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96190A - 小区覆盖集中度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小区覆盖集中度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96190A
CN103596190A CN201210295904.2A CN201210295904A CN103596190A CN 103596190 A CN103596190 A CN 103596190A CN 201210295904 A CN201210295904 A CN 201210295904A CN 103596190 A CN103596190 A CN 1035961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antenna
angle
measurement report
orientation angl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9590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双春
方媛
成梦虹
胡亚希
陈彦名
霍筱宁
袁静
段伟希
陈燕雷
孙超
刘佳
秦博
刘文博
吕良栋
马智
陈光宇
詹义
罗枫
李端
罗建迪
李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Group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Group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Group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29590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596190A/zh
Publication of CN1035961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9619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区覆盖集中度的确定方法和装置,根据测量报告来获得确定小区覆盖集中度的确定所依据的UE到达基站天线方位角度值,而不再依赖于网优工程师的人工现场勘查来获得UE到达基站天线方位角度值。由于相比于人工确定UE到达基站天线方位角度值的方式,依据测量报告而确定UE到达基站天线方位角度值的方式更为客观、准确,且效率更高,因此相比于现有技术,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能够大大提高小区覆盖集中度的确定效率和准确率。

Description

小区覆盖集中度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区覆盖集中度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无线通信技术领域中,用户的移动以及城市建设等因素的存在,可能导致小区天线主覆盖方向没有覆盖主要用户群。一般地,小区天线主覆盖方向所覆盖用户的数量大小可以用小区覆盖集中度这一参数来表征,小区覆盖集中度越高,说明小区天线主覆盖方向覆盖的用户越多,反之,则说明覆盖的用户越少。
由于小区覆盖集中度能体现小区网络的基本状况,因此目前有技术提出将其作为网络优化的依据,并具体提出了以UE到达基站天线方位角度值来表征小区覆盖集中度。现有技术中,其提供的天线方位角度值确定方式主要包括:首先,通过分析小区级业务量所反映出的小区用户对于网络的使用情况或分析用户的投诉原因等,确定待进行网络优化的小区;然后,通过网优工程师对该些小区的现场勘查,从而确定该些小区的基站天线方位角度值。
上述基站天线方位角度值确定方式的缺陷在于:需要网优工程师采用人工方式现场勘查而确定天线方位角度值,从而效率较低,这也就间接影响了基于天线方位角度值进行的网络优化的效率;并且,采用人工方式确定天线方位角度值,其确定结果的准确性还可能受到网优工程师的技术水平和处理经验等的影响,从而可能导致最终的小区覆盖集中度往往准确性不高,且小区覆盖集中度的确定效率也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小区覆盖集中度的确定方法和装置,用以解决基于现有技术提供的天线方位角度值确定方式所确定出小区覆盖集中度的准确率较低,且小区覆盖度确定效率也较低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获得针对目标小区的测量报告;
从所述测量报告中解析得到UE到达基站天线方位角度值上报参数AOA_ANGLE;
基于预设的AOA_ANGLE与测量报告统计参数的对应关系,分别统计对应于不同测量报告统计参数的AOA_ANGLE的个数;
基于预先设置的测量报告统计参数和UE到达基站天线方位角度值区间的对应关系和统计的所述个数,确定对应于指定UE到达基站天线方位角度值区间的AOA_ANGLE的个数;
确定对应于指定UE到达基站天线方位角度值区间的AOA_ANGLE的个数和从测量报告中解析得到的AOA_ANGLE的总个数的比值;
根据所述比值,确定所述目标小区的小区覆盖集中度;
