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76370A - 一种可调式载物拖车减震支撑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调式载物拖车减震支撑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76370A
CN106976370A CN201710297684.XA CN201710297684A CN106976370A CN 106976370 A CN106976370 A CN 106976370A CN 201710297684 A CN201710297684 A CN 201710297684A CN 106976370 A CN106976370 A CN 1069763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gulation
master arm
trailer
bearing
trailer wheel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29768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永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1029768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976370A/zh
Publication of CN1069763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76370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13/00Resilient suspension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type of vibration dampers
    • B60G13/02Resilient suspension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type of vibration dampers having dampers dissipating energy, e.g. frictionally
    • B60G13/04Resilient suspension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type of vibration dampers having dampers dissipating energy, e.g. frictionally mechanically, e.g. having frictionally-engaging springs as damping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17/00Resilient suspensions having means for adjusting the spring or vibration-damper characteristics, for regulating the distance between a supporting surface and a sprung part of vehicle or for locking suspension during use to meet varying vehicular or surface conditions, e.g. due to speed or loa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204/00Indexing codes related to suspensions per se or to auxiliary parts
    • B60G2204/40Auxiliary suspension parts; Adjustment of suspens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500/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the regulated action or device
    • B60G2500/30Height or ground clearan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式载物拖车减震支撑结构,由横梁结构和中梁结构用于对拖车板进行承载支撑;前、后拖车轮调节主支撑臂的外端分别对应连接前、后拖车轮;前、后拖车轮调节主支撑臂的内端头分别与调节承载支座保持能够转动的活动连接;本发明通过控制前轮调节气缸和后轮调节气缸的伸缩运动,用以控制前拖车轮调节主支撑臂和后拖车轮调节主支撑臂在调节承载支座上转动,达到调节前拖车轮和后拖车轮的距离,也能起到调节拖车板与地面之间的高度;与此同时,由于前、后拖车轮调节主支撑臂的内端头分别与调节承载支座保持能够转动的活动连接,因此本发明与现有拖车支撑结构相比减震性能得以增强,无需另设减震系统。

Description

一种可调式载物拖车减震支撑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拖车支撑结构,具体讲是一种可调式载物拖车减震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平板拖车用处广泛,常见的拖车可用于搬运机场、车站中旅客的行李和货物等等。然而,现有的拖车自身结构通常常用钢架焊接构成,其结构复杂,制造困难,且制造成本高。为了增强运输的舒适性,拖车通常也设置有减震机构。
经过检索发现,专利号 CN201320007375.1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拖车减震装置,包括:支撑部件,支撑部件上设置有凸出顶柱;减震弹簧,减震弹簧的一端套设于凸出顶柱上;减震圆柱,减震圆柱安装于减震弹簧的另一端上;支撑三通,支撑三通用于套入车轮安装轴,支撑三通通过减震垫块安装于支撑部件上,并与减震圆柱连接。基于上述结构设计,车轮与车架之间的安装为弹性连接,从而能够对由于路面不平而引起的颠簸进行缓冲,达到提高拖车乘坐舒适性的目的。
专利号 CN201520245718.7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平板拖车,它包括拖车底板、拖把以及设置在拖车底板下方的前桥总成和后桥总成,拖车底板的底表面上且位于拖车底板的前、后端分别设置有轴承外圈和多个垂直于拖车底板的减震弹簧,主轴I的两端均旋转安装有前车轮,主轴I的顶部设置有轴承内圈,轴承内圈安装在轴承外圈内,主轴II的两端均旋转安装有后车轮,主轴II平行于主轴I设置,所述的每个减震弹簧的另一端均固定在主轴II的顶部。
专利号CN201420847306.6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拖车双减震独立悬架,该双减震独立悬架设置在拖车底座和车轮机构之间,包括第一竖梁、第二竖梁、连接梁和水平设置的横梁,所述第一竖梁、第二竖梁、连接梁和横梁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所述第一竖梁、连接梁和横梁成K字型设置,所述第一竖梁和连接梁的顶部分别和横梁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梁的底部和第二竖梁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横梁的顶部设有两个减震器U型固定座,该两个减震器U型固定座分别设有连接孔,所述横梁的侧面在第一竖梁的上方位置处和拖车底座相对应的设有弹簧支撑结构。
然而,经过分析发现,现有拖车中均设置有独立的减震支撑,所述减震支撑结构采用刚性连接,当平板拖车通过凹凸路面时,很容易造成后桥损坏,极大的缩短了平板拖车的使用寿命;其次,现有的减震系统仅能实现减震功能,无法起到对拖车的整体辅助支撑。
发明内容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发明在此提供一种可调式载物拖车减震支撑结构;本发明通过控制前轮调节气缸和后轮调节气缸的伸缩运动,用以控制前拖车轮调节主支撑臂和后拖车轮调节主支撑臂在调节承载支座上转动,达到调节前拖车轮和后拖车轮的距离,也能起到调节拖车板与地面之间的高度;与此同时,由于前、后拖车轮调节主支撑臂的内端头分别与调节承载支座保持能够转动的活动连接,因此本发明与现有拖车支撑结构相比减震性能得以增强,无需另设减震系统。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可调式载物拖车减震支撑结构,该支撑结构包括横梁结构、中梁结构、调节承载支座以及前、后拖车轮调节主支撑臂;所述横梁结构和中梁结构用于对拖车板进行承载支撑;前、后拖车轮调节主支撑臂的外端分别对应连接前、后拖车轮;前、后拖车轮调节主支撑臂的内端头分别与调节承载支座保持能够转动的活动连接;横梁结构贯穿调节承载支座;前轮调节气缸的前端与前拖车轮调节主支撑臂连接,其后端固定在调节承载支座上;后轮调节气缸的前端与后拖车轮调节主支撑臂连接,其后端固定在调节承载支座上。
