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886324B - 触控显示设备及其操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触控显示设备及其操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886324B
CN106886324B CN201510943308.4A CN201510943308A CN106886324B CN 106886324 B CN106886324 B CN 106886324B CN 201510943308 A CN201510943308 A CN 201510943308A CN 106886324 B CN106886324 B CN 10688632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touch display
display panel
receiving
transmi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94330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886324A (zh
Inventor
施乃文
郭峻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cer Inc
Original Assignee
Acer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cer Inc filed Critical Acer Inc
Priority to CN20151094330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886324B/zh
Publication of CN1068863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863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8863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863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2Flexible digitiser, i.e. constructional details for allowing the whole digitising part of a device to be flexed or rolled like a sheet of paper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显示设备及其操作方法。触控显示设备包括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传送电极以及接收电极。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可沿弯折线而弯折。传送电极与接收电极设置于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传送电极与接收电极对称地分别设置于弯折线的两侧,使得当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沿弯折线而弯折时,接收电极得以接收传送电极所发射的信号。根据接收电极是否接收传送电极所发射的信号来决定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的显示模式。本发明能够基于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的弯折角度,将其对应切换至不同的显示模式。

Description

触控显示设备及其操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触控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触控显示设备及其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显示器(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OLED)面板等可挠式显示面板已被运用在智能型手机。OLED面板具有轻薄、色彩鲜艳、省电等特性。OLED还有可挠的特性,适用于可折叠智能型手机。当可折叠手机被折叠时,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会因为弯折而使得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的不同触控子区域相互接近。如果不关闭子区域的显示与触控功能,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的所述不同触控子区域会互相干扰,使得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无法进入休眠模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显示设备及其操作方法,可以感测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是否有弯折。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显示设备,包括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第一传送电极以及第一接收电极。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用以沿第一弯折线而弯折。第一传送电极与第一接收电极设置于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其中,第一传送电极与第一接收电极对称地分别设置于第一弯折线的两侧,使得当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沿第一弯折线而弯折时,第一接收电极得以接收第一传送电极所发射的信号。根据第一接收电极是否接收第一传送电极所发射的信号来决定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的显示模式。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触控显示设备还包括切换开关、触控电路以及感测电路。切换开关耦接至第一传送电极与第一接收电极。触控电路耦接至切换开关与这些触控接收电极。感测电路耦接至切换开关。切换开关于触控驱动期间选择性地将第一传送电极与第一接收电极电性连接至触控电路,使得触控电路得以经由第一传送电极、第一接收电极与这些触控接收电极检测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的触碰事件。切换开关于感测期间选择性地将第一传送电极与第一接收电极电性连接至感测电路,使得感测电路得以经由第一传送电极发射信号,以及感测第一接收电极是否接收第一传送电极所发射的信号。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触控显示设备还包括第二传送电极以及第二接收电极。第二传送电极与第二接收电极设置于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上。其中,第二传送电极与第二接收电极对称地分别设置于第一弯折线的两侧,使得当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沿第一弯折线而弯折时,第二接收电极得以接收第二传送电极所发射的信号。当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沿第一弯折线而弯折的弯折角度落于第一范围时,第一接收电极得以接收第一传送电极所发射的信号以及第二接收电极未接收第二传送电极所发射的信号。当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沿第一弯折线而弯折的弯折角度落于第二范围时,第一接收电极得以接收第一传送电极所发射的信号以及第二接收电极得以接收第二传送电极所发射的信号。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经配置得以沿第二弯折线而弯折。上述的触控显示设备还包括第二接收电极。