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48750B - 一种桥梁建筑施工便携式电动攀爬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桥梁建筑施工便携式电动攀爬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48750B
CN106948750B CN201710175777.5A CN201710175777A CN106948750B CN 106948750 B CN106948750 B CN 106948750B CN 201710175777 A CN201710175777 A CN 201710175777A CN 106948750 B CN106948750 B CN 1069487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ft
support rod
rotation
main support
respectively arrang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17577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948750A (zh
Inventor
都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WANYUAN FORMWORK &SCAFFOLD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Wanyuan Formwork &scaffold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Wanyuan Formwork &scaffold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Wanyuan Formwork &scaffold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17577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948750B/zh
Priority to CN201810654982.4A priority patent/CN108756714A/zh
Priority to CN201810654983.9A priority patent/CN108518178B/zh
Publication of CN1069487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487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9487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487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CLADDERS
    • E06C1/00Ladders in general
    • E06C1/02Ladders in general with rigid longitudinal member or members
    • E06C1/04Ladders for resting against objects, e.g. walls poles, trees
    • E06C1/08Ladders for resting against objects, e.g. walls poles, trees multi-part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DCONSTRUCTION OF BRIDGES, ELEVATED ROADWAYS OR VIADUCTS; ASSEMBLY OF BRIDGES
    • E01D21/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recting or assembling bridg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CLADDERS
    • E06C1/00Ladders in general
    • E06C1/02Ladders in general with rigid longitudinal member or members
    • E06C1/14Ladders capable of standing by themselves
    • E06C1/16Ladders capable of standing by themselves with hinged struts which rest on the ground
    • E06C1/20Ladders capable of standing by themselves with hinged struts which rest on the ground with supporting struts formed as pol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CLADDERS
    • E06C7/00Component parts, supporting parts, or accessories
    • E06C7/08Special construction of longitudinal members, or rungs or other tread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CLADDERS
    • E06C7/00Component parts, supporting parts, or accessories
    • E06C7/12Lifts or other hoisting devices on ladde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CLADDERS
    • E06C7/00Component parts, supporting parts, or accessories
    • E06C7/42Ladder feet; Supports therefo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CLADDERS
    • E06C7/00Component parts, supporting parts, or accessories
    • E06C7/42Ladder feet; Supports therefor
    • E06C7/423Ladder stabilising stru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CLADDERS
    • E06C7/00Component parts, supporting parts, or accessories
    • E06C7/42Ladder feet; Supports therefor
    • E06C7/46Non-skid equip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Ladders (AREA)
  • Earth Dril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桥梁建筑施工便携式电动攀爬梯,包括有一第一主支撑杆和一第二主支撑杆,所述第一主支撑杆与所述第二主支撑杆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转动的支撑竖杆,所述支撑竖杆端部分别连接有一固定端头,所述固定端头内分别设置有一转动的转动顶压轴,所述第三转轴分别带动所述转动顶压轴转动,所述转动顶压轴内分别设置有滑动的钻孔杆,所述第二支撑横杆内设置有一转动的第十转轴,所述第十转轴两端分别设置有一在所述第二支撑横杆内转动的拉绳转轮,能够通过所述支撑竖杆保证到所述第一主支撑杆与所述第二主支撑杆处于垂直状态,能够通过所述拉绳转轮的转动能够进一步的方便对工人进行工具的输送,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吊车吊装造成的麻烦。

Description

一种桥梁建筑施工便携式电动攀爬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桥梁施工攀爬梯,具体涉及一种桥梁建筑施工便携式电动攀爬梯,尤其涉及一种能够将攀爬梯垂直进行攀爬作业并且能够吊装工具的桥梁建筑施工便携式电动攀爬梯。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交通公路的不断建设,其中在现在的交通公路建设过程中桥梁是必不可少的同行道路之一,从而能够利用桥梁使汽车能够在高位置的路面上行驶,从而能够进一步的避免拥堵,其中在现在的桥梁建设的过程中首先会利用桥梁的专用模具进行铺设,然后在桥梁的模具内灌满水泥,从而能够在水泥干燥以后再将模具取下,从而完成了桥梁的建设,其中现在的桥梁建设模板大多都是利用竹制的板构成,由于竹制的板轻便,便于安装,所以竹制的板在桥梁的建设中被广泛使用,在安装竹制模板之前都会利用支撑杆将竹制模板进行支撑,从而完成水泥的灌装,其中竹制的模板大多都是利用竹条压制而成,当桥梁建设完毕以后在拆装支撑架的过程中会使竹制模板自动的掉落,从而完成了竹制模板的拆卸,由于竹制模板是由竹条压制而成,所以在拆卸竹制模板的过程中会有一部分的竹条沾入到水泥内,当竹板取下以后就会使竹条悬挂在桥梁的底部,所以在桥梁建设完毕以后就需要将桥梁底部的竹条取下,以防止对行人造成伤害,并且由于桥梁的底部不平整就需要工人进行进一步的处理,防止因桥梁底部不平整造成水泥掉落的问题,其中在取下高处的竹条的过程中或者是处理桥梁底部不平整大多都是利用吊车完成,虽然利用吊车能够将木条取下同时也能够对桥梁的底部进行处理,但是还存在以下问题:
在利用吊车取下竹条的过程中需要将工人起吊到高处,从而能够将竹条取下,由于在桥梁的底部会有很多的桥墩进行支撑,所以吊车就需要不断的在桥梁之间变换位置,由于吊车的体积庞大所以在变换位置的过程中就造成了时间上的浪费,从而进一步降低了效率,并且也进一步消耗了大量的石油,从而造成了成本上的增加,其中在对桥梁底部不平整地方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就需要特殊的工具完成,所以吊车就需要不间断的起降,从而进一步的增加了油耗,从而增加了桥梁制造成本的上升,如果利用人工的攀爬梯进行作业的过程中由于传统的攀爬梯支撑依靠在桥梁上,所以只能对某一位置的桥梁面进行处理,并不能对整个的桥梁面进行处理。
所以有必要设计 一种桥梁建筑施工便携式电动攀爬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桥梁建筑施工便携式电动攀爬梯,本发明结构简单,能够在所述第一主支撑杆与所述第二主支撑杆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撑横杆和第二支撑横杆,从而能够利用所述第一支撑横杆与所述第二支撑横杆进行攀爬,并且在所述第一主支撑杆与所述第二主支撑杆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摆动的支撑竖杆,从而能够将所述支撑竖杆伸展开以后,能够进一步的对所述第一主支撑杆与所述第二主支撑杆进行支撑,从而能够进一步的使所述第一主支撑杆与所述第二主支撑杆处于垂直的状体,从而能够进一步的方便工人对任意位置的桥梁底部进行竹条的处理,能够能够在所述固定端头内设置有转动的钻孔杆,从而能够通过所述钻孔杆进一步的在地面上进行钻孔,从而能够对所述支撑竖杆进行支撑,并且能够在所述第二支撑横杆上设置有转动的拉绳转轮,从而能够通过所述拉绳转轮能够进一步的拉动所述拉绳的滑动,从而能够进一步的拉动所述滑动盘的滑动,能够通过所述滑动盘的滑动进一步的方便输送工具,从而避免了传统的吊车频繁的升降造成的油耗增加,并且能够也避免了吊车在桥梁墩之间频繁变换位置造成的油耗增加,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桥梁建筑施工便携式电动攀爬梯,包括有一第一主支撑杆和一第二主支撑杆,所述第一主支撑杆与所述第二主支撑杆之间设置有一第一支撑横杆和一第二支撑横杆,所述第一支撑横杆设置有一排且相对应设置,所述第二支撑横杆设在所述第一主支撑杆和所述第二主支撑杆的顶部,所述第一主支撑杆与所述第二主支撑杆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转动的支撑竖杆,所述支撑竖杆端部分别连接有一固定端头,在所述第一主支撑杆和所述第二主支撑杆之间设置有一第一支撑横杆和一第二支撑横杆,从而能够通过所述第一支撑横杆与所述第二支撑横杆进一步的方便工人进行攀爬,在所述第一主支撑杆与所述第二主支撑杆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摆动的支撑竖杆,从而能够利用所述支撑杆竖杆能够进一步的对所述第一主支撑杆与所述第二主支撑杆进行支撑,从而能够使所述第一主支撑杆与所述第二主支撑杆处于垂直的状态,从而能够进一步的方便利用所述第一主支撑杆与所述第二主支撑杆能够在桥梁底部的任意地方进行取竹条工作,避免了传统的所述第一主支撑杆与所述第二主支撑杆依靠在所述桥墩上造成的限制,从而能够对桥梁底部任意位置进行桥梁面的处理。
所述第一主支撑杆与所述第二主支撑杆内分别设置有一转动的第一转轴和一第二转轴,所述支撑竖杆内分别设置有一转动的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分别在所述支撑竖杆所设的第二转孔内转动,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二转轴分别带动所述第三转轴转动,所述固定端头内分别设置有一转动的转动顶压轴,所述第三转轴分别带动所述转动顶压轴转动,所述转动顶压轴内分别设置有滑动的钻孔杆,所述转动顶压轴带动所述钻孔杆转动,在所述第一主支撑杆与所述第二主支撑杆内分别设置有一转动的第一转轴和一第二转轴,从而能够通过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二转轴的转动能够进一步带动所述转动顶压轴内所述钻孔杆的转动,从而能够通过所述钻孔杆在地面内进行钻孔,从而能够使所述钻孔杆钻入到地面内以后能够进一步的对所述固定端头进行固定,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对所述支撑竖杆进行支撑,从而能够进一步的保证到所述第一主支撑杆与所述第二主支撑杆的稳定性,防止所述第一主支撑杆与所述第二主支撑杆发生倾倒的问题。
所述第二主支撑杆内设置有一转动的第五转轴,所述第二支撑横杆内设置有一转动的第十转轴,所述第十转轴两端分别设置有一在所述第二支撑横杆内转动的拉绳转轮,所述第二主支撑杆内还设置有一转动的第九转轴,所述第五转轴带动所述第九转轴转动,所述第二主支撑杆两端分别设置有一呈凹形设置的第二凹槽和一第三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三凹槽内分别设置有一摆动的第一滑动块和第一第二滑动块,所述第一滑动块与所述第二滑动块上分别设置有一转动的第一滚轮和一第二滚轮,所述第一滑动块内设置有一带动所述第一滚轮转动的第六转轴,所述第五转轴带动所述第六转轴转动,所述第九转轴上连接有一滑动的连接端头,所述连接端头与所述第十转轴相对应连接,所述第一滑动块控制所述连接端头滑动,所述拉绳转轮上分别设置有一拉绳,两根所述拉绳上对应连接有一在所述第一主支撑杆与所述第二主支撑杆上滑动的滑动盘,在所述第二主支撑杆内设置有一转动的第五转轴,从而能够通过所述第五转轴的转动能够进一步带动所述第十转轴的转动,在所述第十转轴上设置有拉绳转轮,从而能够进一步带动所述拉绳转轮转动,从而能够进一步的拉动所述拉绳,能够带动所述滑动盘在所述第一主支撑杆与所述第二主支撑杆上滑动,从而能够通过所述滑动盘能够进一步的带动工具的升降,避免了传统的吊车频繁升降造成的油耗增加的问题,同时也能够进一步的提高工作效率;在所述第二主支撑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摆动的第一滑动块和一第二滑动块,在所述第一滑动块与所述第二滑动块上分别设置有一转动的第一滚轮和一第二滚轮,并且能够在所述第五转轴转动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第一滚轮的转动,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第一主支撑杆与所述第二主支撑杆在地面上滑动,从而能够进一步的方便工人的搬运,从而能够进一步的提高工作效率,并且能够通过所述第一滑动块的滑动能够进一步的控制所述第一滚轮与所述拉绳转轮的相对应转动,从而能够避免所述第一滚轮与所述拉绳转轮同时的转动造成的冲突。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主支撑杆内设有一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所述第一转轴转动,所述第一主支撑杆与所述第二主支撑杆内分别设置有一第一转孔,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二转轴分别在所述第一转孔内转动,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二转轴上分别连接有一第一链轮和一第二链轮,所述第一链轮与所述第二链轮之间通过一第一链条相对应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链条在所述第一支撑横杆内转动,在所述第一主支撑杆内设置有一第一电机,从而能够通过所述第一电机的转动能够进一步带动所述第一转轴的转动,在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二转轴上分别设置有一第一链轮和一第二链轮,从而通过所述第一链条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第二转轴的同步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主支撑杆与所述第二主支撑杆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呈凹形设置的第一凹槽,所述支撑竖杆两侧分别设置有一竖杆转轴,两侧所述竖杆转轴分别在所述第一主支撑杆与所述第二主支撑杆所设的转孔内转动,所述支撑竖杆与所述固定端头分别在所述第一凹槽内摆动,所述第一主支撑杆与所述第二主支撑杆内分别设置有一与所述第一凹槽相对应连通的第一内腔,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二转轴上分别连接有一在所述第一内腔内转动的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三转轴上分别连接有一在所述第一内腔内摆动的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分别与所述第一锥齿轮相对应啮合连接,所述固定端头内分别设置有一转动腔,所述转动腔呈凹形设置,且所述转动顶压轴分别在所述转动腔内转动,所述转动顶压轴内分别设置有一呈方形设置的第二内腔,所述第二内腔内设置有一滑动的第三滑动块,所述第三滑动块呈方形设置,且所述第二内腔内分别设置有一弹压所述第三滑动块的第一弹簧,所述钻孔杆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三滑动块上,且所述转动顶压轴上分别设置有一与所述钻孔杆相对应的通孔,在所述第一主支撑杆与所述第二主支撑杆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第一凹槽,所述支撑竖杆能够分别在所述第一凹槽内摆动,从而能够在所述支撑竖杆摆动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的使所述第二锥齿轮卡接在所述第一锥齿轮上,从而能够通过所述第二锥齿轮与所述第一锥齿轮进行相对应的啮合连接,从而能够在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二转轴转动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带动所述竖杆转轴的转动,从而能够通过所述竖杆转轴的转动能够进一步带动所述转动顶压轴的同步转动,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钻孔杆的转动,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弹簧的弹压力能够进一步的对所述钻孔杆进行弹压,从而能够进一步利用所述钻孔杆在地面内进行钻孔,从而能够对所述转动顶压轴进行支撑。
