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01869A - 静脉滤器 - Google Patents

静脉滤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01869A
CN106901869A CN201710206569.7A CN201710206569A CN106901869A CN 106901869 A CN106901869 A CN 106901869A CN 201710206569 A CN201710206569 A CN 201710206569A CN 106901869 A CN106901869 A CN 1069018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ter screen
supporting base
base end
end portion
fil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20656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901869B (zh
Inventor
陈祥亨
李秋华
李峥
赵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chuang Tongqiao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ui Chuan Medical Devi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ui Chuan Medical Devi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ui Chuan Medical Devi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20656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901869B/zh
Publication of CN1069018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018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9018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018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01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01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 A61F2002/016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made from wire-like elem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220/00Fixations or connections for prostheses classified in groups A61F2/00 - A61F2/26 or A61F2/82 or A61F9/00 or A61F11/00 or subgroups thereof
    • A61F2220/0008Fixation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prostheses to the body
    • A61F2220/0016Fixation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prostheses to the body with sharp anchoring protrusions, e.g. barbs, pins, spik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ardiology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Transplantation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静脉滤器,包括:锥状的第一滤网,其一端汇聚于一点,另一端扩张形成数个第一支撑端部;锥状的第二滤网,其一端汇聚于一点,另一端扩张形成数个第二支撑端部;以及连接段,包括数个第一连接杆和数个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支撑端部和第二滤网,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二支撑端部和第一滤网。本发明静脉滤器,结构稳定性好,与血管壁的接触面小,捕捉血栓能力强,且容易回收。

Description

静脉滤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静脉滤器。
背景技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临床常见疾病,也是导致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最主要的原因。肺栓塞死亡率、致残率高。下腔静脉滤器(inferior vena cava filter,IVCF)的置入可以有效的预防肺动脉栓塞,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放置在腔静脉处的滤网捕捉住大的致命性血栓,避免其进入肺循环。静脉滤器的使用现在已经越来越广泛。