第二接收电极设置于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其中第一传送电极与第二接收电极对称地分别设置于第二弯折线的两侧,使得当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沿第二弯折线而弯折时,第二接收电极得以接收第一传送电极所发射的信号。根据第二接收电极是否接收第一传送电极所发射的信号来决定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的显示模式。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显示设备的操作方法,包括:提供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其中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经配置得以沿第一弯折线而弯折;将第一传送电极设置于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将第一接收电极设置于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其中第一传送电极与第一接收电极对称地分别设置于第一弯折线的两侧,使得当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沿第一弯折线而弯折时,第一接收电极得以接收第一传送电极所发射的信号;以及根据第一接收电极是否接收第一传送电极所发射的信号来决定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的显示模式。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传送电极与第一接收电极分别为线圈。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传送电极与第一接收电极分别设置于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电极区域外。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传送电极与第一接收电极设置于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电极区域中,且分别设置于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的不同虚设电极(dummyelectrode)区域,而所述虚设电极区域设置于该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的任意二个触控接收电极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操作方法还包括:由切换开关于触控驱动期间选择性地将第一传送电极与第一接收电极电性连接至触控电路,使得触控电路得以经由第一传送电极、第一接收电极与触控接收电极检测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的触碰事件;以及由切换开关于感测期间选择性地将第一传送电极与第一接收电极电性连接至感测电路,使得感测电路得以经由第一传送电极发射信号,以及感测第一接收电极是否接收第一传送电极所发射的信号。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操作方法还包括:于触控驱动期间将第一传送电极与第一接收电极作为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的二触控接收电极,使得触控电路得以经由第一传送电极与第一接收电极检测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的触碰事件;以及由触控电路于感测期间经由第一传送电极发射信号,以及感测第一接收电极是否接收第一传送电极所发射的信号。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操作方法还包括:将第二传送电极设置于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上;以及将第二接收电极设置于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上,其中第二传送电极与第二接收电极对称地分别设置于第一弯折线的两侧,使得当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沿第一弯折线而弯折时,第二接收电极得以接收第二传送电极所发射的信号;其中当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沿第一弯折线而弯折的弯折角度落于第一范围时,第一接收电极得以接收第一传送电极所发射的信号以及第二接收电极未接收第二传送电极所发射的信号;以及其中当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沿第一弯折线而弯折的弯折角度落于第二范围时,第一接收电极得以接收第一传送电极所发射的信号以及第二接收电极得以接收第二传送电极所发射的信号。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当第一接收电极未接收第一传送电极所发射的信号以及第二接收电极未接收第二传送电极所发射的信号时,上述的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的显示模式被切换为平板计算机模式。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当第一接收电极得以接收第一传送电极所发射的信号以及第二接收电极未接收第二传送电极所发射的信号时,上述的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的显示模式被切换为笔记本电脑模式。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当第一接收电极得以接收第一传送电极所发射的信号以及第二接收电极得以接收第二传送电极所发射的信号时,上述的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的显示模式被切换为休眠模式。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经配置得以沿一第二弯折线而弯折。所述操作方法还包括:将第二接收电极设置于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其中第一传送电极与第二接收电极对称地分别设置于第二弯折线的两侧,使得当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沿第二弯折线而弯折时,第二接收电极得以接收第一传送电极所发射的信号;以及根据第二接收电极是否接收第一传送电极所发射的信号来决定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的显示模式。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当第一接收电极与第二接收电极均未接收第一传送电极所发射的信号时,上述的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的显示模式被切换为平板计算机模式。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当第一接收电极得以接收第一传送电极所发射的信号以及第二接收电极未接收第一传送电极所发射的信号时,上述的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的显示模式被切换为笔记本电脑模式。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当第一接收电极未接收第一传送电极所发射的信号以及第二接收电极得以接收第一传送电极所发射的信号时,上述的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的显示模式被切换为手持式电话模式。
基于上述,本发明的各实施例所揭示的触控显示设备及其操作方法可以感测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是否有弯折。第一传送电极与第一接收电极对称地分别设置于弯折线的两侧。当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沿弯折线而弯折时,第一接收电极可以接收第一传送电极所发射的信号。因此,第一传送电极与第一接收电极可以感测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是否有弯折。根据第一接收电极是否接收第一传送电极所发射的信号,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的显示模式被对应改变。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所显示的一种触控显示设备的示意图;
