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82453B - 基于测量数据的小区方位角评估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测量数据的小区方位角评估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82453B
CN106982453B CN201710184359.2A CN201710184359A CN106982453B CN 106982453 B CN106982453 B CN 106982453B CN 201710184359 A CN201710184359 A CN 201710184359A CN 106982453 B CN106982453 B CN 10698245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ll
suspected
antenna
ratio
ang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18435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982453A (zh
Inventor
黄奕杆
丁永
贾永锋
胡永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unjian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RUNJIAN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UNJIAN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RUNJIAN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18435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982453B/zh
Publication of CN1069824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824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9824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824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专利属于移动通讯技术领域,本发明针对现有的对小区方位角核查存在盲目性、工作量大的技术问题,具体公开了,提供一种基于测量数据的小区方位角评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信息获取步骤:获取用户在网络无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用户数据;方位角获取步骤:根据所述用户数据获得用户占用小区基站天线的参考方位角;方向获取步骤:对所述参考方位角进行汇总、分析,获得用户在小区的实际分布方向和分布情况;对比步骤;确定疑似步骤。还公开了一种基于测量数据的小区方位角评估系统。

Description

基于测量数据的小区方位角评估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测量数据的小区方位角评估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方位角是无线网络的重要参数之一,小区方位角决定了小区的无线信号覆盖方向。在日常无线网络优化中,工程师通过小区基础数据表获得小区方位角信息,但是由于工程问题以及小区基础数据维护问题(如工程安装质量导致基站天线的方位角与理论值出现偏差,或者由于外因如大风导致基站方位角出现变化,或者天线损坏等都是导致方位角的理论值与实际值出现误差的原因),导致小区基础数据表中的小区方位角往往会与实际的方位角出现偏差。因此,对方位角核查是日常网络优化的重要工作之一。
传统上,对方位角的核查工作需要到现场测试或者上站勘察现场测量方位角的方式进行,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按照经验,现场工作人员平均一天可以勘察的站点是5个,那么如广州上万个站点的网络规模,需要5.5年才能完成全网的核查。
