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21701B - 在物联网平台和物联网设备间传递监控结果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在物联网平台和物联网设备间传递监控结果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21701B
CN106921701B CN201510994238.5A CN201510994238A CN106921701B CN 106921701 B CN106921701 B CN 106921701B CN 201510994238 A CN201510994238 A CN 201510994238A CN 106921701 B CN106921701 B CN 1069217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net
things
monitoring result
monitoring
me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99423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921701A (zh
Inventor
殷思杰
姜淼
马元琛
耿璐
水谷美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99423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921701B/zh
Publication of CN1069217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217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9217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2170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04L67/125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involving control of end-device applications over a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93Assignment of logical groups to network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2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 H04L67/025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for remote control or remote monitoring of applic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物联网平台和物联网设备间传递对所述物联网设备的配置参数的监控结果的方法,在所述物联网设备处,所述方法包括:接收并配置从所述物联网平台发送来的针对所述物联网设备的监控策略;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监控策略,确定要向所述物联网平台发送其监控结果的所述物联网设备的配置参数;根据所述配置参数的监控结果的大小,决定是将所述配置参数的所述监控结果还是将根据所述监控结果生成的数字摘要向物联网平台进行发送;选择用于发送所述监控结果或者根据所述监控结果生成的数字摘要的发送载体消息;以及将所述监控结果或者根据所述监控结果生成的数字摘要搭载到所述发送载体消息中,向所述物联网平台进行发送。

Description

在物联网平台和物联网设备间传递监控结果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物联网平台和物联网设备间传递监控结果的方法和装置,能够在大规模物联网设备的管理过程中,对物联网系统中的通信流量进行减少和优化。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提出,物联网技术已经成为最热门的研究领域之一,并且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工业领域,运用物联网技术实现的自动监测远端的油气管道状态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在了中石油,中石化等大型企业的油气管道状态监测中。在智能楼宇领域,运用物联网技术实现的对楼宇内各个传感器、控制器、网关的自动化管理也在中国得到了广泛地应用。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物联网设备的数量也在不断地增加。美国咨询公司Gartner预测在2020年,全球物联网设备的数量将达到260亿。思科甚至预测这个数量将会达到500亿。面对如此数量规模庞大的物联网设备,将会给物联网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带来更大的挑战。物联网设备管理技术的作用正是为物联网设备提供管理服务,包括物联网设备的配置、固件更新、监控及诊断、以及拓扑管理等各种内容。因此,物联网设备管理技术已经成为维护物联网设备可靠性和稳定性的重要手段。
但是,随着物联网设备规模的不断扩大,现有的物联网设备管理技术面临着如下所述的一个问题:在大规模物联网设备监控的过程中,现有的物联网设备监控的技术一般采用由物联网平台发送监控请求,而后由物联网设备响应监控结果。在这个监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通信流量,消耗了大量的通信带宽。
