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851804B - 移动终端内环功率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内环功率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851804B
CN106851804B CN201710091957.5A CN201710091957A CN106851804B CN 106851804 B CN106851804 B CN 106851804B CN 201710091957 A CN201710091957 A CN 201710091957A CN 106851804 B CN106851804 B CN 10685180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in
difference
power
level
transmission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9195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851804A (zh
Inventor
杨加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09195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851804B/zh
Publication of CN1068518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518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8518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518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06TPC algorithms
    • H04W52/12Outer and inner loop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2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taking into account previous information or commands
    • H04W52/226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taking into account previous information or commands using past references to control power, e.g. look-up-tab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ransmit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终端内环功率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移动终端内环功率控制方法,根据移动终端在第一增益模式、第二增益模式工作时,不同增益等级所对应的发射功率值,能够在多个相同增益等级下,获取多个备选功率切换点。通过对多个备选功率切换点进行验证,选取一个测试验证结果一致性好的备选功率切换点为目标功率切换点。上述方法能够快速准确的选取移动终端的目标功率切换点,同时还能确保功率放大器的增益模式切换过程中,功率切换点处的功率值可以达到3GPP规定的标准。

Description

移动终端内环功率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移动终端内环功率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背景技术
内环功率控制(Inner Loop Power Control,ILPC)是移动终端射频的一项重要指标,这项指标表征了移动终端的精确功率控制能力。移动通信系统是一个干扰受限系统,如果移动终端不能准确地进行功率控制,那么会对系统的热噪声产生影响,进而影响系统的容量。
通常为了满足移动终端动态范围内射频发射指标的要求,一般将功率放大器(Power Amplifier,PA)设置成多级增益模式,例如高功率放大模式、中间功率放大模式以及低功率放大模式。通过多级功率放大器的动态切换以覆盖不同动态范围内的射频指标。其中,在功率放大器内部两个相邻级功率放大器切换的功率点为发射功率切换点。目前在高通或MTK平台中,其发射功率切换点为固定值一般会在固定值附近使用多点尝试验证的方法来选取合适的发射功率切换点,效率低、盲目性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内环功率控制方法及其装置,可以提高选取移动终端发射功率切换点的效率和准确度。
一种动终端内环功率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A:校准移动终端,并获取所述移动终端在第一增益模式、第二增益模式工作时,不同增益等级所对应的发射功率值;
步骤B:对在第一增益模式和第二增益模式下的一个相同增益等级,获取所述第一增益模式下该相同增益等级对应的第一发射功率值,和所述第二增益模式下该相同增益等级对应的第二发射功率值,并计算所述第一发射功率值与所述第二发射功率值的差值,记为第一差值;
步骤C:在第一增益模式获取与所述第二发射功率最接近的发射功率值所对应的第一增益等级,并计算所述相同增益等级与所述第一增益等级的差值,记为第二差值;当所述第一差值与所述第二差值之和等于预设功率增量时,将所述第二发射功率作为备选功率切换点;或,在第二增益模式获取与所述第一发射功率值最接近的发射功率值所对应的第二增益等级,并计算所述第二增益等级与所述相同增益等级的差值,记为第三差值;当所述第一差值与所述第三差值之和等于预设功率增量时,将所述第一发射功率值作为备选功率切换点;
步骤D:在多个相同增益等级下,重复步骤B和步骤C以获取多个备选功率切换点;
步骤E:从多个所述备选功率切换点中选取一个目标功率切换点。
上述移动终端内环功率控制方法,根据移动终端在第一增益模式、第二增益模式工作时,不同增益等级所对应的发射功率值,能够在多个相同增益等级下,获取多个备选功率切换点。通过对多个备选功率切换点进行验证,选取一个测试验证结果一致性好的备选功率切换点为目标功率切换点。上述方法能够快速准确的选取移动终端的目标功率切换点,同时还能确保功率放大器的增益模式切换过程中,功率切换点处的功率值可以达到3GPP规定的标准。
一种移动终端内环功率控制装置,包括:
校准模块,用于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校准,并获取所述移动终端在第一增益模式、第二增益模式工作时,不同增益等级所对应的发射功率值;
功率差值计算模块,对在第一增益模式和第二增益模式下的一个相同增益等级,获取所述第一增益模式下该相同增益等级对应的第一发射功率值,和所述第二增益模式下该相同增益等级对应的第二发射功率值,并计算所述第一发射功率值与所述第二发射功率值的差值,记为第一差值;
