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883989A - 植物组织培养体无菌培养容器及包括它的家用无菌培养装置 - Google Patents

植物组织培养体无菌培养容器及包括它的家用无菌培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883989A
CN106883989A CN201510946848.8A CN201510946848A CN106883989A CN 106883989 A CN106883989 A CN 106883989A CN 201510946848 A CN201510946848 A CN 201510946848A CN 106883989 A CN106883989 A CN 1068839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nt tissue
container
tissue breeding
sterile culture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94684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贤美
李钟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ove Tech Co Ltd
AC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ove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ove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Love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94684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883989A/zh
Publication of CN1068839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8398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HNEW PLANTS OR NON-TRANSGENIC PROCESSES FOR OBTAINING THEM; PLANT REPRODUCTION BY TISSUE CULTURE TECHNIQUES
    • A01H4/00Plant reproduction by tissue culture techniques ; Tissue culture techniques therefor
    • A01H4/001Culture apparatus for tissue culture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Developmental Biology & Embryology (AREA)
  • Cell Biology (AREA)
  • Botan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Breeding Of Plants And Reproduction By Means Of Culturing (AREA)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涉及植物组织培养体无菌培养容器、无菌培养系统以及包括它的家用无菌培养装置,该无菌培养容器包括:容器主体(10),收纳培养液及植物组织培养体;空气注入口(20),形成于容器主体(10)下部的一侧面,注入无菌空气;止回阀(30),使从空气注入口(20)注入的空气通过,并防止装在容器主体(10)内部的培养液泄漏;多孔喷头(40),以半球形状突出形成于容器主体(10)的内部底面,将通过空气注入口(20)注入的空气喷射到容器主体内部,以向植物组织培养体供应空气,并对培养液以及植物组织培养体进行搅拌;顶盖(50),覆盖容器主体(10);排气口(60),突出形成于顶盖(50)的上部面,将在容器主体(10)内部产生的气体排出至外部。

Description

植物组织培养体无菌培养容器及包括它的家用无菌培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组织培养体无菌培养容器、无菌培养系统以及包括它的家用无菌培养装置,具体地涉及在家庭也能够在保持无菌状态下用来培养多种植物组织培养体的技术。
背景技术
