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12095A - 无线通信干扰缓解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干扰缓解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12095A
CN106912095A CN201710032879.1A CN201710032879A CN106912095A CN 106912095 A CN106912095 A CN 106912095A CN 201710032879 A CN201710032879 A CN 201710032879A CN 106912095 A CN106912095 A CN 1069120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op
csi
power distribution
carrier power
s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3287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912095B (zh
Inventor
G.周
G.鲍赫
W.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tel Deutschland GmbH
Original Assignee
Int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t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GmbH filed Critical Int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69120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120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9120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120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4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 H04W52/243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taking into account interferen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7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CQ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8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 H04W52/40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during macro-diversity or soft handof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73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the resource being transmission pow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干扰缓解。公开了第一接入点(AP)的用于协作功率分配的装置,该装置确定用于第一AP与第一站之间的第一信道的第一信道状态信息(CSI);基于第一CSI、第二CSI以及针对第一站的初始子载波功率分配计算针对第一站的期望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执行迭代功率分配过程,以确定针对第一站的最终子载波功率分配和针对第二站的最终子载波功率分配,迭代功率分配过程用于增加合计吞吐量;向第二AP提供指示针对第二站的最终子载波功率分配的信息,用于由第二AP进行至第二站的第二传输;以及配置第一AP的收发器电路以用于至第一站的第一传输;基于针对第一站的最终子载波功率分配来设定子载波传输功率水平。

Description

无线通信干扰缓解
背景技术
单频复用被广泛用于诸如高级长期演进(LTE-A)的当前最新技术发展水平的无线系统中,以在没有带宽扩展限制的情况下应对日益增长的平均小区吞吐量。如果在这些系统中缺少干扰缓解技术,则小区边缘用户设备(UE)将受到来自相邻小区的强烈干扰,这降低了UE吞吐量。为了改进平均小区吞吐量和小区边缘UE吞吐量,强大的干扰缓解技术是无线系统的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不同的干扰缓解技术最近已经被提出。第一种干扰缓解类型使用部分频率复用(FFR),其在长期演进(LTE)中被广泛讨论。一般地,FFR的概念需要分配频带的所有可用分区以服务小区中心附近的UE,同时将到小区边缘附近的UE的传输限制到可用带宽的仅一部分。FFR配置减轻了不同小区的相邻扇区的UE所经历的干扰。
用于分配FFR框架内的频率分区的各种方法已被开发出来。一种这样的方法采用有关频率分区集的优先级来对小区的每个扇区进行分配。此处,一扇区对其拥有较高的优先级的分区被用于该扇区中的数据传输,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该扇区中的数据传输逐步扩展到该扇区对其持有较低优先级的频率分区。在其他方法中,任意物理资源单元分配被允许并且针对效用计算采用瞬时信道增益。此外,如下FFR方案被提出:在该FFR方案中,每个频率分区上的传输功率被动态地调整。然而,每个频率分区上的任意的传输功率是允许的。在这些方法中,采用复杂的导数计算。
第二种干扰缓解类型采用协同波束赋形,也被称为协作多点传输(CoMP)。当前的CoMP方案的本质是让BS(基站)协调波束赋形,以减少小区间干扰。但是,由于完整的信道状态信息(CSI)需要在BS之间共享,因此协调需要大量的空中接口上的和回程上的开销。而且,虽然CoMP方案可能在最小化小区间干扰方面是有效的,但干扰可能在邻近小区之间沿着交接的区域仍然存在。
第三种干扰缓解类型采用基于速率分裂的干扰缓解。在基于速率分裂的干扰缓解中,传送的数据流被分成两部分:在多个UE处被解码的通用数据流,以及只在目标UE处被解码的私有数据流。通过将干扰的通用数据流解码,部分干扰被取消,并因此可以提高UE吞吐量。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
从一个或多个干扰基站接收多个子流;
发送与来自所述一个或多个干扰基站的所述多个子流中的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信道信息至服务基站;以及
接收至少包括功率幅度因数的信号,所述功率幅度因数是考虑到与服务及干扰基站相关联的信道信息而确定的,与干扰基站相关联的所述信道信息被与所述服务基站共享;
