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61462A - 数据信息处理方法及服务器 - Google Patents

数据信息处理方法及服务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61462A
CN106961462A CN201610128348.8A CN201610128348A CN106961462A CN 106961462 A CN106961462 A CN 106961462A CN 201610128348 A CN201610128348 A CN 201610128348A CN 106961462 A CN106961462 A CN 1069614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service
bag
information
red p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12834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tar Electronic-Commerc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tar Electronic-Commer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tar Electronic-Commerc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tar Electronic-Commerce Technolo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9614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6146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5Push-based network ser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04Payment circuits
    • G06Q20/06Private payment circuits, e.g. involving electronic currency used among participants of a common payment scheme
    • G06Q20/065Private payment circuits, e.g. involving electronic currency used among participants of a common payment scheme using e-cas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1Discovery or management thereof, e.g. service location protocol [SLP] or web ser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Fina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inancial Or Insurance-Related Operations Such As Payment And Settle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信息处理方法,包括:服务器在接收到第一终端发送的服务项目申请时,向第一终端发送预置的服务项目申请界面数据,以供第一终端显示服务项目申请界面后,设置相应的服务项目信息以生成服务筹资包;将服务筹资包推送数据发送至第二终端,以供第二终端显示服务筹资包推送界面后,接收用户指令确认参与及完善用户信息,并向服务筹资包输入物资信息;获取当前服务筹资包的相关信息,在服务筹资包满足筹资条件时,根据服务项目信息发送领取通知至第三终端,以供第三终端领取服务筹资包后反馈筹资用途至服务器。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数据信息处理服务器。本发明提高了服务筹资包使用功能及各终端进行信息交互的便捷性。

Description

数据信息处理方法及服务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信息处理方法及服务器。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在电子商务活动中,经常会使用服务筹资包进行信息交流,该服务筹资包以红包为例,日常人们使用的红包均为点对点的发送与接收,且信息交互是单向的,不能进行多方向的信息传输,使得红包的的使用功能较单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信息处理方法及服务器,旨在提高服务筹资包使用功能及各终端进行信息交互的便捷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服务器在接收到第一终端发送的服务项目申请时,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预置的服务项目申请界面数据,以供所述第一终端基于接收到的所述服务项目申请界面数据显示服务项目申请界面后,设置相应的服务项目信息以生成服务筹资包;
将所述服务筹资包推送数据发送至第二终端,以供所述第二终端基于接收到的所述服务筹资包推送数据显示所述服务筹资包推送界面后,接收用户指令确认参与及完善用户信息,并向所述服务筹资包输入物资信息;
