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855782B - 一种防止误触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止误触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855782B
CN106855782B CN201611165117.0A CN201611165117A CN106855782B CN 106855782 B CN106855782 B CN 106855782B CN 201611165117 A CN201611165117 A CN 201611165117A CN 106855782 B CN106855782 B CN 10685578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touch point
point
false
inval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16511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855782A (zh
Inventor
张强
葛以学
汪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u Zhongpu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16511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855782B/zh
Publication of CN1068557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557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8557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557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8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8
    • G06F2203/04808Several contacts: gestures triggering a specific function, e.g. scrolling, zooming, right-click, when the user establishes several contacts with the surface simultaneously; e.g. using several fingers or a combination of fingers and pe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防止误触的方法、装置及终端,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其中,该方法包括:当检测到作用于终端屏幕上的多点触控事件时,获取所述多点触控事件对应的触摸点的位置以及所述触摸点之间的检测时间间隔;基于所述触摸点的位置以及所述触摸点之间的检测时间间隔,识别所述各触摸点中的无效触摸点;对所述无效触摸点引发的触摸事件进行屏蔽处理。本发明实施例解决了手指或者手掌的部分区域在终端屏幕上产生多个触摸点,导致误操作的问题,有效防止了终端对误触操作的响应,提高了终端对触摸点识别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一种防止误触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止误触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的功能越来越多,人们可以在终端上看电影、浏览网页、视频聊天等。为了提高终端的视频效果,终端也来越趋于向大屏化发展。例如,终端屏幕较大,用户在终端上进行播放视频、网页浏览等操作时,终端所呈现的操作界面更清晰。鉴于终端便携式的特点,需要充分利用终端的外形来增大屏幕的利用率,因此出现了窄边框甚至无边框的终端。
现有技术中,具有窄边框或者无边框的触屏的终端充分利用了终端的外形尺寸,极大的扩展了终端的屏幕尺寸,满足了用户对大屏幕的需求,同时使得终端的外形更加美观。
发明人在执行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的缺陷:用户在握持窄边框或者无边框的终端时,手指或者手掌的部分区域很容易误触终端的屏幕,在终端屏幕上产生多个触摸点,导致很多误操作。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止误触的方法、装置及终端,以解决多点误触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止误触的方法,包括:
当检测到作用于终端屏幕上的多点触控事件时,获取所述多点触控事件对应的触摸点的位置以及所述触摸点之间的检测时间间隔;
基于所述触摸点的位置以及所述触摸点之间的检测时间间隔,识别所述各触摸点中的无效触摸点;
对所述无效触摸点引发的触摸事件进行屏蔽处理。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防止误触的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当检测到作用于终端屏幕上的多点触控事件时,获取所述多点触控事件对应的触摸点的位置以及所述触摸点之间的检测时间间隔;
无效触摸点识别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触摸点的位置以及所述触摸点之间的检测时间间隔,识别所述各触摸点中的无效触摸点;
屏蔽模块,用于对所述无效触摸点引发的触摸事件进行屏蔽处理。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当检测到作用于终端屏幕上的多点触控事件时,获取所述多点触控事件对应的触摸点的位置以及所述触摸点之间的检测时间间隔;
基于所述触摸点的位置以及所述触摸点之间的检测时间间隔,识别所述各触摸点中的无效触摸点;
对所述无效触摸点引发的触摸事件进行屏蔽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获取多点触控事件对应的触摸点的位置以及触摸点之间的检测时间间隔,识别各触摸点中的无效触摸点,对无效触摸点引发的触摸事件进行屏蔽处理,解决了手指或者手掌的部分区域在终端屏幕上产生多个触摸点,导致误操作的问题,有效防止了终端对误触操作的响应,提高了终端对触摸点识别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A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止误触的方法流程图;
图1B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采用大拇指操作终端示意图;
图2A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防止误触的方法流程图;
图2B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握持终端时的示意图;
图2C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操作终端时示意图;
图2D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在终端的游戏界面操作时的第一状态示意图;
图2E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在终端的游戏界面操作时的第二状态示意图;
图3A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防止误触的方法流程图;
图3B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用户握持终端时的示意图;
图3C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用户操作终端时的示意图;
