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60322A - 电子红包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子红包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60322A
CN106960322A CN201610128555.3A CN201610128555A CN106960322A CN 106960322 A CN106960322 A CN 106960322A CN 201610128555 A CN201610128555 A CN 201610128555A CN 106960322 A CN106960322 A CN 1069603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d packet
electronics red
distant
close
data attribu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12855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tar Electronic-Commerc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tar Electronic-Commer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tar Electronic-Commerc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tar Electronic-Commerce Technolo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9603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6032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04Payment circuits
    • G06Q20/06Private payment circuits, e.g. involving electronic currency used among participants of a common payment scheme
    • G06Q20/065Private payment circuits, e.g. involving electronic currency used among participants of a common payment scheme using e-cash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06Q20/382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insuring higher security of transaction
    • G06Q20/3821Electronic credential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ina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通信领域,提供了一种电子红包的发送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根据客户端的亲疏权值生成所述客户端的第一数据属性,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属性生成对应的电子红包电子文件,将生成的电子红包电子文件发送至所述客户端。本发明方法可跨平台独立发送电子红包电子文件,扩大了电子红包电子文件的发送范围。

Description

电子红包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属于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红包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自古有过年发红包的习俗,在互联网发展之前,发红包都是以线下渠道为依托,比如直接发送,或托人送达;在互联网飞速发展之后,不少企业抓住这一契机推出互联网电子红包,通过电子红包的发送实现红包的发送,从而催生了电子红包经济。
但现有的电子红包,例如微信平台的电子红包,只能通过微信平台发送;支付宝平台的电子红包,只能通过支付宝平台发送等,即现有的电子红包都依托于特定的传播平台,不能够跨平台独立传播,从而限制了电子红包的传播范围,降低电子红包的传播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红包的发送方法及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电子红包的发送方法难以跨平台发送,导致电子红包的传播效率过低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子红包的发送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客户端的亲疏权值生成电子红包的第一数据属性;
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属性生成对应的电子红包电子文件;
将生成的电子红包电子文件发送至所述客户端。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红包的发送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数据属性生成单元,用于根据客户端的亲疏权值生成电子红包的第一数据属性;
