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07812B - 机房空调 - Google Patents

机房空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07812B
CN106907812B CN201710273661.5A CN201710273661A CN106907812B CN 106907812 B CN106907812 B CN 106907812B CN 201710273661 A CN201710273661 A CN 201710273661A CN 106907812 B CN106907812 B CN 10690781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inet body
heat exchange
air inlet
machine room
air conditio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27366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907812A (zh
Inventor
刘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27366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907812B/zh
Publication of CN1069078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078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9078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078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5/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082Grilles, registers or guar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3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heat-exchangers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空调技术领域,公开了机房空调,其包括柜体组件和设于柜体组件内的换热器,柜体组件具有分别位于换热器不同侧的正向进风格栅和侧向进风格栅,侧向进风格栅之顶部与柜体组件之底部之间的竖向距离H1=h1+a*h2,其中,h1为换热器之底部与柜体组件之底部之间的竖向距离,h2为换热器的高度,0<a<1。本发明根据换热器的高度和换热器在柜体组件内的安装位置,对侧向进风格栅进行优化设计,从而可在不增加成本及机房空调复杂度的前提下,有效优化了机房空调的换热效果,减少了空气偏流和换热不充分的现象,进而极大程度地提高提高了机房内设备的降温及节能效果,最终有效减少了机房空调整体成本及能源的浪费。

Description

机房空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机房空调。
背景技术
机房空调一般包括上送风及下送风机型,在一般的上送风机型中,通常会在柜体组件的正面及侧面开有进风格栅,机房内温度较高的热空气通过进风格栅进入到柜体组件内部后再通过蒸发器换热后形成温度较低的冷空气并排放到机房内,从而可达到给机房内设备降温的目的。
然而,现有技术在设计机房空调的进风格栅时,并未对机房空调的进风格栅进行精细化研究设计,以至于现有机房空调的进风格栅面积普遍较大,进风格栅的顶部距离柜体组件的底部高度也普遍较高,这样,导致了空气偏流严重;此外,由于较多的热空气从柜体组件上部进入柜体组件内与蒸发器进行换热,所以,空调底部的进风量较少,从而导致蒸发器底部盘管附件气流分布不均,换热不充分,制冷效果较差,进而导致了机房空调的大负荷运行,严重影响了机房内设备的降温及节能效果,最终造成了机房空调整体成本的上升及能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机房空调,其旨在解决由于进风格栅设计不合理导致现有机房空调降温及节能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机房空调,包括柜体组件和设于所述柜体组件内的换热器,所述柜体组件具有分别位于所述换热器不同侧的正向进风格栅和侧向进风格栅,所述侧向进风格栅之顶部与所述柜体组件之底部之间的竖向距离H1=h1+a*h2,其中,h1为所述换热器之底部与所述柜体组件之底部之间的竖向距离,h2为所述换热器的高度,0<a<1。
可选地,所述正向进风格栅之顶部与所述柜体组件之底部之间的竖向距离H2=h1+b*h2,0<b≤1。
可选地,0.8≤b≤1。
