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05823B - 移动终端、终端设备与调度方法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终端设备与调度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05823B
CN107005823B CN201680002202.7A CN201680002202A CN107005823B CN 107005823 B CN107005823 B CN 107005823B CN 201680002202 A CN201680002202 A CN 201680002202A CN 107005823 B CN107005823 B CN 10700582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koff timer
timer
status information
terminal
session manag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0220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005823A (zh
Inventor
林元杰
皇甫建君
郑伃璇
M·尼米
陈纪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diaTek Inc
Original Assignee
MediaTek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diaTek Inc filed Critical MediaTek Inc
Publication of CN1070058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058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0058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058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8Management of setup rejection or fail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1/00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mbination with other electrical systems
    • H04M11/06Simultaneous speech and data transmission, e.g. telegraphic transmission over the same conductors
    • H04M11/066Telephone sets adapted for data transmi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89Congestion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2Access restriction performed under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W48/06Access restriction performed under specific conditions based on traffic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至少一种移动终端、终端设备与调度方法。提示(Attention,AT)指令用于通过终端适配器(Terminal Adaptor,TA)来控制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tion,MT)的多种功能以及来自终端设备(Terminal Equipment,TE)的多项GSM/UMTS网络服务。3GPP引入了多个退避计时器(backoff timer)及禁止(barring)以解决网络拥塞(congestion)问题。然而,TE无法知晓计时器值和禁止状态。根据一个新的方面,本发明提供一个新的AT指令接口,可将计时器值及禁止状态作为响应发送至TE。这将减少不必要的重试并节省TE的功耗。通过这种新的AT指令接口,TE可查询(query)退避计时器状态。通过非请求结果码(Unsolicited Result Code,URC),MT可检测退避计时器状态改变,并将更新后的退避计时器状态报告给TE。

Description

移动终端、终端设备与调度方法
相关案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主张在35 U.S.C.§119下于2015年9月24日提出的编号为62/222,962的美国临时申请案的优先权,该美国临时申请案的全部内容在此加以引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无线通信,更具体地,是有关于使用增强的提示(Attention,AT)指令(commands)控制退避计时器(backoff timer)的方法。
背景技术
多年来,无线蜂窝通信网络以指数量级发展。长期演进(Long-Term Evolution,LTE)系统可提供高峰值数据速率、低延迟、改善的系统容量、以及因简化的网络架构所带来的低运行成本。LTE系统也称为4G系统,也可提供与低版本无线网络之间的无缝整合(seamless integration),低版本无线网络可例如全球移动系统(GSM)、码分多址(CDMA)及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UMTS)。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网络通常包括2G/3G/4G系统的混合。随着网络设计的优化,已在多种标准的基础上进行了多种改进,尤其是在通过演进型封包系统(Evolved Packet System,EPS)提供无线IP服务方面。
EPS/IP承载(bearer)和连接管理和分配功能可面向多种应用及使用应用程序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API)的终端装置(terminal devices)提供。对于外部应用,EPS/IP承载和连接管理和应用功能可通过符合3GPP TS 27.007“AT commandset for User Equipment(UE)(用户设备的AT指令集)”的AT指令API来提供。AT指令用于通过终端适配器(Terminal Adaptor,TA)控制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tion,MT)的功能及GSM/UMTS网络服务。
3GPP引入了多个计时器来解决网络拥塞(network congestion)的问题。举例而言,当会话管理(Session Management,SM)/EPS会话管理(EPS Session Management,ESM)请求被网络拒绝时,网络可基于拥塞控制为接入点名称(Access Point Name,APN)触发会话管理计时器。在该计时器失效(expired)前,终端设备(Terminal Equipment,TE)一侧所触发的任何进一步的SM/ESM请求将总是失败,这是因为此类请求被网络所禁止(barred)。然而,TE无法理解该禁止的情形并继续尝试。由于在计时器失效之后才会取消禁止,而在取消禁止之前,该重试不会成功,TE无法进入睡眠模式,因此,这种盲目的重试将导致较高的功耗。在当前的标准中,TE没有标准模式来知晓每个APN因网络拥塞而被网络禁止多久。
需要一种退避计时器的控制方法,通过AT指令的使用,来将禁止状态作为响应发送给TE,通过减少不必要的重传次数来降低功耗。
发明内容
