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30167A - 一种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温拌沥青薄层罩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温拌沥青薄层罩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30167A
CN106930167A CN201710175204.2A CN201710175204A CN106930167A CN 106930167 A CN106930167 A CN 106930167A CN 201710175204 A CN201710175204 A CN 201710175204A CN 106930167 A CN106930167 A CN 1069301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rm
asphalt
regenerated aggregate
concrete debris
mi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17520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930167B (zh
Inventor
王知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zhou Polytechnic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Taizhou Polytechnic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zhou Polytechnic College filed Critical Taizhou Polytechnic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171017520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930167B/zh
Publication of CN1069301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301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9301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301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CCONSTRUCTION OF, OR SURFACES FOR, ROA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MACHINES OR AUXILIARY TOOLS FOR CONSTRUCTION OR REPAIR
    • E01C7/00Coherent pavings made in situ
    • E01C7/08Coherent pavings made in situ made of road-metal and binders
    • E01C7/35Toppings or surface dressings; Methods of mixing, impregnating, or spreading them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CCONSTRUCTION OF, OR SURFACES FOR, ROA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MACHINES OR AUXILIARY TOOLS FOR CONSTRUCTION OR REPAIR
    • E01C7/00Coherent pavings made in situ
    • E01C7/08Coherent pavings made in situ made of road-metal and binders
    • E01C7/35Toppings or surface dressings; Methods of mixing, impregnating, or spreading them
    • E01C7/353Toppings or surface dressings; Methods of mixing, impregnating, or spreading them with exclusively bituminous binders; Aggregate, fillers or other additives for application on or in the surface of toppings with exclusively bituminous binders, e.g. for roughening or clear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3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in transportation, e.g. on roads, waterways or railway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温拌沥青薄层罩面结构,自下而上依次包括设在原路面结构(1)上的温拌橡胶沥青粘结层(2)以及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温拌沥青薄层罩面(3)。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将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与泡沫沥青温拌技术两大道路环保技术结合,弥补了单纯使用沥青温拌工艺导致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可能下降的不足,使其在不低于热拌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指标的情况下,不仅可以减少建筑废弃物污染,节省天然集料资源,而且能够降低热拌沥青混合料生产和铺筑时的能源消耗和废气排放,同时达到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节能减排的双重环保目标。此外,本发明还能够解决薄层罩面热拌沥青混合料容易冷却导致达不到压实度要求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温拌沥青薄层罩面结构及其施 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路面薄层罩面结构,具体为一种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温拌沥青薄层罩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建筑垃圾年产生量以8%的速度逐年增多,在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能力很低,全国平均综合利用率不足5%,远低于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建筑垃圾绝大部分未经处理,直接运往郊外或乡村采用露天堆放或填埋的方式进行处理,需耗用大量的征地费、垃圾清运费、处理费等建设费用;同时,清运和堆放过程中的遗散和粉尘、灰砂飞扬等问题又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由于城市破旧建筑物的拆除、城市道路白改黑等改造工程的逐步实施,废弃水泥混凝土已经成为城市建筑垃圾的主要形式。目前我国利用废弃水泥混凝土生产出的再生集料的颗粒形状和级配都不好,故其性能较差,一般只能用于低强度的混凝土及其制品,用途比较单一。