可选地,b=1。
可选地,0.4≤a≤0.6。
可选地,a=0.5。
可选地,所述柜体组件具有分别位于所述换热器不同侧的正向面板和侧向面板,所述正向面板上设有所述正向进风格栅,所述侧向面板包括分别位于所述正向面板两侧的第一侧向面板和第二侧向面板,所述第一侧向面板和/或所述第二侧向面板上设有所述侧向进风格栅;且/或,
所述换热器包括换热管和流通于所述换热管内的换热介质,所述换热介质为水或者冷媒;且/或,
所述机房空调还包括设于所述柜体组件下方的底脚支撑架,所述底脚支撑架上设有底部进风口和能够推拉以用于控制所述底部进风口开、关的挡风板。
可选地,所述柜体组件包括控制柜体和至少一个换热柜体,所述控制柜体和各所述换热柜体并排设置,所述控制柜体内设有电控盒,每个所述换热柜体内都设有所述换热器,且每个所述换热柜体的正面都设有所述正向进风格栅,所述换热柜体之与所述控制柜体非接触的侧面都设有所述侧向进风格栅;或者,
所述柜体组件包括换热柜体,所述换热柜体内设有电控盒和所述换热器,且所述换热柜体上设有所述正向进风格栅和所述侧向进风格栅;或者,
所述柜体组件包括至少两个并排设置的换热柜体,每个所述换热柜体内都设有所述换热器,每个所述换热柜体上都设有所述正向进风格栅和所述侧向进风格栅,且至少有一个所述换热柜体内还设有电控盒。
可选地,所述电控盒以能够推拉或者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于所述控制柜体或者所述换热柜体上;且/或,
所述换热柜体内还设有位于所述换热器上方的风机;且/或,
所述换热柜体内还设有位于所述换热器下方的过滤网;且/或,
定义所述控制柜体沿其与各所述换热柜体之排列方向延伸的尺寸为所述控制柜体的宽度,定义任意所述换热柜体沿其与所述控制柜体之排列方向延伸的尺寸为该换热柜体的宽度,则所述控制柜体的宽度小于所述换热柜体的宽度。
可选地,所述控制柜体的宽度与所述换热柜体的宽度之比为0.5。
本发明提供的机房空调,根据换热器的高度、换热器在柜体组件内的安装位置,对侧向进风格栅进行优化设计,从而可在不增加成本及机房空调复杂度的前提下,有效优化了机房空调的换热效果,减少了空气偏流和换热不充分的现象,极大程度地提高了机房空调的制冷效果,避免了机房空调的大负荷运行,提高了机房内设备的降温及节能效果,最终有效减少了机房空调整体成本及能源的浪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机房空调的主视平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机房空调的左视平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换热柜体内部结构的主视简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换热柜体的左视结构简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电控盒以旋转方式安装的机房空调的俯视平面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电控盒以推拉方式安装的机房空调的俯视平面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底脚支撑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柜体组件的主视平面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柜体组件的左视平面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柜体组件的右视平面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柜体组件的主视平面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柜体组件的左视平面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柜体组件的右视平面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 柜体组件 101 正向进风格栅
102 侧向进风格栅 11 控制柜体
12 换热柜体 2 换热器
3 底脚支撑架 31 底部进风口
32 挡风板 4 电控盒
5 风机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还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上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另外,在本发明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一:
如图1-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机房空调,包括柜体组件1和设于柜体组件1内的换热器2,柜体组件1具有分别位于换热器2不同侧的正向进风格栅101和侧向进风格栅102,侧向进风格栅102之顶部与柜体组件1之底部之间的竖向距离H1=h1+a*h2,其中,h1为换热器2之底部与柜体组件1之底部之间的竖向距离,h2为换热器2的高度,0<a<1。
具体地,a可以定义为机房空调的侧向换热系数,其可作为一个修正系数。正向进风格栅101位于柜体组件1的正面,柜体组件1的正面即柜体组件1安放于机房内常面向用户的表面;侧向进风格栅102位于柜体组件1的侧面。正向进风格栅101和侧向进风格栅102位于换热器2外周的不同方位。侧向进风格栅102的顶部,具体为:机房空调安置于地面上时,侧向进风格栅102之离地面最远的部位。柜体组件1的底部,具体为:机房空调安置于地面上时,柜体组件1之离地面最近的部位。换热器2的高度具体为换热器2之顶部与换热器2之底部之间的竖向距离;换热器2的底部,具体为:机房空调安置于地面上时,换热器2之离地面最近的部位;换热器2的顶部,具体为:机房空调安置于地面上时,换热器2之离地面最远的部位。具体应用中,机房内温度较高的热空气通过正向进风格栅101和侧向进风格栅102进入到柜体组件1内部后,会与换热器2换热形成温度较低的冷空气并排放到机房内,从而可达到给机房内设备降温的目的。
本实施例提供的机房空调,通过对侧向进风格栅102进行优化设计,以使得侧向进风格栅102的位置参数与柜体组件1内换热器2的位置参数相互关联,从而可在不增加成本及机房空调复杂度的前提下,有效优化了机房空调的换热效果,减少了空气偏流和换热不充分的现象,极大程度地提高了机房空调的制冷效果,避免了机房空调的大负荷运行,提高了机房内设备的降温及节能效果,最终有效减少了机房空调整体成本及能源的浪费;且侧向进风格栅102结构简单,不影响装配。
优选地,0.4≤a≤0.6。通过软件仿真模拟和实验验证证明,a设置在该范围内时,其取得的对侧向进风格栅102的优化效果较佳,可以更好地提高机房内设备的降温及节能效果。
优选地,正向进风格栅101之顶部与柜体组件1之底部之间的竖向距离H2=h1+b*h2,0<b≤1。本实施例中,b具体可以定义为机房空调的正向换热系数,其可作为一个修正系数。正向进风格栅101的顶部,具体为:机房空调安置于地面上时,正向进风格栅101之离地面最远的部位。此处,通过对正向进风格栅101进行优化设计,以使得正向进风格栅101的位置参数与柜体组件1内换热器2的位置参数相互关联,从而可在不增加成本及机房空调复杂度的前提下,进一步有效优化机房空调的换热效果,进而更好地提高了机房内设备的降温及节能效果,最终进一步有效减少了机房空调整体成本及能源的浪费。
优选地,0.8≤b≤1。通过软件仿真模拟和实验验证证明,b设置在该范围内时,其取得的对正向进风格栅101的优化效果较佳,可以更好地提高机房内设备的降温及节能效果。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较佳实施方案,a=0.5,b=1。通过软件仿真模拟和实验验证证明,当a取值为0.5、b取值为1时,其取得的优化机房空调换热效果非常好;且在多种不同机柜结构的机房空调上,都能取得非常优化的换热效果,这样,利于在不同机型结构的机房空调上进行快速、优化地匹配正向进风格栅101和侧向进风格栅102,进而利于减少开发成本。
优选地,柜体组件1具有分别位于换热器2不同侧的正向面板和侧向面板,正向面板上设有正向进风格栅101,侧向面板包括分别位于正向面板两侧的第一侧向面板和第二侧向面板,第一侧向面板和第二侧向面板分别弯折设于正向面板的左、右两侧。第一侧向面板和/或第二侧向面板上设有侧向进风格栅102,即:可只在第一侧向面板和第二侧向面板中的一者上设置侧向进风格栅102,也可同时在第一侧向面板和第二侧向面板上都设置侧向进风格栅102,具体应用中,可根据具体柜体组件1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
优选地,换热器2包括换热管和流通于换热管内的换热介质,换热介质为水或者冷媒(氟利昂)。具体应用中,机房内温度较高的热空气通过正向进风格栅101和侧向进风格栅102进入到柜体组件1内部后,会通过换热管与换热介质进行换热,形成温度较低的冷空气。本实施例,由于对正向进风格栅101及侧向进风格栅102进行了优化设计,所以能够实现柜体组件1内部换热介质与空气的充分换热。
优选地,一并参照图1、图2、图5和图6所示,柜体组件1包括控制柜体11和至少一个换热柜体12,控制柜体11和各换热柜体12并排设置,控制柜体11内设有电控盒4,每个换热柜体12内都设有换热器2,且每个换热柜体12的正面都设有正向进风格栅101,每个换热柜体12之与控制柜体11非接触的侧面都设有侧向进风格栅102。
本实施例中,换热器2和电控盒4分别安装于不同的柜体内,便于各部件的安装和日后维护;此外,由于控制柜体11内不设置换热器2,所以不在控制柜体11上设置正向进风格栅101和侧向进风格栅102、且不在换热柜体12之与控制柜体11接触的侧面设置侧向进风格栅102,一方面可利于简化机房空调的结构,降低结构加工成本;另一方面可利于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浪费,提高换热效果。