图4A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防止误触的方法流程图;
图4B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用户握持终端时的示意图;
图4C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用户操作终端时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止误触的装置结构框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内容。
图1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止误触的方法流程图,所述方法由防止误触的装置来执行,所述装置由软件和/或硬件来执行,所述装置配置在诸如手机等终端中。如图1A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S110:当检测到作用于终端屏幕上的多点触控事件时,获取所述多点触控事件对应的触摸点的位置以及所述触摸点之间的检测时间间隔。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可以为手机或者平板电脑等。手机与平板电脑等终端通过检测作用于屏幕上的触摸点,执行触摸点触发的操作。多点触控事件为屏幕上接收到多个触摸点的触控操作。多点触控事件可以是同时作用于屏幕上的多点触控事件,或者可以是预设时间段内的作用于屏幕上的多点触控事件。
例如,在终端没有锁屏的情况下,当用户手握持终端观看视频或者浏览网页时,由于终端屏幕边缘较窄,四指指尖与大拇指指根等部位容易同时触摸终端屏边缘,从而发生多点触控事件。又如,用户使用大拇指指尖部位点击终端中的某一应用,由于大拇指指关节部位与大拇指指根部位与终端屏幕较近,在指尖部位触摸终端中的某一应用时,大拇指指关节部位与大拇指指根部位可能会相继在较短的时间间隔或者同时触摸到终端屏幕,从而发生多点触控事件。
在本实施例中,对于终端屏幕上的多点触控事件的检测,可以由终端屏幕上的传感器进行检测,也可以由终端内安装的具有检测功能的应用进行检测,或者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进行检测。触摸点的位置为终端屏幕中的任意一点,触摸点之间的检测时间间隔为检测到触摸点的时间之间的差值。
S120:基于所述触摸点的位置以及所述触摸点之间的检测时间间隔,识别所述各触摸点中的无效触摸点。
在本实施例中,无效触摸点为终端对该触摸点引起的触摸事件不进行响应的触摸点。其中,对终端屏幕上的无效触摸点的识别,可以由终端的系统进行识别,也可以由终端内安装的具有识别功能的应用进行识别,或者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进行识别。
当用户握持终端时,由于终端边框较窄,手指或者手掌的部分区域容易误触终端的屏幕,产生多点触控事件,引发误操作。或者当用户对终端进行操作时,由于终端屏幕的边框越来越窄,使得用户的指关节、指根与部分手掌也会容易触摸到屏幕,产生多点触控事件,导致误操作。
例如,根据用户的操作习惯,采用大拇指操作终端的次数较多,如图1B所示,当用户采用大拇指操作终端时,采用大拇指指尖部位1进行操作,大拇指指关节部位2、大拇指指根部位3与大拇指下方部分手掌部位4容易触摸屏幕导致误操作。基于上述的情形,误触操作通常发生在屏幕的边缘区域,或者根据用户习惯确定容易误触的位置。由于多个触摸点引发误触操作时,触摸点之间的时间间隔较短(相对于两个单击操作对应的触摸点之间的时间间隔而言)。因此需要对多点触控事件对应的触摸点的位置以及检测时间间隔识别无效触摸点。
具体的,在终端的屏幕上通常会设置防误触区域,通过对用户在防误触区域的触摸操作来识别无效触摸点。当检测到的多点触控事件中对应的触摸点均在防误触区域内时,获取任意两个触摸点之间的目标距离以及检测时间间隔;将目标距离和检测时间间隔均满足第一设定条件的两个触摸点作为无效触摸点。第一设定条件根据用户的统计数据进行确定。
或者,当检测到多点触控事件中对应的至少一个触摸点位于防误触区域内,且至少一个触摸点位于防误触区域外时,基于触摸点的位置获取防误触区域内任意两个触摸点之间目标距离,以及防误触区域之外的触摸点到防误触区域边缘的最近距离。在防误触区域内,将检测时间间隔和距离满足第一设定条件的两个触摸点作为无效触摸点。在防误触区域内选取任意一个触摸点作为目标触摸点,且在防误触区域之外选取任意一个触摸点作为非目标触摸点;若目标触摸点与非目标触摸点之间的检测时间间隔、以及且非目标触摸点与防误触区域边缘的最近距离满足第二设定条件时确定非目标触摸点为无效触摸点。
又或者,当检测到多点触控事件对应的触摸点均位于防误触区域之外时,获取各触摸点与防误触区域边缘的最近距离;将检测时间间隔和最近距离满足第三设定条件的两个触摸点作为无效触摸点。
或者,还也可以不设置防误触区域而对终端整个屏幕进行识别,当终端检测到屏幕上至少两个触摸点时,选取任意两个触摸点,如果该任意两个触摸点之间的检测时间间隔以及距离满足预设条件时,识别该两个触摸点为无效触摸点。或者,还可以通过其他形式识别各触摸点中的无效触摸点。
S130:对所述无效触摸点引发的触摸事件进行屏蔽处理。
具体的,当终端识别出无效触摸点时,对无效触摸点引发的触摸事件进行屏蔽处理,即不响应终端中的无效触摸点引发的触摸事件,能够防止对误触操作的响应。其中,无效触摸点引发的触摸事件可以是打开某个应用、停止视频的播放以及对游戏的操作等。例如,当用户在终端上浏览网页时,采用大拇指指尖部位点击终端屏幕中的链接A,由于大拇指指关节部位与指根部位误触到终端屏幕的链接B与链接C,且链接B与链接C位于终端屏幕上的防误触区域。若检测到链接B和链接C对应的触摸点之间的检测时间间隔以及目标距离满足第一设定条件,则确定链接B和链接C对应的触摸点为无效触摸点,对打开链接B和链接C的操作进行屏蔽。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止误触的方法,通过获取多点触控事件对应的触摸点的位置以及所述触摸点之间的检测时间间隔,识别所述各触摸点中的无效触摸点,并对所述无效触摸点引发的触摸事件进行屏蔽处理,解决了手指或者手掌的部分区域在终端屏幕上产生多个触摸点,导致误操作的问题,有效防止了终端对误触操作的响应,提高了终端对触摸点识别的准确性。
图2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防止误触的方法流程图,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还执行如下操作:在终端的屏幕上设置防误触区域,所述防误触区域包括位于终端屏幕边缘的预设形状和/或大小的区域。
由此,通过在终端屏幕上设置防误触区域,有效降低了误触的概率。
可选的,基于所述触摸点的位置以及所述触摸点之间的检测时间间隔,识别所述各触摸点中的无效触摸点,包括:
当检测到的所述多点触控事件对应的触摸点均位于所述防误触区域时,基于所述触摸点的位置获取任意两个所述触摸点之间的目标距离;将所述检测时间间隔小于第一设定时间阈值,且所述目标距离小于第一设定距离阈值的两个触摸点作为无效触摸点。
由此,通过获取防误触区域上的任意两个触摸点之间的检测时间间隔与目标距离确定无效触摸点,使得防误触区域中的无效触摸点的确定更加精准,提高了终端识别触摸点的准确性。
相应的,如图2A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S210:在终端的屏幕上设置防误触区域。
在本实施例中,防误触区域包括位于终端屏幕边缘的预设形状和/或大小的区域。其中,防误触区域可以为终端系统默认的区域,也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进行设定。预设的形状可以为圆形,长方形,扇形以及多边形等,还可以是其他形状,防误触区域的尺寸可为1cm2,2cm2以及2.5cm2等,可根据需要进行设定。
对于作用于防误触区域上的触摸点可根据需要均设定为无效触摸点;或者也可以对作用于防误触区域上的触摸点进行条件限定,当作用于防误触区域上的触摸点满足设定条件时,确定为无效触摸点,设定条件根据需要进行设定。例如,触摸点之间的检测时间间隔,以及触摸点之间的目标距离满足设定条件,对无效触摸点进行确定。
通过在终端屏幕上设置防误触区域,能够降低误触操作发生的概率,提高终端正常响应的准确性。
S220:当检测到作用于终端屏幕上的多点触控事件时,获取所述多点触控事件对应的触摸点的位置以及所述触摸点之间的检测时间间隔。
S230:当检测到的所述多点触控事件对应的触摸点均位于所述防误触区域时,基于所述触摸点的位置获取任意两个所述触摸点之间的目标距离。