处理模块,在第一增益模式获取与所述第二发射功率最接近的发射功率值所对应的第一增益等级,并计算所述相同增益等级与所述第一增益等级的差值,记为第二差值;当所述第一差值与所述第二差值之和等于预设功率增量时,将所述第二发射功率作为备选功率切换点;或,在第二增益模式获取与所述第一发射功率值最接近的发射功率值所对应的第二增益等级,并计算所述第二增益等级与所述相同增益等级的差值,记为第三差值;当所述第一差值与所述第三差值之和等于预设功率增量时,将所述第一发射功率值作为备选功率切换点;
循环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功率差值计算模块和处理模块循环处理以获取多个备选功率切换点;
筛选模块,用于从多个所述备选功率切换点中选取一个目标功率切换点。
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步骤A:校准移动终端,并获取所述移动终端在第一增益模式、第二增益模式工作时,不同增益等级所对应的发射功率值;
步骤B:对在第一增益模式和第二增益模式下的一个相同增益等级,获取所述第一增益模式下该相同增益等级对应的第一发射功率值,和所述第二增益模式下该相同增益等级对应的第二发射功率值,并计算所述第一发射功率值与所述第二发射功率值的差值,记为第一差值;
步骤C:在第一增益模式获取与所述第二发射功率最接近的发射功率值所对应的第一增益等级,并计算所述相同增益等级与所述第一增益等级的差值,记为第二差值;当所述第一差值与所述第二差值之和等于预设功率增量时,将所述第二发射功率作为备选功率切换点;或,在第二增益模式获取与所述第一发射功率值最接近的发射功率值所对应的第二增益等级,并计算所述第二增益等级与所述相同增益等级的差值,记为第三差值;当所述第一差值与所述第三差值之和等于预设功率增量时,将所述第一发射功率值作为备选功率切换点;
在多个相同增益等级下,重复步骤B和步骤C以获取多个备选功率切换点;
从多个所述备选功率切换点中选取一个目标功率切换点。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移动终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内环功率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另一个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内环功率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从多个所述备选功率切换点中选取一个目标功率切换点的流程图;
图5为另一个实施例中从多个所述备选功率切换点中选取一个目标功率切换点的流程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内环功率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内环功率控制装置的筛选模块的结构框图;
图8为另一个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内环功率控制装置的筛选模块的结构框图;
图9为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在处理器上运行计算机程序时的流程图;
图10为另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在处理器上运行计算机程序时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移动终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移动终端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射频电路、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网络接口、显示屏和输入装置。其中,移动终端的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还包括一种移动终端内环功率控制装置,该移动终端内环功率控制装置用于实现一种移动终端内环功率控制方法。该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支撑整个移动终端的运行。移动终端中的射频电路可用于收发信息或通话过程中,信号的接收和发送,可将基站的下行信息接收后,给处理器处理;也可以将上行的数据发送给基站。射频电路包括但不限于射频芯片、功率放大器、双工器、滤波器、天线等。移动终端中的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移动终端内环功率控制装置的运行提供环境,该内存储器中可储存有计算机可读指令,该计算机可读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可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一种移动终端内环功率控制方法。网络接口用于与服务器进行网络通信。移动终端的显示屏可以是液晶显示屏或者电子墨水显示屏等,输入装置可以是显示屏上覆盖的触摸层,也可以是移动终端外壳上设置的按键、轨迹球或触控板,也可以是外接的键盘、触控板或鼠标等。该移动终端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或穿戴式设备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移动终端的限定,具体的移动终端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内环功率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一种移动终端内环功率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A:校准移动终端,并获取所述移动终端在第一增益模式、第二增益模式工作时,不同增益等级所对应的发射功率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校准移动终端的步骤包括:对移动终端的射频电路进行调试,将功率放大器的输出阻抗调试到功率放大器最大功率下的最佳负载阻抗的位置。
由于在不同通信模式下,移动终端中功率放大器的增益模式也是不同的。通常GSM有3~4个增益模式,而TD-SCDMA、WCDMA、LTE或者CDMA通常有2~3个增益模式。每个功率放大器增益模式包含多个增益等级。在高通平台中,GSM的增益等级是指RGI(RF gain index,射频增益指数)等级;对于CDMA、WCDMA、TD-SCDMA、LTE,增益等级则是指AGC(automaticgain control,自动增益控制)等级。
校准移动终端的步骤还包括对功率放大器的线性化进行校准的步骤。选取中间信号为参考信道。其中,中间信道为通讯频率范围的中心频率,例如,通讯频段为1920MHz到1980MHz,其中,1950MHz是中心频率,选取1950MHz为校准信道来对功率放大器的线性化进行校准。
在一个实施例中,功率放大器设置成两级增益模式,分别为第一增益模式和第二增益模式,其中,第一增益模式为低功率增益模式,第二增益模式为高功率增益模式。控制功率放大器在第一增益模式下工作,并获取移动终端在第一增益模式工作时,射频芯片内部不同增益等级所对应的发射功率值,并建立和存储发射功率值与射频芯片内部增益等级的第一对应关系表,参考表1。相应的,控制功率放大器在第二增益模式下工作,并获取移动终端在第二增益模式工作时,射频芯片内部不同增益等级所对应的发射功率值,并建立和存储发射功率值与射频芯片内部增益等级的第二对应关系表,参考表2。