针对这一问题,现有的技术中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例如,在申请号为CN200910189352的中国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一种机制:物联网平台将物联网设备的监控策略在物联网设备刚刚接入平台时下发给物联网设备及物联网网关,由物联网网关去判断如何对物联网设备进行监控。当物联网网关认为需要获取物联网设备的状态信息时,由物联网网关发送监控请求触发消息给物联网设备。物联网设备根据收到的触发消息的内容,对自身的状态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上报给物联网平台。
具体而言,在专利文献1中,在物联网设备接入物联网系统后,物联网平台将物联网设备的监控策略下发到物联网网关和物联网设备,物联网网关主要负责发送监控请求触发消息。物联网设备在接收到由物联网网关发送来的触发消息后,对自身的状态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上报给物联网平台。
但是,在专利文献1中,仍然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1)在专利文献1中,虽然将监控策略的存储和执行放到了物联网设备和网关上(由物联网网关发送触发消息,而由物联网设备执行监控策略),但并没有考虑到物联网没备的执行能力。由于很多物联网设备都是资源受限的,因此,如专利文献1那样直接把监控策略由物联网平台放到物联网设备上,会给物联网设备造成很多的压力,导致实用性不高。
(2)在专利文献1中,把监控策略放到物联网设备上,以此减少由物联网平台发往物联网设备的请求消息数量,达到减少流量的目的。但是专利文献1只是减少了由物联网平台发往物联网设备的请求消息数量,并没有对从物联网设备侧发往物联网平台的监控结果有任何的流量减少和优化机制。因此,总体来看,专利文献1的流量优化方案效果有限。
(3)在专利文献1中,并没有对监控结果的大小有说明,改善流量的方法可以分为两类,第一是减少消息的数量,第二是减小消息的大小。如果物联网设备向物联网平台发送的监控结果的尺寸很大,则会额外增加流量开销。但是,在专利文献1中并没有针对消息的大小有任何优化的措施,因此流量优化的效果有限。
综上所述,针对于数量规模越来越大的物联网设备,在对大规模物联网设备进行监控的过程中,如何设计一种新的物联网系统,提供一种新的物联网设备监控方法,来减少对大规模物联网设备进行监控时引起的通信流量,已经成为了大规模物联网设备监控中的重要的技术问题。专利文献1并不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出了本发明。因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在物联网平台和物联网设备间传递监控结果的方法和装置,能够在大规模物联网设备的管理过程中,对物联网系统中的通信流量进行减少和优化。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物联网设备配置参数的监控策略的定义方法,使得监控策略可以在资源受限的设备上得以执行,降低了对物联网设备能力的要求。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物联网设备配置参数的监控策略的部署方法,使得监控策略在物联网设备侧执行,减少从物联网平台侧发往物联网设备侧的配置参数监控请求消息的数量。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目的还在于,提供一个物联网设备配置参数监控结果的载体选择方法,使得绝大部分物联网设备配置参数监控结果可以不产生额外的消息数量,从而减少从物联网设备侧发往物联网平台的配置参数监控结果的响应消息的数量。
另外,本发明的又一目的还在于,提供一个物联网设备的配置参数监控结果的压缩方法,使得尺寸较大的物联网设备的配置参数监控结果可以被压缩,减小由物联网设备发往物联网平台的响应消息的尺寸。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在物联网平台和物联网设备间传递对所述物联网设备的配置参数的监控结果的方法,在所述物联网设备处,所述方法包括:接收并配置从所述物联网平台发送来的针对所述物联网设备的监控策略;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监控策略,确定要向所述物联网平台发送其监控结果的所述物联网设备的配置参数;根据所述配置参数的监控结果的大小,决定是将所述配置参数的所述监控结果还是将根据所述监控结果生成的数字摘要向物联网平台进行发送;选择用于发送所述监控结果或者根据所述监控结果生成的数字摘要的发送载体消息;以及将所述监控结果或者根据所述监控结果生成的数字摘要搭载到所述发送载体消息中,向所述物联网平台进行发送。
优选地,在选择了所述发送载体消息之后,所述物联网设备在所述发送载体消息中设置标志位,所述标志位用于表示所述发送载体消息是否搭载有所述物联网设备的所述配置参数的监控结果、以及所述发送载体消息所搭载的是所述监控结果自身还是根据所述监控结果生成的数字摘要。
优选地,所述数字摘要是在配置参数的监控结果的大小大于预定的闽值时根据该监控结果生成的。
优选地,所述监控策略包括:所述物联网设备的各个配置参数的监控频率的最小公倍数。
优选地,如果当前的物联网设备是周期性物联网设备,则选择发送载体消息的步骤包括:判断所述周期性物联网设备与所述物联网平台进行应用消息交互时的不同种类的应用消息的不同发送频率,如果有一种应用消息的发送频率满足为所述最小公倍数的整数倍的要求,则将该种应用消息选择为发送载体消息;如果有多种应用消息的发送频率满足为所述最小公倍数的整数倍的要求,则将多种应用消息中频率最小的应用消息选择为发送载体消息;如果没有任何应用消息的频率满足为所述最小公倍数的的整数倍的要求,则将所有应用消息中频率最大的应用消息选择为发送载体消息。
