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03976A - 二代凹印机版辊电动平衡调节装置 - Google Patents

二代凹印机版辊电动平衡调节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03976A
CN106903976A CN201710228489.1A CN201710228489A CN106903976A CN 106903976 A CN106903976 A CN 106903976A CN 201710228489 A CN201710228489 A CN 201710228489A CN 106903976 A CN106903976 A CN 1069039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nting press
intaglio printing
roller
press roller
electrodynamic bal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22848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武智军
王留杰
贾松鹏
张华伟
王国朝
宋杰
将卫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ongchang Xuchang Prin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ongchang Xuchang Prin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ongchang Xuchang Prin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Yongchang Xuchang Prin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22848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903976A/zh
Publication of CN1069039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0397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13/00Common details of rotary presses or machines
    • B41F13/08Cylinders
    • B41F13/10Forme cylinders
    • B41F13/12Registering devices
    • B41F13/14Registering devices with means for displacing the cylind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Inking, Control Or Cleaning Of Prin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二代凹印机版辊电动平衡调节装置,其包括控制屏、导线、主箱体。导线的一端连接控制屏,另外一端连接主箱体。主箱体的上表面设置有连接杆,在连接杆的一侧设置有高精度位移传感器。主箱体包括:防撞罩壳、防溅盖板、U型平衡调整块、接线端子、模组驱动电机、精密模组组件、连接杆、高精度位移传感器。本发明有效地避免了U型平衡调整块在版辊调节过程中,因为反馈信号检测不准确而引起的版辊调节的不准确的问题。通过直接的检测U型平衡调整块的位移变化,实现对版辊的位置变化的准确调整。

