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68499B - 用于在对话系统中传达特征能力的可扩展机制 - Google Patents

用于在对话系统中传达特征能力的可扩展机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68499B
CN102668499B CN201080056790.5A CN201080056790A CN102668499B CN 102668499 B CN102668499 B CN 102668499B CN 201080056790 A CN201080056790 A CN 201080056790A CN 102668499 B CN102668499 B CN 10266849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alogue
feature capabilities
end points
capabilities
fe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5679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68499A (zh
Inventor
S·斯里尼瓦桑
S·阿南塔拉曼
P·K·巴苏
G·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Original Assignee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filed Critical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Publication of CN1026684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684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684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6849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40Support for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5/403Arrangements for multi-party communication, e.g. for conferen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6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 H04L12/18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 H04L12/1813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for computer conferences, e.g. chat rooms
    • H04L12/1818Conference organisation arrangements, e.g. handling schedules, setting up parameters needed by nodes to attend a conference, booking network resources, notifying involved par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6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 H04L12/18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 H04L12/1813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for computer conferences, e.g. chat rooms
    • H04L12/1827Network arrangements for conference optimisation or adapt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56Unified messaging, e.g. interactions between e-mail, instant messaging or converged IP messaging [CP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083In-session procedures
    • H04L65/1089In-session procedures by adding media; by removing medi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101Session protocols
    • H04L65/1104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60Network streaming of media packets
    • H04L65/65Network streaming protocols, e.g. 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 [RTP] or real-time control protocol [RTC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60Network streaming of media packets
    • H04L65/75Media network packet handling
    • H04L65/756Media network packet handling adapting media to device capabilit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将对话客户端的特征能力传达给对话中的参与者,使得能作出实时的决策,并且能力的公共集合被选择以用于该对话。随后调整参与客户端的用户界面以反映那些能力。可以响应于参与客户端及其能力的改变在对话期间执行进一步的决策和调整。

Description

用于在对话系统中传达特征能力的可扩展机制
背景技术
现代通信系统具有包括各种通信模态与不同服务的集成在内的大量能力。例如,即时消息收发、语音/视频通信、数据/应用共享、白板和其他形式的通信可以与订户的在场性和可用性信息相组合。这些系统可以向订阅者提供增强能力,诸如向呼叫者提供关于各种状态类别、替代的联系人、日历信息和类似特征的指令等。
特征能力包括在用户界面中以诸如终端用户特征的某种方式来反映的协作系统的高级端到端的能力。用户界面特征的示例是特定的控制按钮、窗口或弹出菜单项。特征能力通常与模态(例如,音频/视频、即时消息收发(IM)、应用共享)相关联。这些能力可逐部署地改变。如果尝试与另一个终端用户交互的一个终端用户不知道另一个终端用户的特征能力(例如,另一个终端用户的客户端应用、设备等),则即使解决了由于能力不匹配而导致的冲突,交互的协作质量的本质也可以被降级。
