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64304A - 一种乳液微封装技术制备聚碳硼烷空心微球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乳液微封装技术制备聚碳硼烷空心微球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64304A
CN106964304A CN201710307257.5A CN201710307257A CN106964304A CN 106964304 A CN106964304 A CN 106964304A CN 201710307257 A CN201710307257 A CN 201710307257A CN 106964304 A CN106964304 A CN 1069643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ases
carborane
poly
capillary
filling apparat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30725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简科
王浩
王军
王金龙
邵长伟
苟燕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71030725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964304A/zh
Publication of CN1069643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6430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3/00Colloid chemistry, e.g. the production of colloidal materials or their solu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Making microcapsules or microballoons
    • B01J13/02Making microcapsules or microballoons
    • B01J13/04Making microcapsules or microballoons by physical processes, e.g. drying, spraying
    • B01J13/043Drying and spray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35/00Shaped ceramic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mposition; Ceramics compositions; Processing powder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preparatory to the manufacturing of ceramic products
    • C04B35/515Shaped ceramic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mposition; Ceramics compositions; Processing powder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preparatory to the manufacturing of ceramic products based on non-oxide ceramics
    • C04B35/56Shaped ceramic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mposition; Ceramics compositions; Processing powder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preparatory to the manufacturing of ceramic products based on non-oxide ceramics based on carbides or oxycarbides
    • C04B35/563Shaped ceramic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mposition; Ceramics compositions; Processing powder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preparatory to the manufacturing of ceramic products based on non-oxide ceramics based on carbides or oxycarbides based on boron carbid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Manufacturing Of Micro-Capsu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乳液微封装技术制备聚碳硼烷空心微球的方法,通过毛细管内径、微量注射泵推进速度的控制,能制备得到小球球形度好的聚碳硼烷,聚碳硼烷空心微球的直径和壁厚随毛细管内径、微量注射泵推进速度可控。

Description

一种乳液微封装技术制备聚碳硼烷空心微球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功能陶瓷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乳液微封装技术制备聚碳硼烷空心微球的方法。
背景技术
可控热核聚变能源是人类理想的干净能源。1升海水中提取出的氘完全聚变反应放出的能量与100升汽油燃烧释放的能量相当,若实现可控核聚变,人类将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无需担心能源问题。核聚变过程需要极高温度和极高压条件才能触发,能否成功“点火”是关键和难点所在,当星体内部存在巨大的压力,核聚变能在约1000万摄氏度的高温下完成。然而,在压力小很多的地球上,核聚变所需温度达到1亿摄氏度以上,美国“国家点火装置”通过激光来实现惯性约束聚变的点火。
激光驱动惯性约束点火是实现核聚变的最有效途径之一,靶丸的设计与制备技术一直是激光惯性约束聚变研究中的核心技术。碳化硼陶瓷具有高熔点、低密度、高弹性模量、化学性质稳定、优异的热电性能、良好的力学稳定性、很低的热膨胀系数以及一定的半导体特性等一系列优异性能,在核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一维和二维的LASNEX模拟计算表明,在一定条件下,以纯碳化硼空心微球为燃料容器的靶丸十分有利于内爆点火实验。
碳化硼空心微球作为核聚变的靶丸使用还停留在理论模拟计算阶段,主要原因在于缺乏合适的碳化硼空心微球的制备工艺。碳化硼空心微球要作为点火靶丸使用,要求十分苛刻,需要制备出直径1-2mm、壁厚30-150μm、表面光洁度较好和壁厚均匀性较好的碳化硼空心微球,目前主要问题在于缺乏合适的碳化硼空心微球的制备工艺,碳化硼作为靶丸材料使用还停留在理论模拟阶段。
碳化硼陶瓷的制备方法较多,如电子束蒸发镀膜法、热压烧结法、放电等离子烧结法、反应烧结法和先驱体转化法等,但目前几乎所有的资料均是用于制备陶瓷微粉或陶瓷块体,很少有制备碳化硼空心微球的报道。四川大学廖志君等人通过电子束蒸发镀膜技术,并借助自行研制的三维磁控滚动沉积装置,制备出了高光洁度、高球形度的碳化硼微球,并实现了碳化硼微球的空心化,但主要问题是制备周期长,产率低,球的组成结构和内外光洁度不能完全满足使用要求。[廖志君,范强,王自磊等.电子束蒸发技术制备碳化硼薄膜的方法与装置.国家发明专利:ZL200910060287.6,2010-12-01.]
