的递增持续至与出光部相邻的第一点(例如,第28排导光图案)。
相反,从第一点P1到出光部(第31排),导光图案的布置密度以第二减小率减小。
此时,从进光部到第一点P1的第一增加率的绝对值可以小于从第一点P1到出光部的第二减小率的绝对值。
即,导光图案的布置密度可以从进光部到第一点P1以第一增加率逐渐增大,并且接着可以从第一点P1到出光部以第二减小率迅速减小。
一般地,光的强度在进光部侧较强,而要传输的光的强度朝向出光部侧变得更弱。因此,由于被漫射以导向导光板的上部的光的比率应朝向出光部侧增大,所以使得执行漫射光的功能的导光图案的布置密度逐渐增大。
同时,侧反射器被设置在出光部270’侧处,使得被传输至出光部的光被回射向进光部270侧,并且由于被出光部的侧反射器回射的光,因此光的强度在出光部附近被增强。
因此,为了补偿出光部处光强度的增加量,使得导光图案的布置密度从与出光部相邻的预定的第一位置P1开始减小。
通过使导光图案的布置密度从进光部到第一点P1以第一增加率逐渐地增大,并且接着从第一点P1到出光部以第二减小率迅速地减小,可以使通过导光图案被漫射至玻璃导光板的上部的光的分布变得均匀。
同时,由于光源单元包括按排布置的多个光源,因此光源单元的纵向中央部的光强度比光源单元的边缘部的光强度更强。
另外,不同于塑料导光板,如在本实施方式中,光的直线传播特性在玻璃导光板200中被进一步增强。
因此,如图5A所例示,当玻璃导光板200的区域沿着光源单元的纵向方向被划分成与光源单元的中央区域对应的中央区域280和与光源单元的相对边缘对应的侧部区域280’时,从进光部到与出光部相邻的第二点P2,中央区域280中的导光图案的布置密度可以等于或高于侧部区域280’中的导光图案的布置密度。
如上所述,与塑料导光板相比,如在本实施方式中,光的直线传播特性在玻璃导光板200中被增强。因此,仅当光的漫射在玻璃导光板中的更强的光被引进的中央区域280中增大时,可以使被导向上部的光强度在整个导光板上变得均匀。
如上所述,从进光部到与出光部相邻的第二点P2,通过使玻璃导光板200的中央区域280的导光图案的布置密度高于侧部区域280’中的导光图案的布置密度,可以维持通过导光图案的光漫射在整个导光板上是均匀的。
同时,作为测试的结果,已发现第一点P1位于总共31排当中的第28排附近并且第二点P2位于第24排附近,该第一点P1为进光部与出光部之间的导光图案的布置密度的拐点,该第二点P2为增大中央区域中导光图案的布置密度的最高限。
即,第一点P1(作为进光部与出光部之间的导光图案的布置密度的拐点)可以位于比第二点P2(作为增大中央区域中导光图案的布置密度的最高限)更加靠近出光部。
图6是例示基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用于导光图案的墨材料的亮度差的视图。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导光图案220可以按照以下方式来形成:通过使用预定导光图案墨而在导光板200的一个表面上压印或印刷预定图案,并且接着对图案进行固化以被固定至导光板。
此时,导光图案墨一般可以是通过紫外线(UV)固化的UV可固化墨或通过红外线(IR)固化的IR可固化墨,并且在常规的PMMA导光板、PS导光板等中,这两种导光图案墨均已被使用。
然而,在如本实施方式中的玻璃导光板200的情况下,由于SiO2(其为玻璃材料)易于受UV线影响,所以IR可固化墨可以用于制造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玻璃导光板200的导光图案220。
此时,对于玻璃导光板的玻璃折射率ng,IR可固化导光图案墨的折射率ni可以满足以下式1。
式1
ng-0.02<ni<ng+0.04
更具体地,用于形成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玻璃导光板200的导光图案的IR可固化墨可以由包括树脂(其为IR可固化聚合物)、光漫射颗粒等的混合物构成,并且IR可固化墨的折射率可以等于玻璃导光板的折射率,或者可以被包括在相对于玻璃导光板的折射率的-0.02至+0.04的范围内。
图6以曲线图例示了测试结果,其中,如在本实施方式中,点线表示在使用UV可固化墨将导光图案形成在玻璃导光板上的情况下的亮度,以及实线表示在使用IR可固化墨形成导光图案的情况下的亮度。
为便于对比起见,假设玻璃导光板的玻璃折射率ng为1.52,且具有使用UV可固化墨形成的导光图案(其折射率为1.47)的背光单元的亮度为100%。
如在图6中所示,当使用已用于现有塑料导光板的UV可固化墨在玻璃导光板上形成导光图案时,已发现:即使根据墨的折射率改变亮度,也仅有高达约20%的亮度增量。
相反,在如本实施方式中的使用IR可固化墨在玻璃导光板上形成导光图案的情况下,已发现:根据IR可固化墨的折射率,背光单元的亮度增加了约36%或更多。
具体地,在IR可固化墨的折射率ni为1.51以比作为1.52的玻璃折射率ng低了0.01的情况下,示出了约45%的最大亮度增量,并且已发现:当IR可固化墨的折射率ni超过1.55(ni>1.55)以比作为1.52的玻璃折射率ng大了0.03或更大时,亮度的增加率降低。
因此,如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当使用与玻璃导光板的折射率具有预定关系的IR可固化墨以便在玻璃导光板上形成导光图案时,可以最大化玻璃导光板的亮度增量。
另外,当使用IR可固化墨在现有的丙烯酸基塑料导光板上形成导光图案时,在印刷导光图案之后,在固化步骤中,以约70℃至80℃的温度对IR可固化墨固化约90秒。
然而,在将上述固化条件应用于如本实施方式中的玻璃导光板的情况下,已发现:在所形成的导光图案中无法确保所要求的接合力和强度。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实施方式中,在使用具有上述配置(ng-0.02<ni<ng+0.04)的IR可固化墨来印刷导光图案之后,以约130℃或更高的温度对导光图案固化5分钟或更长时间。
根据在特定条件(在60℃湿度为60%的环境下用0.1kg至0.8kg按压24小时)下对在上述约130℃或更高的温度、5分钟或更长时间的固化条件下制造的导光图案执行的迁移测试,以及在现有固化条件(在约70℃至80℃的温度以及约90秒)下形成的导光图案,已发现:在接合力和强度方面,根据本发明形成的导光图案优于现有导光图案。