在本实施例中,多点触控事件对应的触摸点可以位于防误触区域内,也可以位于防误触区域外。当触摸点在防误触区域内时,触摸点的位置可以位于防误触区域的中心,也可以位于防误触区域的边缘。终端根据检测到的触摸点的位置,获取任意两个触摸点之间的检测时间间隔以及目标距离。
例如,如图2B所示,在终端没有锁屏,手握持终端的情况下,防误触区域a为终端的默认设定范围。终端在防误触区域a中检测到三个触摸点,分别为大拇指指关节部位触摸到屏幕的触摸点5、大拇指指根部位触摸到屏幕的触摸点6与触摸点7。获取检测到的任意两个触摸点之间的检测时间间隔与目标距离。如获取触摸点5与触摸点6之间的检测时间间隔与目标距离、获取触摸点5与触摸点7之间的检测时间间隔与目标距离、获取触摸点6与触摸点7之间的检测时间间隔与目标距离。
又例如,如图2C所示,用户使用终端进行某项操作时,防误触区域b为根据用户习惯而设定。触摸点8为大拇指指尖部位作用到应用B图标上的触摸点,触摸点9为大拇指指关节部位接触屏幕的触摸点,触摸点10为大拇指指根部位接触屏幕的触摸点。当终端在防误触区域b中检测到触摸点9与触摸点10时,获取触摸点9与触摸点10之间的检测时间间隔以及目标距离。
S240:将所述检测时间间隔小于第一设定时间阈值,且所述目标距离小于第一设定距离阈值的两个触摸点作为无效触摸点。
其中,第一设定时间阈值可以为终端中预先设定的一个固定的默认值,如0.5s,也可以是其他数值。第一设定时间阈值基于统计的多个用户的操作数据进行确定。具体的,根据用户的操作数据可以获取用户连续两次单击操作之间的时间间隔,第一设定时间阈值不大于连续两个单击操作之间的时间间隔。或者第一设定时间阈值也可以有其他的确定方式,能够实现对无效触摸点识别的目的即可。第一设定距离阈值可以为终端中预先设定的一个固定的默认值,如5mm。第一设定距离阈值需要根据用户行为习惯数据、操作数据、生物特征数据等进行确定。或者第一设定距离阈值也可以是其他确定方式。当检测到的防误触区域中的任意两个触摸点之间的检测时间间隔小于第一设定时间阈值,且该两个触摸点之间的目标距离小于第一设定距离阈值时,则确定该两个触摸点为无效触摸点。即该两个触摸点之间的检测时间间隔(也可以为0)较短,并且距离较近时,确定防误触区域中的该两个触摸点为无效触摸点。
在本实施例中,若防误触区域中的任意两个触摸点之间的检测时间间隔大于第一设定时间阈值,或者目标距离大于第一设定距离阈值时,可以将防误触区域中的该两个触摸点作为正常响应点。或者正常响应点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进行确定。
例如,如果第一设定时间阈值设定为0.5s和第一设定距离阈值设定为5mm,那么,如图2B所示,当检测触摸点6与触摸点7之间的检测时间间隔为0.3s,目标距离为2mm时,由于检测时间间隔小于0.5s,且目标距离小于5mm,因此确定触摸点6以及触摸点7为无效触摸点。同理,触摸点5和触摸点7的确定方法不再累述。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经过两次判断就能确定触摸点5、触摸点6与触摸点7是否为无效触摸点,因此,没有必要对触摸点5与触摸点6进行重复判断。并且,由于对触摸点7进行了两次判断,如果出现不一致的情况(即一次判断触摸点7为无效触摸点,一次判断触摸点7不为无效触摸点)时,按照触摸点7为无效触摸点处理。
又例如,图2C为用户想要打开终端中的某个应用时,终端屏幕接收到的触摸点的示意图。当触摸点9与触摸点10的检测时间间隔为0.4s,目标距离为4mm时,由于,检测时间间隔小于0.5s,且目标距离小于5mm,因此确定触摸点9以及触摸点10为无效触摸点。
再例如,用户如果使用终端操作游戏应用时,需要对终端进行多次操作。图2D与图2E分别为用户在终端的游戏界面操作时的两种状态示意图,如图2D和2E所示,触摸点11与触摸点12分别为终端在防误触区域内先后检测到的两个触摸点,并且触摸点11的检测时间在触摸点12的检测时间之前。当触摸点11与触摸点12的检测时间间隔为0.7s,距离为7mm时,由于,触摸点11与触摸点12的检测时间间隔大于0.5s,且距离大于5mm,因此对触摸点11与触摸点12的操作正常响应。
S250:对所述无效触摸点引发的触摸事件进行屏蔽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若终端检测防误触区域中的任意两个触摸点均为无效触摸点,则对防误触区域中的该两个触摸点引发的触摸事件进行屏蔽处理。例如,如图2B所示,当用户的手握持终端时,对触摸点6与触摸点7引发的触摸事件进行屏蔽处理。又例如,如图2C所示,当用户对终端进行操作时,对触摸点9与触摸点10引发的触摸事件进行屏蔽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示例性的采用S210-S250组成一个示例执行一种防止误触方法,但本实施例仅仅是一种示例,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将S220-S250组成一个示例执行一种防止误触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止误触的方法,通过在终端屏幕上设置防误触区域,有效降低了误触的概率;通过获取防误触区域上的任意两个触摸点之间的检测时间间隔与距离确定无效触摸点,使得防误触区域中的无效触摸点的确定更加精准,提高了终端识别触摸点的准确性。
图3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防止误触的方法流程图,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可选的,基于所述触摸点的位置以及所述触摸点之间的检测时间间隔,识别所述各触摸点中的无效触摸点包括:
当检测到的所述多点触控事件对应的至少一个触摸点位于所述防误触区域,且至少一个触摸点位于所述防误触区域之外时,基于所述触摸点的位置获取防误触区域的任意两个触摸点之间的目标距离,以及获取所述防误触区域之外的触摸点到所述防误触区域边缘的最近距离;
在所述防误触区域内,将所述检测时间间隔小于第一设定时间间隔,且所述目标距离小于第一设定距离阈值的两个触摸点作为无效触摸点;
在所述防误触区域内选取任意一个触摸点作为目标触摸点,且在所述防误触区域之外选取任意一个触摸点作为非目标触摸点;
若所述目标触摸点与非目标触摸点之间的检测时间间隔小于第二设定时间阈值,且所述非目标触摸点与所述防误触区域边缘的最近距离小于第二设定距离阈值,确定所述非目标触摸点为无效触摸点。
由此,当多点触控事件对应的至少一个触摸点位于所述防误触区域,且至少一个触摸点位于所述防误触区域之外时,基于防误触区域的任意两个触摸点之间的目标距离,以及所述防误触区域之外的触摸点到所述防误触区域边缘的最近距离确定无效触摸点,有效防止误触的发生,提高终端正常响应的准确性。
相应的,如图3A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S310:在终端的屏幕上设置防误触区域,所述防误触区域包括位于终端屏幕边缘的预设形状和/或大小的区域。
S320:当检测到作用于终端屏幕上的多点触控事件时,获取所述多点触控事件对应的触摸点的位置以及所述触摸点之间的检测时间间隔。
S330:当检测到的所述多点触控事件对应的至少一个触摸点位于所述防误触区域,且至少一个触摸点位于所述防误触区域之外时,基于所述触摸点的位置获取防误触区域内的任意两个触摸点之间的目标距离,以及获取所述防误触区域之外的触摸点到所述防误触区域边缘的最近距离。
其中,防误触区域之外的触摸点的位置可以距离防误触区域的边缘较远,也可以距离防误触区域的边缘较近。获取防误触区域内的任意两个触摸点的距离与上述实施例中的获取的方法相同,不再累述。由于防误触区域边缘为无数个点组成,因此,获取防误触区域之外的触摸点到防误触区域边缘的最近距离为获取防误触区域之外的触摸点与防误触区域边缘上所有的点的直线距离中最短的距离,并且,每个防误触区域之外的触摸点对应一个最近距离,与防误触区域内的触摸点无关。
S340:在所述防误触区域内,将所述检测时间间隔小于第一设定时间间隔,且所述目标距离小于第一设定距离阈值的两个触摸点作为无效触摸点。
在本实施例中,当发生多点触控事件时,终端检测到的屏幕上的触摸点很可能为多个,包括在防误触区域内检测到多个触摸点,在防误触区域之外检测到多个触摸点。因此,为了更加全面的确定无效触摸点,不仅考虑在防误触区域内的触摸点是否为无效触摸点,还需考虑防误触区域之外的触摸点是否为无效触摸点。而在防误触区域内的无效触摸点确定与上述实施例中防误触区域内无效触摸点的确定方法相同,不再累述。
