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850996A - 一种移动终端的闹钟启动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终端的闹钟启动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850996A CN106850996A CN201710084226.8A CN201710084226A CN106850996A CN 106850996 A CN106850996 A CN 106850996A CN 201710084226 A CN201710084226 A CN 201710084226A CN 106850996 A CN106850996 A CN 10685099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larm clock
- alarm
- bell
- quarter
- user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44000241601 filaree Speci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3
- 239000007858 starting materials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e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81000091284 Touch Mobile compan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399 behavio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435 roc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3764 rhythm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958 sleep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618 wak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04M1/72451—
Abstract
Description
一种移动终端的闹钟启动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的闹钟启动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用户的生活节奏也在不断的加快,因而闹钟的提醒作 用就变得尤为重要。闹钟能在人们预设的时间点进行闹铃,以提醒用户按时起床或提醒用 户按时参加预定的活动。现代社会中,大部分用户习惯晚睡,因而为了能按时起床,用户一 般都要设定闹钟,可闹钟的闹铃响了之后,有一部分用户喜欢先关闭闹钟,然后再习惯性的 睡一会儿,结果再次醒来时,已经迟到了。
[0003] 现有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便携式移动终端以及穿戴设备大多具有闹钟功能,以 用于在设定的时间提醒用户。然而,现有技术中的这些设备的闹钟通常在用户关闭闹铃之 时,就结束闹钟的提醒过程,不能根据用户对闹钟提醒作用的反馈再次进行提醒,移动终端 的智能化程度不高,从而导致闹钟对用户的提醒作用的有效性不高,用户的闹钟使用体验 不佳。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的闹钟启动方法及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 不能根据用户对闹钟提醒作用的反馈确定是否需要再次进行提醒,导致移动终端智能化程 度不高、闹钟对用户的提醒作用的有效性不高的问题。
[0005]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的闹钟启动方法,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0006] 当检测到关闭第一闹钟的闹铃的请求时,关闭所述第一闹钟的闹铃,并开启与所 述关闭第一闹钟闹铃操作关联的第二闹钟;
[0007] 当检测到所述第二闹钟的闹铃时间到达时,判断从关闭所述第一闹钟的闹铃至所 述第二闹钟的闹铃时间的时间段内是否存在对移动终端的预设用户操作;
[0008] 当不存在对所述移动终端的所述预设用户操作时,启动所述第二闹钟的闹铃。
[0009]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的闹钟启动装置,该装置包括:
[0010] 闹钟开启模块,用于当检测到关闭第一闹钟的闹铃的请求时,关闭所述第一闹钟 的闹铃,并开启与所述关闭第一闹钟闹铃操作关联的第二闹钟;
[0011] 判断模块,用于当检测到所述第二闹钟的闹铃时间到达时,判断从关闭所述第一 闹钟的闹铃至所述第二闹钟的所述闹铃时间的时间段内是否存在对移动终端的预设用户 操作;以及
[0012] 闹铃启动模块,用于当不存在对所述移动终端的所述预设用户操作时,启动所述 第二闹钟的闹铃。
