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869128A - 处理下部为软弱土层、上部为液化土层地基的桩机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处理下部为软弱土层、上部为液化土层地基的桩机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869128A
CN106869128A CN201710227689.5A CN201710227689A CN106869128A CN 106869128 A CN106869128 A CN 106869128A CN 201710227689 A CN201710227689 A CN 201710227689A CN 106869128 A CN106869128 A CN 1068691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le
soil layers
soft layer
pipe
treat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22768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志铎
张孝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east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outheast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east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outheast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71022768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869128A/zh
Publication of CN1068691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6912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1/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oth placing and removing sheet pile bulkheads, piles, or mould-pip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3/00Improving or preserving soil or rock, e.g. preserving permafrost soil
    • E02D3/02Improving by compacting
    • E02D3/08Improving by compacting by inserting stones or lost bodies, e.g. compaction pil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5/00Bulkheads, piles, or other structural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o foundation engineering
    • E02D5/22Piles
    • E02D5/34Concrete or concrete-like piles cast in position ; Apparatus for making same
    • E02D5/38Concrete or concrete-like piles cast in position ; Apparatus for making same making by use of mould-pipes or other moulds
    • E02D5/385Concrete or concrete-like piles cast in position ; Apparatus for making same making by use of mould-pipes or other moulds with removal of the outer mould-pip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处理下部为软弱土层、上部为液化土层地基的桩机和方法,可以使用在地基处理中,有效处理下部为软弱土层、上部为液化土层的不良地基。传统的地基处理方法只能单独处理软弱地基或液化地基,而不能一次性有效地处理软弱土层、液化土层组合的复杂不良地基。本发明中变模量桩可控制桩身不同位置的桩体材料,在不同的土层处采用与土层相适应的、有效的桩体材料,可一次性有效地处理软弱土层、液化土层组合的复杂不良地基。本发明对于地基处理中改善处理效果、减少工期、提高经济性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Description

