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96610A - 一种多功能的冷风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功能的冷风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96610A
CN106996610A CN201710250745.7A CN201710250745A CN106996610A CN 106996610 A CN106996610 A CN 106996610A CN 201710250745 A CN201710250745 A CN 201710250745A CN 106996610 A CN106996610 A CN 1069966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feedwater
air
curtain core
auxilia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25074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鲍碧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1025074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996610A/zh
Publication of CN1069966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9661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5/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 F24F5/0007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cool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air-conditioning
    • F24F5/0035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cool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air-conditioning using evapor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61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using timer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功能的冷风机,包括帘芯(3)、风机(4)、供水让帘芯(3)蒸发的主供水系统及其下水箱(1),到达帘芯(3)的水且未被其蒸发的部分供向下水箱(1),其特征在于,本冷风机还包括单独或同时与主供水系统供水进而冲洗帘芯(3)、快速浸湿帘芯(3)、全面浸湿帘芯(3)、增大本冷风机的储水量或\和向下水箱(1)加水的辅供水系统,辅供水系统包括为供水而储水的辅水源装置;本冷风机还包括输水的输水装置;主、辅供水系统还分别包括使下水箱(1)的水流动并由输水装置将其输向帘芯(3)的第一水泵(21)、使辅水源装置的水流动并由输水装置将其输向帘芯(3)的辅水泵,或者\和本冷风机包括使水流动的重力装置。

Description

一种多功能的冷风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功能的冷风机,尤其涉及对制冷、加水、储水效果的改进。
冷风机俗称还包括冷风扇、蒸发式冷风机等。
背景技术
冷风机与空调的工作原理不同,其主要是通过水在蒸发过程中吸热的原理实现对空气降温。
如图1所示,现有的冷风机主要部件包括帘芯3(其包括顶面31、底面32和进、出风侧面33、34)、风机4、下水箱1、水泵2、分散槽5及其多个分散道(参见第一分散道121)。
下水箱1设于帘芯3之下可储水,水泵2持续地将下水箱1中的水抽送到设于帘芯3之上的分散槽5中起到提高给水位置的作用,分散槽5中的水利用重力的作用由其设有的多个分散道分散地落向帘芯的顶面31,帘芯的顶面31的水会沿着帘芯3向其底面32流动;帘芯3一般采用多层波纹结构,用以增大帘芯3上的水与空气接触的面积,进而加强蒸发水的效果;当风机4运转后,冷风机外部的热空气被抽进并使其由帘芯的进风侧面33吹入再由其出风侧面34吹出,帘芯3上的水被热空气蒸发并随之消耗热能,从而制得带有一定湿度的凉风,而帘芯3上未被蒸发的水则由帘芯的底面32流出并回落到下水箱1中。
冷风机耗电与普通风扇相当,并以普通的水作为制冷液,所以相对空调而言节能和环保。
但是现有的冷风机普遍存在以下一些缺陷和矛盾:
一、不能快速制冷
(一)帘芯不能被水快速浸湿以及制冷效果不稳定
1、制冷时向帘芯给水的状态需要保持缓慢
由于现有的冷风机在持续制冷的使用过程中,风机4会不停地产生风与帘芯3上的水接触,如果向帘芯3给水的力度或量过大,就会导致帘芯3上的水大量地被风吹得四处溅射或被直接吹出冷风机,为此不仅容易产生腐蚀机器部件和造成电气线路短路等安全隐患,还会增大不必要的耗水量;所以现有的冷风机制冷的基本原理既包括蒸发水带走热能也包括向帘芯3缓慢给水,制造时水泵2一般会采用小功率型,使其慢慢向分散槽5给水再由此缓缓向帘芯3落水,给水的力度或量都会一直保持在小或少的状态上,以防止风会吹水,并且分散槽5中也不会形成水位,刚刚够每个分散道向帘芯3落水即可。
2、帘芯比较干燥
潮湿的物品在无气体或液体流通的情况下容易霉腐损坏,为此不利于长期保存,所以冷风机在关机时都会将帘芯3上的水吹干以利于安全地存放;而当冷风机开机制冷时,干燥的帘芯3自身会吸附掉一部分给水,使得只有一部分给水在其上流动,所以会降低水在其上流动的速度和流量。
3、帘芯面积和阻力都比较大
由于帘芯3采用多层波纹结构,为此面积和阻力都比较大,其上的流水也会被减慢流动的速度和缩短流动的距离。
鉴于上述本第(一)中条的第1、2和3小条所述的原因,帘芯3被浸湿的速度会比较缓慢,进而制冷的速度也就缓慢。
(二)帘芯不能被水全面浸湿
1、给水口在横向上向每个分散道给水不均匀导致向帘芯给水不均匀
如图1所示,由于向帘芯3给水的状态缓慢,一般水泵2只通过第一管给水口16向分散槽5给水,给水口的数量或面积少于或小于分散道;所以
1)给水口向每个分散道给水力度不均匀导致向帘芯给水力度不均匀
位于第一管给水口16位置附近的分散道(参见第一分散道121)因为直接受到了第一管给水口16的给水的冲击,其向帘芯3下落给水的力度会比其它离第一管给水口16位置更远的分散道大,为此每个分散道向帘芯3落水的力度和量也就会不同,进而导致帘芯3浸湿不均匀;
2)只有部分分散道获得给水导致帘芯部分获得给水
位于第一管给水口16位置附近的分散道因为先获得了给水或大力度的给水,就会比其它离第一管给水口16位置更远的分散道先下落给水或将给水先全部下落,而其它位置上的分散道会一直没有给水向帘芯3下落,参见流水区y和无水区w,进而就会导致帘芯3浸湿不均匀出现部分被浸湿部分一直干燥的现象;
3)给水口向每个分散道给水不同时导致向帘芯给水不同时
由于第一管给水口16是通过分散槽5将给水分配给各个分散道,但是分散槽5中一般不会保留水位,所以不利于水在其内快速流动,进而也就无法将水同时分配给每个分散道让其同时向帘芯3落水,所以也可能会导致帘芯3浸湿不均匀出现部分被浸湿部分仍然干燥的现象。
2、帘芯在分散道落水的方向上不能被水全面浸湿
1)分散道只向部分帘芯落水
如图1所示,由于向帘芯3给水的状态缓慢,所以一般分散道的尺寸或数量都比较小或少,只向部分帘芯3给水,位于分散道下方的那部分帘芯3因为直接获得了落水会被快速浸湿,参见浸湿区d1;其它没有位于分散道下方的那部分帘芯3因没有获得落水则不能被浸湿或快速浸湿,参见干燥区e1;
2)帘芯扩散浸湿的效果不好
受前面所提到的帘芯3干燥、面积和阻力都比较大以及向帘芯3给水状态缓慢等多种不利因素的影响,还会影响水在帘芯3上向四周扩散浸湿的效果;所以没有位于分散道下方那部分帘芯3由于不能直接获得落水也不能被获得落水部分的帘芯3扩散浸湿,所以一直都会处于干燥状态。
3、帘芯在风机给风的方向上不能被水全面浸湿
如图1所示,分散槽5一般都位于帘芯3的上方并向帘芯的顶面31落水,帘芯的顶面31的水会沿着帘芯3向其底面32流动,在此过程中风由帘芯的进风侧面33吹入再由其出风侧面34吹出并与水接触,由于风力的推送作用还会导致帘芯3中的水偏向出风侧面34流动,为此靠近此面那部分帘芯3就会被快速浸湿,参见浸湿区d2;而位于进风侧面33的那部分帘芯3则只有较少或没有水流动,加之受前面所提到的帘芯3干燥、落水状态缓慢、扩散浸湿效果不佳等多方面不利因素的综合影响,此部分帘芯3也会一直都处于干燥状态,参见干燥区e2。
鉴于上述本第(二)中条的第1、2和3小条所述的原因,帘芯3会有部分始终不能获得流水并被浸湿,水与空气接触的面积骤然减少,其制冷效果也就大打折扣,为此帘芯3不仅不能实现快速制冷,而且其制冷效果还会被持续地降低,其制冷质量也得不到保障。但是在改进这些缺陷的方向上,若是采用以大水量向帘芯3给水的方式来克服,又会与冷风机制冷的基本原理“向帘芯3缓慢给水”存在矛盾,否则风机4将会吹水。
二、其它缺陷
(三)储水量小
还由于现有的冷风机往往只配有一个下水箱作为水源,其储水量较小,特别是在晚上长时间睡眠制冷时,下水箱的储水很快就会耗完,从而导致制冷时间不能长久。
(四)冲洗不便
还由于现有的冷风机向帘芯落水时都保持在一种比较缓慢的状态上,经过长时间的水循环后,首先水会被污染,分散槽及其分散道、帘芯等部件也会随之聚集较多的水垢、杂质,但又不能被清洁、快速的给水清洗、冲走,进而影响水的流动速度,由此也会影响制冷效果。
另外,如果需要冲洗这些部件,则需要停机并拆卸这些部件后才能实施清洗,为此既不方便又影响正常使用。
(五)加水不便
还由于现有的冷风机的下水箱都设置在冷风机的下方,所以对其加水时需要下蹲或弯曲身体才能实现,为此也给使用带来了不便。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以上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包括后续之一或组合:提供一种多功能的冷风机,使其能够1)缩短制冷的开始时间,2)保障制冷的后续效果,3)方便冲洗,4)增大储水量,5)方便加水。
另外,本发明还解决一些其它辅助性技术问题,包括后续之一或组合: 6)冲洗和浸湿效果好或结构简洁,7)不增加在横向上的占用面积,8)自动向部件下水箱补水或防止水满溢出,9)定时并自动停止供水,10)防止吹水。
为解决上述这些主要或\和辅助性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作为本发明的主要技术方案的第一权利要求,设计一种多功能的冷风机,包括用于蒸发水的帘芯、用于产生风并使其通过该帘芯的风机、用于供水让该帘芯蒸发的主供水系统及其位于该帘芯之下用于为供水而储水的下水箱,到达该帘芯的水且未被其蒸发的部分由其供向该下水箱,其特征在于,本冷风机还包括用于单独或同时与该主供水系统供水进而冲洗该帘芯、快速浸湿该帘芯、全面浸湿该帘芯、增大本冷风机的储水量或\和向该下水箱加水的辅供水系统,该辅供水系统包括用于为供水而储水的辅水源装置;本冷风机还包括用于输水的输水装置;该主、辅供水系统还分别包括用于使该下水箱的水流动并由该输水装置将其输向该帘芯的第一水泵、用于使该辅水源装置的水流动并由该输水装置将其输向该帘芯的辅水泵,或者\和本冷风机包括用于使水流动的重力装置。
作为第一权利要求的从属技术方案的第二权利要求,所述辅供水系统向所述帘芯的供水速度大于所述主供水系统向该帘芯的供水速度。
供水、给水速度根据现有物理知识可以理解为某一部件或装置一定时间内向另一部件或装置的供水、给水量,出水、抽水速度则可以理解为某一部件或装置一定时间内的出水、抽水量。
作为第一权利要求的从属技术方案的第三权利要求,所述重力装置包括下列之一或组合:①、所述下水箱的水脱离所述第一水泵的动力支持后使其流动并由所述输水装置将其输向所述帘芯;②、使所述辅水源装置的水流动并由所述输水装置将其输向所述帘芯;③、使所述辅水源装置的水流动并由所述输水装置将其不经所述帘芯直接输向所述下水箱;④、到达所述帘芯未被其蒸发的水使其流动并由所述输水装置将其输向所述下水箱。
作为第三权利要求的从属技术方案的第四权利要求,所述帘芯包括顶面、底面和侧面,风从该帘芯的侧面通过,并包括下列之一或组合:①、所述下水箱的水由所述输水装置将其输向该顶面用于让该帘芯蒸发;②、所述辅水源装置的水单独或与所述下水箱的水同时由所述输水装置将其输向该顶面以此包括增大对该顶面的给水速度或\和面积;③、所述辅水源装置的水单独或与所述下水箱的水同时由所述输水装置将其输向该帘芯的侧面以此包括增大对该帘芯的给水速度或\和面积。