所述支撑竖杆上分别设置有一呈凹形设置的第四凹槽,所述第四凹槽内分别设置有一连接在所述支撑竖杆上的第四转轴,所述第四转轴上分别设置有一转动的支撑轴,所述第一主支撑杆与所述第二主撑杆上分别设置有一与所述支撑轴相对应的第五凹槽,能够在所述支撑竖杆上分别设置有一第四凹槽,在所述第四凹槽内分别设置有一转动的支撑轴,从而能够利用所述支撑轴卡接在所述第五凹槽内,从而能够对所述支撑竖杆进行支撑,从而能够进一步保证到所述第二锥齿轮与所述第一锥齿轮的相对应啮合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主支撑杆内设置有一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驱动所述第五转轴转动,所述第二主支撑杆内设置有一与所述第五转轴相对应的第三转孔,所述第一滑动块与所述第二滑动块两侧分别设置有一第十一转轴,所述第十一转轴分别在所述第二主支撑杆所设的转孔内转动,所述第一滑动块内设置有一第四内腔,所述第六转轴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一第四锥齿轮和一第五锥齿轮,所述第四锥齿轮在所述第四内腔内转动,所述第二主支撑杆内还设置有一与所述第二凹槽相对应连通的第三内腔,所述第五转轴上连接有一在所述第三内腔内转动的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五锥齿轮在所述第三内腔内摆动,且所述第五锥齿轮与所述第三锥齿轮相对应啮合连接,所述第一滑动块内还设置有一在所述第四内腔内转动的第八转轴,所述第八转轴上连接有一与所述第四锥齿轮相对应啮合连接的第六锥齿轮,所述第八转轴上还连接有一第三链轮,所述第一滑动块与所述第二滑动块上分别设置有一呈凹形的第七凹槽,所述第七凹槽内分别设置有一在所述第一滑动块和所述第二滑动块内滑动的第七转轴,所述第一滚轮与所述第二滚轮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七转轴上,所述第七转轴上连接有一在所述第四内腔内转动的第四链轮,所述第三链轮与所述第四链轮之间通过一第二链条相对应连接,能够通过所述第二电机的转动能够进一步带动所述第五转轴的转动,在所述第五转轴上连接有一第三锥齿轮,从而能够利用所述第三锥齿轮与所述第五锥齿轮的相对应啮合连接能够进一步带动所述第六转轴的转动,在所述第六转轴上连接有一第四锥齿轮,能够利用所述第四锥齿轮与所述第八锥齿轮的相对应啮合连接,从而能够进一步带动所述第八转轴的转动,在所述第八转轴上设置有一第三链轮,从而能够通过所述第二链条能够进一步带动所述第七转轴的同步转动,所述第一滚轮设置所述第七转轴上,从而能够进一步带动所述第一滚轮的转动,从而能够达到带动所述第一主支撑杆与所述第二主支撑杆在地面上滑动的目的。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主支撑杆内设置有一第五内腔,所述第五转轴上连接有一在所述第五内腔内转动的第七锥齿轮,所述第九转轴上连接有一与所述第七锥齿轮相对应啮合连接的第八锥齿轮,能够通过所述第八锥齿轮与所述第七锥齿轮的相对应啮合连接,从而能够利用所述第五转轴进一步带动所述第九转轴的同步转动。
所述第二主支撑杆内设置有一与所述第二凹槽相对应连通的第一滑孔,所述第二主支撑杆内还设置有一与所述第一滑孔相对应连通的滑动腔,所述第九转轴与所述第十转轴分别在所述滑动腔内转动,所述第一滑孔内设置有一滑动的顶压滑动轴,所述顶压滑动轴上连接有一在所述滑动腔内滑动的压盘,所述连接端头内设置有一呈T型设置的第六内腔,所述第九转轴上连接有一在所述第六内腔内滑动的第四滑动块,所述第六内腔与所述第四滑动块分别呈方形设置,所述连接端头上设置有一呈圆环状的第六凹槽,所述压盘上设有一与所述第六凹槽相对应的压盘孔,所述连接端头上还设置有一连接卡槽,所述第十转轴上设置有一与所述连接卡槽相对应的连接卡头,所述连接卡槽与所述连接卡头分别呈方形设置,且所述第一滑孔内设置有一弹压所述顶压滑动轴的第二弹簧,所述顶压滑动轴与所述第一滑动块相对应,能够在所述第一滑动块卡接在所述第二凹槽内摆动的过程中能够通过所述第一滑动块进一步的对所述顶压滑动轴进行顶压,从而能够进一步的通过所述顶压滑动轴带动所述压盘的滑动,能够通过所述压盘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连接端头的滑动,在所述连接端头上设置有一连接卡槽,从而能够进一步的使所述连接卡槽卡接在所述第十转轴所设的连接卡头上,从而能够进一步的使所述第九转轴带动所述第十转轴转轴转动,从而能够通过所述第一滑动块控制所述第十转轴的转动,避免了所述拉绳转轮与所述第一滚轮同时的转动发生冲突。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撑横杆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与所述拉绳转轮相对应的拉绳滑槽,所述拉绳分别在所述拉绳滑槽内滑动,两根所述拉绳对应连接有一拉动滑杆,所述滑动盘设有两个且分别对应连接在所述拉动滑杆两端,所述滑动盘呈半圆形设置,且所述滑动盘分别在所述第一主支撑杆与所述第二主支撑杆上滑动,所述拉动滑杆上设置有拉钩,能够将工具钩挂在所述拉钩上,从而能够通过所述滑动盘在所述第一主支撑杆与所述第二主支撑杆上的滑动,从而能够进一步带动工具的滑动,从而避免了传统的吊车频繁的升降造成的油耗增加,从而进一步的降低桥梁的制造成本,同时也能够进一步的提高工作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顶压轴端部设置有一与所述钻孔杆相对应的螺纹槽,所述螺纹槽内设置有一与所述钻孔杆相对应的防护盖,能够在所述转动顶压轴的端部分别设置有一防护盖,从而能够利用所述防护盖能够对所述钻孔杆进行防护,从而防止所述钻孔杆随意的弹出,并且能够利用所述防护盖对所述钻孔杆进行隐藏。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主支撑杆与所述第二主支撑杆底部分别设置有一防滑底座,所述防滑底座呈锥形设置,能够利用呈锥形设置的防滑底座,能够进一步防止所述第一主支撑杆与所述第二主支撑杆在地面上发生滑动的问题,从而保证到所述第一主支撑杆与所述第二主支撑杆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主支撑杆与所述第二主支撑杆以及与所述支撑竖杆为铝合金材质构成,能够利用铝合金构成所述第一主支撑杆与所述第二主支撑杆,从而能够进一步减轻所述第一主支撑杆与所述第二主支撑杆的重量,从而进一步方便工人的搬运,能够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能够在所述第一主支撑杆与所述第二主支撑杆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撑横杆和第二支撑横杆,从而能够利用所述第一支撑横杆与所述第二支撑横杆进行攀爬,并且在所述第一主支撑杆与所述第二主支撑杆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摆动的支撑竖杆,从而能够将所述支撑竖杆伸展开以后,能够进一步的对所述第一主支撑杆与所述第二主支撑杆进行支撑,从而能够进一步的使所述第一主支撑杆与所述第二主支撑杆处于垂直的状体,从而能够进一步的方便工人对任意位置的桥梁底部进行竹条的清理和对桥梁地面进行处理,并且能够利用垂直的第一主支撑杆与所述第二主支撑杆能够对桥梁地面的任意位置进行表面的清理,避免了传统的攀爬梯依靠在桥墩上受到的限制;能够能够在所述固定端头内设置有转动的钻孔杆,从而能够通过所述钻孔杆进一步的在地面上进行钻孔,能够将所述钻孔杆钻入到地面内从而能够对所述支撑竖杆进行支撑,从而能够进一步保证到所述第一主支撑杆与所述第二主支撑杆的稳定性;并且能够在所述第二支撑横杆上设置有转动的拉绳转轮,从而能够通过所述拉绳转轮能够进一步的拉动所述拉绳的滑动,从而能够进一步的拉动所述滑动盘的滑动,能够通过所述滑动盘的滑动进一步的方便输送工具,从而避免了传统的吊车频繁的升降造成的油耗增加,并且也避免了吊车在桥梁墩之间频繁变换位置造成的油耗增加,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桥梁建筑施工便携式电动攀爬梯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桥梁建筑施工便携式电动攀爬梯整体结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桥梁建筑施工便携式电动攀爬梯