优选地,所述监控策略包括:针对各监控参数的允许的监控结果报告时间误差。
优选地,如果当前的物联网设备是非周期性物联网设备,则选择发送载体消息的步骤包括:确定所述非周期性物联网设备的配置参数的监控结果报告时间;根据从所述物联网平台中获取的所述允许的监控结果报告时间误差来选择所述发送载体消息。
优选地,如果在从配置参数的监控结果报告时间起的允许的监控结果报告时间误差范围内,该非周期性物联网设备有应用消息发往所述物联网平台,则将发往物联网平台的该应用消息选择为发送载体消息;如果在从配置参数的监控结果报告时间起的允许的监控结果报告时间误差范围内,该非周期性物联网设备没有任何应用消息发往所述物联网平台,则该非周期性物联网设备针对配置参数的监控结果生成一条单独的消息并发送给所述互联网平台。
根据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在物联网平台和物联网设备间传递对所述物联网设备的配置参数的监控结果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接收并配置从所述物联网平台发送来的针对所述物联网设备的监控策略的单元;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监控策略,确定要向所述物联网平台发送其监控结果的所述物联网设备的配置参数的单元;根据所述配置参数的监控结果的大小,决定是将所述配置参数的所述监控结果还是将根据所述监控结果生成的数字摘要向物联网平台进行发送的单元;选择用于发送所述监控结果或者根据所述监控结果生成的数字摘要的发送载体消息的单元;以及将所述监控结果或者根据所述监控结果生成的数字摘要搭载到所述发送载体消息中,向所述物联网平台进行发送的单元。
根据本发明,能够减少在大规模设备监控下产生的通信流量。物联网平台具有监控主模块,为物联网设备定义监控策略,策略包括需要监控配置参数的种类、频率、各个监控配置参数频率的最小公倍数、监控配置参数的允许时间误差、传送类型、传送方式等。物联网设备具有监控从模块,接收平台传来的监控策略,按照规定的方式进行设备监控和上报监控结果。流量优化方法包括减少由物联网平台发往物联网设备的监控请求消息,减少由物联网设备发往物联网平台的监控响应消息以及减小监控响应消息的尺寸。
根据本发明,通过减少物联网平台和物联网设备之间的监控消息交互数量,以及减小物联网平台和物联网设备之间的监控消息的大小来优化物联网平台和物联网设备之间的通信流量。减少物联网平台和物联网设备之间的监控消息交互数量的手段在于:减少由物联网平台发送的监控请求的消息数量以及减少由物联网设备发送的监控响应的消息数量。减小物联网平台和物联网设备之间的监控消息的大小的手段在于压缩物联网设备配置参数监控结果的尺寸。
另外,根据本发明,能够完成物联网设备的配置参数监控策略的定义及发送,以此来减少由上述物联网平台发送到物联网设备装置的监控请求消息的数量,达到优化通信流量的目的。物联网设备的监控策略特征包括:哪些配置参数需要被监控,每个配置参数的监控频率,不同配置参数的监控频率的最小公倍数,允许的监控结果报告时间误差,发送载体消息的选择方法,监控结果的压缩方法等。在上述物联网平台为物联网设备定义好针对于上述物联网设备的监控策略后,上述物联网平台将所定义好的监控策略发送给物联网设备,因此,上述物联网设备可以独自执行监控策略,而上述物联网平台不再需要发送监控请求消息,监控请求消息的数量减少,通信流量减少。
根据本发明,物联网设备在收到由上述物联网平台发送来的监控策略后,开始执行上述的监控策略。首先确定发送哪些配置参数,假设一个物联网设备中,有N个配置参数需要被监控。N个需要被监控的配置参数的监控频率分别是F1、F2、……、FN,物联网设备设定一定时器,所述定时器用于监控上述物联网平台发送的不同配置参数的监控频率的最小公倍数,该最小公倍数设为FLCM,当定时器到时后,上述物联网设备分别扫描F1、F2、……、FN,以此来判断是否有配置参数需要被监控,如果扫描的结果是F1、F2、……、FN都没有到时,则此刻所述物联网设备没有配置参数需要被监控。如果扫描的结果是F1、F2、……、FN中的一个或多个到时,则此刻所述物联网设备需要监控对应的配置参数。
另外,根据本发明,由物联网设备执行由物联网平台发送的的配置参数监控策略,并根据由物联网平台发送的配置参数监控策略,为监控结果选择合适的发送载体消息。针对于绝大多数配置参数的监控结果,物联网设备都不需要生成一条单独的消息去发送上述监控结果给上述物联网平台,而且把配置参数的监控结果放到其他合适的发送载体消息消息中,用来减少从设备发往平台的消息的数量,减少通信流量。为了保证监控结果可以及时地发送给物联网平台,本发明中把设备定义为周期性设备和非周期性设备,其中周期性设备的特征是周期性的和物联网平台进行应用消息的交互。例如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等,非周期设备的特征是和物联网平台的应用消息的交互不具有周期性,非周期性的物联网设备大多是事件触发的,例如监控摄像头,智能路灯等。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对监控策略进行定义与部署的时序图。
图2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由物联网设备执行监控策略的总体流程图。
图3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对周期性物联网设备的发送载体消息进行选择流程图。
图4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对周期性物联网设备同步发送载体消息进行选择的过程的示意图。
图5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对周期性物联网设备异步发送载体消息进行选择的过程的示意图。
图6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对非周期性物联网设备发送载体消息进行选择的过程的示意图。
