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09742A - 记录元件板和液体排出头 - Google Patents
记录元件板和液体排出头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009742A CN107009742A CN201710011145.5A CN201710011145A CN107009742A CN 107009742 A CN107009742 A CN 107009742A CN 201710011145 A CN201710011145 A CN 201710011145A CN 107009742 A CN107009742 A CN 10700974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cording element
- liquid
- outlet
- balancing gate
- gate pi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76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9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9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6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9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5187 foam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20169 heat genera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3
- 230000005587 bubbling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6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0052 compa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18199 S ph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719 thicken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7797 corro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260 corro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2528 membra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TWNQGVIAIRXVLR-UHFFFAOYSA-N oxo(oxoalumanyloxy)alumane Chemical compound O=[Al]O[Al]=O TWNQGVIAIRXVL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721 Polyphenylene ox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734 Polyphenylene sulf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ium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XUIMIQQOPSSXEZ-UHFFFAOYSA-N Silicon Chemical compound [Si] XUIMIQQOPSSXEZ-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411 alumin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321 ampl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67 bond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698 in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199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0355 oscil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2492 poly(sulfo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6380 polyphenylene ox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0069 polyphenylene sulf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639 pr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454 recorded im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064 recyc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1218 segmen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703 silic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10 silic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1220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629 sup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936 titan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108010022579 ATP dependent 26S proteas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RAQQRQCODVNJCK-JLHYYAGUSA-N N-[(4-amino-2-methylpyrimidin-5-yl)methyl]-N-[(E)-5-hydroxy-3-(2-hydroxyethyldisulfanyl)pent-2-en-2-yl]formamide Chemical compound C\C(N(Cc1cnc(C)nc1N)C=O)=C(\CCO)SSCCO RAQQRQCODVNJCK-JLHYYAGUSA-N 0.000 description 1
- RTAQQCXQSZGOHL-UHFFFAOYSA-N Titanium Chemical compound [Ti] RTAQQCXQSZGOHL-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11 adver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atomic oxygen Chemical compound [O]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35 boi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19 ceram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05 composite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602 cont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577 co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37 de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925 denatu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425 denatu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151 depos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66 deteri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035 dr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3399 edible fruit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56 inorganic fill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3475 inorganic fill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91 liquid phas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844 mel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18 mel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642 negative contro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102000045246 noggin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
- 108700007229 noggin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60 oxy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1301 oxyge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087 paperboar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071 phas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259 photo et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07578 phototoxic dermatiti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565 seal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377 silicon diox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19 tita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023 transfer pr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19 trans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01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 B41J2/04—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 B41J2/04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by pressure, e.g.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01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 B41J2/04—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 B41J2/04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by pressure, e.g.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 B41J2/04501—Control methods or devices therefor, e.g. driver circuits, control circuits