其中,所述AOA_ANGLE与测量报告统计参数的对应关系包括:
AOA_ANGLE_000至AOA_ANGLE_009对应测量报告统计参数中的第一测量报告统计参数,AOA_ANGLE_010至AOA_ANGLE_019对应测量报告统计参数中的第二测量报告统计参数,依次类推,AOA_ANGLE_710至AOA_ANGLE_719对应第七十二测量报告统计参数。
一种小区覆盖集中度的确定装置,包括:
测量报告获得单元,用于获得针对目标小区的测量报告;
解析单元,用于从测量报告获得单元获得的测量报告中解析得到UE到达基站天线方位角度值上报参数AOA_ANGLE;
个数统计单元,用于基于预设的AOA_ANGLE与测量报告统计参数的对应关系和解析单元解析出的AOA_ANGLE,分别统计对应于不同测量报告统计参数的AOA_ANGLE的个数;
个数确定单元,用于基于预先设置的测量报告统计参数和UE到达基站天线方位角度值区间的对应关系和个数统计单元统计的所述个数,确定对应于指定UE到达基站天线方位角度值区间的AOA_ANGLE的个数;
比值确定单元,用于确定个数确定单元确定的个数和从所述测量报告中解析得到的AOA_ANGLE的总个数的比值;
覆盖集中度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比值确定单元确定的比值,确定所述目标小区的小区覆盖集中度。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中确定小区覆盖集中度时所依据的UE到达基站天线方位角度值来源于测量报告,而不再依赖于网优工程师的人工现场勘查。由于相比于人工确定天线方位角度值的方式,依据测量报告而确定天线方位角度值的方式更为客观、准确,且效率更高,因此相比于现有技术,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能够大大提高确定出的小区覆盖集中度的准确率,并且提高了小区覆盖集中度的确定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小区覆盖集中度的确定方法的具体流程示意图;
图2a为实际应用中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小区覆盖集中度的确定方法的一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小区覆盖集中度的确定方法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小区覆盖集中度的确定装置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小区覆盖集中度的确定效率低,且准确率也较低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测量报告(MR,Measurement Report)确定UE到达基站天线方位角度值,并根据确定的UE到达基站天线方位角度值确定小区覆盖集中度的方案。该方案中,考虑到TD-LTE系统的物理层上报的MR中会包含UE到达基站天线的UE到达基站天线方位角度值等体现小区覆盖集中度的数据,因此提出根据MR来确定UE到达基站天线的方位角度值,并基于确定的UE到达基站天线方位角度值,确定小区覆盖集中度,从而避免了依赖于网优工程师采用人工方式现场勘查的方式来确定UE到达基站天线方位角度值,而导致小区覆盖集中度的确定效率和准确率较低的问题。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小区覆盖集中度的确定方案。
首先,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如图1所示的小区覆盖集中度的确定方法,该方法的具体实现流程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11,获得针对目标小区的测量报告,并从获得的测量报告中解析得到UE到达基站天线方位角度值上报参数AOA_ANGLE;
本发明实施例中,3GPP规定的UE到达基站天线方位角度值区间和UE到达基站天线方位角度值上报参数的对应关系如表1所示:
表1:
Figure BDA00002027698200041
Figure BDA00002027698200051
步骤12,基于预设的UE到达基站天线方位角度值上报参数与测量报告统计参数的对应关系,根据解析得到的UE到达基站天线方位角度值上报参数,分别确定对应于不同测量报告统计参数的UE到达基站天线方位角度值上报参数的个数;
其中,测量报告统计参数是用于表示UE到达基站天线方位角度值上报参数的个数的参数。
步骤13,基于预先设置的测量报告统计参数和UE到达基站天线方位角度值区间的对应关系,对应存储UE到达基站天线方位角度值区间和UE到达基站天线方位角度值上报参数的个数;
本发明实施例中,测量报告统计参数、UE到达基站天线方位角度值区间和UE到达基站天线方位角度值上报参数的对应关系可以如表2所示:
表2:
Figure BDA00002027698200052
Figure BDA00002027698200061
表2中,MR.AOA.00~MR.AOA.71依次可以称为第一测量报告统计参数~第七十二测量报告统计值。
表2中的测量报告统计参数所对应的UE到达基站天线方位角度值区间的划分策略可以为:对由第一UE到达基站天线方位角度值(0°)和第二UE到达基站天线方位角度值(360°)构成的左闭右开区间进行划分,得到72个区间范围不大于5°的UE到达基站天线方位角度值区间。72个UE到达基站天线方位角度值区间请参见表3。