发明内容
提供本发明内容以便以简化的形式介绍将在以下的详细描述中进一步描述的一些概念。本发明内容并不旨在专门标识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也不旨在用于帮助确定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
各实施例致力于将对话客户端的特征能力传达给对话中的参与者,使得可以作出实时的决策,并且可在双方和多方对话中解决由不匹配的特征能力引起的冲突。根据某些实施例,可以在对话建立之前或期间通过可扩展的协议来交换特征能力信息。
通过阅读下面的详细描述并参考相关联的附图,这些及其它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可以理解,前述一般描述和以下的详细描述都是说明性的,并且不限制所要求保护的各方面。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示例统一通信系统的图示,其中可以实现用于传达特征能力的实施例;
图2是示出用于双方对话的基本示例系统的概念图,其中可以在通信会话之前或期间交换特征能力信息;
图3是示出用于多方对话的基本示例系统的概念图,其中可以在通信会话之前或期间交换特征能力信息;
图4示出了对话系统中传达特征能力信息的主要组件的体系结构堆栈;
图5是可实现根据各实施例的系统的联网环境;
图6是可实现各实施例的示例计算操作环境的框图;以及
图7示出用于在根据各实施例的多模通信系统中交换特征能力信息的逻辑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上面简要地描述的,协作的本质和交互的质量可以通过在多模对话系统中交换特征能力信息来增强。在以下详细描述中,参考了构成了详细描述的一部分并作为说明示出了各具体实施方式或示例的附图。可组合这些方面,可利用其他方面,并且可以做出结构上的改变而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因此,以下具体实施例并不旨在限制,并且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效方案来限定。
尽管在结合在个人计算机上的操作系统上运行的应用程序执行的程序模块的一般上下文中描述了各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会认识到各方面也可以结合其它程序模块实现。
一般而言,程序模块包括执行特定任务或实现特定抽象数据类型的例程、程序、组件、数据结构和其它类型的结构。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明白,各实施例可以用其它计算机系统配置来实施,包括手持式设备、多处理器系统、基于微处理器或可编程消费电子产品、小型计算机、大型计算机以及类似计算设备。各实施例还能在任务由通过通信网络链接的远程处理设备来执行的分布式计算环境中实现。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程序模块可位于本地和远程存储器存储设备两者中。
各实施例可被实现为计算机实现的过程(方法)、计算系统、或者诸如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可读介质等制品。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是计算机系统可读并且编码包括用于使计算机或计算系统执行示例过程的指令的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存储介质。例如,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经由易失性计算机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硬盘驱动器、闪存驱动器、软盘或紧致盘和类似介质中的一个或多个来实现。计算机程序产品也可以是计算系统可读并且对用于执行计算机过程的指令的计算机程序编码的载体(例如,频率或相位调制信号)上的传播信号。
贯穿本说明书,术语“平台”可以是用于管理多模对话的软件和硬件组件的组合。平台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在多个服务器上执行的托管服务、在单个服务器上执行的应用以及类似系统。术语“服务器”一般指通常在联网环境中执行一个或多个软件程序的计算设备。然而,服务器还可以被实现为在被视作网络上的服务器的一个或多个计算设备上执行的虚拟服务器(软件程序)。以下提供关于这些技术和示例操作的更多细节。
此处使用的“对话”是指用户之间的单模或多模通信。对话可包括诸如音频/视频/文本通信、应用共享、文件共享、白板共享、和类似模式的模态。对话可以是实时的、带有时间延迟的、或二者均有。此外,对话可以位于两个或更多个用户之间。如下面更详细地讨论的,对话可以通过端点来促进,端点可被实现为软件、硬件、或二者的组合。可以利用一个或多个通信网络来促进对话。对话的各方面可以由一个或多个服务器以集中的方式、或由两个或更多个端点和/或服务器以分布式的方式来管理和促进。
此处使用的“特征能力”是指促进对话的协作系统的能力和/或端点的能力。特征能力可包括对话的可用模态,以及与不同模态相关联的特定特征。端点的用户界面可以反映不同的特征能力,并且可以基于如下面更详细地讨论的可用或已使用的特征能力来调整。
参考图1,示出了可实现各实施例的示例性统一通信系统的图100。统一通信系统是具有可提供给订户的各种各样的能力和服务的现代通信系统的示例。统一通信系统是促进即时消息收发、在场、音频-视频会议、web会议功能和类似功能的实时通信系统。
在统一通信(“UC”)系统中,如图100中示出的系统,用户可经由作为该UC系统的客户机设备的各种终端设备(102、104)来进行通信。每一客户机设备都能够执行用于语音通信、视频通信、即时消息通信、应用共享、数据共享等的一个或多个通信应用。除其增强功能之外,终端设备还可通过外部连接,如通过PBX 124,来促进到公共交换电话网(“PSTN”)的传统电话呼叫。终端设备可包括任何类型的智能电话、蜂窝电话、执行通信应用的任何计算设备、智能汽车控制台以及具有附加功能的增强电话设备。
UC网络110包括执行不同任务的多个服务器。例如,UC服务器114提供注册、在场以及路由功能。路由功能使该系统能够基于默认和/或用户设置的策略来将对一用户的呼叫路由到分配给该用户的客户端设备中的任一个。例如,如果用户不能通过常规电话被找到,则该呼叫可被转发到用户的蜂窝电话,并且如果没有接听则可以利用多个语音邮件选项。因为终端设备可以处理附加通信模式,所以UC服务器114可以通过接入服务器112提供对这些附加通信模式(例如即时消息收发、视频通信等)的访问。接入服务器112位于周边网络中并且以附加通信模式之一允许与其他用户通过UC网络110的连接。UC服务器114可包括执行上述功能的组合的服务器,或仅提供特定功能的专用服务器。例如,提供在场功能的家庭服务器、提供路由功能的路由服务器、权利管理服务器等。类似地,接入服务器112可提供多个功能,诸如防火墙保护和连接,或仅提供专用功能。
音频/视频(A/V)会议服务器118通过经由内部或外部网络促进音频和/或视频会议能力来提供这些能力。中介服务器116作为去往和来自诸如PSTN或蜂窝网络等其他类型的网络的信令和媒体(例如,通过PBX 124的或来自蜂窝电话122的呼叫)的中介。中介服务器116还担当会话发起协议(SIP)用户代理。
