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83191A - 一种基于多层纳米流体的可调控三维热隐身斗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多层纳米流体的可调控三维热隐身斗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983191A CN106983191A CN201710062131.6A CN201710062131A CN106983191A CN 106983191 A CN106983191 A CN 106983191A CN 201710062131 A CN201710062131 A CN 201710062131A CN 106983191 A CN106983191 A CN 10698319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nano
- fluid
- layer
- controllable
- dimensional therm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3/00—Overgarments
- A41D3/08—Cap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Hard Magnetic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多层纳米流体的可调控三维热隐身斗篷。该可调控三维热隐身斗篷通过纳米流体组成的表面覆盖壳层实现。其中,表面覆盖壳层为多个纳米流体环层自下而上叠加构成,通过控制不同环层中纳米流体的热磁转换或者热物理性能,其所含纳米磁性颗粒的特性,流体的结构以及纳米颗粒的化学组成等,可以使每层对应不同的热导率系数,获得热隐身所需的三维热导率分布,进而使热流绕过斗篷区域后,温度场和等温线恢复原来的分布,实现热隐身功能。同时,通过循环控制每个环层中纳米流体的热导率,实现热隐身斗篷的实时开/关性能,从而克服了三维热隐身斗篷不能循环开关的缺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层纳米流体的可调控三维热隐身斗篷的实现方法和装置,可应用于热流控制领域。
背景技术
2006年,文献1:“J.B.Pendry et al,SCIENCE,2006(312):1780”首次提出利用异向介质能够操控光波的传播方向,实现光学隐身衣概念,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成为光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与此同时,作为光学隐身衣应用的一个拓展领域,即通过人工结构操控热流方向,实现热学隐身也快速成为热力学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2013年,文献2:“R.Schittny et al,Phys.Rev.Lett.2013(110):195901”采用铜和聚二甲硅氧烷制作了二维圆形热斗篷,实验验证了隐身效果。2013年,文献3:“T.Z.Yang et al,J.Phys.D:Appl.Phys.2013(46):305102”推导出具有共形任意横截面形状的热斗篷变换媒质热导率表达式,并仿真分析了其热传导特性。2014年,文献4:“F.C.Mao et al,ActaPhys.Sin.2014(63):014401”对任意横截面柱形热斗篷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导出了二维非共形任意形状热斗篷的热导率表达式。但是,目前热学隐身结构的设计,大多基于二维平面结构模型仿真和实验测试,三维热学隐身斗篷则鲜有报道。
另外,目前的热学隐身斗篷还不具备可调谐的功能(即热隐身的开/关功能),换句话说热学隐身斗篷的结构一旦确定以后其隐身性能将会一直存在是不能改变的,其主要原因是缺乏热导率可以被主动实时调控的天然材料,这直接制约着热学隐身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因此需要设计一种简单实用的方法对热学隐身斗篷的热隐身功能进行调谐,他将对热学隐身斗篷的实际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大大推进其实用化进程。
纳米流体在外界光、热、电、磁、气压或应力的作用下,其介电常数和磁导率也会发生可逆性改变。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多层纳米流体的可调控三维热隐身斗篷。该三维可调控热隐身斗篷通过纳米流体组成的表面覆盖壳层实现。其中,表面覆盖壳层为多个纳米流体环层自下而上叠加构成,通过控制不同环层中纳米流体的热磁转换或者热物理性能(比如热导性和粘度),其所含纳米磁性颗粒的特性(粒度/粒度分布及形貌),流体的结构(颗粒体积分数和分散稳定性)以及纳米颗粒的化学组成等,可以使每层纳米流体环层对应不同的热导率系数,获得热隐身所需的三维热导率分布,进而使热流绕过斗篷区域后,温度场恢复原来的分布,实现热隐身功能。同时,通过循环控制每个环层中纳米流体的热导率系数,实现热隐身斗篷的实时开/关性能,从而克服了热隐身斗篷不能开关的缺点。本发明基于纳米流体热导率系数可控原理,可以有效节省能量,延长伪装时间;在实现上,采用电、光控开关等广泛使用的器件,显著降低了热隐身斗篷的复杂度和成本,实际应用潜力大。