[0013] 本发明当检测到关闭第一闹钟的闹铃的请求时,关闭第一闹钟的闹铃,并开启与 关闭第一闹钟闹铃操作关联的第二闹钟,当检测到第二闹钟的闹铃时间到达时,判断从关 闭第一闹钟的闹铃至第二闹钟的闹铃时间的时间段内是否存在对移动终端的预设用户操 作,当不存在对移动终端的预设用户操作时,启动第二闹钟的闹铃,从而提高了闹钟对用户 的提醒作用的有效性,提高了移动终端的闹钟的可用性以及移动终端的智能化程度,提升 了用户使用移动终端进行闹钟提醒的体验。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移动终端的闹钟启动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0015]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移动终端的闹钟启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0016]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移动终端的闹钟启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 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 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18]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0019] 实施例一:
[0020]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移动终端的闹钟启动方法的实现流程,为了便 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详述如下:
[0021]在步骤S101中,当检测到关闭第一闹钟的闹铃的请求时,关闭第一闹钟的闹铃,并 开启与关闭第一闹钟闹铃操作关联的第二闹钟。
[0022]本发明实施例适用于具有闹钟功能的移动终端,尤其适用于智能手机,以方便用 户使用移动终端实现闹钟提醒。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检测到用户输入关闭第一闹钟的闹 铃的请求时,关闭第一闹钟的闹铃,并开启与关闭第一闹钟闹铃操作关联的第二闹钟,以用 于对用户进行再次提醒。优选地,预先设置与关闭第一闹钟操作关联的第二闹钟,其中,设 置第二闹钟时,设置内容包括第二闹钟的闹铃时间、与关闭第二闹钟关联的用户操作,用户 操作可以为握持移动终端、触摸移动终端、晃动移动终端操作或在移动终端的预设位置进 行点击或滑动操作。
[0023]在步骤Sl〇2中,当检测到第二闹钟的闹铃时间到达时,判断从关闭第一闹钟的闹 铃至第二闹钟的闹铃时间的时间段内是否存在对移动终端的预设用户操作。
[0024]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检测到第二闹钟的闹铃时间到达时,检测对移动终端的预 设用户操作,判断从关闭第一闹钟的闹铃至第二闹钟的闹铃时间的时间段内对移动终端的 预设用户操作是否已经执行,以根据该判断结果确定之前关闭的第一闹钟的提醒作用是否 已经达到,即判断用户是否己起床或运动等,从而提高移动终端的人性化和智能化程度。其 中,第二闹钟的闹铃时间可以为关闭第一闹钟的闹铃后5分钟、8分钟或9分钟。优选地,与关 闭第二闹钟关联的预设用户操作包括多个操作,这些多个操作组成预设用户操作列表,因 而,当检测到第二闹钟的闹铃时间到达时,依次判断从关闭第一闹钟的闹铃至第二闹钟的 闹铃时间的时间段内对移动终端的预设用户操作列表中的操作是否已执行,直至发现该预 设用户操作列表中的一个操作已经执行,则停止此次判断,从而降低了移动终端的能耗。 [0025]在步骤S103中,当不存在对移动终端的预设用户操作时,启动第二闹钟的闹铃。 [0026]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不存在对移动终端的预设用户操作时,说明移动终端的第 一闹钟提醒作用没有实现,需要再次提醒用户,因而启动预设的第二闹钟的闹铃对用户进 行提醒,从而通过用户的反馈实现闹钟重复闹铃的自动控制,提高了移动终端的智能化程 度。优选地,当对移动终端的预设用户操作已经执行时,说明移动终端的第一闹钟的提醒作 用己经到达,不需要再次提醒,因而关闭预设的第二闹钟,减少第二闹钟再次闹铃时影响用 户,从而提高移动终端的用户体验。
[0027]进一步优选地,若与关闭第二闹钟关联的操作包括多个操作,则当检测到对移动 终端的预设用户操作列表中的全部操作在从关闭第一闹钟的闹铃至第二闹钟的闹铃时间 的时间段内都未执行时,说明移动终端的第一闹钟的提醒作用没有实现,需要再次提醒用 户,因而启动预设的第二闹钟的闹铃,当因检测到该操作列表中的一个操作已经执行而停 止检测时,说明移动终端的第一闹钟提醒作用己经到达,不需要再次提醒,因而关闭预设的 第二闹钟。
[0028]作为示例地,如果用户想使用手机上设置的闹钟来提醒起床时间已到,则可以预 先设置与关闭第一闹钟闹铃操作关联的第二闹钟。当用户关闭正在闹铃的第一闹钟时,开 启与关闭第一闹钟闹铃操作关联的第二闹钟,以用于对用户进行再次提醒,当第二闹钟的 闹铃时间到达时,检测用户对手机的操作,判断在从关闭第一闹钟的闹铃至第二闹钟闹铃 时间的时间段内用户是否有对手机执行预设的操作,当用户没有对手机执行预设的操作 时,说明用户关闭第一次闹钟后还是没有起床,需要再次提醒用户,因而启动第二次的闹钟 闹铃,以对用户进行提醒,当用户有对手机执行预设的操作时,例如,拿起手机或打开手机 等操作,说明用户关闭第一次闹钟后已经起床,此时不需要再次提醒用户,以免影响用户, 给用户带来不必要的干扰。
[0029]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 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所述的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盘、光盘等。
[0030] 实施例二:
[0031]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移动终端的闹钟启动装置的结构,为了便于说 明,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其中包括:
[0032]闹钟开启模块21,用于当检测到关闭第一闹钟的闹铃的请求时,关闭第一闹钟的 闹铃,并开启与关闭第一闹钟闹铃操作关联的第二闹钟。
[0033]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闹钟开启模块检测到用户输入关闭第一闹钟的闹铃的请求 时,关闭第一闹钟的闹铃,并开启与关闭第一闹钟闹铃操作关联的第二闹钟,以用于对用户 进行再次提醒。
[0034]判断模块22,用于当检测到第二闹钟的闹铃时间到达时,判断从关闭第一闹钟的 闹铃至第二闹钟的闹铃时间的时间段内是否存在对移动终端的预设用户操作。
[0035]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检测到第二闹钟的闹铃时间到达时,检测对移动终端的预 设用户操作,判断模块判断从关闭第一闹钟的闹铃至第二闹钟的闹铃时间的时间段内对移 动终端的预设用户操作是否己经执行,以根据该判断结果确定之前关闭的第一闹钟的提醒 作用是否已经达到,即判断用户是否已起床或运动等,从而提高了移动终端的人性化和智 能化程度。其中,第二闹钟的闹铃时间可以为关闭第一闹钟的闹铃后5分钟、8分钟或9分钟。 [0036]闹铃启动換块23,用于当不存在对移动终端的预设用户操作时,启动第二闹钟的 闹铃。
[0037]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不存在对移动终端的预设用户操作时,说明移动终端的第 一闹钟提醒作用没有实现,需要再次提醒用户,因而闹铃启动模块启动预设的第二闹钟的 闹铃对用户进行提醒,从而通过用户的反馈实现闹钟重复闹铃的自动控制,提高了移动终 端的智能化程度。
[0038]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闹钟开启模块检测到关闭第一闹钟的闹铃的请求时,关闭 第一闹钟的闹铃,并开启与关闭第一闹钟闹铃操作关联的第二闹钟,当检测到第二闹钟的 闹铃时间到达时,判断模块判断从关闭第一闹钟的闹铃至第二闹钟的闹铃时间的时间段内 是否存在对移动终端的预设用户操作,当不存在对移动终端的预设用户操作时,闹铃启动 模块启动第二闹钟的闹铃,从而提高了闹钟对用户的提醒作用的有效性,提高了移动终端 的闹钟的可用性,提升了用户使用移动终端进行闹钟提醒的体验。
[0039]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终端的闹钟启动装置的各模块可由相应的硬件或软件模 块实现,各模块可以为独立的软、硬件模块,也可以集成为一个软、硬件模块,在此不用以限 制本发明。
[0040] 实施例三:
[0041]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移动终端的闹钟启动装置的结构,为了便于说 明,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其中包括:
[0042] 设置模块31,用于预先设置与关闭第一闹钟操作关联的第二闹钟,其中,设置第二 闹钟的设置内容包括第二闹钟的闹铃时间、与关闭第二闹钟关联的用户操作。
[0043]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预先设置与关闭第一闹钟操作关联的第二闹钟,其中,设置第 二闹钟时,设置内容包括第二闹钟的闹铃时间、与关闭第二闹钟关联的用户操作,用户操作 可以为握持移动终端、触摸移动终端、晃动移动终端操作或在移动终端的预设位置进行点 击或滑动操作。
[0044]闹钟开启模块32,用于当检测到关闭第一闹钟的闹铃的请求时,关闭第一闹钟的 闹铃,并开启与关闭第一闹钟闹铃操作关联的第二闹钟。
[0045]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闹钟开启模块检测到用户输入关闭第一闹钟的闹铃的请求 时,关闭第一闹钟的闹铃,并开启与关闭第一闹钟闹铃操作关联的第二闹钟,以用于对用户 进行再次提醒。
[0046]判断模块33,用于当检测到第二闹钟的闹铃时间到达时,判断从关闭第一闹钟的 闹铃至第二闹钟的闹铃时间的时间段内是否存在对移动终端的预设用户操作。
[0047]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检测到第二闹钟的闹铃时间到达时,检测对移动终端的预 设用户操作,判断模块判断从关闭第一闹钟的闹铃至第二闹钟的闹铃时间的时间段内对移 动终端的预设用户操作是否已经执行,以根据该判断结果确定之前关闭的第一闹钟的提醒 作用是否已经达到,即判断用户是否已起床或运动等,从而提高移动终端的人性化和智能 化程度。其中,第二闹钟的闹铃时间可以为关闭第一闹钟的闹铃后5分钟、8分钟或9分钟。优 选地,与关闭第二闹钟关联的预设用户操作包括多个操作,这些多个操作组成预设用户操 作列表,因而,当检测到第二闹钟的闹铃时间到达时,依次判断从关闭第一闹钟的闹铃至第 二闹钟的闹铃时间的时间段内对移动终端的预设用户操作列表中的操作是否已执行,直至 发现该预设用户操作列表中的一个操作已经执行,则停止此次判断,从而降低了移动终端 的能耗。
[0048]闹铃启动模块34,用于当不存在对移动终端的预设用户操作时,启动第二闹钟的 闹铃。
[0049]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不存在对移动终端的预设用户操作时,说明移动终端的第 一闹钟提醒作^没有实现,需要再次提醒用户,因而闹铃启动模块启动预设的第二闹钟的 闹铃对用户进行提醒,从而通过用户的反馈实现闹钟重复闹铃的自动控制,提高了移动终 端的智能化程度。优选地,当对移动终端的预设用户操作已经执行时,说明移动终端的第一 闹钟的提醒作用己经到达,不需要再次提醒,因而关闭预设的第二闹钟,减少第二闹钟再次 闹铃时影响用户,从而提高移动终端的用户体验。
