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33398B - 触控面板与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触控面板与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33398B
CN106933398B CN201511026957.4A CN201511026957A CN106933398B CN 106933398 B CN106933398 B CN 106933398B CN 201511026957 A CN201511026957 A CN 201511026957A CN 106933398 B CN106933398 B CN 10693339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pattern
touch
electrode
dummy
dummy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102695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933398A (zh
Inventor
蔡清丰
庄尧智
刘家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nstar Displa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Hannstar Displa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nstar Display Corp filed Critical Hannstar Display Corp
Priority to CN20151102695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933398B/zh
Publication of CN1069333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333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9333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333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触控面板与电子装置,触控面板包括基板、多个第一电极区块及多个第二电极区块。基板具有显示区域与非显示区域。多个第一电极区块及多个第二电极区块形成于基板上,并且多个第二电极区块设置在多个第一电极区块周围。其中每个第一电极区块是完全设置于显示区域中,并且每个第二电极区块的至少一部分位于非显示区域。每个第一电极区块包含第一触控电极图案与第一虚拟电极图案。多个第二电极区块的其中一个包含第二触控电极图案与第二区域,第二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虚拟电极图案,并且第二虚拟电极图案的面积小于第一虚拟电极图案的面积。借此,本发明的触控面板与电子装置,可以减少静电放电发生的机率。

Description

触控面板与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触控面板,且特别涉及一种在显示区域与非显示区域设计不同虚拟电极图案的触控面板与使用此触控面板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的触控面板具有多个触控电极图案,对于电容式触控面板,触控电极图案的面积会影响到对应的电容值。在一些应用中,会在相邻的触控电极图案间设置虚拟(或称冗余)电极(dummy electrode)图案,以避免触控电极图案间的间隙造成视效上的问题。虚拟触控电极图案与触控电极图案一般来说并不会电性连接。然而,若发生了静电放电(Electrostatic Discharge,ESD)的现象,相邻的触控电极图案与虚拟电极图案可能会因为静电破坏导致彼此短路而电性连接,这使得等效来说触控电极图案的面积变大,而造成触控信号异常。
请参照图1,图1所示为现有的触控面板的电极图案,触控面板100的基板110具有显示区域110a与非显示区域(又称为遮蔽区域)110b。触控面板100的透明导电层形成在基板110上,并且包含多个触控电极图案121、多个触控电极图案122以及多个虚拟电极图案123。每一行(row)的多个触控电极图案121相互电性连接以形成在X方向延伸的触控电极行,每一列(column)的多个触控电极图案122借由多个桥接部124相互电性连接以形成在Y方向延伸的触控电极列。触控电极行与触控电极列是空间上相互绝缘(spatiallyisolated)的。每一条触控电极列及触控电极行均跨越了显示区域110a与非显示区域110b,并且部分虚拟电极图案123位于显示区110a中,而部分虚拟电极图案123是同时跨越显示区110a与非显示区域110b。如图1所示,因为触控电极图案121、122以及虚拟电极图案123所形成的电极图案是对称的,因此图1的电极图案可视为是由多个具有相同大小的电极区块130所组成,并且每一个电极区块130包含相同的触控电极图案及虚拟电极图案(如图2所示)。
如图1所示,因为每一条触控电极列及触控电极行均跨越了显示区域110a与非显示区域110b,并且部分虚拟电极图案123是位在显示区110a中,而部分虚拟电极图案123是同时跨越显示区110a与非显示区域110b。因此如图2所示,部分的电极区块130是分布在显示区域内,而位于触控面板100周围的电极区块130跨越了显示区域100a与非显示区域100b。一般来说,当发生静电破坏的问题时,因为对应非显示区域100b的遮蔽层的耦合效应,通常会造成非显示区域100b中相邻的触控电极图案与虚拟电极图案短路,也就是静电放电路径主要是集中在非显示区域中。因此,如何解决上述静电放电所产生的问题,为此领域技术人员所关心的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控面板与电子装置,可以减少静电放电发生的机率。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一种触控面板,其包括基板、多个第一电极区块及多个第二电极区块。基板具有显示区域与非显示区域。第一电极区块及第二电极区块形成于基板上,并且第二电极区块设置在第一电极区块的周围。每个第一电极区块是完全设置于显示区域中,并且每个第二电极区块的至少一部分位于非显示区域。每个第一电极区块包含第一触控电极图案与第一虚拟电极图案,其中第一虚拟电极图案相邻于第一触控电极图案,并且第一虚拟电极图案在对应的第一电极区块中占据了第一区域。第二电极区块包含第二触控电极图案与第二区域。第二区域的至少一部分位于非显示区域内,此部分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虚拟电极图案,并且第二虚拟电极图案的面积小于第一虚拟电极图案的面积。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区域跨越显示区域与非显示区域。