- B41J2/0458—Control methods or devices therefor, e.g. driver circuits, control circuits controlling heads based on heating elements forming bubbl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4—Structure thereof only for on-demand ink jet heads
- B41J2/14016—Structure of bubble jet print heads
- B41J2/14032—Structure of the pressure chambe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Landscapes
- Particle Formation And Scattering Control In Inkjet Printers (AREA)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记录元件板和液体排出头。记录元件板包括:排出口,用于排出液体;压力室,其与排出口连通;记录元件,用于生成使液体起泡的热能量,其中记录元件被配置在压力室内并且与排出口相对;以及基板,其上形成有记录元件。在记录元件被驱动并且排出压力室内的液体的情况下,所产生的气泡与大气连通。将排出口投影在基板上的排出口投影区域包括在将记录元件的热产生区域投影在基板上的热产生区域投影区域之外延伸的区域,并且排出口投影区域的轮廓被热产生区域投影区域的轮廓外接。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排出诸如墨等的液体的记录元件板,并且涉及具有该记录元件板的液体排出头。
背景技术
液体排出头(例如喷墨记录头)排出液体的方法的示例是将液体加热以使产生膜态沸腾并且使用起泡的力的热喷墨方式。热喷墨方式中所使用的液体排出头具有形成有用于排出液体的排出口、与该排出口连通的压力室、用于向该压力室供给液体的通道以及用于向该通道供给液体的供给口的记录元件板。在记录基板基板的压力室内形成有热阻抗元件(加热器),其中,通过热阻抗元件所产生的排出能量来使液体从排出口排出。
在液体是通过诸如液体排出头等排出的情况下,所排出的包括主液滴和在主液滴之后沿着主液滴延伸的细长的液滴尾的液体具有类柱状。由于液柱的前端和后端之间的速度方面的差异,导致该液滴尾经常在飞行中与主液滴变得分离,并且该液滴尾变成被称为卫星滴(satellite)的微小液滴。在记录介质上的着落位置从主液滴偏离的卫星滴可能引起图像质量的劣化。
作为减少这种卫星滴的发生的已知方法,通过施加来自热阻抗元件的热能量所产生的气泡将压力室内的液体与通道内的液体分离,且气泡在排出时与大气连通。由于所排出液体的后部具有朝向热阻抗元件的速度分量,因此使用该方法使得可以变成卫星滴的部分容易在从排出口排出之前与主液滴分离,因此可以减少在排出口外部变成卫星滴并且飞行的液体。
此外,国际公开2010/044775号公开了如下技术:调整诸如压力室的高度和排出口的尺寸等的尺寸,以使得与液滴尾相比主液滴中包括更多液体,由此减少卫星滴。在国际公开2010/044775号中所公开的技术中,与排出口的开口相比,热阻抗元件在尺寸方面更大。
然而,在国际公开2010/044775号中所描述的技术中,气泡与大气连通的定时可能晚。因此,仍然存在液滴的后部与主液滴部分分离并且产生卫星滴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期望提供能够在液体排出时使气泡与大气连通的方式的液体排出头中减少卫星滴的记录元件板和液体排出头。
记录元件板包括:排出口,用于排出液体;压力室,其与排出口连通;记录元件,用于生成使液体起泡的热能量,其中记录元件被配置在压力室内并且与排出口相对;以及基板,其上形成有记录元件。在记录元件被驱动并且排出压力室内的液体的情况下,所产生的气泡与大气连通。在液体通过通道的流动方向上具有相对的两条平行边的、与将排出口投影在基板上的排出口投影区域的轮廓外接的矩形形状包含将记录元件的热产生区域投影在基板上的热产生区域投影区域。
还提供一种记录元件板,包括:排出口,用于排出液体;压力室,其与所述排出口连通;记录元件,用于生成使所述液体起泡的热能量,其中所述记录元件被配置在所述压力室内并且与所述排出口相对;通道,其与所述压力室连通;以及基板,其上形成有所述记录元件,其中,所述压力室在与所述基板垂直的方向上的高度是7μm以下,通过对所述记录元件的驱动而在所述压力室内产生的气泡与大气连通,以及在与所述基板垂直的方向上,与所述排出口投影至所述基板处的排出口投影区域的轮廓外接的矩形包含将所述记录元件的热产生区域投影在所述基板上的热产生区域投影区域。
还提供一种记录元件板,包括:排出口,用于排出液体;记录元件,用于生成使所述液体起泡的热能量,其中所述记录元件被配置为与所述排出口相对;压力室,其内具有所述记录元件;液体排出通道,其与所述排出口和所述压力室连通;通道,其与所述压力室连通;以及基板,其上形成有所述记录元件,其中,通过对所述记录元件的驱动而在所述压力室内产生的气泡在进入所述液体排出通道的内部之后与大气连通,并且从所述排出口排出液体,以及已进入所述液体排出通道内部的气泡的流动变成沿着所述液体排出通道的壁面的流动。
还提供一种液体排出头,包括上述的记录元件板。
还提供一种液体排出头,包括排出口,用于排出液体;压力室,其与所述排出口连通;记录元件,用于生成使所述液体起泡的热能量,其中所述记录元件被配置在所述压力室内;通道,其与所述压力室连通;以及基板,其上形成有所述记录元件,其中,所述压力室在与所述基板垂直的方向上的高度是7μm以下,以及在与所述基板垂直的方向上,与将所述排出口投影至所述基板的排出口投影区域的轮廓外接的矩形包含将所述记录元件的热产生区域投影在所述基板上的热产生区域投影区域。
通过以下参考附图对典型实施例的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变得的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第一应用示例的记录设备的示意结构的图。
图2是示出记录设备中的液体循环的第一循环路径的图。
图3是示出记录设备中的第二循环路径的图。
图4A和4B是根据第一应用示例的液体排出头的斜视图。
图5是图4A和4B中的液体排出头的分解斜视图。
图6A~6F是示出构成图4A和4B中的液体排出头具有的通道构件的第一~第三通道构件的结构的图。
图7是用于说明通道构件内的通道之间的连接关系的图。
图8是沿着图7中的线VIII-VIII截取的截面图。
图9A和9B是示出排出模块的图,图9A是斜视图以及图9B是分解图。
图10A~10C是示出记录元件板的结构的图。
图11是示出包括图10A中的截面XI-XI的记录元件板和盖部的结构的斜视图。
图12是示出两个邻接的排出模块中的记录元件板的邻接部分的部分放大示出的平面图。
图13是根据第二应用示例的记录设备的结构的图。
图14A和14B是根据第二应用示例的液体排出头的斜视图。
图15是图14A和14B中的液体排出头的分解斜视图。
图16A~16E是示出构成图14A和14B中的液体排出头具有的通道构件的第一和第二通道构件的结构的图。
图17是用于说明记录元件板和通道构件中的液体的连接关系的图。
图18是沿着图17中的线XVIII-XVIII截取的截面图。
图19A和19B是示出排出模块的图,图19A是斜视图以及图19B是分解图。
图20A~20C是示出记录元件板的结构的图。
图21A~21C是用于说明记录元件板的第一实施例的图。
图22A~22F是用于说明比较例的尺寸和墨排出处理的图。
图23A~23F是用于说明图21A~21C中的记录元件板的尺寸和墨排出处理的图。
图24A和24B是用于说明记录元件板的第二实施例的平面图。
图25A~25F是用于说明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记录元件板的尺寸和墨排出处理的图。
图26A~26N是示出比较例和第二实施例中的墨排出处理的连续图。
图27A和27B是示出排出口和记录元件间的距离C1与直到气泡与大气连通为止的时间段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28A~28E是用于说明记录元件板的第三实施例的图。
图29A~29D是用于说明记录元件板的第四实施例的图。
图30是示出根据第一应用示例的液体排出头的变形例的图。
图31是示出记录设备的第三循环路径的图。
图32A和32B是示出根据第一应用示例的液体排出头的变形例的示意结构的图。
图33是示出根据第一应用示例的液体排出头的变形例的示意结构的图。
图34是示出根据第一应用示例的液体排出头的变形例的示意结构的图。
图35是示出根据第三应用示例的记录设备的示意结构的图。
图36是示出第四循环路径的图。
图37A和37B是示出根据第三应用示例的液体排出头的图。
图38A~38C是示出根据第三应用示例的液体排出头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来说明应用示例和实施例。注意,在说明书和附图中,具有相同功能的组件可以通过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并且省略其冗余说明。尽管将参考附图来说明实施例的示例,但是应当理解,以下的说明不会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尽管应用示例和实施例涉及使诸如墨等的液体在储液器和液体排出头之间循环的形式的喷墨记录设备(或简称为“记录设备”),但是同样可以使用其它形式。例如,可以采用如下形式:代替使墨循环,设置两个储液器(一个位于液体排出头的上游侧以及另一个位于下游侧),并且通过使墨从一个储液器流出到另一个来使压力室内的墨流动。
此外,应用示例和实施例涉及具有与记录介质的宽度相对应的长度的所谓的线型头,但是实施例还可以是在扫描记录介质期间进行记录的所谓的串行液体排出头。串行液体排出头的示例是具有用于记录黑色墨和用于记录有色墨的各一个基板的示例,但是这不是限制性的。串行液体排出头的示例可以是形成有比记录介质的宽度短的短线型头的配置,其中,以使排出口在排出口行方向上重叠的方式排列多个记录元件板,并且这些短线型头扫描记录介质。
以下是对适用于本发明的第一应用示例的说明。
第一应用示例
喷墨记录设备的说明
图1示出排出液体的装置(更特别地为通过墨排出来进行记录的喷墨记录设备1000)(以下还简称为“记录设备”)的示意结构。记录设备1000具有用于输送记录介质2的输送单元1以及通常被配置成与记录介质2的输送方向正交的线型(页宽型)液体排出头3。记录设备1000在连续地或者间歇地输送多个记录介质2的情况下进行单遍通过连续记录。记录介质2不限于切割的薄片,并且可以是连续的卷绕薄片。液体排出头3能够进行利用青色、品红色、黄色和黑色(缩写为“CMYK”)墨的全色打印。液体排出头3具有通过流体连接所连接的用作用于将墨供给至液体排出头3的供给路径的液体供给单元、主储液器以及缓冲储液器(参见图2)。液体排出头3还电连接至用于将电力和排出控制信号发送至液体排出头3的电子控制单元。稍后将说明液体排出头3内的液体路径和电信号路径。
第一循环路径的说明
图2是示出作为应用于本应用示例的记录设备的循环路径的第一形式的第一循环路径的示意图。图2是示出通过流体连接而连接的第一循环泵(高压侧)1001、第一循环泵(低压侧)1002和缓冲储液器1003等。尽管图2为了说明的简要而仅示出CMYK墨中的一种颜色墨流动的路径,但是实际上存在针对液体排出头3和记录设备主体单元所设置的四种颜色值的循环路径。用作连接至主储液器1006的子储液器的缓冲储液器1003具有大气连通口(从图示中省略),由此使储液器的内部和外部连通,并且可以将储液器内的气泡向外部排出。缓冲储液器1003还连接至补充泵1005。在墨在液体排出头3中被消耗的情况下,补充泵1005进行动作,以将与所消耗的量相同的量的墨从主储液器1006输送至缓冲储液器1003。在例如通过墨排出来进行记录、吸引恢复等而使墨从液体排出头3的排出口排出(喷出)的情况下,墨在液体排出头3中被消耗。
第一循环泵1001和1002进行动作,以从液体排出口3的流体连接器111取出墨,并且使该墨流动至缓冲储液器1003。第一循环泵1001和1002优选为具有定量的流体输送能力的容积泵。具体示例可以包括管式泵、齿轮泵、隔膜泵和注射泵等。还可以使用通过在泵的出口配置通用的恒定流量阀和溢流阀来确保恒定流量的配置。在液体排出头3正被驱动时,第一循环泵(高压侧)1001和第一循环泵(低压侧)1002使恒定流量的墨经过共用供给通道211和共用回收通道212。流量优选被设置成液体排出头3的记录元件板10中的温度差不会影响记录图像质量的水平或者更高水平。另一方面,如果流量被设置成过大,则液体排出单元300内的通道中的压力损失的影响使得记录元件板10中的负压差过大,从而导致图像的浓度不均匀。因此,流量优选被设置成考虑记录元件板10中的温度差和负压差。
负压差控制单元230设置在第二循环泵1004和液体排出头300的路径之间。因此,负压差控制单元230具有使得即使在由于进行记录时的占空比差导致循环系统的流量变动的情况下、也可以将负压差控制单元230下游(即,液体排出头300侧)的压力维持在当前的恒定压力的功能。可以使用任何机构作为构成负压差控制单元230的两个压力调整机构,只要可以将负压差控制单元230自身下游的压力控制成以期望设置压力为中心在恒定范围或更小之内变动即可。作为一个示例,可以采用与所谓的“减压调节器”相当的机构。在使用减压调节器的情况下,如图2所示,优选通过第二循环泵1004、经由液体供给单元220来对负压差控制单元230的上游侧加压。这使得能够抑制缓冲储液器1003的相对于液体排出头3的水头压力的影响,从而在记录设备1000的缓冲储液器1003的布局方面给出更宽的自由度。在驱动液体排出头3时所使用的墨的循环流动压力的范围内,第二循环泵1004具有特定扬程压力以上就足够了,并且可以使用管式泵和容积泵等。具体地,可以使用隔膜泵等。可选地,例如,可以使用针对负压控制单元230配置有特定水头差的水头储液器来替代第二循环泵1004。