其中所述功率幅度因数是使用实施多级注水算法(MLWFA)的功率分配算法来确定的。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
接收与一个或多个干扰基站相关联的信道信息;
确定用户设备的功率分配,所述功率分配是考虑到与服务和干扰基站相关联的信道信息而被确定的;
其中,所述确定行为包括确定功率幅度因数,所述功率幅度因数是使用实施多级注水算法(MLWFA)的功率分配算法来确定的。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包括:
处理系统,其被配置为:
从一个或多个干扰基站接收多个子流;
将与来自所述一个或多个干扰基站的所述多个子流中的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信道信息发送到服务基站;以及
接收至少包括功率幅度因数的信号,所述功率幅度因数是考虑到与所述服务和干扰基站相关联的信道信息而被确定的,与所述干扰基站相关联的所述信道信息被与所述服务基站共享;
其中所述功率幅度因数是使用实施多级注水算法(MLWFA)的功率分配算法来确定的。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包括:处理系统,其被配置为:接收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干扰基站相关联的信道信息;以及确定用于用户设备的功率分配,所述功率分配是考虑到与服务和干扰基站相关联的信道信息而被确定的;
其中所述功率幅度因数是使用实施多级注水算法(MLWFA)的功率分配算法来确定的。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此处描述的各种实施方式的示例无线通信系统。
图2示出了根据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下行链路OFDMA的细节。
图3示出了两个基站的示例性细节。
图4示出了用户设备的示例性细节。
图5显示出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方面的详细无线通信系统的实施例的图。
图6示出了实施此处描述的实施方式的示例性过程。
参考附图描述了具体实施方式。在附图中,附图标记最左边的数字(一个或多个)标识附图标记首次出现在其中的附图。贯穿整个附图使用相同的标号来标注相似的特征和组件。另外,注意到,任何比10磅小的文本仅仅是被提供用来揭示文本将会出现在所描述的附图中的什么地方。由于这样的文本仅仅是文本可能会出现在什么地方的指示符,因此这样的文本的内容对于理解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来说是不重要的。
具体实施方式
此处所描述的是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通信有关的实施方式。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来自服务基站的服务信号和来自相邻基站的干扰信号被分成多个子流。功率分配算法被用来计算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功率幅度因数。
现在参照附图,图1是根据各种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100的视图。在一个示例中,该无线通信系统100包括多个基站(BS)110和多个终端120或用户设备(UE)。此外,一个或多个基站110可以与一个或多个用户设备120通信。作为非限制性的例子,BS 110可以是接入点、Node B和/或其他适当的网络实体。每个BS 110提供用于特定的地理区域102a-c的通信覆盖范围。如本文所用的且一般在本技术领域中,术语“小区”根据使用该术语的上下文可以指代基站110和/或其覆盖区域102a-c。
为了提高系统容量,对应于BS 110的覆盖区域102a,102b,或102c可以被划分成多个较小的区域(例如,区域104a,104b和104c)。每一个较小区域104a,104b和104c可被各自的基站收发器子系统(BTS,未示出)服务。如本文所用的且一般在本技术领域中,术语“扇区”根据使用该术语的上下文,可以指代BTS和/或其覆盖区域。在一个示例中,小区102a,102b和102c中的扇区104.a,104b,104c可以由在BS 110处的天线组(未示出)来形成,其中每个天线组负责与小区102a,102b或102c的一部分中的UE 120的通信。例如,服务小区102a的基站110可以具有对应扇区104a的第一天线组、对应扇区104b的第二天线组以及对应扇区104c的第三天线组。然而,应该理解的是,本文所公开的各个方面可以用在具有扇区化和/或非扇区化小区的系统中。另外,应该理解的是,意图使所有具有任何数量的扇区化和/或非扇区化小区的合适的无线通信网络都落入本文件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之内。为简单起见,本文使用的术语“基站”或BS可以指代服务扇区的站以及服务小区的站这两者。如本文进一步的使用的,“服务”接入点是终端与其具有上行链路业务(数据)传输的点,而“邻居”(非服务)的接入点是终端与其可以具有下行链路业务和/或具有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控制传输这两者、但没有上行链路业务的点。应当理解,如本文所用的,不相交链路场景中的下行链路扇区是邻近扇区。虽然下面的描述整体上涉及其中为简单起见每个终端通信与一个服务接入点通信的系统,但应当理解,终端可以与任意数量的服务接入点通信。
根据一方面,UE 120可以散布在整个系统100中。每个UE 120可以是固定的或移动的。作为非限制性的例子,UE 120可以是无线设备,蜂窝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无线调制解调器,手持式设备,接入终端(AT),移动台,用户设备,订户站,或其他的适当的设备。另外,UE 120可以在任何给定的时刻与任何数量的BS 110通信或不与BS 110通信。
在另一个示例中,系统100可以通过采用能被耦合到BS 110中的一个或多个并为BS 110提供协调和控制的系统控制器130米利用集中式架构。根据可选方面,系统控制器130可以是单个的网络实体或网络实体的集合。此外,系统100可以利用分布式体系结构以允许基站110根据需要互相通信。回程网络通信可以采用这种分布式架构以方便基站之间的点到点的通信。在一个示例中,系统控制器130可以额外地包含有到多个网络的一个或多个连接。这些网络可以包括因特网,其他基于分组的网络,和/或电路交换语音网络,上述网络可以在与系统100中的一个或多个BS 110的通信中向和/或从UE 120提供信息。在另一个示例中,系统控制器130可以包括或与调度器相耦合,所述调度器可调度去往和/或来自UE120的传输。可选地,调度器可以驻留在每个单独的小区102、每个扇区104或它们的组合中。
