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31675B - 喷射式循环系统和空调 - Google Patents

喷射式循环系统和空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31675B
CN106931675B CN201710239825.2A CN201710239825A CN106931675B CN 106931675 B CN106931675 B CN 106931675B CN 201710239825 A CN201710239825 A CN 201710239825A CN 106931675 B CN106931675 B CN 10693167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heat exchanger
valve port
liquid storage
storage contai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23982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931675A (zh
Inventor
岳宝
林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White Goods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White Goods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White Goods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23982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931675B/zh
Publication of CN1069316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316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9316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316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20Disposition of valves, e.g. of on-off valves or flow control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30Expansion means; Dispositions thereof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30Expansion means; Dispositions thereof
    • F25B41/31Expansion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30Expansion means; Dispositions thereof
    • F25B41/37Capillary tub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27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reversing means
    • F25B2313/02732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reversing means using two three-way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27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reversing means
    • F25B2313/02741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reversing means using one four-way valv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29Control issues
    • F25B2313/0292Control issues related to reversing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400/00General features or devices for 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or heat-pump systems, i.e. not limited to a particular subgroup of F25B
    • F25B2400/19Pumping down refrigerant from one part of the cycle to another part of the cycle, e.g. when the cycle is changed from cooling to heating, or before a defrost cycle is start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ression-Type Refrigeration Machines With Reversible 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喷射式循环系统,包括:压缩机;与压缩机通过管路相连的储液容器;换向阀,设于连接压缩机与储液容器的管路上,换向阀可切换喷射式循环系统的制冷模式与制热模式;第一换热器,与压缩机通过换向阀相连;第二换热器,与储液容器管路相连;开关阀,设于连接储液容器与第二换热器的管路上;喷射器,喷射器的吸入室口与第二换热器相连,喷射器的扩压室口与储液容器相连,喷射器的喷嘴口与第一换热器相连,第一换热器内的流体和第二换热器内的流体流入喷射器内混合后进入储液容器进行气液分离。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不但可以有效回收利用因制冷循环中的节流处理损失的压力能,而且可以实现喷射式循环系统的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切换。

