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856410B - 信号转发装置 - Google Patents

信号转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856410B
CN106856410B CN201510892033.6A CN201510892033A CN106856410B CN 106856410 B CN106856410 B CN 106856410B CN 201510892033 A CN201510892033 A CN 201510892033A CN 106856410 B CN106856410 B CN 10685641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sending
coupled
transmission unit
d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89203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856410A (zh
Inventor
陆珂伟
王林
李骥
李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IC Motor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IC Motor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IC Motor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SAIC Motor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89203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856410B/zh
Publication of CN1068564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564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8564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564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信号转发装置,包括:第一传输单元,用于将自第一收发端处接收到的信号传输至第二收发端;第二传输单元,用于将自第二收发端处接收到的信号传输至第一收发端;以及双向使能端,耦合至第一、第二传输单元,用于控制第一、第二收发端之间的通信的通断。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提升信号的传输效率,并且不提高成本。

Description

信号转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地涉及汽车电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够自动转发信号的信号转发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新能源汽车的普及越来越广,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来源一般包括燃油、燃气以及电力。汽车中的电子控制单元(Electronic Control Unit,ECU)具有运算与控制的功能,发动机在运行时,ECU采集位于汽车中各监测点的传感器的信号,然后进行运算,并将运算的结果转变为控制信号,控制被控对象的工作。汽车包括多个ECU,不同总线上的各个ECU之间转发信号的需求也越来越多。
发明内容
汽车中多个ECU之间的通信需要借助相应的总线,但处在不同总线上的ECU之间的信号转换的往往需要对特定的ECU进行更改,并且转发信号的可靠性取决于更改后的ECU的软件可靠性。
图1为多个ECU之间信号发送的示意图。图中,电子控制单元ECU110包括微控制单元(Micro Control Unit,MCU)111、收发机112以及收发机113。同样,电子控制单元120包括MCU121、收发机122;电子控制单元130包括MCU131、收发机132。
MCU111通过收发机112发送信号至电子控制单元120中的收发机122,再到达MCU121。当MCU121将要与MCU131通信时,其将依次通过收发机122、收发机112发送到MCU111,然后由MCU111依次经由收发机113、收发机132发送到MCU131。在该架构中,MCU121与MCU131之间的通信需要MCU111的参与,容易造成信号的传输效率不高,并且影响信号传输的可靠性。
本发明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可控的信号自动转发电路,以提升信号的传输效率。
本发明首先提出了一种信号转发装置,包括:第一传输单元,用于将自第一收发端处接收到的信号传输至第二收发端;第二传输单元,用于将自所述第二收发端处接收到的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一收发端;以及双向使能端,耦合至所述第一、第二传输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第二收发端之间的通信的通断。
在该技术方案中,双向使能端能够对第一、第二收发端之间的通信进行控制,从而实现了该两个收发端之间的信号通过第一、第二传输单元进行传送。