如图2所示,负压控制单元230具有设置了彼此不同的控制压力的两个压力调整机构。在这两个负压调整机构中,将相对高压力设置侧(图2中由H表示)和相对低压力设置侧(图2中由L表示)分别经由液体供给单元220而连接至液体排出单元300内的共用供给通道211和共用回收通道212。针对液体排出单元300,设置在共用供给通道211、共用回收通道212和记录元件板10之间连通的个体供给通道213和个体回收通道214。由于与共用供给通道211和共用回收通道212连通的个体供给通道213和214,导致发生如下流动:墨的一部分从共用供给通道211流入、通过记录元件板10中的内部通道并且流动至共用回收通道212(图2的箭头所示)。原因在于:压力调整机构H连接至共用供给通道211,并且压力调整机构L连接至共用回收通道212,因此在两个共用通道之间产生压力差。
因而,在液体排出单元300内发生如下流动:在墨流过共用供给通道211和共用回收通道212各自期间,一部分墨通过记录元件板10。因此,可以利用经由共用供给通道211和共用回收通道212的流动,来将记录元件板10处所产生的热量从记录元件板10向外部排出。该结构还使得在液体排出头3正进行记录期间能够使要在排出口或压力室处产生的墨流不用于记录,因此可以抑制这部分处的墨的增稠。此外,可以将增稠后的墨和墨中的异物排出至共用回收通道212。因此,根据本应用示例的液体排出头3可以高速且高图像质量地进行记录。
第二循环路径的说明
图3示出应用于根据本应用示例的记录设备的循环路径中的作为与上述第一循环路径不同的循环路径的第二循环路径。与上述第一循环路径的主要不同点如下。首先,构成负压控制单元230的两个压力调整机构这两者具有用以将负压控制单元230的上游侧的压力控制成在以期望设置压力为中心的恒定范围内变动的机构(具有与所谓的“背压型减压调节器”相当的作用的机构部)。第二循环泵1004作为用以使负压控制单元230的下游侧加压的负压源进行动作。此外,第一循环泵(高压侧)1001和第一循环泵(低压侧)1002配置在液体排出头300的上游侧,并且负压控制单元230配置在液体排出头3的下游侧。
根据第二应用示例的负压控制单元230进行动作,以使即使在利用液体排出头3来进行记录时由于占空比差而导致流量变动的情况下,也将负压控制单元230自身的上游侧(即液体排出单元300侧)的压力变动维持在恒定范围内。例如,将压力变动维持在以预设压力为中心的恒定范围内。如图3所示,优选通过第二循环泵1004、经由液体供给单元220来对负压控制单元230的下游侧进行加压。这使得能够抑制缓冲储液器1003的相对于液体排出头3的水头压力的影响,从而针对记录设备1000中的缓冲储液器1003的布局给出更宽范围的选择。可选地,例如,可以使用针对负压控制单元230配置有特定水头差的水头储液器来替代第二循环泵1004。
采用与第一应用示例同样的方式,如图3所示的负压控制单元230具有设置了彼此不同的控制压力的两个压力调整机构。在这两个负压调整机构中,将相对高压力设置侧(图3中由H表示)和相对低压力设置侧(图3中由L表示)分别经由液体供给单元220而连接至液体排出单元300内的共用供给通道211和共用回收通道212。利用这两个负压调整机构,使得共用供给通道211的压力与共用回收通道212的压力相比相对较高。根据该结构,发生如下流动:墨从共用供给通道211流入、通过个体通道213和214以及记录元件板10中的内部通道而流动至共用回收通道212(图3中的箭头所示)。因而,第二循环路径在液体排出单元300内产生与第一循环路径的墨流状态相同的墨流状态,但是具有与第一循环路径的情况不同的两个优势。
一个优势是:利用第二循环路径,负压控制单元230配置在液体排出头3的下游侧,因此负压控制单元230处所产生的灰尘和异物将流入头中的风险小。第二个优势是:与第一循环路径的情况相比,可以使从缓冲储液器1003供给至液体排出头3的所需流量的最大值更小。原因如下。将由A来表示在记录待机期间进行循环的情况下共用供给通道211和共用回收通道212内的总流量。将A的值定义成在记录待机期间进行液体排出头3的温度调节的情况下、将液体排出单元300中的温度差维持在期望范围内所需的最小流量。此外,将在从液体排出单元300的全部排出口墨排出的情况下(全排出)的排出流量定义为F。因此,在第一循环路径的情况下(图2),第一循环泵(高压侧)1001和第一循环泵(低压侧)1002的设置流量是A,因此全排出所需的向液体排出头3的液体供给流量的最大值是A+F。
另一方面,在第二循环路径的情况下(图3),在记录待机时所需的液体供给流量是流量A。这意味着全排出所需的向液体排出头3的供给量是流量F。因此,在第二循环路径的情况下,第一循环泵(高压侧)1001和第一循环泵(低压侧)1002的设置流量的总和、即所需供给量的最大值是A和F中较大的值。因而,只要使用相同结构的液体排出单元300,则在第二循环路径中的所需供给量的最大值(A或F)始终比第一循环路径中的所需供给量的最大值(A+F)小。因此,在第二循环路径的情况下,与可以应用的循环泵有关的自由度更高。该优势在于:例如,可以使用具有简单结构的低成本的循环泵,并且可以降低对配置在主体单元侧路径上的冷却器(从图示中省略)的负荷,由此降低记录设备主体单元的成本。在A或F的值相对大的线型头的情况下该优势更为显著,并且线型头在长度方向上的长度越长,则该优势越有用。
然而,第一循环路径与第二循环路径相比存在更有优势的点。也就是说,利用第二循环路径,记录待机时流过液体排出单元300的流量最大,因此图像的记录占空比越低,则施加至喷嘴的负压越大。因此,在减小共用供给通道211和共用回收通道212的通道宽度(在与墨的流动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长度)以减小头宽度(液体排出头在横向方向上的长度)的情况下,在不均匀显著的低占空比图像中高负压被施加至喷嘴。这可能导致对卫星滴(satellite droplet)的影响更大。另一方面,在第一循环路径的情况下,在形成高占空比图像时,高负压被施加至喷嘴,因此所产生的任何卫星滴都是不显著的,这个优势在于对图像质量的影响小。可以根据液体排出头和记录设备主体单元的规格(排出流量F、最小循环流量A和头内的通道阻抗)来选择这两个循环路径中更优选的循环路径。
第三循环路径的说明
图31是示出作为应用于记录设备的循环路径的第一形式的第三循环路径的示意图。将省略与上述第一和第二循环路径相同的功能和结构的说明,并且主要进行关于不同点的说明。
将液体从液体排出头3的中央的两个位置处和液体排出头的一端侧(共三个位置处)供给至液体排出头3的内部。液体从共用供给通道211通过、经由压力室23然后被共用回收通道212回收,之后在液体排出头3的另一端从回收开口向外部回收。个体通道213和214与共用供给通道211和共用回收通道212连通,其中,在个体通道213和214的路径上设置记录元件板10以及在记录元件板10内所配置的压力室23。因此,发生如下流动:第一循环泵1002抽取的墨的一部分从共用供给通道211流入、通过记录元件板10中的压力室23并且流动至共用回收通道212(图31中由箭头所示)。原因在于:在连接至共用供给通道211的压力调整机构H和连接至共用回收通道212的压力调整机构L之间形成压力差,并且第一循环泵1002仅连接至共用回收通道212。
因而,在液体排出单元300内,形成通过共用回收通道212的液体的流动以及从共用供给通道211通过、经由记录元件板10中的压力室23并且流动至共用回收室212的流动。因此,在抑制压力损失的增大的情况下,可以利用从共用供给通道211向共用回收通道212的流动,来将记录元件板10处所产生的热量从记录元件板10向外部排出。此外,根据本循环路径,与上述第一循环路径和第二循环路径相比,可以减少用作液体输送单元的泵的数量。
液体排出头的结构的说明
将说明根据第一应用示例的液体排出头3的结构。图4A和4B是根据本应用示例的液体排出头3的斜视图。液体排出头3是在直线上排列(串列布局)了15个记录元件板10的线型液体排出头,其中,各记录元件板10能够排出C、M、Y和K四种颜色的墨。如图4A所示,液体排出头3包括记录元件板10以及经由挠性印刷电路板40和电子布线基板90而电连接的输入端子91和供电端子92。输入端子91和供电端子92电连接至记录设备1000的控制单元,并且各自向记录元件板10供给排出驱动信号和排出所需电力。通过电子布线基板90中的电子电路来集成布线,使得与记录元件板10的数量相比能够减少输入端子91和供电端子92的数量。这使得能够减少在将液体排出头3组装至记录设备1000时或者更换液体排出头3时需要移除的电子连接部的数量。如图4B所示,针对液体排出头3的两端所设置的液体连接部111与记录设备1000的液体供给系统连接。因而,将CMYK的四种颜色的墨供给至液体排出头3,并且将通过了液体排出头3的墨回收至记录设备1000的供给系统。这样,各颜色的墨可以在记录设备1000的路径和液体排出头3的路径上循环。
图5示出构成液体排出头3的部件和单元的分解斜视图。液体排出单元300、液体供给单元220和电子布线基板90安装至壳体80。针对液体供给单元220设置液体连接部111(图3),并且在液体供给单元220内部设置用以移除所供给的墨中的异物的与液体连接部111的各开口连通的针对各颜色的过滤器221(图2和3)。两个液体供给单元220各自设置有针对两种颜色的过滤器221。将通过了过滤器221的墨供给至在对应的液体供给单元220上所设置的各负压控制单元230。各负压控制单元230是包括针对其各颜色的压力调整值的单元。负压控制单元230利用其内所设置的阀和弹簧构件等的操作,使由于墨的流量的变动而导致的记录设备1000的供给系统(液体排出头3的上游侧的供给系统)中产生的压力损失的变化大幅衰减。因此,负压控制单元230能够使其自身的下游侧(液体排出单元300侧)的负压的变化稳定在特定范围内。针对各颜色的各负压控制单元230如图2中所述具有内置的两个压力调整阀。这些压力调整阀各自被设置成不同控制压力,并且在高压侧的情况下经由液体排出单元300中的共用供给通道211且在低压侧的情况下经由共用回收通道212与液体供给单元220连通。
壳体80被配置成包括液体排出单元支撑构件81和电子布线基板支撑构件82,并且在确保液体排出头3的刚性的同时支持液体排出单元300和电子布线基板90。电子布线基板支撑构件82用于支撑电子布线基板90并且通过螺纹连接至液体排出单元支撑构件81而进行固定。液体排出单元支撑构件81用来对液体排出单元300的翘曲和变形进行校正,从而确保多个记录元件板10的相对位置精度,由此抑制所记录的物品中的不均匀性。因此,液体排出单元支撑构件81优选具有充分的刚性。适合材料的示例包括诸如不锈钢和铝等的金属材料以及诸如氧化铝等的陶瓷制品。液体排出单元支撑构件81具有插入了接合橡胶构件100的开口83和84。从液体供给单元220供给的墨通过接合橡胶构件100,并且被引导至作为构成液体排出单元300的部件的第三通道构件70。
液体排出单元300包括多个排出模块200和通道构件210,并且覆盖构件130安装至液体排出单元300的面对记录介质的表面。覆盖构件130是具有设置了长尺寸开口131的框状面的构件。如图5所示,排出模块200中所包括的记录元件板10和密封构件110(图9)从开口131露出。开口131的周围的框部分用作在记录待机时针对用于罩住液体排出头3的罩构件的接触面。因此,优选通过利用粘接剂、密封剂或填充构件等涂布开口131的周围以填充液体排出单元300的排出口面上的凹凸和间隙,在罩住的情况下形成密闭空间。
接着,将进行关于液体排出单元300中所包括的通道构件210的结构的说明。如图5所示,通道构件210是通过层叠第一通道构件50、第二通道构件60和第三通道构件70而形成的物品。通道构件210将从液体供给单元220供给的墨分配至各个排出模块200,并且将从排出模块200再循环的墨返回至液体供给单元220。通道构件210通过螺纹连接而固定至液体排出单元支撑构件81,由此抑制通道构件210的翘曲和变形。
图6A~6F是示出构成第一~第三通道构件的通道构件的正面侧和背面侧的图。图6A示出第一通道构件50的安装有排出模块200的一侧,并且图6F示出第三通道构件70的与液体排出单元支撑构件81相接触的表面。第一通道构件50和第二通道构件60分别具有图6B和6C所示的相互接合的通道构件接触面,如图6D和6E所示,第二通道构件60和第三通道构件70也是这样。接合的第二通道构件60和第三通道构件70在其上形成有共用通道槽62和71,其中,共用通道槽62和71在面对彼此时形成在通道构件的长度方向上延伸的8个共用通道。这使得在通道构件210内针对各颜色形成一组共用供给通道211和共用回收通道212(图7)。第三通道构件70的连通口72与接合橡胶构件100中的孔连通,以利用流体连接与液体供给单元220连通。在第二通道构件60的共用通道槽62的底面形成有多个连通口61,从而与第一通道构件50的各通道槽52的一端连通。在第一通道构件50的个体通道槽52的另一端形成连通口51,以经由连通口51、利用流体连接与多个排出模块200连通。这些个体通道槽52使得通道能够在通道构件的中央集成。
第一~第三通道构件优选为针对墨是抗腐蚀性的,并且包括具有低线膨胀系数的材料。适合材料的示例包括氧化铝、液晶高分子聚合物(LCP)以及复合材料(树脂材料),其中该复合材料为被添加至诸如聚苯硫醚(PPS)、聚砜(PSF)或者变性的聚苯醚(PPE)等的基料的诸如二氧化硅的微粒子或纤维等的无机填料。通道构件210可以通过层叠三个通道构件并且使用粘接剂进行粘接来形成,或者在对于材料选择复合树脂材料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熔融来接合这三个通道构件。
接着,将参考图7来说明通道构件210内的通道的连接关系。图7是从第一通道构件50的安装了排出模块200的一侧观看的、在通过接合第一~第三通道构件而形成的通道构件210内的通道的部分放大透视图。针对各颜色,通道构件210具有在液体排出头3的长度方向上延伸的共用供给通道211(211a、211b、211c和211d)以及共用回收通道212(212a、212b、212c和212d)。由个体通道槽52形成的多个个体供给通道213(213a、213b、213c和213d)经由连通口61而连接至各颜色的共用供给通道211。由个体通道槽52形成的多个个体回收通道214(214a、214b、214c和214d)经由连通口61而连接至各颜色的共用回收通道212。该通道结构使得能够从共用供给通道211、经由个体供给通道213来使墨集成在位于通道构件的中央处的记录元件板10中。还可以从记录元件板10、经由个体回收通道214将墨回收至个体回收通道214。
