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74796A - 一种按摩椅的椅架和一种按摩椅 - Google Patents

一种按摩椅的椅架和一种按摩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74796A
CN106974796A CN201710263089.4A CN201710263089A CN106974796A CN 106974796 A CN106974796 A CN 106974796A CN 201710263089 A CN201710263089 A CN 201710263089A CN 106974796 A CN106974796 A CN 1069747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frame
pad
cross bar
coll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26308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淑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1026308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974796A/zh
Publication of CN1069747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74796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1/00Apparatus for passive exercising; Vibrating apparatus; Chiropractic devices, e.g. body impacting devices, external devices for briefly extending or aligning unbroken bon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15/00Operating chairs; Dental chairs;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e.g. work stands
    • A61G15/007Physiotherapeutic chai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15/00Operating chairs; Dental chairs;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e.g. work stands
    • A61G15/02Chairs with means to adjust position of patient; Controls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2203/0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devices
    • A61G2203/1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control means, e.g. for adjustment or steer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2203/0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devices
    • A61G2203/7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devices with special adaptations, e.g. for safety or comfor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01Constructive details
    • A61H2201/0119Support for the device
    • A61H2201/0138Support for the device incorporated in furniture
    • A61H2201/0149Seat or chair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Rehabilitation Therap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按摩椅的椅架和一种按摩椅,一种按摩椅的椅架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座垫架、用于支撑腿部的第一靠架、用于上身肢体的第二靠架、用于支撑双手的扶手架和用于支撑头部的第三靠架;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之间呈交叉状活动连接,第一支架底端设有的支撑底杆Ⅰ与第二支架底端设有的支撑底杆Ⅱ之间通过折叠连杆铰接;座垫架固定安装在第二支架的顶端,第一靠架固定安装在第一支架的靠中间部位,且第一靠架设置于座垫架的下方或者斜下方;第三靠架安装在第一支架的顶端部位。本发明的结构简单,用户坐在该按摩椅上能够得到身体能够得到全身性放松,身体全部压在该按摩椅上,并配合相关的医疗按摩服务,使得身心得到完全的释放。