S350:在所述防误触区域内选取任意一个触摸点作为目标触摸点,且在所述防误触区域之外选取任意一个触摸点作为非目标触摸点。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当检测到至少一个触摸点位于防误触区域时,在位于防误触区域的触摸点中,选取任意一个触摸点作为目标触摸点。其中,目标触摸点可以根据在防误触区域的位置确定,也可以根据检测到的时间确定,还可以根据其他方式确定。并且,目标触摸点不仅仅可以是终端检测到的第一个触摸点,还可以是检测到的第二个或者第三个触摸点。例如,若目标触摸点根据在防误触区域的位置确定,可以将距离防误触区域的中心最近的触摸点作为目标触摸点,也可以将距离防误触区域边缘最近的触摸点作为目标触摸点。又如,若目标触摸点根据检测到时间确定,可将检测到的防误触区域上的第一个触摸点作为目标触摸点,或者也可以是第二个或者第三个等。
在本实施例中,当检测到至少一个触摸点位于防误触区域之外时,在位于防误触区域之外的触摸点中,选取任意一个触摸点作为非目标触摸点,该非目标触摸点的位置可以距离防误触区域的边缘较远,也可以距离防误触区域的边缘很近。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确定目标触摸点时,依次将终端检测到的防误触区域内的每个点设为目标触摸点。在确定非目标触摸点时,也依次将终端检测到的防误触区域之外的每个点设为非目标触摸点,直至将终端中检测到的每个触摸点都标注过为止。
例如,如图3B所示,当用户握持终端时,在防误触区域a内检测到两个触摸点,分别为触摸点13和触摸点14。在防误触区域a之外检测到三个触摸点,分别为触摸点15、触摸点16与触摸点21。其中,触摸点13和触摸点14为大拇指指根部位与终端屏幕接触的点,触摸点15和触摸点16为大拇指指关节部位与终端屏幕接触的点,触摸点21为大拇指指尖部位与终端屏幕接触的点。因此,依次将触摸点13和触摸点14设为目标触摸点,并且依次将触摸点15、触摸点16与触摸点21设为非目标触摸点。
又例如,如图3C所示,用户想要打开终端中的某个应用时,在防误触区域b内检测到两个触摸点,分别为触摸点17和触摸点18。在防误触区域b之外检测到两个触摸点,分别为触摸点19和触摸点20。其中,触摸点17和触摸点18为大拇指指根部位与终端屏幕接触的点,触摸点19和触摸点20为大拇指指关节部位与终端屏幕接触的点。因此,依次将触摸点17和触摸点18设为目标触摸点,并且依次将触摸点19和触摸点20设为非目标触摸点。
S360:若所述目标触摸点与非目标触摸点之间的检测时间间隔小于第二设定时间阈值,且所述非目标触摸点与所述防误触区域边缘的最近距离小于第二设定距离阈值,确定所述非目标触摸点为无效触摸点。
其中,第二设定时间阈值可以为第一设定时间阈值相同,也可以不同。可选的,本实施例中,第二设定时间阈值与第一设定时间阈值相同。第二设定时间阈值的确定方式与第一设定时间阈值的确定方式相同,不再累述。第二设定距离阈值可以与第一设定距离阈值相同,也可以不同。在本实施例中,可选的,第二设定距离阈值与第一设定距离阈值不同。第二设定距离阈值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确定。
当目标触摸点与非目标触摸点之间的检测时间间隔小于第二设定时间阈值,且非目标触摸点与防误触区域的边缘之间的最近距离小于第二设定距离阈值时,则确定非目标触摸点为无效触摸点。
例如,第二设定时间阈值设定为终端系统默认值0.5s和第二设定距离阈值设定为终端系统默认值2mm,那么,当所述检测时间间隔小于0.5s,且最近距离小于2mm,则确定非目标触摸点为无效触摸点。
如图3B所示,在用户握持终端的情况下,当终端把在防误触区域中检测的触摸点13设定为目标触摸点,且选取触摸点15为非目标触摸点时,检测目标触摸点13分别与非目标触摸点15之间的检测时间间隔,以及与触摸点15与防误触区域边缘的最近距离。其中,如果目标触摸点13与非目标触摸点15的检测时间间隔为0.4s,非目标触摸点15与防误触区域边缘的最近距离为1mm,由于检测时间间隔小于0.5s,且最近距离小于2mm,因此确定非目标触摸点15为无效触摸点。
同样的,当目标触摸点为触摸点13,选取触摸点16为非目标触摸点时,判断方法与判断触摸点15是否无效的方法相同。若当目标触摸点为触摸点13时,通过判断触摸点16为无效触摸点,则结束防误触区域之外的无效触摸点的判断操作。若通过判断触摸点16不是无效触摸点,则选取触摸点14作为目标触摸点,触摸点16作为非目标触摸点,对触摸点16是否是无效触摸点进行判断,判断方法不再累述。且当选取触摸点14作为目标触摸点时,对已经判断为无效触摸点的触摸点15不再进行判断。
又例如,如图3C所示,当用户想要打开终端中的某个应用时,终端屏幕的接收到的触摸点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确定非目标触摸点19与非目标触摸点20是否为无效触摸点的方式与上述图3B中确定非目标触摸点15是否为无效触摸点的方式一样,不再累述。当将触摸点17设为目标触摸点时,若检测到的目标触摸点17与非目标触摸点19的检测时间间隔为0.4s,非目标触摸点19与防误触区域边缘的最近距离距离为1mm。由于所述检测时间间隔小于0.5s,且所述距离小于2mm,则确定非目标触摸点19为无效触摸点。
S370:若所述目标触摸点与非目标触摸点之间的检测时间间隔大于所述第二设定时间阈值和/或所述最近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设定距离阈值时,对所述非目标触摸点引发的触摸事件进行响应。
在本实施例中,当检测时间间隔大于第二设定时间阈值,或者最近距离大于第二设定距离阈值,或者同时满足上述两种条件时,则确定非目标触摸点不是无效触摸点,并对该非触摸点引发的触摸事件进行响应。
例如,如图3B所示,在用户握持终端的情况下,终端在防误触区域外还检测到一个非目标触摸点21。终端检测到的目标触摸点13与非目标触摸点21之间的检测时间间隔为0.9s,非目标触摸点21与防误触区域边缘的最近距离为10mm。由于目标触摸点13与非目标触摸点21之间的检测时间间隔(0.9S)大于第二设定时间阈值(0.5s),非目标触摸点21与防误触区域边缘的最近距离(10mm)大于第二设定距离阈值(2mm)。因此确定非目标触摸点21不是无效触摸点,并对触摸点21引发的触摸事件进行响应。
S380:对所述无效触摸点引发的触摸事件进行屏蔽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示例性的采用S310-S380组成一个示例执行一种防止误触方法,但本实施例仅仅是一种示例,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将S320-S370组成一个示例执行一种防止误触方法,或者将S320-S380组成一个示例执行一种防止误触方法,并且S370也可以在S380之后执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止误触的方法,当多点触控事件对应的至少一个触摸点位于所述防误触区域,且至少一个触摸点位于所述防误触区域之外时,基于防误触区域的任意两个触摸点之间的目标距离,以及所述防误触区域之外的触摸点到所述防误触区域边缘的最近距离确定无效触摸点,有效防止误触的发生,提高终端正常响应的准确性。
图4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止误触的方法流程图,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可选的,基于所述触摸点的位置以及所述触摸点之间的检测时间间隔,识别所述各触摸点中的无效触摸点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多点触控事件对应的触摸点均位于所述防误触区域之外时,获取所述各触摸点与所述防误触区域边缘的最近距离;将所述检测时间间隔小于第三设定时间阈值,且所述最近距离小于第三设定距离阈值的两个触摸点作为无效触摸点。
由此,通过获取防误触区域之外的任意两个触摸点之间的检测时间间隔,以及各个触摸点与防误触区域边缘的最近距离确定无效触摸点,使得终端整个屏幕的无效触摸点的确定更加精准,提高了识别触摸点的准确性。
相应的,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S410:在终端的屏幕上设置防误触区域,所述防误触区域包括位于终端屏幕边缘的预设形状和/或大小的区域。
S420:当检测到作用于终端屏幕上的多点触控事件时,获取所述多点触控事件对应的触摸点的位置以及所述触摸点之间的检测时间间隔。
S430:当检测到所述多点触控事件对应的触摸点均位于所述防误触区域之外时,获取所述各触摸点与所述防误触区域边缘的最近距离。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检测到的多点触控事件有可能出现的情况为:防误触区域内没有触摸点,但在防误触区域之外检测到至少两个触摸点。