测量是TD-LTE系统的一项重要功能,LTE的测量报告数据主要产生于UE或eNodeB的物理层、RLC层或用户在网络无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用户数据。LTE系统的测量数据有两种测量方式,一种是周期性的测量,即用户在一定周期时间内上报无线网络测量数据;另一种是事件上报测量,事件测量报告是按照定义的事件为上报条件触发测量的。
如果能将LTE测量数据中的小区方位角反馈信息与方位角核查结合起来,找出疑似方位角理论值(LTE工程参数之一,工程参数简称工参)与实际值出现偏差小区,作为现场核查的目标小区,将大大减少日常方位角核查的工作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的对小区方位角核查存在盲目性、工作量大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基于测量数据的小区方位角评估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基础方案为:基于测量数据的小区方位角评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信息获取步骤:获取用户在网络无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用户数据;
方位角获取步骤:根据所述用户数据获得用户占用小区基站天线的参考方位角;
方向获取步骤:对所述参考方位角进行汇总、分析,获得用户在小区的实际分布方向和分布情况;
对比步骤:将所述实际分布方向和分布情况与基站天线波瓣角理论覆盖范围进行对比,得出基站天线波瓣角的理论覆盖范围之外的用户数量,求出理论覆盖范围之外的用户数量占该基站天线实际服务用户总数的比值;
确定疑似步骤:将该比值与预设值进行对比,如果比值大于预设值,则提醒工作人员确定疑似天线,根据疑似天线确定疑似小区,作为目标小区;如果比值小于预设值,则判断该小区为正常小区。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优点在于:通过信息获取步骤,获取在某小区范围内所有用户的信息。通过方位角获取步骤,从该小区所有用户的信息中,提取出参考方位角。通过方向获取步骤,对所有用户的参考方位角进行汇总、分析,获取该小区内用户在该小区内的实际分布方向和分布情况。通过对比步骤,将实际分布方向和分布情况与基站天线波瓣角理论覆盖范围进行对比,得出基站天线波瓣角理论覆盖范围之外的用户数量。这部分用户数量如果超出预设值,则代表出现了异常情况。
在实际中,这部分的用户数量是无法避免的,但是由于天线波瓣角的理论覆盖范围如果正常的话,这部分的用户数量是始终低于一个预设值的。当然如果用户故意要极其密集的聚集在一起也是可能出现这种情况的,如大规模的人群聚集。但是在理论中,这部分的用户超出了该天线波瓣角的理论覆盖范围,那么这部分用户就应该切换到临近的小区或者临近的天线,但是如果是出现了这部分的用户数量超出了预设值,很有可能是天线波瓣角的实际覆盖范围与理论覆盖范围出现了较大的偏差,即该天线发生了非正常偏转。故将该天线所在小区定位疑似小区,进行重点核查,从而让现有的小区方位角核查有针对性,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本发明基于测量数据的小区方位角评估方法,通过用户数据的反馈的分布情况与天线波瓣角理论覆盖范围进行对比,得出未在理论覆盖范围内的用户与该天线服务的用户总数的比值,通过该比值与预设值对比,确定该天线是否为疑似天线,从而寻找出疑似小区,这样让工作人员的核查更加有针对性,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进一步,在对比步骤和确定疑似步骤之间还包括复核步骤,复核步骤:将基站天线转动一定角度,该角度的大小与基站天线水平半功率角大小相等后,让疑似天线的相邻天线来服务疑似天线服务过的用户,重新求出理论覆盖范围之外的用户数量占该基站天线实际服务用户总数的比值,如果第二次的比值大于预设值,则重新转动单位角度,转动到比值小于预设值,转动一周后依然没有合适角度使得比值小于预设值,则确定该小区为疑似小区;如果第二次比值小于预设值,则判断该疑似天线损坏,确定疑似小区。现有的天线,根据实际需要,会选用水平半功率角不同的天线,通常一个基站上设置多个相同的天线以达到一个小区实现信号无死角覆盖的目的。天线安装在一个支架上,当出现某一天线理论覆盖之外的用户数量的比值大于预设值之后,通过转动,让相邻天线来服务或者覆盖这个区域,然后将两次结果进行对比,能够更好的确定出是否是前一天线损坏。让天线转动一周,是为了确定是否是支架本身出现了问题。这样通过多次复核,能够确定疑似小区的准确率会进一步提升。