Description

一种按摩椅的椅架和一种按摩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按摩器械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按摩椅的椅架和一种按摩椅。
背景技术
所谓久坐成疾,当前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较为常见的疾患之一,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在退行性变基础上积累伤所致,积累伤又会加重椎间盘的退变,因此预防的重点在于减少积累伤。平时要有良好的坐姿,睡眠时的床不宜太软。长期伏案工作者需要注意桌、椅高度,定期改变姿势。职业工作中需要常弯腰动作者,应定时伸腰、挺胸活动。应加强腰背肌训练,增加脊柱的内在稳定性,以防止失用性肌肉萎缩带来不良后果。
众所周知,椅子是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会用到的家具,尤其是白领一族须长时间的坐在电脑前进行相关作业,长时间的坐在椅子上办公使得越来越多的白领工作者身体状况日益变差,容易患上腰部等关节疾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产品中不足,提供用于放松身体而且便于对身体配合适当医疗按摩服务的一种按摩椅的椅架和一种按摩椅。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出一种按摩椅的椅架,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座垫架、用于支撑腿部的第一靠架、用于上身肢体的第二靠架、用于支撑双手的扶手架和用于支撑头部的第三靠架;
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之间呈交叉状活动连接,第一支架底端设有的支撑底杆Ⅰ与第二支架底端设有的支撑底杆Ⅱ之间通过折叠连杆铰接;
其中:第一支架包括两根并排设置的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架包括两根并排设置的第二支撑杆,第一支撑杆比第二支撑杆较长,一根连接轴依次贯穿通过两根第一支撑杆的靠中间部位、两根第二支撑杆的靠中间部位,且两根第二支撑杆夹持在两根第一支撑杆之间,从而实现两根第一支撑杆与两根第二支撑杆之间的活动连接;
座垫架固定安装在第二支架的顶端,第一靠架固定安装在第一支架的靠中间部位,且第一靠架设置于座垫架的下方或者斜下方;
第二靠架和扶手架分别安装在第一支架的靠上部位不同两侧,第二靠架与座垫架位于第一支架的同一侧,第三靠架安装在第一支架的顶端部位。第二靠架支撑住上身肢体的同时,可以将双手展开并舒适地放在扶手架上。
作为优选: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之间呈交叉状活动连接,在座垫架上固定安装有座垫,座垫固定安装在座垫板上,且座垫板通过托板与两根座垫支撑连接管的靠上部位固定连接;
在第一靠架上固定安装有两块相互并排的靠脚垫,这两块靠脚垫位于座垫的下方或者斜下方,在两块靠脚垫的靠上部位分别通过合页与连接轴铰接,两块靠脚垫的靠下部位与活动连接在第一支架靠下部位上的第一连接杆卡扣连接(即为活动连接的一种)。在将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展开后,这两块靠脚垫上表面与水平面保持有30°~60°倾斜度,座垫的上表面与水平面保持有0~15°倾斜度;两块靠脚垫上表面倾斜方向与座垫上表面倾斜方向相反。该结构的设计,主要是在用户坐在该按摩椅上时,用户的重心能够稳定在第一靠架与座垫架之间;同时根据用户的身材或习惯上差异,可以适当地调整第一靠架倾斜度、座垫架倾斜度以及第一靠架与座垫架之间的位置关系,使得达到用户的最佳舒适度。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支架还包括两根并排设置的座垫支撑连接管,这两根座垫支撑连接管分别通过伸缩结构与两根第二支撑杆嵌套配合连接;所述伸缩结构包括带有多个销孔的套筒和弹性销,弹性销能够与套筒上的销孔配合连接;所述弹性销与座垫支撑连接管的底端部一体固定连接,套筒固定安装在第二支撑杆的顶端部。通过将弹性销选择不同的销孔,实现座垫支撑连接管沿着第二支撑杆长度方向上的上下升降调整。这样即是实现了座垫架所在位置的调整以及第一靠架与座垫架之间的位置关系,使得达到用户的最佳舒适度。
而且在支撑底杆Ⅰ以及支撑底杆Ⅱ上分别套设有具有防滑效果的橡胶圈。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均呈弧形状。第一支撑杆的弧形状与第二支撑杆的弧形状具有一致性,以保证在将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收拢后尽量减少所需占据的空间大小。
作为优选:所述折叠连杆是由多个连接片相互铰接而成的。
