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878699A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878699A
CN106878699A CN201710178543.6A CN201710178543A CN106878699A CN 106878699 A CN106878699 A CN 106878699A CN 201710178543 A CN201710178543 A CN 201710178543A CN 106878699 A CN106878699 A CN 1068786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collecting device
image collecting
harvester
mas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17854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878699B (zh
Inventor
盛兴东
王琳
高江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17854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878699B/zh
Publication of CN1068786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786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8786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786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0Image signal generators
    • H04N13/204Image signal generators using stereoscopic image cameras
    • H04N13/239Image signal generators using stereoscopic image cameras using two 2D image sensors having a relative position equal to or related to the interocular dista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0Image signal generators
    • H04N13/204Image signal generators using stereoscopic image cameras
    • H04N13/243Image signal generators using stereoscopic image cameras using three or more 2D image sens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Comb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通过从运行中的至少两个图像采集装置中确定至少一个图像采集装置为主图像采集装置,至少两个图像采集装置中的每一个图像采集装置分别用于采集不同角度范围的图像,相邻设置的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的图像的角度范围部分重叠,获取主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的图像,对获取到的图像进行识别。本方案通过设置多个图像采集装置,多个图像采集装置分别采集相邻不同角度范围的图像,从多个图像采集装置中确定至少一个主图像采集装置进行图像的采集,并非所有图像采集装置同时采集图像,使得图像采集装置采集到的图像均为包含操作体的有效图像,避免了非主图像采集装置采集无效图像,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小了资源的浪费。

Description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在AR/VR应用中,通常会通过用户手的动作来实现操作,而用户手的动作一般通过深度相机来识别。
由于用户手的动作较多,有时用户需要进行围绕身体大范围的手势交互的情况,而当手臂摆动时就容易超出深度相机的视场范围;另外,当用户处于不同位置时,就需要不同视场角度的深度相机采集图像。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设置多个深度相机,同时采集较大范围视场的图像。然而,用户作为操作体,或用户的手作为操作体,体积较小,就会导致多个深度相机采集的图像并不都是包含操作体的有效图像,这就导致了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AR/VR应用中,多个深度相机同时采集图像,而操作体体积较小,导致多个深度相机采集的图像并不都是包含操作体的有效图像,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其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从运行中的至少两个图像采集装置中确定至少一个图像采集装置为主图像采集装置,所述至少两个图像采集装置中的每一个图像采集装置分别用于采集不同角度范围的图像,相邻设置的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的图像的角度范围部分重叠;
获取所述主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的图像;
对所述获取到的图像进行识别。
进一步的,所述从运行中的至少两个图像采集装置中确定至少一个图像采集装置为主图像采集装置,包括:
为所述至少两个图像采集装置中的每个图像采集装置分别设置对应的传感器;
