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97312A - 任务处理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任务处理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97312A
CN106997312A CN201610049386.4A CN201610049386A CN106997312A CN 106997312 A CN106997312 A CN 106997312A CN 201610049386 A CN201610049386 A CN 201610049386A CN 106997312 A CN106997312 A CN 1069973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task
money transfer
transfer request
task reques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4938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997312B (zh
Inventor
王晓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dvanced New Technologies Co Ltd
Advantageous New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filed Critical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04938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997312B/zh
Priority to CN202110038998.4A priority patent/CN112749029A/zh
Publication of CN1069973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973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9973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973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6Multiprogramming arrangements
    • G06F9/54Interprogram communication
    • G06F9/547Remote procedure calls [RPC]; Web ser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2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221/2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21/00 and subgroups address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or applications relating to 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221/2141Access rights, e.g. capability lists, access control lists, access tables, access matr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Financial Or Insurance-Related Operations Such As Payment And Settlem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任务处理方法和装置,通过在接收到申请人员利用第一终端所发出的任务请求后,自动将任务请求发送给审核人员所使用的第二终端并唤醒该第二终端,以提醒审核人员处理该任务请求,从而提高任务处理效率。

Description

任务处理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任务处理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通过互联网进行任务处理的需求越来越多。
现有技术中,一种通过互联网进行任务处理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申请人员通过其账号、密码及例如令牌等身份验证工具登录相关页面并在该页面提交任务请求;然后,申请人员再以邮件、电话等方式通知审核人员以使其知悉已有任务请求提交给他;最后,审核人员再通过账号、密码及例如令牌等相关身份验证工具登录相关页面并审核申请人员所提交的任务请求,进而根据自身经验或既定策略来决定是通过还是拒绝该请求。
在实现本申请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若是申请人员没有及时通知审核人员,审核人员难以在第一时间发现有任务请求提交给他,导致任务请求容易在审核人员处耽搁较久,造成资源转移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解决前述问题的任务处理方法和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任务处理方法,包括:
接收由第一终端发送的任务请求,所述任务请求携带有如下信息:任务接收方和任务内容;
将所述任务请求发送至第二终端并唤醒所述第二终端;
接收所述第二终端所返回的基于所述任务请求做出的操作指令,并根据所述操作指令来处理所述任务请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任务处理方法,包括:
一种任务处理方法,包括:
接收由第一终端发送的汇款请求,所述汇款请求携带有如下信息:汇款接收方和汇款额度;
将所述汇款请求发送至第二终端并唤醒所述第二终端;
接收所述第二终端所返回的基于所述汇款请求做出的操作指令,并根据所述操作指令来处理所述汇款请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任务处理装置,包括:
任务请求接收模块,接收由第一终端发送的任务请求,所述任务请求携带有如下信息:任务接收方和任务内容;