图7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合成后的消息的消息报头的格式的图。
图8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物联网平台对从物联网设备接收到的消息进行处理的流程图。
图9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物联网平台的示意模块图。
图10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物联网设备的示意模块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在附图中,相同的元件将由相同的参考符号或数字表示。此外,在本发明的下列描述中,将省略对已知功能和配置的具体描述,以避免使本发明的主题不清楚。
首先,如以上所阐述过的,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为了优化在物联网设备监控中产生的大量的通信流量。优化通信流量的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优化网络中的消息数量,第二种是优化网络中消息的大小。在本发明中,对由物联网平台发往物联网设备的监控请求消息以及由物联网设备发往物联网平台的监控响应消息的数量进行优化。除此之外,本发明还对由物联网设备发往物联网平台的监控响应消息进行压缩。通过减少物联网平台和物联网设备之间交互消息的大小及数量,来优化网络流量。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对监控策略进行定义与部署的时序图。
如图1所示,在物联网设备2部署后,首先会被物联网平台1(替代地,也可以由物联网平台利用物联网网关来实现)来发现(101)。发现的过程可以是由物联网设备2主动寻找物联网平台1的方式,也可以是物联网平台1主动寻找互联网设备2的方式。
在发现过程完成后,物联网设备2发起向物联网平台1的注册过程(103)。注册信息包括物联网设备2的OEM(初始设备制造商)信息、产品序列号等。在注册成功(105)后,物联网平台1根据物联网设备2的注册信息以及物联网应用的需求,对物联网设备2执行配置请求(107)。在配置成功(109)后,物联网平台1根据物联网设备2的注册信息以及物联网应用的需要,为物联网设备2的配置参数定义监控策略(111)。物联网设备的监控策略包括:哪些配置参数需要被监控;每个配置参数的监控频率;不同配置参数的监控频率的最小公倍数;允许的监控结果报告时间误差;发送载体消息的选择方法;监控结果的压缩方法等。在上述物联网平台1为物联网设备2定义了针对于上述物联网设备2的监控策略后,上述物联网平台1将所定义好的监控策略发送给物联网设备2。上述物联网设备2在接收监控策略成功后,向物联网平台1发送成功接收响应(113)。因此,上述物联网设备2可以独自执行监控策略。此时,物联网平台1不再需要向物联网设备2发送监控请求消息,因此,监控请求消息的数量减少,通信流量减少。
图2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由物联网设备执行监控策略的总体流程图。
如图2所示,首先,物联网设备2接收从物联网平台1发送来的物联网设备配置参数的监控策略并配置该监控策略(步骤201)。所述监控策略包括哪些配置参数需要被监控、每个配置参数的监控频率、不同配置参数的监控频率的最小公倍数、允许的监控结果报告时间误差、发送载体消息的选择方法、以及监控结果的压缩方法等。
之后,物联网设备2根据该监控策略确定要发送哪些配置参数(步骤203)。假设一个物联网设备2中,有N个配置参数需要被监控,N个需要被监控的配置参数的监控频率分别是F1、F2、……、FN,则物联网设备2设定一定时器,所述定时器的值被设置为用于监控上述物联网平台1装置发送的不同配置参数的监控频率的最小公倍数,该最小公倍数设为FLCM。当定时器到时后,上述物联网设备2通过扫描来确定分别具有监控频率F1、F2、……、FN的各配置参数的监控是否到时,以此来判断是否有配置参数需要被监控。如果扫描的结果是具有监控频率F1、F2、……、FN的各配置参数的监控都没有到时,则此时所述物联网设备2没有配置参数需要被监控。如果扫描的结果是具有监控频率F1、F2、……、FN的各配置参数的监控已经到时,则此时所述物联网设备2需要监控对应的配置参数。
接着,物联网设备2根据配置参数监控结果的大小决定将配置参数监控结果向物联网平台1进行发送的发送类型(步骤205)。这里,物联网设备2会对尺寸较大的配置参数监控结果进行压缩。由于配置参数的监控只需要校验其是否被改变,因此,在压缩时可以用MD5算法为原有的配置参数监控结果生成数字摘要。可以通过比较数字摘要判断配置参数是否被改变。通过这种方式把原有的大尺寸的配置参数压缩成固定大小的数字摘要,因此减小了配置参数监控结果的尺寸,即,对配置参数监控结果进行了压缩。作为一个示例,判断物联网设备配置参数监控结果的大小的依据可以为128位。如果物联网设备配置参数监控结果的尺寸大于128位时,则物联网设备2采用MD5算法为物联网设备配置参数监控结果生成数字摘要。如果物联网设备配置参数监控结果的尺寸小于128位,则物联网设备2不对配置参数监控结果进行压缩。
之后,物联网设备2为物联网设备2的配置参数监控结果或者由物联网设备2的配置参数监控结果生成的数字摘要选择发送载体消息(步骤207)。在发送载体消息的过程中,把所述物联网设备分为周期性设备和非周期性设备,周期性设备指的是在该物联网设备和所述物联网平台进行消息交互时,至少有一种应用消息的发送时间是呈现周期性的特点,而非周期性设备指的是在该物联网设备和所述物联网平台进行消息交互时,任何一种应用消息的发送时间是不具有周期性的特点。对于周期性的物联网设备2来说,选择发送载体消息的特征在于,判断上述周期性的物联网设备2与上述物联网平台1进行应用消息(应用消息指的是由物联网设备发往终端应用的消息)交互时不同应用消息的不同发送频率。如果有一种应用消息的频率满足上述FLCM整数倍的要求,则可以将该种应用消息选为配置参数监控结果的发送载体消息。如果有多种应用消息的频率满足上述FLCM整数倍的要求,则可以将多种满足上述FLCM整数倍要求的应用消息中频率最小的应用消息选为配置参数监控结果的发送载体消息。如果没有应用消息的频率满足上述FLCM整数倍的要求,则将上述周期性的物联网设备中频率最大的应用消息选为配置参数监控结果的发送载体消息。