处理下部为软弱土层、上部为液化土层地基的桩机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处理下部为软弱土层、上部为液化土层地基的桩机和方法,属于岩土工程技术领域,适用于处理下部为软弱土层、上部为液化土层的地基。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工程建设中遇到不良地基的情况越来越多,如软弱地基、液化地基等,对于这类不良地基,必须进行处理以满足工程建设的要求。对于软弱地基,主要采用桩基法、排水固结法、加筋法等进行处理,每种方法均有各自的优缺点和使用范围。
液化地基是指砂土或粉土等具有液化势的地基:在饱和状态下,砂土或粉土地基受到振动时,土体中的孔隙水压力上升,土体间的有效应力减小,导致土体的抗剪强度降低;振动到一定程度时,土体颗粒处于悬浮状态,土体的抗剪强度减小为零,土体变为可流动的水土混合物,呈液化状态。对于液化地基,主要处理方法包括强夯法、碎石桩法、砂桩法等。
受历史沉积环境的影响,不同年代沉积的土层是不同的,即地基由多层不同类型的岩土组成。在工程建设中,可能会遇到建筑的有效作用深度范围内有两种不良土层的情况,如下部为软弱土层、上部为液化土层的地基。对于单类型的不良地基,使用现有的方法即可有效处理,但是对于下部为软弱土层、上部为液化土层的复合类型不良地基,目前还没有有效、实用的方法。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效、快速、经济地处理下部为软弱土层、上部为液化土层地基的桩机,同时提供一种处理下部为软弱土层、上部为液化土层地基的方法。
技术方案:本发明的处理下部为软弱土层、上部为液化土层地基的桩机,包括支架、与所述支架连接并保持其稳定的支撑杆、设置在支架顶端的滑轮组、通过钢丝绳和滑轮组安装在支架上的振动锤和吊斗、安装在所述振动锤下侧带有灌料口的桩管、通过钢丝绳控制桩管和吊斗升降的卷扬机。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桩机中,桩管底端设置有活瓣桩尖,所述活瓣桩尖在桩管打入地基的过程中闭合,在拔管过程中开启。
本发明的处理下部为软弱土层、上部为液化土层地基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架设好桩机,启动振动锤使桩管下沉,直到桩的设计深度;
b.从灌料口向桩管中灌入水泥粉煤灰碎石混合物,启动振动锤和卷扬机并缓慢上拔桩管,直到桩头到达软弱土层与液化土层的交界面;
c.从灌料口向桩管中投放碎石料,启动振动锤和卷扬机并缓慢上拔桩管,直到碎石填满液化土层的桩身;
d.在设有桩的范围的地基表面铺设总厚50-100cm的级配碎石褥垫层,每层厚度25cm,并使用振动+静力碾压法压实。
进一步的,本发明方法中,步骤b、步骤c中应连续从灌料口向桩管中灌入桩体材料,保证桩管中始终有桩体材料。
进一步的,本发明方法中,步骤b、步骤c中上拔桩管的速度应控制在小于1m/min。
进一步的,本发明方法中,步骤d中采用分层铺设法来铺设级配碎石褥垫层。
本发明中,通过改变桩身材料来改变桩身模量,由多个不同模量的桩身段组成变模量桩。针对下部为软弱土层、上部为液化土层的地基,变模量桩由传统的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和碎石桩组成:下部为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处理软弱土层,桩身材料为水泥+粉煤灰+碎石和水的混合物;上部为碎石桩,处理液化土层,桩身材料为碎石。在桩与基础之间铺设50-100cm厚的褥垫层,材料为级配碎石,采用分层铺设法,每层厚度25cm,并使用振动+静力碾压法压实。变模量桩、褥垫层和桩间土一起组成变模量桩复合地基。
有益效果: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传统的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碎石桩只能够分别单独处理软弱地基和液化地基,而不能一次性有效地处理下部为软弱土层、上部为液化土层的不良地基。本发明的变模量桩可以在不同的桩身位置采用不同的材料,对于软弱土层位置的桩身采用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对于液化土层位置的桩身采用碎石桩,这样就充分结合了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和碎石桩的优点,可以一次性有效地处理下部为软土层、上部为液化土层的地基,满足工程建设的技术要求。
(2)由于可以通过改变桩身材料来改变桩身模量,因此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不良地基,采用对其处理最为有效的材料种类、配比,因此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范围,同时可以通过桩土模量比的改变,使复合地基达到最佳的承载能力,提高地基处理的科学性、经济性。
(3)由于使用本发明可以一次性处理下部为软土层、上部为液化土层的地基,因此可以减少施工时间、降低施工费用。
(4)环境友好,在变模量桩钻孔过程中,表层土的结构没有被破坏,没有多余的开挖土体,因此不需要专门外运废土。
附图说明
图1为变模量桩复合地基示意图。
图2为变模量桩施工设备示意图。
图3(a)为振动沉管,图3(b)为灌注下部桩身材料,图3(c)为灌注上部桩身材料,图3(d)为单根桩施工完成,图3(e)为场地桩施工完成,图3(f)为褥垫层施工完成,形成复合地基。