从古至今,植物是对人类提供很多有用的天然物质的供应源,由此生产出的物质还用作药品、食品以及化妆品等用途。然而,从植物体直接获取有用的天然物质的情况,存在该植物体为稀有品种或生长缓慢以及天然物质的组成随着自然环境而变化或产量减少等各种问题。这些问题可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Plant Tissue Culture Technology)”解决,这是在无菌条件下的营养培养基中培养从植物体诱导的细胞和组织的。植物具有“全能性(Totipotency)”,即从一部分组织再生为完整植物体的能力,利用植物的这种潜在能力,可进行组织培养。
为了利用植物组织培养生产有用物质,需要大规模培养(Mass Production)技术,此时使用生物反应器(Bioreactor)。生物反应器是为了生产特定物质或细胞或者进行特定反应为目的在人为调节的环境下能够培养生物体的机构。如果要利用植物的组织培养体生产有用物质,则首先应筛选生产率高的细胞株,并进行最优化培养基组成、pH、温度、光等外部因素的条件的过程。满足这些条件时,需要选择适合工序且适用于组织培养体生长和有用物质生产的生物反应器,还要分析对修剪(shear)敏感的植物组织培养体的特性和是否能够顺利供应氧气。
因此,为了选择合适的生物反应器,不仅要考虑生物体以及生产物的生物学、生物化学、物理/化学特性,还要考虑根据这些特性的整个工序的设计和产品的商业化。在确立影响最终产物的经济性以及竞争力的最佳生产条件时,可以说精心挑选几个条件能够互补的适当的反应器尤为重要。
植物组织培养用培养基包含生长所需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维生素以及糖,能够以较低的成本生产,几乎不包含蛋白质,因而,容易从植物体分离/提炼蛋白质。此外,相比于动物细胞培养,相对容易大规模培养,没有病毒或毒素引起的危险性,因此,能够生产安全的原料。
在全球市场中,利用生物反应器的领域,以2000年为准,化学物质(135亿美元)、药品(120亿美元)、能源(180亿美元)、食品(180亿美元)、农产品(225亿美元)。在日本,最初从紫草(Lithospermum erythrorhizon)商业化生产可用作药品、食品以及化妆品的色素的紫草素(Shikonin)后,通过从紫杉大量生产抗癌剂紫杉酚(taxol)等工业应用研究,目前被认定为通用技术。
在国内,生物反应器是利用微生物或植物细胞、动物细胞等生命体生产高价值原料的生命工学领域的所需设备,过去称作发酵罐,用于发酵酶、氨基酸、木糖醇。另一方面,在国内,利用生物反应器培养山参培养根的研究也正在积极进行着。山参(Panax ginsengC.A.Meyer)属于五加科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相对于很久以来已知的药效,自然生长的数量极少,因长期休眠特性不容易被发现等,是不容易利用的植物中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利用组织培养生产的山参培养根不会受到气象、病虫害以及季节变化等环境因素的影响,难以栽培的植物体在经调节条件的无菌状态下被培养,因此,可生产为没有重金属和残留农药等污染的清洁培养的环保农产物。
以往,大韩民国专利公开第2005-008240号“用于生产山参幼植物体以及不定根的家用山参培养器”中公开了“具有培养容器罩的家用山参培养器,将通过设置在培养容器罩部位的灭菌过滤器灭菌的空气供应到培养容器内,以利用到培养基循环以及培养体的生长,并且空气的排出也能够在罩部位进行”,大韩民国专利公开特1999-012384号“细胞培养用气球形气浮式生物反应器”中公开了“气球形气浮式生物反应器,在用于培养动物、微生物、植物细胞的生物培养器中,主体的下端形成平缓的内向曲面,在下部附着有空气供应管”。
为了植物组织培养,除了无菌台、高压灭菌器、秤、蒸馏水、各种营养成分、pH测定仪、培养室以外,还需要各种实验工具。但是,这样的仪器以及机构高价或危险,普通人不容易使用,因此,实际在家庭中利用植物组织培养进行无菌培养是很困难的。
此外,目前在实验室等中,培养所需的装置,通过一次灭菌操作,只用于一次培养,因此,每次培养培养体就要进行灭菌操作非常繁琐。此外,在以往的技术中,具有通过从培养器的中央入口进入的空气来循环培养体的结构,此时,空气循环没有在培养器内部的所有空间形成而发生培养体附着在培养器的壁上或堆积在部分空间的现象,降低均匀的营养供应以及氧气供应,从而具有培养体的成长缓慢或无法获得所需的培养体的问题。
本发明人认识到如上所述问题而努力开发并完成本发明的,提供一种植物组织培养体无菌培养装置,无需高价的装置或利用它的复杂的灭菌操作也能够在家庭简便地生产植物组织培养体,并直接利用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家庭也能够保持无菌状态并培养植物组织培养体的培养容器。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所述培养容器的无菌培养系统。
此外,本发明的又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所述培养容器从而无需复杂的灭菌操作也能够简便地培养植物组织培养体的家用植物组织培养体无菌培养装置。