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一主支撑杆与第二主支撑杆以及与第二支撑横杆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一主支撑杆与第二主支撑杆以及与第一支撑横杆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二主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横杆以及与第一滑动块整体结构侧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固定端头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一主支撑杆与支撑竖杆整体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连接端头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滑动块与第一滚轮整体结构侧视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滑动块内所设第四内腔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主支撑杆、2第二主支撑杆、3第一支撑横杆、4第二支撑横杆、5支撑竖杆、6第一凹槽、7竖杆转轴、8第一电机、9第一转孔、10第一转轴、11第二转轴、12第一链轮、13第二链轮、14第一链条、15第一内腔、16第一锥齿轮、17第二凹槽、18第一滑动块、19第一滚轮、20第二滑动块、21第二滚轮、22第三凹槽、23第二转孔、24第三转轴、25第二锥齿轮、26第四凹槽、27支撑轴、28第四转轴、29第五凹槽、30固定端头、31转动腔、32转动顶压轴、33第二内腔、34第三滑动块、35第一弹簧、36钻孔杆、37螺纹槽、38防护盖、39第二电机、40第五转轴、41第三内腔、42第三转孔、43第三锥齿轮、44第四内腔、45第六转轴、46第四锥齿轮、47第五锥齿轮、48第三链轮、49第二链条、50第七转轴、51第四链轮、52第六锥齿轮、53第八转轴、54第五内腔、55第七锥齿轮、56滑动腔、57第一滑孔、58顶压滑动轴、59第九转轴、60连接端头、61第十转轴、62拉绳转轮、63拉绳滑槽、64第八锥齿轮、65第二弹簧、66第六凹槽、67压盘孔、68连接卡槽、69连接卡头、70拉动滑杆、71滑动盘、72拉绳、73第七凹槽、74防滑底座、75第十一转轴、76压盘、77第六内腔、78第四滑动块、79拉钩。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11所示,一种桥梁建筑施工便携式电动攀爬梯,包括有一第一主支撑杆1和一第二主支撑杆2,所述第一主支撑杆1与所述第二主支撑杆2之间设置有一第一支撑横杆3和一第二支撑横杆4,所述第一支撑横杆3设置有一排且相对应设置,所述第二支撑横杆4设在所述第一主支撑杆1和所述第二主支撑杆2的顶部,所述第一主支撑杆1与所述第二主支撑杆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转动的支撑竖杆5,所述支撑竖杆5端部分别连接有一固定端头30,在所述第一主支撑杆1和所述第二主支撑杆2之间设置有一第一支撑横杆3和一第二支撑横杆4,所述第一支撑横杆3设置有一排,并且均匀连接在所述第一主支撑杆1和所述第二主支撑杆2上,从而能够利用所述第一支撑横杆2在所述第一主支撑杆1和所述第二主支撑杆2上进行攀爬,并且在所述第一主支撑杆与所述第二主支撑杆2的顶部设置有一第二支撑横杆4,所述第二支撑横杆4设在在并排所述第一支撑横杆3的顶部,在所述第一主支撑杆1与所述第二主支撑杆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转动的支撑竖杆5,并且在所述支撑竖杆5的端部分别连接有一固定端头30,从而能够将所述支撑竖杆5打开后能够进一步的对所述第一主支撑杆1和所述第二主支撑杆2进行支撑,并且能够利用所述固定端头30进一步的对所述支撑竖杆5进行固定,从而保证到所述支撑竖杆5的稳定,进一步的对所述支撑竖杆5进行支撑,从而能够保证到所述第一主支撑杆1和所述第二主支撑杆2处于垂直的状态,从而能够进一步的方便对桥梁底部的任意位置进行竹条的处理,同时也能够利用垂直的第一主支撑杆与所述第二主支撑杆能够对任意位置进行桥梁底面的处理,从而避免了传统的攀爬梯卡在桥墩上只能处理某一位置桥梁底部的问题,并且也避免了吊车在桥墩之间不断的变换位置导致的石油消耗,从而进一步的减少了油耗,从而降低桥梁的制造成本,同时也能够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所述第一主支撑杆1与所述第二主支撑杆2内分别设置有一转动的第一转轴10和一第二转轴11,所述支撑竖杆5内分别设置有一转动的第三转轴24,所述第三转轴24分别在所述支撑竖杆5所设的第二转孔23内转动,所述第一转轴10与所述第二转轴11分别带动所述第三转轴24转动,所述固定端头30内分别设置有一转动的转动顶压轴32,所述第三转轴24分别带动所述转动顶压轴32转动,所述转动顶压轴32内分别设置有滑动的钻孔杆36,所述转动顶压轴32带动所述钻孔杆36转动,在所述第一主支撑杆1与所述第二主支撑杆2内分别设置有一转动的第一转轴10和一第二转轴11,在所述支撑竖杆5内分别设置有一转动的第三转轴24,所述第一转轴10与所述第二转轴11转动的过程中能够同时带动所述第三转轴24的转动,并且在所述固定端头30内分别设置有一转动的转动顶压轴32,并且所述第三转轴24能够分别带动所述转动顶压轴32转动,在所述转动顶压轴32内分别设置有一滑动的钻孔杆36,并且所述转动顶压轴32在转动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带动所述钻孔杆36的转动,从而能够在所述转动顶压轴32转动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钻孔杆36的转动,从而能够通过所述钻孔杆36转动的过程中能够在地面内进行钻孔,从而能够使所述钻孔杆36在地面钻孔的过程中能够使所述钻孔杆36钻入到地面内,从而能够利用所述钻孔杆36进一步的对所述转动顶压轴32进行支撑杆,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对所述支撑竖杆5进行支撑,能够达到对所述第一主支撑杆1和所述第二主支撑杆2进行支撑杆的目的,防止所述第一主支撑杆1和所述第二主支撑杆2发生倾倒的问题,并且所述钻孔杆36能够在所述转动顶压轴32内滑动,从而能够进一步的使所述钻孔杆36在地面进行钻孔的过程中能够使所述钻孔杆36钻入到地面内。
所述第二主支撑杆2内设置有一转动的第五转轴40,所述第二支撑横杆4内设置有一转动的第十转轴61,所述第十转轴61两端分别设置有一在所述第二支撑横杆4内转动的拉绳转轮62,所述第二主支撑杆2内还设置有一转动的第九转轴59,所述第五转轴40带动所述第九转轴59转动,所述第二主支撑杆2两端分别设置有一呈凹形设置的第二凹槽17和一第三凹槽22,所述第二凹槽17与所述第三凹槽22内分别设置有一摆动的第一滑动块18和第一第二滑动块20,所述第一滑动块18与所述第二滑动块20上分别设置有一转动的第一滚轮19和一第二滚轮21,所述第一滑动块18内设置有一带动所述第一滚轮19转动的第六转轴45,所述第五转轴40带动所述第六转轴45转动,所述第九转轴59上连接有一滑动的连接端头60,所述连接端头60与所述第十转轴61相对应连接,所述第一滑动块18控制所述连接端头60滑动,所述拉绳转轮62上分别设置有一拉绳72,两根所述拉绳72上对应连接有一在所述第一主支撑杆1与所述第二主支撑杆2上滑动的滑动盘71,在所述第二主支撑杆2内设置有一转动的第五转轴40,在所述第二支撑横杆4内设置有一转动的第十转轴61,在所述第十转轴6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拉绳转轮62,从而能够在所述第十转轴61转动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带动所述拉绳转轮62的转动,并且所述拉绳转轮62能够在所述第二支撑横杆4内转动,并且所述第二主支撑杆2内设置有一转动的第九转轴59,所述第九转轴59与所述第五转轴40处于垂直状态,并且所述第五转轴40在转动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带动所述第九转轴59的转动,在所述第二主支撑杆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呈凹形的第二凹槽17和一第三凹槽22,在所述第二凹槽17与所述第三凹槽22内分别设置有一摆动的第一滑动块18和一第二滑动块20,在所述第一滑动块18与所述第二滑动块20上分别设置有一转动的第一滚轮19和一第二滚轮21,从而能够将所述第一滑动块18和所述第二滑动块20打开以后能够使所述第一滑动块18与所述第二滑动块20分别的与所述第二主支撑杆2处于垂直的状态,从而能够利用所述第一滚轮19与所述第二滚轮21在所述第一滑动块18和所述第二滑动块20上转动,从而能够进一步的使所述第二主支撑杆2在地面上进行滑动,从而避免了人工搬运造成的体力上的消耗,从而能够进一步的保证到施工效率,并且在所述第一滑动块18内设置有一转动的第六转轴45,所述第六转轴45能够带动所述第一滚轮19的转动,并且所述第五转轴40能够带动所述第六转轴45转动,在所述第九转轴59的端部连接有一连接端头60,并且所述连接端头60能够在所述第九转轴59上滑动,所述第一滑动块18卡接在所述第二凹槽17内以后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连接端头60的滑动,从而能够进一步的使所述连接端头60与所述第十转轴61进行相对应的连接,从而能够进一步的控制所述第十转轴61的转动,从而能够在所述第五转轴40转动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带动所述第十转轴61的转动,从而能够控制所述拉绳转轮62的转动,在所述拉绳转轮62上分别设置有一拉绳72,从而能够进一步的拉动所述拉绳72的转动,能够进一步的拉动所述滑动盘71在所述第一主支撑杆1和所述第二主支撑杆2上滑动,能够将工具设置在所述滑动盘71上,从而能够进一步的方便将工具吊装到工人的手中,从而避免了传统的吊车频繁升降造成的消耗增加,从而进一步的降低桥梁的制造成本,并且能够在所述第一滑动块18伸展开以后,能够进一步的使所述连接端头60与所述第十转轴61分离,从而能够进一步的使所述第十转轴61处于停止的状态,并且能够在所述第一滑动块18伸展开以后,能够进一步的使所述第五转轴40带动所述第六转轴45转动,从而能够进一步带动所述第一滚轮19转动,从而能够使所述第一主支撑杆1和所述第二主支撑杆2在地面上进行滑动,能够通过所述连接端头60与所述第十转轴61的相对应滑动连接,能够进一步的避免所述第十转轴61与所述第六转轴45的同步转动,从而避免了所述滑动盘71与所述第一滚轮19同时的动作发生的冲突。