本发明通过改进提供了一种载物拖车的支撑结构,改进之后通过控制前轮调节气缸和后轮调节气缸的伸缩运动,用以控制前拖车轮调节主支撑臂和后拖车轮调节主支撑臂在调节承载支座上转动,达到调节前拖车轮和后拖车轮的距离,也能起到调节拖车板与地面之间的高度;与此同时,由于前、后拖车轮调节主支撑臂的内端头分别与调节承载支座保持能够转动的活动连接,因此本发明与现有拖车支撑结构相比减震性能得以增强,无需另设减震系统。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
所述一种可调式载物拖车减震支撑结构,所述调节承载支座具有支座体和支座上盖;支座体和支座上盖之间通过四个竖向排布的螺栓A固定;支座体和支座上盖之间的中部区域为横梁结构的贯穿空间,当横梁结构贯穿后通过横向设置的螺栓B予以固定;本发明改进之后,调节承载支座具有支座体和支座上盖,轻松实现调节承载支座和横梁结构的结合;同时横梁结构是贯穿调节承载支座内部,使用时不仅能满足承载性能要求,而且不会增大拖车的体积。
所述支座体的内部且在贯穿空间对应的下方形成两个用于与拖车轮辅助支撑板固定的连接空间,当两侧的拖车轮辅助支撑板对应的端部置于固定的连接空间里时通过对应的横向设置的螺栓C予以连接;本发明改进之后,该支撑结构还具有拖车轮辅助支撑板,如图1所示,两端的拖车轮辅助支撑板能够对前、后拖车轮起到一定的承载和支撑作用。
所述支座体的下端形成两个用于与前、后拖车轮调节主支撑臂实现活动连接的槽形端接部,当前、后拖车轮调节主支撑臂的内端头置于对应的呈槽形端接部里时通过横向设置的螺栓D予以连接。
实施时,所述前、后拖车轮调节主支撑臂通过内端头分别与调节承载支座的槽形端接部保持能够转动的活动连接关系,当控制前轮调节气缸和后轮调节气缸伸缩运动时,由于形成有槽形端接部,因而转动起来快速灵活,摩擦性小。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
所述一种可调式载物拖车减震支撑结构,所述前、后拖车轮调节主支撑臂均具有金属材质的主支撑臂体,主支撑臂体的内端头为与呈槽形端接部对接的梳槽形接头,主支撑臂体的内部形成两个空腔,主支撑臂体的外端形成三角形凸出端,主支撑臂体的末端形成拖车轮轴连接处。
改进之后,所述前、后拖车轮调节主支撑臂的主支撑臂体均为金属材质,硬度高、强度大、支撑性能好;其内部形成两个空腔,使其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同时减轻重量,其内端头的梳槽形接头是为了与槽形端接部对接而设立的,满足端部转动性的要求;主支撑臂体的外端还形成有三角形凸出端,是满足拖车轮辅助支撑板的连接设置要求。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
所述一种可调式载物拖车减震支撑结构,所述拖车轮辅助支撑板整体呈向上的弧形结构,拖车轮辅助支撑板的外侧则穿过对应的三角形凸出端后通过转轴挡住。其好处是:弧形结构的拖车轮辅助支撑板整体具备一定的弹性强度,当拖车在行驶过程中在对拖车轮产生辅助弹性减震;拖车轮辅助支撑板的外侧则穿过对应的三角形凸出端后通过转轴挡住,是满足拖车轮辅助支撑板的连接设置要求。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
所述一种可调式载物拖车减震支撑结构,所述横梁结构和中梁结构均为内部中空的矩形金属管件,其上侧面设置有弹簧组件,通过弹簧组件用于对拖车板承载支撑。弹簧组件也可对对拖车板起到减震作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
所述一种可调式载物拖车减震支撑结构,所述弹簧组件包括压缩弹簧、永久圆柱磁铁A、圆柱绝磁体A、永久圆柱磁铁B和圆柱绝磁体B;压缩弹簧设置在永久圆柱磁铁A和永久圆柱磁铁B之间;所述弹簧组件通过圆柱绝磁体B固定在横梁结构和中梁结构上,弹簧组件的上端通过圆柱绝磁体A与拖车板的底面固定。其中永久圆柱磁铁和永久圆柱磁铁的安装可以按照N和S极相对安装。然而本发明这种压缩弹簧主要解决普通弹簧刚度无法实现渐减,普通弹簧的刚度都是直线型的弹簧,即弹簧的刚度不随载荷变化而变化,而是直线型特性线的弹簧,其刚度成为弹簧常数。弹簧的刚度是载荷增量dF与变形增量dλ之比,即产生单位变形所需的载荷,弹簧的刚度计算公式为F'=dF/dλ。特性线为渐减型的弹簧,刚度随着载荷的增加而减少。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