在UC系统中,用户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身份,该身份不必限于电话号码。根据集成网络,该身份可以采取任何形式,如电话号码、会话发起协议(SIP)统一资源标识符(URI)、或任何其他标识符。尽管在UC系统中可以使用任何协议,但SIP是常用方法。
SIP是用于创建、修改和终止与一个或多个参与者的会话的应用层控制(信令)协议。它可用于创建包括因特网电话呼叫、多媒体分发和多媒体会议的双方、多方或多播会话。SIP被设计成与底层传输层无关。
SIP客户机可使用传输控制协议(“TCP”)来连接到SIP服务器和其他SIP端点。SIP主要用于建立和破坏语音或视频呼叫。然而,它可以在需要会话发起的任何应用中使用。这些应用包括事件订阅和通知、终端移动性等。语音和/或视频通信通常通过单独的会话协议(通常是实时传输协议(“RTP”))来完成。
在根据各实施例的系统中,可以使客户端应用能够通过SIP(或另一个协议)交换特征能力信息并决定要为对话使用哪个特征集合。客户端可以采用对话标识符来跟踪给定对话的已使用的特征能力。根据其他实施例,可以采用集中式控制系统,其中服务器或MCU发起对特征能力信息的交换以及决策制定过程。当然,还可在某些实施例中使用集中式和分布式版本的组合。
虽然图1中的示例系统已被描述为具有诸如中介服务器、A/V服务器和类似设备等特定组件,但各实施例不限于具有示例组件和配置的这种系统。用于在对话中传达特征能力信息的服务可以在采用更少或附加组件的其它系统和配置中实现。
图2包括示出用于双方对话的基本示例系统的概念图200,其中可以在通信会话之前或期间交换特征能力信息。尽管根据各实施例的系统可能包括例如在图1中说明性地讨论过的多个服务器、客户机设备和服务,但图2仅显示那些与实施例相关的。
如前所述,在诸如UC系统的增强型通信系统中两个或更多个用户之间的对话可通过具有变化的通信能力的多个设备/应用来促进。在用于端点之间通信的UC系统中,呼叫方236通过向被呼叫方244发送邀请来发起对话会话。呼叫方236可以从具有不同能力的各种设备(238、239)发起会话。类似地,被呼叫方244可以潜在地接受来自多个不同设备/应用或端点(242、243)的邀请。能力还可在不同版本的通信应用之间变化。例如,一个版本的特定应用可以支持与用户的日历应用的自动交互,从而能够实现多模对话期间约会和其他日历项(例如,作为对话中讨论的结果的对新会议的安排)的导入和导出,而另一个版本则不能。
对话的参与者/受邀者的特征能力的知识、尤其是终端用户特征可允许调整参与者的用户界面,并增强协作和通信环境的本质。关于其他在线用户能做什么的信息一般通过向他们通知他们如何与另一个特定用户交互的限制,来改善终端用户交互的质量。若初始建立会话时不传递这些能力,一个用户也许无法知道与使用特定能力的另一个用户交互的请求可能成功还是失败。不那么有效的替代方案包括竭尽全力,朝最好的方向希望(基于失效事件了解远程方的能力),并且基于通过其他通道的通信来作最佳的猜想。作为明确地广播经部署的能力的方案,两种办法都是既不精确也不有利。其他非实时的方法,诸如通过其他(例如,在场)通道周期性地广播能力,缺乏一直知道另一个用户能做什么的即时性和好处。
除了上面所讨论的示例以外,特征能力可包括但不限于在应用共享会话中请求控制的能力,采用高清晰度视频的能力,处理多个并行视频流的能力,和类似的能力。各实施例提供一种端到端的机制,以便在邀请被路由时向发起方和受邀方二者实时地传达这种信息。
一个或多个通信服务器234可以促进客户端应用之间的对话,向呼叫方236和被呼叫方244提供通信UI。对话会话240可以采用单模或者是多模的。在多模对话的情形中,对话内的每个模态可由不同的服务器(诸如,用于文件交换的文件服务器,用于管理音频/视频通信的A/V服务器,用于管理电子邮件或即时消息的交换的电子邮件服务器等)来管理。模态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文本消息收发、音频对话、视频会议、白板、文件传输、应用共享以及类似的内容。
一种根据各实施例的能力框架使对话参与者能够传达与模态内的特定通道(例如,视频通道)相对应的能力,以及一个特定通道范围之外但仍适用于会话的高级能力。
可使用通信系统所采用的任意通信协议来传达特征能力。之前已经给出SIP作为示例。另一个示例协议是会话描述协议(SDP)。SDP旨在描述出于会话通告、会话邀请和参数协商的目的的多媒体通信会话。SDP本身不递送媒体,但用于在端点之间协商媒体类型、格式和所有相关联的属性。属性和参数的集合通常被称为会话简档。SDP是可扩展的以支持新的媒体类型和格式。其他示例协议可包括RTP和远程桌面协议(RDP)。
根据一个实施例,特征能力中的一些可被置于“m=”行的下面。这些能力可被称为子能力,因为模态能力由“m=”行本身来暗示,并且该模态内的任何能力可被认为仅在该模态范围内存在。其他特征能力可在SDP中被置于“m=”行上面,在会话级适用于整个会话而不是各个模态。协议的一个示例部分在下面列出:
a=capabilities:call-forward=”none”<session-capability>
m=video
a=capabilities:pause=”none”<sub-capability>
m=appsharing
a=capabilities:request-control=”both”<sub-capability>
能力属性可通过以下格式来提供:a=capabilities:<capability-1>=<mode><capability-2>=<mode>…<capability-n>=<mode>,其中<capability-x>是指会话级或模态级能力,并且<mode>是指根据预定义方案的相应能力的实现。例如,<mode>可具有像“none”(不适用于任意参与者)、“render”(呈现能力)、“capture”(捕捉受邀参与者的能力)、“both”或“all”(在双方对话的情形中适用于二者,或者在多方对话的情形中适用于全部参与者)及类似的值。
图3包括示出用于多方对话的基本示例系统的概念图300,其中可以在通信会话之前或期间交换特征能力信息。如图300中所示出的,也可以在多方对话中采用对话中的特征能力交换。
在图300所示的示例系统中,参与者336、344和354分别通过他们的设备338/339、342/343、和352/355中的一个或多个来参与多模对话340。对话的各方面可由一个或多个服务器334来管理。如上面所讨论的,可在建立对话的同时和/或在对话便于响应于任何改变而更新用户界面时传达特征能力。当所传达的能力信息被全部参与者接收时,作出关于要在对话中采用的公共特征能力集合的决策。信息和决策的传达可由参与端点以分布式的方式或由服务器334以集中式的方式来管理。在集中式控制的情形中,各个端点可以主动地或在请求时向服务器334(例如,MCU)传达它们的信息。控制实体随后可在会议事件包中包括能力。当然,还可以采用用于特征能力的不同方面(诸如,能力检测和关于要使用的能力的公共集合的决策制定)的集中式和分布式控制机制的组合。
除了基于设备/应用能力、系统/资源可用性、和组织策略以外,还可基于用户凭证、许可级别、和/或隐私策略来选择特征能力。例如,某些应用共享或记录特征可被限于选择参与者。在该情形中,没有所需凭证的参与者的在场可导致(如果“未经允许的”参与者稍后加入对话则在对话之前或期间)撤销这种能力。
根据各实施例的系统还可被配置为记住参与者的能力,并在给定的对话会话内或以持久的方式(相同参与者的未来会话)来调整用户界面。如上面所描述的,特征能力可作为单独的属性(会话级或模态级)来传达。根据某些实施例,也可采用版本化来传达能力。