进一步,预设值为根据该小区实际情况,确定的覆盖范围之外的用户占该基站天线实际服务用户总数的比值,具体参数为30%-60%。预设值的设定,是根据该天线服务的客户的常态分布为确定的。
进一步,复核步骤中所述单位角度为1-30°或基站天线水平半功率角。单位角度为1-30°是为了确定是否是支架偏转造成的异常情况,单位角度为基站水平半功率角是为了更快的确定是否是天线损坏。现有的天线的水平半功率角大多为65-90°,单位角度为1-30°是为了实现在转动过程中,相邻天线的相互复核。
进一步,重新转动单位角度的时间间隔与周期性测量的时间间隔相等。这个是为了保证在每个角度均获得准确的数据。
基于测量数据的小区方位角评估系统,包括:
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在网络无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用户数据;
方向角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用户数据获得用户占用小区基站天线的参考方位角;
方向获取模块,用于对所述参考方位角进行汇总、分析,获得用户在小区的实际分布方向和分布情况;
对比模块,用于将所述实际分布方向和分布情况与基站天线波瓣角理论覆盖范围进行对比,得出基站天线波瓣角的理论覆盖范围之外的用户数量,求出理论覆盖范围之外的用户数量占该基站天线实际服务用户总数的比值;
确定疑似模块,用于将该比值与预设值进行对比,如果比值大于预设值,则提醒工作人员确定疑似天线,根据疑似天线确定疑似小区,作为目标小区;如果比值小于预设值,则判断该小区为正常小区。该系统与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向配合,可以让现有的小区方位角核查更有针对性,减少工作人员核查的工作量。
进一步,还包括复核模块,用于将基站天线转动一定角度,让疑似天线的相邻天线来服务疑似天线服务过的用户,重新求出理论覆盖范围之外的用户数量占该基站天线实际服务用户总数的比值,如果第二次的比值大于预设值,则重新转动单位角度,转动到比值小于预设值,转动一周后依然没有合适角度使得比值小于预设值,则确定该小区为疑似小区;如果第二次比值小于预设值,则判断该疑似天线损坏,确定疑似小区。这样可较为准确的提升疑似小区定位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基于测量数据的小区方位角评估方法实施例1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基于测量数据的小区方位角评估方法实施例2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基于测量数据的小区方位角评估系统实施例2中系统的模块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基本如附图1所示:基于测量数据的小区方位角评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信息获取步骤:获取用户在网络无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用户数据。即获取OMC-R的数据,即MR数据,MR(Measurement Report,测量报告)数据由从UE至eNodeB(LTE基站)的上报的周期测量报告或者是触发切换的事件报告中提取的信息组成,这些测量报告携带了上下行无线链路的相关信息,包括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参考信号接收质量、时间提前量、eNodeB天线到达角、eNodeB接收干扰功率等。
方位角获取步骤:根据所述用户数据获得用户占用小区基站天线的参考方位角。
方向获取步骤:对所述参考方位角进行汇总、分析,获得用户在小区的实际分布方向和分布情况。MR数据中也包括时间提前量,通过时间提前量结合eNodeB天线到达角信息能够获得用户在小区内的分布方向和分布情况。