Description

喷射式循环系统和空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喷射式循环系统和一种空调。
背景技术
空调循环系统中,一般通过节流处理来将高温状态的制冷剂转化为低温状态的制冷剂,在将制冷剂潜能转化为实际制冷能力的同时,也造成了最大部分的压力能损失,相关技术中,在空调循环系统中增加喷射器,来实现对这部分压力能损失的回收和利用,但存在以下技术缺陷:
(1)压力能损失回收效率低;
(2)采用喷射器的空调系统一般只能实现单一的制冷循环,无法进行制冷和制热模式切换,用户体验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喷射式循环系统。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喷射式循环系统,喷射式循环系统包括:压缩机;与压缩机通过管路相连的储液容器;换向阀,设于连接压缩机与储液容器的管路上,换向阀可切换喷射式循环系统的制冷模式与制热模式;第一换热器,与压缩机通过换向阀相连;第二换热器,与储液容器管路相连;开关阀,设于连接储液容器与第二换热器的管路上;喷射器,喷射器的吸入室口与第二换热器相连,喷射器的扩压室口与储液容器相连,喷射器的喷嘴口与第一换热器相连,第一换热器内的流体和第二换热器内的流体流入喷射器内混合后进入储液容器进行气液分离。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压缩机给制冷剂加压,通过与压缩机管路相连的储液容器进行气液分离,通过连接在压缩机与储液容器管路上的换向阀实现喷射式循环系统的制冷模式与制热模式切换,通过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实现室内和室外热量的交换,通过喷射器,可以提高压缩机吸入的制冷剂的压力,进而降低压缩机的功耗。
具体地,在制冷模式下,储液容器内制冷剂气体被压缩机吸入后变成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在第一换热器中放热变成中温高压的制冷剂液体,此时第一换热器是室外换热器,为冷凝器,储液容器内制冷剂液体进入第二换热器中吸热蒸发后变为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此时第二换热器是室内换热器,为蒸发器,第一换热器流出的中温高压的制冷剂液体流入喷射器经过喷射器的喷嘴进行加速,将第二换热器流出的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引射到喷射器内,经扩压室增压后流入储液容器进行气液分离,可以提高压缩机吸入的制冷剂气体的压力。
具体地,在制热模式下,低温低压制冷剂气体被压缩机吸入后变成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在第二换热器中放热变成中温高压的制冷剂液体,此时第二换热器是室内换热器,为冷凝器,中温高压的制冷剂液体经喷射器节流降压后变为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液体,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液体在第一换热器中吸热蒸发变为低温低压制冷剂气体被压缩机吸入,此时第一换热器是室外换热器,为蒸发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换向阀为四通换向阀,四通换向阀的第一阀口与压缩机的入口相连,四通换向阀的第二阀口与压缩机的出口相连,四通换向阀的第三阀口与第一换热器相连,四通换向阀的第四阀口与储液容器相连,在制冷模式下,四通换向阀的第一阀口与第四阀口连通,四通换向阀的第二阀口与第三阀口连通,在制热模式下,四通换向阀的第一阀口与第三阀口连通,四通换向阀的第二阀口与第四阀口连通。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四通换向阀的第一阀口与压缩机的入口相连,四通换向阀的第二阀口与压缩机的出口相连,四通换向阀的第三阀口与第一换热器相连,四通换向阀的第四阀口与储液容器相连,实现喷射式制冷循环的换热和换冷模式切换。
具体地,在制冷模式下,四通换向阀的第一阀口与第四阀口连通,四通换向阀的第二阀口与第三阀口连通,压缩机吸入储液容器内的制冷剂气体变成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后进入第一换热器内,在制热模式下,四通换向阀的第一阀口与第三阀口连通,四通换向阀的第二阀口与第四阀口连通,压缩机吸入第一换热器内的制冷剂气体变成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后进入储液容器,然后进入第二换热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换向阀,包括第一三通阀和第二三通阀,第一三通阀的第一阀口与压缩机的入口相连,第一三通阀的第二阀口与储液容器相连,第一三通阀的第三阀口与第二三通阀的第三阀口相连,第二三通阀的第一阀口与压缩机的出口相连,第二三通阀的第二阀口与第一换热器相连,在制冷模式下,第一三通阀的第一阀口与第二阀口连通,第二三通阀的第一阀口与第二阀口连通,在制热模式下,第一三通阀的第一阀口与第三阀口连通,第二三通阀的第一阀口与第三阀口连通,第二三通阀的第二阀口与第三阀口连通,第一三通阀的第二阀口与第三阀口连通。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第一三通阀的第一阀口与压缩机的入口相连,第一三通阀的第二阀口与储液容器相连,第一三通阀的第三阀口与第二三通阀的第三阀口相连,第二三通阀的第一阀口与压缩机的出口相连,第二三通阀的第二阀口与第一换热器相连,实现制冷和制热模式的切换。