优选地,当换热柜体12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时,各换热柜体12都位于控制柜体11的同一侧,即各换热柜体12依次相邻并排设置,控制柜体11与其中的一个换热柜体12相邻并排设置。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较佳实施方案,换热柜体12设有两个,控制柜体11设有一个,且两个换热柜体12相邻并排设置,控制柜体11与其中的一个换热柜体12相邻并排设置。当然了,具体应用中,换热柜体12的设置数量不限于此。
优选地,换热器2内的换热介质为冷媒,机房空调还包括压缩机(图未示)、冷凝器(图未示)和节流部件(图未示),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部件和换热器2通过冷媒输送管路(图未示)连接形成冷媒循环系统。
优选地,压缩机、冷凝器和节流部件都设于控制柜体11内,这样利于兼顾机房空调的结构紧凑性和换热效果。当然了,具体应用中,压缩机、冷凝器和节流部件的设置位置不限于此,例如也可将压缩机、冷凝器和节流部件中的至少一者设于换热柜体12内。
优选地,一并参照图5和图6所示,电控盒4以能够推拉或者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于控制柜体11上,这样,可以将电控盒4抽拉或者旋转出控制柜体11外,从而便于对电控盒4、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部件和冷媒输送管路的检修。
优选地,定义控制柜体11沿其与各换热柜体12之排列方向延伸的尺寸为控制柜体11的宽度,定义任意换热柜体12沿其与控制柜体11之排列方向延伸的尺寸为该换热柜体12的宽度,则控制柜体11的宽度小于换热柜体12的宽度,这样,可兼顾机房空调的换热效果和体型,从而可在保证机房空调具有较佳换热效果的前提下,使得机房空调的体型较小,进而利于减小机房空调的占用空间。
优选地,控制柜体11的宽度与换热柜体12的宽度之比为0.5,采用该比值设置,可使得机房空调的整体体型比较优化,能够很好地兼顾机房空调的换热效果和体型大小。
优选地,一并参照图1-3所示,换热柜体12内还设有位于换热器2上方的风机5。风机5的设置,主要用于提高空气在柜体组件1内的流动速度,从而利于提高机房空调的换热效率。
优选地,换热柜体12内还设有位于换热器2下方的过滤网(图未示),风机5、换热器2和过滤网由上至下依次布置在换热柜体12内。
优选地,一并参照图1、图2和图7所示,上述的机房空调还包括设于柜体组件1下方的底脚支撑架3,底脚支撑架3上设有底部进风口31和能够推拉以用于控制底部进风口31开、关的挡风板32。挡风板32以能够推拉的方式安装于底脚支撑架3上,这样,具体应用中,当机房空调处于物料、仓储和闲置状态时,可将挡风板32推入底脚支撑架3内,以使得挡风板32刚好挡住底部进风口31,从而实现底部进风口31的关闭,这样可对处于物料、仓储和闲置状态下的机房空调起防鼠、防尘、防潮的作用;而当机房空调在制冷运行、且进风量不足时,可将挡风板32抽拉出底脚支撑架3外,以使得挡风板32解除对底部进风口31的遮挡,从而实现底部进风口31的打开,进而可使机房空调获得更大的进风面积,起到为机房空调进风量不足的补充作用,最终可有效提高机房空调的制冷量和显热比。
具体地,柜体组件1上设有正向进风口、侧向进风口和出风口,出风口位于正向进风口和侧向进风口的上方,正向进风格栅101设于正向进风口处,侧向进风格栅102设于侧向进风口处。
具体地,换热器2内的换热介质可为水或者冷媒,其通过对正向进风格栅101及侧向进风格栅102进行优化设计,能够实现柜体组件1内部换热介质与空气的充分换热。
经过研究发现,柜体组件1上正向进风格栅101和侧向进风格栅102的位置参数及其相对于柜体组件1内部换热器2的位置、高度参数,对机房空调的换热有较大影响,因此,本实施例根据换热器2的高度、换热器2在柜体组件1内的安装位置,对正向进风格栅101及侧向进风格栅102进行优化设计,从而可在不增加成本及产品复杂度的基础上提供了一种能实现最优换热效果的机房空调。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的机房空调,与实施例一的主要区别在于柜体组件1的设置方式不同,具体体现在:参照图1-7所示,实施例一中,柜体组件1包括控制柜体11和至少一个换热柜体12,控制柜体11和各换热柜体12并排设置,控制柜体11内设有电控盒4,每个换热柜体12内都设有换热器2,且每个换热柜体12的正面都设有正向进风格栅101,每个换热柜体12之与控制柜体11非接触的侧面都设有侧向进风格栅102;而参照图8-10所示,本实施例中,柜体组件1包括一个换热柜体12,换热柜体12内设有电控盒4和换热器2,且换热柜体12上设有正向进风格栅101和侧向进风格栅102。具体地,实施例一中,换热器2和电控盒4分别安装于不同的柜体内;而本实施例中,换热器2和电控盒4安装于同一柜体内。相对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供的机房空调结构更紧凑,体型更小,安置占用空间更小。本实施例提供的机房空调,虽然采用了与实施例一中不同结构的柜体组件1,但由于其正向进风格栅101和侧向进风格栅102的设置原理与实施例一相同,故,其也可在不增加成本及机房空调复杂度的前提下,有效优化机房空调的换热效果,从而也可提高机房内设备的降温及节能效果,进而也有效减少了机房空调整体成本及能源的浪费。