为了达成所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植物组织培养体无菌培养容器,包括:容器主体,用于收纳培养液以及植物组织培养体;空气注入口,形成于所述容器主体下部的一侧面,用于注入无菌空气;止回阀,使从所述空气注入口注入的空气通过,并防止收纳在所述容器主体内部的培养液泄漏;多孔喷头(sparger),以半球形形状突出形成于所述容器主体的内部底面上,用于将通过所述空气注入口注入的空气喷射到容器主体内部,以向植物组织培养体供应空气,并对培养液以及植物组织培养体进行搅拌;顶盖,用于覆盖所述容器主体;排气口,突出形成于所述顶盖的上部面,用于将在所述容器主体内部产生的气体排出至外部。
优选,所述无菌培养容器的主体由透明或半透明材料构成。此外,优选,所述容器主体的内部表面被施以抗菌处理。
优选,所述多孔喷头形成为,在从容器主体底面的距中心偏心的位置朝容器内部突出。由此,防止组织培养体附着在容器壁上或堆积在部分空间的现象,从而实现均匀的营养供应以及氧气供应。此外,为了防止多孔喷头的孔(hole)被异物堵塞或异物通过多孔喷头混入培养液内,可以在所述多孔喷头的上部形成多孔喷头罩。此时,优选,在多孔喷头罩上形成与所述多孔喷头表面形成的孔交替的孔。
此外,优选,在所述多孔喷头中,形成于其表面而作为外部空气通道的多个孔(hole)分别具有不同尺寸。
优选,在所述排气口设置用于防止来自外部污染的空气过滤器。此外,为了防止垂直落下的污染物引起的污染,优选,所述排气口形成为朝向容器主体的侧部。
为了达成所述另一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植物组织培养体无菌培养系统,由空气供应装置以及植物组织培养体无菌培养容器构成,所述空气供应装置包括:气泵;除菌过滤器,对所述气泵供应的空气进行灭菌处理;调节阀,用于调节由所述气泵供应的空气注入量和压力;连接帽,连接在植物组织培养体无菌培养容器的空气注入口上,用于将无菌空气注入到无菌培养容器内部,所述植物组织培养体无菌培养容器包括:容器主体,用于收纳培养液以及植物组织培养体;空气注入口,形成于所述容器主体下部的一侧面,用于注入无菌空气;止回阀,使从所述空气注入口注入的空气通过,并防止收纳在所述容器主体内部的培养液泄漏;多孔喷头(sparger),以半球形形状突出形成于所述容器主体的内部底面上,用于将通过所述空气注入口注入的空气喷射到容器主体内部,以向植物组织培养体供应空气,并对培养液以及植物组织培养体进行搅拌;顶盖,用于覆盖所述容器主体;排气口,突出形成于所述顶盖的上部面,用于向外部排出在所述容器主体内部产生的气体。
为了达成所述又另一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家用植物组织培养体无菌培养装置,包括内置有所述空气供应装置的培养器下部主体以及内置有所述植物组织培养体无菌培养容器的培养器主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培养器主体底面形成有培养容器支撑台,所述培养容器支撑台可旋转地设置,用于结合并支撑所述植物组织培养体无菌培养容器,在所述培养器主体的前面部形成有内部确认窗口、显示及操作部和门部,在培养器主体上部面形成有内部照明装置。
此时,所述培养器主体的形状不受限制,可以形成为圆筒状或多角筒状。
可以在所述培养器主体内部增设用于检测内部温度的温度检测传感器以及风扇(fan)。可以在所述培养器的上部外部面增设用于室内照明的氛围灯。
本发明的植物组织培养体无菌培养容器,空气注入口、止回阀以及多孔喷头被系统化,因此,容易灭菌以及保持无菌状态,并且可通过简单操作更换保持无菌状态的所述无菌培养容器以继续培养。由于提供这种无菌培养容器的系统,在家庭或实验室也无需高价或普通人难以处理且危险的机器且没有专业培养技术的普通人也能够简单方便地进行无菌培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涉及的植物组织培养体无菌培养容器的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涉及的植物组织培养体无菌培养容器的下部放大剖视图。
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涉及的空气供应装置结合于培养容器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涉及的空气供应装置和植物组织培养体无菌培养容器相连接的培养系统的示意图。
图5以及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涉及的无菌培养装置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容器主体 20:空气注入口
30:止回阀 40:多孔性喷头头
41:多孔性喷头罩 50:顶盖
60:排气口 61:空气过滤器
100:植物组织培养体无菌培养容器
70:气泵 71:除菌过滤器
72:调节阀 73:连接帽
200:空气供应装置 300:培养器下部主体
400:培养器主体 410:培养容器支撑台
421:内部确认窗口 422:显示及操作部