使用本发明技术,可以使热学隐身斗篷在大多数时间内处于关闭状态(即不隐身),使对方探测到一些无效热学信息,而在需要的时候开启热隐身功能让对方探测不到其热学信号,有效隐藏各种重要信息,麻痹敌方,使我方行动具有突然性。该技术会使计算机芯片高效散热,从而提高计算机性能;实现热幻想,迷惑红外检测器;同时在航天器返回舱、卫星等设备中具有巨大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热学隐身斗篷大多基于二维平面结构、和热学隐身斗篷的热隐身功能不具备可调谐性(即不能开/关热隐身功能)的缺点,利用纳米流体这一常见材料,提供一种实现可调控(可开/关)三维热学隐身斗篷的新技术,使得系统具备结构简单、速度快、便于操作、能耗小、实时性强和实现成本低等优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多层纳米流体的可调控三维热隐身斗篷,包括衬底层、绝热间隔层、纳米流体环层组成的表面覆盖环层、附于纳米流体环层内壁的金属薄层贴片、内部支撑壳、控制单元和供能单元;表面覆盖层为多个纳米流体环层自下而上叠加构成,每个纳米流体环层内壁表面均贴有金属薄层贴片,每两个纳米流体环层之间均有绝热间隔层隔离;内部支撑壳处于多层纳米流体环层内侧,用于承载多层纳米流体环层,被隐藏的目标放置于内部支撑壳的腔内;内部支撑壳与金属薄层贴片接触,同时内部支撑壳对应于每个金属薄层贴片处,都钻有小孔,小孔孔径在1微米至1厘米、深度在1微米至10厘米。孔内安装导线,导线一端连接在金属薄层贴片上,另一端经过控制单元和供能单元接地,通过操控控制单元,可以调控供能单元对每层纳米流体的作用时间,进而控制不同环层中纳米流体的热磁转换或者热物理性能(比如热导性和粘度),其所含纳米磁性颗粒的特性(粒度/粒度分布及形貌),流体的结构(颗粒体积分数和分散稳定性)以及纳米颗粒的化学组成等,可以使每层纳米流体环层对应不同的热导率系数,实现热隐身所需的三维热导率分布,进而使热流绕过斗篷区域后,温度场恢复原来的分布,实现热隐身功能。
所述的多层纳米流体形状是半球体、圆锥体、余弦体、正弦体、圆柱体、半椭圆体、正方体、矩形体、六边体,所述的每一个纳米流体环层可独立控制和工作。
所述的纳米流体是通过溶质溶于溶液形成,其中溶质包括:金属氧化物和金属氮化物如氧化钛、氧化铝、氧化锌、氧化铜、氧化铁、氧化银和氮化铝等,金属如金、银、铜、铁、铝等,其他介质如半导体材料、碳纳米管、金刚石和陶瓷颗粒等;溶液包括:水、酒精和油类等。
所述的金属薄层贴片的宽度在1微米至10厘米、厚度在20纳米至10厘米,纳米流体层的宽度在1微米至10厘米、厚度在20纳米至10厘米;绝热间隔层的宽度在1纳米至10厘米、厚度在1纳米至10厘米。
所述的内部支撑壳是聚亚胺、塑料、BK7光学玻璃,SiO2、Si3N4或Al2O3;所述的金属层是Al层、Ag层、Au层、Cu层或Ni层;所述的绝热间隔层是硅酸钙、多元醇/多异氰酸酯、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泡沫玻璃、In2O3、SnO2或ITO;所述的衬底层是BK7光学玻璃,SiO2、Si3N4或Al2O3;所述的控制单元是电控、光控、声控或磁控开关;所述的供能单元是电能、热能、光能、真空压强或核能;
所述的多层纳米流体结构通过材料生长工艺实现,包括电子束蒸发、金属有机化合物化学气相沉淀、气相外延生长、分子束外延技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基于纳米流体热导率可控原理,可以有效节省能量,延长伪装时间;在实现上,采用电、光控开关等广泛使用的器件,显著降低了热隐身斗篷的复杂度和成本,实际应用潜力大。该技术会使计算机芯片高效散热,从而提高计算机性能;实现热幻想,迷惑红外检测器;同时在航天器返回舱、卫星等设备中具有巨大应用价值。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多层纳米流体的可调控三维热隐身斗篷,可以通过外加电、热、光、真空压强或磁场改变纳米流体这一常见材料的热导率分布,提供一种实现可调控(可开/关)三维热学隐身斗篷的新技术,使得系统具备结构简单、速度快、便于操作、能耗小、实时性强和实现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N层(N≥1)纳米流体的可调控三维热隐身斗篷切面图。
图1(b)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N层(N≥1)纳米流体的可调控三维热隐身斗篷俯视图。
图2(a)为内部支撑壳示意图。
图2(b)为N层(N≥1)纳米流体环层示意图。
图2(c)为可调控三维热隐身斗篷示意图。
图3(a)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N层(N≥1)纳米流体的可调控三维热隐身斗篷在热隐身功能开设状态下(即纳米流体处于不同热导率时的)的热流分布情况。
图3(b)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N层(N≥1)纳米流体的可调控三维热隐身斗篷在热隐身功能关闭状态下(即纳米流体处于不同热导率时的)的热流分布情况。
图中:1衬底层;
2基于N层(N≥1)纳米流体环层的可调控三维热隐身斗篷;
3金属薄层贴片;4绝热间隔层;5内部支撑壳;6热隐身区域;7小孔;
8导线;9控制单元;10供能单元;11地线;12等温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内容更加清晰,以下结合技术方案和附图详细叙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的材料生长技术包括:电子束蒸发,金属有机化合物化学气相沉淀,气相外延生长,和分子束外延技术等常用技术。其中的掩模工艺包括电子束曝光和聚焦离子束曝光等常用技术。其中的刻蚀工艺包括湿法刻蚀和干法刻蚀,如酸法刻蚀、电子束刻蚀、聚焦离子束刻蚀和反应离子束刻蚀等常用工艺。