对于非周期性的物联网设备2来说,选择发送载体消息的特征在于,首先确定上述非周期性设备配置参数的监控结果报告时间,再根据从上述物联网平台1装置中获取的允许的监控结果报告时间误差选择发送载体消息。如果在上述非周期性物联网设备配置参数的监控结果报告时间的允许的监控结果报告时间误差范围内,该非周期性设备有其他应用消息发往平台,则上述发往平台的应用消息被选为发送载体消息,如果在上述非周期性设备配置参数的监控结果报告时间的允许的监控结果报告时间误差范围内,该非周期性物联网设备没有其他应用消息发往物联网平台,则该非周期性物联网设备为配置参数的监控结果生成一条单独的消息,并发送给物联网平台。
在完成对发送载体消息的选择后,物联网设备2需要对发送载体消息设置标志位(步骤209)。标志位设置的位置在本发明中不做规定,本发明中定义了标志位的位数以及每位代表的含义。具体地,本发明中的发送载体消息包含2个标志位。00和01代表该发送载体消息不携带物联网设备配置参数的监控结果,10代表该发送载体消息携带物联网设备配置参数的监控结果,11代表该发送载体消息携带根据物联网设备配置参数的监控结果所生成的数字摘要信息。
在设置完发送载体消息的标志位后,物联网设备2将物联网设备配置参数的监控结果或者根据物联网设备配置参数的监控结果生成的数字摘要信息搭载到发送载体消息中,并发送给物联网平台1(步骤211)。
图3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对周期性物联网设备的发送载体消息进行选择流程图。
如图3所示,首先判断上述周期性设备与上述物联网平台进行消息交互时不同应用消息的不同频率与上述FLCM的关系(步骤301)。判断是否存在一种应用消息的频率满足上述FLCM整数倍的要求(步骤303)。如果存在(步骤303的是),则分为两种情形来选择发送载体消息(步骤S305)。情形1:如果有一种应用消息的频率满足上述FLCM整数倍的要求,则将该应用消息选择为发送载体消息。情形2:如果有多种应用消息的频率满足上述FLCM整数倍的要求,则将多种满足上述FLCM整数倍要求的应用消息中频率最小的应用消息选择为发送载体消息。
如果没有应用消息的频率满足上述FLCM整数倍的要求(步骤303的否),则上述周期性物联网设备将频率最大的消息选择为发送载体消息(步骤307)。
图4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对周期性物联网设备同步发送载体消息进行选择的过程的示意图。
如图4所示,对于周期性物联网设备而言,如果上述周期性设备与上述物联网平台进行应用消息交互时不同应用消息的不同交互频率之中,有一种应用消息的交互频率满足上述FLCM整数倍的要求,则本发明将此种发送方式定义为同步发送。同步发送的特征在于,每当有一个上述物联网设备配置参数监控结果需要上报给上述物联网平台,都会有一种应用消息(不同于上述物联网设备配置参数监控结果)也需要从上述物联网设备2上报给上述物联网平台1。此时,可以将上述物联网设备配置参数监控结果整合到该应用消息中,和该应用消息一并发送给物联网平台1。
图5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对周期性物联网设备异步发送载体消息进行选择的过程的示意图。
如图5所示,对于周期性物联网设备而言,如果上述周期性设备与上述物联网平台进行应用消息交互时不同应用消息的不同频率之中,没有一种应用消息的频率可以满足上述FLCM整数倍的要求,则本发明定义此种发送方式为异步发送。此时,上述周期性物联网设备将频率最大的应用消息选择为发送载体消息。异步发送的特征在于,每当有一个上述物联网设备配置参数监控结果需要上报给上述物联网平台1,上述发送载体消息(应用消息)都不一定也需要从上述物联网设备2上报给上述物联网平台1。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上述物联网设备配置参数监控结果消息整合到上述物联网设备配置参数监控结果汇报时刻前的最后一条发送载体消息消息中、或者上述物联网设备配置参数监控结果消息汇报时刻后的第一条要发送的应用消息中。
图6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对非周期性物联网设备发送载体消息进行选择的过程的示意图。
对于非周期性物联网设备而言,选择发送载体消息的特征在于,首先确定上述非周期性设备配置参数的监控结果报告时间,再根据从上述物联网平台中获取的允许的发送(汇报)时间误差选择发送载体消息。如果在上述非周期性设备配置参数的监控结果报告时间的允许的监控结果报告时间误差范围内,该非周期性设备有其他应用消息发往平台,则可以将该发往物联网平台的应用消息选择为发送载体消息,如果在上述非周期性设备配置参数的监控结果报告时间的允许的监控结果报告时间误差范围内,该非周期性设备没有其他应用消息发往平台,则该非周期性设备为配置参数的监控结果生成一条单独的消息,并将该消息发送给物联网平台1。
图7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合成后的消息的消息报头的格式的图。
更具体地,图7示意地示出了本发明中的标志位设置,在本发明中,标志位设置的位置不做规定,但是本发明中定义了标志位的位数以及每位代表的含义。作为示例,本发明中的发送载体消息包含2个标志位,00和01代表该发送载体消息不携带物联网设备配置参数的监控结果,10代表该发送载体消息携带物联网设备配置参数的监控结果,11代表该发送载体消息携带由物联网设备配置参数的监控结果生成的数字摘要信息。
图8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物联网平台对从物联网设备接收到的消息进行处理的流程图。在上述物联网平台收到由上述物联网设备的发送来的消息后(步骤801)。上述物联网平台首先判断设备类型(步骤803)。然后,判断收到消息的来源是上述周期性物联网设备还是上述非周期性物联网设备(步骤805)。