在一个示例中,系统100可以利用一个或多个多址接入方案,诸如CDMA,TDMA,FDMA,OFDMA,单载波FDMA(SC-FDMA)和/或其他合适的多址接入方案。TDMA利用时分复用(TDM),其中,不同的UE 120的传输通过在不同的时间间隔发送而被正交化。FDMA利用频分复用(FDM),其中,用于不同UE 120的传输通过在不同的频率子载波中进行发送而被正交化。在一个示例中,TDMA和FDMA系统也可以使用码分复用(CDM),其中,用于多个终端的传输可以使用不同的正交码(例如,Walsh码)而被正交化,即使它们是在相同的时间间隔或频率子载波中被发送也是如此。OFDMA利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以及SC-FDMA利用单载波频分复用(SC-FDM)。OFDM和SC-FDM可以将系统带宽分割成多个正交的子载波(例如,音调,箱(bin),…),所述多个正交的子载波中的每一个都可以用数据来调制。通常,调制码元是利用OFDM在频域被发送以及利用SC-FDM在时域被发送。另外地和/或可选地,系统带宽可以被划分成一个或多个频率载波,每一个频率载波都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子载波。系统100还可以利用诸如OFDMA和CDMA的多址接入方案的组合。虽然本文所提供的功率控制技术通常被描述为针对OFDMA系统,但应该理解的是,本文描述的技术同样可以应用到任何无线通信系统。
在另一个例子中,系统100中的BS 110和UE 120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数据信道传递数据并使用一个或多个控制信道传递信令。系统100所使用的数据信道可以被分配到活动UE 120以使得每个数据信道在特定的时间只被一个UE使用。可选地,数据信道可以被分配到多个UE 120,UE 120可以在数据信道上被叠加地或正交地调度。为保存系统资源,系统100所使用的控制信道也可以在多个UE 120中通过使用例如码分复用而被共享。在一个示例中,只在频率和时间方面被正交复用的数据信道(例如,没使用CDM复用的数据信道)可能比相对应的控制信道更不容易受到由于信道条件和接收机的不理想而造成的正交性方面的损失的影响。
为了完整性,图2示出根据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下行链路OFDMA 200的细节。如所示的,BS 1是用于UE 1的服务BS,BS 2是用于UE 2的服务BS。BS 1与BS 2可以是图1中示出的类型(例如,BS 110),且UE 1和UE 2可以是图1中示出的类型(例如,UE 120)。在这个例子中,假定每个BS(即BS 1和BS 2)使用一个定向发送天线来服务扇区(例如,扇区1),并且存在一个被每个BS服务的UE。此外,假定UE 1和UE 2在地理上彼此接近。因此,UE 1和UE2接收来自彼此的干扰。UE 1和UE 2的所接收的信号里r1和r2可以被记作如下:
其中hij表示从BSj到UEi的独立瑞利衰落信道增益。h11,h22,h12以及h21是独立同分布零均值复高斯随机变量,其分别具有方差以及其中反映了从BSj到UEi的信道传输损失,Si是在BS i处具有协方差的传输码元。ηi和ωi分别是由其他BS引起的干扰和独立同分布附加白高斯噪声(AWGN)样本。ηi在这里被视为噪声,因此噪声ηi的协方差被给定如下:
此外,由UEi从其服务BS(比如BS 1)接收的功率为且由UEi从其干扰BS(比如BS 2)接收的功率为其中(i≠j)。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由给出,信号与噪声比(SNR)由给出,以及干扰噪声比(INR)由给出。
图3示出了BS 1与BS 2的示例性细节。每一个BSi可以包括分路器300,编码器302,交织器304,调制器306以及至少一个天线308。此外,每一个BSi可发送由与UE(比如UE 1或UE 2)相关联的天线310接收的信号。在一个实施方式中,BSi将其数据流分路成L个子流。每个子流ul,i(l-1,…,L)都被单独地编码、交织并调制以获取码元子流dl,i。将码元子流dl,i乘以一定的幅度因数相乘的结果在图3被记作Cl,i。将每个Cl,i叠加在一起,这提供发送信号si
其中,幅度因数是使用本公开中提供的功率分配算法而计算的。
图4示出了UE 1的示例性细节。这样的细节也可以适用于UE 2。UE1用于接收在前文中引入的r1信号。如所示的,UE 1可以包括检测单元402,解交织器404,解码器406,编码器408,交织器410,调制器412以及并串(P/S)转换器414。根据一个实施方式,UE 1接收2L个并行子流(参看等式(1)和(2))。这些子流包括由BS 1发送且通过子流号l(l=1,…,L)被索引的L个子流以及由BS 2发送且通过子流号l(l=1,…,L)被索引的L个子流。
UE 1实施连续干扰消除(SIC),其实施以下步骤:(1)解码低索引的子流并将其从接收的信号r1中减去并且然后处理高索引的子流;(2)如果子流具有相同的索引,则先解码和减去来自服务BS的子流,接着是来自干扰BS的子流;以及(3)将有关码位的解码器决定包含在SIC环路中。根据前面所述,cl,1被解码并被从信号r1中减去,接着是c1,2。然后,c1,2被解码并被从信号r1中减去,如此类推,直到cL,1被解码。解码cL,2不是必要的。从而生成所估计的子流ul,1,并且通过P/S 414将其组合。
如前面所述的,幅度因数是使用功率分配算法而计算的。功率分配算法可被表达如下:
功率分配算法被设计用于使UE 1和UE2两者的系统效用T=T1×T2最大化。每个子流cl,i的SINR(Γl,i)的乘积被选作BS i的系统效用函数:因为该效用函数能维持子流的和速率与公平之间的平衡。该算法有两个阶段,一个内阶段,一个外阶段。(1)内阶段采用迭代多级注水过程:在假设UE 2的功率分配固定的情况下UE 1首先基于多级注水算法(MLWFA)更新功率分配。MLWFA被表达如下:
并且μ≥0
本文仅仅以示例的方式提供该MLWFA。其他的MLWFA也可以与本文所述的实施方式相结合地使用。
在功率分配算法的外阶段中,要找到用于两个UE的最优功率分配。也就是说,如从该算法显而易见的,根据内迭代MLWFA的结果调整每个UE的功率分配。特别是,进行增加或减小最后的子流CL,i的功率的尝试,然后MLWFA被调用以计算新的最优功率分配,假设其他UE的CL,i的功率分配是固定的。除非新的系统效用值大于当前值T,否则功率分配保持不变。在这种情况下,更新UE i的功率分配。外阶段在最大的T被发现时收敛。注意,该算法提供了良好的结果,其中δ=3dB。
图5示出了图示根据本公开的各方面的通信系统500的实施例的图。此处的教导可以结合到使用各种组件以便与至少一个其他节点进行通信的节点(例如,设备)中。图5示出可被采用以促进节点之间的通信的若干范例组件。例如,图5示出了系统500的设备510(例如,BS)和无线设备550(例如,UE)。在设备510处,从数据源512提供用于多个数据流的业务数据至发射(“TX”)数据处理器514。系统500被示为实施MIMO,但并不限于此。例如,系统500还可以实施SISO。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技术利用MIMO和SISO实施而起作用。
在一些方面中,每个数据流通过相应的发射天线而被发射。TX数据处理器514基于特定的编码方案米格式化、编码和交织每个数据流的业务数据,实施特定的编码方案被选择用于该数据流以提供编码数据。
每个数据流的编码数据可使用OFDM技术利用导频数据进行复用。导频数据通常是以已知的方式被处理的已知的数据模式并且可以在接收器系统处被使用以估计信道响应。然后每一个数据流的复用的导频和编码数据基于特定的调制方案(例如,BPSK,QSPK,M-PSK或M-QAM)被调制(即,码元映射),所述特定的调制方案被选择用于该数据流以提供调制码元。每个数据流的数据速率、编码和调制可以通过由处理器530执行的指令而被决定。存储器532可以存储程序代码、数据和由处理器530或设备510的其他组件使用的其他信息。