AT指令用于通过终端适配器来控制移动终端(MT)的多种功能以及来自终端设备(TE)的多项GSM/UMTS网络服务。3GPP引入了多个退避计时器及禁止(barring)以解决网络拥塞(congestion)问题。然而,TE无法知晓计时器值和禁止状态。根据一个新的方面,本发明提供一个新的AT指令接口,可将计时器值及禁止状态作为响应发送至TE。这将减少不必要的重试并节省TE的功耗。通过这种新的AT指令接口,TE可查询(query)退避计时器状态。通过非请求结果码(Unsolicited Result Code,URC),MT可检测退避计时器状态改变,并将更新后的退避计时器状态报告给TE。
在一实施例中,移动通信网络中的TE发送第一AT指令。第一AT指令用于查询与封包数据网络(Packet Data Network,PDN)连接请求有关的退避计时器状态信息。TE接收来自移动终端(MT)的响应。该响应包括退避计时器状态信息。基于该退避计时器状态信息,TE调度与请求PDN连接有关的第二AT指令,以便该第二AT指令不被网络所禁止。
在另一实施例中,移动终端(MT)从移动通信网络中置入(collocated)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的终端设备(TE)处接收第一AT指令。第一AT指令用于查询与PDN连接请求有关的退避计时器状态信息。MT确定退避计时器状态信息,并向TE发送响应。基于退避计时器状态信息,TE调度与请求PDN连接有关的第二AT指令,以便第二AT指令不被网络所禁止。
在再一实施例中,移动终端(MT)确定与用于在移动通信网络中建立PDN连接的APN有关的退避计时器状态信息。MT检测退避计时器状态信息是否已改变。MT确定TE是否使能(enable)退避计时器状态报告。若退避计时器状态信息已改变,以及若退避计时器状态报告被使能,则MT通过非请求结果码(URC)向TE发送更新后的退避计时器状态信息。
在又一实施例中,终端设备(TE)在移动通信网络中发送第一AT指令。第一AT指令用于配置与PDN连接请求有关的退避计时器状态报告。若退避计时器状态信息已改变,以及若退避计时器状态报告被使能,则TE通过URC从移动终端(MT)处接收更新后的退避计时器状态信息。基于更新后的退避计时器状态信息,TE调度与为APN请求PDN连接有关的第二AT指令,以便第二AT指令不被网络所禁止。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包含:退避计时器状态检测器,用于确定与移动通信网络中发送会话管理请求的接入点名称有关的退避计时器状态信息,其中,所述退避计时器状态检测器也检测所述退避计时器状态信息是否发生改变;退避计时器状态报告处理器,用于确定终端设备是否使能退避计时器状态报告;以及发送器,若所述退避计时器状态信息已改变,以及若所述退避计时器状态报告已使能,则通过非请求结果码将更新后的退避计时器状态信息发送至所述终端设备。
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包含:处理器,耦接于存储器,当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储存的程序时,使得所述移动终端执行以下操作:确定与移动通信网络中发送会话管理请求的接入点名称有关的退避计时器状态信息;检测所述退避计时器状态信息是否发生改变;确定终端设备是否使能退避计时器状态报告;以及若所述退避计时器状态信息已改变,以及若所述退避计时器状态报告已使能,则通过非请求结果码将更新后的退避计时器状态信息发送至所述终端设备。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终端设备,包含:处理器,耦接于存储器,当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储存的程序时,使得所述终端设备执行以下操作:向移动终端发送第一提示指令,其中,所述第一提示指令用于配置与发送会话管理请求的接入点名称有关的退避计时器状态报告;若所述退避计时器状态信息已改变,以及若退避计时器状态报告已使能,则通过非请求结果码接收来自所述移动终端的更新后的退避计时器状态信息;以及基于更新后的所述退避计时器状态信息,调度与所述接入点名称的对应会话管理/演进型封包系统会话管理请求有关的第二提示指令。
其它实施例及优点将详细描述如下。此部分的简要说明并非用以定义本发明,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所定义。
附图说明
以下多个附图显示了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其中相同的编号指示相同的组件。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个新的方面的3GPP无线网络与采用退避计时器控制的UE的较佳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一个新的方面的包含使用终端适配器相互连接的终端设备TE及移动终端MT的用户设备的架构的简化方块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多个实施例的终端设备TE的简化方块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多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MT的简化方块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一个新的方面的AT指令+CABTRDP的第一实施例,其中AT指令+CABTRDP用于获取APN的退避计时器状态列表,包括计时器剩余有效值。
图6为对应于第一实施例的TE查询退避计时器状态的TE与MT之间的消息流程图。
图7为根据本发明一个新的方面的AT指令+CGACT的第二实施例,其中AT指令+CGACT用于获取每个APN的退避计时器状态列表,包括计时器剩余有效值。
图8为对应于第二实施例的TE查询退避计时器状态的TE与MT之间的消息流程图。
图9为根据本发明一个新的方面的从TE角度执行退避计时器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10为根据本发明一个新的方面的从UE角度执行退避计时器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11为检测到状态改变时MT使用URC报告退避计时器状态的机制示意图。
图12为MT使用URC报告退避计时器状态的TE与MT之间的消息流程图。
图13为根据本发明一个新的方面的AT指令+CABTSR的第一实施例,其中AT指令+CABTSR用于使用URC报告退避计时器状态。
图14为基于第一实施例的使用URC报告退避计时器状态的TE与MT之间的消息流程图。
图15为根据本发明一个新的方面的AT指令+CGEREP的第二实施例,其中AT指令+CGEREP用于使用URC报告退避计时器状态。
图16为基于第二实施例的使用URC报告退避计时器状态的TE与MT之间的消息流程图。
图17为根据本发明一个新的方面的从MT角度控制退避计时器状态报告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8为根据本发明一个新的方面的从TE角度控制退避计时器状态报告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个新的方面的3GPP无线网络与采用退避计时器控制的UE的较佳示意图。3GPP系统100为支持一个或多个无线电接入技术(Radio Access Technology,RAT)网络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或等效公共陆地移动网络(Equivalent 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EPLMN),如4G/LTE系统、3G系统以及可能的2G系统(图中未示)。2GPP系统中的每个均有固定的基础设施单元(base infrastructureunit),如无线通信站102和103,形成在分布上跨越一定地理区域的无线网络。基地单元(base unit)也可称为接入点(Access Point,AP)、接入终端(access terminal)、基站(Base Station,BS)、B节点(NodeB)、演进型B节点(eNodeB)或本领域所使用的其它术语。无线通信站102和103中的每个服务于一定的地理区域。4G/LTE系统包含eNodeB 102,eNodeB102耦接于系统架构演进(System Architecture Evolution,SAE)网关(gateway)105,SAE网关105包含服务网关(Serving Gateway,S-GW)和PDN网络网关(PDN Gateway,P-GW)。3G系统包括NodeB 103和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RNC)。3G系统的RNC与服务GPRS支持节点(Serving GPRS Support Node,SGSN)106相连,SGSN与SAE网关105相连。