具体地,在制冷模式下,第一三通阀的第一阀口与第二阀口连通,第二三通阀的第一阀口与第二阀口连通,压缩机吸入储液容器内的制冷剂气体变成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后进入第一换热器内,在制热模式下,第一三通阀的第一阀口与第三阀口连通,第二三通阀的第一阀口与第三阀口连通,第二三通阀的第二阀口与第三阀口连通,第一三通阀的第二阀口与第三阀口连通,压缩机吸入第一换热器内的制冷剂气体变成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后进入储液容器,然后进入第二换热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节流装置,与开关阀并联于储液容器与第二换热器之间,其中,在制冷模式下,节流装置开启,开关阀关闭,在制热模式下,开关阀开启,节流装置关闭。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制冷模式下,开启节流装置,关闭开关阀,可以对储液容器中的制冷剂液体进行节流降压,使制冷剂液体呈低温低压状态,同时节流装置可以调节制冷剂液体的流速,使流经第二换热器的低温低压制冷剂液体全都变成低温低压制冷剂气体,提高第二换热器作为蒸发器的换热效率,在制热模式下,开启开关阀,关闭节流装置,可以使储液容器中的制冷剂气体顺畅的进入第二换热器,不会因为节流造成热量损失,可以提高第二换热器作为冷凝器的换热效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节流装置为节流阀、膨胀阀、开关阀连接毛细管中的任一种。
在该技术方案中,可以根据循环系统的具体应用情况进行选择节流装置,开关阀连接毛细管作为节流部件,无自我调节能力,一般用在小型空调上面,可以满足小型空调的制冷和制热需求,同时节约成本,节流阀作为节流部件,没有流量负反馈功能,一般用于对速度稳定性要求不高的场合,膨胀阀作为节流部件,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可以减少压缩机的回液,在空调的循环系统中应用比较广泛。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单向装置,单向装置的入口端与喷射器的扩压室口相连,单向装置的出口端与储液容器相连,喷射器内的流体经单向装置流入储液容器。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喷射器和储液容器之间设置单向装置,实现流体从喷射器向储液容器的单向流通,减少在制热模式下,储液容器内的流体未经第二换热器直接流入喷射器内的可能性,提高换热效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单向装置为单向阀或开关阀,其中,开关阀配合控制逻辑,以在制冷模式下开启,在制热模式下关闭。
在该技术方案中,单向阀作为单向装置,可以一直处于开启状态,制冷模式下,流体会从喷射器向储液容器流动,在制热模式下,第二换热器内流出的中温高压液体会从喷射器的吸入室口进入经喷嘴口流出,进入到第一换热器,只有少量液体会经单向阀流回储液容器,并不影响制冷循环,开关阀配合控制逻辑作为单向装置,在制冷模式下,开关阀开启,流体可以从喷射器向储液容器流动,在制热模式下,开关阀关闭,储液容器内的制冷剂气体只能经第二换热器换热后进入喷射器,而不能直接由管道进入喷射器,可以提高第二换热器作为冷凝器的换热效率,提高制冷剂气体的利用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储液容器为气液分离器或空腔,从喷射器扩压室口流出的流体经储液容器进行气液分离。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把气液分离器或空腔作为储液容器可以实现流体的气液分离,减少压缩机的回液量,提高制冷剂的利用率和喷射式循环系统的运行效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喷射器和储液容器设有保温外层或由保温材料制成。
在该技术方案中,给喷射器和储液容器设置保温外层或由保温材料制成喷射器和储液容器,可以减少喷射式循环系统的热量损失,提高喷射式循环系统运行效率。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空调,包括本发明第一方面技术方案中的任一项的喷射式循环系统。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的空调,因设置有本发明第一方面技术方案中的任一项的喷射式循环系统,从而具有上述喷射式循环系统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喷射式循环系统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喷射式循环系统处于制冷模式下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中喷射式循环系统处于制热模式下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喷射式循环系统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4中附图标记与部件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2压缩机,104四通换向阀,106第一三通阀,108第一换热器,110第二换热器,112开关阀,114喷射器,116储液容器,118节流装置,120单向装置,122第二三通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结合图1至图4对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喷射式循环系统进行具体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喷射式循环系统,包括:压缩机102;与压缩机102通过管路相连的储液容器116;换向阀,设于连接压缩机102与储液容器116的管路上,换向阀可切换喷射式循环系统的制冷模式与制热模式;第一换热器108,与压缩机102通过换向阀相连;第二换热器110,与储液容器116管路相连;开关阀112,设于连接储液容器116与第二换热器110的管路上;喷射器114,喷射器114的吸入室口与第二换热器110相连,喷射器114的扩压室口与储液容器116相连,喷射器114的喷嘴口与第一换热器108相连,第一换热器108内的流体和第二换热器110内的流体流入喷射器114内混合后进入储液容器116进行气液分离。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压缩机102给制冷剂加压,通过与压缩机102管路相连的储液容器116进行气液分离,通过连接在压缩机102与储液容器116管路上的换向阀实现喷射式循环系统的制冷模式与制热模式切换,通过第一换热器108和第二换热器110实现室内和室外热量的交换,通过喷射器114,可以提高压缩机102吸入的制冷剂的压力,进而降低压缩机102的功耗。