如果判断的结果是上述消息来自于上述周期性物联网设备(步骤805的是),上述物联网平台判断上述收到的消息的频率,是否满足上述FLCM整数倍的要求(步骤807)。如果上述物联网平台收到的消息的频率满足上述FLCM整数倍的要求(步骤807的是),上述物联网平台进一步解析上述收到的消息(步骤809)。如果上述物联网平台收到的消息的频率不满足上述FLCM整数倍的要求(步骤807的否),上述物联网平台进一步判断上述收到的消息是否为上述物联网设备配置参数监控结果消息汇报时刻前的最后一条发送载体消息消息,或者是上述物联网设备配置参数监控结果消息汇报时刻后的第一条发送载体消息消息(步骤823和825)。如果是(步骤825的是),则转到步骤809,即,上述物联网平台进一步解析上述收到的消息。否则(步骤825的否),上述收到的消息被当成普通的消息做处理。这里,普通消息指的是没有携带物联网设备配置参数监控结果的消息。
在步骤809中上述物联网平台进一步解析上述收到的消息后,上述物联网平台进一步判断上述收到的消息是否携带上述物联网设备配置参数的监控结果或者上述物联网设备配置参数的监控结果的数字摘要(步骤811)。如果不携带(步骤811的否),则转到步骤827,在步骤827,上述收到的消息被当成普通的消息做处理。如果携带(步骤811的是),上述物联网平台将会进一步判断上述收到的消息携带的是上述物联网设备配置参数的监控结果还是上述物联网设备配置参数的监控结果的数字摘要(步骤813和步骤815)。如果上述收到的消息携带的是上述物联网设备配置参数的监控结果(步骤815的否),上述物联网平台比较上述收到的消息中携带的物联网设备配置参数的监控结果和参考的物联网设备配置参数的监控结果(步骤829和831)。如果对比的结果相同(步骤831的是),则说明上述物联网设备配置参数的监控结果没有错误,上述收到的消息被当成普通的消息做处理。否则(步骤831的否),上述物联网平台产生错误报警(步骤835)。
如果上述收到的消息携带的是上述物联网设备配置参数的监控结果的数字摘要(步骤815的是),则上述物联网平台利用参考的物联网设备配置参数值以及MD5算法生成一个参考数字摘要值(步骤817)。之后,上述物联网平台比较上述收到的消息中携带的物联网设备配置参数的监控结果的数字摘要以及由上述物联网平台计算出的参考数字摘要(步骤817和步骤831)。如果对比的结果相同,则说明上述物联网设备配置参数的监控结果没有错误,上述收到的消息被当成普通的消息做处理(步骤831和步骤833)。否则,上述物联网平台产生错误报警(步骤835)。
如果判断的结果是上述消息来自于上述非周期性物联网设备(步骤805的否),上述物联网平台判断上述收到的消息的发送时间是否在上述物联网设备配置参数监控结果报告时间所允许的监控结果报告时间误差范围内(步骤821和步骤825)。如果上述收到的消息的发送时间不在上述物联网设备配置参数监控结果报告时间所允许的监控结果报告时间误差范围内(步骤825的否),上述收到的消息被当成普通的消息做处理(步骤827)。如果上述收到的消息的发送时间在上述物联网设备配置参数监控结果报告时间所允许的监控结果报告时间误差范围内(步骤825的是),则转到步骤809。步骤809的处理及其之后的步骤的处理已经在前面进行了描述,故此不再重复描述。
图9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物联网平台1的示意模块图。如图9所示,该物联网平台1包含若干个功能实体,注册单元901用于为连接到上述物联网平台的设备提供注册服务,数据管理和存储单元903用于存储物联网设备信息、参考配置参数值等信息。设备管理单元905包含配置模块、解析模块、监控主模块和接口模块,其中配置模块用于为连接到上述物联网平台的物联网设备提供配置服务,解析模块用于解析收到的消息,提取需要的信息,接口模块用于和网关进行通信。监控主模块用于为连接到上述物联网平台的物联网设备定义监控策略,监控策略包括需要监控配置参数的种类和监控频率、各个监控配置参数频率的最小公倍数、监控配置参数的允许时间误差、传送类型、传送方式等。
图10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物联网设备2的示意模块图。物联网设备2包含监控从模块1003和接口模块1001,监控从模块1003用于执行从上述物联网平台接收来的监控策略,接口模块1001用于和网关设备进行通信。
以上列举了若干具体实施例来详细阐明本发明,这些个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实施方法,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形和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应由上述实施例来限定,而应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价物来限定。

Claims (9)

1.一种在物联网平台和物联网设备间传递对所述物联网设备的配置参数的监控结果的方法,在所述物联网设备处,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并配置从所述物联网平台发送来的针对所述物联网设备的监控策略;
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监控策略,确定要向所述物联网平台发送其监控结果的所述物联网设备的配置参数;
根据所述配置参数的监控结果的大小,决定是将所述配置参数的所述监控结果还是将根据所述监控结果生成的数字摘要向物联网平台进行发送;
根据当前的物联网设备是周期性物联网设备还是非周期性物联网设备,分别选择用于发送所述监控结果或者根据所述监控结果生成的数字摘要的发送载体消息;以及