电子红包电子文件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属性生成对应的电子红包电子文件;
电子红包电子文件发送单元,用于将生成的电子红包电子文件发送至所述客户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发送至客户端的为电子红包电子文件,而电子文件可跨平台独立传播,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红包电子文件可跨平台独立发送,扩大了电子红包电子文件的发送范围。此外,由于电子红包的第一数据属性与客户端的亲疏权值有关,因此,使得第一数据属性更能反应企业端和客户端的亲疏关系,从而进一步加强需要联系的客户端的关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红包的发送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红包的第二数据属性为红包封套时对应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红包的第三数据属性对应的内容物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端与银行端的交互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红包的发送方法的网络结构图;
图6是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用户端与银行端的交互流程图;
图7是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电子红包的发送方法的网络结构图;
图8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红包的发送方法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红包发送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客户端的亲疏权值生成电子红包的第一数据属性,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属性生成对应的电子红包电子文件,将生成的电子红包电子文件发送至所述客户端。
为了说明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
实施例一:
图1示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红包的发送方法的流程图,详述如下:
步骤S11,根据客户端的亲疏权值生成电子红包的第一数据属性。
具体地,接收电子红包生成请求后,再执行S11。其中,客户端的亲疏权值表征企业端和客户端的关系是否紧密,当客户端的亲疏权值越大,表明企业端和客户端的关系越紧密,反之,表明企业端和客户端的关系越疏远。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客户端的个数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
可选地,电子红包的第一数据属性与电子凭证的属性对应。这里的电子凭证包括银信证和物信证。
银信证是指银行根据开证人的申请冻结所需数额资金而开立,并承诺依照约定解付条件办理支付结算的电子凭证。在银行版电子红包场景中,开证人即为向银行申请发放电子红包的企业。当领取了电子红包后,用户在银信证的收证人处输入自己的银行账号信息,向银行申请收证,银行即在约定的时间内将资金转入收证账户。银信证的业务流程如下:(1)开证人通过互联网或以其他方式向开证银行申请开证。(2)开证银行验证身份、账户信息无误后受理,审核确认符合开证条件,冻结保付资金后开立银信证。(3)收证人通过互联网或以其他方式向收证银行申请收证。(4)收证银行验证身份、账户信息无误后受理收证(或根据收证人设置由收证银行自动收证)。(5)收证人履行银信证项下基础交易义务后,提交履约信息(一般用于电商领域,收证人为商家,履行发货义务后,提交发货信息,在电子红包领域中,由于是开证人无偿转移给收证人,因此就不需要履行交易义务)。(6)收证人或指定的第三方将申请解付信息发送至开证银行申请解付(在电子红包领域中,收证人填写收证后即自动申请解付)。(7)开证银行解付银信证并将资金划转至收证银行,收证银行将资金转入收证账户。
物信证是一种标的物信息记录凭证,是记载和传播商品(服务)信息的一种标准化、通用化网络电子单证。物信证上集成了电子商务必备的各项功能,其一旦被点击触发购买则按预置程序和交易规则启动供应商发货、物流配送、银行收付款等流程。物信证可实现全网域分发、流转和交易。物信证至少包括具有名称和金额的物品属性以及具有至少一个账户的收结算信息。物信证由产品供应商提供,收款账户为产品供应商账户。当电子红包里面的资源是物信证时,则可以是商家提供的具有优惠价格或者价格为零(即免费赠送)的商品的物信证,用户可以通过物信证的购买功能以较低的价格完成该商品的购买。
其中,电子凭证的属性主要为虚拟货币对应的金额,该电子红包的第一数据属性为红包金额,该红包金额即为电子凭证对应的虚拟货币对应的金额。
可选地,当客户端的亲疏权值由客户端生成时,所述根据客户端的亲疏权值生成电子红包的第一数据属性,具体包括:
接收客户端或者服务器发送的亲疏权值。这里的亲疏权值由客户端根据其亲疏信息生成。其中,亲疏信息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信息:客户端的经纬坐标、过往电子红包的领取次数、企业端相关信息转发次数、与企业端的通信次数、是否与企业端处于同一局域网等等,每种亲疏信息对应的亲疏权值可根据需要设置,可设置相同,也可设置为不同的权值,此处不作限定。当企业端直接与客户端通信时,企业端发送亲疏权值获取请求,客户端根据接收到的亲疏权值获取请求向企业端发送亲疏权值,企业端再接收客户端发送的亲疏权值;当企业端和客户端通过服务器通信时,企业端向服务器发送亲疏权值获取请求,服务器将接收的亲疏权值获取请求转发至客户端,客户端根据接收到的亲疏权值获取请求向服务器发送亲疏权值,服务器将接收的亲疏权值发送至企业端,企业端再接收服务器发送的亲疏权值。可选地,在接收客户端或者服务器发送的亲疏权值时,包括:验证客户端或服务器的合法性,只有在客户端或服务器为合法时才接收亲疏权值。具体地,预存合法的客户端或服务器的媒体访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地址,当发送亲疏权值的客户端或服务器的MAC地址与预存的合法的客户端或服务器的MAC地址匹配时,判定该客户端为合法的客户端,或判定该服务器为合法的服务器。
根据接收的亲疏权值生成电子红包的第一数据属性。具体地,生成的第一数据属性的值可直接为亲疏权值,或者,生成的第一数据属性的值可为亲疏权值的一定倍数,此处不作限定。
可选地,当客户端的亲疏权值由企业端生成时,所述根据客户端的亲疏权值生成电子红包的第一数据属性,具体包括:
接收客户端或服务器发送的亲疏信息。其中,亲疏信息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信息:客户端的经纬坐标、过往电子红包的领取次数、企业端相关信息转发次数、与企业端的通信次数、是否与企业端处于同一局域网等等,每种亲疏信息对应的亲疏权值可根据需要设置,可设置相同,也可设置为不同的权值,此处不作限定。
根据所述亲疏信息生成亲疏权值。具体地,将接收的亲疏信息与预设的亲疏权值表比较,该预设的亲疏权值表存储有亲疏信息与亲疏权值的对应关系,比如,假设预设的亲疏权值表中设置客户端的经纬坐标在第一预设经纬坐标范围时,对应的亲疏权值为1,设置客户端的经纬坐标在第二预设经纬坐标范围时,对应的亲疏权值为2,则企业端接收到的客户端的经纬坐标在第一预设经纬坐标时,生成亲疏权值1。当然,若亲疏信息包含多个信息,则将各个信息对应的亲疏权值相加后的总和作为客户端的亲疏权值。
根据所述亲疏权值生成电子红包的第一数据属性。具体地,生成的电子红包的第一数据属性的值可直接为亲疏权值,或者,生成的第一数据属性的值可为亲疏权值的一定倍数,此处不作限定。
步骤S12,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属性生成对应的电子红包电子文件。
其中,该电子红包电子文件可以独立在不同平台传播。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属性生成对应的电子红包电子文件,具体包括:
生成电子红包的第二数据属性以及所述电子红包的第三数据属性。该电子红包的第二数据属性为红包封套,电子红包的第三数据属性为红包封套内的内容物。具体地,根据封套数据生成红包封套,该红包封套如图2所示,在图2中,可在“标题”栏中设定显示企业端(或公司)的名称,或者显示企业端(或公司的)星意,比如显示星星的形状等;可在“祝语”栏中输入对客户端的用户的祝语。此外,在图2中,还有电子红包电子文件的编号,企业端根据该电子红包电子文件的编号可计算出已发送的电子红包个数,便于统筹规划。其中,红包封套内的内容物如图3所示,为了更好地体现本发明的红包的特点,当红包显示为打开效果时,需要明显地展示出红包里装有钱币的视觉效果,当然,在图3中,红包封套内的内容物为电子凭证,电子凭证上的数字为红包金额。
根据所述电子红包的第二数据属性、第三数据属性以及第一数据属性生成对应的电子红包电子文件。
该步骤中,将生成的电子红包的第二数据属性与该电子红包的第三数据属性作用,比如,当电子红包的第二数据属性为红包封套,电子红包的第三数据属性为封套内的内容物时,使生成的封套包裹内容物,并将电子红包的第一数据属性添加到电子红包的第三数据属性上,即将红包金额添加到封套内的内容物上,以便在用户收到红包电子文件,打开红包封套后,能够在红包封套内的内容物上看到红包金额。需要指出的是,客户端的用户可保留领取电子红包之后的电子红包的第二数据属性,并使用保留的电子红包的第二数据属性继续发送新的电子红包,例如,保留红包封套,并采用该红包封套发送新的红包。
步骤S13,将生成的电子红包电子文件发送至所述客户端。
该步骤中,当企业端直接与客户端通信时,企业端将生成的电子红包电子文件发送至客户端;当企业端通过服务器与客户端通信时,企业端将生成的电子红包电子文件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再将接收的电子红包电子文件转发至客户端。需要指出的是,在将生成的电子红包电子文件发送至所述客户端时,需要将发送端用户的银行账号中对应的电子红包的金额进行冻结,以便接收端用户在接收到电子红包后能够正常使用。
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根据客户端的亲疏权值生成电子红包的第一数据属性,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属性生成对应的电子红包电子文件,将生成的电子红包电子文件发送至所述客户端。由于发送至客户端的为电子红包电子文件,而电子文件可跨平台独立传播,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红包电子文件可跨平台独立发送,扩大了电子红包电子文件的发送范围,提高了电子红包的发送效率。此外,由于电子红包的第一数据属性与客户端的亲疏权值有关,因此,使得第一数据属性更能反应企业端和客户端的亲疏关系,从而进一步加强需要联系的客户端的关系。
应理解,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实施例二:
下面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子红包的发送方法的流程,详述如下:
1、银行端1服务器接收电子红包生成请求;这里的银行端1服务器即为企业端;
2、银行端1服务器根据客户端的亲疏权值生成电子红包的第一数据属性;
3、银行端1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属性生成对应的电子红包电子文件;