例如,如图4B所示,当用户握持终端时,触摸点22与触摸点23为终端检测到的大拇指指关节部位与屏幕接触的触摸点,且均在防误触区域之外,获取触摸点22与触摸点23之间的检测时间间隔,基于位置再获取触摸点22与触摸点23分别与防误触区域边缘的最近距离。
又例如,如图4C所示,当用户想要打开终端中的某个应用时,触摸点24与触摸点25为终端检测到的大拇指指根部位与屏幕接触的触摸点,且均在防误触区域之外。同样的,获取触摸点24与触摸点25之间的检测时间间隔,基于位置获取触摸点24与触摸点25分别与防误触区域边缘的最近距离。
S440:将所述检测时间间隔小于第三设定时间阈值,且所述最近距离小于第三设定距离阈值的两个触摸点作为无效触摸点。
其中,第三设定时间阈值可以为第二设定时间阈值相同,也可以不同。可选的,本实施例中,第三设定时间阈值与第二设定时间阈值相同。第三设定时间阈值的确定方式与第二设定时间阈值的确定方式相同,不再累述。第三设定距离阈值可以与第二设定距离阈值相同,也可以不同。在本实施例中,可选的,第三设定距离阈值与第二设定距离阈值相同,第三设定距离阈值的确定方式可以与第二设定距离阈值的确定方式相同,不再累述。
当防误触区域外的任意两个触摸点的检测时间间隔小于第三设定时间阈值,且最近距离小于第三设定距离阈值。例如,第三设定时间阈值设定为终端系统默认值0.5s和第三设定距离阈值设定为终端系统默认值2mm,那么,当两个触摸点的检测时间间隔小于0.5s,且最近距离小于2mm,则确定该两个触摸点为无效触摸点。
例如,如图4B所示,当用户握持终端时,获取触摸点22与触摸点23之间的检测时间间隔为0.3s,触摸点22与防误触区域边缘的最近距离为1.3mm,触摸点23与防误触区域边缘的最近距离为1mm。由于检测时间间隔小于0.5s,且最近距离均小于2mm,因此确定触摸点22与触摸点23为无效触摸点。
又例如,如图4C所示,当用户想要打开终端中的某个应用时,获取触摸点24与触摸点25之间的检测时间间隔为0.2s,触摸点24与防误触区域边缘的最近距离为1.8mm,触摸点25与防误触区域边缘的最近距离为1.1mm。由于检测时间间隔小于0.5s,且最近距离均小于2mm,因此确定触摸点24与触摸点25为无效触摸点。
S450:对所述无效触摸点引发的触摸事件进行屏蔽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示例性的采用S410-S450组成一个示例执行一种防止误触方法,但本实施例仅仅是一种示例,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将S420-S450组成一个示例执行一种防止误触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止误触的方法,通过获取防误触区域之外的任意两个触摸点之间的检测时间间隔,以及各个触摸点与防误触区域边缘的最近距离确定无效触摸点,使得终端整个屏幕的无效触摸点的确定更加精准,提高了识别触摸点的准确性。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止误触的装置结构框图,所述装置用于执行一种防止误触的方法,所述装置配置在第一终端中。如图5所示,所述装置包括获取模块51、无效触摸点识别模块52以及屏蔽模块53。
获取模块51,用于当检测到作用于终端屏幕上的多点触控事件时,获取所述多点触控事件对应的触摸点的位置以及所述触摸点之间的检测时间间隔;
无效触摸点识别模块52,用于基于所述触摸点的位置以及所述触摸点之间的检测时间间隔,识别所述各触摸点中的无效触摸点;
屏蔽模块53,用于对所述无效触摸点引发的触摸事件进行屏蔽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防误触区域设置模块54,用于设置在终端的屏幕上设置防误触区域,所述防误触区域包括位于终端屏幕边缘的预设形状和/或大小的区域。
进一步的,所述无效触摸点识别模块52具体用于:当检测到的所述多点触控事件对应的触摸点均位于所述防误触区域时,基于所述触摸点的位置获取任意两个所述触摸点之间的目标距离;将所述检测时间间隔小于第一设定时间阈值,且所述目标距离小于第一设定距离阈值的两个触摸点作为无效触摸点。
进一步的,所述无效触摸点识别模块52具体还用于:当检测到的所述多点触控事件对应的至少一个触摸点位于所述防误触区域,且至少一个触摸点位于所述防误触区域之外时,基于所述触摸点的位置获取防误触区域内的任意两个触摸点之间的目标距离,以及获取所述防误触区域之外的触摸点到所述防误触区域边缘的最近距离;在所述防误触区域内,将所述检测时间间隔小于第一设定时间间隔,且所述目标距离小于第一设定距离阈值的两个触摸点作为无效触摸点;在所述防误触区域内选取任意一个触摸点作为目标触摸点,且在所述防误触区域之外选取任意一个触摸点作为非目标触摸点;若所述目标触摸点与所述非目标触摸点之间的检测时间间隔小于第二设定时间阈值,且所述非目标触摸点与所述防误触区域边缘的最近距离小于第二设定距离阈值,确定所述非目标触摸点为无效触摸点。
进一步的,所述无效触摸点识别模块52具体还用于:当检测到所述多点触控事件对应的触摸点均位于所述防误触区域之外时,获取所述各触摸点与所述防误触区域边缘的最近距离;将所述检测时间间隔小于第三设定时间阈值,且所述最近距离小于第三设定距离阈值的两个触摸点作为无效触摸点。
进一步的,还包括:响应模块55,用于若所述目标触摸点与非目标触摸点之间的检测时间间隔大于第二设定时间阈值和/或所述最近距离大于第二设定距离阈值时,对所述非触摸点引发的触摸事件进行响应。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止误触的装置,通过获取多点触控事件对应的触摸点的位置以及所述触摸点之间的检测时间间隔,识别所述各触摸点中的无效触摸点,对所述无效触摸点引发的触摸事件进行屏蔽处理,解决了手指或者手掌的部分区域在终端屏幕上产生多个触摸点,导致很多误操作的问题,有效防止了终端对误触的响应操作,提高了终端对屏幕触摸点识别的准确性。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该终端中可集成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防止误触的装置。如图6所示,该终端可以包括:存储器601、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Unit,CPU)602(又称处理器,以下简称CPU)、触摸屏612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触摸屏612,用于将用户操作转换成电信号输入至所述处理器,并显示可视输出信号;所述处理器602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当检测到作用于终端屏幕上的多点触控事件时,获取所述多点触控事件对应的触摸点的位置以及所述触摸点之间的检测时间间隔;基于所述触摸点的位置以及所述触摸点之间的检测时间间隔,识别所述各触摸点中的无效触摸点;对所述无效触摸点引发的触摸事件进行屏蔽处理。
所述终端还包括:外设接口603、RF(Radio Frequency,射频)电路605、音频电路606、扬声器611、电源管理芯片608、输入/输出(I/O)子系统609、其他输入/控制设备610以及外部端口604,这些部件通过一个或多个通信总线或信号线607来通信。
应该理解的是,图示终端600仅仅是终端的一个范例,并且终端600可以具有比图中所示出的更多的或者更少的部件,可以组合两个或更多的部件,或者可以具有不同的部件配置。图中所示出的各种部件可以在包括一个或多个信号处理和/或专用集成电路在内的硬件、软件、或硬件和软件的组合中实现。
下面就本实施例提供的集成有防止误触的装置的终端进行详细的描述,该终端以手机为例。
存储器601,所述存储器601可以被CPU602、外设接口603等访问,所述存储器601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一个或多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外设接口603,所述外设接口603可以将设备的输入和输出外设连接到CPU602和存储器601。
I/O子系统609,所述I/O子系统609可以将设备上的输入输出外设,例如触摸屏612和其他输入/控制设备610,连接到外设接口603。I/O子系统609可以包括显示控制器6091和用于控制其他输入/控制设备610的一个或多个输入控制器6092。其中,一个或多个输入控制器6092从其他输入/控制设备610接收电信号或者向其他输入/控制设备610发送电信号,其他输入/控制设备610可以包括物理按钮(按压按钮、摇臂按钮等)、拨号盘、滑动开关、操纵杆、点击滚轮。值得说明的是,输入控制器6092可以与以下任一个连接:键盘、红外端口、USB接口以及诸如鼠标的指示设备。
