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03479A - 导体扭曲减轻的中间板互连系统 - Google Patents

导体扭曲减轻的中间板互连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03479A
CN107003479A CN201580063546.4A CN201580063546A CN107003479A CN 107003479 A CN107003479 A CN 107003479A CN 201580063546 A CN201580063546 A CN 201580063546A CN 107003479 A CN107003479 A CN 1070034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on
connector
intermediate plate
cross tie
tie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6354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003479B (zh
Inventor
W·吉内蒂
V·塔马尔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te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Inte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tel Corp filed Critical Intel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0034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034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0034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0347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40Bus structure
    • G06F13/4004Coupling between buses
    • G06F13/4022Coupling between buses using switching circuits, e.g. switching matrix, connection or expansion network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26Opt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28Opt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data bus means, i.e. plural waveguides interconnected and providing an inherently bidirectional system by mixing and splitting signals
    • G02B6/2804Opt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data bus means, i.e. plural waveguides interconnected and providing an inherently bidirectional system by mixing and splitting signals forming multipart couplers without wavelength selective elements, e.g. "T" couplers, star coupl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44Mechanical structures for providing tensile strength and external protection for fibres, e.g. optical transmission cables
    • G02B6/4439Auxiliary devices
    • G02B6/444Systems or boxes with surplus lengths
    • G02B6/4452Distribution fram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46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installing or repairing optical fibres or optical cables
    • G02B6/50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installation; Installation through tubing, conduits or duc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8Packaging or power distribution
    • G06F1/189Power distribu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2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assembling or disassembling contact members with insulating base, case or sleeve
    • H01R43/205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assembling or disassembling contact members with insulating base, case or sleeve with a panel or printed circuit boar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ounting Of Printed Circuit Boards And The Like (AREA)
  • Combinations Of Printed Boards (AREA)

Abstract