任务请求转移模块,将所述任务请求发送至第二终端并唤醒所述第二终端;
任务请求处理模块,接收所述第二终端所返回的基于所述任务请求做出的操作指令,并根据所述操作指令来处理所述任务请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任务处理装置,包括:
汇款请求接收模块,接收由第一终端发送的汇款请求,所述汇款请求携带有如下信息:汇款接收方和汇款额度;
汇款请求转移模块,将所述汇款请求发送至第二终端并唤醒所述第二终端;
汇款请求处理模块,接收所述第二终端所返回的基于所述汇款请求做出的操作指令,并根据所述操作指令来处理所述汇款请求。
由以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任务处理方法和装置,通过在接收到申请人员利用第一终端所发出的任务请求后,自动将任务请求发送给审核人员所使用的第二终端并唤醒该第二终端,以提醒审核人员处理该任务请求,从而提高任务处理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任务处理方法所适用的网络系统的架构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任务处理方法的过程。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任务处理方法内将任务请求发送至第二终端并唤醒该第二终端的具体过程。
图4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任务处理方法的过程。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汇款方法的过程。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汇款方法内将汇款请求发送至第二终端并唤醒该第二终端的具体过程。
图7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汇款方法的过程。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任务处理装置的模块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汇款装置的模块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任务处理方法和装置。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任务处理方法所适用的网络系统的架构图。
网络系统包括第一终端100、第二终端200以及任务服务器300。第一终端100可以采用服务器、台式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平板计算机、智能手机、手持式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等多种类型的设备。第二终端200可以是智能手机等便携式设备。
第一终端100和第二终端200分别通过网络400和网络500与任务服务器300建立连接,网络400和网络500可以是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内部网、互联网、移动电话网络、虚拟专用网(VPN)、蜂窝式或其它移动通信网络、蓝牙、NFC或其任何组合。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任务处理方法的过程。该方法的执行主体即为任务服务器300,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20、接收由第一终端100发送的任务请求,任务请求携带有如下信息:任务接收方和任务内容。
在有任务处理需求时,申请人员会通过其账户登录安装于第一终端100上的任务客户端App,通过操作任务客户端App来提交任务请求。申请人员在登录其账户时,还可以通过例如身份令牌等工具来证明申请人员的身份,以保证任务服务器300不会接到错误的或违法的任务请求。
后续,第一终端100利用网络400将任务请求发送至任务服务器300,以便任务服务器300对任务请求进行转移。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任务请求携带有如下信息:任务接收方和任务内容。任务接收方可以是该任务请求的审核人员的用于登录任务客户端App的账户。任务内容可以是预设的任务名称或简称。
以下结合具体例子来描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任务请求。
任务请求可以是一个企业员工的休假请求,则任务服务器300可以是该企业内部的员工内网服务器。任务接收方则是该企业员工的直属上级用于登录任务客户端App的员工工号,任务内容则是“员工工号、休假天数、休假原因”等。
任务请求可以是一个网络资源(例如网络书籍、影像制品或货币)的借用请求,则任务服务器300可以是该网络资源所在的资源服务器。任务接收方则是该网络资源的所有人在网络资源所处服务平台注册的账户,任务内容则是“申请人账户、借用天数、借用资源介绍”等。
S140、将任务请求发送至第二终端并唤醒第二终端。
任务服务器300在接收到任务请求后,利用网络500将任务请求发送至由审核人员所使用的第二终端200并唤醒该第二终端200,以提醒审核人员处理该任务请求。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步骤S140的具体过程,其包括如下子步骤。
S142、根据任务接收方和/或任务内容在预设权限列表内确定适用操作权限。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预设权限列表由任务服务器300建立。预设权限列表内存有多个种类的操作权限,每个种类的操作权限对应一种任务类型,例如可以参照前述休假请求和网络资源的借用请求设定有休假类操作权限或借用类操作权限。每个种类的操作权限包括有多个级别的操作权限,例如可以针对不同级别的任务接收方或任务内容设定操作权限。仍以休假请求为例,可以根据休假天数来设定操作权限,休假天数较少的休假请求可以设为低级别的操作权限,休假天数较多的休假请求可以设为高级别的操作权限。
每个操作权限可以与一个或多个账户关联,仅需保证每个账户不会有相互冲突的操作权限即可。
在获得任务请求时,根据任务请求中任务接收方和/或任务内容查询预设权限列表,以得到与任务接收方和/或任务内容相匹配的操作权限,作为适用操作权限。
S144、根据适用操作权权限在预设权限列表内确定适用账户。
在预设权限列表中选取与适用操作权限相关联的账户,作为适用账户。适用账户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