版本化本质上提供了带有单个描述而非各个能力列表的特征能力的集合。通信应用的版本可向其他应用传达该应用拥有什么能力。接收关于另一个应用的版本信息的应用可被配置为知道该信息或在数据库对其进行查询。下面提供通过版本化传达特征能力信息的一个示例:
m=appsharing
a=capabilities:appsharing.version=”<major>.<minor>”
其中“<major>.<minor>”值可以是定义要使用的特定应用共享系统的版本的字母数字字符。
图4示出了对话系统中传达特征能力信息的主要组件的体系结构堆栈。图400是具有三个参与者的对话的概念图示。网络/服务器470提供对话的框架,并允许采用预定义协议(诸如SIP)的参与者之间的通信。每个参与者462、464、466与相应的协议、应用和用户界面层468、472、474相关联。参与者可以采用各种设备来在其上执行他们的应用。即使应用具有不同的能力(例如,不同版本),协议层也允许通过公共介质的通信。每个相应应用的用户界面还可以依赖于应用能力、设备能力、用户偏好、组织策略等而不同。例如,取决于组织成员凭证,可以向他们许可不同模式的通信(例如,可以允许经理具有视频会议能力,而其他方没有)。
根据示例场景,参与者462可以邀请参与者464和466加入对话。在根据各实施例的系统中,参与者464和466的能力可在对话前或对话中传达给参与者462。在第一模式中,实体可在建立对话时发现彼此的用于他们相应端点的能力,并将其反映在他们相应的用户界面中。根据第二模式,能力中的任何变化以及反映在用户界面中的任何改变可在对话进行时在参与者之间被传达。
根据另一个示例场景,参与者462可以向参与者464和466指示在通过已使用的协议建立对话时禁用“呼叫转移”特征。参与者464和466的应用可以在接受对话邀请时禁用他们的“呼叫转移”功能,并在他们相应的用户界面中作出适当的改变(例如,隐藏呼叫转移图标,使呼叫转移图标透明等)。这使参与者462能够控制参与者464和466看到的终端特征集合。
尽管可以在已建立的对话期间采用许多通信模式和能力,但是上面的示例通信模式和能力是出于说明目的来描述的。在此所讨论的场景、示例系统、对话模式、特征和配置是出于示例的目的,并且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制。其它形式的通信、配置、能力、和场景可用于以与此处描述的原理类似的方式实现具有特征能力交换和选择的对话系统。此外,还可以使用其他协议和格式来传达能力。
图5是可实现各实施例的示例联网环境。在对话期间提供具有特征能力交换和选择的多模对话服务的平台可以通过诸如托管服务等在一个或多个服务器518上执行的软件来实现。该平台可以通过网络510来与诸如蜂窝电话513、膝上型计算机512和台式计算机511(‘客户端设备’)之类的各个计算设备上的客户端应用进行通信。
正如以上讨论的那样,诸如UC服务的现代通信技术使得订阅者能够结合通信服务使用各种各样的计算设备和应用功能。这意味着订阅者可以使用具有变化的特征能力的客户端设备和应用。此外,环境条件(网络负载等)、组织策略、用户偏好还可以确定可用的或经允许的特征能力。因此,在对话被建立时可以交换各个用户的特征能力,并在变化发生时于对话期间可以更新各个用户的特征能力。可以通过分布式或集中式的方式作出决策以便确定要在对话中使用的特征能力的集合以及由此所配置的客户端设备/应用。
客户端设备511-513用于方便通信系统的订阅者之间通过多种模式进行通信。服务器518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使客户端应用能够交换可用的和/或经允许的特征能力。与订阅者相关联并且用多模升级促进通信的信息可以被存储在一个或多个数据存储(例如数据存储516)中,该数据存储可以由服务器518中的任意一个或由数据库服务器514来管理。
网络510可包括服务器、客户机、因特网服务供应商以及通信介质的任何拓扑结构。根据各实施例的系统可以具有静态或动态拓扑结构。网络510可以包括诸如企业网络等安全网络、诸如无线开放网络或因特网等非安全网络。网络510还可通过诸如PSTN或蜂窝网络等其他网络来协调通信。此外,网络510可包括诸如蓝牙或类似网络等近程无线网络。网络510提供此处描述的节点之间的通信。作为示例而非限制,网络510可以包括诸如声学、RF、红外和其它无线介质等无线介质。
可以采用计算设备、应用、数据源和数据分发系统的许多其它配置来实现具有特征能力交换的对话系统。此外,图4中所讨论的联网环境仅用于说明目的。各实施例不限于示例应用、模块、或过程。
图6及相关联描述旨在提供对其中可实现各实施例的合适计算环境的简要概括描述。参考图6,示出了根据各实施例的用于应用的示例计算操作环境(诸如计算设备600)的框图。在基本配置中,计算设备600可以是作为增强型通信系统一部分的执行通信应用的客户端设备并且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单元602和系统存储器604。计算设备600还可包括协作执行程序的多个处理单元。取决于计算设备的确切配置和类型,系统存储器604可以是易失性的(诸如RAM)、非易失性的(诸如ROM、闪存等)或是两者的某种组合。系统存储器604通常包括适于控制平台操作的操作系统605,诸如来自华盛顿州雷德蒙市的微软公司的WINDOWS操作系统。系统存储器604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软件应用,诸如程序模块606和通信应用622。
通信应用622可以是促进客户端应用、服务器和其他设备之间的通过不同模态的对话的服务的一部分。通信应用622可以确定与计算设备600相关联的特征能力,并且亲自将其传达给对话的其他参与者,并基于要在之前讨论的对话中使用的特征能力的已决定的集合来调整用户界面。该基本配置在图6中由虚线608内的那些组件示出。
计算设备600可具有附加特征或功能。例如,计算设备600还可包括附加数据存储设备(可移动和/或不可移动),例如磁盘、光盘或磁带。在图6中通过可移动存储609和不可移动存储610示出这样的附加存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以用于存储诸如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它数据等信息的任何方法或技术实现的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可移动和不可移动介质。系统存储器604、可移动存储609和不可移动存储610都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示例。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RAM、ROM、EEPROM、闪存或其它存储器技术、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或其它光存储、磁带、磁盘存储或其它磁存储设备、或能用于存储所需信息且可以由计算设备600访问的任何其它介质。任何这样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都可以是计算设备600的一部分。计算设备600还可以具有输入设备612,诸如键盘、鼠标、笔、语音输入设备、触摸输入设备和类似输入设备。还可以包括输出设备614,诸如显示器、扬声器、打印机和其它类型的输出设备。这些设备在本领域中公知且无需在此处详细讨论。