作为第四权利要求的从属技术方案的第五权利要求,所述输水装置包括用于给水的给水部件和用于接受给水的受水部件,该给水和受水部件分别包括能够出水的给水口和能够进水的受水口,该给水和受水口所形成的面分别构成给水和受水面,并包括下列之一或组合:①、该给水或\和受水部件的横向上的截面呈条形利于大面积给水或\和受水;②、该给水或\和受水部件在横向上的个数包括多个利于大面积给水或\和受水;③、该给水或\和受水部件在横向上的给水或受水位置或面水平利于同时给水或\和受水;④、该给水或\和受水面包括有高度利于自动适应给水或\和受水速度;⑤、该给水部件在横向上的数量或者宽或长度小于该受水部件的数量或者宽或长度,该两者的给水与受水位置相互错开利于该前者向后者给水的力度均匀;⑥、该给水部件在横向上的数量或者宽或长度大于或等于该受水部件的数量或者宽或长度,该两者的给水与受水位置相互对应利于该前者向后者给水的力度和量均匀;⑦、该给水部件和受水部件分离或保持间距给水和受水,以利于拆卸或\和清洗;⑧、该给水部件和受水部件密封连通给水和受水,以利于带压给水或\和受水;⑨、该给水部件的给水位置高于该受水部件的受水位置且利用重力的作用向该受水部件给水,进而构成所述重力装置;⑩、所述主供水系统、辅供水系统或\和帘芯包括给水或\和受水部件,该输水装置的给水或\和受水部件包括该主供水系统、辅供水系统或\和帘芯的给水或\和受水部件;该主供水系统的给水或\和受水部件包括所述下水箱的受水部件、所述第一水泵的给水部件,该第一水泵的给水部件包括第一管给水口;该辅供水系统的给水或\和受水部件包括所述辅水源装置的给水或\和受水部件、辅水泵的给水部件;该帘芯的受水部件包括所述顶面、帘芯的侧面,该帘芯的给水部件包括所述底面。
作为第五权利要求的从属技术方案的第六权利要求,本冷风机包括位于所述辅水源装置之内或\和外的分散装置,所述位于该辅水源装置之内的分散装置用于将该辅水源装置的水分散地给向所述帘芯,所述位于该辅水源装置之外的分散装置接受所述第一管给水口、辅水泵或\和该辅水源装置的给水部件的给水并将其分散地给向该帘芯;该分散装置包括用于盛水或\和防水溅射的盛水腔,该盛水腔包括用于构成其盛水空间的腔壁以及用于为该盛水空间进水的腔口,该盛水腔还包括分散道,该分散道包括用于给水且位于该盛水腔之外的外散道给水口和用于为该外散道给水口进水且位于该盛水腔之内的内散道进水口,该内散道进水口、外散道给水口固定连通,并包括下列之一或组合:①、该内散道进水口、外散道给水口分别位于该腔壁的内、外表面;②、该分散道呈孔、管、槽或平面状;③、该分散道还包括由该腔壁的外表面向外延伸构成外给水头,该外给水头的末端空余构成该外散道给水口;④、该外散道给水口的给水速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向该分散装置给水的给水部件对其的给水速度;⑤、该分散装置包括受水或\和给水部件,所述输水装置的受水或\和给水部件包括该分散装置的受水或\和给水部件,该分散装置的受水部件包括该内散道进水口和腔口,该分散装置的给水部件包括该外散道给水口;⑥、该辅水源装置的给水部件包括第三管给水口。
作为第六权利要求的从属技术方案的第七权利要求,所述分散装置包括分离型分散装置,所述向该分离型分散装置给水的给水部件与其腔口分离或保持间距,以利于拆卸或\和清洗;该分离型分散装置包括重力装置,所述本冷风机的重力装置包括该分离型分散装置的重力装置,该分散装置的重力装置包括该分离型分散装置的外散道给水口的位置高于所述底面的位置且利用重力的作用向所述帘芯给水,并包括下列之一或组合:①、该腔口的位置位于该分离型分散装置的盛水腔的顶部,该分离型分散装置的分散道位于该盛水腔的底部;②、该分离型分散装置的内散道进水口的位置高于或等于该外散道给水口的位置;③、该分离型分散装置的腔壁的外表面与该外散道给水口的位置对应处且向该分离型分散装置的底部的方向上包括有用于导流的导流槽;④、该分离型分散装置的内散道进水口、外散道给水口由该腔口的内、外边沿构成并以溢水的方式进水、给水;⑤、该外散道给水口的位置高于所述顶面并与其垂直对应且以竖向落水的方式对其给水;⑥、该外散道给水口的位置与该帘芯的侧面的平行延长线重合并以竖向落水的方式对其给水。
作为第七权利要求的从属技术方案的第八权利要求,所述分离型分散装置包括在横向上同时均匀地向该分离型分散装置的内散道进水口给水的均分装置,该内散道进水口与该分离型分散装置的盛水腔的底部包括有高度,该高度所对应的该盛水腔的盛水空间构成该均分装置的盛水空间,该均分装置的盛水空间包括盛有临时或固定高度的水位的水利于水在横向上快速流动以便在横向上同时均匀地将水给向该内散道进水口,并包括下列之一或组合:①、该均分装置的盛水空间包括与其连通用于自动放水的第二放水口;该第二放水口在该盛水腔中的放水位置比该内散道进水口的进水位置低,该第二放水口的放水速度小于所述向该分离型分散装置给水的给水部件对其的给水速度用于在该均分装置的盛水空间中形成临时高度的水位并上升到达该内散道进水口的进水位置,或者该第二放水口的放水速度还小于该分离型分散装置的分散道的进水或\和给水速度,或者该第二放水口还将水给向所述帘芯;②、该均分装置的盛水空间包括与其连通用于放水的第一放水口以及控制其是否放水的第一手动阀,当该第一手动阀关闭时该均分装置的盛水空间形成固定高度的水位并上升到达该内散道进水口的进水位置;③、该内散道进水口与该盛水腔的底部的腔壁的内表面包括有高度,该高度由该内散道进水口设置在该腔壁的内表面上或\和从该盛水腔的底部的腔壁的内表面向该分离型分散装置的腔口的方向延伸形成内进水头构成,该内进水头的末端空余构成该内散道进水口。
作为第七权利要求的从属技术方案的第九权利要求,所述分离型分散装置包括自调装置,该自调装置根据所述向该分离型分散装置给水的给水部件对其的给水速度自动相适应地匹配该分离型分散装置的给水速度,并包括下列之一或组合:①、该自调装置由该分离型分散装置的内散道进水口的进水面或外散道给水口的给水面垂直或倾斜于水平面构成,或者该内散道进水口的进水面或外散道给水口的给水面还呈下凹弧或倒三角形;②、该分离型分散装置的分散道包括高和低的分散道,该自调装置包括该高和低的分散道,该高的分散道在该分离型分散装置的盛水腔中的进水位置比该低的分散道的进水位置高;该低的分散道的给水速度大于所述第一管给水口对该分离型分散装置的给水速度用于将水给向所述帘芯使其蒸发且小于所述辅水泵或\和辅水源装置的给水部件对该分离型分散装置的给水速度用于在该分离型分散装置的盛水腔中形成临时高度的水位并上升到达该高、低的分散道的进水位置以便让其都能进水后给水;该高、低的分散道的给水速度之和大于所述向该分离型分散装置的给水部件对其的给水速度之和。
作为第九权利要求的从属技术方案的第十权利要求,所述分散装置包括密封型分散装置,该密封型分散装置位于所述辅水源装置之外且由分散室构成;所述高的分散道与该分散室的腔口密封连通,以利于由该分散室的外散道给水口向所述帘芯的侧面带压给水。
作为第六权利要求的从属技术方案的第十一权利要求,所述分散装置包括密封型分散装置,该密封型分散装置位于所述辅水源装置之外且由分散室构成;所述向该分散室给水的给水部件与该分散室的腔口密封连通,以利于带压进水或\和给水,并包括下列之一或组合:①、本冷风机包括用于收纳所述帘芯的框室,该框室包括进、出风口,该帘芯的侧面包括进、出风侧面其位置分别与该进、出风口对应,该分散室位于该进或出风口处用于限位该帘芯不会由该框室滑出或\和对该进或出风侧面给水;②、该分散室整体呈空心的柱或X状;③、该分散室的外散道给水口的位置与该进或出风侧面对应并向其给水;④、该分散室的外散道给水口的位置与所述顶面和该进或出风侧面的相交处对应并向该两个面同时给水。
作为第七至十任一权利要求的从属技术方案的第十二权利要求,所述辅水源装置包括用于为供水而储水或\和加大储水量的上水箱,所述分离型分散装置包括位于该上水箱之外的分离型分散装置,所述位于该上水箱之外的分离型分散装置由分散槽构成,并包括下列之一或组合:①、所述分离型分散装置包括位于该上水箱之内的分离型分散装置,该上水箱的给水部件包括所述位于该上水箱之内的分离型分散装置的外散道给水口并用于向该分散槽给水;该上水箱包括重力装置,所述本冷风机的重力装置包括该上水箱的重力装置,该上水箱的重力装置包括该外散道给水口的给水位置高于该分散槽的腔口的进水位置且利用重力的作用向该分散槽的腔口给水;②、该上水箱的给水部件包括所述第三管给水口及其控制是否给水的第二手动阀或\和第二电磁阀并用于向该分散槽给水;该上水箱包括重力装置,所述本冷风机的重力装置包括该上水箱的重力装置,该上水箱的重力装置包括该第三管给水口及其给水位置高于该分散槽的腔口的进水位置且利用重力的作用向该分散槽的腔口给水;③、该上水箱的给水部件包括第四管给水口及其控制是否给水的第三手动阀或\和第三电磁阀并用于向该下水箱给水;该上水箱包括重力装置,所述本冷风机的重力装置包括该上水箱的重力装置,该上水箱的重力装置包括该第四管给水口及其给水位置高于该下水箱的进水位置且利用重力的作用向该下水箱给水。
作为第一至十一任一权利要求的从属技术方案的第十三权利要求,所述辅水源装置包括下列之一或组合:①、包括用于为供水而储水或\和加大储水量的上水箱,该上水箱包括重力装置,所述本冷风机的重力装置包括该上水箱的重力装置,该上水箱的水由该重力装置使其流动;②、包括所述下水箱,该下水箱的水由所述辅水泵使其流动。
作为第十三权利要求的从属技术方案的第十四权利要求,所述上水箱的竖向延伸方向与本冷风机的竖向延伸方向重合,或\和所述上水箱的竖向延伸方向与所述帘芯、下水箱的竖向延伸方向重合以利于减少该上水箱在横向上的占用面积,或\和所述上水箱横向宽度小于或等于所述下水箱横向宽度;或者\和所述上水箱包括用于加水的加水口,或\和所述上水箱包括加水口并与本冷风机的上方的外表面连通以便于利用本冷风机的高度来提高加水的高度。
作为第十三权利要求的从属技术方案的第十五权利要求,所述辅水泵包括下列之一或组合:①、包括所述第一水泵及其调节功率大或小并相应控制其快速或慢速抽水的功率调节电路,该慢速抽水用于所述主供水系统供水,该快速抽水用于所述辅供水系统供水;②、包括第二水泵及其用于控制其是否运转的第二手动开关。
作为第十五权利要求的从属技术方案的第十六权利要求,所述第一水泵包括第一电机,所述功率调节电路包括为其供电的直流电源、用于产生脉冲信号的无稳态多谐振荡器、随其脉冲信号的频率相应耦合控制该第一电机开关的光电耦合控制电路,以及用于切换是否随其脉冲信号的频率相应耦合控制的第一手动开关;该无稳态多谐振荡器包括第一至二晶体管、第一至四电阻、第一至二电容且对称地集-基耦合,该光电耦合控制电路包括双向二级晶闸管型光电耦合器、双向三级型晶闸管,该光电耦合器的输入端由该无稳态多谐振荡器获得脉冲信号输入并相应耦合控制该晶闸管开关该第一电机,该第一手动开关闭合或断开时相应控制该光电耦合器的输入端与该直流电源直通或由该无稳态多谐振荡器获得脉冲信号输入。
作为第十三权利要求的从属技术方案的第十七权利要求,所述上水箱包括用于控制其是否给水的手动阀或\和电磁阀,该手动阀或\和电磁阀并包括下列之一或组合:①、向所述帘芯给水的第二手动阀或\和第二电磁阀;②、不经所述帘芯直接向所述下水箱给水的的第三手动阀或\和第三电磁阀。
作为第十七权利要求的从属技术方案的第十八权利要求,所述下水箱的储水位包括高、低水位以及位于该高、低水位之间的中水位,该中水位还包括加水时上升的中水位,本冷风机包括用于当位于该高或低水位时相应控制所述第二或\和三电磁阀断电关闭或通电开启的液位检测控制电路;该液位检测控制电路包括为其供电的直流电源,用于检测高、中、低水位变化并相应产生机械断开或闭合控制信号的检控干路,该检控干路包括浮球式高、低位液位开关;该液位检测控制电路还包括用于当位于所述上升的中水位时替代该低位液位开关闭合进而锁定该检控干路闭合的自锁支路,用于将该检控干路输出的控制信号开关该第二或\和三电磁阀的驱动支路,该自锁支路、驱动支路分别包括第一继电器的第一、二触点。
作为第一至十一任一权利要求的从属技术方案的的第十九权利要求,本冷风机包括用于控制所述辅供水系统的供水时间的时间装置进而自动使其供水并停止供水。
作为第十九权利要求的从属技术方案的第二十权利要求,所述时间装置包括下列之一或组合:①、用于手动定时关闭所述辅供水系统供水的发条开关;②、用于自动延时关闭所述辅供水系统供水的运算比较电路,该运算比较电路包括由运算放大器构成的电压比较器、用于向该电压比较器提供基准电压的第一分压器和输入比较电压的外围定时电路,以及用于将该电压比较器输出的定时控制信号放大并开关受控部件的第一驱动电路。
作为第二十权利要求的从属技术方案的第二十一权利要求,所述受控部件包括所述第一水泵设有的功率调节电路、所述辅水源装置设有的第二至三电磁阀或\和所述辅水泵设有的第二水泵。
作为第一至十一任一权利要求的从属技术方案的的第二十二权利要求,所述风机包括第三电机,本冷风机包括用于当所述辅供水系统供水时控制该第三电机断电停转防止吹水或停止供水时允许该第三电机通电运转的抵触电路。