先驱体转化法具有成型方便和烧结温度低等特点,是适合制备碳化硼陶瓷的理想制备方法。国外关于碳化硼陶瓷先驱体的报道比较多,主要是用于做纳米材料,未见国外先驱体转化制备碳化硼空心微球的报道。
碳化硼空心微球是一种典型的大孔材料。大孔材料可以通过多种制备方法得到,如发泡法、挤压法、取代法、模板法、乳液法等。其中,发泡、挤压和取代法是在目标多孔材料的原材料中填加发泡剂或通过减压等使体系中产生大量气泡以达到成孔的目的,这些方法制备的多孔材料孔径一般都不均匀,孔的形状也不易控制。模板法是目前有序大孔材料制备领域里最为成熟的一种技术,目前通过此法制备的有序大孔材料主要有大孔氧化硅、金属氧化物、碳、金属及聚合物等,其主要问题是所制备的孔径一般为从几十纳米到几百纳米不等,很难制备出亚毫米或毫米级的大孔材料。乳液法是目前唯一可以制备孔径均匀的亚毫米级和毫米级空心微球的方法,但只能制备聚合物空心微球,目前空心塑料微球靶丸的制备主要采用这种方法,目前已实现了直径达2mm以上的大直径PS空心微球的制备,基本上解决了乳液法制备空心塑料微球工艺中的不足之处,如微球表面粗糙度、球壁内微泡结构等。
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可知,结合先驱体转化法和乳液法的优势,是制备碳化硼空心微球最有前途的方法。前期,国防科技大学简科等人已针对碳化硼靶丸材料的制备需求,合成出了高硼含量、高陶瓷产率的聚碳硼烷先驱体[简科,王浩,王军等.一种高硼含量聚碳硼烷的制备方法.国家发明专利:ZL 201510245900.7,2015-05-15],并以此为原料,开展了碳化硼空心微球制备技术研究[简科,王浩,王军等.一种碳化硼空心微球的制备方法.国家发明专利:ZL201510043766.2,2015-05-20],主要存在的问题是乳液法制备聚碳硼烷过程中,聚碳硼烷微球的大小和壁厚没有相应的控制手段,所制备的微球几乎不可能刚好达到靶丸所需的直径和壁厚尺寸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乳液微封装技术制备聚碳硼烷空心微球的方法,该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方法制备得到的碳化硼空心微球无法满足靶丸对直径和壁厚的要求;制备得到的碳化硼空心微球的直径和壁厚无法严格控制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乳液微封装技术制备聚碳硼烷空心微球的方法,所用加注装置包括:A相加注装置、A相毛细管、B相加注装置和B相毛细管,所述B相毛细管的进料端与所述B相加注装置相连接,所述B相毛细管的出口端与反应瓶相连通;所述A相毛细管的进料端与所述A相加注装置相连接,所述A相毛细管的出口端与所述B相毛细管相连通;所述A相毛细管的内径小于所述B相毛细管;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先打开所述B相加注装置使所述B相处于所述A相毛细管的出口端下,之后打开所述A相加注装置,控制推进速度在所述B相毛细管出口端以微乳液滴形式进入装有所述A相的所述反应瓶中,得到微球乳液;
2)对所述微球乳液进行固化后过滤收集所述反应瓶中的所述聚碳硼烷空心微球;
所述A相加注装置和所述B相加注装置的推进速度为4-30mL/小时,且所述A相加注装置的推进速度≤所述B相加注装置的推进速度;所述A相为硅油,所述B相为聚碳硼烷先驱体溶解于二甲基甲酰胺配置的溶液。
现有乳液法制备聚碳硼烷空心微球时,采用滴管手动滴加方式,滴加速度和液滴大小不容易精确控制,导致聚碳硼烷微球的直径和壁厚不可控,难以满足靶丸的设计要求。本发明提供的方法通过对A相和B相的加入方式进行调整后,使得A、B相在输送的毛细管内即可形成A/B结构微球,并出口端形成微球结构,从而实现了对所得微球的尺寸及其结构壁厚的控制,制得能满足靶丸要求的微球结构。
通过控制所用A/B相毛细管的内径和A/B相加注装置推进速度,实现对所得聚碳硼烷空心微球的各项参数的控制。聚碳硼烷空心微球的直径随A相毛细管内径的增大而增大,随所述A相加注装置的推进速度的加快而减小;聚碳硼烷空心微球的壁厚随B相毛细管直径的增大而增大,随所述A相加注装置的推进速度的加快而增大,随B相加注装置的推进速度的加快而减小。
进一步地,A相毛细管的内径为0.3-0.4mm;B相毛细管的内径为0.9-1.2mm。按此尺寸选用毛细管内径,能保证得到满足现在各项要求的微球壁厚。
进一步地,A相加注装置的推进速度为4-8mL/h;B相加注装置的推进速度为6-12mL/h。按此尺寸控制推进速度,能制得球形均匀的微球体。
进一步地,固化步骤:升温速度为0.5-5℃/分钟,加热温度为120-130℃/分钟,保温时间为1-2小时。按此条件进行固化,能提高所得微球体的力学性能,使其适于靶丸的要求。
进一步地,步骤2)中还包括对所得聚碳硼烷空心微球进行洗涤和干燥的步骤,洗涤步骤为用正己烷洗涤3-5次;干燥步骤为在80-100℃下干燥0.5-2小时。
进一步地,A相加注装置包括A相注射器和A相微量注射泵,A相注射器的一端与A相微量注射泵相连接,另一端与A相毛细管的进料端相连接;A相注射器的最大刻度为5mL。