一种有线中间板互连件系统包括:具有第一连接和第二连接的有线中间板互连件。第一电路板具有被配置成耦合到第一连接的第三连接。第二电路板具有被配置成耦合到第二连接的第四连接。分配连接朝向,使得具有多个导体的中间板线缆将第一连接耦合到第二连接,以便多个导体中没有导体与多个导体中的另一个交叉。

Description

导体扭曲减轻的中间板互连系统
优先权要求
本专利申请要求享受于2014年12月23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序列No.14/581,119的优先权的权益,以引用的方式将其全部并入本申请。
技术领域
概括的说,本申请中描述的实施例涉及中间板。
背景技术
背板是彼此平行以便每一连接器的每一管脚链接到形成计算机总线的所有其他连接器的相同的相关管脚的一组电连接器。其可以用作将若干印刷电路板连接到一起以构成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的主干。
一些背板可以利用用于在两侧上连接到设备的插槽构成。这些可以被称为中间板。将卡插入到中间板的任何一侧中的能力在诸如网络交换机之类的系统中经常是有用的。例如,在底盘的一侧接受系统处理卡而在底盘的另一侧接受网络接口卡的情况下可以使用中间板。
随着电路的信号发送速率的增加,电通道(例如,引向器类交换机)的插入损耗预算降低。例如,线卡交换端口可以通过中间板连接到其他的线卡交换端口。为了维护电通道的信号完整性属性,应该减小包括电通道的个体组件的插入损耗。对于减少网络交换机的插入损耗有总体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表示典型的有线中间板互连件。
图2表示线缆扭曲减轻的中间板互连系统的一实施例的框图。
图3表示线缆扭曲减轻的中间板互连系统的另一实施例的框图。
图4表示线缆扭曲减轻的中间板互连系统的又一实施例的框图。
图5表示线缆扭曲减轻的中间板互连系统的又一实施例的框图。
图6表示用于在中间板互连系统中减轻线缆扭曲的方法的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7表示根据各实施例的一实施例的印刷电路板的框图。
图8为了描述示例性实施例的目的表示了中间板连接器包封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可以在系统中(例如,指向器-类别交换机)使用中间板互连件以将电路板(例如,印刷电路板)互连到其他的电路板。中间板互连件可以由印刷电路板(即,PCB中间板)或个体的电线(即,有线中间板)构成。例如,图1表示典型的有线中间板互连件100。
图1的有线中间板互连件将系统的第一侧130耦合到系统的第二侧131。系统可以是包括多个印刷电路板101-108(即,PCB、电路板、电路卡、线卡)的交换系统,每一电路板具有耦合到电路板上的相应端口(例如,连接器)120A-127A的相应的电路110-117(例如,发送和接收电路、交换机、电源、逻辑)。
中间板互连件100包括与电路板101-108上相应的连接器120A-127A连接器耦接的连接器(例如端口)120B-127B。从而,有线中间板互连件100提供了从第一侧130上的电路板101-104到第二侧131上的电路板105-108的连接。随后对相应电路板101-108的连接器120A-127A的引用将被假定为也包括进行连接的中间板互连件连接器120B-127B。
有线中间板互连件100包括用于完成在系统两侧130、131之间的相互连接的线缆(例如,单独的电线、同轴线缆、扭曲的屏蔽线、光纤)。每一连接器连接可以被称为通道。每一连接器可以耦合到发送器(TX)电路和接收器(RX)电路,其中TX电路负责跨越中间板互连件100从系统130、131的一侧将信号发送到在系统的另一侧131、130上的相关联的RX电路。
例如,电路板101可以具有TX电路110,其通过中间板互连件100将信号发送到电路板105-108中每一个电路板上的RX电路114-117。从而,中间板互连件线缆将发送电路板连接器120A耦合到相应电路板105-108的接收连接器124A-127A。类似的,相应的电路板102-104的连接器121A-123A通过中间板互连件100的线缆耦合到相应电路板105-108的连接器124A-127A。从而,在中间板互连件中的线缆倾向于重叠并扭曲,导致了线缆尺寸的增加以及插入损耗的增加。重叠和扭曲可能导致比被动的中间板互连线缆可能达到的更长的内部连线,使得中间板光学收发器和线缆被用于补偿被动线缆的有限范围。这可能导致交换互连件成本的增加和功耗的增加。
图8是示出中间板连接器包封800的线卡模块的透视图。中间板连接器包封800具有通过减小在连接器804(在图8中示出了每卡4个)和引导模块806(在图8示出了每卡两个)之间的间隙来最大化连接器封装密度的卡宽802。在相邻板810、812之间的最小垂直间距808提供了最大的密度,从而最短的布线长度,这提供了最小的插入损耗。电源模块814向线卡810、812供电。
每一中间板连接器104包括多个列和多个行。在该实施例中,每一列是包括多个连接器的线缆层面(slice)。由于放置了这些线缆层面,使得宽度在x和y朝向增长到比列间距更大的线缆的任何重叠或扭曲将导致密度的降低和连接器长度的增加。
随后描述的实施例以针对中间板互连件减小或消除线缆扭曲和线缆重叠的方式向中间板互连件分配连接器信号。电路板针对彼此的朝向也影响了中间板互连件的连接器信号分配。随后参考图2-5讨论各个实施例。如在此使用的,线缆包括多个连接器,且线缆扭曲可以是线缆的一端旋转,而线缆的另一端是固定的,使得线缆的个体的连接器中的至少一些是交叉或重叠的。
上述实施例的连接器信号分配通过将线缆交叉部分宽度减小至等于或小于电路板连接器连接包封的间距而导致了电路板101-108的包装密度的增加。增加的包装密度导致了线缆长度的减小,这直接减小了被动中间板互连件通道上的插入损耗。
图2表示线缆扭曲减轻的中间板互连件系统的一实施例的框图。针对该实施例以及随后的实施例,中间板互连件200被示出为可以使用如先前所讨论的任何类型的线缆的有线中间板互连件200。为了简洁和清晰的目的,未示出中间板互连件连接器(例如多个连接器)。这些连接器被假定为具有与针对耦合的电路板连接器示出的相同的行分配(即,连接器管脚分配、连接)。
图2示出了在其上设置了相应的电路205、206的两个印刷电路板201、202。在“A”侧上的电路板201耦合到中间板互连件200的一侧且在“B”侧上的电路板202耦合到中间板互连件200的相对侧。
在所描绘的实施例中,电路205、206包括具有如由连接器行分配(例如,TX或RX)所指示的所附的发送器和接收器电路的交换电路(例如,缓冲器、放大器)。在图7中描绘了一实施例的这样的电路,并随后进行了讨论。但是,本实施例并不受任何特定电路的限制。
电路205、206通过多个导体240、241(例如,印刷电路板迹线)耦合到相应的电路板连接器210、220。在每一电路板201、202上的多个导体240、241中的每一导体被假定为耦合到其相应连接器210、220的不同连接上。