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触控电极图案的形状是与第二触控电极图案的形状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触控电极图案的形状与第二触控电极图案的形状不同。第一触控电极图案具有第一图案部分与第二图案部分,第二触控电极图案具有第一图案部分与第二图案部分,第一触控电极图案的第一图案部分相对于对应的第一电极区块的位置与第二触控电极图案的第一图案部分相对于对应的第二电极区块的位置相同,第二触控电极图案的第一图案部分位于显示区域,第二触控电极图案的第二图案部分位于非显示区域,第二触控电极图案的第一图案部分的形状及面积与第一触控电极图案的该第一图案部分的形状及面积相同,第二触控电极图案的第二图案部分的面积与第一触控电极图案的第二图案部分的面积不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虚拟电极图案相邻于第二触控电极图案。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虚拟电极图案与第二触控电极图案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虚拟电极图案和第一触控电极图案之间的距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虚拟电极图案与第一触控电极图案之间具有第一间隙,第二虚拟电极图案与第二触控电极图案之间具有第二间隙。第一间隙中设置有第一绝缘材料,第二间隙中设置有第二绝缘材料,第一绝缘材料的介电常数是大于第二绝缘材料的介电常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绝缘材料的介电常数位于7至8之间。第二绝缘材料的介电常数位于3至4.5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触控面板还包括遮蔽层与绝缘层。遮蔽层在非显示区域内,且设置于基板与第二触控电极图案之间以及基板与第二虚拟电极图案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绝缘层是在非显示区域内,且设置于第二触控电极图案及第二虚拟电极图案上方。在一些实施例中,绝缘层是在非显示区域内,且设置于第二触控电极图案与遮蔽层之间以及第二虚拟电极图案与遮蔽层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遮蔽层是设置于基板的一侧,而绝缘层是在非显示区域内,且设置于基板的另一侧。在一些实施例中,绝缘层的材料包括二氧化硅。
本发明的实施例也提出一种电子装置,其包括了上述的触控面板。在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触控面板与电子装置中,可以减少静电放电发生的机率,或者减少电极图案增加的电容值。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触控面板的俯视图。
图2是现有触控面板中电极区块排列方式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绘示第一电极区块与第二电极区块的示意图。
图4a至图4d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绘示第一电极区块与第二电极区块排列方式的示意图。
图5a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绘示第一电极区块与第二电极区块的放大图。
图5b至图5c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绘示第一虚拟电极、第二虚拟电极、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的放大图。
图6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绘示第一电极区块与第二电极区块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第三实施例绘示第一电极区块与第二电极区块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第四实施例绘示第一电极区块与第二电极区块的示意图。
图9是根据第五实施例绘示触控面板的侧视剖面图。
图10是根据第六实施例绘示触控面板的侧视剖面图。
图11是根据第七实施例绘示触控面板的侧视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当结合附图阅读时,根据下面详细的描述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应该强调的是,根据工业中的标准作法,并没有按照比例来绘示图中的特征,实际上各个特征可以被任意增大或缩小。另外,除非以下特别注明直接接触,否则在特征与特征之间还可以加入其他的特征。
图3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绘示触控面板的俯视图。请参照图3,触控面板200的基板210具有显示区域210a与非显示区域210b。触控面板200的透明导电层形成在基板210上,并且包含多个电极区块。这些电极区块可分为在显示区域210a内排列成阵列形状的第一电极区块230,以及设置在排列成阵列形状的第一电极区块230周围的第二电极区块240,其中第一电极区块230与第二电极区块240的形状与面积相同,但第一电极区块230与第二电极区块240中虚拟电极图案的形状或面积并不相同。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电极区块240完全围绕于显示区域210a内排列成阵列形状的第一电极区块230,每个第一电极区块230都是完全设置于显示区域210a内;而每个第二电极区块240的一部分是设置于非显示区域210b内,另一部分则是设置于显示区域210a内。然而,在本发明其他的实施例中,可依据触控面板的设计将第二电极区块240部分围绕于显示区域210a内排列成阵列形状的第一电极区块230(如图4a至图4c所示)。此外,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二电极区块240也可以完全地设置于非显示区域210b内(如图4d所示)。在本发明中,第一电极区块230与第二电极区块240的排列方式不限于图3及图4a至图4d的实施例,只要触控面板包含多个电极区块,且这些电极区块可分为在显示区域210a内的多个第一电极区块230,以及设置在该些第一电极区块230周围的多个第二电极区块240,且每个第一电极区块230是完全设置于显示区域210a内,而每个第二电极区块240的至少一部分是设置于非显示区域210b内,即在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内。举例来说,上述矩形或正方形的触控面板中,因为显示区域210a为矩形或正方形,因此在显示区域210a内的多个第一电极区块230是排列成阵列形状。然而在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触控面板也可以是圆形、椭圆形或三角形的形状(又称为异形面板),而显示区域是对应触控面板的形状而具有圆形、椭圆形或三角形的形状,因此在异形面板的实施例中,显示区域内的多个第一电极区块并非排列成阵列形状。