图8是沿着图7中的线VIII-VIII截取的截面图,其示出个体回收通道(214a和214c)经由连通口51而与排出模块200连通。尽管图8仅示出个体回收通道(214a和214c),但是如图7所示,在不同的截面上个体供给通道213和排出模块200连通。在排出模块200所包括的支撑构件30和记录元件板10中形成针对记录元件板10所设置的用于将墨从第一通道构件50供给至记录元件15(图10B)的通道。此外,在支撑构件30和记录元件板10中,形成有用于将供给至记录元件15的墨的一部分或全部回收(再循环)的通道。各颜色的共用供给通道211经由各颜色的液体供给单元220而连接至对应颜色的负压控制单元230(高压侧),并且共用回收通道212经由液体供给单元220而连接至负压控制单元230(低压侧)。负压控制单元230在共用供给通道211和共用回收通道212之间产生压力差。因此,在根据通道如图7和8所示连接的本应用示例的液体排出头3中、针对各颜色按如下顺序产生流动:供给通道211→个体供给通道213→记录元件板10→个体回收通道214→共用回收通道212。
排出模块的说明
图9A示出一个排出模块200的斜视图,并且图9B示出其分解图。排出模块200的制造方法如下。首先,将记录元件板10和挠性印刷电路基板40粘接至预先形成了连通口31的支撑构件30。随后,通过布线连结将记录元件板10的端子16电连接至挠性印刷电路基板40上的端子,之后通过密封构件110来覆盖并密封布线连结部(电子连接部)。挠性印刷电路基板40的相对于记录元件板10的另一端处的端子42电连接至电子布线基板90的连接端子93(图5)。支撑构件30是用于支撑记录元件板10的支撑构件,并且还是利用流体连接而在记录元件板10和通道构件210之间连通的通道构件。因此,支撑构件30应当具有高平面度,并且还应当能够高可靠度地接合至记录元件板10。适合材料的示例包括氧化铝和树脂材料。
记录元件板的构造的说明
将说明根据本应用示例的记录元件板10的构造。图10A是记录元件板10的形成了排出口13的一侧的平面图,图10B是图10A中的XB所指示的部分的放大图,并且图10C是记录元件板10的相对于图10A的背面的平面图。如图10A所示,记录元件板10具有形成了与墨颜色相对应的四个排出口行的排出口形成构件12。注意,之后,将配置了多个排出口13的排出口行延伸的方向称为“排出口行”方向。
如图10B所示,在与排出口13相对应的位置处,配置作为用于通过热能量而使墨起泡的加热元件的记录元件15。包含记录元件15的压力室23通过分隔部22来划分。记录元件15通过记录元件板10所设置的电子布线(从图示省略)而电连接至图10A中的端子16。记录元件15基于从记录设备1000的控制电路经由电子布线基板90(图5)和挠性印刷电路基板40(图9)所输入的脉冲信号来产生热量,以使墨沸腾。由于该沸腾而起泡的力使墨从排出口13排出。如图10B所示,液体供给通道18沿着各排出口行的一侧延伸,并且液体回收通道19沿着另一侧延伸。液体供给通道18和液体回收通道19是在记录元件板10上所设置的排出口行的方向上延伸的通道,并且分别经由供给通道17a和回收通道17b与排出口13连通。供给通道17a和回收通道17b在与基板11的平面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并且分别与液体供给通道18和液体回收通道19连通。
如图10C和11所示,片状盖部20层叠在记录元件板10的形成有排出口13的面的背面,稍后将说明与液体供给通道18和液体回收通道19连通的具有多个开口21的盖部20。在本应用示例中,针对各液体供给通道18在盖部20中设置了三个开口21并且针对各液体回收通道19设置了两个开口21。如图10B所示,盖部20的开口21与图6A所示的多个连通口51连通。如图11所示,盖部20用作构成记录元件板10的基板11中所形成的液体供给通道18和液体回收通道19的壁的一部分的盖。盖部20优选为针对墨是充分抗腐蚀性的,并且从防止颜色混合的观点需要具有与开口21的开口形状及其位置有关的高精确度。因此,优选使用感光性树脂材料或者硅板作为盖部20的材料,其中,通过光刻工艺来形成开口21。因而,盖部20用于通过开口21来对通道的节距进行变换。考虑到压力损失,盖部20优选是薄的,并且优选为由感光材料构成。
接着,将说明记录元件板10内的墨的流动。图11是示出沿着图10A中的面XI-XI截取的记录元件板10和盖部20的截面的斜视图。通过将由硅(Si)形成的基板11和由感光性树脂形成的排出口形成构件12层叠来形成记录元件板10,其中盖部20接合在基板11的背面上。在基板11的另一面侧形成记录元件15(图10B),其中,沿着排出口行延伸的构成液体供给通道18和液体回收通道19的槽形成在基板11的背面侧。将通过基板11和盖部20所形成的液体供给通道18和液体回收通道19分别连接至通道构件210内的共用供给通道211和共用回收通道212,并且在液体供给通道18和液体回收通道19之间存在压力差。在墨正从液体排出头3的多个排出口13排出并且正进行记录的情况下,在不进行排出操作的排出口13处,由于该压力差,在基板11中所设置的液体供给通道18中的墨如图11中的箭头C所指示那样流动。也就是说,墨从液体供给通道18经由供给通道17a、压力室23和回收通道17b而流动至液体回收通道19。该流动使得由于从排出口13的挥发而增稠了的墨、气泡和异物等能够从不是正进行记录的排出口13和压力室23回收至液体回收通道19。这还使得能够抑制排出口13和压力室23处的墨的增稠。液体回收通道19所回收的墨经由盖部20的开口21和支撑构件30的液体连通口31(参见图9B)、按照通道构件210中的连通口51、个体回收通道214和共用回收通道212的顺序回收。该墨最终被回收至记录设备1000的供给路径。
也就是说,通过以下描述的顺序的流动来将从记录设备主体单元向液体排出头3供给的墨供给并回收。首先,墨从液体供给单元220的液体连接部111流入液体排出头3。然后,墨被供给至接合橡胶构件100、第三通道构件70所设置的连通口72和共用通道槽71、第二通道构件60所设置的共用通道槽62和连通口61以及第一通道构件50所设置的个体通道槽52和连通口51。之后,墨按照基板11所设置的液体供给通道18和供给通道17a的顺序而被供给至压力室23。已经供给至压力室23但未从排出口13排出的墨按照基板11所设置的回收通道17b和液体回收通道19、盖部20所设置的开口21以及支撑构件30所设置的连通口31的顺序流动。之后,墨按照如下顺序流动:第一通道构件50所设置的连通口51和个体通道槽52、第二通道构件60所设置的连通口61和共用通道槽62、第三通道构件70所设置的共用通道槽71和连通口72以及接合橡胶构件100。此外,墨从液体供给单元所设置的液体连接部111流动至液体排出头3的外部。在图2所示的第一循环路径中,从液体连接部111流入的墨通过负压控制单元230、然后供给至接合橡胶构件100。在图3所示的第二循环路径中,从压力室23回收的墨通过接合橡胶构件100,然后经由负压控制单元230、从液体连接部111向液体排出头3的外部流出。
此外,如图2和3所示,不是从液体排出单元300的共用供给通道211的一个端部流入的全部墨都经由个体供给通道213a而供给至压力室23。存在从共用供给通道211的另一端流入并且通过液体供给单元220而不曾进入个体供给通道213a的墨。因而,设置墨无需通过记录元件板10而流动的通道使得:即使在如本应用示例的情况那样记录元件板10具有流动阻力大的微细通道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墨的循环流的逆流。因此,根据本应用示例的液体排出头能够抑制压力室内和排出口附近的墨的增稠,由此抑制偏离正常方向的排出和墨的不排出,结果可以进行高图像质量记录。
记录元件板之间的位置关系的说明
图12是示出针对两个邻接的排出模块的记录元件板的邻接部分的部分放大的平面图。如图10A~10C所示,根据本应用示例的记录元件板10被形成为平行四边形的形状。如图12所示,将在记录元件板10上排列了排出口13的排出口行(14a~14d)相对于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以一定角度倾斜配置。由此,使记录元件板10的邻接部分处的排出口行的至少一个排出口在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上重叠。在图12中,线D上的两个排出口具有相互重叠关系。该布局使得:即使在记录元件板10的位置相对于预定位置存在一定偏离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重叠的排出口的驱动控制而使所记录的图像中的黑条纹和空白部分不那么显著。甚至在替代交错配置而以直线(串列)布局多个记录元件板10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图12所示的结构。因而,在抑制液体排出头3在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上的长度增大的同时,可以应对记录元件板10之间的重叠部分处的黑条纹和空白部分。尽管根据本排出口行的记录元件板10的主面的形状是平行四边形,但是这不是限制性的。即使在形状为矩形、梯形或其它形状的情况下,也可以适当应用该结构。
液体排出头结构的变形例的说明
将参考图30、32A~34来说明上述液体排出头结构的变形例。将从说明中省略与上述示例同样的结构和功能,并且将主要说明不同点。在变形例中,如图30、32A和32B中所示,作为液体排出头3的外部和液体之间的液体连接部的多个液体连接部111以集成方式配置在液体排出头3在长度方向上的一端侧。多个负压控制单元230以集成方式配置在液体排出头3的另一端侧(图33)。液体排出头3中所包括的液体供给单元220被配置成与液体排出头3的长度相对应的细长单元,并且具有与被供给的四种颜色的液体相对应的通道和过滤器221。如图33所示,在液体排出单元支撑构件81上所设置的开口83~86的位置也是与上述液体排出头3不同的位置。
图34示出通道构件50、60和70的层叠状态。在作为多个通道构件50、60和70的最高层的第一通道构件50的上表面上,多个记录元件板10排列成直线。作为与各记录元件板10的背面侧所形成的开口21(图17)连通的通道,针对各液体颜色存在两个个体供给通道213和一个个体回收通道214。与此相对应,关于记录元件板10的背面所设置的盖部20上所形成的开口21,针对各液体颜色也存在两个供给开口21和一个回收开口21。如图34所示,使液体排出头3在长度方向上延伸的共用供给通道211和共用回收通道212交替配置。
第二应用示例
将说明根据第二应用示例的喷墨记录设备1000和液体排出头3的结构。注意,将主要说明与第一应用示例不同的部分,并且将从说明中省略与第一应用示例相同的部分。
喷墨记录设备的说明
图13示出根据第二应用示例的喷墨记录设备。关于通过排列各自对应于CMYK墨中的一个的四个单色液体排出头3来在记录介质上进行全色记录的点,根据第二应用示例的记录设备1000与第一应用示例有所不同。尽管在第一应用示例中针对每种颜色可用的排出口行的数量是1行,但是在第二应用示例中针对每种颜色可用的排出口行的数量是20行(图20A)。这使得能够通过将记录数据分配至多个排出口行来进行非常高速度的记录。即使存在呈现不墨排出的排出口,也通过在其它行上的、在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上的对应位置处的排出口以补充方式进行排出来提高可靠性,因此该配置适用于工业印刷。采用与第一应用示例同样的方式,通过流体连接将记录设备1000的供给系统、缓冲储液器1003和主储液器1006(图2)连接至液体排出头3。各液体排出头3还电连接至用于将电力和排出控制信号发送至液体排出头3的电子控制单元。
循环路径的说明
采用与第一应用示例同样的方式,图2和3所示的第一和第二循环路径可以用作记录设备1000和液体排出头3之间的液体循环路径。
液体排出头的构造的说明
将进行与根据第二应用示例的液体排出头3的构造有关的说明。图14A和14B是根据本应用示例的液体排出头3的斜视图。液体排出头3在液体排出头3的长度方向上具有以直线方式排列的16个记录元件板10,并且是可以利用一个颜色的墨来进行记录的喷墨式线型记录头。采用与第一应用示例同样的方式,液体排出头3具有液体连接部111、输入端子91和供电端子92。根据本应用示例的液体排出头3与第一应用示例的不同之处在于:由于排出口行的数量更多,因此将输入端子91和供电端子92配置在液体排出头3的两侧。这是为了降低在记录元件板10所设置的布线部分处发生的电压损失和信号传输延迟。
图14A和14B是液体排出头3的斜视图,以及图15是其分解斜视图,其中图15用于示出根据功能而分解的构成液体排出头3的各部分或单元。各单元和构件的角色、以及液体流过液体排出头的顺序与第一应用示例基本相同,但是确保液体排出头的刚性的功能有所不同。在第一应用示例中主要通过液体排出单元支撑构件81来确保液体排出头的刚性,但是在第二应用示例中通过液体排出单元300中所包括的第二通道构件60来确保液体排出头的刚性。在本应用示例中,存在连接至第二通道构件60的两端的液体排出单元支撑构件81。该液体排出单元300机械地接合至记录设备1000的滑架,由此将液体排出头3定位。具有负压控制单元230和电子布线板90的液体供给单元220接合至液体排出单元支撑构件81。过滤器(从图示中省略)内置于两个液体供给单元220中。两个负压控制单元230被设置成通过彼此相对不同的高低负压来控制压力。在如图14A~15所示高压侧和低压侧负压控制单元230配置在液体排出头3的端部的情况下,在液体排出头3的长度方向上延伸的共用供给通道211和共用回收通道212上的墨的流动彼此相反。这促进了共用供给通道211和共用回收通道212之间的热交换,因此可以降低两个共用通道之间的温度差。该优势在于:在沿着共用通道所配置的多个记录元件板10中不容易产生温度差,因此不容易产生由于温度差而导致的记录时的不均匀。