获取当前所述服务筹资包的相关信息,在所述服务筹资包满足筹资条件时,根据所述服务项目信息发送领取通知至所述第三终端,以供所述第三终端领取所述服务筹资包后反馈筹资用途至所述服务器。
可选地,所述获取当前所述服务筹资包的相关信息,在所述服务筹资包满足筹资条件时,根据所述服务项目信息发送领取通知至第三终端,以供所述第三终端领取所述服务筹资包后反馈筹资用途至所述服务器之后包括:
将所述第三终端反馈的所述筹资用途分别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
可选地,所述获取当前所述服务筹资包的相关信息,在所述服务筹资包满足筹资条件时,根据所述服务项目信息发送领取通知至第三终端,以供所述第三终端领取所述服务筹资包后反馈筹资用途至所述服务器之后包括:
在所述第三终端领取所述服务筹资包后,控制所述服务筹资包进入休眠状态,若接收到所述第一终端对所述第三终端发送的激活请求进行核实并通过,则激活所述服务筹资包,同时优先通知进入休眠状态前向所述服务筹资包输入物资信息的所有第二终端。
可选地,所述将所述服务筹资包推送至第二终端,以供所述第二终端基于接收到的所述服务筹资包推送数据显示所述服务筹资包推送界面后,接收用户指令确认参与及完善用户信息,并向所述服务筹资包输入物资信息之后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隐藏指令,根据所述隐藏指令对所述第二终端输入的物资信息和/或完善的用户信息进行隐藏。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信息处理服务器,包括:
数据发送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第一终端发送的服务项目申请时,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预置的服务项目申请界面数据,以供所述第一终端基于接收到的所述服务项目申请界面数据显示服务项目申请界面后,设置相应的服务项目信息以生成服务筹资包;
推送模块,用于将所述服务筹资包推送数据发送至第二终端,以供所述第二终端基于接收到的所述服务筹资包推送数据显示所述服务筹资包推送界面后,接收用户指令确认参与及完善用户信息,并向所述服务筹资包输入物资信息;
通知模块,用于获取当前所述服务筹资包的相关信息,在所述服务筹资包满足筹资条件时,根据所述服务项目信息发送领取通知至所述第三终端,以供所述第三终端领取所述服务筹资包后反馈筹资用途至所述服务器。
可选地,所述数据信息处理服务器还包括:
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三终端反馈的所述筹资用途分别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
可选地,所述数据信息处理服务器还包括:
激活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三终端领取所述服务筹资包后,控制所述服务筹资包进入休眠状态,若接收到所述第一终端对所述第三终端发送的激活请求进行核实并通过,则激活所述服务筹资包,同时优先通知进入休眠状态前向所述服务筹资包输入物资信息的所有第二终端。
可选地,所述数据信息处理服务器还包括:
隐藏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隐藏指令,根据所述隐藏指令对所述第二终端输入的物资信息和/或完善的用户信息进行隐藏。
本发明实施例服务器在接收到第一终端发送的服务项目申请时,向第一终端发送预置的服务项目申请界面数据,以供第一终端显示服务项目申请界面后,设置相应的服务项目信息以生成服务筹资包。然后将服务筹资包推送数据发送至第二终端,以供第二终端显示服务筹资包推送界面后,接收用户指令确认参与及完善用户信息,并向服务筹资包输入物资信息。服务器在服务筹资包满足筹资条件时发送领取通知至第三终端,以供第三终端领取服务筹资包后反馈筹资用途至服务器。实现了将服务筹资包作为多个终端交互的桥梁,提高了服务筹资包的使用功能及各终端进行信息交互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数据信息处理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二终端和第三终端通过电子红包进行交互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二终端和第三终端通过电子红包进行交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发行终端与接收端之间进行收发电子红包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数据信息处理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数据信息处理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数据信息处理服务器第一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数据信息处理服务器第二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数据信息处理服务器第三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所示,示出了本发明一种数据信息处理方法第一实施例。该实施例的数据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步骤S10、服务器在接收到第一终端发送的服务项目申请时,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预置的服务项目申请界面数据,以供所述第一终端基于接收到的所述服务项目申请界面数据显示服务项目申请界面后,设置相应的服务项目信息以生成服务筹资包;
