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65353A - 模具的升降温系统及升降温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模具的升降温系统及升降温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65353A
CN106965353A CN201710321297.5A CN201710321297A CN106965353A CN 106965353 A CN106965353 A CN 106965353A CN 201710321297 A CN201710321297 A CN 201710321297A CN 106965353 A CN106965353 A CN 1069653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ecuting agency
water inlet
mould
water
he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32129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翟辉
齐长峰
郭彩刚
韩瑞峰
赵振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omatech (xilingol Wind Turbine Blad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nomatech (xilingol Wind Turbine Blad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omatech (xilingol Wind Turbine Blad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nomatech (xilingol Wind Turbine Blad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32129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965353A/zh
Publication of CN1069653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6535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3/00Moulds or cores;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9C33/02Moulds or cores;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incorporated heating or cooling means
    • B29C33/04Moulds or cores;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incorporated heating or cooling means using liquids, gas or stea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eam Or Hot-Water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模具的升降温系统及升降温控制方法。该升降温系统包括:模温机,具有冷却水入口、冷却水出口、循环水出口和循环水入口,所述循环水出口通过管道与模具的进水口相连,所述循环水入口通过管道与模具的出水口相连;冷水箱,其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冷却水入口相连;热水箱,其进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冷却水出口相连;第一执行机构,设置在热水箱的进水口与所述冷却水出口之间的管道上,用于连通或隔断所述热水箱的进水口与所述冷却水出口;第二执行机构,设置在冷水箱的出水口与所述冷却水入口之间的管道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缩短模具的降温及升温时间,有效缩短了产品的生产周期,并且能够避免高温脱模导致变形的风险。

Description

模具的升降温系统及升降温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温度控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模具的升降温系统及升降温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风电叶片的制造工艺中,模具与叶片需要经过预固化、1次粘接和2次粘接这三个流程,在这三个流程中,分别需要对模具和叶片进行不同程度的升降温。目前,升温一般使用模温机加热升温,而降温则都为自然降温(50℃以上高温不能用压缩机快速降温)。当叶片产品在脱模时,若达不到低于50℃的要求,则叶片产品存在脱模后变形的风险。而从最高温到50℃以内的自然降温过程至少需要6个小时时间,因此模具升温、降温时间较长,使叶片生产周期加长。同时,模具温度偏高也给叶片产品带来了一定的质量风险和隐患,如合模粘接时模具温度高,粘接胶有提前固化的风险;并且模具温度偏高也造成员工的工作环境恶劣。
在叶片厂家不断涌起、叶片需求量不断增加的大环境下,减少叶片的生产周期、提高叶片质量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发明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具的升降温系统及升降温控制方法,进而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由于相关技术的限制和缺陷而导致的一个或者多个问题。