具体地,在制冷模式下,储液容器116内制冷剂气体被压缩机102吸入后变成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在第一换热器108中放热变成中温高压的制冷剂液体,此时第一换热器108是室外换热器,为冷凝器,储液容器116内制冷剂液体进入第二换热器110中吸热蒸发后变为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此时第二换热器110是室内换热器,为蒸发器,第一换热器108流出的中温高压的制冷剂液体流入喷射器114经过喷射器114的喷嘴进行加速,将第二换热器110流出的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引射到喷射器114内,经扩压室增压后流入储液容器116进行气液分离,可以提高压缩机102吸入的制冷剂气体的压力。
具体地,在制热模式下,低温低压制冷剂气体被压缩机102吸入后变成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在第二换热器110中放热变成中温高压的制冷剂液体,此时第二换热器110是室内换热器,为冷凝器,中温高压的制冷剂液体经喷射器114节流降压后变为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液体,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液体在第一换热器108中吸热蒸发变为低温低压制冷剂气体被压缩机102吸入,此时第一换热器108是室外换热器,为蒸发器。
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换向阀为四通换向阀104,四通换向阀104的第一阀口与压缩机102的入口相连,四通换向阀104的第二阀口与压缩机102的出口相连,四通换向阀104的第三阀口与第一换热器108相连,四通换向阀104的第四阀口与储液容器116相连,在制冷模式下,四通换向阀104的第一阀口与第四阀口连通,四通换向阀104的第二阀口与第三阀口连通,在制热模式下,四通换向阀104的第一阀口与第三阀口连通,四通换向阀104的第二阀口与第四阀口连通。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四通换向阀104的第一阀口与压缩机102的入口相连,四通换向阀104的第二阀口与压缩机102的出口相连,四通换向阀104的第三阀口与第一换热器108相连,四通换向阀104的第四阀口与储液容器116相连,实现喷射式制冷循环的换热和换冷模式切换。
具体地,在制冷模式下,四通换向阀104的第一阀口与第四阀口连通,四通换向阀104的第二阀口与第三阀口连通,压缩机102吸入储液容器116内的制冷剂气体变成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后进入第一换热器108内,在制热模式下,四通换向阀104的第一阀口与第三阀口连通,换向阀的第二阀口与第四阀口连通,压缩机102吸入第一换热器108内的制冷剂气体变成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后进入储液容器116,然后进入第二换热器110。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换向阀,包括第一三通阀106和第二三通阀122,第一三通阀106的第一阀口与压缩机102的入口相连,第一三通阀106的第二阀口与储液容器116相连,第一三通阀106的第三阀口与第二三通阀122的第三阀口相连,第二三通阀122的第一阀口与压缩机102的出口相连,第二三通阀122的第二阀口与第一换热器108相连,在制冷模式下,第一三通阀106的第一阀口与第二阀口连通,第二三通阀122的第一阀口与第二阀口连通,在制热模式下,第一三通阀106的第一阀口与第三阀口连通,第二三通阀122的第一阀口与第三阀口连通,第二三通阀122的第二阀口与第三阀口连通,第一三通阀106的第二阀口与第三阀口连通。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第一三通阀106的第一阀口与压缩机102的入口相连,第一三通阀106的第二阀口与储液容器116相连,第一三通阀106的第三阀口与第二三通阀122的第三阀口相连,第二三通阀122的第一阀口与压缩机102的出口相连,第二三通阀122的第二阀口与第一换热器108相连,实现制冷和制热模式的切换。
具体地,在制冷模式下,第一三通阀106的第一阀口与第二阀口连通,第二三通阀122的第一阀口与第二阀口连通,压缩机102吸入储液容器116内的制冷剂气体变成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后进入第一换热器108内,在制热模式下,第一三通阀106的第一阀口与第三阀口连通,第二三通阀122的第一阀口与第三阀口连通,第二三通阀122的第二阀口与第三阀口连通,第一三通阀106的第二阀口与第三阀口连通,压缩机102吸入第一换热器108内的制冷剂气体变成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后进入储液容器116,然后进入第二换热器110。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还包括:节流装置118,与开关阀112并联于储液容器116与第二换热器110之间,其中,在制冷模式下,节流装置118开启,开关阀112关闭,在制热模式下,开关阀112开启,节流装置118关闭。