423:门部 430:内部照明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具体例涉及的植物组织培养体无菌培养容器的纵向剖视图。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具体例,提供一种植物组织培养体无菌培养容器100,包括:容器主体10,用于收纳培养液以及植物组织培养体;空气注入口20,形成于所述容器主体10下部的一侧面,注入无菌空气;止回阀30,使从所述空气注入口20注入的空气通过,并防止收纳在所述容器主体10内部的培养液泄漏;多孔喷头(sparger)40,以半球形状突出形成于所述容器主体10的内部底面,用于将通过所述空气注入口20注入的空气喷射到容器主体内部,以向植物组织培养体供应空气,从而搅拌培养液以及植物组织培养体;顶盖50,用于覆盖所述容器主体10;排气口60,突出形成于所述顶盖50的上部面,用于向外部排出在所述容器主体10内部产生的气体。
此时,优选,所述无菌培养容器100的主体由透明或半透明材料的塑料形成,以便能够观察组织培养体成长的状态。此外,优选,所述容器主体10的内部表面被施以抗菌处理。这可以通过用无机抗菌剂涂布所述容器主体10的内部表面而实现。
所述无菌培养容器100的形状不受限制,可形成为圆筒状或多角筒状。此外,如图1所示,还可以形成为侧面的一部分朝内侧凹入的圆筒状,以容易把持。
如图2所示,在所述容器主体10的底面的下部空间系统设置有空气注入口20、止回阀30以及多孔喷头40。所述空气注入口20设置为朝无菌培养容器100的一侧面开启。在所述空气注入口20连续设置有止回阀30。接下来,其表面形成有多个孔(hole)的多孔喷头40设置为以半球形形状朝所述容器主体10的底面突出的形状。形成于所述多孔喷头40表面的多个孔可以只形成于朝容器内部突出的部分,也可以形成于多孔喷头40的整个表面。
如下所述,通过所述空气注入口20从外部注入无菌空气。被注入的空气通过连续设置在所述空气注入口20的止回阀30。从外部注入的无菌空气经过止回阀30,但是一部分可通过多孔喷头40的孔流出的容器内部的培养液流被止回阀30抑制,从而防止其流出。经过止回阀30的空气通过朝容器内部突出形成为半球形形状的多孔喷头的多个孔(hole)均匀喷射,从而向植物组织培养体供应氧气,并在容器内部搅拌培养液和植物组织培养体。此时,优选,在突出形成的所述多孔喷头40的外部设置与喷头的外部形状相对应的半球形状的多孔性喷头罩41,以防止多孔喷头的孔(hole)因异物堵塞或异物通过多孔喷头混入培养液内。此时,如图2所示,优选,在多孔喷头罩41上形成与所述多孔喷头40表面上形成的孔交替的孔。
此时,优选,所述多孔喷头40形成为,在从容器主体底面的中心偏心的位置朝容器内部突出的形状。这是因为,在容器底面的中心注入空气而搅拌内部的培养液和组织培养体时,由此产生组织培养体附着在容器的壁上或堆积在一部分空间的现象,从而难以实现均匀地供应营养以及氧气。
另外,更加优选,在所述多孔喷头40中,作为外部空气通道的多个孔(hole)形成为不同尺寸。根据一具体例,优选,将孔(hole)的直径形成为与从各孔(hole)沿喷射空气的方向到达容器内部壁表面的距离成反比,所述各孔(hole)形成于朝容器内部突出的半球形形状的多孔喷头的表面。若沿空气喷射的方向到达容器内部壁表面的距离越远孔的直径形成为越小时,能够以更高的压力喷射空气,因此,形成均匀的搅拌,从而可以向植物组织培养体均匀地供应氧气以及营养物质。在形成有所述多孔喷头罩41的情况,也可以与上述相同的方式,将形成于罩上的多个孔的直径形成为不同尺寸。
在所述容器主体10的上部具备顶盖50。所述顶盖50用于向容器主体10内部注入培养液和所要培养的植物组织培养体并收集培养的植物组织培养体。在提供给家庭使其能够培养人参培养根等植物组织培养体之前,在保持无菌状态的条件下,向容器内部注入培养液和植物组织培养体。接下来,用顶盖50进行密封之后用于培养。在家庭完成培养后再次将其开封,收获被培养的植物组织培养体。在家庭,只有在完成培养后开封即可,因此,在培养过程中能够保持无菌状态。
在植物的组织培养过程中产生气体,因此,需要向外部排出容器内部的气体。为此,在所述顶盖50的上部面形成有排气口60。此时,为了防止被垂直落下的污染物的污染,如图1所示,优选所述排气口形成为能够朝容器的侧部开启。为了防止因外部空气通过排气口60流入而被污染,优选,在所述排气口的内部设置有空气过滤器61。其种类不受限制,可使用直径大于本发明的除菌过滤器71的微细过滤器。
根据用于达成所述另一目的的本发明的一具体例,如图3所示,提供一种植物组织培养体无菌培养系统,由空气供应装置200以及植物组织培养体无菌培养容器100构成,所述空气供应装置200包括:气泵70;除菌过滤器71,对从所述气泵70供应的空气进行灭菌处理;调节阀72,用于调节从所述气泵70供应的空气的注入量和压力;连接帽73,连接在植物组织培养体无菌培养容器100的空气注入口20上,将无菌空气注入到无菌培养容器100内部,所述植物组织培养体无菌培养容器100包括:容器主体10,用于收纳培养液以及植物组织培养体;空气注入口20,形成于所述容器主体10下部的一侧面,用于注入无菌空气;止回阀30,使从所述空气注入口20注入的空气通过,并防止收纳在所述容器主体10内部的培养液泄漏;多孔喷头(sparger)40,以半球形形状突出形成于所述容器主体10的内部底面,用于将通过所述空气注入口20注入的空气喷射到容器主体内部,以向植物组织培养体供应空气,从而搅拌培养液以及植物组织培养体;顶盖50,用于覆盖所述容器主体10;排气口60,突出形成于所述顶盖50的上部面,用于向外部排出在所述容器主体10内部产生的气体。