S146、将任务请求发送至登录了适用账户的第二终端。
任务服务器300利用网络500将任务请求发送至由登录了适用账户的第二终端200,以提醒审核人员处理该任务请求。
通过预设权限列表对不同的任务请求设定不同的操作权限,在任务请求数量较大且级别各异时,能够将任务请求分流至具有相应操作权限的审核人员所使用的第二终端上,提高了任务请求处理的效率。
S148、唤醒第二终端。使得审核人员能够第一时间发现有任务请求分配给他,以提醒审核人员处理该任务请求。
任务服务器300唤醒第二终端200为业内常规手段,例如可以对第二终端200上的客户端App发送一条通知信息,也可以通过发送一条短信至第二终端200所使用的手机号码上,这些均可以实现唤醒第二终端200,在此不做赘述。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步骤S140还包括位于步骤S144和S146之间的如下步骤。
S145、判断适用账户的数量是否超过一个,若否,直接执行步骤S146,若是,跳转执行步骤S147后再执行步骤S146。
S147、仅保留当前未处理的任务请求最少的适用账户。后续执行步骤S146时,仅会将将任务请求发送至登录了被保留的适用账户的第二终端。
未处理的任务请求最少的适用账户所对应的审核人员的手头所积压的业务量最少,后续将任务请求发送至该适用账户,使得任务请求能够更快的被处理。
S160、接收第二终端200所返回的基于任务请求做出的操作指令,并根据操作指令来处理任务请求。
审核人员发现有任务请求时,可以通过操作第二终端200上的客户端App来提交一个操作指令,操作指令可以是请求通过指令和请求拒绝指令中一个。
操作指令为请求通知指令时,表明审核人员同意了该任务请求,网络服务器300执行该任务请求所对应的任务;反之操作指令为请求拒绝指令时,表明审核人员不同意了该任务请求,网路服务器300拒绝执行该任务请求所对应的任务。
图4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任务处理方法的过程。与前述实施例相比,区别在于,该方法还包括位于步骤S120和S140之间的如下步骤:
S130、判断任务请求是否符合预设请求规范,若是,直接执行步骤S140,若否,执行步骤S150。
S150、发送请求异常信号至第一终端100。
预设请求规范可以根据任务请求的任务内容进行设定。例如休假请求,需要申请人在提交休假请求时,需要填写“员工工号、休假天数、休假原因”等内容,若是有一个没有填写,则会认为该休假请求不符合规范。任务服务器300则会发送请求异常信号至第一终端100,以提醒申请人员完善其任务请求。
预设请求规范还可以根据任务请求的任务接收方进行设定。仍如休假请求,需要申请人在提交休假请求时,填写正确的任务接收方,若是任务接收方不是直属上级或其所在部门的上级领导,则会认为该休假请求不符合规范。任务服务器300则会发送请求异常信号至第一终端100,以提醒申请人员完善其任务请求。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任务处理方法还包括位于步骤S160后的如下步骤:
S180、发送任务请求处理结果至第一终端100。
接收第二终端所返回的基于任务请求做出的请求通过指令时,发送任务成功信息至第一终端;接收第二终端所返回的基于任务请求做出的请求拒绝指令时,发送任务拒绝信息至第一终端。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任务处理方法,通过在接收到申请人员利用第一终端所发出的任务请求后,自动将任务请求发送给审核人员所使用的第二终端并唤醒该第二终端,以提醒审核人员处理该任务请求,从而提高任务处理效率。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汇款方法的过程。该汇款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220、接收由第一终端100发送的汇款请求,汇款请求携带有如下信息:汇款接收方和汇款额度。
在有汇款需求时,申请人员(一般是会计人员)会通过其账户登录安装于第一终端100上的汇款客户端App(一般是企业网银App或网页),通过操作汇款客户端App来提交汇款请求。申请人员在登录其账户时,还可以通过例如身份令牌、U盾等工具来证明申请人员的身份,以保证任务服务器300不会接到错误的或违法的汇款请求。
后续,第一终端100利用网络400将汇款请求发送至任务服务器300(一般是企业网银所在服务器),以便任务服务器300对汇款请求进行转移。
S240、将汇款请求发送至第二终端并唤醒第二终端。
任务服务器300在接收到汇款请求后,利用网络500将汇款请求发送至由审核人员所使用的第二终端200并唤醒该第二终端200,以提醒审核人员处理该汇款请求。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步骤S240的具体过程,其包括如下子步骤。
S242、根据汇款接收方和/或汇款额度在预设权限列表内确定适用操作权限。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预设权限列表由任务服务器300建立。预设权限列表存有多个级别的操作权限,例如可以针对不同级别的汇款接收方或汇款额度设定操作权限。例如,将汇款接收方位于同一个地理区域的汇款请求定为同一级的操作权限,或将一定额度范围内的汇款请求定为同一级操作权限。
每个操作权限可以与一个或多个账户关联,仅需保证每个账户不会有相互冲突的操作权限即可。
在获得汇款请求时,根据汇款请求中汇款接收方和/或汇款额度查询预设权限列表,以得到与汇款接收方和/或汇款额度相匹配的操作权限,作为适用操作权限。
S244、根据适用操作权权限在预设权限列表内确定适用账户。
在预设权限列表中选取与适用操作权限相关联的账户,作为适用账户。适用账户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
S246、将汇款请求发送至登录了适用账户的第二终端200。
任务服务器300利用网络500将汇款请求发送至由登录了适用账户的第二终端200,以提醒审核人员处理该汇款请求。
通过预设权限列表对不同的汇款请求设定不同的操作权限,在汇款请求数量较大且级别各异时,能够将汇款请求分流至具有相应操作权限的审核人员所使用的第二终端上,提高了汇款请求处理的效率。
S248、唤醒第二终端200。使得审核人员能够第一时间发现有汇款请求分配给他,以提醒审核人员处理该汇款请求。
任务服务器300唤醒第二终端200为业内常规手段,例如可以对第二终端200上的客户端App发送一条通知信息,也可以通过发送一条短信至第二终端200所使用的手机号码上,这些均可以实现唤醒第二终端200,在此不做赘述。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步骤S240还包括位于步骤S244和S246之间的如下步骤。