本实施例中,服务筹资包为电子红包,服务项目为公益项目,第一终端为发出电子红包的发起方所对应的终端,该终端可包括手机、电脑等。当需要建立公益项目时,第一终端向服务器发送服务项目申请,服务器在接收到第一终端发送的服务项目申请时,向第一终端发送预置的服务项目申请界面数据。该服务项目申请界面数据包括电子红包提取条件、需要资助方的姓名及地址、需要资助方的情况、发起及结束日期等。第一终端基于接收到的服务项目申请界面数据显示服务项目申请界面,供第一终端对应的发起方设置相应的服务项目信息,服务项目信息即为电子红包的属性,包括电子红包领取条件、需要资助方的姓名及地址、需要资助方的情况、电子红包可放入的东西(例如物品、金钱等)等与资助者的相关信息。在完成后相应的服务项目信息的设置后,服务器根据该服务项目信息生成电子红包,并记录服务项目信息的内容。
步骤S20、将所述服务筹资包推送数据发送至第二终端,以供所述第二终端基于接收到的所述服务筹资包推送数据显示所述服务筹资包推送界面后,接收用户指令确认参与及完善用户信息,并向所述服务筹资包输入物资信息;
本实施例中,第二终端为参与公益活动并向电子红包塞入物资的终端。服务器在生成红包后,基于该服务项目信息对大数据进行分析,获取关注公益、访问公益网站次数较多的第二终端,自动将电子红包以邮件、弹出信息窗等形式推送至第二终端。需要说明的是,推送电子红包也可以不借助大数据,也可以通过平台网站进行分析并推送。第二移动终端接收到电子红包后显示电子红包推送的界面,第二移动终端对应的响应方可查看电子红包对应的服务项目信息,当响应方有意愿向电子红包塞入物资时,可选择确认加入公益行列,响应人可通知银行账户开出银信证并向电子红包塞入金额,或者通过其他途径向电子红包塞入需要资助方所需的物品或金钱等。同时,还需要响应人在指定的显示界面对用户信息进行完善,服务器将该用户信息进行记录,该用户信息可包括响应人的姓名、联系方式等,以便资助者获知物资的来源。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终端对应的响应人可以根据银行账号通知银行开出银信证并塞入电子红包,具体地,第二终端向第一银行端服务器发送生成电子红包数据包的请求,第一银行端服务器根据接收到的请求生成电子红包数据包,并将第二终端的银行账号中对应的电子红包数据包所包含的金额进行冻结,将电子红包数据包发送给第二终端。
需要说明的是,银信证是指银行根据开证人的申请冻结所需数额资金而开立,并承诺依照约定解付条件办理支付结算的电子凭证。在银行版电子红包场景中,开证人即向银行申请发放电子红包的企业。当领取了电子红包后,用户在银信证的收证人处输入自己的银行账号信息,向银行申请收证,银行即在约定的时间内将资金转入收证账户。
银信证的业务流程如下:
(1)开证人通过互联网或以其他方式向开证银行申请开证。
(2)开证银行验证身份、账户信息无误后受理,审核确认符合开证条件,冻结保付资金后开立银信证。
(3)收证人通过互联网或以其他方式向收证银行申请收证。
(4)收证银行验证身份、账户信息无误后受理收证(或根据收证人设置由收证银行自动收证)。
(5)收证人履行银信证项下基础交易义务后,提交履约信息(一般用于电商领域,收证人为商家,履行发货义务后,提交发货信息,在电子红包领域中,由于是开证人无偿转移给收证人,因此就不需要履行交易义务)。
(6)收证人或指定的第三方将申请解付信息发送至开证银行申请解付(在红包领域中,收证人填写收证后即自动申请解付)。
(7)开证银行解付银信证并将资金划转至收证银行,收证银行将资金转入收证账户。
步骤S30、获取当前所述服务筹资包的相关信息,在所述服务筹资包满足筹资条件时,根据所述服务项目信息发送领取通知至所述第三终端,以供所述第三终端领取所述服务筹资包后反馈筹资用途至所述服务器。
本实施例中,第三终端为需要资助方所对应的终端,即领取电子红包所对应的终端。在电子红包收到物资后,服务器获取当前电子红包的相关信息,即检测当前电子红包内总共存在的物资。当电子红包满足筹资条件时,根据上述第一终端所设置服务项目信息中包含的第三终端信息,发送领取通知至第三终端,以使第三终端领取该电子红包,该筹资条件可为电子红包内的物资达到所设置的要求。第三终端在接收到电子红包后,第三终端对应的领取方可获知电子红包所包含的参与第二终端的相关信息。同时,第三终端领取电子红包进行使用后,将筹资用途反馈至服务器。
以下进行举例说明,第一终端对应的发起人通过公益平台发布募集资金的电子红包用以救治病人A,服务器根据对大数据的分析将该电子红包推送至关注公益的第二终端。第二终端对应的响应人获取电子红包信息,并确认参与公益活动向红包放入金额,服务器记录第二终端的金额信息及响应人信息。电子红包内的金额可以设定为第二终端不能对其提现,只能给予医院、指定机构、病人A对应的终端等满足某些条件时可提现。服务器自动检测第三终端对应的病人A领取电子红包后反馈的提取金额的使用途径,并记录第三终端对应的取款人的信息。从而电子红包可以记录用户信息,识别领取人的信息,增加了电子红包的功能,使得各终端间可通过电子红包进行信息交互,并且各终端间可以接收到相互之间的信息反馈,促进了各终端间的信息传输。
需要说明的是,当上述电子红包中包括第二终端向第一银行端服务器请求开出银信证并塞入电子红包的物资时,第三终端对应的用户可以对电子红包进行提现。具体地,第三终端向第二银行端服务器发送的对电子红包进行提现的请求,第二银行端服务器根据接收到第三终端发送的对电子红包进行提现的请求,通知第一银行端服务器对第二终端对应的银行账号中的电子红包的冻结金额进行解冻,并将第二终端对应的银行账号中的与电子红包对应的金额划拨到第三终端对应的银行账号中。
以下将对第二终端向银行开出银信证塞入电子红包及第三终端对电子红包进行提现的过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2和图3所示,第二终端为发送电子红包的发送端,第三终端为接收电子红包的接收端。第二终端的银行账号1对应银行终端1(即第一银行端服务器),第三终端的银行账号2对应银行终端2(即第二银行端服务器)。第二终端可以为企业或者个人。
