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06305A - 一种设施桃绿色生产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设施桃绿色生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06305A
CN107006305A CN201710226527.XA CN201710226527A CN107006305A CN 107006305 A CN107006305 A CN 107006305A CN 201710226527 A CN201710226527 A CN 201710226527A CN 107006305 A CN107006305 A CN 1070063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ach
facility
greenhouse
disease
grow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22652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006305B (zh
Inventor
陈湖
王召元
李永红
常瑞丰
刘国俭
李艳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li Institute Of Pomology Hebei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Changli Institute Of Pomology Hebei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li Institute Of Pomology Hebei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Changli Institute Of Pomology Hebei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171022652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006305B/zh
Publication of CN1070063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063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0063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063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3/00Protecting pla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3/00Protecting plants
    • A01G2013/004Liquid mulch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桃树设施栽培绿色生产方法,采取全程物理方法防治设施桃病虫害。物理隔离、杀虫灯、环境胁迫等方法治理温室害虫;运用清水冲洗的方法,实现设施桃病害的绿色防治,使设施内高温高湿及夜间的低温高湿环境,不再成为设施桃病害发生的诱因;全程采取绿色栽培技术,以适宜树形为基础,减少缩冠修剪的修剪量,保留结过果的细小果枝,维持根系和树冠的生长平衡,延长叶片生长期,不喷雾多效唑,自然形成花芽;生长过程进行人工疏花疏果,人工新梢摘心,新梢生长期不进行药剂控长。

Description

一种设施桃绿色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桃树设施栽培技术。
背景技术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行绿色生产方式,拓展高端供给,瞄准“优质专用和特色优势”。
