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875922B - 显示终端显示亮度调整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终端显示亮度调整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875922B
CN106875922B CN201710169227.2A CN201710169227A CN106875922B CN 106875922 B CN106875922 B CN 106875922B CN 201710169227 A CN201710169227 A CN 201710169227A CN 106875922 B CN106875922 B CN 10687592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intensity
visible light
display brightness
calculating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16922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875922A (zh
Inventor
曹芝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TCL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CL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CL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CL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16922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875922B/zh
Publication of CN1068759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759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8759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759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5/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 G09G5/10Intensity circuit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 G09G2320/062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for control of overall brightnes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60/00Aspects of the architecture of display systems
    • G09G2360/14Detecting light within display terminals, e.g. using a single or a plurality of photosensors
    • G09G2360/144Detecting light within display terminals, e.g. using a single or a plurality of photosensors the light being ambient light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终端显示亮度调整方法,所述显示终端显示亮度调整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环境光传感器在环境中所检测到的环境光强度和不可见光传感器在环境下所检测到的不可见光强度;其中,环境光包括可见光和不可见光;根据所述环境光强度和所述不可见光强度,计算得出所述环境光强度中的可见光强度;根据所述单位时间内相邻两个可见光强度之差调整显示终端的显示亮度值。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显示终端显示亮度调整装置。本发明避免了红外光对调节电子屏幕亮度的干扰,优化了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显示终端显示亮度调整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终端显示亮度调整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人们能够通过电子屏幕获取到世界各地的资讯,电子阅读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的阅读方式。目前市场上的电子屏幕都能够根据外界光线的强度来进行自身亮度的调节,但是外界光线的强度都是以可见光和红外光的总强度作为亮度的调整基准,当传感器测量到红外光而获得较大的环境光数据时,会造成电子屏幕的显示亮度过高,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终端显示亮度调整方法和装置,旨在避免红外光对调节电子屏幕亮度的干扰,优化用户体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显示终端显示亮度调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环境光传感器在环境中所检测到的环境光强度和不可见光传感器在环境下所检测到的不可见光强度;其中,环境光包括可见光和不可见光;
根据所述环境光强度和所述不可见光强度,计算得出所述环境光强度中的可见光强度;
根据所述单位时间内相邻两个可见光强度之差调整显示终端的显示亮度值。
优选地,根据所述环境光强度和所述不可见光强度,计算得出所述环境光强度中的可见光强度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环境光强度与第一修正值相乘得到第一乘积;其中,所述第一修正值用于将所述环境光强度修正为实际环境光强度;
将所述不可见光强度与第二修正值相乘得到第二乘积;其中,所述第二修正值用于将所述不可见光强度修正为实际不可见光强度;
根据所述第一乘积与第二乘积计算得出所述环境光强度中的可见光强度。
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单位时间内相邻两个可见光强度之差调整显示终端的显示亮度值的步骤包括:
将可见光强度与前一时刻的可见光强度进行比较,计算得出可见光强差值;
根据所述可见光强差值,计算得出显示终端的目标显示亮度值;
将显示终端的显示亮度值调整为目标显示亮度值。
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可见光强差值,计算得出显示终端的目标显示亮度值的步骤包括:
判断所述可见光强差值是否大于预设阈值;
若所述可见光强差值大于预设阈值,则根据所述可见光强差值计算得出显示终端的目标显示亮度值。
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可见光强差值,计算得出显示终端的目标显示亮度值的步骤包括:
当单位时间内前一时刻的可见光强度小于后一时刻的可见光强度时,根据可见光强差值和显示亮度上升敏感曲线,计算得出显示终端的目标显示亮度值;
当单位时间内前一时刻的可见光强度大于后一时刻的可见光强度时,根据可见光强差值和显示亮度下降敏感曲线,计算得出显示终端的目标显示亮度值。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终端显示亮度调整装置,所述显示终端显示亮度调整装置包括获取模块、计算模块和调整模块,其中:
所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环境光传感器在环境中所检测到的环境光强度和不可见光传感器在环境下所检测到的不可见光强度;其中,环境光包括可见光和不可见光;
所述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环境光强度和所述不可见光强度,计算得出所述环境光强度中的可见光强度;
所述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单位时间内相邻两个可见光强度之差调整显示终端的显示亮度值。
优选地,所述计算模块包括第一乘积单元、第二乘积单元和第一计算单元,其中:
所述第一乘积单元,用于将所述环境光强度与第一修正值相乘得到第一乘积;其中,所述第一修正值用于将所述环境光强度修正为实际环境光强度;
所述第二乘积单元,用于将所述不可见光强度与第二修正值相乘得到第二乘积;其中,所述第二修正值用于将所述不可见光强度修正为实际不可见光强度;
所述第一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乘积与第二乘积计算得出所述环境光强度中的可见光强度。
优选地,所述调整模块包括第二计算单元、第三计算单元和调整单元,其中:
所述第二计算单元,用于将单位时间内相邻两个可见光强度进行比较,计算得出可见光强差值;
所述第三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可见光强差值,计算得出显示终端的目标显示亮度值;
所述调整单元,用于将显示终端的显示亮度值调整为目标显示亮度值。
优选地,所述第三计算单元包括判断子单元和第一计算子单元,其中:
所述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可见光强差值是否大于预设阈值;
所述第一计算子单元,用于在所述可见光强差值大于预设阈值时,根据所述可见光强差值计算得出显示终端的目标显示亮度值。
优选地,所述第三计算单元包括第二计算子单元和第三计算子单元,其中:
所述第二计算子单元,用于当单位时间内前一时刻的可见光强度小于后一时刻的可见光强度时,根据可见光强差值和显示亮度上升敏感曲线,计算得出显示终端的目标显示亮度值;
所述第三计算子单元,用于当单位时间内前一时刻的可见光强度大于后一时刻的可见光强度时,根据可见光强差值和显示亮度下降敏感曲线,计算得出显示终端的目标显示亮度值。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获取环境光传感器在环境中所检测到的环境光强度和不可见光传感器在环境下所检测到的不可见光强度;其中,环境光包括可见光和不可见光;根据所述环境光强度和所述不可见光强度,计算得出所述环境光强度中的可见光强度;根据所述单位时间内相邻两个可见光强度之差调整显示终端的显示亮度值。由此,排除了环境光中例如红外光、紫外线灯不可见光对显示亮度调整的影响,提高了电子屏幕调整发光亮度的精确性,优化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显示终端显示亮度调整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显示终端显示亮度调整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显示终端显示亮度调整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显示终端显示亮度调整方法第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显示终端显示亮度调整方法第五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显示终端显示亮度调整方法第五实施例中第一预设公式的曲线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显示终端显示亮度调整方法第五实施例中第二预设公式的曲线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显示终端显示亮度调整装置第一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显示终端显示亮度调整装置第二实施例中计算模块的细化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显示终端显示亮度调整装置第三实施例中调整模块的细化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显示终端显示亮度调整装置第四实施例中第三计算单元的细化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显示终端显示亮度调整装置第五实施例中第三计算单元的细化功能模块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终端显示亮度调整方法,请参阅图1,在第一实施例中,该显示终端显示亮度调整方法包括:
步骤S10,获取环境光传感器在环境中所检测到的环境光强度和不可见光传感器在环境下所检测到的不可见光强度;其中,环境光包括可见光和不可见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终端显示亮度调整方法应用于智能电视、手机、电脑等显示终端,显示终端在不同光照环境下,可根据指定的光线强度进行自身显示亮度的调整,其中指定的光线强度包括环境光强度、可见光强度等。
本实施例以智能电视针对红外光会造成自动调整后显示亮度过高的问题进行说明,环境光传感器用于检测环境中的可见光和不可见光(包括红外光、紫外线等),得到环境光强度;不可见光传感器用于检测环境中的不可见光,得到不可见光强度。在本实施例中,不可见光为红外光,不可见光强度为红外光强度,但并不限定不可见光只能是红外光,不可见光还可以是紫外线等不可见光,本实施例是因为针对红外光造成智能电视显示亮度过高的问题才选定的红外光。用户开启智能电视的自动调整显示亮度功能后,智能电视通过获取环境光强度和红外光强度。