图2是依照本发明实施例所显示的一种触控显示设备的操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依照本发明实施例显示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未弯折时的侧视示意图;
图4是依照本发明实施例显示图3所示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沿第一弯折线弯折90度时的侧视示意图;
图5是依照本发明实施例显示图3所示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沿第一弯折线对折时的侧视示意图;
图6是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显示的一种触控显示设备的示意图;
图7是依照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所显示的一种触控显示设备的示意图;
图8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所显示的一种触控显示设备的操作时序示意图;
图9是依照本发明再一实施例所显示的一种触控显示设备的示意图;
图10是依照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所显示的一种触控显示设备的示意图;
图11是依照本发明一应用情境显示图10所示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未弯折时的侧视示意图;
图12是依照本发明另一应用情境显示图10所示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沿第一弯折线弯折时的侧视示意图;
图13是依照本发明又一应用情境显示图10所示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沿第一弯折线弯折时的侧视示意图;
图14是依照本发明又一应用情境显示图10所示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沿第一弯折线弯折时的侧视示意图;
图15是依照本发明又一应用情境显示图10所示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的侧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600、700、900、1000:触控显示设备
110、610、910、1010: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
111:触控电极区域
112、1011:第一弯折线
120、1020:感测电路
130、920、1030:触控电路
410、1410:第一子区域
420、1420:第二子区域
740:切换开关
811、813:感测操作
812:高频脉冲
1012:第二弯折线
1510:子区域
θ:弯折角度
Dum:虚设电极
RA、RB:接收电极
Rx1、Rx2、Rx3、Rx4、Rx5、Rx6、Rx7、Rx8、Rx9、Rx10:触控接收电极
S210~S230:步骤
TA、TB:传送电极
Tx1、Tx2、Tx3:触控传送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说明书全文(包括权利要求)中所使用的“耦接(或连接)”一词可指任何直接或间接的连接手段。举例而言,若文中描述第一装置耦接(或连接)于第二装置,则应该被解释成该第一装置可以直接连接于该第二装置,或者该第一装置可以通过其他装置或某种连接手段而间接地连接至该第二装置。另外,凡可能之处,在附图及实施方式中使用相同标号的组件/构件/步骤代表相同或类似部分。不同实施例中使用相同标号或使用相同用语的组件/构件/步骤可以相互参照相关说明。
图1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所显示的一种触控显示设备100的示意图。触控显示设备100包括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110、感测电路120与触控电路130。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110具有触控电极区域111。触控传送电极Tx1、触控传送电极Tx2与触控传送电极Tx3配置于触控电极区域111。触控接收电极Rx1、触控接收电极Rx2、触控接收电极Rx3与触控接收电极Rx4配置于触控电极区域111。触控传送电极Tx1~Tx3与触控接收电极Rx1~Rx4耦接至触控电路130。触控电路130可以驱动触控传送电极Tx1~Tx3,以及对触控接收电极Rx1~Rx4进行触控检测操作。所述触控检测操作可以是现有触控检测技术或是其他触控检测方式,本发明并不加以限制。举例来说,触控电路130可以是现有的触控电路,故不再赘述。
基于制程所需,触控电极区域111还配置了多个虚设电极(dummy electrode)Dum。所述虚设电极Dum设置于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110的任意二个触控接收电极之间,如图1所示。这些虚设电极Dum并不连接至触控电路130。一般而言,这些虚设电极Dum可能是浮接,或是被接地。需注意的是,图1所示触控传送电极Tx1~Tx3、触控接收电极Rx1~Rx4以及虚设电极Dum的形状与数量仅为示意,不应以此限制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2是依照本发明实施例所显示的一种触控显示设备的操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步骤S210提供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其中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经配置得以沿第一弯折线而弯折。例如图1所示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110可以沿第一弯折线112而弯折。步骤S220将传送电极与接收电极设置于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例如图1所示传送电极TA、传送电极TB与接收电极RA、接收电极RB设置于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110中。图1所示感测电路120可以经由传送电极TA和/或传送电极TB发射信号,以及感测电路120可以感测接收电极RA和/或接收电极RB是否接收传送电极TA和/或传送电极TB所发射之信号。步骤S230根据接收电极是否接收传送电极所发射的信号来决定/切换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的显示模式。其详细实施范例见后详述。
图3是依照本发明实施例显示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例如图1所示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110、图6与图7所示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610或图9所示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910)未弯折时的侧视示意图。图4是依照本发明实施例显示图3所示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沿第一弯折线112弯折90度时的侧视示意图。图5是依照本发明实施例显示图3所示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沿第一弯折线112对折时的侧视示意图。请参照图1至图5,传送电极TA与接收电极RA设置于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110中,且设置于触控电极区域111外。传送电极TA与接收电极RA对称地分别设置于第一弯折线112的两侧,使得当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110沿第一弯折线112而弯折时,接收电极RA得以接收传送电极TA所发射的信号。传送电极TB与接收电极RB设置于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110中,且设置于触控电极区域111外。传送电极TB与接收电极RB对称地分别设置于第一弯折线112的两侧,使得当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110沿第一弯折线112而弯折时,接收电极RB得以接收传送电极TB所发射的信号。