通过所述与每个图像采集装置对应的传感器确定至少一个图像采集装置为主图像采集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为所述至少两个图像采集装置中的每个图像采集装置分别设置对应的传感器,包括:
所述分别与每个图像采集装置对应的至少两个传感器中每一个传感器的信号检测范围覆盖与所述传感器对应的所述图像采集装置的角度范围。
进一步的,所述获取所述主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的图像,包括:
调节除所述主图像采集装置外的其他图像采集装置的采集参数,以降低功耗;
获取所述主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的图像。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除所述主图像采集装置外的其他图像采集装置的采集参数,以降低功耗,包括:
调节除所述主图像采集装置外的其他图像采集装置的采集帧率,以降低功耗。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两个图像采集装置及处理器,其中:
所述处理器用于从运行中的至少两个图像采集装置中确定至少一个图像采集装置为主图像采集装置,所述至少两个图像采集装置中的每一个图像采集装置分别用于采集不同角度范围的图像,相邻设置的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的图像的角度范围部分重叠,获取所述主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的图像,对所述获取到的图像进行识别。
进一步的,所述处理器从运行中的至少两个图像采集装置中确定至少一个图像采集装置为主图像采集装置,包括:
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至少两个传感器,所述至少两个传感器分别与所述至少两个图像采集装置一一对应设置;
所述处理器通过与每个图像采集装置对应的传感器确定至少一个图像采集装置为主图像采集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至少两个传感器中的每一个传感器的信号检测范围覆盖与所述传感器对应的所述图像采集装置的角度范围。
进一步的,所述处理器获取所述主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的图像,包括:
所述处理器调节除所述主图像采集装置外的其他图像采集装置的采集参数,以降低功耗,获取所述主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的图像。
进一步的,所述所述处理器调节除所述主图像采集装置外的其他图像采集装置的采集参数,以降低功耗,包括:
所述处理器调节所述主图像采集装置外的其他图像采集装置的采集帧率,以降低功耗。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公开的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通过从运行中的至少两个图像采集装置中确定至少一个图像采集装置为主图像采集装置,至少两个图像采集装置中的每一个图像采集装置分别用于采集不同角度范围的图像,相邻设置的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的图像的角度范围部分重叠,获取主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的图像,对获取到的图像进行识别。本方案通过设置多个图像采集装置,多个图像采集装置分别采集相邻不同角度范围的图像,从多个图像采集装置中确定至少一个主图像采集装置进行图像的采集,并非所有图像采集装置同时采集图像,使得图像采集装置采集到的图像均为包含操作体的有效图像,避免了非主图像采集装置采集无效图像,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小了资源的浪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其流程图如图1所示,包括:
步骤S11、从运行中的至少两个图像采集装置中确定至少一个图像采集装置为主图像采集装置,至少两个图像采集装置中的每一个图像采集装置分别用于采集不同角度范围的图像,相邻设置的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的图像的角度范围部分重叠;
设置多个图像采集装置,每个图像采集装置采集不同角度范围的图像,同时,相邻设置的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的图像的角度范围有部分重叠,使得多个图像采集装置的组合可以获取较大视场范围的图像,以保证多个图像采集装置能够采集到在较大视场范围内任意角度的图像,减小了图像处于较大视场范围以外不能被采集的情况发生。
例如:第一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的角度范围为0-90度,第二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的角度范围为80-170度。
其中,多个图像采集装置可以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以保证图像的连续效果。
多个图像采集装置均处于运行状态,当其中一个图像采集装置的视场范围内有图像或者变化中的图像时,将该图像采集装置确定为主图像采集装置。
步骤S12、获取主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的图像;
只对主图像采集装置采集到的图像进行获取,对于其他图像采集装置则不获取其视场范围内的图像。
步骤S13、对获取到的图像进行识别。