对比步骤:将所述实际分布方向和分布情况与基站天线波瓣角理论覆盖范围进行对比,得出基站天线波瓣角的理论覆盖范围之外的用户数量,求出理论覆盖范围之外的用户数量占该基站天线实际服务用户总数的比值。此步骤可以通过,在地图上,同时标识出天线波瓣角理论覆盖范围和用户实际分布方向和分布情况,通过对比可以求出比值。
确定疑似步骤:将该比值与预设值进行对比,预设值为40%,如果比值大于预设值,则提醒工作人员确定疑似天线,根据疑似天线确定疑似小区,作为目标小区;如果比值小于预设值,则判断该小区为正常小区。
具体使用时:可以通过MR处理平台处理MR数据,获取MR信息,从MR信息中可以通过简单的筛选,筛选出用户的方位角信息。然后对所有用户的参考方位角进行汇总、分析,获取该小区内用户在该小区内的实际分布方向和分布情况。接下来,将实际分布方向和分布情况与基站天线波瓣角理论覆盖范围进行对比,得出基站天线波瓣角理论覆盖范围之外的用户数量。最后通过该比值与预设值对比,确定该天线是否为疑似天线,从而寻找出疑似小区,这样让工作人员的核查更加有针对性,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实施例2(如图2所示)
与实施例1相比,不同之处仅在于,在对比步骤和确定疑似步骤之间还包括复核步骤,复核步骤:将基站天线转动间隔周期性测量的间隔时间后转动5°,让疑似天线的相邻天线来服务疑似天线服务过的用户,重新求出理论覆盖范围之外的用户数量占该基站天线实际服务用户总数的比值,如果第二次的比值大于预设值,则继续转动,转动到比值小于预设值,转动一周后依然没有合适角度使得比值小于预设值,则确定该小区为疑似小区;如果第二次比值小于预设值,则判断该疑似天线损坏,确定疑似小区。现有的天线,根据实际需要,会选用水平半功率角不同的天线,通常一个基站上设置多个相同的天线以达到一个小区实现信号无死角覆盖的目的。天线安装在一个支架上,当出现某一天线理论覆盖之外的用户数量的比值大于预设值之后,通过转动,让相邻天线来服务或者覆盖这个区域,然后将两次结果进行对比,能够更好的确定出是否是前一天线损坏。让天线转动一周,是为了确定是否是支架本身出现了问题。这样通过多次复核,能够确定疑似小区的准确率会进一步提升。
实现实施例2的方法是用如下系统实现的,基于测量数据的小区方位角评估系统,包括:
信息获取模块,用户获取用户在网络无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用户数据。信息获取模块可采用现有的带有下载功能的存储器即可实现。
方向角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用户数据获得用户占用小区基站天线的参考方位角。在存储器上设置微处理器,微处理器分析从数据中提取出参考方位角的信息。
方向获取模块,用于对所述参考方位角进行汇总、分析,获得用户在小区的实际分布方向和分布情况和分布状态。方向获取模块依然可以微处理器代替,微处理器分析出参考方位角的信息后,可以得出用户的实际分布方向和分布情况和分布状态。
对比模块,用于将所述实际分布方向和分布情况与基站天线波瓣角理论覆盖范围进行对比,得出基站天线波瓣角的理论覆盖范围之外的用户数量,求出理论覆盖范围之外的用户数量占该基站天线实际服务用户总数的比值。对比模块还是可以依托微处理器实现,主要是一个计算用户在一个平面范围(天线波瓣角理论覆盖范围)内和在该平面范围外的比值。
复核模块,用于将基站天线转动一定角度,将基站天线转动一定角度,该角度的大小与基站天线水平半功率角大小相等,也可以转动一个固定角度,如本实施例中转动角度为15°,让疑似天线的相邻天线来服务疑似天线服务过的用户,重新求出理论覆盖范围之外的用户数量占该基站天线实际服务用户总数的比值,如果第二次的比值大于预设值,则重新转动单位角度,转动到比值小于预设值,转动一周后依然没有合适角度使得比值小于预设值,则确定该小区为疑似小区;如果第二次比值小于预设值,则判断该疑似天线损坏,确定疑似小区。这样可较为准确的提升疑似小区定位的准确性。复合模块即让安装天线的支架可以转动,即本实施例中,是可以在支架上安装旋转杆,旋转杆依靠步进电机驱动即可,在其他优选的实施例中,还可以安装自动锁止机构。
确定疑似模块,用于将该比值与预设值进行对比,如果比值大于预设值,则提醒工作人员确定疑似天线,根据疑似天线确定疑似小区,作为目标小区;如果比值小于预设值,则判断该小区为正常小区。该系统与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向配合,可以让现有的小区方位角核查更有针对性,减少工作人员核查的工作量。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Claims (5)