3GPP系统100中的无线通信装置/UE 101可使用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Network,RAN)111的eNodeB 102或NodeB 103提供的服务,以通过核心网112接入应用网络或互联网110。UE 101与3GPP系统100建立承载以用于数据服务。UE 101在4G系统中通过S1接口建立EPS承载,或在3G系统中通过lu接口建立封包数据协议(Packet Data Protocol,PDP)内文(context)。对于IP网络,EPS承载或PDP内文也称为PDN或IP连接。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为了在4G系统中建立EPS承载,UE101向eNodeB 102发送PDN连接请求。UE 101可同时建立多个PDN连接,例如,所述的IP连接#1和IP连接#2。可选择地,UE 101在3G系统中可建立一个或多个PDN连接,例如,所述的IP连接#3。
EPS/IP承载和连接管理及分配功能可基于PDP内文,并使用API面向应用和终端装置而提供。PDP内文可视为参数的数据记录,这里的参数代表特定的承载及与目标PDN的连接。运行在一个UE上面的多个应用可获取与一个或多个PDN的多个连接,因此有可能需要定义多个PDP内文。这多个PDP内文可划分为主(Primary)PDP内文(也称为非次PDP内文)和次(secondary)PDP内文。在提供与不同PDN之间的多个连接的多个主PDP内文中,每个主PDP内文都与一个唯一的IP地址有关。
对于外部应用,EPS/IP承载和连接管理及分配功能可通过符合3GPP TS 27.007“AT command set for User Equipment(UE)(UE的AT指令集)”的AT指令API而提供。AT指令用于通过终端适配器(TA)来控制移动终端(MT)的功能和来自终端设备(TE)的GSM/UMTS网络服务。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UE 101包含TE、TA和MT。TE可使用AT指令来控制MT执行承载和连接管理及分配功能。举例而言,TE可使用AT指令请求PDN连接、查询PDP内文信息及设置PDP内文参数。3GPP引入了多个计时器和禁止以解决网络拥塞的问题。然而,TE无法知晓计时器值及禁止状态。根据本发明一个新的方面,提供一种新的AT接口,可将禁止状态作为响应发送至TE。这减少了不必要的重试次数并降低了TE的功耗。
图2为根据本发明一个新的方面的包含使用终端适配器(TA 202)相互连接(interfaced)的终端设备TE(TE 201)及移动终端MT(MT 203)的用户设备UE 200的架构的简化方块图。3GPP TS 27.007定义了多个AT指令,用于控制基于PDP内文的MT功能和GPRS数据包域的服务。每个AT指令包含内文识别(Context Identification,CID)参数,作为AT指令所应用的具体的PDP内文(及有关的无线接入承载(Radio Access Bearer,RAB))。TA、MT和TE可以根据需求实施为分离或集成的实体。定义的AT指令的控制范围允许处理任意的物理实现,包括:TA、MT和TE作为三个相互分离的实体;TA集成于MT之内,TE实施为分离的实体;TA集成于TE之内,MT实施为分离的实体;以及TA和MT集成于TE内作为单一实体。
在图2的实施例中,AT指令可在TE 201和TA 202之间的链路上观测到。然而,大多数的AT指令交换关于MT的信息,而不是关于TA的信息。TE 201和TA 202之间的接口可工作在现有的串行电缆(serial cables)、红外线路(infrared link)及具有类似行为的所有线路类型上。TA 202和MT 203之间的接口独立于MT 203内部的干扰。在一个实施例中,TE 201向TA 202发送AT指令,TA 202将AT指令转换为待发送至MT 203的MT控制。AT指令可以是用于从MT 203中取得退避计时器状态的读取指令,或者用于使能或去能(disabling)MT 203的自动退避计时器状态报告的设置指令。作为响应,MT 203向TA 202发送返回退避计时器状态,TA 202将退避计时器状态转换为待发送至TE 201的响应。该响应可包含退避计时器状态信息。
图3为根据本发明多个实施例的终端设备TE(TE 300)的简化方块图。TE 300包含处理器301、存储器302及协议栈310,其中协议栈310包含应用(Application,APP)层、传输(TCP/UDP)层、网络(IP)层、数据链路(Data Link)层和物理(Physical,PHY)层。TE 300进一步包含系统控制模块320,系统控制模块320包含用户界面(user interface)、配置和控制模块、连接处理器(connection handler)、最大传输单元(Maximum Transmission Unit,MTU)处理器、封装(encapsulation)模块及分割(segmentation)模块。处理器301处理的应用,并调用不同的系统控制模块来执行TE 300的多个特性。存储器302储存程序指令和数据303,以控制TE 300的操作。系统控制模块和电路可被实施并配置为执行TE 300的功能任务。在一个实施例中,TE 300发送AT读取指令以从网络中取得退避计时器状态。在另一实施例中,TE 300发送AT设置指令以使能或去能退避计时器转台报告选项。因此,TE 300可相应地确定何时调度下一个PDN连接请求,而不被网络所禁止。
对于IP数据服务,TE 300建立与其目标PDN之间的一个或多个PDN连接。一旦PDN连接建立,则应用数据需要从高层至底层(例如,TCP→IP→数据链路)在每层进行封装和分割,然后在物理层进行发送。举例而言,应用数据首先在传输层使用TCP/UDP头进行封装(例如,TCP或UDP数据包),然后基于网络层的MTU尺寸使用IP头进行封装和分割(例如,IP数据包)。TCP层也可基于从MTU所产生的最大分割尺寸(Maximum Segmentation Size,MSS)分割应用数据。以上功能由连接处理器、MTU处理器、封装模块、分割模块及协议栈310一起进行处理。通常,TE 300也配备有电话框架电路(例如,拨号器、呼叫管理器等),以支持语音呼叫功能。另外,TE 300也支持3GPP TS 27.007所定义的AT指令,用于控制基于PDP内文的MT的功能和GPRS数据包域的服务,其中该AT指令包含用于每个PDN连接的信息和参数,这些信息和参数使用CID来标识。
图4为根据本发明多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MT(MT 400)的简化方块图。MT 400包含用于发送和接收无线电信号的天线406。射频(RF)收发器模块404耦接于天线,接收来自天线406的射频信号,通过基带模块405将接收到的射频信号转换为基带信号,并将转换后的基带信号发送至处理器401。射频收发器404也可通过基带模块405将从处理器401处接收到的基带信号进行转换,将基带信号转换为射频信号,并将转换后的射频信号发送至天线406。处理器401对接收到的基带信号进行处理并调用不同的功能模块来执行MT 400中的多个特性。存储器402储存程序指令和数据403,以控制MT 400的操作。
MT 400也可包含一组协议栈410和控制电路,其中控制电路包含用于执行MT 400的多个功能任务的多个系统模块420。协议栈410包含非接入层(Non-Access-Stratum,NAS)、无线电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层、封包数据汇聚协议/无线电链路控制(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Radio Link Control,PDCP/RLC)层及物理(Physical,PHY)层。系统模块420包含配置模块、控制模块、退避状态检测器,以及退避状态报告模块,其中退避状态检测器用于检测触发退避计时器状态发生改变的任何事件,退避状态报告模块用于报告退避计时器信息及状态信息。在图4的实施例中,MT 400进一步包含终端适配器(TA 430),用于接收和发送AT指令,并对AT指令进行转换以等待处理器401处理,以控制MT功能。在一实施例中,TA 430从TE接收AT读取命令,以便MT从网络中取得退避计时器状态信息。在另一实施例中,TA 430接收来自TE的AT设置指令,用以设置退避计时器状态报告选项,以便MT可检测退避计时器状态的改变,并相应报告更新后的退避计时器状态。