作为优选:所述第三靠架包括用于舒适地抵住支撑额头以及部分脸部的U型面垫、U型面板、两根并排设置的第三固定支杆和第三限位装置,第三限位装置用于调整控制两根第三固定支杆的倾斜角度并能够将两根第三固定支杆进行压紧限位;U型面板与两根第三固定支杆一体固定连接,U型面垫固定安装在U型面板上。该结构的设计,主要是能够根据用户对头部摆放以及放松状态下寻找到最佳地倾斜角度。
作为优选:所述第三限位装置包括第一支杆架Ⅱ、第二支杆架Ⅱ、第一内顶圈垫Ⅱ、第二内顶圈垫Ⅱ、第一横杆Ⅱ、偏心转轴Ⅱ和把手Ⅱ;两根第三固定支杆底端分别固定安装在第一横杆Ⅱ上,第一内顶圈垫Ⅱ、第二内顶圈垫Ⅱ分别与第一横杆Ⅱ的两端部活动嵌套配合连接,在第一横杆Ⅱ的一端与第一内顶圈垫Ⅱ之间夹设有压缩弹簧,在第一横杆Ⅱ的另一端与第二内顶圈垫Ⅱ之间也夹设有压缩弹簧;
第一内顶圈垫Ⅱ、第二内顶圈垫Ⅱ分别对应嵌置在第一支杆架Ⅱ、第二支杆架Ⅱ内,第一横杆Ⅱ向外延伸并与偏心转轴Ⅱ一体固定连接,偏心转轴Ⅱ与把手Ⅱ铰接;
翻转把手Ⅱ并将第一横杆Ⅱ向外伸出的同时,偏心转轴Ⅱ从靠近第二支杆架Ⅱ位置移动到远离第二支杆架Ⅱ位置,此时两根第三固定支杆分别与第一内顶圈垫Ⅱ、第二内顶圈垫Ⅱ相抵,从而实现第三限位装置对两根第三固定支杆以及安装在两根第三固定支杆上的U型面板压紧限位;
翻转把手Ⅱ并将第一横杆Ⅱ向内缩回的同时,偏心转轴Ⅱ从远离第二支杆架Ⅱ位置移动到靠近第二支杆架Ⅱ位置,此时两根第三固定支杆分别与第一内顶圈垫Ⅱ、第二内顶圈垫Ⅱ分离释放并产生一定间距,使得两根第三固定支杆绕着第一横杆Ⅱ自由转动,并自由调控两根第三固定支杆以及安装在两根第三固定支杆上的U型面板的倾斜角度。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靠架包括用于舒适地抵住支撑胸部以及其他上身肢体部位的靠垫、两根第二固定支杆、靠垫板和第一限位装置,第一限位装置用于调整控制两根第二固定支杆的倾斜角度并能够将两根第二固定支杆进行压紧限位;
靠垫板与两根第二固定支杆一体固定连接,靠垫固定安装在靠垫板上;每根第二固定支杆包括上连杆和下连杆,上连杆与下连杆之间上下滑动配合连接,下连杆通过其顶端设有的转轮嵌置在上连杆上设有的腰形孔内,上连杆与下连杆上设有的翻边下表面相抵接;下连杆上设有的翻边与靠垫板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限位装置包括第一支杆架Ⅰ、第二支杆架Ⅰ、第一内顶圈垫Ⅰ、第二内顶圈垫Ⅰ、第一横杆Ⅰ、偏心转轴Ⅰ和把手Ⅰ;
两根第二固定支杆底端分别固定安装在第一横杆Ⅰ上,第一内顶圈垫Ⅰ、第二内顶圈垫Ⅰ分别与第一横杆Ⅰ的两端部活动嵌套配合连接,在第一横杆Ⅰ的一端与第一内顶圈垫Ⅰ之间夹设有压缩弹簧,在第一横杆Ⅰ的另一端与第二内顶圈垫Ⅰ之间也夹设有压缩弹簧;
第一内顶圈垫Ⅰ、第二内顶圈垫Ⅰ分别对应嵌置在第一支杆架Ⅰ、第二支杆架Ⅰ内,第一横杆Ⅰ向外延伸并与偏心转轴Ⅰ一体固定连接,偏心转轴Ⅰ与把手Ⅰ铰接;
翻转把手Ⅰ并将第一横杆Ⅰ向外伸出的同时,偏心转轴Ⅰ从靠近第二支杆架Ⅰ位置移动到远离第二支杆架Ⅰ位置,此时两根第二固定支杆分别与第一内顶圈垫Ⅰ、第二内顶圈垫Ⅰ相抵,从而实现第一限位装置对两根第二固定支杆以及安装在两根第二固定支杆上的靠垫板压紧限位;
翻转把手Ⅰ并将第一横杆Ⅰ向内缩回的同时,偏心转轴Ⅰ从远离第二支杆架Ⅰ位置移动到靠近第二支杆架Ⅰ位置,此时两根第二固定支杆分别与第一内顶圈垫Ⅰ、第二内顶圈垫Ⅰ分离释放并产生一定间距,使得两根第二固定支杆绕着第一横杆Ⅰ自由转动,并自由调控两根第二固定支杆以及安装在两根第二固定支杆上的靠垫板的倾斜角度。
作为优选:所述扶手架包括扶手垫、工字型支撑架、扶手垫板和第二限位装置,第二限位装置用于调整控制工字型支撑架的倾斜角度并能够将工字型支撑架进行压紧限位;扶手垫板与工字型支撑架一体固定连接,扶手垫固定安装在扶手垫板上;
所述第二限位装置包括左垫片、左销轴、左内齿塑料件、左偏心转轴、左把手、右垫片、右销轴、右内齿塑料件、右偏心转轴和右把手;左销轴一端与左垫片固定连接,左销轴另一端依次贯穿通过第一支架的一根第一支撑杆、左内齿塑料件后与左偏心转轴固定连接,左偏心转轴与左把手铰接;右销轴一端与右垫片固定连接,右销轴另一端依次贯穿通过第一支架的另一根第一支撑杆、右内齿塑料件后与右偏心转轴固定连接,右偏心转轴与右把手铰接;左内齿塑料件和右内齿塑料件分别固定在工字型支撑架上。
翻转左把手并将左销轴向外伸出,左偏心转轴从靠近左内齿塑料件位置移动到远离左内齿塑料件位置,使得左垫片和左内齿塑料件将第一支架的一根第一支撑杆夹持抱紧;
与此同时,翻转右把手并将右销轴向外伸出,右偏心转轴从靠近右内齿塑料件位置移动到远离右内齿塑料件位置,使得右垫片和右内齿塑料件将第一支架的另一根第一支撑杆夹持抱紧;从而实现第二限位装置将工字型支撑架夹紧限位在第一支架的两根第一支撑杆上。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按摩椅,包括上述的一种按摩椅的椅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结构简单,用户坐在该按摩椅上能够得到身体能够得到全身性放松,身体(包括头部、胸部、臀部以及腿部)全部压在该按摩椅上,并配合相关的医疗按摩服务,使得身心得到完全的释放。
附图说明
图1~2为本发明中一种按摩椅结构示意图。
图3~5为本发明中一种按摩椅的椅架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支撑底杆Ⅰ、支撑底杆Ⅱ与折叠连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第二靠架、第三靠架以及扶手架的位置与结构示意图。