4、银行端1服务器将生成的电子红包电子文件发送至所述客户端时,将发送端用户的银行账号中对应的电子红包的金额进行冻结;
5、银行端2服务器接收客户端发送的对电子红包的提现请求,根据提现请求通知银行端1服务器对发送端用户的银行账号中的电子红包的冻结金额进行解冻,并将发送端用户的银行账号中的与电子红包对应的金额划拨到接收端用户的银行账号中。
由于发送至客户端的为电子红包电子文件,而电子文件可跨平台独立传播,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红包电子文件可跨平台独立发送,扩大了电子红包电子文件的发送范围,提高了电子红包的发送效率,同时,由于电子红包的第一数据属性与客户端的亲疏权值有关,因此,使得第一数据属性更能反应企业端和客户端的亲疏关系,从而进一步加强需要联系的客户端的关系。此外,由于将生成的电子红包电子文件发送至所述客户端时,冻结发送端用户的银行账号中对应的电子红包的金额,并在接收客户端发送的对电子红包的提现请求后,对发送端用户的银行账号中的电子红包的冻结金额进行解冻,并将发送端用户的银行账号中的与电子红包对应的金额划拨到接收端用户的银行账号中,因此,能够保证接收端用户在接收到电子红包后随时使用该电子红包,提高用户的良好体验。
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4、5所示,用户1的终端为发送端,用户2的终端2为接收端。用户1的银行账号1对应银行服务器1,用户2的银行账号2对应银行服务器2。用户1可以为企业或者个人。
银行服务器1接收到用户1提交的生成电子红包的请求后,生成A金额的电子红包,并冻结银行账号1中的A金额。用户1的发送端向网域内发送生成的电子红包或该生成的电子红包的地址信息。用户2查阅到电子红包,在接收端进行抢红包、收红包、拆红包、领红包等操作,其中,确认领电子红包时,用户2通知银行账号2的银行服务器2,银行服务器2校验,确认后向银行服务器1发送解冻请求,银行服务器1将银行账号1中的冻结的A金额进行解冻,并将A金额从银行账号1中划拨到银行账号2中。
而现有技术中,如图6、7所示,用户3在终端3登录平台,向同一平台的用户4发送电子红包(金额大小为B),用户4在终端4登录该平台收取电子红包,该平台的服务器执行用户3的平台账号3(用户3在平台的电子账户,预先与用户3的银行账号3关联)与用户4的平台账号4(用户4在平台的电子账户,预先与用户4的银行账号4关联)之间的电子金额数据结算,即平台后台服务器接收到终端3的用户3的发红包请求后,生成对应电子红包并发送给终端4的用户4,并对应将平台账号3的余额数字减去B,将平台账号4的余额数字加上B。电子账户仅限于同一平台内数据有效,脱离平台则无法进行信息交互,实际上用户3将银行账号3中的金额转入平台的银行账号3中,通过平台账号3中的金额发电子红包,但在用户4将电子红包兑现前,电子钱包的金额仍旧在平台的银行账户中。且若用户4需将抢到的电子红包兑现,则需关闭当前电子红包页面,到钱包菜单栏中查找到平台账号4,点击提现按钮,将金额提现到关联的银行账号4中。
现有技术中的电子红包的发、抢、领均基于平台,脱离平台则无法实现,且电子红包金额存入平台账号中,电子钱包的发/收仅是平台系统内的金额数据的转移和标记,用户的实际金额存入平台账户中,带来资金数据的安全问题,存在第三方平台资金风险,且现有技术中的提现操作步骤繁琐。
并且,现有技术中的电子红包都依托于特定的传播平台,不能够跨平台独立传播,从而限制了电子红包的传播范围,降低电子红包的传播效率。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电子红包的实现无需基于第三方平台实现,用户发出电子红包后,对应金额仍旧在发红包者的银行账户中冻结,直到其他用户确认收到电子红包后,将对应电子红包金额从发红包者的银行账户中解除冻结并转账到收红包者的银行账户中。本方案不存在资金在第三方平台上的安全问题,本方案中,电子钱包的实际金额在银行账户中直接流转,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需在平台账户中流转以及繁琐的提现步骤,本方案中的提现步骤简便,安全性高。
本方案中的电子红包实现了跨平台传输,现有技术中的电子红包数据仅能在即时通讯、电商平台等同一平台内部进行传输和处理,本方案中的电子红包的发和领取不限于同一平台,支持不同平台间进行数据的传输、交互和处理。
为了更好的说明本方案的技术优势,结合附图8,发行终端5发布电子红包,接收终端6、接收终端7……接收终端n收到电子红包,在对电子红包进行领取时,无需与发行终端5发布电子红包的同一平台进行领取。而现有技术中发红包与领红包均需在同一平台系统上进行,本方案中接收终端6、接收终端7……接收终端n中的领取红包可以为不同的平台系统,例如各银行的移动客户端。本方案中接收终端6、接收终端7……接收终端n还可以将电子红包领取请求直接发至接收用户的银行账号的银行终端,无需基于任何平台系统。通过本方案,实现了电子红包跨平台传输和领取。
实施例三:
图9示出了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红包发送装置的结构图,该电子红包发送装置可应用于智能设备中,该智能设备可以包括经无线接入网RAN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的用户设备,该用户设备可以是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具有移动设备的计算机等,例如,用户设备还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它们与无线接入网交换语音和/或数据。又例如,该移动设备可以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DA、销售终端POS或车载电脑等。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
该电子红包发送装置包括:第一数据属性生成单元91、电子红包电子文件生成单元92、电子红包电子文件发送单元93。其中:
第一数据属性生成单元91,用于根据客户端的亲疏权值生成电子红包的第一数据属性。
其中,客户端的亲疏权值表征企业端和客户端的关系是否紧密,当客户端的亲疏权值越大,表明企业端和客户端的关系越紧密,反之,表明企业端和客户端的关系越疏远。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客户端的个数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
可选地,电子红包的第一数据属性与电子凭证的属性对应,这里的电子凭证包括银信证和物信证。该电子红包的第一数据属性为红包金额,其值与电子凭证的虚拟货币对应的值相等。
可选地,当客户端的亲疏权值由客户端生成时,所述第一数据属性生成单元91包括:
亲疏权值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客户端或者服务器发送的亲疏权值。这里的亲疏权值由客户端根据其亲疏信息生成。其中,亲疏信息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信息:客户端的经纬坐标、过往电子红包的领取次数、企业端相关信息转发次数、与企业端的通信次数、是否与企业端处于同一局域网等等,每种亲疏信息对应的亲疏权值可根据需要设置,可设置相同,也可设置为不同的权值,此处不作限定。可选地,在接收客户端或者服务器发送的亲疏权值时,包括:验证客户端或服务器的合法性,只有在客户端或服务器为合法时才接收亲疏权值。具体地,预存合法的客户端或服务器的MAC地址,当发送亲疏权值的客户端或服务器的MAC地址与预存的合法的客户端或服务器的MAC地址匹配时,判定该客户端为合法的客户端,或判定该服务器为合法的服务器。
第一数据属性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接收的亲疏权值生成电子红包的第一数据属性。具体地,生成的第一数据属性的值可直接为亲疏权值,或者,生成的第一数据属性的值可为亲疏权值的一定倍数,此处不作限定。
可选地,所述第一数据属性生成单元91包括:
亲疏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客户端或服务器发送的亲疏信息。这里的亲疏信息与上述的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亲疏权值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亲疏信息生成亲疏权值。具体地,将接收的亲疏信息与预设的亲疏权值表比较,再根据比较结果确定对应的亲疏权值。其中,该预设的亲疏权值表存储有亲疏信息与亲疏权值的对应关系。
第一数据属性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亲疏权值生成电子红包的第一数据属性。具体地,生成的第一数据属性的值可直接为亲疏权值,或者,生成的第一数据属性的值可为亲疏权值的一定倍数,此处不作限定。
电子红包电子文件生成单元9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属性生成对应的电子红包电子文件。
其中,该电子红包电子文件可以独立在不同平台传播。
可选地,所述电子红包电子文件生成单元92包括:
电子红包的非第一数据属性生成模块,用于生成电子红包的第二数据属性以及所述电子红包的第三数据属性。
电子红包电子文件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子红包的第二数据属性、第三数据属性以及第一数据属性生成对应的电子红包电子文件。电子红包的第二数据属性为红包封套,电子红包的第三数据属性为封套内的内容物。具体地,将生成的红包封套包裹内容物,并将红包金额添加到红包封套内的内容物上,以便在用户收到电子红包,打开红包封套后,能够在红包封套内的内容物上看到红包金额。需要指出的是,客户端的用户可保留领取电子红包之后的红包封套,并使用保留的红包封套来包红包。
电子红包电子文件发送单元93,用于将生成的电子红包电子文件发送至所述客户端。
具体地,当电子红包电子文件发送单元93直接与客户端通信时,电子红包电子文件发送单元93将生成的电子红包电子文件发送至客户端;当电子红包电子文件发送单元93通过服务器与客户端通信时,电子红包电子文件发送单元93将生成的电子红包电子文件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再将接收的电子红包电子文件转发至客户端。
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由于发送至客户端的为电子红包电子文件,而电子文件可跨平台独立传播,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红包电子文件可跨平台独立发送,扩大了电子红包电子文件的发送范围,提高了电子红包的发送效率。此外,由于电子红包的第一数据属性与客户端的亲疏权值有关,因此,使得第一数据属性更能反应应用该电子红包的发送装置的企业端和客户端的亲疏关系,从而进一步加强需要联系的客户端的关系。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电子红包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客户端的亲疏权值生成电子红包的第一数据属性;
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属性生成对应的电子红包电子文件;
将生成的电子红包电子文件发送至所述客户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属性生成对应的电子红包电子文件,具体包括:
生成电子红包的第二数据属性以及所述电子红包的第三数据属性;
根据所述电子红包的第二数据属性、第三数据属性以及第一数据属性生成对应的电子红包电子文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客户端的亲疏权值生成电子红包的第一数据属性,具体包括:
接收客户端或者服务器发送的亲疏权值;
根据接收的亲疏权值生成电子红包的第一数据属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客户端的亲疏权值生成电子红包的第一数据属性,具体包括:
接收客户端或服务器发送的亲疏信息;
根据所述亲疏信息生成亲疏权值;
根据所述亲疏权值生成电子红包的第一数据属性。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电子红包的第一数据属性与电子凭证的属性对应。
6.一种电子红包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数据属性生成单元,用于根据客户端的亲疏权值生成电子红包的第一数据属性;
电子红包电子文件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属性生成对应的电子红包电子文件;
电子红包电子文件发送单元,用于将生成的电子红包电子文件发送至所述客户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红包电子文件生成单元包括:
电子红包的非第一数据属性生成模块,用于生成电子红包的第二数据属性以及所述电子红包的第三数据属性;
电子红包电子文件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子红包的第二数据属性、第三数据属性以及第一数据属性生成对应的电子红包电子文件。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属性生成单元包括:
亲疏权值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客户端或者服务器发送的亲疏权值;
第一数据属性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接收的亲疏权值生成电子红包的第一数据属性。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属性生成单元包括:
亲疏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客户端或服务器发送的亲疏信息;
亲疏权值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亲疏信息生成亲疏权值;
第一数据属性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亲疏权值生成电子红包的第一数据属性。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电子红包的第一数据属性与电子凭证的属性对应。
CN201610128555.3A 2016-01-08 2016-03-07 电子红包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0696032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13520 2016-01-08
CN2016100135205 2016-01-0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60322A true CN106960322A (zh) 2017-07-18

Family

ID=594808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28555.3A Pending CN106960322A (zh) 2016-01-08 2016-03-07 电子红包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960322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29703A (zh) * 2019-01-29 2019-05-3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虚拟物品发放方法和装置
CN109949026A (zh) * 2017-12-20 2019-06-2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红包信息生成方法、装置、终端及服务器
CN111445221A (zh) * 2019-01-17 2020-07-2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虚拟物品包的封面生成方法、领取方法、装置及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68212A (zh) * 2014-09-23 2015-01-07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互联网产品的发放方法和装置
US20150106238A1 (en) * 2010-12-09 2015-04-16 Gary Stephen Shuster Automatic resupply of consumable commodities
CN104917807A (zh) * 2015-03-19 2015-09-1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资源转移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5187527A (zh) * 2015-09-01 2015-12-23 立德高科(北京)数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自定义二维码及其生成方法以及其定向推送与识读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106238A1 (en) * 2010-12-09 2015-04-16 Gary Stephen Shuster Automatic resupply of consumable commodities