每一电路板连接器210、220包括多个相应的连接(例如,插脚引线),其也可以被称为211-214和221-224。每一行根据在其相应的电路205、206上耦合到的功能来标记。一侧(例如“B”侧)上的TX通道通过中间板互连件200连接到在另一侧(例如,“A”侧)上的RX通道。例如,连接211耦合到在其相应电路板201上的RX电路,且连接221耦合到在其相应电路板202上的TX电路。从而,在“B”侧电路板202上的电路206被配置成将信号(通过中间板互连件的其相应的连接221)发送至(通过中间板互连件的其相应的连接211)“A”侧电路板201上的电路205。
图3描绘了线缆扭曲减轻的中间板互连件系统的另一实施例的框图。在该实施例中,“B”侧电路板302以不同的朝向连接到中间板互连件300。所描绘的朝向使得“B”侧电路板302相对于“A”侧电路板301上下颠倒。
图3示出了具有设置在其上的相应电路305、306的两个印刷电路板301、302。“A”侧上的电路板301耦合到中间板互连件300的一侧且“B”侧上的电路板302耦合到中间板互连件300的相对侧。
在所描绘的实施例中,电路305、306包括如由连接器行分配(例如,TX或RX)所指示的具有所附的发送器和接收器电路的交换电路。(例如,缓冲器、放大器)。在图7中描绘了这样的电路的一实施例并且随后进行了讨论。但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不受任何具体电路的限制。
电路305、306通过多个导体340、341(例如,印刷电路板迹线)耦合到相应的电路板连接器310、320。在每一电路板305、306上的多个导体340、341中的每一个导体被假定为耦合到其相应的连接器310、320的不同连接。
每一电路板连接器310、320包括多个相应的连接,其也被称为行311-314和321-324。每一行根据其所耦合到的、在其相应的电路305、306上的功能来标记。在一侧(例如,“B”侧)上的TX通道通过中间板互连件300连接到在另一侧(例如,“A”侧)上的RX通道。例如,连接311耦合到在其相应电路板301上的RX电路且连接324耦合到在其相应电路板302上的TX电路。从而,在“B”侧电路板302上的电路306被配置成将信号(通过中间板互连件的其相应的连接324)发送至(通过中间板互连件的其相应的连接311)“A”侧电路板301上的电路305。
在图2和图3的实施例中,“A”侧上的电路卡201、301在其相应的连接器210、310上的相同位置中在中间板互连件200、300上具有TX连接213、214、313、314和RX连接211、212、311、312。在所描绘的实施例中,TX通道在底部连接213、214、313、314(即,行B和A)上,而RX通道在顶部连接211、212、311、312(即,行Z和Y)上。然后,进行在“B”侧电路板连接器220、320上的连接的分配(例如,通道),使得TX连接正对于其相关联的RX连接。
在图2中,例如,由于电路板201、202在相同的朝向,所以“A”侧和“B”侧连接(即,行A、B、Y、Z)彼此直接相对。换句话说,PCB“A”侧行A(pcb A.rA)与PCB“B”侧行A(pcb B.rA)相对(即,pcb A.rA→pcb B.rA)。类似地,pcb A.rB→pcb B.rB;pcb A.rY←pcb B.rY;pcbA.rZ←pcb B.rZ。
通过在“B”侧电路板202的底部连接(行A&B)上分配RX连接和在连接器的顶部分配TX连接(行Y&Z),可以构造在没有中间板扭曲的情况下将“A”侧连接到“B”侧的中间板互连件线缆。这样的方法对具有相同的行到相同的行连接器朝向的电路板的任何朝向有用。虽然图2示出了“A”侧和“B”侧电路板201、202的朝向都为交换电路205、206朝上,但是,如果电路板201、202的朝向为交换电路205、206都朝下,则也可以使用连接分配的方法。
图3描绘了电路板(“A”侧和“B”侧)彼此具有相对的朝向。在所描绘的实施例中,“A”侧电路板301交换电路朝上且“B”侧电路板交换电路306朝下。另一实施例可以反转该朝向。
在图3的实施例中,pcb A.rA→pcb B.rZ;pcb A.rB→pcb B.rY;pcb A.rY←pcbB.rB;pcb A.rZ←pcb B.rA。通过向“B”侧上的电路板302分配连接器底部上的TX连接(即,行A&B),以及分配连接器顶部上的RX连接(即,行Y&Z),可以在没有中间板扭曲的情况下构造连接“A”侧到“B”侧的中间板互连件线缆。
图4表示线缆扭曲减轻的中间板互连件系统的又一实施例的框图。该实施例示出了四个电路板401-404,其中直接相对的电路板直接耦合在一起。
“A”侧电路板401、402包括通过导体耦合到其相应的连接器420、421的相应的电路405、406。每一连接器420、421包括相应的连接431-434和435-438。每一连接器420、421在其最接近电路板401、402的相应连接器420、421的底部上具有TX连接431、432、437、438,而RX连接433、434、435、436在其相应连接器420、421的顶部。换句话说,“A”侧电路板401、402都具有相同的连接分配朝向。
“B”侧电路板403、404包括通过导体耦合到其相应连接器422、423的相应的电路407、408。每一连接器422、423包括相应的连接439-442和443-446。每一连接器422、423在其相应连接器422、423的顶部具有TX连接441、442、443、444,而RX连接439、440、445、446在最接近电路板403、404的其相应连接器422、423的底部。换句话说,“B”侧电路板403、404都具有相同的连接分配朝向。
“B”侧电路板403、404的连接分配朝向与“A”侧电路板401、402的连接分配朝向相反。这使得在直接相对的电路板之间能够实现直接连接。例如,在“A”侧上的顶部电路板401的TX连接431、432可以在不扭曲的情况下,直接连接到“B”侧上的顶部电路板403的RX连接439、440。类似地,“B”侧上的顶部电路板403的TX连接441、442可以在不扭曲的情况下直接连接到“A”侧上的顶部电路板401的RX连接433、434。在底部电路板402、404之间的朝向和连接基本上类似于上文描述的。
图5表示线缆扭曲减轻的中间板互连件系统的又一实施例的框图。该实施例示出了四个电路板501、504,其中对角相对的电路板直接耦合在一起。
“A”侧电路板501、502包括通过导体耦合到其相应的连接器520、521的相应电路505、506。每一连接器520、521包括相应的连接531-534和535-538。每一连接器520、521在最接近电路板501、502的其相应连接器520、521的底部上具有TX连接531、532、537、538,而RX连接533、534、535、536在其相应连接器520、521的顶部。换句话说,“A”侧电路板501、502都具有相同的连接器连接分配朝向。
“B”侧电路板503、504包括通过导体耦合到其相应连接器522、523的其相应电路507、508。每一连接器522、523包括相应的连接539-542和543-546。每一连接器522、523在最接近电路板503、504的其相应连接器522、523的底部具有TX连接539、540、545、546,而RX连接541、542、543、544在其相应连接器522、523的顶部。换句话说,“B”侧电路板503、504都具有相同的连接器连接分配朝向。此外,在该实施例中,所有的电路板501-504都具有相对于彼此相同的连接器连接朝向。图5中间板500示出了电路板501连接到电路板504。连接未示出,而是被假定用于电路板502连接到电路板503。
