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34855B - 建筑3d模型构建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建筑3d模型构建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34855B
CN106934855B CN201710164238.1A CN201710164238A CN106934855B CN 106934855 B CN106934855 B CN 106934855B CN 201710164238 A CN201710164238 A CN 201710164238A CN 106934855 B CN106934855 B CN 10693485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ilding
data
model
component
constru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16423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934855A (zh
Inventor
王凯
任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1016423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934855B/zh
Publication of CN1069348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348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9348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3485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7/00Three dimensional [3D] modelling, e.g. data description of 3D objec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建筑3D模型构建方法及装置,其中,所述构建方法包括:获取待构建建筑的物理数据;根据待构建建筑的物理数据生成相应的数据模型;将数据模型拆分为多个建筑构件,得到各个建筑构件的数据;判断各个建筑构件的数据是否符合预设的构件3D模型构建标准,并根据判断结果执行相应的操作;将各个建筑构件的数据进行修改,以使修改后的数据符合所述构建标准;将各个建筑构件及其对应的数据进行整合,构建生成待构建建筑对应的3D模型,得到相应的3D模型数据。所述构建方法及装置具有统一的建筑构件3D模型构建标准,可构建出能更真实地反映待构建建筑的具体建造方案的3D模型,提供优化的待构建建筑建造方案。

Description

建筑3D模型构建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建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建筑3D模型构建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仿真技术的逐步发展,BIM仿真技术因为其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及可出图性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使得建筑工程师逐步从传统绘图方式中解放出来,通过运用BIM仿真技术对工程进行仿真,大幅度地减少了工程师在绘制工程建造图纸时产生的错误,可对工程师提出的工程建造方案进行优化,提高工程师的工作效率。
但是就目前而言,BIM仿真技术中仍存在着很多技术问题需要解决,其中,各个建筑公司在BIM仿真技术中使用的机械构件信息模型不统一便是一个极为严重的问题。在现实中,各个建筑公司对BIM中的同一种机械构件各自拥有着一套不同的信息模型设计构建的标准,在将不同的建筑公司设计的机械构件信息模型进行组装时,易出现构件误差,无法真实地对建筑工程对应的待构建建筑进行BIM仿真,得到优化的工程建造方案,给建筑工程的正常施工造成严重影响,使建筑工程所对应的建筑无法达到相应的预设效果。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具有统一的建筑构件3D模型构建标准的,可构建出能更真实地反映待构建建筑的具体建造方案的待构建建筑对应的3D模型的建筑3D模型构建方法,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统一的建筑构件3D模型构建标准的,可构建出能更真实地反映待构建建筑的具体建造方案的待构建建筑对应的3D模型的建筑3D模型构建方法及装置。
就建筑3D模型构建方法而言,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建筑3D模型构建方法。所述构建方法包括:
获取待构建建筑的物理数据,其中,所述待构建建筑的物理数据包括所述待构建建筑的建造图纸、建造材料、建造尺寸;
根据所述待构建建筑的物理数据生成所述待构建建筑的数据模型;
响应对所述待构建建筑的数据模型进行拆分的操作,将所述数据模型拆分为多个建筑构件,得到各个建筑构件的数据,其中,所述各个建筑构件的数据包括各个建筑构件的形状、尺寸、材质、数目及安装位置;
判断各个建筑构件的数据是否符合预设的构件3D模型构建标准,当符合时,将对应的建筑构件的数据进行保存,当不符合时,不对相应的建筑构件的数据进行保存,并提示该建筑构件的数据不正确;
响应对各个建筑构件的数据进行修改的操作,将各个建筑构件的数据进行相应修改,并判断修改后的建筑构件的数据是否符合预设的构件3D模型构建标准,当符合时,对修改后的建筑构件的数据进行保存,当不符合时,不对修改后的建筑构件的数据进行保存,并提示修改失败;
响应对待构建建筑进行3D模型构建的操作,将各个建筑构件和各个建筑构件对应的数据进行整合,构建生成待构建建筑对应的3D模型,得到所述待构建建筑的3D模型数据,其中,所述3D模型数据包括所述3D模型对应的建筑的形状、尺寸、图纸、建筑材料。
