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11552A - 通讯消息的监督实现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通讯消息的监督实现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911552A CN106911552A CN201510974544.2A CN201510974544A CN106911552A CN 106911552 A CN106911552 A CN 106911552A CN 201510974544 A CN201510974544 A CN 201510974544A CN 106911552 A CN106911552 A CN 10691155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user
- message
- session
- supervision
- communication messa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04—Real-time or near real-time messaging, e.g. instant messaging [IM]
- H04L51/043—Real-time or near real-time messaging, e.g. instant messaging [IM] using or handling presence inform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通讯消息的监督实现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可以包括:接收到来自任一会话的通讯消息;当所述通讯消息的发送方为所述任一会话的监督用户时,将所述通讯消息仅发送至所述任一会话的被监督用户;当所述通讯消息的发送方为所述被监督用户或除监督用户和被监督用户之外的其他用户时,将所述通讯消息发送至所述任一会话的所有其余用户。通过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监督条件下的通讯会话,有助于满足用户的特殊会话需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讯消息的监督实现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通讯应用提供了群组功能。通过群组实现会话时,群组成员可以查看到相应的消息会话窗口内发生的所有会话消息,便于未参与会话的成员了解其他成员之间的协商事务。
然而,上述的群组应用场景中,一方面不利于对参与会话的成员的隐私保护,因为所有会话内容均可以被所有群组成员任意查看;另一方面,参与会话的用户必须首先成为群组成员,这显然增加了用户的操作复杂度,尤其是对于陌生人、客户沟通等场景下,甚至不便于执行群组添加操作。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通讯消息的监督实现方法及装置,可以实现监督条件下的通讯会话,有助于满足用户的特殊会话需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通讯消息的监督实现方法,包括:
接收到来自任一会话的通讯消息;
当所述通讯消息的发送方为所述任一会话的监督用户时,将所述通讯消息仅发送至所述任一会话的被监督用户;
当所述通讯消息的发送方为所述被监督用户或除监督用户和被监督用户之外的其他用户时,将所述通讯消息发送至所述任一会话的所有其余用户。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通讯消息的监督实现装置,包括:
消息接收单元,接收到来自任一会话的通讯消息;
监督处理单元,当所述通讯消息的发送方为所述任一会话的监督用户时,将所述通讯消息仅发送至所述任一会话的被监督用户;当所述通讯消息的发送方为所述被监督用户或除监督用户和被监督用户之外的其他用户时,将所述通讯消息发送至所述任一会话的所有其余用户。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见,本申请通过在会话中添加监督用户,并对通讯消息的合理发送,使得监督用户可以对会话过程中的通讯消息进行监督查看,并且能够与被监督用户进行私密会话,帮助被监督用户更好地完成通讯过程。
附图说明
图1是相关技术中的一种通讯场景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讯消息的监督实现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讯场景的示意图;
图4A-4D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建立监督关系的界面示意图;
图5A-5B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原始会话方的通讯消息在被监督用户和监督用户处的界面示意图;
图6A-6C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监督用户的通讯消息在各方处的界面示意图;
图7A-7C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被监督用户实现私密通讯的界面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讯消息的监督实现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相关技术中的一种通讯场景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企业场景下,相关技术中通常采用的沟通方式为:先由员工与客户进行沟通,然后由员工将沟通结果上报给领导;但是,上述沟通过程存在下述问题:
1)员工在与客户进行沟通的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无法做主、需要向领导请示的问题,员工只能够中断与客户的沟通,临时向领导请示后,继续本次沟通。而领导的事务繁忙,很可能较长时间后才能够予以答复,使得员工可能需要结束与客户的本次沟通,而等到领导答复后,重新与客户进行沟通,从而导致沟通效率低、客户感受差的问题。
2)员工在与客户进行沟通的过程中,可能对某些问题擅自做主,影响到企业的形象、利益等,而领导只能够在员工的事后报告中才会发现。