如图3所示,所述空气供应装置200向所述植物组织培养体无菌培养容器100供应无菌空气。根据本发明的一具体例,由所述气泵70供应的空气经过除菌过滤器71时被无菌处理。作为除菌过滤器,可以使用0.2μm的微细过滤器。使用调节阀72调节通过除菌过滤器71的空气的供应量以及供应压力,并供应到培养容器100中。使用调节阀72调节其量和压力的无菌空气,沿空气管移动,并通过连接在植物组织培养体无菌培养容器的空气注入口20的连接帽73移送。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具体例,可以沿着分支的3个路径注入空气,因此,可以通过三个培养容器同时进行组织培养。
如图4所示,所述空气供应装置200的连接帽73连接在所述植物组织培养体无菌培养容器100的空气注入口20,供应无菌空气。所述空气供应装置200以及无菌培养容器100分别被一体化,因此,使用者在家庭可通过将所述空气供应装置200的连接帽73连接在植物组织培养体无菌培养容器100的空气注入口20的简单操作,就能够培养植物组织。完成培养时,拆卸所述连接部位,并更换具有所述条件的其他培养容器,从而无需其他的灭菌操作,就可进行多次组织培养。
为了达成又一另一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具体例,提供一种家用植物组织培养体无菌培养装置,由内置有所述空气供应装置200的培养器下部主体300以及内置有所述植物组织培养体无菌培养容器100的培养器主体400构成培养体,在所述培养器主体400的底面形成有培养容器支撑台410,所述培养容器支撑台410可旋转地设置,用于结合支撑所述植物组织培养体无菌培养容器100,在所述培养器主体400的前面部形成有内部确认窗口421、显示及操作部422和门部423,在培养器主体400上部面形成有内部照明装置430。
图5以及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具体例设置三个植物组织培养体无菌培养容器能够进行培养的培养器并分别示出培养器的门部关闭状态以及开启状态的示意图。
如图5以及图6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具体例,提供一种培养体家用植物组织培养体无菌培养装置,其由内置有所述空气供应装置200的培养器下部主体300以及内置有所述植物组织培养体无菌培养容器100的培养器主体400构成。
如图6所示,在所述培养器主体400的底面形成有培养容器支撑台410,所述培养容器支撑台410可旋转地设置,用于结合支撑所述植物组织培养体无菌培养容器100。在培养容器支撑台410的底面形成有用于连接帽73通过的孔(未图示),所述连接帽用于供应从内装在培养器下部主体300的空气供应装置200移送的空气。所述培养容器支撑台410可旋转地设置,因此,使用者在使用多个培养容器进行培养时,分别观察各培养容器或者在完成培养后更换时,开启门部423以旋转支撑台进行操作,从而方便。
在所述培养器主体内部可以设置有用于检测内部温度的温度检测传感器以及排气和温度调节用风扇(fan)。如图5所示,在所述培养器主体的前面部设置有内部确认窗口421。用于不开启门部423也能观察内部。优选,所述内部确认窗口421由具有60~70%的透光度的材料形成。此外,在所述培养器主体400的前面设置有显示及操作部422。在显示及操作部422上显示培养器主体400内部的温度、培养时间、气泵动作与否、照明装置动作状态等,使用者可以通过操作部控制设置在培养器上的微电脑(未图示)以操作这些条件。此外,在所述培养器主体的前面部形成有门部423。使用者可以通过开闭门部来便于观察以及更换培养容器。在所述培养器主体400的上部面设置有内部照明装置430。通过所述照明装置430照亮培养器主体内部,从而在黑暗的环境下也便于观察和操作,并且向培养容器内部的植物组织培养体供应所需的光。另一方面,根据所培养的植物组织,生长所需的光强、色温等会有所不同,因此,优选,可以通过操作所述显示及操作部422来变更照明条件。例如,培养根部组织时切断光,培养地上部时提供光。为此,优选,所述照明装置430使用可调节色温或光强的LED照明装置。
所述培养器的形状不受限制,如图5以及图6所示,可以形成为圆筒状。此外,在所述培养器的上部外部面可增设用于室内照明的氛围灯。本发明的植物组织培养体无菌培养装置可用于所有植物体的培养根、培养苗、愈伤组织、完整的植物体、块茎等组织培养。

Claims (19)

1.一种植物组织培养体无菌培养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容器主体(10),用于收纳培养液以及植物组织培养体;
空气注入口(20),形成于所述容器主体(10)下部的一侧面,用于注入无菌空气;
止回阀(30),使从所述空气注入口(20)注入的空气通过,并防止收纳在所述容器主体(10)内部的培养液泄漏;