需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触控面板200可为单片玻璃式(One Glass Solution,OGS)触控面板,也就是将触控面板的透明导电层形成在保护盖板(cover lens)的基板上。在此实施实施例中,因为保护盖板的基板周围区域具有遮蔽层(例如黑色油墨或白色油墨),因此非显示区域210b是对应具有遮蔽层的区域,而显示区域210a则对应不具遮蔽层的区域。但本发明不以此实施例为限,举例来说,本发明的触控面板200可单独制作完成后再与保护盖板及显示面板贴合形成触控显示装置。在此实施实施例中,因为触控面板并不具有遮蔽层,因此触控面板200的非显示区域210b是对应至保护盖板具有遮蔽层的区域,而触控面板200的显示区域210a则对应不具遮蔽层的区域。此外,在本发明的再一实施实施例中,本发明的触控面板200可以与显示面板设计为整合式(On-cell或In-cell)触控显示面板(举例来说,在On-cell的实施实施例中,触控电极图案是形成在显示面板中的彩色滤光片基板背对液晶层的表面上,而在In-cell的实施实施例中,触控电极图案是形成在彩色滤光片基板面对液晶层的表面上或是显示面板中的薄膜电晶体阵列基板面对液晶层的表面上),再与保护盖板贴合形成触控显示装置。在此实施实施例中,触控面板200的非显示区域210b是对应至保护盖板具有遮蔽层的区域,而触控面板200的显示区域210a则对应不具遮蔽层的区域。而在本发明的再一实施实施例中,本发明的触控面板200可以与显示面板设计为整合式(On-cell或In-cell)触控显示面板,并且组装完成的触控显示装置不具有保护盖板。在此实施实施例中,触控面板200的非显示区域210b是对应至彩色滤光片基板周围的黑色矩阵(black matrix)区域,而触控面板200的显示区域210a则对应彩色滤光片基板的其他区域。
此外,触控面板200是包含在一电子装置中,此电子装置可以是电视、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或任意具有触控功能的装置,但不以此为限。
接下来请同时参照图3及图5a,图5a是触控面板200的部分俯视图,也就是对应图3中触控面板200右下角的部分俯视图。基本上,在图3及图5a的实施例中是在非显示区域210b中将与触控电极图案(可以是驱动电极或是感测电极)相邻的虚拟电极图案切割为多个图案,使得虚拟电极图案的面积变小。
具体来说,第一电极区块230包括触控电极图案310与触控电极图案311(都可称为第一触控电极图案)。在此实施例中,触控电极图案310为感测电极图案,而触控电极图案311是驱动电极图案,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也可以是触控电极图案310为驱动电极图案,而触控电极图案311是感测电极图案。第一电极区块230也包括了虚拟电极图案313、314、315及316(可称为第一虚拟电极图案)。在本实施例中,触控电极图案310和虚拟电极图案313、314、315及316之间具有间隙,彼此并没有电性连接;相同地,触控电极图案311和虚拟电极图案313、314、315及316之间具有间隙,彼此并没有电性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虚拟电极图案313、314、315及316相邻于触控电极图案310、311,并且虚拟电极图案313、314、315及316在第一电极区块230中分别占据了第一区域323、324、325及326。在此特别说明的是,所述的第一区域323是指在触控面板200的俯视图中,虚拟电极图案313的轮廓在第一电极区块230中所形成的区域,也就是虚拟电极图案313在触控面板200的基板210上的投影区域。同样地,所述的第一区域324、325及326分别是虚拟电极图案314、315及316在触控面板200的基板210上的投影区域。
另一方面,第二电极区块240包括触控电极图案330与触控电极图案331(都可称为第二触控电极图案),并且第二电极区块240也包括了多个虚拟电极图案(都可称为第二虚拟电极图案)。以图5a右下角的第二电极区块240为例,其包括了第二虚拟电极图案333a、333b、333c、333d、334a、334b、334c、334d、335a、335b、335c、335d以及336。同样地,在此实施例中,触控电极图案330为感测电极图案,而触控电极图案331是驱动电极图案,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也可以是触控电极图案330为驱动电极图案,而触控电极图案331是感测电极图案。如图5a所示,与第一电极区块230类似,相邻的触控电极图案与虚拟电极图案间也具有间隙。借由将多个第一电极区块230设置在显示区域210a内,以及将多个第二电极区块240设置该些第一电极区块230的周围,触控电极图案310是与触控电极图案330电性连接成为触控电极列,而触控电极图案311是与触控电极图案331电性连接成为触控电极行。接下来请同时参照图5a、图5b及图5c,图5b及5c绘示第一电极区块230中的第一虚拟电极图案313、314、315、316与第一区域323、324、325、326,以及图5a中右下角的第二电极区块240中的第一虚拟电极图案333a~333d、334a~334d、335a~335d、336与第二区域343、344、345、346。第一电极区块230中的第一区域323是对应于第二电极区块240中的第二区域343。详细来说,第一区域323的大小与形状与第二区域343相同,并且第一区域323相对于第一电极区块230的位置与第二区域343相对于对应的第二电极区块240的位置相同。特别的是,第二区域343中至少有一部分是在非显示区域210b内,而在非显示区域210b内的部分包括了第二虚拟电极图案333b、333c以及333d。从图5a中可以看出,第二虚拟电极图案333a、333b、333c以及333d是将第一虚拟电极图案313切割为多个电极图案所产生,其中第二虚拟电极图案333b、333c以及333d位在非显示区域210b中,而第二虚拟电极图案333a位在显示区域210a中,并且相邻的第二虚拟电极图案333a及333b间、相邻的第二虚拟电极图案333b及333c间以及相邻的第二虚拟电极图案333c与333d间具有间隙,也就是第二虚拟电极图案333a及333b间、333b及333c间以及333c及333d间不电性连接。换言之,这些第二虚拟电极图案333a、333b、333c以及333d的面积都小于第一虚拟电极图案313的面积,并且这些第二虚拟电极图案333a、333b、333c以及333d相邻于触控电极图案330、331,并且与触控电极图案330、331间具有间隙。此外,如图5c所示,相对于第一区域323中是由第一虚拟电极图案313所填满(因为第一区域323是由第一虚拟电极图案313的轮廓界定,也就是第一虚拟电极图案313在触控面板200的基板210上的投影区域),与第一区域323相同大小的第二区域343是包含第二虚拟电极图案333a、333b、333c以及333d,而相邻的第二虚拟电极图案333a及333b间、333b及333c间以及333c及333d间具有间隙,因此除了在第二区域343中每个第二虚拟电极图案333a、333b、333c及333d的面积是小于在第一区域323中第一虚拟电极图案313的面积外,在第二区域343中第二虚拟电极图案333a、333b、333c以及333d的总面积也小于在第一区域323中第一虚拟电极图案313的面积。