作为第二十二权利要求的从属技术方案的第二十三权利要求,所述抵触电路包括下列之一或组合:①、用手动控制的手动开关,该手动开关与该第三电机电连接串联;②、用于自动控制的逻辑门电路,该逻辑门电路包括为其供电的直流电源、用于逻辑判断的非门或或非门,用于为该非门或或非门提供输入信号的输入部件,以及用于将该非门或或非门输出的控制信号放大并开关该第三电机的第二驱动电路。
作为第二十三权利要求的从属技术方案的第二十四权利要求,所述输入部件包括下列之一或组合:①、第五分压器与行程开关,该第五分压器由第十七、十八电阻组成并电连接串联,其串联电连接点与该非门或或非门的输入端电连接,该行程开关与所述辅水源装置设有的第二手动阀机械联动,行程开关与该第五分压器电连接串联后加载所述直流电源;②、第四分压器与第三手动开关,该第四分压器由第十五、十六电阻组成并电连接串联,其串联电连接点与该非门或或非门的输入端电连接,该第三手动开关采用二级联动型,包括两组控制触点,其中一组触点控制所述辅水泵设有的第二水泵,另一组触点与该第四分压器电连接串联后加载所述直流电源;③、第三分压器,该第三分压器由第十三、十四电阻组成,该第十三、十四电阻电连接串联后与所述辅水源装置设有的第二电磁阀电连接并联,该第十三、十四电阻的串联电连接点与该非门或或非门的输入端电连接;④、第二分压器,该第二分压器由第十一、十二电阻组成,该第十一、十二电阻电连接串联后与所述第一水泵设有的功率调节电路电连接,该第十一、十二电阻的串联电连接点与该非门或或非门的输入端电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5)由于作为本冷风机的主要技术方案的第一权利要求,辅供水系统能冲洗、快速和全面浸湿帘芯,所以缩短了本冷风机制冷的开始时间和保障了制冷的后续效果,辅供水系统还增大了本冷风机的储水量和向下水箱加水;
6)由于作为本冷风机的从属技术方案的第十三权利要求,其并列方案之一辅供水系统包括独立于下水箱的上水箱,水源不受第一水泵循环抽水和帘芯落水的污染,所以冲洗和浸湿效果更好;其并列方案之二主、辅供水系统共用下水箱,所以辅供水系统机械结构简洁;
7)由于作为本冷风机的从属技术方案的第十四权利要求,上水箱的竖向延伸方向与帘芯、下水箱的竖向延伸方向重合且其横向宽度小于或等于下水箱,所以能减少上水箱在横向上的占用面积;
8)由于作为本冷风机的从属技术方案的第十八权利要求,液位检测控制电路根据下水箱的高、低水位变化相应控制第二或\和三电磁阀断电关闭或通电开启,所以能自动防止下水箱水满溢出或补水,使其操作更加智能化;
9)由于作为本冷风机的从属技术方案的第十九权利要求,时间装置控制辅供水系统的供水时间,所以能自动供水并停止供水,使其操作更加智能化;
10)由于作为本冷风机的从属技术方案的第二十一权利要求,当辅供水系统供水时抵触电路控制第三电机断电停转,所以能自动防止风机将帘芯上的水直接吹出,保障运行时的安全,使其操作更加智能化。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现有冷风机的透视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冷风机采用了上水箱、第二分离型分散装置、第二分散道、第一均分装置、第一手动阀、分散槽、第一分散道等机构的第一种实施例的透视立体示意图,其中部件的壁面厚度被忽略;
图3是图2所示的分散槽的二倍放大俯视图;
图4是图2所示的分散槽的二倍放大且实施了局部剖视的主视图。
图5是以第一种实施例为基础,增设了第二至三手动阀、第二至三均分装置、第三至五分散道、自调装置、第一分散室、第八分散道的第二种实施例的透视立体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的分散槽、分散室的二倍放大俯视图;
图7是图5所示的分散槽、分散室的二倍放大且实施了局部剖视的主视图。
图8是以第二种实施例为基础,增设了横截面呈条形的第九分散道且其部分超出帘芯的顶面的第三种实施例的二倍放大俯视图。
图9是以第一种实施例为基础,增设了第二至三电磁阀、第四均分装置、第六分散道、自调装置、液位检测控制电路的第四种实施例的透视立体示意图;
图10是图9所示的分散槽的二倍放大俯视图;
图11是图9所示的冷风机的电气原理图;
图12是图11所示的液位检测控制电路的电路图。
图13是以第四种实施例为基础,增设了由第一腔口构成的第七分散道且其横截面形状大小与帘芯一致的第五种实施例的二倍放大俯视图。
图14是以第一种实施例为基础,主和辅供水系统共用下水箱、增设了功率调节电路、第二水泵、第二至四分散室的第六种实施例的透视立体示意图;
图15是图14所示的冷风机的电气原理图;
图16是图15所示的功率调节电路的电路图。
图17是以第四、六种实施例为基础,增设了时间装置之运算比较电路的第七种实施例的电气原理图;
图18是图17所示的比较电路的电路图。
图19是以第二、四、六种实施例为基础,增设了抵触电路之逻辑门电路的第八种实施例的电气原理图;
图20是图19所示的逻辑门电路的电路图。
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及其所对应的零部件或其它技术特征的名称如下:
1 下水箱 21、22 第一、二水泵 3 帘芯
31~34 帘芯的顶面、底面、进风侧面、出风侧面 4 风机
5 分散槽 51~54 第一至四分散室 61~64 第一至四均分装置
7 上水箱 81~83 第一至三手动阀 9、91 高、低位液位开关
10 框室 11、12 框室的进、出风口
13 加水口 15、25、35 第一至三内进水头
16、26、36、46 第一至四管给水口 17、27、37 第一至三外给水头
18 肋条 19 落水口 20 导流槽
23、24 第一、二放水口 111~114 第一至四输水管道
121~129 第一至九分散道 131~137 第一至七内散道进水口
141~147 第一至七外散道给水口 151、152 第一、二腔口
161、162 第一、二腔壁底 171、172 第一、二腔壁侧
181、182 第一、二腔壁 191、192 第一、二盛水腔
S 手动开关 SQ 行程开关 R 电阻
K 继电器 KS 继电器的触点 VT 晶体管
YV 电磁阀 M 电机 VD 二极管
ZT1 常闭式干簧管 ZT2 常开式干簧管 VS 晶闸管
A 运算放大器 D 或非门 C 电容
IC 光电耦合器 f 磁环。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2、3、4所示,本冷风机设有:1)主供水系统,其设有下水箱1和第一水泵21;2)辅供水系统,其设有由上水箱7构成的辅水源装置,上水箱7设有第二分离型分散装置及其第一均分装置61;3)由分散槽5构成的第一分离型分散装置、框室10、帘芯3、风机4、输水装置、重力装置等。
下水箱1呈敞口倒圆角的长方体状活动地设置在冷风机的下方位置储水,下水箱1能由冷风机拉出或推进加水。
分散槽5设置在下水箱1上方能向帘芯3分散给水。分散槽5设有呈内空的狭长方体状能盛水和防水溅射的第一盛水腔191,第一盛水腔191设有第一腔壁181,第一腔壁181设有呈长方形板状且水平的第一腔壁底161和垂直围绕在第一腔壁底161的边沿四周且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一腔壁侧171,第一腔壁底161和第一腔壁侧171构成盛水空间,第一腔壁侧171的上方空余构成第一腔口151能进水和对第一盛水腔191实施清洗,第一腔口151是分散槽5的受水部件属于本冷风机的输水装置。
框室10呈凵形的扁长方体状并向下垂直地固定连接在第一腔壁底161之外的左、右两侧,框室10的前、后方向上对称贯穿地设有呈长方形的进、出风口11、12,框室10的位置位于分散槽5与下水箱1之间,框室10的横向截面的形状和大小都与分散槽5一致。
第一腔壁底161设有九组呈圆形且直径大小一致分别能够进、出水的第一内散道进水口、外散道给水口,参见第一内散道进水口、外散道给水口131、141;每个第一内散道进水口所形成的面构成其出水面且与第一腔壁底161的内表面平齐并与第一盛水腔191连通并能同时进水,每个第一外散道给水口设于第一腔壁底161之外且位于框室10的内表面并与框室10连通并能同时出水;每组第一内散道进水口、外散道给水口上下垂直固定连通构成九个呈圆柱体孔状的第一分散道,参见第一分散道121,每个第一分散道的轴心都按照第一腔壁底161的左右延伸方向均匀间隔地垂直排列,并能够将第一盛水腔191的水利用重力的作用垂直地输向框室10;第一内散道进水口是第一外散道给水口的受水部件,第一外散道给水口是分散槽5的给水部件,都属于本冷风机的输水装置。每个第一分散道之间是否能够达到同时出水这一特性,从自身的结构来说,需要由其内散道进水口、外散道给水口的位置高度共同配合才能实现,即内散道进水口的位置高于或等于外散道给水口,本实施例中示出了内散道进水口的位置高于外散道给水口这一结构,两者相等的技术内容将在后续实施例中示出。
帘芯3呈扁长方体状和采用多层波纹结构能够增大流水面积并蒸发其上的流水,帘芯3的大小与框室10相应并置放于其中避免被碰撞和接受九个第一外散道给水口下落的给水;帘芯3设有位于上、下方向的顶面31、底面32,位于前、后方向的进、出风侧面33、34,以及位于左右方向的另两个较窄的侧面;每个第一分散道的位置与帘芯的顶面31垂直对应,其左右方向上的总体长度、前后方向上的宽度以及横向上的总体截面、实际截面之和均小于帘芯的顶面31,以确保九个第一分散道的水都能垂直下落到帘芯的顶面31并由其流向底面32,未被帘芯3蒸发的水则由其底面32回落到下水箱1中。顶面31是帘芯3的受水部件,底面32是帘芯3的给水部件,都属于本冷风机的输水装置;每个第一外散道给水口的位置高于底面32的位置且利用重力的作用向帘芯3给水构成分散槽5的重力装置,底面32的位置高于下水箱1的开口位置且利用重力的作用向下水箱1的开口给水则构成帘芯3的重力装置。
风机4固定设置在框室10的后方抽风,风机4设有第三交流电机M3和与其连接的扇叶,风机4产生的抽风由框室的进风口11、帘芯的进风侧面33抽入再由其出风侧面34、框室的出风口12抽出,此过程中风会与帘芯3上的水接触并使其被大量蒸发从而产生制冷效果。
分散槽5、框室10、帘芯3三者的垂直延伸方向重合并自成一体,三者与冷风机活动连接,能够由与风机4相反的方向拆卸取出。
第一水泵21设置在下水箱1之内右边的内底面上并由第一交流电机M1以及与其连接的叶轮等常规部件构成,第一水泵21通过连通设有的第一输水管道111能持续地将下水箱1中的储水抽送到位于上方的第一盛水腔191中,第一输水管道111的上末端空余构成第一管给水口16并位于第一腔口151上方的右侧边,第一管给水口16垂直向下地向第一盛水腔191给水,其位置与九个第一内散道进水口全部错开能够向其力度均匀地给水。
上水箱7呈内空倒圆角的长方体状固定地设置在本冷风机的上方位置盛水,上水箱7的垂直延伸方向与下水箱1、框室10、帘芯3、分散槽5重合且其横向宽度等于下水箱1的横向宽度以节约冷风机横向占用面积。上水箱7的底部设有水平的底面,中部设有垂直的侧面,顶部靠后的位置设有向其加水且呈圆形的加水口13,加水口13与冷风机的最上方位置的外表面连通,以方便近距离地向其加水。
第二分离型分散装置设置在上水箱7之内的底部能向分散槽5分散给水,第二分离型分散装置设有第二盛水腔192,第二盛水腔192设有第二腔壁182及其由上水箱7的底面构成的第二腔壁底162、由上水箱7的侧面构成的第二腔壁侧172、由加水口13构成的第二腔口152,加水口13和第二腔口152都是上水箱7和分离型分散装置的受水部件,属于本冷风机的输水装置。
第二盛水腔192的底部设有由上下两部分组成的九个第二分散道,参见第二分散道122,以及设有第一均分装置61。
九个第二分散道的下部分都由第二腔壁底162的内表面靠前的位置向下垂直穿透地形成九个呈圆柱体状的孔构成,每个孔的下末端分别构成第二外散道给水口,参见第二外散道给水口142,九个第二分散道的上部分都由第二腔壁底162的内表面以圆形管道结构的方式向加水口13的方向垂直上延十分之一上水箱7的高度,上延部分则构成九个第一内进水头,参见第一内进水头15,每个第一内进水头的上末端水平空余分别构成第二内散道进水口,参见第二内散道进水口132。九个第二分散道的轴心都按照第二腔壁底162左右延伸方向均匀间隔地垂直排列;九个第二内散道进水口与上方的第二腔口152位置由于前后错开,后者也能够向前者力度均匀地给水;九个第二外散道给水口朝向下方的第一腔口151且位置与九个第一分散道的位置一一对应,九个第二外散道给水口与九个第一内散道进水口横向总体长宽度相应,当前者向后者给水时力度和量都会均匀,前者的位置高于后者以及帘芯3的位置且利用重力的作用向后者垂直给水并经后者给向帘芯3,为此构成上水箱7和第二分离型分散装置的重力装置。