Description

二代凹印机版辊电动平衡调节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代凹印机版辊电动平衡调节装置,具体属于机械设备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印刷过程中,当承印物上要印刷两种及两种以上的墨色时需要运用多色印刷技术。多色组印刷的版辊单元是凹印机在印刷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单元组成,并且各个版辊单元之间的位置关系之间有一定的关联。在印刷的过程中,每当有新的印刷产品的时候,都需要在正式的印刷前对印刷版面的套印做一个平衡的调整。这是印刷过程中保障印刷的重要环节,版辊的调整时间过长,
传统的凹印机版辊平衡调节是通过手工调试的方式进行。在实际地调整过程中,首先需要将各单元版辊单元安装好,然后将印刷的小车嵌入到各个版辊单元平衡的调整槽中用扳手调整平衡调整槽内的偏心机构,从而使得版辊单元达到平衡。
在传统的凹印机版辊平衡调节过程中,需要通过使用扳手调整平衡调整槽内的偏心机构,实现对版辊单元的平衡调节。具体地,在实际的调整过程中,操作工需要通过肉眼来判断版辊的偏离位置,然后通过扳手调整版辊的位置,使得达到调整版辊单元的目的。但是这样的调整方式是完全的依靠操作工的眼睛来进行判断,不能准确进行调整。并且凹印机的每一个版辊单元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当按照实际的顺序把版辊单元依次调整好后,如果其中某一个的版辊单元的调整出现误差,则会影响后续的版辊单元位置调整的准确性。当出现某一个版辊单元调整不准确的情况下,只能重新对版辊单元进行调整。
由于偏心调整的范围有限,且每个版辊单元在安装时其零位不一样原因。在实际的凹印机的版辊调节中,还会出现某个版辊单元调整不到位的现象。当偏心调整达到最大的限位时,也调整不到位时,操作工只有去掉某个版辊单元平衡调整槽,再通过撬撬动版辊小车,才能达到平衡调整的目的。
这种传统的凹印机的版辊调整方式不仅需要消耗非常大的人力,而且其调整的时间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可能会因为某一个版辊单元调整的不准确而需要重新对凹印机的版辊进行调整。因此,传统的版辊平衡调节方式的效率较低。
为了解决传统手工调整凹印机版辊平衡方法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凹印机版辊电动平衡调节装置。但是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由于U型平衡调整块与移动杆之间有一个连接组件,平衡调整的过程中,高精度位移传感器对版辊位移调整量的检测是通过U型调整块与连接杆的移动方向、位移相同来实现的。但这种检测的方式未能直接的检测到调整版辊的U型平衡调整块,使得在实际的版辊的平衡调整过程中会因为连接的松动而影响版辊的平衡调整的准确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代凹印机版辊电动平衡调节装置。
所述的二代凹印机版辊电动平衡调节装置包括控制屏、导线、主箱体。导线的一端连接控制屏,另外一端连接主箱体。主箱体的上表面设置有连接杆,在连接杆的一侧设置有高精度位移传感器。
所述的控制屏为二代凹印机版辊电动平衡调节装置的控制端,其通过PLC控制系统对版辊电动平衡装置进行控制。从而实现凹印机版辊电动平衡装置对凹印机版辊平衡的调整。
所述的主箱体包括:防撞罩壳、防溅盖板、U型平衡调整块、接线端子、模组驱动电机、精密模组组件、连接杆、高精度位移传感器。其中主箱体的接线端子、模组驱动电机、高精度位移传感器、精密模组组件、设置在防撞罩壳中,防撞罩壳上设置防溅盖板。模组驱动电机连接精密模组组件,U型平衡调整块套接在精密模组组件上。同时模组驱动电机、高精度位移传感器还通与接线端子连接实现与控制屏的连接。
所述的防撞罩壳,为高强度的金属罩壳,用来防止因为碰撞而对主体箱中组件的影响。凹印机版辊电动平衡装置具有很高的精度要求,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碰撞会对其组成元件的磨损,造成精度的影响。高强度的防撞罩壳可以实现对其组件的影响。
所述的防溅盖板,是可移动的金属板。用来防止油墨或者灰尘进入到主箱体。主箱体中的组件具有很高的精度,油墨或者灰尘的进入会影响其精确度,从而影响凹印机版辊的平衡调节。防溅盖板能很好的防止油墨或者灰尘进入到主体箱中。
所述的U型平衡调整块,为U型的金属铁块。在U型平衡调整块的上部有一个U型的凹槽,凹槽的下依次设有两个圆孔。U型平衡调整块是实现版辊平衡调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调整的过程中将要进行安装版辊的单元版辊平衡位置在控制屏上归零,然后将装好的版辊小车嵌入到U型平衡调整块中。每个版辊依次装好固定后,启动凹印机开始初次套印。最终根据套印的结果,结合工序各个单元的偏差量在控制屏输入数据进行左右的调整,直到能够达到工序的要求。在印刷的过程中如果发现只是个别的单元调整的专区额度存在偏差的话,可以通过控制屏在不停机的状况下进行微调。
所述的接线端子,用来连接控制屏与主体箱,在接线端子上设置有多个接线口。接线端子是控制信息的传递枢纽。通过接线端子的连接,实现控制屏对凹印机版辊电动平衡装置的控制。
所述的精密模组组件,为一个螺纹金属杆。它用于传递模组驱动电机为U型平衡调整快所提供的动力。
所述的模组驱动电机,是带自锁功能的大力矩模组驱动电机,通过电机为平衡调整U块的左右移动的驱动力。
所述的移动杆,为金属圆杆。U型平衡调整块通过套接在移动杆上实现移动,从而实现对版辊平衡的调节。
所述的高精度位移传感器,用于感应U型平衡调整块的位置变化。通过高精度位移传感器反馈平衡调整模块的位置变换给控制屏,从而使得控制屏通过高精度位移传感器的反馈信号计算出准确的调整量。
本发明有效地避免了U型平衡调整块对版辊调整过程中,因为反馈信号检测不准确而引起的版辊调整的不准确的问题。通过直接的检测U型平衡调整块的位移变化,实现对版辊的位置变化的准确调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主箱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主箱体对版辊进行调整时的示意图。
其中:1——控制屏 2——导线 3——主箱体 301——防撞罩壳
302——防溅盖板 303——U型平衡调整块 304——接线端子
305——模组驱动电机 306——高精度位移传感器 307——精密模组组件
308——移动杆 4——版辊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此过程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用以避免对不必要地混淆本发明的概念。对于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并不是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所述的凹印机版辊电动平衡装置包括控制屏1、导线2、主箱体3。导线2的一端连接控制屏1,另外一端通过接线端子304与主箱体3连接。主箱体3包括:防撞罩壳301、防溅盖板302、U型平衡调整块303、接线端子304、模组驱动电机305、高精度位移传感器306、精密模组组件307、移动杆308。其中主箱体3的接线端子304、模组驱动电机305、高精度位移传感器306、精密模组组件307、设置在防撞罩壳301中,防撞罩壳301上设置防溅盖板302。在防溅盖板上302设置有移动杆308,移动杆的一侧设置有高精度位移传感器306。
通过导线2与控制屏1连接的接线端子304用导线连接模组驱动电机305,模组驱动电机305与精密模组组件307连接,U型平衡调整块303与精密模组组件307套接在一起。当模组驱动电机305正转时,与精密模组组件307连接的U型平衡调整块303向左移动;当模组驱动电机305反转时,与精密模组组件307连接的U型平衡调整块303向右移动。U型平衡调整块303与连接杆308套接在一起,并且在移动杆308上固定有一个高精度的位移传感器306。高精度位移传感器306与接线端子304连接,接线端子304与控制屏1连接。
在版辊的平衡调整过程中。首先通过控制屏1将要进行安装的版辊4的平衡位置归零,当归零后依次将装好的版辊4嵌入到U型平衡调整块303中。将每个版辊4依次装好固定后,将凹印机启动,开始初次的套印。根据最终套印的结果,结合工序各个单元的偏差量在控制屏1输入数据进行左右的调整。具体地,通过工序的版辊4的偏差量,在控制屏1上输入对应的偏差量,PLC在接收到控制接收到的偏差量后,通过计算输入偏差量计算出具体的调整量。然后PLC发送调整的指令给模组驱动电机305。
当发送的调整指令的偏差量为正值时,版辊超出于版辊的平衡位置。这种状态下,模组驱动电机305反转,与精密模组组件307连接的U型平衡调整块303向右移动。此时由于U型平衡调整块303向右移动,因此嵌入到U型平衡调整块303的版辊4也向右移动。其向右移动的实际距离受到偏差量的影响。
当发送的调整指令的偏差量为负值时,版辊超出于版辊的平衡位置。这种状态下,模组驱动电机305正转,与精密模组组件307连接的U型平衡调整块303向左移动。此时由于U型平衡调整块303向左移动,因此嵌入到U型平衡调整块303的版辊4也向左移动。其向右移动的实际距离受到偏差量的影响。
在U型平衡调整块303移动的过程中,其在移动杆308上移动通过设置在移动杆上的位移传感器进行检测反馈。高精度位移传感器306通过对连接杆308的位置变换进行感应后,将位移变化的反馈信号传送给PLC。PLC在接收到反馈信号后,计算判断其调整量是否准确。如果出现偏差,则PLC通过高精度位移传感器306传递的反馈信号再次进行调整。再次对版辊4进行调整的过程无需重新调零,只需要PLC根据高精度位移传感器306传递的反馈信号重新计算调整量,并通过PLC发送调整指令给模组驱动电机305,从而实现对版辊4的再次调整。直到凹印机的版辊4达到平衡位置为止。
本发明有效地避免了U型平衡调整块对版辊调整过程中,因为反馈信号检测不准确而引起的版辊调整的不准确的问题。通过直接的检测U型平衡调整块的位移变化,实现对版辊的位置变化的准确调整。