多孔喷头(40),以半球形状突出形成于所述容器主体(10)的内部底面,用于将通过所述空气注入口(20)注入的空气喷射到容器主体(10)内部,以向植物组织培养体供应空气,并对培养液以及植物组织培养体进行搅拌;
顶盖(50),用于覆盖所述容器主体(10);
排气口(60),突出形成于所述顶盖(50)的上部面,将在所述容器主体(10)内部产生的气体排出至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组织培养体无菌培养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菌培养容器(100)的主体由透明或半透明材料的塑料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组织培养体无菌培养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器主体(10)的内部表面被施以抗菌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组织培养体无菌培养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孔喷头(40)从容器主体(10)底面的距中心偏心的位置向容器内部突出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组织培养体无菌培养容器,其特征在于,
在突出形成的所述多孔喷头(40)的外部还设置有与喷头的外部形状相对应的半球形状的多孔喷头罩(4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组织培养体无菌培养容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多孔喷头(40)中,形成于其表面并作为外部空气通道的多个孔分别具有不同尺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植物组织培养体无菌培养容器,其特征在于,
朝容器内部突出的半球形状的所述多孔喷头(40)表面上的多个孔形成为,孔的直径与从各孔沿喷射空气的方向到达容器内部壁表面的距离成反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组织培养体无菌培养容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排气口(60)上设置有用于防止来自外部的污染的空气过滤器(6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组织培养体无菌培养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气口(60)形成为朝向容器主体(10)的侧部,以防止因垂直落下的污染物引起的污染。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组织培养体无菌培养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菌培养容器(100)形成为圆筒状、多角筒状,或者部分侧面朝内部凹入的圆筒状以便于把持。
11.一种植物组织培养体无菌培养系统,其特征在于,
由空气供应装置(200)以及植物组织培养体无菌培养容器(100)构成,
所述空气供应装置(200)包括:
气泵(70);
除菌过滤器(71),用于对所述气泵(70)供应的空气进行灭菌处理;
调节阀(72),调节由所述气泵(70)供应的空气的注入量和压力;以及
连接帽(73),连接在植物组织培养体无菌培养容器(100)的空气注入口(20)上,用于将无菌空气注入到无菌培养容器(100)内部,
所述植物组织培养体无菌培养容器(100)包括:
容器主体(10),用于收纳培养液以及植物组织培养体;
空气注入口(20),形成于所述容器主体(10)下部的一侧面,用于注入无菌空气;
止回阀(30),使从所述空气注入口(20)注入的空气通过,并防止收纳在所述容器主体(10)内部的培养液泄漏;
多孔喷头(40),以半球形状突出形成于所述容器主体(10)的内部底面,用于将通过所述空气注入口(20)注入的空气喷射到容器主体内部,以向植物组织培养体供应空气,并对培养液以及植物组织培养体进行搅拌;
顶盖(50),用于覆盖所述容器主体(10);以及
排气口(60),突出形成于所述顶盖(50)的上部面,用于将在所述容器主体(10)内部产生的气体排出至外部。
12.一种家用植物组织培养体无菌培养装置,包括:
内置有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气供应装置(200)的培养器下部主体(300);以及
内置有权利要求1至10的任一项所述的植物组织培养体无菌培养容器(100)的培养器主体(400),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培养器主体(400)的底面形成有培养容器支撑台(410),所述培养容器支撑台(410)可旋转地设置,用于结合并支撑所述植物组织培养体无菌培养容器(100),
在所述培养器主体(400)的前面部形成有内部确认窗口(421)、显示及操作部(422)和门部(423),