具体地,本实施中,正向进风格栅101设于换热柜体12的正面,侧向进风格栅102可单独设于换热柜体12的左侧面或者右侧面,也可同时在换热柜体12的左侧面和右侧面设置侧向进风格栅102。
优选地,当换热器2内的换热介质为冷媒时,换热柜体12内还设有压缩机、冷凝器和节流部件,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部件和换热器2通过冷媒输送管路连接形成冷媒循环系统,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部件设于换热器2的下方。
优选地,电控盒4以能够推拉或者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于换热柜体12上,这样,可以将电控盒4抽拉或者旋转出换热柜体12外,从而便于对电控盒4、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部件、换热器2和冷媒输送管路的检修。
除了上述不同之外,本实施例提供的机房空调的其它设置方式都可参照实施例一进行优化设计,在此不再详述。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的机房空调,与实施例一、实施例二的主要区别在于柜体组件1的设置方式不同,具体体现在:参照图11-13所示,本实施例中,柜体组件1包括至少两个并排设置的换热柜体12,每个换热柜体12内都设有换热器2,每个换热柜体12上都设有正向进风格栅101和侧向进风格栅102,且至少有一个换热柜体12内还设有电控盒4。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换热器2设有至少两个,电控盒4设有一个,且其中有一个换热器2与电控盒4安装在同一柜体内。相对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供的机房空调结构更紧凑,体型更小,安置占用空间更小;相对于实施例二,本实施例提供的机房空调换热效果更佳。本实施例提供的机房空调,虽然采用了与实施例一、实施例二中不同结构的柜体组件1,但由于其正向进风格栅101和侧向进风格栅102的设置原理与实施例一相同,故,其也可在不增加成本及机房空调复杂度的前提下,有效优化机房空调的换热效果,从而也可提高机房内设备的降温及节能效果,进而也有效减少了机房空调整体成本及能源的浪费。
优选地,当换热器2内的换热介质为冷媒时,换热柜体12内还设有压缩机、冷凝器和节流部件,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部件和换热器2通过冷媒输送管路连接形成冷媒循环系统。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较佳实施方案,换热柜体12设有两个,且两个换热柜体12相邻并排设置,其中一个换热柜体12内设有电控盒4、压缩机、冷凝器和节流部件,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部件设于换热器2的下方,另一个换热柜体12内不设置电控盒4、压缩机、冷凝器和节流部件。当然了,具体应用中,换热柜体12的设置数量不限于此。
优选地,电控盒4以能够推拉或者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于换热柜体12上,这样,可以将电控盒4抽拉或者旋转出换热柜体12外,从而便于对电控盒4、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部件、换热器2和冷媒输送管路的检修。
除了上述不同之外,本实施例提供的机房空调的其它设置方式都可参照实施例一进行优化设计,在此不再详述。
本发明各实施例提供的进风格栅结构简单,不影响装配,不增加成本,不增加整机复杂度,可通过软件防真模拟及实际验证的方式根据换热器2自身高度及风机5转速确认换热系数a和b的值,进而确认进风格栅顶部距离柜体组件1底部的高度,并可衍生到同系列机型中以达到最优的系统匹配,节省开发成本。同时,在产品实际使用中,由于风机5设置在上方,较低及合理的下方进风口能保证空气能自下而上流经换热器2及送风风道,实现了与换热器2的充分换热,提高了机房空调的换热效率和换热效果,极大程度地节约了机房空调的运行成本和降低了能源的消耗。