于本实施例中,传送电极TA、传送电极TB、接收电极RA与接收电极RB分别为线圈。传送电极TA与传送电极TB可以发出电磁信号,而接收电极RA与接收电极RB可以感测电磁信号。根据接收电极RA是否接收传送电极TA所发射的信号,和/或根据接收电极RB是否接收传送电极TB所发射的信号,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110的显示模式可以被决定/切换。
当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110未弯折时(如图3所示),接收电极RA未接收传送电极TA所发射的信号,以及接收电极RB未接收传送电极TB所发射的信号。由于接收电极RA与接收电极RB均未接收到传送电极TA与传送电极TB所发射的信号,因此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110的显示模式被切换为第一显示模式。举例来说(但不限于此),所述第一显示模式可以是平板计算机模式。于平板计算机模式中,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110可以提供现有平板计算机的显示功能与触控功能。
当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110沿第一弯折线112而弯折的弯折角度θ落于第一范围时,接收电极RA得以接收传送电极TA所发射的信号,以及接收电极RB未接收传送电极TB所发射的信号。所述第一范围可以视设计需求来决定,或是依照传送电极与接收电极的特性来决定。举例来说(但不限于此),所述第一范围可以被定义为60°至150°。当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110的弯折角度θ落于60°至150°范围内时,例如弯折角度θ为90°,接收电极RA可以接收到传送电极TA所发射的信号,而接收电极RB未接收传送电极TB所发射的信号(如图4所示)。由于接收电极RA可以接收到传送电极TA所发射的信号,但接收电极RB未接收传送电极TB所发射的信号,因此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110的显示模式被切换为第二显示模式。举例来说(但不限于此),所述第二显示模式可以是笔记本电脑模式。于笔记本电脑模式中,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110的第一子区域410可以提供现有笔记本电脑的显示功能,而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110的第二子区域420可以显示键盘影像并提供现有键盘功能。
当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110沿第一弯折线112而弯折的弯折角度θ落于第二范围时,接收电极RA得以接收传送电极TA所发射的信号,以及接收电极RB得以接收传送电极TB所发射的信号。所述第二范围可以视设计需求来决定,或是依照传送电极与接收电极的特性来决定。举例来说(但不限于此),所述第二范围可以被定义为150°至180°。当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110的弯折角度θ落于150°至180°范围内时,例如弯折角度θ为180°,接收电极RA可以接收到传送电极TA所发射的信号,而且接收电极RB可以接收传送电极TB所发射的信号(如图5所示)。由于接收电极RA可以接收到传送电极TA所发射的信号,且接收电极RB可以接收传送电极TB所发射的信号,因此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110的显示模式被切换为第三显示模式。举例来说(但不限于此),所述第三显示模式可以是休眠模式。于休眠模式中,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110的显示功能与触控功能可以被关闭(或禁能)。
图6是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显示的一种触控显示设备600的示意图。触控显示设备600包括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610、感测电路120与触控电路130。触控传送电极Tx1~Tx3与触控接收电极Rx1~Rx4配置于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610的触控电极区域。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610的触控电极区域还具有多个虚设电极区域,而所述虚设电极区域设置于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610的任二触控接收电极之间。传送电极TA、传送电极TB与接收电极RA、接收电极RB设置于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610的触控电极区域中,且分别设置于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610的不同虚设电极区域,如图6所示。图6所示感测电路120、触控电路130、触控传送电极Tx1~Tx3、触控接收电极Rx1~Rx4、传送电极TA~TB与接收电极RA~RB可以参照图1至图5的相关说明,故不再赘述。
图6所示实施例以传送电极TA~TB与接收电极RA~RB取代了图1所示虚设电极Dum,以节省布局面积。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610可以沿第一弯折线112而弯折。图2至图5的相关说明亦可适用于图6所示实施例,故不再赘述。传送电极TA~TB的工作频率不同于触控传送电极Tx1~Tx3的工作频率,因此接收电极RA~RB的感测操作不会干扰触控接收电极Rx1~Rx4的感测操作。需注意的是,图6所示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610的触控传送电极Tx1~Tx3、触控接收电极Rx1~Rx4、传送电极TA~TB与接收电极RA~RB的形状与数量仅为示意,不应以此限制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7是依照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所显示的一种触控显示设备700的示意图。触控显示设备700包括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610、感测电路120、触控电路130与切换开关740。图7所示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610、感测电路120、触控电路130、触控传送电极Tx1~Tx3、触控接收电极Rx1~Rx4、传送电极TA~TB与接收电极RA~RB可以参照图6的相关说明,故不再赘述。
切换开关740耦接至传送电极TA~TB与接收电极RA~RB。触控电路130耦接至切换开关740、触控接收电极Rx1~Rx4与触控传送电极Tx1~Tx3。感测电路120耦接至切换开关740。于本实施例中,感测电路120与触控电路130将分时共享传送电极TA~TB与接收电极RA~RB。于触控驱动期间,切换开关740选择性地将传送电极TA~TB与接收电极RA~RB电性连接至触控电路130,使得触控电路130得以经由传送电极TA~TB、接收电极RA~RB与触控接收电极Rx1~Rx4检测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610的触碰事件。触控电路130的所述检测操作可以是现有触控检测技术或是其他触控检测方式,本发明并不加以限制。于感测期间,切换开关740选择性地将传送电极TA~TB与接收电极RA~RB电性连接至感测电路120,使得感测电路120得以经由传送电极TA~TB发射信号,以及感测接收电极RA~RB有无接收到传送电极TA~TB所发射的信号。