图8~9为本发明中第三靠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中扶手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第一支架(1),支撑底杆Ⅰ(101),第一支撑杆(102),折叠连杆(10),第二支架(2),支撑底杆Ⅱ(201),第二支撑杆(202),座垫支撑连接管(203),托板(204),伸缩结构(205),座垫架(4),座垫(41),座垫板(42),第一靠架(3),靠脚垫(30),靠脚垫板(31),第一连接杆(32),合页(33),连接轴(34),第二靠架(5),靠垫(51),第二固定支杆(52),上连杆(521),下连杆(522),转轮(5221),翻边(5222),靠垫板(53),第一限位装置(54),第一支杆架Ⅰ(541),第一内顶圈垫Ⅰ(542),第一横杆Ⅰ(543),第二内顶圈垫Ⅰ(544),第二支杆架Ⅰ(545),偏心转轴Ⅰ(546),把手Ⅰ(547),扶手架(6),扶手垫(61),工字型支撑架(62),扶手垫板(63),第二限位装置(64),左垫片(6412),左销轴(6411),左内齿塑料件(6413),左偏心转轴(6414),左把手(6415),右垫片(6422),右销轴(6421),右内齿塑料件(6423),右偏心转轴(6424),右把手(6425),第三靠架(7),U型面垫(71),U型面板(73),第三固定支杆(72),第三限位装置(74),第一支杆架Ⅱ(741),第一内顶圈垫Ⅱ(742),第一横杆Ⅱ(743),第二内顶圈垫Ⅱ(744),第二支杆架Ⅱ(745),偏心转轴Ⅱ(746),把手Ⅱ(74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10所示,本发明提出一种按摩椅的椅架的具体实施例,包括第一支架1、第二支架2、座垫架4、用于支撑腿部的第一靠架3、用于上身肢体(主要包括胸部)的第二靠架5、用于支撑双手的扶手架6和用于支撑头部的第三靠架7;第一支架1与第二支架2之间呈交叉状活动连接,第一支架1底端设有的支撑底杆Ⅰ101与第二支架2底端设有的支撑底杆Ⅱ201之间通过折叠连杆10铰接;
其中:第一支架1包括两根并排设置的第一支撑杆102,第二支架2包括两根并排设置的第二支撑杆202,第一支撑杆102比第二支撑杆202较长,一根连接轴34依次贯穿通过两根第一支撑杆102的靠中间部位、两根第二支撑杆202的靠中间部位,且两根第二支撑杆202夹持在两根第一支撑杆102之间,从而实现两根第一支撑杆102与两根第二支撑杆202之间的活动连接;座垫架4固定安装在第二支架2的顶端,第一靠架3固定安装在第一支架1的靠中间部位,且第一靠架3设置于座垫架4的下方或者斜下方;第二靠架5和扶手架6分别安装在第一支架1的靠上部位不同两侧,第二靠架5与座垫架4位于第一支架1的同一侧,第三靠架7安装在第一支架1的顶端部位。第二靠架5支撑住上身肢体的同时,可以将双手展开并舒适地放在扶手架6上。
如图2和图4所示:第一支架1与第二支架2之间呈交叉状活动连接,在座垫架4上固定安装有座垫41,座垫41固定安装在座垫板42上,且座垫板42通过托板204与两根座垫支撑连接管203的靠上部位固定连接;在第一靠架3上固定安装有两块相互并排的靠脚垫31,这两块靠脚垫31位于座垫41的下方或者斜下方,在两块靠脚垫31的靠上部位分别通过合页33与连接轴34铰接,两块靠脚垫31的靠下部位与活动连接在第一支架1靠下部位上的第一连接杆32卡扣连接即为活动连接的一种。在将第一支架1与第二支架2展开后,这两块靠脚垫31上表面与水平面保持有30°~60°倾斜度,座垫41的上表面与水平面保持有0~15°倾斜度;两块靠脚垫31上表面倾斜方向与座垫41上表面倾斜方向相反。该结构的设计,主要是在用户坐在该按摩椅上时,用户的重心能够稳定在第一靠架3与座垫架4之间;同时根据用户的身材或习惯上差异,可以适当地调整第一靠架3倾斜度、座垫架4倾斜度以及第一靠架3与座垫架4之间的位置关系,使得达到用户的最佳舒适度。
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第二支架2还包括两根并排设置的座垫支撑连接管203,这两根座垫支撑连接管203分别通过伸缩结构205与两根第二支撑杆202嵌套配合连接;所述伸缩结构205包括带有多个销孔的套筒和弹性销,弹性销能够与套筒上的销孔配合连接;所述弹性销与座垫支撑连接管203的底端部一体固定连接,套筒固定安装在第二支撑杆202的顶端部。通过将弹性销选择不同的销孔,实现座垫支撑连接管203沿着第二支撑杆202长度方向上的上下升降调整。这样即是实现了座垫架4所在位置的调整以及第一靠架3与座垫架4之间的位置关系,使得达到用户的最佳舒适度。而且在支撑底杆Ⅰ101以及支撑底杆Ⅱ201上分别套设有具有防滑效果的橡胶圈。第一支撑杆102和第二支撑杆202均呈弧形状。第一支撑杆102的弧形状与第二支撑杆202的弧形状具有一致性,以保证在将第一支撑杆102和第二支撑杆202收拢后尽量减少所需占据的空间大小。
如图2、图4和图5所示:所述折叠连杆10是由多个连接片相互铰接而成的。
如图3、图4、图5、图7~9所示:所述第三靠架7包括用于舒适地抵住支撑额头以及部分脸部的U型面垫71、U型面板73、两根并排设置的第三固定支杆72和第三限位装置74,第三限位装置74用于调整控制两根第三固定支杆72的倾斜角度并能够将两根第三固定支杆72进行压紧限位;U型面板73与两根第三固定支杆72一体固定连接,U型面垫71固定安装在U型面板73上。该结构的设计,主要是能够根据用户对头部摆放以及放松状态下寻找到最佳地倾斜角度。
