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896994A - 一种信息图像显示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息图像显示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896994A
CN106896994A CN201510965380.7A CN201510965380A CN106896994A CN 106896994 A CN106896994 A CN 106896994A CN 201510965380 A CN201510965380 A CN 201510965380A CN 106896994 A CN106896994 A CN 1068969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equipment
image
module
objects
induction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96538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磊
陈戈
陈星�
张大慧
刘英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dvanced New Technologies Co Ltd
Advantageous New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filed Critical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96538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896994A/zh
Publication of CN1068969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9699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06F21/36User authentication by graphic or iconic represent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 G06Q20/32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using wireless devices
    • G06Q20/327Short range or proximity payments by means of M-devices
    • G06Q20/3274Short range or proximity payments by means of M-devices using a pictured code, e.g. barcode or QR-code, being displayed on the M-devi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6Input arrangements with force or tactile feedback as computer generated output to the us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06F3/04883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for inputting data by handwriting, e.g. gesture or tex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eth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信息图像显示方法及装置。一种信息图像显示方法,应用于具有感应模块的用户设备,该方法包括:接收信息图像显示指令;根据所述信息图像显示指令,确定待显示的信息图像;调用所述感应模块检测所述用户设备附近是否有其他物体;在能够检测到所述用户设备附近有物体的状态下,将所述信息图像在用户设备的屏幕上进行显示,否则不对所述信息图像进行显示。应用本申请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提升二维码等信息图像的使用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信息图像显示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信息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息图像显示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设备技术的发展,用户的手机、手表等设备都可以支持多种近距离信息交换方式,相应也产生了许多应用场景,例如支付、门禁、交换名片等。在各种近距离信息交换方式中,利用图像进行信息交换是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其基本原理是:通过特定的编码方式,将待传输的信息转换为图像(例如二维条形码、一维条形码或可变条码等)的形式,需要进行信息传输时,将上述图像显示在发送端设备的屏幕上,接收端设备通过摄像头或专用的扫描模块获取该图像,然后对图像进行解码获得原始信息。
利用图像进行信息交换具有实现简单、使用方便的特点,但是另一方面,由于信息图像在发送端设备上显示时,其他任何设备都可以轻易获取到该图像,导致这种信息发送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广播性质。然而在很多实际应用场景中,信息图像中可能携带着各种隐私信息,例如支付账号、密码等等,如果被恶意用户通过偷拍等方式将图像记录下来,将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因此,如何提高图像信息交换的安全性,是当前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信息图像显示方法及装置,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申请的第1方面,提供一种信息图像显示方法,应用于具有距离感应模块的用户设备,该方法包括:
接收信息图像显示指令;
根据所述信息图像显示指令,确定待显示的信息图像;
调用所述感应模块检测所述用户设备附近是否有其他物体;