接着将详细说明液体排出单元300的通道构件210。通道构件210是如图15所示那样层叠的第一通道构件50和第二通道构件60,并且将从液体供给单元220供给的墨分配至排出模块200。通道构件210还用作用于使从排出模块200再循环的墨返回至液体供给单元220的通道构件。通道构件210的第二通道构件60是形成有共用供给通道211和共用回收通道212的通道构件,并且还主要承担液体排出头3的刚性。因此,第二通道构件60的材料优选为针对墨是充分抗腐蚀性的且具有高机械强度。适用材料的示例包括不锈钢、钛(Ti)或氧化铝等。
图16A示出第一通道构件50的安装有排出模块200的一侧上的表面,并且图16B是示出该表面的背面(与第二通道构件60相接触的表面)的图。与第一应用示例中的情况不同,根据第二应用示例的第一通道构件50是邻接地排列有与排出模块200相对应的多个构件的配置。使用该分割构造,使得能够实现与液体排出头的长度相对应的长度,因此例如可以特别适用于与B2尺寸的或甚至更大薄片相对应的相对大尺度的液体排出头。如图16A所示,第一通道构件50的连通口51通过流体连接与排出模块200连通,并且如图16B所示,第一通道构件50的个体连通口53通过流体连接与第二通道构件60的连通口61连通。图16C示出第二通道构件60的与第一通道构件50相接触的表面,图16D示出在厚度方向上截取的第二通道构件60的中央部的截面,以及图16E是示出第二通道构件60的与液体供给单元220相接触的表面。第二通道构件60的通道和连通口的功能与第一应用示例中的一个颜色值相同。第二通道构件60的共用通道槽71其中之一是如图17所示的共用供给通道211,并且另一个是共用回收通道212。沿着液体排出头3的长度方向,两个共用通道槽71都具有从一端侧向另一端侧供给的墨。与第一应用示例中的情况不同,共用供给通道211和共用回收通道212的墨的长度方向是彼此相反的方向。
图17是示出关于记录元件板10和通道构件210之间的墨的连接关系的透视图。如图17所示,在通道构件210内,设置在液体排出头3的长度方向上延伸的一组共用供给通道211和共用回收通道212。第二通道构件60的连通口61各自利用第一通道构件50的个体连通口53来定位并且连接至第一通道构件50的个体连通口53,由此形成从第二通道构件60的连通口72经由共用供给通道211到第一通道构件50的连通口51的液体供给路径。通过同样的方式,还形成从第二通道构件60的连通口72经由共用回收通道212到第一通道构件50的连通口51的液体供给路径。
图18是示出沿着图17中的XVIII-XVIII截取的截面的图。图18示出共用供给通道211如何经由连通口61、个体连通口53和连通口51而连接至排出模块200。尽管从图18的图示中省略,但是从图17中可以明显看出其它截面将示出经由同样的路径而连接至排出模块200的个体回收通道214。采用与第一应用示例同样的方式,在排出模块200和记录元件板10上形成用以与排出口13连通的通道,并且所供给的墨的一部分或全部经由没有正进行排出操作的排出口13(压力室23)而再循环。采用与第一应用示例同样的方式,经由液体供给单元220,共用供给通道211连接至负压控制单元230(高压侧),并且共用回收通道212连接至负压控制单元230(低压侧)。因此,由于其压力差而产生从共用供给通道211、通过记录元件板10的排出口13(压力室23)向共用回收通道212的流动。
排出模块的说明
图19A是一个排出模块200的斜视图,并且图19B是其分解图。与第一应用示例的不同在于:在沿着记录元件板10的多个排出口行的方向的两侧(记录元件板10的长边部分)配置多个端子16。另一点在于:针对一个记录元件板10设置两个挠性印刷电路基板40并且两个挠性印刷电路基板40电连接至该端子16。原因在于:在记录元件板10上所设置的排出口行的数量是20行,这与第一应用示例的8行相比增大很多。其目的是使从端子16到对应排出口行所设置的记录元件15的最大距离短,由此降低在记录元件板10所设置的布线部分处产生的电压损失和信号传输延迟。针对记录元件板10设置支撑构件30的液体连通口31,并且液体连通口31以跨越全部排出口行的方式打开。其它点与第一应用示例相同。
记录元件板的构造的说明
图20A是示出记录元件板10在配置有排出口13一侧上的表面的示意图,图20C是示出图20A所示的表面的背面的示意图。图20B是示出在图20C中将记录元件板10的背面侧所设置的盖部20移除的情况下、记录元件板10的表面的示意图。如图20B所示,在沿着排出口行方向的记录元件板10的背面上交替设置液体供给通道18和液体回收通道19。尽管与第一应用示例相比排出口行的数量要大的多,但是与第一应用示例的本质差异在于如上所述在记录元件板10的沿着排出口行方向的两侧部分配置端子16。诸如针对各排出口行设置一组液体供给通道18和液体回收通道19、针对盖部20设置与支撑构件30的液体连通口31连通的开口21等的基本结构与第一应用示例相同。
第三应用示例
将说明根据第三应用示例的喷墨记录设备1000和液体排出头3的结构。根据第三应用示例的液体排出头3是利用一次扫描来对B2尺寸记录介质进行记录的页宽型头。第三应用示例关于许多点与第二应用示例相同,因此以下将主要说明与第二应用示例的不同点,并且将从说明中省略与第二应用示例相同的部分。
喷墨记录设备的说明
图35是根据本应用示例的喷墨记录设备的示意图。记录设备1000具有如下结构:不直接从液体排出头对记录介质进行记录,而是将液体排出到中间转印构件(中间转印鼓1007)上并形成图像,之后将图像转印至记录介质2上。记录设备1000具有沿着中间转印鼓1007配置成圆弧状的、与CMYK的四种类型的墨相对应的四种单色液体排出头3。因而,在中间转印构件上进行全色记录,使所记录的图像在中间转印构件上成为适当的干燥状态,然后通过转印单元1008转印在薄片输送辊1009所输送的记录介质2上。在第二应用示例中的薄片输送系统是主要用于输送切割薄片的水平输送,而本应用示例能够应对从主体辊(从图示中省略)供给来的连续薄片。这种鼓输送系统可以在施加一定的张力的状态下容易地输送薄片,因此在进行高速记录时输送卡纸更少。因而,设备的可靠性提高,并且适用于商业印刷的应用等。采用与第一应用示例和第二应用示例同样的方式,通过流体连接来将记录设备1000的供给系统、缓冲储液器1003和主储液器1006连接至液体排出头3。各液体排出头3还电连接至用于将电力和排出控制信号发送至液体排出头3的电子控制单元。
第四循环路径的说明
尽管采用与第二应用示例同样的方式、图2和3所示的在记录设备1000的储液器和液体排出头3之间的第一和第二循环路径可作为液体循环路径适用,但是图36所示的循环路径也是合适的。与图3的第二循环路径的主要不同点在于:添加了与第一循环泵1001和1002以及第二循环泵1004各自的通道连通的旁路阀1010。由于旁路阀1010在压力超过预设压力时打开,因此旁路阀1010具有用以降低旁路阀1010的上游侧的压力的功能(第一功能)。旁路阀1010还具有通过来自记录设备主体单元的控制基板的信号、在预定定时打开和关闭阀的功能(第二功能)。
根据第一功能,可以防止过大或过小的压力施加至第一循环泵1001和1002的下游侧和第二循环泵1004的上游侧的通道。例如,在第一循环泵1001和1002的功能发生故障的情况下,过大的流量或压力可能施加至液体排出头3。这可能引起液体从液体排出头3的排出口13泄漏,或者液体排出头3内的接合部损坏。然而,在如在本应用示例中那样针对第一循环泵1001和1002添加了旁路阀的情况下,通过打开旁路阀1010释放向循环泵的上游侧的液体路径,因此即使发生过压也可以抑制诸如上述的麻烦。
此外,由于第二功能,因此在停止循环操作时,在第一循环泵1001和1002以及第二循环泵1004停止之后,基于来自主单元侧的控制信号而快速打开所有旁路阀1010。这使得能够在短时间内释放液体排出头3的下游部分处(负压控制单元230和第二循环泵1004之间)的高负压(例如,数kPa~数十kPa)。在使用诸如隔膜泵等的容积泵作为循环泵的情况下,止回阀通常内置于该泵中。然而,打开旁路阀1010同样使得从下游缓冲储液器1003侧进行液体排出头3的下游侧的压力释放。尽管同样可以仅从上游侧进行液体排出头3的下游侧的压力释放,但是在液体排出头3的上游侧的通道内和液体排出头3内的通道内存在压力损失。因此,存在如下担心:压力释放可能需要时间,液体排出头3内的共用通道内的压力可能暂时下降过大,并且排出口的液面可能遭到破坏。打开液体排出头3的下游侧的旁路阀1010促使液体排出头3的下游侧的压力释放,因此降低了排出口的液面被破坏的风险。
液体排出头的构造的说明
将说明根据第三应用示例的液体排出头3的构造。图37A是根据本应用示例的液体排出头3的斜视图,并且图37B是其分解斜视图。液体排出头3在液体排出头3的长度方向上具有以直线(串列)排列的36个记录元件板10,并且是使用单色液体来进行记录的线型(页宽型)喷墨记录头。采用与第二应用示例同样的方式,液体排出头3具有信号输入端子91和供电端子92,并且还设置有遮挡板132,以保护头的长度侧面。
图37B是示出液体排出头3的根据功能而分解的构成液体排出头3的各部分或单元的分解斜视图(从图示中省略遮挡板132)。各单元和构件的角色以及液体流过液体排出头3的顺序与第二应用示例基本相同。第三应用示例主要针对如下点与第二应用示例不同:被分割成多个并且配置的电子布线基板90、负压控制单元230的位置以及第一通道构件50的形状。在例如具有与B2尺寸记录介质相对应的长度的液体排出头3的情况下,如在第一应用示例的情况那样,由于液体排出头3使用的电力大,因此设置了8个电子布线基板90。将电子布线基板90各4个安装至针对液体排出单元支持构件81所安装的细长的电子布线基板支撑构件82的两侧。
图38A是具有液体排出单元300、液体供给单元220和负压控制单元230的液体排出头3的侧面图,图38B是示出液体的流动的示意图,以及图38C是示出沿着图38A的线XXXVIIIC-XXXVIIIC截取的截面图。简化了结构的各部分以便于理解。
在液体供给单元220内设置液体连接部111和过滤器221,其中负压控制单元230一体化地形成在液体供给单元220的下方。这使得与第二应用示例相比能够减小负压控制单元230和记录元件板10之间的高度方向上的距离。该结构减少了液体供给单元220内的通道连接部的数量,并且优势不仅在于针对记录液体的泄漏的可靠性提高了,而且还在于可以减少部件的数量和组装步骤。
此外,负压控制单元230和形成排出口的表面之间的水头差相对较小,因此可以适当地应用于诸如图35所示等的液体排出头3的倾斜角度针对各液体排出头3有所不同的记录设备。原因在于:水头差减小使得即使在以不同的倾斜角度使用多个液体排出头3的情况下也可以减小施加至各记录元件板10的排出口的负压差。通过减小从负压控制单元230到记录元件板10的距离,由于降低了流动阻力,因此也可以减小由于液体的流动的变动而导致的压力损失差,并且从进行更稳定的负压控制的点而言是优选的。
图38B是示出记录液体排出头3内的液体的流动的示意图。该循环与图36所示的循环路径相同,但是图38B示出了实际的液体排出头3内的各组件中的液体的流动。在液体排出头3的长度方向上延伸的细长的第二通道构件60内设置一组共用供给通道211和共用回收通道212。共用供给通道211和共用回收通道212被配置成使得液体以彼此相反的方向流动,其中过滤器221配置在这些通道的上游侧以限制从连接部111等进入的异物。从减少液体排出头3内的长度方向上的温度梯度的点而言,液体在共用供给通道211和共用回收通道212中的彼此相反方向上的流动的该配置是优选的。将共用供给通道211和共用回收通道212的流动方向示出为与图6相同方向,以简化说明。
负压控制单元230配置在共用供给通道211和共用回收通道212各自的下游侧。共用供给通道211在沿途具有向多个个体供给通道213的分支部,并且共用回收通道212在沿途具有向多个个体回收通道214的分支部。个体供给通道213和个体回收通道214形成在多个第一通道构件50内。个体通道各自与针对记录元件板10的背面所设置的盖部20的开口21(参见图20C)连通。
图38B中由H和L表示的负压控制单元230是高压侧(H)和低压侧(L)单元。各负压控制单元230是被设置成将负压控制单元230的上游的压力控制成相对高(H)和低(L)负压的背压型压力调整机构。共用供给通道211连接到负压控制单元230(高压侧),并且共用回收通道212连接至负压控制单元230(低压侧)。这在共用供给通道211和共用回收通道212之间产生压力差。该压力差使得液体从共用供给通道211流入,按如下顺序通过记录元件板10内的个体供给通道213、排出口13(压力室23)以及个体回收通道214,并且流入共用回收通道212。
图38C是示出沿着图38A的线XXXVIIIC-XXXVIIIC截取的截面的透视图。本应用示例中的各排出模块200被配置成包括第一通道构件50、记录元件板10和挠性印刷电路基板40。本应用示例不具有在第二应用示例中所述的支撑构件30(图18),其中记录元件板10具有直接接合至第一通道构件50的盖部20。第二通道构件60所设置的共用供给通道211将液体从共用供给通道211的上表面上所设置的连通口61经由在第一通道构件50的下表面上所形成的个体连通口53而供给至个体供给通道213。之后,液体通过压力室23,并且按经由个体回收通道214、个体连通口53和连通口61的顺序而回收至共用回收通道212。
与图16A和16B所示的第二应用示例中所示的配置不同,在第一通道构件50的下表面(朝向第二通道构件60的表面)上的个体连通口53相对于第二通道构件60的上表面上所形成的连通口61是充分大的开口。根据该结构,即使在针对第二通道构件60安装排出模块200时存在位置偏差的情况下,也可以以确实的方式实现第一通道构件50和第二通道构件60之间的流体连通,因此在制造头时产量将提高,由此降低成本。
已经使用第一~第三应用示例说明了液体排出头3的示例。这里所说明的液体排出头3具有的记录元件板10可以被配置为以下将说明的第一~第四实施例。上述应用示例适用于这些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
图21A~图21C是用于说明液体排出头3具有的记录元件板10的第一实施例的图。图21A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记录元件板10的外观的斜视图。记录元件板10具有基板11和排出口形成构件12。在排出口形成构件12上形成有多个排出口13。