此外,同样地,在同一个第二电极区块240中包含有左下区域的另外多个虚拟电极图案334a、334b、334c以及334d以及右上区域的多个虚拟电极图案335a、335b、335c以及335d,其是分别将第一虚拟电极图案314及315切割形成,在此不再赘述。
需说明的是,上述是以图5a中位于触控面板200的右下角角落的第二电极区块240中的虚拟电极图案作为范例说明,其他位置的第二电极区块240可依据上述说明的原则将位于非显示区域210b的第二虚拟电极图案细切化,在此不再重复相同叙述。举例来说,以图5a中左下角的第二电极区块240为例,因为其仅有第二电极区块240的下侧部分位于非显示区210b中,因此与第一区域323相同形状与大小的第二区域是包含第二虚拟电极图案353a、353b、353c以及353d,而与第一区域324相同形状与大小的第二区域是包含第二虚拟电极图案354a、354b、354c以及354d。每个第二虚拟电极图案353a、353b、353c以及353d的面积是小于在第一区域323中第一虚拟电极图案313的面积,并且在第二区域中第二虚拟电极图案353a、353b、353c以及353d的总面积也小于在第一区域323中第一虚拟电极图案313的面积。同样地,每个第二虚拟电极图案354a、354b、354c以及354d的面积是小于在第一区域324中第一虚拟电极图案314的面积,并且第二区域中第二虚拟电极图案354a、354b、354c以及354d的总面积也小于在第一区域324中第一虚拟电极图案314的面积。
在现有技术中,通常是将第二电极区块240中的触控电极图案及虚拟电极图案的形状、面积或间隔布局为与第一电极区块230中的触控电极图案及虚拟电极图案相同。因此当发生静电放电导致非显示区域210b内相邻的触控电极图案及虚拟电极图案短路时,等效的触控电极图案面积会变大而导致触控信号异常(当相邻的触控电极图案及虚拟电极图案短路时,因为虚拟电极图案电性连接至相邻的触控电极图案,因此相当于等效的触控电极图案面积变大)。如背景技术所载,当发生静电破坏的问题时,通常会造成非显示区域中相邻的触控电极图案与虚拟电极图案短路,而在本实施实施例中,因为位于在非显示区域210b内与触控电极图案330或331相邻的第二虚拟电极图案333b、333c、333d、334b、334c、334d、335b、335c及335d的面积较小(与现有技术相较),因此即使因为静电破坏导致触控电极图案330或331与一个相邻的第二虚拟电极图案333b、333c、333d、334b、334c、334d、335b、335c或335d短路,等效的触控电极图案330或331面积仅会较原本的面积小幅增加,因此不会导致触控信号异常。
此外,在图3及图5a至图5c的实施例中,第二区域343、344及345是跨越了显示区域210a与非显示区域210b。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当虚拟电极图案有不同的配置时,第二区域343、344或345也可以完全位于非显示区域210b当中,也就是第二区域343、344及345中至少有一部分是在非显示区域210b内。上述的第一区域323、324、325、326与第二区域343、344、345、346是用来指出第一电极区块230与第二电极区块240中相对应的虚拟电极图案的位置,只要在第二电极区块240中将位于非显示区域210b内与触控电极图案相邻的虚拟电极图案切割为面积更小的虚拟电极图案,便在本发明的精神与范围当中。
需说明的是,在图3及图5a至图5c的实施例中,第一虚拟电极图案313、314、315及316为条状的电极图案,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该技术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可在不影响触控面板视效及功能的情况下自行调整第一虚拟电极图案313、314、315及316的形状及面积。
此外,图3及图5a至图5c虽绘示将位于非显示区域210b内与触控电极图案330或331相邻的第二虚拟电极图案切割为3个第二虚拟电极图案333b、333c与333d、3个第二虚拟电极图案334b、334c与334d以及3个第二虚拟电极图案335b、335c与335d,但本发明不限定第二虚拟电极图案的个数,该技术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可在制程能力范围内以及不影响触控面板视效的情况下,自行调整第二虚拟电极图案的个数。当第二虚拟电极图案的个数细切为越多时,也就是第二虚拟电极图案的面积会越小,因此当静电破坏导致触控电极图案330或331与一个相邻的第二虚拟电极图案短路时,等效的触控电极图案330或331面积的增加幅度会越小,因此越不易导致触控信号异常。
接下来请参图6,图6与图5a的差别在于图6的实施例并未将第二电极区块240中位于非显示区域210b内与触控电极图案相邻的第二虚拟电极图案切割为面积更小的虚拟电极图案,而是将非显示区域210b内的第二虚拟电极图案333至与其相邻的触控电极图案330或331间的间隙d增大。因为虚拟电极图案及触控电极图案的材料皆为导体,而虚拟电极图案及触控电极图案间的间隙中通常会填充绝缘材料,因此间隙d越大,则在静电放电时,间隙d间的绝缘材料越不易崩溃(breakdown)而导致第二虚拟电极图案333与第二触控电极图案330或331短路。同样地,非显示区域210b内的第二虚拟电极图案334及335至与其相邻的触控电极图案330或331间的间隙d也增大,以降低因为静电放电而导致第二虚拟电极图案334或335与第二触控电极图案330或331短路的机率。
与第一虚拟电极图案313相比较,本实施例是将第二虚拟电极图案333与触控电极图案330或331相邻的侧边内缩,使得间隙d增大,因此第二虚拟电极图案333的面积是小于第一虚拟电极图案313的面积,也就是在第二区域343中第二虚拟电极图案333的面积小于在第一区域323中第一虚拟电极图案313的面积。同样地,第二虚拟电极图案334及335的面积是分别小于第一虚拟电极图案314及315的面积,也就是在第二区域344及345中,第二虚拟电极图案334及335的面积分别小于在第一区域324及325中第一虚拟电极图案314及315的面积。