进一步地,B相加注装置包括B相注射器和B相微量注射泵,B相注射器的一端与B相微量注射泵相连接,另一端与B相毛细管的进料端相连接;B相注射器的最大刻度为5mL。
进一步地,硅油为密度为0.963g/cm3的二甲基硅油。
进一步地,聚碳硼烷先驱体与二甲基甲酰胺质量比为5-25:100混合配置成溶液。按此比例配置溶液,并配合随用毛细管的内径,能实现对微球的尺寸的有效控制。
具体的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包括以步骤:
(1)用微量注射泵、玻璃毛细管、注射器、玻璃片和烧杯等组装装置,玻璃毛细管之间用万能胶进行连接,检查各接头处的密闭性;
(2)采用硅油作为A相;将聚碳硼烷先驱体溶解于二甲基甲酰胺中,将配置好的溶液记为B相;在注射器A中注入A相,注射器B中注入B相;
(3)启动A和B相微量注射泵,推动A和B相注射器,排出管道空气,直到A相和B相能连续稳定地从毛细管口流出,关闭微量注射泵;
(4)以B、A的先后顺序分别打开微量注射泵,根据微球设计孔径与壁厚调节微量注射泵推进速率,待能形成均一稳定的微乳液滴时,将出口管道接入含有A相的收集瓶中进行收集。
(5)将收集瓶置于烘箱中加热,只至微乳液滴固化成球后过滤收集,将收集得到的聚碳硼烷聚合物微球用正己烷洗涤多次后放入烘箱中干燥。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乳液微封装技术制备聚碳硼烷空心微球的方法,通过毛细管内径、微量注射泵推进速度的控制,能制备得到小球球形度好的聚碳硼烷,聚碳硼烷空心微球的直径和壁厚随毛细管内径、微量注射泵推进速度可控。
具体请参考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乳液微封装技术制备聚碳硼烷空心微球的方法提出的各种实施例的如下描述,将使得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方面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所用乳液微封装技术制备聚碳硼烷空心微球的装置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1中得到的碳化硼空心微球的SEM照片;
图3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1中得到的碳化硼空心微球壁厚的SEM照片。
图例说明:
1、A相微量注射泵;2、B相微量注射泵;3、A相注射器;4、B相注射器;5、A相毛细管;6、B相毛细管;7、反应瓶。
具体实施方式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实施例
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物料和仪器均为市售。以下实施例中所用加注装置均如图1所示。
加注装置包括:A相加注装置、A相毛细管5、B相加注装置和B相毛细管6,所述B相毛细管6的进料端与所述B相加注装置相连接,出口端与反应瓶7相连通;所述A相毛细管5的进料端与所述A相加注装置相连接,出口端与所述B相毛细管6相连通;所述A相毛细管5的内径小于所述B相毛细管6。A相加注装置包括A相注射器3和A相微量注射泵1,A相注射器3的一端与A相微量注射泵1相连接,另一端与A相毛细管5的进料端相连接。B相加注装置包括B相注射器4和B相微量注射泵2,B相注射器4的一端与B相微量注射泵2相连接,另一端与B相毛细管6的进料端相连接。
实施例1
本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
(1)用微量注射泵、玻璃毛细管、注射器、玻璃片和烧杯等组装装置,玻璃毛细管之间用万能胶进行连接,检查各接头处的密闭性。A相毛细管的内径为0.3mm,B相毛细管的内径为0.9mm;A相注射器和B相注射器的最大刻度为5mL;
(2)采用二甲基硅油作为A相;将聚碳硼烷先驱体溶解于二甲基甲酰胺中,聚碳硼烷与二甲基甲酰胺质量比为10:100;将配置好的溶液记为B相;在注射器A中注入A相,注射器B中注入B相;
(3)启动A和B相微量注射泵,推进速度均为30mL/h,推动A和B相注射器,排出管道空气,直到A相和B相能连续稳定地从毛细管口流出,关闭微量注射泵;
(4)以B、A的先后顺序分别打开微量注射泵,B相微量注射泵推进速度为8mL/h,A相微量注射泵推进速度为8mL/h,待能形成均一稳定的微乳液滴时,将出口管道接入装有50mL二甲基硅油的100mL玻璃烧杯中进行收集;
(5)将完成收集的玻璃烧杯置于烘箱中,以0.5℃/分钟加热至120℃,保温2h,只至微乳液滴固化成球后过滤收集,将收集得到的聚碳硼烷聚合物微球用正己烷洗涤3次后放入烘箱中干燥,干燥温度为100℃,干燥时间为1h。
对制备得到的10个小球进行表征,其直径、球形度和壁厚如表1所示。从表1中数据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以制备出直径约1.6mm,壁厚65μm的空心微球,球形度很好,直径和球形度的Cv值很小,具有非常好的批次内均匀性。