实施例1
首先,利用材料生长工艺在衬底1上形成内部支撑壳5,如附图2(a)所示;
然后,通过材料生长工艺和掩模工艺,将设计好的纳米流体环层在衬底1和内部支撑壳5的外表面由下至上逐层叠加,实现N层纳米流体表面覆盖环层2,如附图2(b)所示。其中,纳米流体表面环层和内部支撑壳的设计可以采用有限时域差分法、有限元法等算法。金属薄层贴片3通过镀膜工艺被加工在N层纳米流体表面覆盖环层2的内环壁和内部支撑壳5的外壁之间。
内部支撑壳对应于每个金属薄层贴片3处,都钻有小孔7。小孔内安装导线8,导线一端连接在金属薄层贴片3上,另一端经过控制单元9和供能单元10接地线11,通过操控控制单元9,可以调控供能单元10对每层纳米流体的作用时间,进而控制不同环层中纳米流体的热磁转换或者热物理性能(比如热导性和粘度),其所含纳米磁性颗粒的特性(粒度/粒度分布及形貌),流体的结构(颗粒体积分数和分散稳定性)以及纳米颗粒的化学组成等,可以使每层纳米流体环层对应不同的热导率系数,实现热隐身所需的三维热导率分布,进而使热流绕过斗篷区域后,温度场恢复原来的分布,实现热隐身功能。最终实现一种基于多层纳米流体的可调控三维热隐身斗篷,如附图2(c)所示。
如图3所示,当一种基于N层(N≥1)纳米流体的可调控三维热隐身斗篷中的纳米流体发生纳米颗粒特性(粒度/粒度分布及形貌)、流体的结构(颗粒体积分数和分散稳定性)以及纳米颗粒的化学组成的变化,其热导率系数分布也会发生改变,进而实现热流方向的调控,实现热隐身功能的“开”即屏蔽外来的热量使得内部支撑壳5内所隐藏物体不被外界所探测,即热流通过该热隐身斗篷后不改变其热流线(如图3(a)所示)和“关”即热流通过该热隐身斗篷后其热流线发生改变,导致内部支撑壳5内所放物体可以被外界所探测(如图3(b)所示)。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应用的技术原理和具体实例,依据本发明的构想所做的等效变换,只要其所运用的方案仍未超出说明书和附图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发明的范围内,特此说明。
Claims (10)
1.一种基于多层纳米流体的可调控三维热隐身斗篷,其特征在于,该可调控三维热隐身斗篷包括衬底层、绝热间隔层、纳米流体环层组成的表面覆盖环层、附于纳米流体环层内壁的金属薄层贴片、内部支撑壳、控制单元和供能单元;表面覆盖层为多个纳米流体环层自下而上叠加构成,每个纳米流体环层内壁表面均贴有金属薄层贴片,每两个纳米流体环层之间均有绝热间隔层隔离;内部支撑壳处于多层纳米流体环层内侧,用于承载多层纳米流体环层,被隐藏的目标放置于内部支撑壳的腔内;内部支撑壳与金属薄层贴片接触,同时内部支撑壳对应于每个金属薄层贴片处都钻有小孔,小孔孔径为1μm~1cm、深度为1μm~10cm;小孔内安装导线,导线一端连接在金属薄层贴片上,另一端依次经过控制单元和供能单元接地,通过操控控制单元,调控供能单元对每层纳米流体环层的作用时间,进而控制不同纳米流体环层中纳米流体的热磁转换或热物理性能,其所含纳米磁性颗粒的特性,流体的结构以及纳米颗粒的化学组成,使每层纳米流体环层对应不同的热导率系数,实现热隐身所需的三维热导率分布,进而使热流绕过斗篷区域后,温度场恢复原来的分布,实现热隐身功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控三维热隐身斗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流体环层的形状是半球体、圆锥体、余弦体、正弦体、圆柱体、半椭圆体、正方体、矩形体或六边体,每一个纳米流体环层独立控制和工作;纳米流体环层通过溶质溶于溶液形成,溶质包括金属氧化物、金属氮化物、金属、半导体材料、碳纳米管、金刚石和陶瓷颗粒,溶液包括水、酒精和油类,其宽度为1μm~10cm、厚度为20nm~1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调控三维热隐身斗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薄层贴片是Al片、Ag片、Au片、Cu片或Ni片,其宽度为1μm~10cm、厚度为20nm~10c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调控三维热隐身斗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绝热间隔层的材质是硅酸钙、多元醇/多异氰酸酯、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泡沫玻璃、In2O3、SnO2或ITO,其宽度为1nm~10cm、厚度为1nm~10c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控三维热隐身斗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绝热间隔层的材质是硅酸钙、多元醇/多异氰酸酯、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泡沫玻璃、In2O3、SnO2或ITO,其宽度为1nm~10cm、厚度为1nm~10cm。