在图5及图6的实施例中,位于第一电极区块230中的触控电极图案310、311的形状及面积分别与位于第二电极区块240中的触控电极图案330、331的形状及面积相同。然而,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电极区块240与第一电极区块230也可以分别实作如图7,图7中位于第二电极区块240中的触控电极图案330、331与位于第一电极区块230中的触控电极图案310、311具有不同的形状,且不同处在于触控电极图案330、331位于非显示区域210b内的部分。在图7的实施例中,第一触控电极图案310、311分别具有第一图案部分310a、311a与第二图案部分310b、311b,第二触控电极图案330、331分别具有第一图案部分330a、331a与第二图案部分330b、331b。第一触控电极图案310、311的第一图案部分310a、311a相对于对应的第一电极区块230的位置与第二触控电极图案330、331的第一图案部分330a、331a相对于对应的第二电极区块240的位置相同。第二触控电极图案330、331的第一图案部分330a、331a位于显示区域210a内,而第二图案部分330b、331b位于非显示区域210b内。与位于第一电极区块230中的触控电极图案310、311相比较,第一触控电极图案310、311的第一图案部分310a、311a的形状及面积与第二触控电极图案330、331的第一图案部分330a、331a的形状及面积相同,而第一触控电极图案310、311的第二图案部分310b、311b的形状与第二触控电极图案330、331的第二图案部分330b、331b的形状不同,并且第二触控电极图案330、331的第二图案部分330b、331b的面积是分别小于第一触控电极图案310、311的第二图案部分310b、311b的面积,以使得位于非显示区域210b内的第二虚拟电极图案333至与其相邻的触控电极图案330或331间的间隙d增大。
需说明的是,因为触控电极图案面积的改变会影响电容值而导致触控信号的变化,因此在图7的实施例中,第二触控电极图案330、331的第二图案部分330b、331b的面积优选是略小于第一触控电极图案310、311的第二图案部分310b、311b的面积,以避免造成触控信号异常。因此,在图7的实施例中,除了使第二触控电极图案330、331的第二图案部分330b、331b的面积小于第一触控电极图案310、311的第二图案部分310b、311b的面积外,也搭配图6的实施例将第二虚拟电极图案333中与触控电极图案330或331相邻的侧边内缩,使得在非显示区域210b中,第二虚拟电极图案333与相邻的触控电极图案330或331间的间隙d增大。
在图6及图7中,虽然第二虚拟电极图案333并没有如图5a被切割为多个图案,但在非显示区域210b中,第二虚拟电极图案333与第二触控电极图案330或331之间的间隙d会比较大(大于第一虚拟电极图案313与第一电极图案310或311之间的距离),此加大的距离可以减少静电放电时造成非显示区域210b中相邻的第二虚拟电极图案333与第二触控电极图案330或331短路发生的机率。在一些实施例中,图5a与图6、图7的教示也可以结合,也就是在图5a中第二虚拟电极图案333b、333c、333d、334b、334c、334d、335b、335c及335d与相邻的第二触控电极图案330或331之间的距离可以增加,或者图6或7中第二虚拟电极图案333位于非显示区域210b的部分可以切割为多个面积更小的图案。
接下来请参照图8,在非显示区域210b中,第二虚拟电极图案333与相邻的第二触控电极图案330、331之间的间隙D2(也称第二间隙)中还设置有绝缘材料410(也称为第二绝缘材料),此绝缘材料410的介电常数(dielectric constant)相对地较低。具体来说,在一些实施例中通常会在制作完成电极图案及电性连接电极图案的金属导线后沉积覆盖层(over coating layer),而通常覆盖层会填入触控电极图案与虚拟电极图案之间的间隙,因此第一触控电极图案310、311与第一虚拟电极图案313之间的第一间隙D1(也称第一间隙)也设置有绝缘材料(也称第一绝缘材料),但第一绝缘材料的介电常数是大于第二绝缘材料410的介电常数。例如,第一绝缘材料的介电常数位于7至8之间,而第二绝缘材料410的介电常数位于3至4.5之间,举例来说,第一绝缘材料的材料可为透明树脂,第二绝缘材料410的材料可为二氧化硅。但第一绝缘材料与第二绝缘材料410的介电常数与材料不以此为限。因为具有越低介电常数的介电材料代表当静电场跨越介电材料时,储存于介电材料的能量越低,因此具有较低介电常数的介电材料具有优选的电场屏蔽能力。借由在第二触控电极图案330、331与第二虚拟电极图案333之间的间隙D2设置较低介电常数的第二绝缘材料410,可以降低在非显示区域210b中第二触控电极图案330、331与第二虚拟电极图案333之间因为静电破坏而造成短路的机率。也就是说,借由在非显示区域内的相邻第二触控电极图案与第二虚拟电极图案间的间隙中设置较低介电常数的绝缘材料,可降低相邻第二触控电极图案与第二虚拟电极图案因为静电破坏而造成彼此短路的机率。
需说明的是,在图8的实施例中,非显示区域210b中的第二虚拟电极图案333与第二触控电极图案330或331之间的第二间隙D2的大小会大于第一虚拟电极图案313与第一电极图案310或311之间的第一间隙D1的大小,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在本发的其他实施例中,非显示区域210b中的第二虚拟电极图案333与第二触控电极图案330或331之间的第二间隙D2的大小也可以与第一虚拟电极图案313与第一电极图案310或311之间的第一间隙D1的大小相等。此外,图8的实施例也可以与图5、图6及图7的实施例结合,也就是在图5、图6及图7中位于非显示区域210b内的第二触控电极图案与第二虚拟电极图案之间的间隙设置较低介电常数的绝缘材料。
图8虽未绘示第二绝缘材料410填满在第二触控电极图案330、331与第二虚拟电极图案323之间的第二间隙D2,只是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在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第二绝缘材料410可填满在第二触控电极图案330、331与第二虚拟电极图案333之间的第二间隙D2。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的触控电极图案与虚拟电极图案的形状仅是范例,本发明并不限制这些图案的形状、配置以及形成方法。举例来说,虽然在图3至图8的实施例中,触控电极图案是现有的单面氧化铟锡(single sided ITO,SITO)结构,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触控电极图案可以是单层解决方案(One layer solution,OLS)结构或是双面氧化铟锡(double sided ITO,DITO)结构。此外,虽然图3至图8中触控面板100的触控电极设计为互电容(mutual-capacitance)型式,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触控面板的触控电极设计也可为自电容(self-capacitance)型式。
此外,实施例3~8中的透明导电层是由透明导电材料形成。透明导电材料例如包括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ITO)、氧化鍗锡(antimony tin oxide,ATO)、氧化氟锡(fluorine tin oxide,FTO)或其他导电且透明的材料,例如纳米金属丝(纳米银丝、纳米铜丝),但本发明的实施例不以此为限。举例来说,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电极区块及第二电极区块中的第一触控电极图案、第一虚拟电极图案、第二触控电极图案以及第二虚拟电极图案也可由具有网格的金属层形成(例如金属网格(metal mesh))。
因此,本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当将图3至图8公开的内容加以润饰或修改,进而设计出其他形状的触控电极图案与虚拟电极图案。只要将虚拟电极图案位于非显示区域中与触控电极图案相邻部分切割为面积更小的图案、将位于非显示区域中的触控电极图案至相邻虚拟电极图案的间隙增大、或是在位于非显示区域中的触控电极图案至相邻虚拟电极图案的间隙中设置较低介电常数的绝缘材料,皆在本发明的精神与范围当中。