在能够检测到所述用户设备附近有物体的状态下,将所述信息图像在用户设备的屏幕上进行显示,否则不对所述信息图像进行显示。
根据本申请的第2方面,提供一种信息图像显示装置,应用于具有距离感应模块的用户设备,该装置包括:
显示指令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信息图像显示指令;
信息图像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信息图像显示指令,确定待显示的信息图像;
检测控制模块,用于调用所述感应模块检测所述用户设备附近是否有其他物体;
显示控制模块,用于在能够检测到所述用户设备附近有物体的状态下,将所述信息图像在用户设备的屏幕上进行显示,否则不对所述信息图像进行显示。
本申请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利用“用户设备周围物体靠近”作为信息图像显示的触发条件之一,当用户希望利用移动设备向特定的接收方展示信息图像、并执行相应的显示操作时,用户设备的屏幕上并不会立即显示该信息图像,只有当用户设备附近有其他物体时,信息图像才会显示在用户设备的屏幕上。在实际应用中,当用户将自己的设备靠近图像信息接收设备时,信息图像才会显示在用户设备的屏幕上,当用户将设备远离图像接收设备时,显示在用户设备屏幕上的信息图像会立即消失。
本申请所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缩短信息图像的有效展示时长,降低图像被恶意获取的可能性,而且即便在信息图像展示期间,由于“靠近接收设备”的实际环境限制,也使得恶意获取图像的行为在客观上难以实施。另一方面,本申请方案利用感应技术,能够将信息图像的有效展示时间自动控制在有实际信息交换需求的短暂时间内,从而不需要用户执行更多的操作参与控制,具有较高的使用便利性。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的信息图像显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方案的一种具体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方案的另一种具体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的信息图像显示装置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的信息图像显示装置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6是用于配置本申请装置的一种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现有的信息图像使用方法,用户在设备上触发“显示”功能后,信息图像就会一直在设备屏幕上显示,直到用户手动取消显示或设备自动进入待机状态,在这段时间内,信息图像被恶意获取的风险很大。以手机二维码支付场景为例,很多用户习惯在排队等待支付时,提前在手机上的将支付二维码显示出来,或者在支付完毕后不立即执行取消显示操作,甚至可能因为忙于做其他事情(例如购物之后的打包),将显示有支付二维码的手机放在一边……这些无意识的用户行为,均会给恶意用户创造条件。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的方案是,利用用户设备上的感应模块来控制信息图像的显示,可以实现当用户设备靠近接收设备时,信息图像才会显示在用户设备屏幕上,反之当用户设备远离接收设备,信息图像会立即消失,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高信息图像使用的安全性。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所提供的信息图像显示方案,应用于具有感应模块的用户设备,该感应模块可以是距离感应模块、亮度感应模块、或者摄像头等等。当然,为了实现信息图像的显示,该用户设备还需要具备基本的显示功能,具体的用户设备形式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复合型设备,还可以是如电子名片、电子标签等单一功能设备,本申请对此并不需要进行限定。此外,信息图像的具体形式可以是二维码、一维条形码或可变条码等,而应用场景则可以是支付、门禁、名片交换等,这些均不影响本申请方案的实现。
图1所示,为本申请提供的信息图像显示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101,接收信息图像显示指令;
S102,根据信息图像显示指令,确定待显示的信息图像;
S103,调用所述感应模块检测用户设备附近是否有其他物体;
S104,在能够检测到所述设备附近有物体的状态下,将信息图像在用户设备的屏幕上进行显示,
S105,在无法检测到用户设备附近有物体的状态下,不对信息图像进行显示。
下面以利用距离感应模块实现手机二维码(也称二维条形码)进行快捷支付的应用场景为例,对上述方案进行说明。
根据S101,用户在希望使用二维码进行支付时,在手机上执行相应的触发操作,例如在特定应用中选择“付款码”、“当面付”等功能,以向手机发出信息图像显示指令,在本实施例中相当于支付操作指令。当然,用户也可以通过手势、声控、等其他方式实现显示触发操作,本申请对此并不需要进行限定。
根据S102,手机在接收到信息图像显示指令后,确定用于支付的二维码图像。这里可以是获取预先生成的静态二维码图像,也可以采用即时编码生成二维码图像的方式。
本申请方案与现有技术方案的区别在于,确定二维码图像后,并不会立即将二维码图像显示在手机屏幕上,而是令手机进入一种“触发显示”状态,在该状态下,进一步判断其他的触发条件是否满足,并以此控制是否对二维码图像进行显示。
本申请利用用户设备与周围物体的相对距离作为二维码图像显示的另一触发条件。根据S103~S105,在图像触发显示状态下,调用距离感应模块对手机周围环境物体与手机的相对距离进行持续性检测,如果能够检测到其他物体靠近,则在手机屏幕上显示已确定的二维码图像,反之如果无法检测到其他物体靠近,则不显示上述二维码图像。
距离感应模块是内置在手机等用户设备中的模块,可以通过检测物理量的变化,将检测结果换算为距离,从而测量从模块到对象物的相对距离,根据检测物理量的不同,距离感应模块可以包括光学式位移传感器、线性接近传感器、超声波位移传感器等,本申请对于距离感应的具体实现方式并不需要进行限定。
手机上的距离感应模块一般都在手机听筒的两侧或者是嵌入手机听筒的凹槽中,一种最常见的应用是:当用户在接听或拨打电话时,将手机靠近头部,距离感应模块可以测量之间的距离,当距离缩小到一定程度后便熄灭屏幕背景灯,移开时再度点亮背景灯,这样既能防止通话时的误操作,也能达到省电的效果。