优选的,当所述双向使能端断开所述第一、第二收发端之间的通信时,在第三收发端处接收的信号能够通过所述第二传输单元传输至所述第一收发端,在第四收发端处接收的信号能够通过所述第一传输单元传输至所述第二收发端。
在该技术方案中,实现了第三、第四收发端与第一、第二收发端之间的信号通路,即当第一、第二收发端之间不进行信息交换时,第三、第一收发端之间以及第四、第二收发端之间可以进行信息交换,从而使得该信号转发装置在应用于现有的通信架构时,不会影响现有的通信架构的信息传输路径。
优选的,所述第一传输单元还包括依次串联连接的第一非门、第一与门、第二非门和第二与门,其中,所述第一与门的第一输入端耦合至所述第一非门的输出端,所述第一与门的第二输入端耦合至所述双向使能端,所述第二与门的第一输入端耦合至所述第二非门的输出端,所述第二与门的第二输入端耦合至所述第四收发端。
优选的,所述第二传输单元包括:依次串联连接的第三非门、第三与门、第四非门和第四与门,其中,所述第三与门的第一输入端耦合至所述第三非门的输出端,所述第三与门的第二输入端耦合至所述双向使能端,所述第四与门的第一输入端耦合至所述第四非门的输出端,所述第四与门的第二输入端耦合至所述第三收发端。
优选的,该装置还包括:电平调节单元,其耦合至所述第一传输单元和/或第二传输单元,用于调节在所述第一传输单元和/或第二传输单元中传输的信号的电平。
该技术方案使得信号转换装置能够应用在不同电平要求的总线间,以传输信号。
优选的,该装置还包括:频率调节单元,其耦合至所述第一传输单元和/或第二传输单元,用于调节在所述第一传输单元和/或第二传输单元中传输的信号的频率。
该技术方案使得信号转换装置能够应用在不同频率要求的总线间,以传输信号。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通信设备,其包括:前述的信号转发装置;第一通信装置、第二通信装置以及第三通信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通信装置通信连接至所述第二、第三通信装置,并且所述第二、第三通信装置通过所述信号转发装置通信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通信装置还通信耦合至所述信号转发装置的双向使能端,以向所述信号转发装置提供双向使能信号。
优选的,所述第二、第三通信装置还通信耦合至所述信号转发装置的使能端,以向所述信号转发装置提供双向使能信号。
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实现了一种可以自动转发信号的装置,并且采用该装置能够在不改变现有通信架构的基础上,实现信号的转发,从而提升了信号传输的效率以及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多个电子控制单元之间信号发送的示意图;
图2a示出了示例性的通信设备的架构图;
图2b示出了另一示例性的电子控制单元通信架构图;
图3示出了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转发单元架构图;以及
图4示出了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转发单元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2a示出了示例性的通信设备的架构图。
通信设备200包括第一通信装置210、第二通信装置220、第三通信装置230以及信号转发装置240。在图2a的实施例中,信号转发装置240耦合在MCU211的两个收发机212、213之间,并且由MCU211来提供双向使能信号。这里的通信装置可以是ECU,也可以是其它类型的能够发送和/或接收信号的装置。
相较于图1中的信号流程,本实施例中,MCU221将需要发送至MCU231的信号将直接经由信号转发装置240到达MCU231,也就是说,信号转发装置240能够在收发机212、213之间进行双向的传输。
首先,MCU221发送信号至收发机222,然后收发机222将该信号传送至信号转发装置240。相对于MCU221至MCU231的信号传输过程,信号转发装置240具有两个控制端:(1)双向使能端EN1,其耦合至MCU211,用于控制信号转发装置240能否形成收发机212、213之间的双向的信号通路;(2)发送使能端EN2,其耦合至MCU211的发送端,用于控制信号转发装置240能否将收发机212接收到的信号发送至收发机213。因此,相较于双向使能端EN1,该发送使能端EN2可以是单向的使能端。
基于图1中的结构可知,现有的电子控制单元120与130之间所传输的信号需要先到达MCU111,再由MCU111发送至MCU131。在发送该信号至MCU131的过程中,MCU111的发送端TX2处于发送状态,在本实施例中,TX2此时为高电平。
再参照图2,信号转发装置240的发送使能端EN2耦合至MCU211的发送端TX2,并将发送端TX2作为信号转发装置240与收发机213之间信号传输的使能端。因此,信号转发装置240能够自动地转发信号,而无需等待MCU211对该信号的处理。
可以理解的是,信号转发装置240的双向使能端EN1是用于控制收发机212、213之间的双向的信号通路是否能够形成,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直接通过其它信号源使得转该双向的信号通路能够形成,譬如,耦合至固定电压信号以获得高电平,或者耦合至地或相对地信号以获得低电平。
图2b示出了另一示例性的电子控制单元通信架构图。
相较于图2a中的结构,信号转发装置240耦合在第一通信装置210、第二通信装置220和第三通信装置230之间,并且由第二通信装置220和第三通信装置230来提供双向使能信号。