表1为低功率增益模式的第一对应关系表
增益等级 发射功率值 增益等级 发射功率值 增益等级 发射功率值
70 16.829 58 2.529 46 0.797
69 15.415 57 1.604 45 -0.319
68 14.058 56 0.467 44 -1.408
67 12.678 55 -0.499 43 -2.472
66 11.557 54 -1.460 42 -3.481
65 10.397 53 -2.341
64 9.355 52 -3.361 11 -44.529
63 8.348 51 -4.589 9 -45.536
62 7.043 50 -5.525 7 -45.449
61 5.996 49 -6.486 5 -45.452
60 4.927 48 -7.757 3 -45.466
59 3.387 47 -8.924 1 -45.490
表2为高功率增益模式的第二对应关系表
增益等级 发射功率值 增益等级 发射功率值 增益等级 发射功率值
72 28.108 60 15.392 48 2.782
71 27.392 59 13.822 47 1.650
70 26.683 58 12.933 46 0.797
69 25.580 57 11.956 45 -0.319
68 24.407 56 10.958 44 -1.408
67 23.183 55 9.980 43 -2.472
66 22.190 54 9.014 42 -3.481
65 20.915 53 8.099
64 19.888 52 7.103 36 -9.482
63 18.857 51 5.940 35 -10.337
62 17.562 50 4.995 34 -11.465
61 16.489 49 4.043 33 -12.285
在一个实施例中,功率放大器设置成多级增益模式,按照上述操作步骤,还可以建立和存储多个发射功率值与射频芯片内部增益等级的多个对应关系表。
步骤B:对在第一增益模式和第二增益模式下的一个相同增益等级,获取所述第一增益模式下该相同增益等级对应的第一发射功率值,和所述第二增益模式下该相同增益等级对应的第二发射功率值,并计算所述第一发射功率值与所述第二发射功率值的差值,记为第一差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差值又称之为发射功率差值,记为ΔG。功率放大器设置成两级增益模式,分别为第一增益模式和第二增益模式。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增益模式为低功率增益模式,第二增益模式为高功率增益模式。从第一对应关系表和第二关系对应表中,可以看出,低增益模式的增益等级从0到70,高增益模式的增益等级从33到72。每一个增益等级之间功率相差1dBm。功率放大器的增益模式不同,同一增益等级对应的发射功率值也不同的。计算第一差值ΔG时,筛选在第一增益模式和第二增益模式下重叠的增益等级。从第一对应关系表和第二关系表中可以看出,其重叠的增益等级为33~70。对在第一增益模式和第二增益模式下的一个相同增益等级,获取所述第一增益模式下该相同增益等级对应的第一发射功率值,和所述第二增益模式下该相同增益等级对应的第二发射功率值。从30~72中任意选取一个增益等级,例如,增益等级为60时,低功率增益模式下,增益等级60对应的第一发射功率值为4.927dBm;高功率增益模式下,增益等级60对应的第二发射功率值为15.392dBm。也即,第一差值ΔG=15.392dBm-4.927dBm=10.465dBm。
在一个实施例中,功率放大器设置成三级增益模式,分别为低增益模式、中功率增益模式和高功率增益模式,则按照步骤B分别计算低增益模式与中功率增益模式之间的第一差值以及中增益模式与高功率增益模式之间第一差值。若功率放大器设置成多级增益模式,则按照步骤B分别计算相邻增益模式之间的第一差值。
步骤C:在第一增益模式获取与所述第二发射功率最接近的发射功率值所对应的第一增益等级,并计算所述相同增益等级与所述第一增益等级的差值,记为第二差值;当所述第一差值与所述第二差值之和等于预设功率增量时,将所述第二发射功率作为备选功率切换点。
第二差值,又称之为增益等级差值,记为ΔR。在一个实施例中,功率放大器设置成两级增益模式,分别为第一增益模式和第二增益模式,其中,第一增益模式为低功率增益模式,第二增益模式为高功率增益模式。根据步骤B中的第一发射功率值4.927dBm和第二功率发射值15.392dBm,在第一增益模式(在第一关系对应表中)获取与所述第二发射功率值15.392dBm最接近的发射功率值,通过查表可知与所述第二发射功率值15.392dBm最接近的发射功率值所对应15.415dBm的第一增益等级为69。并计算步骤B中相同增益等级(60)与所述第一增益等级(69)的差值,并记为第二差值ΔR,也即第二差值ΔR=60-69=-9。
计算第一差值ΔG与第二差值ΔR的和值,当所述第一差值ΔG与第二差值ΔR之和等于预设功率增量时,将所述第二发射功率值15.392dBm作为备选功率切换点。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3,获取备选功率切换点的方法还可以为:
步骤C’:在第二增益模式获取与所述第一发射功率值最接近的发射功率值所对应的第二增益等级,并计算所述第二增益等级与所述相同增益等级的差值,记为第三差值;当所述第一差值与所述第三差值之和等于预设功率增量时,将所述第一发射功率值作为备选功率切换点。
在一个实施例中,功率放大器设置成两级增益模式,分别为第一增益模式和第二增益模式,其中,第一增益模式为低功率增益模式,第二增益模式为高功率增益模式。根据步骤B中的第一发射功率值4.927dBm和第二功率发射值15.392dBm。在第二增益模式获取与所述第一发射功率值4.927dBm最接近的发射功率值,通过查表可知与所述第一发射功率值4.927dBm最接近的发射功率值4.995dBm所对应的第二增益等级为50,并计算所述第二增益等级与步骤B中相同增益等级60的差值,记为第三差值ΔR’=50-60=-10。
计算第一差值ΔG与第三差值ΔR’的和值,当所述第一差值ΔG与第三差值ΔR’之和等于预设功率增量时,将所述第一发射功率值4.927dBm作为备选功率切换点。
由于,功率放大器的增益模式不同,同一增益等级对应的发射功率值也不同的,对于同一增益等级的高功率增益模式所对应的功率值高于低功率增益模式所对应的功率值,在计算第二差值ΔR或第三差值ΔR’时,优先选择计算第三差值ΔR’,这样可以避免在处于低增益模式下的发射功率值出现饱和想象,能够使计算更为精准。
在一个实施例中,功率放大器设置有三个增益模式,分别为低增益模式、中功率增益模式和高功率增益模式,则按照步骤C分别计算低增益模式与中功率增益模式之间的第二差值或第三差值,并获取备选功率切换点;以及中增益模式与高功率增益模式之间第二差值或第三差值,并获取备选功率切换点。
步骤D:在多个相同增益等级下,重复步骤B和步骤C以获取多个备选功率切换点。
根据步骤A,从第一对应关系表和第二关系表中可以看出,其重叠的增益等级为33~70。重复步骤B和步骤C,依次获取在第一增益模式和第二增益模式下的相同增益等级33至70全部符合预设条件的多个备选功率值。其中,预设条件为:第一差值与所述第二差值之和等于预设功率增量,或第一差值与所述第三差值之和等于预设功率增量。
步骤E:从多个所述备选功率切换点中选取一个目标功率切换点。