本实施例公开的信息处理方法,通过从运行中的至少两个图像采集装置中确定至少一个图像采集装置为主图像采集装置,至少两个图像采集装置中的每一个图像采集装置分别用于采集不同角度范围的图像,相邻设置的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的图像的角度范围部分重叠,获取主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的图像,对获取到的图像进行识别。本方案通过设置多个图像采集装置,多个图像采集装置分别采集相邻不同角度范围的图像,从多个图像采集装置中确定至少一个主图像采集装置进行图像的采集,并非所有图像采集装置同时采集图像,使得图像采集装置采集到的图像均为包含操作体的有效图像,避免了非主图像采集装置采集无效图像,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小了资源的浪费。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其流程图如图2所示,包括:
步骤S21、为至少两个图像采集装置中的每个图像采集装置分别设置对应的传感器,至少两个图像采集装置中的每一个图像采集装置分别用于采集不同角度范围的图像,相邻设置的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的图像的角度范围部分重叠;
多个图像采集装置中每个图像采集装置均分别设置一个对应的传感器。其中,每一个传感器的信号检测范围覆盖与该传感器对应的图像采集装置的角度范围,即传感器的信号检测范围与对应的图像采集装置的视场范围一致,以保证当图像采集装置采集到图像时,对应的传感器能够检测到相关信号。
步骤S22、通过与每个图像采集装置对应的传感器确定至少一个图像采集装置为主图像采集装置;
当传感器检测到相关信号时,则确定与该传感器对应的图像采集装置为主图像采集装置。
其中,检测到相关信号的传感器至少为一个,此时,可以将至少一个检测到相关信号的传感器对应的至少一个图像采集装置确定为主图像采集装置。
具体的,当检测到相关信号的传感器为一个时,将该检测到相关信号的传感器确定为主传感器,将与该主传感器对应的图像采集装置确定为主图像采集装置;
具体的,获取每个传感器的信号强度,将信号强度大于其他传感器的传感器确定为主传感器,将与主传感器对应的图像采集装置确定为主图像采集装置。
例如:在AR/VR应用场景中,当某一个图像采集装置的视场范围内有手势动作时,与该图像采集装置对应的传感器的信号强度增强,大于其他传感器的信号强度,此时,将该信号强度大于其他传感器的传感器确定为主传感器,将与主传感器对应的图像采集装置确定为主图像采集装置。
当检测到相关信号的传感器不止一个时,可以将检测到相关信号的所有传感器均确定为主传感器,将与所有主传感器对应的图像采集装置均确定为主图像采集装置;
当检测到相关信号的传感器不止一个时,可以从不止一个传感器中确定一个为主传感器,将与主传感器对应的图像采集装置确定为主图像采集装置。
其中,从不止一个传感器中确定一个为主传感器可以具体为:
获取每个传感器的信号强度,当有至少两个传感器的信号强度大于其他传感器时,确定至少两个传感器中,信号强度大于其他传感器的时长短的传感器为主传感器,将与主传感器对应的图像采集装置确定为主图像采集装置。
例如:在AR/VR应用场景中,当有至少两个传感器的信号强度大于其他传感器时,比较至少两个传感器信号强度大于其他传感器的时长,若第一传感器信号强度大于其他传感器的时长比第二传感器时长长,说明手势图像是从第一传感器至第二传感器的,此时,将第二传感器确定为主传感器,将与主传感器对应的图像采集装置确定为主图像采集装置。
在上述场景中,图像采集装置可以为深度相机,传感器可以为P-Sensor距离感应器。
步骤S23、获取主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的图像;
步骤S24、对获取到的图像进行识别。
本实施例公开的信息处理方法,通过从运行中的至少两个图像采集装置中确定至少一个图像采集装置为主图像采集装置,至少两个图像采集装置中的每一个图像采集装置分别用于采集不同角度范围的图像,相邻设置的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的图像的角度范围部分重叠,获取主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的图像,对获取到的图像进行识别。本方案通过设置多个图像采集装置,多个图像采集装置分别采集相邻不同角度范围的图像,每个图像采集装置对应设置一个传感器,通过传感器从多个图像采集装置中确定至少一个主图像采集装置进行图像的采集,并非所有图像采集装置同时采集图像,使得图像采集装置采集到的图像均为包含操作体的有效图像,避免了非主图像采集装置采集无效图像,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小了资源的浪费。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其流程图如图3所示,包括:
步骤S31、从运行中的至少两个图像采集装置中确定至少一个图像采集装置为主图像采集装置,至少两个图像采集装置中的每一个图像采集装置分别用于采集不同角度范围的图像,相邻设置的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的图像的角度范围部分重叠;
步骤S32、调节除主图像采集装置外的其他图像采集装置的采集参数,以降低功耗;
当确定主图像采集装置时,设置其他图像采集装置为低功耗运行,或控制除主图像采集装置外的其他图像采集装置不再运行,直至与其他图像采集装置对应设置的某一个传感器检测到信号时,再开启该传感器对应的图像采集装置,以降低设备运行功耗。
具体的,调节除主图像采集装置外的其他图像采集装置的采集参数,可以为:调节除主图像采集装置外的其他图像采集装置的采集帧率。
步骤S33、获取主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的图像;
步骤S34、对获取到的图像进行识别。
本实施例公开的信息处理方法,通过从运行中的至少两个图像采集装置中确定至少一个图像采集装置为主图像采集装置,至少两个图像采集装置中的每一个图像采集装置分别用于采集不同角度范围的图像,相邻设置的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的图像的角度范围部分重叠,获取主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的图像,对获取到的图像进行识别。本方案通过设置多个图像采集装置,多个图像采集装置分别采集相邻不同角度范围的图像,从多个图像采集装置中确定至少一个主图像采集装置进行图像的采集,并降低其他图像采集装置的采集参数,以降低功耗,并非所有图像采集装置同时采集图像,使得图像采集装置采集到的图像均为包含操作体的有效图像,避免了非主图像采集装置采集无效图像,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小了资源的浪费。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其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包括:
至少两个图像采集装置41及处理器42。
处理器42用于从运行中的至少两个图像采集装置41中确定至少一个图像采集装置41为主图像采集装置,至少两个图像采集装置41中的每一个图像采集装置分别用于采集不同角度范围的图像,相邻设置的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的图像的角度范围部分重叠,获取主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的图像,对获取到的图像进行识别。
设置多个图像采集装置,每个图像采集装置采集不同角度范围的图像,同时,相邻设置的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的图像的角度范围有部分重叠,使得多个图像采集装置的组合可以获取较大视场范围的图像,以保证多个图像采集装置能够采集到在较大视场范围内任意角度的图像,减小了图像处于较大视场范围以外不能被采集的情况发生。
例如:第一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的角度范围为0-90度,第二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的角度范围为80-170度。
其中,多个图像采集装置可以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以保证图像的连续效果。
多个图像采集装置均处于运行状态,当其中一个图像采集装置的视场范围内有图像或者变化中的图像时,将该图像采集装置确定为主图像采集装置。
只对主图像采集装置采集到的图像进行获取,对于其他图像采集装置则不获取其视场范围内的图像。
处理器42从运行中的至少两个图像采集装置中确定至少一个图像采集装置为主图像采集装置,包括:
电子设备还包括:至少两个传感器43,至少两个传感器43分别与至少两个图像采集装置41一一对应设置;
处理器42通过与每个图像采集装置对应的传感器确定至少一个图像采集装置为主图像采集装置。
多个图像采集装置中每个图像采集装置均分别设置一个对应的传感器。其中,每一个传感器的信号检测范围覆盖与该传感器对应的图像采集装置的角度范围,即传感器的信号检测范围与对应的图像采集装置的视场范围一致,以保证当图像采集装置采集到图像时,对应的传感器能够检测到相关信号。
当传感器检测到相关信号时,则确定与该传感器对应的图像采集装置为主图像采集装置。
其中,检测到相关信号的传感器至少为一个,此时,可以将至少一个检测到相关信号的传感器对应的至少一个图像采集装置确定为主图像采集装置。
具体的,当检测到相关信号的传感器为一个时,将该检测到相关信号的传感器确定为主传感器,将与该主传感器对应的图像采集装置确定为主图像采集装置;
具体的,获取每个传感器的信号强度,将信号强度大于其他传感器的传感器确定为主传感器,将与主传感器对应的图像采集装置确定为主图像采集装置。
例如:在AR/VR应用场景中,当某一个图像采集装置的视场范围内有手势动作时,与该图像采集装置对应的传感器的信号强度增强,大于其他传感器的信号强度,此时,将该信号强度大于其他传感器的传感器确定为主传感器,将与主传感器对应的图像采集装置确定为主图像采集装置。
当检测到相关信号的传感器不止一个时,可以将检测到相关信号的所有传感器均确定为主传感器,将与所有主传感器对应的图像采集装置均确定为主图像采集装置;
当检测到相关信号的传感器不止一个时,可以从不止一个传感器中确定一个为主传感器,将与主传感器对应的图像采集装置确定为主图像采集装置。
其中,从不止一个传感器中确定一个为主传感器可以具体为:
获取每个传感器的信号强度,当有至少两个传感器的信号强度大于其他传感器时,确定至少两个传感器中,信号强度大于其他传感器的时长短的传感器为主传感器,将与主传感器对应的图像采集装置确定为主图像采集装置。
例如:在AR/VR应用场景中,当有至少两个传感器的信号强度大于其他传感器时,比较至少两个传感器信号强度大于其他传感器的时长,若第一传感器信号强度大于其他传感器的时长比第二传感器时长长,说明手势图像是从第一传感器至第二传感器的,此时,将第二传感器确定为主传感器,将与主传感器对应的图像采集装置确定为主图像采集装置。
在上述场景中,图像采集装置可以为深度相机,传感器可以为P-Sensor距离感应器。
处理器42获取主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的图像,包括:
处理器42调节除主图像采集装置外的其他图像采集装置的采集参数,以降低功耗,获取主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的图像。
当确定主图像采集装置时,设置其他图像采集装置为低功耗运行,或控制除主图像采集装置外的其他图像采集装置不再运行,直至与其他图像采集装置对应设置的某一个传感器检测到信号时,再开启该传感器对应的图像采集装置,以降低设备运行功耗。
具体的,调节除主图像采集装置外的其他图像采集装置的采集参数,可以为:调节除主图像采集装置外的其他图像采集装置的采集帧率。
本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处理器通过从运行中的至少两个图像采集装置中确定至少一个图像采集装置为主图像采集装置,至少两个图像采集装置中的每一个图像采集装置分别用于采集不同角度范围的图像,相邻设置的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的图像的角度范围部分重叠,获取主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的图像,对获取到的图像进行识别。本方案通过设置多个图像采集装置,多个图像采集装置分别采集相邻不同角度范围的图像,从多个图像采集装置中确定至少一个主图像采集装置进行图像的采集,并非所有图像采集装置同时采集图像,使得图像采集装置采集到的图像均为包含操作体的有效图像,避免了非主图像采集装置采集无效图像,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小了资源的浪费。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专业人员还可以进一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用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施。软件模块可以置于随机存储器(RAM)、内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技术领域内所公知的任意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从运行中的至少两个图像采集装置中确定至少一个图像采集装置为主图像采集装置,所述至少两个图像采集装置中的每一个图像采集装置分别用于采集不同角度范围的图像,相邻设置的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的图像的角度范围部分重叠;