近年来再生集料生产工艺逐步完善,国内开始研究将再生集料用于制备热拌沥青混合料,扩展了再生集料的应用范围,但再生集料热拌沥青混合料仍然需要将原材料加热到相当高的温度,不仅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而且在生产和施工的过程中还会排放出大量的废气,严重影响周围环境。
目前道路薄层罩面多采用热拌沥青混合料铺筑而成,由于道路薄层罩面厚度一般不超过3cm,厚度较薄,热拌沥青混合料容易冷却,不宜碾压密实,往往压实度达不到要求,容易产生病害,丧失罩面的养护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同时解决废弃水泥混凝土和热拌沥青混合料废气排放引起的污染环境、天然集料浪费资源、热拌沥青混合料能源消耗大、天然集料温拌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有所下降以及热拌沥青薄层罩面施工温度下降较快导致压实度不达标等问题。使用本发明后能够提高建筑废弃物的利用率,减少热拌沥青混合料加热施工带来的大量能源消耗和废气排放对环境的污染,提高温拌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并提高薄层罩面压实度使其满足规范要求。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温拌沥青薄层罩面结构,自下而上依次包括设在原路面结构(1)上的温拌橡胶沥青粘结层(2)以及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温拌沥青薄层罩面(3)。
所述原路面结构(1)为原有旧路面结构或新建道路路面结构。
所述温拌橡胶沥青粘结层(2)为掺入温拌剂的橡胶粉改性沥青薄层。
所述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温拌沥青薄层罩面(3)为利用公称最大粒径为9.5mm的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制备的温拌沥青混合料,其厚度为2.5cm。
所述温拌橡胶沥青粘结层(2)的原料包括:橡胶粉改性沥青和沥青温拌剂。
所述橡胶粉改性沥青为按照本领域常规方法制备的橡胶粉改性沥青,其各项技术指标应满足的要求如表1所示。
表1 温拌橡胶沥青粘结层所用橡胶沥青技术指标应满足要求
所述沥青温拌剂为常州信拓路面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XT-W3型沥青温拌剂,其属于发泡型温拌剂,其自身含有20%的结晶水,当加热温度达到85℃以上时水分会自动散失出来使沥青发泡,降低了热沥青粘度,从而保证了低温下沥青能够喷洒到道路表面;
所述温拌橡胶沥青粘结层(2)中橡胶粉改性沥青和沥青温拌剂的重量份数为:橡胶粉改性沥青94份、沥青温拌剂6份。
所述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温拌沥青薄层罩面(3)的原料包括: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石灰岩矿粉、沥青、沥青温拌剂以及纤维。
所述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是选取已达使用年限的城市道路破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块作为加工原料,将其破碎成粒径不超过15mm的集料并用方孔筛筛分直至其级配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要求的粗、细集料,所述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表面孔隙较多且较粗糙,这主要是因为部分集料是由水泥砂浆包裹石子形成的。由于强化了加工细节,粗颗粒形状基本接近立方体且棱角分明,符合沥青混合料对集料外观的要求;
所述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温拌沥青薄层罩面中的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包括粒径为4.75~9.5mm的再生集料、粒径为2.36~4.75mm的再生集料和粒径为0~2.36mm的再生集料;
所述石灰岩矿粉为本领域常规石灰岩矿粉,其各项指标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要求;
所述沥青为本领域常规A级70号道路石油沥青,其各项指标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要求;
所述沥青温拌剂与上述温拌橡胶沥青粘结层(2)中所用沥青温拌剂相同;
所述纤维为本领域沥青混合料所用常规木质素纤维,其各项指标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要求;
所述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温拌薄层罩面中的粒径为4.75~9.5mm的再生集料、粒径为2.36~4.75mm的再生集料、粒径为0~2.36mm的再生集料和矿粉的重量比为60~64:13~17:11~16:8~10;
所述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温拌沥青薄层罩面中的沥青油石比为6.2%~6.5%,沥青油石比是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温拌沥青薄层罩面沥青混合料中所用沥青质量与再生集料和矿粉总重量的比例。
所述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温拌沥青薄层罩面中的XT-W3型沥青温拌剂用量为沥青用量的6%。
所述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温拌沥青薄层罩面中的纤维掺量为所述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温拌薄层罩面总质量的0.2%~0.5%。
所述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温拌沥青薄层罩面为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温拌沥青混合料制备而成,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获取已达使用年限的城市道路破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块作为加工原料,将其破碎成粒径不超过15mm的石子;
(2)将所述破碎的石子用标准方孔筛筛分直至其级配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要求的包括粒径为4.75~9.5mm、粒径为2.36~4.75mm和粒径为0~2.36mm等各规格的粗、细集料;
(3)依据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和矿粉的重量比称取规定重量的所述各规格的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并用烘箱加热至145℃保温,再倒入沥青混合料拌和机中;
(4)依据所述XT-W3型沥青温拌剂和纤维用量称取规定重量的所述XT-W3型温拌剂和纤维,并倒入拌和机中干拌30秒左右;
(5)依据所述沥青油石比称取加热至165℃的规定重量的所述沥青,并倒入拌和机中湿拌150秒左右,再加入保温的矿粉拌和至均匀为止,总拌和时间约为3分钟,即得到目标混合料。
所述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温拌沥青混合料拌和过程中XT-W3型沥青温拌剂中的结晶水被激发出来,从而使沥青产生连续的发泡反应,泡沫起到润滑剂的作用,从而使混合料在较低温度下拌和均匀。
本发明的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温拌沥青薄层罩面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先处理好原路面病害,再使用沥青洒布车将温拌橡胶沥青粘结层(2)均匀喷洒在原路面结构(1)的上方,其喷洒温度为170℃,其喷洒量为1.8~2.2kg/m2,然后在温拌橡胶沥青粘结层(2)上方铺筑制备好的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温拌沥青薄层罩面(3)。