S245、判断适用账户的数量是否超过一个,若否,直接执行步骤S246,若是,跳转执行步骤S247后再执行步骤S246。
S247、仅保留当前未处理的汇款请求最少的适用账户。后续执行步骤S246时,仅会将汇款请求发送至登录了被保留的适用账户的第二终端200。
未处理的汇款请求最少的适用账户所对应的审核人员的手头所积压的业务量最少,后续将汇款请求发送至该适用账户,使得汇款请求能够更快的被处理。
S260、接收第二终端所返回的基于汇款请求做出的操作指令,并根据操作指令来处理汇款请求。
审核人员发现有汇款请求时,可以通过操作第二终端200上的客户端App来提交一个操作指令,操作指令可以是请求通过指令和请求拒绝指令中一个。
操作指令为请求通知指令时,表明审核人员同意了该汇款请求,网络服务器300执行该汇款请求所对应的汇款任务;反之操作指令为请求拒绝指令时,表明审核人员不同意了该汇款请求,网路服务器300拒绝执行该汇款请求所对应的汇款任务。
图7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任务处理方法的过程。与第一实施例相比,区别在于,该方法还包括位于步骤S220和S240之间的如下步骤:
S230、判断汇款请求是否符合预设请求规范,若是,直接执行步骤S240,若否,执行步骤S250。
S250、发送请求异常信号至第一终端100。
预设请求规范可以根据汇款请求的汇款接收方和汇款额度进行设定。申请人员应当以正确的格式填写完整的汇款接收方和回款额度,若是有一个没有填写或未填写完整的汇款接收方,则会认为该汇款请求不符合规范。任务服务器300则会发送请求异常信号至第一终端100,以提醒申请人员完善其汇款请求。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任务处理方法还包括位于步骤S260后的如下步骤:
S280、发送汇款请求处理结果至第一终端100。
接收第二终端200所返回的基于汇款请求做出的请求通过指令时,发送汇款成功信息至第一终端;接收第二终端200所返回的基于汇款请求做出的请求拒绝指令时,发送汇款拒绝信息至第一终端100。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任务处理方法,通过在接收到申请人员利用第一终端100所发出的汇款请求后,自动将汇款请求发送给审核人员所使用的第二终端200并唤醒该第二终端200,以提醒审核人员处理该汇款请求,从而提高汇款效率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账户处理装置的模块图,该账户处理装置与图2至4所示的账户处理方法是基于相同的思路,其技术细节可参考该方法,在此不做扩展。
任务处理装置,包括:
任务请求接收模块120,接收由第一终端发送的任务请求,所述任务请求携带有如下信息:任务接收方和任务内容;
任务请求转移模块140,将所述任务请求发送至第二终端并唤醒所述第二终端;
任务请求处理模块160,接收所述第二终端所返回的基于所述任务请求做出的操作指令,并根据所述操作指令来处理所述任务请求。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规范判断模块,用于:
判断所述任务请求是否符合预设请求规范;
若是,通过任务请求转移模块140执行所述将所述任务请求发送至第二终端并唤醒所述第二终端的步骤;
若否,规范判断模块发送请求异常信号至所述第一终端。
本申请实施例中,任务请求转移模块140,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任务接收方和/或任务内容在预设权限列表内确定适用操作权限;
根据所述适用操作权权限在所述预设权限列表内确定适用账户;
将所述任务请求发送至登录了所述适用账户的第二终端;
唤醒该第二终端。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账户数量判断模块,用于:
判断所述适用账户的数量是否超过一个;
若否,通过任务请求转移模块140直接执行所述将所述任务请求发送至登录了所述适用账户的第二终端的步骤;
若是,仅保留当前未处理的任务请求最少的适用账户,再通过任务请求转移模块140执行所述将所述任务请求发送至登录了所述适用账户的第二终端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结果反馈装置,用于:
发送任务请求的处理结果至所述第一终端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终端包括智能手机。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任务处理装置,通过在接收到申请人员利用第一终端100所发出的任务请求后,自动将任务请求发送给审核人员所使用的第二终端200并唤醒该第二终端200,以提醒审核人员处理该任务请求,从而提高任务处理效率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汇款装置的模块图,该汇款装置与图5至7所示的汇款方法是基于相同的思路,其技术细节可参考该方法,在此不做扩展。
汇款装置,包括:
汇款请求接收模块220,接收由第一终端发送的汇款请求,所述汇款请求携带有如下信息:汇款接收方和汇款额度;
汇款请求转移模块240,将所述汇款请求发送至第二终端并唤醒所述第二终端;
汇款请求处理模块260,接收所述第二终端所返回的基于所述汇款请求做出的操作指令,并根据所述操作指令来处理所述汇款请求。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规范判断模块,用于:
判断所述汇款请求是否符合预设请求规范;
若是,通过汇款请求转移模块240执行所述将所述汇款请求发送至第二终端并唤醒所述第二终端的步骤;
若否,规范判断模块发送请求异常信号至所述第一终端。
本申请实施例中,汇款请求转移模块240,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汇款接收方和/或汇款额度在预设权限列表内确定适用操作权限;
根据所述适用操作权权限在所述预设权限列表内确定适用账户;
将所述汇款请求发送至登录了所述适用账户的第二终端;
唤醒该第二终端。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账户数量判断模块,用于:
判断所述适用账户的数量是否超过一个;
若否,通过汇款请求转移模块240直接执行所述将所述汇款请求发送至登录了所述适用账户的第二终端的步骤;
若是,仅保留当前未处理的汇款请求最少的适用账户,再通过汇款请求转移模块240执行所述将所述汇款请求发送至登录了所述适用账户的第二终端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结果反馈装置,用于:
发送汇款请求的处理结果至所述第一终端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终端包括智能手机。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汇款装置,通过在接收到申请人员利用第一终端100所发出的汇款请求后,自动将汇款请求发送给审核人员所使用的第二终端200并唤醒该第二终端200,以提醒审核人员处理该汇款请求,从而提高汇款效率
在20世纪90年代,对于一个技术的改进可以很明显地区分是硬件上的改进(例如,对二极管、晶体管、开关等电路结构的改进)还是软件上的改进(对于方法流程的改进)。然而,随着技术的发展,当今的很多方法流程的改进已经可以视为硬件电路结构的直接改进。设计人员几乎都通过将改进的方法流程编程到硬件电路中来得到相应的硬件电路结构。因此,不能说一个方法流程的改进就不能用硬件实体模块来实现。例如,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Logic Device,PLD)(例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就是这样一种集成电路,其逻辑功能由用户对器件编程来确定。由设计人员自行编程来把一个数字系统“集成”在一片PLD上,而不需要请芯片制造厂商来设计和制作专用的集成电路芯片2。而且,如今,取代手工地制作集成电路芯片,这种编程也多半改用“逻辑编译器(logic compiler)”软件来实现,它与程序开发撰写时所用的软件编译器相类似,而要编译之前的原始代码也得用特定的编程语言来撰写,此称之为硬件描述语言(HardwareDescription Language,HDL),而HDL也并非仅有一种,而是有许多种,如ABEL(Advanced Boolean Expression Language)、AHDL(Altera HardwareDescription Language)、Confluence、CUPL(Cornell University ProgrammingLanguage)、HDCal、JHDL(Java Hardware Description Language)、Lava、Lola、MyHDL、PALASM、RHDL(Ruby Hardware Description Language)等,目前最普遍使用的是VHDL(Very-High-Speed Integrated Circuit HardwareDescription Language)与Verilog2。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清楚,只需要将方法流程用上述几种硬件描述语言稍作逻辑编程并编程到集成电路中,就可以很容易得到实现该逻辑方法流程的硬件电路。
控制器可以按任何适当的方式实现,例如,控制器可以采取例如微处理器或处理器以及存储可由该(微)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例如软件或固件)的计算机可读介质、逻辑门、开关、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ASI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嵌入微控制器的形式,控制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微控制器:ARC 625D、Atmel AT91SAM、MicrochipPIC18F26K20以及Silicone Labs C8051F320,存储器控制器还可以被实现为存储器的控制逻辑的一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也知道,除了以纯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方式实现控制器以外,完全可以通过将方法步骤进行逻辑编程来使得控制器以逻辑门、开关、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嵌入微控制器等的形式来实现相同功能。因此这种控制器可以被认为是一种硬件部件,而对其内包括的用于实现各种功能的装置也可以视为硬件部件内的结构。或者甚至,可以将用于实现各种功能的装置视为既可以是实现方法的软件模块又可以是硬件部件内的结构。
上述实施例阐明的系统、装置、模块或单元,具体可以由计算机芯片或实体实现,或者由具有某种功能的产品来实现。
为了描述的方便,描述以上装置时以功能分为各种单元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申请时可以把各单元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和/或硬件中实现。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计算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
内存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内存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可以在由计算机执行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一般上下文中描述,例如程序模块。一般地,程序模块包括执行特定任务或实现特定抽象数据类型的例程、程序、对象、组件、数据结构等等。也可以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实践本申请,在这些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由通过通信网络而被连接的远程处理设备来执行任务。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程序模块可以位于包括存储设备在内的本地和远程计算机存储介质中。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任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由第一终端发送的任务请求,所述任务请求携带有如下信息:任务接收方和任务内容;
将所述任务请求发送至第二终端并唤醒所述第二终端;
接收所述第二终端所返回的基于所述任务请求做出的操作指令,并根据所述操作指令来处理所述任务请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由第一终端发送的任务请求之后,将所述任务请求发送至第二终端并唤醒所述第二终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任务请求是否符合预设请求规范;