将所述监控结果或者根据所述监控结果生成的数字摘要搭载到所述发送载体消息中,向所述物联网平台进行发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选择了所述发送载体消息之后,所述物联网设备在所述发送载体消息中设置标志位,所述标志位用于表示所述发送载体消息是否搭载有所述物联网设备的所述配置参数的监控结果、以及所述发送载体消息所搭载的是所述监控结果自身还是根据所述监控结果生成的数字摘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字摘要是在配置参数的监控结果的大小大于预定的阈值时根据该监控结果生成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监控策略包括:所述物联网设备的各个配置参数的监控频率的最小公倍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如果当前的物联网设备是周期性物联网设备,则选择发送载体消息的步骤包括:
判断所述周期性物联网设备与所述物联网平台进行应用消息交互时的不同种类的应用消息的不同发送频率,
如果有一种应用消息的发送频率满足为所述最小公倍数的整数倍的要求,则将该种应用消息选择为发送载体消息;
如果有多种应用消息的发送频率满足为所述最小公倍数的整数倍的要求,则将多种应用消息中频率最小的应用消息选择为发送载体消息;
如果没有任何应用消息的频率满足为所述最小公倍数的的整数倍的要求,则将所有应用消息中频率最大的应用消息选择为发送载体消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监控策略包括:针对各监控参数的允许的监控结果报告时间误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如果当前的物联网设备是非周期性物联网设备,则选择发送载体消息的步骤包括:
确定所述非周期性物联网设备的配置参数的监控结果报告时间;
根据从所述物联网平台中获取的所述允许的监控结果报告时间误差来选择所述发送载体消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如果在从配置参数的监控结果报告时间起的允许的监控结果报告时间误差范围内,该非周期性物联网设备有应用消息发往所述物联网平台,则将发往物联网平台的该应用消息选择为发送载体消息;
如果在从配置参数的监控结果报告时间起的允许的监控结果报告时间误差范围内,该非周期性物联网设备没有任何应用消息发往所述物联网平台,则该非周期性物联网设备针对配置参数的监控结果生成一条单独的消息并发送给所述物联网平台。
9.一种在物联网平台和物联网设备间传递对所述物联网设备的配置参数的监控结果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并配置从所述物联网平台发送来的针对所述物联网设备的监控策略的单元;
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监控策略,确定要向所述物联网平台发送其监控结果的所述物联网设备的配置参数的单元;
根据所述配置参数的监控结果的大小,决定是将所述配置参数的所述监控结果还是将根据所述监控结果生成的数字摘要向物联网平台进行发送的单元;
根据当前的物联网设备是周期性物联网设备还是非周期性物联网设备,分别选择用于发送所述监控结果或者根据所述监控结果生成的数字摘要的发送载体消息的单元;以及
将所述监控结果或者根据所述监控结果生成的数字摘要搭载到所述发送载体消息中,向所述物联网平台进行发送的单元。
CN201510994238.5A 2015-12-25 2015-12-25 在物联网平台和物联网设备间传递监控结果的方法和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9217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94238.5A CN106921701B (zh) 2015-12-25 2015-12-25 在物联网平台和物联网设备间传递监控结果的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94238.5A CN106921701B (zh) 2015-12-25 2015-12-25 在物联网平台和物联网设备间传递监控结果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21701A CN106921701A (zh) 2017-07-04
CN106921701B true CN106921701B (zh) 2020-08-14

Family

ID=594548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994238.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921701B (zh) 2015-12-25 2015-12-25 在物联网平台和物联网设备间传递监控结果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92170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12848B (zh) * 2018-10-19 2021-12-28 合肥中科根云设备管理有限公司 基于全寿命周期管控的故障诊断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08077A (zh) * 2010-08-27 2010-12-08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适用于云备份的重复数据删除方法
CN102577489A (zh) * 2009-10-13 2012-07-11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相互工作通信网络的拥塞控制的方法和设备
CN103873520A (zh) * 2012-12-14 2014-06-18 江南大学 一种物联网数据发送系统和方法