触摸屏612,所述触摸屏612是用户终端与用户之间的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将可视输出显示给用户,可视输出可以包括图形、文本、图标、视频等。
I/O子系统609中的显示控制器6091从触摸屏612接收电信号或者向触摸屏612发送电信号。触摸屏612检测触摸屏上的接触,显示控制器6091将检测到的接触转换为与显示在触摸屏612上的用户界面对象的交互,即实现人机交互,显示在触摸屏612上的用户界面对象可以是运行游戏的图标、联网到相应网络的图标等。值得说明的是,设备还可以包括光鼠,光鼠是不显示可视输出的触摸敏感表面,或者是由触摸屏形成的触摸敏感表面的延伸。
RF电路605,主要用于建立手机与无线网络(即网络侧)的通信,实现手机与无线网络的数据接收和发送。例如收发短信息、电子邮件等。具体地,RF电路605接收并发送RF信号,RF信号也称为电磁信号,RF电路605将电信号转换为电磁信号或将电磁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且通过该电磁信号与通信网络以及其他设备进行通信。RF电路605可以包括用于执行这些功能的已知电路,其包括但不限于天线系统、RF收发机、一个或多个放大器、调谐器、一个或多个振荡器、数字信号处理器、CODEC(COder-DECoder,编译码器)芯片组、用户标识模块(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等等。
音频电路606,主要用于从外设接口603接收音频数据,将该音频数据转换为电信号,并且将该电信号发送给扬声器611。
扬声器611,用于将手机通过RF电路605从无线网络接收的语音信号,还原为声音并向用户播放该声音。
电源管理芯片608,用于为CPU602、I/O子系统及外设接口所连接的硬件进行供电及电源管理。
本实施例所述防止误触的装置用于执行上述各实施例所述的防止误触的方法,其技术原理和产生的技术效果类似,这里不再累述。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9)

1.一种防止误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检测到作用于终端屏幕上的多点触控事件时,获取所述多点触控事件对应的触摸点的位置以及所述触摸点之间的检测时间间隔;
基于所述触摸点的位置以及所述触摸点之间的检测时间间隔,识别所述各触摸点中的无效触摸点;
对所述无效触摸点引发的触摸事件进行屏蔽处理;
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终端的屏幕上设置防误触区域,所述防误触区域包括位于所述终端屏幕边缘的预设形状和/或大小的区域;
其中,所述基于所述触摸点的位置以及所述触摸点之间的检测时间间隔,识别所述各触摸点中的无效触摸点,包括:
当检测到的所述多点触控事件对应的至少一个触摸点位于所述防误触区域,且至少一个触摸点位于所述防误触区域之外时,基于所述触摸点的位置获取防误触区域内的任意两个触摸点之间的目标距离,以及获取所述防误触区域之外的触摸点到所述防误触区域边缘的最近距离;
在所述防误触区域内,将所述检测时间间隔小于第一设定时间间隔,且所述目标距离小于第一设定距离阈值的两个触摸点作为无效触摸点;
在所述防误触区域内选取任意一个触摸点作为目标触摸点,且在所述防误触区域之外选取任意一个触摸点作为非目标触摸点;
若所述目标触摸点与非目标触摸点之间的检测时间间隔小于第二设定时间阈值,且所述非目标触摸点与所述防误触区域边缘的最近距离小于第二设定距离阈值,确定所述非目标触摸点为无效触摸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触摸点的位置以及所述触摸点之间的检测时间间隔,识别所述各触摸点中的无效触摸点,包括:
当检测到的所述多点触控事件对应的触摸点均位于所述防误触区域时,基于所述触摸点的位置获取任意两个所述触摸点之间的目标距离;
将所述检测时间间隔小于第一设定时间阈值,且所述目标距离小于第一设定距离阈值的两个触摸点作为无效触摸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触摸点的位置以及所述触摸点之间的检测时间间隔,识别所述各触摸点中的无效触摸点,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多点触控事件对应的触摸点均位于所述防误触区域之外时,获取各触摸点与所述防误触区域边缘的最近距离;
将所述检测时间间隔小于第三设定时间阈值,且所述最近距离小于第三设定距离阈值的两个触摸点作为无效触摸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所述目标触摸点与非目标触摸点之间的检测时间间隔大于所述第二设定时间阈值和/或所述最近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设定距离阈值时,对所述非目标触摸点引发的触摸事件进行响应。
5.一种防止误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当检测到作用于终端屏幕上的多点触控事件时,获取所述多点触控事件对应的触摸点的位置以及所述触摸点之间的检测时间间隔;
无效触摸点识别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触摸点的位置以及所述触摸点之间的检测时间间隔,识别所述各触摸点中的无效触摸点;
屏蔽模块,用于对所述无效触摸点引发的触摸事件进行屏蔽处理;
所述装置,还包括:
防误触区域设置模块,用于在所述终端的屏幕上设置防误触区域,所述防误触区域包括位于所述终端屏幕边缘的预设形状和/或大小的区域;
其中,所述无效触摸点识别模块具体还用于:
当检测到的所述多点触控事件对应的至少一个触摸点位于所述防误触区域,且至少一个触摸点位于所述防误触区域之外时,基于所述触摸点的位置获取防误触区域内的任意两个触摸点之间的目标距离,以及获取所述防误触区域之外的触摸点到所述防误触区域边缘的最近距离;
在所述防误触区域内,将所述检测时间间隔小于第一设定时间间隔,且所述目标距离小于第一设定距离阈值的两个触摸点作为无效触摸点;
在所述防误触区域内选取任意一个触摸点作为目标触摸点,且在所述防误触区域之外选取任意一个触摸点作为非目标触摸点;
若所述目标触摸点与所述非目标触摸点之间的检测时间间隔小于第二设定时间阈值,且所述非目标触摸点与所述防误触区域边缘的最近距离小于第二设定距离阈值,确定所述非目标触摸点为无效触摸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效触摸点识别模块具体用于:
当检测到的所述多点触控事件对应的触摸点均位于所述防误触区域时,基于所述触摸点的位置获取任意两个所述触摸点之间的目标距离;
将所述检测时间间隔小于第一设定时间阈值,且所述目标距离小于第一设定距离阈值的两个触摸点作为无效触摸点。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效触摸点识别模块具体还用于:
当检测到所述多点触控事件对应的触摸点均位于所述防误触区域之外时,获取各触摸点与所述防误触区域边缘的最近距离;
将所述检测时间间隔小于第三设定时间阈值,且所述最近距离小于第三设定距离阈值的两个触摸点作为无效触摸点。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响应模块,用于若所述目标触摸点与非目标触摸点之间的检测时间间隔大于所述第二设定时间阈值和/或所述最近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设定距离阈值时,对所述非目标触摸点引发的触摸事件进行响应。
9.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当检测到作用于终端屏幕上的多点触控事件时,获取所述多点触控事件对应的触摸点的位置以及所述触摸点之间的检测时间间隔;
基于所述触摸点的位置以及所述触摸点之间的检测时间间隔,识别所述各触摸点中的无效触摸点;
对所述无效触摸点引发的触摸事件进行屏蔽处理;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的步骤,还包括:
在所述终端的屏幕上设置防误触区域,所述防误触区域包括位于所述终端屏幕边缘的预设形状和/或大小的区域;
其中,所述基于所述触摸点的位置以及所述触摸点之间的检测时间间隔,识别所述各触摸点中的无效触摸点,包括:
当检测到的所述多点触控事件对应的至少一个触摸点位于所述防误触区域,且至少一个触摸点位于所述防误触区域之外时,基于所述触摸点的位置获取防误触区域内的任意两个触摸点之间的目标距离,以及获取所述防误触区域之外的触摸点到所述防误触区域边缘的最近距离;