计算设备600还可包含通信连接616,该通信连接允许该设备诸如通过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的有线或无线网络、卫星链接、蜂窝链接、短程网络和类似机制来与其他设备618进行通信。其他设备618可包括执行通信应用程序的计算机设备、其他目录或策略服务器和类似设备。一个或多个通信连接616是通信介质的一个示例。通信介质可以包括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者诸如载波或其它传输机制等的已调制数据信号中的其它数据,并且包括任何信息传递介质。术语“已调制数据信号”是指具有以在信号中编码信息的方式被设定或改变其一个或多个特征的信号。作为示例而非限制,通信介质包括诸如有线网络或直接线连接之类的有线介质,以及诸如声学、RF、红外及其他无线介质之类的无线介质。
各示例实施例还包括各种方法。这些方法可以用任何数量的方式,包括本文中所描述的结构来实现。一种此类方式是通过本文中描述的类型的设备的机器操作。
另一可任选方式是结合一个或多个人类操作者执行该方法的各个操作中的某一些来执行该方法的一个或多个操作。这些人类操作者无需彼此同在一处,而是其每一个可以仅与执行程序的一部分的机器同在一处。
图7示出用于在根据各实施例的多模通信系统中交换特征能力信息的过程700的逻辑流程图。过程700可以作为便于多模对话的通信系统的一部分来实现。
过程700由操作710开始,其中确定要建立的对话中的参与者的客户机设备和/或应用的特征能力。这可以通过单独的客户端应用或响应于来自集中式控制器(诸如服务器或MCU)的请求来完成。在操作720,公布特征能力,使得能够比较参与者的不同能力,并且能够确定(可用和/或经允许的)特征能力的公共集合。特征能力可作为各个能力的列表用SIP协议(或另一个协议)来传达,或者根据预定义方案作为一个版本的客户端应用使用版本标识符来传达。同样,可以由单独的客户端应用(端点)以分布式的方式或由集中式控制器来执行特征能力信息的交换。
在操作730,制定要在对话中利用哪个公共特征能力集合的决策。该决策可以基于可用的端点设备特性、端点应用特性、系统能力、系统资源可用性(网络容量等)、组织策略、和/或用户凭证。所决定的特征能力可被传达给客户端应用(或在客户端应用本地地制定决策),客户端应用可在可选操作740调整他们的用户界面。对用户界面的调整可包括隐藏、变灰(或使透明)、呈现不可操作、或向相应的用户界面添加新的控制元素。这种控制元素可包括但不限于图形元素、文本元素、新窗口、弹出窗口、悬停窗口和类似的内容。
在操作750,利用公共特征能力的所选择的集合来建立对话。如果在对话期间发生了改变,诸如系统条件改变、组织策略规则变为有效(例如,允许对话的特定模态的基于时间的规则)、参与者激活或停用另一个客户端设备或外围设备、许可状态改变以及类似的内容,则可以再次实时地传达已改变的特征能力以及制定的新的决策。随后可以用所选特征能力的新的集合来更新参与者。
包括在过程700内的各操作是用于说明目的。具有特征能力交换的通信服务可以使用此处所述的各原理通过具有更少或附加步骤的相似过程、以及不同的操作次序来实现。
以上说明书、示例和数据提供了对各实施例的组成的制造和使用的全面描述。尽管用结构特征和/或方法动作专用的语言描述了本主题,但可以理解,所附权利要求书中定义的主题不必限于上述具体特征或动作。相反,上述具体特征和动作是作为实现权利要求和各实施方式的示例形式而公开的。

Claims (15)

1.一种至少部分地在计算设备中执行的用于在由增强型通信系统促进的对话中传达特征能力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与端点相关联的特征能力;
向至少一个其他端点提供所述特征能力以参与到所述对话中;
选择要在所述对话中采用的特征能力的公共集合;
基于所选择的特征能力来调整所述端点的用户界面;
使用所选择的特征能力来建立所述对话;以及
采用对话标识符来跟踪所述特征能力以在所建立的所述对话以及未来对话中使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确定所述特征能力中与参与所述对话的所述端点中的至少一个相关联的改变;
基于所述改变来修改特征能力的所选择的集合;以及
在促进所述对话的同时调整所述参与端点的所述用户界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征能力与以下各项的集合中的至少一个相关联:端点设备,端点应用,系统能力,系统资源可用性,组织策略,和用户凭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管理所述对话的服务器以分布式的方式和集中式的方式之一来选择特征能力的公共集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管理所述对话的所述服务器向所述参与端点提供关于所选择的特征能力的信息,使得每个端点调整其相应的用户界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调整所述用户界面包括以下各项的集合中的至少一个:
隐藏控件;
将控件呈现为不可操作的;以及
添加新的控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件包括以下各项之一:图形元素,文本元素,新窗口,弹出窗口,以及悬停窗口。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保存所选择的特征能力和各个端点能力中的至少一个,以供在已建立的对话期间使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保存所选择的特征能力和各个端点能力中的至少一个,以供在未来对话期间使用。
10.一种用特征能力选择来促进多模对话的通信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多个端点,被配置为采用会话发起协议SIP来促进多模通信,所述端点执行动作,所述动作包括:
确定与每个端点相关联的特征能力;
向被邀请以参与到所述对话中的其他端点发布所述特征能力;
选择要在所述对话中采用的特征能力的公共集合;
基于所选择的特征能力来调整相应的用户界面;
使用所选择的特征能力来建立所述对话;
响应于与参与所述对话的所述端点中的至少一个相关联的改变,确定所述特征能力中的改变;
基于所述改变来修改特征能力的所选择的集合;
在促进所述对话的同时调整相应的用户界面;以及
采用对话标识符来跟踪所述特征能力以在所建立的所述对话以及未来对话中使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被配置为管理所述系统的所述端点之间的所述对话的通信服务器,其中所述通信服务器控制对所述特征能力的发布以及对特征能力的公共集合的选择,促进在采用SIP的所述端点之间传达特征能力信息。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征能力中的改变由以下各项的集合中的至少一个引起:参与者激活新端点,参与者停用现有端点,参与者添加外围设备,参与者移除现有外围设备,编程改变,网络条件改变,组织策略改变,和许可状态改变。
13.一种用于在由增强型通信系统所促进的对话中传达特征能力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与尝试参与所述对话的每个端点相关联的特征能力;
向尝试参与所述对话的其他端点传达已确定的特征能力;
选择要在所述对话中采用的特征能力的公共集合,其中基于以下各项的集合中的至少一个来选择所述特征能力的公共集合:端点设备特性,端点应用特性,系统能力,系统资源可用性,组织策略,和用户凭证;
基于所选择的特征能力来调整所述端点的用户界面;
使用所选择的特征能力来建立所述对话;