在该实施例中,在制冷模式下,开启节流装置118,关闭开关阀112,可以对储液容器116中的制冷剂液体进行节流降压,使制冷剂液体呈低温低压状态,同时节流装置118可以调节制冷剂液体的流速,使流经第二换热器110的低温低压制冷剂液体全都变成低温低压制冷剂气体,提高第二换热器110作为蒸发器的换热效率,在制热模式下,开启开关阀112,关闭节流装置118,可以使储液容器116中的制冷剂气体顺畅的进入第二换热器110,不会因为节流造成热量损失,可以提高第二换热器110作为冷凝器的换热效率。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节流装置118为节流阀、膨胀阀、开关阀112连接毛细管中的任一种。
在该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循环系统的具体应用情况进行选择节流装置118,开关阀112连接毛细管作为节流部件,无自我调节能力,一般用在小型空调上面,可以满足小型空调的制冷和制热需求,同时节约成本,节流阀作为节流部件,没有流量负反馈功能,一般用于对速度稳定性要求不高的场合,膨胀阀作为节流部件,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可以减少压缩机102的回液,在空调的循环系统中应用比较广泛。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还包括:单向装置120,单向装置120的入口端与喷射器114的扩压室口相连,单向装置120的出口端与储液容器116相连,喷射器114内的流体经单向装置120流入储液容器116。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喷射器114和储液容器116之间设置单向装置120,实现流体从喷射器114向储液容器116的单向流通,减少在制热模式下,储液容器116内的流体未经第二换热器110直接流入喷射器114内的可能性,提高换热效率。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单向装置120为单向阀或开关阀112,其中,开关阀112配合控制逻辑,以在制冷模式下开启,在制热模式下关闭。
在该实施例中,单向阀作为单向装置120,可以一直处于开启状态,制冷模式下,流体会从喷射器114向储液容器116流动,在制热模式下,第二换热器110内流出的中温高压液体会从喷射器114的吸入室口进入经喷嘴口流出,进入到第一换热器108,只有少量液体会经单向阀流回储液容器116,并不影响制冷循环,开关阀112配合控制逻辑作为单向装置120,在制冷模式下,开关阀112开启,流体可以从喷射器114向储液容器116流动,在制热模式下,开关阀112关闭,储液容器116内的制冷剂气体只能经第二换热器110换热后进入喷射器114,而不能直接由管道进入喷射器114,可以提高第二换热器110作为冷凝器的换热效率,提高制冷剂气体的利用率。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储液容器116为气液分离器或空腔,从喷射器114扩压室口流出的流体经储液容器116进行气液分离。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把气液分离器或空腔作为储液容器116可以实现流体的气液分离,减少压缩机102的回液量,提高制冷剂的利用率和喷射式循环系统的运行效率。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喷射器114和储液容器116设有保温外层或由保温材料制成。
在该实施例中,给喷射器114和储液容器116设置保温外层或由保温材料制成喷射器114和储液容器116,可以减少喷射式循环系统的热量损失,提高喷射式循环系统运行效率。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3所示,由压缩机、储液容器、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四通换向阀、喷射器、单向阀、节流装置、开关阀组成喷射式循环系统,四通换向阀的第一阀口与压缩机的入口相连,四通换向阀的第二阀口与压缩机的出口相连,四通换向阀的第三阀口与第一换热器相连,四通换向阀的第四阀口与储液容器相连,如图2所示,在制冷模式下,四通换向阀的第一阀口与第四阀口连通,第二阀口与第三阀口连通,节流装置开启,开关阀关闭,储液容器内的制冷剂气体依次经四通换向阀的第四阀口和第一阀口被压缩机吸入变成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依次经四通换向阀的第二阀口、第三阀口进入第一换热器,在第一换热器中放热变成中温高压的制冷剂液体,此时第一换热器是室外换热器,为冷凝器,同时,储液容器内的制冷剂液体经节流阀节流减压后,变成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液体,进入第二换热器,在第二换热器中吸热变成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此时第二换热器是室内换热器,为蒸发器,第一换热器流出的中温高压的制冷剂液体经喷嘴口进入喷射器节流加速减压,可以引射第二换热器中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从吸入室口进入喷射器,混合制冷剂经喷射器的扩压室增压后经单向阀流入储液容器,进行气液分离,分离出的制冷剂气体被压缩机吸入,分离出的制冷剂液体经节流装置流入第二换热器,如此循环,如图3所示,在制热模式下,四通换向阀的第一阀口与第三阀口连通,第二阀口与第四阀口连通,节流装置关闭,开关阀开启,低温低压制冷剂气体依次经第三阀口、第一阀口,被压缩机吸入后变成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依次经第二阀口、第四阀口、储液容器、开关阀流入第二换热器,在第二换热器中放热变成中温高压的制冷剂液体,此时第二换热器是室内换热器,为冷凝器,中温高压的制冷剂液体经喷射器的吸入室口流入,节流降压后从喷嘴口流出,变为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液体,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液体在第一换热器中吸热蒸发变为低温低压制冷剂气体被压缩机吸入,此时第一换热器是室外换热器,为蒸发器,如此循环。
实施例二:
如图4所示,由压缩机、储液容器、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一三通阀、第二三通阀、喷射器、单向阀、节流装置、开关阀组成喷射式循环系统,第一三通阀的第一阀口与压缩机的入口相连,第一三通阀的第二阀口与储液容器相连,第一三通阀的第三阀口与第二三通阀的第三阀口相连,第二三通阀的第一阀口与压缩机的出口相连,第二三通阀的第二阀口与第一换热器相连,在制冷模式下,第一三通阀的第一阀口与第二阀口连通,第二三通阀的第一阀口与第二阀口连通,节流装置开启,开关阀关闭,储液容器内的制冷剂气体经第一三通阀的第二阀口和第一阀口被压缩机吸入变成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经第二三通阀的第一阀口和第二阀口进入第一换热器,在第一换热器中放热变成中温高压的制冷剂液体,此时第一换热器是室外换热器,为冷凝器,同时,储液容器内的制冷剂液体经节流阀节流减压后,变成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液体,进入第二换热器,在第二换热器中吸热变成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此时第二换热器是室内换热器,为蒸发器,第一换热器流出的中温高压的制冷剂液体经喷嘴口进入喷射器节流加速减压,可以引射第二换热器中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从吸入室口进入喷射器,混合制冷剂经喷射器的扩压室增压后经单向阀流入储液容器,进行气液分离,分离出的制冷剂气体被压缩机吸入,分离出的制冷剂液体经节流装置流入第二换热器,如此循环,在制热模式下,第一三通阀的第一阀口与第三阀口连通,第二三通阀的第一阀口与第三阀口连通,第二三通阀的第二阀口与第三阀口连通,第一三通阀的第二阀口与第三阀口连通,节流装置关闭,开关阀开启,低温低压制冷剂气体依次经第二三通阀的第二阀口和第三阀口、第一三通阀的第三阀口和第一阀口,被压缩机吸入后变成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依次经第二三通阀的第一阀口和第三阀口、第一三通阀的第三阀口和第二阀口、储液容器、开关阀流入第二换热器,在第二换热器中放热变成中温高压的制冷剂液体,此时第二换热器是室内换热器,为冷凝器,中温高压的制冷剂液体经喷射器的吸入室口流入,节流降压后从喷嘴口流出,变为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液体,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液体在第一换热器中吸热蒸发变为低温低压制冷剂气体被压缩机吸入,此时第一换热器是室外换热器,为蒸发器,如此循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包括本发明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喷射式循环系统。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因设置有本发明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喷射式循环系统,从而具有上述喷射式循环系统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喷射式循环系统,通过喷射式循环系统中的喷射器,可以有效回收利用因制冷循环中的节流处理损失的压力能,通过设于连接压缩机与储液容器的管路上的换向阀,可以实现喷射式循环系统的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切换。
在本发明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喷射式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射式循环系统包括:
压缩机;与所述压缩机通过管路相连的储液容器;
换向阀,设于连接所述压缩机与所述储液容器的管路上,所述换向阀可切换所述喷射式循环系统的制冷模式与制热模式;
第一换热器,与所述压缩机通过所述换向阀相连;
第二换热器,与所述储液容器管路相连;
开关阀,设于连接所述储液容器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管路上;
喷射器,所述喷射器的吸入室口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相连,所述喷射器的扩压室口与所述储液容器相连,所述喷射器的喷嘴口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相连,所述第一换热器内的流体和所述第二换热器内的流体流入所述喷射器内混合后进入所述储液容器进行气液分离;
还包括:
节流装置,与所述开关阀并联于所述储液容器与所述第二换热器之间,
其中,在制冷模式下,节流装置开启,开关阀关闭,在制热模式下,开关阀开启,节流装置关闭;
其中,在所述制冷模式下,所述第一换热器为冷凝器,所述第二换热器为蒸发器;在所述制热模式下,所述第一换热器为蒸发器,所述第二换热器为冷凝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射式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向阀为四通换向阀,所述四通换向阀的第一阀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入口相连,所述四通换向阀的第二阀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出口相连,所述四通换向阀的第三阀口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相连,所述四通换向阀的第四阀口与所述储液容器相连,