CN104268212A (zh) * 2014-09-23 2015-01-07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互联网产品的发放方法和装置
CN104917807A (zh) * 2015-03-19 2015-09-1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资源转移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5187527A (zh) * 2015-09-01 2015-12-23 立德高科(北京)数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自定义二维码及其生成方法以及其定向推送与识读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49026A (zh) * 2017-12-20 2019-06-2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红包信息生成方法、装置、终端及服务器
CN109949026B (zh) * 2017-12-20 2023-04-1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红包信息生成方法、装置、终端及服务器
CN111445221A (zh) * 2019-01-17 2020-07-2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虚拟物品包的封面生成方法、领取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1445221B (zh) * 2019-01-17 2023-09-2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虚拟物品包的封面生成方法、领取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9829703A (zh) * 2019-01-29 2019-05-3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虚拟物品发放方法和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03809B (zh) 在移动设备上使用虚拟卡促进交易的系统和方法
WO2013139134A1 (zh) 一种通过两个移动终端完成支付的方法
CN103186852A (zh) 网络交易的支付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165716A (zh) 一种基于交易代码的电子支付方法
CN110458557A (zh) 一种付款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6961416A (zh) 资源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03886463A (zh) 一种电子商务系统及其相应配送服务验证收货人身份方法
CN107730243A (zh) 一种持卡用户与pos机交互系统及方法
CN106961466A (zh) 资源的发送、领取方法及其设备
CN106960323A (zh) 一种电子红包的发放方法和装置
CN106960322A (zh) 电子红包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2385778A (zh) 一种移动支付方法、系统和终端
CN106960312A (zh) 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数据交互方法及系统
CA3055647C (en) Payment system based on shared funds-management server, and method, device and server therefor
CA3058527C (en) Cross-funds management server-based payment system, and method, device and server therefor
CN106959981A (zh) 资源样式生成方法和装置
CN106961463A (zh) 一种服务器及资源发送方法
CA2987295C (en) Payment system based on shared funds-management server, and method, device and server therefor
CN106961461A (zh) 电子红包的转发方法及装置
CN106709733A (zh) 一种验证策略选择方法及设备
CN106961381A (zh) 转发目标的方法、转发电子红包的方法及服务器
CN106961380A (zh) 资源发放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960314A (zh) 基于电子凭证资源管理包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CA3190184A1 (en) Payment system based on shared funds-management server, and method, device and server therefor
CN106959988A (zh) 一种服务器及其资源包发送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