就建筑3D模型构建装置而言,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建筑3D模型构建装置。所述构建装置包括:
物理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构建建筑的物理数据,其中,所述待构建建筑的物理数据包括所述待构建建筑的建造图纸、建造材料、建造尺寸;
数据模型构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待构建建筑的物理数据生成所述待构建建筑的数据模型;
建筑构件生成模块,用于响应对所述待构建建筑的数据模型进行拆分的操作,将所述数据模型拆分为多个建筑构件,得到各个建筑构件的数据,其中,所述各个建筑构件的数据包括各个建筑构件的形状、尺寸、材质、数目及安装位置;
标准符合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各个建筑构件的数据是否符合预设的构件3D模型构建标准,当符合时,将对应的建筑构件的数据进行保存,当不符合时,不对相应的建筑构件的数据进行保存,并提示该建筑构件的数据不正确;
构件数据修改模块,用于响应对各个建筑构件的数据进行修改的操作,将各个建筑构件的数据进行相应修改,并判断修改后的建筑构件的数据是否符合预设的构件3D模型构建标准,当符合时,对修改后的建筑构件的数据进行保存,当不符合时,不对修改后的建筑构件的数据进行保存,并提示修改失败;
3D模型构建模块,用于响应对待构建建筑进行3D模型构建的操作,将各个建筑构件和各个建筑构件对应的数据进行整合,构建生成待构建建筑对应的3D模型,得到所述待构建建筑的3D模型数据,其中,所述3D模型数据包括所述3D模型对应的建筑的形状、尺寸、图纸、建筑材料。
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提供的建筑3D模型构建方法及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所述建筑3D模型构建方法及装置具有统一的建筑构件3D模型构建标准,可构建出能更真实地反映待构建建筑的具体建造方案的待构建建筑对应的3D模型,为建造所述待构建建筑提供优化的建造方案。具体地,所述构建方法通过将根据获取到的待构建建筑的物理数据生成的数据模型进行拆分,得到多个建筑构件及各个建筑构件的数据,判断各个建筑构件的数据是否符合预设的构件3D模型构建标准,并根据判断结果对各个建筑构件的数据执行相应的操作,即符合时,将对应的建筑构件的数据进行保存,不符合时,不对相应的建筑构件的数据进行保存,并提示该建筑构件的数据不正确。然后对各个建筑构件的数据进行修改,以使修改后的建筑构件的数据符合预设的构件3D模型构建标准,并对修改后的建筑构件的数据进行保存,最后将各个建筑构件和各个建筑构件对应的数据进行整合,构建生成待构建建筑对应的3D模型,得到所述待构建建筑的3D模型数据,从而为建造所述待构建建筑提供优化的建造方案。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提供的电子终端的方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提供的建筑3D模型构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一。
图3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提供的建筑3D模型构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二。
图4为图3中步骤S200包括的子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提供的建筑3D模型构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三。
图6为图5中步骤S270包括的子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提供的图1中所示的建筑3D模型构建装置的方框示意图之一。
图8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提供的图1中所示的建筑3D模型构建装置的方框示意图之二。
图9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提供的图1中所示的建筑3D模型构建装置的方框示意图之三。
图标:10-电子终端;11-存储器;12-处理器;100-建筑3D模型构建装置;110-物理数据获取模块;120-数据模型构建模块;130-建筑构件生成模块;140-标准符合判断模块;150-构件数据修改模块;160-3D模型构建模块;109-构建标准设置模块;170-建造方案导出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请参照图1,是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提供的电子终端10的方框示意图。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电子终端10可以是,但不限于,web(网站)服务器、ftp(file transfer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服务器、个人电脑(personal computer,PC)、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移动上网设备(mobile Internet device,MID)等。所述电子终端10包括建筑3D模型构建装置100、存储器11及处理器12。
所述存储器11及处理器12各个元件相互之间直接或间接地电性连接,以实现数据的传输或交互。例如,这些元件相互之间可通过一条或多条通讯总线或信号线实现电性连接。所述建筑3D模型构建装置100包括至少一个可以软件或固件(firmware)的形式存储于所述存储器11中或固化在所述电子终端10的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OS)中的软件功能模块。所述处理器12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11中存储的可执行模块,例如所述建筑3D模型构建装置100所包括的软件功能模块及计算机程序等。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建筑3D模型构建装置100可为待构建建筑构建具有统一的建筑构件3D模型构建标准的能更真实地反映待构建建筑的具体建造方案的待构建建筑对应的3D模型,具体的构建方法在后文中进行详细描述。