河北省昌黎产区的设施桃具有特色优势,利用温室、塑料大棚及其他设施,通过改变或控制果树生长发育的环境因子,达到桃果成熟期的人工调节,是栽培效益较高的特色产品。虽然绿色植保技术在生产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研究和创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以及对食品安全、生态环境的重视,研究绿色生产技术,对设施桃树产业绿色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减肥减药研究中,“基于全程生物农药防控桃树主要病虫害的试验研究”(葛喜珍等,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6,43(4):587-592),生长季全程使用生物农药联合性诱剂,同时用植物调节蛋白增强桃树抗性,可有效控制桃褐腐病、蚜虫、红蜘蛛、桃小食心虫和梨小食心虫,构建了桃树主要病虫害防控集成体系;“高档苹果非药物控病虫害气象保障技术”(张桂琴,河南农业2013第5期),运用非药物控病虫害气象保障技术进行果园虫害防治,农药施用量大幅减少,降低了果实农药残留与农业面源污染,提高了果实安全性。“桃园昆虫群落结构特征及主要害虫防控技术研究”(王东,山东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10月),就桃园昆虫群落、主要天敌对桃蚜、桃粉蚜的捕食功能和桃园常用农药对主要害虫天敌的杀伤力进行了研究。
目前,在使用绿色植保技术时需要将生态治理、生物控制、农业防治、物理诱杀及低毒高效的农药等措施综合的运用起来,有效的控制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围绕着作物的种苗处理、栽培模式、树体结构、病虫源治理、病虫害监测、果园生草等措施进行。在温室黄瓜根结线虫病非化学防治技术研究中,研究了高温闷棚、低温冷冻、轮作倒茬、淹水等不同绿色防治技术,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风、光、温、湿的调控在设施栽培中尤其重要,也是设施管理的主要工作,是影响作物病虫害的一个主要方面。
气象要素与病害:
温度,通过对寄主和病菌作用,影响果树病害的发生和流行。就某些病害而言,产生最严重病害的温度,也是病菌生长最适温度。病原菌的生长、繁殖受温度的制约,不同的病原菌要求温度不同,大多数病菌对温度的适应幅度较大,寿命也较长。病原菌侵入寄主后,潜育期的长短与环境条件有关,尤以温度最为显著,温度适宜潜育期短,温度不宜则潜育期长。真菌多数产生孢子进行繁殖,孢子的寿命受温度的影响。
湿度,影响病害的地理分布。一般情况下,病原菌对水湿条件的适应能力较强,但在不同程度的水湿条件下其寿命因种类而异。有的病原菌还依靠水湿条件传播。果木的病害中虽然有些适于在少雨时发生,但大部分是在雨天发生。
太阳光,通过光波的辐射有直接杀菌作用,增温干燥作用也抑制病原菌的发生发展。不同病原菌对紫外线的耐性不同,杀灭致死所需时间不同。
风,提供作物光合作用的碳源,也影响某些病原菌的传播,通过蒸发、摩擦和风冷作用影响病害的发生发展。
气象要素与虫害:
害虫的发育、繁殖力和存活率都受温度支配。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害虫的发育速度随温度的升高加快,发育期缩短。一般温度越高,虫体的生理代谢作用越旺盛,所需食料越多,害虫生育越快,危害越大,如水分不适生长发育就会受到影响,影响程度因害虫种类而异。
昆虫有辨别不同波长光波的能力,不同波长的光波对昆虫的引诱性或忌避性不仅因昆虫种类而异,而且同种的性别也有差异。昆虫对光的选择与它的生活环境有密切的关系,生活在阴暗处的昆虫,一般黄昏后才出穴活动,而生活在开阔地方、习惯于强光的虫类,在光线很弱时活动受到限制。
风还会直接影响到害虫的地理分布,大风大雨能将寄主上的一些害虫击落冲散,对害虫增长起抑制作用。