所述一种可调式载物拖车减震支撑结构,所述中梁结构上活动设置有加固滑动支座;加固滑动支座包括加固滑动支座主体和加固滑动上盖;加固滑动支座主体和加固滑动上盖之间通过四个竖向排布的螺栓E固定,加固滑动支座主体的端部固定有驱动环座;通过推动气缸将加固滑动支座在中梁结构上来回移动,推动气缸的前端与驱动环座连接,后端与活动套环固定。
在这里,中梁结构用于对拖车中部支撑,本发明在中梁结构上活动设置有加固滑动支座,拖车在使用过程中,加固滑动支座可滑动到需要对支撑的部位进行支撑,加固滑动支座由推动气缸实现推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
所述一种可调式载物拖车减震支撑结构,所述横梁结构外侧固定安装有气缸控制箱;通过气缸控制箱来对前轮调节气缸、后轮调节气缸、推动气缸综合控制。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可调式载物拖车减震支撑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优点1:本发明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横梁结构、中梁结构、调节承载支座以及前拖车轮调节主支撑臂、后拖车轮调节主支撑臂;所述横梁结构和中梁结构用于对拖车板进行承载支撑;前拖车轮调节主支撑臂和后拖车轮调节主支撑臂的外端分别对应连接前拖车轮和后拖车轮;前、后拖车轮调节主支撑臂的内端头分别与调节承载支座保持能够转动的活动连接;横梁结构贯穿调节承载支座;前轮调节气缸的前端与前拖车轮调节主支撑臂连接,其后端固定在调节承载支座上;后轮调节气缸的前端与后拖车轮调节主支撑臂连接,其后端固定在调节承载支座上。
本发明通过改进提供了一种载物拖车的支撑结构,改进之后通过控制前轮调节气缸和后轮调节气缸的伸缩运动,用以控制前拖车轮调节主支撑臂和后拖车轮调节主支撑臂在调节承载支座上转动,达到调节前拖车轮和后拖车轮的距离,也能起到调节拖车板与地面之间的高度;与此同时,由于前、后拖车轮调节主支撑臂的内端头分别与调节承载支座保持能够转动的活动连接,因此本发明与现有拖车支撑结构相比减震性能得以增强,无需另设减震系统。
优点2:本发明所述一种可调式载物拖车减震支撑结构,调节承载支座具有支座体和支座上盖;支座体和支座上盖之间通过四个竖向排布的螺栓A固定;支座体和支座上盖之间的中部区域为横梁结构的贯穿空间,当横梁结构贯穿后通过横向设置的螺栓B予以固定。本发明改进之后,调节承载支座具有支座体和支座上盖,轻松实现调节承载支座和横梁结构的结合;同时横梁结构是贯穿调节承载支座内部,使用时不仅能满足承载性能要求,而且不会增大拖车的体积。
优点3:本发明所述支座体的内部且在贯穿空间对应的下方形成两个用于与拖车轮辅助支撑板固定的连接空间,当两侧的拖车轮辅助支撑板对应的端部置于固定的连接空间里时通过对应的横向设置的螺栓C予以连接。
本发明改进之后,该支撑结构还具有拖车轮辅助支撑板,如图1所示,两端的拖车轮辅助支撑板能够对前、后拖车轮起到一定的承载和支撑作用。
优点4:本发明所述支座体的下端形成两个用于与前、后拖车轮调节主支撑臂实现活动连接的槽形端接部;当前、后拖车轮调节主支撑臂的内端头置于对应的呈槽形端接部里时通过横向设置的螺栓D予以连接。实施时,所述前、后拖车轮调节主支撑臂通过内端头分别与调节承载支座的槽形端接部保持能够转动的活动连接关系,当控制前轮调节气缸和后轮调节气缸伸缩运动时,由于形成有槽形端接部,因而转动起来快速灵活,摩擦性小。
优点5:本发明所述一种可调式载物拖车减震支撑结构;所述前、后拖车轮调节主支撑臂均具有一个为金属材质的主支撑臂体,主支撑臂体的内端头为与呈槽形端接部对接的梳槽形接头,主支撑臂体的内部形成两个空腔,主支撑臂体的外端形成三角形凸出端,主支撑臂体的末端形成拖车轮轴连接处。改进之后,所述前、后拖车轮调节主支撑臂的主支撑臂体均为金属材质,硬度高、强度大、支撑性能好;其内部形成两个空腔,使其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同时减轻重量,其内端头的梳槽形接头是为了与槽形端接部对接而设立的,满足端部转动性的要求;主支撑臂体的外端还形成有三角形凸出端,是满足拖车轮辅助支撑板的连接设置要求。
优点6:本发明所述一种可调式载物拖车减震支撑结构,所述拖车轮辅助支撑板为整体呈向上的弧形结构,拖车轮辅助支撑板的外侧则穿过对应的三角形凸出端后通过转轴挡住。其好处是:弧形结构的拖车轮辅助支撑板整体具备一定的弹性强度,当拖车在行驶过程中在对拖车轮产生辅助弹性减震;拖车轮辅助支撑板的外侧则穿过对应的三角形凸出端后通过转轴挡住,是满足拖车轮辅助支撑板的连接设置要求。