用于所有的数据流的调制码元接着被提供给TX MIMO处理器520,TX MIMO处理器520可以进一步处理调制码元(例如,用于OFDM)。该TX MIMO处理器520然后将调制码元流提供给每个均具有发射器(TMTR)和接收器(RCVR)的收发器(XCVR)522t至522a。
每个收发器522a-522t接收并处理各自的码元流以提供一个或多个模拟信号,并进一步调节(例如,放大,滤波和上转换)模拟信号以提供适合于通过MIMO信道传输的调制信号。来自收发器522a-522t的调制信号然后分别从天线524a至524t被发射。
在设备550处,通过天线552a至552r接收所发射的调制信号发送,并且将来自每个天线552a-552r的所接收的信号提供给相应的收发器(“XCVR”)554a至554r。每个收发器554a-554r调节(例如,滤波,放大和下转换)相应的所接收的信号,将调节后的信号数字化以提供样木,并进一步处理样本以提供相应的“所接收的”码元流。
在本公开的一个方面中,接收(“RX”)数据处理器560然后基于特定的接收器处理技术来接收并处理来自收发器554a-554r的所接收的码元流,以提供“检测到的”码元流。所述RX数据处理器560然后解调、解交织和解码每个检测到的码元流,以恢复数据流的业务数据。RX数据处理器560所进行的处理与由在设备510处的TX MIMO处理器520和TX数据处理器514所进行的处理是互补的。
在本公开的一方面中,反向链路消息可以包括关于通信链路和/或接收到的数据流的各种类型的信息。然后反向链路消息由也接收来自数据源536的多个数据流的业务数据的TX数据处理器538处理、被调制器580调制、被收发器554a-554r调节并被传输回设备510。
在设备510处,来自设备550的调制信号由天线524a-524t接收,由收发器522a-522t调节,由解调器(“DEMOD”)540解调,并由RX数据处理器542处理以提取由设备550发送的反向链路消息。
图6示出了实施此处描述的实施方式的示例性过程600。示例性过程600可以至少部分地由诸如UE 1和UE 2以及BS 1和BS 2的用户设备和基站来执行。每一个这样的设备已在本公开中被讨论。
如图6所示的,在步骤1中,确定功率分配。作为功率分配过程的一部分,UE 1可从服务BS 1接收参考信号602并且从干扰BS 2接收参考信号604。此外,UE 2可以从服务BS 2接收参考信号606以及从干扰BS 1接收参考信号608。参考信号602使UE1能够获取来自BS 1的信道信息。这样的信道信息可能包括SNR和INR 610。相类似地,参考信号604使UE 1能够获得来自BS 2的信道信息。这样的信道信息可能包括SNR和INR 610。以相似的方式,参考信号606使UE 2能够从作为服务BS的BS 2获得信道信息。这样的信道信息可能包括SNR和INR612。相类似地,参考信号608使UE 2能够从作为干扰BS的BS 1获得信道信息。这样的信道信息可能包括SNR和INR 612。
接下来,UE 1发送614信道信息610到作为服务BS的BS 1。并且UE 2发送616信道信息612到作为服务BS的BS 2。在618处,BS 1与BS 2共享信道信息610。此外,在618处,BS 2与BS 1共享信道信息612。
在620处,BS 1基于由UE 1提供的信道信息610以及由UE 2提供的信道信息612确定到UE 1的功率分配624。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本公开中所述的功率分配算法被用来确定到UE 1的功率分配624,以及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幅度因数被UE 1使用。在622处,BS 2基于由UE 2提供的信道信息612以及由UE 1提供的信道信息610确定到UE 2的功率分配626。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本公开中所述的功率分配算法被用来确定到UE 2的功率分配626,并且特别地,幅度因数被UE 2使用。
从上述中应当理解,可以基于来自服务BS的服务链路以及来自干扰BS的干扰链路来确定到UE的功率分配。当UE正在经历来自相邻小区或扇区中的一个或多个基站的干扰时,这是特别有用的。此外,来自服务和干扰BS的信道信息可被功率分配算法作为杠杆使用,以确定用于UE的最佳幅度因数。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UE或BS可以使用来自服务和干扰BS的信道信息来参考查找表,该查找表包括基于来自服务和干扰BS的信道信息而被关联到UE所使用的参考信道信息的幅度因数。
如图6所示的,在步骤2中,确定用以基于信道条件(以信道质量指示符(CQI)为特征)改变UE发送数据速率的调制和编码方案(MCS)。
作为MCS确定过程的一部分,UE 1可以从服务BS 1接收参考信号602并且从干扰BS2接收参考信号604。此外,UE 2可以从服务BS 2接收参考信号606并且从干扰BS 1接收参考信号608。参考信号602使UE 1能够从BS 1获得信道信息。相似地,参考信号604使UE 1能够从BS 2获得信道信息。以类似的方式,参考信号606使UE 2能够从作为服务BS的BS 2获得信道信息。相似地,参考信号608使UE 2能够从作为干扰BS的BS 1获得信道信息。
在MCS确定过程的情况中,由UE 1获得的信道信息被阐述为CQI测量结果628,其被发送630到BS 1。注意,CQI测量结果628包括来自服务BS 1和干扰BS 2的每个子流的MCS。此外,由UE 2获得的信道信息被阐述为CQI测量结果632,其被发送634到BS 2。在636处,BS 1与BS 2共享CQI测量结果628。此外,在636处,BS 2与BS 1共享CQI测量结果632。注意,CQI测量结果632包括来自服务BS 2和干扰BS 1的每个子流的MCS。
在638处,BS 1基于UE 1提供的CQI测量结果628和UE 2提供的CQI测量结果632来为UE 1确定MCS 640。注意,MCS 640包括来自服务BS 1和干扰BS 2的每个子流的MCS。在642处,BS 2基于UE 2提供的CQI测量结果632和UE 1提供的CQI测量结果628来为UE 2确定MCS644.。注意,MCS644包括来自服务BS 2和干扰BS 1的每个子流的MCS。
附加的和可选的实施方式记录
对于软件实施方式,本文中所描述的技术可采用执行本文所述的功能的模块(例如,过程、功能等)来实现。软件代码可以存储在存储器单元中并由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单元可以实现在处理器内或者处理器外,在后一种情况下,该存储器单元可以通过本领域已知的各种手段以可通信的方式耦合到处理器。
本文所述的各个方面或特征可以使用标准的程序设计和/或工程技术而被实现为方法、装置或制造物品。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制品”意图涵盖从任何计算机可读设备、载体或介质可访问的计算机程序。例如,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磁f生存储设备(例如,硬盘、软盘、磁带等)、光盘(例如,压缩盘(CD)、数字多功能盘(DVD)等)、智能卡以及闪速存储设备(例如,EPROM、卡、棒、密钥驱动器等)。此外,本文所述的各种存储介质可以表示用于存储信息的一个或多个设备和/或其它机器可读介质。术语“机器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能够存储、包含和/或携带指令和/或数据的无线信道和各种其它介质。