表3:
Figure BDA00002027698200062
除上述划分策略外,本发明实施例也可以采用其他划分策略对UE到达基站天线方位角度值区间进行划分。
步骤14,基于对应存储的UE到达基站天线方位角度值上报参数的个数和UE到达基站天线方位角度值区间,确定对应于指定UE到达基站天线方位角度值区间的UE到达基站天线方位角度值上报参数的个数;
这里所述的指定UE到达基站天线方位角度值区间为预先针对目标小区所设置的信号覆盖角度值区间,比如,不妨设以正北方向为0度,角度沿逆时针方向增加。若针对目标小区所设置的信号覆盖角度值区间为60°~180°,则相应的指定UE到达基站天线方位角度值也为60°~180°。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也可以不用执行步骤13所述的存储操作,而是可以直接基于执行步骤12所统计得到的个数,执行确定对应于指定UE到达基站天线方位角度值区间的UE到达基站天线方位角度值上报参数的个数的操作。
步骤15,确定对应于指定UE到达基站天线方位角度值区间的UE到达基站天线方位角度值上报参数的个数和从测量报告中解析得到UE到达基站天线方位角度值上报参数的总个数的比值;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指定UE到达基站天线方位角度值区间设置为满足:包含的UE到达基站天线方位角度值均处于目标小区的信号覆盖角度值区间时,该比值越大,说明处于该目标小区的信号覆盖角度值区间的UE越多,从而目标小区的小区覆盖集中度越高,反之则说明目标小区的小区覆盖集中度越低。
当指定UE到达基站天线方位角度值区间设置为满足:包含的UE到达基站天线方位角度值均不处于目标小区的信号覆盖角度值区间时,该比值越大,说明不处于该目标小区的信号覆盖角度值区间的UE越多,从而目标小区的小区覆盖集中度越高,反之则说明目标小区的小区覆盖集中度越低。
步骤16,根据通过执行步骤15而确定的比值,确定目标小区的小区覆盖集中度;
本发明实施例中,若指定UE到达基站天线方位角度值区间满足:包含的UE到达基站天线方位角度值均处于信号覆盖角度值区间;则该方法还可以进一步包括:比较上述比值和第一预设比例阈值;并在比较出该比值小于第一预设比例阈值时,根据该比值指示基站执行针对目标小区的网络优化方案。比如,可以直接将该比值提供给基站,指示其根据该比值确定并执行相应的网络优化方案;也可以在根据该比值确定网络优化方案后,再将网络优化方案提供给基站,指示基站执行该网络优化方案。
而当假设指定UE到达基站天线方位角度值区间设置为满足:包含的UE到达基站天线方位角度值均不处于目标小区的信号覆盖角度值区间,则该方法还可以进一步包括:比较该比值和第二预设比例阈值;并在比较出该比值大于第二预设比例阈值时,根据该比值指示基站执行针对目标小区的网络优化方案。
由于相比于人工确定UE到达基站天线方位角度值的方式,依据测量报告而确定UE到达基站天线方位角度值的方式更为客观、准确,且效率更高,因此相比于现有技术,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能够大大提高小区覆盖集中度的确定效率和准确率。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但不限于是设置在基站中的设备(如可以设置一个叫做MR生成计数器的设备)或设置在OMC中的设备(如可以设置一个叫做MR生成计数器的设备)。
以下基于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该方案在实际中的应用流程。
在该具体实施方式中,通过在全网采集MR的方式统计目标小区中的UE到达基站天线的方位角度值,从而为确定目标小区的小区覆盖集中度提供了更为客观和准确的依据。
该具体实施方式以TD-LTE系统作为其应用场景。对于TD-LTE系统而言,基于物理层上报的MR中包含的数据的丰富性,可以将MR用于触发TD-LTE系统中无线资源控制子层完成诸如小区选择/重选及切换等事件,也可以将其作为TD-LTE系统的操作维护依据,或作为TD-LTE系统的运行状态分析依据。该具体实施方式中,考虑到MR中包含有UE到达基站天线的方位角度值,从而提出通过操作维护中心(OMC,Operations & Maintenance Center)收集MR,并通过MR中包含的UE到达基站天线方位角度值,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小区覆盖集中度的确定方法。
为了实施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法,可以在OMC中新增一个称为“小区覆盖集中度确定装置”的装置,或通过对OMC原有设备的改造而使其具备小区覆盖集中度确定装置所实现的功能。此外,还可以设置一个MR生成计数器,该计数器可以位于基站中,也可以位于OMC中。包含小区覆盖集中度确定装置和MR生成计数器的一种系统结构示意图如图2a所示。MR生成计数器的功能与小区覆盖集中度确定装置的功能相结合,可以完整地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优化方法。基于图2a所示的系统结构,网络优化的具体实现方式包括如图2b所示的下述步骤:
步骤21,基站采集MR。