“B”侧电路板504的连接分配朝向与“A”侧电路板501的连接分析朝向相同。由于“B”侧电路板504相对于“A”侧电路板501是反转的,所以可以使得“B”侧电路板连接器523直接连接到“A”侧电路板连接器520。例如,“B”侧上的底部电路板504的TX连接545、546可以在没有扭曲的情况下直接连接到“A”侧上的顶部电路板501的RX连接533、534。类似地,“A”侧上的顶部电路板501的TX连接531、532可以在没有扭曲的情况下直接连接到“B”侧上底部电路板504的RX连接543、544。
图6描绘了用于在中间板互连件系统中减轻线缆扭曲的方法的一实施例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在框601中,提供了中间板,该中间板有具有第一连接朝向的第一连接器和具有第二连接朝向的第二连接器。在框603中,向第一和第二电路板的连接器分配连接朝向,使得在第一电路板上的发送连接可以连接到在第二电路板上的接收连接,当第一和第二电路板耦合到中间板互连件时,不存在中间板线缆导体交叉或线缆被扭曲。
图7是表示具有示例性形式的电路板装置700中的装置的框图(例如,导向器类别网络交换机(DCNS))。可以在使用图7中描绘的一个或多个框图的交换系统中实现上文描述的电路板。
装置700可以包括通过链路708(例如,总线)彼此通信的至少一个控制器702(例如,中央处理单元(CPU)、图形处理单元(GPU)或两者,处理器内核、计算节点等),主存储器704和静态存储器706。装置700可以另外包括存储设备716(例如,驱动器单元)、以及网络接口设备720。网络接口设备720可以包括用于将装置耦合到中间板互连件726的交换机、发送器电路和/或接收器电路。
存储设备716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722,在其上存储实现本申请中描述的方法或功能中的任何一个或多个或由本申请中描述的方法或功能中的任何一个或多个使用的一组或多组数据结构和指令724(例如,软件)。在通信装置700执行指令724期间,指令724还可以完全驻留或至少部分地驻留在主存储器704、静态存储器706、和/或处理器702中,其中主存储器704、静态存储器706、和处理器702也构成了计算机可读介质。
虽然计算机可读介质722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被描绘为单个介质,但是术语“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存储一个或多个指令724的单个介质或多个介质(例如,集中式或分布式数据库、和/或相关联的高速缓存和服务器)。
装置700可以进一步包括供电模块712。供电模块712可以向装置700以及系统中的其他电路板供电。
上文描述的装置、设备和方法可以包括高速计算机、通信和信号处理电路、单个或多个处理器模块、单个或多个嵌入式处理器、多核处理器、消息信息交换机、和包含多层、多芯片模块的转移模块或包含在高速计算机、通信和信号处理电路、单个或多个处理器模块、单个或多个嵌入式处理器、多核处理器、消息信息交换机、和包含多层、多芯片模块的转移模块中。这样的装置可以进一步作为在各种其他装置(例如电子系统)中的子组件被包括,上述其他装置例如为电视、蜂窝电话、个人计算机(例如,膝上型计算机、桌面计算机、手持计算机等)、平板电脑(例如,平板计算机)、工作站、无线电设备、视频播放器、音频播放器(例如,MP3(运动图像专家组、音频层3)播放器)、交通工具、医疗设备(例如,心脏监控器、血压监控器等)、机顶盒以及其他的。
在理解摘要将不用于限制或解释权利要求书的范围或意义的情况下提交了摘要。随后的权利要求书以此方式被并入到具体实施方式中,其中每一权利要求代表其自身作为一单独的实施例。
示例:
以下示例涉及进一步的实施例。
示例1是一种系统,其包括:具有第一连接和第二连接的有线中间板互连件;第一电路板,具有被配置成耦合到第一连接的第三连接;以及第二电路板,具有被配置成耦合到第二连接的第四连接,其中第四连接被配置成使得具有多个导体的中间板线缆将第一连接耦合到第二连接,以便多个导体中没有导体与多个导体中的另一个交叉。
在示例2中,示例1的主题可以可选地包括,其中该系统是导向器类别网络交换机。
在示例3中,示例1-2的主题可以可选地包括,其中第一和第二电路板中的每一个包括交换电路。
在示例4中,示例1-3的主题可以可选地包括,其中第三连接包括第一多个发送连接和第一多个接收连接且第四连接包括第二多个发送连接和第二多个接收连接,其中第四连接被配置成使得第一多个发送连接正对于第二多个接收连接而耦合到中间板互连件。
在示例5中,示例1-4的主题可以可选地包括,其中第四连接被进一步配置成使得第一多个接收连接直接正对于第二多个发送连接而耦合到中间板互连件。
在示例6中,示例1-5的主题可以可选地包括,其中,第一和第二电路板相对于其相应的连接具有相同的朝向。
在示例7中,示例1-6的主题可以可选地包括,其中第一和第二电路板相对于其相应的连接具有相反的朝向。
在示例8中,示例1-7的主题可以可选地包括,其中,第一电路板对角于第二电路板耦合到中间板互连件。
在示例9中,示例1-8的主题可以可选地包括具有第五连接的第三电路板和具有第六连接的第四电路板,其中第一电路板正对于第二电路板而耦合到中间板互连件,且第三电路板正对于第四电路板而耦合到中间板互连件,进一步地,其中第三连接的发送连接正对于第四连接的接收连接而耦合通过中间板互连件,且第五连接的发送连接正对于第六连接的接收连接而耦合通过中间板互连件。
示例10是一种有线中间板互连件,包括:具有第一连接朝向的第一连接器,其中第一连接器包括第一多个发送连接和第一多个接收连接;具有第二连接朝向的第二连接器,其中第二连接器包括第二多个发送连接和第二多个接收连接;以及线缆,包括多个导体,每一导体将第一连接器中的连接与第二连接器中的相应连接耦合,其中第二连接朝向被配置成使得第一多个发送连接耦合到第二多个接收连接且第一多个接收连接耦合到第二多个发送连接,使得多个导体中没有导体与多个导体中的另一导体交叉。
在示例11中,示例10的主题可以可选地包括,其中多个导体的总宽度不超过第一或第二连接器的间距。
在示例12中,示例10-11的主题可以可选地包括,其中第一连接器设置在中间板互连件上,与第二连接器直接相对。
在示例13中,示例10-12的主题可以可选地包括,其中第一连接器设置在中间板互连件上,与第二连接器对角相对。
在示例14中,示例10-13的主题可以可选地包括,其中多个导体包括单独的电线、同轴线缆、扭曲的屏蔽线、和/或光纤中的一个或多个。
示例15是一种用于产生有线中间板互连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提供具有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的中间板互连件;以及向第一连接器分配第一连接朝向和向第二连接器分配第二连接朝向,使得在第一和第二电路板上的发送和接收连接在不存在多个导体中的任何一个与多个导体中的另一个重叠的情况下,通过中间板互连件线缆的多个导体连接。