近年来,农业生产中存在着生产者盲目施用和滥用化肥农药的现象,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措施被削弱,为了改变依赖化学防治的现状,我们研究小组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本着生产实用的目的,对设施桃绿色生产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探索。
发明内容
主要研究结果
一、昌黎产区设施桃病虫害种类调查。
河北省设施桃中心栽培区域昌黎县和乐亭县,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开始栽培设施桃,设施桃种植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自2003年开始立项研究设施桃相关技术,昌黎果树所研究小组亲自栽培,试验管理设施桃树14年,基本摸清了昌黎产区设施桃的病虫害种类。
经过对设施桃产区乐亭县、滦南县、昌黎县调研,昌黎产区设施桃有害昆虫种类,桃蚜、叶螨、桑白蚧、桃潜叶蛾、梨小食心虫、蜗牛、蛞蝓、叶蝉,其中桃蚜、叶螨较常发生;设施桃病害种类有,灰霉病、细菌性穿孔病、白粉病、炭疽病、褐腐病、根瘤病,其中灰霉病、细菌性穿孔病、白粉病较常发生。
依据调查存在的病虫害种类研究绿色防治方法。
二、设施桃病害绿色防治技术研究。
相对封闭的设施环境,空气更新和循环受到阻抑,湿度高、昼夜温差大,尤其受阴雨雪天气和雾霾影响,使设施桃病害成为主要病虫害防治问题。
多年生产实践经验得知,病害的发生源于初侵染位点的糖分,这些糖分在雨露的浸润下成为病菌的培养基。
桃花的花萼内生有蜜糖,当我们掰开花萼品尝时会感觉到,也是吸引蜜蜂传粉的主要物质,当花瓣脱落后幼果膨大撑开萼片,干枯的萼片上残留少量的蜜糖,在温室湿润的环境下,成为病菌的培养基,形成各种病菌繁殖入侵的温床。这个蜜糖在叶柄处的蜜腺、新梢的嫩尖上普遍存在,新梢掐尖时感觉手粘粘的就是这些蜜糖的原因,我们口含桃新梢的嫩尖也会品尝到先甜后苦的滋味。
在设施桃生产中,冬季低温雨雪、日照时间短、施肥灌溉,往往造成病害发生,农村生产者在病害防治上往往投入高额杀菌剂,一般7-10天喷雾杀菌剂1次或释放烟剂杀菌,费工费钱,成为设施桃绿色生产的主要问题。
大棚温湿度、植物感病性、病原菌病源、病害传播侵染媒介,是大棚病害发生的主要因素。
研究者多以温湿度调控作为植物病害最佳防控途径,除了在安全间隔期定期喷洒保护性杀菌剂外,把创造高温、低湿的生态环境作为生态防治的主要措施。温湿度控制过程中,当温度高时湿度低,当湿度高时温度低,这就能有效抑制病害发生,减少用药次数和用药量。然而,大棚温湿度受外界环境影响,特别是受阴雨雪天气影响,环境调控方法显得尤其脆弱。
2016年2月11-13日,昌黎连续阴雨雪,灰霉病在幼果顶部干枯的花萼上开始生长,温室内湿漉漉的无法干燥。13日傍晚,采取了人工喷淋降雨,结合用自来水冲洗桃树,冲掉残存的花萼,直到新梢嫩尖品尝不出甜味,第二天早晨,在剩余糖分处于稀释的情况下再次喷淋冲洗,经后期的检查霉菌不在了。之后在需要浇水的时候还是采取水洗的方法,未施用任何杀菌剂,也未发现桃病害的发生。在2个温室取得了一致的结果(见表1)。
表1 设施桃灰霉病水洗防治调查(昌黎2016)。
数据表明,桃树喷水对病害防治起到了显著的效果。经2017年重复试验,效果稳定。
据调查,秦皇岛、大连、青岛等沿海地区桃疮痂病发生较多,福州也临沿海却很少桃疮痂病危害。经查阅气象资料,桃花后1个月,幼果期的降雨量为福州150mm左右,秦皇岛50mm左右、大连35mm左右、青岛40mm左右,较干燥的西安50mm左右、天水30mm左右,考虑桃疮痂病发生的区域性与雨水有关。
为了验证桃幼果期花萼残留糖分,2016年4月29日采取露地桃园幼果顶部残存的干枯花萼,称取2.5克,于塑料试管内加蒸馏水20毫升浸泡润湿10分钟,倒掉多余的水,用榨汁钳榨取花萼汁液,测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见表2)。
表2 桃花萼提取物及嫩芽含糖试验。
桃幼果残存花萼含糖,可溶性固形物2%~3.5%左右,恰巧与普通培养基的蔗糖浓度相仿,这些残余糖分成为了病菌的繁殖媒介。
为了进一步验证,2017年2月27日,采取设施桃花萼和新梢嫩尖,进行糖组分分析,取原状样品1克加蒸馏水8ml,微波震荡15-20分钟,浸泡15-20分钟,离心15分钟,取上清液,过0.45um滤膜,液相色谱分析。结果,样品表面含有果糖、山梨醇、葡萄糖、蔗糖(见表3)。