图5为根据本发明一个新的方面的AT指令+CABTRDP的第一实施例,其中AT指令+CABTRDP用于获取与APN有关的退避计时器状态列表(list of backoff timer status),包括计时器剩余有效值(residual timer value)。TE可使用查询结果来调度针对每个APN的重试。如图5所示,AT+CABTRDP指令是去读或测试指令。读取指令的执行将返回在当前RAT和PLMN的组合情况下的APN的相关信息。若在AT指令中省略参数<apn>,则返回与在当前RAT和PLMN组合下的会话管理退避计时器有关的所有APN的相关信息。测试指令的执行支持返回复合数值(compound value)。在另一实施例中,AT指令+CABTRDP也称为+CABTS[=<apn>]。AT指令+CABTS查询退避计时器的剩余有效时间(residual backoff timer)、重试指示(reattempt indicator)及每个<apn>的NAS信令低优先级指示。TE可使用查询结果来调度每个<apn>的重试调度。
AT指令+CABTRDP的相关信息的定义值包括:<apn>:数据串类型(string type)—用于选择GGSN或外部数据网络的逻辑名称;<residual_backoff_timer>:整型数据类型(integer type)—以秒为单位指示与<apn>有关的退避计时器剩余有效值;<re-attempt-rat-indicator>:整型数据类型—指示在系统间切换(inter-system change)后是否允许UE重新尝试针对同一APN的对应会话管理操作,数值0指示在系统间切换后允许重新尝试会话管理操作,数值1指示在系统间切换后不允许重新尝试会话管理操作;<re-attempt_eplmn_indicator>:整型数据类型—指示在等效PLMN中是否允许UE重新尝试针对同一APN的对应会话管理操作,数值0指示在等效PLMN中允许重新尝试会话管理操作,数值1指示在等效PLMN中不允许重新尝试会话管理操作;<NSLPI>:整型数据类型—指示为该PDN连接所请求的NAS信令优先级,数值0指示激活该PDN连接所使用的NAS信令低优先级指示的值设置为“MS配置为NAS信令低优先级”,数值1指示激活该PDN连接所使用的NAS信令低优先级指示的值设置为“MS未被配置为NAS信令低优先级”。请注意,有可能存在多个PDN连接。若正常优先级的PDN连接被禁止,则低优先级的PDN连接也被禁止。但是若低优先级的PDN连接被禁止,则正常优先级的PDN连接不一定被禁止。
图6为对应于第一实施例的TE查询退避计时器状态的TE 601与MT 602之间的消息流程图。TE 601也称为应用处理器(Application Processor,AP),MT 602也称为调制器/解调器(调制解调器)。在步骤611中,AP发送AT指令+CGACT以激活PDN/PDP内文,以建立与<apn>=Internet有关的PDN连接。该连接的建立请求是一种会话管理请求,可以是SM请求,或者ESM请求。在步骤612中,调制解调器(modem)向网络发送PDN连接请求(PDN CONNECTIVITYREQUEST),以相应AT指令。在步骤613中,调制解调器接收来自网络的PDN连接拒绝(REJECT)消息。该拒绝消息进一步包含本次拒绝的出错原因(error cause)及对应的计时器值。在步骤614中,调制解调器将出错(ERROR)响应以及出错原因发送返回TE。然而,出错响应并不包含计时器值。调制解调器也开始运行计时器以禁止接下来的请求。
在一实施例中,当SM/ESM请求被网络拒绝且原因码为指示资源不充足的#26时,网络可触发会话管理计时器T3396。在原因值#26下,调制解调器将启动T3396计时器以禁止针对同一APN(例如,<apn>=Internet)的接下来的PDN连接请求及类似请求,如承载资源修改请求(BEARER RESOURCE MODIFICATION REQUEST)或承载资源分配请求(BEARER RESOURCEALLOCATION REQUEST)。在另一实施例中,当SM/ESM被网络拒绝且原因码与#26不同时,网络可在会话管理拒绝消息中包含Backoff计时器值,以调节调制解调器重试同一操作的计时器间隔(timer interval)。调制解调器将启动Backoff计时器,并在PLMN中不再针对同一APN发送另一PDN连接请求(PDN CONNECTIVITY REQUEST)消息,直至Backoff计时器失效、UE关闭(switched off)或USIM改变。调制解调器也可参考重试指示以决定是否在另一RAT/EPLMN中发送同一ESM操作。其它ESM操作也具有类似的场景,例如,承载资源分配操作及承载资源修改操作。为达到本发明的说明目的,T3396计时器和Backoff计时器均称为退避计时器。
在步骤621中,AP发送AT指令+CABTRDP以查询与<apn>=Internet有关的退避计时器状态。在步骤622中,调制解调器发送响应返回AP,以响应AT指令。该响应包含对应APN或全部APN(若未提供明确的APN)的T3396/Backoff计时器值、计时器剩余有效值或禁止状态。可选择地,该响应也可包含是否允许重传及针对本次PDP内文的NAS信令优先级请求、RAT指示(指示接收退避计时器的值时的当前RAT)、以及计时器类型(T3396或Backoff计时器)或对应的ESM原因。一旦接收到响应,在步骤631中,AP等待T3396或Backoff计时器的失效,并调度下一次尝试。一旦计时器失效,则在步骤641中,AP可启动另一AT+CGACT指令,以激活PDN/PDP内文。
三种EMS操作PDN连接请求(PDN CONNECTIVITY REQUEST)、承载资源修改请求(BEARER RESOURCE MODIFICATION REQUEST)及承载资源分配请求(BEARER RESOURCEALLOCATION REQUEST)具有类似的网络拥塞控制机制。对于T3396计时器,若拒绝了一个ESM请求,则在T3396失效前,三个ESM请求全部被禁止。然而对于Backoff计时器,若一个ESM请求被拒绝,则在Backoff计时器失效前,只有那个特定的ESM操作被禁止。因此,AT指令+CABTRDP可另外包括“禁止ESM操作”的信息以告知AP一侧,在该情形下AP无法从计时器类型及对应的ESM原因信息中得知被禁止的ESM操作。
图7为根据本发明一个新的方面的AT指令+CGACT的第二实施例,其中AT指令+CGACT用于获取每个APN的退避计时器状态列表,包括计时器剩余有效值。在第二实施例中,定义了一种用于现有的AT指令+CGACT的新的响应。该新的响应定义为报告退避计时器的有关状态。该响应可以是新的响应或再使用现有的机制(即+CME ERROR)。该多个参数包括退避计时器值或计时器剩余有效值、重试指示(可选择的)、RAT指示(可选择的)、以及计时器类型或对应的ESM原因(可选择的)。可添加一新的事件+CME出错:<err>[,<residual_backoff_time>],以报告退避计时器的失效。举例而言,当<apn>的Backoff计时器失效、或<apn>的T3396停止或失效时,发送事件。该事件可触发TE立即重试<apn>的对应SM/ESM操作。
图8为对应于第二实施例的TE查询退避计时器状态的TE 801与MT 802之间的消息流程图。TE 801也可称为应用处理器(AP),MT 802也可称为调制器/解调器(调制解调器)。在步骤811中,AP发送AT指令+CGACT以激活PDN/PDP内文以建立与<apn>=Internet有关的PDN连接。在步骤812中,调制解调器向网络发送PDN连接请求,以响应AT指令。在步骤813中,调制解调器接收来自网络的PDN连接拒绝。该拒绝消息进一步包含针对该拒绝的出错原因及对应的计时器值。举例而言,SM出错原因#26指示网络资源不足且伴随一个T3396的计时器的值。
