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80832A - 指纹识别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指纹识别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80832A
CN106980832A CN201710174663.9A CN201710174663A CN106980832A CN 106980832 A CN106980832 A CN 106980832A CN 201710174663 A CN201710174663 A CN 201710174663A CN 106980832 A CN106980832 A CN 1069808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ngerprint
fingerprint recognition
recognition point
area
p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17466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闫泽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Chuanggong Telecom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Chuanggong Teleco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Chuanggong Telecom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Chuanggong Teleco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17466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980832A/zh
Publication of CN1069808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8083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06V40/13Sensors there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llating Specific Patter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指纹识别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指纹识别方法及装置。本发明中,指纹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开启第一指纹识别点的指纹识别功能,其中,第一指纹识别点周围分布多个第二指纹识别点;通过第一指纹识别点判断是否有指纹距离屏幕的距离不大于第一预设距离;如果判断到有指纹距离屏幕的距离不大于第一预设距离时,则开启第二指纹识别点的指纹识别功能;应用第一指纹识别点和第二指纹识别点识别指纹,能够大幅度降低功耗,提升了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指纹识别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指纹识别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指纹识别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指纹内嵌屏幕是指将指纹识别模块设置在手机屏幕下,无需再整合成Home键里面或者后置独立的模块,能够让手机腾出更多空间。当手指放置在手机的玻璃上时,设置在手机屏幕下的指纹识别模块就能识别该指纹。
现有技术中,指纹内嵌屏幕虽然带来了整块屏幕可指纹识别的超前体验,但是由于大面积的超声波发射点和接收点一直打开,会导致耗电快和发热的情况,影响了用户体验和使用成本。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还可以限制屏幕上一部分区域可以指纹识别,大部分一直处于关闭状态,不进行指纹识别。但是,这种做法变相地阉割了指纹内嵌屏幕的功能和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指纹识别方法及装置,能够大幅度降低功耗,提升了用户体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指纹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开启第一指纹识别点的指纹识别功能,其中,第一指纹识别点周围分布多个第二指纹识别点;
通过第一指纹识别点判断是否有指纹距离屏幕的距离不大于第一预设距离;
如果判断到有指纹距离屏幕的距离不大于第一预设距离时,则开启第二指纹识别点的指纹识别功能;
应用第一指纹识别点和第二指纹识别点识别指纹。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指纹识别装置,包括:第一识别功能控制模块,用于开启第一指纹识别点的指纹识别功能,其中,第一指纹识别点周围分布多个第二指纹识别点;
第一判断模块,与第一识别功能控制模块连接,用于通过第一指纹识别点判断是否有指纹距离屏幕的距离不大于第一预设距离;
第二识别功能控制模块,与第一判断模块连接,用于:在第一判断模块判定有指纹距离屏幕的距离不大于第一预设距离时,开启第二指纹识别点的指纹识别功能;
指纹识别模块,与第一识别功能控制模块和第二识别功能控制模块连接,应用第一指纹识别点和第二指纹识别点识别指纹。