如本中请所使用的,术语“处理器”可以指经典的体系结构或量子计算机。经典的体系结构包括但不限于包括:单核处理器、具有软件多线程执行能力的单处理器、多核处理器、具有软件多线程执行能力的多核处理器、具有硬件多线程技术的多核处理器、并行平台以及具有分布式共享存储器的并行平台。另外,处理器可以指被设计用于执行本文所述的功能的集成电路、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分立门或晶体管逻辑、分立硬件部件或它们的任意组合。量子计算机体系结构可以基于包含在门控的或自组装的量子点中的量子位、核磁共振平台、超导约瑟夫森结等。处理器可以利用纳米尺度的体系结构,诸如但不限于:基于分子和量子点的晶体管、开关和门,以便对空间使用进行优化或增强用户设备的性能。处理器也可被实现为计算设备的组合,例如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多个微处理器、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与DSP核的结合,或者任何其它此种结构。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术语“存储器”是指数据存储单元、算法存储单元以及其它的信息存储单元,诸如但不限于图片存储单元、数字音乐和视频存储单元、图表和数据库。应该明白的是,本文所述的存储器部件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者可以包含易失性存储器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二者。作为示例而非限制性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包含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ROM(EEPROM)或闪速存储器。易失性存储器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其作为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示例而非限制性的,多种形式的RAM是可用的,诸如同步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倍数据率SDRAM(DDR 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接DRAM(SLDRAM)以及直接存储器总线(Rambus)RAM(DRRAM)。另外,本文的系统和/或方法的所公开的存储器部件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何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本发明人意图使所描述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作为主要示例。本发明人不意图使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限制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更确切地说,本发明人已经预期,要求保护的发明还可以结合其它现有的或将来的技术以其它方式来体现和实施。
此外,此处使用的词语“示例性”意指用作示例、实例或说明。在此被描述为“示例性”的任何方面或设计并不一定要被解释为相比其它方而或设计更优选或有利。相反,使用词语示例性旨在以具体的方式呈现各个概念和技术。例如,如这里描述的上下文所指示的,术语“技术”可以指一个或多个设备、装置、系统、方法、制造品、和/或计算机可读指令。
如本申请中所使用的,术语“或”意图指包括性时“或”而非排斥性时“或”。即,除非另有指定或从上下文清楚的,否则“X使用A或B”意图指任何自然的包括性排列。即,如果X使用A;X使用B;或X使用A和B两者,则在任何上述情况下,都满足“X使用A或B”。另外,本申请中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冠词“一”和“一个”一般应被解释为是指“一个或多个”,除非另有指定或从上下文清楚指向的是单数形式。
注意,不意图将描述实施方式和过程的顺序理解为限制,并且可以组合任何数量的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和过程。
术种“处理器可读介质”包括处理器存储介质。例如,处理器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磁存储设备(例如硬盘、软盘和磁带)、光盘(例如压缩盘(CD)和数字通用盘(DVD))、智能卡、闪速存储设备(例如指状存储器(thumb drive)、记忆棒、密钥驱动器(key drive)和SD卡)、以及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
为了该公开和后面的权利要求的目的,可能已经使用术语“耦合”和“连接”来描述各种元件如何对接。各种元件的这样描述的对接可以是直接的或间接的。

Claims (20)

1.一种第一接入点(AP)的被配置用于协作功率分配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存储器;以及处理电路,该处理电路被配置为:
确定用于所述第一AP与第一站之间的第一信道的第一信道状态信息(CSI),所述第一CSI基于所述第一站与所述第一AP之间的通信;
确定用于所述第一AP与第二站之间的第二信道的第二CSI,所述第二CSI是基于所述第二站与第二AP之间的通信予以确定的,第一和第二信道包括子载波;
基于所述第一CSI、所述第二CSI以及针对所述第一站的初始子载波功率分配来计算针对所述第一站的期望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
基于所述第一CSI、所述第二CSI以及针对所述第二站的初始子载波功率分配来计算针对所述第二站的期望SINR;
执行迭代功率分配过程,以确定针对所述第一站的最终子载波功率分配和针对所述第二站的最终子载波功率分配,所述最终子载波功率分配基于所述初始子载波功率分配和所述期望SINR,所述迭代功率分配过程用于增加合计吞吐量;
向所述第二AP提供指示针对所述第二站的最终子载波功率分配的信息,以用于由所述第二AP进行至所述第二站的第二传输;以及
配置所述第一AP的收发器电路以用于至所述第一站的第一传输,所述收发器电路被配置为基于针对所述第一站的最终子载波功率分配来设定子载波传输功率水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AP的收发器电路被配置为用于使用两个或更多个天线来进行至所述第一站的多输入多输出(MIMO)传输,以及
其中所述收发器电路被配置为基于针对所述第一站的最终子载波功率分配来设定所述MIMO传输的每个子载波的传输功率水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处理电路被配置为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针对所述第一站的最终子载波功率分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中针对所述第一站的最终子载波功率分配指示将被分配较高功率的一个或多个子载波,以及