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主支撑杆1内设有一第一电机8,所述第一电机8驱动所述第一转轴10转动,所述第一主支撑杆1与所述第二主支撑杆2内分别设置有一第一转孔9,所述第一转轴10与所述第二转轴11分别在所述第一转孔9内转动,所述第一转轴10与所述第二转轴11上分别连接有一第一链轮12和一第二链轮13,所述第一链轮12与所述第二链轮13之间通过一第一链条14相对应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链条14在所述第一支撑横杆3内转动,在所述第一主支撑杆1内设置有一第一电机8,所述第一电机8能够与所述第一转轴10相对应连接,从而能够通过所述第一电机8进一步带动所述第一转轴10的转动,并且在所述第一主支撑杆1与所述第二主支撑杆2内分别设置有一第一转孔9,所述第一转轴10与所述第二转轴11能够分别在所述第一转孔9内转动,在所述第一转轴10与所述第二转轴11上分别设置有一第一链轮12和一第二链轮13,并且在所述第一链轮12与所述第三链轮48之间通过一第一链条14进行相对应的连接,从而能够在所述第一转轴10转动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带动所述第一链轮12的转动,并且能够通过所述第一链条14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第二转轴11的同步转动,并且所述第一链条14能够在其中一所述第一支撑横杆3内转动。
如图2、图7和图8所示,所述第一主支撑杆1与所述第二主支撑杆2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呈凹形设置的第一凹槽6,所述支撑竖杆5两侧分别设置有一竖杆转轴7,两侧所述竖杆转轴7分别在所述第一主支撑杆1与所述第二主支撑杆2所设的转孔内转动,所述支撑竖杆5与所述固定端头30分别在所述第一凹槽6内摆动,所述第一主支撑杆1与所述第二主支撑杆2内分别设置有一与所述第一凹槽6相对应连通的第一内腔15,所述第一转轴10与所述第二转轴11上分别连接有一在所述第一内腔15内转动的第一锥齿轮16,所述第三转轴24上分别连接有一在所述第一内腔15内摆动的第二锥齿轮25,所述第二锥齿轮25分别与所述第一锥齿轮16相对应啮合连接,所述固定端头30内分别设置有一转动腔31,所述转动腔31呈凹形设置,且所述转动顶压轴32分别在所述转动腔31内转动,所述转动顶压轴32内分别设置有一呈方形设置的第二内腔33,所述第二内腔33内设置有一滑动的第三滑动块34,所述第三滑动块34呈方形设置,且所述第二内腔33内分别设置有一弹压所述第三滑动块34的第一弹簧35,所述钻孔杆36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三滑动块34上,且所述转动顶压轴32上分别设置有一与所述钻孔杆36相对应的通孔,在所述第一主支撑杆1与所述第二主支撑杆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呈凹形的第一凹槽6,在所述支撑竖杆5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竖杆转轴7,两侧所述竖杆转轴7能够分别在所述第一主支撑杆1与所述第二主支撑杆2所设的转孔内转动,从而能够通过所述竖杆转轴7能够进一步的使所述支撑竖杆5在所述第一凹槽6内转动,并且所述支撑竖杆5与所述固定端头30能够进一步的隐藏在所述第一凹槽6内,从而能够进一步的方便对所述第一主支撑杆1和所述第二主支撑杆2进行搬运,在所述第一主支撑杆1与所述第二主支撑杆2内分别设置有一第一内腔15,在所述第一转轴10与所述第二转轴11上分别设置有一第一锥齿轮16,并且所述第一锥齿轮16能够在所述第一内腔15内转动,在所述第三转轴24上分别连接有一第二锥齿轮25,从而能够在所述支撑竖杆5在所述第一凹槽6内摆动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第三转轴24的摆动,所述第一凹槽6与所述第一内腔15相对应连通,从而能够使所述第三转轴24在所述第一内腔15内摆动,能够进一步的使所述第二锥齿轮25在所述第一内腔15内进行摆动,能够在所述支撑竖杆5伸展开以后能够进一步的使所述第第二锥齿轮25与所述第一锥齿轮16进行相对应的啮合连接,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第三转轴24的转动,在所述固定端头30内分别设置有一转动腔31,所述转动腔31呈凹形设置,所述转动顶压轴32能够在所述转动腔31内转动,并且在所述转动顶压轴32内分别设置有一呈方形的第二内腔33,在所述第二内腔33内分别设置有一滑动的第三滑动块34,并且所述第三滑动块34呈方形设置,从而能够在所述转动顶压轴32转动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带动所述第三滑动块34的转动,并且在所述第二内腔33内分别设置有一第一弹簧35,从而能够利用所述第一弹簧35对所述第三滑动块34进行相对应弹压,并且所述钻孔杆36相对应的连接在所述第三滑动块34上,从而利用所述第一弹簧35同时的对所述钻孔杆36进行弹簧,从而能够在所述转动顶压轴32转动的过程中能够同时的带动所述钻孔杆36的转动,从而能够在所述第一弹簧35的弹压力下能够进一步的将所述钻孔杆36压紧在地面上,从而能够进一步的使所述钻孔杆36能够在地面内进行钻孔,所述钻孔杆36上设置有呈螺旋状的槽,从而能够达到在地面上钻孔的目的,能够使所述钻孔杆36钻入到地面内以后能够进一步的利用所述钻孔杆36对所述固定端头30进行支撑,从而能够对所述支撑竖杆5进行支撑,能够通过所述第一主支撑杆1与所述第二主支撑杆2两侧分别设置的支撑竖杆5能够进一步的对所述第一主支撑杆1和所述第二主支撑杆2进行支撑,从而进一步防止所述第一主支撑杆1和所述第二主支撑杆2发生倾倒的问题,从而保证稳定性。
所述支撑竖杆5上分别设置有一呈凹形设置的第四凹槽26,所述第四凹槽26内分别设置有一连接在所述支撑竖杆5上的第四转轴28,所述第四转轴28上分别设置有一转动的支撑轴27,所述第一主支撑杆1与所述第二主撑杆2上分别设置有一与所述支撑轴27相对应的第五凹槽29,在所述支撑竖杆5上分别设置有一呈凹形的第四凹槽26,在所述第四凹槽26内分别设置有一连接在所述支撑竖杆5上的第四转轴28,在所述第四转轴28上分别设置有一转动的支撑轴27,从而能够在所述支撑竖杆5伸展开以后,能够进一步的将所述支撑轴27打开,从而能够通过所述支撑轴27进一步的卡接在所述第五凹槽29内,从而能够利用所述支撑轴27对所述支撑竖杆5进行支撑,从而能够进一步保证到所述第二锥齿轮25与所述第一锥齿轮16相对应的啮合连接。
如图5、图6、图10和图11所示,所述第二主支撑杆2内设置有一第二电机39,所述第二电机39驱动所述第五转轴40转动,所述第二主支撑杆2内设置有一与所述第五转轴40相对应的第三转孔42,所述第一滑动块18与所述第二滑动块20两侧分别设置有一第十一转轴75,所述第十一转轴75分别在所述第二主支撑杆2所设的转孔内转动,所述第一滑动块18内设置有一第四内腔44,所述第六转轴45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一第四锥齿轮46和一第五锥齿轮47,所述第四锥齿轮46在所述第四内腔44内转动,所述第二主支撑杆2内还设置有一与所述第二凹槽17相对应连通的第三内腔41,所述第五转轴40上连接有一在所述第三内腔41内转动的第三锥齿轮43,所述第五锥齿轮47在所述第三内腔41内摆动,且所述第五锥齿轮47与所述第三锥齿轮43相对应啮合连接,所述第一滑动块18内还设置有一在所述第四内腔44内转动的第八转轴53,所述第八转轴53上连接有一与所述第四锥齿轮46相对应啮合连接的第六锥齿轮52,所述第八转轴53上还连接有一第三链轮48,所述第一滑动块18与所述第二滑动块20上分别设置有一呈凹形的第七凹槽73,所述第七凹槽73内分别设置有一在所述第一滑动块18和所述第二滑动块20内滑动的第七转轴50,所述第一滚轮19与所述第二滚轮21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七转轴50上,所述第七转轴50上连接有一在所述第四内腔44内转动的第四链轮51,所述第三链轮48与所述第四链轮51之间通过一第二链条49相对应连接。