接下来请参照图9,图9是触控面板在显示区域与非显示区域的剖面局部放大图(举例来说,图9可对应至图3切线AA’的剖面图)。触控面板包括基板910、遮蔽层920、绝缘层930及透明导电层940。基板910的材料例如包括玻璃、聚合物(polymer)、复合材料,或其他合适的材料,并且基板910具有显示区域910a与非显示区域910b。基板910上设置有遮蔽层920。遮蔽层920的材料可包含黑色油墨、白色油墨、光阻材料或其他不透光的绝缘材料,但不以此为限。遮蔽层920上设置有绝缘层930,绝缘层930的材料例如包括二氧化硅,但不以此为限。绝缘层930上设置有透明导电层940。透明导电层940包括第一电极区块230的第一触控电极图案与第一虚拟电极图案以及第二电极区块240的第二触控电极图案与第二虚拟电极图案。换言之,在非显示区域910b中,遮蔽层920是设置于透明导电层940与基板910之间,而绝缘层930是设置于遮蔽层920与透明导电层940之间。也就是遮蔽层920是设置于非显示区域910b中的第二触控电极图案与基板910之间以及第二虚拟电极图案与基板910之间,而绝缘层930是设置于非显示区域910b中的遮蔽层920与第二触控电极图案之间以及遮蔽层920与第二虚拟电极图案之间。在本实施例中,基板910可为保护盖板(Cover lens)的基板,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在图9的实施例中,若在基板910的下表面侧以静电枪作静电放电测试,或是基板910的下表面累积静电电荷时,则绝缘层930可用以降低静电耦合至非显示区域910b中的透明导电层940,以提升静电防护能力。
在图9的实施例中,绝缘层930设置在非显示区域910b,并延伸至部分显示区域910a中,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绝缘层930也可仅设置在非显示区域910b中,或是绝缘层930除了设置于非显示区域910b中,并延伸至整个显示区域910a中。
请参照图10,图10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在显示区域与非显示区域的剖面局部放大图。在图10的实施例中,基板910、遮蔽层920、绝缘层930及透明导电层940的材料与图9的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重复相同叙述。基板910上设置有遮蔽层920。遮蔽层920上设置有透明导电层940,透明导电层940上则设置有绝缘层930。也就是在非显示区域910b中,遮蔽层920上设置有第二触控电极图案与第二虚拟电极图案,而绝缘层930是设置于非显示区域910b中的第二触控电极图案与第二虚拟电极图案之上。在图10的实施例中,若在触控面板的上方也就是绝缘层930上方以静电枪作静电放电测试,或是绝缘层930的上表面累积静电电荷时,则绝缘层930可用以降低静电耦合至非显示区域910b中的透明导电层940,以提升静电防护能力。
需特别说明的是,一般在透明导电层940上方会沉积覆盖层以保护触控电极图案及虚拟电极图案,并且作为平坦化。也就是说虽然图10未绘示有覆盖层,但不以此为限,覆盖层可位于透明导电层940及绝缘层930间,或是覆盖层可位于绝缘层930上方。虽然覆盖层也是绝缘材料,但一般常用的覆盖层的介电常数大约为7至8之间,而本实施例中的绝缘层930是介电常数较覆盖层低的绝缘材料(例如SiO2),且绝缘层930的介电常数优选位于3至4.5之间。也就是说除了沉积覆盖层外,额外形成介电常数较覆盖层低的绝缘层930于非显示区域910b中,可进一步降低静电耦合至非显示区域910b中的电极图案,以提升静电防护能力。
在图10的实施例中,绝缘层930设置在非显示区域910b,并延伸至部分显示区域910a中,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绝缘层930也可仅设置在非显示区域910b中,或是绝缘层930也可除了设置于非显示区域910b中,并延伸至整个显示区域910a中。
接下来请参照图11,图11是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在显示区域与非显示区域的剖面局部放大图。在图11的实施例中,基板910、遮蔽层920、绝缘层930及透明导电层940的材料与图9、10的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重复相同叙述。在图11的实施例中,基板910具有相对的两侧,遮蔽层920与透明导电层940是堆叠设置于其中一侧,而绝缘层930是设置于基板910的另一侧。在图11的实施例中,若在基板910的下表面侧以静电枪作静电放电测试,或是基板910的下表面累积静电电荷时,则绝缘层930可用以降低静电耦合至非显示区域910b中的透明导电层640,以提升静电防护能力。
在图11的实施例中,绝缘层930仅设置在非显示区域910b,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绝缘层930也可设置于显示区域910a及非显示区域910b中。
在图9至图11的实施例中,形成第一电极区块及第二电极区块中的第一触控电极图案、第一虚拟电极图案、第二触控电极图案以及第二虚拟电极图案的透明导电层940的材料例如包括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ITO)、氧化鍗锡(antimony tin oxide,ATO)、氧化氟锡(fluorine tin oxide,FTO)或其他导电且透明的材料,例如纳米金属丝(纳米银丝、纳米铜丝)。但本发明的实施例不以此为限。举例来说,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电极区块及第二电极区块中的第一触控电极图案、第一虚拟电极图案、第二触控电极图案以及第二虚拟电极图案也可由具有网格的金属层形成(例如金属网格(metal mesh))。
需说明的是,图9至图11的实施实施例也可以与图3至图8的实施例结合,也就是除了如图3至图8的实施例中变化在非显示区域的触控电极图案与虚拟电极图案的布局方式,或是以较低介电常数的绝缘材料填充非显示区域中触控电极图案与虚拟电极图案间的间隙外,也可搭配图9至图11的实施实施例,以进一步提升静电放电能力。
虽然本发明已经以实施例公开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变动与润饰,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面板包括:
基板,其具有显示区域与非显示区域;
第一触控电极图案,设置于所述基板上且位于所述显示区域中;
第一虚拟电极图案,设置于所述基板上且位于所述显示区域中,所述第一虚拟电极图案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图案相邻;
第二触控电极图案,设置于所述基板上,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图案是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非显示区域中;以及