表3 设施桃新梢嫰尖、花萼可溶性糖组份(昌黎2017)。
综上所述,水洗方法是设施桃病害绿色防治的最佳途径。花萼及植株体表分泌的糖分,在雨露及喷雾水分的浸润下成为病菌的培养基,病菌完成初侵染,而成为病害高发季节的根源。在幼果期进行全方位的清洗或足量的风雨冲洗,去除幼果表面的糖分,使果实病害得到有效的预防。
再有,根瘤病的绿色防治,根瘤病属于土壤细菌传染的病害,在桃苗定植时采用K84菌剂蘸根进行防治。
三、设施桃桃蚜及桃粉蚜绿色防治技术研究。
桃蚜是桃的主要害虫,在设施桃生产中每年都有发生,农村生产者一般采用化学防治方法,喷雾吡虫啉、啶虫脒、吡蚜酮、螺虫乙酯等进行防治,黄板诱粘、杀虫灯等方法效果不显著,成为设施桃绿色生产的限制因素。
桃蚜,有转移寄主生活习性。早春桃芽萌动时越冬卵开始孵化群集芽上为害、繁殖,6月上中旬当气温超过30℃时,陆续产生有翅胎生雌蚜下树,向杂草及十字花科等寄主上迁飞,9月底至 10月上中旬,寒露前后,产生有翅性母迁返桃树,由性母产生性蚜,交尾后在桃树上的芽、裂缝、小枝杈等处产卵越冬。
桃粉蚜,若虫群集于新梢和叶背刺吸汁液,排泄蜜露常致煤病发生,严重影响被害果树的生长结果。以卵在芽、皮缝等处越冬。翌年桃芽萌动时卵开始孵化,无翅若蚜群栖在嫰梢幼叶上为害,并不断发育和孤雌繁殖,并产生有翅蚜,逐渐迁移为害,6月到草坪、杂草、蔬菜等夏寄主上为害,秋季又迁飞回树木等冬寄主上为害,并产生有性蚜交尾产卵,以卵陆续越冬。
表4 桃蚜越冬卵调查(昌黎2017.1)。
方法一,利用桃蚜的转主寄生习性,结合设施桃提早覆盖促早栽培技术,在9月底进行避光休眠,将桃蚜隔离于温室外。
方法二,利用桃蚜喜欢弱光环境生活习性,在温室前沿张挂2米高银色薄膜,进行银光反射驱蚜,隔离桃蚜返回温室的途径。
夏季温室内外进行清耕锄草,避免十字花科杂草蔬菜、烟草、马铃薯、芦苇、艾草,在温室附近滋生。这两种方法,安全高效,但不排除温室内桃树上有1~2个枝条有蚜虫危害,需对少量桃蚜和桃粉蚜危害的枝条于落花后及时检查清除,避免产生有翅蚜扩散。
设施桃提早覆盖隔离虫源或银色薄膜阻挡,防止桃蚜回迁防治技术,取得可靠防治效果,且省工省力,减少了农药投入,安全环保。
四、设施桃害螨绿色防治技术研究。
叶螨类在我国由潜在性害虫上升为农作物主要害虫,是最近30多年的事,其主要原因是与人们大量使用化学杀虫剂分不开的,使用化学方法来对其进行防治,这就使得叶螨的抗药性逐渐增强。
据报道,山楂叶螨发生的适温区为13.0~40.8℃,最适温区为20~30℃,适宜的相对湿度为40~70%。二斑叶螨在19、22、25、28和31℃的温度条件下,发育速率与温度为直线关系,各螨态随着温度升高发育速率加快,发育历期缩短,在31℃时发育速度最快,平均6.6天就发育为成螨。设施桃栽培环境温湿度具备害螨的繁衍条件,是设施桃病虫害的主要防治对象。
昆虫生长发育过程中,温湿度是影响最显著的生态因子。自Candolle(1885)提出变温生物生长发育的积温规律以来,温度与变温动物发育速率关系的研究得到很大的关注。Andrewartha (1971)在总结温度对昆虫的影响时曾指出“温度能影响其发育速率、生命历期、生殖力及各种行为”。据国内外文献,昆虫生态学领域内相当一部分工作是集中在这些方面的研究。黄建华(1994)探讨了15℃-35℃温度范围内,温度对柑桔红蜘蛛生长发育、繁殖和寿命的影响,提出成螨寿命与温度呈负相关,低于15℃和高于30℃,减少了柑桔红蜘蛛种群的增长。
设施桃休眠期温度保持在7℃左右,1.5℃至12.4℃之间为有效的低温量,2.5℃至9.1℃低温,休眠效率最高。桃休眠期是树体贮藏营养的一种转化过程,通常叫做春化过程,伴随着树体贮藏淀粉向可溶性糖转化,发生了内源激素、酶蛋白等一系列变化,这些生理生化过程需要大量水分的支持,为此,研究小组进行了桃休眠期喷淋增湿的试验处理,提高了树体休眠质量。发现在这个休眠过程中,桃树的主要害虫,叶螨没有了,连续多年来减少了防治需求,说明低温湿润的环境缩短了叶螨的寿命,长达1个月的低温湿润休眠期消灭了叶螨。 休眠期人工降雨润湿技术,取得了设施桃叶螨的绿色防治效果。减少了农药施用,降低了防治成本。
表5 温室生长期间叶螨调查(昌黎2016.4)。