表1实施例1制备的聚碳硼烷小球的参数表
图2为实施例1制备的碳化硼空心微球的SEM照片,图3为实施例1制备的碳化硼空心微球破坏后,壁厚的SEM照片。由图2~3可见,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制备得到的微球结构均匀,尺寸可控,壁厚可控。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
(1)用微量注射泵、玻璃毛细管、注射器、玻璃片和烧杯等组装装置,玻璃毛细管之间用万能胶进行连接,检查各接头处的密闭性。A相毛细管的内径为0.4mm,B相毛细管的内径为1.2mm;A相注射器和B相注射器的最大刻度为5mL;
(2)采用二甲基硅油作为A相;将聚碳硼烷先驱体溶解于二甲基甲酰胺中,聚碳硼烷与二甲基甲酰胺质量比为20:100;将配置好的溶液记为B相;在注射器A中注入A相,注射器B中注入B相;
(3)启动A和B相微量注射泵,推进速度均为30mL/h,推动A和B相注射器,排出管道空气,直到A相和B相能连续稳定地从毛细管口流出,关闭微量注射泵;
(4)以B、A的先后顺序分别打开微量注射泵,B相微量注射泵推进速度为4mL/h,A相微量注射泵推进速度为4mL/h,待能形成均一稳定的微乳液滴时,将出口管道接入装有50mL二甲基硅油的100mL玻璃烧杯中进行收集;
(5)将完成收集的玻璃烧杯置于烘箱中,以0.5℃/分钟加热至120℃,保温2h,只至微乳液滴固化成球后过滤收集,将收集得到的聚碳硼烷聚合物微球用正己烷洗涤3次后放入烘箱中干燥,干燥温度为100℃,干燥时间为1h。
对制备得到的10个小球进行表征,其直径、球形度和壁厚如表2所示。从表2中数据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以制备出直径约1.9mm,壁厚88μm的空心微球,球形度很好,直径和球形度的Cv值很小,具有非常好的批次内均匀性。
表2实施例2制备的聚碳硼烷小球的参数表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
(1)用微量注射泵、玻璃毛细管、注射器、玻璃片和烧杯等组装装置,玻璃毛细管之间用万能胶进行连接,检查各接头处的密闭性。A相毛细管的内径为0.3mm,B相毛细管的内径为0.9mm;A相注射器和B相注射器的最大刻度为5mL;
(2)采用二甲基硅油作为A相;将聚碳硼烷先驱体溶解于二甲基甲酰胺中,聚碳硼烷与二甲基甲酰胺质量比为10:100;将配置好的溶液记为B相;在注射器A中注入A相,注射器B中注入B相;
(3)启动A和B相微量注射泵,推进速度均为30mL/h,推动A和B相注射器,排出管道空气,直到A相和B相能连续稳定地从毛细管口流出,关闭微量注射泵;
(4)以B、A的先后顺序分别打开微量注射泵,B相微量注射泵推进速度为8mL/h,A相微量注射泵推进速度为6mL/h,待能形成均一稳定的微乳液滴时,将出口管道接入装有100mL二甲基硅油的200mL玻璃烧杯中进行收集;
(5)将完成收集的玻璃烧杯置于烘箱中,以1℃/分钟加热至130℃,保温1h,只至微乳液滴固化成球后过滤收集,将收集得到的聚碳硼烷聚合物微球用正己烷洗涤3次后放入烘箱中干燥,干燥温度为80℃,干燥时间为0.5h。
对制备得到的10个小球进行表征,其直径、球形度和壁厚如表3所示。从表3中数据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以制备出直径约1.75mm,壁厚71μm的空心微球,球形度很好,直径和球形度的Cv值很小,具有非常好的批次内均匀性。
表3实施例3制备的聚碳硼烷小球的参数表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
(1)用微量注射泵、玻璃毛细管、注射器、玻璃片和烧杯等组装装置,玻璃毛细管之间用万能胶进行连接,检查各接头处的密闭性。A相毛细管的内径为0.3mm,B相毛细管的内径为0.9mm;A相注射器和B相注射器的最大刻度为5mL;
(2)采用二甲基硅油作为A相;将聚碳硼烷先驱体溶解于二甲基甲酰胺中,聚碳硼烷与二甲基甲酰胺质量比为10:100;将配置好的溶液记为B相;在注射器A中注入A相,注射器B中注入B相;
(3)启动A和B相微量注射泵,推进速度均为30mL/h,推动A和B相注射器,排出管道空气,直到A相和B相能连续稳定地从毛细管口流出,关闭微量注射泵;
(4)以B、A的先后顺序分别打开微量注射泵,B相微量注射泵推进速度为12mL/h,A相微量注射泵推进速度为8mL/h,待能形成均一稳定的微乳液滴时,将出口管道接入装有50mL二甲基硅油的100mL玻璃烧杯中进行收集;
(5)将完成收集的玻璃烧杯置于烘箱中,以3℃/分钟加热至120℃,保温2h,只至微乳液滴固化成球后过滤收集,将收集得到的聚碳硼烷聚合物微球用正己烷洗涤3次后放入烘箱中干燥,干燥温度为80℃,干燥时间为0.5h。