对多个备选功率切换点依次在多台相同设置的移动终端进行内环功率控制的测试验证,并选取测试验证结果一致性好的备选功率切换点为目标功率切换点。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增益模式为低功率增益模式,第二增益模式为高功率增益模式,则目标功率切换点为向下切换点。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增益模式为高功率增益模式,第二增益模式为低功率增益模式,则目标功率切换点为向上切换点。由于,其向上切换点与向下切换功率点的功率差值为3dBm,相应的,可以根据目标功率切换点获取另一目标功率切换点(向上切换点或向下切换功率点)。
在一个实施例中,功率放大器设置三个增益模式,分别为低功率增益模式、中功率增益模式和高功率增益模式。可以按照在按上述步骤,依次获取由高功率增益模式向中功率增益模式切换的第一向下切换点或第一向上切换点;由中功率增益模式向低功率增益模式切换的第二向下切换点或第二向上切换点。
上述移动终端内环功率控制方法,上述移动终端内环功率控制方法,根据移动终端在第一增益模式、第二增益模式工作时,不同增益等级所对应的发射功率值,能够在多个相同增益等级下,获取多个备选功率切换点。通过对多个备选功率切换点进行验证,选取一个测试验证结果一致性好的备选功率切换点为目标功率切换点。上述方法能够快速准确的选取移动终端的目标功率切换点,同时还能确保功率放大器的增益模式切换过程中,功率切换点处的功率值可以达到3GPP规定的标准。
同一增益等级时,所述第一增益模式的发射功率值小于所述第二增益模式的发射功率值。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增益模式为低功率增益模式,所述第二增益模式为高增益模式,则所述预设功率增量为0.2~1.2dBm。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步骤C,在获取备选功率点时,应当满足第一差值与所述第二差值之和等于预设功率增量;或,第一差值与所述第三差值之和等于预设功率增量。其中,优选的预设功率增量为1dBm。在备选功率切换点处,移动终端由低功率增益模式变为高功率增益模式时,其发射功率值就会有第一差值ΔG的增量。也即,在同一增益等级时,高功率增益模式发射功率值比低功率增益模式的发射功率值的增量为第一差值ΔG。当第一差值ΔG与第二差值ΔR之和等于1dBm的发射功率值,就可以确保,备选功率切换点处,其功率增量为1dBm,也可以满足内环功率控制的指标。
在第一差值与所述第二差值之和等于1dBm,或第一差值与所述第三差值之和等于1dBm条件下获取的备选功率切换点的数量若为多个,则将多个备选功率切换点分别在多台相同设置的移动终端进行内环功率控制的测试验证,并选取测试验证结果一致性好的备选功率切换点为目标功率切换点。
同一增益等级时,所述第一增益模式的发射功率值大于所述第二增益模式的发射功率值,其所述预设功率增量为-1.2~-0.8dBm。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增益模式为高功率增益模式,所述第二增益模式为低增益模式,则所述预设功率增量为0.2~1.2dBm。根据步骤B,可计算出第一差值ΔG1=4.927dBm-15.392dBm=-10.465dBm,根据步骤C,可计算出第二差值ΔR1=69-60=9;计算第一差值ΔG与第二差值ΔR的和值,当所述第一差值ΔG与第二差值ΔR之和等于预设功率增量时,将所述第二发射功率值15.392dBm作为备选功率切换点。或,第三差值ΔR’=60-50=10,计算第一差值ΔG与第三差值ΔR’的和值,当所述第一差值ΔG与第三差值ΔR’之和等于预设功率增量时,将所述第一发射功率值4.927dBm作为备选功率切换点。
在一实施例中,根据步骤C,在获取备选功率点时,应当满足第一差值与所述第二差值之和等于预设功率增量;或,第一差值与所述第三差值之和等于预设功率增量。其中,优选的预设功率增量为-1dBm。在第一差值与所述第二差值之和等于-1dBm,或第一差值与所述第三差值之和等于-1dBm条件下获取的备选功率切换点的数量若为多个,则将多个备选功率切换点分别在多台相同设置的移动终端进行内环功率控制的测试验证,并选取测试验证结果一致性好的备选功率切换点为目标功率切换点。
在一个实施例中,图4中步骤E从多个所述备选功率切换点中选取一个目标功率切换点具体包括:
步骤S410:将多个所述备选功率切换点对应的数值转换为整数值。
功率放大器的实际发射功率值一般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在对功率放大器的目标功率切换点一般为整数,将备选功率切换点对应的数值转换为整数值,继而对其进行验证。
步骤S420:验证并选取一个整数值为目标功率切换点。
对所有的备选功率切换点进项验证,也即,将所用的备选功率切换点依次在多台相同设置的移动终端进行内环功率控制的测试验证,并选取测试验证结果一致性好的备选功率切换点为目标功率切换点。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增益模式为低功率增益模式,第二增益模式为高功率增益模式,则目标功率切换点为向下切换点。由于,向上切换点与向下切换功率点的功率差值为3dBm,根据所述目标功率切换点可以获取另一目标功率切换点,也即向上切换点。
在一个实施例中,从多个所述备选功率切换点中选取一个目标功率切换点的步骤,还包括判断所述备选功率切换点是否在预设验证范围内。其中,预设验证范围为-2~15dBm。选取发射功率值在-2~15dBm的范围内,省略过高和过低的功率值,避免功率饱和现象的发生,同时还可以减小工作量、提高效率。若备选功率切换点在-2~15dBm的范围内,则将所述所有在-2~15dBm的范围内的备选功率点对应的数值转换为整数值,继而对在-2~15dBm的范围内的备选功率点进行验证,并获取一个目标功率切换点。
在一个实施例中,图5中步骤E从多个所述备选功率切换点中选取一个目标功率切换点还包括:
步骤S510:将多个所述备选功率切换点对应的数值转换为整数值。
步骤S520:判断任意两个所述整数值的差值是否为3dBm。
在功率放大器中,若设置有多级增益模式,上一级增益模式向下一级增益模式切换所对应的切换点为向下切换点,下一级增益模式向上一级增益模式切换所对应的切换点为向上切换点,其中,向上切换点与向下切换点的差值为3dBm。
步骤S530:若两个所述整数值的差值为3dBm,则较大的整数值为向上切换点,较小的整数值为向下切换点,其中目标功率切换点为向上切换点或向下切换点。
若有两个整数值的差值为3dBm,则设定较大的整数值为向上切换点,较小的整数值为向下切换点。其中,目标功率切换点为向上切换点或向下切换点。可以同时获取向上切换点和向下切换点,无需再次获取另一目标功率切换点。为了确保选取的上切换点或向下切换点的准确性,还包括对选取向的上切换点或向下切换点进行验证的步骤。
步骤S540:若任意两个整数值的差值均不为3dBm,则验证并选取一个整数值为目标功率切换点。
对所有的备选功率切换点进项验证,也即,将所用的备选功率切换点依次在多台相同设置的移动终端进行内环功率控制的测试验证,并选取测试验证结果一致性好的备选功率切换点为目标功率切换点。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内环功率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6所示,一种移动终端内环功率控制装置,包括:
校准模块610,用于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校准,并获取所述移动终端在第一增益模式、第二增益模式工作时,不同增益等级所对应的发射功率值。
功率差值计算模块620,对在第一增益模式和第二增益模式下的一个相同增益等级,获取所述第一增益模式下该相同增益等级对应的第一发射功率值,和所述第二增益模式下该相同增益等级对应的第二发射功率值,并计算所述第一发射功率值与所述第二发射功率值的差值,记为第一差值。