现有静脉滤器临床使用上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倾斜,滤器置入血管后由于支撑形式稳定性差,致使滤器朝血管一侧倾斜、回收部分贴紧血管壁。这使得滤器难以被重新捕获,且影响过滤性能,如现有技术中的锥形过滤器,很容易出现“一边倒”的情况。二、内植化,滤器置入血管后,其支撑处会因为自身弹力而压迫,逐步嵌入血管内皮,造成滤器被血管包埋,难以回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静脉滤器,其结构稳定性好,与血管壁的接触面积小,减小内植化,且捕捉血栓能力强,容易回收。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静脉滤器,包括:锥状的第一滤网,其一端汇聚于一点,另一端扩张形成数个第一支撑端部;锥状的第二滤网,其一端汇聚于一点,另一端扩张形成数个第二支撑端部;以及连接段,包括数个第一连接杆和数个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支撑端部和第二滤网,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二支撑端部和第一滤网。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将所述第一滤网汇聚于一点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滤网汇聚于一点的一端之间的连线定义为中心轴,所述第一连接杆连接第二滤网的一端朝向中心轴倾斜,所述第二连接杆连接第一滤网的一端朝向中心轴倾斜。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滤网包括数个第一滤网单元,每个第一滤网单元包括一个主杆和与主杆相连接的两个支杆,数个第一滤网单元的主杆汇聚于一点,任意一个第一滤网单元的一个支杆和与其相邻的第一滤网单元的另一个支杆连接形成所述第一支撑端部,所述第二连接杆连接于第一滤网的主杆与支杆的连接处。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滤网包括数个第二滤网单元,每个第二滤网单元包括一个主杆和与主杆相连接的两个支杆,数个第二滤网单元的主杆汇聚于一点,任意一个第二滤网单元的一个支杆和与其相邻的第二滤网单元的另一个支杆连接形成所述第二支撑端部,所述第一连接杆连接于第二滤网的主杆与支杆的连接处。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第二支撑端部处的支杆与第二连接杆之间形成夹角,该夹角为70°~110°。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第一支撑端部处的支杆与第一连接杆之间形成夹角,该夹角为70°~110°。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主杆的宽度为0.3~0.8mm,所述支杆的宽度为0.2~0.6mm,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宽度为0.2~0.6mm,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宽度为0.2~0.6mm。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端部与所述第二支撑端部的数量相同,数个第一支撑端部与数个第二支撑端部相对错位布置。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端部和所述第二支撑端部均设有倒刺。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还包括回收钩,设于所述第一滤网汇聚于一点的一端和/或所述第二滤网汇聚于一点的一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静脉滤器,设置两组支撑端部(即数个第一支撑端部和数个第二支撑端部),两组支撑端部可以很好地起到支撑作用,使得静脉滤器可以平稳地放入血管内,与锥形过滤器“一边倒”的情况完全不同,本发明静脉滤器不会出现倾倒的情况,稳定性非常好,静脉滤器置入血管后不易倾倒或移位,容易放入血管内且容易从血管内取出。并且,本发明中,与血管壁接触的仅是数个支撑端部(第一支撑端部和第二支撑端部),接触面非常小,相当于点接触,大大降低了内植化的程度(内植化指的是静脉滤器与血管接触的部分被血管壁包埋的情况,静脉滤器被血管包埋的部分越多则内植化越严重,静脉滤器越难取出)。此外,设置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两个滤网结构加强了血栓捕捉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静脉滤器的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静脉滤器另一角度的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静脉滤器的某一侧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静脉滤器的一实施例置入血管中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静脉滤器的一实施例的第一滤网或第二滤网在血管内的投影视图。
图6是本发明静脉滤器的一实施例在血管内的投影视图。
图7是本发明倒刺置入血管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倒刺初始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静脉滤器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0是图9的静脉滤器的第一滤网或第二滤网的投影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请参考图1-6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静脉滤器,包括:锥状的第一滤网1、锥状的第二滤网2以及连接段3。所述静脉滤器采用具有超弹性记忆功能的金属管材制作而成,在压缩状态下呈紧密管束状;在展开状态下呈笼状,如图1所示。静脉滤器置入血管后可自动展开,该特性为本领域已知的,在此不作赘述。
所述第一滤网1的一端汇聚于一点,另一端扩张形成数个第一支撑端部11。所述第二滤网2的一端汇聚于一点,另一端扩张形成数个第二支撑端部21。所述连接段3包括数个第一连接杆31和数个第二连接杆32,所述第一连接杆31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支撑端部11和第二滤网2,所述第二连接杆32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二支撑端部21和第一滤网1。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杆31和所述第二连接杆32均为直杆。