本发明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首先开启第一指纹识别点的指纹识别功能,其中,第一指纹识别点周围分布多个第二指纹识别点;通过第一指纹识别点判断是否有指纹距离屏幕的距离不大于第一预设距离;如果判断到有指纹距离屏幕的距离不大于第一预设距离时,则开启第二指纹识别点的指纹识别功能;应用第一指纹识别点和第二指纹识别点识别指纹,能够大幅度降低功耗,提升了用户体验。
另外,通过第一指纹识别点判断是否有指纹距离屏幕的距离不大于第一预设距离之前,包括:通过第一指纹识别点判断是否有接近信号;如果有,则执行通过第一指纹识别点判断是否有指纹距离屏幕的距离不大于第一预设距离;通过第一指纹识别点实时检测是否有指纹靠近,提升了用户体验。
另外,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一指纹识别点之间间隔第二预设距离,开启第二指纹识别点的指纹识别功能,包括:获取第一区域中的第二指纹识别点;其中,第一区域为以第一指纹识别点为中心,以第二预设距离为直径的区域;开启第一区域中的第二指纹识别点的指纹识别功能,能够在节省功耗的同时保证用户体验。
另外,应用第一指纹识别点和第二指纹识别点识别指纹,包括:记录进行指纹识别的第一指纹识别点和/或第二指纹识别点所在的第二区域,并判断第二区域是否与第一区域重合;如果第二区域与第一区域重合,则上传识别的指纹;如果第二区域与第一区域不重合,则延时第一时长后,第二区域中的第一指纹识别点和/或第二指纹识别点再次识别指纹并上传,在降低功耗的同时提升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指纹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第一指纹识别点保持开启状态的示意图;
图3是开启第一区域中的第二指纹识别点的指纹识别功能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指纹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指纹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指纹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的指纹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的指纹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第七实施方式的指纹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第八实施方式的指纹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发明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指纹识别方法。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指纹识别方法包括:
步骤S10:开启第一指纹识别点的指纹识别功能,其中,第一指纹识别点周围分布多个第二指纹识别点。
本发明的指纹识别方法适用于内嵌指纹识别的屏幕,屏幕中设置少量的超声波发射点和接收点,即第一指纹识别点,在屏幕上处于工作状态(如图2中的网格点),大部分超声波发射点和接收点,即第二指纹识别点,处于关闭状态(如图2中的空白部分)。由于在屏幕上只有稀疏的第一指纹识别点打开了指纹识别功能,而分布在第一指纹识别点周围的第二指纹识别点的指纹识别功能是关闭的,能够降低功耗。
进一步地,通过在整个屏幕范围内以尽可能稀疏的方式选取少量超声波发射点和接收点,即第一指纹识别点,比如每隔1毫米打开一对第一指纹识别点,以此来大幅度降低功耗。
步骤S11:通过第一指纹识别点判断是否有指纹距离屏幕的距离不大于第一预设距离。
在步骤S11中,第一指纹识别点可以通过超声波的实时距离反馈来判断手指是否要接近接触屏幕,并判断是否有指纹距离屏幕的距离不大于第一预设距离。
步骤S12:如果判断到有指纹距离屏幕的距离不大于第一预设距离,则开启第二指纹识别点的指纹识别功能。
如图3所示,打开了位于判断到有指纹距离屏幕的距离不大于第一预设距离的第一指纹识别点周围的第二指纹识别点的指纹识别功能,其它的第一指纹识别点周围的第二指纹识别点的指纹识别功能仍保持关闭状态。
步骤S13:应用第一指纹识别点和第二指纹识别点识别指纹。
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通过首先开启第一指纹识别点的指纹识别功能;再通过第一指纹识别点判断是否有指纹距离屏幕的距离不大于第一预设距离;在判断到有指纹距离屏幕的距离不大于第一预设距离时,开启第二指纹识别点的指纹识别功能;然后应用第一指纹识别点和第二指纹识别点识别指纹,能够保证在不影响正常指纹识别的情况下,大幅度降低功耗,提升了用户体验。
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第一预设距离视具体超声波发射点和接收点的打开关闭反应速度而定,是极短的距离,优选为2mm。在步骤S11之前,通过第一指纹识别点判断是否有接近信号;如果有,则执行步骤S11。如果没有,则不执行任何动作,并保持开启第一指纹识别点的指纹识别功能。具体第一指纹识别点可以通过超声波的实时距离反馈来判断是否有接近信号。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指纹识别方法。第二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大致相同,主要区别之处在于:对第一实施方式的指纹识别方法中的步骤S12进一步的阐述。在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中,假设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一指纹识别点之间间隔第二预设距离,如图4所示,在步骤S12中,包括:
步骤S120:获取第一区域中的第二指纹识别点,其中,第一区域为以第一指纹识别点为中心,以第二预设距离为边长的矩形区域。
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第一区域为以第一指纹识别点为中心,以第二预设距离为边长的矩形区域,如此可以保证以多个第一指纹识别点为中心形成的多个第一区域的组合能覆盖位于该多个第一指纹识别点之间的所有第二指纹识别点,使得后续能够打开位于多个第一指纹识别点之间的所有第二指纹识别点,从而可以保证正常的指纹识别功能。例如,以构成矩形的相邻的4个第一指纹识别点为中心形成的4个第一区域的组合覆盖该4个第一指纹识别点所围成的矩形中所有的第二指纹识别点。
在步骤S120中,第一区域也可以为以第一指纹识别点为中心,以第三预设距离为半径的圆形区域。其中,第三预设距离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只需要能够保证多个第一指纹识别点为中心形成的多个第一区域的组合能覆盖位于该多个第一指纹识别点之间的所有第二指纹识别点即可,如第三预设距离设置为第二预设距离的倍。
步骤S121:开启第一区域中的第二指纹识别点的指纹识别功能。
由于多个第一指纹识别点为中心形成的多个第一区域的组合能覆盖位于该多个第一指纹识别点之间的所有第二指纹识别点,如此能够打开位于距离屏幕的距离不大于第一预设距离的指纹附近的所有第二指纹识别点的指纹识别功能,从而使得在大幅度降低功耗的同时,不影响正常指纹识别。
考虑到在指纹刚开始接触屏幕并进行指纹识别时,指纹位置不稳定,可能有短暂的位移,使得识别的与屏幕最初接触的指纹不是需要的指纹。针对上述这种情况,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指纹识别方法。第二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大致相同,主要区别之处在于:对第一实施方式的指纹识别方法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正。在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中,具体参见图5,其中,步骤S20-S22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步骤S10-S12相同,在此不再赘述。指纹识别方法包括:
步骤S20:开启第一指纹识别点的指纹识别功能,其中,第一指纹识别点周围分布多个第二指纹识别点。
步骤S21:通过第一指纹识别点判断是否有指纹距离屏幕的距离不大于第一预设距离。
步骤S22:如果判断到有指纹距离屏幕的距离不大于第一预设距离,则开启第二指纹识别点的指纹识别功能。
步骤S23:记录进行指纹识别的第一指纹识别点和/或第二指纹识别点所在的第二区域,并判断第二区域是否与第一区域重合。
在步骤S23中,重合是指第二区域与第一区域的重合度达到一阈值。该阈值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例如,假设阈值设置为80%,则第二区域与第一区域的重合度达到80%时,表示第二区域与第一区域重合,否则认为第二区域与第一区域不重合。
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判断第二区域是否与第一区域重合是用于判断指纹与屏幕接触时是否发生了位移变化,如果第二区域与第一区域重合,则说明指纹没有发生位移变化,如果第二区域与第一区域不重合,则说明指纹发生了位移变化。
步骤S24:如果第二区域与第一区域重合,则上传识别的指纹。
第二区域与第一区域重合,即指纹没有发生位移变化,如此在步骤S23中识别的指纹即是需要进行指纹识别的指纹,直接上传识别的指纹即可。
步骤S25:如果第二区域与第一区域不重合,则延时第一时长后,第二区域中的第一指纹识别点和/或第二指纹识别点再次识别指纹并上传。
第二区域与第一区域不重合,即指纹发生了位移变化,如此在步骤S23中识别的指纹不是需要进行指纹识别的指纹,此时延时第一时长后再应用第二区域中的第一指纹识别点和/或第二指纹识别点进行指纹识别,保证了指纹识别的准确性。其中,第一时长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优选地,第一时长为2s、3s、5s等,在此不作限制。
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指纹识别方法。第三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大致相同,主要区别之处在于:在应用第一指纹识别点和第二指纹识别点识别指纹之后,包括:延时第二时长后,继续判断是否有指纹距离屏幕的距离不大于第二预设距离。如果是,说明需要连续进行指纹识别,则第一指纹识别点和第一区域中的第二指纹识别点的指纹识别功能保持开启状态。如果否,说明不需要连续进行指纹识别,延时第二时长,判断是否有接近信号。如果有,说明需要继续进行指纹识别,则第一指纹识别点和第一区域中的第二指纹识别点的指纹识别功能保持开启状态;如果没有,说明指纹识别已经完成,则关闭第一区域中的第二指纹识别点的指纹识别功能,而第一指纹识别点保持开启状态,以实时判断是否有接近信号。其中,第二时长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优选地,第一时长为2s、3s、5s等,在此不作限制。
参见图6,第四实施方式的指纹识别方法包括:
步骤S300:第一指纹识别点保持开启状态,周围的第二指纹识别点保持关闭状态。
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屏幕是设置少量的第一指纹识别点和大部分的第二指纹识别点。多个第二指纹识别点分布在第一指纹识别点的周围。由于在屏幕上只有稀疏的第一指纹识别点打开了指纹识别功能,而分布在第一指纹识别点周围的第二指纹识别点的指纹识别功能是关闭的,能够降低功耗。