根据3GPP规定,基站eNodeB可以周期性(比如以5s为周期)地产生并向OMC(如果MR生成器在OMC)发送包含UE到达基站天线的方位角度值的测量数据。例如,假设某时刻下,目标小区中的UE到达基站天线的方位角度值为0°,则通过表1所示的UE到达基站天线方位角度值区间与3GPP规定的UE到达基站天线方位角度值上报参数的对应关系,可以判断出0°所对应的UE到达基站天线方位角度值上报参数为AOA_ANGLE_000;5s后,UE测量得到自身的UE到达基站天线方位角度值AOA_ANGLE=4°,并根据表1确定出4°所对应的UE到达基站天线方位角度值上报参数为AOA_ANGLE_009;再过5s后,若基站再次测量得到UE到达基站天线的方位角度值AOA_ANGLE=5.3°,则类似地,确定并上报AOA_ANGLE_010。
MR除来自于UE外,还可以来自于基站的物理层和RLC层,MR也可以是在无线资源管理过程中计算产生的。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所获得的MR也可以来自于除基站外的、可提供包括UE到达基站天线方位角度值的MR的其他设备。
步骤22,基站中的MR生成计数器通过对MR的解析,从中解析出目标小区的UE的UE到达基站天线方位角度值上报参数,并确定表2所示的各个测量报告统计参数所对应的UE到达基站天线方位角度值上报参数的个数。
表2中的测量报告统计参数所对应的UE到达基站天线方位角度值区间的划分策略可以为:对由第一UE到达基站天线方位角度值(0°)和第二UE到达基站天线方位角度值(360°)构成的左闭右开区间进行划分,得到72个区间范围不大于5°的UE到达基站天线方位角度值区间。72个UE到达基站天线方位角度值区间请参见表3。
基于表3和前文所假设的UE发送的UE到达基站天线方位角度值上报参数,MR生成计数器可以确定:针对该目标小区,MR.AOA.00所对应的UE到达基站天线方位角度值上报参数的个数为2、MR.AOA.01所对应的UE到达基站天线方位角度值上报参数的个数为1,而其他测量报告统计参数所对应的UE到达基站天线方位角度值上报参数的个数均为0。
步骤23,基站将MR生成计数器统计得到的如表2所示的结果传送到OMC。
可选的,当MR生成计数器是设置于OMC中时,表2所示的结果可以由OMC中的MR生成计数器通过执行类似上述步骤22的操作得出,此时基站可以只执行将UE发送的MR转发与OMC的操作。
由于为了达到确定小区覆盖集中度的目的,OMC可以只获知测量报告统计参数和UE到达基站天线方位角度值区间的对应关系,因此,基站也可以只向OMC提供如表3所示的结果,从而相对于提供表2来说,可以节约一部分传输资源。
通过执行上述步骤21~23,实现了在OMC中对应存储测量报告统计参数与UE到达基站天线方位角度值区间,基于两者的对应关系,可以进一步通过下述步骤实现对目标小区的小区覆盖集中度的确定。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直接根据表1所示的UE到达基站天线方位角度值上报参数和UE到达基站天线方位角度值区间的对应关系,也能够确定出对应于指定UE到达基站天线方位角度值区间的UE到达基站天线方位角度值上报参数的个数,然而,这样的方式在需要多次确定针对目标小区的UE到达基站天线方位角度值上报参数的个数的场景下,每次都需要分别对指定UE到达基站天线方位角度值区间所涵盖的各个UE到达基站天线方位角度值区间对应的UE到达基站天线方位角度值上报参数的个数重新一一确定,从而会耗费较多的处理资源。而采用表2所示的测量报告统计参数和UE到达基站天线方位角度值区间的对应关系,由于对应于测量报告统计参数的UE到达基站天线方位角度值区间一般会大于对应于每个UE到达基站天线方位角度值上报参数的UE到达基站天线方位角度值区间,因此在上述场景下,基于表2可以减少执行确定UE到达基站天线方位角度值上报参数的操作的次数,从而可以迅速地确定对应于指定UE到达基站天线方位角度值区间的UE到达基站天线方位角度值上报参数个数,从而大大提高了处理效率。
步骤24,针对目标小区,OMC中的小区覆盖集中度确定装置根据表2所示的对应关系,确定出预先针对目标小区所设置的信号覆盖角度值区间所对应的方位角到达基站天线方位角度值上报参数在目标小区的所有UE到达基站天线方位角度值上报参数中的比例。
本实施方式中,假设规定针对目标小区所设置的信号覆盖角度值区间为[x,y],则有下述公式成立:
针对目标小区所设置的信号覆盖角度值区间所对应的UE到达基站天线方位角度值上报参数在目标小区的所有方位角到达基站天线方位角度值上报参数中的比例=(MR.AOA.p+MR.AOA.p+1+...+MR.AOA.q)/(MR.AOA.00+MR.AOA.01+...+MR.AOA.71)
其中,p为包含x的UE到达基站天线方位角度值区间所对应的测量报告统计参数的排列序号,q为包含y的UE到达基站天线方位角度值区间所对应的测量报告统计参数的排列序号。比如,以表2为例,假设针对目标小区所设置的信号覆盖区间为[5.0,20.0),则根据上述关于p、q的限制,可以确定p=01,q=02。
步骤25,小区覆盖集中度确定装置比较预设比例阈值和通过执行步骤24而确定的比例值。
步骤26,小区覆盖集中度确定装置根据比较结果,确定目标小区的小区覆盖集中度,并在确定出目标小区的小区覆盖集中度低时,指示基站根据该比较结果执行相应的网络优化方案。
比如,当指定UE到达基站天线方位角度值区间设置为满足:包含的UE到达基站天线方位角度值均处于信号覆盖角度值区间时,若比较结果为:通过执行步骤24而确定的比例值小于预设比例阈值a%(a可以根据目标小区网络的实际运行情况设定,例如,目标小区的网络处于建网初期阶段时,a可以为90,而目标小区的网络处于成熟阶段时,a可以为95),则可以确定目标小区为小区覆盖集中度低小区。而当比较结果为:通过执行步骤24而确定的比例值大于预设比例阈值a%时,可以确定目标小区为小区覆盖集中度高小区。