其中,所述存储器11可以是,但不限于,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OnlyMemory,PROM),可擦除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PROM),电可擦除只读存储器(Electric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等。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存储器11可存储待构建建筑的物理数据,所述待构建建筑的物理数据包括所述待构建建筑的建造图纸、建造材料、建造尺寸等。其中,所述存储器11还用于存储程序,所述第一处理器12在接收到执行指令后,执行所述程序。
所述第一处理器12可以是一种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的集成电路芯片。所述第一处理器12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可以理解的是,图1所述的结构仅为电子终端10的一种结构示意图,所述电子终端10还可包括比图1中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或者具有与图1所示不同的配置。图1中所示的各组件可以采用硬件、软件或其组合实现。
请参照图2,是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提供的建筑3D模型构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一。下面对图2所示的建筑3D模型构建方法的具体流程和步骤进行详细阐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建筑3D模型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10,获取待构建建筑的物理数据,其中,所述待构建建筑的物理数据包括所述待构建建筑的建造图纸、建造材料、建造尺寸。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子终端10获取待构建建筑的物理数据,并将所述待构建建筑的物理数据存储在所述存储器11中,所述待构建建筑的物理数据包括所述待构建建筑的建造图纸、建造材料、建造尺寸,所述建造图纸包括所述待构建建筑的朝向、占地面积、在水平面的外形轮廓的信息,所述建造材料包括建造所述待构建建筑所需的机械构件及建筑材料,所述建造尺寸包括所述待构建建筑的高度、宽度及整体形状。
步骤S220,根据所述待构建建筑的物理数据生成所述待构建建筑的数据模型。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子终端10可对所述待构建建筑的物理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并根据所述待构建建筑的物理数据建立与所述待构建建筑对应的数据模型,所述数据模型可以是,但不限于,概念模型、逻辑模型及物理模型等。
步骤S230,响应对所述待构建建筑的数据模型进行拆分的操作,将所述数据模型拆分为多个建筑构件,得到各个建筑构件的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建筑构件为构成所述待构建建筑的各个组件,所述建筑构件的数据包括各个建筑构件的形状、尺寸、材质、数目及安装位置。所述建筑构件可由工程师通过所述电子终端10对所述待构建建筑的数据模型进行拆分获得。
步骤S240,判断各个建筑构件的数据是否符合预设的构件3D模型构建标准,并根据判断结果执行相应的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构件3D模型构建标准为所述电子终端10根据各个建筑构件的数据构建对应的3D模型的标准,所述构件3D模型构建标准可使由工程师通过电子终端10对所述待构建建筑的数据模型进行拆分得到的各个建筑构件对应的数据达到统一标准的状态,减小用于构建待构建建筑的3D模型的各个建筑构件的数据与现实中对应存在的各个建筑构件的实际物理数据之间的误差,使通过由所述数据模型拆分得到各个建筑构件的数据所构建生成的待构建建筑的3D模型,可以真实地反映在现实中建造所述待构建建筑所需要的资源及可能存在的建造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根据判断结果执行相应的操作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建筑构件的数据符合预设的构件3D模型构建标准时,将对应的建筑构件的数据进行保存;
当所述建筑构件的数据不符合预设的构件3D模型构建标准时,不对相应的建筑构件的数据进行保存,并提示该建筑构件的数据不正确。
在本实施例中,当建筑构件的数据符合构件3D模型构建标准时,所述电子终端10可将符合标准的建筑构件的数据保存在所述存储器11中;当建筑构件的数据不符合构件3D模型构建标准时,所述电子终端10将判定不符合标准的建筑构件的数据不正确,无法真实地反映所述建筑构件在现实中的实际物理数据,并向工程师提示该建筑构件的数据不正确。
步骤S250,响应对各个建筑构件的数据进行修改的操作,将各个建筑构件的数据进行相应修改,并判断修改后的建筑构件的数据是否符合预设的构件3D模型构建标准,并根据判断结果执行对应的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工程师可通过所述电子终端10对符合构件3D模型构建标准的建筑构件的数据进行修改,使之更为接近该建筑构件在现实中的物理数据,增强待构建建筑对应的3D模型进行仿真时的真实性及可靠性;也可对不符合构件3D模型构建标准的建筑构件的数据进行修改,使之符合构件3D模型构建标准,增强待构建建筑对应的3D模型进行仿真时的真实性及可靠性。