3)员工在事后向领导做汇报时,可能无意或故意汇报部分内容,导致领导无法了解员工与客户之间的整个沟通过程,可能做出错误判断。
基于相关技术的解决方案,只能够将员工、客户和领导添加至同一群组内,才能够确保领导可以随时查看员工与客户的沟通过程,并且对员工存在的问题或疑问进行答复,确保整个沟通过程顺利完成。然而,在使用群组的过程中,一方面造成操作过程十分繁复,另一方面给客户造成“员工不专业”的印象,导致客户可能更加愿意与领导直接沟通,影响领导的正常工作,还可能给客户造成“被监视”的感受,从而不愿意继续合作。
因此,本申请通过对通讯过程的改进,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为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说明,提供下列实施例:
图2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讯消息的监督实现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应用于服务器中,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2,接收到来自任一会话的通讯消息。
步骤204,当所述通讯消息的发送方为所述任一会话的监督用户时,将所述通讯消息仅发送至所述任一会话的被监督用户。
在本实施例中,对于来自监督用户的通讯消息,通过将其仅发送至被监督用户,既能够实现监督用户对会话中通讯消息的监督,以便于及时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又能够避免该会话的其他用户察觉到会话内容被监督,避免由于“被监视”的感受而影响用户体验。
步骤206,当所述通讯消息的发送方为所述被监督用户或除监督用户和被监督用户之外的其他用户时,将所述通讯消息发送至所述任一会话的所有其余用户。
比如图3所示,假定会话在员工与客户之间建立,而受到领导的监督。那么,对于员工发送的通讯消息,应当发送至客户和领导;对于客户发送的通讯消息,应当发送至员工和领导;对于领导发送的通讯消息,则应当仅发送至员工。通过上述的消息发送过程,使得员工能够与客户之间完成正常的沟通,而领导能够参与到该沟通过程中,及时解决沟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且能够避免客户察觉到领导的存在,以保证客户得到良好的沟通体验。
当然,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存在监督需求的应用场景下,此处仅以企业场景为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其中,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任意类型的通讯应用中,比如即时通讯应用等,本申请比不对此进行限制;其中,可以为普通类型的即时通讯应用,也可以为企业即时通讯(EIM,Enterprise Instant Messaging)应用,例如“钉钉(DINGTalk)”等。
1、建立监督关系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以由用户主动发起监督邀请,使被邀请者作为监督者。
如图4A所示,假定员工小白需要与客户张总进行沟通,而员工小白希望领导王总对沟通过程予以监督,以便于王总及时帮助小白解决在沟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举例而言,小白可以通过点击图4A所示页面的左下角的图标,唤起图4B所示的选项菜单,从而通过选中该选项菜单中的“监督邀请”选项,在相应的邀请配置页面(图中未示出)中,将王总选择为该监督邀请的目标用户。
服务器在接收到小白通过“小白与张总”的会话发起的监督邀请消息后,通过从中读取目标用户为王总,从而将该监督邀请消息发送至王总,使得王总能够在登录的电子设备上接收到该监督邀请消息,并在消息列表页面中查看到图4C所示的消息提示,即图4C中显示有“①”的消息会话窗口,则用户王总通过点击该消息会话窗口后,即可在相应的页面(图中未示出)中确定是否接受该监督邀请。比如图5A所示,在王总接收了监督邀请后,用户小白可以在通讯页面中查看到类似“您已邀请王总为监督人”的提示,而用户王总可以在图5B所示的页面中,查看到“您受邀为监督人”的提示,表明王总已经成为“小白与张总”的通讯过程的监督用户。
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以由用户主动发起监督请求,以对另一用户的通讯会话进行监督。
假定用户王总需要监督用户小白的通讯会话,那么该用户王总可以在联系人页面查找到用户小白后,在如图4D所示的该用户小白的联系信息页面中开启“会话监督”的功能选项,使得王总可以对该用户小白的任意通讯会话发起监督请求,则服务器通过读取该监督请求中包含的目标用户后,比如目标用户为小白,向该目标用户小白发送监督请求消息,并在该监督请求被同意后,将王总配置为与小白相关的通讯会话的监督用户。
其中,在一种情况下,王总可以作为用户小白的所有通讯会话的监督用户。在另一种情况下,服务器可以将用户小白发起的所有通讯会话进行统计后,发送给用户王总,由用户王总进一步选择希望监督的通讯会话后,将王总仅作为被选中的通讯会话的监督用户。
2、通讯过程
在通讯过程中,服务器需要根据每一通讯消息的发送方,确定相应的接收方用户,以实现基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比如图5A示出了作为被监督用户的小白的通讯会话页面,小白可以看到自己在10:40发送的通讯消息,以及张总在10:45发送的通讯消息;图5B示出了作为监督用户的王总的通讯会话页面,王总可以看到小白在10:40发送的通讯消息,也能够看到张总在10:45发送的通讯消息。而由于此时仅涉及到被监督用户小白与作为第三方(区别于监督用户和被监督用户)的张总之间的通讯过程,因而张总的通讯会话页面与图5A所示的小白的通讯会话页面类似,此处并未示出。
进一步地,当张总发出“合同价格稍高,希望能让5个点。”的通讯消息后,小白很可能比不能够自己确定是否能够让利5个点,那么图1所示的相关技术中的处理流程,小白就需要中止与张总的对话,而向领导王总进行询问后,再与张总进行后续沟通。而如图6A所示,由于采用了本申请的监督方案,使得王总可以直接作出“最多只能让3个点!”的指示,而用户小白可以从图6B所示的通讯会话页面中,直接接收到来自王总的指示消息,从而省去了“小白向王总汇报、王总作出批示”的步骤,极大地简化和加快了通讯流程和谈判进度。同时,基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由于王总为监督用户,因而王总发出的通讯消息只能够由被监督用户小白收到,而作为第三方的张总并不能接收和查看到王总发出的通讯消息,其通讯会话页面如图6C所示,仍然仅包含小白在10:40发送的通讯消息和张总自己在10:45发送的通讯消息。