第一银行端服务器接收到第二终端提交的生成电子红包的请求后,生成A金额的电子红包,并冻结银行账号1中的A金额。第二终端的发送端向网域内发送生成的电子红包或该生成的电子红包的地址信息。第三终端查阅到电子红包,在接收端进行收红包、拆红包、领红包等操作,其中,确认领电子红包时,第三终端通知银行账号2的第二银行端服务器,第二银行端服务器校验,确认后向第一银行端服务器发送解冻请求,第一银行端服务器将银行账号1中的冻结的A金额进行解冻,并将A金额从银行账号1中划拨到银行账号2中。
本实施例中,电子红包的实现无需基于第三方平台实现,用户发出电子红包后,对应金额仍旧在发红包者的银行账户中冻结,直到其他用户确认收到电子红包后,将对应电子红包金额从发红包者的银行账户中解除冻结并转账到收红包者的银行账户中。而不存在资金在第三方平台上的安全问题,电子红包的实际金额在银行账户中直接流转,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电子红包数据仅能在即时通讯、电商平台等同一平台内部进行传输和处理,增加了需在平台账户中流转以及繁琐的提现步骤。而本实施例中的电子红包实现了跨平台传输,电子红包的发和领取不限于同一平台,支持不同平台间进行数据的传输、交互和处理。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不仅简化了提现步骤,而且提高了电子红包提现的便捷性及安全性。
为了更好地对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结合附图4对电子红包的发布进行说明,具体地,图4中发行终端5发布电子红包,接收终端6、接收终端7……接收终端n收到电子红包,在对电子红包进行领取时,无需与发行终端5发布电子红包的同一平台进行领取。而现有技术中发红包与领红包均需在同一平台系统上进行,发明实施例中接收终端6、接收终端7……接收终端n中的领取红包可以为不同的平台系统,例如各银行的移动客户端。本实施例接收终端6、接收终端7……接收终端n还可以将电子红包领取请求直接发至接收用户的银行账号的银行终端,无需基于任何平台系统。通过本实施例,实现了电子红包跨平台传输和领取,提高了电子红包中金额传输和领取的安全性。
本发明实施例服务器在接收到第一终端发送的服务项目申请时,向第一终端发送预置的服务项目申请界面数据,以供第一终端对应的用户设置相应的服务项目信息以生成电子红包。然后将电子红包推送数据发送至第二终端供用户选择确认参与及完善用户信息,并向电子红包输入物资信息。服务器在电子红包满足筹资条件时发送领取通知至第三终端,以供第三终端领取电子红包后反馈筹资用途至服务器。使得通过改进电子红包的性能,电子红包可以进行信息交互,实现了将电子红包作为多个终端进行信息交互的桥梁,提高了电子红包的使用功能及各终端进行信息交互的便捷性。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基于上述第一实施例,提出了本发明智能设备的控制方法第二实施例,该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30之后可包括:
步骤S40、将所述第三终端反馈的所述筹资用途分别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
在上述第三终端对应的提取方领取电子红包,并反馈的提取电子红包内物资的使用途径后,服务器将所记录的第三终端对应的提取方的信息,以及电子红包内物资的使用途径,分别发送至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以通知第一终端对应的发起人和第二终端对应的各响应人电子红包内物资(包括金额/物品等)的动态。本实施例通过服务器将电子红包内物资的使用途径分别反馈至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以便第一终端对应的发起人能够及时了解电子红包内物资是否合法使用,以及第二终端对应的各响应人能够及时获知自己所塞入电子红包内物资的使用流向,实现了对服务筹资包的监控,提高了服务筹资包使用的可靠性及便捷性。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基于上述第一实施例,提出了本发明智能设备的控制方法第三实施例,该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30之后可包括:
步骤S50、在所述第三终端领取所述服务筹资包后,控制所述服务筹资包进入休眠状态,若接收到所述第一终端对所述第三终端发送的激活请求进行核实并通过,则激活所述服务筹资包,优先通知进入休眠状态前向所述服务筹资包输入物资信息的所有第二终端。该步骤S50可在上述步骤S40之后或之前。
本实施例中,在电子红包被领取之前,需要号召第二终端对应的响应人塞入物资时,可设置电子红包以红亮色显示。在第三终端对应的提取方领取电子红包后,当电子红包为空时,该电子红包可进入休眠状态,此时,电子红包不会消失,电子红包以暗灰色显示,表示用该电子红包资助的第三终端对应的需要资助方已经获取到所需的物资,暂时不需要资助。当然,电子红包处于休眠与激活状态的显示颜色可根据具体情况而灵活设置,并不限定本发明。
当该电子红包资助的第三终端对应的需要资助方再次需要资助时,可对电子红包进行激活以再次使用。第三终端发送的激活请求至服务器,服务器接收到激活请求后,向第一终端发送至预置的核实信息界面数据。第一终端基于接收到的核实信息界面数据显示核实信息界面,以供第一终端对应的发起人对第三终端的信息进行核实,根据第三终端对应的需要资助者当前的情况判断其是否需要再次资助。当第一终端对第三终端的信息进行核实通过后,电子红包进入激活状态,让关注公益的响应者往该电子红包塞入物资。需要说明的是,在电子红包进入激活状态后,优先通知在该电子红包进入休眠状态前,向该电子红包投入物资的所有第二终端对应的响应方,以便响应方决定是否还继续资助第三终端对应的需要资助者。同时,也通知其他关注公益活动的第二终端对应的响应方,以便电子红包内的物资能够快速达到需要资助方所需的物资。
本实施例在电子红包内的物资被领取后,电子红包不消失而进入休眠状态。当需要资助方需要再次资助时可申请激活电子红包,并在核实通过后可激活该电子红包,通知第二终端对应的响应人进行筹资,进一步提高了服务筹资包使用功能及各终端进行信息交互的便捷性。