本发明中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温拌薄层罩面是将回收的废弃水泥混凝土破碎成级配合理的再生集料,利用温拌沥青技术配制成温拌沥青混合料,铺筑于道路面层上的薄层。该罩面将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与沥青温拌技术两大道路环保技术结合,弥补了单纯使用沥青温拌工艺导致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可能下降的不足,使其在不低于热拌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指标的情况下,不仅可以减少建筑废弃物污染,节省天然集料资源,而且能够降低热拌沥青混合料生产和铺筑时的能源消耗和废气排放,同时达到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节能减排的双重环保目标,对于我国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型经济,对改造生态环境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此外,该罩面还能够改善常用的热拌沥青薄层罩面冷却过快,压实度不达标的现状。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利用废弃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块破碎加工成能用于制备沥青混合料的再生集料,节约了天然集料资源,节省了用于堆放或填埋废弃水泥混凝土的大量征地费、垃圾清运费、处理费等费用,变废为宝,提高了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
(2)本发明制备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温拌沥青薄层罩面混合料时的再生集料加热温度、拌和温度、出料温度和成型温度均低于天然石灰岩集料热拌沥青混合料30℃左右,故能减少施工能源消耗和废气排放;
(3)本发明中,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的多孔结构增强了与沥青的粘附性,弥补了常规天然集料温拌沥青薄层罩面单纯使用沥青温拌工艺可能降低沥青与集料粘附性的不足,使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温拌沥青薄层罩面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和水稳定性等路用性能指标不低于热拌沥青薄层罩面沥青混合料。
(4)本发明为温拌沥青薄层罩面,其对施工温度的要求低于热拌沥青薄层罩面,在薄层罩面冷却至较低温度的情况下也能压实成型达到压实度要求。
(5)本发明适用范围较广,新建或已建沥青路面或水泥混凝土路面均可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图。
图1中,1为原路面结构层,2为温拌橡胶沥青粘结层,3为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温拌沥青薄层罩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温拌沥青薄层罩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温拌沥青薄层罩面结构,自下而上依次包括设在原路面结构(1)上的温拌橡胶沥青粘结层(2)以及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温拌沥青薄层罩面(3)。
其中,原路面结构(1)和温拌橡胶沥青粘结层(2)没有厚度要求,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温拌沥青薄层罩面(3)厚度为2.5cm。
所述温拌橡胶沥青粘结层(2)的材料为温拌橡胶粉改性沥青,所述橡胶粉改性沥青和沥青温拌剂的重量份数为:橡胶粉改性沥青94份、沥青温拌剂6份。
所述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温拌沥青薄层罩面(3)的材料的矿料级配如表1所示。
表1 实施例1中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温拌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级配组成
本实施例所述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温拌沥青薄层罩面(3)的原材料如下:
(1)本实施例选取三档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粒径为4.75~9.5mm的再生集料、粒径为2.36~4.75mm的再生集料、粒径为0~2.36mm的再生集料,其表观相对密度如表2所示,各档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的表观相对密度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要求。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粗集料(粒径>2.36mm)的压碎值和洛杉矶磨耗损失等力学性能指标的试验结果如表3所示,从表3中可看出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粗集料的压碎值和洛杉机磨耗损失等力学性能均能够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的要求。
表2 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的表观相对密度
表3 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粗集料的压碎值和洛杉机磨耗损失
(2)本实施例中的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温拌沥青混合料中各档再生集料与矿粉的重量份数比如下:4.75~9.5mm再生集料64份、2.36~4.75mm再生集料13份、0~2.36mm再生集料13份、矿粉9份。
(3)本实施例中的沥青为本领域常规A级70号道路石油沥青,其各项指标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要求,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温拌沥青混合料中沥青油石比为6.5%。
(4)本实施例中的沥青温拌剂选用XT-W3型沥青温拌剂,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温拌沥青混合料中的XT-W3型沥青温拌剂与沥青的重量份数如下:XT-W3型沥青温拌剂6份、沥青94份。
(5)本实施例中的纤维掺量为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总重量的0.5%。
本实施例中的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步骤如下:
(1)获取已达使用年限的城市道路破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块作为加工原料,将其破碎成粒径不超过15mm的石子,选取级配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要求的三档集料:粒径为4.75~9.5mm、粒径为2.36~4.75mm和粒径为0~2.36mm;
(2)依据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和矿粉的重量比称取上述重量份数的所述各档的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用烘箱加热至145℃保温,再倒入沥青混合料拌和机中;