针对小区覆盖集中度低小区,一般认为导致其小区覆盖集中度低的主要原因包括:UE到达基站天线方位角不合适,主方向没有对准主要用户群。或者由于建筑施工或台风暴雨等原因导致天线倾倒,方位角偏离原设计方向。或者由于社会原因用户群发生变化,例如居民拆迁等影响,导致用户群所在位置偏离原来方向。根据本方案,可以快速判断天线覆盖是否出现问题,并结合现场勘查,确定具体原因,并采取工程措施进行修复。例如:对天线加固,调整天线方向角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优化方案旨在提升网络优化的参考依据的准确性,其重点并不在于采用何种手段实现网络优化;并且,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采用现有技术提供的任意可实现网络优化的方案,因此本说明书中不再赘述网络优化所采用的技术手段。
由于相比于人工确定UE到达基站天线方位角度值的方式,依据测量报告而确定UE到达基站天线方位角度值的方式更为客观、准确,且效率更高,因此相比于现有技术,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大大提高小区覆盖集中度的确定效率和准确率。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首先提出了用于表征UE到达基站天线方位角度值个数的测量报告统计参数的概念,并定义了如表2所示的对应关系,从而在提高网络优化结果准确性的同时,还保证了较高的处理效率。
现有技术中,TD-LTE还没有一个标准的MR采集方案,各设备厂家对于MR采集的支持程度不一,网络设备对上报的MR数据的准备性和完整性缺乏一个可靠的检验手段,从而依靠MR数据进行网络质量分析和优化工作的准确性无法得到保证。而本发明实施例中,首先提出了一种MR的采集格式要求,统一了测量报告统计参数的取值范围和取值单位,以此规范了各设备厂家的MR采集格式,实现了规避设备反复改造的目的。
对应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小区覆盖集中度的确定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如图3所示的小区覆盖集中度的确定装置,用以解决基于现有技术提供的UE到达基站天线方位角度值确定方式导致小区覆盖集中度的确定效率和准确率较低的问题。该装置可以但不限于是设置在基站中,或设置在OMC中。该装置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包括以下功能单元:
测量报告获得单元31,用于获得针对目标小区的测量报告;
解析单元32,用于从测量报告获得单元31获得的测量报告中解析得到UE到达基站天线方位角度值上报参数AOA_ANGLE;
个数统计单元33,用于基于预设的AOA_ANGLE与测量报告统计参数的对应关系和解析单元32解析出的AOA_ANGLE,分别统计对应于不同测量报告统计参数的AOA_ANGLE的个数;
个数确定单元34,用于基于预先设置的测量报告统计参数和UE到达基站天线方位角度值区间的对应关系和个数统计单元33统计的所述个数,确定对应于指定UE到达基站天线方位角度值区间的AOA_ANGLE的个数;
比值确定单元35,用于确定个数确定单元34确定的个数和从所述测量报告中解析得到的AOA_ANGLE的总个数的比值;
覆盖集中度确定单元36,用于根据比值确定单元35确定的比值,确定目标小区的小区覆盖集中度。
可选的,当指定UE到达基站天线方位角度值区间满足:包含的UE到达基站天线方位角度值均处于所述信号覆盖角度值区间时,上述所述装置还可以进一步包括:
比较单元,用于比较比值确定单元35确定的比值和预设比例阈值;
指示单元,用于在比较单元比较出该比值小于预设比例阈值时,指示基站执行针对目标小区的网络优化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小区覆盖集中度的确定装置确定小区覆盖集中度时依据的UE到达基站天线方位角度值来源于测量报告,而不再依赖于网优工程师的人工现场勘查。由于相比于人工确定UE到达基站天线方位角度值的方式,依据测量报告而确定UE到达基站天线方位角度值的方式更为客观、准确,且效率更高,因此相比于现有技术,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该装置能够大大提高小区覆盖集中度的确定效率和准确率。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小区覆盖集中度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得针对目标小区的测量报告;
从所述测量报告中解析得到UE到达基站天线方位角度值上报参数AOA_ANGLE;
基于预设的AOA_ANGLE与测量报告统计参数的对应关系,分别统计对应于不同测量报告统计参数的AOA_ANGLE的个数;
基于预先设置的测量报告统计参数和UE到达基站天线方位角度值区间的对应关系和统计的所述个数,确定对应于指定UE到达基站天线方位角度值区间的AOA_ANGLE的个数;
确定对应于指定UE到达基站天线方位角度值区间的AOA_ANGLE的个数和从测量报告中解析得到的AOA_ANGLE的总个数的比值;
根据所述比值,确定所述目标小区的小区覆盖集中度;