其中针对所述第二站的最终子载波功率分配的对应子载波被分配较低功率。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中针对所述第一站的最终子载波功率分配指示将被分配零功率的一个或多个子载波,以及
其中针对所述第二站的最终子载波功率分配的对应子载波被分配非零功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中由所述第一AP至所述第一站的传输被编码以指示哪些子载波将由所述第一站解码,其中被分配零功率的子载波未被指示为将被解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还包括编码器,用于对至所述第一站的传输进行编码。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信道包括对应的正交频分多路复用(OFDM)子载波,以及
其中所述迭代功率分配过程被配置为最大化所述合计吞吐量,所述合计吞吐量是所述第一和第二传输的吞吐量之和。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CSI是从信道质量指示符(CQI)中予以确定的,以及
其中所述处理电路还被配置为确定针对所述第一传输的调制和编码方案(MCS),所述MCS是在所述第一传输中的信令。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传输分别包括多个子流。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接入点被配置为实现用于去往和来自所述第一站的传输的时分多路复用(TDM)方案。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信道包括干扰信道,所述干扰信道包括非正交子载波,以及其中至所述第一站的所述第一传输被配置为与所述第二传输同时发生。
13.一种非暂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用于通过第一接入点(AP)的处理电路来执行以将所述第一AP配置为进行下列操作的指令:
确定用于所述第一AP与第一站之间的第一信道的第一信道状态信息(CSI),所述第一CSI基于所述第一站与所述第一AP之间的通信;
基于所述第一CSI、第二CSI以及针对所述第一站的初始子载波功率分配来计算针对所述第一站的期望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所述第二CSI是针对所述第一AP与第二站之间的第二信道的;
执行迭代功率分配过程,以确定针对所述第一站的最终子载波功率分配和针对所述第二站的最终子载波功率分配,所述最终子载波功率分配基于所述初始子载波功率分配和针对所述第一站的期望SINR以及针对所述第二站的期望SINR,所述迭代功率分配过程用于增加合计吞吐量;
向第二AP提供指示针对所述第二站的最终子载波功率分配的信息,以用于由所述第二AP进行至所述第二站的第二传输;以及
配置所述第一AP的收发器电路以用于至所述第一站的第一传输,所述收发器电路被配置为基于针对所述第一站的最终子载波功率分配来设定子载波传输功率水平。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中至所述第一站的所述第一传输被配置为与所述第二传输同时发生,以及
其中所述处理电路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第二站与所述第二AP之间的通信来确定所述第二CSI。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处理电路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第一CSI、所述第二CSI和针对所述第二站的初始子载波功率分配来计算针对所述第二站的期望SINR。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信道是包括多个子载波的干扰信道。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中针对所述第一站的最终子载波功率分配指示将被分配较高功率的一个或多个子载波,以及
其中针对所述第二站的最终子载波功率分配的对应子载波被分配较低功率。
18.一种用于由第一接入点(AP)执行的用于协作功率分配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确定用于所述第一AP与第一站之间的第一信道的第一信道状态信息(CSI),所述第一CSI基于所述第一站与所述第一AP之间的通信;
基于所述第一CSI、第二CSI以及针对所述第一站的初始子载波功率分配来计算针对所述第一站的期望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所述第二CSI是针对所述第一AP与第二站之间的第二信道的;
执行迭代功率分配过程,以确定针对所述第一站的最终子载波功率分配和针对所述第二站的最终子载波功率分配,所述最终子载波功率分配基于所述初始子载波功率分配和针对所述第一站的期望SINR以及针对所述第二站的期望SINR,所述迭代功率分配过程用于增加合计吞吐量;
向第二AP提供指示针对所述第二站的最终子载波功率分配的信息,以用于由所述第二AP进行至所述第二站的第二传输;以及
配置所述第一AP的收发器电路以用于至所述第一站的第一传输,所述收发器电路被配置为基于针对所述第一站的最终子载波功率分配来设定子载波传输功率水平。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基于所述第二站与所述第二AP之间的通信来确定所述第二CSI。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基于所述第一CSI、所述第二CSI和针对所述第二站的初始子载波功率分配来计算针对所述第二站的期望SINR。
CN201710032879.1A 2012-03-29 2013-03-29 用于协作功率分配的装置、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0691209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3/434697 2012-03-29
US13/434,697 US9363766B2 (en) 2012-03-29 2012-03-29 Wireless communication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CN201310199548.9A CN103368633B (zh) 2012-03-29 2013-03-29 无线通信干扰缓解的方法及装置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99548.9A Division CN103368633B (zh) 2012-03-29 2013-03-29 无线通信干扰缓解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12095A true CN106912095A (zh) 2017-06-30
CN106912095B CN106912095B (zh) 2020-12-01