针对低温湿润环境下减少叶螨寿命,我们做了验证补充试验,取人工饲养的叶螨,置于冰箱冷藏室5℃条件下,给予低温高湿和低温润湿两个处理,以适宜叶螨生存的饲养条件为对照,调查叶螨生命力。
表6 叶螨在不同温湿度及湿润条件下的生命力试验(昌黎2016.5)。
试验结果表明,叶螨在低温湿润环境条件下,难以生存。低温下增加湿度,叶螨存活率降低。
温室休眠覆盖的阴冷润湿环境下,桃树树体表面保持3天水润润泽环境,树体上及土壤中越冬的害螨,由于水分的浸润窒息而亡。使害螨得到有效控制。
五、设施桃蜗牛、蛞蝓绿色防治技术研究。
设施内的潮湿环境,给蜗牛、蛞蝓的繁殖和危害,提供了有利条件,其繁殖率和耐药力很强,成为设施桃生产中的新问题,为此,我们对其绿色防治方法进行了研究。
蜗牛的种类很多,包括同型巴蜗牛、蛞蝓等约25000多种。蜗牛雌雄同体,异体交配,雌雄均产卵,每只每年可产卵6~7次,每次平均可产卵200粒。蛞蝓俗名鼻涕虫,其形如去壳的蜗牛,是一种危害果树、蔬菜、花卉和农作物的软体动物。
蛞蝓主要食害果实和叶片,叶片被害形成孔洞或缺刻,幼果被害果面形成带状伤痕,成熟果实被害果肉上形成缺口,也取食桃根;一般在温室前沿露水流下湿润处较多,蛞蝓夜间上树取食白天下树避光,蜗牛常驻树上危害果实、叶片。农村生产者一般采取四聚乙醛诱杀的方法进行防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其个体总有不被引诱而取食桃果的情况。
我们采用树干涂抹含有0.5%硫酸铜的羧甲基纤维素浆糊的方法,阻止蛞蝓、蜗牛上树,取得满意效果。
表7 涂干法防治蛞蝓试验效果(2016年)。
利用羧甲基纤维素的成膜性和吸湿性,与硫酸铜配伍阻隔蜗牛、蛞蝓危害,通过羧甲基纤维素钠和蓝矾协同作用于接触的蜗牛类害虫,刺激其感觉器官,阻止其继续爬行危害桃树,桃树的其他部位免受药剂污染,且能够有效防止雨水冲刷,从而保持稳定持久的防治效果,实现了绿色环保型防治,且无安全隐患。
该项技术已经于2014年3月25日申请发明专利,“一种防治农作物害虫的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申请号201410113808.0。
六、设施桃温室桑白蚧的绿色防治。
桑白蚧以雌成虫和若虫群集固着在枝干上吸食养分,严重时枝条表面白色介壳密集重叠,树势衰弱,甚至全株死亡。
桑白蚧一年发生2代,以受精雌虫于枝条上越冬。越冬雌成虫于第二年5月份产卵,5月下旬为若虫孵化出壳盛期,若虫出壳后,在枝上寻找适当的地方固定下来,经5~7天开始分泌棉絮状蜡粉。发育为成虫,又开始产卵。第二代若虫孵化出壳盛期在8月上旬。
桑白蚧若虫孵化出壳盛期,一般于花后20天达孵化高峰,洋槐树开花为物候期标志,农村生产者一般在孵化高峰期开始喷药,间隔7天连续2次,枝叶、树干一起喷雾周到,药剂一般采用25%优乐得生物制剂4000倍液效果好,喷机油乳剂200倍液,或48%毒死蜱1000倍液,或4.5%高效氯氰菊酯1500倍液。
绿色防治方法,利用桑白蚧的群集固着特性,在休眠期用竹片或硬毛刷刮掉枝条上的越冬雌虫,剪除受害严重的枝条。
七、设施桃鳞翅目害虫的绿色防治。
设施内冬季夜间低温,不利于鳞翅目昆虫繁殖,外界无昆虫迁飞进温室,可见到少量鳞翅目害虫,桃潜叶蛾、金毛虫、灰斑古毒蛾、卷叶蛾等,在温室后墙上悬挂杀虫灯,于夜间开灯防治,无需喷药,不形成危害。桃潜叶蛾采用性诱剂粘虫板粘着雄蛾防治。
在夏季揭开棚膜生长阶段,梨小食心虫由露地桃园迁飞过来,采用迷向素进行防治。叶蝉为秋季向树干部产卵危害桃树,温室附近种植白菜、萝卜等易发生,温室附近不种植十字花科蔬菜,以免除危害。
八、设施桃减少多效唑施用技术研究。
目前生产上的设施桃树,基本是采收后进行缩冠修剪,重新生长新梢,7月份喷雾多效唑,控制新梢顶芽停止生长,形成花芽。
缩冠修剪是控制设施桃适应温室高度的方法,修剪后的树高为相应部位棚膜高度的1/3~1/2;主要是疏枝、回缩和极重短截。
为了减少多效唑施用,进行了设施桃简化缩冠修剪,试验在主干形和倾斜主干形为基础的桃树上进行,仅疏掉影响树形的强壮枝条,回缩超过株距1/3的大型枝组,保留绝大部分细小果枝,利用细弱枝条形成花芽,修剪只为了打开光路,不重新生长枝条,利用结过果的果枝,自然形成花芽,无需多效唑控长。
桃花芽分化与生长厉时有关,多年的生产数据积累表明(见表8),桃树花芽形成需要大约6个月的发育时间;多效唑的喷雾时期与桃花芽形成未显示相关性,多效唑仅起到抑制新梢生长的作用;桃树发育厉期对成花形成起决定作用。