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机房空调,包括柜体组件和设于所述柜体组件内的换热器,所述柜体组件具有分别位于所述换热器不同侧的正向进风格栅和侧向进风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向进风格栅之顶部与所述柜体组件之底部之间的竖向距离H1=h1+a*h2,其中,h1为所述换热器之底部与所述柜体组件之底部之间的竖向距离、且h1>0,h2为所述换热器的高度,0<a<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房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向进风格栅之顶部与所述柜体组件之底部之间的竖向距离H2=h1+b*h2,0<b≤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房空调,其特征在于,0.8≤b≤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房空调,其特征在于,b=1。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机房空调,其特征在于,0.4≤a≤0.6。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房空调,其特征在于,a=0.5。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房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组件具有分别位于所述换热器不同侧的正向面板和侧向面板,所述正向面板上设有所述正向进风格栅,所述侧向面板包括分别位于所述正向面板两侧的第一侧向面板和第二侧向面板,所述第一侧向面板和/或所述第二侧向面板上设有所述侧向进风格栅;且/或,
所述换热器包括换热管和流通于所述换热管内的换热介质,所述换热介质为水或者冷媒;且/或,
所述机房空调还包括设于所述柜体组件下方的底脚支撑架,所述底脚支撑架上设有底部进风口和能够推拉以用于控制所述底部进风口开、关的挡风板。
8.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或7所述的机房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组件包括控制柜体和至少一个换热柜体,所述控制柜体和各所述换热柜体并排设置,所述控制柜体内设有电控盒,每个所述换热柜体内都设有所述换热器,且每个所述换热柜体的正面都设有所述正向进风格栅,所述换热柜体之与所述控制柜体非接触的侧面都设有所述侧向进风格栅;或者,
所述柜体组件包括换热柜体,所述换热柜体内设有电控盒和所述换热器,且所述换热柜体上设有所述正向进风格栅和所述侧向进风格栅;或者,
所述柜体组件包括至少两个并排设置的换热柜体,每个所述换热柜体内都设有所述换热器,每个所述换热柜体上都设有所述正向进风格栅和所述侧向进风格栅,且至少有一个所述换热柜体内还设有电控盒。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机房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盒以能够推拉或者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于所述控制柜体或者所述换热柜体上;且/或,
所述换热柜体内还设有位于所述换热器上方的风机;且/或,
所述换热柜体内还设有位于所述换热器下方的过滤网;且/或,
定义所述控制柜体沿其与各所述换热柜体之排列方向延伸的尺寸为所述控制柜体的宽度,定义任意所述换热柜体沿其与所述控制柜体之排列方向延伸的尺寸为该换热柜体的宽度,则所述控制柜体的宽度小于所述换热柜体的宽度。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机房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柜体的宽度与所述换热柜体的宽度之比为0.5。
CN201710273661.5A 2017-04-24 2017-04-24 机房空调 Active CN1069078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73661.5A CN106907812B (zh) 2017-04-24 2017-04-24 机房空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73661.5A CN106907812B (zh) 2017-04-24 2017-04-24 机房空调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07812A CN106907812A (zh) 2017-06-30
CN106907812B true CN106907812B (zh) 2023-10-31

Family

ID=592104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273661.5A Active CN106907812B (zh) 2017-04-24 2017-04-24 机房空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90781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52005A (zh) * 2019-04-19 2019-06-28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服务器机柜的通风系统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37213A (zh) * 2001-10-15 2004-10-13 Lg������ʽ���� 组合式空调器的室内单元