本发明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发明的实践而习得。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模具的升降温系统,包括:模温机,所述模温机具有冷却水入口、冷却水出口、循环水出口和循环水入口,所述循环水出口通过管道与模具的进水口相连,所述循环水入口通过管道与所述模具的出水口相连;冷水箱,所述冷水箱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冷却水入口相连;热水箱,所述热水箱的进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冷却水出口相连;第一执行机构,设置在所述热水箱的进水口与所述冷却水出口之间的管道上,用于连通或隔断所述热水箱的进水口与所述冷却水出口;第二执行机构,设置在所述冷水箱的出水口与所述冷却水入口之间的管道上,用于连通或隔断所述冷水箱的出水口与所述冷却水入口。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第一执行机构还通过管道与所述冷水箱的进水口相连,所述第一执行机构能够连通所述冷却水出口与所述热水箱的进水口或连通所述冷却水出口与所述冷水箱的进水口。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第一执行机构为三通阀。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还包括:第三执行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执行机构与所述冷却水出口之间的管道上,所述第三执行机构用于控制所述冷却水出口的开闭。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第二执行机构还通过管道与所述热水箱的出水口相连,所述第二执行机构能够连通所述冷却水入口与所述冷水箱的出水口或连通所述冷却水入口与所述热水箱的出水口。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第二执行机构为三通阀。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还包括:第四执行机构,设置在所述循环水出口与所述模具的进水口之间的管道上,用于连通或隔断所述循环水出口与所述模具的进水口;第五执行机构,设置在所述循环水入口与所述模具的出水口之间的管道上,用于连通或隔断所述循环水入口与所述模具的出水口。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第四执行机构还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五执行机构相连,所述第四执行机构能够连通所述循环水出口与所述模具的进水口或连通所述循环水出口与所述第五执行机构;所述第五执行机构能够连通所述循环水入口与所述模具的出水口或连通所述循环水入口与所述第四执行机构。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第四执行机构和所述第五执行机构为三通阀。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还包括:冷却水塔,与所述冷水箱相连通,所述冷水箱内的水能够与所述冷却水塔内的水循环置换。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模具的升降温控制方法,用于对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模具的升降温系统进行控制,所述升降温控制方法包括:在所述循环水出口与模具的进水口连通、且所述循环水入口与所述模具的出水口连通的情况下,若需要对所述模具进行降温,则控制所述第一执行机构连通所述热水箱的进水口与所述冷却水出口,并控制所述第二执行机构连通所述冷水箱的出水口与所述冷却水入口;控制所述模温机开启水循环泵。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在所述第一执行机构还通过管道与所述冷水箱的进水口相连的情况下,还包括:检测通过所述冷却水出口进入所述热水箱内的水量;在检测到进入所述热水箱内的水量达到预定水量时,控制所述第一执行机构连通所述冷却水出口与所述冷水箱的进水口。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在所述循环水出口与所述模具的进水口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第四执行机构,所述循环水入口与所述模具的出水口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第五执行机构,且所述第四执行机构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五执行机构相连,所述第二执行机构还通过管道与所述热水箱的出水口相连的情况下,所述升降温控制方法包括:在需要对所述热水箱内的水进行加热时,控制所述第四执行机构和所述第五执行机构连通所述循环水出口和所述循环水入口;控制所述第一执行机构连通所述热水箱的进水口与所述冷却水出口,并控制所述第二执行机构连通所述热水箱的出水口与所述冷却水入口;控制所述模温机开启水循环泵及加热组件。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在所述第一执行机构还通过管道与所述冷水箱的进水口相连的情况下,所述升降温控制方法还包括:在对所述热水箱内的水加热之后,若需要对所述模具进行升温,则控制所述第四执行机构连通所述循环水出口与所述模具的进水口,并控制所述第五执行机构连通所述循环水入口与所述模具的出水口;控制所述第一执行机构连通所述冷却水出口与所述冷水箱的进水口,并控制所述第二执行机构连通所述冷却水入口与所述热水箱的出水口;控制所述模温机开启水循环泵。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在所述第一执行机构与所述冷却水出口之间的管道上还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冷却水出口开闭的第三执行机构的情况下,所述升降温方法还包括:检测通过所述冷却水出口进入所述冷水箱内的水量;在检测到进入所述冷水箱内的水量达到预定水量时,由所述第三执行机构控制所述冷却水出口关闭;控制所述模温机开启加热组件。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可以通过对模温机及各执行机构的控制实现对模具的降温、对热水箱的加热和对模具的升温控制,进而能够缩短模具的降温及升温时间,有效缩短了产品(如叶片产品)的生产周期,并且能够避免高温脱模导致变形的风险。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发明。