在本申请方案中,利用距离感应模块的上述特性,可以巧妙地控制二维码图像的显示时机。实际应用时,需要预先设置一个距离阈值,例如5cm,手机在图像触发显示状态下,一旦足够接近扫码设备,使得距离感应模块所检测到的距离小于上述阈值,就可以触发二维码图像的显示,反之,在手机远离扫码设备时,手机屏幕上不会显示二维码图像。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能够缩短二维码图像的有效展示时长,降低图像被恶意获取的可能性,而且即便在信息图像展示期间,由于扫码设备是贴近并且挡在手机屏幕前方的,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利用摄像头还是手动偷拍都难以实施。
可以理解的是,除了利用距离感应模块之外,还可以利用其他的感应模块实现检测用户设备附近是否有其他物体。例如,通过亮度感应模块感知用户设备周围的亮度,当亮度发生突然变化时,可以认为有其他物体靠近。或者通过摄像头实时拍摄周围环境,当图像内容发生较大变化时,认为有其他物体靠近。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具体方式中,上述的感应模块可以为摄像模块;上述的调用所述感应模块检测所述用户设备附近是否有其他物体,具体可包括:调用所述摄像模块进行摄像,并通过对摄像的图像进行识别以确定是否存在其他物体。进一步地,通过对摄像的图像进行识别是否存在其他物体,具体可以包括:识别摄像的图像中是否存在预设标识,当存在预设标识时,确定存在其他物体。
具体地,当利用摄像头作为感应模块(即摄像模块)时,可通过手机上的摄像头拍摄周围环境的图像,并可通过识别拍摄的图像来确定是否有特定的物体,只有识别到特定的物体时,才确定有其他物体,并将信息图像在用户设备(手机)的屏幕上进行显示。例如,可以在特定的物体上设置一些标志,例如一个二维码,或者一个图像标志,例如十字形的图像,等等,摄像头拍摄图像后,可通过识别是否存在这些标志,存在时,就说明是特定的物体,确定有其他物体,可以理解,摄像头可在打开状态,由处理器来实时处理当前的图像中是否存在标志。
另外,本申请方案利用感应技术,能够将二维码图像的有效展示时间自动控制在扫描所需的短暂时间内,即:接近自动显示、移开自动消失,不需要用户执行更多的操作参与控制,具有较高的使用便利性。而且,考虑到实际的应用场景,用户在手动触发显示操作以后,必然是有实际的信息交换需求,也就是说在图像触发显示状态期间,除了扫码设备之外,用户基本不会再将手机靠近其他物体,因此实际的误判可能性并不大,即便由于将手机靠近身体、墙壁等物体导致误判,该物体也是贴近并且挡在手机屏幕前方的,并不会影响到信息图像的安全性。
图2为将本申请方案应用于地铁验票闸机的一种具体实施场景示意图。当用户在支付宝应用中选择“当面付”功能后,二维码图像并不立即显示在手机屏幕上。当用户将手机靠近闸机扫码窗口后,手机中的距离感应模块感应有物体接近,触发二维码图像在手机屏幕上显示,同时完成扫码交互。用户将手机移开闸机扫码窗口后,在手机屏幕上显示的二维码图像消失。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利用手机摄像头作为感应模块时,当用户在支付宝应用中选择“当面付”功能后,二维码图像并不立即显示在手机屏幕上。当用户将手机靠近闸机扫码窗口后,手机中的摄像头打开,并由处理器实时对摄像的图像进行识别,识别到有设定的十字形图像后,就认为附近有特定的物体,即感应附近有其他物体,进而在手机屏幕上显示二维码图像。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方案中的“不显示信息图像”所指代的是不显示携带有实际待传输信息的图像,因此实际的显示方式并不仅限于显示空白区域。例如,在本申请的一种具体方式中,可以在“不显示信息图像”期间,在用户设备的屏幕上显示一张伪图像。如图3所示,该伪图像可以采用与真实图像相似的样式,但是其中不携带有效的待传输信息,例如支付场景下的账号与密码、名片交换场景下的姓名与联系方式等等,这样即使伪图像被恶意获取,也不会造成任何实际损失。根据实际需求,还可以在伪图像中进一步添加其他功能信息,例如可以设置为:当伪图像被扫描后触发某种告警机制,以提醒用户有人正在使用伪图像,请注意个人信息的安全。
此外,在未显示信息图像的情况下,也可以显示某种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将自己的设备靠近信息图像的接收设备,例如显示“请将手机靠近扫码设备”等字样。当然,这里也可以通过声音、振动等方式来提示用户,本申请并不需要对该提示信息的具体输出方式进行限定。
考虑到在信息图像实际显示期间,用户自己可能是难以看到的,因此信息图像显示之后,也可以输出某种提示信息,以告知用户图像已正确显示。结合用户设备的实际情况,这里可以选用的提示方式包括声音、振动、闪光灯指示等等,而考虑到环境噪音干扰及保密性等因素,以触发设备振动的方式实现提示是一种较为合适的方案,当然,本申请也并不需要对该提示信息的具体输出方式进行限定。
在本申请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还可以设定当无法检测到有物体接近的时长超过预设某个阈值(例如20秒、30秒等)时,停止进行检测,也即退出图像触发显示状态,从而进一步提高安全性,并且降低用户设备的电量消耗。
相应于上述方法实施例,本申请还提供一种信息图像显示装置,参见图4所示,该装置可以包括:
显示指令接收模块110,用于接收信息图像显示指令;
信息图像确定模块120,用于根据信息图像显示指令,确定待显示的信息图像;
检测控制模块130,用于调用所述感应模块检测用户设备附近是否有其他物体;
显示控制模块140,用于在能够检测到用户设备附近有物体的状态下,将所述信息图像在用户设备的屏幕上进行显示,将信息图像在用户设备的屏幕上进行显示,否则不对信息图像进行显示。
在本申请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检测控制模块130具体可以用于调用距离感应模块对用户设备与其他物体的相对距离进行检测;相应地,所述:检测到任意物体靠近所述用户设备的状态”可以是:检测到任意物体与用户设备的相对距离小于预设距离阈值的状态。
在一种具体实施例方式中,所述的感应模块也可以为摄像模块;此时,检测控制模块,具体可用于调用所述摄像模块进行摄像,并通过对摄像的图像进行识别是否存在其他物体。检测控制模块具体可用于识别摄像的图像中是否存在预设标识,当存在预设标识时,确定存在其他物体。当然,感应模块也可以为其他能够感应或识别到附近物体的其他感应装置,本申请不做限制。
在本申请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显示控制模块140,可以具体用于:在不对所述信息图像进行显示时,在用户设备的屏幕上显示不携带有效待传输信息的伪图像。
在本申请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检测控制模块130,还可以用于:如果无法检测到物体靠近所述用户设备用户设备的时长超过预设的时长阈值,则停止对进行检测。