处理模块630,在第一增益模式获取与所述第二发射功率最接近的发射功率值所对应的第一增益等级,并计算所述相同增益等级与所述第一增益等级的差值,记为第二差值;当所述第一差值与所述第二差值之和等于预设功率增量时,将所述第二发射功率作为备选功率切换点;或,在第二增益模式获取与所述第一发射功率值最接近的发射功率值所对应的第二增益等级,并计算所述第二增益等级与所述相同增益等级的差值,记为第三差值;当所述第一差值与所述第三差值之和等于预设功率增量时,将所述第一发射功率值作为备选功率切换点。
循环控制模块640,用于控制所述功率差值计算模块和处理模块循环处理以获取多个备选功率切换点。
筛选模块650,用于从多个所述备选功率切换点中选取一个目标功率切换点。
上述移动终端内环功率控制装置,能够根据移动终端在第一增益模式、第二增益模式工作时,不同增益等级所对应的发射功率值,能够在多个相同增益等级下,获取多个备选功率切换点。通过对多个备选功率切换点进行验证,选取一个测试验证结果一致性好的备选功率切换点为目标功率切换点。上述方法能够快速准确的选取移动终端的目标功率切换点,同时还能确保功率放大器的增益模式切换过程中,功率切换点处的功率值可以达到3GPP规定的标准。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7,所述筛选模块650包括转换单元651和验证单元653。转换单元651用于将多个所述备选功率切换点对应的数值转换为整数值。验证单元653,用于对多个所述整数值进行验证,并选取一个整数值为目标功率切换点。对所有的备选功率切换点进项验证,也即,将所用的备选功率切换点依次在多台相同设置的移动终端进行内环功率控制的测试验证,并选取测试验证结果一致性好的备选功率切换点为目标功率切换点。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筛选模块650还包括第一判断单元655。第一判断单元655用于判断所述备选功率切换点是否在预设验证范围内。其中,预设验证范围为-2~15dBm。选取发射功率值在-2~15dBm的范围内,省略过高和过低的功率值,避免功率饱和现象的发生,同时还可以减小工作量、提高效率。若备选功率切换点在-2~15dBm的范围内,则将所述所有在-2~15dBm的范围内的备选功率点对应的数值转换为整数值,继而对在-2~15dBm的范围内的备选功率点进行验证,并获取一个目标功率切换点。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8,所述筛选模块还包括转换单元811、第二判断单元813和验证单元815。转换单元811用于将将多个所述备选功率切换点对应的数值转换为整数值。第二判断单元,所述第二判断单813用于判断任意两个整数值的差值是否为3dBm。验证单元815用于对多个所述整数值进行验证,并选取一个整数值为目标功率切换点。
同一增益等级时,所述第一增益模式的发射功率值小于所述第二增益模式的发射功率值。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增益模式为低功率增益模式,所述第二增益模式为高增益模式,所述预设功率增量为0.8~1.2dBm。优选的,预设功率增量为1dBm。
同一增益等级时,所述第一增益模式的发射功率值大于所述第二增益模式的发射功率值。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增益模式为高功率增益模式,所述第二增益模式为低增益模式,其所述预设功率增量为-1.2~-0.48Bm。优选的,预设功率增量为-1dBm。
上述移动终端的修复装置中各个模块的划分仅用于举例说明,在其他实施例中,可将移动终端内环功率控制装置按照需要划分为不同的模块,以完成上述移动终端内环功率控制装置的全部或部分功能。
图9为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的步骤的流程图。如图9所示,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步骤910:校准移动终端,并获取所述移动终端在第一增益模式、第二增益模式工作时,不同增益等级所对应的发射功率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校准移动终端的步骤包括:对移动终端的射频电路进行调试,将功率放大器的输出阻抗调试到功率放大器最大功率下的最佳负载阻抗的位置。
由于在不同通信模式下,移动终端中功率放大器的增益模式也是不同的。通常GSM有3~4个增益模式,而TD-SCDMA、WCDMA、LTE或者CDMA通常有2~3个增益模式。每个功率放大器增益模式包含多个增益等级。在高通平台中,GSM的增益等级是指RGI(RF gain index,射频增益指数)等级;对于CDMA、WCDMA、TD-SCDMA、LTE,增益等级则是指AGC(automaticgain control,自动增益控制)等级。
校准移动终端的步骤还包括对功率放大器的线性化进行校准的步骤。选取中间信号为参考信道。其中,中间信道为通讯频率范围的中心频率,例如,通讯频段为1920MHz到1980MHz,其中,1950MHz是中心频率,选取1950MHz为校准信道来对功率放大器的线性化进行校准。
在一个实施例中,功率放大器设置成两级增益模式,分别为第一增益模式和第二增益模式,其中,第一增益模式为低功率增益模式,第二增益模式为高功率增益模式。控制功率放大器在第一增益模式下工作,并获取移动终端在第一增益模式工作时,射频芯片内部不同增益等级所对应的发射功率值,并建立和存储发射功率值与射频芯片内部增益等级的第一对应关系表,参考表1。相应的,控制功率放大器在第二增益模式下工作,并获取移动终端在第二增益模式工作时,射频芯片内部不同增益等级所对应的发射功率值,并建立和存储发射功率值与射频芯片内部增益等级的第二对应关系表,参考表2。
步骤920:对在第一增益模式和第二增益模式下的一个相同增益等级,获取所述第一增益模式下该相同增益等级对应的第一发射功率值,和所述第二增益模式下该相同增益等级对应的第二发射功率值,并计算所述第一发射功率值与所述第二发射功率值的差值,记为第一差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差值又称之为发射功率差值,记为ΔG。功率放大器设置成两级增益模式,分别为第一增益模式和第二增益模式。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增益模式为低功率增益模式,第二增益模式为高功率增益模式。从第一对应关系表和第二关系对应表中,可以看出,低增益模式的增益等级从0到70,高增益模式的增益等级从33到72。每一个增益等级之间功率相差1dBm。功率放大器的增益模式不同,同一增益等级对应的发射功率值也不同的。计算第一差值ΔG时,筛选在第一增益模式和第二增益模式下重叠的增益等级。从第一对应关系表和第二关系表中可以看出,其重叠的增益等级为33~70。对在第一增益模式和第二增益模式下的一个相同增益等级,获取所述第一增益模式下该相同增益等级对应的第一发射功率值,和所述第二增益模式下该相同增益等级对应的第二发射功率值。从30~72中任意选取一个增益等级,例如,增益等级为60时,低功率增益模式下,增益等级60对应的第一发射功率值为4.927dBm;高功率增益模式下,增益等级60对应的第二发射功率值为15.392dBm。也即,第一差值ΔG=15.392dBm-4.927dBm=10.465dBm。
在一个实施例中,功率放大器设置成三级增益模式,分别为低增益模式、中功率增益模式和高功率增益模式,则按照步骤B分别计算低增益模式与中功率增益模式之间的第一差值以及中增益模式与高功率增益模式之间第一差值。若功率放大器设置成多级增益模式,则按照步骤B分别计算相邻增益模式之间的第一差值。