此处的“汇聚于一点”并不局限于一个点,也可以是一个区域,表明第一滤网1(或第二滤网2)的一端是收聚在一起的,下文与此相同。
本发明静脉滤器,设置两组支撑端部(即数个第一支撑端部11和数个第二支撑端部21),两组支撑端部可以很好地起到支撑作用,使得静脉滤器可以平稳地放入血管内,与锥形过滤器“一边倒”的情况完全不同,本发明静脉滤器不会出现倾倒的情况,稳定性非常好,静脉滤器置入血管后不易倾倒或移位,容易放入血管内且容易从血管内取出。并且,本发明中,与血管壁接触的仅是数个支撑端部(第一支撑端部11和第二支撑端部21),接触面非常小,相当于点接触,大大降低了内植化的程度(内植化指的是静脉滤器与血管接触的部分被血管壁包埋的情况,静脉滤器被血管包埋的部分越多则内植化越严重,静脉滤器越难取出)。此外,设置第一滤网1和第二滤网2,两个滤网结构加强了血栓捕捉能力。
将所述第一滤网1汇聚于一点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滤网2汇聚于一点的一端之间的连线定义为中心轴7(图1中以虚线示出),此处的中心轴7是为了便于更清楚地解释本实施例而定义的虚拟轴线,并不是静脉滤器的实体结构的一部分。所述第一连接杆31连接第二滤网2的一端朝向中心轴7倾斜,所述第二连接杆32连接第一滤网1的一端朝向中心轴7倾斜。将静脉滤器置入血管后,主要与血管壁接触的是第一支撑端部11和第二支撑端部21,而第一连接杆31和第二连接杆32并不会接触血管壁,减少了静脉滤器与血管壁接触的面积,从而减小内植化程度。
所述第一滤网1包括数个第一滤网单元12。每个第一滤网单元12包括一个主杆60和与主杆60相连接的两个支杆61。数个第一滤网单元12的主杆60汇聚于一点,任意一个第一滤网单元12的一个支杆61和与其相邻的第一滤网单元12的另一个支杆61连接形成所述第一支撑端部11。该第一滤网1形成了较佳的网状结构,起到对血栓较好的过滤作用。所述第二连接杆32连接于第一滤网1的主杆60与支杆61的连接处。
所述第二滤网2包括数个第二滤网单元22,每个第二滤网单元22包括一个主杆60和与主杆60相连接的两个支杆61。数个第二滤网单元22的主杆60汇聚于一点,任意一个第二滤网单元22的一个支杆61和与其相邻的第二滤网单元22的另一个支杆61连接形成所述第二支撑端部21。该第二滤网2形成了较佳的网状结构,起到对血栓较好的过滤作用。所述第一连接杆31连接于第二滤网2的主杆60与支杆61的连接处。
第二支撑端部21处的支杆61与第二连接杆32之间形成夹角,该夹角为70°~110°,则第二支撑端部21可以尽量少地接触血管壁。第一支撑端部11处的支杆61与第一连接杆31之间形成夹角A,该夹角A为70°~110°(如图3所示),角度越小则第二支撑端部21可以尽量少地接触血管壁。第一支撑端部11和第二支撑端部21尽量少地接触血管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内植化程度,进而降低静脉滤器回收时的困难。
所述主杆60的宽度为0.3~0.8mm,所述支杆61的宽度为0.2~0.6mm,所述第一连接杆31的宽度为0.2~0.6mm,所述第二连接杆32的宽度为0.2~0.6mm。在以上的宽度范围内的主杆60、支杆61、第一连接杆31和第二连接杆32具有较佳的力学性能。本发明可通过切割的方式将主杆60一端切割开形成支杆61和第一连接杆31或第二连接杆32。第一连接杆31或第二连接杆32和与之连接的支杆61大小粗细均匀。
所述第一支撑端部11与所述第二支撑端部21的数量相同,数个第一支撑端部11与数个第二支撑端部21相对错位布置。请参考图4所示,相邻的两个第一支撑端部11和错位于两个第一支撑端部11之间的一个第二支撑端部21形成一个三角形,同理,相邻的两个第一支撑端部11和错位于两个第一支撑端部11之间的一个第二支撑端部21形成一个三角形,静脉滤器内部的应力使得第一支撑端部11和第二支撑端部21牢牢地支撑在血管壁上,从而静脉滤器在血管内形成稳定的结构,不会因为血流冲力等外力因素发生移位。
第一支撑端部11和第二支撑端部21的数量可以为3个、4个、5个、6个等等,可根据需要进行选择,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制。请参考图1-6所示,第一支撑端部11和第二支撑端部21的数量均为4个。图9和图10所示实施例中,第一支撑端部11和第二支撑端部21的数量均为5个。图5所示是将第一滤网1或第二滤网2投影到平面上的视图,图6所示是将第一滤网1和第二滤网2同时投影到平面上的视图。该实施例中,第二支撑端部21相对于第一支撑端部11偏转45°,从图6中可以看出,该第一滤网1和第二滤网2可看成将血管截面均匀分割成多个区域,大大提升了静脉滤器的过滤性能。第二支撑端部21相对于第一支撑端部11偏转45°是较优的实施例,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偏转40°或50°等各种角度。相对于仅有一个滤网的结构而言,或相对于第一支撑端部11与第二支撑端部21在投影平面上重叠的结构而言,该实施例数个第一支撑端部11与数个第二支撑端部21相对错位布置的结构大大提高了过滤性能,可以有效地起到过滤血栓的作用。
请参考图1、7、8所示,所述第一支撑端部11和所述第二支撑端部21均设有倒刺4。设置倒刺4保证了产品在置入血管后不会发生移位的情况。可通过切割的方式形成所述倒刺4。切割时可同时在第一支撑端部11和第二支撑端部12形成通孔101,由此可以降低第一支撑端部11和第二支撑端部12处锐角弯曲产生的应力,并且具有优异的抗疲劳性,此外,进一步减少了与血管壁的接触面积,也就进一步减少了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刺激,减少了内植化情况的出现。为了保证在有倒刺4的情况下仍能良好的回收,在加工倒刺4时将其朝向管材中心轴方向进行热定型。如图7、8所示,加工时倒刺4朝管材中心弯曲一定角度B,因此置入血管后倒刺4与血管壁呈平行状态,不易刺伤血管壁,回收时倒刺4回到初始状态,不会对回收造成影响。
所述静脉滤器还包括回收钩5,本实施例设置两个回收钩5,分别设于所述第一滤网1汇聚于一点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滤网2汇聚于一点的一端。从而可以从任意一侧回收静脉滤器,使用上更加方便。但并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静脉滤器也可以仅设置一个回收钩5,即仅在第一滤网1或第二滤网2设置回收钩5,则回收时仅可以从一侧进行回收。