在步骤814中,调制解调器发送出错响应至TE,以返回出错原因(网络拥塞)及T3396的计时器值。调制解调器也启动T3396的运行以禁止接下来的PDN连接请求及类似请求,如针对同一APN(例如,<apn>=Internet)的承载资源修改请求(BEARER RESOURCEMODIFICATION REQUEST)或承载资源分配请求(BEARER RESOURCE ALLOCATION REQUEST)。因为AP已知T3396计时器,所以AP可等待直至T3396失效。在步骤831中,AP发送另一AT指令+CGACT来激活PDN/PDP内文,以建立与<apn>=Internet有关的PDN连接。在步骤832中,调制解调器向网络发送PDN连接请求以响应AT指令。在步骤833中,调制解调器和网络交换激活默认EPS承载内文请求(Activate Default EPS Bearer Context REQUEST)和接受(Accept)消息。最后,在步骤834中,调制解调器发送OK响应以返回AP。
图9为根据本发明一个新的方面的从TE角度执行退避计时器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在步骤901中,终端设备(TE)在移动通信网络中发送第一AT指令,第一AT指令用于查询与SM或ESM请求有关的退避计时器状态信息,例如,PDN连接请求。在步骤902中,TE接收来自移动终端(MT)的响应,该响应包含退避计时器状态信息。在步骤903中,基于退避计时器状态信息,TE调度与请求PDN连接有关的第二AT指令,以便第二AT指令不被网络禁止。
图10为根据本发明一个新的方面的从UE角度执行退避计时器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在步骤1001中,移动终端(MT)从移动通信网络中与UE同位的终端设备(TE)处接收第一AT指令,第一AT指令用于查询与SM/ESM请求有关的退避计时器状态信息。在步骤1002中,MT确定退避计时器状态信息,并向TE发送响应。在步骤1003中,基于退避计时器状态信息,TE调度与请求PDN连接有关的第二AT指令,以便第二AT指令不被网络所禁止。
图11为检测到状态改变时MT使用URC报告退避计时器状态的机制示意图。对于TE与MT之间的正常通信,TE将发送AT指令,MT将响应AT指令。URC是例外。URC指示事件的出现不会直接与TE发出的任意AT指令有关。在URC下,MT会主动报告预定的事件,无需来自TE的任何AT指令。如图11所示,在步骤1111中,MT检测APN的退避计时器是否已改变(如图11中的步骤1111所示,判断是否检测到事件)。这种检测可基于特定的事件,包括:计时器失效、计时器停止、计时器启动、计时器状态或禁止状态改变。在步骤1112,MT检查是否使能或去能退避计时器状态报告。在步骤1113中,若使能退避计时器状态报告,则MT将新更新的退避计时器状态通过URC发送给TE,而不接收任何AT指令。请注意,步骤1112是可选择的,并可被省略。报告的退避计时器状态包括:APN名称;事件类型;退避计时器值、计时器剩余有效值或禁止状态;重试指示;NAS信令低优先级指示;RAT指示;计时器类型(T3396或Backoff计时器)或对应的ESM原因。
图12为MT报告退避计时器状态的TE 1201与MT 1202之间的消息流程图。TE1201也称为应用处理器(AP),MT 1202也称为调制器/解调器(调制解调器)。在步骤1211中,AP发送AT指令使能或去能状态报告选项(例如,通过AT+CABTSR设置指令)。在步骤1213中,调制解调器从网络接收改变退避计时器状态的信令。举例而言,当网络发送对应的SM/ESM请求与退避计时器所运行的APN时,退避计时器停止。或者当网络使用IMSI发送寻呼时,退避计时器停止。请注意,步骤1213是可选择的。在步骤1214中,调制解调器检测同一APN的退避计时器状态的之前状态是否已改变。请注意,调制解调器可基于其内部的计时器来检测这种状态改变,无需与网络交换信令。可选择地,调制解调器可与网络交换信令以检测状态改变。在步骤1215中,调制解调器检查退避计时器状态报告是否使能或去能。在步骤1216中,若退避计时器状态已改变,以及若退避计时器状态报告被使能,则调制解调器通过发送URC将新更新的退避计时器状态发送给AP。请注意,调制解调器使用URC报告新更新的退避计时器状态信息,无需从AP接收任何特定的AT指令。
图13为根据本发明一个新的方面的AT指令+CABTSR的第一实施例,其中AT指令+CABTSR用于使用URC报告退避计时器状态。如图13所示,AT+CABTSR指令为设置指令、读取指令或测试指令。设置指令控制URC+CABTSRI的描述(presentation):<apn>,<event_type>,<residual_backoff_timer>,<re-attempt_RAT_indicator>,<re-attempt_eplmn_indicator>,<NSLPI>,若在当前RAT和PLMN组合下退避计时器启动、停止或失效,则这些描述将APN退避计时器参数值从MT报告给TE。读取命令返回MT中的当前APN退避计时器URC设置。测试指令的返回值支持复合数值。
URC+CABTSRI的相关信息的定义包括:<n>:整型数据类型—0指示URC的去能描述以及1指示URC的使能描述;<apn>:数据串类型—逻辑名称,用于选择GGSN或外部封包数据网络;<event_type>:整型数据类型—指示退避计时器所发生的事件,值0指示退避计时器启动,值1指示退避计时器停止,以及值2指示退避计时器失效;<residual_backoff_timer>:整型数据类型—以秒为单位指示与<apn>有关的退避计时器剩余有效值;<re-attempt_rat_indicator>:整型数据类型—指示在系统切换后是否允许UE重试对同一APN的对应会话管理操作,值0指示在系统切换后允许重试会话管理操作,值1指示在系统切换后不允许重试会话管理操作;<re-attempt_eplmn_indicator>:整型数据类型—指示在等效PLMN中是否允许UE重试对同一APN的对应会话管理操作,值0指示在等效PLMN中允许重试会话管理操作,值1指示在等效PLMN中不允许重试会话管理操作;<NSLPI>:整型数据类型—指示为该PDN连接所请求的NAS信令优先级,值0指示激活该PDN连接所使用的NAS信令低优先级指示的值设置为“MS配置为NAS信令低优先级”,值1指示激活该PDN连接所使用的NAS信令低优先级指示的值设置为“MS未设置为NAS信令低优先级”。请注意,可存在多个PDN连接。若正常优先级的PDN连接被禁止,则低优先级PDN连接也被禁止。但是若低优先级PDN连接被禁止,则正常优先级PDN连接不一定被禁止。
图14为基于第一实施例的使用URC报告退避计时器状态的TE 1401与MT1402之间的消息流程图。TE 1401也称为应用处理器(AP),MT 1402也称为调制器/解调器(调制解调器)。在步骤1411中,AP发送AT指令+CGACT以激活PDN/PDP内文以建立与<apn>=Internet有关的PDN连接。在步骤1412中,调制解调器发送PDN连接请求至网络,以响应AT指令。在步骤1413中,调制解调器接收来自网络的PDN连接拒绝。拒绝消息进一步包含针对该拒绝的出错原因及对应的计时器值(例如,T3396=5min)。在步骤1414中,调制解调器发送出错响应至TE,以返回出错原因。调制解调器也启动T3396的运行以禁止接下来的请求。
在步骤1421中,AP发送AT指令+CABTRDP来查询退避计时器状态。在步骤1422中,AP接收来自调制解调器的响应,该响应包含针对<apn>=Internet的退避计时器值T3396=5min。在步骤1431中,调制解调器检测到退避计时器T3396已失效。由此事件所触发,在步骤1432中,调制解调器发送URC+CABTSRI至AP,包含退避计时器状态信息,例如,计时器失效、计时器剩余有效值=0、或禁止状态=NOT barred(不禁止)。一旦接收到URC+CABTSRI,AP知晓其不在被禁止请求对Internet的PDN连接。在步骤1441中,AP发送另一AT指令+CGACT以激活PDN/PDP内文以建立与<apn>=Internet有关的PDN连接。在步骤1442中,调制解调器发送PDN连接请求至网络,以响应AT指令。在步骤1443中,调制解调器和网络交换激活默认EPS承载内文请求(Activate Default EPS Bearer Context REQUEST)和接受(ACCEPT)消息。最后,在步骤1444中,调制解调器发送OK响应以返回给AP。
图15为根据本发明一个新的方面的AT指令+CGEREP的第二实施例,其中AT指令+CGEREP用于使用URC报告退避计时器状态。如图15所示,AT+CGEREP命令为设置命令、读取命令或测试命令。设置命令控制是否将APN退避计时器状态从MT报告给TE,该报告采用URC+CGEV:<apn>,<barring status>,<NSLPI>。<barring status>:0表示不禁止,1表示禁止。当在当前RAT和PLMN的组合下对应<apn>的Backoff计时器失效、或对应<apn>的T3396停止或失效时,<apn>的禁止状态改变并发送事件。该事件可触发TE立即重试或抑制与<apn>的对应SM/ESM操作。读取指令返回在MT中的当前APN退避计时器URC设置。测试指令的返回值支持复合数值。