图中有:支撑杆1、卷扬机2、钢丝绳3、支架4、滑轮组5、振动锤6、灌料口7、桩管8、吊斗9、活瓣桩尖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发明所使用设备由支撑杆1、卷扬机2、钢丝绳3、支架4、滑轮组5、振动锤6、灌料口7、桩管8、吊斗9、活瓣桩尖10组成。其中支撑杆1保证支架4的稳定,卷扬机2通过钢丝绳3控制桩管8和吊斗9的升降,通过振动锤6的振动作用将桩管8打入地基中,吊斗9中的材料可以通过灌料口7灌入桩管8中,活瓣桩尖10在桩管打入地基的过程中闭合,在拔管过程中开启。
(1)工程概况
1)场地岩土条件
某一工程建设场地的岩土条件为典型的上部为液化土层、下部为软弱土层的情况,该场地的土层分布情况为:
0~4.0m为黄色低液限粉土,标贯击数的平均值N=4击,最大值为5击,最小值为2击,为中等~严重液化;
4.0~8.0m为灰色低液限粉土,局部夹淤泥质低液限粘土,标贯击数的平均值N=5击,最大值为8击,最小值为3击,为中等~严重液化;
8.0~14.0m为灰色低液限粘土,标贯击数的平均值N=6击,最大值为10击,最小值为3击;
14.0~16.0m为灰色、深灰色低液限粘土,标贯击数的平均值N=10击,最大值为18击,最小值为5击;
16.0m以下(未穿透)为红褐色低液限粘土,标贯击数的平均值N大于14击。
从以上场地的地质条件可以看出,0~8.0m为液化土层,在地震作用下具有液化的风险,8.0~14.0m的粘土层标贯击数小,承载力低,属于不良的软弱地基情况,需要对14.0m深度范围内的土体进行处理以满足工程建设对地基的技术要求。
2)地基处理的技术要求
经加固后地基应满足下表中的技术指标。
表1地基加固后的技术指标要求
(2)地基处理设计参数
设计使用变模量桩对该不良地基进行处理,桩径500mm,桩间距1.8m,正三角形布置,不同的土层中采用不同的桩身材料:粉土层采用碎石桩,桩长8m;粘土层采用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桩长6m。
(3)施工
1)准备工作
a、场地平整、清除杂物,回填土应夯打密实。
b、保证桩位点的偏差符合要求。测量放样用全站式经纬仪,极坐标计算数据。
c、桩架就位。机架要平直,机座垫稳,不能软硬不均,桩机下垫枕木。
2)沉管
a、沉管过程中注意调整桩机的稳定,严禁倾斜和错位。
b、沉管过程中做好记录。激振电流每沉1m记录一次,对土层变化处应特别说明,直到沉管至设计标高。
3)投下部桩身料
a、沉管至设计标高后尽快投料,投料数量应按桩身体积进行计算。
b、如上料量不够,须在拔管过程中补充投料,以保证成桩桩顶标高满足设计要求。
c、混合料配比应严格执行设计规定,碎石和石屑含杂质不大于5%,并且不含有粒径大于50mm颗粒。
d、按设计配比配置混合料,投入搅拌机加水拌和,加水量由混合料坍落度控制,一般坍落度为30~50mm,成桩后桩顶浮浆厚度一般不超过200mm。
e、混合料的搅拌须均匀,搅拌时间不得少于2min。
4)拔管
a、当投料完成后,开动马达,沉管原地留振10s左右,然后边振动边拔管。
b、拔管应尽量保持匀速,一般控制在1.2~1.5m/min左右,如遇淤泥土或淤泥质土,拔管速率可适当放慢。
c、直到桩头达到软弱土层和液化土层交界面处,即完成软弱土层部分的桩身。
5)投上部桩身料
a、当水泥粉煤灰碎石混合料灌注软弱土层桩身段完成后,向桩管中投放碎石。
b、为了保证碎石的振动密实效果,控制每次投放的碎石料数量,保证每次投放碎石料深度不超过1m。
6)振动拔管
振动1min,然后边振动边拔管,每提升0.5-1m,桩管反插40cm,留振30-60秒,如此反复直至全管拔出,拔管速度为1.2~1.5m/min。
7)铺设褥垫层
a、将搅拌合格级配碎石用自卸汽车运至现场卸料,填料松铺厚度约30cm,
b、推土机进行填料初平,人工配合平地机精平,
c、先用振动压路机静压两遍,然后弱振压实两遍,最后静压两遍,压实厚度为25cm。
d、接着进行下一层级配砂石碾压,施工方法相同,直到完成褥垫层的铺设。
(4)加固效果检测
加固后对地基进行检测,项目包括复合地基的承载力、桩身质量、桩间土力学性质等,检测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2地基加固检测结果
从上表可以看到,经过处理后的地基满足工程建设的技术要求,说明了本发明方法的有效性。
上述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等同替换,这些对本发明权利要求进行改进和等同替换后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处理下部为软弱土层、上部为液化土层地基的桩机,其特征在于,该桩机包括支架(4)、与所述支架(4)连接并保持其稳定的支撑杆(1)、设置在支架(4)顶端的滑轮组(5)、通过钢丝绳(3)和滑轮组(5)安装在支架(4)上的振动锤(6)和吊斗(9)、安装在所述振动锤(6)下侧带有灌料口(7)的桩管(8)、通过钢丝绳(3)控制桩管(8)和吊斗(9)升降的卷扬机(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下部为软弱土层、上部为液化土层地基的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桩管(8)底端设置有活瓣桩尖(10),所述活瓣桩尖(10)在桩管(8)打入地基的过程中闭合,在拔管过程中开启。
3.一种处理下部为软弱土层、上部为液化土层地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架设好桩机,启动振动锤(6)使桩管(8)下沉,直到桩的设计深度;