优点7:本发明所述一种可调式载物拖车减震支撑结构,所述横梁结构和中梁结构均为内部中空的矩形金属管件,其上侧面设置有弹簧组件,通过弹簧组件用于对拖车板承载支撑。弹簧组件也可对对拖车板起到减震作用。
所述弹簧组件包括压缩弹簧、永久圆柱磁铁A、圆柱绝磁体A、永久圆柱磁铁B和圆柱绝磁体B;压缩弹簧设置在永久圆柱磁铁A和永久圆柱磁铁B之间;所述弹簧组件通过圆柱绝磁体B固定在横梁结构和中梁结构上,弹簧组件的上端通过圆柱绝磁体A与拖车板的底面固定。其中永久圆柱磁铁和永久圆柱磁铁的安装可以按照N和S极相对安装。然而本发明这种压缩弹簧主要解决普通弹簧刚度无法实现渐减,普通弹簧的刚度都是直线型的弹簧,即弹簧的刚度不随载荷变化而变化,而是直线型特性线的弹簧,其刚度成为弹簧常数。弹簧的刚度是载荷增量dF与变形增量dλ之比,即产生单位变形所需的载荷,弹簧的刚度计算公式为F'=dF/dλ。特性线为渐减型的弹簧,刚度随着载荷的增加而减少。
优点8:本发明所述一种可调式载物拖车减震支撑结构,所述中梁结构上活动设置有加固滑动支座;加固滑动支座包括加固滑动支座主体和加固滑动上盖;加固滑动支座主体和加固滑动上盖之间通过四个竖向排布的螺栓E固定,加固滑动支座主体的端部固定有驱动环座;通过推动气缸将加固滑动支座在中梁结构上来回移动,推动气缸的前端与驱动环座连接,后端与活动套环固定。中梁结构用于对拖车中部支撑,本发明在中梁结构上活动设置有加固滑动支座,拖车在使用过程中,加固滑动支座可滑动到需要对支撑的部位进行支撑,加固滑动支座由推动气缸实现推动。
优点9:本发明所述一种可调式载物拖车减震支撑结构,所述横梁结构外侧固定安装有气缸控制箱。通过气缸控制箱来对前轮调节气缸、后轮调节气缸、推动气缸综合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可调式载物拖车减震支撑结构实施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可调式载物拖车减震支撑结构外侧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可调式载物拖车减震支撑结构端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可调式载物拖车减震支撑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可调式载物拖车减震支撑结构立体面示意图
图6-图8是本发明调节承载支座示意图
图9-图11是本发明前、后拖车轮调节主支撑臂实施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加固滑动支座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弹簧组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1-图13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可调式载物拖车减震支撑结构,如图1-图13所示,本发明可以按照如下方式予以实施;本发明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横梁结构1、中梁结构2、调节承载支座3以及前拖车轮调节主支撑臂4a、后拖车轮调节主支撑臂4b;所述横梁结构1和中梁结构2用于对拖车板6进行承载支撑;前拖车轮调节主支撑臂4a和后拖车轮调节主支撑臂4b的外端分别对应连接前拖车轮5a和后拖车轮5b;前、后拖车轮调节主支撑臂的内端头分别与调节承载支座3保持能够转动的活动连接;横梁结构1贯穿调节承载支座3;前轮调节气缸25的前端与前拖车轮调节主支撑臂4a连接,其后端固定在调节承载支座3上;后轮调节气缸26的前端与后拖车轮调节主支撑臂4b连接,其后端固定在调节承载支座3上。
本发明通过改进提供了一种载物拖车的支撑结构,改进之后通过控制前轮调节气缸25和后轮调节气缸26的伸缩运动,用以控制前拖车轮调节主支撑臂4a和后拖车轮调节主支撑臂4b在调节承载支座3上转动,达到调节前拖车轮5a和后拖车轮5b的距离,也能起到调节拖车板6与地面之间的高度;与此同时,由于前、后拖车轮调节主支撑臂的内端头分别与调节承载支座3保持能够转动的活动连接,因此本发明与现有拖车支撑结构相比减震性能得以增强,无需另设减震系统。
本发明所述一种可调式载物拖车减震支撑结构,所述调节承载支座3具有支座体8和支座上盖9;支座体8和支座上盖9之间通过四个竖向排布的螺栓A10固定;支座体8和支座上盖9之间的中部区域为横梁结构1的贯穿空间11,当横梁结构1贯穿后通过横向设置的螺栓B12予以固定。
本发明改进之后,调节承载支座3具有支座体8和支座上盖9,轻松实现调节承载支座3和横梁结构1的结合;同时横梁结构1是贯穿调节承载支座3内部,使用时不仅能满足承载性能要求,而且不会增大拖车的体积。