(3)依据XT-W3型沥青温拌剂和纤维的上述用量称取XT-W3型温拌剂和纤维,并倒入拌和机中干拌30秒左右;
(4)依据上述沥青油石比称取加热至165℃的沥青,并倒入拌和机中湿拌150秒左右,再加入保温的矿粉拌和至均匀为止,总拌和时间约为3分钟,即得到目标混合料。
本实施例的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温拌沥青薄层罩面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先处理好原路面病害,再使用沥青洒布车将温拌橡胶沥青粘结层(2)均匀喷洒在原路面结构(1)的上方,其喷洒温度为170℃,其喷洒量为2.2kg/m2,然后在温拌橡胶沥青粘结层(2)上方铺筑制备好的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温拌沥青薄层罩面(3)。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温拌沥青薄层罩面结构和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温拌沥青薄层罩面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仅仅所述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温拌沥青薄层罩面(3)的材料以及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温拌沥青薄层罩面结构的施工方法不同。
本实施例中,所述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温拌沥青薄层罩面(3)的材料的矿料级配如表4所示。
表4 实施例2中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温拌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级配组成
本实施例中所述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温拌沥青薄层罩面(3)的原材料如下:
(1)本实施例选取的三档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与实施例1相同。
(2)本实施例中的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温拌沥青混合料中各档再生集料与矿粉的重量份数比如下:4.75~9.5mm再生集料62份、2.36~4.75mm再生集料17份、0~2.36mm再生集料11份、矿粉10份。
(3)本实施例中的沥青与实施例1相同,但沥青油石比6.3%。
(4)本实施例中的沥青温拌剂及其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
(5)本实施例中的纤维与实施例1相同,但纤维掺量为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总重量的0.3%。
本实施例的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温拌薄层罩面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先处理好原路面病害,再使用沥青洒布车将温拌橡胶沥青粘结层(2)均匀喷洒在原路面结构(1)的上方,其喷洒温度为170℃,其喷洒量为1.8kg/m2,然后在温拌橡胶沥青粘结层(2)上方铺筑制备好的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温拌薄层罩面(3)。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温拌沥青薄层罩面结构和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温拌沥青薄层罩面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仅仅所述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温拌沥青薄层罩面(3)的材料以及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温拌沥青薄层罩面结构的施工方法不同。
本实施例中,所述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温拌沥青薄层罩面(3)的材料的矿料级配如表5所示。
表5 实施例3中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温拌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级配组成
本实施例中所述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温拌沥青薄层罩面(3)的原材料如下:
(1)本实施例选取的三档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与实施例1相同。
(2)本实施例中的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温拌沥青混合料中各档再生集料与矿粉的重量份数比如下:4.75~9.5mm再生集料60份、2.36~4.75mm再生集16份、0~2.36mm再生集料16份、矿粉8份。
(3)本实施例中的沥青与实施例1相同,但沥青油石比6.2%。
(4)本实施例中的沥青温拌剂及其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
(5)本实施例中的纤维与实施例1相同,但纤维掺量为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总重量的0.2%。
本实施例的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温拌薄层罩面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先处理好原路面病害,再使用沥青洒布车将温拌橡胶沥青粘结层(2)均匀喷洒在原路面结构(1)的上方,其喷洒温度为170℃,其喷洒量为2.0kg/m2,然后在温拌橡胶沥青粘结层(2)上方铺筑制备好的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温拌薄层罩面(3)。
将各实施例制备的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温拌沥青混合料进行路用性能检测,其检测方法和结果如下:
1、高温稳定性检测
采用《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中的60℃时的马歇尔稳定度试验和车辙试验检测所述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温拌沥青薄层罩面(2)所用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温拌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检测结果见表6。
表6 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温拌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检测结果
从表6中试验结果可看出本发明制备的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各项高温性能指标均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的要求。
2、低温抗裂性检测
采用《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中的-10℃时的低温弯曲试验评价所述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温拌沥青薄层罩面(2)所用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温拌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能,检测结果见表7。