b.从灌料口(7)向桩管(8)中灌入水泥粉煤灰碎石混合物,启动振动锤(6)和卷扬机(2)并缓慢上拔桩管(8),直到桩头到达软弱土层与液化土层的交界面;
c.从灌料口(7)向桩管(8)中投放碎石料,启动振动锤(6)和卷扬机(2)并缓慢上拔桩管(8),直到碎石填满液化土层的桩身;
d.在设有桩的范围的地基表面铺设总厚50-100cm的级配碎石褥垫层,每层厚度25cm,并使用振动+静力碾压法压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处理下部为软弱土层、上部为液化土层地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步骤c中应连续从灌料口(7)向桩管(8)中灌入桩体材料,保证桩管(8)中始终有桩体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处理下部为软弱土层、上部为液化土层地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步骤c中上拔桩管(8)的速度应控制在小于1m/min。
6.根据权利要求3、4或5所述的一种处理下部为软弱土层、上部为液化土层地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中采用分层铺设法来铺设级配碎石褥垫层。
CN201710227689.5A 2017-04-07 2017-04-07 处理下部为软弱土层、上部为液化土层地基的桩机和方法 Pending CN10686912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27689.5A CN106869128A (zh) 2017-04-07 2017-04-07 处理下部为软弱土层、上部为液化土层地基的桩机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27689.5A CN106869128A (zh) 2017-04-07 2017-04-07 处理下部为软弱土层、上部为液化土层地基的桩机和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69128A true CN106869128A (zh) 2017-06-20

Family

ID=591619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227689.5A Pending CN106869128A (zh) 2017-04-07 2017-04-07 处理下部为软弱土层、上部为液化土层地基的桩机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869128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21725A (zh) * 2020-04-20 2020-06-23 兰州大学 湿陷性黄土地基加固方法及建造的变刚度夯挤桩
CN112881241A (zh) * 2021-01-19 2021-06-01 华东交通大学 一种确定颗粒材料模量软化和恢复的方法
CN114150651A (zh) * 2021-12-03 2022-03-08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强夯联合沉管挤密砂石桩的复合地基加固方法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724A (zh) * 1991-10-15 1993-05-05 河南省建筑科学研究所 地基处理方法
CN1431370A (zh) * 2003-01-17 2003-07-23 张宗毅 一种地基处理方法
CN101654899A (zh) * 2009-09-17 2010-02-24 西南交通大学 高速铁路液化土地基-路基抗震加固构造
CN101705683A (zh) * 2009-11-19 2010-05-12 孙俊康 一种沉管灌注桩的活瓣桩尖及使用方法
CN101781888A (zh) * 2010-02-01 2010-07-21 河海大学 一种振动沉管挤密碎石-混凝土组合桩及其施工方法
CN103452093A (zh) * 2013-08-30 2013-12-18 山东大学 透水性混凝土桩-碎石桩串联型复合地基及地基处理方法
CN203960843U (zh) * 2014-07-12 2014-11-26 煤炭工业太原设计研究院 碎石桩与cfg桩组合型复合地基
CN204151767U (zh) * 2014-08-22 2015-02-11 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Cfg桩与phc管桩组合复合地基
CN104947648A (zh) * 2015-06-26 2015-09-30 陕西建工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 深层置换强夯碎石桩地基加固方法
CN205475236U (zh) * 2015-12-29 2016-08-17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一种振动沉管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724A (zh) * 1991-10-15 1993-05-05 河南省建筑科学研究所 地基处理方法