在示例16中,示例15的主题可以可选地包括,正对于中间板互连件而从第一连接器向第二连接器上的接收连接分配发送连接;以及正对于中间板互连件而从第一连接器向第二连接器上的发送连接分配接收连接。
在示例17中,示例15-16的主题可以可选地包括,对角于中间板互连件而从第一连接器向第二连接器上的接收连接分配发送连接;以及对角于中间板互连件而从第一连接器向第二连接器上的发送连接分配接收连接。
在示例18中,示例15-17的主题可以可选地包括,其中向第一连接器分配第一连接朝向以及向第二连接器分配第二连接朝向包括:向第一连接器分配第一连接朝向以及向第二连接器分配第二连接朝向,以便中间板互连件线缆不被扭曲。
在示例19中,示例15-18的主题可以可选地包括,其中,向第一连接器分配第一连接朝向和向第二连接器分配第二连接朝向包括:向第一连接器分配第一连接朝向以及向第二连接器分配第二连接朝向,以便中间板互连件线缆具有小于或等于第一或第二连接器的间距的宽度。
在示例20中,示例15-19的主题可以可选地包括提供被配置成将第一连接器耦合到第二连接器以便线缆不被扭曲的中间板互连件线缆。

Claims (20)

1.一种系统,包括:
具有第一连接和第二连接的有线中间板互连件;
第一电路板,其具有被配置成耦合到所述第一连接的第三连接;以及
第二电路板,其具有被配置成耦合到所述第二连接的第四连接,其中所述第四连接被配置成使得具有多个导体的中间板线缆将所述第一连接耦合到所述第二连接,以使得所述多个导体中没有导体与所述多个导体中的另一个交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系统是导向器类别网络交换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第二电路板中的每一个包括交换电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三连接包括第一多个发送连接和第一多个接收连接,且所述第四连接包括第二多个发送连接和第二多个接收连接,其中所述第四连接被配置成使得所述第一多个发送连接正对于所述第二多个接收连接而耦合到所述中间板互连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第四连接被进一步配置成使得所述第一多个接收连接正对于所述第二多个发送连接而耦合到所述中间板互连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第二电路板相对于它们相应的连接具有相同的朝向。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第二电路板相对于其相应的连接具有相反的朝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一电路板对角于所述第二电路板而耦合到所述中间板互连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进一步包括具有第五连接的第三电路板和具有第六连接的第四电路板,其中所述第一电路板正对于所述第二电路板而耦合到所述中间板互连件,且所述第三电路板正对于所述第四电路板而耦合到所述中间板互连件,进一步地,其中所述第三连接的发送连接正对于所述第四连接的接收连接而耦合通过所述中间板互连件,且所述第五连接的发送连接正对于所述第六连接的接收连接而耦合通过所述中间板互连件。
10.一种有线中间板互连件,包括:
具有第一连接朝向的第一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器包括第一多个发送连接和第一多个接收连接;
具有第二连接朝向的第二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二连接器包括第二多个发送连接和第二多个接收连接;以及
线缆,包括多个导体,每一导体将所述第一连接器中的连接与所述第二连接器中的对应连接耦合,其中所述第二连接朝向被配置成使得所述第一多个发送连接耦合到所述第二多个接收连接且所述第一多个接收连接耦合到所述第二多个发送连接,从而使得所述多个导体中没有导体与所述多个导体中的另一导体交叉。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有线中间板互连件,其中所述多个导体的总宽度不超过所述第一连接器或第二连接器的间距。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有线中间板互连件,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器被设置在所述中间板互连件上,与所述第二连接器直接相对。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有线中间板互连件,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器被设置在所述中间板互连件上,与所述第二连接器对角相对。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有线中间板互连件,其中所述多个导体包括个体电线、同轴线缆、扭曲的屏蔽线、和/或光纤中的一个或多个。
15.一种用于产生有线中间板互连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提供具有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的中间板互连件;以及
向所述第一连接器分配第一连接朝向并向所述第二连接器分配第二连接朝向,使得在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第二电路板上的发送连接和接收连接在不存在所述多个导体中的任何一个与所述多个导体中的另一个重叠的情况下,通过中间板互连件线缆的多个导体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正对于所述中间板互连件,从所述第一连接器向所述第二连接器上的接收连接分配发送连接;以及
正对于所述中间板互连件,从所述第一连接器向所述第二连接器上的发送连接分配接收连接。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对角于所述中间板互连件,从所述第一连接器向所述第二连接器上的接收连接分配发送连接;以及
对角于所述中间板互连件,从所述第一连接器向第二连接器上的发送连接分配接收连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向所述第一连接器分配所述第一连接朝向以及向所述第二连接器分配所述第二连接朝向包括:向所述第一连接器分配所述第一连接朝向以及向所述第二连接器分配所述第二连接朝向,以使得所述中间板互连件线缆不被扭曲。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向所述第一连接器分配所述第一连接朝向和向所述第二连接器分配所述第二连接朝向包括:向所述第一连接器分配所述第一连接朝向以及向所述第二连接器分配所述第二连接朝向,以使得所述中间板互连件线缆具有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连接器或所述第二连接器的间距的宽度。