进一步地,基于上述第三实施例,提出了本发明智能设备的控制方法第四实施例,该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20之后可包括: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隐藏指令,根据所述隐藏指令对所述第二终端输入的物资信息和/或完善的用户信息进行隐藏。
本实施例中,在上述第二终端对应的响应者确定加入公益行列,并向电子红包塞入物资时,对塞入的物资信息及响应者所完善的用户信息默认处于显示状态。为了做好事不留名,第二终端对应的响应者可选择对塞入的物资信息和/或用户信息进行隐藏,服务器在接收到第二终端发送过来的隐藏指令时,根据隐藏指令对第二终端输入的物资信息和/或完善的用户信息进行隐藏,使得其他用户无法查看该响应者所塞入的物资信息,同时,选择对完善的用户信息进行隐藏后,其他用户无法获知该响应者的用户信息。
本实施例第二终端对应的响应者可选择其所塞入电子红包的物资信息和/或完善的用户信息进行隐藏,使得电子红包的使用更加人性化,提高了电子红包的使用功能。
对应地,如图7所示,提出本发明一种数据信息处理服务器第一实施例。该实施例的数据信息处理服务器包括:
数据发送模块100,用于在接收到第一终端发送的服务项目申请时,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预置的服务项目申请界面数据,以供所述第一终端基于接收到的所述服务项目申请界面数据显示服务项目申请界面后,设置相应的服务项目信息以生成服务筹资包;
本实施例中,服务筹资包为电子红包,服务项目为公益项目,第一终端为发出电子红包的发起方所对应的终端,该终端可包括手机、电脑等。当需要建立公益项目时,第一终端向服务器发送服务项目申请,服务器在接收到第一终端发送的服务项目申请时,由数据发送模块100向第一终端发送预置的服务项目申请界面数据。该服务项目申请界面数据包括电子红包提取条件、需要资助方的姓名及地址、需要资助方的情况、发起及结束日期等。第一终端基于接收到的服务项目申请界面数据显示服务项目申请界面,供第一终端对应的发起方设置相应的服务项目信息,服务项目信息即为电子红包的属性,包括电子红包领取条件、需要资助方的姓名及地址、需要资助方的情况、电子红包可放入的东西(例如物品、金钱等)等与资助者的相关信息。在完成后相应的服务项目信息的设置后,服务器根据该服务项目信息生成电子红包,并记录服务项目信息的内容。
推送模块200,用于将所述服务筹资包推送数据发送至第二终端,以供所述第二终端基于接收到的所述服务筹资包推送数据显示所述服务筹资包推送界面后,接收用户指令确认参与及完善用户信息,并向所述服务筹资包输入物资信息;
本实施例中,第二终端为参与公益活动并向电子红包塞入物资的终端。服务器在生成红包后,基于该服务项目信息对大数据进行分析,获取关注公益、访问公益网站次数较多的第二终端,由推送模块200自动将电子红包以邮件、弹出信息窗等形式推送至第二终端。需要说明的是,推送电子红包也可以不借助大数据,也可以通过平台网站进行分析并推送。第二移动终端接收到电子红包后显示电子红包推送的界面,第二移动终端对应的响应方可查看电子红包对应的服务项目信息,当响应方有意愿向电子红包塞入物资时,可选择确认加入公益行列,响应人可通知银行账户开出银信证并向电子红包塞入金额,或者通过其他途径向电子红包塞入需要资助方所需的物品或金钱等。同时,还需要响应人在指定的显示界面对用户信息进行完善,服务器将该用户信息进行记录,该用户信息可包括响应人的姓名、联系方式等,以便资助者获知物资的来源。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终端对应的响应人可以根据银行账号通知银行开出银信证并塞入电子红包,具体地,第二终端向第一银行端服务器发送生成电子红包数据包的请求,第一银行端服务器根据接收到的请求生成电子红包数据包,并将第二终端的银行账号中对应的电子红包数据包所包含的金额进行冻结,将电子红包数据包发送给第二终端。
通知模块300,用于获取当前所述服务筹资包的相关信息,在所述服务筹资包满足筹资条件时,根据所述服务项目信息发送领取通知至所述第三终端,以供所述第三终端领取所述服务筹资包后反馈筹资用途至所述服务器。
本实施例中,第三终端为需要资助方所对应的终端,即领取电子红包所对应的终端。在电子红包收到物资后,服务器获取当前电子红包的相关信息,即检测当前电子红包内总共存在的物资。当电子红包满足筹资条件时,通知模块300根据上述第一终端所设置服务项目信息中包含的第三终端信息,发送领取通知至第三终端,以使第三终端领取该电子红包,该筹资条件可为电子红包内的物资达到所设置的要求。第三终端在接收到电子红包后,第三终端对应的领取方可获知电子红包所包含的参与第二终端的相关信息。同时,第三终端领取电子红包进行使用后,将筹资用途反馈至服务器。
以下进行举例说明,第一终端对应的发起人通过公益平台发布募集资金的电子红包用以救治病人A,服务器根据对大数据的分析将该电子红包推送至关注公益的第二终端。第二终端对应的响应人获取电子红包信息,并确认参与公益活动向红包放入金额,服务器记录第二终端的金额信息及响应人信息。电子红包内的金额可以设定为第二终端不能对其提现,只能给予医院、指定机构、病人A对应的终端等满足某些条件时可提现。服务器自动检测第三终端对应的病人A领取电子红包后反馈的提取金额的使用途径,并记录第三终端对应的取款人的信息。从而电子红包可以记录用户信息,识别领取人的信息,增加了电子红包的功能,使得各终端间可通过电子红包进行信息交互,并且各终端间可以接收到相互之间的信息反馈,促进了各终端间的信息传输。
需要说明的是,当上述电子红包中包括第二终端向第一银行端服务器请求开出银信证并塞入电子红包的物资时,第三终端对应的用户可以对电子红包进行提现。具体地,第三终端向第二银行端服务器发送的对电子红包进行提现的请求,第二银行端服务器根据接收到第三终端发送的对电子红包进行提现的请求,通知第一银行端服务器对第二终端对应的银行账号中的电子红包的冻结金额进行解冻,并将第二终端对应的银行账号中的与电子红包对应的金额划拨到第三终端对应的银行账号中。