在对各个建筑构件的数据进行相应修改后,判断修改后的建筑构件的数据是否符合预设的构件3D模型构建标准,并根据判断结果执行对应的操作。所述根据判断结果执行对应的操作的步骤包括:
当修改后的建筑构件的数据符合预设的构件3D模型构建标准时,将对应的建筑构件的数据进行保存;
当修改后的建筑构件的数据不符合预设的构件3D模型构建标准时,不对相应的建筑构件的数据进行保存,并提示该建筑构件的数据不正确。
步骤S260,响应对待构建建筑进行3D模型构建的操作,将各个建筑构件和各个建筑构件对应的数据进行整合,构建生成待构建建筑对应的3D模型,得到所述待构建建筑的3D模型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3D模型数据可真实地反映所述3D模型对应的建筑在现实中进行建造时的具体状况及相应的建造方案,所述3D模型数据包括所述3D模型对应的建筑的形状、尺寸、图纸、建筑材料。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将各个建筑构件和各个建筑构件对应的数据进行整合的步骤包括:
为每个建筑构件分配一个建筑构件编号,并对各个建筑构件进行编号排序,得到所述待构建建筑中的建筑构件编号表;
按照各个建筑构件与各个建筑构件对应的数据的对应关系,在所述建筑构件编号表中记录各个建筑构件对应的数据,完成对各个建筑构件和各个建筑构件对应的数据的整合。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子终端10可通过上述的步骤完成对各个建筑构件和各个建筑构件对应的数据的整合,更为方便地根据各个建筑构件的数据构建所述待构建建筑对应的3D模型。所述电子终端10在完成对数据的整合后,构建生成待构建建筑对应的3D模型,得到所述待构建建筑的3D模型数据的步骤包括:
生成一建筑3D模型构建界面;
按照所述待构建建筑的建造图纸及各个建筑构件在构建所述待构建建筑对应的3D模型的过程中的设置位置和吊装顺序,对各个建筑构件的建筑构件编号进行吊装顺序的排列,得到吊装顺序表;
根据所述吊装顺序表和所述建筑构件编号表,对应构建各个建筑构件的3D模型,并对所有的建筑构件的3D模型进行搭建,生成所述待构建建筑对应的3D模型,得到所述待构建建筑的3D模型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建筑3D模型构建界面用于对建筑3D模型进行显示设计。所述电子终端10在所述建筑3D模型构建界面中根据建筑构件编号表和所述建筑构件对应的吊装顺序表,对应构建各个建筑构件的3D模型,并对所有的建筑构件的3D模型进行搭建,生成所述待构建建筑对应的3D模型,得到所述待构建建筑的3D模型数据。
请参照图3,是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提供的建筑3D模型构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二。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建筑3D模型构建方法还可以包括:
步骤S200,对构件3D模型构建标准进行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构件3D模型构建标准可使所述待构建建筑的数据模型拆分得到的各个建筑构件对应的数据达到统一标准的状态,减小各个建筑构件的数据与现实中对应存在的各个建筑构件的实际物理数据之间的误差,可以真实地反映在现实中建造所述待构建建筑所需要的资源及可能存在的建造问题。
具体地,请参照图4,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00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子步骤S201,获取多个建筑的物理数据与各个建筑对应的3D模型。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子终端10可通过对现实中建造成功的建筑的物理数据及根据所述建筑的物理数据构建的对应建筑的3D模型进行分析,得到建筑的物理数据与3D模型的数据之间的相互联系。
子步骤S202,对各个建筑中的物理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得到各个建筑中的每个建筑构件的实际物理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子终端10可对获取到的多个建筑的物理数据进行细化分类处理,得到每个建筑中对应的可以构成该建筑的各个建筑构件的实际物理数据,所述实际物理数据为现实中建造成功的建筑所对应的物理数据,可以反映该建筑的真实情况。
子步骤S203,对各个建筑对应的3D模型进行数据分析,得到各个建筑对应的3D模型中的每个建筑构件的3D模型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子终端10也可对所述电子终端10仿真生成的各个建筑对应的3D模型进行数据分析,得到各个建筑对应的3D模型数据,并通过对各个建筑对应的3D模型数据进行细化分类处理,得到与现实中的各个建筑中的每个建筑构件对应的3D模型数据,所述3D模型数据为所述电子终端10进行仿真时使用的数据,所述电子终端10可根据对应的3D模型数据仿真得到对应的3D模型。
子步骤S204,建立每个建筑构件的实际物理数据与该建筑构件对应的3D模型数据之间的数据关系,并对所有的数据关系进行整合,得到各个建筑构件的实际物理数据与对应的建筑构件的3D模型数据之间的对应标准。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子终端10可对每个现实中存在的建筑构件的实际物理数据与该建筑构件对应的3D模型仿真时使用的3D模型数据进行分析,建立每个建筑构件的实际物理数据与该建筑构件对应的3D模型数据之间的数据关系。通过对各个建筑中的建筑构件的实际物理数据与对应的3D模型数据之间的数据关系进行整合分析处理,得到各个建筑构件的实际物理数据与对应的建筑构件的3D模型数据之间的对应标准,以实现统一的建筑构件3D模型构建标准,使得构建出的待构建建筑的3D模型能更真实地反映所述待构建建筑的具体建造方案。