第二腔壁底162与九个第一内进水头的高度所对应第二盛水腔192的盛水空间构成第一均分装置61的盛水空间;第一均分装置61还由第二腔壁底162的内表面且位于第一均分装置61的区域向下垂直穿透地设有呈圆柱体孔状的第一放水口23,与第一放水口23密封连通且与周边的第二腔壁底162固定连接地设有第二输水管道112,第二输水管道112的下末端构成向下水箱1的开口放水的第二管给水口26,以及其上还连通地设有控制是否放水的两通型第一手动阀81;当第一手动阀81关闭时第一均分装置61盛水后能形成固定高度的水位,利于水在第二腔壁底162的横向上稳定快速流动,从而在横向上同时均匀地向九个第二分散道给水,然后再由其同时均匀地向九个第一分散道给水;放水装置的主要作用是当给水结束后,打开第一手动阀81将第一均分装置61中的水泄放以免积水,但也能起到向下水箱1加水的辅助作用。第二输水管道112、第一手动阀81、第二管给水口26都属于本冷风机的输水装置、第二管给水口26是上水箱7的给水部件相对于下水箱1而言也构成上水箱7的重力装置。
制造时约束九个第一分散道、第一输水管道111及其第一管给水口16、九个第二分散道的直径尺寸或截面大小;使得同一时间内上水箱7的给水速度是现有冷风机的给水速度的两倍以上,即上水箱7的给水速度是第一水泵21的给水速度的两倍以上,当上水箱7单独或与第一水泵21同时向第一盛水腔191给水时,以便分散槽5能够大量、大面积地向帘芯3分散地落水,从而实现快速和全面冲洗、浸湿帘芯3的目的,当然从冲洗效果上来说,由于上水箱7的水未经循环故而优于下水箱1;并且使得九个第一分散道的出水速度之和大于第一水泵21对其的给水速度,当第一水泵21单独向第一盛水腔191给水时,水都能由九个第一分散道及时落向帘芯的顶面31,第一水泵21的抽水功率与现有技术的要求相同,以便让下落的水保持在比较缓慢的状态上,从而满足持续制冷的需要;并且使得九个第一分散道的出水速度之和大于上水箱7和第一水泵21对其的给水速度之和,以满足当上水箱7单独或与第一水泵21同时向第一盛水腔191给水时,水都能由九个第一分散道及时漏出且在第一盛水腔191中不会形成明显的水位,避免当风机4在运转进行持续制冷或者没有采取相应措施时,第一盛水腔191中会羁留水位并由第一腔口151溢出造成浪费,以及产生腐蚀机器部件和造成电气线路短路等安全隐患,基于此原因,第一分散道的总体出水面积比现有的分散道更大,从而给水面积也就会被增大。
当首次准备使用冷风机时,上、下水箱7、1都缺水且帘芯3处于干燥状态,其操作步骤、工作原理及其效果如下:
一、关闭第一手动阀81不允许向下水箱1放水或加水,让第一均分装置61能形成固定高度的水位以及让上水箱7的水能够全部经九个第二分散道送给分散槽5,使其冲洗和浸湿帘芯3的效果获得最大化;
确认风机4断电停转,避免风机4正在抽风时上水箱7又向帘芯3快速给水,防止吹水;
确认第一水泵21断电停转,避免第一水泵21无水空转。
二、持续地向上水箱的加水口13手动加水并在第一均分装置61中形成固定高度的水位;
第一均分装置61同时均匀地将水大量、大面积地经九个第二分散道、九个第一分散道垂直落向帘芯的顶面31,于是能快速和全面地浸湿帘芯3;上水箱7主要起到了临时储水和均匀分水的作用;
经帘芯的底面32流出的水回落到下水箱1,与此同时也起到了对分散槽5、框室10、帘芯3实施冲洗以及向下水箱1加水的作用;如果回落到下水箱1中的水比较污浊,可以将其倒掉再持续上述加水的过程直到回落的水变为清澈为止,由此确保清洁的效果。
三、当下水箱1的水位上升到达第一水泵21可以抽水的位置时,通过操作现有控制电路部分通电运转第一水泵21使其将下水箱1的水也送给分散槽5,从而进一步加大对其给水速度增强帘芯3被浸湿的效果。
四、当下水箱1快要盛满水时,停止向加水口13加水,打开手动阀8将第一均分装置61中的水泄放避免积水;
仅通过第一水泵21经分散槽5及其九个第一分散道向帘芯3落水,落水恢复到缓慢状态。
五、通过操作现有控制电路部分通电运转风机4使其开始抽风,从而进入持续制冷状态,由于帘芯3已经被水快速和全面浸湿,所以既缩短了制冷的开始时间和又保障了制冷的后续效果。
六、下水箱1的水随着制冷减少,特别是水位下降到达第一水泵21将要无法抽水的位置时,可以关闭风机4后向上水箱的加水口13手动加水,也可以直接向下水箱1的开口手动加水。
实施例二
如图5、6、7所示,与实施例一相同之处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在于:
上水箱7取消了第二分离型分散装置,分散槽取消了第一分散道。分散装置增设了一个密封型分散装置,分散槽5增设了低的第三分散道和高的第四至五分散道、自调装置、多个均分装置;上水箱7增设了第三输水管113及其第二至三手动阀82与83、第三至四管给水口36与46。
第一腔壁底161交叉间隔排列地设有五个高的第四分散道和四个低的第三分散道,这九个分散道的下部分都由第一腔壁底161的内表面向下垂直穿透地通向框室10且呈圆柱体的孔状,这九个分散道的上部分都由第一腔壁底161的内表面以圆形管道结构的方式向第一腔口151的方向垂直上延,参见高的第四分散道124、低的第三分散道123。四个低的第三分散道上延四分之一第一腔壁侧171的高度构成第二内进水头,参见第二内进水头25;每个第二内进水头的上末端水平空余构成低的第三内散道进水口,参见低的第三内散道进水口133;还设有与低的第三内散道进水口上下垂直连通并位于框室10内表面的低的第三外散道给水口,参见低的第三外散道给水口143。五个高的第四分散道上延二分之一第一腔壁侧171的高度构成第三内进水头,参见第三内进水头35;每个第三内进水头的上末端水平空余构成高的第四内散道进水口,参见高的第四内散道进水口134;还设有与高的第四内散道进水口上下垂直连通并位于框室10内表面的高的第四外散道给水口,参见高的第四外散道给水口144。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五个高的第四内散道进水口在第一盛水腔191中的位置比四个低的第三内散道进水口的位置高,所以五个高的第四分散道比四个低的第三分散道的出水位置高,但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是否能达到这一特性,也是需要由两者的内散道进水口、外散道给水口的位置高度共同配合才能实现,请参考实施例一中有关第一分散道是否同时出水的具体说明。
第一腔壁底161与四个第二内进水头的高度所对应第一盛水腔191的盛水空间构成第二均分装置62的盛水空间,第二均分装置62还在第一腔壁底161的内表面且位于第二均分装置62的区域设有两个平齐向下垂直穿透地通向框室10且呈圆柱体孔状的第二放水口,参见第二放水口24;两个第二放水口的出水速度之和小于水泵21或上水箱7对其的给水速度,当上水箱7或水泵21向第一盛水腔191给水时,第二均分装置62中能形成临时高度的水位并上升到达四个低的第三内散道进水口的进水位置,利于水在第一腔壁底161的横向上快速流动,从而在横向上同时均匀地向四个低的第三内散道进水口和两个第二放水口给水。任意一个第二放水口的出水速度小于任意一个低的第三分散道的出水速度,第二放水口的主要作用是当冷风机供水制冷结束后将第二均分装置62中的水自动泄放以免积水,但也能起到向帘芯3给水的辅助作用。
四个低的第三内散道进水口与五个高的第四内散道进水口的高度所对应第一盛水腔191的盛水空间构成第三均分装置63,两个第二放水口、四个低的第三分散道的出水速度之和小于水泵21或上水箱7对其的给水速度,当上水箱7或水泵21向第一盛水腔191给水时,第三均分装置63中能形成临时高度的水位并上升到达五个高的第四内散道进水口的出水位置,并在横向上同时均匀地向五个高的第四内散道进水口、四个低的第三内散道进水口和两个第二放水口给水。第三均分装置63形成临时高度的水位后由于水位高过了四个低的第三内散道进水口所以也能对其增大压强,为此四个低的第三分散道的落水力度和量也会被加大。
第一腔壁侧171的左、右两端且位于第一腔壁侧171二分之一左右高度的位置共设有两组呈圆形并直径大小一致的高的第五内散道进水口、外散道给水口,每个高的第五内散道进水口、外散道给水口分别位于在第一腔壁侧171的内、外表面上且高度相等,参见高的第五内散道进水口、外散道给水口135、145;每组高的第五内散道进水口、外散道给水口前后水平连通共构成两个呈圆柱体孔状的高的第五分散道,参见高的第五分散道125。由于高的第四内散道进水口的出水面与水平面平行而高的第五内散道进水口、外散道给水口与其垂直,所以高的第五分散道的圆形的最下切点的高度比高的第四内散道进水口略低一些,以便两者都能获得相当量的水然后出水。
由于两组高的第五内散道进水口、外散道给水口的出水面与水平面垂直,为此高的第五分散道自身还构成一个自调装置,当第一盛水腔191的水位上升到达高的第五内散道进水口的圆形的最下切点后,能因水位的增高而自动增加出水量,进而增大高的第五分散道的出水速度,方便在一定的范围内与对其的给水速度自动相适应地匹配。
四个低的第三内散道进水口到两个高的第五内散道进水口、外散道给水口的高度所对应第一盛水腔191的盛水空间也构成一个均分装置,由于高的第四内散道进水口的高度与高的第五内散道进水口、外散道给水口的高度基本一致,均分装置的特性也就基本一致,故不再赘述。
框室的进风口11处的边沿上还设有一个由第一分散室51构成的能带压分散给水的密封型分散装置;第一分散室51整体呈空心的x状且展开面与框室的进风口11、帘芯的进风侧面33的平面平行,其两条斜边上总共均匀间隔地设有八个与其连通且呈圆柱体孔状并能向框室的进风口11中的帘芯的进风侧面33带压给水的第八分散道,参见第八分散道128,如此不仅能增大帘芯3被喷水的面积还能利于快速浸湿进风侧面33。
第一分散室51的两条斜边的上端构成其腔口且分别与两个高的第五外散道给水口密封连通并与周边的第一腔壁侧171固定连接,其两条斜边的下端封闭与框室的进风口11的下边沿固定连接。
上水箱的第二腔壁底162左边处设有第三输水管道113且采用上、下、右三通路结构;上通路与第二腔壁底162固定连通;右通路位于上水箱7与分散槽5之间,其末端朝向第一腔口151构成第三管给水口36,其位置靠向第一腔口151左侧边,第三管给水口36与九个第一内散道进水口全部错开能向其力度均匀地给水,右通路上还串接且连通地设有控制是否向分散槽5给水的两通型第二手动阀82,进而控制各个分散道是否向帘芯3给水;下通路的末端构成第四管给水口46并由其朝向下水箱1的开口给水,其上串接且连通地设有控制是否向下水箱1给水的两通型第三手动阀83;右、下通路构成管连接并构成上水箱7的重力装置。
两个第二放水口、四个低的第三分散道的截面积之和大于第一管给水口16的截面积,以使得两个第二放水口、四个低的第三分散道的出水速度之和大于第一水泵21对其的给水速度,当第一管给水口16单独向第一盛水腔191给水时,水都能由两个第二放水口、四个低的第三分散道漏出,从而满足持续制冷的需要。另外,两个第二放水口、四个低的第三分散道、五个高的第四分散道、两个高的第五分散道的截面积之和大于第一、三管给水口16、36的截面积之和,以使得第一盛水腔191的总出水速度大于对其的总给水速度,当第三管给水口36单独或与第一管给水口16同时向第一盛水腔191给水时,水都能由所有的分散道及时漏出,各个均分装置中所形成的临时水位不会上升到第一腔口151位置并由其溢出。
当首次使用时,上、下水箱7、1都缺水且帘芯3处于干燥状态,其操作步骤、工作原理及其效果如下:
一、手动打开第二手动阀82允许向分散槽5给水,但关闭第三手动阀83不允许向下水箱1加水,让上水箱7的水能够全部经第二手动阀82送给分散槽5,使其冲洗和浸湿帘芯3的效果获得最大化;
确认风机4断电停转,避免风机4正在抽风时又打开第二手动阀82向帘芯3快速给水,防止吹水;
确认第一水泵21断电停转,避免第一水泵21无水空转。
二、持续地向上水箱的加水口13手动加水;
上水箱7通过第三输水管道113及其第三管给水口36向分散槽5给水,并形成临时高度的水位,临时水位分别超过第二放水口、低的第三内散道进水口到达高的第四、五内散道进水口的位置;
分散槽5通过两个第二放水口、四个低的第三分散道和五个高的第四分散道一并同时均匀地向框室10中的帘芯的顶面31落水,以及经两个高的第五分散道、第一分散室51后由八个第八分散道向框室10中的帘芯的进风侧面33喷水,为此相对于现有的冷风机能以更高地速度和更大地面积给水,从而获得更好的浸湿效果;
经帘芯的底面32流出的水回落到下水箱1,与此同时也起到了对分散槽5、第一分散室51、框室10、帘芯3实施冲洗以及向下水箱1加水的作用。
三、当下水箱1的水位上升到达第一水泵21可以抽水的位置时,通电运转第一水泵21使其将下水箱1的水也送给分散槽5,从而进一步加大对其给水速度增强帘芯3被浸湿的效果。
四、当下水箱1的水位快要盛满时,关闭第二手动阀82,于是上水箱7停止向分散槽5给水,仅通过第一水泵21向其给水和由第二放水口和低的第三分散道向帘芯3落水,落水恢复到缓慢状态。
五、通电运转风机4使其开始抽风,从而进入持续制冷状态,由于帘芯3已经被水快速和全面浸湿,所以制冷效果得以保证。
六、上水箱7储满水后停止向加水口13加水,进而加大了本冷风机的储水量。
七、下水箱1的水随着制冷减少,特别是水位下降到达第一水泵21将要无法抽水的位置时,可以直接打开第三手动阀83向下水箱1加水,也可以直接向下水箱1的开口手动加水。
实施例三
如图8所示,以实施例二为基础,相同之处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在于:
分散槽5增设了两个高的第九分散道,参见第九分散道129,低的第三分散道的数量增加成为九个,取消了五个高的第四分散道和两个第二放水口。