如图7~9所示:所述第三限位装置74包括第一支杆架Ⅱ741、第二支杆架Ⅱ745、第一内顶圈垫Ⅱ742、第二内顶圈垫Ⅱ744、第一横杆Ⅱ743、偏心转轴Ⅱ746和把手Ⅱ747;两根第三固定支杆72底端分别固定安装在第一横杆Ⅱ743上,第一内顶圈垫Ⅱ742、第二内顶圈垫Ⅱ744分别与第一横杆Ⅱ743的两端部活动嵌套配合连接,在第一横杆Ⅱ743的一端与第一内顶圈垫Ⅱ742之间夹设有压缩弹簧,在第一横杆Ⅱ743的另一端与第二内顶圈垫Ⅱ744之间也夹设有压缩弹簧;第一内顶圈垫Ⅱ742、第二内顶圈垫Ⅱ744分别对应嵌置在第一支杆架Ⅱ741、第二支杆架Ⅱ745内,第一横杆Ⅱ743向外延伸并与偏心转轴Ⅱ746一体固定连接,偏心转轴Ⅱ746与把手Ⅱ747铰接。
翻转把手Ⅱ747并将第一横杆Ⅱ743向外伸出的同时,偏心转轴Ⅱ746从靠近第二支杆架Ⅱ745位置移动到远离第二支杆架Ⅱ745位置,此时两根第三固定支杆72分别与第一内顶圈垫Ⅱ742、第二内顶圈垫Ⅱ744相抵,从而实现第三限位装置74对两根第三固定支杆72以及安装在两根第三固定支杆72上的U型面板73压紧限位;翻转把手Ⅱ747并将第一横杆Ⅱ743向内缩回的同时,偏心转轴Ⅱ746从远离第二支杆架Ⅱ745位置移动到靠近第二支杆架Ⅱ745位置,此时两根第三固定支杆72分别与第一内顶圈垫Ⅱ742、第二内顶圈垫Ⅱ744分离释放并产生一定间距,使得两根第三固定支杆72绕着第一横杆Ⅱ743自由转动,并自由调控两根第三固定支杆72以及安装在两根第三固定支杆72上的U型面板73的倾斜角度。
如图4~5所示:所述第二靠架5包括用于舒适地抵住支撑胸部以及其他上身肢体部位的靠垫51、两根第二固定支杆52、靠垫板53和第一限位装置54,第一限位装置54用于调整控制两根第二固定支杆52的倾斜角度并能够将两根第二固定支杆52进行压紧限位;靠垫板53与两根第二固定支杆52一体固定连接,靠垫51固定安装在靠垫板53上;每根第二固定支杆52包括上连杆521和下连杆522,上连杆521与下连杆522之间上下滑动配合连接,下连杆522通过其顶端设有的转轮5221嵌置在上连杆521上设有的腰形孔内,上连杆521与下连杆522上设有的翻边5222下表面相抵接;下连杆522上设有的翻边5222与靠垫板53固定连接。
如图7所示:所述第一限位装置54包括第一支杆架Ⅰ541、第二支杆架Ⅰ545、第一内顶圈垫Ⅰ542、第二内顶圈垫Ⅰ544、第一横杆Ⅰ543、偏心转轴Ⅰ546和把手Ⅰ547;两根第二固定支杆52底端分别固定安装在第一横杆Ⅰ543上,第一内顶圈垫Ⅰ542、第二内顶圈垫Ⅰ544分别与第一横杆Ⅰ543的两端部活动嵌套配合连接,在第一横杆Ⅰ543的一端与第一内顶圈垫Ⅰ542之间夹设有压缩弹簧,在第一横杆Ⅰ543的另一端与第二内顶圈垫Ⅰ544之间也夹设有压缩弹簧;第一内顶圈垫Ⅰ542、第二内顶圈垫Ⅰ544分别对应嵌置在第一支杆架Ⅰ541、第二支杆架Ⅰ545内,第一横杆Ⅰ543向外延伸并与偏心转轴Ⅰ546一体固定连接,偏心转轴Ⅰ546与把手Ⅰ547铰接。
翻转把手Ⅰ547并将第一横杆Ⅰ543向外伸出的同时,偏心转轴Ⅰ546从靠近第二支杆架Ⅰ545位置移动到远离第二支杆架Ⅰ545位置,此时两根第二固定支杆52分别与第一内顶圈垫Ⅰ542、第二内顶圈垫Ⅰ544相抵,从而实现第一限位装置54对两根第二固定支杆52以及安装在两根第二固定支杆52上的靠垫板53压紧限位;翻转把手Ⅰ547并将第一横杆Ⅰ543向内缩回的同时,偏心转轴Ⅰ546从远离第二支杆架Ⅰ545位置移动到靠近第二支杆架Ⅰ545位置,此时两根第二固定支杆52分别与第一内顶圈垫Ⅰ542、第二内顶圈垫Ⅰ544分离释放并产生一定间距,使得两根第二固定支杆52绕着第一横杆Ⅰ543自由转动,并自由调控两根第二固定支杆52以及安装在两根第二固定支杆52上的靠垫板53的倾斜角度。
图4~5和图10所示:所述扶手架6包括扶手垫61、工字型支撑架62、扶手垫板63和第二限位装置64,第二限位装置64用于调整控制工字型支撑架62的倾斜角度并能够将工字型支撑架62进行压紧限位;扶手垫板63与工字型支撑架62一体固定连接,扶手垫61固定安装在扶手垫板63上。
如图10所示:所述第二限位装置64包括左垫片6412、左销轴6411、左内齿塑料件6413、左偏心转轴6414、左把手6415、右垫片6422、右销轴6421、右内齿塑料件6423、右偏心转轴6424和右把手6425;左销轴6411一端与左垫片6412固定连接,左销轴6411另一端依次贯穿通过第一支架1的一根第一支撑杆102、左内齿塑料件6413后与左偏心转轴6414固定连接,左偏心转轴6414与左把手6415铰接;右销轴6421一端与右垫片6422固定连接,右销轴6421另一端依次贯穿通过第一支架1的另一根第一支撑杆102、右内齿塑料件6423后与右偏心转轴6424固定连接,右偏心转轴6424与右把手6425铰接;左内齿塑料件6413和右内齿塑料件6423分别固定在工字型支撑架62上。
翻转左把手6415并将左销轴6411向外伸出,左偏心转轴6414从靠近左内齿塑料件6413位置移动到远离左内齿塑料件6413位置,使得左垫片6412和左内齿塑料件6413将第一支架1的一根第一支撑杆102夹持抱紧;与此同时,翻转右把手6425并将右销轴6411向外伸出,右偏心转轴6414从靠近右内齿塑料件6413位置移动到远离右内齿塑料件6413位置,使得右垫片6412和右内齿塑料件6413将第一支架1的另一根第一支撑杆102夹持抱紧;从而实现第二限位装置64将工字型支撑架62夹紧限位在第一支架1的两根第一支撑杆102上。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按摩椅的具体实施例,包括上述的一种按摩椅的椅架。