确定所述特征能力中与参与所述对话的所述端点中的至少一个相关联的改变;
基于所述改变来修改特征能力的所选择的集合;
向参与端点传达特征能力的已改变的集合,使得在促进所述对话的同时调整所述参与端点的相应的用户界面;以及
采用对话标识符来跟踪所述特征能力以在所建立的所述对话以及未来对话中使用。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相应端点的版本标识符来传达所述特征能力。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点被配置为通过以下各项之一来确定所传达的特征能力:与所述版本标识符相关联的预先编程的信息,以及基于所传达的版本标识符从数据库检索特征能力信息。
CN201080056790.5A 2009-12-18 2010-11-23 用于在对话系统中传达特征能力的可扩展机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6849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2/641,689 2009-12-18
US12/641,689 US20110154222A1 (en) 2009-12-18 2009-12-18 Extensible mechanism for conveying feature capabilities in conversation systems
PCT/US2010/057897 WO2011075296A2 (en) 2009-12-18 2010-11-23 Extensible mechanism for conveying feature capabilities in conversation system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68499A CN102668499A (zh) 2012-09-12
CN102668499B true CN102668499B (zh) 2015-08-19

Family

ID=441529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56790.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68499B (zh) 2009-12-18 2010-11-23 用于在对话系统中传达特征能力的可扩展机制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10154222A1 (zh)
EP (1) EP2513808A4 (zh)
CN (1) CN102668499B (zh)
WO (1) WO2011075296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275896B2 (en) * 2009-12-23 2012-09-25 Bce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verting session initiation messages
US9455946B1 (en) 2010-07-16 2016-09-27 Shoretel, Inc. Server for providing unified communications
US9397861B1 (en) * 2010-07-16 2016-07-19 Shoretel, Inc. Unified communication
US9037977B1 (en) 2011-03-22 2015-05-19 Shoretel, Inc. Simulated communication
US20130061153A1 (en) * 2011-09-07 2013-03-07 Avaya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serting a Control System Into a Conference
GB2497529B (en) * 2011-12-12 2014-07-2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Reporting dual-mode capabilities in a long-term evolution network
US9838375B2 (en) 2013-02-28 2017-12-05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RESTlike API that supports a resilient and scalable distributed application
US10795528B2 (en) 2013-03-06 2020-10-06 Nuance Communications, Inc. Task assistant having multiple visual displays
US10783139B2 (en) * 2013-03-06 2020-09-22 Nuance Communications, Inc. Task assistant
US9686323B1 (en) * 2013-03-14 2017-06-20 Teradici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quencing remote desktop connections
WO2015161521A1 (zh) * 2014-04-26 2015-10-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建立通信方法、设备及系统
JP2015225400A (ja) * 2014-05-26 2015-12-14 株式会社リコー 通信システム、転送制御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9350772B2 (en) 2014-10-24 2016-05-24 Ringcentral,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king common services available across network endpoints
US9398085B2 (en) 2014-11-07 2016-07-19 Ringcentral,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itiating a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 session
US10447788B2 (en) * 2015-02-10 2019-10-15 Cisco Technology, Inc. Collaboration techniques between parties using one or more communication modalities
GB2552605A (en) 2015-05-27 2018-01-31 Google Inc Enhancing functionalities of virtual assistants and dialog systems via plugin marketplace