两个高的第九分散道也都穿透第一腔壁底161的内表面并由其以管道结构的方式向第一腔口151的方向上延二分之一第一腔壁侧171的高度,但两个高的第九分散道横向截面都呈长条形并分别位于低的第三分散道的上下两边处,两个高的第九分散道横向截面一部分的位置与帘芯的顶面31垂直对应,其另一部分的位置超出帘芯的顶面31与帘芯的进、出风侧面33、34平行对应,这样利于同时向帘芯的顶面31垂直落水和进、出风侧面33、34平行落水。
帘芯3的横向截面大小小于分散槽5、框室10的横向截面大小但仍然大于九个低的第三分散道的总体横向横截面大小。
实施例四
如图9、10、11、12所示,以实施例一为基础,相同之处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在于:
上水箱7取消了第二分离型分散装置。分散槽5增设了高的第六分散道、自调装置、第四均分装置64,分散槽5的大小有所改变,第一分散道数量有所改变;上水箱7增设了第三输水管道113及其第二至三电磁阀YV2与3、第三至四管给水口36与46;下水箱1增设了液位检测控制电路。
第一分散道的数量由九个增加成十个并构成十个低的第一分散道以便与新增的两排十个高的第六分散道数量相对应。
第一腔壁侧171的前、后壁侧上且位于第一腔口151的位置分别均匀间隔地设有十组都呈倒三角形并大小一致的高的第六内散道进水口、外散道给水口,每个高的第六内散道进水口、外散道给水口分别设置在第一腔壁侧171的内、外表面上且高度相等,参见高的第六内散道进水口、外散道给水口136、146,每组高的第六内散道进水口、外散道给水口前后水平互连通共构成呈二十个凹槽状的高的第六分散道并能将第一盛水腔191的水均匀溢出,参见高的第六分散道126;每个高的第六分散道所对应的第一腔壁侧171的外表面上都垂直向下地设有一个两边凸起的导流槽,参见导流槽20,导流槽能够准确地将高的第六分散道溢出的水输向分散槽5的底部然后落向帘芯3。
分散槽5的横截面的形状分别与框室10、帘芯3相应都呈长方形但前者横截面的大小分别小于后两者,利于水沿着导流槽下流到底部后落向帘芯的顶面31从而防止水沿着框室10的外表面溅射或流动,第一腔壁底161之外与框室10之间设有呈x形且与框室10横截面的大小相应的肋条18,第一腔壁底161固定连接于肋条18的中心位置,肋条18周围的四个分支与框室10的上端边沿固定连接,框室10的上端在横向上大于分散槽5的部分被x形的肋条18切割成四个落水口利于导流槽的水能由此穿过后落向帘芯的顶面31,参见落水口19。
由于二十组高的第六内散道进水口、外散道给水口设置在第一腔壁侧171上其出水面与水平面垂直,为此高的第六分散道自身也构成自调装置,当第一盛水腔191的水位上升到达高的第六内散道进水口的倒三角形的下顶点后,能因水位的增高而增加出水量,进而增大高的第六分散道的出水速度,还由于高的第六分散道呈倒三角形凹槽状为此还能因水位的增高而以几何倍数的方式增大出水速度。
由于十个低的第一分散道比二十个高的第六分散道低故也构成自调装置,当第一盛水腔191位于低水位时则由十个低的第一分散道出水,当第一盛水腔191位于高水位时则由十个低的第一分散道、二十个高的第六分散道同时出水。
第一腔壁底161的内表面到二十个高的第六内散道进水口的高度所对应第一盛水腔191的盛水空间构成第四均分装置64,其盛水后能形成临时高度的水位,可在横向上同时均匀地向二十个高的第六内散道进水口给水。
上水箱的第二腔壁底162左边处设有第三输水管道113且采用上、下、右三通路结构;上通路与第二腔壁底162固定连通;右通路末端构成第三管给水口36并由其朝向第一腔口151给水,其上串接且连通地设有控制是否向分散槽5给水的两通直流型第二电磁阀YV2;下通路的末端构成第四管给水口46并由其朝向下水箱1的开口给水,其上串接且连通地设有控制是否向下水箱1给水的两通直流型第三电磁阀YV3;第二、三电磁阀YV2、3在电路结构上电连接并联。
十个低的第一分散道的截面积之和大于第一管给水口16的截面积,以使得十个低的第一分散道的出水速度之和大于第一水泵21对其的给水速度,当第一管给水口16单独向第一盛水腔191给水时,水都能由十个低的第一分散道漏出,从而满足持续制冷的需要;并且十个低的第一分散道的截面积之和小于第三管给水口36的截面积,以使得十个低的第一分散道的出水速度之和小于第三管给水口36对其的给水速度,当第三管给水口36单独或与第一管给水口16同时向第一盛水腔191给水时,第一盛水腔191中能形成临时高度的水位并上升到达二十个高的第六内散道进水口的位置,以便三十个分散道都能出水。
另外,十个低的第一分散道、二十个高的第六分散道的截面积之和大于第一、三管给水口16、36的截面积之和,以使得第一盛水腔191总出水速度大于对其的总给水速度,当第三管给水口36单独或与第一管给水口16同时向第一盛水腔191给水时,水都能由所有的分散道及时漏出或溢出从而能够按照设定的路线被准确地输送给目标;当然作为本实施例的变形,总给水速度也可以大于总出水速度,让水同时也能从第一腔口151溢出,从而进一步增大向帘芯3的给水速度。
下水箱1的储水位包括高、低水位,以及居于高、低水位之间的中水位,中水位还包括加水时上升的中水位、耗水时下降的中水位。
本冷风机还设有当位于高或低水位时相应控制第二、三电磁阀YV2、3断电关闭或通电开启的液位检测控制电路;液位检测控制电路设有由市电降压整流电路构成为其供电的直流电源,检测高、中、低水位变化并相应产生控制信号的检控干路,当位于上升的中水位时锁定检控干路闭合的自锁支路,将检控干路输出的控制信号开关第二、三电磁阀YV2、3的驱动支路。
检控干路,设有浮球式高、低位液位开关9、91。低位液位开关91设置在靠近下水箱1的底面位置处以确定低水位的位置并主要检测低水位,具体设有常开式干簧管ZT2,以及当水位位于低水位时落下和中、高水位时浮起并相应磁作用于常开式干簧管ZT2使其闭合和断开的第二磁环f2;高位液位开关9设置在靠近下水箱1的开口位置处且比低位液位开关91高以确定高水位的位置并主要检测高水位,具体设有常闭式干簧管ZT1,以及当水位位于高水位时浮起和中、低水位时落下并相应磁作用于常闭式干簧管ZT1使其断开和闭合的第一磁环f1;常闭式干簧管ZT1、常开式干簧管ZT2两者电连接串联。
液位检测控制电路还设有包括常开式的第一、二触点KS1-1、2的第一继电器K1,第一继电器K1的电磁部分与检控干路电连接串联后加载直流电源。
自锁支路,设有第一继电器K1及其第一触点KS1-1。第一触点KS1-1与常开式干簧管ZT2两者电连接并联,用于当水位位于上升的中水位时替代常开式干簧管ZT2闭合从而锁定检控干路位于通路状态;
驱动支路,设有第一继电器K1及其第二触点KS1-2,第二触点KS1-2与第二、三电磁阀YV2、3电连接串联后加载直流电源,用于开关其通电开启或断电关闭。
工作原理为,当液位检测控制电路通电开启后,下水箱1缺水位于低水位时,即低于低位液位开关91,第一、二磁环f1、2全部落下,检控干路位于通路状态使得第一、二触点KS1-1、2闭合进而允许第二、三电磁阀YV2、3通电开启并且直到水位上升到达高水位为止;当水位位于上升的中水位时,即便第二磁环f2浮起使得常开式干簧管ZT2断开,但闭合的第一触点KS1-1也能锁定检控干路维持通路状态不变;当其水位上升到达高水位时,即到达高位液位开关9,由于第一磁环f1浮起使得常闭式干簧管ZT1被断开,检控干路位于开路状态使得第一、二触点KS1-1、2断开进而控制第二、三电磁阀YV2、3断电关闭;而后,水位到达中水位以及位于下降的中水位时,虽然第一磁环f1落下使得常闭式干簧管ZT1闭合但由于第二磁环f2还浮起使得常开式干簧管ZT2断开也无法进入锁定状态,故检控干路维持开路状态不变;只有当水位下降到达低位液位开关91且第一、二磁环f1、2全部落下时,检控干路才会再次位于通路状态进而允许第二、三电磁阀YV2、3通电开启;如此循环。
当首次使用时,上、下水箱7、1都缺水,其操作步骤、工作原理及其效果如下:
一、通电开启液位检测控制电路使其进入工作状态,由于下水箱1水位没有上升到达高位液位开关9,第一触点KS1-1闭合从而锁定检控干路位于通路状态,第二触点KS1-2闭合从而通电开启第二、三电磁阀YV2、3;
确认风机4断电停转,避免风机4正在抽风时又通电开启第二电磁阀YV2向帘芯3快速给水,防止吹水;
确认第一水泵21断电停转,避免第一水泵21无水空转。
二、持续地向上水箱的加水口13手动加水;
上水箱7通过第三输水管道113、第二电磁阀YV2、第三管给水口36并利用重力的作用向分散槽5给水,使其形成临时水位上升到达高的第六内散道进水口的位置;
分散槽5通过十个低的第一分散道和二十个高的第六分散道并利用重力的作用,一并向框室10中的帘芯的顶面31落水,为此相对于现有的冷风机能以更高地速度和更大地面积落水,从而快速和全面浸湿帘芯3;
经帘芯的底面32流出的水回落到下水箱1,与此同时也起到了对分散槽5、框室10、帘芯3实施冲洗以及向下水箱1加水的作用;
同时,第三电磁阀YV3、第四管给水口46并利用重力的作用直接向下水箱1加水。
三、当下水箱1的水位上升到达第一水泵21可以抽水的位置时,通过操作现有控制电路部分通电运转第一水泵21,使其将下水箱1的水也送给分散槽5,从而进一步加大对其给水速度增强帘芯3被浸湿的效果。
四、下水箱1的水位上升到达高位液位开关9时,第二触点KS1-2断开从而断电关闭第二、三电磁阀YV2、3,于是上水箱7停止向分散槽5给水和下水箱1加水,仅通过第一水泵21向其给水和由低的第一分散道向帘芯3落水,落水恢复到缓慢状态。
五、通过操作现有控制电路部分通电运转风机4使其开始抽风,从而进入持续制冷状态,由于帘芯3已经被水全面浸湿,所以制冷效果得以保证。
六、断电关闭液位检测控制电路,避免风机4正在抽风时因下水箱1缺水后第二触点KS1-2闭合从而又通电开启第二电磁阀YV2向帘芯3快速给水,防止吹水;
七、上水箱7储满水后停止向加水口13加水,进而加大了本冷风机的储水量。
八、下水箱1的水随着制冷减少,特别是当水位下降到达低位液位开关91时,可以关闭风机4后通电开启液位检测控制电路,第二触点KS1-2闭合由第二、三电磁阀YV2、3向下水箱1加水,也可以直接向下水箱1的开口手动加水。
实施例五
如图13所示,以实施例四为基础,相同之处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在于:
为了简化结构,分散槽5取消了二十个高的第六分散道。增设了一个高的第七分散道127及其高的第七内散道进水口、外散道给水口137、147。
高的第七内散道进水口、外散道给水口137、147直接由第一腔口151的内、外边沿构成用于溢出水,高的第七分散道127整体呈环形的平面状。
帘芯3横截面的形状和大小与高的第七外散道给水口147一致,也就是与分散槽5一致,当第一盛水腔191的水位到达第一腔口151后水由其溢出并沿着第一腔壁侧171的外表面向下流动,当到达帘芯3后会被帘芯的顶面31和进、出风侧面33、34以及左、右两个侧面吸附或被其溅射后吸附。
实施例六
如图14、15、16所示,以实施例一为基础,相同之处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在于:
为了简化体积,辅水源装置与主供水系统共用下水箱1来替代上水箱7。增设了两种辅水泵;分散装置增设了三个密封型分散装置。
第一种辅水泵,包括第一水泵21以及设有调节其第一交流电机M1功率大小的功率调节电路,通过相应调节第一交流电机M1的运转速度相应控制抽水和给水速度,其高速运转快速抽水和给水时能满足快速全面浸湿帘芯3的需要,其低速运转慢速抽水和给水时则可满足帘芯3持续制冷的需要。功率调节电路具体设有由市电降压整流电路构成为其供电的直流电源、脉冲信号发生器、随其脉冲信号的频率相应控制第一交流电机M1开关的光电耦合控制电路,以及档位切换电路。
脉冲信号发生器,具体设有NPN型第一、二晶体管VT1、2,第一至四电阻R1~4,电解液型第一、二电容C1、2,第一、二二极管VD1、2。第一、二晶体管VT1、2与前述电阻和电容对称地组成集-基耦合的无稳态多谐振荡器,第一、二晶体管VT1、2通过前述电阻和电容相互反馈信号交替饱和截止进而产生方波信号,第一、二二极管VD1、2可防止第一、二晶体管VT1、2同时饱和进而避免不起振,前述电阻和电容可调节方波信号的占空比。
光电耦合控制电路,具体设有双向二级晶闸管型光电耦合器IC、双向三级型晶闸管VS、限流的第五电阻R5。光电耦合器IC的输入端电连接串联在直流电源正极与第二晶体管VT2的集电极之间接受方波信号,晶闸管VS与第一交流电机M1电连接串联后加载220V交流电源,光电耦合器IC的输出端、第五电阻R5、晶闸管VS的控制极电连接串联后加载220V交流电源。
档位切换电路,由光电耦合器IC的输入端的负极与直流电源负极之间电连接串联常开式第一手动开关S1和限流的第六电阻R6构成。
工作原理为,当闭合第一手动开关S1后,光电耦合器IC的输入端的电流直接连续地导向直流电源负极,不受方波信号的影响,晶闸管VS一直稳定地导通,于是第一交流电机M1以大功率状态高速运转;当断开第一手动开关S1后,光电耦合器IC的输入端受到方波信号的影响,晶闸管VS循环地导通与关断,平均通过第一交流电机M1的电流减少,于是第一交流电机M1以小功率状态低速运转;第一水泵21的额定抽水功率应比现有冷风机的水泵2的额定抽水功率大,以满足将第一水泵21调至小功率运转时能与现有冷风机的水泵2的额定抽水功率相当,当将第一水泵21调至大功率运转时能比现有冷风机的水泵2的额定抽水功率大,最好大一倍。