如上所述,当通过改变现有的IR可固化墨的固化条件在约130℃或更高的温度、5分钟或更长时间的固化条件下形成导光图案时,可以增强导光图案的强度以及导光图案与玻璃导光板的接合力。
图7是例示导光图案仅被形成在玻璃导光板的相对表面的锡层上的实施方式的视图。
如上所述,由于在制造原玻璃的浮选工艺中,在熔融玻璃穿过由熔融锡(TiN)形成的水平辊的同时对熔融玻璃进行冷却,所以在此工艺中,局部包含锡成分的锡层被形成在原玻璃的一个表面上。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玻璃导光板的相对表面中的一个表面可以被形成有包括一些锡成分的锡层230,而另一表面完全不包含锡成分。
在本说明书中,在玻璃导光板的相对表面中,包括锡(TiN)成分的表面将被称作锡层230,而另一表面将被称作空气层230’。
同时,导光图案可以被形成在玻璃导光板的相对表面中的一个表面上。假设在导光图案220被形成在形成有锡层230的表面上的情况下的背光单元的亮度为100%,则已发现:在导光图案220被形成在形成有空气层230’的表面上的情况下,背光单元的亮度被降低至约83%至86%。
在某种程度上,被包括在玻璃导光板200的锡层230中的锡成分也执行漫射光的功能。因此,通过在形成有锡层的表面上而不是在形成有空气层的表面上形成导光图案,进一步提高了导光图案的光漫射特性。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锡层(TiN)230被设置在玻璃导光板200的一个表面上,空气层230’被设置在另一表面上,并且导光图案220被设置在形成有锡层的表面上。
如上所述,在玻璃导光板的相对表面中,通过在形成有锡层230的表面上形成导光图案220,可以提高导光图案的光漫射性能,使得可以增强背光单元的亮度。
图8A和图8B是用于例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在光学间隙(其为玻璃导光板与光源之间的距离)与显示面板的亮度之间的关系的视图。
如在图8A中所示,光源单元和玻璃导光板200按照预定光学间隙O/G被形成在光源单元的LED光源128与玻璃导光板200的进光部的表面之间的这种方式来进行布置。
光源与导光板之间的光学间隙被设置为对导光板的膨胀的测量值,所述导光板的膨胀可能是由于热或潮湿而导致的。由于相对高的热膨胀性和湿溶胀性,现有的塑料(PMMA)导光板需要约0.4mm或更大的光学间隙。
然而,当光源与导光板之间的光学间隙增大时,来自光源的光局部泄漏而没有入射到导光板上以致效率被降低,并且在进光部附近产生了光泄漏现象。
相反,由于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玻璃导光板200具有相对低的热膨胀性和湿溶胀性,所以可以减小光源与导光板之间的光学间隙O/G。
更具体地,如在图8B中所示,当光源与导光板之间的光学间隙O/G被设置为0.1mm、0.2mm和0.3mm时,监测亮线级别,该亮线级别表示显示面板的整个亮度(一(1)个面板的亮度和九(9)个面板的平均亮度)和进光部处的图像质量(FOS)。
因此,当光学间隙O/G(其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玻璃导光板200与光源128之间的间隔距离)为0.15mm或更小时,已发现:在没有导致根据玻璃导光板的溶胀的问题的情况下,面板亮度几乎没有被降低,并且亮线级别也符合大规模生产的要求。
按照这种方式,通过将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玻璃导光板200与光源128之间的光学间隙O/G设置为0.15mm或更小,可以在最小化面板亮度的降低的同时,维持导光板的光学效率并且防止在进光部等中出现光泄漏现象。
当使用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时,通过使用玻璃材料来制造向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提供光的背光单元的导光板以及对存在于玻璃导光板内部的气泡的方向与光源之间的关系、气泡和导光图案的尺寸等进行优化,可以最小化由不可避免地被包括在原玻璃中的气泡所引起的导光板的性能退化现象。
另外,通过对被形成在玻璃导光板的一个表面上的各个区域中的导光图案的布置密度进行优化,可以使得光在整个玻璃导光板上均匀地漫射。
而且,通过选择具有针对用于在玻璃导光板的一个表面上形成导光图案的导光图案墨的预定折射率的IR可固化墨,以及对导光图案的固化工艺等进行优化以适合于玻璃导光板的材料,可以提高导光图案与玻璃导光板的接合力和导光图案的强度。
因此,通过解决玻璃材料的问题而使用玻璃导光板而不是现有的塑料导光板,可以通过减小导光板的厚度来纤薄化显示装置,以及通过减小玻璃导光板与光源之间的间隔间隙来最小化背光单元的光泄漏和热点现象。
仅出于例示的目的,以上描述和附图提供了本发明的技术构思的示例。具有本发明所涉及的技术领域中的普通知识的人员将理解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实质特征的情况下,可以在形式上做出各种修改和变化,诸如构造的组合、分离、替代和变化。因此,本发明中公开的实施方式旨在例示本发明的技术构思的范围,并且本发明的范围不受实施方式的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应按照被包括在等同于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构思均属于本发明的这种方式基于所附权利要求书来进行解释。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5年10月30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15-0151497的优先权,出于所有目的将其通过引用结合于此,如同在此充分阐述一般。

Claims (13)