步骤930:在第一增益模式获取与所述第二发射功率最接近的发射功率值所对应的第一增益等级,并计算所述相同增益等级与所述第一增益等级的差值,记为第二差值;当所述第一差值与所述第二差值之和等于预设功率增量时,将所述第二发射功率作为备选功率切换点。
第二差值,又称之为增益等级差值,记为ΔR。在一个实施例中,功率放大器设置成两级增益模式,分别为第一增益模式和第二增益模式,其中,第一增益模式为低功率增益模式,第二增益模式为高功率增益模式。根据步骤B中的第一发射功率值4.927dBm和第二功率发射值15.392dBm,在第一增益模式(在第一关系对应表中)获取与所述第二发射功率值15.392dBm最接近的发射功率值,通过查表可知与所述第二发射功率值15.392dBm最接近的发射功率值所对应15.415dBm的第一增益等级为69。并计算步骤B中相同增益等级(60)与所述第一增益等级(69)的差值,并记为第二差值ΔR,也即第二差值ΔR=60-69=-9。
计算第一差值ΔG与第二差值ΔR的和值,当所述第一差值ΔG与第二差值ΔR之和等于预设功率增量时,将所述第二发射功率值15.392dBm作为备选功率切换点。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10,获取备选功率切换点的方法还可以为:
步骤920’:在第二增益模式获取与所述第一发射功率值最接近的发射功率值所对应的第二增益等级,并计算所述第二增益等级与所述相同增益等级的差值,记为第三差值;当所述第一差值与所述第三差值之和等于预设功率增量时,将所述第一发射功率值作为备选功率切换点。
在一个实施例中,功率放大器设置成两级增益模式,分别为第一增益模式和第二增益模式,其中,第一增益模式为低功率增益模式,第二增益模式为高功率增益模式。根据步骤B中的第一发射功率值4.927dBm和第二功率发射值15.392dBm。在第二增益模式获取与所述第一发射功率值4.927dBm最接近的发射功率值,通过查表可知与所述第一发射功率值4.927dBm最接近的发射功率值4.995dBm所对应的第二增益等级为50,并计算所述第二增益等级与步骤B中相同增益等级60的差值,记为第三差值ΔR’=50-60=-10。
计算第一差值ΔG与第三差值ΔR’的和值,当所述第一差值ΔG与第三差值ΔR’之和等于预设功率增量时,将所述第一发射功率值4.927dBm作为备选功率切换点。
由于,功率放大器的增益模式不同,同一增益等级对应的发射功率值也不同的,对于同一增益等级的高功率增益模式所对应的功率值高于低功率增益模式所对应的功率值,在计算第二差值ΔR或第三差值ΔR’时,优先选择计算第三差值ΔR’,这样可以避免在处于低增益模式下的发射功率值出现饱和想象,能够使计算更为精准。
在一个实施例中,功率放大器设置有三个增益模式,分别为低增益模式、中功率增益模式和高功率增益模式,则按照步骤C分别计算低增益模式与中功率增益模式之间的第二差值或第三差值,并获取备选功率切换点;以及中增益模式与高功率增益模式之间第二差值或第三差值,并获取备选功率切换点。
步骤940:在多个相同增益等级下,重复步骤920和步骤930以获取多个备选功率切换点。
根据步骤910,从第一对应关系表和第二关系表中可以看出,其重叠的增益等级为33~70。重复步骤920和步骤930/步骤930’,依次获取在第一增益模式和第二增益模式下的相同增益等级33至70全部符合预设条件的多个备选功率值。其中,预设条件为:第一差值与所述第二差值之和等于预设功率增量,或第一差值与所述第三差值之和等于预设功率增量。
步骤950:从多个所述备选功率切换点中选取一个目标功率切换点。
对多个备选功率切换点依次在多台相同设置的移动终端进行内环功率控制的测试验证,并选取测试验证结果一致性好的备选功率切换点为目标功率切换点。
上述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根据移动终端在第一增益模式、第二增益模式工作时,不同增益等级所对应的发射功率值,能够在多个相同增益等级下,获取多个备选功率切换点。通过对多个备选功率切换点进行验证,选取一个测试验证结果一致性好的备选功率切换点为目标功率切换点。上述方法能够快速准确的选取移动终端的目标功率切换点,同时还能确保功率放大器的增益模式切换过程中,功率切换点处的功率值可以达到3GPP规定的标准。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2)

1.一种移动终端内环功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A:校准移动终端,并获取所述移动终端在第一增益模式、第二增益模式工作时,不同增益等级所对应的发射功率值;
步骤B:对在第一增益模式和第二增益模式下的一个相同增益等级,获取所述第一增益模式下该相同增益等级对应的第一发射功率值,和所述第二增益模式下该相同增益等级对应的第二发射功率值,并计算所述第一发射功率值与所述第二发射功率值的差值,记为第一差值;
步骤C:在第一增益模式获取与所述第二发射功率最接近的发射功率值所对应的第一增益等级,并计算所述相同增益等级与所述第一增益等级的差值,记为第二差值;当所述第一差值与所述第二差值之和等于预设功率增量时,将所述第二发射功率作为备选功率切换点;或,在第二增益模式获取与所述第一发射功率值最接近的发射功率值所对应的第二增益等级,并计算所述第二增益等级与所述相同增益等级的差值,记为第三差值;当所述第一差值与所述第三差值之和等于预设功率增量时,将所述第一发射功率值作为备选功率切换点;
步骤D:在多个相同增益等级下,重复步骤B和步骤C以获取多个备选功率切换点;
步骤E:从多个所述备选功率切换点中选取一个目标功率切换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内环功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从多个所述备选功率切换点中选取一个目标功率切换点的步骤包括:
将多个所述备选功率切换点对应的数值转换为整数值;
验证并选取一个整数值为目标功率切换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内环功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从多个所述备选功率切换点中选取一个目标功率切换点的步骤还包括:
判断所述备选功率切换点是否在预设验证范围内;
若所述备选功率切换点在所述预设验证范围内,则将所述备选功率切换 点对应的数值转换为整数值。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内环功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将多个所述备选功率切换点对应的数值转换为整数值;
判断任意两个所述整数值的差值是否为3dBm;
若两个所述整数值的差值为3dBm,则较大的整数值为向上切换点,较小的整数值为向下切换点,其中目标功率切换点为向上切换点或向下切换点;
若任意两个整数值的差值均不为3dBm,则验证并选取一个整数值为目标功率切换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内环功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同一增益等级时,所述第一增益模式的发射功率值小于所述第二增益模式的发射功率值,其所述预设功率增量为0.8~1.2dB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内环功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同一增益等级时,所述第一增益模式的发射功率值大于所述第二增益模式的发射功率值,其所述预设功率增量为-1.2~-0.8dBm。