第二种辅水泵,设有包括由第二交流电机M2以及与其连接的叶轮等常规部件构成的第二水泵22,以及与第二交流电机M2电连接串联控制其通电开启或断电关闭的第二手动开关S2;第二水泵22设置在下水箱1之内左边的内底面上,其通过设有的第四输水管道114与由第二、三、四分散室52、53、54构成的三个密封型分散装置连通并将下水箱1中的储水抽送给第二、三、四分散室52、53、54,第二、三、四分散室52、53、54整体都呈空心的圆柱状并分别横向、竖向、竖向设置在框室的进风口11之外的上、左、右三侧处,进而由其全方位大面积地向帘芯3送水。第二、三、四分散室52、53、54还分别均匀间隔地由其内壁面至外壁面连通地设有九个分散道并还分别延伸出九个呈长管状的第一、二、三外给水头,第一、二、三外给水头的末端空余构成其外散道给水口能准确地喷水,参见第一、二、三外给水头17、27、37;每个第一外给水头的末端位于帘芯的进风侧面33和顶面31的相交处的上方,每个第二、三外给水头的末端分别位于帘芯的进风侧面33和帘芯的左、右侧面的相交处的左、右方,其喷水角度分别与各自对应的两个面成45度,以利于同时向两个面喷水,从而不仅能增大帘芯3被喷水的面积还能利于其被水快速浸湿。风机4位于框室10的前方送风,第二、三、四分散室52、53、54与风机4都位于分散槽5的前方,分散槽5后方无部件阻挡,方便向后拆卸分散槽5、框室10、帘芯3。
使用时,若需快速全面浸湿帘芯3,闭合第一手动开关S1将功率调节电路调至大功率输出状态让第一水泵21快速抽水增大给水速度和闭合第二手动开关S2让第二水泵22通电运转开始抽水,以增大向帘芯3给水,若是持续制冷,断开第一手动开关S1将功率调节电路调至小功率输出状态让第一水泵21慢速速抽水降低给水速度和断开第二手动开关S2让第二水泵22断电停转停止抽水,以减少向帘芯3给水。
实施例七
如图17、18所示,以实施例四、六为基础,相同之处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在于:
本冷风机增设了控制辅供水系统供水时间的时间装置,时间装置由运算比较电路构成,具体能在接通电源后自动定时断电关闭第二至三电磁阀YV2~3、断电停转第二水泵的第二交流电机M2、将第一水泵的第一交流电机M1的功率调节电路调至小功率输出,从而控制前两者向帘芯3给水的时间和后者向帘芯3快速给水的时间;运算比较电路设有由运算放大器A构成的电压比较器、向该电压比较器提供基准电压的第一分压器和输入比较电压的外围定时电路、将电压比较器输出的控制信号放大并开关控制前述受控部件的第一驱动电路。
电压比较器,由运算放大器A电连接成开环非线性的过零比较器模式构成。
第一分压器,由第七、八电阻R7、8组成。第七、八电阻R7、8电连接串联后加载直流电源,该两者的串联电连接点与运算放大器A的反相输入端电连接,为其提供偏置电压并以此作为参考基准电压。
外围定时电路,由第九电阻R9和电解液型第三电容C3组成。第九电阻R9作为上拉电阻电连接串联在运算放大器A的同相输入端与直流电源的正极之间,第三电容C3电连接串联在运算放大器A的同相输入端与直流电源的负极之间,第三电容C3通过第九电阻R9充电并共同决定定时的时间和在该时间范围内为运算放大器A的同相输入端提供比较电压。
第一驱动电路,设有包括常开式的第三、四、五触点KS2-3、4、5的第二继电器K2、第三二极管VD3、PNP型第三晶体管VT3、第十电阻R10。第三晶体管VT3的发射极电连接直流电源的正极,其基极与运算放大器A的输出端之间电连接串联有限流的第十电阻R10,发射极、基极构成输入回路以获得正向偏置电压,其集电极与直流电源的负极之间电连接串联有第二继电器K2,发射极、集电极构成输出回路将运算放大器A输出的控制信号放大并开关第二继电器K2;第三二极管VD3与第二继电器K2电连接并联且反相于直流电源反向续流,从而保障第三晶体管VT3的安全;第三触点KS2-3控制第二、三电磁阀YV2、3是否由通电开启切换为断电关闭,第四触点KS2-4替代第二手动开关S2控制第二交流电机M2是否由通电运转切换为断电停转,第五触点KS2-5替代第一手动开关S1控制功率调节电路是否由大功率输出调至小功率输出。
工作原理及其使用方法为,当首次准备使用冷风机制冷时,帘芯3处于干燥状态。冷风机开机通电后,先通过操作现有控制电路部分允许通电运转第一水泵21,但暂时不通电运转风机4避免给水速度过快而吹水。
由于刚通电时第三电容C3处于充电状态其电阻由小变大通过的电流逐渐减小而两端的电压慢慢升高,运算放大器A的同相输入端获得较低的电压并小于反相电压,运算放大器A暂时输出低电平,第三晶体管VT3导通使得第二继电器K2吸合其第三、四、五触点KS2-3、4、5闭合进而控制第二至三电磁阀YV2~3通电开启开始给水、第二水泵22通电运转开始抽水、功率调节电路调至大功率输出使得第一水泵21快速抽水,于是自动快速全面地浸湿了帘芯3从而缩短了冷风机制冷的开始时间和保证其后续效果。
定时过程由第三电容C3充电开始直至其结束,当第三电容C3充电完成后其电阻变大阻断电流通过两端电压升高,运算放大器A的同相输入端获得较高的电压并大于反相电压,运算放大器A稳定输出高电平,第三晶体管VT3截止使得第二继电器K2释放其第三、四、五触点KS2-3、4、5断开进而控制第二至三电磁阀YV2~3断电关闭停止给水、第二水泵22断电停转停止抽水、功率调节电路调至小功率输出使得第一水泵21慢速抽水,于是仅通过第一水泵21经分散槽5向帘芯3落水,落水恢复到缓慢状态;然后再通电运转风机4使其开始送风并进入持续制冷状态,进而确保冷风机正常安全运行。
作为本实施例的变形,自动延时关闭的运算比较电路也可以用手动定时关闭的发条开关替代。
实施例八
如图19、20所示,以实施例二、四、六为基础,相同之处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在于:
本冷风机增设了根据辅供水系统供水或停止供水相应控制风机的第三交流电机M3断电停转或通电运转的抵触电路,抵触电路由逻辑门电路构成,具体能自动防止第二水泵22、第二电磁阀YV2、第二手动阀82开始给水以及第一水泵21快速给水的时候风机4会吹水;逻辑门电路设有进行逻辑判断的或非门D以及向其提供输入信号的第二、三、四、五分压器、行程开关SQ、第三手动开关S3,将或非门D输出的控制信号放大并开关风机的第三交流电机M3的第二驱动电路。
或非门D,具有四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
第二分压器,由第十一、十二电阻R11、12组成,第十一、十二电阻R11、12电连接串联后与第六电阻R6电连接并联,第十一、十二电阻R11、12的串联电连接点与或非门D的一个输入端电连接;当第一手动开关S1闭合将功率调节电路调至大功率输出时或非门D获得一个高电平输入信号,反之当第一手动开关S1断开将其调至小功率输出时或非门D获得一个低电平输入信号。
第三分压器,由第十三、十四电阻R13、14组成,第十三、十四电阻R13、14电连接串联后与第二电磁阀YV2电连接并联,第十三、十四电阻R13、14的串联电连接点与或非门D的一个输入端电连接;当第二电磁阀YV2通电开启时或非门D也获得一个高电平输入信号,反之当第二电磁阀YV2断电关闭时或非门D获得一个低电平输入信号。
第四分压器与第三手动开关S3;第四分压器由第十五、十六电阻R15、16组成并电连接串联,其串联电连接点与或非门D的一个输入端电连接;第三手动开关S3采用二级联动型,包括两组控制触点,其中一组触点替代第二手动开关S2控制第二交流电机M2,另一组触点与第十五、十六电阻R15、16电连接串联后加载直流电源;当第三手动开关S3闭合将第二交流电机M2通电开启时第四分压器有电流通过向或非门D的输入端提供一个高电平信号,反之当第三手动开关S3断开将第二交流电机M2断电关闭时第四分压器无电流通过则向或非门D的输入端提供一个低电平输入信号。
第五分压器与行程开关SQ,第五分压器由第十七、十八电阻R17、18组成并电连接串联,其串联电连接点与或非门D剩下的一个输入端电连接;行程开关SQ采用常开型并设置在第二手动阀82上且与第二手动阀82打开或关闭时机械联动,行程开关SQ与第十七、十八电阻R17、18电连接串联后加载直流电源;当第二手动阀82打开时行程开关SQ同步闭合第五分压器有电流通过向或非门D的输入端提供一个高电平信号,反之当第二手动阀82关闭时行程开关SQ同步断开第五分压器无电流通过则向或非门D的输入端提供一个低电平信号。
第二驱动电路,设有包括常开式的第六触点KS3-6的第三继电器K3、第四二极管VD4、NPN型第四晶体管VT4、第十九电阻R19。第四晶体管VT4的发射极电连接直流电源的负极,其基极与或非门D的输出端之间电连接串联有限流的第十九电阻R19,基极、发射极构成输入回路以获得正向偏置电压,其集电极与直流电源的正极之间电连接串联有第三继电器K3,集电极、发射极构成输出回路将或非门D的输出端输出的控制信号放大并开关第三继电器K3;第四二极管VD4与第三继电器K3电连接并联且反相于直流电源反向续流,进而保障第四晶体管VT4的安全;第六触点KS3-6控制风机的第三交流电机M3断电停转或通电运转。
工作原理为,只有当功率调节电路的第一手动开关S1断开使得第一水泵21慢速抽水、第三手动开关S3断开使得第二水泵22停止抽水、第二手动阀82关闭停止给水并联动行程开关SQ断开、下水箱1中有水使得液位检测控制电路控制第二电磁阀YV2断电关闭停止给水时,即第二、三、四、五分压器全部向或非门D的输入端提供低电平信号时,或非门D的输出端才相反地输出高电平控制信号,第四晶体管VT4导通使得第三继电器K3吸合第六触点KS3-6闭合进而允许风机的第三交流电机M3通电运转开始抽风安全制冷。反之,只要第二、三、四、五分压器之一或全部向或非门D的输入端提供高电平信号时,或非门D的输出端均输出低电平控制信号,第四晶体管VT4一直截止进而控制风机的第三交流电机M3断电停转停止抽风,从而防止辅供水系统向帘芯3供水时风机的第三交流电机M3运转后会将帘芯3上的水直接大量地吹出。
作为本实施例的变形,逻辑门电路能够逻辑判断的输入信号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二个、三个或四个以上,当为一个时或非门D可由非门替代。
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变形,自动控制的抵触电路也可以由一个手动开关与风机的第三交流电机M3电连接串联替代,使用时,以手动的方式来操控手动开关断开或闭合从而相应控制风机的第三交流电机M3断电停转或通电运转。

Claims (24)

1.一种多功能的冷风机,包括用于蒸发水的帘芯(3)、用于产生风并使其通过该帘芯(3)的风机(4)、用于供水让该帘芯(3)蒸发的主供水系统及其位于该帘芯(3)之下用于为供水而储水的下水箱(1),到达该帘芯(3)的水且未被其蒸发的部分由其供向该下水箱(1),其特征在于:
本冷风机还包括用于单独或同时与该主供水系统供水进而冲洗该帘芯(3)、快速浸湿该帘芯(3)、全面浸湿该帘芯(3)、增大本冷风机的储水量或\和向该下水箱(1)加水的辅供水系统,该辅供水系统包括用于为供水而储水的辅水源装置;
本冷风机还包括用于输水的输水装置;
该主、辅供水系统还分别包括用于使该下水箱(1)的水流动并由该输水装置将其输向该帘芯(3)的第一水泵(21)、用于使该辅水源装置的水流动并由该输水装置将其输向该帘芯(3)的辅水泵,或者\和本冷风机包括用于使水流动的重力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辅供水系统向所述帘芯(3)的供水速度大于所述主供水系统向该帘芯(3)的供水速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力装置包括下列之一或组合:
①、所述下水箱(1)的水脱离所述第一水泵(21)的动力支持后使其流动并由所述输水装置将其输向所述帘芯(3);
②、使所述辅水源装置的水流动并由所述输水装置将其输向所述帘芯(3);
③、使所述辅水源装置的水流动并由所述输水装置将其不经所述帘芯(3)直接输向所述下水箱(1);
④、到达所述帘芯(3)未被其蒸发的水使其流动并由所述输水装置将其输向所述下水箱(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帘芯(3)包括顶面(31)、底面(32)和侧面,风从该帘芯(3)的侧面通过,并包括下列之一或组合:
①、所述下水箱(1)的水由所述输水装置将其输向该顶面(31)用于让该帘芯(3)蒸发;
②、所述辅水源装置的水单独或与所述下水箱(1)的水同时由所述输水装置将其输向该顶面(31)以此包括增大对该顶面(31)的给水速度或\和面积;