图8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所显示的一种触控显示设备的操作时序示意图。请参照图7与图8,基于切换开关740的切换操作,感测电路120与触控电路130将分时共享传送电极TA~TB与接收电极RA~RB。当切换开关740将传送电极TA~TB与接收电极RA~RB电性连接至触控电路130时,传送电极TA~TB与接收电极RA~RB可以作为触控电路130的触控检测操作中的触控接收电极。因此,触控电路130得以经由传送电极TA~TB、接收电极RA~RB与触控接收电极Rx1~Rx4进行扫描(即图8所示感测操作811),以检测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610的触碰事件。在传送电极TA~TB与接收电极RA~RB的非扫描期间(即不进行感测操作811的期间),切换开关740可以将传送电极TA~TB与接收电极RA~RB电性连接至感测电路120。因此,感测电路120得以经由传送电极TA~TB发射信号(即图8所示高频脉冲812或交流信号),以及经由接收电极RA~RB进行感测(即图8所示感测操作813)。根据接收电极RA~RB有无接收到传送电极TA~TB所发射的高频脉冲812,感测电路120可以对应改变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610的显示模式(详参图2至图5的相关说明而类推)。
图9是依照本发明再一实施例所显示的一种触控显示设备900的示意图。触控显示设备900包括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910与触控电路920。图9所示触控电路920可以视为图7所示感测电路120、触控电路130与切换开关740的整合电路,也就是说触控电路920具有与图7所示感测电路120、触控电路130与切换开关740相类似的功能。触控电路920的操作可以参照图8的相关说明,故不再赘述。基于切换操作,传送电极TA~TB与接收电极RA~RB可以于触控驱动期间作为触控接收电极,以便检测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910的触碰事件。基于切换操作,触控电路920可以于感测期间经由传送电极TA~TB发射信号,以及触控电路920可以于感测期间感测接收电极RA~RB有无接收到传送电极TA~TB所发射的信号。图9所示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910、触控传送电极Tx1~Tx3、触控接收电极Rx1~Rx4、传送电极TA~TB与接收电极RA~RB可以参照图6至图8的相关说明,故不再赘述。于图9所示实施例中,传送电极TA~TB与接收电极RA~RB的布局形状不是线圈。传送电极TA~TB与接收电极RA~RB可以具有和触控接收电极Rx1~Rx4相同的布局形状。
图10是依照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所显示的一种触控显示设备1000的示意图。触控显示设备1000包括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1010、感测电路1020与触控电路1030。触控传送电极Tx1~Tx3与触控接收电极Rx5、触控接收电极Rx6、触控接收电极Rx7、触控接收电极Rx8、触控接收电极Rx9与触控接收电极Rx10配置于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1010的触控电极区域。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1010的触控电极区域还具有多个虚设电极区域,而传送电极TA与接收电极RA、RB设置于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1010的不同虚设电极区域,如图10所示。图10所示感测电路1020、触控电路1030、触控传送电极Tx1~Tx3、触控接收电极Rx5~Rx10、传送电极TA与接收电极RA~RB可以参照图1至图6所述感测电路120、触控电路130、触控传送电极Tx1~Tx3、触控接收电极Rx1~Rx4、传送电极TA~TB与接收电极RA~RB的相关说明,故不再赘述。
图10所示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1010可以沿第一弯折线1011而弯折,以及可以沿第二弯折线1012而弯折。感测电路1020可以经由传送电极TA发射信号,以及感测电路1020可以感测接收电极RA和/或接收电极RB是否接收传送电极TA所发射的信号。传送电极TA与接收电极RA对称地分别设置于第一弯折线1011的两侧,使得当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1010沿第一弯折线1011而弯折时,接收电极RA得以接收传送电极TA所发射的信号。传送电极TA与接收电极RB对称地分别设置于第二弯折线1012的两侧,使得当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1010沿第二弯折线1012而弯折时,接收电极RB得以接收传送电极TA所发射的信号。根据接收电极RA有无接收到传送电极TA所发射的信号,和/或根据接收电极RB有无接收到传送电极TA所发射的信号,感测电路1020可以对应决定/改变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1010的显示模式(详参图11至图15)。
图11是依照本发明一应用情境显示图10所示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1010未弯折时的侧视示意图。在图11所示应用情境中,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1010被平放而未弯折,因此接收电极RA与接收电极RB均未接收到传送电极TA所发射的信号。当接收电极RA与接收电极RB均未接收到传送电极TA所发射的信号时,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1010的显示模式被切换为第一显示模式。举例来说(但不限于此),基于接收电极RA与接收电极RB的检测结果,以及基于功能键(未显示,可为实体按键或是屏幕软件按键)的设定,所述第一显示模式可以是平板计算机模式。于平板计算机模式中,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1010可以提供现有平板计算机的显示功能与触控功能。
图12是依照本发明另一应用情境显示图10所示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1010沿第一弯折线1011弯折时的侧视示意图。在图12所示应用情境中,接收电极RA与接收电极RB均未接收到传送电极TA所发射的信号,因此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1010的显示模式被切换为第二显示模式。举例来说(但不限于此),基于接收电极RA与接收电极RB的检测结果,以及基于功能键(未显示,可为实体按键或是屏幕软件按键)的设定,所述第二显示模式可以同时具有移动电话功能与平板计算机功能。
图13是依照本发明又一应用情境显示图10所示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1010沿第一弯折线1011弯折时的侧视示意图。在图13所示应用情境中,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1010的一部分可以作为支架。接收电极RA与接收电极RB均未接收到传送电极TA所发射的信号,因此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1010的显示模式被切换为第三显示模式。举例来说(但不限于此),基于接收电极RA与接收电极RB的检测结果,以及基于功能键(未显示,可为实体按键或是屏幕软件按键)的设定,所述第三显示模式可以同时具有移动电话功能与平板计算机功能。
图14是依照本发明又一应用情境显示图10所示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1010沿第一弯折线1011弯折时的侧视示意图。在图14所示应用情境中,接收电极RA得以接收传送电极TA所发射的信号,以及接收电极RB未接收到传送电极TA所发射的信号。因此,感测电路1020可以对应地将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1010的显示模式切换为第四显示模式。举例来说(但不限于此),所述第四显示模式可以是笔记本电脑模式。于笔记本电脑模式中,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1010的第一子区域1410可以提供现有笔记本电脑的显示功能,而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1010的第二子区域1420可以显示键盘影像并提供现有键盘功能。