1.基于测量数据的小区方位角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信息获取步骤:获取用户在网络无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用户数据;
方位角获取步骤:根据所述用户数据获得用户占用小区基站天线的参考方位角;
方向获取步骤:对所述参考方位角进行汇总、分析,获得用户在小区的实际分布方向和分布情况;
对比步骤:将所述实际分布方向和分布情况与基站天线波瓣角理论覆盖范围进行对比,得出基站天线波瓣角的理论覆盖范围之外的用户数量,求出理论覆盖范围之外的用户数量占该基站天线实际服务用户总数的比值;
确定疑似步骤:将该比值与预设值进行对比,如果比值大于预设值,则提醒工作人员确定疑似天线,根据疑似天线确定疑似小区,作为目标小区;如果比值小于预设值,则判断该小区为正常小区;
其中,在对比步骤和确定疑似步骤之间还包括复核步骤,复核步骤:将基站天线转动一定角度,该角度的大小与基站天线水平半功率角大小相等后,让疑似天线的相邻天线来服务疑似天线服务过的用户,重新求出理论覆盖范围之外的用户数量占该基站天线实际服务用户总数的比值,如果第二次的比值大于预设值,则重新转动单位角度,转动到比值小于预设值,转动一周后依然没有合适角度使得比值小于预设值,则确定该小区为疑似小区;如果第二次比值小于预设值,则判断该疑似天线损坏,确定疑似小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测量数据的小区方位角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预设值为根据该小区实际情况,确定的覆盖范围之外的用户占该基站天线实际服务用户总数的比值,具体参数为30%-6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测量数据的小区方位角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复核步骤中所述单位角度为1-30°或基站天线水平半功率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测量数据的小区方位角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重新转动单位角度的时间间隔与周期性测量的时间间隔相等。
5.基于测量数据的小区方位角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在网络无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用户数据;
方向角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用户数据获得用户占用小区基站天线的参考方位角;
方向获取模块,用于对所述参考方位角进行汇总、分析,获得用户在小区的实际分布方向和分布情况;
对比模块,用于将所述实际分布方向和分布情况与基站天线波瓣角理论覆盖范围进行对比,得出基站天线波瓣角的理论覆盖范围之外的用户数量,求出理论覆盖范围之外的用户数量占该基站天线实际服务用户总数的比值;
确定疑似模块,用于将该比值与预设值进行对比,如果比值大于预设值,则提醒工作人员确定疑似天线,根据疑似天线确定疑似小区,作为目标小区;如果比值小于预设值,则判断该小区为正常小区;
复核模块,用于将基站天线转动一定角度,让疑似天线的相邻天线来服务疑似天线服务过的用户,重新求出理论覆盖范围之外的用户数量占该基站天线实际服务用户总数的比值,如果第二次的比值大于预设值,则重新转动单位角度,转动到比值小于预设值,转动一周后依然没有合适角度使得比值小于预设值,则确定该小区为疑似小区;如果第二次比值小于预设值,则判断该疑似天线损坏,确定疑似小区。
CN201710184359.2A 2017-03-24 2017-03-24 基于测量数据的小区方位角评估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069824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84359.2A CN106982453B (zh) 2017-03-24 2017-03-24 基于测量数据的小区方位角评估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84359.2A CN106982453B (zh) 2017-03-24 2017-03-24 基于测量数据的小区方位角评估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82453A CN106982453A (zh) 2017-07-25
CN106982453B true CN106982453B (zh) 2019-12-31