US20190250805A1 (en) * 2018-02-09 2019-08-15 Tsunami VR,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naging collaboration options that are available for virtual reality and augmented reality users
CN108962221B (zh) * 2018-07-12 2020-08-04 苏州思必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在线对话状态跟踪模型的优化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3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94859A (en) * 1992-06-03 1997-01-14 Digital Equipment Corporati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for video teleconferencing
US5854898A (en) * 1995-02-24 1998-12-29 Apple Computer, Inc. System for automatically adding additional data stream to existing media connection between two end points upon exchange of notifying and confirmation messages therebetween
US5659596A (en) * 1995-04-12 1997-08-1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ystem for location of communication end users
GB2318030B (en) * 1996-10-04 2001-03-14 Ibm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exchange of capability information
US20040236659A1 (en) * 1999-12-01 2004-11-25 Cazalet Edward 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n engine system supporting transactions, schedules and settlements involving fungible, ephemeral commodities including electrical power
US6934756B2 (en) * 2000-11-01 2005-08-2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onversational networking via transport, coding and control conversational protocols
US8031860B2 (en) * 2001-02-21 2011-10-04 Genesys Telecommunications Laboratories, Inc. Distributed hardware/software system for managing agent status in a communication center
US20020122401A1 (en) * 2001-03-02 2002-09-05 Zeng-Jun Xiang System and method in a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for placing a voice call on hold and conducting a data session
US6988132B2 (en) * 2001-03-15 2006-01-17 Microsoft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dentifying and establishing preferred modalities or channels for communications based on participants' preferences and contexts
US7701882B2 (en) * 2003-02-10 2010-04-20 Intercall,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llaborative communication
US7945860B2 (en) * 2003-05-14 2011-05-17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naging conversations betwe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sources
US7412044B2 (en) * 2003-07-14 2008-08-12 Avaya Technology Corp. Instant messaging to and from PBX stations
US7424537B2 (en) * 2003-07-21 2008-09-0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capability coupons
US8321506B2 (en) * 2003-10-23 2012-11-27 Microsoft Corporation Architecture for an extensible real-time collaboration system
US20060177094A1 (en) * 2005-01-21 2006-08-10 Mr. Robert Smith A system for embedding, extracting, and executing self-governing behavior and use controls within digital medium content
JP4900891B2 (ja) * 2005-04-27 2012-03-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US8402089B2 (en) * 2005-05-03 2013-03-19 Cisco Technology, Inc. Communicating multimedia information to respondent endpoints
WO2007008798A2 (en) * 2005-07-07 2007-01-18 V-Enable,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arching for network-based content in a multi-modal system using spoken keywords