同样,MCU221发送信号至收发机222,然后再由收发机222把该信号经由传送至信号转发装置240。同样,信号转发装置240有两个控制端:(1)双向使能端EN1,其耦合至MCU221和231,用于控制信号转发装置240能否形成收发机212、213之间的双向的信号通路;(2)发送使能端EN2,其耦合至MCU211的发送端,用于控制信号转发装置240能否将子收发机212接收到的信号发送至收发机213。因此,相较于双向使能端EN1,该发送使能端EN2可以是单向使能端,并且双向使能端EN1所接收的使能信号来源于MCU221与231。
图3示出了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转发单元架构图。
信号转发装置240包括:(1)第一传输单元241,用于在第一传输单元(以自上而下的箭头表示)上将自第一收发端P1处接收到的信号传输至第二收发端P2;(2)第二传输单元242,用于在第二传输单元(以自下而上的箭头表示)上将自第二收发端P2处接收到的信号传输至第一收发端P1;以及(3)双向使能端EN1,耦合至第一、第二传输单元241和242,用于控制第一传输单元和第二传输单元的通断。
通过该技术方案能够实现收发端P1和P2的信号的双向传输,双向使能端EN1则用于控制该两个收发端之间是否能够通信。
本实施例中的信号转发装置240还能够提供MCU211与收发机212、213之间的传输路径。当双向使能端EN1断开第一、第二收发端之间的通信时,在第三收发端P3处接收的信号能够传输至第一收发端P1,第四收发端P4处接收的信号能够传输至第二收发端P2。
可以理解的是,收发端P1-P4可以是单个具有收发功能的端口,也可以是具有收发功能的端口的组合,譬如接收端口和发送端口的组合。
可选的,信号转换装置240还可以包括电平调节单元,其耦合至第一传输单元241和/或第二传输单元242,用于调节在第一传输单元241和/或第二传输单元242中传输的信号的电平,以提升该信号转换装置在不同电平要求的总线间传输信号的适用性。另外,该装置还可以包括频率调节单元,其耦合至第一传输单元241和/或第二传输单元242,用于调节在第一传输单元241和/或第二传输单元242中传输的信号的频率。
图4示出了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转发单元电路图。
基于前述,信号转发装置240耦合在MCU211和两个收发机212、213之间,用于提供收发机212、213之间的传输路径。在图4中,收发端P1-P4为端口的组合,即端口1、2对应于第三收发端P3,端口4、5对应于第四收发端,端口6、7对应于第一收发端,端口8、9对应于第二收发端。
MCU211的发送端口TX1、TX2分别耦合至信号转发装置240的端口1、5,接收端口RX1、RX2分别耦合至信号转发装置240的端口2、4,控制端CO耦合至信号转发装置240的端口3(对应于双向使能端EN1)。信号转发装置240的端口6、7分别耦合至收发机212的接收端口R和发送端口T,从而使得MCU211的发送端口TX1与收发机212的接收端口R通信连接,同样,MCU211的接收端口RX1与收发机212的发送端口T通信连接。MCU211与收发机213也进行了类似的连接。
信号转发装置240包括4个非门A、B、C、D,以及4个与门E、F、G、H。该8个逻辑门构成了两个信号传输路径:(1)第一传输单元,包括以信号传输顺序排列的第一非门B、第一与门G、第二非门D以及第二与门H;(2)第二传输单元,包括以信号传输顺序排列的第三非门C、第三与门F、第四非门A以及第四与门E。
结合第一传输单元对收发机212与213之间的信号传输过程进行阐述。
第一与门G的第一输入端耦合至第一非门B的输出端,第二输入端耦合至端口3;第二与门H的第一输入端耦合至第二非门D的输出端,第二输入端耦合至端口5。
由前述可知,当信号转发装置240工作时,MCU211将对其进行使能,进而使得第一与门G能够传输非门B的输出。基于图4中的结构,MCU211将通过控制端口CO发送高电平信号至信号转发装置240的端口3,从而使得与第一门G的输出将由第一非门B的输出决定。
当收发机212发送信号S至收发机213时,如虚线箭头所示,信号将依次通过第一非门B、第一与门G、第二非门D以及第二与门H。为便于阐述,这里序列101作为信号S为例。
信号S通过第一非门B后,将被翻转为010;通过第一与门G时,由于第一与门G的一输入端耦合至端口CO,因此,第一与门G的输出为010;然后,第二非门D将该信号再次翻转为101,并输出至第二与门H的一输入端。因此,当端TX2输出为高电平时,第二与门H的输出为101,从而实现了该信号S无需经由微处理单元211处理,便直接可以由信号转发装置240转发至收发机213。
在本实施例中,当发送端TX2处于高电平时,第二与门H的输出便为信号S,从而实现了该信号S无需经由微处理单元211的处理,便能够通过信号转发装置240直接传输至收发机213。类似的,收发机213也能将信号通过第二传输单元直接传输至收发机212。
因此,对于转换单元240来说,当其被使能(即端口3被置高电平)时,第一传输单元241的控制端为与微处理单元211的发送端TX2连接的端口5。
当收发机212和213之间无需通信时,端口CO可以通过置0来切断第一、第二传输单元在收发端P1、P2之间的通信。当端口CO输出为低电平时,第一、第三与门G、F的输出均为0,因此,第二、第四与门H、E的输出将直接由端口TX1、TX2的输出决定。因此,当信号转发装置240被如图2a、2b的方式使用时,无需对微处理单元211、221和231做很大程度的修改并且由于减少了信号在微处理单元211中的处理过程,使得信号传输效率更高,并且更具有可靠性。
因此,虽然参照特定的示例来描述了本发明,其中,这些特定的示例仅仅旨在是示例性的,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但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保护范围的基础上,可以对所公开的实施例进行改变、增加或者删除。