Family

ID=593384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184359.2A Active CN106982453B (zh) 2017-03-24 2017-03-24 基于测量数据的小区方位角评估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98245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82453B (zh) * 2017-03-24 2019-12-31 润建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测量数据的小区方位角评估系统及方法
CN109982368B (zh) * 2017-12-28 2022-12-1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四川有限公司 小区方位角的核查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09996255B (zh) * 2017-12-29 2022-09-16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北有限公司 隐形用户优化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093414B (zh) * 2018-02-13 2021-04-06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评估小区覆盖有效性的方法及装置
CN111263394B (zh) * 2018-12-17 2022-07-0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号资源测量方法及终端
CN113133034B (zh) * 2021-04-25 2022-07-08 四川通信科研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用户mr的基站方向角纠偏方法、存储介质和装置
CN116249134A (zh) * 2021-12-08 2023-06-09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基站方位角纠正方法、装置和系统、存储介质
CN117528543A (zh) * 2022-07-29 2024-02-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96370A (zh) * 2012-11-07 2013-05-08 无锡成电科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手机实测数据的天线方向角核查方法
CN103596190A (zh) * 2012-08-17 2014-02-1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小区覆盖集中度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4581778A (zh) * 2014-12-05 2015-04-29 珠海世纪鼎利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Lte系统中服务小区漏配置邻区的识别方法
CN105491586A (zh) * 2015-12-08 2016-04-13 广东怡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小区基站天线方位角度测量方法与系统
CN105764067A (zh) * 2016-01-30 2016-07-13 张华� 一种基于mr数据的分析方法
CN105828365A (zh) * 2016-06-01 2016-08-03 武汉虹信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mr数据的lte小区重叠覆盖分析方法
CN106982453A (zh) * 2017-03-24 2017-07-25 广州逸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测量数据的小区方位角评估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96190A (zh) * 2012-08-17 2014-02-1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小区覆盖集中度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3096370A (zh) * 2012-11-07 2013-05-08 无锡成电科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手机实测数据的天线方向角核查方法
CN104581778A (zh) * 2014-12-05 2015-04-29 珠海世纪鼎利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Lte系统中服务小区漏配置邻区的识别方法
CN105491586A (zh) * 2015-12-08 2016-04-13 广东怡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小区基站天线方位角度测量方法与系统
CN105764067A (zh) * 2016-01-30 2016-07-13 张华� 一种基于mr数据的分析方法
CN105828365A (zh) * 2016-06-01 2016-08-03 武汉虹信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mr数据的lte小区重叠覆盖分析方法
CN106982453A (zh) * 2017-03-24 2017-07-25 广州逸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测量数据的小区方位角评估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82453A (zh) 2017-07-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82453B (zh) 基于测量数据的小区方位角评估系统及方法
US11349582B2 (en) Enhanc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non-cellular RF interference sources to cellular networks
US10605890B1 (en) Localization of external interference in wireless networks
US11101903B2 (en) Locating external interference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10448261B2 (en) Method for capacity and coverage optimization of a multi-RAT network
US850981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o-locating mobile station
US11540295B2 (en) Locating external interference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10039021B2 (en) Processing of passive intermodulation detection results
US852696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pping operating parameter in coverage area of wireless network
CN109548074B (zh) 基于mr的上行干扰源波形定位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EP3818743B1 (en) Method in a radio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ing clustering of geospatially located measurements
CN104244307A (zh) 异常事件上报、处理方法、装置、基站及管理服务器
US8208915B2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operation of the cells of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GB2577758A (en) Identifying anomalies in communications networks
KR101928788B1 (ko) 교차 안테나 피드 검출을 위한 방법 및 시스템
US20230036577A1 (en) Swapped Section Detection and Azimuth Prediction
US11482769B2 (en) Sensor based monitoring system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US20220078645A1 (en) Identifying anomalies in communications networks by defining regions
US10056992B1 (en) Dynamically adjusting a calibration rate
EP2753113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ell outage handling
FI129764B (en) Computer-implemented method for analyzing the performance of a cell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WO2023209280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cting anomaly in radio access network
CN116193482A (zh) 一种分离判断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WO2023180184A1 (en) Antenna vibration monitoring system
KR20180046759A (ko) 음성 절단 호 발생 위치 제공 방법, 인빌딩 위치 별 무선 품질 정보 제공 방법 및 이를 수행하는 통화 품질 분석 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Huang Yigan

Inventor after: Ding Yong

Inventor after: Jia Yongfeng

Inventor after: Hu Yongle

Inventor before: Huang Yigan

Inventor before: Ding Yong

Inventor before: Jia Yongfeng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1108

Address after: XIXIANGTANG district headquarters 530029 Nanning Road, the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No. 1 Chinese ASE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cubator base in a D7 building 501 room

Applicant after: RUNJIAN COMMUNICATION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0635, 33, five, 302, 303, 305, 3, 307, 301, 306, science Avenue, Guangdong hi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Applicant before: Guangzhou Eshin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Room 501, D7 Building, Phase I, China-ASE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siness Incubation Base, No. 1 Headquarters Road, Xixiangtang District, Nanning City,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Patentee after: Runjian Co.,Ltd.

Address before: XIXIANGTANG district headquarters 530029 Nanning Road, the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No. 1 China ASE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cubator base in a D7 building 501 room

Patentee before: RUNJIAN COMMUNICA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