其中,所述AOA_ANGLE与测量报告统计参数的对应关系包括:
AOA_ANGLE_000至AOA_ANGLE_009对应测量报告统计参数中的第一测量报告统计参数,AOA_ANGLE_010至AOA_ANGLE_019对应测量报告统计参数中的第二测量报告统计参数,依次类推,AOA_ANGLE_710至AOA_ANGLE_719对应第七十二测量报告统计参数。
2.如权利要求1所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定UE到达基站天线方位角度值区间满足:包含的UE到达基站天线方位角度值均处于所述信号覆盖角度值区间;则
所述方法还包括:
比较所述比值和预设比例阈值;并
在比较出所述比值小于预设比例阈值时,指示基站执行针对目标小区的网络优化方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优化方案包括:
调整目标小区基站的天线方位角。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的执行主体为设置在基站中的测量报告MR生成计数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的执行主体为设置在操作维护中心OMC中的MR生成计数器。
6.一种小区覆盖集中度的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测量报告获得单元,用于获得针对目标小区的测量报告;
解析单元,用于从测量报告获得单元获得的测量报告中解析得到UE到达基站天线方位角度值上报参数AOA_ANGLE;
个数统计单元,用于基于预设的AOA_ANGLE与测量报告统计参数的对应关系和解析单元解析出的AOA_ANGLE,分别统计对应于不同测量报告统计参数的AOA_ANGLE的个数;
个数确定单元,用于基于预先设置的测量报告统计参数和UE到达基站天线方位角度值区间的对应关系和个数统计单元统计的所述个数,确定对应于指定UE到达基站天线方位角度值区间的AOA_ANGLE的个数;
比值确定单元,用于确定个数确定单元确定的个数和从所述测量报告中解析得到的AOA_ANGLE的总个数的比值;
覆盖集中度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比值确定单元确定的比值,确定所述目标小区的小区覆盖集中度。
7.如权利要求6所示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定UE到达基站天线方位角度值区间满足:包含的UE到达基站天线方位角度值均处于所述信号覆盖角度值区间;则
所述装置还包括:
比较单元,用于比较比值确定单元确定的比值和预设比例阈值;
指示单元,用于在比较单元比较出所述比值小于预设比例阈值时,指示基站执行针对目标小区的网络优化方案。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优化方案包括:
调整目标小区基站的UE到达基站天线方位角。
9.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6~8任一所述的装置。
10.一种操作维护中心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6~8任一所述的装置。
CN201210295904.2A 2012-08-17 2012-08-17 小区覆盖集中度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0359619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95904.2A CN103596190A (zh) 2012-08-17 2012-08-17 小区覆盖集中度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95904.2A CN103596190A (zh) 2012-08-17 2012-08-17 小区覆盖集中度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96190A true CN103596190A (zh) 2014-02-19

Family

ID=500861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95904.2A Pending CN103596190A (zh) 2012-08-17 2012-08-17 小区覆盖集中度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596190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91586A (zh) * 2015-12-08 2016-04-13 广东怡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小区基站天线方位角度测量方法与系统
CN106792784A (zh) * 2015-11-23 2017-05-3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在服务器侧进行数据校验的方法、服务器和系统
CN106982453A (zh) * 2017-03-24 2017-07-25 广州逸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测量数据的小区方位角评估系统及方法