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图案相邻的多个第二虚拟电极图案,设置于所述基板上,所述第二虚拟电极图案的其中至少一者是位于所述非显示区域中,
其中位于所述非显示区域中的任一所述第二虚拟电极图案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一虚拟电极图案的面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虚拟电极图案的总面积小于所述第一虚拟电极图案的面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虚拟电极图案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图案间具有第一间隙,位于所述非显示区域中的任一所述第二虚拟电极图案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图案间具有第二间隙,所述第一间隙小于所述第二间隙。
4.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面板包括:
基板,具有显示区域与非显示区域;
第一触控电极图案,设置于所述基板上且位于所述显示区域中;
第一虚拟电极图案,设置于所述基板上且位于所述显示区域中,所述第一虚拟电极图案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图案相邻,并且所述第一虚拟电极图案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图案间具有第一间隙;
第二触控电极图案,设置于所述基板上,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图案是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非显示区域中;以及
第二虚拟电极图案,设置于所述基板上并且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图案相邻,且所述第二虚拟电极图案的至少一部分是位于所述非显示区域中,其中所述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图案间的间隙均大于所述第一间隙。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虚拟电极图案是位于所述显示区域与所述非显示区域中,所述第二虚拟电极图案位于所述非显示区域的部分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图案之间的间隙大于所述第二虚拟电极图案位于所述显示区域的部分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图案之间的间隙。
6.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面板包括:
基板,具有显示区域与非显示区域;
第一触控电极图案,设置于所述基板上且位于所述显示区域中;
第一虚拟电极图案,设置于所述基板上且位于所述显示区域中,所述第一虚拟电极图案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图案相邻,并且所述第一虚拟电极图案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图案间具有第一间隙;
第二触控电极图案,设置于所述基板上,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图案是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非显示区域中;以及
至少一个第二虚拟电极图案,设置于所述基板上并且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图案相邻,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虚拟电极图案的至少一部分是位于所述非显示区域中,并且所述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图案间具有第二间隙,
其中所述第一间隙中设置有第一绝缘材料,所述第二间隙中设置有第二绝缘材料,所述第一绝缘材料的介电常数是大于所述第二绝缘材料的介电常数。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材料的介电常数是位于7至8间,所述第二绝缘材料的介电常数是位于3至4.5间。
8.如权利要求1、4、或6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面板还包括:
遮蔽层,位于所述非显示区域中,所述遮蔽层设置于所述基板上,并且位于所述基板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图案之间以及所述基板与所述第二虚拟电极图案之间;以及
绝缘层,所述绝缘层于所述非显示区域内是位于所述遮蔽层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图案之间以及所述遮蔽层与所述第二虚拟电极图案之间。
9.如权利要求1、4、或6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面板还包括:
遮蔽层,位于所述非显示区域中,所述遮蔽层设置于所述基板上,并且位于所述基板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图案之间以及所述基板与所述第二虚拟电极图案之间;
绝缘层,所述绝缘层于所述非显示区域内是位于所述遮蔽层、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图案与所述第二虚拟电极图案的上方;以及
覆盖层,所述覆盖层于所述非显示区域内是位于所述绝缘层的上方,或是位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图案与所述绝缘层间以及所述第二虚拟电极图案与所述绝缘层间。
10.如权利要求1、4、或6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面板还包括:
遮蔽层,位于所述非显示区域中,所述遮蔽层设置于所述基板的一侧,并且位于所述基板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图案之间;以及
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在所述非显示区域内设置于所述基板的另一侧。