本发明所述支座体8的内部且在贯穿空间11对应的下方形成两个用于与拖车轮辅助支撑板13固定的连接空间14,当两侧的拖车轮辅助支撑板13对应的端部置于固定的连接空间14里时通过对应的横向设置的螺栓C15予以连接。
本发明改进之后,该支撑结构还具有拖车轮辅助支撑板13,如图1所示,两端的拖车轮辅助支撑板13能够对前、后拖车轮起到一定的承载和支撑作用。
本发明所述支座体8的下端形成两个用于与前、后拖车轮调节主支撑臂实现活动连接的槽形端接部16;当前、后拖车轮调节主支撑臂的内端头置于对应的呈槽形端接部16里时通过横向设置的螺栓D17予以连接。实施时,所述前、后拖车轮调节主支撑臂通过内端头分别与调节承载支座3的槽形端接部16保持能够转动的活动连接关系,当控制前轮调节气缸25和后轮调节气缸26伸缩运动时,由于形成有槽形端接部16,因而转动起来快速灵活,摩擦性小。
本发明所述一种可调式载物拖车减震支撑结构;所述前、后拖车轮调节主支撑臂均具有一个为金属材质的主支撑臂体18,主支撑臂体18的内端头为与呈槽形端接部16对接的梳槽形接头19,主支撑臂体18的内部形成两个空腔20、21,主支撑臂体18的外端形成三角形凸出端22,主支撑臂体18的末端形成拖车轮轴连接处23。
改进之后,所述前、后拖车轮调节主支撑臂的主支撑臂体18均为金属材质,硬度高、强度大、支撑性能好;其内部形成两个空腔20、21,使其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同时减轻重量,其内端头的梳槽形接头19是为了与槽形端接部16对接而设立的,满足端部转动性的要求;主支撑臂体18的外端还形成有三角形凸出端22,是满足拖车轮辅助支撑板13的连接设置要求。
本发明所述一种可调式载物拖车减震支撑结构,所述拖车轮辅助支撑板13为整体呈向上的弧形结构,拖车轮辅助支撑板13的外侧则穿过对应的三角形凸出端22后通过转轴24挡住。其好处是:弧形结构的拖车轮辅助支撑板13整体具备一定的弹性强度,当拖车在行驶过程中在对拖车轮产生辅助弹性减震;拖车轮辅助支撑板13的外侧则穿过对应的三角形凸出端22后通过转轴24挡住,是满足拖车轮辅助支撑板13的连接设置要求。
本发明所述一种可调式载物拖车减震支撑结构,所述横梁结构1和中梁结构2均为内部中空的矩形金属管件,其上侧面设置有弹簧组件7,通过弹簧组件7用于对拖车板6承载支撑。弹簧组件7也可对对拖车板6起到减震作用。
如图13,本发明所述一种可调式载物拖车减震支撑结构,所述弹簧组件7包括压缩弹簧34、永久圆柱磁铁A35、圆柱绝磁体A36、永久圆柱磁铁B37和圆柱绝磁体B38;压缩弹簧34设置在永久圆柱磁铁A35和永久圆柱磁铁B37之间;所述弹簧组件7通过圆柱绝磁体B38固定在横梁结构1和中梁结构2上,弹簧组件7的上端通过圆柱绝磁体A36与拖车板6的底面固定。其中永久圆柱磁铁和永久圆柱磁铁的安装可以按照N和S极相对安装。然而本发明这种压缩弹簧主要解决普通弹簧刚度无法实现渐减,普通弹簧的刚度都是直线型的弹簧,即弹簧的刚度不随载荷变化而变化,而是直线型特性线的弹簧,其刚度成为弹簧常数。弹簧的刚度是载荷增量dF与变形增量dλ之比,即产生单位变形所需的载荷,弹簧的刚度计算公式为F'=dF/dλ。特性线为渐减型的弹簧,刚度随着载荷的增加而减少。
本发明所述一种可调式载物拖车减震支撑结构,所述中梁结构2上活动设置有加固滑动支座27;加固滑动支座27包括加固滑动支座主体28和加固滑动上盖29;加固滑动支座主体28和加固滑动上盖29之间通过四个竖向排布的螺栓E30固定,加固滑动支座主体28的端部固定有驱动环座31;通过推动气缸32将加固滑动支座27在中梁结构2上来回移动,推动气缸32的前端与驱动环座31连接,后端与活动套环33固定。中梁结构2用于对拖车中部支撑,本发明在中梁结构2上活动设置有加固滑动支座27,拖车在使用过程中,加固滑动支座27可滑动到需要对支撑的部位进行支撑,加固滑动支座27由推动气缸32实现推动。
本发明所述一种可调式载物拖车减震支撑结构,所述横梁结构1外侧固定安装有气缸控制箱39。通过气缸控制箱39来对前轮调节气缸25、后轮调节气缸26、推动气缸32综合控制。