因此,通过上述实施例,监督用户可以查看被监督用户与第三方之间的通讯过程,并且监督用户可以通过直接向被监督用户发送通讯消息,作出相应的监督指示,而不必担心第三方察觉到。
3、私密模式
除了直接接收监督用户发送的监督指示之外,被监督用户有时需要向监督用户发起询问,因而本申请进一步提出了基于私密模式的通讯方式,使得被监督用户可以在与第三方的通讯会话页面中,单独向监督用户发送通讯消息,而避免被第三方察觉,且无需切换至与监督用户的单聊窗口。
作为一示例性实施例,在通讯会话页面的右上角(或其他任意位置)可以配置一模式切换按键,比如图7A中显示为“正常模式”,则作为被监督用户的小白在输入框内的输入内容,将被发送至作为第三方的张总和作为监督用户的王总。当用户小白点击该“模式切换按键”时,服务器判定为被监督用户发起了私密模式切换指令,从而将通讯会话页面切换至“私密模式”,如图7B所示,此时作为被监督者的小白在输入框内的输入内容“王总,要不就先4个点…”将被发送至作为监督用户的王总,而不会被作为第三方的张总接收到,使被监督用户可以在不切换会话窗口的情况下,即可实现与监督用户之间的直接对话。当然,用户小白还可以进一步通过点击该“模式切换按键”,由“私密模式”重新切换至“正常模式”。
作为另一示例性实施例,如图7C所示,作为被监督用户的用户小白无需执行模式切换操作,而只需要使得输入框内输入的内容中包含预设标识,比如“密:”,即可使服务器识别出后续的内容需要单独发送至监督用户王总,而不会发送至作为第三方的张总。当然,预设标识并不存在内容限制,甚至可以由用户根据需求进行自由配置。通过采用预设标识的处理方式,使得被监督用户无需反复执行模式切换,避免在未及时切换模式的状态下发出不恰当的通讯消息。
图8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示意结构图。请参考图8,在硬件层面,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内部总线、网络接口、内存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当然还可能包括其他业务所需要的硬件。处理器从非易失性存储器中读取对应的计算机程序到内存中然后运行,在逻辑层面上形成通讯消息的监督实现装置。当然,除了软件实现方式之外,本申请并不排除其他实现方式,比如逻辑器件抑或软硬件结合的方式等等,也就是说以下处理流程的执行主体并不限定于各个逻辑单元,也可以是硬件或逻辑器件。
请参考图9,在软件实施方式中,该通讯消息的监督实现装置可以包括消息接收单元和监督处理单元。其中:
消息接收单元,接收到来自任一会话的通讯消息;
监督处理单元,当所述通讯消息的发送方为所述任一会话的监督用户时,将所述通讯消息仅发送至所述任一会话的被监督用户;当所述通讯消息的发送方为所述被监督用户或除监督用户和被监督用户之外的其他用户时,将所述通讯消息发送至所述任一会话的所有其余用户。
可选的,还包括:
邀请接收单元,接收来自所述任一会话的任一关联用户的监督邀请消息,所述监督邀请消息中包含目标用户;
邀请发送单元,将所述监督邀请消息发送至所述目标用户;
第一配置单元,根据所述目标用户返回的确认消息,将所述目标用户设置为所述监督用户、将所述任一关联用户设置为所述被监督用户。
可选的,还包括:
请求接收单元,接收来自任一用户针对所述任一会话发起的监督请求消息,所述监督请求消息中包含目标用户,且所述目标用户为所述任一会话的关联用户;
请求发送单元,将所述监督请求消息发送至所述目标用户;
第二配置单元,根据所述目标用户返回的确认消息,将所述目标用户设置为所述被监督用户、将所述任一用户设置为所述监督用户。
可选的,还包括:
私密通讯单元,在预设私密模式下,将来自所述被监督用户的通讯消息仅发送至所述监督用户。
可选的,所述预设私密模式由所述被监督用户发送的私密模式切换指令进行启动或关闭。
可选的,当来自所述被监督用户的通讯消息中包含预设标识时,确认相应的通讯消息为所述预设私密模式下的通讯消息。
可选的,所述任一会话为即时通讯会话。
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计算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
内存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RAM)。内存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通讯消息的监督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到来自任一会话的通讯消息;
当所述通讯消息的发送方为所述任一会话的监督用户时,将所述通讯消息仅发送至所述任一会话的被监督用户;
当所述通讯消息的发送方为所述被监督用户或除监督用户和被监督用户之外的其他用户时,将所述通讯消息发送至所述任一会话的所有其余用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任一会话的任一关联用户的监督邀请消息,所述监督邀请消息中包含目标用户;
将所述监督邀请消息发送至所述目标用户;
根据所述目标用户返回的确认消息,将所述目标用户设置为所述监督用户、将所述任一关联用户设置为所述被监督用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来自任一用户针对所述任一会话发起的监督请求消息,所述监督请求消息中包含目标用户,且所述目标用户为所述任一会话的关联用户;
将所述监督请求消息发送至所述目标用户;
根据所述目标用户返回的确认消息,将所述目标用户设置为所述被监督用户、将所述任一用户设置为所述监督用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预设私密模式下,将来自所述被监督用户的通讯消息仅发送至所述监督用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私密模式由所述被监督用户发送的私密模式切换指令进行启动或关闭。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来自所述被监督用户的通讯消息中包含预设标识时,确认相应的通讯消息为所述预设私密模式下的通讯消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任一会话为即时通讯会话。
8.一种通讯消息的监督实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消息接收单元,接收到来自任一会话的通讯消息;