CN201511026957.4A 2015-12-31 2015-12-31 触控面板与电子装置 Active CN1069333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1026957.4A CN106933398B (zh) 2015-12-31 2015-12-31 触控面板与电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1026957.4A CN106933398B (zh) 2015-12-31 2015-12-31 触控面板与电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33398A CN106933398A (zh) 2017-07-07
CN106933398B true CN106933398B (zh) 2020-03-20

Family

ID=594415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1026957.4A Active CN106933398B (zh) 2015-12-31 2015-12-31 触控面板与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93339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27817B (zh) * 2017-08-30 2020-09-15 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 薄膜晶体管基板以及显示器
KR102488208B1 (ko) 2017-11-20 2023-01-16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패널 및 터치 장치
KR20190067621A (ko) * 2017-12-07 2019-06-17 주식회사 하이딥 터치 센서 패널
CN107831960A (zh) * 2017-12-12 2018-03-23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触控装置
CN108897455B (zh) * 2018-07-05 2022-05-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基板及其制作方法、触控电子设备
CN109782953B (zh) * 2019-01-21 2022-04-15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触控结构及触控显示装置
JP7308630B2 (ja) * 2019-03-15 2023-07-14 トライベイル テクノロジーズ, エルエルシー タッチスクリーン、タッチパネル、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CN111596805B (zh) * 2020-07-27 2020-10-23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装置
CN112162650B (zh) * 2020-08-12 2024-02-23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面板和显示装置
KR20220073302A (ko) * 2020-11-26 2022-06-03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디스플레이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720857B2 (ja) * 2008-06-18 2011-07-13 ソニー株式会社 静電容量型入力装置および入力機能付き表示装置
CN101694605B (zh) * 2009-10-27 2012-10-03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
CN104238835B (zh) * 2013-06-09 2017-08-08 宸鸿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其触控电极结构与侦测方法
CN204515730U (zh) * 2015-03-18 2015-07-29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
CN105117085B (zh) * 2015-09-07 2018-03-27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内嵌式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33398A (zh) 2017-07-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33398B (zh) 触控面板与电子装置
KR102222652B1 (ko) 터치 패널 및 그것의 제조 방법, 및 터치 디스플레이 디바이스
CN204044792U (zh) 触控面板
US8310460B2 (en) Touch display device
TWI467449B (zh) 電容式觸控板及其製造方法
US9215796B2 (en) Touch panel
US9007332B2 (en) Position sensing panel
US10168841B2 (en) Touch panel
US10649558B2 (en) Touch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touch device
TWM470315U (zh) 觸控面板
CN102622122A (zh) 触摸屏
US10359890B2 (en) Touch screen, touch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TWI507940B (zh) 觸控面板及觸控顯示面板
US20200285347A1 (en) Touch display panel,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TWI604359B (zh) 觸控面板與電子裝置
TWI398809B (zh) 電容式觸控面板
US10331261B2 (en) Touch panel
KR102281616B1 (ko)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및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제조 방법
TWI575422B (zh) 觸控面板與電子裝置
JP2012123850A (ja) 静電容量結合方式のタッチパネル
JP5290458B2 (ja) 静電容量結合方式のタッチパネル
KR20150127055A (ko) 용량형 센서 전극
WO2022217569A1 (zh) 触控基板及其制造方法、触控装置
TWI478220B (zh) 觸控面板及其製作方法
KR101354113B1 (ko) 터치 패널 구조 및 그 제조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