在所述防误触区域内,将所述检测时间间隔小于第一设定时间间隔,且所述目标距离小于第一设定距离阈值的两个触摸点作为无效触摸点;
在所述防误触区域内选取任意一个触摸点作为目标触摸点,且在所述防误触区域之外选取任意一个触摸点作为非目标触摸点;
若所述目标触摸点与非目标触摸点之间的检测时间间隔小于第二设定时间阈值,且所述非目标触摸点与所述防误触区域边缘的最近距离小于第二设定距离阈值,确定所述非目标触摸点为无效触摸点。
CN201611165117.0A 2016-12-16 2016-12-16 一种防止误触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Active CN1068557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65117.0A CN106855782B (zh) 2016-12-16 2016-12-16 一种防止误触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65117.0A CN106855782B (zh) 2016-12-16 2016-12-16 一种防止误触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55782A CN106855782A (zh) 2017-06-16
CN106855782B true CN106855782B (zh) 2019-08-27

Family

ID=591258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165117.0A Active CN106855782B (zh) 2016-12-16 2016-12-16 一种防止误触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85578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30506B (zh) * 2017-06-23 2018-07-21 群邁通訊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設備、防誤觸方法及系統
CN109117013B (zh) 2017-06-23 2022-02-11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防误触方法及系统
CN107402676A (zh) * 2017-07-31 2017-11-2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触发操作处理方法、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390936A (zh) * 2017-07-31 2017-11-2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触发操作处理方法、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422977A (zh) * 2017-07-31 2017-12-0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触发操作处理方法、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392175B (zh) * 2017-08-09 2019-05-2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指纹采集区域检测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US10698533B2 (en) 2017-09-11 2020-06-30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ethod for responding to touch operation and electronic device
EP3671420A4 (en) 2017-09-11 2020-08-05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SPONDING TO TOUCH OPERATIONS
WO2019047226A1 (zh) 2017-09-11 2019-03-1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触摸操作响应方法及装置
CN107608550B (zh) * 2017-09-11 2020-05-2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触摸操作响应方法及装置
WO2019047231A1 (zh) 2017-09-11 2019-03-1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触摸操作响应方法及装置
CN108073347B (zh) * 2017-12-15 2019-07-05 掌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点触控的处理方法、计算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9002216B (zh) * 2018-07-31 2021-04-27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修复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9675300B (zh) * 2019-01-24 2023-03-14 吴宏琴 基于游戏场景的防误触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9847334B (zh) * 2019-01-24 2023-03-17 吴宏琴 基于游戏场景的防误触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9847345B (zh) * 2019-01-24 2023-03-14 吴宏琴 基于游戏场景的防误触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0265134B (zh) * 2019-06-28 2023-11-21 深圳开立生物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医疗系统中电容触摸按键的输入保护方法及装置
CN110703942B (zh) * 2019-09-27 2020-08-1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信号的处理方法和装置、主芯片端和触控显示板
CN110837317B (zh) * 2019-10-28 2024-01-16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界面上用户防误触的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10740265B (zh) * 2019-10-31 2021-03-1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1124187A (zh) * 2019-12-30 2020-05-08 宝能汽车有限公司 消息发送方法、装置、触控设备、车载终端和电子设备
CN113360071B (zh) * 2020-03-04 2023-08-2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触屏控制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3721781A (zh) * 2020-05-26 2021-11-30 深圳富桂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防误触方法及电子装置
CN111930255A (zh) * 2020-06-17 2020-11-13 浙江联控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触控面板误操作的方法、装置及可读取存储介质