③、所述辅水源装置的水单独或与所述下水箱(1)的水同时由所述输水装置将其输向该帘芯(3)的侧面以此包括增大对该帘芯(3)的给水速度或\和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水装置包括用于给水的给水部件和用于接受给水的受水部件,该给水和受水部件分别包括能够出水的给水口和能够进水的受水口,该给水和受水口所形成的面分别构成给水和受水面,并包括下列之一或组合:
①、该给水或\和受水部件的横向上的截面呈条形利于大面积给水或\和受水;
②、该给水或\和受水部件在横向上的个数包括多个利于大面积给水或\和受水;
③、该给水或\和受水部件在横向上的给水或受水位置或面水平利于同时给水或\和受水;
④、该给水或\和受水面包括有高度利于自动适应给水或\和受水速度;
⑤、该给水部件在横向上的数量或者宽或长度小于该受水部件的数量或者宽或长度,该两者的给水与受水位置相互错开利于该前者向后者给水的力度均匀;
⑥、该给水部件在横向上的数量或者宽或长度大于或等于该受水部件的数量或者宽或长度,该两者的给水与受水位置相互对应利于该前者向后者给水的力度和量均匀;
⑦、该给水部件和受水部件分离或保持间距给水和受水,以利于拆卸或\和清洗;
⑧、该给水部件和受水部件密封连通给水和受水,以利于带压给水或\和受水;
⑨、该给水部件的给水位置高于该受水部件的受水位置且利用重力的作用向该受水部件给水,进而构成所述重力装置;
⑩、所述主供水系统、辅供水系统或\和帘芯(3)包括给水或\和受水部件,该输水装置的给水或\和受水部件包括该主供水系统、辅供水系统或\和帘芯(3)的给水或\和受水部件;该主供水系统的给水或\和受水部件包括所述下水箱(1)的受水部件、所述第一水泵(21)的给水部件,该第一水泵(21)的给水部件包括第一管给水口(16);该辅供水系统的给水或\和受水部件包括所述辅水源装置的给水或\和受水部件、辅水泵的给水部件;该帘芯(3)的受水部件包括所述顶面(31)、帘芯(3)的侧面,该帘芯(3)的给水部件包括所述底面(3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风机,其特征在于,本冷风机包括位于所述辅水源装置之内或\和外的分散装置,所述位于该辅水源装置之内的分散装置用于将该辅水源装置的水分散地给向所述帘芯(3),所述位于该辅水源装置之外的分散装置接受所述第一管给水口(16)、辅水泵或\和该辅水源装置的给水部件的给水并将其分散地给向该帘芯(3);该分散装置包括用于盛水或\和防水溅射的盛水腔,该盛水腔包括用于构成其盛水空间的腔壁以及用于为该盛水空间进水的腔口,该盛水腔还包括分散道,该分散道包括用于给水且位于该盛水腔之外的外散道给水口和用于为该外散道给水口进水且位于该盛水腔之内的内散道进水口,该内散道进水口、外散道给水口固定连通,并包括下列之一或组合:
①、该内散道进水口、外散道给水口分别位于该腔壁的内、外表面;
②、该分散道呈孔、管、槽或平面状;
③、该分散道还包括由该腔壁的外表面向外延伸构成外给水头,该外给水头的末端空余构成该外散道给水口;
④、该外散道给水口的给水速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向该分散装置给水的给水部件对其的给水速度;
⑤、该分散装置包括受水或\和给水部件,所述输水装置的受水或\和给水部件包括该分散装置的受水或\和给水部件,该分散装置的受水部件包括该内散道进水口和腔口,该分散装置的给水部件包括该外散道给水口;
⑥、该辅水源装置的给水部件包括第三管给水口(3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装置包括分离型分散装置,所述向该分离型分散装置给水的给水部件与其腔口分离或保持间距,以利于拆卸或\和清洗;该分离型分散装置包括重力装置,所述本冷风机的重力装置包括该分离型分散装置的重力装置,该分散装置的重力装置包括该分离型分散装置的外散道给水口的位置高于所述底面(32)的位置且利用重力的作用向所述帘芯(3)给水,并包括下列之一或组合:
①、该腔口的位置位于该分离型分散装置的盛水腔的顶部,该分离型分散装置的分散道位于该盛水腔的底部;
②、该分离型分散装置的内散道进水口的位置高于或等于该外散道给水口的位置;
③、该分离型分散装置的腔壁的外表面与该外散道给水口的位置对应处且向该分离型分散装置的底部的方向上包括有用于导流的导流槽;
④、该分离型分散装置的内散道进水口、外散道给水口由该腔口的内、外边沿构成并以溢水的方式进水、给水;
⑤、该外散道给水口的位置高于所述顶面(31)并与其垂直对应且以竖向落水的方式对其给水;
⑥、该外散道给水口的位置与该帘芯(3)的侧面的平行延长线重合并以竖向落水的方式对其给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冷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型分散装置包括在横向上同时均匀地向该分离型分散装置的内散道进水口给水的均分装置,该内散道进水口与该分离型分散装置的盛水腔的底部包括有高度,该高度所对应的该盛水腔的盛水空间构成该均分装置的盛水空间,该均分装置的盛水空间包括盛有临时或固定高度的水位的水利于水在横向上快速流动以便在横向上同时均匀地将水给向该内散道进水口,并包括下列之一或组合:
①、该均分装置的盛水空间包括与其连通用于自动放水的第二放水口(24);该第二放水口(24)在该盛水腔中的放水位置比该内散道进水口的进水位置低,该第二放水口(24)的放水速度小于所述向该分离型分散装置给水的给水部件对其的给水速度用于在该均分装置的盛水空间中形成临时高度的水位并上升到达该内散道进水口的进水位置,或者该第二放水口(24)的放水速度还小于该分离型分散装置的分散道的进水或\和给水速度,或者该第二放水口(24)还将水给向所述帘芯(3);
②、该均分装置的盛水空间包括与其连通用于放水的第一放水口(23)以及控制其是否放水的第一手动阀(81),当该第一手动阀(81)关闭时该均分装置的盛水空间形成固定高度的水位并上升到达该内散道进水口的进水位置;
③、该内散道进水口与该盛水腔的底部的腔壁的内表面包括有高度,该高度由该内散道进水口设置在该腔壁的内表面上或\和从该盛水腔的底部的腔壁的内表面向该分离型分散装置的腔口的方向延伸形成内进水头构成,该内进水头的末端空余构成该内散道进水口。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冷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型分散装置包括自调装置,该自调装置根据所述向该分离型分散装置给水的给水部件对其的给水速度自动相适应地匹配该分离型分散装置的给水速度,并包括下列之一或组合:
①、该自调装置由该分离型分散装置的内散道进水口的进水面或外散道给水口的给水面垂直或倾斜于水平面构成,或者该内散道进水口的进水面或外散道给水口的给水面还呈下凹弧或倒三角形;
②、该分离型分散装置的分散道包括高和低的分散道,该自调装置包括该高和低的分散道,该高的分散道在该分离型分散装置的盛水腔中的进水位置比该低的分散道的进水位置高;该低的分散道的给水速度大于所述第一管给水口(16)对该分离型分散装置的给水速度用于将水给向所述帘芯(3)使其蒸发且小于所述辅水泵或\和辅水源装置的给水部件对该分离型分散装置的给水速度用于在该分离型分散装置的盛水腔中形成临时高度的水位并上升到达该高、低的分散道的进水位置以便让其都能进水后给水;该高、低的分散道的给水速度之和大于所述向该分离型分散装置的给水部件对其的给水速度之和。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冷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装置包括密封型分散装置,该密封型分散装置位于所述辅水源装置之外且由分散室构成;所述高的分散道与该分散室的腔口密封连通,以利于由该分散室的外散道给水口向所述帘芯(3)的侧面带压给水。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装置包括密封型分散装置,该密封型分散装置位于所述辅水源装置之外且由分散室构成;所述向该分散室给水的给水部件与该分散室的腔口密封连通,以利于带压进水或\和给水,并包括下列之一或组合:
①、本冷风机包括用于收纳所述帘芯(3)的框室(10),该框室(10)包括进、出风口(11、12),该帘芯(3)的侧面包括进、出风侧面(33、34)其位置分别与该进、出风口(11、12)对应,该分散室位于该进或出风口(11或12)处用于限位该帘芯(3)不会由该框室(10)滑出或\和对该进或出风侧面(33或34)给水;
②、该分散室整体呈空心的柱或X状;
③、该分散室的外散道给水口的位置与该进或出风侧面(33或34)对应并向其给水;
④、该分散室的外散道给水口的位置与所述顶面(31)和该进或出风侧面(33或34)的相交处对应并向该两个面同时给水。
12.根据权利要求7~10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冷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水源装置包括用于为供水而储水或\和加大储水量的上水箱(7),所述分离型分散装置包括位于该上水箱(7)之外的分离型分散装置,所述位于该上水箱(7)之外的分离型分散装置由分散槽(5)构成,并包括下列之一或组合:
①、所述分离型分散装置包括位于该上水箱(7)之内的分离型分散装置,该上水箱(7)的给水部件包括所述位于该上水箱(7)之内的分离型分散装置的外散道给水口并用于向该分散槽(5)给水;该上水箱(7)包括重力装置,所述本冷风机的重力装置包括该上水箱(7)的重力装置,该上水箱(7)的重力装置包括该外散道给水口的给水位置高于该分散槽(5)的腔口的进水位置且利用重力的作用向该分散槽(5)的腔口给水;
②、该上水箱(7)的给水部件包括所述第三管给水口(36)及其控制是否给水的第二手动阀(82)或\和第二电磁阀(YV2)并用于向该分散槽(5)给水;该上水箱(7)包括重力装置,所述本冷风机的重力装置包括该上水箱(7)的重力装置,该上水箱(7)的重力装置包括该第三管给水口(36)及其给水位置高于该分散槽(5)的腔口的进水位置且利用重力的作用向该分散槽(5)的腔口给水;
③、该上水箱(7)的给水部件包括第四管给水口(46)及其控制是否给水的第三手动阀(83)或\和第三电磁阀(YV3)并用于向该下水箱(1)给水;该上水箱(7)包括重力装置,所述本冷风机的重力装置包括该上水箱(7)的重力装置,该上水箱(7)的重力装置包括该第四管给水口(46)及其给水位置高于该下水箱(1)的进水位置且利用重力的作用向该下水箱(1)给水。
13.根据权利要求1~11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冷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水源装置包括下列之一或组合:
①、包括用于为供水而储水或\和加大储水量的上水箱(7),该上水箱(7)包括重力装置,所述本冷风机的重力装置包括该上水箱(7)的重力装置,该上水箱(7)的水由该重力装置使其流动;
②、包括所述下水箱(1),该下水箱(7)的水由所述辅水泵使其流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冷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水箱(7)的竖向延伸方向与本冷风机的竖向延伸方向重合,或\和所述上水箱(7)的竖向延伸方向与所述帘芯(3)、下水箱(1)的竖向延伸方向重合以利于减少该上水箱(7)在横向上的占用面积,或\和所述上水箱(7)横向宽度小于或等于所述下水箱(1)横向宽度;
或者\和所述上水箱(7)包括用于加水的加水口(13),或\和所述上水箱(7)包括加水口(13)并与本冷风机的上方的外表面连通以便于利用本冷风机的高度来提高加水的高度。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冷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水泵包括下列之一或组合:
①、包括所述第一水泵(21)及其调节功率大或小并相应控制其快速或慢速抽水的功率调节电路,该慢速抽水用于所述主供水系统供水,该快速抽水用于所述辅供水系统供水;