CN106993299A (zh) * 2017-05-10 2017-07-2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天线最佳方向角的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08615978A (zh) * 2016-12-12 2018-10-0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天线方向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09587706A (zh) * 2017-09-28 2019-04-0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覆盖方向自适应调整方法和装置
CN111050331A (zh) * 2019-12-05 2020-04-21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基站规划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31758A (zh) * 2008-12-09 2009-05-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预测用户位置分布的方法和装置
CN101621825A (zh) * 2008-11-21 2010-01-06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一种充分利用实测数据的无线信号场强预测及网络覆盖地图绘制的方法
CN101873604A (zh) * 2009-04-22 2010-10-2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长期演进系统中覆盖自优化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2111204A (zh) * 2009-12-29 2011-06-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空间到达角度的上报方法及系统
CN102118765A (zh) * 2009-12-31 2011-07-06 爱立信(中国)通信有限公司 广播信道波束自适应设置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21825A (zh) * 2008-11-21 2010-01-06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一种充分利用实测数据的无线信号场强预测及网络覆盖地图绘制的方法
CN101431758A (zh) * 2008-12-09 2009-05-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预测用户位置分布的方法和装置
CN101873604A (zh) * 2009-04-22 2010-10-2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长期演进系统中覆盖自优化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2111204A (zh) * 2009-12-29 2011-06-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空间到达角度的上报方法及系统
CN102118765A (zh) * 2009-12-31 2011-07-06 爱立信(中国)通信有限公司 广播信道波束自适应设置方法和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4.38.4 UTRAN AOA value; A.4 Use case of UTRAN AOA value", 《3GPP TS 32.405 V11.1.0》 *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92784A (zh) * 2015-11-23 2017-05-3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在服务器侧进行数据校验的方法、服务器和系统
CN106792784B (zh) * 2015-11-23 2019-11-22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在服务器侧进行数据校验的方法、服务器和系统
CN105491586A (zh) * 2015-12-08 2016-04-13 广东怡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小区基站天线方位角度测量方法与系统