本发明的结构简单,用户坐在该按摩椅上能够得到身体能够得到全身性放松,身体(包括头部、胸部、臀部以及腿部)全部压在该按摩椅上,并配合相关的医疗按摩服务,使得身心得到完全的释放。
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说明,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任何对本发明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按摩椅的椅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架(1)、第二支架(2)、座垫架(4)、用于支撑腿部的第一靠架(3)、用于上身肢体(包括胸部)的第二靠架(5)、用于支撑双手的扶手架(6)和用于支撑头部的第三靠架(7);
第一支架(1)与第二支架(2)之间呈交叉状活动连接,第一支架(1)底端设有的支撑底杆Ⅰ(101)与第二支架(2)底端设有的支撑底杆Ⅱ(201)之间通过折叠连杆(10)铰接;
其中:第一支架(1)包括两根并排设置的第一支撑杆(102),第二支架(2)包括两根并排设置的第二支撑杆(202),第一支撑杆(102)比第二支撑杆(202)较长,一根连接轴(34)依次贯穿通过两根第一支撑杆(102)的中间部位、两根第二支撑杆(202)的中间部位,且两根第二支撑杆(202)夹持在两根第一支撑杆(102)之间,从而实现两根第一支撑杆(102)与两根第二支撑杆(202)之间的活动连接;
座垫架(4)固定安装在第二支架(2)的顶端,第一靠架(3)固定安装在第一支架(1)的靠中间部位,且第一靠架(3)设置于座垫架(4)的下方或者斜下方;
第二靠架(5)和扶手架(6)分别安装在第一支架(1)的靠上部位不同两侧,第二靠架(5)与座垫架(4)位于第一支架(1)的同一侧,第三靠架(7)安装在第一支架(1)的顶端部位。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按摩椅的椅架,其特征在于,第一支架(1)与第二支架(2)之间呈交叉状活动连接,在座垫架(4)上固定安装有座垫(41),在第一靠架(3)上固定安装有两块相互并排的靠脚垫(31),这两块靠脚垫(31)位于座垫(41)的下方或者斜下方,在将第一支架(1)与第二支架(2)展开后,这两块靠脚垫(31)上表面与水平面保持有30°~60°倾斜度,座垫(41)的上表面与水平面保持有0~15°倾斜度;两块靠脚垫(31)上表面倾斜方向与座垫(41)上表面倾斜方向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按摩椅的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2)还包括两根并排设置的座垫支撑连接管(203),这两根座垫支撑连接管(203)分别通过伸缩结构(205)与两根第二支撑杆(202)嵌套配合连接;所述伸缩结构(205)包括带有多个销孔的套筒和弹性销,弹性销能够与套筒上的销孔配合连接;所述弹性销与座垫支撑连接管(203)的底端部一体固定连接,套筒固定安装在第二支撑杆(202)的顶端部。
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按摩椅的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靠架(7)包括U型面垫(71)、U型面板(73)、两根并排设置的第三固定支杆(72)和第三限位装置(74),第三限位装置(74)用于调整控制两根第三固定支杆(72)的倾斜角度并能够将两根第三固定支杆(72)进行压紧限位;
U型面板(73)与两根第三固定支杆(72)一体固定连接,U型面垫(71)固定安装在U型面板(73)上。
5.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一种按摩椅的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限位装置(74)包括第一支杆架Ⅱ(741)、第二支杆架Ⅱ(745)、第一内顶圈垫Ⅱ(742)、第二内顶圈垫Ⅱ(744)、第一横杆Ⅱ(743)、偏心转轴Ⅱ(746)和把手Ⅱ(747);
两根第三固定支杆(72)底端分别固定安装在第一横杆Ⅱ(743)上,第一内顶圈垫Ⅱ(742)、第二内顶圈垫Ⅱ(744)分别与第一横杆Ⅱ(743)的两端部活动嵌套配合连接,在第一横杆Ⅱ(743)的一端与第一内顶圈垫Ⅱ(742)之间夹设有压缩弹簧,在第一横杆Ⅱ(743)的另一端与第二内顶圈垫Ⅱ(744)之间也夹设有压缩弹簧;
第一内顶圈垫Ⅱ(742)、第二内顶圈垫Ⅱ(744)分别对应嵌置在第一支杆架Ⅱ(741)、第二支杆架Ⅱ(745)内,第一横杆Ⅱ(743)向外延伸并与偏心转轴Ⅱ(746)一体固定连接,偏心转轴Ⅱ(746)与把手Ⅱ(747)铰接;
翻转把手Ⅱ(747)并将第一横杆Ⅱ(743)向外伸出的同时,偏心转轴Ⅱ(746)从靠近第二支杆架Ⅱ(745)位置移动到远离第二支杆架Ⅱ(745)位置,此时两根第三固定支杆(72)分别与第一内顶圈垫Ⅱ(742)、第二内顶圈垫Ⅱ(744)相抵,从而实现第三限位装置(74)对两根第三固定支杆(72)以及安装在两根第三固定支杆(72)上的U型面板(73)压紧限位;