获取所述主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的图像;
对所述获取到的图像进行识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运行中的至少两个图像采集装置中确定至少一个图像采集装置为主图像采集装置,包括:
为所述至少两个图像采集装置中的每个图像采集装置分别设置对应的传感器;
通过所述与每个图像采集装置对应的传感器确定至少一个图像采集装置为主图像采集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为所述至少两个图像采集装置中的每个图像采集装置分别设置对应的传感器,包括:
所述分别与每个图像采集装置对应的至少两个传感器中每一个传感器的信号检测范围覆盖与所述传感器对应的所述图像采集装置的角度范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主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的图像,包括:
调节除所述主图像采集装置外的其他图像采集装置的采集参数,以降低功耗;
获取所述主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的图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除所述主图像采集装置外的其他图像采集装置的采集参数,以降低功耗,包括:
调节除所述主图像采集装置外的其他图像采集装置的采集帧率,以降低功耗。
6.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图像采集装置及处理器,其中:
所述处理器用于从运行中的至少两个图像采集装置中确定至少一个图像采集装置为主图像采集装置,所述至少两个图像采集装置中的每一个图像采集装置分别用于采集不同角度范围的图像,相邻设置的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的图像的角度范围部分重叠,获取所述主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的图像,对所述获取到的图像进行识别。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从运行中的至少两个图像采集装置中确定至少一个图像采集装置为主图像采集装置,包括:
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至少两个传感器,所述至少两个传感器分别与所述至少两个图像采集装置一一对应设置;
所述处理器通过与每个图像采集装置对应的传感器确定至少一个图像采集装置为主图像采集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传感器中的每一个传感器的信号检测范围覆盖与所述传感器对应的所述图像采集装置的角度范围。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获取所述主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的图像,包括:
所述处理器调节除所述主图像采集装置外的其他图像采集装置的采集参数,以降低功耗,获取所述主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的图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处理器调节除所述主图像采集装置外的其他图像采集装置的采集参数,以降低功耗,包括:
所述处理器调节所述主图像采集装置外的其他图像采集装置的采集帧率,以降低功耗。
CN201710178543.6A 2017-03-23 2017-03-23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068786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78543.6A CN106878699B (zh) 2017-03-23 2017-03-23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78543.6A CN106878699B (zh) 2017-03-23 2017-03-23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78699A true CN106878699A (zh) 2017-06-20
CN106878699B CN106878699B (zh) 2020-03-20

Family

ID=591720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178543.6A Active CN106878699B (zh) 2017-03-23 2017-03-23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878699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25545Y (zh) * 2007-09-24 2008-02-20 徐宇鸿 银行柜员制客户特征及现金和凭证交易图像显示和记录设备