图15是依照本发明又一应用情境显示图10所示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1010的侧视示意图。在图15所示应用情境中,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1010沿第一弯折线1011弯折,且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1010沿第二弯折线1012弯折。此时,接收电极RB得以接收传送电极TA所发射的信号,以及接收电极RA未接收到传送电极TA所发射的信号。因此,感测电路1020可以对应地将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1010的显示模式切换为第五显示模式。举例来说(但不限于此),所述第五显示模式可以是手持式电话模式。于手持式电话模式中,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1010的子区域1510可以提供现有手持式电话功能,而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1010的其他子区域的显示功能与触控功能可以被关闭(或禁能)。
综上所述,本发明诸实施例所揭示的触控显示设备及其操作方法可以感测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是否有弯折。第一传送电极与第一接收电极对称地分别设置于弯折线的两侧。当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沿弯折线而弯折时,第一接收电极可以接收第一传送电极所发射的信号。因此,第一传送电极与第一接收电极可以感测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是否有弯折。根据第一接收电极是否接收第一传送电极所发射的信号,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的显示模式被对应改变,例如关闭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功能和/或关闭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的显示功能,或进入休眠模式。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传送电极、第一接收电极、第二传送电极与第二接收电极可以感测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的弯折角度落于何一范围。基于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的弯折角度,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被对应切换至不同的显示模式。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改动与润饰,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权利要求界定范围为准。

Claims (16)

1.一种触控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显示设备包括:
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用以沿第一弯折线而弯折;
第一传送电极,设置于所述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
第一接收电极,设置于所述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一传送电极与所述第一接收电极对称地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弯折线的两侧,使得当所述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沿所述第一弯折线而弯折时,所述第一接收电极得以接收所述第一传送电极所发射的信号;
第二传送电极,设置于所述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上;
第二接收电极,设置于所述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上,其中所述第二传送电极与所述第二接收电极对称地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弯折线的两侧,使得当所述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沿所述第一弯折线而弯折时,所述第二接收电极得以接收所述第二传送电极所发射的信号;所述第一传送电极及所述第一接收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二传送电极及所述第二接收电极之间,且所述第一传送电极、所述第一接收电极、所述第二传送电极和所述第二接收电极设置于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的同一表面;以及
其中当所述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沿所述第一弯折线而弯折的弯折角度落于第一范围时,所述第一接收电极得以接收所述第一传送电极所发射的信号以及所述第二接收电极未接收所述第二传送电极所发射的信号;以及
其中当所述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沿所述第一弯折线而弯折的弯折角度落于第二范围时,所述第一接收电极得以接收所述第一传送电极所发射的信号以及所述第二接收电极得以接收所述第二传送电极所发射的信号,以及根据所述第一接收电极是否接收所述第一传送电极所发射的信号及所述第二接收电极是否接收所述第二传送电极所发射的信号来决定所述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的显示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送电极与所述第一接收电极分别为线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送电极与所述第一接收电极分别设置于所述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电极区域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送电极与所述第一接收电极设置于所述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电极区域中,且分别设置于所述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的不同虚设电极区域,而所述虚设电极区域设置于所述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的任意二个触控接收电极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显示设备还包括:
切换开关,耦接至所述第一传送电极与所述第一接收电极;
触控电路,耦接至所述切换开关与该些触控接收电极;以及
感测电路,耦接至所述切换开关;
其中所述切换开关于触控驱动期间选择性地将所述第一传送电极与所述第一接收电极电性连接至所述触控电路,使得所述触控电路得以经由所述第一传送电极、所述第一接收电极与该些触控接收电极检测所述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的触碰事件;以及