CN104811654A (zh) * 2014-01-26 2015-07-29 杭州华为企业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监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063474A1 (en) * 2011-10-28 2013-05-02 Scargo, Inc. Security policy deployment and enforcement system for the detection and control of polymorphic and targeted malwar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77489A (zh) * 2009-10-13 2012-07-11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相互工作通信网络的拥塞控制的方法和设备
CN101908077A (zh) * 2010-08-27 2010-12-08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适用于云备份的重复数据删除方法
CN103873520A (zh) * 2012-12-14 2014-06-18 江南大学 一种物联网数据发送系统和方法
CN104811654A (zh) * 2014-01-26 2015-07-29 杭州华为企业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监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21701A (zh) 2017-07-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88887B (zh) 监控方法和监控装置
US20120213057A1 (en) Coordin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for Self Organizing Ope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070002736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roving network resource utilization
EP3682595B1 (en) Obtaining local area network diagnostic test results
US9596313B2 (en) Method, terminal, cache server and system for updating webpage data
CN110247816B (zh) 指标监控方法及装置
US20130279339A1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CN106059806B (zh) 一种can报文发送方法及装置
US20150381446A1 (en) Detecting and Measuring Network Route Reconvergence Using In-Band Data Probes
CN111726414A (zh) 一种车辆上报数据的处理方法和车辆数据上报系统
US11099041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EP3811572B1 (en) Processing local area network diagnostic data
CN106921701B (zh) 在物联网平台和物联网设备间传递监控结果的方法和装置
KR20060007419A (ko) ad-hoc 네트워크, 네트워크 장치 및 ad-hoc네트워크에 대한 구성 관리 방법
CN110971533B (zh) 用于数据通信的方法、服务器装置、客户端装置和介质
CN112616127A (zh) 一种实现网关数据处理的方法及其相关组件
CN113965466B (zh) 一种自适应网络带宽的数据传输系统
WO2021098477A1 (zh) 信号劣化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14021160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ordinating cell outage compensation and capacity and coverage optimization
CN114615337A (zh) 设备调度方法、系统、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US20210014254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anomaly detection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CN103051979A (zh) 流媒体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16192755B (zh) 基于建立虚拟交换机的拥塞处理方法及其系统
JP4710719B2 (ja) 通信異常時の再送装置
US9998294B1 (en) System for distributed audio output using designated audio devic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814

Termination date: 2021122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