参见图5所示,在本申请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上述信息图像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
第一提示模块150,用于在未显示信息图像的情况下,输出第一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将用户设备靠近信息图像的接收设备。例如,以屏幕显示的方式输出第一提示信息。
参见图5所示,在本申请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上述信息图像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
第二提示模块160,用于在对信息图像进行显示之后,输出第二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信息图像已正确显示。例如,以触发用户设备振动的方式输出第二提示信息。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提示模块150与第二提示模块160作为两种功能独立的模块,既可以如图5所示同时配置在装置中,也可以分别单独配置在装置中,因此图5所示的结构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方案的限定。
基于上述的图像显示装置,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条形码支付装置,应用于具有距离感应模块的用户设备,该装置包括:
支付操作指令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支付操作指令;
支付条形码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支付操作指令,确定用于支付的条形码图像;
检测控制模块,调用所述感应模块检测所述用户设备附近是否有其他物体;
支付条形码显示控制模块,用于在能够检测到所述用户设备附近有物体的状态下,将所述条形码图像在用户设备的屏幕上进行显示,否则不对所述条形码图像进行显示。
可以理解的是,该条形码支付装置是前述图像显示装置在具体应用环境下的一种实现,因此其具体的实施原理及结构示意可参见前述图像显示装置实施例及图4、图5的介绍,在本实施例中不再重复说明。
此外,上述装置中各个模块的功能和作用的实现过程具体详见上述方法中对应步骤的实现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所提供的上述装置可以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设备上,图6所示,为本申请所提供的用于配置上述装置的一种设备硬件结构示意图,该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1010、存储器1020、输入/输出接口1030、通信接口1040和总线1050。其中处理器1010、存储器1020、输入/输出接口1030和通信接口1040通过总线1050实现彼此之间在设备内部的通信连接。
处理器1010可以采用通用的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微处理器、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者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等方式实现,用于执行相关程序,以实现本申请所提供的技术方案。
存储器1020可以采用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静态存储设备,动态存储设备等形式实现。存储器1020可以存储操作系统和其他应用程序,在通过软件或者固件来实现本申请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时,相关的程序代码保存在存储器1020中,并由处理器1010来调用执行。
输入/输出接口1030用于连接输入/输出模块,以实现信息输入及输出。输入输出/模块可以作为组件配置在设备中(图中未示出),也可以外接于设备以提供相应功能。其中输入设备可以包括键盘、鼠标、触摸屏、麦克风、各类传感器等,输出设备可以包括显示器、扬声器、振动器、指示灯等。
通信接口1040用于连接通信模块(图中未示出),以实现本设备与其他设备的通信交互。其中通信模块可以通过有线方式(例如USB、网线等)实现通信,也可以通过无线方式(例如移动网络、WIFI、蓝牙等)实现通信。
总线1050包括一通路,在设备的各个组件(例如处理器1010、存储器1020、输入/输出接口1030和通信接口1040)之间传输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上述设备仅示出了处理器1010、存储器1020、输入/输出接口1030、通信接口1040以及总线1050,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该设备还可以包括实现正常运行所必需的其他组件。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设备中也可以仅包含实现本申请方案所必需的组件,而不必包含图中所示的全部组件。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可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申请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得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在实施本申请方案时可以把各模块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和/或硬件中实现。也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28)

1.一种信息图像显示方法,应用于具有感应模块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接收信息图像显示指令;
根据所述信息图像显示指令,确定待显示的信息图像;
调用所述感应模块检测所述用户设备附近是否有其他物体;
在能够检测到所述用户设备附近有物体的状态下,将所述信息图像在用户设备的屏幕上进行显示,否则不对所述信息图像进行显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感应模块为距离感应模块;
所述调用所述感应模块检测所述用户设备附近是否有其他物体,包括:调用所述距离感应模块对用户设备与其他物体的相对距离进行检测;