在所述制冷模式下,所述四通换向阀的第一阀口与第四阀口连通,所述四通换向阀的第二阀口与第三阀口连通,在所述制热模式下,所述四通换向阀的第一阀口与第三阀口连通,所述四通换向阀的第二阀口与第四阀口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射式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向阀,包括第一三通阀和第二三通阀,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一阀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入口相连,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二阀口与所述储液容器相连,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三阀口与所述第二三通阀的第三阀口相连,所述第二三通阀的第一阀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出口相连,所述第二三通阀的第二阀口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相连,
在所述制冷模式下,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一阀口与第二阀口连通,所述第二三通阀的第一阀口与第二阀口连通,在所述制热模式下,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一阀口与第三阀口连通,所述第二三通阀的第一阀口与第三阀口连通,所述第二三通阀的第二阀口与第三阀口连通,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二阀口与第三阀口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射式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节流装置为节流阀、膨胀阀、开关阀连接毛细管中的任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射式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单向装置,所述单向装置的入口端与所述喷射器的扩压室口相连,所述单向装置的出口端与所述储液容器相连,所述喷射器内的流体经所述单向装置流入所述储液容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喷射式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单向装置为单向阀或开关阀,
其中,所述开关阀配合控制逻辑,以在制冷模式下开启,在制热模式下关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射式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储液容器为气液分离器或空腔,从所述喷射器扩压室口流出的流体经所述储液容器进行气液分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射式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喷射器和所述储液容器设有保温外层或由保温材料制成。
9.一种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的任一项所述的喷射式循环系统。
CN201710239825.2A 2017-04-13 2017-04-13 喷射式循环系统和空调 Active CN1069316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39825.2A CN106931675B (zh) 2017-04-13 2017-04-13 喷射式循环系统和空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39825.2A CN106931675B (zh) 2017-04-13 2017-04-13 喷射式循环系统和空调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31675A CN106931675A (zh) 2017-07-07
CN106931675B true CN106931675B (zh) 2019-11-29

Family

ID=594370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239825.2A Active CN106931675B (zh) 2017-04-13 2017-04-13 喷射式循环系统和空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93167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798533B1 (en) * 2019-09-26 2022-04-20 Danfoss A/S A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uction pressure of a vapour compression system
CN110986412B (zh) * 2019-11-25 2021-03-26 同济大学 一种带喷射器的空调内机和具有该内机的多联机空调系统
CN112082286A (zh) * 2020-09-25 2020-12-1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热管与制冷循环复合系统、制冷设备及控制方法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86326A (ja) * 2001-03-26 2002-10-03 Denso Corp 給湯空調装置
CN1374491A (zh) * 2001-03-01 2002-10-16 株式会社电装 喷射器循环系统
JP2005076914A (ja) * 2003-08-28 2005-03-24 Tgk Co Ltd 冷凍サイクル
CN101419000A (zh) * 2008-11-14 2009-04-29 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热泵空调
JP2009222362A (ja) * 2008-03-18 2009-10-01 Daikin Ind Ltd 冷凍装置