7.一种移动终端内环功率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校准模块,用于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校准,并获取所述移动终端在第一增益模式、第二增益模式工作时,不同增益等级所对应的发射功率值;
功率差值计算模块,对在第一增益模式和第二增益模式下的一个相同增益等级,获取所述第一增益模式下该相同增益等级对应的第一发射功率值,和所述第二增益模式下该相同增益等级对应的第二发射功率值,并计算所述第一发射功率值与所述第二发射功率值的差值,记为第一差值;
处理模块,在第一增益模式获取与所述第二发射功率最接近的发射功率值所对应的第一增益等级,并计算所述相同增益等级与所述第一增益等级的差值,记为第二差值;当所述第一差值与所述第二差值之和等于预设功率增量时,将所述第二发射功率作为备选功率切换点;或,在第二增益模式获取与所述第一发射功率值最接近的发射功率值所对应的第二增益等级,并计算所述第二增益等级与所述相同增益等级的差值,记为第三差值;当所述第一差值与所述第三差值之和等于预设功率增量时,将所述第一发射功率值作为备选功率切换点;
循环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功率差值计算模块和处理模块循环处理以获取多个备选功率切换点;
筛选模块,用于从多个所述备选功率切换点中选取一个目标功率切换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终端内环功率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筛选模块还包括:
转换单元,用于将多个所述备选功率切换点对应的数值转换为整数值;
验证单元,用于对多个所述整数值进行验证,并选取一个整数值为目标功率切换点。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终端内环功率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筛选模块还包括第一判断单元,所述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备选功率切换点是否在预设验证范围内。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终端内环功率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筛选模块还包括第二判断单元,所述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判断任意两个整数值的差值是否为3dBm。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终端内环功率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同一增益等级时,所述第一增益模式的发射功率值小于所述第二增益模式的发射功率值,其所述预设功率增量为0.8~1.2dBm;或,
同一增益等级时,所述第一增益模式的发射功率值大于所述第二增益模式的发射功率值,其所述预设功率增量为-1.2~-0.48Bm。
12.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步骤A:校准移动终端,并获取所述移动终端在第一增益模式、第二增益模式工作时,不同增益等级所对应的发射功率值;
步骤B:对在第一增益模式和第二增益模式下的一个相同增益等级,获取所述第一增益模式下该相同增益等级对应的第一发射功率值,和所述第二增益模式下该相同增益等级对应的第二发射功率值,并计算所述第一发射功率值与所述第二发射功率值的差值,记为第一差值;
步骤C:在第一增益模式获取与所述第二发射功率最接近的发射功率值所对应的第一增益等级,并计算所述相同增益等级与所述第一增益等级的差值,记为第二差值;当所述第一差值与所述第二差值之和等于预设功率增量时,将所述第二发射功率作为备选功率切换点;或,在第二增益模式获取与所述第一发射功率值最接近的发射功率值所对应的第二增益等级,并计算所述第二增益等级与所述相同增益等级的差值,记为第三差值;当所述第一差值与所述第三差值之和等于预设功率增量时,将所述第一发射功率值作为备选功率切换点;
在多个相同增益等级下,重复步骤B和步骤C以获取多个备选功率切换点;
从多个所述备选功率切换点中选取一个目标功率切换点。
CN201710091957.5A 2017-02-21 2017-02-21 移动终端内环功率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Active CN10685180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91957.5A CN106851804B (zh) 2017-02-21 2017-02-21 移动终端内环功率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91957.5A CN106851804B (zh) 2017-02-21 2017-02-21 移动终端内环功率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51804A CN106851804A (zh) 2017-06-13
CN106851804B true CN106851804B (zh) 2019-05-17

Family

ID=591333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91957.5A Active CN106851804B (zh) 2017-02-21 2017-02-21 移动终端内环功率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85180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90866B (zh) * 2018-07-04 2022-12-20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降低功率放大器功耗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10012529B (zh) * 2019-03-13 2022-03-1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增益模式切换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11615181A (zh) * 2020-04-14 2020-09-01 福州瑞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功率放大器内环功控指标优化的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4679775B (zh) * 2022-04-08 2024-02-20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内环功率控制性能优化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1168717A (en) * 1981-05-11 1984-06-05 John E. R. White Switch mode - class b power amplifier