图21B是沿着图21A的XXIB-XXIB截取的截面图。记录元件板10还包括液体排出通道(喷嘴)25、压力室23、通道24和记录元件15。液体排出通道25是与排出口13连通的、在与压力室23和记录元件15相对的位置处贯通排出口形成构件12的空间。液体排出通道25的外侧端部、即与记录元件15的相反侧处的端部构成作为用于墨排出的孔的排出口13。在本说明书中,排出口13是位于排出口形成构件12的外部表面上的开口且与记录介质相对,并且液体排出通道25是贯通排出口形成构件12的贯通孔。
压力室23是与排出口13和液体排出通道25连通的空间,并且形成在基板11和排出口形成构件12之间。记录元件15是设置在压力室23内的基板11上并且与排出口13相对的热阻抗元件。通道24是与压力室23连通的、形成在基板11和排出口形成构件12之间的空间。在基板11中,形成作为与通道24连通的贯通孔的供给通道17a。根据该结构,将从供给通道17a流入的墨经由通道24而供给至压力室23。通过记录元件15所施加的排出能量将压力室23内的墨从排出口13向外排出。在本实施例中,对各记录元件15的一侧设置供给通道17a。
图21C是记录元件板10的从形成有排出口13的一侧的放大透视图。在供给通道17a的任一侧上形成多个压力室23,其中,针对各压力室23在入口处设置喷嘴过滤器F。在从排出口13的开口侧观看时,在压力室23内与排出口13一致的位置处设置记录元件15。
图22A~22F是用于说明根据比较例的记录元件板的图。图22A是示出当从与基板11垂直的方向观看时、记录元件15和排出口13的外部形状被投影在基板11上的状态的图。在该比较例中,在基板11上投影了记录元件15的热产生区域处的热产生区域投影区域15P的轮廓的内侧,存在与在基板11上投影了排出口13处的排出口投影区域13P的轮廓外接的矩形形状S。注意,热产生区域投影区域15P在一定程度上比记录元件15的面积小。原因在于:在记录元件15被驱动时,记录元件15的周缘区域不是用作实质的热产生区域。在本实施例中,从记录元件15的周缘向内2μm的区域不是实质的热产生区域。
图22B~22F是用于说明使用根据比较例的具有图22A所示的排出口13和记录元件15的记录元件板所排出的墨的状态的图。图22B示出记录元件板的通道24和压力室23填充有墨并且记录元件15被驱动了的状态。驱动记录元件15产生被施加至压力室23内的墨的热能量。向墨施加热能量使得形成气泡B。然后,气泡B的体积增大,这使得如图22C所示压力室23内的墨通过液体排出通道25、从排出口13而向外部推出。当气泡继续增长成更大时,气泡B进入液体排出通道25,因此如图22D所示,所排出的墨滴Dr和通道24内的墨I处于分割状态。在排出口13的端部的正下方、在记录元件15处所产生的气泡B的流动是如箭头所指示的在通道24处与基板11垂直的排出方向(即排出方向)。气泡B的该流动撞击液体排出通道25的壁,并且变成朝向液体排出通道25内的排出口13中央的方向上的流动。在增长为最大体积之后,气泡的体积开始减小。随着气泡B的收缩,如图22E所示,所排出的墨滴Dr的后方部向记录元件15移动。此时,在所排出的墨滴Dr的前端部和后方部之间针对墨的排出方向产生相反方向上的速度差,由此形成细长的液滴尾。之后,如图22F所示,所排出的墨滴Dr从墨I分离,并且从排出口13向外部飞出。由于速度差和墨的表面张力,液滴尾最终进一步分离成主液滴和卫星滴。
如上所述,在排出口13的端部的正下方的记录元件15上所产生的气泡B的流动与墨排出时压力室23内的基板11垂直、即在排出方向上。之后,气泡B的墨的流动撞击液体排出通道25的壁,并且变成朝向液体排出通道25内的排出口的中央部的方向上的流动。因此,在所排出的墨滴Dr和墨I之间形成相对厚的液膜Im。厚的液膜Im意味着气泡B与大气连通的位置靠近记录元件15,因此气泡B与大气连通的定时延迟。因此,所排出的墨滴Dr的液滴尾变得更长。所排出的墨滴Dr的更长的液滴尾意味着所排出的墨滴Dr在飞行时更容易分割成主液滴和卫星滴。如果产生卫星滴,则存在如下担心:将有更多的墨不会着落在期望的位置处,从而导致降低图像质量。
接着,将说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记录元件板10。图23A~23F是用于说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记录元件板10的结构的图。图23A是示出当从与基板11垂直的方向观看时、投影在基板11上的记录元件15和排出口13的外部形状的状态的图。在本实施例中,与投影在基板11上的排出口13的排出口投影区域13P的轮廓外接的矩形形状S包含投影在基板11上的记录元件15的热产生区域的热产生区域投影区域15P的轮廓。注意,这里的术语“包含”包括热产生区域投影区域15P的轮廓与矩形形状S相同(重叠)的情况。此外,注意,采用与上述比较例同样的方式,热产生区域投影区域15P在一定程度上比记录元件15的面积小。矩形形状S的两个相对侧通常与液体流过通道24的方向平行。可选地,矩形形状S的两个相对侧通常与排列有排出口13的排出口行的方向平行。
图23B~23F是用于说明使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具有如图23A所示的排出口13和记录元件15的记录元件板10的所排出的墨的状态的图。图23B~23F示出在与排出口投影区域13P外接的矩形形状S包含热产生区域投影区域15P的情况下气泡B的流动。如图23B所示,驱动记录元件15并且向墨施加热能量使得形成气泡B。然后,如图23C所示,气泡B的体积增大。在压力室23内的气泡B的流动变成具有朝向液体排出通道25的壁的速度分量的流动,并且在气泡B进入液体排出通道25的内部的情况下,气泡B的进入了液体排出通道25内的部分的流动变成沿着液体排出通道25的外部边缘的流动,即气泡B的流动是与液体排出通道25的外部边缘(液体排出通道25的内壁面)大致平行的流动。该流动根据记录元件15的尺寸等而不同,并且在比较例中,与图23A~23F中的示例相比,流动是朝向排出口13的中心的方向。在热产生区域投影区域15P与矩形形状S相同或者包含在矩形形状S中的情况下,与比较例相比,该流动相对更靠近沿着液体排出通道25的壁面。也就是说,与比较例相比,流动的方向更靠近朝向排出口13的周缘的方向。更接近朝向排出口13的周缘的方向的气泡B的流动方向促使所排出的墨滴Dr和通道内的墨I之间的液膜Im更薄。因此,与比较例相比,气泡B在更早的定时与大气连通,并且所排出的墨滴Dr的液滴尾更短。所排出的墨滴Dr的液滴尾更短意味着液滴在飞行中更容易集合成一个液滴,并且不容易形成卫星滴。不容易形成卫星滴的该配置提高了打印质量。因而,本实施例的点在于:在抑制朝向排出口13的中心的成分的情况下,使从压力室23进入液体排出通道25的气泡B的流动中的、沿着液体排出通道25的外部周缘(内壁面)的流动的成分更大。针对液体排出头3可以适当设置后述的尺寸,以实现这种气泡流。
第二实施例
将说明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记录元件板10。图24A和24B是根据本实施例的记录元件板10的顶视图。图25A是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记录元件板10的截面结构的图。在第二实施例中,各记录元件15具有在记录元件15的两侧所形成的供给通道17a。将墨供给至位于横跨记录元件15的压力室23两侧的对称位置处的两个供给通道17a。
图25B~25F是用于说明使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记录元件板10所排出的墨的状态的图。在第一实施例中,仅针对记录元件15的一侧形成供给通道17a,因此在起泡时气泡B的膨胀针对侧边方向是非对称的。
与此相对,在第二实施例中,在记录元件15的两侧形成供给通道17a,因此,以大致对称的方式形成压力室23和通道24,并且气泡B对称地膨胀。由于气泡B对称地扩散而促使液膜Im的薄化更容易对称,因此所排出的墨滴Dr的排出方向更容易变成与基板11垂直的方向。因而,墨滴更可能着落在记录介质上的期望位置,因此可以预期甚至比第一实施例更高的打印质量。
图26A~26N是在使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记录元件板10来排出墨的情况下的排出状态的连续图。图26A~26G是比较例,以及图26H~26N是本实施例。在图26A~26G所示的比较例中,排出口13的外部形状是直径为18μm的圆形形状,并且记录元件15的热产生区域投影区域15P形成为一侧的长度为19μm的正方形。在该示例中,热产生区域投影区域15P的轮廓与同排出口投影区域13P的轮廓外接的矩形形状S相同。接着,在图26H~26N所示的本实施例中,排出口13的外部形状是直径为18μm的圆形形状,并且记录元件15的热产生区域投影区域15P形成为一侧的长度为15μm的正方形。在该示例中,热产生区域投影区域15P的轮廓包含在与排出口投影区域13P的轮廓外接的矩形形状S中。在图26A~26N中的各示例中,压力室23的通道24的高度、即通道24在与基板11垂直的方向上的截面长度是7μm,并且从排出口13到记录元件15的距离是12μm。通过将图26A~26G与图26H~26N相比较可以看出,与图26A~26G相比,图26H~26N中液滴尾的长度更短。因而,可以减少卫星滴的产生。
图27A和27B示出在使用根据本实施例的记录元件板10的情况下、从排出能量施加至记录元件15直到气泡B与大气连通为止的时间段和记录元件15相对于排出口13的大小之间的关系。如图27A所示,记录元件15的相对大小由热产生区域投影区域15P和排出口投影区域13P之间的距离C1来表示。该距离C1是从热产生区域投影区域15P的一侧到与排出口投影区域13P外接的矩形形状S的一侧的距离。这里,在热产生区域投影区域15P在矩形形状S的内侧的情况下,距离C1的值是负值。这里,排出口13是直径为18μm的圆形形状,并且记录元件15的有效起泡区域的外部形状是正方形。通道24在与基板11垂直的方向上的高度是7μm,并且从排出口13到记录元件15的距离是12μm。从排出口13到记录元件15的距离是与从形成有排出口13的面的表面到基板11上形成有排出口13的表面的距离。
从图27B可以看出,距离C1的值越小、即空隙值越大,则从驱动记录元件15直到气泡B与大气连通为止的时间越短。换句话说,与同排出口投影区域13P外接的矩形形状S相比热产生区域投影区域15P的轮廓越小,则直到气泡B与大气连通为止的时间段越短。直到气泡B与大气连通为止的时间段越短,则所排出的墨滴Dr中的液滴尾越短,这意味着液滴在飞行中越容易集合成一个液滴,并且不容易形成卫星滴。不容易形成卫星滴意味着所排出的墨滴Dr更可能着落在期望位置,因此提高了打印质量。由于距离C1越大(空间越大),直到气泡B与大气连通的时间缩短的效果趋于增强,因此同样可以适当地应用于距离C1是-2μm以下的区域。
为了进一步提高本实施例的效果,通道24的高度优选为低。原因在于:通道24的高度越低,则通过记录元件从排出口13附近朝向排出口13的周缘的流动越强。降低通道24的高度还用来抑制异物混入通道24中。这使得能够具有与在供给通道17a的出口部具有喷嘴过滤器F的效果同样的效果,因此,可以制作不使用喷嘴过滤器F的结构。降低通道24的高度还使得从供给通道17a到压力室23的流动阻力为充分大,因此从供给通道17a到压力室23的路径上的节流阻力单元(从图示中省略)变成不是必要的。
例如,在从排出口13到记录元件15的距离是9.5μm的配置中,排出口13的直径是20μm,记录元件15是各边为14μm的正方形,并且压力室13的宽度是35μm,可以使通道24的高度为5μm。在这种情况下,大于作为通道24的高度的5μm的异物无法流过供给通道17a。因此,如果通道24的高度低,则喷嘴过滤器F变成不是必要的。此外,如果从供给通道17a到压力室23的距离是60μm,则流动阻力是充分大的。因此,可以在降低对邻接的压力室23的压力的影响的同时,将记录元件15所产生的能量充分地施加至所排出的墨滴Dr,因此节流阻力单元是不必要的。从排出口13到记录元件15的距离优选为至少小于通道24的高度的两倍,以将记录元件15所产生的能量充分施加至所排出的墨滴Dr。这使得能够进行高能量效率的排出。
为了提高打印速度,需要提高墨再填充频率。为此,优选采取诸如减小从供给通道17a到压力室23的距离或者提高从供给通道17a到压力室23的通道24的一部分的高度等的措施。在这种情况下,对邻接的压力室23上的压力波的影响(串扰的影响)大,因此如图24B所示,优选在供给通道17a之间设置壁101。在供给通道17a之间设置了壁101的情况下,在液体排出头3的制造工艺期间或者其使用期间,供给通道17a可能被异物等堵塞,从而导致墨未供给至特定的压力室23的情形。因此,该壁101优选为与压力室23的壁102分离,以形成间隙,从而使得即使在供给通道17a发生堵塞的情况下,也不会停止墨的供给。更优选地,该间隙甚至形成在壁101的两端,特别是作为壁101的比供给通道17a更靠近压力室23一侧以及该侧的相对侧的两个位置处。优选地,为了抑制供给墨时对压力波的影响,前者、即在壁101的更靠近压力室23的端部所设置的间隙101a形成为比后者、即距离压力室23更远的间隙101b窄。例如,前一间隙101a优选为大约3~7μm,而后一间隙101b优选为大约15~30μm。
第三实施例
尽管在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中排出口13的形状被描述为圆形,但是排出口13的形状不限于圆形。例如,排出口13可以具有包括用于形成排出口13的周缘的一部分的多个圆弧部分13a和用于连接多个圆弧部分13a的突出部13b的形状。图28A和28B示出具有这种形状的排出口13的示例。在与排出口投影区域13P的轮廓外接的矩形形状S包含热产生区域投影区域15P的情况下,具有这种形状的排出口13的记录元件板10可以进一步强化促使液膜Im薄化的效果。因此,可以进一步减少气泡B与大气连通的时间段,并且可以减少卫星滴的发生。如果图28A和28B所示的突出部13b之间的宽度W太宽,则促使液膜Im薄化的效果会变得更差,但是如果太窄,则液滴可能会分割成两个。因此,突出13b的宽度W优选大约为2~8μm。