对制备得到的10个小球进行表征,其直径、球形度和壁厚如表4所示。从表1中数据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以制备出直径约1.4mm,壁厚49μm的空心微球,球形度很好,直径和球形度的Cv值很小,具有非常好的批次内均匀性。
表4实施例4制备的聚碳硼烷小球的参数表
实施例5
本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
(1)用微量注射泵、玻璃毛细管、注射器、玻璃片和烧杯等组装装置,玻璃毛细管之间用万能胶进行连接,检查各接头处的密闭性。A相毛细管的内径为0.3mm,B相毛细管的内径为0.9mm;A相注射器和B相注射器的最大刻度为5mL;
(2)采用二甲基硅油作为A相;将聚碳硼烷先驱体溶解于二甲基甲酰胺中,聚碳硼烷与二甲基甲酰胺质量比为10:100;将配置好的溶液记为B相;在注射器A中注入A相,注射器B中注入B相;
(3)启动A和B相微量注射泵,推进速度均为30mL/h,推动A和B相注射器,排出管道空气,直到A相和B相能连续稳定地从毛细管口流出,关闭微量注射泵;
(4)以B、A的先后顺序分别打开微量注射泵,B相微量注射泵推进速度为8mL/h,A相微量注射泵推进速度为6mL/h,待能形成均一稳定的微乳液滴时,将出口管道接入装有50mL二甲基硅油的100mL玻璃烧杯中进行收集;
(5)将完成收集的玻璃烧杯置于烘箱中,以5℃/分钟加热至130℃,保温1h,只至微乳液滴固化成球后过滤收集,将收集得到的聚碳硼烷聚合物微球用正己烷洗涤5次后放入烘箱中干燥,干燥温度为100℃,干燥时间为0.5h。
对制备得到的10个小球进行表征,其直径、球形度和壁厚如表5所示。从表5中数据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以制备出直径约1.675mm,壁厚48μm的空心微球,球形度很好,直径和球形度的Cv值很小,具有非常好的批次内均匀性。
表5实施例5制备的聚碳硼烷小球的参数表
实施例6
本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
(1)用微量注射泵、玻璃毛细管、注射器、玻璃片和烧杯等组装装置,玻璃毛细管之间用万能胶进行连接,检查各接头处的密闭性。A相毛细管的内径为0.3mm,B相毛细管的内径为0.9mm;A相注射器和B相注射器的最大刻度为5mL;
(2)采用二甲基硅油作为A相;将聚碳硼烷先驱体溶解于二甲基甲酰胺中,聚碳硼烷与二甲基甲酰胺质量比为10:100;将配置好的溶液记为B相;在注射器A中注入A相,注射器B中注入B相;
(3)启动A和B相微量注射泵,推进速度均为30mL/h,推动A和B相注射器,排出管道空气,直到A相和B相能连续稳定地从毛细管口流出,关闭微量注射泵;
(4)以B、A的先后顺序分别打开微量注射泵,B相微量注射泵推进速度为8mL/h,A相微量注射泵推进速度为4mL/h,待能形成均一稳定的微乳液滴时,将出口管道接入装有50mL二甲基硅油的100mL玻璃烧杯中进行收集;
(5)将完成收集的玻璃烧杯置于烘箱中,以5℃/分钟加热至130℃,保温1h,只至微乳液滴固化成球后过滤收集,将收集得到的聚碳硼烷聚合物微球用正己烷洗涤5次后放入烘箱中干燥,干燥温度为100℃,干燥时间为0.5h。
对制备得到的10个小球进行表征,其直径、球形度和壁厚如表6所示。从表6中数据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以制备出直径约1.9mm,壁厚33μm的空心微球,球形度很好,直径和球形度的Cv值很小,具有非常好的批次内均匀性。
表6实施例6制备的聚碳硼烷小球的参数表
从实施例1~6的结果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从聚碳硼烷先驱体出发,通过乳液微封装技术可以制备出直径和壁厚可控,球形度好的聚碳硼烷空心微球。A相毛细管管径越大,制备的微球直径越大,B相毛细管直径越大,制备的微球壁厚越大;A相微量注射泵推进速度越快,微球直径越小,壁厚越大;B相微量注射泵推进速度越快,微球直径越小,壁厚越小。微球的球形度、壁厚的均匀性随着微球直径、壁厚的增加呈现下降趋势。
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备聚碳硼烷空心微球,微球的直径、壁厚及球形度可以根据设计要求进行调控,且控制精度高,所制备微球的均匀性好,可以为后续制备核聚变靶丸用碳化硼空心微球提供合适原料。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清楚本发明的范围不限制于以上讨论的示例,有可能对其进行若干改变和修改,而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尽管己经在附图和说明书中详细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但这样的说明和描述仅是说明或示意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发明并不限于所公开的实施例。