步骤S301:第一指纹识别点接收到接近信号。如果第一指纹识别点没有接收到接近信号,则不执行任何动作,并保持开启第一指纹识别点的指纹识别功能。
步骤S302:判断是否有指纹距离屏幕的距离不大于第一预设距离。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303;如果否,则返回至执行步骤S300。其中,第一预设距离视具体超声波发射点和接收点的打开关闭反应速度而定,是极短的距离,优选为2mm。
步骤S303:开启第一区域的第二指纹识别点的指纹识别功能并记录第一区域。其中,第一区域为以第一指纹识别点为中心,以第二预设距离为边长的矩形区域。第一区域也可以为以第一指纹识别点为中心,以第三预设距离为半径的圆形区域。第三预设距离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只需要能够保证多个第一指纹识别点为中心形成的多个第一区域的的组合能覆盖位于该多个第一指纹识别点之间的所有第二指纹识别点即可,如第三预设距离设置为第二预设距离的倍。
步骤S304:识别指纹并记录进行指纹识别的第二区域。
步骤S305:判断第一区域是否与第二区域重合。如果是,则跳转至执行步骤S307;如果否,则执行步骤S306。
判断第二区域是否与第一区域重合是用于判断指纹与屏幕接触时是否发生了位移变化,如果第二区域与第一区域重合,则说明指纹没有发生位移变化,如果第二区域与第一区域不重合,则说明指纹发生了位移变化。
步骤S306:延时第一时长后再次识别指纹。指纹发生了位移变化,延时第一时长,待指纹与屏幕接触的区域稳定后再重新进行指纹识别。其中,第一时长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优选地,第一时长为2s、3s、5s等,在此不作限制。
步骤S307:上传识别的指纹。
步骤S308:延时第二时长。其中,第二时长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优选地,第一时长为2s、3s、5s等,在此不作限制。
步骤S309:判断是否有指纹距离屏幕的距离不大于第一预设距离。如果有,则执行步骤S310;如果无,则跳转至执行步骤S311。
步骤S310:第一指纹识别点和第二指纹识别点的指纹识别功能保持开启状态。有指纹距离屏幕的距离不大于第一预设距离,需要第一指纹识别点和第二指纹识别点连续进行指纹识别,
步骤S311:延时第二时长。
步骤S312:判断是否有接近信号。如果是,则返回步骤S311;如果否,则执行步骤S313。如果有,说明需要继续进行指纹识别,如果没有,说明指纹识别已经完成。
步骤S313:关闭第一区域中的第二指纹识别点的指纹识别功能。返回步骤S300。说明已经完成当前的指纹识别。
上面各种方法的步骤划分,只是为了描述清楚,实现时可以合并为一个步骤或者对某些步骤进行拆分,分解为多个步骤,只要包含相同的逻辑关系,都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内;对算法中或者流程中添加无关紧要的修改或者引入无关紧要的设计,但不改变其算法和流程的核心设计都在该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指纹识别装置,如图7所示,指纹识别装置包括:第一识别功能控制模块11、第一判断模块12、第二识别功能控制模块13以及指纹识别模块14。第一识别功能控制模块11用于开启第一指纹识别点的指纹识别功能,其中,第一指纹识别点周围分布多个第二指纹识别点。第一判断模块12与第一识别功能控制模块11连接,用于通过第一指纹识别点判断是否有指纹距离屏幕的距离不大于第一预设距离。第二识别功能控制模块13与第一判断模块12连接,用于在第一判断模块判定有指纹距离屏幕的距离不大于第一预设距离时,开启第二指纹识别点的指纹识别功能。指纹识别模块14与第一识别功能控制模块11和第二识别功能控制模块13连接,用于应用第一指纹识别点和第二指纹识别点识别指纹。
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指纹识别装置适用于内嵌指纹识别的屏幕。在屏幕上设置少量的第一指纹识别点和大部分的第二指纹识别点。第一指纹识别点在屏幕上处于工作状态,而第二指纹识别点处于关闭状态。由于在屏幕上只有稀疏的第一指纹识别点打开了指纹识别功能,而分布在第一指纹识别点周围的第二指纹识别点的指纹识别功能是关闭的,能够降低功耗。
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通过第一识别功能控制模块11开启第一指纹识别点的指纹识别功能;第一判断模块12通过第一指纹识别点判断是否有指纹距离屏幕的距离不大于第一预设距离;在第一判断模块12判断到有指纹距离屏幕的距离不大于第一预设距离时,第二识别功能控制模块13开启第二指纹识别点的指纹识别功能;指纹识别模块14应用第一指纹识别点和第二指纹识别点识别指纹,能够保证在不影响正常指纹识别的情况下,大幅度降低功耗,提升了用户体验。
不难发现,本实施方式为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对应的装置实施例,本实施方式可与第一实施方式互相配合实施。第一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在本实施方式中依然有效,为了减少重复,这里不再赘述。相应地,本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也可应用在第一实施方式中。
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指纹识别装置,参见图8,指纹识别装置还包括第二判断模块15,与第一判断模块12连接。第二判断模块15用于通过第一指纹识别点判断是否有接近信号,并在判定有接近信号时触发第一判断模块12通过第一指纹识别点判断是否有指纹距离屏幕的距离不大于第一预设距离。如果第二判断模块15判断到没有接近信号,则不执行任何动作,而第一识别功能控制模块11保持开启第一指纹识别点的指纹识别功能。