请参照图5,是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提供的建筑3D模型构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三。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建筑3D模型构建方法还可以包括:
步骤S270,将所述待构建建筑的3D模型数据与各个建筑构件的数据进行整合,导出建造所述待构建建筑时所需的建筑建造方案。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子终端10可对待构建建筑的3D模型数据及各个建筑构件修改前后的数据变化进行细化分类,并相应地进行优化,进而导出得到建造所述待构建建筑时所需的建筑建造方案。
具体地,请参照图6,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70可以包括:
子步骤S271,根据所述待构建建筑的3D模型数据及各个建筑构件的数据,重新绘出建造所述待构建建筑时所需的建造图纸,并相应地绘出所述待构建建筑对应的筏板基础图。
在本实施例中,建造所述待构建建筑时所需的建造图纸为所述待构建建筑对应的物理数据中的建造图纸根据各个建筑构件的数据发生的变化而相应调整后得到的,与所述待构建建筑的3D模型数据对应的建造图纸。与建筑图纸的调整重绘类似,所述电子终端10可相应地绘出所述待构建建筑对应的筏板基础图。
子步骤S272,列出所述待构建建筑对应的建筑构件编号表及各个建筑构件的吊装顺序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待构建建筑对应的建筑构件编号表及各个建筑构件的吊装顺序表,可真实地反映建造所述待构建建筑时所消耗的资源及建造该待构建建筑的建造难度。
请参照图7,是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提供的图1中所示的建筑3D模型构建装置100的方框示意图之一。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建筑3D模型构建装置100可以包括:物理数据获取模块110、数据模型构建模块120、建筑构件生成模块130、标准符合判断模块140、构件数据修改模块150及3D模型构建模块160。
所述物理数据获取模块110,用于获取待构建建筑的物理数据,其中,所述待构建建筑的物理数据包括所述待构建建筑的建造图纸、建造材料、建造尺寸。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物理数据获取模块110可以执行图2中的步骤S210,具体的描述可参照上文中对步骤S210的详细描述。
所述数据模型构建模块120,用于根据所述待构建建筑的物理数据生成所述待构建建筑的数据模型。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数据模型构建模块120可以执行图2中的步骤S220,具体的描述可参照上文中对步骤S220的详细描述。
所述建筑构件生成模块130,用于响应对所述待构建建筑的数据模型进行拆分的操作,将所述数据模型拆分为多个建筑构件,得到各个建筑构件的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建筑构件为构成所述待构建建筑的各个组件,所述建筑构件的数据包括各个建筑构件的形状、尺寸、材质、数目及安装位置。所述建筑构件可由工程师通过所述建筑构件生成模块130对所述待构建建筑的数据模型进行拆分获得。
所述标准符合判断模块140,用于判断各个建筑构件的数据是否符合预设的构件3D模型构建标准,并根据判断结果执行相应的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构件3D模型构建标准为所述电子终端10根据各个建筑构件的数据构建对应的3D模型的标准。所述标准符合判断模块140根据判断结果执行相应的操作的方式包括:
当所述建筑构件的数据符合预设的构件3D模型构建标准时,将对应的建筑构件的数据进行保存;
当所述建筑构件的数据不符合预设的构件3D模型构建标准时,不对相应的建筑构件的数据进行保存,并提示该建筑构件的数据不正确。
所述构件数据修改模块150,用于响应对各个建筑构件的数据进行修改的操作,将各个建筑构件的数据进行相应修改,并判断修改后的建筑构件的数据是否符合预设的构件3D模型构建标准,并根据判断结果执行对应的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工程师可通过所述构件数据修改模块150对符合构件3D模型构建标准的建筑构件的数据进行修改,使之更为接近该建筑构件在现实中的物理数据,增强待构建建筑对应的3D模型进行仿真时的真实性及可靠性;也可对不符合构件3D模型构建标准的建筑构件的数据进行修改,使之符合构件3D模型构建标准,增强待构建建筑对应的3D模型进行仿真时的真实性及可靠性。判断修改后的建筑构件的数据是否符合预设的构件3D模型构建标准的步骤可由上述的标准符合判断模块140进行执行,而根据判断结果执行对应的操作的步骤可由所述构件数据修改模块150执行。具体地,所述构件数据修改模块150根据判断结果执行对应的操作的方式包括:
当修改后的建筑构件的数据符合预设的构件3D模型构建标准时,将对应的建筑构件的数据进行保存;
当修改后的建筑构件的数据不符合预设的构件3D模型构建标准时,不对相应的建筑构件的数据进行保存,并提示该建筑构件的数据不正确。
所述3D模型构建模块160,用于响应对待构建建筑进行3D模型构建的操作,将各个建筑构件和各个建筑构件对应的数据进行整合,构建生成待构建建筑对应的3D模型,得到所述待构建建筑的3D模型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3D模型数据可真实地反映所述3D模型对应的建筑在现实中进行建造时的具体状况及相应的建造方案,所述3D模型数据包括所述3D模型对应的建筑的形状、尺寸、图纸、建筑材料。
所述3D模型构建模块160将各个建筑构件和各个建筑构件对应的数据进行整合的方式包括:
为每个建筑构件分配一个建筑构件编号,并对各个建筑构件进行编号排序,得到所述待构建建筑中的建筑构件编号表;
按照各个建筑构件与各个建筑构件对应的数据的对应关系,在所述建筑构件编号表中记录各个建筑构件对应的数据,完成对各个建筑构件和各个建筑构件对应的数据的整合。
所述3D模型构建模块160构建生成待构建建筑对应的3D模型,得到所述待构建建筑的3D模型数据的方式包括:
生成一建筑3D模型构建界面;