尽管在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中热产生区域投影区域15P的形状被描述为正方形,但是在如图28A和28B所示的本实施例中,热产生区域投影区域15P的形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例如,如图28C所示,记录元件15的形状和热产生区域投影区域15P的形状可以是邻接边的长度不同的矩形形状。矩形的记录元件15适合高密度排列的记录元件15的情况。
图28D和28E是根据本实施例的记录元件板10的平面图。如图28D和28E所示,排出口13优选被排列成使得两个圆弧部13a在排出口行的方向上对齐。这是为了降低在排出口13的形状不对称且不均匀发生的情况下发生的液滴的着落位置的偏离对打印图像质量的影响。
第四实施例
尽管在第一~第三实施例中描述了针对记录元件15的一侧以及针对记录元件15的两侧设置供给通道17a的示例,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例。根据第四实施例的记录元件10具有与压力室23连通的供给通道17a和回收通道17b。图29A~29D是用于说明根据第四实施例的记录元件板10的图。
本实施例包括与压力室23连通的供给通道17a和回收通道17b。供给通道17a用作使墨流入压力室23中的通道,并且回收通道17b用作从压力室23回收墨的通道。将供给通道17a和回收通道17b这两者设置为贯通基板11的贯通孔。因而,使压力室23内的墨循环。在墨不循环的情况下,由于从排出口13的挥发导致排出口13附近的墨的粘度逐渐增加,因此墨变得更难以排出。特别地,如图29B,越靠近排出口13的周缘,墨的粘度变得越高。
同样,在本实施例中,热产生区域投影区域15P的轮廓包含在与排出口投影区域13P的轮廓外接的矩形形状S中。注意,术语“包含”包括热产生区域投影区域15P的轮廓与矩形形状S相同的情况。同样,在本实施例,如上所述,气泡B的流动方向朝向排出口13的周缘也是重要的,但是在墨的粘度升高的情况下,该流动减弱。因此,如图29C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使墨循环的结构使得排出口13附近的墨能够经常更新,并且可以抑制排出口13附近的墨的粘度的增大。在这种情况下,如图29D所示,可以抑制气泡B撞击排出口13的壁的情况下朝向排出口13的周缘的流动的减少,并且可以促进所排出的墨滴Dr和通道内的墨I之间的液膜Im的薄化。因此,与第一~第三实施例相比可以更进一步提高打印质量。
如上所述,在抑制朝向排出口13的中心的成分的情况下,使得从压力室23进入液体排出通道25的气泡B的流动中的、沿着液体排出通道25的外部周缘(内壁面)的流动的成分变得更大。到目前为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不偏离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情况下,可以对结构进行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各种变形。
例如,关于排出口13的形状,在上述实施例中给出了多个示例,但是该形状不限于附图中所示,并且可以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制作各种形状。
例如,在上述实施例中,一个排出口形成构件12包括排出口13、压力室23和通道24,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该示例。可以通过组合多个构件来形成排出口13、压力室23和通道24。
例如,在上述实施例中,给出了通道24的在与基板11垂直的方向上的高度以及排出口13和记录元件15之间的距离的示例,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该示例。适当设置(1)通道24的高度以及(2)排出口13和记录元件15之间的距离是有效的,以使得从压力室23进入液体排出通道25的气泡的流动具有沿着液体排出通道25的周缘(内壁面)的流动的更大成分。通道24的高度优选为7μm以下,并且排出口13和记录元件15之间的距离是优选为12μm以下。如果通道24的高度是8μm以上,则在进入液体排出通道25中的气泡的流动中,朝向排出口13的中心的成分变大,这是不期望的。此外,从排出口13到记录元件15之间的距离优选为小于或等于通道24的高度的两倍。尽管除了液体排出头的上述尺寸以外、液体排出头中的其它组件的尺寸和液体的物理特性等也影响气泡的流动,但是上述(1)和(2)中的尺寸是主要的。
尽管已经通过一般的喷墨记录设备的示例的方式说明了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液体排出头,但是根据本实施例的液体排出头可以适用于全部一般的液体排出设备。
注意,在本说明书中的术语“记录”不限于形成诸如字符和图形等的有意义的信息的情况,并且不对如下情况进行区分:被记录的信息是有意义的还是无意义的,或者被记录的信息是否会引起人的识别。此外,“记录”是广义地包含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设计和图案等的情况、并且还包含对介质进行处理的情况的概念。
在本说明书中,术语“墨”应当符合与上述术语“记录”同样宽的解释,由此包括通过对记录介质的施加而形成图像、设计和图案等的液体、对记录介质进行处理的液体以及针对墨的处理所提供的液体。因此,术语“墨”是包含能够用在记录中的全部液体的概念。
因而,根据本发明,可以使气泡与大气连通的定时更早,因此可以使尾随在主液滴之后细长的尾部更短,可以减少从主液滴松动而切割出的卫星滴,并且可以提高图像质量。
尽管已经参考典型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但是应该理解,本发明不局限于所公开的典型实施例。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符合最宽的解释,以包含所有这类修改、等同结构和功能。
Claims (20)
1.一种记录元件板,包括:
排出口,用于排出液体;
压力室,其与所述排出口连通;
记录元件,用于生成使所述液体起泡的热能量,其中所述记录元件被配置在所述压力室内并且与所述排出口相对;
通道,其与所述压力室连通;以及
基板,其上形成有所述记录元件,
其中,所述压力室在与所述基板垂直的方向上的高度是7μm以下,
通过对所述记录元件的驱动而在所述压力室内产生的气泡与大气连通,以及
在与所述基板垂直的方向上,与所述排出口投影至所述基板处的排出口投影区域的轮廓外接的矩形包含将所述记录元件的热产生区域投影在所述基板上的热产生区域投影区域。
2.一种记录元件板,包括:
排出口,用于排出液体;
记录元件,用于生成使所述液体起泡的热能量,其中所述记录元件被配置为与所述排出口相对;
压力室,其内具有所述记录元件;
液体排出通道,其与所述排出口和所述压力室连通;
通道,其与所述压力室连通;以及
基板,其上形成有所述记录元件,
其中,通过对所述记录元件的驱动而在所述压力室内产生的气泡在进入所述液体排出通道的内部之后与大气连通,并且从所述排出口排出液体,以及
已进入所述液体排出通道的内部的气泡的流动变成沿着所述液体排出通道的壁面的流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记录元件板,其中,在与所述基板垂直的方向上、与所述排出口投影至所述基板处的排出口投影区域的轮廓外接的矩形包含将所述记录元件的热产生区域投影在所述基板上的热产生区域投影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记录元件板,其中,所述压力室在与所述基板垂直的方向上的高度是7μm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记录元件板,其中,所述排出口和所述记录元件之间在与所述基板垂直的方向上的距离是12μm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记录元件板,其中,所述排出口和所述记录元件之间在与所述基板垂直的方向上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通道的高度的两倍。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记录元件板,其中,所述基板具有用于将液体供给至所述压力室的供给通道以及用于从所述压力室回收液体的回收通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记录元件板,其中,所述供给通道和所述回收通道在与所述基板的平面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记录元件板,其中,所述供给通道形成在所述压力室的一侧,并且所述回收通道形成在所述压力室的另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记录元件板,其中,所述排出口包括用于形成所述排出口的周缘部的一部分的多个圆弧部以及从所述多个圆弧部的端部朝向所述排出口的中心突出并连接所述多个圆弧部的多个突出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记录元件板,其中,排列有多个所述压力室,并且在邻接的所述压力室之间设置有壁。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记录元件板,其中,所述壁设置有间隙,以使液体在邻接的压力室之间流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记录元件板,其中,所述壁设置多个间隙,并且在多个间隙中,更靠近所述压力室的一侧所设置的间隙比距离所述压力室更远的一侧所设置的间隙窄。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记录元件板,其中,在距离所述压力室更远的一侧所设置的间隙被形成在所述壁的端部和设置有所述排出口的排出口形成构件之间。
15.一种液体排出头,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记录元件板。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液体排出头,其中,使所述压力室内的液体在所述压力室的内部和所述压力室的外部之间循环。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液体排出头,其中,在所述压力室内的液体正在循环的状态下,驱动所述记录元件,并且从所述排出口排出液体。
18.一种液体排出头,包括:
排出口,用于排出液体;
压力室,其与所述排出口连通;
记录元件,用于生成使所述液体起泡的热能量,其中所述记录元件被配置在所述压力室内;
通道,其与所述压力室连通;以及
基板,其上形成有所述记录元件,
其中,所述通道在与所述基板垂直的方向上的高度是7μm以下,以及
在与所述基板垂直的方向上,与所述排出口投影至所述基板处的排出口投影区域的轮廓外接的矩形包含将所述记录元件的热产生区域投影在所述基板上的热产生区域投影区域。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液体排出头,其中,所述排出口和所述记录元件之间在与所述基板垂直的方向上的距离是12μm以下。
20.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液体排出头,其中,使所述压力室内的液体在所述压力室的内部和所述压力室的外部之间循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6002957 | 2016-01-08 | ||
JP2016-002957 | 2016-01-08 | ||
JP2016239369A JP6929640B2 (ja) | 2016-01-08 | 2016-12-09 | 記録素子基板および液体吐出ヘッド |
JP2016-239369 | 2016-12-09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009742A true CN107009742A (zh) | 2017-08-04 |
CN107009742B CN107009742B (zh) | 2019-08-02 |
Family
ID=593646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011145.5A Active CN107009742B (zh) | 2016-01-08 | 2017-01-06 | 记录元件板和液体排出头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6929640B2 (zh) |
KR (1) | KR102167589B1 (zh) |
CN (1) | CN107009742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7171356B2 (ja) * | 2018-10-05 | 2022-11-15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液体吐出ヘッド及び液体吐出装置 |
Citations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838337A1 (en) * | 1996-10-28 | 1998-04-29 | Hewlett-Packard Company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k chamber evacuation |
US5754202A (en) * | 1991-07-19 | 1998-05-19 | Ricoh Company, Ltd. |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