Claims (10)

1.二代凹印机版辊电动机平衡调节装置,包括控制屏、导线、主箱体;其中导线的一端连接控制屏,另一端连接主箱体;主箱体的上表面设置有连接杆,在连接杆的一侧设置有高精度位移传感器;
主箱体包括:防撞罩壳、防溅盖板、U型平衡调整块、接线端子、模组驱动电机、高精度位移传感器、精密模组组件、连接杆;主箱体的接线端子、模组驱动电机、高精度位移传感器、精密模组组件、连接组件设置在防撞罩壳中,防撞罩壳上设置防溅盖板;模组驱动电机连接精密模组组件,U型平衡调整块套接在精密模组组件上;同时模组驱动电机、高精度位移传感器还通与接线端子连接实现与控制屏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代凹印机版辊电动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移动杆为金属圆杆,其设置在主箱体的上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代凹印机版辊电动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精度位移传感器设置在移动杆的侧面,用来感应U型平衡调整块的位置变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代凹印机版辊电动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U型平衡调整块为U型的金属块;在U型平衡调整块的上部有一个U型的凹槽,凹槽的下依次设有两个圆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代凹印机版辊电动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撞罩壳为金属罩壳;所述的防溅盖板是可移动的金属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代凹印机版辊电动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线端子设置有多个接线口,是控制信息的传递枢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代凹印机版辊电动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精密模组组件用于支撑U型平衡调整模块的位置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代凹印机版辊电动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组驱动电机,是带自锁功能的大力矩模组驱动电机,为U型平衡调整块移动的驱动力。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代凹印机版辊电动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屏为二代凹印机版辊电动平衡装置的控制端,其通过PLC控制系统对版辊电动平衡装置进行控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代凹印机版辊电动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线为可以传递信息的数据线。
CN201710228489.1A 2017-04-10 2017-04-10 二代凹印机版辊电动平衡调节装置 Pending CN10690397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28489.1A CN106903976A (zh) 2017-04-10 2017-04-10 二代凹印机版辊电动平衡调节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28489.1A CN106903976A (zh) 2017-04-10 2017-04-10 二代凹印机版辊电动平衡调节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03976A true CN106903976A (zh) 2017-06-30