翻转把手Ⅱ(747)并将第一横杆Ⅱ(743)向内缩回的同时,偏心转轴Ⅱ(746)从远离第二支杆架Ⅱ(745)位置移动到靠近第二支杆架Ⅱ(745)位置,此时两根第三固定支杆(72)分别与第一内顶圈垫Ⅱ(742)、第二内顶圈垫Ⅱ(744)分离释放,使得两根第三固定支杆(72)绕着第一横杆Ⅱ(743)自由转动,并自由调控两根第三固定支杆(72)以及安装在两根第三固定支杆(72)上的U型面板(73)的倾斜角度。
6.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按摩椅的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靠架(5)包括靠垫(51)、两根第二固定支杆(52)、靠垫板(53)和第一限位装置(54),第一限位装置(54)用于调整控制两根第二固定支杆(52)的倾斜角度并能够将两根第二固定支杆(52)进行压紧限位;靠垫板(53)与两根第二固定支杆(52)一体固定连接,靠垫(51)固定安装在靠垫板(53)上;
每根第二固定支杆(52)包括上连杆(521)和下连杆(522),上连杆(521)与下连杆(522)之间上下滑动配合连接,下连杆(522)通过其顶端设有的转轮(5221)嵌置在上连杆(521)上设有的腰形孔内,上连杆(521)与下连杆(522)上设有的翻边(5222)下表面相抵接;下连杆(522)上设有的翻边(5222)与靠垫板(53)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一种按摩椅的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装置(54)包括第一支杆架Ⅰ(541)、第二支杆架Ⅰ(545)、第一内顶圈垫Ⅰ(542)、第二内顶圈垫Ⅰ(544)、第一横杆Ⅰ(543)、偏心转轴Ⅰ(546)和把手Ⅰ(547);
两根第二固定支杆(52)底端分别固定安装在第一横杆Ⅰ(543)上,第一内顶圈垫Ⅰ(542)、第二内顶圈垫Ⅰ(544)分别与第一横杆Ⅰ(543)的两端部活动嵌套配合连接,在第一横杆Ⅰ(543)的一端与第一内顶圈垫Ⅰ(542)之间夹设有压缩弹簧,在第一横杆Ⅰ(543)的另一端与第二内顶圈垫Ⅰ(544)之间也夹设有压缩弹簧;
第一内顶圈垫Ⅰ(542)、第二内顶圈垫Ⅰ(544)分别对应嵌置在第一支杆架Ⅰ(541)、第二支杆架Ⅰ(545)内,第一横杆Ⅰ(543)向外延伸并与偏心转轴Ⅰ(546)一体固定连接,偏心转轴Ⅰ(546)与把手Ⅰ(547)铰接;
翻转把手Ⅰ(547)并将第一横杆Ⅰ(543)向外伸出的同时,偏心转轴Ⅰ(546)从靠近第二支杆架Ⅰ(545)位置移动到远离第二支杆架Ⅰ(545)位置,此时两根第二固定支杆(52)分别与第一内顶圈垫Ⅰ(542)、第二内顶圈垫Ⅰ(544)相抵,从而实现第一限位装置(54)对两根第二固定支杆(52)以及安装在两根第二固定支杆(52)上的靠垫板(53)压紧限位;
翻转把手Ⅰ(547)并将第一横杆Ⅰ(543)向内缩回的同时,偏心转轴Ⅰ(546)从远离第二支杆架Ⅰ(545)位置移动到靠近第二支杆架Ⅰ(545)位置,此时两根第二固定支杆(52)分别与第一内顶圈垫Ⅰ(542)、第二内顶圈垫Ⅰ(544)分离释放,使得两根第二固定支杆(52)绕着第一横杆Ⅰ(543)自由转动,并自由调控两根第二固定支杆(52)以及安装在两根第二固定支杆(52)上的靠垫板(53)的倾斜角度。
8.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按摩椅的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架(6)包括扶手垫(61)、工字型支撑架(62)、扶手垫板(63)和第二限位装置(64),第二限位装置(64)用于调整控制工字型支撑架(62)的倾斜角度并能够将工字型支撑架(62)进行压紧限位;扶手垫板(63)与工字型支撑架(62)一体固定连接,扶手垫(61)固定安装在扶手垫板(63)上;
所述第二限位装置(64)包括左垫片(6412)、左销轴(6411)、左内齿塑料件(6413)、左偏心转轴(6414)、左把手(6415)、右垫片(6422)、右销轴(6421)、右内齿塑料件(6423)、右偏心转轴(6424)和右把手(6425);
左销轴(6411)一端与左垫片(6412)固定连接,左销轴(6411)另一端依次贯穿通过第一支架(1)的一根第一支撑杆(102)、左内齿塑料件(6413)后与左偏心转轴(6414)固定连接,左偏心转轴(6414)与左把手(6415)铰接;右销轴(6421)一端与右垫片(6422)固定连接,右销轴(6421)另一端依次贯穿通过第一支架(1)的另一根第一支撑杆(102)、右内齿塑料件(6423)后与右偏心转轴(6424)固定连接,右偏心转轴(6424)与右把手(6425)铰接;左内齿塑料件(6413)和右内齿塑料件(6423)分别固定在工字型支撑架(62)上。
9.一种按摩椅,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按摩椅的椅架。
CN201710263089.4A 2017-04-21 2017-04-21 一种按摩椅的椅架和一种按摩椅 Withdrawn CN10697479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63089.4A CN106974796A (zh) 2017-04-21 2017-04-21 一种按摩椅的椅架和一种按摩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63089.4A CN106974796A (zh) 2017-04-21 2017-04-21 一种按摩椅的椅架和一种按摩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74796A true CN106974796A (zh) 2017-07-25