表7 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温拌沥青混合料低温抗裂性检测结果
从表7中试验结果可看出本发明制备的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温拌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指标均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的要求。
3、水稳定性检测
本实施例采用《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中的浸水马歇尔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评价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温拌沥青薄层罩面所用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检测结果见表8。
表8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温拌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检测结果
从表8中试验结果可看出本发明制备的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各项水稳定性指标均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的要求。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温拌沥青薄层罩面结构,其特征在于,自下而上依次包括设在原路面结构(1)上的温拌橡胶沥青粘结层(2)以及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温拌沥青薄层罩面(3);
所述原路面结构(1)为原有旧路面结构或新建道路路面结构;
所述温拌橡胶沥青粘结层(2)为掺入温拌剂的橡胶粉改性沥青薄层;
所述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温拌沥青薄层罩面(3)的成分为利用公称最大粒径为9.5mm的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制备的温拌沥青混合料,其厚度为2.5c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温拌沥青薄层罩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温拌橡胶沥青粘结层(2)中,橡胶粉改性沥青和沥青温拌剂的重量份数为:橡胶粉改性沥青94份、沥青温拌剂6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温拌沥青薄层罩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温拌沥青薄层罩面(3)中,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温拌沥青混合料是以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石灰岩矿粉、纤维、沥青以及沥青温拌剂为原材料制备成;
所述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包括粒径为4.75~9.5mm的再生集料、粒径为2.36~4.75mm的再生集料和粒径为0~2.36mm的再生集料;
所述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温拌沥青混合料中粒径为4.75~9.5mm的再生集料、粒径为2.36~4.75mm的再生集料、粒径为0~2.36mm的再生集料和矿粉的重量比为60~64:13~17:11~16:8~10;
所述纤维掺量为所述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温拌薄层罩面总质量的0.2%~0.5%;
所述沥青油石比为6.2%~6.5%;
所述沥青温拌剂用量为沥青用量的6%;
所述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获取已达使用年限的城市道路破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块作为加工原料,将其破碎成粒径不超过15mm的石子;
(2)将所述破碎的石子用标准方孔筛筛分直至其级配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要求的包括粒径为4.75~9.5mm、粒径为2.36~4.75mm和粒径为0~2.36mm各规格的粗、细集料;
(3)依据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和矿粉的重量比称取规定重量的所述各规格的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并用烘箱加热至145℃保温,再倒入沥青混合料拌和机中;
(4)依据所述沥青温拌剂和纤维用量称取规定重量的所述温拌剂和纤维,并倒入拌和机中干拌30秒;
(5)依据所述沥青油石比称取加热至165℃的规定重量的所述沥青,并倒入拌和机中湿拌150秒,再加入保温的矿粉拌和至均匀为止,总拌和时间为3分钟,即得到目标混合料。
4.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温拌沥青薄层罩面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处理好原路面病害,再使用沥青洒布车将温拌橡胶沥青粘结层(2)均匀喷洒在原路面结构(1)的上方,其喷洒温度为170℃,其喷洒量为1.8~2.2kg/m2,然后在温拌橡胶沥青粘结层(2)上方铺筑制备好的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温拌沥青薄层罩面(3)。
CN201710175204.2A 2017-03-22 2017-03-22 一种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温拌沥青薄层罩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Active CN1069301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75204.2A CN106930167B (zh) 2017-03-22 2017-03-22 一种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温拌沥青薄层罩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75204.2A CN106930167B (zh) 2017-03-22 2017-03-22 一种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温拌沥青薄层罩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30167A true CN106930167A (zh) 2017-07-07
CN106930167B CN106930167B (zh) 2019-03-26

Family

ID=594321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175204.2A Active CN106930167B (zh) 2017-03-22 2017-03-22 一种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温拌沥青薄层罩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930167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89418A (zh) * 2021-04-21 2021-07-09 福建新华夏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适于机械摊铺热拌的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方法