所述检测到任意物体靠近所述用户设备的状态为:检测到任意物体与用户设备的相对距离小于预设距离阈值的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模块为摄像模块;
所述调用所述感应模块检测所述用户设备附近是否有其他物体,包括:
调用所述摄像模块进行摄像,并通过对摄像的图像进行识别以确定是否存在其他物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对摄像的图像进行识别以确定是否存在其他物体,包括:识别摄像的图像中是否存在预设标识,当存在预设标识时,确定存在其他物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对所述信息图像进行显示,包括:
在用户设备的屏幕上显示不携带有效待传输信息的伪图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无法检测到物体靠近所述用户设备的时长超过预设的时长阈值,则停止进行检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未显示所述信息图像的情况下,输出第一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将所述用户设备靠近所述信息图像的接收设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第一提示信息,包括:
以屏幕显示的方式输出第一提示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对所述信息图像进行显示之后,输出第二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所述信息图像已正确显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第二提示信息,包括:
以触发所述用户设备振动的方式输出第二提示信息。
11.一种信息图像显示方法,应用于具有感应模块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显示指令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信息图像显示指令;
信息图像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信息图像显示指令,确定待显示的信息图像;
检测控制模块,用于调用所述感应模块检测所述用户设备附近是否有其他物体;
显示控制模块,用于在能够检测到所述用户设备附近有物体的状态下,将所述信息图像在用户设备的屏幕上进行显示,否则不对所述信息图像进行显示。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控制模块,具体用于调用所述距离感应模块对用户设备与其他物体的相对距离进行检测;
所述检测到任意物体靠近所述用户设备的状态为:检测到任意物体与用户设备的相对距离小于预设距离阈值的状态。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控制模块,具体用于:
在不对所述信息图像进行显示时,在用户设备的屏幕上显示不携带有效待传输信息的伪图像。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控制模块,还用于:
如果无法检测到物体靠近所述用户设备的时长超过预设的时长阈值,则停止对相对距离进行检测。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提示模块,用于在未显示所述信息图像的情况下,输出第一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将所述用户设备靠近所述信息图像的接收设备。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提示模块,具体用于:
以屏幕显示的方式输出第一提示信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提示模块,用于在对所述信息图像进行显示之后,输出第二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所述信息图像已正确显示。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提示模块,具体用于:
以触发所述用户设备振动的方式输出第二提示信息。
19.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模块为摄像模块;
所述检测控制模块,具体用于调用所述摄像模块进行摄像,并通过对摄像的图像进行识别以确定是否存在其他物体。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控制模块,具体用于识别摄像的图像中是否存在预设标识,当存在预设标识时,确定存在其他物体。
21.一种条形码支付方法,应用于具有感应模块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接收支付操作指令;
根据所述支付操作指令,确定用于支付的条形码图像;
调用所述感应模块检测所述用户设备附近是否有其他物体;
在能够检测到所述用户设备附近有物体的状态下,将所述条形码图像在用户设备的屏幕上进行显示,否则不对所述条形码图像进行显示。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感应模块为距离感应模块;
所述调用所述感应模块检测所述用户设备附近是否有其他物体,包括:调用所述距离感应模块对用户设备与其他物体的相对距离进行检测;
所述检测到任意物体靠近所述用户设备的状态为:检测到任意物体与用户设备的相对距离小于预设距离阈值的状态。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对所述条形码图像进行显示,包括:
在用户设备的屏幕上显示不携带有效支付信息的伪条形码图像。
24.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模块为摄像模块;
所述调用所述感应模块检测所述用户设备附近是否有其他物体,包括:
调用所述摄像模块进行摄像,并通过对摄像的图像进行识别以确定是否存在其他物体。
25.一种条形码支付装置,应用于具有感应模块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支付操作指令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支付操作指令;
支付条形码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支付操作指令,确定用于支付的条形码图像;