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模具的升降温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的模具的升降温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的模具的升降温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四个实施例的模具的升降温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五个实施例的模具的升降温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六个实施例的模具的升降温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模温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发明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此外,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没有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装置、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方法、装置、实现或者操作以避免模糊本发明的各方面。
附图中所示的方框图仅仅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即,可以采用软件形式来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一个或多个硬件模块或集成电路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不同网络和/或处理器装置和/或微控制器装置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
附图中所示的流程图仅是示例性说明,不是必须包括所有的内容和操作/步骤,也不是必须按所描述的顺序执行。例如,有的操作/步骤还可以分解,而有的操作/步骤可以合并或部分合并,因此实际执行的顺序有可能根据实际情况改变。
实施例一:
参照图1,在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的模具的升降温系统中,模温机1具有冷却水入口101、冷却水出口102、循环水出口103和循环水入口104,循环水出口103通过管道与模具2的进水口201相连,循环水入口104通过管道与模具2的出水口202相连;冷水箱3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冷却水入口101相连;热水箱4的进水口通过管道与冷却水出口102相连;第一执行机构5设置在热水箱4的进水口与冷却水出口102之间的管道上,用于连通或隔断热水箱4的进水口与冷却水出口102;第二执行机构6设置在冷水箱3的出水口与冷却水入口101之间的管道上,用于连通或隔断冷水箱3的出水口与冷却水入口101。
此外,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模具的升降温系统还可以具有如下部件:
第三执行机构7,设置在第一执行机构5与冷却水出口102之间的管道上,用于控制冷却水出口102的开闭。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执行机构5和第三执行机构7可以仅有一个。
第四执行机构8,设置在循环水出口103与模具2的进水口201之间的管道上,用于连通或隔断循环水出口103与模具2的进水口201。需要说明的是,该实施例中也可以没有第四执行机构8。
第五执行机构9,设置在循环水入口104与模具2的出水口202之间的管道上,用于连通或隔断循环水入口104与模具2的出水口202。需要说明的是,该实施例中也可以没有第五执行机构9。
冷却水塔10,与冷水箱3相连通,其中,冷水箱3内的水能够与冷却水塔10内的水循环置换。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没有冷却水塔10,或者也可以通过其它部件替换冷却水塔10,只要保证冷水箱3内的水能够不断冷却至室温即可。
在图1所示的模具的升降温系统的基础上,若需要对所述模具2进行降温,则可以控制第四执行机构8连通循环水出口103与模具2的进水口201,控制第五执行机构9连通循环水入口104与模具2的出水口202,控制第一执行机构5连通热水箱4的进水口与冷却水出口102,控制第二执行机构6连通冷水箱3的出水口与冷却水入口101。同时,控制模温机1开启水循环泵。这样,冷水箱3中的水能够进入模温机1,然后通过循环水出口103进入模具2,然后从模具2的出水口202流入模温机1,并从冷却水出口102进入热水箱4,以实现对模具2的降温。
实施例二:
参照图2,在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的模具的升降温系统中,除了具有实施例一种所示的结构外,第一执行机构5还通过管道与冷水箱3的进水口相连,并且第一执行机构5能够连通冷却水出口102与热水箱4的进水口或连通冷却水出口102与冷水箱3的进水口。
在图2所示的模具的升降温系统的基础上,若需要对所述模具2进行降温,则可以控制第四执行机构8连通循环水出口103与模具2的进水口201,控制第五执行机构9连通循环水入口104与模具2的出水口202,控制第一执行机构5连通热水箱4的进水口与冷却水出口102,控制第二执行机构6连通冷水箱3的出水口与冷却水入口101。同时,控制模温机1开启水循环泵。这样,冷水箱3中的水能够进入模温机1,然后通过循环水出口103进入模具2,然后从模具2的出水口202流入模温机1,并从冷却水出口102进入热水箱4,以实现对模具2的降温。
此外,还可以通过液位计检测通过冷却水出口102进入热水箱4内的水量,在检测到进入热水箱4内的水量达到预定水量时,控制第一执行机构5连通冷却水出口102与冷水箱3的进水口。这样,既可以达到收集较高温度的热水至热水箱4,又可以将冷水循环置换到模具2内来达到快速降温的目的。其中,第三执行机构7可以通过常开或定时开闭来达到持续或间断排水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上述的预定水量可以是模具2内的水量的3倍(比如模具2内的水量是0.6m3时,上述的预定水量可以是1.8m3)。
实施例三:
参照图3,在本发明第三个实施例的模具的升降温系统中,第四执行机构8设置在循环水出口103的管道上,第五执行机构9设置在循环水入口104的管道上。第四执行机构8还通过管道与第五执行机构9相连。