其中所述切换开关于感测期间选择性地将所述第一传送电极与所述第一接收电极电性连接至所述感测电路,使得所述感测电路得以经由所述第一传送电极发射信号,以及感测所述第一接收电极是否接收所述第一传送电极所发射的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于触控驱动期间所述第一传送电极与所述第一接收电极作为所述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的二个触控接收电极,使得触控电路得以经由所述第一传送电极与所述第一接收电极检测所述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的触碰事件;以及于感测期间所述触控电路得以经由所述第一传送电极发射信号,以及感测所述第一接收电极是否接收所述第一传送电极所发射的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接收电极未接收所述第一传送电极所发射的信号以及所述第二接收电极未接收所述第二传送电极所发射的信号时,所述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的所述显示模式被切换为平板计算机模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接收电极得以接收所述第一传送电极所发射的信号以及所述第二接收电极未接收所述第二传送电极所发射的信号时,所述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的所述显示模式被切换为笔记本电脑模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接收电极得以接收所述第一传送电极所发射的信号以及所述第二接收电极得以接收所述第二传送电极所发射的信号时,所述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的所述显示模式被切换为休眠模式。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接收电极与所述第二接收电极均未接收所述第一传送电极所发射的信号时,所述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的所述显示模式被切换为平板计算机模式。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接收电极得以接收所述第一传送电极所发射的信号以及所述第二接收电极未接收所述第一传送电极所发射的信号时,所述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的所述显示模式被切换为笔记本电脑模式。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接收电极未接收所述第一传送电极所发射的信号以及所述第二接收电极得以接收所述第一传送电极所发射的信号时,所述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的所述显示模式被切换为手持式电话模式。
13.一种触控显示设备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方法包括:
提供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其中所述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经配置得以沿第一弯折线而弯折;
将第一传送电极设置于所述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
将第一接收电极设置于所述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一传送电极与所述第一接收电极对称地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弯折线的两侧,使得当所述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沿所述第一弯折线而弯折时,所述第一接收电极得以接收所述第一传送电极所发射的信号;
将第二传送电极设置于所述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上;
将第二接收电极设置于所述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上,其中所述第二传送电极与所述第二接收电极对称地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弯折线的两侧,使得当所述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沿所述第一弯折线而弯折时,所述第二接收电极得以接收所述第二传送电极所发射的信号;将所述第一传送电极及所述第一接收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二传送电极及所述第二接收电极之间,且将所述第一传送电极、所述第一接收电极、所述第二传送电极和所述第二接收电极设置于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的同一表面;
其中当所述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沿所述第一弯折线而弯折的弯折角度落于第一范围时,所述第一接收电极得以接收所述第一传送电极所发射的信号以及所述第二接收电极未接收所述第二传送电极所发射的信号;
其中当所述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沿所述第一弯折线而弯折的弯折角度落于第二范围时,所述第一接收电极得以接收所述第一传送电极所发射的信号以及所述第二接收电极得以接收所述第二传送电极所发射的信号;以及
根据所述第一接收电极是否接收所述第一传送电极所发射的信号及所述第二接收电极是否接收所述第二传送电极所发射的信号来决定所述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的显示模式。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触控显示设备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送电极与所述第一接收电极设置于所述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电极区域中,且分别设置于所述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的不同虚设电极区域,而所述虚设电极区域设置于所述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的任意二个触控接收电极之间。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触控显示设备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方法还包括:
由切换开关于触控驱动期间选择性地将所述第一传送电极与所述第一接收电极电性连接至触控电路,使得所述触控电路得以经由所述第一传送电极、所述第一接收电极与该些触控接收电极检测所述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的触碰事件;以及
由所述切换开关于感测期间选择性地将所述第一传送电极与所述第一接收电极电性连接至感测电路,使得所述感测电路得以经由所述第一传送电极发射信号,以及感测所述第一接收电极是否接收所述第一传送电极所发射的信号。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触控显示设备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方法还包括:
于触控驱动期间将所述第一传送电极与所述第一接收电极作为所述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的二个触控接收电极,使得触控电路得以经由所述第一传送电极与所述第一接收电极检测所述可挠式触控显示面板的触碰事件;以及
由所述触控电路于感测期间经由所述第一传送电极发射信号,以及感测所述第一接收电极是否接收所述第一传送电极所发射的信号。
CN201510943308.4A 2015-12-16 2015-12-16 触控显示设备及其操作方法 Active CN1068863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43308.4A CN106886324B (zh) 2015-12-16 2015-12-16 触控显示设备及其操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43308.4A CN106886324B (zh) 2015-12-16 2015-12-16 触控显示设备及其操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86324A CN106886324A (zh) 2017-06-23
CN106886324B true CN106886324B (zh) 2020-08-11

Family

ID=591753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943308.4A Active CN106886324B (zh) 2015-12-16 2015-12-16 触控显示设备及其操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88632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21653A (zh) * 2019-05-14 2019-09-10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折叠屏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147637A1 (en) * 2007-05-23 2008-12-04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sizing an active area of a flexible display