表8 桃萌芽与花芽分化时期。
注意保留不影响树形的细小枝条,确保根系不受较大影响;修剪完成后,控制化肥施用,8月底9月初增施腐熟有机肥,随有机肥每亩施用20KgNPK复合肥,硼肥、氨基酸肥料叶面补充。第2年发芽前,施用袋控缓释肥。在秋季和发芽前施肥,生长期不追施氮素化肥。
减少了缩冠修剪的修剪量,保留结过果的细小果枝,提早完成花芽发育,减少了控制生长药剂多效唑的施用,充分利用桃树自然生长的规律,4个月停止生长,6个月形成花芽。达到省工省力省药安全的目的。
经进行树体生长量调查,设施桃减少多效唑施用树体生长量明显增加。
表9设施桃无多效唑处理树体生长量调查(昌黎2016-2017)。
多效唑的应用,对树体生长的减少是明显的,树干的直径1年生减少61%,树干直径2年生减少69%。
从设施桃开花期至成熟期,进行人工疏花疏果,人工新梢摘心。在秋施基肥基础上,生长期不追施氮素化肥,控制夜间温度8-12℃,较低的夜间温度减少新梢旺长,花后20天开始每隔半个月进行1次人工新梢摘心,至果实成熟摘心4次,新梢生长期不进行药剂控长。
九、设施桃绿色生产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果实品质。
设施桃果实品质是最终的技术要求,评价技术的标准。通过对3个品种的生产鉴定,明确了配套方法的先进性。试验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高,品质得到提升。
表10 设施桃减施增效省力化生产技术果实评价(2016)。
十、试验果农药残留检测结果。
对设施桃进行了全程化肥农药控制,生产过程未使用任何农药,样品通过191项农残检测,均低于报告限。生产的桃果实达到较高的绿色标准,桃果实优质安全。
实施例1。
温室1,试验地条件,普通温室,高4.3米长60米宽8.5米,砖墙加钢管结构,塑料薄膜棚面外加保温被,温室内设架高的喷灌喷头,用于喷淋降雨,设有自来水管用于冲洗桃树和浇水,水压0.2-0.3MP。
上茬为葡萄,土壤为壤土,PH7.36,有机质12.96g/Kg,碱解氮含量93.10mg/Kg,有效磷140.31 mg/Kg,有效钾185.17 mg/Kg。供试品种,中桃红玉、中油桃13号、春美,2015年3月17日定植,株行距1米×2米,倾斜主干形整枝,树高1.6米,2016年发芽前单株枝量15-20条,萌芽前施用袋控缓释肥,每株2袋(每袋95克),距树干30厘米分2穴,穴深20厘米覆土,2016年1月23日盛花期,果实5月9日成熟,单株产量3~4Kg。2016年11月26日施用80斤袋装发酵生物菌肥每株5.5Kg, 2017年发芽前单株枝量35-40条,萌芽前施用袋控缓释肥,每株3袋,豆粕0.5Kg,距树干30厘米分3穴,穴深20厘米覆土,2017年1月3日盛花期。
采收后对设施桃树进行少量修剪,在主干形或倾斜主干形树形基础上进行温室内长梢修剪,保留细弱枝条,维持根系和树冠的生长平衡,延长叶片的生长期,不喷雾多效唑自然形成花芽;贯彻绿色防治理念,采取全程物理方法防治设施桃病虫害。物理隔离、杀虫灯、环境胁迫等方法治理温室害虫;于9月底在温室前沿张挂反光膜趋避蚜虫,或提早覆盖温室阻隔桃蚜返回温室桃树产卵;休眠期采取喷水润湿桃树的方法,致叶螨窒息消灭;用竹片刮治方法防治桃桑白蚧;温室中部挂杀虫灯1盏,夜间开灯诱杀鳞翅目害虫;运用清水冲洗的方法,清洗植株表面的糖分,避免桃病害侵染,实现设施桃病害的绿色防治,使设施内高温高湿及夜间的低温高湿环境,不再成为设施桃病害发生的诱因,达到防治桃病害的目的。
实施例2。
温室2,试验地条件,普通温室,高4.3米长60米宽8.5米,砖墙加钢管结构,塑料薄膜棚面外加保温被,温室内设架高的喷灌喷头,用于喷淋降雨,设有自来水管用于冲洗桃树和浇水,水压0.2-0.3MP。
种植桃树14年,试验树为2015年1月17日更新,土壤为壤土,PH6.73,有机质36.65g/Kg,碱解氮含量135.67mg/Kg,有效磷17.08mg/Kg,有效钾341.12 mg/Kg。2016年1月25日距树干30厘米施用袋控缓释肥每株2袋(每袋95克),施肥穴深20厘米。2016年11月26日施用80斤袋装发酵生物菌肥每株5.5Kg加豆粕0.5Kg加袋控缓释肥3袋。供试品种,中桃红玉、中油桃13号、美婷、黄金蜜蟠桃等,株行距1米×1.5米,主干形整枝,2016年为休眠试验后回缩树,树高1.5米,发芽前单株枝量3-5条, 2月10日盛花期。2017年树高2米,发芽前单株枝量25-30条,1月10日盛花期。