CN1590856A (zh) * 2003-08-29 2005-03-09 Lg电子株式会社 空调器
CN202581714U (zh) * 2012-03-29 2012-12-05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风道结构及窗式空调
CN103500000A (zh) * 2013-09-29 2014-01-08 广东欧科空调制冷有限公司 数据机房用制冷系统
CN204574265U (zh) * 2015-04-01 2015-08-19 深圳市艾特网能有限公司 机房空调
CN205079344U (zh) * 2015-10-29 2016-03-09 深圳市艾特网能技术有限公司 机房空调
CN205079345U (zh) * 2015-10-29 2016-03-09 深圳市艾特网能技术有限公司 机房空调
CN206695307U (zh) * 2017-04-24 2017-12-01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机房空调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37213A (zh) * 2001-10-15 2004-10-13 Lg������ʽ���� 组合式空调器的室内单元
CN1590856A (zh) * 2003-08-29 2005-03-09 Lg电子株式会社 空调器
CN202581714U (zh) * 2012-03-29 2012-12-05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风道结构及窗式空调
CN103500000A (zh) * 2013-09-29 2014-01-08 广东欧科空调制冷有限公司 数据机房用制冷系统
CN204574265U (zh) * 2015-04-01 2015-08-19 深圳市艾特网能有限公司 机房空调
CN205079344U (zh) * 2015-10-29 2016-03-09 深圳市艾特网能技术有限公司 机房空调
CN205079345U (zh) * 2015-10-29 2016-03-09 深圳市艾特网能技术有限公司 机房空调
CN206695307U (zh) * 2017-04-24 2017-12-01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机房空调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07812A (zh) 2017-06-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66661B (zh) 一种模块式机房空调
WO2022037167A1 (zh) 一种一体式空调机及机房散热系统
CN203467116U (zh) 机柜空调系统
CN207674717U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组件和空调器
CN206430287U (zh) 一种数据机房用逆流空气换热自然冷却系统
CN106907812B (zh) 机房空调
CN204388242U (zh) 一种模块式机房空调
WO2022001845A1 (zh) 一种电视柜冷暖空调
CN207040116U (zh) 一种微模块数据中心热能回收系统
WO2017097029A1 (zh) 一种适用于19英寸标准机柜的内置式空调内机
CN202973361U (zh) 分体式空调主机及空调系统
CN204968337U (zh) 一种空调柜及具有其的服务器机柜系统
CN104613571A (zh) 循环均温式机房
CN111623430A (zh) 一种立式新风空调设备
CN203608505U (zh) 一种基于小功率离心风机的户外柜散热系统
CN205919419U (zh) 一种上出风高精密空调和并联式空调
CN205119232U (zh) 一种机房空调系统
CN206695307U (zh) 机房空调
CN210042690U (zh) 一种机柜空调
CN203520288U (zh) 数据机房用制冷系统
CN200940908Y (zh) 户外通讯柜空调器
CN110542164A (zh) 一种立柜复合式新风空调器
CN204901959U (zh) 一种风水隔离的机房空调机组
CN205939629U (zh) 一种下出风高精密空调和并联式空调
CN207365186U (zh) 一种数据机房地板空调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