Family

ID=4915488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99548.9A Active CN103368633B (zh) 2012-03-29 2013-03-29 无线通信干扰缓解的方法及装置
CN201710032879.1A Active CN106912095B (zh) 2012-03-29 2013-03-29 用于协作功率分配的装置、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99548.9A Active CN103368633B (zh) 2012-03-29 2013-03-29 无线通信干扰缓解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9363766B2 (zh)
CN (2) CN103368633B (zh)
DE (2) DE102013022466B3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61633A (zh) * 2018-12-04 2019-02-19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编码ofdm系统的抗时域脉冲干扰接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427980C2 (ru) * 2006-11-10 2011-08-27 Фудзицу Лимитед Система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связи и беспроводное терминаль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US9363766B2 (en) 2012-03-29 2016-06-07 Intel Deutschland Gmbh Wireless communication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US10039116B1 (en) 2012-04-02 2018-07-31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Long term evolution scheduler to mitigate interference
US9553680B1 (en) 2012-04-02 2017-01-24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Uplink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US8712331B2 (en) * 2012-04-13 2014-04-29 Motorola Solutions,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itigating interference between co-located collaborating radios
US8995592B2 (en) * 2012-05-10 2015-03-31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ignaling to support advanced wireless receivers and related devices and methods
US9504057B2 (en) * 2012-05-11 2016-11-22 Apple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in-device coexistence detection and mitigation
EP2979384B1 (en) * 2013-03-25 2019-04-24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scheme on a frequency band comprising sub-bands
CN103813347B (zh) * 2014-02-28 2018-01-26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基站频率资源配置方法及网络设备
US10104674B2 (en) * 2015-11-06 2018-10-16 Hfi Innovation Inc. Rate assignment with rate splitting for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friendly new air interface
US10057863B2 (en) * 2016-10-07 2018-08-21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Apparatus, computer program, and method for setting a power of a cell node based on cell node gradient information
KR102074216B1 (ko) * 2019-06-17 2020-02-06 인하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상향링크 비직교 다중접속 시스템을 위한 고정적 속도 분할 방법 및 시스템
KR102074217B1 (ko) * 2019-06-17 2020-02-06 인하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상향링크 비직교 다중접속 시스템을 위한 적응적 속도 분할 방법 및 시스템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219364A1 (en) * 2007-03-09 2008-09-11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lay-sensitive cross layer scheduler for multi-us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20080227422A1 (en) * 2007-03-14 2008-09-1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in multi-antenna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188260A1 (en) * 2007-02-02 2008-08-07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plink power control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076072B (zh) 2010-12-31 2013-10-09 北京邮电大学 上行功率控制方法、用户设备和载波聚合系统