采收后对设施桃树进行少量修剪,在主干形或倾斜主干形树形基础上进行温室内长梢修剪,保留细弱枝条,维持根系和树冠的生长平衡,延长叶片的生长期,不喷雾多效唑自然形成花芽;贯彻绿色防治理念,采取全程物理方法防治设施桃病虫害。物理隔离、杀虫灯、环境胁迫等方法治理温室害虫;于9月底在温室前沿张挂反光膜趋避蚜虫,或提早覆盖温室阻隔桃蚜返回温室桃树产卵;休眠期采取喷水润湿桃树的方法,致叶螨窒息消灭;用竹片刮治方法防治桃桑白蚧;温室中部挂杀虫灯1盏,夜间开灯诱杀鳞翅目害虫;运用清水冲洗的方法,清洗植株表面的糖分,避免桃病害侵染,实现设施桃病害的绿色防治,使设施内高温高湿及夜间的低温高湿环境,不再成为设施桃病害发生的诱因,达到防治桃病害的目的。

Claims (3)

1.一种设施桃绿色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全程采取绿色栽培技术,如下步骤综合运用:
(1)进行人工疏花疏果,人工新梢摘心,生长期不喷雾生长调节剂;
(2)在秋季和发芽前施肥,生长期不追施氮素化肥;
(3)采收后对设施桃树进行少量修剪,在主干形或倾斜主干形树形基础上进行温室内长梢修剪,保留细弱枝条,维持根系和树冠的生长平衡,延长叶片的生长期,不喷雾多效唑,自然形成花芽。
2.一种设施桃绿色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病虫害全程物理防治技术,如下步骤综合运用:
(1)于9月底在温室前沿张挂反光膜趋避蚜虫,或提早覆盖温室,隔离桃蚜返回温室的途径;
(2)休眠期采取喷水润湿桃树的方法,致叶螨窒息消灭;
(3)用竹片刮治方法防治桃桑白蚧;
(4)生长期温室中挂杀虫灯,夜间开灯诱杀鳞翅目害虫;
(5)生长期温室中悬挂桃潜叶蛾性诱剂粘虫板,粘着雄蛾进行防治;
(6)结合浇水冲洗桃树树体,洗净桃树自身分泌的糖分,避免桃病害侵染,使设施内高温高湿及夜间的低温高湿环境,不再成为设施桃病害发生的诱因。
3.根据权利要求1和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设施桃绿色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的综合运用。
CN201710226527.XA 2017-04-09 2017-04-09 一种设施桃绿色生产方法 Active CN10700630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26527.XA CN107006305B (zh) 2017-04-09 2017-04-09 一种设施桃绿色生产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26527.XA CN107006305B (zh) 2017-04-09 2017-04-09 一种设施桃绿色生产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06305A true CN107006305A (zh) 2017-08-04
CN107006305B CN107006305B (zh) 2021-02-26

Family

ID=594456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226527.XA Active CN107006305B (zh) 2017-04-09 2017-04-09 一种设施桃绿色生产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00630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36258A (zh) * 2017-11-28 2018-03-27 镇江宝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桃树桑白蚧的防治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75496A (zh) * 2014-02-28 2014-06-25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一种生产设施桃的方法