1.一种用于显示装置的背光单元,该背光单元包括:
光源单元,所述光源单元被设置在所述显示装置的至少一侧上;
玻璃导光板,所述玻璃导光板由玻璃材料制成,并且被设置成与所述光源单元的一侧相邻以引导来自所述光源单元的光;
反射器,所述反射器被设置在所述玻璃导光板下方以使光朝向显示面板反射,
其中,具有长轴和短轴的气泡被包括在所述玻璃导光板内,并且所述气泡的所述长轴的方向相对于来自所述光源单元的光的传播方向形成第一角度;以及
多个导光图案,所述多个导光图案被设置在所述玻璃导光板的一个表面上,其中,各个所述导光图案的尺寸等于或大于所述气泡的所述短轴的长度并且等于或小于所述气泡的所述长轴的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第一角度为20度或更小,并且所述气泡的所述长轴具有800μm或更小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玻璃导光板包括进光部和出光部,所述进光部是与所述光源单元相邻的侧面,所述出光部是与所述进光部相对的侧面,并且所述导光图案的布置密度从所述进光部到与所述出光部相邻的第一点以第一增加率增大,并且接着从所述第一点到所述出光部以第二减小率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玻璃导光板包括与所述光源单元的中央部对应的中央区域和与所述光源单元的相对侧边缘对应的侧部区域,并且从所述进光部到与所述出光部相邻的第二点的所述中央区域中的所述导光图案的布置密度等于或高于所述侧部区域中的所述导光图案的布置密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导光图案是使用红外IR可固化墨来制造的,并且对于所述玻璃导光板的玻璃折射率ng,所述红外IR可固化墨的折射率ni满足如下条件:
ng-0.02<ni<ng+0.0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在所述玻璃导光板的一个表面上设置有锡层TiN,在所述玻璃导光板的另一表面上设置有空气层,并且所述导光图案被设置在所述锡层TiN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作为所述光源单元与所述玻璃导光板之间的间隔距离的光学间隙为0.15mm或更小。
8.一种用于显示装置的背光单元的玻璃导光板,其中,所述玻璃导光板被设置成与被包括在所述背光单元中的光源单元的一侧相邻以引导来自所述光源单元的光,在所述玻璃导光板中包括具有长轴和短轴的气泡,并且所述气泡的长轴方向相对于来自所述光源单元的光的传播方向形成第一角度,并且
其中,所述玻璃导光板还包括多个导光图案,所述多个导光图案被设置在所述玻璃导光板的一个表面上,其中,各个所述导光图案的尺寸等于或大于所述气泡的所述短轴的长度并且等于或小于所述气泡的所述长轴的长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玻璃导光板,其中,所述第一角度为20度或更小,并且所述气泡的所述长轴具有800μm或更小的长度。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玻璃导光板,其中,所述玻璃导光板包括进光部和出光部,所述进光部是与所述光源单元相邻的侧面,所述出光部是与所述进光部相对的侧面,并且所述导光图案的布置密度从所述进光部到与所述出光部相邻的第一点以第一增加率增大,并且接着从所述第一点到所述出光部以第二减小率减小。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玻璃导光板,其中,所述玻璃导光板包括与所述光源单元的中央部对应的中央区域和与所述光源单元的相对侧边缘对应的侧部区域,并且从所述进光部到与所述出光部相邻的第二点的所述中央区域中的所述导光图案的布置密度等于或高于所述侧部区域中的所述导光图案的布置密度。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玻璃导光板,其中,所述导光图案是使用红外IR可固化墨来制造的,并且对于所述玻璃导光板的玻璃的折射率ng,所述红外IR可固化墨的折射率ni满足如下条件:
ng-0.02<ni<ng+0.04。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玻璃导光板,其中,在所述玻璃导光板的一个表面上设置有锡层TiN,在所述玻璃导光板的另一表面上设置有空气层,并且所述导光图案被设置在所述锡层TiN上。
CN201610930537.7A 2015-10-30 2016-10-31 玻璃导光板和具有该玻璃导光板的背光单元 Active CN10701540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5-0151497 2015-10-30
KR1020150151497A KR102391097B1 (ko) 2015-10-30 2015-10-30 글래스 도광판 및 그를 포함하는 백라이트 유닛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15400A CN107015400A (zh) 2017-08-04
CN107015400B true CN107015400B (zh) 2020-06-09

Family

ID=586353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930537.7A Active CN107015400B (zh) 2015-10-30 2016-10-31 玻璃导光板和具有该玻璃导光板的背光单元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234617B2 (zh)
KR (1) KR102391097B1 (zh)
CN (1) CN10701540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635179B2 (en) * 2017-02-02 2023-04-25 Fusion Optix, Inc. Linear lighting assembly with single edge-lit light scattering optical element