在培养器主体(400)上部面形成有内部照明装置(430)。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家用植物组织培养体无菌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培养器主体(400)中内置有三个所述植物组织培养体无菌培养容器(100)。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家用植物组织培养体无菌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培养器主体(400)形成为圆筒状或多角筒状。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家用植物组织培养体无菌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照明装置(430)使用可调节色温或光强的LED照明装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家用植物组织培养体无菌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培养器主体(400)内部还设置有用于检测内部温度的温度检测传感器以及风扇。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家用植物组织培养体无菌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培养器主体(400)的上部外部面还设置有用于室内照明的氛围灯。
1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家用植物组织培养体无菌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植物组织培养体无菌培养装置用于组织培养植物体的培养根、植物苗、愈伤组织、完整的植物体、块茎等。
19.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家用植物组织培养体无菌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部确认窗口(421)具有60~70%的透光度。
CN201510946848.8A 2015-12-16 2015-12-16 植物组织培养体无菌培养容器及包括它的家用无菌培养装置 Pending CN10688398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46848.8A CN106883989A (zh) 2015-12-16 2015-12-16 植物组织培养体无菌培养容器及包括它的家用无菌培养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46848.8A CN106883989A (zh) 2015-12-16 2015-12-16 植物组织培养体无菌培养容器及包括它的家用无菌培养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83989A true CN106883989A (zh) 2017-06-23

Family

ID=591755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946848.8A Pending CN106883989A (zh) 2015-12-16 2015-12-16 植物组织培养体无菌培养容器及包括它的家用无菌培养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88398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202100002849A1 (it) * 2021-02-09 2022-08-09 M&M Greencare S R L Contenitore per la coltura di organismi vegetali acquatici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57895A (zh) * 2007-09-18 2008-04-09 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一种利用气升式生物反应器生产食用菌液体菌种的方法
CN202218557U (zh) * 2011-08-26 2012-05-16 北京林业大学 一种植物组培发光二极管培养箱
CN202849378U (zh) * 2012-09-05 2013-04-03 富城医药生物科技开发(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微生物培养箱