按照所述待构建建筑的建造图纸及各个建筑构件在构建所述待构建建筑对应的3D模型的过程中的设置位置和吊装顺序,对各个建筑构件的建筑构件编号进行吊装顺序的排列,得到吊装顺序表;
根据所述吊装顺序表和所述建筑构件编号表,对应构建各个建筑构件的3D模型,并对所有的建筑构件的3D模型进行搭建,生成所述待构建建筑对应的3D模型,得到所述待构建建筑的3D模型数据。
请参照图8,是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提供的图1中所示的建筑3D模型构建装置100的方框示意图之二。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建筑3D模型构建装置100还可以包括构建标准设置模块109。
所述构建标准设置模块109,用于对构件3D模型构建标准进行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构建标准设置模块109对构件3D模型构建标准进行设置的描述可参照上文中对图3中的步骤S200和图4中的子步骤S201、子步骤S202、子步骤S203及子步骤S204的详细描述。
请参照图9,是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提供的图1中所示的建筑3D模型构建装置100的方框示意图之三。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建筑3D模型构建装置100还可以包括建造方案导出模块170。
所述建造方案导出模块170,用于将所述待构建建筑的3D模型数据与各个建筑构件的数据进行整合,导出建造所述待构建建筑时所需的建筑建造方案。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建造方案导出模块170导出建造所述待构建建筑时所需的建筑建造方案的描述可参照上文中对图5中的步骤S270和图6中的子步骤S271及子步骤S272的详细描述。
综上所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提供的建筑3D模型构建方法及装置中,所述建筑3D模型构建方法及装置具有统一的建筑构件3D模型构建标准,可构建出能更真实地反映待构建建筑的具体建造方案的待构建建筑对应的3D模型,为建造所述待构建建筑提供优化的建造方案。具体地,所述构建方法通过将根据获取到的待构建建筑的物理数据生成的数据模型进行拆分,得到多个建筑构件及各个建筑构件的数据,判断各个建筑构件的数据是否符合预设的构件3D模型构建标准,并根据判断结果对各个建筑构件的数据执行相应的操作,即符合时,将对应的建筑构件的数据进行保存,不符合时,不对相应的建筑构件的数据进行保存,并提示该建筑构件的数据不正确。然后对各个建筑构件的数据进行修改,以使修改后的建筑构件的数据符合预设的构件3D模型构建标准,并对修改后的建筑构件的数据进行保存,最后将各个建筑构件和各个建筑构件对应的数据进行整合,构建生成待构建建筑对应的3D模型,得到所述待构建建筑的3D模型数据,从而为建造所述待构建建筑提供优化的建造方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建筑3D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方法包括:
获取待构建建筑的物理数据,其中,所述待构建建筑的物理数据包括所述待构建建筑的建造图纸、建造材料、建造尺寸;
根据所述待构建建筑的物理数据生成所述待构建建筑的数据模型;
响应对所述待构建建筑的数据模型进行拆分的操作,将所述数据模型拆分为多个建筑构件,得到各个建筑构件的数据,其中,所述各个建筑构件的数据包括各个建筑构件的形状、尺寸、材质、数目及安装位置;
判断各个建筑构件的数据是否符合预设的构件3D模型构建标准,当符合时,将对应的建筑构件的数据进行保存,当不符合时,不对相应的建筑构件的数据进行保存,并提示该建筑构件的数据不正确;
响应对各个建筑构件的数据进行修改的操作,将各个建筑构件的数据进行相应修改,并判断修改后的建筑构件的数据是否符合预设的构件3D模型构建标准,当符合时,对修改后的建筑构件的数据进行保存,当不符合时,不对修改后的建筑构件的数据进行保存,并提示修改失败;
响应对待构建建筑进行3D模型构建的操作,将各个建筑构件和各个建筑构件对应的数据进行整合,构建生成待构建建筑对应的3D模型,得到所述待构建建筑的3D模型数据,其中,所述3D模型数据包括所述3D模型对应的建筑的形状、尺寸、图纸、建筑材料;
所述将各个建筑构件和各个建筑构件对应的数据进行整合的步骤包括:
为每个建筑构件分配一个建筑构件编号,并对各个建筑构件进行编号排序,得到所述待构建建筑中的建筑构件编号表;
按照各个建筑构件与各个建筑构件对应的数据的对应关系,在所述建筑构件编号表中记录各个建筑构件对应的数据,完成对各个建筑构件和各个建筑构件对应的数据的整合;
所述构建生成待构建建筑对应的3D模型,得到所述待构建建筑的3D模型数据的步骤包括:
生成一建筑3D模型构建界面;
按照所述待构建建筑的建造图纸及各个建筑构件在构建所述待构建建筑对应的3D模型的过程中的设置位置和吊装顺序,对各个建筑构件的建筑构件编号进行吊装顺序的排列,得到吊装顺序表;
根据所述吊装顺序表和所述建筑构件编号表,对应构建各个建筑构件的3D模型,并对所有的建筑构件的3D模型进行搭建,生成所述待构建建筑对应的3D模型,得到所述待构建建筑的3D模型数据;
其中,所述构建方法还包括对构件 3D模型构建标准进行设置,所述对构件3D模型构建标准进行设置的步骤包括:
获取多个建筑的物理数据与各个建筑对应的3D模型;
对各个建筑中的物理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得到各个建筑中的每个建筑构件的实际物理数据;
对各个建筑对应的3D模型进行数据分析,得到各个建筑对应的3D模型中的每个建筑构件的3D模型数据;
建立每个建筑构件的实际物理数据与该建筑构件对应的3D模型数据之间的数据关系,并对所有的数据关系进行整合,得到各个建筑构件的实际物理数据与对应的建筑构件的3D模型数据之间的对应标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待构建建筑的3D模型数据与各个建筑构件的数据进行整合,导出建造所述待构建建筑时所需的建筑建造方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出建造所述待构建建筑时所需的建筑建造方案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待构建建筑的3D模型数据及各个建筑构件的数据,重新绘出建造所述待构建建筑时所需的建造图纸,并相应地绘出所述待构建建筑对应的筏板基础图;