6.根据权利要求1、2或5所述的可调控三维热隐身斗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部支撑壳是聚亚胺、塑料、BK7光学玻璃、SiO2、Si3N4或Al2O3;所述的衬底层是BK7光学玻璃、SiO2、Si3N4或Al2O3。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控三维热隐身斗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部支撑壳是聚亚胺、塑料、BK7光学玻璃、SiO2、Si3N4或Al2O3;所述的衬底层是BK7光学玻璃、SiO2、Si3N4或Al2O3。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调控三维热隐身斗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部支撑壳是聚亚胺、塑料、BK7光学玻璃、SiO2、Si3N4或Al2O3;所述的衬底层是BK7光学玻璃、SiO2、Si3N4或Al2O3。
9.根据权利要求1、2、5、7或8所述的可调控三维热隐身斗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单元是电控、光控、声控或磁控开关;所述的供能单元是电能、热能、光能、真空压强或核能。
10.根据权利要求1、2、5、7或8所述的可调控三维热隐身斗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层纳米流体环层通过材料生长工艺实现,包括电子束蒸发、金属有机化合物化学气相沉淀、气相外延生长和分子束外延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062131.6A CN106983191B (zh) | 2017-01-31 | 2017-01-31 | 一种基于多层纳米流体的可调控三维热隐身斗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062131.6A CN106983191B (zh) | 2017-01-31 | 2017-01-31 | 一种基于多层纳米流体的可调控三维热隐身斗篷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983191A true CN106983191A (zh) | 2017-07-28 |
CN106983191B CN106983191B (zh) | 2018-07-03 |
Family
ID=594145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062131.6A Active CN106983191B (zh) | 2017-01-31 | 2017-01-31 | 一种基于多层纳米流体的可调控三维热隐身斗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983191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321636A (zh) * | 2019-07-04 | 2019-10-11 | 西安交通大学 | 基于反辨识的二维热隐身斗篷处理方法及热隐身斗篷 |
CN110426319A (zh) * | 2019-07-18 | 2019-11-08 | 复旦大学 | 一种基于多孔介质的热幻像调控方法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20000517U1 (de) * | 2000-01-13 | 2000-10-12 | Rahayel, Oliver, 50674 Köln | Elektronischer Tarnanzug auf der Basis winziger Kameras und Monitore |
CN103018926A (zh) * | 2012-12-13 | 2013-04-03 | 大连理工大学 | 基于拓扑和石墨烯的可调谐吸波人工电磁超材料 |
CN103050783A (zh) * | 2012-12-13 | 2013-04-17 | 大连理工大学 | 基于拓扑和石墨烯材料的具有可调谐负折射率的人工电磁超材料 |
CN104585913A (zh) * | 2013-11-01 | 2015-05-06 | 无锡慧思顿科技有限公司 | 具有红外隐身功能且防水透气的人体空调智能穿戴物 |
CN104726034A (zh) * | 2015-03-19 | 2015-06-24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一种可见-红外兼容隐身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
CN104991291A (zh) * | 2015-06-26 | 2015-10-21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8~14μm波段选择性低发射率的红外隐身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
-
2017
- 2017-01-31 CN CN201710062131.6A patent/CN10698319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20000517U1 (de) * | 2000-01-13 | 2000-10-12 | Rahayel, Oliver, 50674 Köln | Elektronischer Tarnanzug auf der Basis winziger Kameras und Monitore |