CN101674347A (zh) * 2009-09-28 2010-03-17 明基电通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以及电子装置状态判断方法
CN101841667A (zh) * 2009-03-18 2010-09-22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多功能模式的切换方法及其电子装置
CN102566816A (zh) * 2010-11-25 2012-07-11 Lg电子株式会社 移动终端
CN103297606A (zh) * 2012-03-05 2013-09-1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电子设备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3489372A (zh) * 2012-06-11 2014-01-0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柔性显示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TW201415123A (zh) * 2012-10-08 2014-04-16 Innocom Tech Shenzhen Co Ltd 內嵌式觸控顯示器及其電子裝置
CN103827771A (zh) * 2011-09-30 2014-05-28 苹果公司 柔性电子设备
CN104685448A (zh) * 2012-07-30 2015-06-0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柔性装置和用于控制其操作的方法
CN104915057A (zh) * 2015-05-25 2015-09-1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74006A (ja) * 2003-12-11 2005-06-30 Canon Inc 表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147637A1 (en) * 2007-05-23 2008-12-04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sizing an active area of a flexible display
CN101841667A (zh) * 2009-03-18 2010-09-22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多功能模式的切换方法及其电子装置
CN101674347A (zh) * 2009-09-28 2010-03-17 明基电通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以及电子装置状态判断方法
CN102566816A (zh) * 2010-11-25 2012-07-11 Lg电子株式会社 移动终端
CN103827771A (zh) * 2011-09-30 2014-05-28 苹果公司 柔性电子设备
CN103297606A (zh) * 2012-03-05 2013-09-1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电子设备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3489372A (zh) * 2012-06-11 2014-01-0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柔性显示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4685448A (zh) * 2012-07-30 2015-06-0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柔性装置和用于控制其操作的方法
TW201415123A (zh) * 2012-10-08 2014-04-16 Innocom Tech Shenzhen Co Ltd 內嵌式觸控顯示器及其電子裝置
CN104915057A (zh) * 2015-05-25 2015-09-1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86324A (zh) 2017-06-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76737B (zh) 觸控顯示裝置及其操作方法
EP2642372B1 (en) Touch-controlled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wireless signal interference to touch sensing function
CN107544689B (zh) 防止触摸面板的误动作的电子设备以及误动作的防止方法
WO2020253521A1 (zh) 多输入多输出天线系统、天线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US20150062853A1 (en) Touch screen having integrated nfc antenna
KR102369540B1 (ko) 근거리 무선 통신 장치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모바일 시스템
EP2795439B1 (en) Gesturing architecture using proximity sensing
US20210066797A1 (en) Antenna Device,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ntenna Switching
US9104263B2 (en) Touch panel and a control method thereof
US10833413B2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US20130300712A1 (en) Coordinates indication device and coordinates measurement device for measuring input position of the coordinates indication device
KR102242529B1 (ko) 스타일러스 펜 및 이를 이용한 표시장치
US20200192542A1 (en) Display device with integrated antenna and method thereof
US20230133003A1 (en) Stylus communicating with a device
CN105677064A (zh) 电容笔
CN106886324B (zh) 触控显示设备及其操作方法
JP6262846B2 (ja) 通信制御装置ならびに携帯型通信装置
CN110602282A (zh) 一种天线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US8193985B2 (en) Radio frequency positioning system and method
US20220043554A1 (en) Display device with integrated antenna and method thereof
TW202312755A (zh) 具有整合觸覺與近場通訊天線的輸入裝置
EP3313054B1 (en) System with an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auxiliary device
TW202234840A (zh) 電子裝置
US20240012524A1 (en) Antenna in a Capacitance Module
US11687188B2 (en) Input device with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