通过对附图,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的研究,在实施本发明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和实现所公开的实施例的变形。在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不排除其他步骤或元素,而不定冠词“一个”或“一种”不排除多个。在彼此不同的从属权利要求中引用的某些措施的事实不意味着这些措施的组合不能被有利地使用。权利要求书中的任何参考标记不构成对本发明的范围的限制。

Claims (9)

1.一种乳液微封装技术制备聚碳硼烷空心微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用加注装置包括:A相加注装置、A相毛细管、B相加注装置和B相毛细管,所述B相毛细管的进料端与所述B相加注装置相连接,所述B相毛细管的出口端与反应瓶相连通;
所述A相毛细管的进料端与所述A相加注装置相连接,所述A相毛细管的出口端与所述B相毛细管相连通;
所述A相毛细管的内径小于所述B相毛细管;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先打开所述B相加注装置使所述B相处于所述A相毛细管的出口端下,之后打开所述A相加注装置,控制推进速度在所述B相毛细管出口端以微乳液滴形式进入装有所述A相的所述反应瓶中,得到微球乳液;
2)对所述微球乳液进行固化后过滤收集所述反应瓶中的所述聚碳硼烷空心微球;
所述A相加注装置和所述B相加注装置的推进速度为4-30mL/小时,且所述A相加注装置的推进速度≤所述B相加注装置的推进速度;
所述A相为硅油,所述B相为聚碳硼烷先驱体溶解于二甲基甲酰胺配置的溶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液微封装技术制备聚碳硼烷空心微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相毛细管的内径为0.3~0.4mm;所述B相毛细管的内径为0.9~1.2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液微封装技术制备聚碳硼烷空心微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相加注装置的推进速度为4-8mL/小时;所述B相加注装置的推进速度为6-12mL/小时。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乳液微封装技术制备聚碳硼烷空心微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步骤:升温速度为0.5-5℃/分钟,加热温度选用120-130℃/分钟,保温时间选用1-2小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乳液微封装技术制备聚碳硼烷空心微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还包括对所得聚碳硼烷空心微球进行洗涤和干燥的步骤,所述洗涤步骤为用正己烷洗涤3-5次;所述干燥步骤为在80-100℃下干燥0.5-2小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乳液微封装技术制备聚碳硼烷空心微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相加注装置包括A相注射器和A相微量注射泵,所述A相注射器的一端与所述A相微量注射泵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A相毛细管的进料端相连接;所述A相注射器的最大刻度为5mL。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乳液微封装技术制备聚碳硼烷空心微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相加注装置包括B相注射器和B相微量注射泵,所述B相注射器的一端与所述B相微量注射泵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B相毛细管的进料端相连接;所述B相注射器的最大刻度为5mL。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乳液微封装技术制备聚碳硼烷空心微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硅油为密度为0.963g/cm3的二甲基硅油。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乳液微封装技术制备聚碳硼烷空心微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碳硼烷先驱体与二甲基甲酰胺质量比为5-25:100混合配置成溶液。