步骤S20,根据所述环境光强度和所述不可见光强度,计算所述环境光强度中的可见光强度;
步骤S30,根据所述单位时间内相邻两个可见光强度之差调整显示终端的显示亮度值。
通过将所述环境光强度和红外光强度进行处理,从而得到环境的可见光强度,即得到用户肉眼所能够感知的波长段的光线强度,通过该可见光强度进行显示亮度的调整即排除了之前环境光中因红外光而造成显示亮度过高的影响,更加符合用户肉眼感受光线刺激的敏感度,从而提升了智能电视的用户体验。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获取环境光传感器在环境中所检测到的环境光强度和不可见光传感器在环境下所检测到的不可见光强度;其中,环境光包括可见光和不可见光;根据所述环境光强度和所述不可见光强度,计算得出所述环境光强度中的可见光强度;根据所述单位时间内相邻两个可见光强度之差调整显示终端的显示亮度值。由此,排除了环境光中例如红外光、紫外线灯不可见光对显示亮度调整的影响,提高了电子屏幕调整发光亮度的精确性,优化了用户体验。
优选地,在用户开启智能电视的自动调整显示亮度功能后,可能出现用户对显示亮度并不满意的情况,此时用户能够自行对显示亮度进行调整。在出现这样的情况下,智能电视能够记载用户自行调整的情况判断出用户对显示亮度的喜好,例如:在可见光强为A、发光亮度为X°时,用户多次手动将显示亮度调至X+15°,则智能电视判断出用户偏好于较默认提高15°的显示亮度,在之后会默认提高15°的显示亮度。
或者,在用户手动调整显示亮度的同时智能电视记录下本次的可见光强度和显示亮度,在之后智能电视处于相同可见光强度的环境下时能够自动将显示亮度调整至用户之前手动调节的发光亮度。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用户在开启自动调整显示亮度功能的基础上记录用户的手动调节,从而获取到用户对显示亮度的个人喜好,在之后运用中根据用户的个人喜好进行发光亮度的调节,满足用户对智能电视的个性化要求,提升用户体验。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基于本发明显示终端显示亮度调整方法第一实施例,在本发明显示终端显示亮度调整方法第二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0包括:
步骤S21,将所述环境光强度与第一修正值相乘得到第一乘积;其中,所述第一修正值用于将所述环境光强度修正为实际环境光强度;
步骤S22,将所述不可见光强度与第二修正值相乘得到第二乘积;其中,所述第二修正值用于将所述不可见光强度修正为实际不可见光强度;
步骤S23,根据所述第一乘积与第二乘积计算得出所述环境光强度中的可见光强度。
环境光传感器所测得的环境光强度并不准确,数据表明环境光强度与实际环境光强度为线性关系,同理红外光传感器测得的红外光强度与实际红外光强度也成线性关系,因此需要通过第一修正值将环境光强度修正为实际环境光,需要通过第二修正值将不可见光强度修正为实际不可见光强度。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环境光强度和所述红外光强度通过如下可见光强度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得到可见光强度;其中,所述可见光强度公式为:
LUX=A*value1-B*(value2/value1),
LUX为可见光强度;
value1为环境光强度;
value2为红外光强度;
A为第一修正值;
B为第二修正值。
第一乘积与第二乘积除以环境光强度的商之差,得到可见光强度。通过可见光强度计算公式能够从环境光强度和红外光强度中利用可见光强度与红外光强度之间的比例关系得到可见光强度,其中A和B均是通过红外光占环境光的不同比例的情况下,实际检测、筛选得出的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数据结果。
此外,除上述整体式可见光强度公式外,本发明还提供另一种分段式可见光强度计算公式,在比较环境光强数据和红外光强数据后,根据二者之间的比例关系分为:
当value2/value1<0.5时,
LUX=A1*vaule1+B1
当0.5≤value2/value1<1时,
LUX=A2*value1+B2;其中:
LUX为可见光强度;
value1为环境光强度;
value2为红外光强度;
A1和A2均为第一修正值;
B1和B2均为第二修正值。
在value2/value1<0.5时,环境光为冷光,此时根据实际实验收集到的数据表1可计算出:A1为2.1429、B1为15.7143;
表1:
value1 value2 Lux
1 1 17.86
1 1 17.86
2 1 20.00
5 1 26.43
10 2 37.14
16 1 50.00
18 4 54.29
33 2 86.43
29 3 77.86
38 5 97.14
43 6 107.86
46 6 114.29
50 6 122.86
53 8 129.29
57 10 137.86
63 11 150.71
64 12 152.86
68 13 161.43
71 15 167.86
78 18 182.86
86 20 200.00
在0.5≤value2/value1<1时,环境光为暖光,此时根据实际实验收集到的数据表2可计算出:A2为0.1244、B2为-14.0902。
表2
Figure BDA0001248465450000081
Figure BDA0001248465450000091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第一修正值将所述环境光强度修正为实际环境光强度,第二修正值将所述不可见光强度修正为实际不可见光强度,再根据第一乘积和第二乘积,计算得出环境光强度中的可见光强度,使得显示终端能够根据可见光强度作为调整显示亮度的基准参数,提高了智能电视调整显示亮度的精确性,为用户提供了更优质的用户体验。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基于本发明显示终端显示亮度调整方法上述实施例,在本发明显示终端显示亮度调整方法第三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30包括:
步骤S31,将单位时间内相邻两个可见光强度进行比较,计算得出可见光强差值;
本实施例中,智能电视会预先存储单位时间内前一时刻的可见光强度并将其与后一时刻的可见光强度(当前可见光强度)进行比较,从而知道是需要执行调低显示亮度、调高显示亮度或不调整显示亮度的操作。在之后的时间,后一时刻的可见光强度将会成为新的前一时刻的可见光强度而存储,以供之后与新的后一时刻的可见光强度进行比较,即前一时刻的可见光强度是由之前的后一时刻的可见光强度转换而来,例如在之后的时间里,现在的后一时刻的可见光强度替换掉它作为后一时刻的可见光强度比较时的前一时刻的可见光强度,成为新的前一时刻的可见光强度,这种方式能够及时清除可见光强度所累积的历史数据,减轻智能电视的数据负载。