以下将对第二终端向银行开出银信证塞入电子红包及第三终端对电子红包进行提现的过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2和图3所示,第二终端为发送电子红包的发送端,第三终端为接收电子红包的接收端。第二终端的银行账号1对应银行终端1(即第一银行端服务器),第三终端的银行账号2对应银行终端2(即第二银行端服务器)。第二终端可以为企业或者个人。
第一银行端服务器接收到第二终端提交的生成电子红包的请求后,生成A金额的电子红包,并冻结银行账号1中的A金额。第二终端的发送端向网域内发送生成的电子红包或该生成的电子红包的地址信息。第三终端查阅到电子红包,在接收端进行收红包、拆红包、领红包等操作,其中,确认领电子红包时,第三终端通知银行账号2的第二银行端服务器,第二银行端服务器校验,确认后向第一银行端服务器发送解冻请求,第一银行端服务器将银行账号1中的冻结的A金额进行解冻,并将A金额从银行账号1中划拨到银行账号2中。
本实施例中,电子红包的实现无需基于第三方平台实现,用户发出电子红包后,对应金额仍旧在发红包者的银行账户中冻结,直到其他用户确认收到电子红包后,将对应电子红包金额从发红包者的银行账户中解除冻结并转账到收红包者的银行账户中。而不存在资金在第三方平台上的安全问题,电子红包的实际金额在银行账户中直接流转,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电子红包数据仅能在即时通讯、电商平台等同一平台内部进行传输和处理,增加了需在平台账户中流转以及繁琐的提现步骤。而本实施例中的电子红包实现了跨平台传输,电子红包的发和领取不限于同一平台,支持不同平台间进行数据的传输、交互和处理。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不仅简化了提现步骤,而且提高了电子红包提现的便捷性及安全性。
为了更好地对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结合附图4对电子红包的发布进行说明,具体地,图4中发行终端5发布电子红包,接收终端6、接收终端7……接收终端n收到电子红包,在对电子红包进行领取时,无需与发行终端5发布电子红包的同一平台进行领取。而现有技术中发红包与领红包均需在同一平台系统上进行,发明实施例中接收终端6、接收终端7……接收终端n中的领取红包可以为不同的平台系统,例如各银行的移动客户端。本实施例接收终端6、接收终端7……接收终端n还可以将电子红包领取请求直接发至接收用户的银行账号的银行终端,无需基于任何平台系统。通过本实施例,实现了电子红包跨平台传输和领取,提高了电子红包中金额传输和领取的安全性。
本发明实施例服务器在接收到第一终端发送的服务项目申请时,向第一终端发送预置的服务项目申请界面数据,以供第一终端对应的用户设置相应的服务项目信息以生成电子红包。然后将电子红包推送数据发送至第二终端供用户选择确认参与及完善用户信息,并向电子红包输入物资信息。服务器在电子红包满足筹资条件时发送领取通知至第三终端,以供第三终端领取电子红包后反馈筹资用途至服务器。使得通过改进电子红包的性能,电子红包可以进行信息交互,实现了将电子红包作为多个终端进行信息交互的桥梁,提高了电子红包的使用功能及各终端进行信息交互的便捷性。
进一步地,如图8所示,基于上述数据信息处理服务器第一实施例,提出了本发明数据信息处理服务器第二实施例,该实施例中上述数据信息处理服务器还包括:
信息发送模块400,用于将所述第三终端反馈的所述筹资用途分别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
在上述第三终端对应的提取方领取电子红包,并反馈的提取电子红包内物资的使用途径后,信息发送模块400将所记录的第三终端对应的提取方的信息,以及电子红包内物资的使用途径,分别发送至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以通知第一终端对应的发起人和第二终端对应的各响应人电子红包内物资(包括金额/物品等)的动态。本实施例通过服务器将电子红包内物资的使用途径分别反馈至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以便第一终端对应的发起人能够及时了解电子红包内物资是否合法使用,以及第二终端对应的各响应人能够及时获知自己所塞入电子红包内物资的使用流向,实现了对服务筹资包的监控,提高了服务筹资包使用的可靠性及便捷性。
进一步地,如图9所示,基于上述数据信息处理服务器第一实施例,提出了本发明数据信息处理服务器第三实施例,该实施例中上述数据信息处理服务器还包括:
激活模块500,用于在所述第三终端领取所述服务筹资包后,控制所述服务筹资包进入休眠状态,若接收到所述第一终端对所述第三终端发送的激活请求进行核实并通过,则激活所述服务筹资包,优先通知进入休眠状态前向所述服务筹资包输入物资信息的所有第二终端。
本实施例中,在电子红包被领取之前,需要号召第二终端对应的响应人塞入物资时,可设置电子红包以红亮色显示。在第三终端对应的提取方领取电子红包后,当电子红包为空时,该电子红包可进入休眠状态,此时,电子红包不会消失,电子红包以暗灰色显示,表示用该电子红包资助的第三终端对应的需要资助方已经获取到所需的物资,暂时不需要资助。当然,电子红包处于休眠与激活状态的显示颜色可根据具体情况而灵活设置,并不限定本发明。
当该电子红包资助的第三终端对应的需要资助方再次需要资助时,激活模块500可对电子红包进行激活以再次使用。第三终端发送的激活请求至服务器,服务器接收到激活请求后,向第一终端发送至预置的核实信息界面数据。第一终端基于接收到的核实信息界面数据显示核实信息界面,以供第一终端对应的发起人对第三终端的信息进行核实,根据第三终端对应的需要资助者当前的情况判断其是否需要再次资助。当第一终端对第三终端的信息进行核实通过后,电子红包进入激活状态,让关注公益的响应者往该电子红包塞入物资。需要说明的是,在电子红包进入激活状态后,优先通知在该电子红包进入休眠状态前,向该电子红包投入物资的所有第二终端对应的响应方,以便响应方决定是否还继续资助第三终端对应的需要资助者。同时,也通知其他关注公益活动的第二终端对应的响应方,以便电子红包内的物资能够快速达到需要资助方所需的物资。