检测控制模块,用于调用所述感应模块检测所述用户设备附近是否有其他物体;
支付条形码显示控制模块,用于在能够检测到所述用户设备附近有物体的状态下,将所述条形码图像在用户设备的屏幕上进行显示,否则不对所述条形码图像进行显示。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控制模块,具体用于调用所述距离感应模块对用户设备与其他物体的相对距离进行检测;
所述检测到任意物体靠近所述用户设备的状态为:检测到任意物体与用户设备的相对距离小于预设距离阈值的状态。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付条形码显示控制模块,具体用于:
在用户设备的屏幕上显示不携带有效支付信息的伪条形码图像。
28.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模块为摄像模块;
所述检测控制模块,具体用于调用所述摄像模块进行摄像,并通过对摄像的图像进行识别以确定是否存在其他物体。
CN201510965380.7A 2015-12-21 2015-12-21 一种信息图像显示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0689699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65380.7A CN106896994A (zh) 2015-12-21 2015-12-21 一种信息图像显示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65380.7A CN106896994A (zh) 2015-12-21 2015-12-21 一种信息图像显示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96994A true CN106896994A (zh) 2017-06-27

Family

ID=591902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965380.7A Pending CN106896994A (zh) 2015-12-21 2015-12-21 一种信息图像显示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896994A (zh)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59667A (zh) * 2018-01-09 2018-07-06 上海摩软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灭屏扫码功能的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CN109801067A (zh) * 2019-01-04 2019-05-24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终端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0119454A (zh) * 2019-05-05 2019-08-13 重庆科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证据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10166985A (zh) * 2019-05-28 2019-08-23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唤起方法及应用客户端
CN110400138A (zh) * 2019-07-30 2019-11-01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防盗刷的移动支付方法和装置
CN110445926A (zh) * 2019-06-30 2019-11-12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0633773A (zh) * 2018-06-22 2019-12-31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终端设备的二维码生成方法和装置
CN110718089A (zh) * 2019-10-15 2020-01-21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出行服务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2020042506A (ja) * 2018-09-10 2020-03-19 株式会社東芝 コード表示装置、コード読取装置、コード表示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EP3620948A4 (en) * 2017-07-03 2020-04-29 Alibaba Group Holding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DYNAMIC GRAPHIC CODE
CN111125798A (zh) * 2019-12-12 2020-05-0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凭证显示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1142686A (zh) * 2018-11-02 2020-05-12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互动方法、装置及互动设备
CN111445557A (zh) * 2020-03-23 2020-07-24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银行网点名片的自动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12241642A (zh) * 2019-07-19 2021-01-19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二维码的识别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2288892A (zh) * 2020-12-25 2021-01-29 八维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单程票售票设备及方法