在所述第二主支撑杆2内设置有一第二电机39,从而能够通过所述第二电机39的转动进一步带动所述的第五转轴40的转动,并且所述第二柱支撑杆2内设置有一第三转孔42,所述第五转轴40能够在所述第三转孔42内转动,在所述第一滑动块18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第十一转轴75,所述第十一转轴75能够在所述第二主支撑杆2所设的转孔内转动,从而能够利用所述第十一转轴75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第一滑动块18和所述第二滑动块20的转动,在所述第一滑动块18内设置有一第四内腔44,所述第六转轴45能够在所述第四内腔44内转动,在所述第六转轴45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一第五锥齿轮47和一第四锥齿轮46,所述第四锥齿轮46能够在所述第四内腔44内转动,并且在所述第二主支撑杆2内还设置有一第三内腔41,所述第二凹槽17与所述第三内腔41相对应连通,并且在所述第五锥齿轮47能够在所述第三内腔41内摆动,从而能够通过所述第一滑动块18在所述第二凹槽17内摆动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带动所述第五锥齿轮47的摆动,从而能够进一步的使所述第五锥齿轮47在所述第三内腔41内摆动,在所述第五转轴40上连接有一第三锥齿轮43,所述第三锥齿轮43能够在所述第三内腔41内转动,并且所述第五锥齿轮47与所述第三锥齿轮43相对应啮合连接,从而能够在所述第一滑动块18伸展开以后,能够进一步的使所述第三锥齿轮43与所述第五锥齿轮47进行相对应的啮合连接,从而能够进一步带动所述第六转轴45的转动,在所述第一滑动块18内还设置有一转动的第八转轴53,所述第八转轴53能够在所述第四内腔44内转动,在所述第八转轴53上设置有一第六锥齿轮52,所述第六锥齿轮52能够与所述第三锥齿轮43相对应啮合连接,从而能够进一步带动所述第八转轴53转动,在所述第八转轴53上连接有一第三链轮48,在所述第一滑动块18与所述第二滑动块20上分别设置有一呈凹形设置的第七凹槽73,在所述第七凹槽73内分别设置有一转动的第七转轴50,所述第七转轴50能够分别在所述第一滑动块18与所述第二滑动块20所设的转孔内转动,并且所述第一滚轮19与所述第二滚轮21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七转轴50上,在所述第一滑动块18所设的第七转轴50上连接有一第四链轮51,所述第四链轮51能够在所述第四内腔44内转动,并且所述第三链轮48与所述第四链轮51能够通过一第二链条49进行相对应的连接,从而能够在所述第五转轴40转动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带动所述第一滚轮19的转动,从而能够带动所述第一主支撑杆1与所述第二主支撑杆2的滑动,从而避免了人工搬运造成的体力上消耗,能够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如图6和图9所示,所述第二主支撑杆2内设置有一第五内腔54,所述第五转轴40上连接有一在所述第五内腔54内转动的第七锥齿轮55,所述第九转轴59上连接有一与所述第七锥齿轮55相对应啮合连接的第八锥齿轮64,在所述第二主支撑杆2内设置有一第五内腔54,在所述的第五转轴40上设置有一第七锥齿轮55,所述第七锥齿轮55能够在所述第五内腔54内转动,并且在所述第九转轴59上连接有一与所述第七锥齿轮55相对应啮合连接的第八锥齿轮64,从而能够在所述第五转轴40转动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带动所述第九转轴59的转动。
所述第二主支撑杆2内设置有一与所述第二凹槽17相对应连通的第一滑孔57,所述第二主支撑杆2内还设置有一与所述第一滑孔57相对应连通的滑动腔56,所述第九转轴59与所述第十转轴61分别在所述滑动腔56内转动,所述第一滑孔57内设置有一滑动的顶压滑动轴58,所述顶压滑动轴58上连接有一在所述滑动腔56内滑动的压盘76,所述连接端头60内设置有一呈T型设置的第六内腔77,所述第九转轴59上连接有一在所述第六内腔77内滑动的第四滑动块78,所述第六内腔77与所述第四滑动块78分别呈方形设置,所述连接端头60上设置有一呈圆环状的第六凹槽66,所述压盘76上设有一与所述第六凹槽66相对应的压盘孔67,所述连接端头60上还设置有一连接卡槽68,所述第十转轴61上设置有一与所述连接卡槽68相对应的连接卡头69,所述连接卡槽68与所述连接卡头69分别呈方形设置,且所述第一滑孔57内设置有一弹压所述顶压滑动轴58的第二弹簧65,所述顶压滑动轴58与所述第一滑动块18相对应。
在所述第二主支撑杆2内设置有一与所述第二凹槽17相对应连通的第一滑孔57,在所述第二主支撑杆2内还设置有一滑动腔56,所述滑动腔56能够与所述第一滑孔57相对应连通,并且所述第九转轴59与所述第十转轴61的端部分别在所述滑动腔56内转动,在所述第一滑孔57内设置有一滑动的顶压滑动轴58,所述顶压滑动轴58上连接有一压盘76,所述压盘76能够在所述滑动腔56内滑动,在所述连接端头60内设置有一呈T型的第六内腔77,在所述第九转轴59上连接有一能够在所述第六内腔77内滑动的第四滑动块78,并且所述第四滑动块78与所述第六内腔77分别呈方形设置,从而能够在所述第九转轴59转动的过程中能够通过所述第四滑动块78能够进一步带动所述连接端头60的滑动,并且在所述连接端头60上设置有一第六凹槽66,所述第六凹槽66呈圆环状设置,并且在所述压盘76上设置有一压盘孔67,所述压盘孔67能够卡接在所述第六凹槽66内,并且所述连接端头60能够通过所述第六凹槽66能够在所述压盘孔67内转动,从而能够通过所述顶压滑动轴58带动所述压盘76滑动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带动所述连接端头60的滑动,在所述连接端头60上设置有一连接卡槽68,在所述第十转轴61上设置有一与所述连接卡槽68相对应的连接卡头69,并且所述连接卡槽68与所述连接卡头69分别呈方形设置,从而能够使所述连接卡头69卡接在所述连接卡槽68内以后,能够进一步的通过所述连接端头60的转动带动所述连接卡头69的转动,从而能够进一步带动所述第十转轴61的转动,在所述第一滑孔57内设置有一第二弹簧65,从而能够通过所述第二弹簧65进一步的对所述顶压滑动轴58进行弹压,并且所述顶压滑动轴58与所述第一滑动块18相对应,从而能够在所述第一滑动块18卡接在所述第二凹槽17内的过程中,能够通过所述第一滑动块18能够对所述顶压滑动轴58进行顶压,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顶压滑动轴58滑动,从而带动所述压盘76在所述滑动腔56内滑动,能够通过所述压盘76进一步带动所述连接端头60的滑动,从而能够进一步的使所述连接卡槽68卡接在所述连接卡头69上,从而能够实现所述第九转轴59与所述第十转轴61相对应的连接,从而能够带动所述第十转轴61的转动,在所述第十转轴61上设置有拉绳转轮62的转动,能够在将所述第一滑动块18伸展开以后,能够进一步的通过所述第二弹簧65对所述顶压滑动轴58进行弹压,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连接端头60的滑动,从而能够进一步的使所述连接卡槽68脱离所述连接卡头69,从而能够进一步的使所述第一滚轮19单独的转动,能够在所述第一主支撑杆1与所述第二主支撑杆2通过所述第一滚轮19在地面上滑动的过程中能够使所述第十转轴61静止状态,从而避免所述第十转轴61与所述第一滚轮19同步的转动发生冲突,从而防止带动所述拉绳转轮62转动。
如图4所示,所述第二支撑横杆4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与所述拉绳转轮62相对应的拉绳滑槽63,所述拉绳72分别在所述拉绳滑槽63内滑动,两根所述拉绳72对应连接有一拉动滑杆70,所述滑动盘71设有两个且分别对应连接在所述拉动滑杆70两端,所述滑动盘71呈半圆形设置,且所述滑动盘71分别在所述第一主支撑杆1与所述第二主支撑杆2上滑动,所述拉动滑杆70上设置有拉钩79,在所述第二支撑杆4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拉绳滑槽63,所述拉绳转轮62能够分别在所述拉绳滑槽63内转动,所述拉绳72能够缠绕在所述拉绳转轮62上,从而能够通过所述拉绳转轮62的转动能够进一步的使所述拉绳72在所述拉绳滑槽63内滑动,在两根所述拉绳72上对应连接有一拉动滑杆70,所述滑动盘71呈半圆形设置,并且所述滑动盘71设置有两个并且分别连接在所述拉动滑杆70的两端,从而能够通过所述拉动滑杆70的滑动能够进一步带动所述滑动盘71的滑动,并且所述滑动盘71分别与所述第一主支撑杆1与所述第二主支撑杆2相对应,从而能够使所述滑动盘71在所述第一主支撑杆1与所述第二主支撑杆2上滑动,在所述拉动滑杆70上设置有拉钩79,从而够将工具悬挂在所述拉钩79上,从而能够进一步的通过所述拉动滑杆70的滑动,能够带动工具的升降,从而能够进一步的方便将工具以及配件输送到所述第一主支撑杆1与所述第二主支撑杆2上攀爬的工人,从而避免了传统的利用吊车频繁的升降拿取工具造成的麻烦,从而进一步提高劳动效率,同时也进一步避免了吊车运行过程中造成的石油消耗,进一步降低桥梁的建造成本。