图16为基于第二实施例的使用URC报告退避计时器状态的TE 1601与MT1602之间的消息流程图。TE 1601也称为应用处理器(AP),MT 1602也称为调制器/解调器(调制解调器)。在步骤1611中,AP发送AT指令+CGACT以激活PDN/PDP内文以建立与<apn>=Internet有关的PDN连接。在步骤1612中,调制解调器发送PDN连接请求至网络,以响应AT指令。在步骤1613中,调制解调器接收到来自网络的PDN连接拒绝。拒绝消息进一步包含该拒绝的出错原因及对应的计时器值(例如,T3396=5min)。在步骤1614中,调制解调器发送出错响应,以将出错原因返回TE。
在步骤1621中,调制解调器启动T3396的运行以禁止接下来的请求。由此事件触发,调制解调器通过发送URC+CGEV以将<apn>=Internet、<barring_status>=1(指示禁止)及<NSLPI>=1发送至AP。一旦接收到URC+CGEV,AP知晓其被禁止请求Internet的PDN连接。在步骤1631中,调制解调器检测到退避计时器T3396已失效。由此事件触发,在步骤1632中,调制解调器通过发送URC+CGEV以将<apn>=Internet、<barring_status>=0(指示未禁止)及<NSLPI>=1发送至AP。一旦接收到URC+CGEV,则AP知晓其不再被禁止请求Internet的PDN连接。在步骤1641中,AP发送另一AT指令+CGACT以激活PDN/PDP内文以建立与<apn>=Internet有关的PDN连接。在步骤1642中,调制解调器发送PDN连接请求至网络,以响应AT指令。在步骤1643中,调制解调器与网络交换激活默认EPS承载文本请求(Activate DefaultEPS Bearer Context REQUEST)和接受(Accept)消息。最后,在步骤1644中,调制解调器发送OK响应以返回AP。
图17为根据本发明一个新的方面的从MT角度控制退避计时器状态报告的方法的流程图。在步骤1701中,移动终端(MT)确定用于发送SM或ESM请求的退避计时器状态信息,举例而言,在移动通信网络中的PDN连接请求。在步骤1702中,MT检测退避计时器状态信息是否已改变。在步骤1703中,MT确定TE是否使能退避计时器状态报告。在步骤1704中,若退避计时器状态信息已改变,以及若退避计时器状态报告被使能,则MT通过URC发送更新后的退避计时器状态信息至TE。
图18为根据本发明一个新的方面的从TE角度控制退避计时器状态报告的流程图。在步骤1801中,移动通信网络中的终端设备(TE)发送第一AT指令,第一AT指令用于配置与SM/ESM请求(如图18步骤1801所示的PDN连接请求)有关的退避计时器状态报告。在步骤1802中,若退避计时器状态信息已改变,以及若退避计时器状态报告被使能,则TE通过URC接收来自移动终端(MT)的更新后的退避计时器状态信息。在步骤1803中,基于更新后的退避计时器状态信息,TE调度与请求APN的PDN连接有关的第二AT指令,以便第二AT指令不被网络禁止。
虽然本发明已以说明指示目的将具体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相应地,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上述多个实施例的多个特征可进行多种修改、修饰及组合。

Claims (31)

1.一种调度方法,包含:
通过移动通信网络中的移动终端确定与发送会话管理请求的接入点名称有关的退避计时器状态信息;
通过所述移动终端检测所述退避计时器状态信息是否发生改变;
通过所述移动终端确定终端设备是否使能退避计时器状态报告;以及
若所述退避计时器状态信息已改变,以及若所述退避计时器状态报告已使能,则通过所述移动终端通过非请求结果码将更新后的退避计时器状态信息发送至所述终端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退避计时器状态信息包含退避计时器值、剩余计时器值或禁止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退避计时器状态信息包含无线电接入技术重试指示、公众陆地移动网络重试指示、非接入层信令低优先级指示、退避计时器类型、会话管理/演进型封包系统会话管理原因值、以及会话管理/演进型封包系统会话管理请求中的至少一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终端设备所发送的提示指令来使能或去能所述退避计时器状态报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退避计时器状态发生改变的检测包含以下至少一个:
退避计时器启动、退避计时器停止、退避计时器失效、以及与所述退避计时器有关的禁止状态发生改变。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更新后的所述退避计时器状态信息的所述非请求结果码在发送至所述终端设备时,无需接收用于获取所述退避计时器状态信息的在先提示指令。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及所述终端设备位于用户设备之内。
8.一种移动终端,包含:
退避计时器状态检测器,用于确定与移动通信网络中发送会话管理请求的接入点名称有关的退避计时器状态信息,其中,所述退避计时器状态检测器也检测所述退避计时器状态信息是否发生改变;
退避计时器状态报告处理器,用于确定终端设备是否使能退避计时器状态报告;以及
发送器,若所述退避计时器状态信息已改变,以及若所述退避计时器状态报告已使能,则通过非请求结果码将更新后的退避计时器状态信息发送至所述终端设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退避计时器状态信息包含退避计时器值、剩余计时器值或禁止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退避计时器状态信息包含无线电接入技术重试指示、公众陆地移动网络重试指示、非接入层信令低优先级指示、退避计时器类型、会话管理/演进型封包系统会话管理原因值、以及会话管理/演进型封包系统会话管理请求中的至少一个。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终端设备所发送的提示指令来使能或去能所述退避计时器状态报告。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退避计时器状态发生改变的检测包含以下至少一个:
退避计时器启动、退避计时器停止、退避计时器失效、以及与所述退避计时器有关的禁止状态发生改变。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用于更新后的所述退避计时器状态信息的所述非请求结果码在发送至所述终端设备时,无需接收用于获取所述退避计时器状态信息的在先提示指令。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及所述终端设备位于用户设备之内。
15.一种调度方法,包含:
通过移动通信网络中的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提示指令,其中,所述第一提示指令用于配置与发送会话管理请求的接入点名称有关的退避计时器状态报告;
若所述退避计时器状态信息已改变,以及若退避计时器状态报告已使能,则通过所述终端设备通过非请求结果码接收来自移动终端的更新后的退避计时器状态信息;以及
基于更新后的所述退避计时器状态信息,通过所述终端设备调度与所述接入点名称的对应会话管理/演进型封包系统会话管理请求有关的第二提示指令。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退避计时器状态信息包含退避计时器值、剩余计时器值或禁止状态。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退避计时器状态信息包含无线电接入技术重试指示、公众陆地移动网络重试指示、非接入层信令低优先级指示、退避计时器类型、会话管理/演进型封包系统会话管理原因值、以及会话管理/演进型封包系统会话管理请求中的至少一个。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退避计时器状态信息进一步包含与退避计时器类型、或会话管理/演进型封包系统会话管理原因值有关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管理/演进型封包系统会话管理操作。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退避计时器状态发生改变的检测包含以下至少一个:
退避计时器启动、退避计时器停止、退避计时器失效、以及与所述退避计时器有关的禁止状态发生改变。
20.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更新后的所述退避计时器状态信息的所述非请求结果码在发送至所述终端设备时,无需接收用于获取所述退避计时器状态信息的在先提示指令。
21.一种终端设备,包含:
处理器,耦接于存储器,当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储存的程序时,使得所述终端设备执行以下操作:
向移动终端发送第一提示指令,其中,所述第一提示指令用于配置与发送会话管理请求的接入点名称有关的退避计时器状态报告;
若所述退避计时器状态信息已改变,以及若退避计时器状态报告已使能,则通过非请求结果码接收来自所述移动终端的更新后的退避计时器状态信息;以及
基于更新后的所述退避计时器状态信息,调度与所述接入点名称的对应会话管理/演进型封包系统会话管理请求有关的第二提示指令。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退避计时器状态信息包含退避计时器值、剩余计时器值或禁止状态。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退避计时器状态信息包含无线电接入技术重试指示、公众陆地移动网络重试指示、非接入层信令低优先级指示、退避计时器类型、会话管理/演进型封包系统会话管理原因值、以及会话管理/演进型封包系统会话管理请求中的至少一个。
24.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退避计时器状态信息进一步包含与退避计时器类型、或会话管理/演进型封包系统会话管理原因值有关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管理/演进型封包系统会话管理操作。
25.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述退避计时器状态发生改变的检测包含以下至少一个:
退避计时器启动、退避计时器停止、退避计时器失效、以及与所述退避计时器有关的禁止状态发生改变。
26.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用于更新后的所述退避计时器状态信息的所述非请求结果码在发送至所述终端设备时,无需接收用于获取所述退避计时器状态信息的在先提示指令。
27.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经由终端适配器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所述第一提示指令及/或接收来自所述移动终端的更新后的退避计时器状态信息。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所述终端适配器以及所述移动终端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包括以下任意一种:
所述终端设备、所述终端适配器以及所述移动终端三者相互独立;
所述终端设备包含所述终端适配器,并独立于所述移动终端;
所述移动终端包含所述终端适配器,并独立于所述终端设备;
所述终端设备包含所述终端适配器与所述移动终端。
29.一种移动终端,包含:
处理器,耦接于存储器,当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储存的程序时,使得所述移动终端执行以下操作:
确定与移动通信网络中发送会话管理请求的接入点名称有关的退避计时器状态信息;
检测所述退避计时器状态信息是否发生改变;
确定终端设备是否使能退避计时器状态报告;以及
若所述退避计时器状态信息已改变,以及若所述退避计时器状态报告已使能,则通过非请求结果码将更新后的退避计时器状态信息发送至所述终端设备。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通过终端适配器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更新后的所述退避计时器状态信息。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所述终端适配器以及所述终端设备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包括以下任意一种:
所述终端设备、所述终端适配器以及所述移动终端三者相互独立;
所述终端设备包含所述终端适配器,并独立于所述移动终端;
所述移动终端包含所述终端适配器,并独立于所述终端设备;
所述终端设备包含所述终端适配器与所述移动终端。
CN201680002202.7A 2015-09-24 2016-09-26 移动终端、终端设备与调度方法 Active CN10700582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562222962P 2015-09-24 2015-09-24
US62/222,962 2015-09-24
US15/273,921 2016-09-23
US15/273,921 US10034325B2 (en) 2015-09-24 2016-09-23 Enhance at command for backoff timer control
PCT/CN2016/100101 WO2017050293A1 (en) 2015-09-24 2016-09-26 Enhance at command for backoff timer control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05823A CN107005823A (zh) 2017-08-01
CN107005823B true CN107005823B (zh) 2020-06-12

Family

ID=583856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02202.7A Active CN107005823B (zh) 2015-09-24 2016-09-26 移动终端、终端设备与调度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034325B2 (zh)
EP (1) EP3342197A4 (zh)
CN (1) CN107005823B (zh)
WO (1) WO201705029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179105B1 (ko) * 2013-07-08 2020-11-16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랜에서 제어 혼잡을 방지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9980224B2 (en) * 2015-04-03 2018-05-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Determining inactivity timeout using distributed coordination function
EP3379890B1 (en) * 2015-11-19 2020-12-02 LG Electronics Inc. -1- Operation method for terminal operating in congested network situ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MX2019010912A (es) * 2017-03-15 2020-02-13 Nokia Solutions & Networks Oy Temporizador de reducción para reconexión de red.