[0050]进一步优选地,若与关闭第二闹钟关联的操作包括多个操作,则当检测到对移动 终端的预设用户操作列表中的全部操作在从关闭第一闹钟的闹铃至第二闹钟的闹铃时间 的时间段内都未执行时,说明移动终端的第一闹钟的提醒作用没有实现,需要再次提醒用 户,因而启动预设的第二闹钟的闹铃,当因检测到该操作列表中的一个操作己经执行而停 止检测时,说明移动终端的第一闹钟提醒作用已经到达,不需要再次提醒,因而关闭预设的 第二闹钟。
[0051]因而,优选地,该移动终端的闹钟启动装置还包括:
[0052]闹钟关闭模块35,用于当存在对移动终端的预设用户操作时,关闭预设的第二闹 钟。
[0053] 优选地,该检测模块33包括:
[0054] 判断子模块331,用于当检测到第二闹钟的闹铃时间到达时,判断从关闭第一闹钟 至闹铃时间的时间段内是否存在预设用户操作列表中的操作;
[0055]该闹铃启动模块34包括:
[0056] 闹铃启动子模块341,用于当不存在所述预设用户操作列表中的全部操作时,启动 所述第二闹钟的闹铃。
[0057]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终端的闹钟启动装置的各模块可由相应的硬件或软件模 块实现,各模块可以为独立的软、硬件模块,也可以集成为一个软、硬件模块,在此不用以限 制本发明。
[0058]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 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084226.8A CN106850996A (zh) | 2017-02-16 | 2017-02-16 | 一种移动终端的闹钟启动方法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084226.8A CN106850996A (zh) | 2017-02-16 | 2017-02-16 | 一种移动终端的闹钟启动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850996A true CN106850996A (zh) | 2017-06-13 |
Family
ID=591276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084226.8A CN106850996A (zh) | 2017-02-16 | 2017-02-16 | 一种移动终端的闹钟启动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850996A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453779A (zh) * | 2017-09-06 | 2017-12-08 |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多模式闹钟提醒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
WO2019000467A1 (zh) * | 2017-06-30 | 2019-01-03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闹钟提醒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CN109769062A (zh) * | 2018-12-11 | 2019-05-17 |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闹铃备份的方法、智能终端及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1150880A3 (zh) * | 2011-06-22 | 2012-05-24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一种闹铃的方法及装置 |
CN103167182A (zh) * | 2013-03-27 | 2013-06-19 |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具有闹钟控制系统的移动终端 |
CN105224067A (zh) * | 2014-06-04 | 2016-01-0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控制闹铃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
WO2016184067A1 (zh) * | 2015-10-20 | 2016-11-2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闹钟延迟提醒的方法和装置 |
CN106293424A (zh) * | 2016-08-22 | 2017-01-04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关闭闹铃的方法、系统及终端 |
-
2017
- 2017-02-16 CN CN201710084226.8A patent/CN106850996A/zh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1150880A3 (zh) * | 2011-06-22 | 2012-05-24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一种闹铃的方法及装置 |
CN103167182A (zh) * | 2013-03-27 | 2013-06-19 |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具有闹钟控制系统的移动终端 |