EP0936070A2 (en) * | 1998-02-10 | 1999-08-18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Liquid ejecting method and liquid ejecting head |
EP1088863A1 (en) * | 1999-09-30 | 2001-04-04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nk set, ink-jet recording method, recording unit, ink-cartridge,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bleeding reduction method using it |
US20020057311A1 (en) * | 2000-09-01 | 2002-05-16 | Masahiko Ogawa | Liquid discharge head, liquid discharge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liquid discharge head |
US20090015637A1 (en) * | 2005-10-11 | 2009-01-15 | Silverbrook Research Pty Ltd | Inkjet nozzle arrangement having a nozzle rim to facilitate ink drop misdirection |
US20090147057A1 (en) * | 2007-12-06 | 2009-06-11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Liquid ejection head and printing apparatus |
CN101734013A (zh) * | 2008-11-18 | 2010-06-16 | 佳能株式会社 | 液体排出头和液体排出方法 |
CN101746126A (zh) * | 2008-12-05 | 2010-06-23 | 佳能株式会社 | 记录设备、记录系统和液体填充方法 |
US20120256989A1 (en) * | 2010-03-26 | 2012-10-11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Liquid ejecting head, liquid ejecting head unit and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
WO2013027368A1 (en) * | 2011-08-25 | 2013-02-28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Print head and inkjet printing apparatus |
CN103502013A (zh) * | 2011-04-29 | 2014-01-08 |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 流体除气的系统和方法 |
US8651624B2 (en) * | 2008-10-14 | 2014-02-18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Fluid ejector structure |
CN104859305A (zh) * | 2014-02-25 | 2015-08-26 | 佳能株式会社 | 液体喷出头、记录设备和液体喷出头所用的散热方法 |
CN105082755A (zh) * | 2014-05-12 | 2015-11-25 | 佳能株式会社 | 液体喷射头、制造液体喷射头的方法及液体喷射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165717B2 (ja) * | 1991-10-29 | 2001-05-14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インク滴噴射記録ヘッド及びそれを用いる記録方法 |
JP2004230811A (ja) * | 2003-01-31 | 2004-08-19 | Fuji Photo Film Co Ltd | 液滴吐出ヘッド |
JP4131328B2 (ja) * | 2004-06-10 | 2008-08-13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液体吐出ヘッド及び液体吐出装置 |
US8657429B2 (en) * | 2010-10-26 | 2014-02-25 | Eastman Kodak Company | Dispensing liquid using overlapping outlet/return dispenser |
BR112014004800B1 (pt) * | 2011-08-31 | 2021-01-26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dispositivo de ejeção de fluido e método para circular fluido em um dispositivo de ejeção de fluido |
-
2016
- 2016-12-09 JP JP2016239369A patent/JP6929640B2/ja active Active
-
2017
- 2017-01-06 CN CN201710011145.5A patent/CN107009742B/zh active Active
- 2017-01-06 KR KR1020170002147A patent/KR102167589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Patent Citations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754202A (en) * | 1991-07-19 | 1998-05-19 | Ricoh Company, Ltd. |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
EP0838337A1 (en) * | 1996-10-28 | 1998-04-29 | Hewlett-Packard Company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k chamber evacuation |
EP0936070A2 (en) * | 1998-02-10 | 1999-08-18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Liquid ejecting method and liquid ejecting head |
EP1088863A1 (en) * | 1999-09-30 | 2001-04-04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nk set, ink-jet recording method, recording unit, ink-cartridge,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bleeding reduction method using it |
US20020057311A1 (en) * | 2000-09-01 | 2002-05-16 | Masahiko Ogawa | Liquid discharge head, liquid discharge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liquid discharge head |
US20090015637A1 (en) * | 2005-10-11 | 2009-01-15 | Silverbrook Research Pty Ltd | Inkjet nozzle arrangement having a nozzle rim to facilitate ink drop misdirection |
US20090147057A1 (en) * | 2007-12-06 | 2009-06-11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Liquid ejection head and printing apparatus |
US8651624B2 (en) * | 2008-10-14 | 2014-02-18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Fluid ejector structure |
CN101734013A (zh) * | 2008-11-18 | 2010-06-16 | 佳能株式会社 | 液体排出头和液体排出方法 |
CN101746126A (zh) * | 2008-12-05 | 2010-06-23 | 佳能株式会社 | 记录设备、记录系统和液体填充方法 |
US20120256989A1 (en) * | 2010-03-26 | 2012-10-11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Liquid ejecting head, liquid ejecting head unit and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
CN103502013A (zh) * | 2011-04-29 | 2014-01-08 |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 流体除气的系统和方法 |
WO2013027368A1 (en) * | 2011-08-25 | 2013-02-28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Print head and inkjet printing apparatus |
CN104859305A (zh) * | 2014-02-25 | 2015-08-26 | 佳能株式会社 | 液体喷出头、记录设备和液体喷出头所用的散热方法 |
CN105082755A (zh) * | 2014-05-12 | 2015-11-25 | 佳能株式会社 | 液体喷射头、制造液体喷射头的方法及液体喷射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102167589B1 (ko) | 2020-10-19 |
CN107009742B (zh) | 2019-08-02 |
JP2017124611A (ja) | 2017-07-20 |
KR20170083500A (ko) | 2017-07-18 |
JP6929640B2 (ja) | 2021-09-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985543A (zh) | 液体喷出头和液体喷出设备 | |
JP6976753B2 (ja) | 液体吐出ヘッド、液体吐出装置、及び液体の供給方法 | |
JP6987498B2 (ja) | 液体吐出用基板、液体吐出ヘッド、および液体吐出装置 | |
CN106985529B (zh) | 液体排出头和液体排出方法 | |
JP4006256B2 (ja) | 記録ヘッド、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記録装置 | |
JP6929639B2 (ja) | 液体吐出ヘッド、液体吐出装置及び液体の供給方法 | |
CN106956511B (zh) | 液体喷出设备和液体喷出头 | |
CN106994826A (zh) | 液体喷出打印设备和液体喷出头 | |
CN107020817B (zh) | 液体排出设备和液体排出头 | |
EP3192656B1 (en) | Liquid discharge head and liquid discharge method | |
CN106985528B (zh) | 液体喷出模块和液体喷出头 | |
CN109203715A (zh) | 液体喷射头 | |
CN107053849A (zh) | 液体排出头、液体排出设备和液体排出方法 | |
CN106976318A (zh) | 液体排出头和记录设备 | |
JP6714362B2 (ja) | 液体吐出ヘッド及び液体吐出装置 | |
CN109203692A (zh) | 液体喷出头和记录设备 | |
CN106956515A (zh) | 液体排出头和液体排出设备 | |
CN107009742A (zh) | 记录元件板和液体排出头 | |
US20120274705A1 (en) | Printhead assembly | |
JP2019014111A (ja) | 液体吐出ヘッド | |
CN107825850A (zh) | 喷墨头、喷墨记录装置以及喷墨头的制造方法 | |
JP6869703B2 (ja) | 液体吐出ヘッドの製造方法 | |
CN108372721A (zh) | 液体排出设备和液体排出头 | |
CN106985542B (zh) | 液体排出头和液体排出设备 | |
CN107009744B (zh) | 液体排出头和液体排出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