本发明虽然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静脉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锥状的第一滤网,其一端汇聚于一点,另一端扩张形成数个第一支撑端部;
锥状的第二滤网,其一端汇聚于一点,另一端扩张形成数个第二支撑端部;以及
连接段,包括数个第一连接杆和数个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支撑端部和第二滤网,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二支撑端部和第一滤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脉滤器,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一滤网汇聚于一点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滤网汇聚于一点的一端之间的连线定义为中心轴,所述第一连接杆连接第二滤网的一端朝向中心轴倾斜,所述第二连接杆连接第一滤网的一端朝向中心轴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脉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网包括数个第一滤网单元,每个第一滤网单元包括一个主杆和与主杆相连接的两个支杆,数个第一滤网单元的主杆汇聚于一点,任意一个第一滤网单元的一个支杆和与其相邻的第一滤网单元的另一个支杆连接形成所述第一支撑端部,所述第二连接杆连接于第一滤网的主杆与支杆的连接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脉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滤网包括数个第二滤网单元,每个第二滤网单元包括一个主杆和与主杆相连接的两个支杆,数个第二滤网单元的主杆汇聚于一点,任意一个第二滤网单元的一个支杆和与其相邻的第二滤网单元的另一个支杆连接形成所述第二支撑端部,所述第一连接杆连接于第二滤网的主杆与支杆的连接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静脉滤器,其特征在于,第二支撑端部处的支杆与第二连接杆之间形成夹角,该夹角为70°~11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静脉滤器,其特征在于,第一支撑端部处的支杆与第一连接杆之间形成夹角,该夹角为70°~110°。
7.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静脉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杆的宽度为0.3~0.8mm,所述支杆的宽度为0.2~0.6mm,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宽度为0.2~0.6mm,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宽度为0.2~0.6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脉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端部与所述第二支撑端部的数量相同,数个第一支撑端部与数个第二支撑端部相对错位布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脉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端部和所述第二支撑端部均设有倒刺。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脉滤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回收钩,分别设于所述第一滤网汇聚于一点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滤网汇聚于一点的一端。
CN201710206569.7A 2017-03-31 2017-03-31 静脉滤器 Active CN1069018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06569.7A CN106901869B (zh) 2017-03-31 2017-03-31 静脉滤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06569.7A CN106901869B (zh) 2017-03-31 2017-03-31 静脉滤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01869A true CN106901869A (zh) 2017-06-30
CN106901869B CN106901869B (zh) 2018-07-27

Family

ID=591954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206569.7A Active CN106901869B (zh) 2017-03-31 2017-03-31 静脉滤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901869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14237A (zh) * 2017-11-29 2018-02-23 北京积水潭医院 一种腔静脉过滤器
CN109248006A (zh) * 2018-09-25 2019-01-22 上海形状记忆合金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腔静脉滤器
CN109498207A (zh) * 2018-12-12 2019-03-22 张辉 一种新型下腔静脉过滤系统及其智能收回系统
CN109984860A (zh) * 2019-01-30 2019-07-09 张韬 血管内滤器
CN110037826A (zh) * 2019-05-16 2019-07-23 山西大医院(山西医学科学院) 一种单向进出的腔静脉滤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34458A (en) * 1990-06-15 1993-08-10 Antheor Filter device intended to prevent embolisms