CN102404831A (zh) * 2011-10-19 2012-04-04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wcdma移动终端的内环功率控制方法
CN104301978A (zh) * 2013-07-17 2015-01-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内环功率控制的方法及系统
CN104661289A (zh) * 2013-11-18 2015-05-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降低移动终端功耗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5832406A (zh) * 2016-01-25 2016-08-10 安进医疗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功率控制方法及装置、控制设备及方法、电磁刀手术系统
CN106230520A (zh) * 2016-07-28 2016-12-14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发射功率切换点的优化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1168717A (en) * 1981-05-11 1984-06-05 John E. R. White Switch mode - class b power amplifier
CN102404831A (zh) * 2011-10-19 2012-04-04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wcdma移动终端的内环功率控制方法
CN104301978A (zh) * 2013-07-17 2015-01-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内环功率控制的方法及系统
CN104661289A (zh) * 2013-11-18 2015-05-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降低移动终端功耗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5832406A (zh) * 2016-01-25 2016-08-10 安进医疗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功率控制方法及装置、控制设备及方法、电磁刀手术系统
CN106230520A (zh) * 2016-07-28 2016-12-14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发射功率切换点的优化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51804A (zh) 2017-06-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51804B (zh) 移动终端内环功率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JP5722173B2 (ja) デュアルバンド無線周波送信機
CN104079243B (zh) 包络追踪系统的校准方法、电源电压的调制方法及装置
CN112042236B (zh) 用户装置以及基站装置
US8983395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testing radio-frequency power amplifier performance
CN107070486B (zh) 一种调整射频功率放大器的供电电压的方法及射频电路
KR20130079551A (ko) 변조 방식 및 전송 전력 피드백에 기초하여 조정된 증폭기 바이어스를 가지는 무선 트랜시버
EP3068156A1 (en) Beam precoding manner reporting method, and scheduling method and device
CN102300226A (zh) Wcdma移动终端功率校准的方法及校准系统
CN103812454A (zh) 包络追踪系统的校准方法及装置
CN106230520B (zh) 一种发射功率切换点的优化方法及装置
CN107295621B (zh) 发射功率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7408925A (zh) 向放大器供电的方法和装置
KR20230159570A (ko) 채널 상태 정보(csi) 보고의 매핑 방법, 단말 및 네트워크 측 기기
CN113708781B (zh) 射频增益控制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WO2019026831A1 (ja) ユーザ装置及び基地局装置
JP6448022B2 (ja) 無線通信装置、通信制御方法及び通信制御プログラム
WO2021064928A1 (ja) 端末及び通信方法
WO2010120478A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testing data signal amplifier having output signal power dependent upon multiple power control parameters
CN111030604B (zh) Dcdc转换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03249135B (zh) 无线通信装置
CN115250133A (zh) 无线通信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01895910A (zh) 一种移动通信终端及其通信方法
CN102257857B (zh) 功率频率补偿方法及设备
CN1964213B (zh) 一种提高射频功率放大器线性度的方法、系统和基带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23860 No. 18, Wu Sha Beach Road, Changan Town, Dongguan, Guangdong

Applicant after: OPPO Guangdo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Address before: 523860 No. 18, Wu Sha Beach Road, Changan Town, Dongguan, Guangdong

Applicant before: Guangdong OPPO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