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可调式载物拖车减震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支撑结构包括横梁结构(1)、中梁结构(2)、调节承载支座(3)以及前、后拖车轮调节主支撑臂(4a,4b);所述横梁结构(1)和中梁结构(2)用于对拖车板(6)进行承载支撑;前、后拖车轮调节主支撑臂(4a,4b)的外端分别对应连接前、后拖车轮(5a,5b);前、后拖车轮调节主支撑臂(4a,4b)的内端头分别与调节承载支座(3)保持能够转动的活动连接;横梁结构(1)贯穿调节承载支座(3);前轮调节气缸(25)的前端与前拖车轮调节主支撑臂(4a)连接,其后端固定在调节承载支座(3)上;后轮调节气缸(26)的前端与后拖车轮调节主支撑臂(4b)连接,其后端固定在调节承载支座(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调式载物拖车减震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承载支座(3)具有支座体(8)和支座上盖(9);支座体(8)和支座上盖(9)之间通过四个竖向排布的螺栓A(10)固定;支座体(8)和支座上盖(9)之间的中部区域为横梁结构(1)的贯穿空间(11),当横梁结构(1)贯穿后通过横向设置的螺栓B(12)予以固定;
所述支座体(8)的内部且在贯穿空间(11)对应的下方形成两个用于与拖车轮辅助支撑板(13)固定的连接空间(14),当两侧的拖车轮辅助支撑板(13)对应的端部置于固定的连接空间(14)里时通过对应的横向设置的螺栓C(15)予以连接;
所述支座体(8)的下端形成两个用于与前、后拖车轮调节主支撑臂(4a,4b)实现活动连接的槽形端接部(16),当前、后拖车轮调节主支撑臂(4a,4b)的内端头置于对应的呈槽形端接部(16)里时通过横向设置的螺栓D(17)予以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调式载物拖车减震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拖车轮调节主支撑臂(4a,4b)均具有金属材质的主支撑臂体(18),主支撑臂体(18)的内端头为与呈槽形端接部(16)对接的梳槽形接头(19),主支撑臂体(18)的内部形成两个空腔(20,21),主支撑臂体(18)的外端形成三角形凸出端(22),主支撑臂体(18)的末端形成拖车轮轴连接处(2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可调式载物拖车减震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拖车轮辅助支撑板(13)整体呈向上的弧形结构,拖车轮辅助支撑板(13)
的外侧则穿过对应的三角形凸出端(22)后通过转轴(24)挡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调式载物拖车减震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结构(1)和中梁结构(2)均为内部中空的矩形金属管件,其上侧面设置有弹簧组件(7),通过弹簧组件(7)用于对拖车板(6)承载支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可调式载物拖车减震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组件(7)包括压缩弹簧(34)、永久圆柱磁铁A(35)、圆柱绝磁体A(36)、永久圆柱磁铁B(37)和圆柱绝磁体B(38);压缩弹簧(34)设置在永久圆柱磁铁A(35)和永久圆柱磁铁B(37)之间;所述弹簧组件(7)通过圆柱绝磁体B(38)固定在横梁结构(1)和中梁结构(2)上,弹簧组件(7)的上端通过圆柱绝磁体A(36)与拖车板(6)的底面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调式载物拖车减震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梁结构(2)上活动设置有加固滑动支座(27);加固滑动支座(27)包括加固滑动支座主体(28)和加固滑动上盖(29);加固滑动支座主体(28)和加固滑动上盖(29)之间通过四个竖向排布的螺栓E(30)固定,加固滑动支座主体(28)的端部固定有驱动环座(31);通过推动气缸(32)将加固滑动支座(27)在中梁结构(2)上来回移动,推动气缸(32)的前端与驱动环座(31)连接,后端与活动套环(33)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调式载物拖车减震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结构(1)外侧固定安装有气缸控制箱(39)。