如图7所示,所述转动顶压轴32端部设置有一与所述钻孔杆36相对应的螺纹槽37,所述螺纹槽37内设置有一与所述钻孔杆36相对应的防护盖38,在所述转动顶压轴32的端部设置有一螺纹槽37,所述钻孔杆36在所述螺纹槽37中心位置滑动,所述螺纹槽37呈凹形设置,并且所述螺纹槽37内设置有螺纹,在所述螺纹槽37内设置有一防护盖38,所述防护盖38上设置有螺纹,从而能够通过螺纹进一步的将所述防护盖38拧入到所述螺纹槽37内,从而能够通过所述防护盖38对所述钻孔杆36进行防护,防止所述钻孔杆36随意的弹出,从而能够通过所述支撑竖杆5在所述第一凹槽6内滑动,能够带动所述防护盖38隐藏在所述第一凹槽6内。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主支撑杆1与所述第二主支撑杆2底部分别设置有一防滑底座,所述防滑底座74呈锥形设置,能够在所述第一主支撑杆1与所述第二主支撑杆2的底部分别设置一防滑底座74,并且所述防滑底座74呈锥形设置,从而能够通过呈锥形设置的防滑底座74能够进一步防止所述第一主支撑杆1与所述第二主支撑杆2发生在地面上滑动的问题,从而进一步保证到所述第一主支撑杆1与所述第二主支撑杆2的稳定性。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主支撑杆1与所述第二主支撑杆2以及与所述支撑竖杆5为铝合金材质构成,能够通过铝合金制成的第一主支撑杆1与所述第二主支撑杆2以及与所述支撑竖杆5,能够进一步的减轻整体的重量,从而能够进一步的方便工人的搬运,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以上所举实施例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仅用来方便说明本发明,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若在不脱离本发明所提技术特征的范围内,利用本发明所揭示技术内容所作出局部更动或修饰的等效实施例,并且未脱离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内容,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特征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桥梁建筑施工便携式电动攀爬梯,包括有一第一主支撑杆和一第二主支撑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支撑杆与所述第二主支撑杆之间设置有一第一支撑横杆和一第二支撑横杆,所述第一支撑横杆设置有一排且相对应设置,所述第二支撑横杆设在所述第一主支撑杆和所述第二主支撑杆的顶部,所述第一主支撑杆与所述第二主支撑杆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转动的支撑竖杆,所述支撑竖杆端部分别连接有一固定端头;
所述第一主支撑杆与所述第二主支撑杆内分别设置有一转动的第一转轴和一第二转轴,所述支撑竖杆内分别设置有一转动的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分别在所述支撑竖杆所设的第二转孔内转动,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二转轴分别带动所述第三转轴转动,所述固定端头内分别设置有一转动的转动顶压轴,所述第三转轴分别带动所述转动顶压轴转动,所述转动顶压轴内分别设置有滑动的钻孔杆,所述转动顶压轴带动所述钻孔杆转动;
所述第二主支撑杆内设置有一转动的第五转轴,所述第二支撑横杆内设置有一转动的第十转轴,所述第十转轴两端分别设置有一在所述第二支撑横杆内转动的拉绳转轮,所述第二主支撑杆内还设置有一转动的第九转轴,所述第五转轴带动所述第九转轴转动,所述第二主支撑杆两端分别设置有一呈凹形设置的第二凹槽和一第三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三凹槽内分别设置有一摆动的第一滑动块和第一第二滑动块,所述第一滑动块与所述第二滑动块上分别设置有一转动的第一滚轮和一第二滚轮,所述第一滑动块内设置有一带动所述第一滚轮转动的第六转轴,所述第五转轴带动所述第六转轴转动,所述第九转轴上连接有一滑动的连接端头,所述连接端头与所述第十转轴相对应连接,所述第一滑动块控制所述连接端头滑动,所述拉绳转轮上分别设置有一拉绳,两根所述拉绳上对应连接有一在所述第一主支撑杆与所述第二主支撑杆上滑动的滑动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桥梁建筑施工便携式电动攀爬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支撑杆内设有一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所述第一转轴转动,所述第一主支撑杆与所述第二主支撑杆内分别设置有一第一转孔,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二转轴分别在所述第一转孔内转动,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二转轴上分别连接有一第一链轮和一第二链轮,所述第一链轮与所述第二链轮之间通过一第一链条相对应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链条在所述第一支撑横杆内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桥梁建筑施工便携式电动攀爬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主支撑杆与所述第二主支撑杆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呈凹形设置的第一凹槽,所述支撑竖杆两侧分别设置有一竖杆转轴,两侧所述竖杆转轴分别在所述第一主支撑杆与所述第二主支撑杆所设的转孔内转动,所述支撑竖杆与所述固定端头分别在所述第一凹槽内摆动,所述第一主支撑杆与所述第二主支撑杆内分别设置有一与所述第一凹槽相对应连通的第一内腔,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二转轴上分别连接有一在所述第一内腔内转动的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三转轴上分别连接有一在所述第一内腔内摆动的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分别与所述第一锥齿轮相对应啮合连接,所述固定端头内分别设置有一转动腔,所述转动腔呈凹形设置,且所述转动顶压轴分别在所述转动腔内转动,所述转动顶压轴内分别设置有一呈方形设置的第二内腔,所述第二内腔内设置有一滑动的第三滑动块,所述第三滑动块呈方形设置,且所述第二内腔内分别设置有一弹压所述第三滑动块的第一弹簧,所述钻孔杆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三滑动块上,且所述转动顶压轴上分别设置有一与所述钻孔杆相对应的通孔;
所述支撑竖杆上分别设置有一呈凹形设置的第四凹槽,所述第四凹槽内分别设置有一连接在所述支撑竖杆上的第四转轴,所述第四转轴上分别设置有一转动的支撑轴,所述第一主支撑杆与所述第二主撑杆上分别设置有一与所述支撑轴相对应的第五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桥梁建筑施工便携式电动攀爬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主支撑杆内设置有一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驱动所述第五转轴转动,所述第二主支撑杆内设置有一与所述第五转轴相对应的第三转孔,所述第一滑动块与所述第二滑动块两侧分别设置有一第十一转轴,所述第十一转轴分别在所述第二主支撑杆所设的转孔内转动,所述第一滑动块内设置有一第四内腔,所述第六转轴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一第四锥齿轮和一第五锥齿轮,所述第四锥齿轮在所述第四内腔内转动,所述第二主支撑杆内还设置有一与所述第二凹槽相对应连通的第三内腔,所述第五转轴上连接有一在所述第三内腔内转动的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五锥齿轮在所述第三内腔内摆动,且所述第五锥齿轮与所述第三锥齿轮相对应啮合连接,所述第一滑动块内还设置有一在所述第四内腔内转动的第八转轴,所述第八转轴上连接有一与所述第四锥齿轮相对应啮合连接的第六锥齿轮,所述第八转轴上还连接有一第三链轮,所述第一滑动块与所述第二滑动块上分别设置有一呈凹形的第七凹槽,所述第七凹槽内分别设置有一在所述第一滑动块和所述第二滑动块内滑动的第七转轴,所述第一滚轮与所述第二滚轮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七转轴上,所述第七转轴上连接有一在所述第四内腔内转动的第四链轮,所述第三链轮与所述第四链轮之间通过一第二链条相对应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桥梁建筑施工便携式电动攀爬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主支撑杆内设置有一第五内腔,所述第五转轴上连接有一在所述第五内腔内转动的第七锥齿轮,所述第九转轴上连接有一与所述第七锥齿轮相对应啮合连接的第八锥齿轮;
所述第二主支撑杆内设置有一与所述第二凹槽相对应连通的第一滑孔,所述第二主支撑杆内还设置有一与所述第一滑孔相对应连通的滑动腔,所述第九转轴与所述第十转轴分别在所述滑动腔内转动,所述第一滑孔内设置有一滑动的顶压滑动轴,所述顶压滑动轴上连接有一在所述滑动腔内滑动的压盘,所述连接端头内设置有一呈T型设置的第六内腔,所述第九转轴上连接有一在所述第六内腔内滑动的第四滑动块,所述第六内腔与所述第四滑动块分别呈方形设置,所述连接端头上设置有一呈圆环状的第六凹槽,所述压盘上设有一与所述第六凹槽相对应的压盘孔,所述连接端头上还设置有一连接卡槽,所述第十转轴上设置有一与所述连接卡槽相对应的连接卡头,所述连接卡槽与所述连接卡头分别呈方形设置,且所述第一滑孔内设置有一弹压所述顶压滑动轴的第二弹簧,所述顶压滑动轴与所述第一滑动块相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桥梁建筑施工便携式电动攀爬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横杆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与所述拉绳转轮相对应的拉绳滑槽,所述拉绳分别在所述拉绳滑槽内滑动,两根所述拉绳对应连接有一拉动滑杆,所述滑动盘设有两个且分别对应连接在所述拉动滑杆两端,所述滑动盘呈半圆形设置,且所述滑动盘分别在所述第一主支撑杆与所述第二主支撑杆上滑动,所述拉动滑杆上设置有拉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桥梁建筑施工便携式电动攀爬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顶压轴端部设置有一与所述钻孔杆相对应的螺纹槽,所述螺纹槽内设置有一与所述钻孔杆相对应的防护盖。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桥梁建筑施工便携式电动攀爬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支撑杆与所述第二主支撑杆底部分别设置有一防滑底座,所述防滑底座呈锥形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桥梁建筑施工便携式电动攀爬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支撑杆与所述第二主支撑杆以及与所述支撑竖杆为铝合金材质构成。