US10931814B2 (en) 2019-05-28 2021-02-23 Advanced New Technologies Co., Ltd. Service recommendation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83073A (zh) * 2005-12-13 2007-06-20 夏普株式会社 电子设备的操作系统
CN103064519A (zh) * 2012-12-26 2013-04-24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内容的显示控制方法及终端
CN103218965A (zh) * 2013-03-25 2013-07-24 汪晓春 二维码智能显示装置
CN104361302A (zh) * 2014-10-21 2015-02-18 天津三星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通讯设备的保护隐私信息的方法和通讯设备
CN104627021A (zh) * 2015-03-11 2015-05-20 孙欣 一种电动车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83073A (zh) * 2005-12-13 2007-06-20 夏普株式会社 电子设备的操作系统
CN103064519A (zh) * 2012-12-26 2013-04-24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内容的显示控制方法及终端
CN103218965A (zh) * 2013-03-25 2013-07-24 汪晓春 二维码智能显示装置
CN104361302A (zh) * 2014-10-21 2015-02-18 天津三星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通讯设备的保护隐私信息的方法和通讯设备
CN104627021A (zh) * 2015-03-11 2015-05-20 孙欣 一种电动车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Cited B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943160B2 (en) 2017-07-03 2021-03-09 Advanced New Technologies Co., Ltd. Dynamic graphic code implement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EP3620948A4 (en) * 2017-07-03 2020-04-29 Alibaba Group Holding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DYNAMIC GRAPHIC CODE
CN108259667A (zh) * 2018-01-09 2018-07-06 上海摩软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灭屏扫码功能的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CN110633773A (zh) * 2018-06-22 2019-12-31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终端设备的二维码生成方法和装置
CN110633773B (zh) * 2018-06-22 2022-04-12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终端设备的二维码生成方法和装置
JP7309334B2 (ja) 2018-09-10 2023-07-18 株式会社東芝 コード表示装置、コード表示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20042506A (ja) * 2018-09-10 2020-03-19 株式会社東芝 コード表示装置、コード読取装置、コード表示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11142686B (zh) * 2018-11-02 2024-03-26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互动方法、装置及互动设备
CN111142686A (zh) * 2018-11-02 2020-05-12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互动方法、装置及互动设备
CN109801067A (zh) * 2019-01-04 2019-05-24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终端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0119454A (zh) * 2019-05-05 2019-08-13 重庆科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证据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10119454B (zh) * 2019-05-05 2021-10-08 西安科芮智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证据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10166985A (zh) * 2019-05-28 2019-08-23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唤起方法及应用客户端
US10931814B2 (en) 2019-05-28 2021-02-23 Advanced New Technologies Co., Ltd. Service recommendation
CN110445926A (zh) * 2019-06-30 2019-11-12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2241642A (zh) * 2019-07-19 2021-01-19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二维码的识别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2241642B (zh) * 2019-07-19 2024-02-23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二维码的识别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0400138A (zh) * 2019-07-30 2019-11-01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防盗刷的移动支付方法和装置