监督处理单元,当所述通讯消息的发送方为所述任一会话的监督用户时,将所述通讯消息仅发送至所述任一会话的被监督用户;当所述通讯消息的发送方为所述被监督用户或除监督用户和被监督用户之外的其他用户时,将所述通讯消息发送至所述任一会话的所有其余用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邀请接收单元,接收来自所述任一会话的任一关联用户的监督邀请消息,所述监督邀请消息中包含目标用户;
邀请发送单元,将所述监督邀请消息发送至所述目标用户;
第一配置单元,根据所述目标用户返回的确认消息,将所述目标用户设置为所述监督用户、将所述任一关联用户设置为所述被监督用户。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请求接收单元,接收来自任一用户针对所述任一会话发起的监督请求消息,所述监督请求消息中包含目标用户,且所述目标用户为所述任一会话的关联用户;
请求发送单元,将所述监督请求消息发送至所述目标用户;
第二配置单元,根据所述目标用户返回的确认消息,将所述目标用户设置为所述被监督用户、将所述任一用户设置为所述监督用户。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私密通讯单元,在预设私密模式下,将来自所述被监督用户的通讯消息仅发送至所述监督用户。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私密模式由所述被监督用户发送的私密模式切换指令进行启动或关闭。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来自所述被监督用户的通讯消息中包含预设标识时,确认相应的通讯消息为所述预设私密模式下的通讯消息。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任一会话为即时通讯会话。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974544.2A CN106911552B (zh) | 2015-12-22 | 2015-12-22 | 通讯消息的监督实现方法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974544.2A CN106911552B (zh) | 2015-12-22 | 2015-12-22 | 通讯消息的监督实现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911552A true CN106911552A (zh) | 2017-06-30 |
CN106911552B CN106911552B (zh) | 2021-02-09 |
Family
ID=592000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974544.2A Active CN106911552B (zh) | 2015-12-22 | 2015-12-22 | 通讯消息的监督实现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911552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525484A (zh) * | 2018-11-20 | 2019-03-26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风险识别处理方法和装置 |
CN112333338A (zh) * | 2019-07-17 | 2021-02-05 | 北京爱诺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手机使用情况监督的方法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072148A (zh) * | 2007-03-30 | 2007-11-14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在网络聊天室中多成员聚集交流的方法、服务器 |
CN101079748A (zh) * | 2006-06-27 | 2007-11-28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在即时通信中提供即时监督功能的方法及系统 |
CN101094233A (zh) * | 2007-07-18 | 2007-12-26 | 北京亿企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在即时通信工具中进行多人会话的方法及系统 |
CN101710881A (zh) * | 2009-11-25 | 2010-05-1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在聊天室中实现悄悄话的方法及系统 |
CN103825750A (zh) * | 2014-02-10 | 2014-05-28 |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实现临时会话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
2015
- 2015-12-22 CN CN201510974544.2A patent/CN10691155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079748A (zh) * | 2006-06-27 | 2007-11-28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在即时通信中提供即时监督功能的方法及系统 |
CN101072148A (zh) * | 2007-03-30 | 2007-11-14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在网络聊天室中多成员聚集交流的方法、服务器 |
CN101094233A (zh) * | 2007-07-18 | 2007-12-26 | 北京亿企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在即时通信工具中进行多人会话的方法及系统 |
CN101710881A (zh) * | 2009-11-25 | 2010-05-1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在聊天室中实现悄悄话的方法及系统 |