CN105123398A (zh) * 2015-08-24 2015-12-09 山东农业大学 一种设施桃树高效可持续生产方法
CN105850649A (zh) * 2016-06-07 2016-08-17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 设施桃灰霉病绿色防治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75496A (zh) * 2014-02-28 2014-06-25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一种生产设施桃的方法
CN105123398A (zh) * 2015-08-24 2015-12-09 山东农业大学 一种设施桃树高效可持续生产方法
CN105850649A (zh) * 2016-06-07 2016-08-17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 设施桃灰霉病绿色防治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冯孝严: "设施桃优质高效栽培关键技术", 《北方果树》 *
汪兴汉: "《蔬菜环境污染控制与安全性生产》", 30 September 2004, 中国农业出版社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36258A (zh) * 2017-11-28 2018-03-27 镇江宝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桃树桑白蚧的防治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06305B (zh) 2021-0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19347A (zh) 一种秋茬甜瓜与菜用蚕豆、水稻、荸荠轮作有机栽培方法
CN102972188B (zh) 一种小型西瓜大棚栽培方法
CN104012270A (zh) 一种无公害苦瓜的种植方法
CN104813886A (zh) 无公害桃生产技术
CN103875500B (zh) 一种软枝香蜜杨桃种植方法
CN105875128A (zh) 一种花椒的种植方法
CN103004409A (zh) 一种天然野生铁皮石斛的培栽管理方法
CN104025835A (zh) 一种草莓与蕹菜轮作清洁高效栽培技术
CN103355092A (zh) 基于病虫和污染防控的豇豆健身栽培方法
CN105766298A (zh) 一种夏秋季西瓜与菜用蚕豆、水稻、荸荠轮作有机栽培方法
CN109006225A (zh) 一种淫羊藿的种植方法
CN105794584A (zh) 大棚种植盆景果树、软籽石榴、菊花三茬交叉套种方法
CN105918051A (zh) 一种用于蜜桃的大棚栽培方法
CN103477861B (zh) 一种出口盆栽散尾葵的加工方法
CN106538165A (zh) 香鲜甜糯五彩玉米的栽培方法
CN105145070A (zh) 生态花椒的种植方法
CN103918435A (zh) 一种野葫芦的栽培技术
Lim Sericulture training manual
CN103960030A (zh) 一种仿野生种植金线莲的方法
CN113197041A (zh) 一种滇黄精林下种植方法
CN1739334A (zh) 红菇娘无性繁殖栽培方法
CN108739192B (zh) 一种优质韭菜的安全种植方法
CN102972189A (zh) 一种小型西瓜大棚栽培方法
CN105766302A (zh) 一种有机红菜苔免农药防虫种植方法
CN105103970A (zh) 一种汀江妃菊规范化栽培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