CN114356203A (zh) * 2020-09-27 2022-04-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防误触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157197B (zh) * 2021-04-28 2024-05-10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板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8656000A (zh) * 2024-08-20 2024-09-17 深圳贝特莱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摸板防误触方法、触摸板及触摸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07932A (zh) * 2014-06-17 2014-08-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点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4714691A (zh) * 2015-01-30 2015-06-17 深圳市中兴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防误触控方法及装置
CN106125984A (zh) * 2016-06-28 2016-11-1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触控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07932A (zh) * 2014-06-17 2014-08-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点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4714691A (zh) * 2015-01-30 2015-06-17 深圳市中兴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防误触控方法及装置
CN106125984A (zh) * 2016-06-28 2016-11-1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触控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55782A (zh) 2017-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55782B (zh) 一种防止误触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6775084B (zh) 一种触摸屏的防误触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6681638B (zh) 一种触摸屏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6681554B (zh) 一种移动终端触摸屏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6598335B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触摸屏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6527818B (zh) 一种移动终端上触摸操作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6681637B (zh) 一种触摸屏显示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6708407B (zh) 防止触摸按键误触发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US10466849B2 (en) Method and terminal for preventing unintentional triggering of a touch key and storage medium
US10775932B2 (en) Method, mobile terminal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for response control of touch screen
CN106681635B (zh) 一种分屏防误触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6775087B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触摸屏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7105090B (zh) 一种悬浮按钮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6776385B (zh) 一种日志log信息的传输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6681555A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触摸屏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7357458B (zh) 触摸按键的响应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CN106708363A (zh) 一种显示界面的防误触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7390923B (zh) 一种屏幕防误触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终端
CN106775404A (zh) 一种显示界面的防误触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7850974A (zh) 识别误触摸操作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6502470A (zh) 防止触摸按键误触发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6708409B (zh) 一种弹出菜单的响应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7172267A (zh) 指纹识别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1078108A (zh) 一种屏幕显示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CN106713572B (zh) 一种数据上报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Applicant after: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Address before: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Applicant befor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927

Address after: No. 36, Weier Second Road, Wanchun Street, Wuh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Wuhu City, Anhui Province 241000

Patentee after: Wuhu Zhongpu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