第二判断模块15可以通过第一指纹识别点获取超声波的实时距离反馈来判断手指是否要接近接触屏幕,并且第一判断模块11通过第一指纹识别点获取超声波的实时距离反馈判断是否有指纹距离屏幕的距离不大于第一预设距离。其中,第一预设距离视具体超声波发射点和接收点的打开关闭反应速度而定,是极短的距离,优选为2mm。
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一指纹识别点之间间隔第二预设距离,第二识别功能控制模块13具体用于:获取第一区域中的第二指纹识别点,其中,第一区域为以第一指纹识别点为中心,以第二预设距离为边长的矩形区域;然后开启第一区域中的第二指纹识别点的指纹识别功能。
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第一区域为以第一指纹识别点为中心,以第二预设距离为边长的矩形区域,如此可以保证以多个第一指纹识别点为中心形成的多个第一区域的的组合能覆盖位于该多个第一指纹识别点之间的所有第二指纹识别点,使得后续能够打开位于多个第一指纹识别点之间的所有第二指纹识别点,从而可以保证正常的指纹识别功能。例如,以构成矩形的相邻的4个第一指纹识别点为中心形成的4个第一区域的组合覆盖该4个第一指纹识别点所围成的矩形中所有的第二指纹识别点。
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第一区域也可以为以第一指纹识别点为中心,以第三预设距离为半径的圆形区域。其中,第三预设距离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只需要能够保证多个第一指纹识别点为中心形成的多个第一区域的的组合能覆盖位于该多个第一指纹识别点之间的所有第二指纹识别点即可,如第三预设距离设置为第二预设距离的倍。
由于第二实施方式与本实施方式相互对应,因此本实施方式可与第二实施方式互相配合实施。第二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在本实施方式中依然有效,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所能达到的技术效果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同样可以实现,为了减少重复,这里不再赘述。相应地,本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也可应用在第二实施方式中。
考虑到在指纹刚开始接触屏幕并进行指纹识别时,指纹位置不稳定,可能有短暂的位移,使得识别的与屏幕最初接触的指纹不是需要的指纹。针对上述这种情况,本发明第七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指纹识别装置。第七实施方式与第五实施方式大致相同,主要区别之处在于:对第一实施方式的指纹识别方法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正。在本发明第七实施方式中,如图9所示,指纹识别装置还包括第一延时模块16,与指纹识别模块14连接,指纹识别模块14具体用于:记录进行指纹识别的第一指纹识别点和/或第二指纹识别点所在的第二区域,并判断第二区域是否与第一区域重合;当判定第二区域与第一区域重合时,上传识别的指纹;当判定第二区域与第一区域不重合时,触发第一延时模块16延时第一时长后,通过第二区域中的第一指纹识别点和/或第二指纹识别点再次识别指纹并上传。
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指纹识别模块14判断第二区域是否与第一区域重合是用于判断指纹与屏幕接触时是否发生了位移变化,如果第二区域与第一区域重合,则说明指纹没有发生位移变化,如此指纹识别模块14识别的指纹即是需要进行指纹识别的指纹,指纹识别模块14直接上传识别的指纹即可。如果第二区域与第一区域不重合,则说明指纹发生了位移变化,如此指纹识别模块14识别的指纹不是需要进行指纹识别的指纹,此时第一延时模块16延时第一时长后,指纹识别模块14再应用第二区域中的第一指纹识别点和/或第二指纹识别点进行指纹识别,保证了指纹识别的准确性。其中,第一时长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优选地,第一时长为2s、3s、5s等,在此不作限制。
由于第三实施方式与本实施方式相互对应,因此本实施方式可与第三实施方式互相配合实施。第三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在本实施方式中依然有效,在第三实施方式中所能达到的技术效果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同样可以实现,为了减少重复,这里不再赘述。相应地,本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也可应用在第三实施方式中。
本发明第八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指纹识别装置。如图10所示,指纹识别装置与第五实施方式的区别在于:指纹识别装置还包括第二延时模块21和第二判断模块22。第二延时模块21与指纹识别模块14连接,第二判断模块22与第一识别功能控制模块11以及第一判断模块12连接,指纹识别模块14还用于在识别指纹之后触发第二延时模块21延时第二时长。第一判断模块12还用于在第二延时模块21延时第二时长后,判断是否有指纹距离屏幕的距离不大于第二预设距离。
当第一判断模块12判定有指纹距离屏幕的距离不大于第二预设距离时,说明需要连续进行指纹识别,触发第一识别功能控制模块11控制第一指纹识别点的指纹识别功能保持开启状态,触发第二识别功能控制模块13控制第二指纹识别点的指纹识别功能保持开启状态。当第一判断模块12判定没有指纹距离屏幕的距离不大于第二预设距离时,说明不需要连续进行指纹识别,第二延时模块21延时第二时长,再触发第二判断模块22判断是否有接近信号。第二判断模块22还用于在判定有接近信号时,说明需要继续进行指纹识别,触发第一识别功能控制模块保持开启第一指纹识别点的指纹识别功能,触发第二识别功能控制模块13保持开启第二指纹识别点的指纹识别功能。