20.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提供被配置成将所述第一连接器耦合到所述第二连接器以使得线缆不被扭曲的所述中间板互连件线缆。
CN201580063546.4A 2014-12-23 2015-12-03 导体扭曲减轻的中间板互连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00347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4/581,119 2014-12-23
US14/581,119 US9697160B2 (en) 2014-12-23 2014-12-23 Midplane interconnect system with conductor twist mitigation
PCT/US2015/063750 WO2016105901A1 (en) 2014-12-23 2015-12-03 Midplane interconnect system with conductor twist mitigatio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03479A true CN107003479A (zh) 2017-08-01
CN107003479B CN107003479B (zh) 2021-11-16

Family

ID=561305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63546.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003479B (zh) 2014-12-23 2015-12-03 导体扭曲减轻的中间板互连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9697160B2 (zh)
CN (1) CN107003479B (zh)
WO (1) WO2016105901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62992A (zh) * 2017-12-19 2020-01-07 株式会社藤仓 光纤线缆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531645B2 (en) 2014-07-29 2016-12-27 Mellanox Technologies Ltd. Cable backplane
US9697160B2 (en) 2014-12-23 2017-07-04 Intel Corporation Midplane interconnect system with conductor twist mitigation
US10365445B2 (en) 2017-04-24 2019-07-30 Mellanox Technologies, Ltd. Optical modules integrated into an IC package of a network switch having electrical connections extend on different planes
US10116074B1 (en) * 2017-04-30 2018-10-30 Mellanox Technologies, Ltd. Graded midplane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93909A (en) * 1996-09-09 1998-08-11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Optical monitoring and test access module
US20040193791A1 (en) * 2003-03-28 2004-09-30 Felton Mickey S. Midplane-independent implementations of data storage system enclosures
US7748992B1 (en) * 2007-01-30 2010-07-06 Micro/Sys,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stackable circuit boards
US7783818B1 (en) * 2007-12-28 2010-08-24 Emc Corporation Modularized interconnect between root complexes and I/O modules
CN102683980A (zh) * 2011-03-17 2012-09-19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线缆连接器组件
US8285758B1 (en) * 2007-06-30 2012-10-09 Emc Corporation Tiering storage between multiple classes of storage on the same container file system
US20130084735A1 (en) * 2010-11-11 2013-04-04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Cable assembly for a connector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48474B1 (en) 2000-02-25 2004-06-08 Telica, Inc. Midplane apparatus
US6528737B1 (en) * 2000-08-16 2003-03-04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Midplane configuration featuring surface contact connectors
US7042737B1 (en) * 2000-12-12 2006-05-09 Lsi Logic Corporation System for efficiently channeling high frequency data signals through sheet metal containment