US20070073888A1 (en) * 2005-09-26 2007-03-29 Ajay Madhok System and method to control transactions on communication channels based on universal identifiers
US20070133773A1 (en) * 2005-12-08 2007-06-1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omposite services delivery
US20060227047A1 (en) * 2005-12-13 2006-10-12 Outland Research Meeting locator system and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
US8917717B2 (en) * 2007-02-13 2014-12-23 Vonage Network Llc Method and system for multi-modal communications
US7701971B2 (en) * 2006-02-27 2010-04-20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 compatibility feature in a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 environment
JP2009528639A (ja) * 2006-02-28 2009-08-06 バズロジック,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ソーシャルメディアにおける会話を分析するためのソーシャル分析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EP2039085B1 (en) * 2006-06-30 2012-11-21 Vonage Holdings Corp. Method and system for network path discrimination
US7921176B2 (en) * 2007-01-03 2011-04-05 Madnani Rajkumar R Mechanism for generating a composite email
KR100866244B1 (ko) * 2007-01-08 2008-10-30 광주과학기술원 다자간 협업 시스템 및 다자간 협업 시스템의 구성 방법
US20080281971A1 (en) * 2007-05-07 2008-11-13 Nokia Corporation Network multimedia communication using multiple devices
US8364761B2 (en) * 2007-06-28 2013-01-29 Microsoft Corporation Updating conversations after redirection
US20090006533A1 (en) * 2007-06-28 2009-01-01 Yahoo! Inc. Server-aided approach to improve media negotiation efficiency
US8055307B2 (en) * 2008-01-18 2011-11-08 Aliphcom, Inc. Wireless handsfree headset method and system with handsfree applications
GB0808448D0 (en) * 2008-05-09 2008-06-18 Elync Ltd Secur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same
US7961726B2 (en) * 2008-10-07 2011-06-14 Microsoft Corporation Framework for optimizing and simplifying network communication in close proximity networks
US8594296B2 (en) * 2009-05-20 2013-11-26 Microsoft Corporation Multimodal callback tagging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多点资源管理中心用户手册;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多点资源管理中心》;20091128;第1章,第3-4章,第6章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10154222A1 (en) 2011-06-23
CN102668499A (zh) 2012-09-12
WO2011075296A2 (en) 2011-06-23
WO2011075296A3 (en) 2011-11-03
EP2513808A2 (en) 2012-10-24
EP2513808A4 (en) 2016-04-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68499B (zh) 用于在对话系统中传达特征能力的可扩展机制
CN102918823B (zh) 管理呼叫转移简档
US8849917B2 (en) Use of information channels to provide communications in a virtual environment
RU2520396C2 (ru) Управление правами доступа к разговору
CN102934425B (zh) 基于统一通信的多屏幕视频系统
CN102422655B (zh) 多模会话保持和恢复的方法和系统
CN102739635A (zh) 自动的会议重新加入
US8594296B2 (en) Multimodal callback tagging
CN106605386A (zh) 分享内容
CN102822811A (zh) 动态联系人列表管理
US20110302247A1 (en) Contextual information dependent modality selection
CN102792719A (zh) 通过集中式通知的多模态会话状态和转移
CN105556549A (zh) 将消费者关系管理信息集成到通信会话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MICROSOFT CORP.

Effective date: 20150717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717

Address after: Washington State

Applicant after: Micro soft technique license Co., Ltd

Address before: Washington State

Applicant before: Microsoft Corp.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819

Termination date: 2019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