若是,执行所述将所述任务请求发送至第二终端并唤醒所述第二终端的步骤;
若否,发送请求异常信号至所述第一终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任务请求发送至第二终端并唤醒所述第二终端,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任务接收方和/或任务内容在预设权限列表内确定适用操作权限;
根据所述适用操作权权限在所述预设权限列表内确定适用账户;
将所述任务请求发送至登录了所述适用账户的第二终端;
唤醒所述第二终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适用操作权权限在所述预设权限列表内确定适用账户之后,将所述任务请求发送至登录了所述适用账户的第二终端之前,所述方法包括:
判断所述适用账户的数量是否超过一个;
若否,直接执行所述将所述任务请求发送至登录了所述适用账户的第二终端的步骤;
若是,仅保留当前未处理的任务请求最少的适用账户,再执行所述将所述任务请求发送至登录了所述适用账户的第二终端的步骤。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所述第二终端所返回的基于所述任务请求做出的操作指令,并根据所述操作指令来处理所述任务请求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发送任务请求的处理结果至所述第一终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终端包括智能手机。
7.一种任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由第一终端发送的汇款请求,所述汇款请求携带有如下信息:汇款接收方和汇款额度;
将所述汇款请求发送至第二终端并唤醒所述第二终端;
接收所述第二终端所返回的基于所述汇款请求做出的操作指令,并根据所述操作指令来处理所述汇款请求。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由第一终端发送的汇款请求之后,将所述汇款请求发送至第二终端并唤醒所述第二终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汇款请求是否符合预设请求规范;
若是,执行所述将所述汇款请求发送至第二终端并唤醒所述第二终端的步骤;
若否,发送请求异常信号至所述第一终端。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汇款请求发送至第二终端并唤醒所述第二终端,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汇款接收方和/或汇款额度在预设权限列表内确定适用操作权限;
根据所述适用操作权权限在所述预设权限列表内确定适用账户;
将所述汇款请求发送至登录了所述适用账户的第二终端;
唤醒所述第二终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适用操作权权限在预设权限列表内确定适用账户之后,将所述汇款请求发送至登录了所述适用账户的第二终端之前,所述方法包括:
判断所述适用账户的数量是否超过一个;
若否,直接执行所述将所述汇款请求发送至登录了所述适用账户的第二终端的步骤;
若是,仅保留当前未处理的汇款请求最少的适用账户,再执行所述将所述汇款请求发送至登录了所述适用账户的第二终端的步骤。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所述第二终端所返回的基于所述汇款请求做出的操作指令,并根据所述操作指令来处理所述汇款请求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发送汇款请求的处理结果至所述第一终端。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终端包括智能手机。
13.一种任务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任务请求接收模块,接收由第一终端发送的任务请求,所述任务请求携带有如下信息:任务接收方和任务内容;
任务请求转移模块,将所述任务请求发送至第二终端并唤醒所述第二终端;
任务请求处理模块,接收所述第二终端所返回的基于所述任务请求做出的操作指令,并根据所述操作指令来处理所述任务请求。
14.一种任务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汇款请求接收模块,接收由第一终端发送的汇款请求,所述汇款请求携带有如下信息:汇款接收方和汇款额度;
汇款请求转移模块,将所述汇款请求发送至第二终端并唤醒该第二终端;
汇款请求处理模块,接收所述第二终端所返回的基于所述汇款请求做出的操作指令,并根据所述操作指令来处理所述汇款请求。
CN201610049386.4A 2016-01-25 2016-01-25 任务处理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69973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49386.4A CN106997312B (zh) 2016-01-25 2016-01-25 任务处理方法和装置
CN202110038998.4A CN112749029A (zh) 2016-01-25 2016-01-25 任务处理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49386.4A CN106997312B (zh) 2016-01-25 2016-01-25 任务处理方法和装置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38998.4A Division CN112749029A (zh) 2016-01-25 2016-01-25 任务处理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97312A true CN106997312A (zh) 2017-08-01
CN106997312B CN106997312B (zh) 2020-11-17

Family

ID=5942859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49386.4A Active CN106997312B (zh) 2016-01-25 2016-01-25 任务处理方法和装置