第二判断模块22还用于在判定没有接近信号时,说明指纹识别已经完成,触发第二识别功能控制模块13关闭第一区域中的第二指纹识别点的指纹识别功能,而第一指纹识别点保持开启状态,以实时判断是否有接近信号。其中,第二时长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优选地,第一时长为2s、3s、5s等,在此不作限制。
由于第四实施方式与本实施方式相互对应,因此本实施方式可与第四实施方式互相配合实施。第四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在本实施方式中依然有效,在第四实施方式中所能达到的技术效果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同样可以实现,为了减少重复,这里不再赘述。相应地,本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也可应用在第四实施方式中。
值得一提的是,本发明各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各模块均为逻辑模块,在实际应用中,一个逻辑单元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也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的一部分,还可以以多个物理单元的组合实现。此外,为了突出本发明的创新部分,本发明各实施方式中并没有将与解决本发明所提出的技术问题关系不太密切的单元引入,但这并不表明本发明各实施方式中不存在其它的单元。
本发明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首先开启第一指纹识别点的指纹识别功能,其中,第一指纹识别点周围分布多个第二指纹识别点;通过第一指纹识别点判断是否有指纹距离屏幕的距离不大于第一预设距离;如果判断到有指纹距离屏幕的距离不大于第一预设距离时,则开启第二指纹识别点的指纹识别功能;应用第一指纹识别点和第二指纹识别点识别指纹,能够大幅度降低功耗,提升了用户体验。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指纹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开启第一指纹识别点的指纹识别功能,其中,所述第一指纹识别点周围分布多个第二指纹识别点;
通过所述第一指纹识别点判断是否有指纹距离屏幕的距离不大于第一预设距离;
如果判断到有所述指纹距离屏幕的距离不大于所述第一预设距离,则开启所述第二指纹识别点的指纹识别功能;
应用所述第一指纹识别点和所述第二指纹识别点识别所述指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第一指纹识别点判断是否有指纹距离屏幕的距离不大于第一预设距离之前,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指纹识别点判断是否有接近信号;
如果有,则执行所述通过所述第一指纹识别点判断是否有指纹距离屏幕的距离不大于所述第一预设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指纹识别点之间间隔第二预设距离,所述开启所述第二指纹识别点的指纹识别功能,包括:
获取第一区域中的第二指纹识别点,其中,所述第一区域为以所述第一指纹识别点为中心,以所述第二预设距离为边长的矩形区域;
开启所述第一区域中的所述第二指纹识别点的指纹识别功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指纹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所述第一指纹识别点和所述第二指纹识别点识别所述指纹,包括:
记录进行指纹识别的所述第一指纹识别点和/或所述第二指纹识别点所在的第二区域,并判断所述第二区域是否与所述第一区域重合;
如果所述第二区域与所述第一区域重合,则上传识别的所述指纹;
如果所述第二区域与所述第一区域不重合,则延时第一时长后,所述第二区域中的所述第一指纹识别点和/或所述第二指纹识别点再次识别所述指纹并上传。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指纹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所述第一指纹识别点和所述第二指纹识别点识别所述指纹之后,包括:
延时第二时长后,继续判断是否有指纹距离屏幕的距离不大于所述第二预设距离;
如果是,则所述第一指纹识别点和所述第一区域中的所述第二指纹识别点的指纹识别功能保持开启状态;
如果否,继续判断是否有接近信号;如果有,则所述第一指纹识别点和所述第一区域中的所述第二指纹识别点的指纹识别功能保持开启状态;如果没有,则关闭所述第一区域中的所述第二指纹识别点的指纹识别功能。
6.一种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识别功能控制模块,用于开启第一指纹识别点的指纹识别功能,其中,所述第一指纹识别点周围分布多个第二指纹识别点;
第一判断模块,与所述第一识别功能控制模块连接,用于通过所述第一指纹识别点判断是否有指纹距离屏幕的距离不大于第一预设距离;
第二识别功能控制模块,与所述第一判断模块连接,用于在所述第一判断模块判定有所述指纹距离屏幕的距离不大于所述第一预设距离时,开启所述第二指纹识别点的指纹识别功能;
指纹识别模块,与所述第一识别功能控制模块和所述第二识别功能控制模块连接,用于应用所述第一指纹识别点和所述第二指纹识别点识别所述指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识别装置还包括第二判断模块,与所述第一判断模块连接;