第一执行机构5设置在热水箱4的进水口与冷却水出口102之间的管道上,用于连通或隔断热水箱4的进水口与冷却水出口102。第二执行机构6设置在热水箱4的出水口与冷却水入口101之间的管道上。
此外,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模具的升降温系统还可以具有设置在第一执行机构5与冷却水出口102之间的管道上的第三执行机构7,第三执行机构7用于控制冷却水出口102的开闭。需要说明的是,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执行机构5和第三执行机构7可以仅有一个。
在图3所示的模具的升降温系统的基础上,若需要对热水箱4内的水进行加热,则可以控制第四执行机构8和第五执行机构9连通循环水出口103和循环水入口104,控制第一执行机构5连通热水箱4的进水口与冷却水出口102,并控制第二执行机构6连通热水箱4的出水口与冷却水入口101,同时控制模温机1开启水循环泵及加热组件。这样,热水箱4中的水能够进入模温机1,然后通过循环水出口103和循环水入口104流入模温机1,并从冷却水出口102进入热水箱4,实现了热水箱4内的水的循环过程,并且在水的循环过程中能够通过加热组件来进行加热,以便为模具2的快速升温做准备。
实施例四:
参照图4,在本发明第四个实施例的模具的升降温系统中,循环水出口103通过管道与模具2的进水口201相连,循环水入口104通过管道与模具2的出水口202相连;热水箱4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冷却水入口101相连;冷水箱3的进水口通过管道与冷却水出口102相连。第一执行机构5设置在冷水箱3的进水口与冷却水出口102之间的管道上,用于连通或隔断冷水箱3的进水口与冷却水出口102;第二执行机构6设置在热水箱4的出水口与冷却水入口101之间的管道上,用于连通或隔断热水箱4的出水口与冷却水入口101。
此外,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模具的升降温系统还可以具有如下部件:
第三执行机构7,设置在第一执行机构5与冷却水出口102之间的管道上,用于控制冷却水出口102的开闭。需要说明的是,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执行机构5和第三执行机构7可以仅有一个。
第四执行机构8,设置在循环水出口103与模具2的进水口201之间的管道上,用于连通或隔断循环水出口103与模具2的进水口201。需要说明的是,该实施例中也可以没有第四执行机构8。
第五执行机构9,设置在循环水入口104与模具2的出水口202之间的管道上,用于连通或隔断循环水入口104与模具2的出水口202。需要说明的是,该实施例中也可以没有第五执行机构9。
冷却水塔10,与冷水箱3相连通,其中,冷水箱3内的水能够与冷却水塔10内的水循环置换。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没有冷却水塔10,或者也可以通过其它部件替换冷却水塔10,只要保证冷水箱3内的水能够不断冷却至室温即可。
在图4所示的模具的升降温系统的基础上,若需要对模具2进行升温,则控制第四执行机构8连通循环水出口103与模具2的进水口201,并控制第五执行机构9连通循环水入口104与模具2的出水口202;控制第一执行机构5连通冷却水出口102与冷水箱3的进水口,并控制第二执行机构6连通冷却水入口101与热水箱4的出水口;同时控制模温机1开启水循环泵。这样,热水箱4中的热水(比如通过实施例三加热后)能够进入模温机1,然后通过循环水出口103进入模具2对模具2进行升温,然后从模具2流入循环水入口104,并从冷却水出口102进入冷水箱3,实现了对模具2的快速加热。
实施例五:
参照图5,在本发明第五个实施例的模具的升降温系统中,在实施例四的基础上,第三执行机构7控制冷却水出口102关闭,冷却水出口102与冷水箱3的进水口之间断路。此时,可以控制模温机1开启加热组件,这样由于模温机1内的水循环泵的作用,使得已进入模温机1和模具2的水能够循环加热,实现了对模具2的升温。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执行机构6可以继续连通冷却水入口101与热水箱4的出水口,这样使得模温机1的冷却水入口101有一定的压力(如可能会达到约1.5kg的压力),进而使得模具2内的水可以加热至超过100℃而不会气化,从而可以使模具2具有较高的温度。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四和实施例五都是对模具2进行升温,其中实施例四的方案可以理解为快速升温或者外循环升温,实施例五的方案可以理解为模具内循环升温。通常情况下,可以先进行快速升温过程,当液位计检测出通过冷却水出口102进入冷水箱3内的水量达到预定水量时,再进行内循环升温过程。同样,上述的预定水量可以是模具2内的水量的3倍(比如模具2内的水量是0.6m3时,上述的预定水量可以是1.8m3)。
实施例六:
参照图6,在本发明第六个实施例的模具的升降温系统中,整合了前述几个实施例中的连接结构,其中,第一执行机构5、第二执行机构6、第四执行机构8和第五执行机构9可以是三通阀。在实施例六的基础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求,如对模具2进行降温、对热水箱4内的水进行加热、对模具2进行快速升温、对模具2进行内循环升温等,来控制第一执行机构5、第二执行机构6、第三执行机构7、第四执行机构8和第五执行机构9的通断及连接关系,进而实现如前述几个实施例中的连接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执行机构5、第二执行机构6、第三执行机构7、第四执行机构8和第五执行机构9优选都是电子执行机构,如可以是电子阀门等。
此外,无论上述实施例中的升降温系统处于哪种状态,都可以通过控制来使冷水箱3与冷却水塔10内的水进行循环,以使冷水箱3内的水达到常温。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检测冷水箱3内的水温与空气温度进行比较来进行控制,比如在冷水箱3内的水温高于空气温度时,控制冷却水塔10自动开启,以与冷水箱3之间进行循环,并在冷水箱3内的水温降低至等于或者小于空气温度时,停止冷却水塔10与冷水箱3之间的水循环。在冷却水塔10的运行过程中,冷却水塔10所排出的湿气可以加湿车间空气湿度而满足产品(如叶片)生产所要求的空气湿度。
在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模温机1的内部结构如图7所示。具体地,在图7所示的结构中,模温机1包括如下部件:
冷却水入口101、冷却水出口102、循环水出口103和循环水入口104;球阀105、球阀106、球阀107、球阀108和球阀109;电磁阀110;过滤器111、过滤器112和过滤器113;压力开关114和压力开关115;排水口116;水泵117;电机118;加热组件119;电控箱120;压力表121;感温线122和感温线123;热电偶124;缓冲罐125;以及电机热保护装置126。其中,各部件的连接关系如图7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图7中所示的模温机的结构仅为示例,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不限于此。
应当注意,尽管在上文详细描述中提及了用于动作执行的设备的若干模块或者单元,但是这种划分并非强制性的。实际上,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上文描述的两个或更多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在一个模块或者单元中具体化。反之,上文描述的一个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由多个模块或者单元来具体化。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易于理解,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方式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结合必要的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因此,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或网络上,包括若干指令以使得一台计算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触控终端、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发明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发明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发明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发明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5)

1.一种模具的升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模温机,所述模温机具有冷却水入口、冷却水出口、循环水出口和循环水入口,所述循环水出口通过管道与模具的进水口相连,所述循环水入口通过管道与所述模具的出水口相连;
冷水箱,所述冷水箱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冷却水入口相连;
热水箱,所述热水箱的进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冷却水出口相连;
第一执行机构,设置在所述热水箱的进水口与所述冷却水出口之间的管道上,用于连通或隔断所述热水箱的进水口与所述冷却水出口;
第二执行机构,设置在所述冷水箱的出水口与所述冷却水入口之间的管道上,用于连通或隔断所述冷水箱的出水口与所述冷却水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的升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执行机构还通过管道与所述冷水箱的进水口相连,所述第一执行机构能够连通所述冷却水出口与所述热水箱的进水口或连通所述冷却水出口与所述冷水箱的进水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的升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执行机构为三通阀。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的升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三执行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执行机构与所述冷却水出口之间的管道上,所述第三执行机构用于控制所述冷却水出口的开闭。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的升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执行机构还通过管道与所述热水箱的出水口相连,所述第二执行机构能够连通所述冷却水入口与所述冷水箱的出水口或连通所述冷却水入口与所述热水箱的出水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具的升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执行机构为三通阀。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具的升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四执行机构,设置在所述循环水出口与所述模具的进水口之间的管道上,用于连通或隔断所述循环水出口与所述模具的进水口;
第五执行机构,设置在所述循环水入口与所述模具的出水口之间的管道上,用于连通或隔断所述循环水入口与所述模具的出水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模具的升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执行机构还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五执行机构相连,所述第四执行机构能够连通所述循环水出口与所述模具的进水口或连通所述循环水出口与所述第五执行机构;所述第五执行机构能够连通所述循环水入口与所述模具的出水口或连通所述循环水入口与所述第四执行机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模具的升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执行机构和所述第五执行机构为三通阀。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模具的升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冷却水塔,与所述冷水箱相连通,所述冷水箱内的水能够与所述冷却水塔内的水循环置换。