CN113788641A (zh) * 2021-09-18 2021-12-14 武汉工程大学 一种抗水损的再生骨料沥青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29106A (ja) * 1993-02-02 1994-08-16 Nitta Ind Corp 床構造
CN101139193A (zh) * 2007-08-21 2008-03-12 云南华威废弃物资源化有限公司 再生混凝土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60073A (zh) * 2009-05-25 2009-10-21 长兴清华粉体及新材料工程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废弃混凝土回收再利用的方法
CN102704366A (zh) * 2012-02-01 2012-10-03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高性能橡胶沥青复合封层及其施工方法
CN104762863A (zh) * 2015-03-17 2015-07-08 江苏航卓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水泥混凝土路面薄层罩面的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与施工方法
KR101654614B1 (ko) * 2016-02-03 2016-09-06 삼원환경산업(주) 상온 재생 아스팔트 콘크리트 혼합물 및 이를 사용한 아스팔트 콘크리트 시공방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29106A (ja) * 1993-02-02 1994-08-16 Nitta Ind Corp 床構造
CN101139193A (zh) * 2007-08-21 2008-03-12 云南华威废弃物资源化有限公司 再生混凝土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60073A (zh) * 2009-05-25 2009-10-21 长兴清华粉体及新材料工程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废弃混凝土回收再利用的方法
CN102704366A (zh) * 2012-02-01 2012-10-03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高性能橡胶沥青复合封层及其施工方法
CN104762863A (zh) * 2015-03-17 2015-07-08 江苏航卓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水泥混凝土路面薄层罩面的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与施工方法
KR101654614B1 (ko) * 2016-02-03 2016-09-06 삼원환경산업(주) 상온 재생 아스팔트 콘크리트 혼합물 및 이를 사용한 아스팔트 콘크리트 시공방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冯博,赵壮: "废弃混凝土再生集料在路面基层材料中的应用",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
刘占良,杜玉林,万涛: "建筑废弃混凝土再生集料在沥青混合料中的应用", 《中外公路》 *
张超,丁纪忠,郭金胜: "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在半刚性基层中的应用", 《长安大学学报》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89418A (zh) * 2021-04-21 2021-07-09 福建新华夏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适于机械摊铺热拌的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方法
CN113788641A (zh) * 2021-09-18 2021-12-14 武汉工程大学 一种抗水损的再生骨料沥青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30167B (zh) 2019-03-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35299B (zh) 一种用于道路修复的应力吸收层的施工方法
CN101967048B (zh) 一种橡胶改性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和施工方法
CN106009719A (zh) 厂拌温热再生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07491B (zh) 常温再生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66667A (zh) 半柔性重载路面铺装结构
CN110593046B (zh) 一种高强耐久钢渣透水沥青路面结构
CN105970761B (zh) 一次铺装式重交通沥青路面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6946501B (zh) 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温拌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31471A (zh) 乳化沥青、含有其的混合料以及由该混合料形成的路面
CN108059393A (zh) 一种掺加废玻璃集料的环氧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44092A (zh) 一种道路设计方法及拌和方法
CN106587835A (zh) 一种冷拌式水泥乳化沥青混凝土及其铺装方法
CN105839506B (zh) 路面面层铣刨料的还原再生工艺
CN108918301A (zh) 一种贫沥青碎石缓解层的抗裂性能测试评价方法
CN104652212A (zh) 一种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提升改造方法
CN104529259B (zh) 一种环保型沥青砖混合料及其制备沥青砖的方法
CN108797271A (zh) 一种高建筑垃圾骨料掺量再生沥青混合料的生产方法
CN109180071A (zh) 一种道路面层用高性能冷拌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30767A (zh) 一种ms-iv型铁尾矿微表处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960728A (zh) 温拌再生混合料
CN106930167B (zh) 一种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温拌沥青薄层罩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1118999A (zh) 城市交叉路口、公交站及公交专用道的道路结构
CN106758654A (zh) 一种再生型路面结构及其筑路工艺
CN107165018A (zh) 一种单粒径沥青碎石超薄磨耗层及其制备方法
CN112301826B (zh) 乳化沥青冷再生路面结构及该路面的快速养生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