Family

ID=593456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263089.4A Withdrawn CN106974796A (zh) 2017-04-21 2017-04-21 一种按摩椅的椅架和一种按摩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974796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56632A (zh) * 2020-12-16 2021-04-16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用于妇科手术的辅助装置
GB2609629A (en) * 2021-08-09 2023-02-15 South Tyneside And Sunderland Nhs Found Trust An apparatus for assisting with the relocation of a dislocated shoulder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538722U (en) * 2001-08-22 2003-06-21 Mjtw Ass Co Ltd Structure of massage chair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538722U (en) * 2001-08-22 2003-06-21 Mjtw Ass Co Ltd Structure of massage chair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56632A (zh) * 2020-12-16 2021-04-16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用于妇科手术的辅助装置
CN112656632B (zh) * 2020-12-16 2022-08-05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用于妇科手术的辅助装置
GB2609629A (en) * 2021-08-09 2023-02-15 South Tyneside And Sunderland Nhs Found Trust An apparatus for assisting with the relocation of a dislocated shoulder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480340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ergonomic exercise chairs
US10918213B2 (en) Ergonomic work station chair
CN101534678A (zh) 适应多种身体姿势的可调式椅子及其使用方法
CA2519777A1 (en) Posture correction exercise device
US10420975B2 (en) Active and passive exercise training equipment
US20220183918A1 (en) Chair, pressing device
CA2818576A1 (en) Backrest apparatus comprising a concave support pad with convex end portions
JPS63503287A (ja) 横臥または着座エレメント
CN204394930U (zh) 一种折叠按摩椅
CN106974796A (zh) 一种按摩椅的椅架和一种按摩椅
US11166564B2 (en) Ergonomically configured muscle release office chair
CN106175232A (zh) 一种站立式办公椅
CN204950163U (zh) 站立式办公椅
KR102358047B1 (ko) 척추 스트레칭용 의자
JP2001333948A (ja) ストレッチング装置
CN105997327A (zh) 一种通过倚靠使转轴杆倾斜而实现椎骨牵引的牵引椅
CN106974465A (zh) 四姿态办公椅
CN206745857U (zh) 一种健身器材
CN206560493U (zh) 一种通过倚靠使转轴杆倾斜而实现椎骨牵引的牵引椅
CN207767925U (zh) 一种能矫正坐姿的椅子
JP3138255U (ja) 椅子
CN210751064U (zh) 一种康复医疗用平行杆
JP2003052486A (ja) 椅 子
CN210056385U (zh) 一种腰间盘突出康复矫正座椅
CN202504771U (zh) 一种跪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