CN105224067A (zh) * | 2014-06-04 | 2016-01-0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控制闹铃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
WO2016184067A1 (zh) * | 2015-10-20 | 2016-11-2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闹钟延迟提醒的方法和装置 |
CN106293424A (zh) * | 2016-08-22 | 2017-01-04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关闭闹铃的方法、系统及终端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9000467A1 (zh) * | 2017-06-30 | 2019-01-03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闹钟提醒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CN107453779A (zh) * | 2017-09-06 | 2017-12-08 |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多模式闹钟提醒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
CN109769062A (zh) * | 2018-12-11 | 2019-05-17 |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闹铃备份的方法、智能终端及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3583747B1 (en) | Intelligent digital assistant system | |
JP6734419B2 (ja) | メディア及びロケーションのキャプチャ及び伝送のためのメッセージユーザインタフェース | |
JP6697024B2 (ja) | 手動始点/終点指定及びトリガフレーズの必要性の低減 | |
US9864425B2 (en) | Adjusting mobile device state based on user intentions and/or identity | |
US10410630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speech-enabled personalized operation of devices and services in multiple operating environments | |
EP3170062B1 (en) | Raise gesture detection in a device | |
US10725434B2 (en) | Alarm control apparatus and method using face recognition | |
JP2019083036A (ja) | アラートを管理するための小型インターフェース | |
US9940936B2 (en)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a voice command | |
CN103926890B (zh) | 智能终端控制方法及装置 | |
AU2016409887B2 (en) | Intelligent automated assistant in a home environment | |
JP2019003657A (ja) | ゼロレイテンシデジタルアシスタント | |
CN104896656B (zh) | 开启空调的方法及装置 | |
EP2801040B1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dynamically assignable user interface | |
US10310631B2 (en) |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of adjusting user interface thereof | |
US20160209909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ake-Up Control of Intelligent Terminal | |
CN106605196B (zh) | 远程相机用户界面 | |
US20200051554A1 (en) |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same | |
JP6446581B2 (ja) | 構造化された提案 | |
KR101889054B1 (ko) | 잠금 컴퓨팅 디바이스에 대한 입력 | |
CN103744411B (zh) | 一种有关ZigBee技术实现智能家居的控制方法 | |
TW201629762A (zh) | Semantic architecture for variable haptic output | |
EP3557389A1 (en) | Handwriting keyboard for screens | |
TW201618522A (zh) | Telephone user interface | |
ES2536847T3 (es) | Método y aparato para realizar gestión de energía mediante sub-sistema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613 |