CN201710307257.5A 2017-05-04 2017-05-04 一种乳液微封装技术制备聚碳硼烷空心微球的方法 Pending CN10696430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07257.5A CN106964304A (zh) 2017-05-04 2017-05-04 一种乳液微封装技术制备聚碳硼烷空心微球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07257.5A CN106964304A (zh) 2017-05-04 2017-05-04 一种乳液微封装技术制备聚碳硼烷空心微球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64304A true CN106964304A (zh) 2017-07-21

Family

ID=593311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307257.5A Pending CN106964304A (zh) 2017-05-04 2017-05-04 一种乳液微封装技术制备聚碳硼烷空心微球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964304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55082A (zh) * 2017-12-19 2018-03-30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一种大尺寸固‑液双重乳粒制备装置
CN110523353A (zh) * 2019-09-09 2019-12-03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一种毫米级聚丙烯腈空心微球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88766A (zh) * 2016-03-29 2016-06-22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一种微米级空心干凝胶球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67168A (zh) * 2016-05-17 2016-09-28 东南大学 一种基于聚丙烯腈基低密度碳靶丸的制备方法
CN106543446A (zh) * 2016-11-18 2017-03-29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一种先驱体聚合物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88766A (zh) * 2016-03-29 2016-06-22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一种微米级空心干凝胶球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67168A (zh) * 2016-05-17 2016-09-28 东南大学 一种基于聚丙烯腈基低密度碳靶丸的制备方法
CN106543446A (zh) * 2016-11-18 2017-03-29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一种先驱体聚合物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晓娟: "《西南科技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 15 March 2017 *
徐文玉: "基于微流控技术的聚苯乙烯ICF用靶丸制备", 《第十届中国核靶技术学术交流会摘要集》 *
李昊亭等: "O/W/O多重乳液法制备毫米级氧化铝空心球(英文)", 《无机材料学报》 *
杨睿戆: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博士学位论文》", 31 December 2016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55082A (zh) * 2017-12-19 2018-03-30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一种大尺寸固‑液双重乳粒制备装置
CN107855082B (zh) * 2017-12-19 2023-05-26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一种大尺寸固-液双重乳粒制备装置