CN108615978A (zh) * 2016-12-12 2018-10-0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天线方向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08615978B (zh) * 2016-12-12 2020-09-2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天线方向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06982453B (zh) * 2017-03-24 2019-12-31 润建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测量数据的小区方位角评估系统及方法
CN106982453A (zh) * 2017-03-24 2017-07-25 广州逸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测量数据的小区方位角评估系统及方法
CN106993299A (zh) * 2017-05-10 2017-07-2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天线最佳方向角的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06993299B (zh) * 2017-05-10 2019-12-10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天线最佳方向角的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09587706A (zh) * 2017-09-28 2019-04-0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覆盖方向自适应调整方法和装置
CN109587706B (zh) * 2017-09-28 2022-04-1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覆盖方向自适应调整方法和装置
CN111050331A (zh) * 2019-12-05 2020-04-21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基站规划方法及装置
CN111050331B (zh) * 2019-12-05 2022-06-17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基站规划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96190A (zh) 小区覆盖集中度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3428726B (zh) 一种天线角度优化方法及系统
CN103067928B (zh) 一种网络覆盖质量的分析方法和系统
CN111356147B (zh) 一种室分小区故障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08990078A (zh) Lte网络下行干扰的优化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2685762A (zh) 一种天馈参数优化方法及装置
CN109862580B (zh) 一种网络优化方法及装置
WO2013071771A1 (zh) 站址的选择方法和设备以及栅格选择方法和设备
US10237793B2 (en) Access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network device
US9961604B2 (en) Radio network information management method and network device
CN102595480A (zh) 一种位置信息确定方法及装置
US2012020858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valuating cross-cell coverage
CN105163344A (zh) 一种td-lte系统内干扰的定位方法
CN103747474B (zh) 一种通过测量报告计算评估网络结构问题区域的方法
CN104219680A (zh) 一种基站站址确定方法及装置
WO2012072040A1 (zh) 一种频点选择方法及家庭式基站、设备
CN104053222A (zh) 基站发射功率调整方法和装置
CN103037388A (zh) 一种确定用户设备分布的方法及装置
CN103596205A (zh) 网络状态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7318114B (zh) 一种邻区规划的方法及装置
CN103841602A (zh) 一种邻区配置方法及系统
CN103929751A (zh) 一种确定不同网络中覆盖共同区域的小区对的方法及装置
CN106714189B (zh) 一种小区过覆盖的分析方法及装置
CN108696888A (zh) 一种确定重叠覆盖小区的方法及装置
CN111368384A (zh) 预测天线工程参数的方法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219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