11.一种模具的升降温控制方法,用于对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模具的升降温系统进行控制,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温控制方法包括:
在所述循环水出口与模具的进水口连通、且所述循环水入口与所述模具的出水口连通的情况下,若需要对所述模具进行降温,则控制所述第一执行机构连通所述热水箱的进水口与所述冷却水出口,并控制所述第二执行机构连通所述冷水箱的出水口与所述冷却水入口;
控制所述模温机开启水循环泵。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模具的升降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执行机构还通过管道与所述冷水箱的进水口相连的情况下,还包括:
检测通过所述冷却水出口进入所述热水箱内的水量;
在检测到进入所述热水箱内的水量达到预定水量时,控制所述第一执行机构连通所述冷却水出口与所述冷水箱的进水口。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模具的升降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循环水出口与所述模具的进水口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第四执行机构,所述循环水入口与所述模具的出水口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第五执行机构,且所述第四执行机构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五执行机构相连,所述第二执行机构还通过管道与所述热水箱的出水口相连的情况下,所述升降温控制方法包括:
在需要对所述热水箱内的水进行加热时,控制所述第四执行机构和所述第五执行机构连通所述循环水出口和所述循环水入口;
控制所述第一执行机构连通所述热水箱的进水口与所述冷却水出口,并控制所述第二执行机构连通所述热水箱的出水口与所述冷却水入口;
控制所述模温机开启水循环泵及加热组件。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模具的升降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执行机构还通过管道与所述冷水箱的进水口相连的情况下,所述升降温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对所述热水箱内的水加热之后,若需要对所述模具进行升温,则控制所述第四执行机构连通所述循环水出口与所述模具的进水口,并控制所述第五执行机构连通所述循环水入口与所述模具的出水口;
控制所述第一执行机构连通所述冷却水出口与所述冷水箱的进水口,并控制所述第二执行机构连通所述冷却水入口与所述热水箱的出水口;
控制所述模温机开启水循环泵。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模具的升降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执行机构与所述冷却水出口之间的管道上还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冷却水出口开闭的第三执行机构的情况下,所述升降温方法还包括:
检测通过所述冷却水出口进入所述冷水箱内的水量;
在检测到进入所述冷水箱内的水量达到预定水量时,由所述第三执行机构控制所述冷却水出口关闭;
控制所述模温机开启加热组件。
CN201710321297.5A 2017-05-09 2017-05-09 模具的升降温系统及升降温控制方法 Pending CN10696535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21297.5A CN106965353A (zh) 2017-05-09 2017-05-09 模具的升降温系统及升降温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21297.5A CN106965353A (zh) 2017-05-09 2017-05-09 模具的升降温系统及升降温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65353A true CN106965353A (zh) 2017-07-21

Family

ID=593321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321297.5A Pending CN106965353A (zh) 2017-05-09 2017-05-09 模具的升降温系统及升降温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965353A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136068A1 (en) * 2006-12-08 2008-06-12 Nestle Waters North America Inc. Mold cooling by recovery of energy from spent compressed air in blow-molding process
CN201271967Y (zh) * 2008-10-13 2009-07-15 喡吉精机实业(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模具温度控制装置
CN101612784A (zh) * 2009-05-27 2009-12-30 东莞康佳模具塑胶有限公司 一种模具温度控制装置
CN201848986U (zh) * 2010-11-01 2011-06-01 深圳市首熙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高温模具温度控制机
CN202066246U (zh) * 2011-03-03 2011-12-07 姜宏杰 冷冻设备的节能装置
KR20110139384A (ko) * 2010-06-23 2011-12-29 (주) 민성정밀 금형 온도 제어장치 및 온도 제어방법