步骤S32,根据所述可见光强差值,计算得出显示终端的目标显示亮度值;
步骤S33,将显示终端的显示亮度值调整为目标显示亮度值。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单位时间内相邻两个可见光强度进行比较,得到可见光强度差值作为计算需要将显示亮度调整到目标显示亮度的基准,能够进一步保证调整显示亮度的可靠性。此外,通过及时对历史可见光强度进行替换,清除了智能电视的历史可见光数据,减轻智能电视的数据负载。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4,基于本发明显示终端显示亮度调整方法第三实施例,在本发明显示终端显示亮度调整方法第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32包括:
步骤S321,判断所述可见光强差值是否大于预设阈值;
步骤S322,若所述可见光强差值大于预设阈值,则根据所述可见光强差值计算出显示终端的目标显示亮度值;
步骤S323,若所述可见光强差值小于预设阈值,则放弃调整显示终端的显示亮度。
在可见光强度变化但是变化程度不明显或者肉眼不足以感知的情况下,不改变显示亮度丝毫不会影响到用户的体验效果,因此,在计算出显示终端的目标显示亮度值之前可以设置一个阈值,并将可见光强度差与阈值进行比较,若可见光强度差小于阈值即用户肉眼不足以感知的情况时,不再计算需要将显示亮度调整到的目标显示亮度值,即放弃调整显示终端的显示亮度。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阈值来判断可见光强度变化是否能够被用户的肉眼所感知到,若可见光变化差值小于阈值时即用户肉眼不足以感知的情况时,在保证用户体验的情况下不再对发光亮度进行调整,从而节省了智能电视不必要的功耗。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5,基于本发明显示终端显示亮度调整方法第三实施例,在本发明显示终端显示亮度调整方法第五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32包括:
步骤S324,当单位时间内前一时刻的可见光强度小于后一时刻的可见光强度时,根据可见光强差值和显示亮度上升敏感曲线,计算得出显示终端的目标显示亮度值;
所述显示亮度上升敏感曲线对应的显示亮度上升敏感公式为:
Figure BDA0001248465450000111
其中:
B0为目标亮度值
Bc为智能电视亮度值;
Bmax为智能电视可调整到的最大亮度值;
ΔADC为可见光强差值;
ΔADCmax为所能采集的可见光强范围内的最大差值。
显示亮度上升敏感公式由亮度与可见光上升趋势在可增强范围的乘积之和得到目标显示亮度值,其中,可见光上升趋势采用对数函数,在最初并未确定底数的具体数值,通过大量的实验数据表明当底数为10时最符合肉眼对可见光呈上升趋势的敏感性,从而采用lg函数。Bmax和ΔADCmax为固定值,因此获取到Bc和ΔADC后即可运用显示亮度上升敏感公式得到B0,从而将Bc调整至B0,进一步请参阅图6查看显示亮度上升敏感曲线图。
步骤S325,当单位时间内前一时刻的可见光强度大于后一时刻的可见光强度时,根据可见光强差值和显示亮度下降敏感曲线,计算得出显示终端的目标显示亮度值。
所述显示亮度下降敏感曲线对应的显示亮度下降敏感公式为:
Figure BDA0001248465450000112
其中:
a为0.1;
B0为目标亮度值
Bc为智能电视亮度值;
ΔADC为可见光强差值;
ΔADCmax为所能采集的可见光强范围内的最大差值。
显示亮度下降敏感公式由显示亮度下降趋势与亮度值的乘积得到目标显示亮度,其中,可见光下降趋势采用对数函数,在最初并未确定底数的具体数值,通过大量的实验数据表明当底数为0.1时最符合肉眼对可见光呈下降趋势的敏感性。a和ΔADCmax为固定值,因此获取到Bc和ΔADC后即可运用显示亮度下降敏感公式得到B0,从而将Bc调整至B0,进一步请参阅图7查看显示亮度下降敏感曲线图。
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单位时间内前一时刻的可见光强度与后一时刻的可见光强度的比较结果可以判断是需要根据显示亮度上升敏感公式将显示亮度调高还是根据显示亮度下降敏感公式将显示亮度调低,显示亮度上升敏感公式和显示亮度下降敏感公式利用与肉眼对光线敏感性相符的对数函数能够获取用户肉眼感受舒适的目标显示亮度,进而将显示亮度值调整到该目标显示亮度值,为用户提供优质的视觉感受。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终端显示亮度调整装置,请参阅图8,在第一实施例中,该显示终端显示亮度调整装置100包括获取模块10、计算模块30和调整模块50,其中:
所述获取模块10,用于获取环境光传感器在环境中所检测到的环境光强度和不可见光传感器在环境下所检测到的不可见光强度;其中,环境光包括可见光和不可见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终端显示亮度调整方法应用于智能电视、手机、电脑等显示终端,显示终端在不同光照环境下,可根据指定的光线强度进行自身显示亮度的调整,其中指定的光线强度包括环境光强度、可见光强度等。
本实施例以智能电视针对红外光会造成自动调整后显示亮度过高的问题进行说明,环境光传感器用于检测环境中的可见光和不可见光(包括红外光、紫外线等),得到环境光强度;不可见光传感器用于检测环境中的不可见光,得到不可见光强度。在本实施例中,不可见光为红外光,不可见光强度为红外光强度,但并不限定不可见光只能是红外光,不可见光还可以是紫外线等不可见光,本实施例是因为针对红外光造成智能电视显示亮度过高的问题才选定的红外光。用户开启智能电视的自动调整显示亮度功能后,智能电视通过获取环境光强度和红外光强度。
所述计算模块30,用于根据所述环境光强度和所述不可见光强度,计算得出所述环境光强度中的可见光强度;
所述调整模块50,用于根据所述单位时间内相邻两个可见光强度之差调整显示终端的显示亮度值。
通过将所述环境光强度和红外光强度进行处理,从而得到环境的可见光强度,即得到用户肉眼所能够感知的波长段的光线强度,通过该可见光强度进行显示亮度的调整即排除了之前环境光中因红外光而造成显示亮度过高的影响,更加符合用户肉眼感受光线刺激的敏感度,从而提升了智能电视的用户体验。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获取环境光传感器在环境中所检测到的环境光强度和不可见光传感器在环境下所检测到的不可见光强度;其中,环境光包括可见光和不可见光;根据所述环境光强度和所述不可见光强度,计算得出所述环境光强度中的可见光强度;根据所述单位时间内相邻两个可见光强度之差调整显示终端的显示亮度值。由此,排除了环境光中例如红外光、紫外线灯不可见光对显示亮度调整的影响,提高了电子屏幕调整发光亮度的精确性,优化了用户体验。