US20020181215A1 (en) * 2001-05-17 2002-12-05 Guenthner Russell W. Midplane circuit board assembly
US8338713B2 (en) * 2002-11-16 2012-12-2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abled signaling system and components thereof
US8444436B1 (en) * 2004-07-01 2013-05-21 Amphenol Corporation Midplane especially applicable to an orthogonal architecture electronic system
US9468093B2 (en) * 2005-11-21 2016-10-11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Flexible midplane and architecture for a multi-processor computer system
US8749986B1 (en) * 2005-11-21 2014-06-10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Flexible midplane and architecture for a multi-processor computer system
US8948166B2 (en) * 2006-06-14 2015-02-03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System of implementing switch devices in a server system
US20080310134A1 (en) * 2007-04-13 2008-12-18 Pesa Switching System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outing and distributing signals
US7850260B2 (en) 2007-06-22 2010-12-14 Oracle America, Inc. Injection/ejection mechanism
US7445457B1 (en) * 2007-09-27 2008-11-04 Emc Corporation Techniques for connecting midplane connectors through a midplane
US8804711B2 (en) 2008-12-29 2014-08-12 Juniper Networks,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related to a modular switch architecture
US8060682B1 (en) * 2008-11-14 2011-11-15 Qlogic,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ulti-level switch configuration
US8870594B2 (en) * 2012-04-26 2014-10-28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Receptacle assembly for a midplane connector system
US8721348B2 (en) * 2012-07-02 2014-05-13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Daughter card assembly having a guide element
US8947888B2 (en) 2012-12-17 2015-02-03 Microsoft Corporation Substantially rigid interconnection structure for devices
US9195483B2 (en) * 2013-01-28 2015-11-24 Dell Products L.P.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irroring virtual functions in a chassis configured to receive a plurality of modular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s and a plurality of modular information handling resources
US9088140B2 (en) * 2013-06-06 2015-07-21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Guide features for a cable backplane system
US9054467B2 (en) * 2013-10-11 2015-06-09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a connector shroud
US9113568B2 (en) * 2013-10-31 2015-08-18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Cabled backplane system having an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absorber
US9750135B2 (en) * 2013-12-13 2017-08-29 Netscout Systems Texas, Llc Dual faced ATCA backplane
US9209539B2 (en) * 2014-01-09 2015-12-08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Backplane or midplan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nnector
US9485890B2 (en) * 2014-03-07 2016-11-01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nector system
US9179564B2 (en) * 2014-03-24 2015-11-03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Cable rack assembly having a two-dimensional array of cable connectors