CN102855011A (zh) * 2011-06-27 2013-01-02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触摸屏的控制方法、触控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04092983A (zh) * 2014-07-02 2014-10-08 西南民族大学 节能型驻车记录仪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4869313A (zh) * 2015-05-27 2015-08-26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全景图像的拍摄方法及全景图像侦测系统
CN204810441U (zh) * 2015-07-14 2015-11-25 深圳市奔迈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rf传输的远程可视门铃
CN105847680A (zh) * 2016-03-28 2016-08-1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头功耗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N205566477U (zh) * 2016-02-17 2016-09-07 成都理工大学 低功耗人脸监控器
CN106131434A (zh) * 2016-08-18 2016-11-16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摄像头系统的拍摄方法及终端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25545Y (zh) * 2007-09-24 2008-02-20 徐宇鸿 银行柜员制客户特征及现金和凭证交易图像显示和记录设备
CN102855011A (zh) * 2011-06-27 2013-01-02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触摸屏的控制方法、触控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04092983A (zh) * 2014-07-02 2014-10-08 西南民族大学 节能型驻车记录仪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4869313A (zh) * 2015-05-27 2015-08-26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全景图像的拍摄方法及全景图像侦测系统
CN204810441U (zh) * 2015-07-14 2015-11-25 深圳市奔迈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rf传输的远程可视门铃
CN205566477U (zh) * 2016-02-17 2016-09-07 成都理工大学 低功耗人脸监控器
CN105847680A (zh) * 2016-03-28 2016-08-1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头功耗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6131434A (zh) * 2016-08-18 2016-11-16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摄像头系统的拍摄方法及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78699B (zh) 2020-03-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78288B (zh) 目标跟踪方法和装置
CN103729128A (zh) 一种摄像设备变换焦距的方法及装置
CN106352877A (zh) 一种移动装置及其定位方法
CN103760982B (zh) 一种控制终端屏幕状态的方法及终端
CN103945134B (zh) 一种照片的拍摄和查看方法及其终端
CN102607645B (zh) 数据采集方法及装置、移动终端
CN107220931A (zh) 一种基于灰度级映射的高动态范围图像重建方法
CN106534692A (zh) 一种视频稳像方法及装置
CN108012083A (zh) 人脸采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5979360A (zh) 一种渲染图像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6708270A (zh) 一种虚拟现实设备的显示方法、装置以及虚拟现实设备
CN104573387B (zh) 一种噪音地图绘制方法及装置
CN103793166A (zh) 旋转显示内容的方法及终端
CN106568460A (zh) 一种校正陀螺仪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103686065A (zh) 基于gis互操作的监控设备云镜集群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9740533A (zh) 遮挡比例确定方法、装置和电子系统
CN105758404A (zh) 智能设备的实时定位方法及系统
CN111630523A (zh) 一种图像特征提取方法及装置
CN103116444A (zh) 电子地图控制方法及电子地图装置
CN109859183A (zh) 基于边缘计算的多要素一体化水体智能识别方法及生态站
CN104035321A (zh) 智能手表的屏幕控制方法和智能手表
CN109712188A (zh) 一种目标跟踪方法及装置
WO2015051656A1 (zh) 一种移动智能终端及其计步方法、系统
CN103780747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7194953A (zh) 一种动态背景下运动目标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