US11156762B2 (en) * 2017-02-02 2021-10-26 Fusion Optix, Inc. Single edge lit lighting module producing tailored light distributions
US11598912B2 (en) * 2017-02-02 2023-03-07 Fusion Optix, Inc. Single edge lit lighting module with bi-lobed light distribution
US11520097B2 (en) * 2017-02-02 2022-12-06 Fusion Optix, Inc. Single edge lit lighting module and light fixture producing tailored light distributions
KR102422135B1 (ko) 2017-07-07 2022-07-1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광학 부재,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및 광학 부재의 제조 방법
KR20190035999A (ko) 2017-09-26 2019-04-0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유닛, 표시 장치 및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KR102531351B1 (ko) * 2017-11-20 2023-05-1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광학 부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CN111477117A (zh) * 2019-01-24 2020-07-31 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Led显示屏及其制备方法
KR20210043909A (ko) 2019-10-14 2021-04-22 (주)아이에스엘 도광판
CN115244334A (zh) 2020-02-07 2022-10-25 康宁公司 处理玻璃表面的方法和经处理的玻璃制品
KR20220139974A (ko) 2020-02-10 2022-10-17 코닝 인코포레이티드 패턴화된 반사기들을 포함하는 백라이트들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457009A2 (en) * 1990-05-17 1991-11-21 Nissen Kagakukogyo K.K. Light reflective body,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use for the same
CN102182964A (zh) * 2011-04-29 2011-09-14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3576359A (zh) * 2012-07-26 2014-02-12 扬升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复合式导光板与显示装置
CN104503016A (zh) * 2014-12-01 2015-04-08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导光板及其制作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E503740C2 (sv) * 1994-04-22 1996-08-19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Optisk fiber innefattande en reflektor samt sätt att framställa en reflektor i en optisk fiber
TW200708849A (en) * 2005-08-26 2007-03-01 Innolux Display Corp Light guide plate and backlight module using the same
US20150103398A1 (en) * 2009-02-19 2015-04-16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Ir reflective coating compatible to ir sensors
US20120274874A1 (en) * 2011-04-29 2012-11-01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20140313772A1 (en) * 2011-10-26 2014-10-23 Sharp Kabushiki Kaisha Illumination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provided therewith
KR20130078348A (ko) * 2011-12-30 2013-07-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조명 장치
EP2684922B8 (en) * 2012-07-10 2018-02-21 Agfa Nv Radiation curable fluids