JP6884731B2 (ja) * 2018-06-21 2021-06-0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Ue通信制御方法
CN111200841B (zh) * 2018-11-16 2021-06-0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消息发送及其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0677351B (zh) * 2019-09-12 2020-07-31 南京大鱼半导体有限公司 物联网拥塞控制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1953562B (zh) * 2020-07-29 2022-05-24 新华三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状态监控方法及装置
CN114363954A (zh) * 2020-09-30 2022-04-1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拥塞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WO2022236300A1 (en) * 2021-05-07 2022-11-10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es for group paging for signal efficiency in 5g network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44807A (en) 1996-02-06 1999-08-31 Opti Inc. Compact ISA-bus interface
US5838226A (en) 1996-02-07 1998-11-17 Lutron Electronics Co.Inc. Communication protocol for transmission system for controlling and determining the status of electrical devices from remote locations
US6927547B2 (en) 2003-06-10 2005-08-09 Lutron Electronics Co., Inc. System bridge and timeclock for RF controlled lighting systems
US20050101314A1 (en) 2003-11-10 2005-05-12 Uri Levi Method and system for wireless group communications
US20050243058A1 (en) 2004-03-16 2005-11-03 Morris Martin G High-reliability computer interface for wireless input devices
US9167471B2 (en) * 2009-05-07 2015-10-20 Jasper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sponding to aggressive behavior associated with wireless devices
US8391161B1 (en) 2009-05-07 2013-03-05 Jasper Wireless, Inc. Virtual diagnostic system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ystems
CN101179355B (zh) * 2006-11-08 2010-12-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站和无线网络控制器之间的流量控制方法
US8588163B2 (en) 2010-10-01 2013-11-19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Random access method, parameter assignment metho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base station using the same
CN102469505B (zh) 2010-11-08 2015-11-25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讯系统的处理询问超载的方法
KR101339044B1 (ko) * 2011-03-14 2013-12-09 에이치티씨 코퍼레이션 서빙 코어 네트워크 노드가 변경될 때의 모바일 장치의 접근성의 처리
US8918101B2 (en) * 2011-03-16 2014-12-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ccess to dual stack architecture using attention (AT) commands
TWI503021B (zh) 2011-04-07 2015-10-01 Htc Corp 處理機器型態通訊之裝置觸發之方法
TWI483643B (zh) 2011-04-11 2015-05-01 Chi Mei Comm Systems Inc At命令主動上報響應處理系統及方法
ES2733213T3 (es) 2011-04-29 2019-11-28 Lg Electronics Inc Método para procesamiento de datos asociados con gestión de sesión y gestión de movilidad
US8819499B2 (en) * 2011-06-09 2014-08-26 At&T Mobility Ii Llc Sending network reject/error codes from a terminal adaptor to terminal equipment through an at command interface
EP2742705B1 (en) * 2011-08-12 2018-10-10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processing data associated with idle mode signaling reduc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30107863A1 (en) 2011-10-28 2013-05-02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handle bearers during circuit switched fallback operation
EP2615859A1 (en) * 2012-01-13 2013-07-17 Cinterion Wireless Modules GmbH Method and radio device wherein a radio diagnosis layer provides radio diagnosis information to a managing interface
EP3253083B1 (en) * 2012-01-18 2021-03-24 LG Electronics Inc.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based on multiple prioritie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2685747B1 (en) 2012-07-12 2018-05-16 Gemalto M2M GmbH Method of operating a module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or the lik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rminal, module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nd device of an integrated circuit card and a system of a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for operating the module
US9125137B2 (en) * 2012-07-26 2015-09-0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terminal for applying an extended access barring
EP2905990B1 (en) 2012-10-05 2019-10-0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multipriorit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40136709A1 (en) 2012-11-15 2014-05-15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a Wireless Network
WO2014105995A1 (en) 2012-12-27 2014-07-03 Jasper Wireless, Inc. A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sponding to aggressive behavior associated with wireless devices
EP2984811A1 (en) 2013-04-09 2016-02-17 Robert Bosch GmbH Method for network change tolerant service discovery in a computer network
WO2016076603A1 (ko) * 2014-11-10 2016-05-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Acdc에 의한 네트워크 액세스 차단 방법 및 사용자 장치
US9832756B2 (en) * 2015-01-26 2017-11-28 Intel IP Corporation Mobile termination control techniques to support eMBM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342197A4 (en) 2018-10-31
WO2017050293A1 (en) 2017-03-30
US20170094707A1 (en) 2017-03-30
US10034325B2 (en) 2018-07-24
EP3342197A1 (en) 2018-07-04
CN107005823A (zh) 2017-08-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05823B (zh) 移动终端、终端设备与调度方法
CN107251590B (zh) 终端设备与调度方法
JP6757843B2 (ja) 次世代移動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でアクセス制御を遂行する方法及びユーザ装置
US10686713B2 (en) Maximum transmission unit size reporting using AT commands
CN108702802B (zh) 用户设备及其数据传输方法以及网络节点及其数据传输方法
CN111565386B (zh) 用于处理更新的订户数据的方法和节点
US20140242970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 and mobile terminal
CN105723798B (zh) 增强分组数据网络连接进程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12188570B (zh) 语音呼叫方法以及移动终端
EP3028531A1 (en) Method of requesting activation of a repeater function and user equipment
TWI634810B (zh) 控制應用特定存取控制狀態報告的方法和設備
CN110267362B (zh) 维护最大承载数目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EP3649802B1 (en) Transfer of measurement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JP2017507605A (ja) ビデオ通話サービス品質の増進方法及び装置
US20240064862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detection of session status
WO2021163855A1 (zh) 信息发送方法、接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KR20170023517A (ko)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백오프 타이머가 설정된 mtc 디바이스의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609

Address after: Taiwan Hsinchu County Chinese jhubei City, Taiwan five yuan a Street No. 3 Building 7

Patentee after: MEDIATEK Inc.

Address before: Hsinchu Science Industrial Park, Taiwan, China

Patentee before: MEDIATEK Inc.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