②、包括第二水泵(22)及其用于控制其是否运转的第二手动开关(S2)。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冷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泵(21)包括第一电机(M1),所述功率调节电路包括为其供电的直流电源、用于产生脉冲信号的无稳态多谐振荡器、随其脉冲信号的频率相应耦合控制该第一电机(M1)开关的光电耦合控制电路,以及用于切换是否随其脉冲信号的频率相应耦合控制的第一手动开关(S1);该无稳态多谐振荡器包括第一至二晶体管(VT1~2)、第一至四电阻(R1~4)、第一至二电容(C1~2)且对称地集-基耦合,该光电耦合控制电路包括双向二级晶闸管型光电耦合器(IC)、双向三级型晶闸管(VS),该光电耦合器(IC)的输入端由该无稳态多谐振荡器获得脉冲信号输入并相应耦合控制该晶闸管(VS)开关该第一电机(M1),该第一手动开关(S1)闭合或断开时相应控制该光电耦合器(IC)的输入端与该直流电源直通或由该无稳态多谐振荡器获得脉冲信号输入。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冷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水箱(7)包括用于控制其是否给水的手动阀或\和电磁阀,该手动阀或\和电磁阀并包括下列之一或组合:
①、向所述帘芯(3)给水的第二手动阀(82)或\和第二电磁阀(YV2);
②、不经所述帘芯(3)直接向所述下水箱(1)给水的的第三手动阀(83)或\和第三电磁阀(YV3)。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冷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水箱(1)的储水位包括高、低水位以及位于该高、低水位之间的中水位,该中水位还包括加水时上升的中水位,本冷风机包括用于当位于该高或低水位时相应控制所述第二或\和三电磁阀(YV2或\和3)断电关闭或通电开启的液位检测控制电路;该液位检测控制电路包括为其供电的直流电源,用于检测高、中、低水位变化并相应产生机械断开或闭合控制信号的检控干路,该检控干路包括浮球式高、低位液位开关(9、91);该液位检测控制电路还包括用于当位于所述上升的中水位时替代该低位液位开关(91)闭合进而锁定该检控干路闭合的自锁支路,用于将该检控干路输出的控制信号开关该第二或\和三电磁阀(YV2或\和3)的驱动支路,该自锁支路、驱动支路分别包括第一继电器(K1)的第一、二触点(KS1-1、2)。
19.根据权利要求1~11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冷风机,其特征在于:本冷风机包括用于控制所述辅供水系统的供水时间的时间装置进而自动使其供水并停止供水。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冷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间装置包括下列之一或组合:
①、用于手动定时关闭所述辅供水系统供水的发条开关;
②、用于自动延时关闭所述辅供水系统供水的运算比较电路,该运算比较电路包括由运算放大器(A)构成的电压比较器、用于向该电压比较器提供基准电压的第一分压器和输入比较电压的外围定时电路,以及用于将该电压比较器输出的定时控制信号放大并开关受控部件的第一驱动电路。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冷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受控部件包括所述第一水泵(21)设有的功率调节电路、所述辅水源装置设有的第二至三电磁阀(YV2~3)或\和所述辅水泵设有的第二水泵(22)。
22.根据权利要求1~11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冷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4)包括第三电机(M3),本冷风机包括用于当所述辅供水系统供水时控制该第三电机(M3)断电停转防止吹水或停止供水时允许该第三电机(M3)通电运转的抵触电路。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冷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抵触电路包括下列之一或组合:
①、用手动控制的手动开关,该手动开关与该第三电机(M3)电连接串联;
②、用于自动控制的逻辑门电路,该逻辑门电路包括为其供电的直流电源、用于逻辑判断的非门或或非门(D),用于为该非门或或非门(D)提供输入信号的输入部件,以及用于将该非门或或非门(D)输出的控制信号放大并开关该第三电机(M3)的第二驱动电路。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冷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部件包括下列之一或组合:
①、第五分压器与行程开关(SQ),该第五分压器由第十七、十八电阻(R17、18)组成并电连接串联,其串联电连接点与该非门或或非门(D)的输入端电连接,该行程开关(SQ)与所述辅水源装置设有的第二手动阀(82)机械联动,行程开关(SQ)与该第五分压器电连接串联后加载所述直流电源;
②、第四分压器与第三手动开关(S3),该第四分压器由第十五、十六电阻(R15、16)组成并电连接串联,其串联电连接点与该非门或或非门(D)的输入端电连接,该第三手动开关(S3)采用二级联动型,包括两组控制触点,其中一组触点控制所述辅水泵设有的第二水泵(22),另一组触点与该第四分压器电连接串联后加载所述直流电源;
③、第三分压器,该第三分压器由第十三、十四电阻(R13、14)组成,该第十三、十四电阻(R13、14)电连接串联后与所述辅水源装置设有的第二电磁阀(YV2)电连接并联,该第十三、十四电阻(R13、14)的串联电连接点与该非门或或非门(D)的输入端电连接;
④、第二分压器,该第二分压器由第十一、十二电阻(R11、12)组成,该第十一、十二电阻(R11、12)电连接串联后与所述第一水泵(21)设有的功率调节电路电连接,该第十一、十二电阻(R11、12)的串联电连接点与该非门或或非门(D)的输入端电连接。
CN201710250745.7A 2017-04-18 2017-04-18 一种多功能的冷风机 Pending CN10699661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50745.7A CN106996610A (zh) 2017-04-18 2017-04-18 一种多功能的冷风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50745.7A CN106996610A (zh) 2017-04-18 2017-04-18 一种多功能的冷风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96610A true CN106996610A (zh) 2017-08-01

Family

ID=594355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250745.7A Pending CN106996610A (zh) 2017-04-18 2017-04-18 一种多功能的冷风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996610A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206496A1 (en) * 2008-02-14 2009-08-20 Ming-Tsung Lee Water-cooling fan with humidifying effect
CN202101344U (zh) * 2011-05-10 2012-01-04 周慧 一种带水箱的冷风机
CN204214069U (zh) * 2014-10-15 2015-03-18 浙江凯迪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多层制冷的冷风机
CN105276729A (zh) * 2015-10-30 2016-01-27 苏州腾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环保型降温系统
CN105737301A (zh) * 2016-02-28 2016-07-06 鲍碧海 一种可均匀溢水的水帘装置
CN205506175U (zh) * 2016-02-28 2016-08-24 鲍碧海 一种与冷风机配套使用的水箱水位检测装置
CN205561098U (zh) * 2016-02-28 2016-09-07 鲍碧海 一种可均匀落水的水帘装置
CN205561099U (zh) * 2016-02-28 2016-09-07 鲍碧海 一种可均匀溢水的水帘装置
CN205561100U (zh) * 2016-02-28 2016-09-07 鲍碧海 一种具有大储水量的冷风机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206496A1 (en) * 2008-02-14 2009-08-20 Ming-Tsung Lee Water-cooling fan with humidifying effect
CN202101344U (zh) * 2011-05-10 2012-01-04 周慧 一种带水箱的冷风机
CN204214069U (zh) * 2014-10-15 2015-03-18 浙江凯迪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多层制冷的冷风机
CN105276729A (zh) * 2015-10-30 2016-01-27 苏州腾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环保型降温系统
CN105737301A (zh) * 2016-02-28 2016-07-06 鲍碧海 一种可均匀溢水的水帘装置
CN205506175U (zh) * 2016-02-28 2016-08-24 鲍碧海 一种与冷风机配套使用的水箱水位检测装置
CN205561098U (zh) * 2016-02-28 2016-09-07 鲍碧海 一种可均匀落水的水帘装置
CN205561099U (zh) * 2016-02-28 2016-09-07 鲍碧海 一种可均匀溢水的水帘装置
CN205561100U (zh) * 2016-02-28 2016-09-07 鲍碧海 一种具有大储水量的冷风机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雷胜辉等: "夏季规模猪场湿帘降温系统的使用及管理", 《生产管理》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787391U (zh) 喷淋式制冷设备
CN104864743A (zh) 节水消雾防结冰的逆流式冷却塔
CN104132409B (zh) 采用旋转布水的蒸发冷却冷水机组
CN103953988B (zh) 压入管式逆流露点间接蒸发冷却与机械制冷联合空调机组
CN106091728B (zh) 具有复合结构的梯级降温冷却水制备冷却塔
CN103134186A (zh) 一种多腔体不混水保温水箱
CN206001971U (zh) 一种除雾冷却塔用收水器及除雾冷却塔
CN109631614A (zh) 一种基于温差换热的自然对流冷却塔系统及其处理工艺
CN100394114C (zh) 喷淋水冷式空调器的室外机
CN107069491B (zh) 一种具有良好降温的配电箱
CN206695296U (zh) 一种自适应储水量电控给水的冷风机
CN106996610A (zh) 一种多功能的冷风机
CN105570974A (zh) 压缩冷/热水供采暖采冷器
CN106871301A (zh) 一种可智能安全预湿的冷风机
CN203274253U (zh) 一种多腔体不混水保温水箱
CN207123014U (zh) 一种可智能安全预湿的冷风机
CN214199757U (zh) 一种闭式冷却塔用保护水箱
CN201772572U (zh) 一种利用低谷电储能的蓄水池结构
CN206695299U (zh) 一种抽水功率可调的冷风机
CN206683143U (zh) 一种临时均分水的冷风机
CN206683144U (zh) 一种固定水位均匀分水的冷风机
CN104197454A (zh) 一种吸冷式水蓄冷制冷装置
CN106996611A (zh) 一种预湿冷风机的电路控制方法
CN104913420A (zh) 一种新型充气式水蓄冷系统
CN203375597U (zh) 地铁专用高大填料的直接蒸发制冷空调机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8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