KR20140017742A (ko) * 2012-07-31 2014-02-1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도광판, 그 제조 방법 및 도광판을 포함하는 백라이트 유닛
CN102981211B (zh) * 2012-12-10 2015-02-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导光板的制造方法及其挤出机
WO2015151142A1 (ja) * 2014-03-31 2015-10-08 堺ディスプレイプロダクト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457009A2 (en) * 1990-05-17 1991-11-21 Nissen Kagakukogyo K.K. Light reflective body,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use for the same
CN102182964A (zh) * 2011-04-29 2011-09-14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3576359A (zh) * 2012-07-26 2014-02-12 扬升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复合式导光板与显示装置
CN104503016A (zh) * 2014-12-01 2015-04-08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导光板及其制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70051639A (ko) 2017-05-12
US20170123134A1 (en) 2017-05-04
US10234617B2 (en) 2019-03-19
CN107015400A (zh) 2017-08-04
KR102391097B1 (ko) 2022-04-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15400B (zh) 玻璃导光板和具有该玻璃导光板的背光单元
US8045270B2 (en) Optical sheet and a tiled display including the same
CN106133435B (zh) 照明装置和显示装置
KR102302586B1 (ko) 광학산 렌즈 및 그를 포함하는 백라이트 유닛과 표시장치
EP3187926B1 (en) Backlight unit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EP2063293A2 (en) Optical sheet,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ing the same
US10317610B2 (en) Illumination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US10353237B2 (en) Enhancing luminance in display devices using lighting guide plates
US9921360B2 (en) Illumination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US9529137B2 (en) Display device
US20150138487A1 (en) Optical member, illumination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KR20050065811A (ko) 액정표시장치
US20150219831A1 (en) Optical member, illumination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KR20120052627A (ko) 액정표시장치
KR20120068498A (ko) 도광판, 이를 구비한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들을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
EP4180867A1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apparatus
KR20110075481A (ko) 백라이트 유닛과 이를 이용한 액정표시모듈
KR20100131300A (ko) 백라이트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장치
US11927849B2 (en) Backlight including rectangular reflectors including rounded corners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backlight
KR102160042B1 (ko) 백라이트 유닛
KR100934812B1 (ko) 액정 표시 장치의 모듈 구조
KR102369367B1 (ko) 백 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이용한 표시 장치
KR20130025270A (ko) 백라이트어셈블리 및 이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장치
KR20070079872A (ko) 액정표시장치
KR20030093882A (ko) 도광판, 그 제조 방법, 및 이를 채용하는 면광원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