本实施例在电子红包内的物资被领取后,电子红包不消失而进入休眠状态。当需要资助方需要再次资助时可申请激活电子红包,并在核实通过后可激活该电子红包,通知第二终端对应的响应人进行筹资,进一步提高了服务筹资包使用功能及各终端进行信息交互的便捷性。
进一步地,基于上述数据信息处理服务器第三实施例,提出了本发明数据信息处理服务器第四实施例,该实施例中上述数据信息处理服务器还包括:隐藏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隐藏指令,根据所述隐藏指令对所述第二终端输入的物资信息和/或完善的用户信息进行隐藏。
本实施例中,在上述第二终端对应的响应者确定加入公益行列,并向电子红包塞入物资时,对塞入的物资信息及响应者所完善的用户信息默认处于显示状态。为了做好事不留名,第二终端对应的响应者可选择对塞入的物资信息和/或用户信息进行隐藏,隐藏模块在接收到第二终端发送过来的隐藏指令时,根据隐藏指令对第二终端输入的物资信息和/或完善的用户信息进行隐藏,使得其他用户无法查看该响应者所塞入的物资信息,同时,选择对完善的用户信息进行隐藏后,其他用户无法获知该响应者的用户信息。
本实施例第二终端对应的响应者可选择其所塞入电子红包的物资信息和/或完善的用户信息进行隐藏,使得电子红包的使用更加人性化,提高了电子红包的使用功能。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数据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信息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服务器在接收到第一终端发送的服务项目申请时,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预置的服务项目申请界面数据,以供所述第一终端基于接收到的所述服务项目申请界面数据显示服务项目申请界面后,设置相应的服务项目信息以生成服务筹资包;
将所述服务筹资包推送数据发送至第二终端,以供所述第二终端基于接收到的所述服务筹资包推送数据显示所述服务筹资包推送界面后,接收用户指令确认参与及完善用户信息,并向所述服务筹资包输入物资信息;
获取当前所述服务筹资包的相关信息,在所述服务筹资包满足筹资条件时,根据所述服务项目信息发送领取通知至所述第三终端,以供所述第三终端领取所述服务筹资包后反馈筹资用途至所述服务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当前所述服务筹资包的相关信息,在所述服务筹资包满足筹资条件时,根据所述服务项目信息发送领取通知至第三终端,以供所述第三终端领取所述服务筹资包后反馈筹资用途至所述服务器之后包括:
将所述第三终端反馈的所述筹资用途分别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当前所述服务筹资包的相关信息,在所述服务筹资包满足筹资条件时,根据所述服务项目信息发送领取通知至第三终端,以供所述第三终端领取所述服务筹资包后反馈筹资用途至所述服务器之后包括:
在所述第三终端领取所述服务筹资包后,控制所述服务筹资包进入休眠状态,若接收到所述第一终端对所述第三终端发送的激活请求进行核实并通过时,激活所述服务筹资包,同时优先通知进入休眠状态前向所述服务筹资包输入物资信息的所有第二终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服务筹资包推送至第二终端,以供所述第二终端基于接收到的所述服务筹资包推送数据显示所述服务筹资包推送界面后,接收用户指令确认参与及完善用户信息,并向所述服务筹资包输入物资信息之后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隐藏指令,根据所述隐藏指令对所述第二终端输入的物资信息和/或完善的用户信息进行隐藏。
5.一种数据信息处理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信息处理服务器包括:
数据发送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第一终端发送的服务项目申请时,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预置的服务项目申请界面数据,以供所述第一终端基于接收到的所述服务项目申请界面数据显示服务项目申请界面后,设置相应的服务项目信息以生成服务筹资包;
推送模块,用于将所述服务筹资包推送数据发送至第二终端,以供所述第二终端基于接收到的所述服务筹资包推送数据显示所述服务筹资包推送界面后,接收用户指令确认参与及完善用户信息,并向所述服务筹资包输入物资信息;
通知模块,用于获取当前所述服务筹资包的相关信息,在所述服务筹资包满足筹资条件时,根据所述服务项目信息发送领取通知至所述第三终端,以供所述第三终端领取所述服务筹资包后反馈筹资用途至所述服务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信息处理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信息处理服务器还包括:
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三终端反馈的所述筹资用途分别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信息处理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信息处理服务器还包括:
激活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三终端领取所述服务筹资包后,控制所述服务筹资包进入休眠状态,若接收到所述第一终端对所述第三终端发送的激活请求进行核实并通过,则激活所述服务筹资包,同时优先通知进入休眠状态前向所述服务筹资包输入物资信息的所有第二终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据信息处理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信息处理服务器还包括:
隐藏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隐藏指令,根据所述隐藏指令对所述第二终端输入的物资信息和/或完善的用户信息进行隐藏。
CN201610128348.8A 2016-01-08 2016-03-07 数据信息处理方法及服务器 Pending CN10696146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14718 2016-01-08
CN2016100147185 2016-01-0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61462A true CN106961462A (zh) 2017-07-18

Family

ID=594808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28348.8A Pending CN106961462A (zh) 2016-01-08 2016-03-07 数据信息处理方法及服务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96146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94109A (zh) * 2020-01-14 2021-07-30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用于推送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94109A (zh) * 2020-01-14 2021-07-30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用于推送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95282B2 (en) Emoji commanded action
US8423457B1 (en) Anonymous mobile payments
US20160224980A1 (en) Configurable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rendering payment decisions and triggering actions
US9825897B2 (en) General purpose messaging
US20090006254A1 (en) Virtual prepaid or credit card and process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same and for electronic payments
CN107169749A (zh) 网络支付对账方法及系统
CN108921690A (zh) 转账交易事中风控方法及装置
AU2020200743A1 (en) Real time EFT network-based person-to-person transactions
CN109416794A (zh) 用于高效率共享交易处理的方法和系统
CN109801049A (zh) 资源转移方法和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21061505A4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tributed gifting transactions based on merchant website data
CN106961416A (zh) 资源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05046839A (zh) 被拒自助服务交易的协助批准
CN107507004B (zh) 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及系统
CN106997528A (zh) 控制投保缴费的方法和装置
US20120209769A1 (en) Money transfer system for sending money to an institution for the benefit of a receiver associated with the institution
CN106961463A (zh) 一种服务器及资源发送方法
CN106960328A (zh) 电子红包的处理方法、服务器及客户端
CN106959981A (zh) 资源样式生成方法和装置
CN106961462A (zh) 数据信息处理方法及服务器
CN108173749A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移动支付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06959978A (zh) 生成资源文件的方法和装置
US11170398B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person-to-person reward currency redemption
CN106961347A (zh) 一种资源发送、获取方法及资源发送、获取设备
CN103124287B (zh) 通过唯一的移动应用程序地址进行第三方内容传输的技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