优选地,在用户开启智能电视的自动调整显示亮度功能后,可能出现用户对显示亮度并不满意的情况,此时用户能够自行对显示亮度进行调整。在出现这样的情况下,智能电视能够记载用户自行调整的情况判断出用户对显示亮度的喜好,例如:在可见光强为A、发光亮度为X°时,用户多次手动将显示亮度调至X+15°,则智能电视判断出用户偏好于较默认提高15°的显示亮度,在之后会默认提高15°的显示亮度。
或者,在用户手动调整显示亮度的同时智能电视记录下本次的可见光强度和显示亮度,在之后智能电视处于相同可见光强度的环境下时能够自动将显示亮度调整至用户之前手动调节的发光亮度。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用户在开启自动调整显示亮度功能的基础上记录用户的手动调节,从而获取到用户对显示亮度的个人喜好,在之后运用中根据用户的个人喜好进行发光亮度的调节,满足用户对智能电视的个性化要求,提升用户体验。
进一步地,基于本发明显示终端显示亮度调整装置第一实施例,在本发明显示终端显示亮度调整装置第二实施例中,所述计算模块30包括第一乘积单元31、第二乘积单元33和第一计算单元35,其中:
所述第一乘积单元31,用于将所述环境光强度与第一修正值相乘得到第一乘积;其中,所述第一修正值用于将所述环境光强度修正为实际环境光强度;
所述第二乘积单元33,用于将所述不可见光强度与第二修正值相乘得到第二乘积;所述第二修正值用于将所述不可见光强度修正为实际不可见光强度;
所述第一计算单元35,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乘积与第二乘积计算得出所述环境光强度中的可见光强度。
环境光传感器所测得的环境光强度并不准确,数据表明环境光强度与实际环境光强度为线性关系,同理红外光传感器测得的红外光强度与实际红外光强度也成线性关系,因此需要通过第一修正值将环境光强度修正为实际环境光,需要通过第二修正值将不可见光强度修正为实际不可见光强度。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环境光强度和所述红外光强度通过如下可见光强度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得到可见光强度;其中,所述可见光强度公式为:
LUX=A*value1-B*(value2/value1),
LUX为可见光强度;
value1为环境光强度;
value2为红外光强度;
A为第一修正值;
B为第二修正值。
第一乘积与第二乘积除以环境光强度的商之差,得到可见光强度。通过可见光强度计算公式能够从环境光强度和红外光强度中利用可见光强度与红外光强度之间的比例关系得到可见光强度,其中A和B均是通过红外光占环境光的不同比例的情况下,实际检测、筛选得出的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数据结果。
此外,除上述整体式可见光强度公式外,本发明还提供另一种分段式可见光强度计算公式,在比较环境光强数据和红外光强数据后,根据二者之间的比例关系分为:
当value2/value1<0.5时,
LUX=A1*vaule1+B1
当0.5≤value2/value1<1时,
LUX=A2*value1+B2;其中:
LUX为可见光强度;
value1为环境光强度;
value2为红外光强度;
A1和A2均为第一修正值;
B1和B2均为第二修正值。
在value2/value1<0.5时,环境光为冷光,此时根据表1可计算出:A1为2.1429、B1为15.7143;
在0.5≤value2/value1<1时,环境光为暖光,此时根据表2可计算出:A2为0.1244、B2为-14.0902。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第一修正值将所述环境光强度修正为实际环境光强度,第二修正值将所述不可见光强度修正为实际不可见光强度,再根据第一乘积和第二乘积,计算得出环境光强度中的可见光强度,使得显示终端能够根据可见光强度作为调整显示亮度的基准参数,提高了智能电视调整显示亮度的精确性,为用户提供了更优质的用户体验。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9,基于本发明显示终端显示亮度调整装置第一实施例,在本发明显示终端显示亮度调整装置第三实施例中,所述调整模块50包括第二计算单元51、第三计算单元53和调整单元55,其中:
所述第二计算单元51,用于将单位时间内相邻两个可见光强度进行比较,计算得出可见光强差值;
本实施例中,智能电视会预先存储单位时间内前一时刻的可见光强度并将其与后一时刻的可见光强度(当前可见光强度)进行比较,从而知道是需要执行调低显示亮度、调高显示亮度或不调整显示亮度的操作。在之后的时间,后一时刻的可见光强度将会成为新的前一时刻的可见光强度而存储,以供之后与新的后一时刻的可见光强度进行比较,即前一时刻的可见光强度是由之前的后一时刻的可见光强度转换而来,例如在之后的时间里,现在的后一时刻的可见光强度替换掉它作为后一时刻的可见光强度比较时的前一时刻的可见光强度,成为新的前一时刻的可见光强度,这种方式能够及时清除可见光强度所累积的历史数据,减轻智能电视的数据负载。
所述第二计算单元53,用于根据所述可见光强差值,计算得出显示终端的目标显示亮度值;
所述调整单元55,用于将显示终端的显示亮度值调整为目标显示亮度值。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单位时间内相邻两个可见光强度进行比较,得到可见光强度差值作为计算需要将显示亮度调整到目标显示亮度的基准,能够进一步保证调整显示亮度的可靠性。此外,通过及时对历史可见光强度进行替换,清除了智能电视的历史可见光数据,减轻智能电视的数据负载。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0,基于本发明显示终端显示亮度调整装置第三实施例,在本发明显示终端显示亮度调整装置第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计算单元53还包括判断子单元531和第一计算子单元533,
所述判断子单元531,用于判断所述可见光强差值是否大于预设阈值,在所述可见光强差值大于预设阈值时所述第一计算子单元533工作;在所述可见光强差值小于预设阈值时所述第一计算单元533停止工作;
所述第一计算子单元533,用于在所述可见光强差值大于预设阈值时,根据所述可见光强差值计算得出显示终端的目标显示亮度值。
在可见光强度变化但是变化程度不明显或者肉眼不足以感知的情况下,不改变显示亮度丝毫不会影响到用户的体验效果,因此,在计算出显示终端的目标显示亮度值之前可以设置一个阈值,并将可见光强度差与阈值进行比较,若可见光强度差小于阈值即用户肉眼不足以感知的情况时,不再计算需要将显示亮度调整到的目标显示亮度值,即放弃调整显示终端的显示亮度。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阈值来判断可见光强度变化是否能够被用户的肉眼所感知到,若可见光变化差值小于阈值时即用户肉眼不足以感知的情况时,在保证用户体验的情况下不再对发光亮度进行调整,从而节省了智能电视不必要的功耗。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1,基于本发明显示终端显示亮度调整装置第三实施例,在本发明显示终端显示亮度调整装置第五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计算单元53包括第二计算子单元535和第三计算子单元537,其中:
所述第二计算子单元535,用于当单位时间内前一时刻的可见光强度小于后一时刻的可见光强度时,根据可见光强差值和显示亮度上升敏感曲线,计算得出显示终端的目标显示亮度值;
所述显示亮度上升敏感曲线对应的显示亮度上升敏感公式为:
Figure BDA0001248465450000171
其中:
B0为目标亮度值
Bc为智能电视亮度值;
Bmax为智能电视可调整到的最大亮度值;
ΔADC为可见光强差值;
ΔADCmax为所能采集的可见光强范围内的最大差值。
显示亮度上升敏感公式由亮度与可见光上升趋势在可增强范围的乘积之和得到目标显示亮度值,其中,可见光上升趋势采用对数函数,在最初并未确定底数的具体数值,通过大量的实验数据表明当底数为10时最符合肉眼对可见光呈上升趋势的敏感性,从而采用lg函数。Bmax和ΔADCmax为固定值,因此获取到Bc和ΔADC后即可运用显示亮度上升敏感公式得到B0,从而将Bc调整至B0,进一步请参阅图6查看显示亮度上升敏感曲线图。
步骤S325,当单位时间内前一时刻的可见光强度大于后一时刻的可见光强度时,根据可见光强差值和显示亮度下降敏感曲线,计算得出显示终端的目标显示亮度值。
所述显示亮度下降敏感曲线对应的显示亮度下降敏感公式为:
Figure BDA0001248465450000172
其中:
a为0.1;
B0为目标亮度值
Bc为智能电视亮度值;
ΔADC为可见光强差值;
ΔADCmax为所能采集的可见光强范围内的最大差值。
显示亮度下降敏感公式由显示亮度下降趋势与亮度值的乘积得到目标显示亮度,其中,可见光下降趋势采用对数函数,在最初并未确定底数的具体数值,通过大量的实验数据表明当底数为0.1时最符合肉眼对可见光呈下降趋势的敏感性。a和ΔADCmax为固定值,因此获取到Bc和ΔADC后即可运用显示亮度下降敏感公式得到B0,从而将Bc调整至B0,进一步请参阅图7查看显示亮度下降敏感曲线图。
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单位时间内前一时刻的可见光强度与后一时刻的可见光强度的比较结果可以判断是需要根据显示亮度上升敏感公式将显示亮度调高还是根据显示亮度下降敏感公式将显示亮度调低,显示亮度上升敏感公式和显示亮度下降敏感公式利用与肉眼对光线敏感性相符的对数函数能够获取用户肉眼感受舒适的目标显示亮度,进而将显示亮度值调整到该目标显示亮度值,为用户提供优质的视觉感受。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显示终端显示亮度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终端显示亮度调整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环境光传感器在环境中所检测到的环境光强度和不可见光传感器在环境下所检测到的不可见光强度;其中,环境光包括可见光和不可见光;
根据所述环境光强度和所述不可见光强度,计算得出所述环境光强度中的可见光强度;
将单位时间内相邻两个可见光强度进行比较,计算得出可见光强差值;其中,预先存储单位时间内前一时刻的可见光强度并将其与后一时刻的可见光强度,在之后的时间,后一时刻的可见光强度将会成为新的前一时刻的可见光强度而存储,以供之后与新的后一时刻的可见光强度进行比较;
当单位时间内前一时刻的可见光强度小于后一时刻的可见光强度时,根据可见光强差值和显示亮度上升敏感曲线,计算得出显示终端的目标显示亮度值;
当单位时间内前一时刻的可见光强度大于后一时刻的可见光强度时,根据可见光强差值和显示亮度下降敏感曲线,计算得出显示终端的目标显示亮度值;
将显示终端的显示亮度值调整为目标显示亮度值;
所述显示亮度上升敏感曲线对应的显示亮度上升敏感公式为:
Figure FDA0002825647620000011
其中:
B0为目标亮度值
Bc为智能电视亮度值;
Bmax为智能电视可调整到的最大亮度值;
ΔADC为可见光强差值;
ΔADCmax为所能采集的可见光强范围内的最大差值;
所述显示亮度下降敏感曲线对应的显示亮度下降敏感公式为:
Figure FDA0002825647620000012
其中:
a为0.1;
B0为目标亮度值
Bc为智能电视亮度值;
ΔADC为可见光强差值;
ΔADCmax为所能采集的可见光强范围内的最大差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终端显示亮度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环境光强度和所述不可见光强度,计算得出所述环境光强度中的可见光强度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环境光强度与第一修正值相乘得到第一乘积;其中,所述第一修正值用于将所述环境光强度修正为实际环境光强度;
将所述不可见光强度与第二修正值相乘得到第二乘积;其中,所述第二修正值用于将所述不可见光强度修正为实际不可见光强度;
根据所述第一乘积与第二乘积计算得出所述环境光强度中的可见光强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终端显示亮度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可见光强差值,计算得出显示终端的目标显示亮度值的步骤包括:
判断所述可见光强差值是否大于预设阈值;
若所述可见光强差值大于预设阈值,则根据所述可见光强差值计算得出显示终端的目标显示亮度值。
4.一种显示终端显示亮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终端显示亮度调整装置包括获取模块、计算模块和调整模块,其中:
所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环境光传感器在环境中所检测到的环境光强度和不可见光传感器在环境下所检测到的不可见光强度;其中,环境光包括可见光和不可见光;
所述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环境光强度和所述不可见光强度,计算得出所述环境光强度中的可见光强度;
所述调整模块,用于根据单位时间内相邻两个可见光强度之差调整显示终端的显示亮度值;
所述调整模块包括第二计算单元、第三计算单元和调整单元,其中:
所述第二计算单元,用于将单位时间内相邻两个可见光强度进行比较,计算得出可见光强差值;其中,预先存储单位时间内前一时刻的可见光强度并将其与后一时刻的可见光强度,在之后的时间,后一时刻的可见光强度将会成为新的前一时刻的可见光强度而存储,以供之后与新的后一时刻的可见光强度进行比较;
所述第三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可见光强差值,计算得出显示终端的目标显示亮度值;
所述调整单元,用于将显示终端的显示亮度值调整为目标显示亮度值;
所述第三计算单元包括第二计算子单元和第三计算子单元,其中:
所述第二计算子单元,用于当单位时间内前一时刻的可见光强度小于后一时刻的可见光强度时,根据可见光强差值和显示亮度上升敏感曲线,计算得出显示终端的目标显示亮度值;
所述第三计算子单元,用于当单位时间内前一时刻的可见光强度大于后一时刻的可见光强度时,根据可见光强差值和显示亮度下降敏感曲线,计算得出显示终端的目标显示亮度值;
所述显示亮度上升敏感曲线对应的显示亮度上升敏感公式为:
Figure FDA0002825647620000031
其中:
B0为目标亮度值
Bc为智能电视亮度值;
Bmax为智能电视可调整到的最大亮度值;
ΔADC为可见光强差值;
ΔADCmax为所能采集的可见光强范围内的最大差值;
所述显示亮度下降敏感曲线对应的显示亮度下降敏感公式为:
Figure FDA0002825647620000032
其中:
a为0.1;
B0为目标亮度值
Bc为智能电视亮度值;
ΔADC为可见光强差值;
ΔADCmax为所能采集的可见光强范围内的最大差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终端显示亮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模块包括第一乘积单元、第二乘积单元和第一计算单元,其中:
所述第一乘积单元,用于将所述环境光强度与第一修正值相乘得到第一乘积;其中,所述第一修正值用于将所述环境光强度修正为实际环境光强度;
所述第二乘积单元,用于将所述不可见光强度与第二修正值相乘得到第二乘积;其中,所述第二修正值用于将所述不可见光强度修正为实际不可见光强度;
所述第一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乘积与第二乘积计算得出所述环境光强度中的可见光强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终端显示亮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计算单元包括判断子单元和第一计算子单元,其中:
所述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可见光强差值是否大于预设阈值;
所述第一计算子单元,用于在所述可见光强差值大于预设阈值时,根据所述可见光强差值计算得出显示终端的目标显示亮度值。
CN201710169227.2A 2017-03-17 2017-03-17 显示终端显示亮度调整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68759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69227.2A CN106875922B (zh) 2017-03-17 2017-03-17 显示终端显示亮度调整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69227.2A CN106875922B (zh) 2017-03-17 2017-03-17 显示终端显示亮度调整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75922A CN106875922A (zh) 2017-06-20
CN106875922B true CN106875922B (zh) 2021-03-30

Family

ID=591727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169227.2A Active CN106875922B (zh) 2017-03-17 2017-03-17 显示终端显示亮度调整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87592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25984A (zh) * 2017-08-29 2019-03-05 苏州幻视互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感应模组的增强现实显示方法及装置
KR102521933B1 (ko) 2018-10-04 2023-04-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CN111131596B (zh) * 2018-10-31 2021-11-0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屏幕亮度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09448641B (zh) * 2018-11-30 2021-03-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背光控制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09859689B (zh) * 2019-04-09 2020-07-3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屏幕亮度调节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0782859A (zh) * 2019-11-11 2020-02-11 深圳Tcl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亮度调节方法、第一终端、系统及装置
CN113643673B (zh) * 2021-07-22 2022-11-01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环境光检测方法及装置、显示装置
CN113847982A (zh) * 2021-09-18 2021-12-28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获得校准因子的方法、环境光传感器、存储介质及终端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11538A (zh) * 2007-12-25 2008-07-02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亮度的调节方法
KR20100008501A (ko) * 2008-07-16 2010-01-26 삼성모바일디스플레이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
CN103713735A (zh) * 2012-09-29 2014-04-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使用非接触式手势控制终端设备的方法和装置
CN104158966A (zh) * 2014-08-08 2014-11-19 Tcl通讯(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亮度自动调整的方法及系统