CN202110038998.4A Pending CN112749029A (zh) 2016-01-25 2016-01-25 任务处理方法和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38998.4A Pending CN112749029A (zh) 2016-01-25 2016-01-25 任务处理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06997312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98603A (zh) * 2018-10-26 2019-04-09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开户任务处理方法及开户服务系统
CN109919569A (zh) * 2019-01-18 2019-06-21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跨区块链的审核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2633855A (zh) * 2020-12-31 2021-04-09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任务提醒方法及计算机设备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00667A (zh) * 2006-01-12 2007-07-18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动态审核流程的系统及方法
KR20070108006A (ko) * 2006-05-04 2007-11-08 주식회사 인테그마 불법적인 금융거래를 방지하기 위한 결재인증을 추가한금융거래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1763587A (zh) * 2009-12-28 2010-06-30 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商务审批信息的传输方法、装置及审批系统
CN102014145A (zh) * 2009-09-04 2011-04-13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文件传输安全管控系统及方法
CN102306203A (zh) * 2011-09-29 2012-01-04 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装置和数据处理方法
CN103473671A (zh) * 2013-07-25 2013-12-25 平顶山中选自控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net的多平台协同办公系统
CN105007336A (zh) * 2015-08-14 2015-10-28 深圳市云舒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服务器的负载均衡方法及其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02212A (zh) * 2009-11-12 2010-05-05 上海众恒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审批系统及方法
CN102298647B (zh) * 2011-09-26 2014-10-22 重庆抛物线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数据文件审核分配系统及方法
CN103873345A (zh) * 2012-12-14 2014-06-18 上海格尔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规则实现邮件审批的方法
CN103971224A (zh) * 2013-02-04 2014-08-06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签核方法及系统
CN105096030A (zh) * 2015-06-16 2015-11-25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企业审批事件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00667A (zh) * 2006-01-12 2007-07-18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动态审核流程的系统及方法
KR20070108006A (ko) * 2006-05-04 2007-11-08 주식회사 인테그마 불법적인 금융거래를 방지하기 위한 결재인증을 추가한금융거래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2014145A (zh) * 2009-09-04 2011-04-13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文件传输安全管控系统及方法
CN101763587A (zh) * 2009-12-28 2010-06-30 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商务审批信息的传输方法、装置及审批系统
CN102306203A (zh) * 2011-09-29 2012-01-04 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装置和数据处理方法
CN103473671A (zh) * 2013-07-25 2013-12-25 平顶山中选自控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net的多平台协同办公系统
CN105007336A (zh) * 2015-08-14 2015-10-28 深圳市云舒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服务器的负载均衡方法及其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98603A (zh) * 2018-10-26 2019-04-09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开户任务处理方法及开户服务系统