CN103141394A (zh) * 2013-03-28 2013-06-12 延边大学 利用生物反应器培养东北刺人参不定根的方法
CN103597065A (zh) * 2011-06-14 2014-02-19 日商乐华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旋转试样台的恒温装置
CN204690013U (zh) * 2015-05-25 2015-10-07 固元本草汉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次性气升式植物根部组织培养的反应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57895A (zh) * 2007-09-18 2008-04-09 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一种利用气升式生物反应器生产食用菌液体菌种的方法
CN103597065A (zh) * 2011-06-14 2014-02-19 日商乐华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旋转试样台的恒温装置
CN202218557U (zh) * 2011-08-26 2012-05-16 北京林业大学 一种植物组培发光二极管培养箱
CN202849378U (zh) * 2012-09-05 2013-04-03 富城医药生物科技开发(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微生物培养箱
CN103141394A (zh) * 2013-03-28 2013-06-12 延边大学 利用生物反应器培养东北刺人参不定根的方法
CN204690013U (zh) * 2015-05-25 2015-10-07 固元本草汉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次性气升式植物根部组织培养的反应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202100002849A1 (it) * 2021-02-09 2022-08-09 M&M Greencare S R L Contenitore per la coltura di organismi vegetali acquatici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193886U (zh) 一种高效封闭式海洋微藻培养光生物反应器
CN102835251B (zh) 药用猴头菌菌丝体液体深层发酵培养方法
CN105900690A (zh) 一种平菇的栽培方法
CN101773052A (zh) 冬虫夏草菌种制备与工厂化栽培
EP2412794A1 (en) Method for circulatory cultivating photosynthetic microalgae
CN205893276U (zh) 一种益生菌培养装置
KR20160093585A (ko) 식물 조직배양체 무균 배양용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가정용 무균 배양장치
JP5657938B2 (ja) 光合成微細藻類の循環式培養方法
KR20190094622A (ko) 미세조류 배양장치
CN102823428B (zh) 药用猴头菌菌丝体固体液体混合培养的方法
CN102783414A (zh) 一种适合于规模化培养植物毛状根的外循环云雾式生物反应器
CN105660400B (zh) 一种金线莲组培苗的壮苗增重方法
KR101645018B1 (ko) 식물 조직배양체 무균 배양용기를 포함하는 가정용 무균 배양장치
CN102668990A (zh) 植物组培方法及装置
CN107164235A (zh) 一种北虫草的培育方法
CN206866150U (zh) 一种内生菌回接实验用植物无菌苗培养装置
CN106883989A (zh) 植物组织培养体无菌培养容器及包括它的家用无菌培养装置
CN109355165A (zh) 一种智能动态高密度培养微藻的光生物反应器
CN109762723B (zh) 一种用于光合细菌培养的装置
KR20110138613A (ko) 엘이디 광원을 이용한 밀폐형 테라리움 식물 성장장치
CN105602857B (zh) 一种野生蝉花液体菌种人工培养的优化方法
JP5324532B2 (ja) 循環型の光生物反応器
US20120021496A1 (en) Method for circulatory cultivating photosynthetic microalgae
CN207476481U (zh) 一种食用菌培养装置
CN208701050U (zh) 一种用于烟气除碳的微生物培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623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