所述第二判断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一指纹识别点判断是否有接近信号,并在判定有接近信号时触发所述第一判断模块通过所述第一指纹识别点判断是否有指纹距离屏幕的距离不大于第一预设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指纹识别点之间间隔第二预设距离,所述第二识别功能控制模块具体用于:
获取第一区域中的第二指纹识别点,其中,所述第一区域为以所述第一指纹识别点为中心,以所述第二预设距离为边长的矩形区域;
开启所述第一区域中的所述第二指纹识别点的指纹识别功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识别装置还包括第一延时模块,与所述指纹识别模块连接,所述指纹识别模块具体用于:
记录进行指纹识别的所述第一指纹识别点和/或所述第二指纹识别点所在的第二区域,并判断所述第二区域是否与所述第一区域重合;
当判定所述第二区域与所述第一区域重合时,上传识别的所述指纹;
当判定所述第二区域与所述第一区域不重合时,触发所述第一延时模块延时第一时长后,通过所述第二区域中的所述第一指纹识别点和/或所述第二指纹识别点再次识别所述指纹并上传。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识别装置还包括第二延时模块和第二判断模块,第二延时模块与所述指纹识别模块连接,所述第二判断模块与所述第一识别功能控制模块以及所述第一判断模块连接,所述指纹识别模块还用于在识别所述指纹之后触发所述第二延时模块延时第二时长;
所述第一判断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二延时模块延时第二时长后,判断是否有指纹距离屏幕的距离不大于所述第二预设距离;
当所述第一判断模块判定有指纹距离屏幕的距离不大于所述第二预设距离时,触发所述第一识别功能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第一指纹识别点的指纹识别功能保持开启状态,触发所述第二识别功能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第二指纹识别点的指纹识别功能保持开启状态;
当所述第一判断模块判定没有指纹距离屏幕的距离不大于所述第二预设距离时,触发所述第二判断模块判断是否有接近信号;
所述第二判断模块还用于在判定有接近信号时,触发所述第一识别功能控制模块保持开启所述第一指纹识别点的指纹识别功能,触发所述第二识别功能控制模块保持开启所述第二指纹识别点的指纹识别功能;
所述第二判断模块还用于在判定没有接近信号时,触发所述第二识别功能控制模块关闭所述第一区域中的所述第二指纹识别点的指纹识别功能。
CN201710174663.9A 2017-03-22 2017-03-22 指纹识别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0698083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74663.9A CN106980832A (zh) 2017-03-22 2017-03-22 指纹识别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74663.9A CN106980832A (zh) 2017-03-22 2017-03-22 指纹识别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80832A true CN106980832A (zh) 2017-07-25

Family

ID=593394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174663.9A Pending CN106980832A (zh) 2017-03-22 2017-03-22 指纹识别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980832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66618A (zh) * 2018-02-12 2019-08-2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屏幕控制方法及装置
WO2020073166A1 (zh) * 2018-10-08 2020-04-16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51106A (zh) * 2013-12-30 2015-07-01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指纹传感器及指纹传感器的控制方法
CN105117086A (zh) * 2015-09-11 2015-12-02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指纹识别系统、指纹识别的实现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N105224139A (zh) * 2015-10-30 2016-01-06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设备和在触控设备上进行指纹检测的方法
CN105388993A (zh) * 2015-11-09 2016-03-09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终端
CN105488464A (zh) * 2015-11-26 2016-04-13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指纹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6022078A (zh) * 2016-07-26 2016-10-1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模组启动控制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51106A (zh) * 2013-12-30 2015-07-01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指纹传感器及指纹传感器的控制方法