US9338524B2 (en) * 2014-04-11 2016-05-10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Cable backplane system having a strain relief component
US9653124B2 (en) * 2014-09-04 2017-05-16 Liqid Inc. Dual-sided rackmount storage assembly
US9836309B2 (en) * 2014-09-17 2017-12-05 Dell Products L.P.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situ fabric link optimization in a modular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 chassis
US9413097B2 (en) * 2014-12-22 2016-08-09 Intel Corporation High density cabled midplanes and backplanes
US9697160B2 (en) 2014-12-23 2017-07-04 Intel Corporation Midplane interconnect system with conductor twist mitigation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93909A (en) * 1996-09-09 1998-08-11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Optical monitoring and test access module
US20040193791A1 (en) * 2003-03-28 2004-09-30 Felton Mickey S. Midplane-independent implementations of data storage system enclosures
US7748992B1 (en) * 2007-01-30 2010-07-06 Micro/Sys,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stackable circuit boards
US8285758B1 (en) * 2007-06-30 2012-10-09 Emc Corporation Tiering storage between multiple classes of storage on the same container file system
US7783818B1 (en) * 2007-12-28 2010-08-24 Emc Corporation Modularized interconnect between root complexes and I/O modules
US20130084735A1 (en) * 2010-11-11 2013-04-04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Cable assembly for a connector system
CN102683980A (zh) * 2011-03-17 2012-09-19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线缆连接器组件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62992A (zh) * 2017-12-19 2020-01-07 株式会社藤仓 光纤线缆
US11181706B2 (en) 2017-12-19 2021-11-23 Fujikura Ltd. Optical fiber cabl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60181711A1 (en) 2016-06-23
US20170237189A1 (en) 2017-08-17
US9954295B2 (en) 2018-04-24
US9697160B2 (en) 2017-07-04
CN107003479B (zh) 2021-11-16
WO2016105901A1 (en) 2016-06-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03479A (zh) 导体扭曲减轻的中间板互连系统
US8554977B2 (en) Integrated circuits for accessing USB device
CN105717583B (zh) 高密集度成缆的中间平面和背平面
CN201699722U (zh) 拼接式背板
CN107112666A (zh) 适合用于旁路路由组件的线对板连接器
CN101953030A (zh) 使用分离式多连接器元件差分总线连接器的电子设备
CN108879150B (zh) 一种线缆背板以及通讯设备
US20160248210A1 (en) Interconnect architecture with stacked flex cable
CN104283023A (zh) 高频连接器、光模块及其双向传输方法
US11452229B2 (en) Cable backplane board, cable box and cable assembly
CN106654728B (zh) 一种连接器及通信设备
CN203466312U (zh) 高频连接器及光模块
CN111988909A (zh) 印刷电路板及其布局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1653049B (zh) 印刷板组件和方法
CN105027518B (zh) 用于通信设备的互连系统
CN102906943A (zh) 连接器及服务器
CN103491458B (zh) 支持OpenVPX标准的无配线通信模块
CN109982501A (zh) 信号传输板
CN105813414A (zh) 一种背板、双面插背板以及交叉板
WO2020135561A1 (zh) 芯片与背板连接器互连装置及通信设备
CN203243353U (zh) 一种背板
CN206363304U (zh) 一种双网口转接模块
CN102571361B (zh) 插件板、具有该插件板的交换机及交换机设计方法
CN220173477U (zh) 一种多排引脚连接器的通孔pcb封装布局及电子设备
CN214413127U (zh) 电子设备、第一连接器和印制电路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