CN103825750A (zh) * | 2014-02-10 | 2014-05-28 |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实现临时会话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525484A (zh) * | 2018-11-20 | 2019-03-26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风险识别处理方法和装置 |
CN112333338A (zh) * | 2019-07-17 | 2021-02-05 | 北京爱诺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手机使用情况监督的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911552B (zh) | 2021-02-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343331B2 (en) | Collaboration techniques between parties using one or more communication modalities | |
US11463418B2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of enforcing communications semantics on a private network | |
US9576276B2 (en) | Context-informed summarization of communications | |
CN102668499B (zh) | 用于在对话系统中传达特征能力的可扩展机制 | |
TW201813418A (zh) | 通訊方法及裝置 | |
US9596197B2 (en) | Techniques for sender-validated message transmissions | |
US10841268B2 (en) |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generate virtual war rooms via social media in enterprise network environments | |
US20070136471A1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negotiating and enforcing access to network resources | |
US20110302247A1 (en) | Contextual information dependent modality selection | |
US10250539B2 (en) |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manage message delivery in enterprise network environments | |
WO2018133767A1 (zh) | 通话控制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3079078B (zh) | 消息服务器的操作方法及装置 | |
CN108718243A (zh) | 一种用户终端的分组方法、会议服务器、会议系统 | |
WO2021107990A1 (en)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distributing messaging content using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s | |
CN113746783B (zh) | 群聊权限的控制方法、团队即时通信应用及后台服务器 | |
US10091250B2 (en) | Proxy persona to aid facilitation of capturing information on behalf of an end user during real time collaboration | |
CN106911552A (zh) | 通讯消息的监督实现方法及装置 | |
US8966589B2 (en) |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a for exception handling of interactive communications privileges governing interactive communications with entities outside a domain | |
US9185169B2 (en) |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a for self-learning interactive communications privileges for governing interactive communications with entities outside a domain | |
EP3148185A1 (en) | Accessing method, system and storage medium for video conference | |
CN111770011B (zh) | 风险提示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US9852302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chatting with machines | |
CN110311794A (zh) | 社交群组的加入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 |
US20070136472A1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questing protocol in a network using natural language messaging | |
US11140109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parent communication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