CN110523353A (zh) * 2019-09-09 2019-12-03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一种毫米级聚丙烯腈空心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10523353B (zh) * 2019-09-09 2021-12-17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一种毫米级聚丙烯腈空心微球的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25031B (zh) 陶瓷中空微球表面原位生长碳纳米纤维的方法
CN105833813B (zh) 室温液滴微反应器和制备二氧化锆凝胶微球的方法
CN108558408B (zh) 一种一体化微通道板的制备方法
CN106964304A (zh) 一种乳液微封装技术制备聚碳硼烷空心微球的方法
CN104650104B (zh) 锌离子-卟啉纳米络合物的制备方法
Dong et al. Preparation of 10 μm scale monodispersed particles by jetting flow in coaxial microfluidic devices
CN103343425A (zh) 一种柔性多孔碳化硅微纳米纤维毡的制备方法
CN103588920A (zh) 单分散多孔聚合物纳米微囊的新型制备方法
CN105771826B (zh) 制备高粘度微乳化液滴的系统及方法
CN107601463A (zh) 一种基于微流控技术的石墨烯气溶胶微球制备方法
CN110512311A (zh) 一种利用微流控技术可控制备石墨烯纤维的方法
Wang et al. One-step microfluidic approach for controllable production of gas-in-water-in-oil (G/W/O) double emulsions and hollow hydrogel microspheres
Rui et al. Preparation of monodisperse ZrO2 ceramic microspheres (> 200 μm) by co-axial capillary microfluidic device assisted internal gelation process
CN108525622B (zh) 一种多级反应微流控装置及其制备纳米材料的应用
Yan et al. Research on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its optimization of metal powder injection molding without mold via an innovative 3D printing method
Cai et al. Preparation of porous Al2O3 ceramic microspheres by a novel micro-droplet jetting rapid forming method
CN104609423B (zh) 一种碳化硼空心微球的制备方法
KR101464345B1 (ko) 입자 제조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입자 제조방법
Ju et al. Preparation of size-controllable monodispersed carbon@ silica core-shell microspheres and hollow silica microspheres
CN106543446A (zh) 一种先驱体聚合物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CN114405422B (zh) 一种制备大直径聚合物微球的流体塑形装置及方法
Gunduz et al. A device for the fabrication of multifunctional particles from microbubble suspensions
Zhou et al. Fabrication of crescent-shaped ceramic microparticles based on single emulsion microfluidics
CN112551494A (zh) 一种尺寸可控的气凝胶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Tachibana et al. Combining sol–gel chemistry and millifluidic toward engineering microporous silica ceramic final sizes and shapes: an integrative chemistry approac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