CN1431370A (zh) * 2003-01-17 2003-07-23 张宗毅 一种地基处理方法
CN101654899A (zh) * 2009-09-17 2010-02-24 西南交通大学 高速铁路液化土地基-路基抗震加固构造
CN101705683A (zh) * 2009-11-19 2010-05-12 孙俊康 一种沉管灌注桩的活瓣桩尖及使用方法
CN101781888A (zh) * 2010-02-01 2010-07-21 河海大学 一种振动沉管挤密碎石-混凝土组合桩及其施工方法
CN103452093A (zh) * 2013-08-30 2013-12-18 山东大学 透水性混凝土桩-碎石桩串联型复合地基及地基处理方法
CN203960843U (zh) * 2014-07-12 2014-11-26 煤炭工业太原设计研究院 碎石桩与cfg桩组合型复合地基
CN204151767U (zh) * 2014-08-22 2015-02-11 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Cfg桩与phc管桩组合复合地基
CN104947648A (zh) * 2015-06-26 2015-09-30 陕西建工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 深层置换强夯碎石桩地基加固方法
CN205475236U (zh) * 2015-12-29 2016-08-17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一种振动沉管设备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21725A (zh) * 2020-04-20 2020-06-23 兰州大学 湿陷性黄土地基加固方法及建造的变刚度夯挤桩
CN112881241A (zh) * 2021-01-19 2021-06-01 华东交通大学 一种确定颗粒材料模量软化和恢复的方法
CN112881241B (zh) * 2021-01-19 2022-10-28 华东交通大学 一种确定颗粒材料模量软化和恢复的方法
CN114150651A (zh) * 2021-12-03 2022-03-08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强夯联合沉管挤密砂石桩的复合地基加固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92650B (zh) 基于结构变形协调控制的营运公路桥头跳车处置结构及方法
CN105714773B (zh) 一种地基处理方法
CN101487254A (zh) 一种振动沉管碎石注浆桩施工方法
CN108914912A (zh) 一种柱锤强夯置换的地基处理施工工法
CN210238178U (zh) 淤积土加固处治装置
CN106869128A (zh) 处理下部为软弱土层、上部为液化土层地基的桩机和方法
CN103074882A (zh) 用于采用碎石桩加固处理岛状多年冻土地基的施工方法
CN106522074A (zh) 一种高速公路砂砾卵石土路基的施工工艺
CN107938455A (zh) 软土层夹玄武岩层结构的路基地基的加固结构及加固方法
CN102322057A (zh) 一种可连续施工作业注浆式cfg桩施工方法
CN109706952A (zh) 大型沉井施工方法
CN1208102A (zh) 一种灌注桩及其施工方法
CN104695417B (zh) 一种后注浆碎石桩的制造方法
CN102235007B (zh) 上钉下桩组合的深基支护方法
CN108643172A (zh) 粉土地质振冲碎石挤密桩施工方法
CN107142902A (zh) 高水头大流量全断面筑坝方法
CN208055780U (zh) 软土层夹玄武岩层结构的路基地基的加固结构
CN205776209U (zh) 混凝土桩的施工设备
US11124937B1 (en) Rapid consolidation and compaction method for soil improvement of various layers of soils and intermediate geomaterials in a soil deposit
CN211057836U (zh) 一种承台基础回填结构
US10844568B1 (en) Rapid consolidation and compacion method for soil improvement of various layers of soils and intermediate geomaterials in a soil deposit
US7431536B2 (en) Method of making a flat foundation for a floor without substantial excavation and foundation made by said method
CN107299620A (zh) 水闸主体结构施工方案
US10655294B2 (en) Apparatuses for constructing displacement aggregate piers
CN105603961A (zh) 预成孔侧向约束桩及其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62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