CN104469022A (zh) * 2014-12-03 2015-03-25 北京元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灯调节方法、系统和手持终端
CN105428376A (zh) * 2014-09-12 2016-03-23 芯视达系统公司 具有可见光及紫外光探测功能的单芯片影像传感器及其探测方法
CN105788540A (zh) * 2016-05-20 2016-07-2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调节方法及终端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104846A1 (en) * 2003-11-19 2005-05-19 Adapathya Ravi S. Apparatus, system, and process for demarking control objects using direct non-visible light
JP5634005B2 (ja) * 2007-11-02 2014-12-03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および表示制御方法ならびに電子機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11538A (zh) * 2007-12-25 2008-07-02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亮度的调节方法
KR20100008501A (ko) * 2008-07-16 2010-01-26 삼성모바일디스플레이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
CN103713735A (zh) * 2012-09-29 2014-04-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使用非接触式手势控制终端设备的方法和装置
CN104158966A (zh) * 2014-08-08 2014-11-19 Tcl通讯(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亮度自动调整的方法及系统
CN105428376A (zh) * 2014-09-12 2016-03-23 芯视达系统公司 具有可见光及紫外光探测功能的单芯片影像传感器及其探测方法
CN104469022A (zh) * 2014-12-03 2015-03-25 北京元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灯调节方法、系统和手持终端
CN105788540A (zh) * 2016-05-20 2016-07-2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调节方法及终端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75922A (zh) 2017-06-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75922B (zh) 显示终端显示亮度调整方法和装置
US8884866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backlight brightness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05580066B (zh) 环境光上下文知晓显示
CN110211548B (zh) 调整显示亮度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2097056B (zh) 电子装置及其控制背光亮度的方法
US8760475B2 (en) Method of dynamically adjusting screen brightness
CN105023552B (zh) 显示器及其亮度调整方法
US8860653B2 (en) Ambient light sensing technique
US20160110846A1 (en) Automatic display image enhancement based on user&#39;s visual perception model
US20170011678A1 (en) Display device, television set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TWI386910B (zh) 顯示裝置及其亮度調整方法
CN103680465A (zh) 视疲劳的检测及缓解方法
CN104168371A (zh) 一种移动终端背光亮度调整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1299807A (zh) 一种自动调整显示参数的显示设备及其实现方法
CN105741787A (zh) 显示终端背光亮度调节方法、装置及电视机
US20050156949A1 (en) Method of brightness adjustment for a display device
CN105453166A (zh) 一种调节背光亮度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7864349B (zh) 电视机及其显示图效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20140375696A1 (en)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and backlight adjusting method thereof
JPWO2006049058A1 (ja) 映像信号変換装置、映像表示装置
CN104954844A (zh) 基于用户位置的图像调整方法、装置及电视系统
KR20210100859A (ko) 전자 장치에서 디스플레이 밝기를 제어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05282334A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屏幕亮度的调节方法
TW201725578A (zh) 可依據不同環境執行最佳化調整的影像調整方法及其顯示器
Ma et al. Automatic brightness control of the handheld device display with low illumin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