Family

ID=591960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228489.1A Pending CN106903976A (zh) 2017-04-10 2017-04-10 二代凹印机版辊电动平衡调节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903976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65202A (ja) * 2001-11-30 2003-06-10 Tokyo Kikai Seisakusho Ltd 多色刷り輪転機の見当調整装置
CN202293587U (zh) * 2011-05-23 2012-07-04 广州科思高柔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柔版印刷机
TWM466791U (zh) * 2013-07-08 2013-12-01 wen-zhi Chen 定位感應裝置之防撞結構
CN203888341U (zh) * 2014-06-03 2014-10-22 浙江维涅斯装饰材料有限公司 Bopp膜多色凹版印刷自动套色控制系统
CN205416688U (zh) * 2015-11-30 2016-08-03 陕西北人印刷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检测印刷标记套准的装置
CN106240146A (zh) * 2016-07-29 2016-12-2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柔版辊印刷机的自动精密调压系统
CN106274032A (zh) * 2016-07-29 2017-01-04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fpga的多色柔版辊印刷机的自动调压系统
CN206926364U (zh) * 2017-04-10 2018-01-26 许昌永昌印务有限公司 二代凹印机版辊电动平衡调节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65202A (ja) * 2001-11-30 2003-06-10 Tokyo Kikai Seisakusho Ltd 多色刷り輪転機の見当調整装置
CN202293587U (zh) * 2011-05-23 2012-07-04 广州科思高柔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柔版印刷机
TWM466791U (zh) * 2013-07-08 2013-12-01 wen-zhi Chen 定位感應裝置之防撞結構
CN203888341U (zh) * 2014-06-03 2014-10-22 浙江维涅斯装饰材料有限公司 Bopp膜多色凹版印刷自动套色控制系统
CN205416688U (zh) * 2015-11-30 2016-08-03 陕西北人印刷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检测印刷标记套准的装置
CN106240146A (zh) * 2016-07-29 2016-12-2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柔版辊印刷机的自动精密调压系统
CN106274032A (zh) * 2016-07-29 2017-01-04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fpga的多色柔版辊印刷机的自动调压系统
CN206926364U (zh) * 2017-04-10 2018-01-26 许昌永昌印务有限公司 二代凹印机版辊电动平衡调节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70276B (zh) 印刷机部件安装及调准系统
CN103625109A (zh) 应变受控的给料装置
CN101823041B (zh) 涂料机输送挡板调整装置
CN102519561A (zh) 小车称重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4785452A (zh) 一种轴承高度检测装置
CN206926364U (zh) 二代凹印机版辊电动平衡调节装置
CN107192549B (zh) 一种飞机驾驶杆静态特性测量装置
CN102741673A (zh) 用于自动校准应变或力传感器的方法和装置
CN207088682U (zh) 凹印机版辊电动平衡调节装置
CN109974825A (zh) 一种可调节模块化车辆称重平台
CN106903976A (zh) 二代凹印机版辊电动平衡调节装置
CN106903975A (zh) 凹印机版辊电动平衡调节装置
CN101823360B (zh) 电池片印刷机印刷压力控制装置
CN207964494U (zh) 一种智能电液式压力试验机
CN103658241B (zh) 一种驱动桥专用立式校直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2012258A (zh) 铁道车辆轮重仪校验装置
CN106777448A (zh) 一种基于传递路径分析的印刷机振动源定位方法
CN205426109U (zh) 全自动尺寸检测设备
CN205120233U (zh) 辊道分离的升降式检重设备
CN209869627U (zh) 一种柔印机印版压力调节装置
CN203578453U (zh) 一种驱动桥专用立式校直机
CN116118374A (zh) 一种具有自动进纸和自动翻页出纸的高速批量盖章机
CN108303324A (zh) 一种智能电液式压力试验机
CN105277312A (zh) 弹性零件的力加载机构的校准装置
CN103722869A (zh) 丝网印刷装置、丝网印刷不良原因的解析装置及解析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63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