列出所述待构建建筑对应的建筑构件编号表及各个建筑构件的吊装顺序表。
4.一种建筑3D模型构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装置包括:
物理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构建建筑的物理数据,其中,所述待构建建筑的物理数据包括所述待构建建筑的建造图纸、建造材料、建造尺寸;
数据模型构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待构建建筑的物理数据生成所述待构建建筑的数据模型;
建筑构件生成模块,用于响应对所述待构建建筑的数据模型进行拆分的操作,将所述数据模型拆分为多个建筑构件,得到各个建筑构件的数据,其中,所述各个建筑构件的数据包括各个建筑构件的形状、尺寸、材质、数目及安装位置;
标准符合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各个建筑构件的数据是否符合预设的构件3D模型构建标准,当符合时,将对应的建筑构件的数据进行保存,当不符合时,不对相应的建筑构件的数据进行保存,并提示该建筑构件的数据不正确;
构件数据修改模块,用于响应对各个建筑构件的数据进行修改的操作,将各个建筑构件的数据进行相应修改,并判断修改后的建筑构件的数据是否符合预设的构件3D模型构建标准,当符合时,对修改后的建筑构件的数据进行保存,当不符合时,不对修改后的建筑构件的数据进行保存,并提示修改失败;
3D模型构建模块,用于响应对待构建建筑进行3D模型构建的操作,将各个建筑构件和各个建筑构件对应的数据进行整合,构建生成待构建建筑对应的3D模型,得到所述待构建建筑的3D模型数据,其中,所述3D模型数据包括所述3D模型对应的建筑的形状、尺寸、图纸、建筑材料;
所述3D模型构建模块具体用于:
为每个建筑构件分配一个建筑构件编号,并对各个建筑构件进行编号排序,得到所述待构建建筑中的建筑构件编号表;
按照各个建筑构件与各个建筑构件对应的数据的对应关系,在所述建筑构件编号表中记录各个建筑构件对应的数据,完成对各个建筑构件和各个建筑构件对应的数据的整合;
生成一建筑3D模型构建界面;
按照所述待构建建筑的建造图纸及各个建筑构件在构建所述待构建建筑对应的3D模型的过程中的设置位置和吊装顺序,对各个建筑构件的建筑构件编号进行吊装顺序的排列,得到吊装顺序表;
根据所述吊装顺序表和所述建筑构件编号表,对应构建各个建筑构件的3D模型,并对所有的建筑构件的3D模型进行搭建,生成所述待构建建筑对应的3D模型,得到所述待构建建筑的3D模型数据;
其中,所述构建装置还包括构建标准设置模块,用于对构件3D模型构建标准进行设置,所述构建标准设置模块对构件3D模型构建标准进行设置的方式包括:
获取多个建筑的物理数据与各个建筑对应的3D模型;
对各个建筑中的物理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得到各个建筑中的每个建筑构件的实际物理数据;
对各个建筑对应的3D模型进行数据分析,得到各个建筑对应的3D模型中的每个建筑构件的3D模型数据;
建立每个建筑构件的实际物理数据与该建筑构件对应的3D模型数据之间的数据关系,并对所有的数据关系进行整合,得到各个建筑构件的实际物理数据与对应的建筑构件的3D模型数据之间的对应标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构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装置还包括:
建造方案导出模块,用于将所述待构建建筑的3D模型数据与所述待构建建筑中各个建筑构件的数据进行整合,导出建造所述待构建建筑时所需的建筑建造方案。
CN201710164238.1A 2017-03-20 2017-03-20 建筑3d模型构建方法及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9348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64238.1A CN106934855B (zh) 2017-03-20 2017-03-20 建筑3d模型构建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64238.1A CN106934855B (zh) 2017-03-20 2017-03-20 建筑3d模型构建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34855A CN106934855A (zh) 2017-07-07
CN106934855B true CN106934855B (zh) 2021-05-07

Family

ID=594333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164238.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934855B (zh) 2017-03-20 2017-03-20 建筑3d模型构建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93485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03051B (zh) * 2017-08-01 2020-07-31 贺州学院 养护时间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7545120A (zh) * 2017-09-15 2018-01-05 中建海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的预制构件自动拆分的方法和计算设备
CN107564112B (zh) * 2017-09-15 2020-09-01 北京唐吉诃德科技有限公司 模型压缩转换方法及系统