CN103018926A (zh) * | 2012-12-13 | 2013-04-03 | 大连理工大学 | 基于拓扑和石墨烯的可调谐吸波人工电磁超材料 |
CN103050783A (zh) * | 2012-12-13 | 2013-04-17 | 大连理工大学 | 基于拓扑和石墨烯材料的具有可调谐负折射率的人工电磁超材料 |
CN104585913A (zh) * | 2013-11-01 | 2015-05-06 | 无锡慧思顿科技有限公司 | 具有红外隐身功能且防水透气的人体空调智能穿戴物 |
CN104726034A (zh) * | 2015-03-19 | 2015-06-24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一种可见-红外兼容隐身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
CN104991291A (zh) * | 2015-06-26 | 2015-10-21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8~14μm波段选择性低发射率的红外隐身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321636A (zh) * | 2019-07-04 | 2019-10-11 | 西安交通大学 | 基于反辨识的二维热隐身斗篷处理方法及热隐身斗篷 |
CN110321636B (zh) * | 2019-07-04 | 2021-02-26 | 西安交通大学 | 基于反辨识的二维热隐身斗篷处理方法及热隐身斗篷 |
CN110426319A (zh) * | 2019-07-18 | 2019-11-08 | 复旦大学 | 一种基于多孔介质的热幻像调控方法 |
CN110426319B (zh) * | 2019-07-18 | 2021-08-20 | 复旦大学 | 一种基于多孔介质的热幻像调控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983191B (zh) | 2018-07-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Hu et al. | Thermal camouflaging metamaterials | |
Lin et al. | Radiative cooling: Fundamental physics, atmospheric influences, materials and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and beyond | |
CN106983191B (zh) | 一种基于多层纳米流体的可调控三维热隐身斗篷 | |
CN107065385A (zh) | 一种基于多层二氧化钒的可调控二维热隐身斗篷 | |
CN109492341A (zh) | 表面等离激元波导的光热效应仿真方法 | |
CN107065240A (zh) | 一种基于多层液晶材料的可调控三维热隐身斗篷 | |
CN106959053B (zh) | 一种基于多层石墨烯环层的可调控二维热隐身斗篷 | |
CN107114833B (zh) | 一种基于多层纳米流体的可调控二维热隐身斗篷 | |
CN107065386A (zh) | 一种基于多层纳米流体环层的可调控三维光学隐身斗篷 | |
CN106962993B (zh) | 一种基于多层硫族化合物的可调控三维热隐身斗篷 | |
Liu et al. | A robust photo-thermal and electro-thermal superhydrphobic surface for all-weather anti-icing/deicing | |
CN106959052B (zh) | 一种基于多层石墨烯环层的可调控三维热隐身斗篷 | |
CN107080306B (zh) | 一种基于多层二氧化钒的可调控三维热隐身斗篷 | |
CN107085317A (zh) | 一种基于多层石蜡复合相变材料的可调控三维光学隐身斗篷 | |
CN107136589A (zh) | 一种基于多层液晶材料的可调控三维光学隐身斗篷 | |
CN107065383A (zh) | 一种基于多层石蜡相变材料的可调控三维热隐身斗篷 | |
CN107048517B (zh) | 一种基于多层石蜡相变材料的可调控二维热隐身斗篷 | |
CN107198269A (zh) | 一种基于多层二维拓扑材料的可调控三维热隐身斗篷 | |
CN106983189B (zh) | 一种基于多层纳米流体的二维环形可调控光学隐身斗篷 | |
CN107080305B (zh) | 一种基于多层透明导电氧化物的可调控三维热隐身斗篷 | |
CN107121869A (zh) | 一种基于多层硫族化合物的可调控三维光学隐身斗篷 | |
CN107085340A (zh) | 一种基于多层石墨烯环层的可调控三维光学隐身斗篷 | |
CN106983190B (zh) | 一种基于多层石蜡复合相变材料的可调控二维光学隐身斗篷 | |
CN107065387A (zh) | 一种基于多层二氧化钒的可调控三维光学隐身斗篷 | |
CN106909012A (zh) | 一种基于多层二维拓扑材料的可调控二维热隐身斗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