CN201710297684.XA 2017-04-28 2017-04-28 一种可调式载物拖车减震支撑结构 Withdrawn CN10697637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97684.XA CN106976370A (zh) 2017-04-28 2017-04-28 一种可调式载物拖车减震支撑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97684.XA CN106976370A (zh) 2017-04-28 2017-04-28 一种可调式载物拖车减震支撑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76370A true CN106976370A (zh) 2017-07-25

Family

ID=593413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297684.XA Withdrawn CN106976370A (zh) 2017-04-28 2017-04-28 一种可调式载物拖车减震支撑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97637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43695A (zh) * 2018-02-05 2018-07-31 杭州富阳新远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摩擦力阻尼器的汽车减震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43695A (zh) * 2018-02-05 2018-07-31 杭州富阳新远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摩擦力阻尼器的汽车减震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31592B (zh) 一种全地形四驱越野车底盘及其车辆
US2753064A (en) Trailer tiltable on longitudinally shiftable axle mounting
US20170349214A1 (en) Wheel beam type axleless vehicle frame
CA2692931A1 (en) Vehicle monocoque body assembly
CN110087978B (zh) 包括可旋转附接转向架的履带式车辆
JP5868930B2 (ja) 車両用サスペンション装置、走行台車、及び車両
CN104608573A (zh) 气囊提升桥结构板簧悬架系统和汽车
CN107200028B (zh) 一种磁动力车
CN110654409B (zh) 转向架及具有其的有轨电车
CN106976370A (zh) 一种可调式载物拖车减震支撑结构
CN201424021Y (zh) 新型管片车
CA2120016C (en) Axle construction for a commercial vehicle
CN206243253U (zh) 一种用于自动导引运输车的车架减震机构
CN206171488U (zh) 一种低地板轻轨车辆驱动转向架构架
EP1652746A1 (en) Self-steering flatcar and railroad vehicle using having this self-steering flatcar applied thereto
CN206664185U (zh) 一种可调式载物拖车减震支撑结构
RU2578948C2 (ru) Подвесная колесная тележка железнодорожного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CN204197887U (zh) 底盘输送小车
CN109664706A (zh) 一种低底盘的前空气悬架及汽车
US11554822B2 (en) Endless track system suspension
CN209096577U (zh) 车辆运输半挂车
CN209395525U (zh) 转向架机构及包含该转向架机构的公铁两用车走行系统
CN209634210U (zh) 一种低底盘的前空气悬架及汽车
CN208515685U (zh) 一种铝合金半挂车架
WO2012039665A1 (en)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the conversion of vehicl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