CN202875530U (zh) * 2012-11-01 2013-04-17 北京泰杰伟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膨式腔静脉过滤器
CN204181741U (zh) * 2014-10-13 2015-03-04 陈奕龙 腔静脉过滤器
US20150366648A1 (en) * 2014-06-20 2015-12-24 Cordis Corporation Blood filter with scaffolds configured for extended implanted duration before retrieval
CN106308974A (zh) * 2015-06-30 2017-01-11 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滤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34458A (en) * 1990-06-15 1993-08-10 Antheor Filter device intended to prevent embolisms
CN202875530U (zh) * 2012-11-01 2013-04-17 北京泰杰伟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膨式腔静脉过滤器
US20150366648A1 (en) * 2014-06-20 2015-12-24 Cordis Corporation Blood filter with scaffolds configured for extended implanted duration before retrieval
CN204181741U (zh) * 2014-10-13 2015-03-04 陈奕龙 腔静脉过滤器
CN106308974A (zh) * 2015-06-30 2017-01-11 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滤器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14237A (zh) * 2017-11-29 2018-02-23 北京积水潭医院 一种腔静脉过滤器
CN107714237B (zh) * 2017-11-29 2023-06-20 北京积水潭医院 一种腔静脉过滤器
CN109248006A (zh) * 2018-09-25 2019-01-22 上海形状记忆合金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腔静脉滤器
CN109248006B (zh) * 2018-09-25 2020-12-18 上海形状记忆合金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腔静脉滤器
CN109498207A (zh) * 2018-12-12 2019-03-22 张辉 一种新型下腔静脉过滤系统及其智能收回系统
CN109498207B (zh) * 2018-12-12 2023-09-19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下腔静脉过滤系统及其智能收回系统
CN109984860A (zh) * 2019-01-30 2019-07-09 张韬 血管内滤器
CN110037826A (zh) * 2019-05-16 2019-07-23 山西大医院(山西医学科学院) 一种单向进出的腔静脉滤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01869B (zh) 2018-07-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01869A (zh) 静脉滤器
CN203841850U (zh) 一种可回收下腔静脉滤器
CN105361974B (zh) 一种血栓过滤器
CN107307921A (zh) 双向可控释放的腔静脉滤器
CN105193521B (zh) 一种具有良好贴壁性的可回收腔静脉滤器
CN106308974A (zh) 滤器
CN107007377A (zh) 多层过滤的腔静脉滤器
CN109248006B (zh) 一种腔静脉滤器
CN206630733U (zh) 滤器
CN106725997B (zh) 腔静脉滤器及其生产方法
CN207575293U (zh) 双向可控释放的腔静脉滤器
CN111388141A (zh) 一种具有双层滤网的腔静脉滤器
CN108403254B (zh) 一种新型可回收型腔静脉滤器
CN208611048U (zh) 一种新型可回收型腔静脉滤器
CN107174375B (zh) 可减少贴壁的笼形滤器
CN206534731U (zh) 滤器
CN110169843A (zh) 一种荷花瓣式双层点支撑可回收型腔静脉滤器及制作方法
CN105963048A (zh) 一种可降解腔静脉滤器
CN108143518B (zh) 滤器
CN108992202A (zh) 一种无损伤可回收腔静脉滤器
WO2018121114A1 (zh) 一种用于植入血管内的滤器
CN205251764U (zh) 一种血栓过滤器
CN213963766U (zh) 一种腔静脉滤器
CN209236460U (zh) 一种方便回收的静脉血栓滤器
CN213346170U (zh) 一种具有双层滤网的腔静脉滤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11100 floor 1 and 2, building 1, No. 18, Keji Avenue, Yuhang street, Yuh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ichuang Tongqiao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11100 floor 1 and 2, building 1, No. 18, Keji Avenue, Yuhang street, Yuh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ZYLOX MEDICAL DEVICE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