CN105117086A (zh) * 2015-09-11 2015-12-02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指纹识别系统、指纹识别的实现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N105224139A (zh) * 2015-10-30 2016-01-06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设备和在触控设备上进行指纹检测的方法
CN105388993A (zh) * 2015-11-09 2016-03-09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终端
CN105488464A (zh) * 2015-11-26 2016-04-13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指纹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6022078A (zh) * 2016-07-26 2016-10-1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模组启动控制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谦: "《现代物流与自动识别技术》", 30 November 2008, 中国铁道出版社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66618A (zh) * 2018-02-12 2019-08-2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屏幕控制方法及装置
WO2020073166A1 (zh) * 2018-10-08 2020-04-16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53583A (zh) 一种车辆解锁时的人车交互方法、系统及车辆
CN106843729A (zh) 一种终端操控方法及终端
US20150247352A1 (en) System for speech activated movement of a vehicle backdoor
CN106980832A (zh) 指纹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4967970B (zh) 终端设备配对连接的方法及系统
CN106600762A (zh) 车门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4044137A (zh) 机器人系统及机器人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2184270A (zh) 安全芯片的版图保护电路自动生成方法
CN107370989A (zh) 目标寻找方法及服务器
CN110259323A (zh) 汽车车门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汽车
CN102272774B (zh) 用于提供面部姿态估计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06557327A (zh) 支付界面调用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1967401A (zh) 目标检测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6603762A (zh) 一种终端控制方法及控制终端
CN105809001A (zh) 一种屏幕的解锁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4102451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0136297A (zh) 电动车辆故障确定方法、装置、手持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187968A (zh) 基于移动终端身份验证和位置感知的电梯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7977072A (zh) 一种机器人使用的养成方法、养成专家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07506245A (zh) 遥控多系统的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以及终端设备
CN106570972A (zh) 一种开锁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6778197A (zh) 屏幕解锁方法及装置
CN106254942A (zh) 一种控制电视系统的方法、电视系统和移动终端
CN107539272A (zh) 车辆安全防护方法、系统以及车载T‑Box
CN109914964A (zh) 舱门开关控制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725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