CN107590355A (zh) * 2017-10-27 2018-01-16 巧夺天宫(深圳)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建筑信息模型的建筑设计方法、设计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07958101A (zh) * 2017-11-07 2018-04-24 山东住工装配建筑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信息化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9492966A (zh) * 2018-10-17 2019-03-19 北京市机械施工有限公司 用于构件进场存放的管理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25699B (zh) * 2013-10-16 2018-06-01 啟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雲端三維模型建構系統及其建構方法
CN103942388B (zh) * 2014-04-18 2017-04-26 重庆市勘测院 一种大规模建筑信息模型与三维数字城市集成方法
CN105320786A (zh) * 2014-07-21 2016-02-10 上海羽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3d建筑建模方法及系统
CN105303308A (zh) * 2015-10-22 2016-02-03 张玉英 基于3d图形信息平台的钢筋工程全过程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5888248B (zh) * 2016-04-27 2018-01-26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一种基于bim技术指导信息化预制构件的施工方法
CN106095989A (zh) * 2016-06-21 2016-11-09 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的建筑工程信息交换方法
CN106156408B (zh) * 2016-06-24 2020-01-10 东南大学 一种基于构件分类和组合的建筑协同构建系统和方法
CN106294821A (zh) * 2016-08-16 2017-01-04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bim模型校验方法
CN106339558B (zh) * 2016-08-30 2019-10-25 江苏国泰新点软件有限公司 建筑模型的检验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34855A (zh) 2017-07-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34855B (zh) 建筑3d模型构建方法及装置
AU2017206394B2 (en) Method, system and device for testing and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09558622A (zh) 一种基于点云扫描的施工管理方法及装置
JP2013515993A (ja) コンピュータにより実施される形状特徴を検出する改良された方法
CN109726108B (zh) 基于模拟数据的前端代码测试方法、装置、系统和介质
CN111159897B (zh) 基于系统建模应用的目标优化方法和装置
CN109683858B (zh) 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3032862B (zh) 一种建筑信息模型检查方法、检查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8958843A (zh) 基于轻量化脚本的插件构建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CN111883262A (zh) 疫情趋势预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6296622A (zh) 一种自动布局的拼图方法及装置
CN110019838A (zh) 智能问答系统及智能终端
CN111897660A (zh) 模型部署方法、模型部署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0888800A (zh) 服务交互功能的测试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测试系统
CN107844645B (zh) 基于bim的协作发起方法及装置
CN116662039B (zh) 基于共享内存的工业信息并行检测方法、装置及介质
CN115982828A (zh) 桥梁养护数字孪生体构建方法及装置
CN115187821B (zh) 验证模型转换前后正确性的方法、相关装置及程序产品
CN107967655B (zh) 数据资源模型建立方法及装置
CN110765513B (zh) 墙龙骨模型和l型顶导梁模型的连接节点放置方法和产品
CN107403051B (zh) 养护时间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2464326B (zh) 识别屋面和墙体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US20240012833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eamlessly updating and optimizing a digital system
CN107908832B (zh) 空调系统模型识别与转化方法及终端设备
US20230161926A1 (en) Manufacturing system design verification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