CN110718089A (zh) * 2019-10-15 2020-01-21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出行服务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125798A (zh) * 2019-12-12 2020-05-0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凭证显示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1445557A (zh) * 2020-03-23 2020-07-24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银行网点名片的自动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12288892A (zh) * 2020-12-25 2021-01-29 八维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单程票售票设备及方法
CN112288892B (zh) * 2020-12-25 2021-04-06 八维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单程票售票设备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96994A (zh) 一种信息图像显示方法及装置
WO2020233564A1 (zh) 一种对抗样本的检测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6896996A (zh) 一种信息图像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06231259B (zh) 监控画面的显示方法、视频播放器及服务器
KR102069863B1 (ko) 입력 수단의 결제 기능을 제어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방법
US20170293387A1 (en) Input circuitry, terminal, and touch response method and device
CN109814767A (zh) 消息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3402006A (zh) 基于时间控制的人眼侦测个人屏幕防偷窥系统及方法
CN105049597A (zh) 移动终端图片浏览时进入访客模式的交互方法及交互系统
CN106897873A (zh) 一种信息图像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05242827A (zh) 屏幕截图方法、装置及系统
CN206931134U (zh) 一种面向家庭的统一门禁控制器
CN109521978A (zh) 一种内容显示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8347533A (zh) 一种消息展示及回复方法以及终端
CN110493448A (zh) 通信消息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KR20110104457A (ko) 클라우드 컴퓨팅을 이용한 원격 자가 보안 및 관제 시스템
US20230252878A1 (en) Missing property access tool detection in lock box
CN103679830A (zh) 移动终端、服务器及签到系统
CN106897641A (zh) 一种信息图像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05760796A (zh) 应用安全处理方法及装置
US20180025562A1 (en) Smart door
JP2010122794A (ja) 自動取引システム及び自動取引装置
CN111711762B (zh) 基于目标检测的摄像机镜头模组遮挡控制方法、装置及摄像机
CN105279531B (zh) 防止窃取芯片卡信息的演示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354465A (zh) 一种应用安全的实现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238359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918

Address after: Cayman Enterprise Centre, 27 Hospital Road, George Town, Grand Cayman Islands

Applicant after: Innovative advanced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Cayman Enterprise Centre, 27 Hospital Road, George Town, Grand Cayman Islands

Applicant before: Advanced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Ltd.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918

Address after: Cayman Enterprise Centre, 27 Hospital Road, George Town, Grand Cayman Islands

Applicant after: Advanced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A four-storey 847 mailbox in Grand Cayman Capital Building, British Cayman Islands

Applicant before: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