Claims (8)

1.一种信号转发装置,包括:
第一传输单元,用于将自第一收发端处接收到的信号传输至第二收发端;
第二传输单元,用于将自所述第二收发端处接收到的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一收发端;以及
双向使能端,耦合至所述第一、第二传输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第二收发端之间的通信的通断,其中,当所述双向使能端断开所述第一、第二收发端之间的通信时,在第三收发端处接收的信号能够通过所述第二传输单元传输至所述第一收发端,在第四收发端处接收的信号能够通过所述第一传输单元传输至所述第二收发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传输单元包括:
依次串联连接的第一非门、第一与门、第二非门和第二与门,其中,所述第一与门的第一输入端耦合至所述第一非门的输出端,所述第一与门的第二输入端耦合至所述双向使能端,所述第二与门的第一输入端耦合至所述第二非门的输出端,所述第二与门的第二输入端耦合至所述第四收发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二传输单元包括:
依次串联连接的第三非门、第三与门、第四非门和第四与门,其中,所述第三与门的第一输入端耦合至所述第三非门的输出端,所述第三与门的第二输入端耦合至所述双向使能端,所述第四与门的第一输入端耦合至所述第四非门的输出端,所述第四与门的第二输入端耦合至所述第三收发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电平调节单元,其耦合至所述第一传输单元和/或第二传输单元,用于调节在所述第一传输单元和/或第二传输单元中传输的信号的电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频率调节单元,其耦合至所述第一传输单元和/或第二传输单元,用于调节在所述第一传输单元和/或第二传输单元中传输的信号的频率。
6.一种通信设备,其包括: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转发装置;
第一通信装置、第二通信装置以及第三通信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通信装置通信连接至所述第二、第三通信装置,并且所述第二、第三通信装置通过所述信号转发装置通信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通信装置还通信耦合至所述信号转发装置的双向使能端,以向所述信号转发装置提供双向使能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二、第三通信装置还通信耦合至所述信号转发装置的双向 使能端,以向所述信号转发装置提供双向使能信号。
CN201510892033.6A 2015-12-07 2015-12-07 信号转发装置 Active CN1068564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92033.6A CN106856410B (zh) 2015-12-07 2015-12-07 信号转发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92033.6A CN106856410B (zh) 2015-12-07 2015-12-07 信号转发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56410A CN106856410A (zh) 2017-06-16
CN106856410B true CN106856410B (zh) 2019-05-07

Family

ID=591316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892033.6A Active CN106856410B (zh) 2015-12-07 2015-12-07 信号转发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856410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294515Y (zh) * 2008-09-23 2009-08-19 王水平 一种移动终端射频信号转发系统
CN101814227A (zh) * 2010-03-18 2010-08-25 北京创毅视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实现设备远程控制的系统和方法
CN103812662A (zh) * 2012-11-07 2014-05-21 上海西门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中继电路和方法、控制器局域网以及ct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023886B2 (en) * 2007-09-28 2011-09-20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peater with gain control and isolation via polarization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294515Y (zh) * 2008-09-23 2009-08-19 王水平 一种移动终端射频信号转发系统
CN101814227A (zh) * 2010-03-18 2010-08-25 北京创毅视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实现设备远程控制的系统和方法
CN103812662A (zh) * 2012-11-07 2014-05-21 上海西门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中继电路和方法、控制器局域网以及ct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56410A (zh) 2017-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010147364A (ru) Развязка универсальной последовательной шины (usb) для интерфейса связи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JP2016518095A5 (zh)
CN108834000A (zh) 中继方法及装置
JPS60169253A (ja) マスタ−・スレ−ブ形シリ−ズ構造を有する通信網
CN205142203U (zh) Rs485自动收发电路
CN106545955B (zh) 一种通讯中继装置、方法及空调
CN104090511A (zh) 实现无极性485通信的电路及方法
CN104885414A (zh) 具有车辆通信总线的汽车和用于产生总线消息的方法
CN109600288B (zh) 控制器局域网络can信号的隔离电路和电子控制单元
CN106856410B (zh) 信号转发装置
CN207530847U (zh) Rfid智能网关装置
CN101882414A (zh) 显示装置及其中传送图像数据的方法
CN104168237A (zh) Mimo交替中继系统中基于放大转发的干扰消除方法
CN103268301A (zh) 一种自动流的半双工uart接口电路
CN105867881B (zh) 一种用于机器人的通讯方法及数据交互装置
US10673603B2 (en) Integrated circuit with radio frequency interconnect
CN211124025U (zh) 多协议仿真模拟器
CN104485985B (zh) 一种适用于短波电台通信的转信装置和转信方法
CN107026677A (zh) 一种基于三相电的电表网络及其通信方法
CN102930709B (zh) 一种具有硬件收发自控制功能的远红外通讯电路
CN201623714U (zh) 一种双向通信电路
CN213461768U (zh) 设备间防干扰系统
CN105490393A (zh) 一种车用无线传输系统及传输方法
CN215113291U (zh) 热水器以及热水器控制系统
CN204331717U (zh) 一种远距离信号串口传输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