CN201710175777.5A 2017-03-22 2017-03-22 一种桥梁建筑施工便携式电动攀爬梯 Active CN1069487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75777.5A CN106948750B (zh) 2017-03-22 2017-03-22 一种桥梁建筑施工便携式电动攀爬梯
CN201810654982.4A CN108756714A (zh) 2017-03-22 2017-03-22 便携式桥梁道路施工电动攀爬梯
CN201810654983.9A CN108518178B (zh) 2017-03-22 2017-03-22 智能桥梁道路建筑施工攀爬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75777.5A CN106948750B (zh) 2017-03-22 2017-03-22 一种桥梁建筑施工便携式电动攀爬梯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54983.9A Division CN108518178B (zh) 2017-03-22 2017-03-22 智能桥梁道路建筑施工攀爬梯
CN201810654982.4A Division CN108756714A (zh) 2017-03-22 2017-03-22 便携式桥梁道路施工电动攀爬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48750A CN106948750A (zh) 2017-07-14
CN106948750B true CN106948750B (zh) 2018-11-30

Family

ID=59472396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54982.4A Withdrawn CN108756714A (zh) 2017-03-22 2017-03-22 便携式桥梁道路施工电动攀爬梯
CN201810654983.9A Active CN108518178B (zh) 2017-03-22 2017-03-22 智能桥梁道路建筑施工攀爬梯
CN201710175777.5A Active CN106948750B (zh) 2017-03-22 2017-03-22 一种桥梁建筑施工便携式电动攀爬梯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54982.4A Withdrawn CN108756714A (zh) 2017-03-22 2017-03-22 便携式桥梁道路施工电动攀爬梯
CN201810654983.9A Active CN108518178B (zh) 2017-03-22 2017-03-22 智能桥梁道路建筑施工攀爬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3) CN108756714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13713B (zh) * 2017-08-24 2018-09-28 上海申远高温线有限公司 一种电力电缆装置
CN110259366A (zh) * 2019-04-25 2019-09-20 太仓北新建材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梯
CN110924851B (zh) * 2019-12-09 2020-11-24 山东天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桥梁用高空建设用攀爬设备
CN110924850B (zh) * 2019-12-09 2021-04-06 榫卯科技服务(温州)有限公司 一种桥梁用高空建设用攀爬设备的工作方法
CN113404421A (zh) * 2021-07-23 2021-09-17 泰州市江畔压延有限公司 一种电力爬梯安全落锁结构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033310A (en) * 1961-02-27 1962-05-08 Kenyon C Mcleod Foldable escape ladders with adjustable rungs
WO1994002205A1 (en) * 1992-07-20 1994-02-03 Multi-Storey Emergency Exits Limited Emergency escape device
CN105507651A (zh) * 2015-12-13 2016-04-20 青岛智享专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电力线杆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033310A (en) * 1961-02-27 1962-05-08 Kenyon C Mcleod Foldable escape ladders with adjustable rungs
WO1994002205A1 (en) * 1992-07-20 1994-02-03 Multi-Storey Emergency Exits Limited Emergency escape device
CN105507651A (zh) * 2015-12-13 2016-04-20 青岛智享专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电力线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18178A (zh) 2018-09-11
CN108518178B (zh) 2019-09-17
CN106948750A (zh) 2017-07-14
CN108756714A (zh) 2018-1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48750B (zh) 一种桥梁建筑施工便携式电动攀爬梯
CN103510688A (zh) 一种自动墙面打磨机
CN105421204B (zh) 道路井盖修复机
CN207310286U (zh) 一种新型预制梁凿毛机
CN207092048U (zh) 一种用于地下室取土纠偏装置
CN202413879U (zh) 一种跨步型手推搬运车
CN203961871U (zh) 采油打捞作业装置
CN103015326A (zh) 一种自动穿胶管机及其在箱梁钢筋笼内的应用方法
CN217924935U (zh) 一种玻璃隔墙安装装置
CN207087622U (zh) 圆盒外形加工装置
CN205973587U (zh) 一种多用吊架
CN207003502U (zh) 一种用于地下室取土纠偏装置
CN203654112U (zh) 铁轨吊装专用葫芦
CN210683124U (zh) 一种承重座可旋转的高空作业平台
CN110453612B (zh) 一种路桥施工用吊篮的防护装置
CN207713272U (zh) 一种液压龙门吊上的移动吊具
CN112875566A (zh) 一种道路桥梁施工用工具快速提升装置
CN109650271A (zh) 一种建筑装饰材料生产用转运装置
CN206117435U (zh) 一种大型电机拆装装置
CN221627585U (zh) 一种房屋施工用的升降平台
CN221001889U (zh) 一种建筑施工安全升降施工平台
CN221833288U (zh) 铝锭连铸生产线翻转推进装置
CN217498591U (zh) 一种垛式支架搬运车
CN220847164U (zh) 一种挂篮施工悬吊装置
CN109112972A (zh) 一种超大跨度机械化桥的架设装置及架设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1023

Address after: 225200 Jiangsu Yangzhou Jiangdu District Bridge Town, Ma Ma Yang Jing Road

Applicant after: JIANGSU WANYUAN FORMWORK &SCAFFOLD ENGINEERI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266600 building 36, 278 Tai Cheng Road, Chengyang District, Qingdao, Shandong 904

Applicant before: QINGDAO ZHIXIANG PATENT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