EP2487825B1 (en) * 2011-01-28 2020-03-0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generating reference signal in cellular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036491B2 (en) * 2011-08-12 2015-05-19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Devices for converting a downlink subframe
US8811246B2 (en) * 2012-01-13 2014-08-19 Alcatel Lucent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relay systems and methods of relaying data
US9363766B2 (en) 2012-03-29 2016-06-07 Intel Deutschland Gmbh Wireless communication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219364A1 (en) * 2007-03-09 2008-09-11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lay-sensitive cross layer scheduler for multi-us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20080227422A1 (en) * 2007-03-14 2008-09-1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in multi-antenna system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61633A (zh) * 2018-12-04 2019-02-19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编码ofdm系统的抗时域脉冲干扰接收方法
CN109361633B (zh) * 2018-12-04 2020-12-18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编码ofdm系统的抗时域脉冲干扰接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13103235B4 (de) 2018-06-28
CN106912095B (zh) 2020-12-01
DE102013022466B3 (de) 2020-10-22
US9363766B2 (en) 2016-06-07
CN103368633B (zh) 2017-05-03
US20170094544A1 (en) 2017-03-30
US9749893B2 (en) 2017-08-29
US20130258869A1 (en) 2013-10-03
CN103368633A (zh) 2013-10-23
DE102013103235A1 (de) 2013-10-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68633B (zh) 无线通信干扰缓解的方法及装置
US10958495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reference signal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098073B2 (en) Radio base station, user terminal,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656914B (zh) 多层波束赋形的方法和系统
RU2357364C2 (ru) Мультиплексирование для сотовой системы радиосвязи с множеством несущих
CN101310454B (zh) 用于在多天线无线通信系统中导频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RU2378758C2 (ru) Предоставление уведомлений о качестве канала для адаптивной секторизации
US8411770B2 (en) Base station device, mobile terminal devic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3650404B (zh) 对多个传输层进行通信的方法、用户设备、基站及系统
CN103428842B (zh) 子带调度以及调整功率放大器回退
CN104980197B (zh) 一种实现透明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EP2955952A1 (en) Radio base station, user terminal,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JP5346942B2 (ja) 基地局装置及びプリコーディング方法
US20070217369A1 (en) Downlink coordinated transmission in OFDMA systems, including WiMax systems
CN110366867A (zh) 用于上行链路传输的功率控制的系统和方法
US20090285174A1 (en)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pparatus, control station, and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9361437B (zh) 一种用于功率调整的ue、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03716132B (zh) 一种下行控制信息的处理装置及方法
CN103797875B (zh)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装置、无线通信系统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1834629A (zh) 一种指示传输参数的方法及系统
CN102957471A (zh) 一种解调参考信号的增强方法和系统
WO2011052273A1 (en) Downlink control signalling for downlink mimo
CN103873130A (zh) 多输入多输出(mimo)接收器中的干扰和噪声估计
US9674828B2 (en) Terminal apparatus
JP5606436B2 (ja) 送信電力制御方法および送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