CN202702560U (zh) * 2012-09-03 2013-01-30 宁波华美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注塑机冷热模系统
CN203185612U (zh) * 2013-02-20 2013-09-11 东莞市恩玛自动化机械有限公司 高温水式模温机
CN203557577U (zh) * 2013-08-16 2014-04-23 东莞市大田瑞鑫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节能型速冷速热模温机
CN203726785U (zh) * 2014-03-03 2014-07-23 江门市携成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模温机
CN203752464U (zh) * 2013-12-31 2014-08-06 深圳市奥德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水循环模温机
CN207327389U (zh) * 2017-05-09 2018-05-08 中材科技(锡林郭勒)风电叶片有限公司 模具的升降温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136068A1 (en) * 2006-12-08 2008-06-12 Nestle Waters North America Inc. Mold cooling by recovery of energy from spent compressed air in blow-molding process
CN201271967Y (zh) * 2008-10-13 2009-07-15 喡吉精机实业(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模具温度控制装置
CN101612784A (zh) * 2009-05-27 2009-12-30 东莞康佳模具塑胶有限公司 一种模具温度控制装置
KR20110139384A (ko) * 2010-06-23 2011-12-29 (주) 민성정밀 금형 온도 제어장치 및 온도 제어방법
CN201848986U (zh) * 2010-11-01 2011-06-01 深圳市首熙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高温模具温度控制机
CN202066246U (zh) * 2011-03-03 2011-12-07 姜宏杰 冷冻设备的节能装置
CN202702560U (zh) * 2012-09-03 2013-01-30 宁波华美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注塑机冷热模系统
CN203185612U (zh) * 2013-02-20 2013-09-11 东莞市恩玛自动化机械有限公司 高温水式模温机
CN203557577U (zh) * 2013-08-16 2014-04-23 东莞市大田瑞鑫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节能型速冷速热模温机
CN203752464U (zh) * 2013-12-31 2014-08-06 深圳市奥德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水循环模温机
CN203726785U (zh) * 2014-03-03 2014-07-23 江门市携成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模温机
CN207327389U (zh) * 2017-05-09 2018-05-08 中材科技(锡林郭勒)风电叶片有限公司 模具的升降温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太闯: "《塑料注塑工就业百分百》", 文化发展出版社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23401B (zh) 饮水机及其的出水温度控制方法
US9291408B2 (en) Data center with dual radiator cabinets for redundant operation
CN104037103B (zh) 故障检测系统及故障检测方法
KR101222331B1 (ko) 히트 펌프식 급탕기
CN104503505B (zh) 一种回热式气体闭式循环制冷加热调温系统
KR101817161B1 (ko) 냉,온조기를 이용한 비연속 금형 온도조절시스템
CN104654532B (zh) 空调系统的冷媒控制方法和空调系统
CN104675525B (zh) 一种燃气轮机自动控制冷却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3968554A (zh) 双压缩机热泵制热水的运行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7726633A (zh) 热泵热水机及其的防冻结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7120794A (zh) 空调器运行工况调节方法及空调器
CN105910360A (zh) 空调系统及其防凝露控制方法
CN207327389U (zh) 模具的升降温系统
CN103984999B (zh) 一种工业循环冷却水能量集成优化方法
CN106965353A (zh) 模具的升降温系统及升降温控制方法
WO2018054178A1 (zh) 空调系统的室内机的节流阀体的检测方法
CN104748319B (zh) 多机组空调系统控制方法、装置和多机组空调系统
CN106020268B (zh) 安全精准控制的速冷速热自动切换温控系统
CN106196730A (zh) 一种空气能水温控制机组及使用其的水浴系统
CN110470022A (zh) 用于空调除霜的控制方法及装置、空调
CN110793239B (zh) 大型化空气源热泵结霜判定与在线除霜系统及其方法
CN111613355A (zh) 一种核电厂设备冷却水系统单台板式热交换器评估方法
CN204172299U (zh) 一种冷热两用油循环模温机
KR101464554B1 (ko) 금형 온도 조절 장치
CN103388742B (zh) 一种超高纯介质输送集成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72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