CN102575882A (zh) * 2009-10-20 2012-07-1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热泵装置
CN104048449A (zh) * 2014-07-07 2014-09-1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引射制热装置、循环系统、空气调节设备及控制方法
CN104110910A (zh) * 2014-07-04 2014-10-2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
CN105737459A (zh) * 2016-04-13 2016-07-06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
CN205843117U (zh) * 2016-06-17 2016-12-28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制冷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74491A (zh) * 2001-03-01 2002-10-16 株式会社电装 喷射器循环系统
JP2002286326A (ja) * 2001-03-26 2002-10-03 Denso Corp 給湯空調装置
JP2005076914A (ja) * 2003-08-28 2005-03-24 Tgk Co Ltd 冷凍サイクル
JP2009222362A (ja) * 2008-03-18 2009-10-01 Daikin Ind Ltd 冷凍装置
CN101419000A (zh) * 2008-11-14 2009-04-29 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热泵空调
CN102575882A (zh) * 2009-10-20 2012-07-1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热泵装置
CN104110910A (zh) * 2014-07-04 2014-10-2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
CN104048449A (zh) * 2014-07-07 2014-09-1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引射制热装置、循环系统、空气调节设备及控制方法
CN105737459A (zh) * 2016-04-13 2016-07-06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
CN205843117U (zh) * 2016-06-17 2016-12-28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制冷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31675A (zh) 2017-07-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14496B2 (en) Ejector heat pump
CN1920448B (zh) 热泵系统以及蒸气注射系统
CN100480598C (zh) 喷射器循环
CN204373252U (zh) 转换式co2跨临界循环制冷系统
WO2016000656A1 (zh) 空调系统
CN106546026B (zh) 采用喷射器增效的非共沸混合工质分凝双温制冷循环系统
CN108224838A (zh) 空调器系统
CN106931675B (zh) 喷射式循环系统和空调
CN109515115A (zh) 一种以二氧化碳为工质的汽车空调系统和控制方法
CN108800678A (zh) 空调系统
CN105737459A (zh) 空调器
CN203964436U (zh) 双级压缩空调系统
CN104214837B (zh) 一种空调系统
CN205843117U (zh) 制冷系统
CN107677008A (zh) 空调制热循环系统及空调器
CN105627470A (zh) 一种基于过冷再热的空调机组
CN108302839A (zh) 空调器系统
CN101625176B (zh) 准三级压缩空气源热泵系统
CN205641697U (zh) 空调器
CN107036327A (zh) 一种防止结霜的多级蒸发压缩式热泵工作方法和装置
CN109386989A (zh) 两管制喷气增焓室外机及多联机系统
CN201583048U (zh) 一种热泵热水器
CN205448417U (zh) 换热系统
CN108375248A (zh) 空调器系统
CN209165836U (zh) 一种压缩/喷射复合双蒸发式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28311 Global Innovation Center, 4th Building and 2nd Floor, Meimei Industrial Avenue, Beijiao Town, Shunde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Guangdong Midea white Appliance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Applicant after: Midea Group Co., Ltd.

Address before: 528311 Global Innovation Center, 4th Building and 2nd Floor, Meimei Industrial Avenue, Beijiao Town, Shunde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Guangdong Mei Zhimei Technology Co. Ltd.

Applicant before: Midea Group Co., 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