CN109919569A (zh) * 2019-01-18 2019-06-21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跨区块链的审核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2633855A (zh) * 2020-12-31 2021-04-09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任务提醒方法及计算机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97312B (zh) 2020-11-17
CN112749029A (zh) 2021-05-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81170A (zh) 一种授权引导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处理设备及系统
CN108510421A (zh) 一种政务服务系统、方法、设备以及介质
CN104660669B (zh) 针对应用模式组件从多个主机选择一个主机的方法和系统
US10904242B2 (en)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generating a cognitive one-time password
US20160330078A1 (en) Time and task based validation to enable or disable parental controls
US10976904B2 (en) Graphical chatbot interface facilitating user-chatbot interaction
US11138510B2 (en)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product for classifying user expertise
CN109636317A (zh) 业务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US11227583B2 (e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voice response system having variable modes for interaction with user
US20180253735A1 (en) Program identifier response to unstructured input
Kshetri et al. Big data and cloud computing for development: Lessons from key industries and economies in the global south
CN105335389A (zh) 一种业务可视化方法及系统
US11978060B2 (en) Dynamic categorization of it service tickets using natural language description
CN106997312A (zh) 任务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7070871A (zh) 一种身份验证的方法及装置
US10528965B2 (en) Bundling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s
US11741296B2 (en) Automatically modifying responses from generative models us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chniques
CN108090768A (zh) 一种业务执行的方法及装置
CN105430031B (zh) 一种拼车信息传递方法及装置
CN106840185A (zh) 基于口令的导航路线分享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US10423873B2 (en) Information flow analysis for conversational agents
US11782952B2 (en) Automation of multi-party computation as a service according to user regulations and requirements
CN109615423A (zh) 业务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US11972368B2 (en) Determining source of interface interactions
CN107483534A (zh) 一种业务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924

Address after: Cayman Enterprise Centre, 27 Hospital Road, George Town, Grand Cayman, British Islands

Applicant after: Innovative advanced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Cayman Enterprise Centre, 27 Hospital Road, George Town, Grand Cayman, British Islands

Applicant before: Advanced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Ltd.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924

Address after: Cayman Enterprise Centre, 27 Hospital Road, George Town, Grand Cayman, British Islands

Applicant after: Advanced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A four-storey 847 mailbox in Grand Cayman Capital Building, British Cayman Islands

Applicant before: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